一、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现实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郑雅君[1](2021)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核心基础,也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企业在提升创新能力上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在创新投入上不断加强、在创新模式上不断出新。近年来,创新的手段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自建式创新,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并购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当前开放共享的发展环境下被更广泛地应用,以并购为手段的开放式创新也由技术并购向更广义创新资源的获取扩展,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企业所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完善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对于激发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保障创新机制有效运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种创新模式的高效运行首先需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激励机制,这也是公司财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现有研究主要立足于自建式创新的背景,广泛探讨了以薪酬激励契约为主要形式的创新激励的决定机制与优化机制。本研究所关注的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即以获取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为目标、并以并购为实现手段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其在创新主体、创新风险特征、创新绩效形成机制方面与自建式创新均有明显差异。但尚未有研究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特殊性,深入考察高管薪酬激励契约的决定机制与设计原则。本研究将通过考察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揭示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高管薪酬契约决定机制,以期对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做出一定补充。本研究在分析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特征的基础上,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特征嵌入创新薪酬激励机制设计分析框架,提出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高管薪酬激励理论框架,并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能够显着影响高管薪酬契约的特征,与自建式创新模式下的创新激励机制相比,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原则、薪酬制定规律有着明显不同。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外部创新资源内部化的创新范式,较之自建式创新具有创新成果不确定性低、创新产出周期短、创新贡献主体在职务体系中上移的特点,并由此决定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激励政策向高管倾斜且注重短期激励效应的基本特征,以及提升高管薪酬水平、增加薪酬业绩敏感性、扩大高管-员工垂直薪酬差距、向高管倾斜股权激励的薪酬激励契约的制定方式。经过内生性检验等稳健性检验,相关发现依然成立。具体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风险低、周期短的创新模式,使高管的努力更容易通过业绩体现,因此更适合采取业绩薪酬对高管进行激励;同时,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才能与努力程度具有更高要求,所以应支付更高水平的薪酬溢价。具体而言,通过分析并检验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薪酬水平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发现,采取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公司,高管薪酬水平与薪酬业绩敏感性会显着更高,这与已有研究从自建式创新视角发现的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薪酬激励机制存在明显不同。进一步,采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能够显着降低公司的创新风险、提升创新产出,突出体现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自建式创新之间的特征差异。创新风险的降低与短期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薪酬水平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表明低风险、短周期的创新特征,使业绩薪酬成为更适用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激励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影响高管薪酬契约的效应会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提升高管薪酬水平的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而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当上市公司处于市场化水平高的区域时,采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薪酬水平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显着。其次,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成功更决定于高管的努力与贡献,因此将致使激励主体在职位体系上移,从而将形成更大的薪酬差距;但是权力等隐性激励能够降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拉大薪酬差距的作用。通过分析并检验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员工垂直薪酬差距的影响发现,在采取了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上市公司中,高管与员工间的纵向薪酬差距更大;在总经理不兼任董事长的分权式权力配置模式的低隐性激励模式下,采取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的影响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监督效应对高管权力的抑制降低了对高管的隐性激励,从而为激励高管为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付出更多努力,则需要提高高管与员工之间的垂直薪酬差距水平。最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不仅影响货币性薪酬激励,而且也会提升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的倾向性,并且股权激励同样存在向高管倾斜的特征。通过分析并检验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股权激励的影响,采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上市公司,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的倾向性会提升,并且在创新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股权激励选择倾向性的影响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采取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上市公司,在高管与核心技术人员之间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激励公司高管,而且在向高管授予股权激励比重较高的样本中,股权激励有效期会显着缩短。这些证据表明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股权激励并不以激励高管承担风险为目标,而主要是为发挥短期激励效应,这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在创新风险、创新周期以及创新主体等方面的特征是相匹配的。将股权激励与货币性薪酬激励置于同一分析框架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股权激励对薪酬激励具有替代作用,当采取股权激励时,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提升高管薪酬水平和扩大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作用会减弱,这表明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存在着货币化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之间此长彼消的薪酬激励结构特征。本研究揭示了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基于创新风险缓解效应存在以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特征的薪酬契约优化机制,丰富了创新视角下高管薪酬契约决定机理的研究;基于高管作为创新贡献核心主体的视角,揭示了企业创新与薪酬差距的关系机制,弥补了已有从薪酬差距对低薪酬获得者的立场进行分析所存在的局限性,丰富了创新激励机制下的高管薪酬契约决定机理的研究,并基于高管起决定性作用的特殊性创新背景,揭示了以薪酬为主的显性激励与高管权力获得为主的隐性激励之间替代效应的决定机制,扩展了高管薪酬决定机制的研究。同时,本文所揭示的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激励契约的影响机理,对企业根据不同创新投资模式制定差异化的高管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未来可基于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创新资源的整合效应、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股权激励模式机制设计,以及基于国际视野探讨以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为基础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的机制与实施模式。
徐泽磊[2](2021)在《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华为从1987年2万元人民币起家,到2018年总营业收入近7000亿人民币,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华为因此而成为千亿美元的企业。5G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华为在技术标准、专利、基站设备、协议支持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华为已掌握了制定新一代移动标准的话语权;标志着华为站在了通讯行业产业链的最顶端。华为的成长与蜕变,不仅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中国企业的骄傲,同时引领了世界通讯行业的发展。而华为的这些骄人的战绩,与任正非的非凡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领导行为密不可分。任正非所表现的带领企业走出低谷,走向成功;发现企业优势、发扬其优势、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放弃,不忘初衷的领导行为,被称为积极领导行为。积极领导行为又称为积极领导。积极领导是指领导者关注组织及成员优势、能力和潜力,培养其向善(美德)取向,并帮助组织及成员取得非凡的、惊人的、超出预期成就的积极领导行为。学术界对积极领导份外关注,虽然在积极领导的测量、积极领导的形成和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未能从如何建立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维度测量中,忽略了建立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建立这些目标的关键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术界深入理解与测试积极领导,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2)未能从有效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题项中,忽略了实现目标最本质的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界对积极领导的准确理解,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3)缺少通过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揭示心理韧性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动态中介机制研究由于积极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因此,研究积极领导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动态分析。然而,目前基于积极领导的研究,却忽略了其动态性的特点。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ognitive 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CAPS)具有可被激活性、动态性且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等特点。所以,CAPS是揭示心理韧性动态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目前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个重要的作用路径,不利于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不利于对积极领导形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4)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往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积极领导对工作绩的直接影响,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中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然而,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不仅加深了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认知,丰富了积极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研究,而且还能使组织中的领导者利用已发现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有效地控制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积极领导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组织成员实现非凡业绩,而非凡业绩能从工作绩效中的创新绩效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非凡业绩的实现也离不开对角色外绩效的投入,而角色外的投入能从工作绩效中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得以充分体现。然而,现有的研究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不利于丰富积极领导的理论研究,难以有效指导管理实践。(5)缺乏对积极领导的动态、跨层次、混合方法的研究现有对积极领导更偏重的是静态、截面研究。然而,积极领导是一种动态行为。但是,目前研究却忽略了动态数据的获得。同时,对积极领导更关注的是个体层面的研究,忽略了多层次、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不利于对积极领导的形成及作用效果的更全面理解。基于以上研究不足,本文的研究内容是(1)修订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子研究1);(2)从心理韧性视角揭示积极领导的动态形成机制(子研究2);(3)从影响效果角度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子研究3)。本文采用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子研究1,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和35名领导的深度访谈,对积极领导内涵和维度进行识别,生成量表题项,之后历经二次问卷调查,通过获得233份有效问卷和325份有效问卷,优化量表题项,最终通过325份有效问卷对修订的量表进行验证。对于子研究2,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中的领导者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方式,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共获取有效问卷286份。对于子研究3,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的团队主管和直属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获取61个团队,共计248套有效问卷。本文的研究结论(1)从“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真正乐观”四维度测量积极领导,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2)心理韧性是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前因变量;(3)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能揭示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中介机制;(4)组织间竞争是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边界条件;(5)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是积极领导的重要结果变量;(6)领导认同感能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作用的中介机制,能揭示积极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作用的中介机制;(7)主动性人格是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重要的边界条件。本文理论贡献体现在(1)修订了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2)验证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揭示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影响的动态中介机制;(4)识别出了在心理韧性与积极领导之间的动态中介机制存在的边界条件;(5)验证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6)揭示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理论意义体现在:(1)加深了对积极领导概念、内涵的理解;(2)补充了积极领导的形成机制研究;(3)增加了积极领导的作用效果研究;(4)拓展了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APS)、特质激活理论和社会认知等理论的应用。同时本文研究结论从(1)“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和“真正乐观”甄别和培养积极领导行为;(2)提高领导者的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行为产生;(3)提高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中介效应,有助于提升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4)提高领导认同感,有助于提升积极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5)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有助于其对积极领导认同感的提升,进而有助于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升等方面,为企业(组织)发现、培养积极领导,激发员工实现非凡业绩,助力企业实现非凡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梁彭[3](2021)在《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政策倡导“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创造需要高层人才赋能,因而,提高高管薪酬、股权等激励无疑是吸引人才、激发高管工作积极性、缓解委托代理冲突、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然而,“天价薪酬”、“业绩降而薪酬涨”等负面新闻的不断出现使公众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高管的经营能力甚至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等问题提出质疑,引发社会舆论不满。针对国有企业,政府颁布实施了“限薪令”政策,政策的出台一方面迎合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平效率与收入分配合理性的考量,但另一方面以行政干预的方式限制高管薪酬上限,以非市场化的薪酬机制来激励约束高管的行为,其政策实施效果亦引发相关质疑。在我国目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目标要求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需要对科学推进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权利与收益相配比的高管激励制度的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的客观存在,股东与高管间的代理冲突始终困扰着现代企业。纵观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现状,当掌握公司控制权的高管因其期望收益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收益与其实际工作表现不一致时,会进一步加剧二者间的代理冲突,进而触发高管出于“职位稳固”或其他既得利益考虑的防御动机或机会主义,由此引发其与股东利益相悖的认知与行为偏好,做出偏离股东预期的投融资决策行为,减损企业价值。根据最优契约理论,在市场化激励机制下,激励契约的订立要充分考虑和满足彼此之间的利益诉求,尽量避免因不完全契约所导致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收益的不合理分配而产生的利益冲突,进而协调高管与股东间的关系,促使高管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而努力工作和实施投融资决策。资本结构作为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的集中体现,是企业长期融资行为所累积的结果,是企业融资决策的重要内容,高管因股东授予其公司控制权而获得相关决策的权力,因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管的认知与融资偏好。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存在一个目标资本结构,此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在实际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同时企业绩效不断提升。已有研究表明,除了调整成本,企业的内部制度安排也是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重要因素,因此,高管的认知与调整意愿对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综上,激励性契约的合理设计,一定程度上能够协调高管与股东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正向影响高管的认知与调整意愿,促使高管站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实施资本结构决策,提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缩小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在调整资本结构的同时提升企业绩效。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本文发现高管激励在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中,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起到了中介传导的作用。通过梳理发现:首先,已有研究大多基于显性激励(即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视角考察高管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而对隐性激励(即在职消费和薪酬差距)的研究比较缺乏,同时,鲜有研究同时考察高管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的影响,且未将各激励方式纳入整体分析框架进行对比研究,难以较为完整地刻画不同高管激励方式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的影响;其次,已有研究并未将三者有机结合,难以充分揭示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探讨高管激励对于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路径。作为一种激励约束手段,高管激励作用于高管并对其认知与行为决策产生影响,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反映在企业绩效上,高管激励的经济效果分析对于进一步完善激励性契约制订,激励高管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进行投融资决策,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已有文献未能针对“限薪令”这一激励机制的政策性干预因素,研究其对高管行为(即资本结构调整意愿)进而通过高管行为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而这也是进一步完善政府收入分配制度,制定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所需要关注的内容。本文立足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综合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激励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等,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对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构建了包含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在职消费和薪酬差距在内的显性与隐性两个维度四种激励方式的高管激励体系,并引入中介效应检验,在宏观层面上,探讨高管激励通过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同时,利用“限薪令”政策这一外生研究契机,对其政策效果进行检验。实证检验结果如下:第一,一定范围内,随着高管激励水平的提高,委托代理冲突得到缓解,正向影响了高管的认知与融资决策偏好,被激励高管会做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调整决策。通过高管激励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实证检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薪酬差距均正向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并缩小与目标资本的偏离程度。高管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没有得到证实,但缩小了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可能原因在于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使之与资本结构调整时间上的延迟配置;第二,通过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检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薪酬差距均正向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高管股权激励越高,越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可能原因在于当前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够完备,高管为了达到行权条件而选择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反而降低了企业绩效;第三,通过研究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在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在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和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区分负债水平发现,企业过度负债时,高管激励水平越高,为了提高企业绩效,高管调整实际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趋近的意愿越强。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在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间没有产生中介传导作用。第四,针对国有企业,利用“限薪令”政策这一外生研究契机,基于资本结构视角探讨薪酬激励机制的制度性变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路径检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限薪令”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企业绩效,带来一定的价值降低效应,同时扩大了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说明价值降低效应部分可能是由于负向的资本结构调整所引起。本文的贡献与创新主要体现在:首先,拓展了研究范围,从显性与隐性激励两个维度四种激励方式同时考察它们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为企业选择不同激励方式,了解各种激励方式的影响作用效果提供有益参考。其次,引入中介效应检验,探讨了高管激励通过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补充了对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中介传导路径检验,为企业进一步制订和完善激励契约提供经验证据;第三,基于“限薪令”政策效果的检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行政化干预后,高管认知与行为偏好(资本结构调整)的变化,进而作用于企业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为市场化激励与行政化干预关系处理,进一步完善政府收入分配制度,深入薪酬制度改革提供经验证据。
赵嘉琪[4](2021)在《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中期股权激励最初被美国公司用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随着经济的进步,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对股权激励的深入研究,认识到其还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效果。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利用股权分置改革推动企业更高效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愈来愈多的公司利用股权激励来获取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然而,由于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一些公司在实施过程中未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在管理方法层面也不能对知识型员工进行高效的管理及制约。因此,对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合理地找出并弥补原有的管理方式的短板。基于此,探讨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计划的设置目的和对其实施效果评价,对于帮助企业更好地达成股权激励计划的目标,获取最优化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结合股权激励相关理论,在介绍美的集团各阶段股权激励计划内容和计划实施情况后,引出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其次,基于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以及股价变动分析评价,得出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财务绩效总体提升、非财务绩效明显提高、股价稳定上涨的结果。最后,对方案存在业绩考核指标不够完善、行权价格设置与期望值偏差较大、激励模式的匹配度不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关改善意见。所以本文的研究对已开展及即将开展股权激励的有关企业有一定借鉴参考价值,能够帮助其管理层更为科学合理地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并科学地评价其实施效果,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高瑜[5](2021)在《非上市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案例研究 ——以Z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上市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人才流失矛盾突出,难以发展壮大。股权激励能够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对核心人才的激励与约束,然而非上市民营企业在引入股权激励制度后,方案实施不够科学,效果不尽人意。既有股权激励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上市公司,多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难以发现企业微观个体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单案例纵向叙事分析方法,着重探讨非上市民营企业股权激励的制度经验和建设经验。首先,笔者对股权激励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并阐释了非上市民营企业及其股权激励的概念和特点,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其次,选择了非上市民营企业Z公司作为典型案例,该公司历经26年,完成了从一家小型批发门店逐步发展成大型社区连锁便利超市的升级扩张,实施了多期更新迭代的股权激励。再次,通过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化访谈、查阅门户官网等途径,获取一手及二手资料,本次访谈22人次,获得23.70万字的原始访谈资料。然后,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即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将企业发展阶段划分为3期,分别是初创期、区域快速成长期、跨区域连锁发展期,锁定了6期股权激励制度,分别是全员持股、股份重组、积分入股、部门股份制、单店投资入股、城市合伙人,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演进过程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归纳了具体方案的实施目的、实施基础、方案设计、存在问题、实施效果。Z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解决了融资难题,保留和激励了人才,降低了代理成本,提升了企业绩效。归纳其实施经验为,(1)在实施基础方面,控股股东应具有分享意愿、公司应完善组织架构及制度建设;(2)在方案设计方面,要素要注重完整性、科学性,同时控股股东要有长期激励规划意识。鉴于Z公司面临的发展困境,笔者在管理和激励方案设计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具体启示,(1)控股股东应尽快树立股权激励规划和股权分享意识;(2)搭建合理的组织架构、健全财务核算体系、配置完备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构建股权激励制度的基础;(3)方案设计应遵循“责权利对等”、“问题导向”、“方案科学”的原则;(4)发挥灵活性优势,设置“增量对赌”激励模式,并创新扩张期的股权激励模式。本次案例研究呈现了全新的案例,丰富了案例研究的类型,补充了相关理论,助益政府出台非上市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指南。
管淑慧[6](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张昶[7](2021)在《多因素作用下中国国有企业晋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我国一直推行的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中,人事制度改革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部分,也是企业提升运行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更是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化为员工的晋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而晋升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有效地激励手段,好的晋升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整体效能,最终增强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活力与竞争力,所以晋升机制的改革是人事改革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探究晋升机制的核心在于把握影响晋升的因素,国务院于2020年6月印发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强调国企的改革应快速地朝着现代企业的市场化方向靠拢,并进一步强调了选人、用人应全面的、合理的根据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提出了国企管理者的“去行政化”、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先”等具体政策。但是目前,国企依然存在企业性质“政治性”,企业目标和岗位“多样性”等现状,加之委托人想要“降低代理人工作水平的甄别成本”以及“对高人力资本员工的高组织承诺”等行为,这会导致在晋升中业绩因素并不一定会占据十分主要的作用,而非业绩因素反而会在晋升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形成国有企业内部的较为复杂的晋升机制,最终影响晋升激励的效果,降低企业的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绩效产出,降低企业资源配置。所以,围绕国有企业的晋升机制这一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影响员工内部晋升的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和交互对于员工在国有企业中的晋升产生的不同的作用,概括了国有企业晋升模式,并研究了晋升机制的激励作用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国有企业决策层更为清楚的看到企业内部晋升中存在的问题,更为深入的理解其内部的晋升机制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设计员工晋升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的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解决晋升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激励相容,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人的风险问题,有效推进国有企业中的人事制度改革。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高阶理论、管理激励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文献综述为出发点,采用文献分析与理论推演、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博弈研究等方法,对国有企业中员工的内部晋升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说:首先,对国有企业内不同晋升方式进行分析,以内容激励理论为基础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不同晋升形式为员工带来的不同满足感,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后续研究的因变量。第二,对影响晋升的因素进行思考,以人力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为基础分析非业绩因素对晋升的影响,选择了一些人口学特征因素并构造了政治资源因素作为职位晋升研究的自变量。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其各省、地市、区县分公司的晋升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后,以选定的非业绩因素作为独立变量并设计交互变量,以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员工内部职位晋升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业绩变量的引入,晋升层级的变化为切入点替换数据集,进行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第三,本文运用数据挖掘中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与人工神经网络等主要分类算法,对晋升数据进行建模和精度对比分析,找到最适用于晋升数据的分类算法,构建模型并基于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概括出国有企业内部不同层级员工的职位晋升模式和特征,这些模式和特征的总结也再一次印证了非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的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晋升机制的公平与激励问题,提出国有企业内同时存在的两种晋升机制,以员工感受为视角,通过多层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并以不同的晋升机制对获得晋升员工的不同激励为基础,构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晋升博弈模型,以此研究国有企业中的晋升激励、员工绩效与企业收益的问题。纵观全文,得到的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简要概括如下:(1)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晋升形式中,职位晋升是最重要的一种晋升形式,员工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激励和满足感。该结论为企业晋升研究中的因变量选择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2)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职位晋升中,非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得到:男性员工总是比女性员工更容易获得职位晋升,晋升中的性别歧视以及女性的“晋升天花板”仍然存在。员工的初始学历和最终学历越高,越容易获得职位晋升,且学历对于女性员工的职位晋升更为重要,即女性员工的晋升标准要高于男性员工。在不同层级的职位晋升中,员工的最终学历是否在入职前获得对于晋升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时,员工的年龄也在各层级的职位晋升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这说明“干部年轻化”的政策在企业内不同层级被差异化执行。岗位年限方面,在一定年龄阈值内,员工在晋升前岗位的任职年限越长越容易获得职位晋升,这与我国现行的干部政策中对岗位年限的要求相关。政治资源方面,员工的政治资源越强则越容易获得职位晋升,而相对于高学历员工,政治资源对于低学历员工在职位晋升中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些结论揭示了国有企业中非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的作用,为晋升研究中自变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不同于以往研究普遍关注的企业“一把手”的外部政治晋升,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企业内部的不同层级,丰富了晋升研究的框架。(3)基于晋升模式概括和归纳的目的,在目标维度为离散型,输入维度既有离散型又有连续型的晋升数据中,随机森林是精度最高的算法。而对于小数据样本,支持向量机分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目标维度为二分类的晋升数据,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精度相对较低,其更适用于目标维度为连续型的数据。此外,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概括出一些具体的、不同层级的晋升模式。这些模式为企业内部各层级晋升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同时分类算法的适用性也为企业晋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4)晋升公平除了对一般员工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用,对于获得晋升的员工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即通过非业绩因素晋升的员工在新岗位上的工作努力程度不如通过业绩因素晋升的员工。此外,我国国有企业中并不是只有一个固定的晋升标准,而是以业绩因素为主和以非业绩因素为主的两类晋升机制同时存在,企业对于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晋升机制,这种同时存在的两种晋升机制是可以被员工感受到的,由此会增大激励效用的差距。该结论对于国有企业晋升激励的研究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使晋升激励的理论延伸到获得晋升的员工。(5)基于委托代理的零和博弈分析,可以得到企业在两种晋升机制共存的情况下,若想使自身效益最大化,企业对于晋升后员工提供的薪资福利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应与企业对员工工作的甄别成本和不同激励下员工晋升后为企业带来的绩效的差额成正比,并与员工创造的最小绩效相关。该结论为晋升激励中的薪酬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将晋升候选人之间基于业绩的“锦标赛”博弈扩展为委托人和已获得晋升的代理人之间的基于不同晋升机制的博弈,这为晋升博弈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彭瀚宇[8](2021)在《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猝然爆发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医疗卫生行业上,该行业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近几年来医疗卫生领域中多家上市公司连续爆发的丑闻所带来的冲击还未完全平息,疫情叠加使得普通民众又迫切希望行业能担负起保障生命健康的使命,看似矛盾的心理背后是对行业发展前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成相关医疗公司问题频发的深层原因与其内部控制建设不完备、执行不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型上市医疗公司的内部控制目前尚有待改进,而广大中小医疗公司受限于内外部条件,其内部控制缺陷很可能会更加严重。完善内部控制首先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价,而当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内部控制评价法规指南及学者设计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的基本都是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直接照搬适用,无法为其提供直接的经验指导。所以,在实务中研究中小医疗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选取了本地医疗器械行业的典型代表——创惠医疗科技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该公司的规模属于中小企业,虽然其在成立伊始就设计了一套内部控制制度并沿用至今,但随着时间推移,案例公司内部业务扩展、外部竞争加剧等变化出现,其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缺乏成熟的评价指标。笔者在对案例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为其设计一套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评价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结合以上背景,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权变理论、控制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掌握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内容上,通过前往案例公司进行实地调研,采用访谈及查询内部文件等形式,按照COSO框架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方面介绍了案例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也指出其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主要根据访谈编码为案例公司设计了一套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来确定评价隶属度,通过建立评价模型计算出案例公司内部控制各层级指标的最终评价分值,得出其内部控制处于中等水平的结论。针对案例公司存在事前风险防控薄弱、内部监督不利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宋韶君[9](2020)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高增长,与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绩效分不开。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央企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然而与国有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相对不高、国有企业产业竞争力不足,从制度因素来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已不相容。在此背景下,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重构国资监管、国资运营、国企经营分开的三层国资管理体系,除了有利于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更重要的是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各司其职,引导国资管理目标从“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导向,转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资本价值导向,为国有资本价值增长可持续创造有利制度条件。“管资本”导向下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重构,需要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聚焦国有资本价值,重构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为国资监管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且对引导国有资本价值管理、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已有相关研究,虽然不乏从“政企分开”、“两权分离”视角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管资本”改革逻辑的解释,但针对“两类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要么是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孤立研究国有资本增值绩效,要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作为外在于资本增值目标函数的因素研究,由此导致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理论与现实“脱节”。本文所尝试的理论推进,就是使两者融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分析,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绩效目标体系,构建一个开放的、融合组织功能与系统目标的绩效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主要借鉴马克思资本理论及西方产权理论,结合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现实考察,构建了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下的绩效评价体系。从“两类公司”职能侧重来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注重产业培育,兼顾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追求投资收益,市场化程度更高。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本文具体选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重点阐述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下,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产权层,使国有资本增值绩效释放的实现机制,由此提出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思路,指导指标体系构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三章,通过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以马克思资本理论为源头,借鉴公有制理论,构建了国有资本增值的目标体系;引入西方产权理论,从理论层面论证了绩效评价动因、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为分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是什么、如何评价”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包括第四至五章,通过对“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效率的现实考察,将“管资本”改革逻辑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从而论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确立重构国有资本运营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构建了融合国资管理目标与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为绩效评价体系“如何构建”提供方法指导。第三部分包括第六至八章,依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思路,探索性筛选绩效评价指标,并对其中核心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有效性,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及政策建议,旨在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如何评价”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下,由于独立行使产权职能的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缺位,依附于行政关系的国有产权管理和国有企业经营,与“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保值增值”的绩效观念相互强化,使国有资本增值目标被异化为无限做大资产规模,导致资本增值潜力和企业创新活力被束缚。通过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两类公司”,从而形成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层、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相互分权、相互制衡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为重塑国有资本增值的动力机制提供有利的制度安排,就是“两类公司”设立的改革逻辑。2.随着“管资产”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制重构,一方面,绩效评价目标及观念,应从关注国有资产账面价值,转向强调国有资本产权价值,实现国有保值增值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定位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市场职能以及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相应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逻辑与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应有所区别。着眼资本价值,构建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绩效评价与国资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成为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3.以国有资本增值为目标,聚焦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在绩效评价目标层,以资本价值统筹市场绩效和政策绩效子目标;在绩效评价标准层,以提升国有资本流动性(活力)、增值能力、防风险能力、布局优化能力、对社会资本带动力、对国计民生支持力“国有资本六力”为评价标准;在绩效评价指标层,以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机制、国有股权减持市场化退出机制“三大机制”作为核心价值驱动指标选取依据;在指标权重和绩效标准值区分上,依据市场化程度、行政层级及资产规模、产融关系,构建不同分类视角下的“三维分类模型”,形成融合产权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上,将“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相结合,实现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把反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及国有资本价值变动趋势的指标纳入中长期评价体系。4.按照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构建思路,结合绩效评价重点,选取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三个指标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具有较好区分度和解释力。在数据层面,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好互补性;国有资产周转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三大指标能较好刻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目标的价值驱动逻辑。其中,国有资产周转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流动性的结果指标,国有资产资本化率是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的驱动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放大,是提高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前提;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潜在增值能力的预测性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发现,以及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1.选题的前沿性。现有文献缺乏把“国有资本”从“国有企业”的研究范畴中抽离出来,专门构建的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这一缺失,本文具体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专门针对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的绩效评价体系,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及方法体系的创新。本文打破了孤立的从国有资本增值视角,或者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视角的绩效评价研究,以马克思资本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产权视角、融合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包含“国有资本六力评价标准”、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分的“三维分类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深化了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理论解释,为绩效评价实践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支持。3.核心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而设计的“核心价值驱动指标”,特别是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创新指标,突出体现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管资本”改革导向,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能力和增值能力,对指导绩效评价实践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赵轶龙[10](2020)在《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对体育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以来,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与体育产业政策双重因素激励下,体育创业逐渐成为创业市场中的新热点。当前,体育新创企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企业生存压力凸显。在我国体育产业处于转型发展的现阶段,市场配置体育资源的能力尚显不足,资源约束是制约个体创业类体育新创企业创建早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新经济社会学“嵌入性”理论指引下,研究以个体社会网络的资源配置功能入手,采用局部探索性案例研究与实证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网络结构的维度,就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对体育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开展研究。根据案例研究发现,本文构建了包括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个体社会网络资源、个体创业能力以及体育新创企业绩效等四个研究变量在内的整体理论框架,并在四个局部研究框架中就研究变量作用关系以及四个中介作用关系开展实证量化研究。研究结论如下:以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为自变量,从四个研究变量间相关性关系的研究结果来看:(1)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规模、异质性与体育新创企业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正相关,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网顶与体育新创企业非财务绩效正相关;(2)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规模、网顶与个体社会网络直接、间接资源正相关,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异质性与个体社会网络间接资源正相关,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密度、关系强度与个体社会网络直接资源正相关;(3)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规模、网顶与创业者个体机会能力与战略能力正相关,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异质性与创业者个体战略能力正相关;(4)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资源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正相关;(5)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资源与创业者个体创业能力正相关;(6)创业者个体创业能力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正相关。从四个局部研究框架中的四个中介作用关系的研究结果来看:(1)个体社会网络资源在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规模、网顶与体育新创企业非财务绩效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个体社会网络资源在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异质性与体育新创企业非财务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个体社会网络资源在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规模与体育新创企业财务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2)体育创业者个体机会能力在个体社会网络规模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体育创业者个体机会能力在个体社会网络网顶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体育创业者个体战略能力在个体社会网络网顶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体育创业者个体机会能力在个体社会网络资源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4)个体社会网络资源在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与创业者个体创业能力间的中介作用不显着。体育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既是“自主”的,又“嵌入”于互动的个体社会网络之中,会受到网络结构的影响与制约。论文的创新性在于:在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配置体育资源能力尚显不足的创业环境之中,研究从网络“嵌入性”的视角指出:体育新创企业创建早期阶段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创业者个体创业的机会能力与战略能力不足以应对产业发展初期供需两端带来的市场阶段性矛盾的问题,均可以在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的互动之中探寻解决之道。体育创业者有效把握个体社会网络的结构性问题,在与他人高效的网络互动中获取必要的创业资源,更新与修正自身对于市场环境的认知与判断,改善自身创业行为的能力与效果,这一路径是社会性的,也是体育新创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二、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现实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现实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概念界定 |
1.3.2 高管薪酬激励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贡献 |
1.6 后续章节内容安排 |
2 文献回顾 |
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动因与后果 |
2.1.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动因 |
2.1.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的后果 |
2.2 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因素 |
2.2.1 高管薪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
2.2.2 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 |
2.2.3 薪酬差距及其影响因素 |
2.3 企业创新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
2.3.1 企业创新与薪酬水平 |
2.3.2 企业创新与薪酬业绩敏感性 |
2.3.3 企业创新与薪酬差距 |
2.3.4 企业创新与股权激励 |
2.4 研究述评 |
3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企业创新理论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3.1.3 高管激励理论 |
3.2 理论分析框架 |
3.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活动特征分析 |
3.2.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选择 |
4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薪酬水平及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薪酬业绩敏感性 |
4.2.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薪酬水平 |
4.3 实证研究设计 |
4.3.1 关键变量定义 |
4.3.2 回归模型设计 |
4.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4 实证检验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4.2 相关性分析 |
4.4.3 回归检验结果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
4.5.2 基于创新视角的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4.5.3 基于并购视角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4.5.4 采用自变量滞后项的检验 |
4.5.5 其他稳健性检验 |
4.6 进一步检验 |
4.6.1 创新风险的中介作用机制检验 |
4.6.2 短期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检验 |
4.6.3 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影响检验 |
4.6.4 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影响检验 |
4.6.5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研发投入 |
4.6.6 薪酬委员会的进一步影响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员工垂直薪酬差距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高管-员工垂直薪酬差距的影响 |
5.2.2 权力配置模式的进一步影响 |
5.3 实证研究设计 |
5.3.1 关键变量定义 |
5.3.2 回归模型设计 |
5.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4 实证检验结果 |
5.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4.2 相关性分析 |
5.4.3 回归检验结果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2 基于创新视角的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5.5.3 并购视角下的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5.5.4 增加控制变量 |
5.5.5 其他稳健性检验 |
5.6 进一步检验 |
5.6.1 股权分散程度的进一步影响 |
5.6.2 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影响 |
5.6.3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薪酬差距-业绩敏感性” |
5.6.4 短期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股权激励机制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股权激励选择 |
6.2.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下的高管薪酬激励结构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关键变量定义 |
6.3.2 回归模型设计 |
6.4 实证检验结果 |
6.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6.4.2 相关性分析 |
6.4.3 回归检验结果 |
6.4.4 稳健性检验 |
6.5 进一步检验 |
6.5.1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股权激励结构设计 |
6.5.2 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股权激励有效期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测量 |
2.1.1 积极领导的概念 |
2.1.2 积极领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2.1.3 积极领导的维度与测量 |
2.2 积极领导的形成 |
2.2.1 自我构建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2 人格特质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3 环境因素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3 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 |
2.3.1 积极领导对个体层面的影响 |
2.3.2 积极领导对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影响 |
2.4 积极领导的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积极领导的量表修订 |
3.1 问题提出 |
3.2 概念、内涵与维度识别 |
3.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内涵 |
3.2.2 积极领导的维度识别 |
3.2.3“发现优势”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2.4“真正乐观”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3 生成量表题项 |
3.3.1 初始题项的生成 |
3.3.2 内容效度评估 |
3.4 优化量表题项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3 内部一致性评估 |
3.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 量表验证 |
3.5.1 研究假设 |
3.5.2 测量量表 |
3.5.3 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机制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4.2.1 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与应用 |
4.2.2 特质激活理论与应用 |
4.2.3 理论模型的形成 |
4.3 研究假设 |
4.3.1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直接影响 |
4.3.2 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3 组织间竞争的调节作用 |
4.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4.1 测量工具 |
4.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4.4.3 正式调查 |
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2 信度分析 |
4.5.3 效度分析 |
4.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5.5 相关分析 |
4.5.6 假设检验 |
4.5.7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效果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社会认知理论与应用 |
5.2.2 理论模型的形成 |
5.3 研究假设 |
5.3.1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影响 |
5.3.2 领导认同感的中介作用 |
5.3.3 主动性人格在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的调节作用 |
5.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1 测量工具 |
5.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5.4.3 正式调查 |
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2 信度分析 |
5.5.3 效度分析 |
5.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5.5 数据聚合检验 |
5.5.6 相关分析 |
5.5.7 假设检验 |
5.5.8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高管激励 |
1.2.2 企业绩效 |
1.2.3 “限薪令”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意义 |
2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1.4 激励理论 |
2.1.5 资本结构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高管激励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文献综述 |
2.2.2 高管激励和企业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
2.2.3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4 文献述评 |
3 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机理分析 |
3.1 高管激励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机理分析 |
3.2 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机理分析 |
3.3 高管激励、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机理分析 |
3.4 “限薪令”政策驱动下高管认知、努力与决策的机理分析 |
3.5 “限薪令”政策驱动下高管激励、资本结构与绩效的作用关系变化 |
4 高管激励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研究设计 |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高管激励对资本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实证结论 |
5 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研究设计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3.3 进一步研究 |
5.4 本章实证结论 |
6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中介效应研究 |
6.1 中介效应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研究设计 |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在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 |
6.4.3 进一步研究 |
6.5 本章实证结论 |
7 “限薪令”政策及相关影响分析 |
7.1 “限薪令”政策的改革历程 |
7.2 “限薪令”政策产生的原因分析 |
7.3 “限薪令”政策的经济后果分析 |
7.4 “限薪令”政策冲击 |
7.4.1 双重差分法 |
7.4.2 “限薪令”政策对高管激励的影响 |
7.4.3 “限薪令”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7.4.4 “限薪令”政策对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影响 |
7.4.5 基于“限薪令”政策的双重差分检验 |
7.5 本章实证结论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和国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股权激励 |
2.1.2 股权激励模式 |
2.1.3 股权激励计划 |
2.1.4 股权激励效果的界定 |
2.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的重点、方法和指标 |
2.3.1 评价重点 |
2.3.2 评价方法 |
2.3.3 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方案概况 |
3.1 美的集团简介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发展历程 |
3.1.3 公司员工构成情况 |
3.1.4 股权变动状况 |
3.2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背景 |
3.2.1 美的集团实施股权激励动机 |
3.2.2 美的集团实施股权激励环境 |
3.3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计划制定情况 |
3.3.1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3.3.2 合伙人持股计划 |
3.3.3 限制性股票计划 |
3.4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状况 |
3.4.1 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 |
3.4.2 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 |
3.4.3 三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 |
3.5 本章小结 |
4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 |
4.1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维度与指标体系 |
4.1.1 评价目标 |
4.1.2 评价维度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2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财务指标评价 |
4.2.1 盈利能力 |
4.2.2 营运能力 |
4.2.3 偿债能力 |
4.2.4 发展能力 |
4.3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非财务指标评价 |
4.3.1 创新能力 |
4.3.2 人才保留与吸引 |
4.3.3 市场份额 |
4.4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股价变动评价 |
4.4.1 短期股价变动 |
4.4.2 长期股价变动 |
4.5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评价结论 |
4.5.1 财务绩效持续增长显着 |
4.5.2 非财务绩效全面提升 |
4.5.3 股价稳定上涨 |
4.6 本章小结 |
5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应持续完善的建议 |
5.1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需持续完善的目标 |
5.1.1 业绩考核指标结构相对单一 |
5.1.2 行权价格设置与期望值存在偏差 |
5.1.3 激励模式的匹配度略显欠缺 |
5.2 美的集团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的建议 |
5.2.1 不断完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 |
5.2.2 科学调整行权条件 |
5.2.3 提高股权激励方案匹配度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非上市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案例研究 ——以Z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非上市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研究 |
2.1.2 股权激励的实施目的和基础研究 |
2.1.3 股权激励的契约要素研究 |
2.1.4 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研究 |
2.1.5 总体评价 |
2.2 概念界定及其特点分析 |
2.2.1 非上市民营企业 |
2.2.2 非上市民营企业股权激励 |
2.2.3 非上市民营企业股权激励特点 |
2.3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激励理论 |
2.3.3 公平理论 |
2.3.4 人力资本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
3.1 案例选择 |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整理 |
3.3 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Z公司简介 |
4.1.1 公司现状 |
4.1.2 公司发展历程 |
4.2 Z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分析 |
4.2.1 第1期-全员持股 |
4.2.2 第2期-股份重组 |
4.2.3 第3期-积分入股 |
4.2.4 第4期-部门股份制 |
4.2.5 第5期-单店投资入股 |
4.2.6 第6期-城市合伙人 |
4.3 小结 |
第5章 Z公司股权激励的经验、建议与启示 |
5.1 Z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经验总结 |
5.1.1 Z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基础 |
5.1.2 Z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经验 |
5.2 Z公司股权激励的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 |
5.2.1 Z公司股权激励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
5.2.2 Z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改进建议 |
5.3 非上市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启示 |
5.3.1 控股股东应尽快树立股权激励意识 |
5.3.2 构建股权激励的制度基础 |
5.3.3 方案设计遵循“三原则” |
5.3.4 基于发展视角创新激励模式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针对Z公司创始人的访谈方案 |
附录B 针对Z公司被激励对象的访谈方案 |
附录C 针对TS管理学院成员的访谈方案 |
致谢 |
(6)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7)多因素作用下中国国有企业晋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主要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2.1.2 高阶理论 |
2.1.3 管理激励理论 |
2.1.4 委托代理理论 |
2.2 晋升概述 |
2.2.1 晋升的概念 |
2.2.2 职位晋升的划分 |
2.2.3 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的影响 |
2.2.4 非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的影响 |
2.3 晋升公平与晋升博弈研究 |
2.3.1 组织公平与晋升公平 |
2.3.2 公平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
2.3.3 晋升中的博弈研究 |
2.4 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方法 |
2.4.1 数据智能化方法 |
2.4.2 分类中的数据模型 |
2.4.3 数据挖掘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晋升研究 |
2.5 理论与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国有企业中的不同晋升形式分析 |
3.1 国有企业中的晋升形式 |
3.2 基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晋升形式分析 |
3.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国有企业中影响员工职位晋升的因素分析 |
4.1 研究基础及研究假设 |
4.1.1 文献与理论分析 |
4.1.2 研究变量的选择 |
4.1.3 主要研究对象及假设的提出 |
4.2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实证分析 |
4.2.1 实证背景 |
4.2.2 数据及统计性描述 |
4.2.3 Logistic回归分析 |
4.2.4 稳健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企业中职位晋升模式分析 |
5.1 数据挖掘分类方法在职位晋升中的应用 |
5.1.1 分类方法与晋升 |
5.1.2 决策树分类 |
5.1.3 随机森林分类 |
5.1.4 其他分类方法 |
5.2 员工晋升模式分析 |
5.2.1 数据的选择 |
5.2.2 分类结果的精度对比 |
5.2.3 晋升模式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企业中的晋升激励与企业收益 |
6.1 晋升的公平与激励 |
6.1.1 晋升中的公平性问题 |
6.1.2 晋升的激励与绩效产出 |
6.2 国有企业的晋升机制与收益 |
6.2.1 晋升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6.2.2 国有企业的双晋升机制 |
6.2.3 基于企业收益的一种晋升博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晋升形式满足感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双晋升机制的问卷调研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现状概述 |
2.1.1 国外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2 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调查研究 |
3.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2 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简介 |
3.2.1 内部控制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 |
3.2.2 核心控制活动 |
3.2.3 风险管理现状 |
3.2.4 信息与沟通现状 |
3.2.5 内部监督现状 |
3.3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内部控制实际执行存在部分偏离 |
3.3.2 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
3.3.3 内部监督徒有其表 |
3.4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存在问题分析 |
3.4.1 严重缺乏内部控制评价的意识 |
3.4.2 未能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体系 |
第四章 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基于访谈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设计 |
4.1.1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 |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4 指标的评价标准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1 构建判断矩阵 |
4.2.2 重要性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3 模糊综合评价 |
4.3.1 建立评语等级 |
4.3.2 构造模糊关系矩阵并确定隶属度 |
4.3.3 计算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得分 |
第五章 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对策 |
5.1 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 |
5.2 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语录编码过程 |
附录3 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部分) |
致谢 |
(9)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内涵及范畴界定 |
1.2.1 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及国有企业 |
1.2.2 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 |
1.2.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
1.2.4 绩效及绩效评价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设立 |
2.1.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 |
2.1.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思路及核心指标选取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有投资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2.2 产业基金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2.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3 文献评述 |
2.3.1 已有研究的启示 |
2.3.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3.3 本文研究方向 |
2.4 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学派资本理论 |
2.4.2 所有制、公有制及产权理论 |
2.4.3 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 |
3 理论分析 |
3.1 资本运营及资本增值的理论分析 |
3.1.1 资本形态转换:从实物形态资产到价值形态资本 |
3.1.2 资本运营的收益是对产业利润的分割 |
3.1.3 资本加速增值主要依赖资产资本化的价值经营 |
3.2 国有资本运营的理论分析 |
3.2.1 国有资本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存在形式 |
3.2.2 政府授权专业机构履行国有产权代表职能 |
3.2.3 着眼社会总资本结构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
3.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
3.3.1 绩效评价动因: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受托责任 |
3.3.2 绩效评价目标:国有资本价值增值可持续 |
3.3.3 绩效评价重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和经营 |
3.3.4 绩效评价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及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现实需求 |
4.1 “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现实问题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
4.1.1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职能混杂 |
4.1.2 国有企业依赖资本运营而盲目做大规模扩大产能 |
4.1.3 国有企业忽略产业经营导致创新能力被弱化 |
4.1.4 行政力量主导的国企合并导致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 |
4.2 国资管理体制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逻辑 |
4.2.1 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缺位导致资本增值潜力被束缚 |
4.2.2 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而重塑资本增值动力机制 |
4.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职能定位 |
4.3.1 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市场职能 |
4.3.2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政策职能 |
4.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 |
4.4.1 国资管理目标从关注资产规模转向资本价值 |
4.4.2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适合“两类公司” |
4.4.3 聚焦资本价值重构国有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及思路 |
5.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层次结构逻辑 |
5.1.1 绩效评价目标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
5.1.2 绩效评价标准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
5.1.3 核心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及价值驱动逻辑 |
5.2 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间设定的三维分类模型 |
5.2.1 三维分类模型的设计思路 |
5.2.2 三维分类模型的维度划分及其内涵 |
5.2.3 三维分类模型量化分级标准探讨 |
5.3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5.3.1 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结合 |
5.3.2 评价周期及中长期绩效评价重点 |
5.3.3 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 |
5.4 本章小结 |
6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及实证分析 |
6.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筛选 |
6.1.1 反映国有资本流动性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2 反映国有资本增值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3 反映国有资本防风险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4 其它政策绩效评价指标 |
6.2 核心评价指标的确立及实证分析 |
6.2.1 核心评价指标确立 |
6.2.2 国有资产资本化率的实证分析 |
6.2.3 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的实证分析 |
6.2.4 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实证分析 |
6.3 实证结果比对分析及结论 |
6.3.1 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比对分析 |
6.3.2 核心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
6.3.3 实证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配套措施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及绩效评价配套措施的完善 |
7.2.1 政策建议 |
7.2.2 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完善 |
7.3 研究展望 |
7.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7.3.2 三维分类模型的指标权重与标准值区间设定 |
7.3.3 绩效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优化 |
7.3.4 “管资本”导向下分层分类的国有资本考核体系构建 |
附件1 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相关的政策脉络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对体育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2.2 研究方向的聚焦 |
1.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3.1 体育创业 |
1.3.2 体育创业者 |
1.3.3 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 |
1.3.4 体育新创企业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价值与创新性 |
1.5.1 研究的价值 |
1.5.2 研究的创新性 |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社会网络研究与新经济社会学发展 |
2.1.1 社会网络研究 |
2.1.2 新经济社会学视域下的社会网络研究 |
2.2 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架构 |
2.2.1 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网络研究的大型理论 |
2.2.2 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网络研究的中层理论与因果模型 |
2.3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研究 |
2.3.1 创业网络 |
2.3.2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 |
2.4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 |
2.4.1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的资源配置功能 |
2.4.2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与创业资源获取 |
2.4.3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研究概述 |
3.1.2 案例的选择 |
3.1.3 案例研究数据的收集 |
3.1.4 案例研究数据的分析 |
3.2 案例分析 |
3.2.1 理论预设 |
3.2.2 案例企业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 |
3.2.3 案例企业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资源 |
3.2.4 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与个体社会网络资源 |
3.2.5 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 |
3.3 案例研究结论 |
第4章 研究框架的构建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研究变量 |
4.1.1 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 |
4.1.2 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资源 |
4.1.3 体育创业者个体创业能力 |
4.1.4 体育新创企业绩效 |
4.2 研究整体理论框架的构建 |
4.3 四个局部研究框架的构建 |
4.3.1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资源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 |
4.3.2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个体创业能力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 |
4.3.3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资源、个体创业能力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 |
4.3.4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资源与个体创业能力 |
4.4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4.1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网络资源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的研究框架 |
4.4.2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创业能力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的研究框架 |
4.4.3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资源、创业能力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的研究框架 |
4.4.4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资源与创业能力的研究框架 |
4.4.5 研究假设汇总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1.1 问卷设计 |
5.1.2 变量测量 |
5.2 数据的收集与检验 |
5.2.1 数据的收集过程 |
5.2.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2.3 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分析 |
5.3 实证分析结果 |
5.3.1 方差分析 |
5.3.2 回归分析 |
5.4 实证检验结果汇总 |
第6章 讨论 |
6.1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个体社会网络资源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 |
6.1.1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
6.1.2 讨论与分析 |
6.2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个体创业能力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 |
6.2.1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
6.2.2 讨论与分析 |
6.3 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资源、个体创业能力与体育新创企业绩效 |
6.3.1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
6.3.2 讨论与分析 |
6.4 体育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资源与个体创业能力 |
6.4.1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
6.4.2 讨论与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管理启示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访谈提纲 |
附件2:调查问卷 |
附件3:科研经历 |
四、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现实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研究[D]. 郑雅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D]. 徐泽磊.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梁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赵嘉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5]非上市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案例研究 ——以Z公司为例[D]. 高瑜.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7]多因素作用下中国国有企业晋升机制研究[D]. 张昶.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彭瀚宇. 兰州大学, 2021(02)
- [9]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D]. 宋韶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10]创业者个体社会网络对体育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 赵轶龙.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