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旱期和固定沙丘整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不同旱期和固定沙丘整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一、干旱固定沙丘不同时期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雷[1](2017)在《中国塞罕坝》文中提出塞罕坝,中华民族的金山银山!塞罕坝是什么地方呢?很多人知道,这里曾经是康熙、乾隆时期的木兰围场,现在是地球上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人工森林,是北京最主要的风沙屏障,是天津母亲河——滦河的主要源头,是中国的避暑圣地……但就在半个世纪之前,这一块距离北京只有200公里的坝上山地,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茫茫沙丘。

李懿洋[2](2016)在《通霍铁路沿线植被恢复技术措施与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恢复是治理沙漠化土地的根本措施,分为人工植被建设和天然植被恢复两部分,其中通霍铁路沿线植被恢复以人工植被建设为主体。本文首先对位于科尔沁沙地通霍铁路沿线两侧人工林分析建设技术和效果后得出:通霍铁路近几年来在树种选择、提高保存率等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三种立地类型中造林成活率均为75%以上,其中低洼盐碱地平均造林成活率为81.80%,沙土地平均造林成活率为82.04%,草甸土地平均造林成活率为89.59%,达到了在风沙干旱地区造林标准,在铁路沿线不仅形成了连续林带,而且抑制了沙漠化土地的扩张,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不同立地类型造林保存率差异较大,草甸土地造林保存率为86.89%、低洼盐碱地造林保存率为63.11%,沙土地造林保存率为57.73%。主要原因是沙土地蓄水能力低,在后期粗放抚育管理下,林木因土壤水分亏缺而死亡。造林树种的选择主要有哲林4号杨、旱快柳、丁香、樟子松、锦鸡儿、柽柳、家榆,其中哲林4号杨在不同立地树高、胸径、冠幅具有显着性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杨哲林4号杨适于水肥条件较好地段:锦鸡儿在不同立地株高、冠幅不具有显着差异,主要原因锦鸡儿根系吸收水分能力强,在不同立地长势差异不明显;丁香由于新生枝条发生冻害,在不同立地株高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冠幅具有显着性差异。近年来,大面积杨树“小老树”现象及沙土地造林保存率低下现象表明:水分是人工林建设过程中重要因素,同时对照试验也进一步指出,在相同的立地类型,杨树(哲林4号)在有充足的水分下造林保存率可以从75.67%提升到92.21%,平均地径由8.92cm提升到14.28cm,平均树高由422.83cm提升到498.58cm,平均冠幅176.00cm提升到201.49cm,说明了水分对提高保存率及长势具有显着作用。天然植被的恢复方法主要为封育,对天然草地和人工林围封表明,封育有助于植被恢复和抑制沙漠化土地的扩张。其中围封天然草地共出现30个物种,围封人工林地共出现21个物种,放牧地段共出现9个物种,表明了围封增加物种多样性。同时封育也极大控制了外来入侵物种少花蒺藜草的传播,抑制了外来入侵物种少花蒺藜草在通霍铁路沿线的传播。封育过程中主要树种为榆树、杨树、柳树,其中榆树为80.63%、杨树16.69%、柳树2.68%,过多的野生榆树会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影响,对野生榆树在铁路沿线两侧的分布规律分析后得出,由于植物的趋光性,东西走向铁路阴坡处有大量榆树生长在坡上部分,且长势也好于坡下半段,极易对铁路行车产生影响,为安全事故隐患多发区,需制定防控措施。为科学合理提高水资源利用,对集二线滴灌造林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通霍铁路实际情况,提出了滴灌造林在通霍铁路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针对在通霍铁路沿线植被恢复过程中遇到的农林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研、走访、踏查等方式,提出应对土地利用进行科学的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划分区域,根据立地类型,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并且大力发挥铁路防护林在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中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林静,王岩石,吴惜春,张驰[3](2016)在《浅析彰武县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彰武县是辽西北大规模造林的重点和难点,详细分析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根据实践经验,分析不同困难立地的类型选择造林树种、整地和栽植技术,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困难立地造林成效的建议。

王韡烨[4](2014)在《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集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主要试验区域为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兴乡兴久村、龙江县错海林场和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绿源林业科技示范基地。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属于大兴安岭余脉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于气候条件干旱,立地环境较差,常规生产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林木生长不良,造林难度大,成本高,需要多次补植或重造才能完成绿化任务或指标。已影响到该区的林业生态建设,急需开展相关研究,解决这一生产实际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以提高荒山荒坡造林绿化质量为目标的造林技术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盆栽试验观察18个树种在苗期的主要生理生态特征,测定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水势、凋萎系数等光合和水分生理指标;对叶片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表皮层、叶片厚度以及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显微结构进行测定。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所选树种进行抗旱性综合排序。同时在实际生产中调查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树种的适应性表现,与盆栽抗旱适应性试验结果相结合。最后,在同类树种中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的主栽造林树种11个,依次为樟子松、红皮云杉、长白落叶松、小黑杨、山新杨、银中杨、青竹柳、紫丁香、山杏、小叶锦鸡儿、榆树。并根据这些树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提出树种配置技术方案。(2)针对不同立地荒山分别试验了环山掘壕、环山拉沟、环山拉沟筑埂等三种整地方式,测定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积雪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不同整地方式下的造林成活率、林木生长状况及造林成本。结果表明:掘壕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20多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20%以上,环山拉沟和环山拉沟筑埂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0-20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10%以上,造林效果显着。(3)通过试验覆膜、喷防水剂、撒水泥、刨光压实、自然等五种坡面集水处理方式,测定植苗带土壤水分含量、造林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指标(乔木测定株高、胸径、冠幅、高生长量,灌木测定株高、冠幅、地上生物量)进行集水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处理集水效果最好,其次为喷防水剂、刨光压实、撒水泥、自然坡面,选择林木成活率、高生长、成本及对环境污染状况作为对坡面不同处理效果评价的指标,并以樟子松为例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后进行综合评价。自然坡面、覆膜处理、刨光处理为较理想的径流集水措施,喷防水剂与撒水泥处理效果较差。(4)通过覆膜、覆沙、覆秸秆对林下地表进行覆盖保水试验,测定和比较各覆盖处理林地的土壤水分含量、造林成活率、树木高生长等指标。结果表明:覆膜效果最好,然后依次为覆秸秆、覆沙。通过添加保水剂、添加锯末子、添加珍珠岩、加套容器袋、增施厩肥等进行土壤蓄水保墒试验,测定和比较土壤含水率、土壤的养分结构及容重、林木成活率、林木高生长等指标。结果表明:增施厩肥效果最好,依次为添加保水剂、添加锯末子、加套容器袋、添加珍珠岩。结合造林质量与造林成本对地表覆盖处理及土壤保墒处理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并与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在提高造林质量时所增加的造林成本是经济合算的;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处理进行了综合判定、排序,结果覆膜处理最好,提高造林质量幅度最大,而增加的造林成本最低,接下来依次是加套容器袋、增施厩肥、添加保水剂、添加锯末子、覆沙、添加珍珠岩、覆秸秆。

姚国征[5](2012)在《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文中指出神府-东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晋陕蒙接壤区,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随着近年来采煤规模的扩大,地表发生大面积塌陷,水资源大量流失,植被由于缺水而枯萎死亡,风沙活动加剧,使本来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对采煤塌陷与土壤、水分、植被等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系统研究,运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的相关资料,以2004a塌陷区、2005a塌陷区以及2006a塌陷区为研究的基准对象,深入研究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和驱动机制,针对区域内不同自然条件和受损生态系统类型,找出关键的限制性因子,科学合理地构建了适宜的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技术。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野外观测和调查,神东矿区采煤后地表塌陷形式主要为连续变形塌陷和非连续变形塌陷2种类型,并在采煤过程中,2种类型的塌陷形式会同时交替出现,直接加剧了地表环境的变化。通过对塌陷裂缝的调查与分析,认为采煤塌陷形成的裂缝容易使沙丘活化,地表塌陷1年后,裂缝的偏移距离(L)与塌陷落差(H)和裂缝宽度(W)的比值(H/W)的关系为多项式函数,地表塌陷2a后由于塌陷裂缝基本愈合,并发育成新的小地貌,所以其多项式函数相关性并不是很明显,证明塌陷裂缝的形成导致了沙丘的活化。(2)塌陷区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方面:在坡面部位,各塌陷区的土壤容积含水量均显着低于未塌陷区相应坡位(P<0.05);在丘间低地部位,2004a塌陷区的土壤容积含水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相应坡位(P<0.05)。在坡面部位,2005a塌陷区的土壤体积质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在丘间低地部位,各塌陷区的土壤体积质量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坡面部位,2005a塌陷区的土壤孔隙度显着高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在丘间低地部位,各塌陷区的土壤孔隙度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2005a塌陷区坡面与丘间低地部位的土壤硬度均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而2004a塌陷区2个坡位的土壤硬度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入渗实验表明2005a塌陷区丘间低地未裂处样点55 mmin后入渗深度显着超过未塌陷区(P<0.05),各塌陷区的坡面样点入渗深度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采煤塌陷对塌陷初期风沙区错落裂缝相对出露侧孔隙扰动更大,并且这种扰动在1-2a内有显着恢复。(3)塌陷区土壤养分化学性质的变化方面:2004a塌陷区丘间低地部位未裂测点组的pH值显着高于未塌陷区(P<0.05)丘间低地;2004a塌陷区坡面部位未裂测点组pH值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2004a塌陷区坡面未裂测点全氮含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2004a塌陷区坡面裂缝测点碱解氮含量较未塌陷区坡面显着升高(P<0.05)。2004a塌陷区坡面未裂测点组与裂缝测点组全磷含量较未塌陷区坡面显着降低(P<0.05)。未塌陷区与各塌陷区各坡位速磷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2005a塌陷区在坡面未裂样点组的全钾含量显着超出未塌陷区(P<0.05)。2004a塌陷区坡面裂缝、未裂样点组速钾含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P<0.05)。未塌陷区与各塌陷区各坡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4)塌陷区地表植被情况变化方面,3个调查区物种数和植被盖度的变化在6个矿中有相同的趋势,即塌陷区较未塌陷区物种数多而植被盖度大,2004a塌陷区较2005a塌陷区物种数多而植被盖度大。相关分析表明,塌陷年限之间、塌陷与未塌陷之间,植物种数的相关系数在0.85以上,而植被盖度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塌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表的植被。塌陷对地表植被盖度没有显着影响,对该区植物群落的主要建群种的生长也无显着影响。植物种数及植被盖度与塌陷及塌陷年限有关,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及植被盖度与塌陷有一定的相关性。(5)采用试验和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矿区采前生态功能圈建设技术,并诊断了区域生态退化的基本特征、原因、过程、类型、程度等。结合采煤塌陷区自然条件,确定生态恢复的实现目标。引入文冠果,并在实地进行选种抗逆性试验,取得了成功。在现有工作基础上,集成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建立生态修复区并预测恢复轨迹、评价修复效果,为矿区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利用体系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与实践依据。

白长国,李旭东,段佩山,张振才,方亮[6](2009)在《沙地云杉沙地造林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在沙地进行沙地云杉造林试验表明:沙丘的阴坡比阳坡造林成活率高21.7个百分点,植被盖度较小的立地比植被盖度高的立地造林成活率高30%左右。采用座水覆膜和容器苗造林分别比对照提高造林成活率29.4个百分点和35.5个百分点。并形成沙地云杉在沙地配套的造林技术。

阿力木江[7](2009)在《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有着我国三分之二的沙漠面积和约43.30万km2的沙漠化土地,是我国沙质荒漠化(以下简称沙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疆许多县市大风、沙尘暴、扬沙、浮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耕地、草场、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经常遭受风沙侵袭。沙漠化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新疆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危及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防治区划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对于科学指导沙区的防沙治沙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陆续开展了一些这方面或类似这方面的工作。截止目前,也已有一些工作对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域的划分有所涉及,但大都比较粗略或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新疆的专门的、较详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尚未见到。本文针对新疆沙质荒漠化成因的复杂性、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在科学分析新疆沙漠化发生条件和发展现状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借鉴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新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采用三级区划系统。其中一级区的区划,为与全国的防沙治沙治理区划相衔接,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位于新疆的两个治理亚区作为本区划的一级分区,仅对分区名称作必要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和三级区的划分。鉴于新疆幅员广阔,各地貌区域沙漠化发生发展条件差异显着,为便于成果应用,二级区划主要依据大地貌单元进行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中小自然地理单元、沙漠化成因、土地覆被类型、沙漠植被覆盖状况、风沙活动特征及危害状况、沙漠化防治难易程度、沙漠化防治对策一致性等多种因子中某一项或多项因子的差异进行划定。为定量(或半定量)反映这些差异以便于划区,经过分析和对比筛选,并考虑到资料可获取性,选取了沙尘天气指数(由年沙尘暴日数和年扬沙日数合并后分级生成)、土地覆被指数(由土地覆被类型和大地貌类型合并后赋指生成)、植被盖度指数(由NDVI值分级生成)、大风指数(由年大风日数分级生成)、海拔高程指数(由海拔高程分级生成)等五项因子作为三级区划的指标。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将这些指数通过指数和法模型生成沙漠化综合评级指数。根据综合评级指数及主导因子的差异,并参考自然地理单元界线、(非山地区)雨养植被界线、县级行政区划界线、耕居地人口密度(县域人口总数除以县域耕地、园地与居民点三者面积之和)、人口耕居地比重和(县域人口占全疆人口的比例与县域耕居地占全疆耕居地的比例之和)等辅助因子,划定各三级区划单位及其界线。经过上述区划过程,最终将全疆划分为2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论文最后归纳和提出了适用于新疆的生物、非生物防治技术及22项专项和综合性技术与模式,并针对各防治区的具体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的防治技术与模式,主要包括封禁技术、封育技术、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节水灌溉造林模式、林农间作、特色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等。

刘小丹[8](2009)在《青海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以察汗乌苏绿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其生态状况不仅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近年来,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恶化问题仍很突出,已经对整个盆地的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自然因素与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荒漠化,其中以沙漠化为主。论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柴达木盆地比较典型的察汗乌苏绿洲为研究区域,开展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以期为研究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都兰察汗乌苏绿洲进行研究:(1)由于水资源是防治绿洲沙漠化发展,建设生态绿洲的关键因素,但是长期对察汗乌苏绿洲水资源状况认识不清,存此首先对水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水文与水资源调查,认为察汗乌苏绿洲水系由察汗乌苏河与夏日哈河组成,察汗乌苏-夏日哈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75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9794亿m3,水资源总量为2.5255亿m3。通过水质检测,河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均良好;(2)通过总结柴达木盆地沙漠化防治经验及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区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可分为植被建设技术体系与工程防治技术体系。植被建设体系由植被恢复封育技术、固沙造林技术、退耕还林造林种草技术和绿洲防护林技术体系组成;工程防治技术体系由机械沙障固沙技术与化学固沙技术组成;(3)由于沙漠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植被的退化,因此植被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沙漠化的动态变化,研究植被的动态变化可以探知沙漠化的动态变化。论文基于“3S”技术,利用研究区1990年、2001年、2006年三个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基于NDVI植被覆盖动态遥感监测,研究认为1990-2006年间,察汗乌苏绿洲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绿洲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植被覆盖度由低等级转变为较高等级,绿洲边缘植被状况明显好转。

侯丽英,钱荣举,王正力,孙荣华,白国栋,卢朝霞[9](2009)在《复合立地类型樟子松造林综合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为遏制赤峰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通过地膜覆盖、套袋、施用根宝和生根粉(ABT)、营养袋、培抗旱堆和冬季覆土盖苗等多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造林配套技术措施,初步建立了长短结合、以林促牧、以生态效益为主的生态经济模式。采用传统的抗旱造林技术,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组装配套、试验筛选,使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提高36%,探索出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途径。

高国雄[10](2007)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国内外关于人工植被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小尺度、单目标和简单的对比分析研究,而对于如何建立高效、稳定、优化的人工植被配置模式,怎样从根本上保证人工植被建设高效发展,维持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持续性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科学、系统地对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和有效调控,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区域标准地调查与定位试验相结合、单项技术与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相结合、定位对比观测与实验分析相结合,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的结构配置、生态功能和调控技术,建立了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防风固沙林的生态功能,提出了适应不同立地类型的人工植被合理结构、优化配置模式及调控技术,为科学指导防沙治沙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在区域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广泛性、关联性和系统性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模型,从大尺度对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立地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立地分区划分和树种选择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主要树种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排序:灌木为花棒H.scoparium(1.0)>踏郎Hedysarunlaeve(0.86)>沙柳Salix psammophila(0.84)>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0.83)>紫穗槐Amorpha fruticasaL(0.77)>沙地柏Sabinavulgaris(0.65);乔木依次为合作杨Populus opera(1.0)>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in(0.70)>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0.66)>油松Pinustabulueformis Carr.(0.60)>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t.(0.58)。(2)从植被群落及景观格局特征与动态新角度研究了人工植被演替规律及其机理。研究表明,榆林沙地植被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片结构,根据立地条件的差异,分别形成以踏郎和紫穗槐为优势建群种的两类群落;引起植被群落演替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水分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人工林的介入下,沙地植被经历天然稀疏草本阶段——人工灌木固沙林阶段——人工灌木+天然草本阶段——天然草本优势种阶段的演替过程,使植被层次结构更加复杂,功能趋于稳定。(3)采用动态仿真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人工植被的结构配置,提出了基于土地资源限制的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基于水量平衡的合理密度和基于防护功能的合理空间结构。其中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应为35%左右,林草植被总体覆盖率应为70%左右;主要灌木种的合理密度应为沙柳3621株/hm2、花棒763株/hm2、踏郎4729株/hm2、紫穗槐4892株/hm2、柠条3490株/hm2;防护林带空间结构配置应为稀疏型结构,主林带平均疏透度40%-50%,分层疏透度之差不超15%为宜,主林带间距150~200 m、副林带间距200~300 m为宜,林带走向应垂直于主害风向(宽带)或呈45。以上夹角(窄带)。同时,筛选设计了适合不同立地类型的最佳结构配置模式,包括防风固沙林52种,农田防护林18种,用材林8种,水域防护林9种,道路防护林22种。(4)在对人工植被的防风固沙、小气候调节、改良土壤、水文效应、生物效应等单项生态效益监测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五种主要固沙灌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按评价得分排序为踏郎(40.81)>紫穗槐(39.13)>柠条(37.43)>沙柳(37.31)>花棒(35.19)。反映了沙丘迎风坡以踏郎最佳;丘间地以营造紫穗槐较好;花棒、沙柳两处均可。采用混交造林,可以增加结构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5)对仿拟自然的人工植被稳定结构调控技术研究表明,人工调控可以改善林地环境,增强林分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其中平茬时间以冬春季休眠期进行为好,平茬间隔期以5年左右为宜;放牧利用应实行轮封轮牧,放牧后应封育2年以上;飞播时间应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宜,飞播植物种以花棒、踏郎、沙蒿(Artemis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为主,播种量以单播踏郎11.3-15.0kg/hm2、花棒15.0-22.5kg/hm2为宜,混播量以7.5kg/hm2较为适宜;人工造林以春季为好,采用容器育苗、大坑深栽、埋土越冬、覆盖保水、生根粉、保水剂等造林技术,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尤其对常绿树种和困难立地造林,效果更好。

二、干旱固定沙丘不同时期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固定沙丘不同时期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塞罕坝(论文提纲范文)

1. 芳香的记忆
2. 人祸与山火
3. 大风起兮沙飞扬
4. 大脑袋山之恋
5. 饥饿投胎
6. 刘琨踏访
7. 马上上马
    一、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 生产中、小径级用材;
    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 保持水土, 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
    三、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经验;
    四、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8. 命运的鞭子
9. 山上无风景
1 0. 另一种流放
1 1. 当头棒喝
1 2. 下马风起
1 3. 孟继芝:截去双腿
1 4. 贾玉德:痛失爱女
1 5. 王尚海搬家

(2)通霍铁路沿线植被恢复技术措施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线路地理位置和路径
    2.2 自然特征
        2.2.1 地形地貌及土质
        2.2.2 地层及构造
        2.2.3 水文特征
        2.2.4 地震烈度
        2.2.5 气象特征
    2.3 通霍铁路社会经济状况
    2.4 通霍铁路沿线病害
        2.4.1 水害
        2.4.2 沙害
        2.4.3 冻害
        2.4.4 雪害
        2.4.5 草害
3 通霍铁路沿线人工林建设技术与效果研究
    3.1 人工林建设技术分析
        3.1.1 立地类型划分
        3.1.2 主要树种的选择分析
        3.1.3 整地方法
        3.1.4 造林季节
        3.1.5 林带结构与栽植方式
        3.1.6 抚育管理措施
    3.2 人工林建设效果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成活率
        3.2.3 不同立地类型造林保存率
        3.2.4 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比较分析
        3.2.5 哲林4号杨在不同立地类型生长状况
        3.2.6 锦鸡儿在不同立地类型生长状况
        3.2.7 丁香在不同立地类型生长状况
    3.3 水分对造林保存率及生长量影响的分析
        3.3.1 研究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4 天然植被的恢复技术与效果分析
    4.1 天然植被恢复技术
    4.2 天然草本植被恢复效果研究与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三种类型样地天然草本种类组成统计与分析
        4.2.3 三种类型样地天然草本群落类型及其主要特点分析
        4.2.4 外来入侵物种少花蒺藜草研究调查
    4.3 天然乔木植被恢复效果研究及分析
        4.3.1 研究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野生榆树分布状况及防控措施
    4.4 小结
5 通霍铁路植被恢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5.1 滴灌技术在通霍铁路植被建设中的应用建议
        5.1.1 滴灌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5.1.2 通霍铁路滴灌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及试点研究
    5.2 通霍铁路沿线农林牧之间矛盾
        5.2.1 农业对通霍铁路沿线植被恢复的影响
        5.2.2 牧业对通霍铁路沿线植被恢复的影响
        5.2.3 通霍铁路沿线植被恢复过程中农林牧矛盾的建议
    5.3 铁路防护林在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中的作用及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浅析彰武县困难立地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建设必要性
2 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2.1 树种选择
    2.2 整地方法
        2.2.1 窄幅梯田整地
        2.2.2 水平阶整地
        2.2.3 鱼鳞坑或小穴整地
        2.2.4 杂草丛生的地块整地
        2.2.5 山丘地整地
    2.3 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造林抗旱造林技术
3 沙漠化土地造林技术
    3.1 固沙技术
        3.1.1 围封沙丘, 分块治理
        3.1.2 封沙育草
        3.1.3 灌木固沙
        3.1.4 机械沙障固沙
    3.2 主要技术方法
        3.2.1 草方格治沙造林技术
        3.2.2 机械开沟造林技术
        3.2.3 风力提水抗旱造林技术
        3.2.4 樟子松大苗造林技术
4 困难立地造林绿化存在问题
    4.2 没有实行招投标等现代的管理制度进行造林。
    4.3 没有普遍实行抗旱造林措施, 影响了造林成活率。
5 对提高困难立地造林成效的建议
    5.1 建议上级林业部门把提高干旱阳坡等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环节及典型经验进行推广。
    5.2 建议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加大对困难立地造林资金投入, 提高单位或个人对造林和管护的积极性。

(4)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集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1.2 集水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1.3 抗旱保墒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试验区概况
    2.1 甘南县概况
    2.2 龙江县概况
    2.3 齐齐哈尔绿源林业科技示范基地
3 抗旱树种选择与配置技术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供试树种
        3.1.2 盆栽试验
        3.1.3 主要参数测定
        3.1.4 临时切片的制作方法
        3.1.5 田间适应性调查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树种的生理生态特性
        3.2.2 不同树种叶片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3.2.3 各树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3.2.4 田间适应性表现
        3.2.5 抗旱造林树种配置模式
        3.2.6 树种配置示范模式
    3.3 本章小结
4 集水造林技术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供试树种
        4.1.2 不同整地方式试验设计
        4.1.3 坡面集水材料选择的试验设计
        4.1.4 主要参数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石质荒山掘壕整地
        4.2.2 土质荒山拉沟整地与环山拉沟筑埂整地
        4.2.3 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的增肥作用
        4.2.4 不同整地方式成本比较
        4.2.5 不同坡面处理集水效果比较
        4.2.6 不同坡面处理对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4.2.7 不同坡面处理效果评价
    4.3 本章小结
5 蓄水保墒造林技术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壤表面覆盖试验
        5.1.2 土壤蓄水保墒试验
        5.1.3 保水剂施用量试验
        5.1.4 主要参数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土壤表面覆盖效果比较
        5.2.2 不同土壤蓄水保墒方式效果
        5.2.3 不同处理措施成本比较
        5.2.4 不同土壤保水、蓄水处理措施效果评价
        5.2.5 保水剂适宜施用量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5)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采煤塌陷对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地貌环境
    2.2 气候与气象
    2.3 土壤与植被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塌陷裂缝强度及侵蚀能量的调查研究方法
        3.3.1 样地选择
        3.3.2 主要仪器设备
        3.3.3 地表塌陷强度调查方法
        3.3.4 侵蚀能量的计算
        3.3.4.1 风蚀能量
        3.3.4.2 降雨侵蚀能量
        3.3.4.3 土壤侵蚀总能量
        3.3.4.4 蚀积强度的分析与判别
        3.3.5 地表塌陷风蚀规律
        3.3.5.1 基本假设
        3.3.5.2 单位面积堆积量(Q塌陷)的确定
    3.4 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测定及方法
        3.4.1 样地布设
        3.4.1.1 主样地
        3.4.1.2 裂缝两侧样地
        3.4.2 实验方法
        3.4.2.1 取样
        3.4.2.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4.3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4 塌陷裂缝特征、强度及侵蚀分析结果
    4.1 地表塌陷特征
        4.1.1 连续变形
        4.1.1.1 压缩
        4.1.1.2 拉伸或膨胀
        4.1.1.3 剪切
        4.1.2 非连续变形
        4.1.2.1 裂缝
        4.1.2.2 冒(垮)落
        4.1.2.3 滑坡
        4.1.2.4 塌陷坑
    4.2 塌陷地表动态演变及风蚀移动规律
        4.2.1 地表塌陷对地表形态、地形地貌的影响
        4.2.2 地表塌陷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4.2.2.1 地表塌陷特征分析
        4.2.2.2 塌陷地表形态动态变化
        4.2.3 地表塌陷变化规律
        4.2.3.1 塌陷落差/H与落沙休止角/(?)的关系
        4.2.3.2 塌陷构造特征与风沙蚀积量相关关系
        4.2.4 塌陷区土壤侵蚀对微地貌动态变化影响
        4.2.5 塌陷区和非塌陷区风蚀、雨蚀能量分析
5 采煤塌陷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地表植被的影响
    5.1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1 塌陷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5.1.1.1 塌陷区土壤容积含水量动态
        5.1.1.2 塌陷区土壤容积含水量分层
        5.1.1.3 塌陷区土壤容积含水量分坡位的差异性分析
        5.1.2 塌陷区土壤体积质量(容重)、孔隙度的变化
        5.1.2.1 塌陷区不同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容重)与孔隙度
        5.1.2.2 塌陷区不同坡位土壤体积质量(容重)与孔隙度差异性分析
        5.1.3 塌陷区土壤硬度的变化
        5.1.3.1 塌陷区土壤硬度分层
        5.1.3.2 不同坡位塌陷区土壤硬度差异性分析
        5.1.4 采煤塌陷后土壤入渗的变化
        5.1.5 塌陷区错落裂缝土壤物理性质分布特征
        5.1.5.1 塌陷区错落裂缝两侧水分分布特征
        5.1.5.2 塌陷裂缝两侧容重、孔隙度时空特征
    5.2 塌陷区土壤养分化学性质的变化
        5.2.1 塌陷区土壤PH值的变化
        5.2.1.1 塌陷区不同坡位土壤PH值的变化
        5.2.1.2 塌陷区不同层次PH值的变化
        5.2.2 塌陷区土壤全氮的变化
        5.2.2.1 不同坡位土壤全氮变化
        5.2.2.2 不同土层全氮含量的变化
        5.2.3 塌陷后土壤碱解氮的变化
        5.2.3.1 不同坡位土壤碱解氮的变化
        5.2.3.2 不同土层碱解氮的变化
        5.2.4 塌陷后土壤全磷的变化
        5.2.4.1 不同坡位土壤全磷的变化
        5.2.4.2 不同土层全磷的变化
        5.2.5 塌陷后土壤速效磷的变化
        5.2.5.1 不同坡位土壤速磷的变化
        5.2.5.2 不同土层速磷的变化
        5.2.6 塌陷后土壤全钾的变化
        5.2.6.1 不同坡位土壤全钾的变化
        5.2.6.2 不同土层全钾的变化
        5.2.7 塌陷后土壤速钾的变化
        5.2.7.1 不同坡位土壤速钾的变化
        5.2.7.2 不同土层速钾的变化
        5.2.8 塌陷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5.2.8.1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5.2.8.2 不同土层有机质的变化
        5.2.9 未塌陷区与塌陷区土壤养分相关分析
    5.3 塌陷后风沙区土壤质量评价
        5.3.1 判别分析对塌陷区土壤质量状况的区分
        5.3.2 因子分析对塌陷区土壤质量变化特点的描述
    5.4 采煤塌陷与地表植被生长关系的分析
6 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研究
    6.1 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分区原则
        6.1.1 矿区采前(未塌陷)生态功能圈建设
        6.1.2 高大流动沙丘治理原则
        6.1.3 半固定沙丘植被恢复原则
        6.1.4 水土侵蚀固定原则
        6.1.5 针叶树与灌木混交造林原则
        6.1.6 人工调控演替原则
    6.2 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治理示范
        6.2.1 植物种适应性选择与草灌乔优化配置示范
        6.2.2 生态系统人工调控技术——流动沙地植被快速建成技术示范
        6.2.2.1 试验布设
        6.2.2.2 试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6.2.2.3 调控效果分析
        6.2.3 农田复垦技术示范
        6.2.3.1 活鸡兔地区农业复垦试验示范区
        6.2.3.2 补连塔风沙区生态恢复试验区
        6.2.3.3 农田复垦实验总结
    6.3 引进优良经济树种选育
        6.3.1 文冠果适应性选育实验设计
        6.3.1.1 种子百粒重测定
        6.3.1.2 发芽试验方法
        6.3.1.3 播种试验方法
        6.3.1.4 结果与分析
        6.3.2 引进植物抗性试验
        6.3.2.1 文冠果耐旱能力试验
        6.3.2.2 文冠果抗日灼试验
        6.3.2.3 文冠果抗水淹试验
        6.3.2.4 文冠果耐盐试验
        6.3.2.5 施肥对文冠果生物量的影响试验
        6.3.3 造林基本情况
        6.3.4 生态修复示范与效益
        6.3.4.1 生态修复方法
        6.3.4.2 造林示范
7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7)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与关键的科学问题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第二章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及演变过程
    2.1 新疆沙漠化现状分析
        2.1.1 新疆沙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2.1.2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形式
        2.1.3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危害状况
    2.2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
    2.3 新疆沙漠化演化过程
        2.3.1 新疆沙漠化演化历史
        2.3.2 新疆沙漠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研究
    3.1 已有的相关工作简介
    3.2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3.3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指标体系
    3.4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方案
第四章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1 新疆沙漠化防治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与对策
        4.1.1 指导思想
        4.1.2 战略思路与对策
    4.2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2.1 新疆沙漠化防治适用技术与模式
        4.2.2 新疆沙漠化分区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区划成果表格
附录 B 新疆沙漠化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青海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以察汗乌苏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绿洲
        1.1.1 绿洲概念
        1.1.2 绿洲分布概况
        1.1.3 绿洲研究进展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柴达木盆地概况
    2.2 都兰自然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
        2.2.4 土壤
        2.2.5 植被
        2.2.6 水文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人口状况
        2.3.2 社会经济状况
        2.3.3 都兰林业工程实施情况
    2.4 察汗乌苏绿洲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外业调查
        3.2.1 植被调查
        3.2.2 气象资料收集
        3.2.3 遥感地面调查
    3.3 内业分析方法
        3.3.1 生态学计算方法
        3.3.3 植被遥感监测研究方法
4 察汗乌苏绿洲水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4.1 绿洲水资源特征
        4.1.1 绿洲水系
        4.1.2 降水
        4.1.3 蒸发
        4.1.4 干早指数
        4.1.5 地表水资源量
        4.1.6 地下水资源量
        4.1.7 水资源总量
        4.1.8 水资源质量评价
    4.2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4.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4.4 小结
5 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5.1 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
    5.2 植被建设技术体系
        5.2.1 植被恢复封育技术
        5.2.2 固沙造林技术
        5.2.3 退耕还林造林种草技术
        5.2.4 绿洲防护林技术体系
    5.3 工程防治技术体系
        5.3.1 机械沙障固沙技术
        5.3.2 化学固沙技术
        5.3.3 工程防治投入与推广应用分析
6 基于NDVI察汗乌苏绿洲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6.1 植被覆盖度分级
    6.2 基于NDVI的察汗乌苏绿洲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6.2.1 不同覆盖等级的面积变化
        6.2.2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6.3 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6.3.1 生态恢复治理措施成效明显
        6.3.2 气候因素
        6.3.3 水资源因素
    6.4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9)复合立地类型樟子松造林综合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概况
2 造林综合技术
    2.1 樟子松丘陵沙地抗旱造林试验
        2.1.1 苗木选择与整地方式
        2.1.2 造林配套技术措施
        (1) 地膜覆盖造林[6-9]。
        (2) 套袋造林。
        (3) 施用根宝和生根粉 (ABT) 造林。
        (4) 覆膜、套袋与施用根宝对比试验。
        (5) 营养袋造林。
        (6) 培抗旱堆。
        (7) 防寒。
    2.2 樟子松复合立地类型整地造林试验
    2.3 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樟子松丘陵沙地抗旱造林技术效果
        3.1.1 覆膜造林对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3.1.2 套袋造林对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3.1.3 施用根宝和ABT生根粉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3.1.4 覆膜、套袋与施用根宝造林的对比试验
    3.2 樟子松丘陵沙地不同整地方法造林效果
    3.3 樟子松复合立地条件类型造林效果
4 结论

(10)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研究概况
    2.1 人工植被建设实践回顾
        2.1.1 国外人工防护林建设概况
        2.1.2 国内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
    2.2 人工植被结构配置研究进展
        2.2.1 防护林类型区划研究
        2.2.2 适地适树研究
        2.2.3 造林技术研究
        2.2.4 抚育更新研究
        2.2.5 防护林带结构优化模式
        2.2.6 关于防护林体系的研究
    2.3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2.3.1 森林生态效益及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3.2 森林生态效益计量与评价方法
        2.3.3 防护林带生态效益研究
        2.3.4 人工固沙林生态效益研究
        2.3.5 人工防护林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4 人工植被稳定性评价与调控技术
    2.5 人工植被建设研究发展趋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气候特征
        3.1.3 植被与土壤特征
        3.1.4 水文条件
        3.1.5 社会经济条件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标准地调查
        3.4.2 防风固沙效益
        3.4.3 小气候测定
        3.4.4 土壤取样与分析
        3.4.5 水文效应
        3.4.6 光能利用率测定
        3.4.7 群落特征与景观分析
        3.4.8 综合评价
4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与适地适树种研究
    4.1 榆林沙区立地环境因子分析与评价
        4.1.1 立地环境因子分析
        4.1.2 立地环境因子综合评价
    4.2 榆林沙区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
        4.2.1 立地分类原则
        4.2.2 立地分类系统
        4.2.3 立地条件类型
        4.2.4 立地质量评价
    4.3 榆林沙区适生树种的选择
        4.3.1 主要防风固沙植物种生理生态学特性
        4.3.2 主要树种解剖结构特征
        4.3.3 不同立地适生树种的选择
        4.3.4 主要树种适宜性评价
    4.4 小结
5 人工植被群落特征与景观格局分析
    5.1 榆林沙地植被区系组成与特征
        5.1.1 植被的区系组成
        5.1.2 植物生活型构成
        5.1.3 植被类型与分布
        5.1.4 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5.2 植被群落的动态演替
        5.2.1 沙地植被演替过程
        5.2.3 人工植被演替的驱动因素
    5.3 榆林沙区景观格局分析
        5.3.1 景观类型的划分
        5.3.2 景观格局特征
        5.3.3 景观动态分析
    5.4 小结
6 人工植被结构配置研究
    6.1 基于土地资源的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
        6.1.1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与调整
        6.1.2 人工植被用地结构的现状及调整
        6.1.3 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
    6.2 基于水分条件的人工植被合理密度
        6.2.1 流沙地的水分平衡
        6.2.2 固沙林地的水量平衡
        6.2.3 固沙林的水分利用
        6.2.4 固沙林地理论造林密度
    6.3 基于防护功能的合理空间结构
        6.3.1 防风固沙片林结构因子的筛选及确定
        6.3.2 乔木防护林带的配置结构
    6.4 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结构优化配置
    6.5 小结
7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研究
    7.1 人工植被的防风固沙效益
        7.1.1 人工植被的防风效益
        7.1.2 人工植被的固沙作用
    7.2 人工植被的小气候效应
        7.2.1 乔木人工林的小气候效应
        7.2.2 灌木固沙林的小气候效应
    7.3 人工植被的土壤效应
        7.3.1 土壤物理效应
        7.3.2 土壤化学效应
    7.4 人工植被对降水的再分配
    7.5 人工植被的生物效益
        7.5.1 人工灌木林地生物量
        7.5.2 人工灌木林光能利用率
        7.5.3 灌木林地的生产力
        7.5.4 固沙林地地被物
    7.6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6.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7.6.2 评价方法
        7.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7.7 小结
8 仿拟自然的人工植被调控技术
    8.1 人工植被平茬复壮调控
        8.1.1 平茬对灌木植物生长的影响
        8.1.2 矮林作业法更新复壮
    8.2 人工植被放牧调节
        8.2.1 放牧利用对灌木林地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8.2.2 放牧对灌木林地水分的影响
        8.2.3 放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8.2.4 放牧对固沙林生物量的影响
    8.3 人工林地更新造林调节
        8.3.1 飞播造林恢复
        8.3.2 人工造林恢复
    8.4 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博士学位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获得奖励
致谢

四、干旱固定沙丘不同时期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塞罕坝[J]. 李春雷. 长城, 2017(05)
  • [2]通霍铁路沿线植被恢复技术措施与效果研究[D]. 李懿洋.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3]浅析彰武县困难立地造林技术[J]. 林静,王岩石,吴惜春,张驰.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5)
  • [4]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集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D]. 王韡烨.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5]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D]. 姚国征.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6]沙地云杉沙地造林技术的研究[J]. 白长国,李旭东,段佩山,张振才,方亮.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02)
  • [7]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D]. 阿力木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 [8]青海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以察汗乌苏绿洲为例[D]. 刘小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2)
  • [9]复合立地类型樟子松造林综合技术[J]. 侯丽英,钱荣举,王正力,孙荣华,白国栋,卢朝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3)
  • [10]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 高国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不同旱期和固定沙丘整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