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红旗岭地区含矿与不含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赵拓飞[1](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许志河[2](2020)在《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文中提出红旗岭-漂河川-长仁岩浆型铜镍成矿带位于吉中-延吉活动陆缘中部,中亚造山带东南缘。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叠加与转换过程,形成了大量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在中亚造山带西段(天山-阿尔泰段)相继发现了喀拉通克、黄山、图拉尔根、坡北等大型铜镍矿,然而中亚造山带东南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工作并无重大突破。同时,研究区地质找矿工作多偏重矿床尺度的观测和研究,缺乏区域成岩成矿动力学、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导致上述各方面脱节,很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本论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红旗岭大型铜镍矿、漂河川中型镍矿、以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但找矿前景较好的的长仁-獐项中型铜镍矿作为典型矿床。论文从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入手,以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区域小比例尺地球物理学为方法,对研究区内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原生岩浆、岩浆源区、成岩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两期:印支期(250~204Ma),为岩石圈拆沉背景,软流圈上涌底侵岩石圈地幔发生大比例熔融的产物,因源区硫化物耗尽或极少残留,故该期成矿潜力极佳;燕山期(191~175Ma),为洋壳俯冲弧后伸展背景,幔源岩浆熔融比例较小,铜镍成矿金属储存于源区硫化物中故该期岩体成矿潜力较差。针对典型矿区开展大比例尺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如:高精度重力、地面磁测、地面瞬变电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等)为研究方法,圈定研究区镁铁-超铁质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深部为单一开放式的岩浆主通道;浅部由多个次级岩浆通道组成。同时开展精细化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重、磁边界识别(ED)及离散小波变换(DWT)技术可以用于厘定岩体与围岩、岩体与矿体以及矿体与围岩的边界;最后,本文根据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和矿体产出部位,建立不同成矿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技术,建立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圈定3个A级和1个B级找矿远景区。
薛昊日[3](2020)在《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吉林省地处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及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共同影响区域,区内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形成了大量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这些岩体中孕育着一批铜镍硫化物矿床,其中红旗岭、赤柏松等大中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的发现,奠定了吉林省镍资源大省的地位,为国家镍资源保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吉林省在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中并无重大找矿突破,这表明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及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程度上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成岩成矿岩体年代学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等,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严重制约着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文以现代成矿理论为基础,野外勘查调研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探讨不同时期地球动力学演化,综合分析研究典型矿床,通过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为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系统的总结了吉林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认为其经历了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形成与演化,古元古代辽吉洋构造演化,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构造域的发展与演化及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2.通过地质学及年代学研究,将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5个阶段:(1)新太古代晚期(25892398Ma),代表岩体有荏田6号、9号岩体,小陈木沟含矿岩体,新太古代晚期发生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闭合后的造山伸展环境是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形成的主要地球动力学背景;(2)古元古代中期(22371820Ma),代表岩体有赤柏松1号岩体,形成于辽吉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3)中元古代中期(1200Ma),代表岩体有汉阳沟岩体,其所在的龙岗地块在中元古时期处于强烈的伸展环境,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时限相对应;(4)中晚三叠世(245206Ma),代表岩体有漂河川4、5号岩体、长仁-獐项5、6、11号岩体、西北岔115号岩体以及石人沟含矿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5)早侏罗世(191175Ma),代表岩体有福洞15、26号岩体,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弧后伸展环境的产物。3.通过对吉林地区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认为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原生岩浆起源于受地壳混染或流体交代的亏损型地幔,在熔融期重力分异作用明显,矿石中存在的角砾,代表其形成于动荡的岩浆环境之中,通过年代学研究,该矿床为全国最古老的铜镍硫化物矿床(2589±10 Ma)。对成矿时代争议较大的赤柏松铜镍矿进行矿床成因分析研究,通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确定该矿床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2237±62 Ma),属于熔离-贯入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对红旗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石人沟开展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兴蒙造山带东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时间应起于245Ma,止于206Ma。其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硅、低钛、高镁、贫碱、低∑REE的特征,富集LILE、亏损HFSE,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岩浆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部分源区遭受富集地幔混染。S主要来自于上地幔,原始岩浆来源于原始地幔10%20%的部分熔融,深部熔离作用导致铂族元素亏损,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成度地壳物质的混染。4.通过对早侏罗世福洞岩群进行成矿潜力分析,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局部熔融比例太小,硫化物在源区发生熔离,无法在地壳聚集成矿。5.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很强的成矿专属性,表现在(1)含矿岩体主要受深大断裂控制;(2)分异充分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有利于成矿,辉石岩相是主要的含矿岩相,橄辉岩、辉橄岩、苏长岩次之,辉长岩一般不含矿;(3)含矿岩石发育贵橄榄石和古铜辉石,Fo≈En,镁铁质岩m/f值介于0.52,超镁铁质岩m/f值介于26之间,对成矿非常有利;(4)含矿岩相具有高镁、低硅、低钙、低∑REE,富集LILE、亏损HFSE的特征,Cr、Co和Ni含量较高;(5)地幔源区发生较大比例的部分熔融,达到高镁玄武质或苦橄质玄武岩浆的范畴。6.在判别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的建立,对各个时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成矿与找矿潜力作出客观评价,认为中-晚三叠世是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重要的成矿期,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数量较多,岩体分异程度高,岩相复杂,含矿率高,找矿潜力最大;古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自北向南展布,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与中—晚三叠世岩体相似,形成于大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同样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新太古代晚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由于岩体形成时代古老,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发展、变化过程,对矿体的保存条件要求苛刻,找矿难度较大;中元古代中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分异程度较差,矿化程度较弱,国内同一时期形成的铜镍硫化物矿床较少,该期的成矿潜力不清,在勘查中每个岩体要结合岩体形态、分异程度、侵位深度和矿化特征等具体分析;早侏罗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兴蒙造山带东段零星分布,岩相相对单一,绝大部分为辉长岩(脉),岩体的矿化较弱,因其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比例太小,导致大量硫化物滞留在地幔而无法形成富含金属元素的硫不饱和原始岩浆,因而不具找矿潜力。
段雪鹏[4](2019)在《东昆仑夏日哈木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岩成因矿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日哈木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首次发现的超大型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而位于相同大地构造位置的石头坑德镁铁-超镁铁岩却未成矿。本文对两个镁铁-超镁铁岩进行成因矿物学研究,探讨两者矿物学差异,以期建立东昆仑地区与成矿有关的矿物学标志。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成矿镁铁-超镁铁岩的岩石组合为纯橄岩-方辉橄榄岩-橄榄方辉岩-斜方辉石岩-二辉石岩-辉长苏长岩-辉长岩,以斜方辉石大量结晶为特征;未成矿镁铁-超镁铁岩的岩石组合为纯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单辉橄榄岩-橄榄方辉岩-斜方辉石岩-二辉石岩-单斜辉石岩-橄长岩-辉长岩,以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大量结晶为特征。(2)成矿镁铁-超镁铁岩中的矿物生成顺序为:(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韭闪石/斜长石-镁角闪石-阳起石,硫化物可能在尖晶石、橄榄石结晶过程形成;未成矿的镁铁-超镁铁岩中的矿物生成顺序为:尖晶石-橄榄石-斜长石-韭闪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硫化物形成于橄榄石结晶之后。(3)成矿镁铁-超镁铁岩橄榄石具有相对稳定的Fo值变化范围,母岩浆Ni含量较高;橄榄石Ni含量大于2000ppm可以作为镁铁-超镁铁岩成矿的标志;Mn/Fe和Ni/Co比值指示成矿橄榄石源区为经历俯冲洋壳交代作用的辉石岩源区;成矿橄榄石具有高Ti低Ca特征,指示源区可能受到富钛和富铁的硅酸盐熔体交代。未成矿橄榄石Fo值变化范围较大,母岩浆Ni含量较低;橄榄石Ni含量小于2000ppm;Mn/Fe和Ni/Co比值指示未成矿橄榄石源区为未经过交代作用的橄榄岩源区;未成矿橄榄石具有低Ti高Ca特征,指示源区可能受到碳酸盐熔体交代。(4)成矿和未成矿镁铁-超镁铁岩中的辉石成分特征相似,无法作为成矿判别标志,斜方辉石大量结晶暗示成矿岩浆富Mg贫Ca,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大量结晶暗示未成矿岩浆贫Mg富Ca。(5)角闪石TiO2含量大于2.5wt%可以作为镁铁-超镁铁岩成矿的标志;成矿角闪石成分环带表明岩浆氧逸度先升高后降低有利于成矿;同化混染作用可能显着改变了岩浆的氧逸度条件;岩浆补给作用对于成矿有利;区域找矿过程中应注意寻找具有环带特征的角闪石。
李爱[5](2019)在《吉林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最东段,是我国重要的镍矿资源产地。矿区出露众多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近年来,该区找矿工作未有太大进展。此外,红旗岭地区岩浆演化研究薄弱,硫化物熔离作用未有系统研究,且缺少同类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对比工作。论文选取红旗岭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1号、2号、3号及7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学、全岩主-微量元素、铂族元素、S同位素等的研究,对比国内造山带重要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红旗岭含矿岩体的母岩浆性质及成分、成矿作用以及构造环境。红旗岭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规模较小,均为小岩体。岩体主要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及辉(苏)长岩相组成。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及斜长石等。矿物成分显示:橄榄石为贵橄榄石(Fo=81.5489.00),斜方辉石为古铜辉石,单斜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次透辉石,角闪石均为钙质角闪石,斜长石为更长石、拉长石、中长石、钠长石。红旗岭岩体具有高MgO(24.80 wt.%)、低TiO2(0.57 wt.%),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Th、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相对富集轻稀土LREE、亏损重稀土HREE,相对富集PPGE、亏损IPGE的特征。岩石样品显示相似的微量和PGE配分模式,表明其来源于相同的岩浆源区。红旗岭含矿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例Ce/Pb、Ta/La、Th/Yb)表明该区存在地壳混染的作用。但红旗岭矿石δ34S(-4.702.13‰,平均-0.42‰)与地幔δ34S值大体一致,表明红旗岭矿石的S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综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S同位素特征,我们认为红旗岭地区存在地壳混染作用,但混染程度并不强烈。通过对比红旗岭7号、夏日哈木、黄山东三个国内典型造山带发育的矿床,发现三者存在共同点,例如:均为小岩体,橄榄岩和辉石岩均为赋矿岩相,橄榄石中Ni含量均亏损,PGE元素均不富集。但三个岩体岩(矿)石及围岩S同位素存在显着差异,表明造山带铜镍矿床硫化物饱和机制可能不是固定的一种机制。根据尖晶石、橄榄石成分,估算出红旗岭岩体母岩浆为高温岩浆(约1300°C)。矿物(尖晶石、橄榄石及辉石)成分特征表明红旗岭源区母岩浆并非科马提质岩浆,而更可能是高镁玄武质岩浆。此外,我们根据橄榄石-熔体平衡及质量平衡原理估算出红旗岭母岩浆(MgO为14.2 wt.%、TiO2为0.9 wt.%、FeO为8.8 wt.%),为低Ti、高Mg拉斑玄武质岩浆。根据质量平衡原理,采用Godel et al.(2011)针对橄榄石-斜方辉石堆晶岩建立的方法,估算得出红旗岭岩体的母岩浆微量成分,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及Hf)的特征,与中亚造山带西段黄山西岩体母岩浆微量元素特征相似,暗示了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构造环境。岩体Cu/Zr比值、Cu/Pd比值和橄榄石成分(Fo、Ni)模拟表明红旗岭岩体发生过硫化物熔离,且橄榄石与硫化物的质量比值为10:1。通过全岩PGE成分模拟,在R值为10100下红旗岭岩体发生约0.010.02%程度的熔离。与其他赋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及原始地幔中铂族元素含量相比,红旗岭岩体ΣPGE极低(平均为4.96×10-9)。母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过硫化物熔离是导致红旗岭岩体亏损PGE的主要原因。红旗岭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中含原生角闪石,表明红旗岭岩浆含水。此外,矿物及全岩成分(如橄榄石Ca含量<1000 ppm、岩石微量元素亏损Nb-Ta并富集Th)均显示岛弧岩浆的特点,结合微量元素相关图解及区域构造演化史,本文认为红旗岭地幔源区经历了流体的交代作用。根据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形态、规模、矿物组合、矿物成分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与地幔柱、岛弧环境(阿拉斯加型岩体)关系不大;结合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历史,本文认为红旗岭含矿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碰撞后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上涌,地幔部分熔融形成高镁高温的玄武质岩浆,岩浆沿断裂上侵形成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刘雷[6](2019)在《吉林省长仁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质特征及含矿性评价》文中指出吉林省长仁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处于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衔接部位。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古洞河断裂以北的活动造山带,呈北西-北北西向带状广泛展布,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近些年来,发现多处铜镍矿床(点)均分布在该岩带内,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本文从从宏观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等方面,将长仁地区部分基性-超基性与国内典型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对比研究,归纳出一套长仁地区岩体含矿性评价指标。同时选择长仁1号岩体、11号岩体和37号岩体进行对比分析,尝试评价它们的成矿潜力。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对长仁1号岩体、11号岩体和37号岩体的基础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基础地质资料。2.通过对比研究典型含矿岩体的主要特征,建立了吉林省长仁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性评价指标:深大断裂构造的形成控制着含矿岩体的发育;小岩体有利于成大矿;岩浆分异作用越充分,岩相分带越好,含矿性越好;岩石蚀变类型中,蛇纹石化、金云母化、次闪石化、滑石化,与铜镍矿化关系密切;金云母、角闪石等含水矿物与成矿关系密切;岩石中发育镍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矿物组合有利于成矿;含矿岩体MgO的含量多在830%之间,m/f比值值多在26.5之间;成矿岩体稀土元素曲线配分模式整体呈右倾型;区域内印支期形成的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潜力较大。3.应用含矿性评价指标对吉林省长仁地区部分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成矿潜力进行了评价:长仁1号岩体显示出一定的成矿潜力,但仍需下一步验证;长仁11号岩体受次级断裂控制,表现出较好的岩浆分异作用,蚀变发育较好,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国内典型大型含矿岩体十分相似,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长仁37号岩体在宏观地质特征、岩浆分异和岩相分带特征方面表现出有一定的含矿潜力,但其岩石蚀变、矿化特征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岩石形成时代方面均表现出与典型含矿岩体的差异性,整体来说是不具备成矿潜力的。
蔡鹏捷[7](2019)在《柴北缘开屏沟超基性杂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找矿的指示》文中研究说明超基性杂岩是指具有不同岩相和不同化学成分组成且与地幔相关的岩石。超基性杂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能够很好地反应地幔岩浆的形成机制与其演化的过程,同时能够用于揭示其岩石成因模式。此外,超基性杂岩是大陆环境下独特的地幔岩浆作用、金属聚集的产物,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铬铁矿床密切相关,也是对地幔的组构、壳幔作用、及其流体反应及相关元素迁移和富化等深部作用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相关矿床的成因(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和铬铁矿)解释及其矿产的勘查等具有相当重要意义。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位于我国西部的青海省境内,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沿柴达木盆地的北缘呈NWW-SEE向展布。北侧是祁连地体,南侧为柴达木地体,东接秦岭造山带,其西端被阿尔金断裂所切割,是一个形成于早古生代的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碰撞复合型造山带。柴北缘内的超基性岩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造山带石榴橄榄岩(胜利口),大洋蛇绿岩型橄榄岩(都兰),以及碰撞后岩浆结晶侵入型(冷湖、牛鼻子粱)。开屏沟超基性岩位于柴北缘鱼卡地体与绿梁山地体之间,且具有镍矿化显示,目前对该区超基性岩研究资料很少,它的岩石成因与矿化关系是什么?有趣的是,它西北部落凤坡超基性岩还含有铬铁矿床,这两个超基性岩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对这些岩体与成矿之间的许多科学问题尚需系统研究或论证。本文主要探讨俯冲带壳幔混合作用与超基性质杂岩的成矿作用之间的关联。通过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PGE元素,单矿物电子探针、LA-ICP-MS微量,包裹体激光拉曼等实验手段。确定了柴北缘开屏沟纯橄榄全岩具有高的Mg#、Mg/Si和Ni值,同时具有相对难熔的HREE和HFSE微弱亏损特征,以及与流体活动性相关的LREE和LILE的轻微富集;橄榄石具有较高的Fo值(90.1192.77)与NiO含量(0.320.45wt.%)、低的CaO(<0.02wt.%);PGEs的原始地幔标准化与交代橄榄岩和残留橄榄岩近似;两组变质锆石年龄为459.5±3.6Ma和417.5±2.7Ma,对应εHf(t)为-0.719.45和-11.96-1.2,分别反映了洋壳流体(或早期大陆俯冲板片流体)和陆壳流体交代的性质和时限。证实了开屏沟橄榄岩来源于俯冲带上覆地幔楔,遭受不同来源流体不同程度的交代作用而获得地壳特征。开屏沟纯橄榄内铬铁矿具有明显核边结构,核部为铝铬铁矿,具有相对高Al2O3,低FeOT、TiO2、Cr#特点,也指示寄主原岩形成于SSZ(俯冲带)环境,是地幔橄揽岩与具有MORB(洋中脊玄武岩)亲缘性的熔体相互反应形成产物。核部铝铬铁矿为岩浆型铬铁矿,通过计算得到其结晶温度平均为1372℃,结晶压力平均为2.96GPa,ΔlogfO2平均为-1.42,表明其形成于地幔软流圈。边部为高铁铬铁矿,具有低Al2O3,高FeOT、TiO2、Cr#特征,指示铬铁矿边部受到蛇纹石化蚀变作与富Fe流体的共同作用。铬铁矿由核到边部Fe3+/Fe2+比值升高,Ni硫化物包裹体增多,同时NiO组分增加,都指示了Ni随着氧逸度的升高而发生迁移并富集,也证实了地壳流体作用会导致橄榄岩中镍的富集。此外,对落凤坡超基性杂岩研究发现,落凤坡铬铁矿的环带结构,具有富含Al贫Fe的核部。其核部具有高Cr#(81.54-85.72)和低Mg#(25.27-36.00)的特征。这些特征及其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其是典型的蛇绿岩铬铁矿。此外,铬铁矿核心中的Cr-Mg-Ti-Al关系表明,主岩应该来自俯冲带环境(SSZ)中的前弧岩石圈。含铬铁矿角闪辉石岩中的岩浆锆石的年龄为483.1±3.5 Ma,而变质锆石的年龄为434.2±2.1 Ma。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的εHf(t)分别为-6.35至2.94和-7.96至2.58。全岩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负Nb,Ta和Ti异常,这与CAA-OAB(CAA:大陆弧安山岩,OAB:海洋弧玄武岩)的模式一致。铬铁矿具有低的总铂族元素(PGE),但它们具有高IPGE/PPGE(IPGE:Os,Ir,Ru;PPGE:Pt Pd,Rh)比率。此外,铬铁矿中含有地壳硅酸盐,氯化物和碳酸盐包裹体(顽辉石,镁方解石,水氯镁石和白云石)和较高的变质级夹杂物(如刚玉和菱镁矿)指示了壳物质的循环作用。总之,落凤坡铬铁矿提供了关于柴达木地块和祁连地块之间海洋中发生的弧的证据。确定了落凤坡铬铁矿具有深部循环成因,早期(480Ma)形成于弧前SSZ蛇绿岩环境,铬铁矿在434Ma时发生了变质作用。落凤坡铬铁矿的核部形成于高压(3.3-3.5GPa)和高温(1283-1294℃)条件,指示在上地幔条件下发生了含有铬铁矿的超基性岩的结晶和再平衡。铬铁矿中的壳源矿物包裹体也表明向上迁移的岩浆穿过平板窗口,它们会同化俯冲物质(地壳)而促进铬铁矿结晶。通过总结收集现有资料,确定了(1)有利铜镍矿成矿的基性-超基性岩m/f为1.58.5,而有利铬铁矿成矿的基性-超基性岩m/f为6.512.5。同时,含铬铁矿的基性-超基性岩具有高MgO,低Cao,K2O,TiO2,Al2O3,Na2O,P2O3特征,而含铜镍矿的基性-超基性岩则相反。(2)铜镍矿基性-超基性岩全岩具有高的PPGE/IPGE比值(0.06343.75,平均16),Pd/Ir>1,铬铁矿基性-超基性岩全岩具有低的PPGE/IPGE比值(0.000420.34,平均0.55),Pd/Ir<1。(3)铜镍矿基性-超基性岩内铬铁矿尖晶石具有高TiO2,高Fe#,和Cr#与Mg#较大变化范围的特征;而铬铁矿基性-超基性岩铬铁矿尖晶石则具有低TiO2,低Fe#,低Mg#与高Cr#特征。利用上述判别指标,指示开屏沟超基性岩具有镍成矿潜力。
胥迎红[8](2018)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Hawk Ridge铜镍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文中提出本研究课题依托于国土资源部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围绕Hawk Ridge矿床各矿段成矿岩体构造特征、铜镍硫化物矿化特征、各矿段特征对比及其相互联系、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展开,最终探讨该区硫化物富集机理及成矿过程。研究工作大致总结为以下6个方面:1、查明Hawk Ridge矿床成矿岩体为一套浅成相镁铁质-超镁铁质堆积岩组成。成矿岩体划分了3个堆积旋回构造,各堆积旋回内分布2-3个堆积岩层。堆积岩体自底部至顶部表现出了密度由低到高、岩性由镁铁质到超镁铁质的“倒序”分布特征。2、查明Hawk Ridge矿床四个矿段成矿岩体和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自北向南,矿床堆积岩层和矿体的厚度先由小变大,后又由大变小,但矿化强度大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3、矿物学研究发现,矿化辉绿玢岩内的金属硫化物粒度远大于辉石岩内硫化物粒度,北部辉绿玢岩内硫化物粒度大于中部辉绿玢岩内硫化物粒度。Cu元素几乎100%分布在黄铜矿中。Ni元素可以被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铁矿和一些Fe-Mg硅酸盐矿物吸收,以镍黄铁矿中Ni含量占比最高,在40-70%之间。4、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Hawk Ridge矿床成矿岩体属于亚碱性系列,表现为铁质、低铝、碱质—贫碱质和低钙特性。岩浆来源为上地幔部分熔融,但上侵过程发生同化混染作用。5、硫同位素研究表明Hawk Ridge矿床中硫主要属于幔源形成,但有部分地壳硫混入。Hawk Ridge矿床块状硫化物矿石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927±61)Ma。6、深入研究Hawk Ridge矿床成岩体和矿体的形成过程,建立了Hawk Ridge矿床成矿模式,这很好地解释了堆积岩层由底至顶的“倒序”分布成因。该矿床共分为3期岩浆侵入活动,分别对应3个堆积旋回构造。
彭勃[9](2017)在《吉林东南部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及邻区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那尔轰-天合兴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北部紧邻兴蒙造山带系东段的最南缘,南部为辽吉活动带。该地区经历了华北板块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形成,元古代“辽吉洋”的构造演化,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的发展演化,中-新生代又有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合与转换,最终形成本区复杂的构造格局。本文通过对区内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定年研究,获得龙岗陆块内桦甸-龙岗地区太古宙杂岩体的形成时代为25742504Ma左右。结合太古宙时期构造环境,研究区可能是发生了区域性的,小规模的俯冲作用,原始岩浆主要由热的年轻的太古宙洋壳俯冲部分熔融形成,矿物成分与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可能是不同深度俯冲作用造成的。结合区域上的研究资料确定了辽吉活动带的形成可能与俯冲体系密切相关,并且经历了2.22.0Ga时期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2.01.9Ga时期的沉积作用,1.9Ga的变质作用,1.891.82时期的造山后伸展作用等四个时期,其中,2.01.9Ga时期的岩浆间歇期可能是发生了老洋壳高速率、高角度的冷俯冲作用。通过对珲春杨金沟地区同碰撞花岗斑岩的年代学研究,获得了古亚洲洋在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线闭合最东端的时限为247Ma,且由西向东呈剪刀式闭合。那尔轰地区印支期A型花岗岩(215Ma)的出现标志着晚三叠世仍处于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且未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远程效应的影响。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域对吉林东南部地区的作用表现为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两次俯冲作用的高峰,第一次俯冲作用以吉黑东部地区190170Ma的钙碱性火山岩组合的出现为代表,第二次俯冲作用引起了区域上岩石圈的强烈减薄,形成了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出露的A型花岗岩(114103Ma),揭示了区域性伸展作用的存在。本文选取常发沟和天合兴矿床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常发沟铜矿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矿体明显受常发沟石英斑岩体控制,岩体成岩株状产出,蚀变和矿化围绕岩体内外带分布。初始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的H2O-NaCl-CO2体系,金属钼的沉淀机制为不混溶或沸腾作用,铜的沉淀主要与温度的降低和大气水的加入有关。天合兴铜钼矿为叠生型矿床,存在古元古代晚期的岩浆熔离型矿化和燕山晚期的斑岩型矿化。岩浆期矿体受变质辉长辉绿岩控制,形成于地幔源区的小比例熔融;斑岩型矿化主要赋存在第二期侵入的花岗斑岩体及接触带附近,压力及流体中S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天合兴矿床Cu沉淀的重要因素。对两矿区内燕山晚期含矿和不含矿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表明含矿与不含矿斑岩的岩石类型均为I型花岗岩,两者起源于相似的岩浆源区,但经历的分离结晶作用程度不同,岩浆的分异演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金属Cu在岩体中的富集。对区域铜成矿作用的研究表明,印支晚期由于缺少俯冲流体的加入不利于形成如常发沟铜矿、临江铜矿等斑岩-矽卡岩型热液矿床,但是该时期有利于岩浆熔离型矿床的形成,因为含水成分较少的地幔物质,还原性过强,有利于硫化物从岩浆源区的熔离。燕山早期大规模的钼矿主要形成在189187Ma的早侏罗世和174167Ma的中侏罗世,分别对应了古太平洋第一次俯冲开始时的挤压体制以及强烈俯冲后的间隙伸展环境。对燕山晚期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总体上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金属Mo主要来源于地壳,铜质可能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富铜的上地幔源区,成矿流体也表现为幔源的C-H-O流体。区域上早-中侏罗和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两期重要的斑岩型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了古太平洋板块在东北地区两次俯冲作用的高峰时期,但这两期成矿事件又明显不同,第一期成矿作用形成以钼矿化为主的斑岩-深成细网脉型矿床,且以深成细(网)脉型矿床为主;第二期成矿事件形成以铜矿化为主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岩石圈减薄伸展的环境下,且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方向和速率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区内铜、钼、金等主要矿床的空间分布、控矿因素、成矿作用与地质构造单元相联系等多方面因素,将吉林东南部地区划分为吉中陆缘成矿带、吉东延边火山岩成矿带以及吉南老岭成矿带。辽吉地区、朝鲜北部乃至整个华北板块东北部地区存在着古元古代晚期的岩浆型矿化作用期。印支晚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有利地段应在吉中陆缘成矿带上,区域上的北东向与东西向断裂带的交汇位置。深成岩细网脉矿床应是吉中陆缘成矿带勘探钼(铜)矿床的主攻类型,钙碱性成矿母岩系列的中深成酸性侵入岩(并非斑岩)对于寻找该类矿床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应加强古缝合线北部区域的勘探工作。吉南老岭成矿带存在着铜的上地幔源区,因此古俯冲带以及大规模前寒武玄武质岩石分布的位置应是带内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有利场所,应重点勘探区域内浅成-超浅成的钙碱性中酸性侵入体。
赵新运[10](2015)在《吉林省东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吉林省东部地区(四平-长春-榆树一线以东)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该地区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地质构造运动。这些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在区内形成了一系列深大断裂,为幔源岩浆的上涌提供了通道。在这种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区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这些岩体规模均较小,出露面积多小于1km2,主要呈岩墙状或岩脉状产出,具有成群分布,东西成带的特点。受辉发河-古洞河及本溪-通化等岩石圈深大断裂的控制,岩体多呈北西向或北东向展布。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通常具有多个岩相,是岩浆结晶分异的结果。岩体的总体成分属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镁铁比值m/f多大于2.0,Mg#指数多高于70。镁铁-超镁铁质岩的稀土元素(REE)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图具有相似的配分型式,均呈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其他微量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模式图的总体型式也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故推测其具有同源性。显着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的特征表明,成岩过程中镁铁-超镁铁质岩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这也得到了Re–Os同位素分析的支持。地壳物质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岩浆内硫化物的熔离与富集。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含矿岩体形成了多个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较典型的有红旗岭、漂河川、长仁及赤柏松等矿床。其中红旗岭矿床是我国第二大镍矿床,仅次于甘肃金川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这些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为浸染状铜镍硫化物矿石,包括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及黄铁矿等。铜镍矿化往往分布于岩体内基性程度较高的岩相中。矿体与赋矿围岩的元素含量相关分析表明,成矿元素与主要造岩氧化物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硫化物熔离后或是未发生长距离重力迁移,或是包裹于硅酸盐熔体内一同进行了迁移。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铂族元素(PGE)含量普遍偏低,至今未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PGE工业矿体。镁铁-超镁铁质岩多具有较高的Ni/Cu值(110)和较低的Pd/Ir值(多小于40),推测岩体形成于地幔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铜镍矿石的Pt/(Pt+Pd)值(0.40.5)及(Pt+Pd)/(Os+Ir+Ru)值(525)多分布于科马提岩伴生矿床及Sudbury矿床的相应比值之间,说明其原始岩浆的分异程度高于科马提岩,而低于Sudbury岩体。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典型岩浆型Cu–Ni–PGE硫化物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PGE在地幔内的存在形态、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及地幔演化等因素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PG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PGE的富集与岩体的形成时代及其地幔源区的性质等因素有关,PGE矿化多集中于形成时代较老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且形成于富集地幔的岩体相对更富集PGE。吉林省东部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规模均较小,形成时代主要为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明显晚于世界大型-超大型PGE矿床的晚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形成时代。大地构造位置上,岩体主要位于克拉通边缘的构造活动带内,与世界大型-超大型PGE矿床主要产于克拉通内部的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已有的钕(Nd)同位素资料显示,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以上这些因素导致研究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普遍贫PGE。因此,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找到富PGE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可能性较小。
二、吉林红旗岭地区含矿与不含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红旗岭地区含矿与不含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分析测试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中元古界 |
2.2.2 新元古界 |
2.2.3 下古生界 |
2.2.4 上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昆南断裂 |
2.3.2 昆中断裂 |
2.3.3 昆北断裂 |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
2.3.5 阿尔金断裂 |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前晋宁期 |
2.4.2 晋宁期 |
2.4.3 加里东期 |
2.4.4 海西-印支早期 |
2.4.5 印支期晚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同位素特征 |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
4.1.6 成矿作用研究 |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成矿作用研究 |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3.6 成矿作用研究 |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
4.4.1 矿区地质特征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4.6 成矿作用研究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条件 |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2.2 斑岩型矿床 |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时代划分 |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范围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所属领域 |
1.2.2 选题来源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型铜镍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2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地球物理勘查现状 |
1.3.3 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的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认识 |
1.5.1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 |
1.5.2 典型矿区多学科调查与研究 |
1.5.3 地球物理勘查研究 |
1.5.4 找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研究 |
1.6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 |
2.1.2 元古界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断裂 |
2.2.2 褶皱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太古宙岩浆岩 |
2.3.2 元古代岩浆岩 |
2.3.3 古生代岩浆岩 |
2.3.4 中生代侵入岩 |
2.3.5 新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 |
3.1 古陆核形成与演化阶段 |
3.1.1 古陆核的形成 |
3.1.2 古陆核的裂解 |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
3.2.1 辽吉洋俯冲 |
3.2.2 辽吉洋闭合 |
3.2.3 辽吉洋闭合后伸展 |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阶段 |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4.1 古亚洲洋俯冲 |
3.4.2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
3.5 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5.1 福洞岩群 |
3.5.2 年代学与同位素特征 |
3.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5.4 岩浆源区 |
3.5.5 成岩构造背景 |
第4章 典型矿区多学科综合调查 |
4.1 典型矿区地质特征 |
4.1.1 红旗岭 |
4.1.2 漂河川 |
4.1.3 长仁-獐项 |
4.2 成岩-成矿时代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
4.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4 原生岩浆与岩浆演化 |
4.4.1 岩浆源区性质 |
4.4.2 岩浆熔融程度 |
4.4.3 同化混染作用 |
4.4.4 铂族元素亏损 |
4.5 矿床成因 |
4.5.1 成矿构造背景 |
4.5.2 矿床成因 |
第5章 矿化信息提取与地球物理勘查 |
5.1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
5.1.1 边界识别 |
5.1.2 离散小波变换 |
5.1.3 2.5 维人机交互式正反演 |
5.2 多尺度深部地球物理勘查 |
5.2.1 电磁法勘查 |
5.2.2 井中地球物理勘查 |
5.3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 |
5.4 地球物理对岩浆通道识别 |
第6章 找矿模型及预测 |
6.1 成矿模式 |
6.1.1 红旗岭 |
6.1.2 漂河川 |
6.1.3 长仁-獐项 |
6.2 综合找矿模型 |
6.2.1 地质模型 |
6.2.2 地球物理模型 |
6.2.3 找矿评价指标 |
6.2.4 找矿方向 |
6.3 找矿预测 |
6.3.1 红旗岭A级找矿远景区 |
6.3.2 漂河川A级找矿远景区 |
6.3.3 长仁-獐项A级找矿远景区 |
6.3.4 六颗松B级找矿远景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3.2 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及研究现状 |
1.3.3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实验测试方法 |
1.6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7 主要研究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古元古界 |
2.2.3 新元古界 |
2.2.4 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伊通—舒兰断裂 |
2.3.2 辉发河—古洞河断裂 |
2.3.3 敦化-密山断裂 |
2.3.4 集安—两江断裂 |
2.4 区域侵入岩 |
2.4.1 太古宙 |
2.4.2 元古代 |
2.4.3 古生代 |
2.4.4 中生代 |
2.4.5 新生代 |
2.5 区域变质岩 |
2.5.1 新太古代 |
2.5.2 古元古代 |
2.5.3 新元古代 |
2.5.4 早古生代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3.1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与发展 |
3.1.1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陆核演化发展过程 |
3.1.2 华北克拉通基底形成与演化 |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
3.2.1 “辽吉洋”大地构造属性 |
3.2.2 “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 |
3.3.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3.3.2 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 |
3.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3.3.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 |
3.4.1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
3.4.2 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 |
3.5 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 |
3.5.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3.5.2 年代学特征 |
3.5.3 地球化学特征 |
3.5.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3.5.5 成岩构造背景 |
3.6 吉林地区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相关的构造演化史 |
第4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典型矿床研究 |
4.1 吉林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 |
4.2 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 |
4.2.1 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 |
4.2.2 赤柏松铜镍硫化物矿床 |
4.2.3 中-晚三叠世铜镍硫化物矿床 |
4.2.4 早侏罗世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
第5章 区域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
5.1 区域成矿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
5.2 成矿规律 |
5.2.1 时空分布规律 |
5.2.2 矿化富集规律 |
5.3 找矿潜力与找矿方向 |
5.3.1 找矿潜力评价 |
5.3.2 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东昆仑夏日哈木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岩成因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项目依托及论文选题 |
0.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0.3 研究方案及测试方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三章 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岩 |
3.1 矿区概况 |
3.2 岩石地球化学 |
3.3 岩浆源区 |
第四章 石头坑德镁铁-超镁铁岩 |
4.1 矿区概况 |
4.2 岩石地球化学 |
4.3 岩浆源区 |
4.4 对比 |
第五章 成因矿物学研究 |
5.1 橄榄石 |
5.2 辉石 |
5.3 角闪石 |
5.4 锆石 |
5.5 矿物生成顺序 |
第六章 成矿矿物学标志 |
6.1 橄榄石 |
6.2 辉石 |
6.3 角闪石 |
6.4 岩石组合和矿物生成顺序 |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岩全岩主量(wt%)、微量(10-6)地球化学数据 |
附表2 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岩Sm-Nd同位素数据 |
附表3 石头坑德镁铁-超镁铁岩全岩主量(wt%)、微量(10-6)地球化学数据 |
附表4 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岩橄榄石电子探针分析代表数据(wt%) |
附表5 石头坑德镁铁-超镁铁岩橄榄石电子探针分析代表数据(wt%) |
附表6 镁铁-超镁铁岩橄榄石微量元素LA-ICP-MS分析代表数据(ppm) |
附表7 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岩辉石电子探针分析代表数据(wt%) |
附表8 石头坑德镁铁-超镁铁岩辉石电子探针分析代表数据(wt%) |
附表9 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岩斜方辉石微量元素LA-ICP-MS分析代表数据(ppm) |
附表10 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岩单斜辉石微量元素LA-ICP-MS分析代表数据(ppm) |
附表11 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岩角闪石电子探针分析代表数据(wt%) |
附表12 石头坑德镁铁-超镁铁岩角闪石电子探针分析代表数据(wt%) |
附表13 夏日哈木辉长岩(K13-14-1.4)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结果 |
附表14 夏日哈木辉长岩(K13-14-1.4)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 |
附表15 石头坑德橄榄辉石岩(K14-7-2.1)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结果 |
附表16 石头坑德橄榄辉石岩(K14-7-2.1)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 |
个人简历 |
(5)吉林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分布及类型 |
1.1.2 岩浆铜镍矿的成矿机理 |
1.1.3 岩浆铜镍矿的关键控矿因素 |
1.2 选题依据 |
1.2.1 红旗岭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2 红旗岭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论文研究对象、内容及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1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2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1.4 区域构造演化 |
2.1.5 区域矿产 |
2.2 红旗岭矿床地质背景 |
2.2.1 矿区地质概况 |
2.2.2 矿化岩体特征 |
2.2.3 矿体特征 |
第3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
3.1 样品制备 |
3.2 分析方法 |
3.2.1 矿物主量、微量元素化学分析 |
3.2.2 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 |
3.2.3 铂族元素(PGE)、Cu、Ni和S |
3.2.4 S同位素 |
第4章 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 |
4.1 矿物主量成分 |
4.1.1 尖晶石 |
4.1.2 橄榄石 |
4.1.3 斜方辉石 |
4.1.4 单斜辉石 |
4.1.5 长石 |
4.1.6 角闪石 |
4.1.7 其他矿物(云母、蛇纹石、绿泥石) |
4.2 矿物微量成分 |
4.3 全岩主量 |
4.4 全岩微量 |
4.5 全岩铂族元素(PGE)、Cu、Ni和S |
4.6 S同位素 |
第5章 与国内典型造山带镁铁-超镁铁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对比 |
5.1 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
5.2 橄榄石成分对比 |
5.3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5.4 PGE、Ni、Cu、S含量的对比 |
5.5 同位素特征对比 |
第6章 岩浆演化及成矿作用 |
6.1 岩浆成岩作用 |
6.1.1 分离结晶 |
6.1.2 地壳混染 |
6.2 母岩浆的性质及成分 |
6.2.1 母岩浆物理化学条件 |
6.2.2 母岩浆性质 |
6.2.3 母岩浆的成分 |
6.3 硫化物熔离过程与硫化物成分控制因素 |
6.3.1 硫化物熔离是否发生 |
6.3.2 橄榄石成分对硫化物熔离的指示意义 |
6.3.3 熔离程度模拟 |
6.3.4 PGE亏损原因 |
6.4 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 |
6.4.1 源区性质 |
6.4.2 动力学背景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吉林省长仁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质特征及含矿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体含矿性评价研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4 区域构造 |
2.5 变质作用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长仁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特征 |
3.1 长仁1号岩体 |
3.1.1 岩体地质 |
3.1.2 岩相学特征 |
3.1.3 矿物学特征 |
3.1.4 矿化特征 |
3.1.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 长仁11 号岩体 |
3.2.1 岩体地质 |
3.2.2 岩相学特征 |
3.2.3 矿物学特征 |
3.2.4 矿化特征 |
3.2.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6 地质年代学 |
3.3 长仁37 号岩体 |
3.3.1 岩体地质 |
3.3.2 岩相学特征 |
3.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4 地质年代学 |
3.4 岩石成因讨论 |
3.4.1 岩石类别划分 |
3.4.2 分离结晶 |
3.4.3 岩浆源区 |
第4章 长仁岩体与典型基性-超基性岩体对比研究 |
4.1 宏观地质特征 |
4.1.1 构造 |
4.1.2 岩体年龄及成矿背景 |
4.1.3 岩体产状 |
4.1.4 岩浆分异程度及岩相分带 |
4.1.5 岩石蚀变及矿化特征 |
4.1.6 特征矿物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对比分析 |
4.2.2 稀土元素对比分析 |
4.2.3 微量元素对比分析 |
第5章 长仁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性评价指标 |
5.1 吉林省长仁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性评价重要指标 |
5.2 吉林省长仁地区部分基性-超基性岩体成矿潜力评价 |
5.2.1 长仁1 号岩体 |
5.2.3 长仁11 号岩体 |
5.2.5 长仁37 号岩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柴北缘开屏沟超基性杂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找矿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造山带超基性杂岩 |
1.2.2 俯冲隧道上覆地幔楔中的壳幔相互作用 |
1.2.3 交代作用对超基性岩中镍的富集作用 |
1.2.4 柴北缘开屏沟地区超基性杂岩研究现状 |
1.2.5 超基性岩含矿性判别标志 |
1.3 研究内容和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实验分析方法 |
2.1 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分析 |
2.2 全岩铂族元素分析 |
2.3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微量元素 |
2.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2.5 电子探针矿物成分分析 |
2.6 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2.7 单矿物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 |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 |
3.1 柴北缘造山带地质背景 |
3.1.1 柴北缘地质概况 |
3.1.2 柴北缘的超基性岩 |
3.2 鱼卡-绿梁山地区地质背景 |
3.2.1 鱼卡地区 |
3.2.2 绿梁山地区 |
第四章 开屏沟-落凤坡超基性杂岩地质特征 |
4.1 开屏沟橄榄岩地质特征 |
4.1.1 岩体地质概况 |
4.1.2 岩石与矿物学特征 |
4.1.3 矿化特征 |
4.2 落凤坡超基性杂岩地质特征 |
4.2.1 岩体地质概况 |
4.2.2 岩石与矿物学特征 |
4.2.3 矿化特征 |
第五章 开屏沟橄榄岩成因及其指示意义 |
5.1 测试结果 |
5.1.1 锆石U-Pb、微量及Lu-Hf同位素 |
5.1.2 锆石内部包裹体 |
5.1.3 全岩主、微量和稀土特征 |
5.1.4 铂族元素特征 |
5.1.5 橄榄石主量特征 |
5.2 讨论 |
5.2.1 开屏沟橄榄岩成因 |
5.2.2 锆石的指示意义 |
5.2.3 对柴北缘洋壳俯冲到陆陆碰撞的指示 |
5.3 小结 |
第六章 俯冲带中流体交代作用对镍的富集 |
6.1 测试结果 |
6.1.1 铬铁矿尖晶石特征 |
6.1.2 蛇纹石主量特征 |
6.2 讨论 |
6.2.1 铬铁矿尖晶石环带成因 |
6.2.2 铬铁矿尖晶石温度、压力及氧逸度变化 |
6.2.3 源区性质与构造环境 |
6.2.4 两期流体的交代作用对镍富集 |
6.3 小结 |
第七章 俯冲再循环超基性岩 |
7.1 测试结果 |
7.1.1 铬铁矿尖晶石特征 |
7.1.2 锆石U-Pb、微量及Lu-Hf同位素 |
7.1.3 全岩主微量稀土、铂族元素特征 |
7.1.4 铬铁矿尖晶石包裹体 |
7.2 讨论 |
7.2.1 铬铁矿尖晶石组成及其意义 |
7.2.2 变质和原岩时代 |
7.2.3 对柴北缘早古生代构造的指示 |
7.3 小结 |
第八章 基性-超基性岩含矿性判别指标的对找矿的指示 |
8.1 含矿基性-超基性岩(铜镍与铬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 |
8.1.1 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主量元素特征 |
8.1.2 含矿基性-超基性岩铂族元素特征 |
8.1.3 含矿基性-超基性岩铬铁矿元素组分 |
8.2 基性-超基性岩铜镍与铬铁矿判别讨论 |
8.2.1 m/f比值特征 |
8.2.2 全岩主量元素 |
8.2.3 全岩铂族元素的判别标志 |
8.2.4 铬铁矿尖晶石元素的判别 |
8.3 判别验证 |
8.4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
9.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9.2 创新点 |
9.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Hawk Ridge铜镍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岩浆型硫化物矿床类型划分 |
1.2.2 成矿机理研究 |
1.2.3 大火成岩省的研究 |
1.2.4 世界已发现超大型铜镍矿床 |
1.2.5 研究区的进展与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工作量 |
2.区域地质背景 |
2.1 加拿大中东部区域成矿背景 |
2.1.1 加拿大成矿地质环境 |
2.1.2 加拿大中东部矿床分布特征 |
2.1.3 加拿大岩浆型Ni-Cu-PGE矿床分类 |
2.2 New Quebec造山带区域地质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地层 |
2.2.3 侵入岩 |
2.2.4 变质作用 |
2.2.5 问题讨论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区域重力特征 |
2.3.2 区域磁力异常特征 |
2.4 区域矿产分布 |
3.Hawk Ridge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质特征概况 |
3.2 岩石类型及特征 |
3.2.1 分类命名原则 |
3.2.2 岩石类型及特征 |
3.3 矿石类型及特征 |
3.3.1 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特征 |
3.3.2 矿石物质组成 |
3.4 岩体构造特征 |
3.4.1 一级堆积韵律旋回构造 |
3.4.2 堆积旋回构造 |
3.4.3 堆积层构造 |
3.4.4 条带状构造 |
3.5 矿床类型 |
4.各矿段地质特征 |
4.1 Faclo7矿段地质特征 |
4.2 HA矿段地质特征 |
4.3 Gamma矿段地质特征 |
4.4 Pio Lake矿段地质特征 |
5、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 |
5.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
5.2 试验方法、流程 |
5.3 试验分析结果 |
5.3.1 矿物分布模式 |
5.3.2 硫化物粒度 |
5.3.3 矿物化学成分 |
5.3.4 元素行为 |
5.3.5 矿物组合 |
6.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1 数据利用 |
6.1.2 岩浆系列 |
6.1.3 岩石化学特征 |
6.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参数值特征 |
6.2.2 图解 |
6.2.3 结论 |
6.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7.1 主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1.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7.1.2 主成矿元素Cu、Ni地球化学 |
7.1.3 Pt、Pd、Au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2.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7.2.2 硫同位素分馏特征及指示意义 |
7.2.3 硫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算 |
7.2.4 找矿指示 |
7.3 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3.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7.3.2Re-Os同位素测年基本原理 |
7.3.3 Re-Os同位素分析结果 |
7.3.4 讨论 |
8.岩浆成矿深部过程 |
8.1 含矿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
8.1.1 岩浆源分析 |
8.1.2 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
8.2 铜镍硫化物富集机理 |
8.2.1 岩浆熔离成矿作用 |
8.2.2 堆积作用 |
8.2.3 热液叠加成矿作用 |
8.2.4 岩体、矿体就位机制 |
9 找矿预测 |
9.1 地质特征 |
9.1.1 大地构造位置 |
9.1.2 岩体含矿层位 |
9.1.3 围岩特征 |
9.2 地球物理特征 |
9.2.1 航空磁法特征 |
9.2.2 航空电磁法特征 |
9.2.3 地表高磁测量特征 |
9.3 找矿标志 |
9.4 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 |
10 结论 |
10.1 总结 |
10.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吉林东南部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及邻区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概况 |
1.2 研究意义及论文选题 |
1.2.1 研究意义 |
1.2.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3.2 区域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实验测试方法及本次论文工作量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实验测试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下元古界 |
2.2.3 中元古界 |
2.2.4 上元古界 |
2.2.5 古生界 |
2.2.6 中生界 |
2.2.7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康保-赤峰-开原断裂 |
2.3.2 敦密断裂 |
2.3.3 依兰-舒兰断裂 |
2.3.4 本溪-通化断裂 |
2.3.5 鸭绿江断裂 |
2.4 区域侵入岩 |
2.4.1 太古宙 |
2.4.2 元古代 |
2.4.3 三叠纪 |
2.4.4 侏罗纪 |
2.4.5 白垩纪 |
2.5 区域变质岩 |
2.5.1 太古代变质岩 |
2.5.2 古元古代变质岩 |
2.5.3 海西期变质岩 |
2.6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章 区域动力学演化 |
3.1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与演化 |
3.1.1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陆核的划分 |
3.1.2 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的形成 |
3.2 元古代“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
3.2.1 辽吉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 |
3.2.2“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
3.3 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构造演化 |
3.3.1 古亚洲洋闭合的位置与时限(~247Ma) |
3.3.2 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作用(247~215Ma) |
3.4 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 |
3.4.1 早燕山期第一次俯冲高峰(190-170Ma) |
3.4.2 燕山晚期第二次俯冲高峰(133-103Ma) |
第4章 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典型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
4.1 常发沟铜矿 |
4.1.1 常发沟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4 成矿时代 |
4.1.5 矿床成因类型 |
4.1.6 成矿作用研究 |
4.2 天合兴铜(钼)矿 |
4.2.1 矿区地质特征 |
4.2.2 矿床地质特征 |
4.2.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2.4 成矿时代 |
4.2.5 矿床成因类型 |
4.2.6 成矿作用研究 |
第5章 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含矿斑岩成因 |
5.1 样品的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5.2 锆石U-Pb年代学 |
5.3 岩石地球化学 |
5.3.1 主量元素 |
5.3.2 微量元素 |
5.4 Sr-Nd同位素 |
5.5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6 岩石成因 |
5.6.1 岩石成因类型 |
5.6.2 岩浆源区 |
第6章 区域铜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 |
6.1 区域成矿条件 |
6.1.1 地层条件 |
6.1.2 构造条件 |
6.1.3 岩浆岩条件 |
6.2 区域铜成矿作用研究 |
6.2.1 印支晚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作用 |
6.2.2 早燕山期斑岩型-深成岩细网脉型钼(铜)成矿作用 |
6.2.3 燕山晚期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 |
6.3 区域成矿带划分与成矿规律研究 |
6.3.1 区域成矿带划分 |
6.3.2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吉林省东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实物工作量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实物工作量 |
1.4 研究特色及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吉林省东部地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质特征 |
3.1.1 岩体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2 岩体的形态、规模与产状 |
3.1.3 岩体的岩相组合特征 |
3.2 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 |
3.2.1 矿体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2 矿体的形态、规模与产状 |
3.2.3 铜镍硫化物矿石的特征 |
3.3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体的 PGE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过程 |
4.1 PGE 地球化学示踪作用概述 |
4.2 研究区岩体的 PGE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的 PGE 分析方法 |
4.2.2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 PGE 分布特征 |
4.2.3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 PGE 分异特征 |
4.3 S 同位素和 Re–Os 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
4.3.1 S 同位素示踪 |
4.3.2 Re–Os 同位素示踪 |
4.4 PGE 地球化学示踪 |
4.4.1 PGE 对地幔部分熔融程度的指示 |
4.4.2 PGE 对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指示 |
4.4.3 PGE 对铜镍矿石成因的指示 |
4.4.4 PGE 对后期热液作用的指示 |
4.4.5 研究区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 PGE 成矿潜力分析 |
5.1 世界主要 PGE 矿床的类型与分布 |
5.2 PGE 成矿机理概述 |
5.3 控制 PGE 富集与贫化的因素 |
5.3.1 硫化物深部熔离的影响 |
5.3.2 地幔部分熔融程度的影响 |
5.3.3 地幔演化的影响 |
5.3.4 地幔源区性质的影响 |
5.4 吉林东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 PGE 成矿潜力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吉林红旗岭地区含矿与不含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2]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D]. 许志河. 吉林大学, 2020(03)
- [3]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 薛昊日. 吉林大学, 2020(01)
- [4]东昆仑夏日哈木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岩成因矿物学研究[D]. 段雪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
- [5]吉林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成矿作用[D]. 李爱. 吉林大学, 2019(10)
- [6]吉林省长仁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质特征及含矿性评价[D]. 刘雷. 吉林大学, 2019(10)
- [7]柴北缘开屏沟超基性杂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找矿的指示[D]. 蔡鹏捷.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8]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Hawk Ridge铜镍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D]. 胥迎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9]吉林东南部那尔轰—天合兴地区及邻区铜成矿作用研究[D]. 彭勃. 吉林大学, 2017(09)
- [10]吉林省东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D]. 赵新运. 吉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