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预防

凌源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预防

一、凌源市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邵善红[1](2019)在《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链球菌病诊治》文中指出猪附红细胞体病又被称为红皮病,主要是由于立克尔氏体引起,此外生猪环境、运输、饲料等也会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有一定关联,主要由生猪自身机体营养平衡性、抵抗力与免疫力降低所致。该文以辽宁省凌源地区为例,介绍了当地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链球菌病的诊治措施,以期为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白建新,徐振福[2](2015)在《牛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提出2013年6月凌源市小城子镇张某饲养的牛发病2头,笔者应邀往诊,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化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牛焦虫病,经合理用药防治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流行病学调查该养牛户饲养母牛12头,传统方式饲养,饲喂玉米秸、豆粕、玉米为主,偶尔赶到草地放牧。牛身上有蚊、蝇、蜱等体表寄生虫较多。自2013年6月21日有1头牛发病,至6月23日已有2头牛发病,注射安痛定和青霉素无效,于6月24日邀请笔者往诊。2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病牛

范世彤,陈刚[3](2013)在《银狐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6月15日,凌源市一乡里银狐养殖场银狐发生以体温升高、轻度呼吸困难、可视粘膜潮红、继而苍白、黄染、渐进性消瘦、死亡,母狐流产、产死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狐不分年龄、性别,但以幼狐为主。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检查,化验室检验,确诊为银狐附红细胞体病。该病在凌源市狐群中尚属首例。1流行病学调查1.1疫病来源2011年5月10日,该场由河北张家口地区引入种银狐20只,未

谭永明,张宏民[4](2011)在《猪弓形虫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或弓浆虫病,是由猪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体组织及体液内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本病分布极为广泛,发病猪常为突然发病,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较大。1病原特性弓形虫病的病原为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体

魏香蒲,崔平,方素芳,顾小龙[5](2010)在《中西药结合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试验》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效果。[方法]将患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分为空白对照组、复方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空白对照组,仅采取对症治疗,不用任何抗菌药物;复方中药组,采用自制的纯中药复方制剂进行治疗,剂量为75mL/(kg·bw·d),首剂加倍;西药组,采用贝尼尔单独治疗,剂量为5~7mg/(kg·bw·d),深部肌肉注射;中西药结合组,采用贝尼尔和复方中药制剂联合治疗,贝尼尔的剂量为5~7mg/(kg·bw·d),自制的纯中药复方制剂的剂量为75mL/(kg·bw·d)(首剂加倍)。各组同时连续用药5d后,观察对比各组动物的临床症状、血常规、红细胞渗透脆性、生化指标、感染率、转隐率、治愈率、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各项疗效指标均达正常。[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很好。

金俊杰[6](2010)在《温州市“猪高热病”的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高热病”是以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发红为特征的一种猪的传染病,该病病因未明,已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自2001年以来在温州部分县市区零星发生,以后相继增多。该病在2006年7月份开始在温州地区呈现流行趋势,2007~2008年相对趋缓,2009年又有所反复,严重影响我市养猪业。在“猪高热病”的影响下,2007~2009年猪价飞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养猪业,期间温州市养猪业迅猛发展,已建成(在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14个,总投资3.5亿元,建设用地面积3000多亩,新改扩建栏舍20万多平方米,温州市养猪业呈现出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型升级。“猪高热病”的发病范围广、病情复杂、病原多样,为了弄清温州市“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我们对采集与部分病例的病料送国内各大专院校和研究所进行PCR、病毒分离等病原检测分析,发现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的检出率为100%,猪瘟检出率为65%以上,猪伪狂犬和猪流感为阴性,表明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为我市“猪高热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同时运用ELISA试剂盒和间接血凝检测试剂盒对2004~2009年间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发现,2004~2006期间,猪圆环病毒2型、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在逐年升高,猪瘟抗体合格率却一直下降、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也一直在下降,猪流感的抗体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进一步证实了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为我市“猪高热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而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与我市的“猪高热病”关系不大;通过运用普通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对部分病例进行细菌学分析,从9家猪场分离到的13株细菌中,其中5株链球菌、6株葡萄球菌,1株沙门氏菌,1株大肠杆菌;并将分离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进行动物试验,发现分离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能引起兔子和小白鼠发烧和死亡,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表明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我市“猪高热病”的主要细菌性病原;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细菌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等新一代头孢类高敏,而青、链霉素耐药。通过显微镜检查、血细胞分析发现弓形体是参与我市“猪高热病”的继发病原,附红细胞体与我市的“猪高热病”关系不大。根据我市“猪高热病”的病因,我们提出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各种应激、重视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实行药物保健、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注意饲料卫生等六大防治原则和消毒杀虫技术、药物保健技术、合理的免疫方案三大实用技术,能有效控制温州市的“猪高热病”,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吕舟[7](2009)在《猪附红细胞体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应用体外培养方法解离下来的猪附红细胞体经超声波裂解制备成猪附红细胞体抗原,进行Sephadex G-200柱层析,经SDS-PAGE电泳检测,获得分子量为58kDa、29kDa的特异性抗原,Western-blot印迹分析,该抗原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猪附红细胞体提纯抗原经无菌PBS溶液稀释制备成不同浓度的猪附红细胞体抗原;免疫BABL/C小鼠后,筛选出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的最佳免疫浓度为3 mg/mL。将猪附红细胞体抗原与白油佐剂、弗氏佐剂、明矾佐剂及铝胶佐剂等混合,免疫BABL/c小鼠,同时设PBS对照组,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体水平,比较不同佐剂猪附红细胞体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除PBS组外,其余各组在第二次免疫一周后即有特异性抗体产生;弗氏佐剂组和白油佐剂组在第二次免疫后一周抗体水平略高于铝胶佐剂组、明矾佐剂组及无佐剂组,差异显着(p<0.05);第三次免疫后第二周白油佐剂组的抗体水平最高,弗氏佐剂组的抗体水平接近于白油佐剂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其余各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至此,试验组的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以后逐步下降,白油佐剂组与弗氏佐剂组的抗体水平下降较慢,与其他组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白油佐剂组与抗原混合应用的免疫效果最好。同时对免疫BABL/c小鼠进行CD4.+和CD8+的比值检测,评价亚单位疫苗对BABL/c小鼠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表明,白油佐剂组、弗氏佐剂组、铝胶佐剂组、明矾佐剂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数均显着高于PBS对照组(p<0.01),其中白油佐剂组、弗氏佐剂组与无佐剂组之间差异极显着(p<0.01),铝胶佐剂组、明矾佐剂组与无佐剂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铝胶佐剂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数略高于明矾佐剂组,但差异不显着。为测定亚单位疫苗对动物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对部分免疫BABL/c小鼠在第三次免疫一周以后进行攻毒试验,PCR方法检测BABL/c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情况。结果显示,注射疫苗的实验组BABL/c小鼠在第一次攻毒后第37d检测、到猪附红细胞体,而对照组BABL/c小鼠在第一次攻毒后的第3d则检测到猪附红细胞体。本研究为猪附红细胞体亚单位疫苗的应用研究及该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曲平[8](2007)在《猪附红细胞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brozoon)寄生于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引起仔猪发热、贫血、黄疸和母猪流产等症状,并常与其它猪病混合感染而危害严重,防治十分困难,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通过对猪附红细胞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猪附红细胞体进行了染色特性、运动性、体外培养、解离特性、宿主特异性、抵抗力和传播途径的试验。在染色特性的试验中,通过比较方法筛选出了5种效果较好的染色方法,分别为吖啶橙染色法、瑞-姬氏混合液染色法、亚伯特氏染色法、瑞氏染色法和姬姆萨氏染色法。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猪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在1000倍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能够做颤动、上升下旋等较复杂的运动。猪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试验,应用RPMI-1640、M199、DMEM和MEM为基础培养液,结果发现猪附红.细胞体在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7天后其感染率仍保持在80.0%以上,同时我们也发现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血清浓度呈正相关。通过应用化学试剂、水浴、体外培养、PBS洗脱和生理盐水洗脱解离法对猪附红细胞体进行了解离试验,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法效果显着、水浴法效果较好、化学试剂法次之、PBS洗脱法和生理盐水洗脱法的效果不佳。宿主特异性的试验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可不同程度地感染健康家兔、牛、犬、羊、人和小白鼠红细胞,且兔和小白鼠最易感。猪附红细胞体抵抗力的试验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对物理和化学药物的抵抗力较弱。猪附红细胞体的传播途径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染的饲料、水源、垫料、污染的注射针头经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母体可通过胎盘、患病和健康动物互相接触可以传播本病,而空气不能传播本病。

刘冰[9](2007)在《猪附红细胞体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文中指出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 suis)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游离于血浆及骨髓中而引起的以仔猪发热、贫血和黄疸,母猪流产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常与其它猪病混合发生,临床上防治困难,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以至于不能够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非常需要建立一个合适而稳定的猪附红细胞体动物感染模型,以期为进一步了解猪附红细胞体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昆明小白鼠为实验动物,通过摘除脾脏和注射地塞米松等方法降低其免疫力,然后以腹腔注射方式接种猪附红细胞体。经血液涂片镜检、PCR、ELISA、临床观察及病理剖检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各接种组小白鼠在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的第1—2d,血液样本PCR检测均为阳性;摘除脾脏处理组、注射地塞米松处理组以及摘除脾脏/注射地塞米松处理组小白鼠红细胞感染率在人工感染后第4—5d相继达到高峰,未处理组小白鼠在感染后第7d红细胞感染率达到高峰;序列分析表明,感染小白鼠体内的猪附红细胞体与接种的猪附红细胞体吉林株之间同源性为100%,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在小白鼠体内建立了感染;接种后各处理组小白鼠血清中猪附红细胞体抗体效价出现短暂升高,随后逐渐降低;而未处理组小白鼠接种后血清中猪附红细胞体抗体效价逐渐升高,至21d时达到最高值。在试验期间,未接种组(健康对照组)小白鼠一直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而摘除脾脏和注射地塞米松处理组的小白鼠在接种后19—21d后,相继出现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典型临床症状,说明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小白鼠动物感染模型。

白建新,韩子民,王艳华[10](2007)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5月凌源市城关镇黄某猪场饲养的3~4月龄肥育猪发病50头,死亡6头,病死率为12%。笔者应邀往诊,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化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合理应用血虫净、牲血素组合预防、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二、凌源市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凌源市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链球菌病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发病情况
2 流行特点
3 临床症状
4 病理变化
5 诊断
    5.1 病毒检测
    5.2 鲜血压片检查
    5.3 血液图片染色镜检验
6 防控治疗措施
    6.1 做好接种工作
    6.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6.3 药物治疗措施
7 结束语

(2)牛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调查
2 临床症状
3 实验室检验
4 防治
5 小结和讨论

(3)银狐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调查
2 临床症状
3 病理变化
4 实验室检验
5 诊断
6 防治
    6.1 全场 (狐舍、笼具、周围环境) 用碘、氯制剂交替消毒, 1次/d, 连续1周;1周后, 1次/3d, 疫情控制后, 1次/周。
    6.2 用溴氰菊酯喷雾, 消灭环境中、狐体上吸血昆虫, 间隔1 d1次, 连用2~3次。
    6.3 假定健康狐
    6.4 病狐
    6.5 饮水加药
7 结果
    7.1 1 071只假定健康狐, 经预防性药物保健, 第2 d仍有15只发病 (幼狐11只, 母狐3只, 公狐1只) , 有效率98.
    7.2 132只病狐 (前期病狐) 经5 d综合治疗, 治愈率91.67 (121/132) , 死亡11只均为病程较长、抗病力弱的银狐。
8 结论
    8.1 银狐附红细胞体病是当前养狐业重大疫病之一, 危害较大, 必须纳入预防程序。
    8.2 银狐附红细胞体病尚无疫苗预防, 抗附红细胞体药 (强力霉

(4)猪弓形虫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特性
2 流行特点
3 临床症状
4 剖检变化
5 诊断
    5.1 病原检查
    5.2 血清学检查
    5.3 鉴别诊断
6 治疗
7 预防措施

(5)中西药结合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药品:
        1.1.2 试验动物: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分组:
        1.2.2 临床症状的观察:
        1.2.3 血液学测定
        1.2.4 疗效测定
        1.2.4. 1 感染率的变化:
        1.2.4. 2 动物转隐率:
        1.2.4. 3 治疗有效率:
        1.2.4. 4 治愈率: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的变化
    2.2 血常规的变化
    2.3 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结果
    2.4 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2.5 疗效测定结果
3 讨论

(6)温州市“猪高热病”的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高热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
        2、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3、威胁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4、威胁着社会的稳定
        5、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研究的目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猪高热病"研究进展
    1.1 流行特点
    1.2 临床症状
    1.3 病理剖检特征
    1.4 病原学
        1.4.1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
        1.4.2 猪瘟(HC)
        1.4.3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1.4.4 伪狂犬
        1.4.5 弓形体
        1.4.6 附红细胞
        1.4.7 链球菌
        1.4.8 副猪嗜血杆菌
        1.4.9 肠杆菌
    1.5 防治
第二章 "猪高热病"对温州养猪业的影响
    2.1 温州市生猪饲养动态
        2.1.1 1949~2009年间温州市年底生猪存栏量
        2.1.2 1997~2009年间温州市年底母猪存栏量
        2.1.3 1997~2009年间温州地区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的情况
    2.2 "猪高热病"对温州养猪业的影响
    2.3 温州市生猪生产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 温州市"猪高热病"发病情况的分析
    3.1 温州市"猪高热病"流行情况调查
        3.1.1 总体发病情况
        3.1.2 发病特点
    3.2 临床症状
    3.3 剖检病理变化
第四章 温州市"猪高热病"的病因分析
    4.1 "猪高热病"相关病原血清流行病学的分析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2 细菌性病原分析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
    4.3 病毒性病原的分析
        4.3.1 蓝耳病检测
        4.3.2 圆环病毒检测
        4.3.3 猪瘟检测
        4.3.4 流感检测
        4.3.5 伪狂犬病检测
    4.4 寄生虫检查
        4.4.1 弓形体
        4.4.2 附红细胞体病相关检查
    4.5 讨论
    4.6 病因分析
    4.7 结论
第五章 "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5.1 "猪高热病"的防治原则
        5.1.1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5.1.2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5.1.3 充分重视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5.1.4 实行药物药物保健制度
        5.1.5 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
        5.1.6 注意饲料卫生
    5.2 "猪高热病"的防治技术
        5.2.1 消毒杀虫技术
        5.2.2 药物保健技术
        5.2.3 合理免疫方案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猪附红细胞体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2.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
    3.亚单位疫苗在兽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4.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试验研究
    1.材料
        1.1 猪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所用材料
        1.2 抗原提取及分离所用材料
        1.3 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所用材料
        1.4 ELISA所用材料
        1.5 PCR检测所用材料
        1.6 主要仪器
        1.7 试验动物
        1.8 血清样品
        1.9 佐剂的制备
        1.10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2.方法
        2.1 猪附红细胞体血液样本采集与鉴定
        2.2 猪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
        2.3 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的制备
        2.4 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的纯化
        2.5 SDS-PAGE电泳
        2.6 Western blotting分析
        2.7 蛋白浓度的测定
        2.8 不同浓度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的制备
        2.9 最佳免疫浓度的筛选
        2.10 免疫效果分析
        2.11 攻毒试验
结果
    1 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的提纯与分析
        1.1 SDS-PAGE分析
        1.2 免疫印迹检测
    2 最佳免疫浓度的筛选
    3 免疫效果分析
        3.1 抗体水平检测
        3.2 CD4~+/CD8~+比值测定
        3.3 最佳佐剂组的细胞免疫水平检测
    4 猪附红细胞体攻毒试验
        4.1 临床症状的观察
        4.2 PCR检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8)猪附红细胞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2.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
    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试验研究
    1 材料
        1.1 染色特性所用材料
        1.2 运动性所用材料
        1.3 体外培养特性所用材料
        1.4 解离特性所用材料
        1.5 宿主特异性所用材料
        1.6 抵抗力所用材料
        1.7 传播途径所用材料
        1.8 主要仪器
        1.9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染色特性试验方法
        2.3 体外培养特性试验方法
        2.4 体解离特性试验方法
        2.5 宿主特异性试验方法
        2.6 抵抗力试验方法
        2.7 传播途径试验方法
    3 结果
        3.1 猪附红细胞体染色特性
        3.2 猪附红细胞体运动性
        3.3 猪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特性
        3.4 猪附红细胞体解离特性
        3.5 猪附红细胞体宿主特异性
        3.6 猪附红细胞体抵抗力
        3.7 猪附红细胞体传播途径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猪附红细胞体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试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手术所需器械及药品
        1.3 免疫抑制剂
        1.4 ELISA相关试剂
        1.5 PCR相关试剂
        1.6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猪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样本的采集与鉴定
        2.3 人工感染试验
        2.4 小白鼠血液学检查
        2.5 小白鼠血液样本的PCR扩增
        2.6 小白鼠血液样本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
        2.7 小白鼠血清中猪附红细胞体抗体检测
        2.8 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剖检
    3 结果
        3.1 感染前小白鼠检查
        3.2 猪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的鉴定
        3.3 小白鼠血液学检查
        3.4 小白鼠血液样本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
        3.5 小白鼠血清中猪附红细胞体抗体的检测
        3.6 感染小白鼠临床表现
        3.7 剖检变化
    4 讨论
        4.1 模型动物的选择
        4.2 模型动物的处理
        4.3 附红细胞体感染剂量
        4.4 试验动物的饲养环境
        4.5 附红细胞体感染后的鉴别方式
        4.6 猪附红细胞体及其抗体在模型动物体内的消长规律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调查
2 临床症状
3 病理剖检
4 实验室检验
5 防治
6 小结和讨论

四、凌源市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链球菌病诊治[J]. 邵善红.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10)
  • [2]牛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 白建新,徐振福. 中国畜禽种业, 2015(03)
  • [3]银狐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J]. 范世彤,陈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02)
  • [4]猪弓形虫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措施[J]. 谭永明,张宏民.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8)
  • [5]中西药结合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试验[J]. 魏香蒲,崔平,方素芳,顾小龙.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10)
  • [6]温州市“猪高热病”的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D]. 金俊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猪附红细胞体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D]. 吕舟. 延边大学, 2009(S1)
  • [8]猪附红细胞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曲平. 延边大学, 2007(06)
  • [9]猪附红细胞体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D]. 刘冰. 延边大学, 2007(06)
  • [10]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J]. 白建新,韩子民,王艳华. 现代畜牧兽医, 2007(01)

标签:;  ;  ;  ;  ;  

凌源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