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文艺的社会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飞[1](2020)在《近代黔东南宗族祠堂研究》文中认为黔东南优越的环境吸引了汉族移民的迁入。他们带来了汉族的宗族文化,自宋以后在与少数民族的长期交往中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宗祠的产生创造条件。黔东南宗祠兴起于明初,在近代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发展态势。其分布较为普遍但不均衡;在类型上具有层级性;建筑规模中等,一般由大门、中堂和寝堂构成。宗祠的兴起和发展为宗族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场所。宗祠的经济基础主要有坟地、山林和祭田。坟地来源渠道多元,祖遗和购置是最主要方式。山林是重要祠产之一,因分布广泛而数量较多。祭田作为宗祠经常性的经济来源,其规模有限,难以达到一些汉族地区的发展程度。从购置各类祠产的资金来源看,主要有族人捐献、罚款和借贷生息等方式。黔东南宗族以族长为核心建立祠产经管组织,但是族会制的产生表明宗族管理由族长负责制开始向个人领导下的集体负责制转型,族内民主化逐渐发展。此外,苗侗的寨老、理老也在祠务的经管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宗族从祠产的建置、存续到发生侵害等各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了宗族、村寨以及官方的积极互动,增强了对祠产的保护;通过有效经营促进了祠产的发展,为宗祠开展祭祀等活动准备了条件。祠祭是最为严肃隆重的活动。近代黔东南宗族通过制定严格的祭祀规范和有序开展祭仪各环节确保祠祭的顺利,实现尊祖敬宗收族之效。与此同时,苗侗等族特有的祭祖仪式也在盛行。以祠祭为主的各类祭祖仪式的并行,反映了汉族与苗侗等少数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实现了相互吸收,共同发展。此外,黔东南宗祠努力设法救济贫困族人,积极倡导族人相互救济;通过办学校、助学奖学和劝诫族人向学等多种路径鼓励族人读书学习,为子弟求学创造条件。这不仅有助于维持宗族的稳定,也有利于宗族的发展壮大,从而在地方社会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近代黔东南宗族一方面倡导落实息争戒讼,积极配合政府组织团练;另一方面捐资办学,建设地方基础设施,有力地维护着地方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了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但是,宗族械斗对地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以上研究表明,当代政府需要加强对宗族的管理,积极引导其利用宗祠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更应使宗祠在推进民族融合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应薇[2](2019)在《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接受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先秦两汉时期,自《诗经》编订传播以来,各家对早期诗歌艺术的运用和解说就不绝如缕,《诗经》孕育于礼乐而又反映了礼乐所体现的政治价值和社会意识。尤其以儒家学派最盛,他们引《诗》、解《诗》来阐发弘扬他们的学说和政治思想,由此形成了儒家早期的诗学批评萌芽。然而当时诗、乐、礼杂糅的大文学环境和文史哲不分的政治礼教形势形成了诗歌早期的一些特点。孔子是儒家学派中最早说《诗》并以诗为教的学者,也是先秦儒家诗论的开创者,在出土文献上博竹简和郭店楚简的发现也揭示了孔子诗学观注重政教和抒情的二元性特点,同时又下启孟、荀儒家诗学理论,可以说先秦儒家的诗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滥觞和中国文艺思想的萌芽。魏晋六朝的文论思想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这得益于魏晋六朝文学家在对先秦两汉文学思想的积极接受继承中进一步对文学创作本质规律的探索和发现。魏晋六朝作家们开始关注诗歌的情感、风格、创作构思、辞采等艺术特征,既发扬先秦两汉时期正确的儒家诗学观念又对其加以革新,他们在自己的诗论着作中破而后立式的将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六朝文论重新整理结合成新的适应文学发展的批评理论,可以说这个时期的魏晋六朝文论不仅继承了儒家对诗歌本质特征及其功能的认知,还对诗歌抒情言志的艺术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做了尝试性的探索。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诗歌本体论的承继与改造,通过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之发生以及诗学思想的具体内涵进行概括和总结,进而从魏晋六朝诗学之深化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探求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诗歌本质特征的再认知和新发现。第二章围绕诗歌功能论进行论述,主要以魏晋六朝时期的主要诗论和文论为研究对象,从中寻找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功能论的接受与发展。论述的重点在于魏晋六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巨着《文心雕龙》中所凝结的诗学思想和诗论专着钟嵘《诗品》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迁移。通过对先秦两汉及魏晋六朝时期诗歌功能的发展变化来考察魏晋六朝诗歌功能的发展演变特征。第三章论述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诗歌创作论与批评论的扬弃。围绕诗歌创作论和批评论分别对先秦两汉和魏晋六朝时期的诗歌理论进行甄别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来探究魏晋诗歌创作论和批评论的极大丰富与发展以及魏晋文论家们所产生的新的诗歌创作方法和批评视角的转移。第四章专论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风格论的拓展。针对先秦两汉诗歌风格的萌芽以及其早期观点来探讨魏晋六朝时期诗歌风格的集大成发展及诗歌风格的发展趋势。第五章论述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论接受与发展的价值意义。分成两节,第一节讨论魏晋六朝文论建构了成熟的具有中国文论特色的诗学观以及对诗歌审美艺术本质的准确认知,魏晋六朝以后的诗学理论和诗学价值范畴都是熔铸了前代诗歌理论成果而进行升华的。第二节则要用批评性的视野谈及先秦两汉和魏晋六朝文论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社会价值,而这两种价值最终要归于“人文”的价值关怀,甚至渗透到整个诗歌批评理论与创作实践中。
牛志威[3](2018)在《晚清粤港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晚清时期,粤港之地是小说创作出版中心上海之外,另一小说创作出版较为繁盛的地区。晚清粤港小说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报刊小说和单行本小说。经全面搜集,现见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共50家,刊载小说共50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共22家,出版单行本小说共48种。本论文从地域角度,对晚清粤港创作出版的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共五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现状并拟定论文框架。第一章在全面搜集晚清粤港小说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粤港小说进行整体概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晚清粤港小说的发展态势与地域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晚清粤港小说的作家群体。首先,全面细致地考索粤港每篇小说的作者署名,尽可能多地弄清晚清粤港小说的作者及其生平。其次,从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身份共性较大的籍贯、创作时的年龄阶段、政治倾向等几个方面,认识小说家群体与小说整体面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论述晚清粤港小说的主流思想——排满革命宣传及其表达途径。为达到宣传排满革命的目的,晚清粤港小说家对小说类型及小说主人公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是小说家主要选择的小说类型。抗清人物与反清人物及其后代、晚清革命派人物、晚清保皇派人物是小说家主要选择或虚设的小说主人公,其中小说家对最后一类小说主人公是持批判嘲讽态度,对前数种小说主人公则是持赞扬歌颂态度。第四章全面论述晚清粤港小说排满革命宣传之外的其他主题,主要包括批判现实中的丑恶人物及丑恶现象、提倡实业、戒烟戒嫖、广博见闻、消闲娱乐等。第五章对晚清粤港小说家中成果丰富,但却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的王斧、黄伯耀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个案研究,弄清他们创作的小说作品,并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总体认识。结语总结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意义。思想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和内容以粤人粤事为主,是晚清粤港小说的两大特色。其中前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革命者而形成,后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粤籍人而形成。就其历史意义看,一方面,晚清粤港小说与同时期其他地域的小说互相影响,共同促成了晚清中国小说的繁荣,其对晚清南洋地区的华文小说创作影响尤大。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是粤港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形成的小说兴盛传统对粤港之后的小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附录主要是对晚清粤港小说及小说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附录共五个: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浦晗[4](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认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周琳[5](2016)在《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乐然,民国时期的革命家、政治活动家、画家、考古艺术家。一生经历了政治与文化两个领域的活动,在两个领域中皆具历史价值。活动范围涉及政治活动、文化社团、报刊传媒、艺术教育、艺术考古等多个门类的经历,在艺术家之中极具特殊性。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韩乐然辗转中国十几个省份和欧洲十个国家从事无产阶级革命,限定与促成了韩乐然身兼多职且热衷于艺术创作与文化活动的经历。革命视域中的艺术活动,不仅与革命活动相辅相成,也凝结了浓重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倾向。从“青年画会”的建立到“奉天美术专科学校”再到“克孜尔艺术考古”,其艺术活动逐步加深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联,艺术活动起到了多重社会性的功能。宏观社会革命的理想与目标主导下,韩乐然的艺术创作致力于反叛动荡的社会现实,超越社会与时代乃至学术的限制;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反映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需求与审美,在意识上传递积极向上的战斗精神。以此形成独立于他所在的“表现主义”、欧洲“现代主义”与抗战美术“革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艺术风格,艺术追求超越学术局限表现社会理想,探索“大众美术”与现代绘画结合的实践方式,表现出融合性的民俗美术风格特征。本文结合历史背景,运用社会学、文献学、分类学与图形学结合的方法,经研究得出观点:1.韩乐然是最早确立无产阶级文艺观并进行“大众美术实践”的艺术家;2.艺术活动同时作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途径,使他成为最早的“左翼美术家”,建立了第一个“左翼美术社团”,建立东北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同时也是沈阳最早的共产党组织的根据地。3.韩乐然的艺术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受到革命活动与艺术观念的限制,其研究价值并非在艺术创新与学术层面的代表性,而是作为艺术家兼有革命贡献与历史价值以及特殊艺术家的典型意义。本研究认为探究个案的特殊经历涉及多个门类艺术活动及其具有多领域的开创性意义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潘显一[6](2015)在《“道门文扶”:道教艺术作用论探究》文中提出道教的艺术作用论,基于其"道艺"观,源于道家而逐渐超越道家。《太平经》明确艺术有"炼性"、"益世"的作用,脱离了道家与黄老排斥"五音"、"五色"的思路;葛洪论证"文非余事",其目的是阐明道教"不得无文";成玄英认为"乐音和性",且可"上调阴阳,下和时俗",作用非常广泛;谭峭论证音乐能以"感激之道"起作用,进而实现道教的"教化"目标。所以,后世道教总结艺术的核心作用和价值是"道门文扶",反映了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孟丽君[7](2004)在《试论文艺的社会作用》文中提出在研究文艺的社会作用时,我们应该看到,文艺的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和审美教育作用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一切文艺作品,都必须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
刘绍瑾,朱华英[8](2002)在《孔子文艺思想研究百年回顾》文中认为在“中国文学批评”这一学科形成并得到极大发展的 2 0世纪 ,对孔子文艺思想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研究历史的阶段、几个重要的具体问题、整体评价及中西比较三大部分对近百年来的孔子文艺思想研究作了全面的回顾 ,试图说明 ,对孔子文艺思想研究的状况及其评价 ,堪称 2 0世纪政治、文化、学术思潮的晴雨表。
陈传才[9](1997)在《从百年文论史得到的启示——关于文学价值取向与观念嬗变的审思》文中指出贯穿于百年文论史的重要问题之一,即不同的文学价值观念,成为区分不同文学理论学派的显着标志。有的肯定和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有的淡化或否定文学的社会价值;无论前者或后者,情况都颇复杂,甚至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变化过程。从梁启超、王国维到鲁迅的理论探索,"历史的启示"深刻指明: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作指导,总结既往与当今文学价值嬗变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认识文学的价值,艺术地实现文学的社会作用,这是新时代对文学的迫切要求。
李文[10](1995)在《适应市场经济新特点 探索发挥社会主义文艺作用的新途径》文中认为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对社会主义文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文艺是党的一块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如何使其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社会作用,这是我们亟待解决和探索的新课题。
二、试论文艺的社会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文艺的社会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黔东南宗族祠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黔东南宗祠的形成及发展 |
第一节 黔东南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一、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 |
二、聚族而居的苗侗社会 |
第二节 宗族祠堂在曲折中发展 |
一、黔东南宗祠的发展 |
二、宗祠的类型、结构和规模 |
第二章 宗族祠堂的经济基础 |
第一节 宗族祠堂的坟地山林 |
一、来源多样化的坟地 |
二、广泛分布的山林 |
第二节 宗族祠堂的祭田 |
一、规模有限的祭田 |
二、购置资金的来源 |
第三章 宗族祠产的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祠产的经管组织 |
一、族长总理宗祠事务 |
二、管理组织的近代转型 |
三、组织的少数民族特色 |
第二节 祠产的全面保护 |
一、监管直接管理人 |
二、对宗族祠堂的保护 |
三、对田地山林的保护 |
四、官民评判与神明裁判 |
第三节 祠产的灵活经营 |
一、对坟地的经营 |
二、对山林的经营 |
三、对祭田的经营 |
第四章 宗族祠堂的祭祀仪式 |
第一节 祠祭的各类规范 |
一、对值祭人的要求 |
二、对参祭人的规定 |
三、规范神主牌位 |
第二节 祭祀仪式的开展 |
一、祭祀前准备活动 |
二、祭祀仪式的举行 |
第五章 宗族祠堂的教养活动 |
第一节 宗族祠堂的救济活动 |
一、设法救济族中贫者 |
二、鼓励族人开展互助 |
第二节 宗族祠堂的兴学助教 |
一、积极创办族学 |
二、奖助族中子弟 |
三、劝诫子弟向学 |
第六章 宗族祠堂对地方社会的作用 |
第一节 维持地方社会的稳定 |
一、倡导落实息争戒讼 |
二、配合政府组织团练 |
第二节 推动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 |
一、捐资创办乡村学校 |
二、建设地方基础设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接受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及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本体论的承继与发展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者对诗歌本质特征认知的滥觞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承继与发展 |
第二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功能论的丰富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者对诗歌功能的认识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诗歌功能论的丰富 |
第三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创作论与批评论的扬弃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者对诗歌创作论与批评论的尝试性探索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诗歌创作论和批评论的扬弃 |
第四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风格论的拓展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家诗歌风格论的萌芽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风格论的拓展 |
第五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论接受与发展的意义 |
第一节 建构了基本成熟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 |
第二节 深化了中国诗歌理论的价值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晚清粤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一)关于“晚清” |
(二)关于“粤港小说” |
三、晚清粤港小说研究现状 |
(一)晚清粤港部分小说家及部分小说作品的个案研究 |
(二)晚清粤港小说某些局部的综合研究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晚清粤港小说概观 |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发展态势 |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地域分布 |
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与出版小说机构的地域分布概况 |
二、晚清粤港小说地域分布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研究 |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概况 |
一、晚清粤港小说作者考索面临的问题 |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成分统计 |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成分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
一、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籍贯分布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
三、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政治倾向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
第三章 排满革命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上) |
第一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类型选择 |
一、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 |
二、“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 |
三、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 |
四、大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小说 |
第二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主人公选择及情感倾向 |
一、抗清、反清人物及其后代 |
二、晚清革命派人物 |
三、晚清保皇派人物 |
第四章 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下) |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和丑恶人物 |
第二节 宣传戒烟(鸦片) |
第三节 提倡实业 |
第四节 广博见闻和娱乐消闲 |
第五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王斧小说研究 |
一、王斧小说考 |
二、王斧小说的主题思想 |
三、王斧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二节 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 |
一、黄伯耀的小说理论文章与小说作品考 |
二、黄伯耀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总体概貌 |
结语 |
一、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 |
二、晚清粤港小说的历史意义 |
附录 |
附录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 |
附录二: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 |
附录三: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 |
附录四: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 |
附录五: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5)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章结构与相关概念 |
第一章 韩乐然的革命活动 |
第一节 早期成长经历 |
第二节 民族主义革命活动(1919—1923) |
一、参与民族独立运动 |
二、在境外的革命活动 |
三、与共产国际代表访华相关的活动 |
四、参加高丽共产党和韩国临时政府活动 |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革命活动(1924-1937) |
一、建立沈阳第一个党支部 |
二、推进哈尔滨北满党建工作 |
三、组织进步社团、创办报刊杂志 |
四、领导政治运动 |
五、组织国共合作活动 |
六、共产国际情报工作 |
第四节 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938-1947) |
一、在“东北救亡总会”的抗战活动 |
二、去抗战前线视察联络 |
三、协调国共两军战事关系 |
四、和平解放新疆西藏的筹备工作 |
小结 |
一、繁重与多变动的革命活动 |
二、广泛的个人才能 |
第二章 韩乐然的艺术生涯 |
第一节 萌芽时期的绘画自修 |
第二节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学习 |
一、上海美专的“新学”教育 |
二、“表现主义”的学习环境 |
三、艺术师从 |
第三节 去法国巴黎的艺术深造 |
一、流离转徙的欧洲经历 |
二、进入卢浮宫美术学院学习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宣传与创作 |
一、组织“东总”抗战宣传活动 |
二、从事抗战美术宣传 |
第五节 西北时期的创作活动 |
一、深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
二、创作民众题材作品 |
小结 |
一、认同后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 |
二、对巴黎区域性绘画思潮的思考 |
三、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推介 |
四、提倡抗战美术与民族化美术 |
第三章 韩乐然艺术作品研究 |
第一节 自然题材作品 |
一、20年代作品 |
二、30年代作品 |
三、40年代作品 |
第二节“大众美术”题材作品 |
一、劳动者为题材的写生创作 |
二、民俗题材创作 |
三、人物肖像创作 |
第三节 抗战题材作品 |
一、抗战宣传画 |
二、参与绘制《全民抗战》 |
三、木版封面画 |
第四节 民族与民俗题材作品 |
一、民族题材创作 |
二、洞窟壁画临摹 |
第五节 实用美术作品 |
一、革命宣传的新春贺卡 |
二、建筑类设计 |
小结 |
一、创作方式——“写生即是创作” |
二、表现形式——速写入画 |
三、造型特征——符号性的造型元素 |
四、构图特征——形式感与程式化 |
五、关注点——强调光线的作用与效果 |
六、绘画风格——象征性与表现性融合 |
第四章 韩乐然的艺术活动 |
第一节 美术教育活动 |
一、东北早期美术教育环境 |
二、沈阳美术专科学校的开创 |
三、美术执教 |
四、对黄胄的艺术启蒙 |
第二节 艺术展览 |
一、东北时期的美展 |
二、欧洲时期的画展 |
三、抗战时期的展览 |
四、西北时期的展览 |
第三节 艺术社团组织 |
一、组织“青年画会” |
二、开办“奉天美术研究院” |
三、组织“中国留法艺术学会” |
第四节 艺术考古 |
一、新疆考古的动因 |
二、克孜尔艺术考古发现 |
小结 |
一、多元活动中的内在关联 |
二、艺术活动的社会性特征 |
第五章 韩乐然的艺术观念 |
第一节 艺术本质论的表述 |
一、艺术来源:积极的生命观 |
二、艺术表现宗旨:源于自然超越自然 |
三、艺术功能:“潜势力”的社会作用 |
第二节 艺术表现形式的认知 |
一、提倡求“真”的表现性 |
二、提倡艺术“超越时空限制” |
三、倡导非功利性的艺术创作 |
四、倡导面向大众的艺术方向 |
第三节 艺术观念的阶级视角 |
一、强调艺术的阶级性 |
二、倡导艺术家承担社会责任 |
第四节 从“进化”视角看待艺术流派 |
一、主张艺术反抗传统的束缚 |
二、批判古典主义绘画 |
三、对西方现代绘画流派的辨析 |
四、提倡艺术家形成自己的风格 |
小结 |
一、以情感与观念为衡量艺术的基础 |
二、以社会作用为艺术价值的评判标准 |
第六章 革命限定中的艺术特质 |
一、限定中的艺术经历 |
二、艺术观念中的革命视角 |
三、艺术创作的政治意图与功用 |
四、艺术活动服务于政治 |
五、艺术家身份的政治作用 |
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道门文扶”:道教艺术作用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想尔注》以 “五色”、“五音”为 “伤人”之物 |
二、《太平经》认为艺术既可 “炼性”又能 “益世” |
三、葛洪认为 “文非余事”,道教 “不得无文” |
四、成玄英既讲 “乐音和性”, |
五、谭峭认为音乐以 “感激之道”实现社会的 “教化” |
四、试论文艺的社会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黔东南宗族祠堂研究[D]. 张旭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接受与发展[D]. 应薇. 宁夏大学, 2019(02)
- [3]晚清粤港小说研究[D]. 牛志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5]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D]. 周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6]“道门文扶”:道教艺术作用论探究[J]. 潘显一. 宗教学研究, 2015(04)
- [7]试论文艺的社会作用[J]. 孟丽君. 科学管理研究, 2004(S1)
- [8]孔子文艺思想研究百年回顾[J]. 刘绍瑾,朱华英. 孔子研究, 2002(06)
- [9]从百年文论史得到的启示——关于文学价值取向与观念嬗变的审思[J]. 陈传才. 文艺研究, 1997(02)
- [10]适应市场经济新特点 探索发挥社会主义文艺作用的新途径[J]. 李文.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19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