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人工感染绵羊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沈达[1](2021)在《江苏省部分规模化猪场肠道病原菌的临床检测及大肠杆菌的部分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是兽医临床的肠道病原菌,对猪病的发生以及公共卫生具有一定影响,做好其临床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抗菌药物在猪细菌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由于不合理的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需求。为了解规模化养殖场中重要病原菌的流行情况,采集了江苏省部分地区腹泻猪肛拭子493份。建立了 PCR方法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进行了临床检测。结果发现:致病性大肠杆菌阳性样品301份(61%)、空肠弯曲杆菌阳性样品3份(0.6%)、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阳性样品2份(0.4%)、产荚膜梭菌阳性样品14份(2.8%)。该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仍然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病原。空肠弯曲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虽然为低频率感染,但在公共卫生方面值得关注。对检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阳性的样品进行细菌学分离,获得了301株大肠杆菌。通过常见菌毛、毒素、毒力岛等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了分离株存在16种不同的毒力基因类型,分别为F18+Stx2e+125株(41.5%)、HPI+68株(22.6%)、Stx2e+30株(10%)、LT1+ST2+20株(6.6%)、F4+Stx2e+10株(3.3%)、LT1+ST1+10株(3.3%)、ST1+ST2+Stx2e+9株(3%)、F4+6株(2%),F41+5株(1.7%)、ST2+4株(1.3%)、F5+3株(1%),LEE+3株(1%),LT1+3株(1%)、ST1+3株(1%)、F4+F5+F41+1 株(0.3%),ST1+ST2+LEE+Stx2e+1株(0.3%)。进一步分析表明,HPI+大肠杆菌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1~15日龄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Stx2e+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则主要来自30日龄以上的腹泻仔猪。通过使用O抗原单因子血清对分离株进行O抗原型鉴定,确定了 15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O抗原型,分别为O139(66.8%)、O107(11.9%)、O15(10.6%)、O45(2.6%)、O101(2.6%)、O54(1.3%)、O21(0.7%)、O138(0.7%)、O78(0.7%)、O141(0.7%)、O159(0.7%)、O111(0.7%)。其中O139抗原型主要见于 F18+Stx2e+株。为比较不同毒力因子型大肠杆菌的毒力差异,选取3株代表性分离株(F4+株,F41+Sxt2e+株,ST1+ST2+LEE+Stx2e+株),以4周龄ICR小鼠进行半数致死量测定。结果显示,所试分离株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5×109 CFU/0.5 mL、1.9×109 CFU/0.5 mL、1.2×109 CFU/0.5 mL。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与其携带的毒力基因呈现明显的相关性。通过对小鼠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可发现攻毒组小鼠的小肠细胞轮廓不清晰、细胞坏死、肠黏膜脱落、炎性细胞浸润等明显病变,而对照组未发现病变。为兽医临床用药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对其中15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抗生素耐药性测定。结果发现大部分分离株(83.3%)对6~8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其中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强力霉素、头孢曲松、多粘菌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磷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比例分别为90.7%、87.3%、80.7%、78%、67.3%、57.3%、56.7%、52.7%、51.3%、50%、43.3%、12.7%、10.7%。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日龄仔猪和不同地区的细菌耐药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日龄越大的腹泻猪,其分离株耐药率越高,这或许与临床用药的频率以及不同地区用药的差异有关。
籍欣[2](2020)在《家畜李氏杆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方法》文中指出李氏杆菌病是一种由李氏杆菌导致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一般零星散发,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所以对该病的研究与防治也非常重要,现将有关材料整理如下,为家畜养殖提供参考。1发病机理李氏杆菌病有若干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不同种动物之间呈不规则的分布,在自然病例中,内脏型(败血型)李氏杆菌病(有或死脑膜炎)最常见于单胃动物及青年反
熊静禹[3](2020)在《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临床分离与Fla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认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为胞内寄生菌。不但能感染动物,也可以感染人类引发公共卫生问题。为做好江苏省肉羊的健康养殖、肉羊源相关病原的风险评估,该研究对江苏主要养羊地区进行了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临床检测,并研制了针对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鞭毛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PCR方法,对2017-2019年江苏主要养羊地区采集的1036份羊源肛拭子样品进行临床快速检测,确定2份(0.19%)样品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阳性;该结果表明了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在江苏的肉羊养殖中为低频率感染,流行率较低。取2份PCR检测阳样品用特异性培养基PALCAM琼脂进行细菌分离,获得2株疑似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分别命名为JC8株、JC46株)。通过对分离株的质谱鉴定、生化分析,确定JC8株、JC46株细菌均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利用多重PCR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2株分离株血清型均属于1/2a或3a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显示JC46株有弱生物被膜形成能力,JC8株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指导江苏地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的抗生素用药,对JC8株与JC46株细菌进行了药敏实验,结果表明2株细菌均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头孢拉定、林可霉素、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敏感,对多粘菌素和恩诺沙星耐药;JC8株对青霉素耐药,JC46株对青霉素敏感。FlaA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鞭毛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其抗体可用于该菌的检测。根据GenBank发布的FlaA基因(fla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于FlaA结构蛋白基因的扩增。使用PCR方法将其扩增并插入到pMD-18-T中进行克隆。经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FlaA结构蛋白基因与发表的序列一致。用BamH I与SamI将目的片段从pMD-18-T载体切出,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6P-1;获得的质粒pGEX-6P-1-FlaA转化进大肠杆菌BL21(DE3)中。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后,在细菌裂解上清与沉淀中均表达,融合蛋白GST-FlaA(约55 kDa)。使用GST纯化柱纯化蛋白,用抗GST血清作为第一抗体,羊抗鼠IgG作为第二抗体进行Western-blot,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与抗GST血清发生反应。利用所得已纯化融合蛋白GST-FlaA作为免疫原,按照常规程序免疫6周龄BALB/c小鼠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最终获得2株能够稳定分泌识别FlaA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3C4株和6F8株)。抗体亚类鉴定结果显示2株细胞产生的抗体亚类均为IgGl,轻链均为κ型。使用体内诱生法获得腹水,3C4株和6F8株细胞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000、1:64000,且均能与FlaA包被抗原呈阳性反应,并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通过凝集试验,3C4株和6F8株单抗均能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发生凝集反应。表明所制备的单抗可以用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分离株的鉴定。
彭侃霖,郑文亚,李春林,童静娴,刘犇[4](2018)在《李氏杆菌感染雌性小鼠生殖器官的病理学观察》文中指出为了研究李氏杆菌对生殖器官的影响,从感染病羊分离纯化得到李氏杆菌,以雌鼠为模型,设立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李氏杆菌,对照组小鼠注射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对小鼠进行剖检,H. E.染色后镜检观察雌鼠生殖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的子宫组织间隙较大,肌层增厚,出血严重,子宫内膜上皮脱落,淋巴细胞浸润;卵巢髓质处出血,颗粒细胞凋亡,黄体细胞空泡化。本试验对进一步探讨母畜感染李氏杆菌的发病机理和临床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吴静,陈瑛,贾桂珍[5](2018)在《新疆阿拉尔市绵羊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带菌情况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阿拉尔周边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带菌情况。从阿拉尔市无菌采集120份羊鼻拭检样,依次进行两步增菌、选择性分离平板分离培养、初筛试验、生化鉴定,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致病力。结果从120份样品中分离4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带菌率达3.3%。4株LM均引起小鼠发病,其中2株菌可使小鼠死亡。结论阿拉尔周边羊鼻拭中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带菌率为3.3%,但都有致病性,调查为该地区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估及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监测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赵新斐,尚文婧,王静梅,剡根强[6](2012)在《不同来源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inlB和actA基因的克隆测序分析及基因缺失株的毒力试验》文中提出根据GeneBank上发表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内化素B(internalin B,inlB)和肌动蛋白A(actin A,act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5株不同来源的健康绵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和一株临床分离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inlB及act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分析其序列,并对2株部分基因缺失的单增李氏杆菌进行小鼠攻毒试验。结果表明:5株健康绵羊分离株单增李氏杆菌与临床分离株有较高的同源性,并且发现2株部分基因缺失的单增李氏杆菌;小鼠攻毒试验表明缺失株毒力有降低,但是不明显。
蒋建军[7](2011)在《缺失inlC2突变株增强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对上皮细胞的内化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是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病原菌,广泛存于自然环境和食品加工环境,耐酸、耐盐,低温下可繁殖,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脑膜炎、败血症和胃肠炎,致死率达20-30%,给人及动物健康带来较大危害。不同来源的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的毒力差异很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斯特菌的毒力因子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内化素C2(InlC2)是LM内化素家族中众多内化素的成员之一。它存在于主要的致病性李斯特菌菌株中,为LM所独有,常与iinlD等内化素基因形成基因簇,发挥其功能,近来研究表明,InlC2与InlA一起在李斯特菌病的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InlC2在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重要内化素的关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PCR的方法检测了134株来源不同的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inlA、inlB、inlC、inlC2、inlD、inlE、inlG内化素的分布以及ascB-dapE内化素岛的内化素的构成情况,结果:除1/2b型的菌株S10不含inlA和inlB,其余都含有inlA和inlB。inlC存在于所有谱系Ⅰ、Ⅱ(121/121)和53.8%(7/13)谱系Ⅲ菌株。inlD存在于所有谱系Ⅰ100%(55/55)、谱系Ⅱ25.7%(17/66)和谱系Ⅲ69.2%(9/13)。inlE存在于所有谱系Ⅰ、Ⅱ(121/121)和谱系Ⅲ30.7%(4/13)。inlG在谱系Ⅰ中不存在(0/55),谱系Ⅱ74.2%(49/66)和谱系Ⅲ30.7%(4/13)。134株中有110株(82.1%)含有inlC2。所有谱系Ⅰ(血清型1/2b和4b)都含有inlC2基因,除一个在inlGC2DE基因群中以外,其余都在inlC2DE中,在谱系Ⅱ中49株血清型1/2a的其中47株菌含有inlC2,在inlC2DE(17/47)或inlGC2DE(30/47)基因群中,16株血清型1/2c中仅有一株含有inlC2基因,存在于inlGC2DE基因群中,谱系Ⅲ中的13株菌其中6株inlC2存在于inlGC2DE(4/6)基因群或别的结构中(2/6),此外,其余5个种无inlC2基因。结果表明:LM特有的内化素基因inlC2出现在所有谱系Ⅰ和大多数血清型1/2a的菌株中。谱系Ⅲ中存在相对较少。inlC2与其他内化素基因inlD、inlE,有时inlG一起在ascB-dapE内化素岛中组成不同的内化素基因簇。使ascB-dapE内化素岛具有较大的多态性,这可作为区分LM谱系/血清型的分子标志。2、PCR扩增inlC2基因两端的同源臂,融合后,使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LM标准株681和L10的△inlC2缺失突变株。经氯霉素筛选突变株,旁侧引物扩增和测序方式验证获得△inlC2缺失突变株。3、通过LM681和L10与相应△inlC2突变株的生长培养、BALB/c小鼠增殖试验,ICR小鼠毒力试验,致死病理解剖和常规组织染色法,确定△inlC2突变株对LM毒力的影响。结果:亲本株与突变株生长培养结果之间差异不显着。在小鼠体内增殖试验中△inlC2突变株与亲本株之间差异明显,△inlC2突变株在脾脏中的存活数是亲本株的10倍(P<0.01),在肝脏中是亲本株的7倍。ICR小鼠毒力试验LD50差异不显着。组织染色结果显示△inlC2突变株引起的病理变化比亲本株要明显,特别是在脑、脾脏和肝脏。结果表明:inlC2与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对小鼠的致病能力的大小有关。△inlC2突变株对小鼠的致病力增强了。4、通过LM681、Ll0及其△inlC2突变株对Hela细胞的粘附、侵袭和细胞内的增殖试验,确定inlC2基因的缺失是否会影响LM对细胞的感染作用。结果:△inlC2突变株比它们的亲本株的对HeLa细胞的粘附能力增强1.3倍(P<0.05),侵袭力约2.7倍(P<0.01),细胞内增殖是亲本株的1.7倍。这些数据结果表明:inlC2基因的缺失增强了LM对HeLa细胞的内化作用。5、分别通过qRT-PCR(?)Iwestern blot评估inlA和inlB的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以确定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inlC2突变株内化作用的增强是否与inlA和inlB有关。结果:inlA和inlB的转录水平并没有增加,但产量却有很大提高。结果表明:inlC2基因的缺失增加了InlA的产量但没有改变inlA的转录水平,InlB也同样如此。6、通过qRT-PCR检测对比人工胃液(pH 2.5)和BHI中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的inlA, inlB、inlC2、inlD和inlE转录水平。确定inlC2是否与感染有关。转录结果:在人工胃液中inlC2、inlA和inlB转录水平相对于在BHI中(pH 7:P<0.01)显着增加。相反inlD和inlE转录水平没有变化。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中inlC2被诱导表达,表明它可能是另外一个在感染中起作用LPXTG内化素基因,再者说明它的表达是单顺反子,独立于inlD和inlE外的单独表达。所有以上结果表明inlC2基因缺失增强了LM的致病性,LM的内化作用是以不同的内化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网络结构来调节。并且可能与其他感染相关因子(例如分选酶A)与LPTGX基序支撑蛋白的易位有关。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索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的功能基因及其调控机制、致病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高磊,王静梅,蒋建军,剡根强,白晶[8](2010)在《小鼠体内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动态分布及病理变化》文中提出为进一步研究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致病机制,培养浓度为9×109 cfu/mL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采用Karber法测得该菌对小鼠的LD50为2.85×108 cfu/mL。由此建立小鼠模型,然后人工腹腔感染小鼠30只,分别在感染后2h、4h、6h、8h、10h、12h、24h、48h和72h定期剖杀感染小鼠,取其脏器,采用PCR方法、分离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方法,对感染模型小鼠体内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动态分布及各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感染2h,脾、肝、心血组织中均可检测到单核增多性李氏杆菌DNA,同时从上述脏器也可分离到单核增多性李氏杆菌;感染6h,大脑中可检测到单核增多性李氏杆菌DNA,并在感染后72h可分离到该细菌;感染4~6h,脾、心血、肝脑即开始出现病理变化和组织学变化。
高磊[9](2010)在《致绵羊脑炎李氏杆菌在模型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及actA、inlB毒力基因的序列测定》文中研究表明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主要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本菌对人、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均有侵袭力,可引起人及各种动物的脑炎、败血症及流产,在公共卫生方面有其特殊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关LM对人及动物的致病机理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LM标-2株和绵羊-90株LD50的测定,建立人工感染小鼠模型,采取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的脏器,采用PCR方法、分离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方法对感染模型小鼠体内的李氏杆菌动态分布及各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初步研究以并对致绵羊脑炎李氏杆菌分离株的actA和inlB毒力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Karber法计算得知:LM标-2株的LD50为:4.180×108CFU/ml; S-90的LD50为:2.85×108CFU/ml。表明S90株的毒力强于标-2株。2、S-90株感染后2h,脾、肝、肾、心血组织中均可检测到李氏杆菌DNA,同时从上述脏器也可分离到李氏杆菌;感染后6h大脑中可检测到李氏杆菌DNA,并在感染后72h可分离到该细菌;感染4-6h后脾、肾、心血、肝脑即开始出现病理变化和组织学变化。标-2株则是在感染后2h,均可以从脾、肝、肾、心血、大脑中检测到李氏杆菌,同时从脾、肝、肾、心血中可分离到该菌,感染后8h大脑中可检测到李氏杆菌DNA,而大脑需要在72h后分离到该菌。感染6h后脾、’肾、心血、肝脑即开始出现病理变化和组织学变化。说明S-90株更容易侵袭各个脏器和突破血脑屏障。3、采用PCR分别扩增致绵羊脑炎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和食源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actA结构基因和inlB结构基因的部分片段,结果含有actA基因为标-2、S-90;含有inlB基因为标-2、S-90;并将含有actA结构基因和inlB结构基因的PCR产物克隆至PMD19-T载体上,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测序后的序列与GenBank上相应的序列作比较,结果显示,含有actA结构基因的标-2株、S-90株与原序列的同源性为99.10%、92.71%,含有inlB结构基因的标-2、S-90与对应的原序列的同源性为:99.68%、92.54%。表明不同来源的李氏杆菌在多态性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人及家畜的李氏杆菌致病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为今后研究LM致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赵松波[10](2009)在《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文中认为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李氏杆菌溶血素(Listeriolysin O,LLO)是重要的毒力因子。本文用PCR扩增并克隆了hlyA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hlyA,在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最佳表达条件为IPTG 1.0mmol/L、诱导温度28℃、诱导时间5h,表达的LLO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用亲和层析法获得了纯度较高的LLO。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LLO能被小鼠的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反应原性。用纯化的LLO免疫小鼠,在免疫后45天,可完全保护致死剂量LMO的攻击。建立了利用表达LLO检测LMO的ELISA方法。
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人工感染绵羊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人工感染绵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部分规模化猪场肠道病原菌的临床检测及大肠杆菌的部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致病性大肠杆菌概述 |
2. 空肠弯曲杆菌概述 |
3.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概述 |
4. 产气荚膜梭菌概述 |
5.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概述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规模化猪场四种肠道病原菌的PCR检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药物耐药性试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家畜李氏杆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理 |
2 临床症状 |
3 诊断 |
4 治疗 |
(3)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临床分离与Fla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 |
第一章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临床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
1 材料 |
1.1 参考菌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 细菌DNA模板的制备 |
2.4 快速PCR检测方法的确立 |
2.5 样品快速检测 |
2.6 阳性株的纯培养 |
2.7 细菌的质谱鉴定 |
2.8 生化鉴定 |
2.9 细菌的血清型多重PCR鉴定 |
2.10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 |
2.11 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
3 结果 |
3.1 PCR检测方法的确立 |
3.2 样品的快速检测结果 |
3.3 细菌的纯培养与分离 |
3.4 细菌的质谱鉴定结果 |
3.5 生化鉴定 |
3.6 细菌血清型多重PCR结果 |
3.7 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 |
3.8 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FlaA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鉴定 |
1 材料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工具酶及试剂 |
1.3 设备与仪器 |
2 方法 |
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PCR模板的制备 |
2.3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flaA的PCR扩增 |
2.4 flaA的克隆与筛选 |
2.5 flaA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6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2.7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其抗原性鉴定 |
3 结果 |
3.1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flaA的PCR扩增 |
3.2 原核表达载体鉴定 |
3.3 重组菌pGEX-flaA诱导表达的SDS-PAGE分析 |
3.4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抗原性鉴定 |
4 讨论 |
第三章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Fla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 材料 |
1.1 菌株和蛋白 |
1.2 细胞和实验动物 |
1.3 细胞培养基及基本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动物免疫 |
2.2 饲养细胞的制备 |
2.3 骨髓瘤细胞SP2/0的制备 |
2.4 脾淋巴细胞的制备 |
2.5 细胞融合 |
2.6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2.7 腹水的制备及其效价的测定 |
2.8 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 |
2.9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2.10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2.11 单克隆抗体稳定性检测 |
2.12 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
3 结果 |
3.1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和最佳血清稀释倍数的确定 |
3.2 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 |
3.3 腹水效价的测定 |
3.4 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 |
3.5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3.6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3.7 单克隆抗体稳定性鉴定 |
3.8 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李氏杆菌感染雌性小鼠生殖器官的病理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菌种 |
1.2 试验设备与试剂 |
1.4 组织切片制备与病理学观察 |
2 结果 |
2.1 李氏杆菌感染小鼠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2 李氏杆菌感染小鼠生殖器官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
3 讨论 |
(5)新疆阿拉尔市绵羊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带菌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对象 |
1.1.2 试剂和培养基 |
1.1.3 试验动物 |
1.1.4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1.2.2 增菌 |
1.2.3 划线分离培养 |
1.2.4 革兰染色 |
1.2.5 生化鉴定 |
1.2.6 小鼠毒力试验 |
2 试验结果 |
2.1 分离培养结果 |
2.2 革兰氏染色结果 |
2.3 生化鉴定结果 |
2.4 小鼠毒力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6)不同来源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inlB和actA基因的克隆测序分析及基因缺失株的毒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来源 |
1.1.2 试验动物 |
1.1.3 主要仪器 |
1.1.4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DNA提取方法 |
1.2.2 扩增actA基因的引物 |
1.2.3 inlB基因的扩增 |
1.2.4 扩增产物的回收 |
1.2.5 DNA回收产物的连接与转化 |
1.2.6 测序 |
1.2.7 小鼠攻毒试验 |
2 结果 |
2.1 actA和inlB基因扩增结果 |
2.2 actA基因的序列分析 |
2.3 inlB基因的序列分析 |
2.4 小鼠攻毒结果 |
3 讨论 |
(7)缺失inlC2突变株增强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对上皮细胞的内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不同来源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InlC2的检测及ascB-dapE内化素岛结构组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试验二: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ΔinlC2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三: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ΔinlC2对小鼠的致病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试验四: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ΔinlC2突变株对Hela细胞的粘附、侵袭和增殖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试验五: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ΔinlC2突变株InlA与InlB表达水平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小鼠体内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动态分布及病理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LM的培养 |
1.2.2 小鼠的LD50测定及模型建立 |
1.2.3 LM在人工感染小鼠体内的分布检测 |
1.2.3.1 小鼠脏器中LM的分离鉴定 |
1.2.3.2 建立PCR方法 |
1.2.3.3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 |
2.2 小鼠的LD50测定结果 |
2.3 LM 在人工感染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
2.3.1 LM分离结果 |
2.3.2 细菌PCR检测结果 |
2.3.3 病理剖解变化 |
2.3.4 病理组织学变化 |
3 讨论 |
3.1 LM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 |
3.2 LM感染小鼠后引起各组织的病理性变化和组织学变化 |
3.3 小鼠模型的建立 |
4 结论 |
(9)致绵羊脑炎李氏杆菌在模型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及actA、inlB毒力基因的序列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李氏杆菌的研究进展 |
1、生物学特性 |
2、传播途径 |
3、致病机理 |
4、动物模型 |
小鼠模型 |
其他动物模型 |
5、LM的毒力因子 |
LLO蛋白 |
actA蛋白 |
inlB蛋白 |
其他毒力因子 |
6、LM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传统分离鉴定方法 |
免疫学检测方法 |
核酸检测方法 |
PCR检测方法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方法 |
Lm分子生物学分型的研究与应用 |
核糖体分型 |
随机引物DNA多态性分型 |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试验一 致绵羊脑炎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LD_(50)的测定 |
1 材料 |
1.1 菌株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菌的培养 |
2.2 细菌的浓缩与稀释 |
2.3 细菌计数 |
2.5 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
2.6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菌计数结果 |
3.2 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
3.3 实验动物死亡后病理剖解的肉眼观察 |
3.4 不同来源的LM的致病力比较 |
4 讨论 |
实验二 致绵羊脑炎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在模型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及病理变化 |
1 材料 |
1.1 试验菌株 |
1.2 试验动物 |
1.3 培养基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试剂的配置 |
(1) 伊红染液的配制 |
(2) 苏木素染液的配制 |
(3) 蛋白甘油的配制 |
(4) 1%盐酸酒精 |
1.6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LM的培养 |
2.2 LM在人工感染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测定 |
2.2.1 细菌的分离鉴定 |
2.2.2 PCR方法程序 |
2.3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3.1 取材和固定 |
2.3.2 水洗 |
2.3.3 脱水 |
2.3.4 透明 |
2.3.5 浸蜡 |
2.3.6 包埋 |
2.3.7 H-E染色 |
3 结果 |
3.1 不同源的LM在人工感染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 |
3.1.1 细菌学检查 |
3.1.2 细菌PCR检测结果 |
3.2 病理变化 |
3.2.1 病理解剖变化 |
3.2.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4 讨论 |
4.1 小鼠模型的建立 |
4.2 关于LM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的研究 |
4.3 关于LM感染小鼠后引起各组织的病理性变化 |
实验三 致绵羊脑炎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actA和inlB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1、材料 |
1.1 菌种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方法 |
2.1 不同源LM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引物设计及PCR反应体系 |
2.2.1 actA引物设计 |
2.2.2 actA基因的PCR反应体系(50uL) |
2.2.3 inlB引物设计 |
2.2.4 inlB基因的PCR反应体系(50uL) |
2.3 PCR产物提纯 |
2.4 DNA的连接 |
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6 重组DNA的转化 |
2.7 克隆结果的鉴定 |
2.7.1 白斑菌落PCR鉴定 |
2.7.2 质粒的小剂量制备 |
2.7.3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2.8 重组目的基因的核营酸序列测定 |
3、结果 |
3.1 actA蛋白基因PCR扩增结果 |
3.2 inlB蛋白基因PCR扩增结果 |
3.3 actA基因PCR产物的克隆 |
3.4 inlB基因PCR产物的克隆 |
3.5 质粒的酶切鉴定 |
3.6 actA和inlB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及其分析 |
3.7 讨论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图5 |
附图6 |
师评阅表 |
(10)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LMO的分布及危害 |
2 LMO的生物学特性 |
3 LMO的分类 |
4 LMO的主要毒力基因 |
5 致病机理 |
6 活载体疫苗的研究 |
7 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报告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种 |
1.2 实验动物 |
1.3 LMO培养 |
1.4 溶血素基因的克隆 |
1.5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1.6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 |
1.7 表达溶血素的纯化 |
1.8 表达产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 |
1.9 表达溶血素的免疫学活性分析 |
1.10 表达溶血素的免疫保护力试验 |
1.11 LLO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2 结果 |
2.1 hlyA保守区序列的扩增 |
2.2 重组质粒的序列分析 |
2.3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4 表达产物的SDS—PAGE电泳 |
2.5 表达条件的优化 |
2.6 表达溶血素的纯化 |
2.7 Western-blot分析 |
2.8 ELISA方法的建立 |
2.9 表达的溶血素免疫小鼠及家兔的抗体动态变化 |
2.10 免疫保护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附表2 缩略词 |
四、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人工感染绵羊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部分规模化猪场肠道病原菌的临床检测及大肠杆菌的部分特性研究[D]. 沈达. 扬州大学, 2021
- [2]家畜李氏杆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方法[J]. 籍欣. 饲料博览, 2020(07)
- [3]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临床分离与Fla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熊静禹. 扬州大学, 2020(04)
- [4]李氏杆菌感染雌性小鼠生殖器官的病理学观察[J]. 彭侃霖,郑文亚,李春林,童静娴,刘犇. 中国兽医杂志, 2018(08)
- [5]新疆阿拉尔市绵羊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带菌情况的调查[J]. 吴静,陈瑛,贾桂珍. 中国兽医杂志, 2018(02)
- [6]不同来源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inlB和actA基因的克隆测序分析及基因缺失株的毒力试验[J]. 赵新斐,尚文婧,王静梅,剡根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2(05)
- [7]缺失inlC2突变株增强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对上皮细胞的内化作用的研究[D]. 蒋建军. 石河子大学, 2011(06)
- [8]小鼠体内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动态分布及病理变化[J]. 高磊,王静梅,蒋建军,剡根强,白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9]致绵羊脑炎李氏杆菌在模型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及actA、inlB毒力基因的序列测定[D]. 高磊. 石河子大学, 2010(03)
- [10]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赵松波.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