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肿瘤抑制剂对小鼠腹水S-180细胞的抑制作用比较

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肿瘤抑制剂对小鼠腹水S-180细胞的抑制作用比较

一、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物对小鼠腹腔积液型S-180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19)在《黑虎掌菌子实体多糖促进化疗损伤小鼠免疫及造血系统功能修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虎掌菌(Sarcrodon imbricatus(L.ex Fr.)Karst.)学名枣翘鳞肉齿菌,隶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是一类高营养、多活性的药食同源大型真菌资源,主要分布于中欧、北美和亚洲地区,在我国四川、云南、西藏、甘肃和新疆产量最高,已实现大规模人工栽培。黑虎掌菌作为传统药材和健康食品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祖国医学认为,该菌具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降血脂、排毒益气、治风破血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虎掌菌能抗癌、解毒、缓解肝硬化,是理想的保健食品之一。国内外对黑虎掌菌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侧重于化学成分分析、多糖提取、菌株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抑菌及抗肿瘤活性,缺乏对黑虎掌菌药理药效及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迄今为止,有关黑虎掌菌在免疫调节和提升造血功能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以黑虎掌菌子实体为实验原料,系统分析了黑虎掌菌子实体干品的活性成分及含量分布。在此基础上,我们以黑虎掌菌子实体多糖(SIPS)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结合体内和体外实验探究SIPS的免疫调节和恢复骨髓造血的能力,初步阐明SIPS发挥相应药理活性的分子学机制,主要结论归纳如下:黑虎掌菌子实体的总糖含量占干重的35.22%,其次是粗纤维23.28%,总蛋白18.33%,甘露醇9.41%,总灰分9.30%,总甾醇3.16%,维生素0.44%,脂肪仅占3.02%;总黄酮(2.05×10-2%)、总多酚(0.41%)和总三萜(4.12×10-2%)类化合物含量略少;在矿物质元素中,钾含量最高,为39.57×10-22 mg/100 g子实体,其次是铁(78.42 mg/100 g子实体)和钙(68.04 mg/100 g子实体),且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检测结果显示,黑虎掌菌子实体由17种氨基酸(12.44%)、24种脂肪酸组成,涵盖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35%。本论文利用脱色、热水浸提、除蛋白和醇沉的方法,从黑虎掌菌子实体中提取粗多糖,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级纯化,获得纯度为86.8%的SIPS。高效液相色谱(HPLC)显示,SIPS为非均一性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在56331.8Da93963.6 D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显示,SIPS在3365.8 cm–1处存在O-H伸缩振动吸收峰,2922.2 cm–1处存在C-H伸缩振动吸收峰,1597.1 cm–1存在一较强的糖环吸收峰,1398.4 cm–1处存在C-H变角振动吸收峰和1028.4 cm–1处由C-O-H和C-O-C拉伸引起的C-O弯曲振动,12001000 cm–1之间出现三个较弱吸收峰,说明存在吡喃环骨架结构,这些都是多糖的典型特征吸收峰。本论文首先考察了SIPS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SIPS灌胃治疗免疫抑制小鼠28天后,检测小鼠的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NK细胞杀伤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以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Nrf2蛋白及下游抗氧化酶系统的表达情况,揭示SIPS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学机制。结果显示,相比于模型组,经SIPS给药治疗后,免疫抑制小鼠的体重和脾脏指数恢复正常,NK细胞杀伤活性及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显着上升。同时SIPS能够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和脾脏中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白介素2(IL-2)、IL-6、IL-10、IL-12和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显着降低免疫抑制小鼠脾和胸腺内活性氧(ROS)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以及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ZM)的活性。病理切片证实SIPS减轻了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内多核巨细胞和炎症浸润现象,且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经SIPS治疗后的免疫抑制小鼠脾脏中Nrf2及下游抗氧化酶SOD1、SOD2、血红素氧化酶1(HO-1)、CAT和II型解毒酶(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上调,表明SIPS可能是通过调控Nrf2介导的氧化应激信号通路改善由CTX诱导的免疫抑制,提示SIPS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为探究SIPS能否恢复重建骨髓造血功能,我们首先通过体外实验,利用XTT法、联苯胺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FCM)考察SIPS对K562和CHRF两种造血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分化和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SIPS可显着促进两种造血细胞的细胞活力,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和巨核系的分化,同时上调两种造血细胞中与造血功能相关转录蛋白RSK1p90、c-Myc和ELK1的表达,且不存在细胞毒性,提示SIPS可能是通过上调转录因子的表达进而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随后,我们通过建立体内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探究SIPS对CTX诱导的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揭示SIPS提升和重建骨髓造血活性的分子学机制。结果显示,经SIPS灌胃给药28天,骨髓抑制小鼠体重和胸腺指数逐渐回升,脾/肝肿胀现象消退,外周血血象的淋巴细胞(LY)数、中性粒细胞(NE)数以及血红蛋白(HGB)水平明显升高。此外,SIPS能够有效改善骨髓抑制小鼠受损骨髓内的形态结构,缓解脾/肝肿胀程度,诱导骨髓B淋巴细胞的合成,提高造血干/祖细胞(HSCs/HPCs)的增殖能力。抗体芯片和ELISA验证分析结果显示,SIPS显着提高了骨髓抑制小鼠血清和脾脏中IL-2、IL-3、IL-4、IL-5、I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水平,抑制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IFN-γ、C-C基序趋化因子1(CCL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分泌,显着上调了骨髓抑制小鼠脾脏中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M-CSF、酪氨酸激酶(JAK2)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该结果在体外培养的K562,CHRF和原代骨髓单核细胞(BMMNCs)中均得以证实,提示G-CSF调控的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是SIPS促进化疗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主要分子学机制。总之,以上实验研究表明:(1)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rf2介导的氧化应激途径有关;(2)SIPS对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G-CSF介导的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有关。本课题的提出有助于推动黑虎掌菌从健康食品向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转变,也将为筛选和研发具有缓解由长期化疗诱发骨髓免疫抑制的候选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李永慧[2](2017)在《猪苓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ies]的干燥菌核,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尿少、带下、黄疸、腹泻等症。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工作压力、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化疗药物等使越来越多的人免疫力下降,感染疾病的风险增加,而猪苓中所含的多糖类成分在免疫调节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猪苓多糖(Polyporuspolysaccharide,PPS)是从猪苓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肝保护、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并且对恶性肿瘤、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大量研究表明PPS具有调节免疫及体外抗氧化的作用,但是有关其增强免疫功能及体内抗氧化的研究还不全面。因此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对PPS进行提取纯化,通过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建立免疫抑制模型,研究PPS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PPS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猪苓粗多糖,苯酚-浓硫酸法测定粗多糖中PPS含量。结果显示粗多糖得率为2.34%;粗多糖中糖的含量为68.10%。2.采用Cy建立免疫抑制模型研究PPS的免疫增强作用:将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y模型组、阳性组和3个不同剂量PPS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每组12只。第1~3 d以80 mg/kg剂量腹腔注射0.2 mL环磷酰胺溶液建立模型(正常组除外)。此后,正常组和Cy模型组灌胃0.3 mL/d生理盐水,阳性组给予20 mg/kg的盐酸左旋咪唑,同时3个PPS组分别以相同的剂量连续灌胃14d。第14d,除正常组外,其他5组均再一次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24h后,小鼠称重,眼眶采血后处死,解剖取样,测定各组小鼠指标。结果表明:腹腔注射Cy后,各组小鼠的体重均明显下降。由免疫器官指数可知,PPS能够提高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但对肝脏指数影响不大。此外,200 mg/kgPPS可明显增加小鼠血清蛋白含量及外周血细胞数目(P<0.05)。同时,PPS提高了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巨噬细胞吞噬活力,促进了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和IL-lβ的能力。表明200 mg/kgPPS可明显恢复Cy导致的免疫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3.测定小鼠肝组织匀浆中SOD、MDA、T-AOC、CAT、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显示:Cy能显着降低正常小鼠肝组织中SOD、GSH-Px、CAT、T-AOC活力,增加MDA含量(P<0.01)。PPS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肝组织中SOD、GSH-Px、CAT、T-AOC活力,降低MDA含量(P<0.05)。提示PPS能显着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抗氧化能力。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PPS可通过促进Cy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应答及抗氧化能力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王鑫滢[3](2011)在《黄芩与党参多糖的提取及其体外抗NDV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城疫是由NDV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极高,对我国养禽业危害性极大。防治NDV的措施主要靠疫苗接种,特别是弱毒疫苗的应用,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抗病毒西药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病情复发,成为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的重要问题,而中药在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试验在前期初步筛选的具有抗新城疫病毒活性中药基础上,以黄芩多糖(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polysaccharide ,SBGP)和党参多糖(Codon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CPP)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如下研究内容:本课题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芩及党参粗多糖,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两种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黄芩多糖优化的提取条件为:即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60min,溶剂浓度为85%,提取温度为60℃,该条件下黄芩多糖提取率最好,为19.77%,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0.71%。党参多糖优化的提取条件为:即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100min,溶剂浓度为85%,提取温度为40℃,该条件下党参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29.03%,并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2.87%。通过Sevag法除去蛋白、真空干燥法将提取物烘干、透析法除去小分子物质及无机物等手段纯化多糖提取物以后,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评价了两种多糖提取物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结果显示:先加多糖后加病毒时黄芩多糖及党参多糖浓度为125μg·mL-1和62.5μg·mL-1时,具有显着的抗病毒活性,多糖浓度为31.25μg·mL-1及15.63μg·mL-1时,可以判定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多糖浓度为7.81μg·mL-1时,可以判定为无抗病毒活性,黄芩多糖及党参多糖的治疗指数(TI)均为8;先加病毒后加多糖时黄芩多糖及党参多糖浓度为125μg·mL-1和62.5μg·mL-1时,具有显着的抗病毒活性,黄芩多糖浓度为31.25μg·mL-1及15.63μg·mL-1时,可以判定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黄芩多糖浓度为7.81μg·mL-1时,可以判定为无抗病毒活性,黄芩多糖TI为8。但是,党参多糖在31.25μg·mL-1可以判定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在15.63μg·mL-1和7.81μg·mL-1时无抗病毒活性,党参多糖的TI为4;病毒及多糖同时加入时黄芩多糖浓度为125μg·mL-1和62.5μg·mL-1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其他浓度时则无抗病毒活性,黄芩多糖的TI为2,这表明黄芩多糖直接杀灭NDV的作用较弱;党参多糖各浓度均无抗病毒活性。通过以上研究,优化了黄芩多糖及党参多糖的提取条件,确定了两种多糖在细胞水平上具有一定的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尤其是在先加病毒和先加多糖两种方式中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通过鸡胚试验进一步证明了黄芩及党参多糖都具有一定的抗NDV的作用。黄芩多糖及党参多糖体内抗新城疫病毒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为临床防治新城疫有效药物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陈清华,李红,肖殿宽,王铁[4](2010)在《犊牛脾脏低分子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犊牛脾脏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超滤和离心技术制备脾脏提取物,选取移植型S180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腹腔注射脾提取物,观察小鼠存活时间,并计算抑瘤率。[结果]脾脏提取物显着增加S180荷瘤小鼠的存活率,并抑制肿瘤的生长,治疗第15天,最高抑瘤率达到61%。[结论]脾脏提取物是一种分子量小且安全有效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宋佳玉[5](2010)在《壁虎醇提物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壁虎醇提物对小鼠肾包膜下移植S180肉瘤和人食管癌EC-109细胞增值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肾包膜下移植S180肉瘤模型,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0.1 g/kg)、壁虎醇提物高剂量组(2.4 g/kg)、壁虎醇提物低剂量组(1.2 g/kg)共4组。腹腔注射给药6天后,测量荷瘤小鼠体重,评价药物对小鼠的毒性反应;测量小鼠肉瘤体积,称取移植瘤小鼠胸腺重、脾脏重,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应用MTT法测定壁虎醇提物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值的抑制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壁虎醇提物对食管癌EC-109细胞形态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食管癌EC-109细胞核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SP免疫组化检测Fas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壁虎醇提物可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环磷酰胺组、壁虎醇提物高剂量组、壁虎醇提物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74.5%、77.5%、57.5%,且各组终末体重/初始体重的比率分别为0.94、1.03、0.99;组织免疫组化显示壁虎醇提物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体外抑瘤实验结果显示,壁虎醇提物可以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的增值,2.5,3.0,3.5,4.0,4.3,4.6 mg/mL壁虎醇提物组48 h抑瘤率分别3.3%,14.3%,16.5%,25.7%,62.4%,77.9%,72 h抑瘤率分别为25.5%,30.1%,32.6%,46.8%,84.9%,96.9%;壁虎醇提物作用组细胞体积变小,变圆,分泌颗粒增多,细胞内出现空泡现象,并且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大,大部分细胞脱壁;壁虎醇提物作用于食管癌EC-109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DNA浓缩、致密,表现为高亮度荧光);流式细胞术显示4.0 mg/mL壁虎醇提物作用48 h时细胞凋亡率为19.43%;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壁虎醇提物组Fas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加。结论:壁虎醇提物在体内和体外均有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Fas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而实现的。

黄晓明[6](2007)在《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凋亡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酸抽提、离子交换、凝胶柱层析等方法,从新生小公牛脑内分离提取到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观察鉴定NBBP-1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初步探索其对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BBP-1能有效抑制SK-N-SH细胞增殖活动,其细胞生长抑制率达88.84%。流式细胞仪检测SK-N-SH细胞经NBBP-1处理后,亚G1期细胞增多,出现G0/G1期阻滞;DNA电泳实验显示DNA降解成小片段,细胞进入凋亡。光镜、电镜观察显示经处理后的SK-N-SH细胞趋于固缩状态,细胞体积减小,核膜崩解,细胞核出现断裂现象形成核残体,异染色质增多且多为凝聚状态,细胞质空泡化明显,出现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免疫细胞化学观察显示,NBBP-1处理后的SK-N-SH细胞,与细胞凋亡相关的癌基因bcl-2表达下调,抑癌基因p53、fas、bax等表达上调。研究结果表明,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能有效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恶性增殖活动,经NBBP-1处理细胞出现DNA降解和亚G1期细胞凋亡峰及典型细胞凋亡形态与超微结构特征变化,从而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凋亡具有显着的诱导作用。NBBP-1对SK-N-SH细胞的诱导与其下调细胞凋亡相关癌基因bcl-2和上调抑癌基因p53、fas、bax的表达从而阻滞细胞周期具有重要关系。

余建清[7](2005)在《半枝莲生物活性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认为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资源极其丰富。半枝莲有抗癌、抗炎、利尿等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半枝莲生物活性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限制了半枝莲的开发利用。本课题从抗肿瘤、抗氧化及抗微生物活性方面对半枝莲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为充分利用半枝莲资源,进行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1 抗肿瘤作用 以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初筛指标,对半枝莲的抗肿瘤有效部位进行了研究。将半枝莲乙醇提取物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为5个部位。其中,氯仿萃取物(CE-SB)作用最明显,进一步研究了CE-SB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采用了一系列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研究了CE-SB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的凋亡。结果显示,CE-SB可诱导Bel-7402细胞发生凋亡特征性的形态变化,如光镜下观察可见细胞逐渐变圆、细胞体积缩小等;通过Hoechst 33258对细胞核染色,可以看到染色质固缩、聚集,细胞核发生碎裂成为凋亡小体;提取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经CE-SB处理过的细胞,形成凋亡特征性的DNA片段阶梯;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经CE-SB处理过的细胞中出现G1/G0期前的亚二倍体峰(sub-G1峰),即凋亡峰的出现,随着CE-SB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增加。对CE-SB处理过的Bel-7402细胞进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CE-SB对Bel-7402细胞S期影响较大,随着CE-SB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数明显减小。 以丝裂霉素为阳性对照药,在CE-SB与丝裂霉素对肿瘤细胞达到相同抑制

谢裕安,梁安民,李力,罗小玲,匡志鹏,莫钦国,袁卫平[8](2002)在《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因子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观察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因子 (L MW- NTS)对接受化疗和放疗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放疗、化疗间隙期开始 ,给 5 4例肿瘤患者应用 L MW- NTS治疗 ,并以单克隆抗体 APAAP桥联酶标技术和免疫单向扩散法 ,分别检测这些肿瘤患者应用 L MW- NTS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免疫指标 ,观察其变化情况 ,同时检测 2 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接受放化疗后肿瘤患者免疫指标均低于正常人 (t=8.7893,P <0 .0 1) ,说明放疗、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损害 ;在应用 L MW- NTS之后 ,继续进行放疗、化疗 ,其免疫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L MW-NTS对于患者在放疗、化疗过程中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减轻其免疫功能受损状态 ,有助于其免疫功能恢复

罗小玲,梁安民,李力,谢裕安,吴继宁,匡志鹏[9](2001)在《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物对小鼠腹腔积液型S-180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 :对比观察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天然抑瘤物 (L MW- NTS)对小鼠腹腔积液型 S- 180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 :分别从胎儿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中分离提取出 L MW- NTS。采用体外双层软琼脂培养法检测它们对 S- 180细胞集落生成的抑制作用 ;给两组荷瘤小鼠每日分别腹腔注射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L MW- NTS 0 .5 m g/只 ,每日 1次连续注射 2 1天 ,观察小鼠的寿命。结果 :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 L MW- NTS对S- 180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抑制作用随 L MW- NTS浓度增高而增强 ;腹腔注射治疗荷瘤小鼠均能显着延长小鼠寿命。结论 :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中均存在着一种作用相似的 L MW- NTS,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王永煜[10](2001)在《中国鲎鲎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的联合诱导分化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应用从中国鲎血细胞内分离提纯的小分子肽——鲎素以及化学诱导分化物正丁酸钠和中药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gl单独和联合处理人胃腺癌BGC-823细胞,比较鉴定鲎素与正丁酸钠、人参皂甙Rgl对BGC-823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性质,并进一步探讨鲎素及其诱导分化物组合对胃癌细胞的诱导分化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2.0μg/ml鲎素,2.0mmol/l正丁酸钠及50μg/ml人参皂甙Rgl均能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作用,并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鲎素与正丁酸钠作用较强,而人参皂甙Rgl的作用较弱。1.0μg/ml鲎素+1.0mmol/l正丁酸钠组合与1.5μg/ml鲎素+50μg/ml人参皂甙Rgl组合同样能有效抑制BGC-823细胞的分裂增殖活动,使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而且组合处理效果比单独处理的效果好。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经鲎素及其诱导分化物组合处理后BGC-823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变小趋于规则,核仁数量减少,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线粒体数量增多,结构较为一致,高尔基体较为典型发达,粗糙内质网增多,多聚核糖体减少,细胞表面微绒毛及边缘丝状伪足减少,片状伪足增多,从而表现出与正常细胞相似的形态结构变化,其中鲎素处理效果与正丁酸钠比较接近而强于人参皂甙Rgl,组合处理组强于单独处理组。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结果表明,酶反应产物不同程度减少,酶的活性相应降低,其中组合处理组酶活性下降程度大于单独处理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揭示了鲎素及其诱导分化物组合对BGC-823细胞中癌基因C-erbB-2,c-myc,mtp53的表达产物具有下调作用,组合处理组比单独处理组作用更明显;而对抑癌基因P16表达具有上调作用,其中组合处理组上调程度大于单独处理组。 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鲎素及其诱导分化物组合能有效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活动,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改变相关酶活性,逆转其恶性形态结构特征并能调节和干预癌细胞内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证实鲎素具有与正丁酸钠和人参皂甙相似的诱导分化作用,而且鲎素与化学诱导物或中药有效成分的联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诱导胃癌细胞分化。

二、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物对小鼠腹腔积液型S-180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物对小鼠腹腔积液型S-180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黑虎掌菌子实体多糖促进化疗损伤小鼠免疫及造血系统功能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索引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现状
        1.1.1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概述
        1.1.2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概述
        1.1.3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提取
        1.1.4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1.1.5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1.2 黑虎掌菌的研究概述
        1.2.1 黑虎掌菌生物学特性
        1.2.2 黑虎掌菌的营养成分
        1.2.3 黑虎掌菌的药理活性
    1.3 食(药)用真菌多糖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
        1.3.1 多糖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1.3.2 多糖对免疫因子的影响
        1.3.3 多糖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1.4 现代医学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概述
        1.4.1 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及发病机制
        1.4.2 骨髓抑制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1.4.3 造血干细胞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1.4.4 造血微环境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黑虎掌菌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2.3 黑虎掌菌子实体来源
    2.3 实验方法
        2.3.1 总灰分的测定
        2.3.2 总糖含量的测定
        2.3.3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2.3.4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2.3.5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2.3.6 总三萜含量的测定
        2.3.7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8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2.3.9 总甾醇含量的测定
        2.3.10 甘露醇含量的测定
        2.3.11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3.12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2.3.13 维生素含量的测定
        2.3.14 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黑虎掌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2.4.2 黑虎掌菌子实体的功能性成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虎掌菌子实体多糖制备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
        3.2.3 细胞及抗体
        3.2.4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SIPS的制备及结构鉴定
        3.3.2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方案
        3.3.3 SIPS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3.3.4 SIPS免疫调控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3.3.5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SIPS的制备和分级
        3.4.2 SIPS的纯度
        3.4.3 SIPS的相对分子质量
        3.4.4 SIPS的IR结构鉴定
        3.4.5 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3.4.6 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3.4.7 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3.4.8 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3.4.9 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3.4.10 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体内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
        3.4.11 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胸腺中ACP和LZM水平的影响.
        3.4.12 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13 SIPS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中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虎掌菌子实体多糖促造血系统功能活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2.3 细胞及抗体
        4.2.4 试剂的配制
        4.2.5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SIPS体外造血功能活性的研究
        4.3.2 SIPS促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修复的研究
        4.3.3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SIPS对体外造血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
        4.4.2 SIPS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活性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猪苓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猪苓研究概况
        1.1.1 猪苓简介
        1.1.2 猪苓活性成分
        1.1.3 猪苓的药理作用
        1.1.4 猪苓的产品开发应用及前景
    1.2 猪苓多糖研究概况
        1.2.1 猪苓多糖提取方法研究
        1.2.2 猪苓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 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
    1.4 氧化应激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猪苓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
    2.1 材料
        2.1.1 猪苓粉末制备
        2.1.2 试剂
        2.1.3 仪器
        2.1.4 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 猪苓多糖提取及纯化
        2.2.2 猪苓多糖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
        2.3.2 猪苓粗多糖提取率
        2.3.3 猪苓多糖含量测定
    2.4 讨论
第3章 猪苓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3.1 材料
        3.1.1 材料
        3.1.2 试验动物
        3.1.3 试剂
        3.1.4 仪器
        3.1.5 试剂配制
    3.2 方法
        3.2.1 免疫抑制模型建立及灌胃组别设置
        3.2.2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3.2.3 血液生理指标检测
        3.2.4 血清采集与处理
        3.2.5 血清免疫学指标检测
        3.2.6 脾脏中ACP和LDH活性检测
        3.2.7 猪苓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3.2.8 猪苓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3.2.9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环磷酰胺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3.3.2 PPS对器官指数的影响
        3.3.3 PPS对小鼠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3.3.4 PPS对小鼠血清蛋白的影响
        3.3.5 PPS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3.3.6 PPS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3.3.7 PPS对腹腔巨噬细胞上清NO、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
        3.3.8 PPS对脾脏组织中ACP、LDH活性的影响
    3.4 讨论
        3.4.1 猪苓多糖对小鼠体重及免疫器官的影响
        3.4.2 猪苓多糖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3.4.3 猪苓多糖对小鼠血清蛋白的影响
        3.4.4 猪苓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3.4.5 猪苓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
第4章 猪苓多糖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 材料
        4.1.1 材料
        4.1.2 试剂
        4.1.3 仪器
    4.2 方法
        4.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4.2.2 组织处理
        4.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4.2.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
        4.2.5 过氧化氢酶(CAT)测定
        4.2.6 丙二醛(MDA)测定
        4.2.7 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
        4.2.8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4.1 猪苓多糖对SOD的影响
        4.4.2 猪苓多糖对GSH-Px的影响
        4.4.3 猪苓多糖对CAT的影响
        4.4.4 猪苓多糖对MDA的影响
        4.4.5 猪苓多糖对T-AOC的影响
第5章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黄芩与党参多糖的提取及其体外抗NDV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新城疫的研究
        1.1.1 NDV 的传播
        1.1.2 我国 NDV 防治现状
    1.2 中药抗病毒的研究现状
        1.2.1 中药抗病毒的有效成分
        1.2.2 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制
    1.3 多糖的研究现状
        1.3.1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进展
        1.3.2 多糖的含量分析
        1.3.3 多糖的结构分析
        1.3.4 多糖的干燥
        1.3.5 多糖的除色素
        1.3.6 多糖的除蛋白
        1.3.7 多糖的生物活性
    1.4 黄芩的研究现状
        1.4.1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
        1.4.2 黄芩的药理作用
        1.4.3 黄芩的抗病毒作用
    1.5 党参的研究现状
        1.5.1 党参的主要成分
        1.5.2 党参的药理作用
        1.5.3 党参多糖的药理作用
    1.6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溶液的配置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黄芩多糖及党参多糖的提取
        2.2.2 多糖的含量测定
        2.2.3 多糖的纯化
        2.2.4 多糖的分析与鉴定
        2.2.5 黄芩及党参多糖对细胞最大安全浓度的确定
        2.2.6 病毒的增殖及测定
        2.2.7 黄芩及党参多糖体外抗 NDV 的测定
        2.2.8 多糖鸡胚内抗 NDV 测定
        2.2.9 数据处理
3 结果及分析
    3.1 硫酸-苯酚法测得葡萄糖的标准曲线
    3.2 单因素对黄芩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
        3.2.1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2.2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2.3 提取料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2.4 提取溶剂浓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2.5 正交试验结果
    3.3 单因素对党参多糖提取率及含量的影响
        3.3.1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3.2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3.3 提取料液比对提取效率素的影响
        3.3.4 提取溶剂浓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3.5 正交试验结果
    3.4 多糖的分析与鉴定
        3.4.1 黄芩多糖的分析与鉴定
        3.4.2 党参多糖的分析与鉴定
    3.5 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
        3.5.1 黄芩多糖对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
        3.5.2 党参多糖对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
    3.6 病毒毒力的测定
    3.7 黄芩多糖及党参多糖抗 NDV 活性
        3.7.1 40 倍镜下观察的细胞正常形态及病变形态
        3.7.2 黄芩及党参多糖抗 NDV 的测定
        3.7.3 鸡胚法测定的多糖的抗病毒活性
4 讨论
    4.1 黄芩及党参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4.1.1 多糖的提取
        4.1.2 多糖含量的测定
        4.1.3 除多糖色素
        4.1.4 除多糖中的蛋白
    4.2 黄芩多糖及党参多糖对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
        4.2.1 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4.2.2 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
    4.3 NDV 的增殖与毒力测定
    4.4 黄芩多糖及党参多糖抗 NDV 的研究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4.2 抗病毒实验设计体系的差异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犊牛脾脏低分子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1.1.2 药品与仪器。
        1.1.3 S180瘤细胞株。
    1.2 方法
        1.2.1 脾脏提取物的制备。
        1.2.2 提取物的成分分析。
        1.2.3 体内抑瘤试验。
        1.2.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脾脏提取物的理化特性
    2.2 脾脏提取物对S180荷瘤小鼠存活率的影响
    2.3 脾脏提取物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5)壁虎醇提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化学成分分析
    1.2 抗肿瘤的临床研究
    1.3 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1.4 小结
第2章 引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壁虎醇提物的制备
        3.1.2 实验细胞、动物及瘤株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1.5 主要试剂的配置
    3.2 实验方法
        3.2.1 壁虎醇提物中蛋白含量双缩尿法常规测定
        3.2.2 肾包膜下移植S180 肉瘤模型建立
        3.2.3 急性毒性试验
        3.2.4 体内实验
        3.2.5 体外实验
        3.2.6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双缩尿实验
    4.2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4.3 体内实验结果
        4.3.1 壁虎醇提物对荷瘤小鼠5180 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4.3.2 壁虎醇提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
        4.3.3 小鼠5180 肉瘤组织病理学变化
        4.3.4 壁虎醇提物对5180 肉瘤组织VEGF 蛋白表达的影响
    4.4 体外实验结果
        4.4.1 光镜形态学观察
        4.4.2 壁虎醇提物对食管癌EC-109 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
        4.4.3 Hoechst 33342 荧光染色
        4.4.4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
        4.4.5 SP 免疫组化检测Fas 蛋白和Caspase-3 蛋白的表达
第5章 讨论
    5.1 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5.1.1 壁虎醇提物抗肿瘤作用
        5.1.2 壁虎醇提物抗肿瘤机制
    5.2 进一步工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凋亡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肿瘤的危害和抗癌研究现状
    2 肿瘤细胞凋亡与诱导凋亡研究
    3 低分子活性肽的研究和我们在低分子活性肽上的研究成果
    4 牛脑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
    5 神经母细胞瘤及其分化与凋亡的研究
    6 本文具体研究的工作及其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试剂与主要仪器
    2 牛脑活性多肽的分离与提取
        2.1 新生牛牛脑混合物的提取
        2.2 新生牛脑活性多肽的分离和纯化
    3 新生牛脑活性多肽的鉴定
        3.1 新生牛脑低分子活性物质的SDS-PAGE 凝胶电泳
        3.2 质谱鉴定
    4 细胞培养与诱导处理
        4.1 细胞培养
        4.2 诱导处理
        4.3 生长曲线测定
        4.4 细胞周期测定
        4.5 DNA 提取和电泳分析
        4.6 Hoechst 荧光染色观察
        4.7 光学显微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4.8 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4.9 癌基因、抑癌基因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实验结果
    1 新生牛脑活性肽的分离提取及鉴定
    2 分子量的测定
        2.1 牛脑匀浆酸粗提物及其经 CL-68 柱阳离子交换柱分离的产物SDS-PAGE 电泳结果
        2.2 新生牛脑活性肽 NBBP-1 经 Surperdex 30 分子筛分离产物SDS-PAGE 电泳结果
        2.3 质谱鉴定结果
    3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3.1 生长曲线测定
        3.2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周期的影响
    4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DNA 作用的分析与观察
        4.1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作用DNA 电泳结果
        4.2 新生牛脑活性肽 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 SK-N-SH 细胞Hoechst 染色结果
    5.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5.1 光学显微镜观察
        5.2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5.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6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6.1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6.2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6.3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6.4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fas基因表达的影响
讨论
    1 新生牛脑活性肽的分离提取和鉴定
    2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的凋亡的诱导作用
    3 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 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 细胞凋亡作用机理
    4 新生牛脑活性肽抗肿瘤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致谢

(7)半枝莲生物活性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1.1 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1.1 黄酮类化合物
        1.1.2 二萜类化合物
        1.1.3 其它类化合物
        1.2 黄芩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1.2.1 抗氧化
        1.2.2 抗肿瘤
        1.2.3 抗菌
        1.2.4 抗炎
        1.2.5 抗病毒
    2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类型及其抗肿瘤机理的研究概况
        2.1 抗肿瘤天然化合物主要类型
        2.1.1 黄酮类化合物
        2.1.2 生物碱
        2.1.3 二萜类化合物
        2.1.4 多糖
        2.2 天然化合物抗肿瘤机理
        2.2.1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2.2 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
        2.2.3 抑制微管蛋白活性
        2.2.4 抑制肿瘤血管形成
        2.2.5 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
        2.2.6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
        2.2.7 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2.2.8 免疫增强作用
        2.3 从植物中寻找抗肿瘤成分的方法和技术
        2.3.1 抗肿瘤药筛选方法
        2.3.2 活性成分分离的方法与技术
    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第二章 半枝莲抗肿瘤有效部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中使用试液的配制
        1.2.2 半枝莲提取物的制备
        1.2.3 细胞培养的方法
        1.2.4 MTT法测定各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 结果
        2.1 DMSO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2.2 半枝莲水煎煮物及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半枝莲抗肿瘤有效部位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仪器
        1.2 方法
        1.2.1 供细胞实验用试液的配制
        1.2.2 供动物实验用试液的配制
        1.2.3 细胞培养
        1.2.4 台盼蓝染色记数法
        1.2.5 MTT比色法
        1.2.6 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
        1.2.7 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改变
        1.2.8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1.2.9 对小鼠S_(180)实体瘤生长的影响
        1.2.10 对艾氏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2 结果
        2.1 CE-SB对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生长的影响
        2.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出现DNA亚二倍体峰及细胞周期分析
        2.3 细胞核形态的改变
        2.4 CE-SB诱导Bel-7402细胞DNA片段化
        2.5 CE-SB抑制S_(180)实体瘤的生长
        2.6 CE-SB延长艾氏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
    3 讨论
第四章 半枝莲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仪器
        1.2 方法
        1.2.1 提取和分离
        1.2.2 结构测定
        1.2.3 抗肿瘤活性的测定
    2 结果
        2.1 结构解析
        2.2 抗肿瘤作用
    3 讨论
第五章 半枝莲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提取物的制备
        1.2.2 光照核黄素体系产生O_2~(.-)
        1.2.3 总黄酮抗脂质过氧化的测定
    2 结果
        2.1 总黄酮提取及纯化的工艺
        2.2 半枝莲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野黄芩苷、印黄芩素及总黄酮对O_2~(.-)的清除作用
        2.3 总黄酮对Xan-XO体系诱导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生成的影响
        2.4 总黄酮对H_2O_2诱导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生成的影响
        2.5 总黄酮对UV照射诱导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生成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半枝莲中主要黄酮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及试药
        1.2 方法
        1.2.1 试液的配制
        1.2.2 荧光光谱测定
        1.2.3 吸收光谱测定
    2 结果
        2.1 野黄芩苷、印黄芩素对HSA及组蛋白H_1的猝灭光谱及猝灭机理
        2.2 野黄芩苷、印黄芩素与HSA及组蛋白H_1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2.3 野黄芩苷、印黄芩素在HSA上的结合位置
    3 讨论
第七章 半枝莲挥发油的生物活性及化学组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仪器
        1.2 方法
        1.2.1 挥发油的提取
        1.2.2 抗菌活性的测定
        1.2.3 MTT法测定挥发油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1.2.4 挥发油成分分析的条件
    2 结果
        2.1 半枝莲挥发油的抗菌作用
        2.2 半枝莲挥发油抗肿瘤作用
        2.3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3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工作总结
        1.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2 研究结果
        1.2.1 抗肿瘤作用
        1.2.2 抗氧化作用
        1.2.3 抗微生物作用
        1.2.4 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1.2.5 黄酮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1.3 本课题特色与创新
    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因子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LMW-NTS的制备:
    1.3 LMW-NTS治疗方法:
    1.4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测方法:
2 结果
    2.1 LMW-NTS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2 LMW-NTS对体液免疫的增强作用:
3 讨论

(9)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物对小鼠腹腔积液型S-180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人胎肝细胞LMW-NTS的制备
    1.3 胎牛肝细胞LMW-NTS的制备
    1.4 腹腔积液型S-180细胞接种传代
    1.5 人胎肝细胞LMW-NTS和胎牛肝细胞LMW-NTS对S-180细胞生长的抑制实验
    1.6 人胎肝细胞LMW-NTS与胎牛肝细胞LMW-NTS对荷瘤小鼠的疗效观察
2 结果
    2.1 体外琼脂培养条件下人胎肝细胞
    2.2 人胎肝细胞LMW-NTS和胎牛肝细胞LMW-NTS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
3 讨论

(10)中国鲎鲎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的联合诱导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 鲎素的分离提取及纯化
    二、 细胞培养与诱导分化处理
        (一) 细胞培养
        (二) 诱导分化处理
    三、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四、 细胞分裂指数的观察
    五、 细胞分裂周期的测定
    六、 光学显微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七、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八、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九、 碱性磷酸酶光镜细胞化学观察
    十、 c-erB-2、c-myc癌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十一、 P53、P16抑癌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研究结果
    一、 中国鲎鲎素及其诱导分化物组合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1、 鲎素、正丁酸钠和人参皂甙Rg1对BGC-823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影响
        2、 鲎素+正丁酸钠组合(Ta+SB)对BGC-823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影响
        3、 鲎素+人参皂甙Rg1(Ta+Rg)对BGC-823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影响
        4、 鲎素、正丁酸钠和人参皂甙Rg1及其组合对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
    二、 中国鲎鲎素及其诱导分化物组合对BGC-82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1、 光学显微镜观察
        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三、 中国鲎鲎素及诱导分化物组合对BGC-823相关酶、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影响
        1、 鲎素及其诱导分化物组合对BGC-823碱性磷酸酶(AKPase)的影响
        2、 鲎素及其诱导分化物组合对BGC-823细胞癌基因C-erbB-2、c-myc表达产物的影响
        (1) 癌基因C-erbB-2表达产物的变化
        (2) 癌基因c-myc表达产物的变化
        3、 鲎素及其诱导分化物组合对BGC-823细胞相关抑癌基因p53,p16表达产物的影响
        (1) p53因表达产物的变化
        (2) P16基因表达产物的变化
讨论
    一、 中国鲎鲎素对胃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二、 中国鲎鲎素对人胃腺癌细胞的联合诱导分化作用
    三、 中国鲎鲎素抗肿瘤作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及说明

四、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物对小鼠腹腔积液型S-180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黑虎掌菌子实体多糖促进化疗损伤小鼠免疫及造血系统功能修复的研究[D]. 王雪. 吉林大学, 2019(10)
  • [2]猪苓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D]. 李永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3]黄芩与党参多糖的提取及其体外抗NDV活性研究[D]. 王鑫滢.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4]犊牛脾脏低分子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J]. 陈清华,李红,肖殿宽,王铁.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6)
  • [5]壁虎醇提物抗肿瘤作用研究[D]. 宋佳玉. 河南科技大学, 2010(02)
  • [6]新生牛脑活性肽NBBP-1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凋亡作用与机理研究[D]. 黄晓明. 厦门大学, 2007(07)
  • [7]半枝莲生物活性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D]. 余建清. 武汉大学, 2005(05)
  • [8]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因子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J]. 谢裕安,梁安民,李力,罗小玲,匡志鹏,莫钦国,袁卫平. 广西医学, 2002(10)
  • [9]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物对小鼠腹腔积液型S-180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J]. 罗小玲,梁安民,李力,谢裕安,吴继宁,匡志鹏.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1(06)
  • [10]中国鲎鲎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的联合诱导分化研究[D]. 王永煜. 厦门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人胎肝细胞和胎牛肝细胞低分子肿瘤抑制剂对小鼠腹水S-180细胞的抑制作用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