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最佳科技发明(论文文献综述)
陈涵[1](2020)在《创新国际化的动因、路径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华为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显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其次,我国现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作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企业,更需要将创新嵌入到自身的发展战略中。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往往依靠自身进行内生创新,但是由于国际技术流动趋势不平衡,仅仅依靠国内创新资源与企业自身资源进行内生创新,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在战略发展、创新效率与成本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因此,为了提高研发创新的效率与质量,企业需要在知识外溢的国际市场中获得理想的技术溢出,通过创新国际化,利用知识外溢,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其次,我国企业在我国政府“引进来”与“走出去”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引进海外优质资源,并不断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力求通过海外资源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跃升,但是受困于如美国技术壁垒、投资保护主义、文化风险与自身经营能力等因素,投入产出的效率较低。为了更全面的分析创新国际化,本文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通过梳理创新国际化的动因、条件、模式、区位选择、风险与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建立创新国际化全过程的基本框架,并在此框架指导下,详细分析了企业创新国际化,并且引入了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中,本文选择华为这一具有代表意义的企业,重点分析其选择创新国际化的动因、条件、模式、区位选择、风险以及经济后果。希望通过分析华为创新国际化的全过程,剖析出其成功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的深层原因。本文希望,首先能够帮助有助于企业更好的了解创新国际化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创新国际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促使其重视研发创新。其次,对于力图借助国外创新网络的企业而言,希望其能够充分审视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自身的创新国际化模式与恰当的区位选择,规避践行创新国际化时所遇到的各类风险,获取满意的研发产出,从而进一步争取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王铭颖[2](2020)在《基于宝石矿物学特征的当代和田玉雕刻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和田玉自古便是玉雕艺术的主流用材。近年来,雕刻工具的快速发展引发了雕刻技术的诸多变化,但当代和田玉雕刻工艺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却鲜有深入探索。本文运用宝石学、矿物学、器物学、工艺学、统计学、艺术学及人类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分析方法,以和田玉材质及当代雕刻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宝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对设计雕刻的影响、当代加工方式与工艺特点、当代作品特征与风貌、工艺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田玉的宝石、矿物学特性对雕刻有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雕刻过程中对其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结构和杂质矿物等特征的合理利用。经实验测试与雕刻实践证明:和田玉的雕刻软硬度与其产状、颜色没有直接关系,而主要是由其结构所致;雕刻手感则会受到产状的影响——山料偏干、塑形能力较差;子料偏润、塑形能力较强;和田玉产地不同亦会对雕刻硬度与手感产生综合影响。大量调研考察表明,手工雕刻、计算机数控雕刻(CNC)和三维扫描复制雕刻是目前我国玉雕的三种主流加工方式。随着现代玉雕业电动工具的革新,玉器的雕刻效率及工艺精细度均得到了提高。当代和田玉雕刻的工艺品种基本为古代的延承,其中最常应用的工艺类型是俏色和镂雕技艺。俏色工艺亦可依据颜色分布特点被划分为皮色、本体、内含物与围岩俏色四种基本类型。在当代玉雕制作中,和田玉因其优良的材质特点依旧成为各类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雕刻原料。本文通过对5368件现代玉雕作品中的2521件和田玉作品统计分析可知:目前当代和田玉作品的题材仍以沿袭传统为主,即神话、诗篇名言、历史典故等题材的雕件居多,但同时不乏少量创新性作品出现。其次,玉器的功能性较古代相对变弱,作品的体量以中小件为主,且工艺感更为突出。再次,和田玉玉器受众已由古代皇室贵族专享转变为被现代玉器爱好者或消费者所拥有。当下,人工智能与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会继续推动中国玉雕行业的批量化和规模化生产,这一趋势将促进玉雕创意设计与文化价值的不断提升。综合和田玉雕件价值的影响因素,其工艺评价可从玉料使用、造型设计、琢制工艺等角度进行。
邓强[3](2019)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维动画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现代社会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与相关应用领域进行融合,产生了新的媒介形式与艺术类别。三维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结合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经济等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及外延。本论文围绕20世纪末兴起的三维动画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维动画的定义、特征、应用领域及其与造型艺术、电影艺术、传统动画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对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资料梳理,重点分析了三维动画的技术基础与艺术形式、社会功能与文化形态、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三维动画的维度构成概念,基于这一概念对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技术与艺术、认知与体验、经济与文化等维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及个案研究法,对三维动画自1972年萌芽至今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艺术形式、创作流程、代表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通过数据分析法及归纳总结法,以互联网权威数据中心对于全球范围内自1995年至2018年上映的三维动画电影的数量及票房情况、三维动画出现后历届奥斯卡动画短片提名及获奖情况、中国三维动画创作及生产情况进行数据采集。从创作时间、创作国家、作品题材、艺术风格、创作特征等进行多角度的比对分析,论证三维动画现阶段的经济、文化与形式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特征。结合创作实践经验,对于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创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方式进行了解析,强调维度概念在技术、技巧、艺术表现中所起到的的重要作用;并对于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联系我国三维动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个人观点。笔者力求通过本文进行三维动画的创作实践技巧总结及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为三维动画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创作理念和研究思路。
史源[4](2019)在《灌水总量与灌溉技术约束下华北典型区域冬小麦灌溉制度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地区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冬小麦生育期降水很难满足其需水要求,作物生长对灌溉严重依赖,地面灌溉仍是该区域冬小麦主要的灌溉方式。当前,水资源总量不足和地面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偏低是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基于华北地区节水压采策略,如何在用水总量控制条件下,通过优化作物灌溉制度和改进地面灌溉用水管理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以保障农户利益不受损,是当前水务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将田间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采用作物生长模型和地面灌溉模拟模型,在分别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适用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区冬小麦受试作物品种参数和地面灌溉技术约束下的最小灌水定额。基于作物生长模型参数,以研究区灌溉定额控制指标为上限,地面灌溉技术约束下的最小灌水定额为下限,结合不同降水水平年、作物生育期、畦灌布置方案,确定灌溉制度模拟情景方案,应用作物生长模型进行模拟。基于模拟结果,构建灌溉制度评价及筛选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优化提出用水总量和地面灌溉技术约束下的适宜灌溉制度方案。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采用作物生长模型DSSAT,基于田间试验数据,率定了模型参数并评价其适用性,优选出一套受试作物模型参数。本研究设置多区域试验田,进行统一种植品种及模式下的作物品种遗传参数的率定,通过4种不同交叉验证方案率定了受试作物模型参数。采用模型对作物土壤水分变化进行模拟时,以充分灌水处理数据进行校准和验证下,模拟精度较高,且土层深度越大模拟精度越高;根据参数率定方案及模型交叉验证结果,受试作物物候期及单粒重模拟精度较高,作物产量观测值与模拟值的误差稍大,总体而言,参数率定后,模型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准确性,可用于研究区作物优化灌溉制度模拟下的物候期、作物水分利用情况、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预测。(2)采用地面灌溉水流运动模拟模型SISM,基于田间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适用性,对不同技术要素组合下的灌水过程进行模拟,获得相应的畦灌性能指标值,确定了华北地区不同畦灌技术要素组合下最小灌水定额。基于不同典型区域、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田间灌溉试验数据,优化反求每次灌溉事件土壤入渗参数,结合华北地区畦灌现状,考虑畦田长度、坡度、田面平整精度及微地形空间分布差异,和入畦单宽流量等要素,共计53088种畦灌技术要素组合,以地面灌溉水流覆盖整个田块,及最小灌水深度Zmin>0为控制条件,采用SISM模型,对不同技术要素组合下的灌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畦灌技术要素和灌水性能指标值的对应关系,结合畦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和地面灌溉相关规程规范,提出50m,100m,150m三个代表性畦田长度下,田面平整精度Sd、坡度Sp、单宽流量q等畦灌要素的建议范围,及相应的最小灌水定额。(3)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耗水规律,制定灌溉制度情景模拟方案,采用率定后的作物生长模型参数进行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作物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定额、灌溉定额及降水年型等因素对产量和蒸发蒸腾量的影响。对应不同水平年,在冬小麦4个生育阶段中,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作物蒸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蒸发量变化幅度较小,作物产量对水分供给的敏感性强弱为:拔节水>返青水>越冬水>灌浆水,不同水平年型下的增产潜力幅度为: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3种代表性性畦长下上述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变化幅度较为一致,返青-拔节及拔节-抽穗两个生育阶段的灌水对于作物增产有显着作用,是作物的需水关键期。(4)基于灌溉制度情景模拟结果,分别从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和种植净收益与投入产出比两个层面,对灌溉制度方案进行优化,从而获得不同水平年、不同代表性畦长下最优的灌溉制度方案。在两个评价指标体系下,研究区最优的地面灌溉畦灌布置方案均为50m畦长,对应丰、平、枯三个降水水平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灌溉制度分别为:0+55+55+0(mm),0+75+55+0(mm)及0+75+55+0(mm),即均灌2水(返青水、拔节水);投入产出比最大的灌溉制度分别为:0+75+55+0(mm),55+75+5 5+0(mm)及55+75+5 5+0(mm),即丰水年灌2水(返青水、拔节水),平、枯水年灌3水(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对于地面灌溉畦灌要素的优化,建议采用50m左右的短畦,可取得较好的灌水效果。上述研究成果可为生产者提供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畦田布置及灌溉制度应用模式,论文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对于从整体上缓解灌溉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促进华北地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永雯[5](2019)在《专利申请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合理性证成》文中研究说明在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中,专利法实施细则要求申请人在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写明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以便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技术方案的内容。优选方式披露属于专利公开领域。近几年,随着学术界对专利公开制度的深入研究,与选方式披露规则相关的评价才逐渐浮出水面。在与美国最佳实施方式对比之后,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的优选方式存在披露内容不明确、缺乏法律后果和法律地位较低等问题,一致要求修改优选方式披露规则。本文则提出相反观点认为,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设置合理,无需修改,现有研究对优选方式披露的修改理由不充分。文章结构分为两个层次布局,第一层次从质疑优选方式的观点和理由入手;第二层次,重新解读我国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内涵和外延,力求还原该规则的设计初衷。第二层次对合理性的证成主要通过逐一反驳学者提出的修改理由完成,此外,还增加了现有研究没有涉及到的规则的价值分析部分。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合理性证成从三个角度展开。首先,从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基本构成角度还原其披露内容、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其次,系统的比较我国优选方式与美国最佳实施方式,得出参考最佳实施方式进行修改的必要性;最后,证明的角度将回归到法律规范的立法价值上,揭示制定规则的价值基础和延续规则的价值表现。
黄琳琳[6](2019)在《基于投影寻踪的中国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的气候变化引起了世界关注,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全球变暖主要由于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快速提高,加上人口基数大和资源利用不充分,加大了中国的节能减排压力。因此,如何鞭策中国的节能减排机制,研究我国各省碳排放现状以及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对我国各省合理控制碳排放以及中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四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碳排放测量方法,得到我国2000-2016年的碳排放总量,以及我国30个省(除西藏)每年的碳排放量,分析知我国碳排放量在2012年增长趋于平缓,2016年出现负增长;并得出我国的碳排放特点: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存在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特点;我国碳排放强度呈现东部低、西部高的特点;我国碳排放存在区域性差异,不仅是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其次,利用Kaya恒等式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均GDP、能源强度、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人口规模,并构建LMDI因素分解模型,得到这五种影响因素在碳排放变化上的贡献率,分析知人均GDP对16年的碳排放贡献率最大,能源结构的贡献率最小,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居中;再次,通过投影寻踪模型,将我国的30个省分为三个区域,计算各区域影响因素的相对权重,即最佳投影方向,并对各区域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差异性分析;最后,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对未来各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权重进行预测,并与预测前的各区域影响因素权重值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区域上的碳排放主导因素不同,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根据的对区域性碳排放量进行控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化政策建议。本研究不但丰富了低碳经济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为我国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齐洪洲[7](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肖菲喆,林海锋,姜橙,张微微,李雪佳,李威,饶从志,王卓青[8](2017)在《基于现状探讨专利指标在医学科技评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科技评价用于认识科技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对科技创新有激励作用,而加快知识产权建设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分析全国最佳医院中排名前十医院近五年的国内专利申请情况,对知识产权制度与科技评价进行关联分析,并以某高校附属医院专利的管理现状,讨论专利指标在医学类的职称晋升、项目管理、科技奖励申报等科技评价中的影响,探索科技创新环境下适合医学类的评价方式,助推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
田晓峰[9](2014)在《微观视域的图形生成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观世界是人类正在迈入自己不断扩张的视觉界限的新领地,这片视域拥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视觉形式。艺术与科学的跨界联合助推微观视域的图形图像实现编辑生成,这些“图”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它在揭示微观客体本质和信息的同时又以其自身的形式美感成为设计创作素材的灵感来源。而且,这种带着实验操作的行为也似乎成为当下艺术设计潮流追求实验性探索精神的设计方法。本文以微观图形的设计过程为撰写线索,对微观视域的图形进行视觉形式生成方式的多元化探讨。试图从科学原理和视觉规律中寻找到一系列具有表现形式的创作途径,讨论将这种结构、形式、秩序或元素经过重新演绎、置换、模拟、构建成为被转换过的创新视觉化语言。本文与其说是对微观图形的实验性研究不如说它是“基于过程的设计研究”或“规则生成的设计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关于微观主题的阐述,概括叙述了微观世界的物质组成和人类对微观视觉的探索和发现。第二部分是对微观视域的视觉归纳,对四个视觉界限:“无形的场所”、“显微镜下的世界”、“穿越的图像”和“时空的透视”分别进行图像描述和详细解读。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微观图形的视觉表现属性,分析微观视觉图形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情绪,还有现代社会多重因素如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美学、微观科技、分形理论对微观视觉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重点以四个综合案例为研究样本,以其不同的图形生成方式为切入点,深度挖掘作品的表现形式、技术手段和程序法则。为当下的实验性创作提供了想象与创新的设计启示。
张飞越[10](2013)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角色造型研究》文中认为最佳动画长片,是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当中最为重要的奖项之一,它于2001年设立,在2002年的第74届奥斯卡奖才开始颁发,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规定,动画电影的长度必须超过70分钟才可以参加这个项目的竞赛。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奖项,而是形成了当今动画电影行业的一种制作标准,对世界的动画电影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之所以能够获奖,角色造型的贡献功不可没,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的核心,它借助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动画电影中进行成功的演绎。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中的角色造型,力求定位、动作、声音、服装等诸多要素与整部电影完美切合,力争角色造型的表征与内涵完美统一,这些成功的作品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首先概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发展历史,围绕2002年至2012年间,十一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角色造型,通过对角色造型定位、分类、运动、声音、服装这五大构成要素的梳理,总结出这些角色造型的优势。其次,围绕这些角色造型的构成要素,以时间为序,梳理其变化过程,总结其演变规律,着重分析角色造型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中所具备的:有利于演绎故事情节、有利于完善整体风格、有利于延续商业价值、有利于提升造型内涵、有利于输出文化价值观这五大功能。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最后提炼出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角色造型设计的原则,即创新性、内涵性、夸张性和对比性;总结出民族融合、标识易辩、色彩象征和技术创新这四大角色造型设计的方法。以此为国产动画电影角色造型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2001年最佳科技发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最佳科技发明(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国际化的动因、路径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华为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创新的概念界定 |
1.5.2 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
1.5.3 创新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知识基础观 |
2.1.2 组织学习理论 |
2.1.3 开放式创新 |
2.1.4 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1.5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
2.1.6 高层阶梯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创新国际化动因的相关文献 |
2.2.2 创新国际化路径及方式的相关文献 |
2.2.3 创新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2.2.4 创新国际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创新国际化全过程的理论分析 |
3.1 创新国际化的动因 |
3.1.1 满足公司战略需求 |
3.1.2 获取外部有效资源 |
3.1.3 监测竞争对手状况 |
3.1.4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
3.2 创新国际化的条件 |
3.2.1 -定的综合实力 |
3.2.2 丰富国际化经验 |
3.2.3 良好的社会责任 |
3.2.4 有利的产业政策 |
3.2.5 有利的生产要素 |
3.3 创新国际化的模式 |
3.3.1 资源引进模式 |
3.3.2 资源获取模式 |
3.3.3 合作研发模式 |
3.4 创新国际化模式下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3.4.1 东道国市场 |
3.4.2 东道国基础设施 |
3.4.3 东道国人才 |
3.4.4 东道国政策 |
3.5 创新国际化的风险 |
3.5.1 政策风险 |
3.5.2 文化风险 |
3.5.3 经营风险 |
3.6 创新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
3.6.1 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3.6.2 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
3.6.3 对市场势力的影响 |
第四章 华为公司案例分析 |
4.1 案例简介 |
4.1.1 案例选择 |
4.1.2 华为简介 |
4.1.3 华为创新国际化历程 |
4.2 华为创新国际化的动因 |
4.2.1 调整公司战略方向 |
4.2.2 获取海外创新资源 |
4.2.3 监测对手技术方向 |
4.2.4 华为国际化动因小结 |
4.3 华为创新国际化的条件 |
4.3.1 华为的综合实力强 |
4.3.2 华为国际化经验丰富 |
4.3.3 华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4.3.4 外部有利产业政策 |
4.3.5 华为创新国际化条件小结 |
4.4 华为创新国际化模式 |
4.4.1 海外优质人才引进 |
4.4.2 跨国并购 |
4.4.3 设立海外研发机构 |
4.4.4 缔结研发联盟 |
4.5 华为创新国际化区位选择 |
4.5.1 发达国家地区的区位分布情况 |
4.5.2 发展中国家地区区位分布情况 |
4.5.3 华为创新国际化区位选择小结 |
4.6 华为创新国际化风险与风险应对 |
4.6.1 政策风险 |
4.6.2 文化风险 |
4.6.3 经营风险 |
4.6.4 风险应对 |
4.7 华为创新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 |
4.7.1 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4.7.2 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
4.7.3 对市场势力的影响 |
4.7.4 华为创新国际化经济后果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宝石矿物学特征的当代和田玉雕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和田玉的材质(宝石矿物学)研究 |
1.2.2 和田玉的雕刻工艺与文化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和田玉的工艺发展历程与当代玉雕工艺 |
2.1 和田玉工艺技法的分类 |
2.1.1 常用雕刻工艺 |
2.1.2 特殊雕刻工艺 |
2.2 和田玉雕刻工具的发展 |
2.2.1 琢玉砣机的革新 |
2.2.2 和田玉琢玉工艺的进化 |
2.3 和田玉雕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
2.3.1 传统雕刻方法与工序 |
2.3.2 现代雕刻方法与工序 |
2.4 和田玉琢玉工艺的演变内涵 |
3 当代和田玉常见雕刻工艺应用解析 |
3.1 和田玉俏色工艺 |
3.1.1 皮色俏色 |
3.1.2 本体俏色 |
3.1.3 内含物俏色 |
3.1.4 围岩俏色 |
3.1.5 和田玉俏色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 |
3.2 和田玉镂雕工艺 |
3.2.1 制作镂雕工艺的玉料材质特点 |
3.2.2 当代和田玉镂雕工艺作品的主要类型 |
3.2.3 和田玉镂雕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 |
3.3 和田玉薄胎工艺 |
3.3.1 制作薄胎工艺的玉料材质特点 |
3.3.2 当代和田玉薄胎工艺作品的主要类型 |
3.4 和田玉书法雕刻工艺和微雕工艺 |
3.4.1 和田玉书法雕刻与琢字工艺 |
3.4.2 和田玉微雕工艺 |
3.5 和田玉活链及活环工艺 |
3.5.1 和田玉活环工艺 |
3.5.2 和田玉活链工艺 |
3.6 和田玉镶金嵌宝工艺 |
3.6.1 和田玉金银错工艺 |
3.6.2 和田玉宝石镶嵌工艺 |
4 当代和田玉作品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天工奖作品评选流程及材质分布 |
4.1.1 天工奖及作品评选流程 |
4.1.2 天工奖参选作品的材质特点 |
4.2 天工奖和田玉作品特征 |
4.2.1 和田玉作品奖项分布 |
4.2.2 和田玉材质品种分布 |
4.2.3 题材(主要元素)分布 |
4.2.4 形制与工艺效果 |
4.2.5 设计与创作的方法、原则 |
4.3 从历年天工奖和田玉作品看中国现代玉雕作品特征 |
4.3.1 题材的变化——体现玉雕特征的主要因素 |
4.3.2 艺术形式的变革 |
4.3.3 工艺感形式更强 |
4.3.4 功能性相对简化,受众人群平民百姓化 |
4.3.5 精雕细作,突显材质之美,作品以小件居多,少见大型制作 |
4.4 影响因素 |
4.4.1 和田玉原材料的影响 |
4.4.2 加工工具的影响 |
4.4.3 玉雕师设计制作的影响 |
4.4.4 地域风格的影响 |
4.4.5 加工组织形式的影响 |
4.4.6 消费环境的影响 |
5 和田玉宝石矿物学的特征及其对玉雕工艺的影响 |
5.1 研究样品描述 |
5.2 和田玉的宝石学特征及其对玉雕工艺的影响 |
5.2.1 和田玉的光学特征 |
5.2.2 和田玉的力学特征 |
5.2.3 和田玉的宝石学特征对雕刻的影响 |
5.3 和田玉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玉雕工艺的影响 |
5.3.1 和田玉结构分析与工艺实践 |
5.3.2 和田玉矿物组成及对雕刻工艺的影响 |
5.3.3 本次研究中和田玉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方法 |
5.4 和田玉的产出类型及其对玉雕的影响 |
5.4.1 和田玉产出类型对设计的影响 |
5.4.2 和田玉的产出类型对雕刻的影响 |
5.5 总结 |
6 和田玉作品的设计创作与雕刻实践 |
6.1 和田玉创作理念及设计方法 |
6.1.1 创作理念分析 |
6.1.2 创作理念方案举例 |
6.2 和田玉作品创作实践 |
6.2.1 工艺流程解析 |
6.2.2 和田玉雕刻作品实例 |
6.3 和田玉与其他玉石材质设计、雕刻的对比 |
6.3.1 设计实践——琇莹玉作品设计 |
6.3.2 雕刻实践 |
7 和田玉雕刻的工艺评价 |
7.1 评估当代和田玉雕刻作品价值的要素 |
7.1.1 材料价值 |
7.1.2 工艺价值 |
7.1.3 历史价值 |
7.1.4 人文价值 |
7.1.5 配件及附件的价值 |
7.1.6 其他因素 |
7.2 和田玉雕刻工艺的具体评价方法 |
7.2.1 玉料的使用 |
7.2.2 造型设计与琢制工艺 |
7.2.3 装潢与配件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动画发展概述 |
2 三维动画的社会应用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1 计算机三维图形学研究 |
2 三维动画技术及创作流程研究 |
3 三维动画发展历程研究 |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 |
三 研究对象及目标框架 |
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 研究的预定目标 |
3 研究的概念框架 |
四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2 研究中拟突破的难题 |
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4 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
1 三维动画的概念综述 |
1.1 三维动画的定义及特征 |
1.2 三维动画的应用领域 |
1.3 三维动画与传统艺术的关系 |
1.3.1 与造型艺术的关系 |
1.3.2 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
1.3.3 与传统动画的关系 |
2 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 |
2.1 三维动画在20世纪的发展 |
2.1.1 20世纪70年代萌芽时期 |
2.1.2 20世纪80年代探索时期 |
2.1.3 20世纪90年代确立时期 |
2.2 三维动画在21世纪的发展 |
2.2.1 2000-2009年发展时期 |
2.2.2 2010-2018年成熟时期 |
2.3 三维动画工具及创作流程的发展 |
2.3.1 三维动画工具的进化 |
2.3.2 三维动画创作流程的确立 |
3 三维动画技术构成及艺术风格流变 |
3.1 三维动画的技术基层 |
3.1.1 三维造型及运动技术 |
3.1.2 三维着色及渲染技术 |
3.1.3 特定对象模拟技术 |
3.2 三维动画的艺术形式变迁 |
3.2.1 技术风格阶段 |
3.2.2 复制现实阶段 |
3.2.3 强化真实阶段 |
3.3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
3.3.1 三维动画阶段性特征数据分析 |
3.3.2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的构成维度 |
4.1 技术与艺术维度 |
4.1.1 传统动画基础上的技术突破 |
4.1.2 数字技术语境下的美学建构 |
4.1.3 创作流程中的时空维度架构 |
4.2 认知与体验维度 |
4.2.1 视觉真实感与认知经验 |
4.2.2 视觉成像原理与审美心理 |
4.2.3 体验方式的维度限制与扩展 |
4.3 经济与文化维度 |
4.3.1 三维动画的全球化现象 |
4.3.2 视觉文化与肯定的文化 |
4.3.3 本土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 |
5 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
5.1 前期设计中的维度转换 |
5.1.1 概念设计中的绘制与创建 |
5.1.2 模型制作中的编辑与深入 |
5.1.3 造型表现中的形体与结构 |
5.1.4 纹理绘制中的映射与包裹 |
5.1.5 风格界定中的写实与概括 |
5.2 中期制作中的维度控制 |
5.2.1 造型立体感的强化与削弱 |
5.2.2 场景空间感的缩放与变换 |
5.2.3 渲染方式的离线与实时 |
5.2.4 创作过程中的确定与随机 |
5.2.5 动画角色的表演与操控 |
5.3 后期整合中的维度调整 |
5.3.1 后期合成的层体建立 |
5.3.2 视觉重点的组织调整 |
5.3.3 镜头剪辑的时间变化 |
6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发展趋势 |
6.1 应用领域与传播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6.1.1 社会功能促使视觉风格的突破 |
6.1.2 媒体样式的发展影响实现方式 |
6.2 关键技术发展对创作的促进 |
6.2.1 艺术与技术的衔接 |
6.2.2 创作主体的个人化 |
6.3 尖端技术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契机 |
6.3.1 交互与生物传感技术实现互动沉浸体验 |
6.3.2 深度学习技术挖掘自主模拟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灌水总量与灌溉技术约束下华北典型区域冬小麦灌溉制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缓解有限灌溉水资源与冬小麦需水之间的矛盾 |
1.1.2 缓解有限灌溉水资源与较低地面灌溉水利用效率之间的矛盾 |
1.1.3 缓解用水总量控制下地下水节水压采与作物稳产之间的矛盾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作物灌溉制度优化方法及作物生长模型研究 |
1.2.2 地面灌溉技术要素评价方法及模拟模型研究 |
1.2.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观测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作物生长模型田间验证试验 |
2.2.2 地面灌溉模拟模型田间验证试验 |
2.3 模型选取与应用 |
2.3.1 作物生长模型 |
2.3.2 地面灌溉模拟模型 |
2.4 评价与统计分析方法 |
2.4.1 模型模拟性能评价方法 |
2.4.2 地面灌溉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
2.4.3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与方法 |
2.4.4 统计分析工具 |
第三章 作物生长模型参数率定与适用性评价 |
3.1 模型参数率定方法与方案 |
3.1.1 参数率定方法 |
3.1.2 参数率定方案 |
3.2 模型参数率定结果与验证分析 |
3.2.1 参数率定结果 |
3.2.2 不同方案模拟值和实测值验证结果分析 |
3.3 优选参数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
3.4 作物模型参数的确定及适用性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畦灌技术要素下最小灌水定额的确定 |
4.1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1.1 土壤入渗参数率定 |
4.1.2 模型适用性评价 |
4.2 不同畦灌技术要素下最小灌水定额数值模拟分析 |
4.2.1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
4.2.2 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4.3 华北区域典型畦灌技术要素组合下最小灌水定额的确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面灌溉技术约束下灌溉制度方案的模拟 |
5.1 冬小麦灌溉需水量计算 |
5.1.1 典型年选取 |
5.1.2 作物需水量计算 |
5.2 灌溉制度方案情景模拟 |
5.2.1 灌溉制度情景方案组合设计 |
5.2.2 灌溉制度情景模拟结果 |
5.3 灌溉制度模拟情景结果分析 |
5.3.1 不同降水年型降水量对模拟产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灌水定额对模拟产量的影响 |
5.3.3 不同灌溉定额对模拟产量的影响 |
5.3.4 不同灌水定额对土壤蒸发及作物蒸腾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面灌溉技术约束下灌溉制度的优化 |
6.1 基于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水平的灌溉制度优化 |
6.1.1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
6.1.2 冬小麦生育期灌溉定额与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回归模型 |
6.1.3 不同水平年下最优灌溉制度的筛选 |
6.2 基于净收益和产出投入比的经济灌溉制度优化 |
6.2.1 评价及筛选模型的建立 |
6.2.2 冬小麦生育期灌溉定额与净收益及投入产出比回归模型 |
6.2.3 不同水平年下最优灌溉制度的筛选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专利申请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合理性证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对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质疑 |
一、要求修改优选方式披露的声音 |
二、对优选方式披露修改论的思考 |
第二章 从基本构成角度证明优选方式披露的合理性 |
一、优选方式的披露主体及内容 |
二、优选方式披露的法律效力 |
三、优选方式披露在专利公开中的法律地位 |
第三章 从比较法的角度证明优选方式披露的合理性 |
一、选择美国最佳实施方式做比较研究的原因 |
二、美国专利法中的最佳实施方式要求 |
三、比较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四章 从价值角度证明优选方式披露的合理性 |
一、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价值来源 |
二、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价值表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投影寻踪的中国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海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排放海外研究现状 |
1.2.2 碳排放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理论概述 |
2.1 碳排放相关理论 |
2.1.1 碳排放基本概念 |
2.1.2 碳排放相关指标 |
2.2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 |
2.2.1 遗传算法简介 |
2.2.3 模型构建 |
2.3 投影寻踪 |
2.3.1 投影寻踪概述 |
2.3.2 投影寻踪应用 |
2.4 马尔科夫预测方法 |
2.4.1 马尔科夫内容 |
2.4.2 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MDI模型的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3.1 我国碳排放基本情况 |
3.1.1 碳排放基本测量 |
3.1.2 我国碳排放分析 |
3.1.3 我国各省市碳排放分析 |
3.2 基于LMDI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构建 |
3.2.1 基于Kaya恒等式碳排放影响因素选取 |
3.2.2 基于LMDI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构建 |
3.2.3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 |
3.3 碳排放特征分析 |
3.4 数据来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投影寻踪的我国碳排放聚类及差异性分析 |
4.1 投影寻踪模型构建 |
4.2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
4.3 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预测分析 |
5.1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构建 |
5.2 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预测结果 |
5.3 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预测分析 |
5.4 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预测前后差异性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策建议 |
6.1 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
6.2 加大各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
6.3 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6.4 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舶来与肇始 |
二、通信机构多样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单一 |
二、印制借法西方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九宫图式 |
二、象征设计手法 |
三、直、曲装饰风格 |
四、清邮“图像无人”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扬弃与推进 |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多样 |
二、印制工艺精良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文字加盖 |
二、构图形式 |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
四、西藏特色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分隔与交融 |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队伍广大 |
二、印制工艺朴质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构图形式 |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继与开创 |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稳定 |
二、印制工艺精致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铭记与志号 |
二、幅面种类增多 |
三、构图形式多样 |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
五、初探民族风格 |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低迂与激昂 |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萎缩 |
二、印制精益求精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志号变化频繁 |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
小结 |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溯源与逐流 |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扩展 |
二、印制工艺精美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题材丰富 |
二、品种增多 |
三、新的构图形式 |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载与传播 |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多元 |
二、印制工艺精湛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
三、票型种类多样 |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现状探讨专利指标在医学科技评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医院专利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
2.1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涨 |
2.2专利申请数量明显少于SCI论文发表数量 |
2.3专利转化率低 |
3探讨科技评价中的专利指标 |
3.1专利类型评价 |
3.2专利权归属和发明人的排名的评价 |
3.3专利转化评价 |
4主要研究结论 |
(9)微观视域的图形生成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1.1 研究的内容 |
1.2 研究的目的 |
2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2.1 研究的意义 |
2.2 研究的方法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外研究状况 |
3.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一章 微观景象的视觉意义 |
1.1 关于微观世界 |
1.1.1 基本粒子的认识 |
1.1.2 微生物世界 |
1.1.3 微观现象 |
1.2 关于微观视域 |
1.2.1 微观摄影概述 |
1.2.2 电影《微观世界》 |
1.2.3 BBC、Discovery 与 NGC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观视域的视觉归纳——对四个视界的图像描述 |
2.1 无形的场所 |
2.1.1 铁屑的磁场 |
2.1.2 无线电波 |
2.1.3 云室和泡室 |
2.1.4 粒子的乐园 |
2.1.5 纳米世界 |
2.2 显微镜下的世界 |
2.2.1 花粉的造型 |
2.2.2 “发光”的生物 |
2.2.3 矿物晶体 |
2.2.4 生命的细胞 |
2.2.5 细菌与病毒 |
2.3 穿越的图像 |
2.3.1 X 射线 |
2.3.2 磁振造影 |
2.3.3 超声波扫描 |
2.3.4 太赫波段 |
2.4 时空的透视 |
2.4.1 纹影照相术 |
2.4.2 绘制的气象 |
2.4.3 变迁的痕迹 |
2.4.4 星系的造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观视域的图形属性与影响要素 |
3.1 微观图形的表现属性 |
3.1.1 惊奇与陌生 |
3.1.2 意象与关联 |
3.1.3 混沌与秩序 |
3.1.4 繁复与张力 |
3.2 影响微观视觉发展的因素 |
3.2.1 文化因素——当代视觉审美意识形态 |
3.2.2 美学因素——科学美、艺术美 |
3.2.3 技术因素——微观视觉技术 |
3.2.4 理论因素——艺术分形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观图形的生成方式——对四个综合设计的形式剖析 |
4.1 案例解读:系列作品“微观摄影” |
4.1.1 实验图像的抽象 |
4.1.2 单位形的创造 |
4.1.3 元素的排列与组合 |
4.2 案例解读:系列作品《衰减的图案》 |
4.2.1 结构的挪动 |
4.2.2 秩序的整合 |
4.2.3 公式的统一 |
4.3 案例解读:系列作品《生命》 |
4.3.1 材料的堆叠与发放 |
4.3.2 形态的塑造与模拟 |
4.3.3 影像的跟踪与捕捉 |
4.4 案例解读:作品《无为》、《18F44》 |
4.4.1 程序的编码 |
4.4.2 维度的扩张 |
4.4.3 声像的映射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角色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角色造型的解析 |
2.1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产生背景 |
2.1.1 奥斯卡奖的产生背景 |
2.1.2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由来 |
2.1.3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发展 |
2.2 角色造型的构成 |
2.2.1 角色造型的定位 |
2.2.2 角色造型的分类 |
2.2.3 角色造型的运动 |
2.2.4 角色造型的声音 |
2.2.5 角色造型的服装 |
第三章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角色造型的演变及功能 |
3.1 角色造型的演变 |
3.1.1 定位的演变 |
3.1.2 类型的演变 |
3.1.3 声音的演变 |
3.1.4 服装的演变 |
3.2 角色造型的功能 |
3.2.1 有助于演绎故事情节 |
3.2.2 有助于完善整体风格 |
3.2.3 有助于延续商业价值 |
3.2.4 有助于提升造型内涵 |
3.2.5 有助于输出文化价值观 |
第四章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角色造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
4.1 角色造型设计的原则 |
4.1.1 创新性 |
4.1.2 内涵性 |
4.1.3 夸张性 |
4.1.4 对比性 |
4.2 角色造型设计的方法 |
4.2.1 民族融合法 |
4.2.2 标识易辨法 |
4.2.3 色彩象征法 |
4.2.4 技术创新法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四、2001年最佳科技发明(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国际化的动因、路径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华为的案例分析[D]. 陈涵. 苏州大学, 2020(03)
- [2]基于宝石矿物学特征的当代和田玉雕刻工艺研究[D]. 王铭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D]. 邓强.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4]灌水总量与灌溉技术约束下华北典型区域冬小麦灌溉制度优化研究[D]. 史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5]专利申请优选方式披露规则的合理性证成[D]. 陈永雯.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基于投影寻踪的中国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D]. 黄琳琳.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基于现状探讨专利指标在医学科技评价的影响[J]. 肖菲喆,林海锋,姜橙,张微微,李雪佳,李威,饶从志,王卓青. 科研管理, 2017(S1)
- [9]微观视域的图形生成方式研究[D]. 田晓峰.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2)
- [10]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角色造型研究[D]. 张飞越. 江南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