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700亿美元的刺激(论文文献综述)
杨盼盼,徐奇渊,杨子荣[1](2021)在《复盘新冠疫情下的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梳理和回顾了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国吸取2008年次贷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应对新冠疫情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具有快速、密集和大规模出台的特征。但由于疫情冲击与传统的经济金融危机不同,因此应对疫情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与以往有明显不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出台五轮货币政策,总体上呈现了先流动性后可清偿性、先金融后实体、先国内后国外的政策思路。财政政策以对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的纾困为核心,对小企业贷款是纾困的重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特征明显,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创新更源于两者的配合。美国未来应对新冠疫情的宏观经济政策力度,将取决于新冠疫情控制的有效性和疫情持续的时间。
徐真[2](2020)在《P公司服装产品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出现井喷式的增长,运动服装增长首当其中,与此同时,需求的上下波动幅度较大,服装行业内的诸多企业,他们的安全库存量在应对市场需求波动时,由于需求预测的不准确而造成的服装企业库存量的持续增加等问题也愈发严重。P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的世界知名运动品牌的跨国企业,其运动服装产品滞销率过高以及库存量久久居高不下,所造成的库存管理方面等问题愈来愈严重,积压的库存不单限制了企业的现金流,更导致了额外的库存成本的增加,每年这方面的损失不计其数。因此,P公司在产品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这两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本文通过对P公司新老产品的需求预测的分析,根据老款运动服装的销售数据,并通过相似关系找出新款产品的需求预测方法,进而做出更加准确的需求分析和预测。此外,本文从库存成本角度出发,研究了产品的采购及订购方式,为P公司采取更加经济合理的订货决策,改善库存管理问题提供了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P公司及其组织架构,分析了P公司采购、生产、销售与仓储等环节的现状,剖析了P公司在供应链管库存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挖掘其背后的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发现了导致供应链库存管理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有两点:第一,对产品需求预测时预测估值不可靠;第二,整个供应链中库存管理亟待优化。因此,应对需求预测不准的问题,本文将P公司的运动服装产品分为相似的新老两类产品,重点研究和分析在需求预测中比较困难的新款产品,利用相似性原理、模糊聚类原理、相似性度量等方法确定相似权重,并结合市场评价调研及问卷调研的方法确定流行敏感因子,再利用专家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了流行敏感因子;综合流行敏感因子和季节因子对Bass预测经典模型进行了改进,巧妙地将老款产品的特征点通过相似性原理转移到新款产品,最后得以准确地预测出新款产品的需求数量,从而优化了P公司新款产品需求预测的方法。其次,针对P公司的库存管理方面的不足,本文从库存成本管理的角度,将需求稳定这类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允许缺货的改进型EOQ模型、允许价格折扣的改进型EOQ模型以及综合改进的EOQ模型等,对P公司库存管理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优化结果,为库存成本的节省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实现了P公司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优化。本文研究结果对P公司供应链库存优化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三章分析了P公司运动品牌产品在供应链管理及库存管理的现状;第四章构建了P公司运动服产品的Bass模型优化需求预测;第五章构建了经济订购批量模型优化库存;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
史江兰[3](2020)在《基于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的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能源和水是重要资源且越来越稀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通过识别“能源-水-经济”关联的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探讨如何对其进行协同管理,进而实现三者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提出“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驱动因素分解框架,将单指标因素分解模型扩展为双指标因素分解模型,将表征“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双强度指标—能源强度、用水强度—的变化归因于产业结构效应、生产技术效应、人口承载效应、人口结构效应、生活方式效应等五个因素。结果发现,生产技术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是节能与节水的主要驱动因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效应会使能源强度、用水强度呈现出“一升一降”的变化,造成节能与节水目标互相冲突,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充分权衡不同的目标。(2)构建“能源-水-经济”部门联动模型,核算不同部门单位产出完全(直接+间接)诱发的能源消费量、用水量、经济增加值,并提出全能源强度、完全用水强度两个新指标,从直接和间接角度更全面地衡量部门的“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然后通过四象限分类法将所有部门划分成四种关联类型,发现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等5个部门的完全能源强度和完全用水强度均较低,创造单位完全增加值消耗较少的能源和水资源,属于低耗能低耗水的关键部门,需要优先鼓励发展。(3)构建“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模型,设置9个策略情景,以2017年为基期,动态模拟2018-2030年的能源消费、水资源使用、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结果显示,若经济保持每年6.5%增速,会带来很大的资源压力,2030年能源消费量和用水量分别超出规划目标的57.7%、83.6%。若控制能源消费量和用水量,累计GDP总额将减少29.4%。但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累计GDP总额仅降低9.2%,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节能、节水潜力,其中,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设备制造业、建筑业这4个部门的产值扩大最多,占新增总产值的84%。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技术改进的组合策略下,累计GDP总额将上升3.4%,经济增速保持在6%以上。这意味着通过采取有效的调控策略,可以同时实现能源、水、经济三个目标。
路小凤[4](2020)在《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来越大,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币在国际交易活动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2015年人民币被正式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更标志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跃升。然而,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存在管制,影响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从而限制人民币在境内外的流通、使用与持有,三大国际货币职能发挥也受限,需要不断开放资本账户。值得注意,盲目无序的放开资本账户管制必将引起人民币异常流动,对我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引发巨大风险。因此,研究资本项目如何开放,以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探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变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影响,给出资本账户开放路径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政策建议。首先,梳理货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相关理论与概念;其次,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再次,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法定与事实层面测度方法做出优化,同时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测算指标,计算得到美元等五大国际货币及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最后以美国、中国等国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无论资本账户处于何种开放水平,经济实力的提升都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起正向作用;而贸易规模增长在不同开放区间内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产生促进或抑制效果呈现资本流向划分,当前开放水平下,出口增加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起促进作用,进口增加则呈现弱抑制作用;资本账户向高水平开放发展时,发展金融市场对其促进效果最明显;币值稳定方面,当前账户开放水平下汇率和通货膨胀率波动均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起抑制作用,进入高水平开放阶段时,适当的汇率波动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给出具体资本账户开放路径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政策建议:开放路径方面:遵循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和严格监管的开放原则;遵循“先长期后短期、先机构后个人、先实体后非实体”开放次序;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简称:QFII)等资本账户过渡阶段政策的审批额度和审批对象国、发展离在岸市场、严格监管直接投资资格、扩大投资范围、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等,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逐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交易活动中的议价定价能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政策建议方面:保证经济稳中向好发展,为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基础保障;提升区域内贸易规模,逐步增加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计价货币的比重;提升我国金融市场深度与广度,着力建设债券、证券市场,丰富金融工具种类;实现人民币币值稳定发展,增强持币者信心。本文可能在两方面有所创新:一是优化了现有资本账户开放测度方法,使测算依据更适应我国实际发展,测算结果更贴合我国真实开放水平。二是从资本账户开放角度探究在不同开放区间下各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作用是否发生变动,为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多依据。
廖珂锐[5](2020)在《功能型EMA/NBR TPV的结构及性能》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thylene-methylacrylate copolymer,EMA)/丁腈橡胶(Nitrile-butadiene rubber,NBR)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TPV),对TPV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黏弹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橡塑比及Zinc di-methacrylate(ZDMA)增强体用量以对TPV性能的影响;对纯EMA及EMA/NBR TPV的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橡塑比、变形温度、回复温度等变量对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对EMA和EMA/NBR TPV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CB(Carbon black)对NBR静态硫化胶进行增强,并研究填充对体系Mullins效应的放大效应。(1)对纯EMA、NBR静态硫化胶以及系列EMA/NBR TPV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研究橡塑比和ZDMA含量对TPV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树脂相含量,TPV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撕裂强度得以显着提高;在TPV中均匀分布着外观不规则的NBR橡胶颗粒,其直径约为35μm;在TPV和纯EMA的单轴循环压缩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Mullins效应;在相同的压缩应变下,在第一次的循环压缩中,最大压缩应力达到最大值,在第二次循环压缩中,最大压缩应力显着下降且在之后的循环中保持下降趋势,但降幅减缓;在EMA/NBR TPV的压缩永久形变的测试中,卸载后对样品进行热处理回复,提高回复温度,TPV的形变回复程度明显上升且在80 ℃达到最佳;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可以实现对TPV压缩永久变形行为的良好拟合,可以发现,提高TPV中NBR的含量以及提高回复温度,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TPV回复速度和回复程度,对于EMA/NBR质量比为30/70的TPV样品,回复温度为60 ℃时的回复效果最佳;采用ZDMA对EMA/NBR(60/40)TPV进行增强,ZDMA会显着提高TPV的强度,且当ZDMA达到9 phr时,TPV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2)分别以纯EMA和具有典型“海-岛”结构的EMA/NBR TPV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晶性能与形状记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EMA的熔融温度约为98℃,在适当的变形温度和形变回复温度的条件下,EMA、TPVs可呈现出形状记忆行为;相较于TPV,虽然纯EMA具有较高的形状固定率(Shape fixity,SF),但形状回复率(Shape recovery,SR)偏低;EMA和TPV的SF和SR会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上升而上升直到热处理温度达到95 ℃时达到最大,除此之外,TPVs的SF会随着EMA含量提高而提高而SR会下降;通过XRD(X-ray diffraction)表征可知,TPVs中存在着乙烯链段的结晶相,所以纯EMA和TPV具有相似的开关温度(EMA的熔点)。(3)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该TPV及纯EMA的非等温结晶行为,采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Mo)法对TPV、EMA的非等温结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TPV、EMA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均可用Jeziorny和莫志深(Mo)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通过增加冷却速率,可降低纯EMA和EMA/NBR TPV的结晶所需要的时间。此外,在相同的冷却速率下,与EMA相比,TPV具有较高的结晶起始温度、较慢的结晶速率及稳定的结晶度,表明NBR对TPV具有异相成核作用,而TPV的结晶焓不随降温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表明NBR对EMA的结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对于CB补强的NBR硫化胶,研究其强度、Mullins效应与CB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CB含量,会大大增加NBR硫化胶的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但也使得静态硫化胶的异质性增加,并由此导致了应力软化现象(Mullins效应)的增强。
孟祥军[6](2020)在《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降感方法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基于硝化纤维素/硝化甘油的传统发射药与推进剂易被外部激励(火焰、撞击和冲击波等)意外激发,从而发生灾难性事故。因此,降低发射药与推进剂的感度成为了科研人员多年来努力的目标。目前,研究者利用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等取代部分硝化纤维素研制了低易损发射药、低敏感高能发射药和低敏感推进剂,以降低弹药对于意外刺激的敏感性。但是,这些新型配方发射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如力学性能不佳等问题。硝化纤维素作为发射药与推进剂配方中的粘结剂及主要含能组分,自从无烟发射药发明以来,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若是直接对硝化纤维素进行降感处理,可为低敏感高能发射药与低敏感推进剂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揭示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与其分子结构等之间的关系,并研究硝化纤维素的降感方法与机理。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所示:(1)采用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首先,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热分析技术、摩尔活性指数和氧平衡法研究了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与其分子结构和热分解性能之间的关系。其次,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不同晶体结构、形貌和尺寸的纤维素,再经硝化反应制备了相应的硝化纤维素产物,然后测试其机械感度。结果表明,硝化纤维素的感度与O-NO2键解离能和释放NO2气体能力强弱相关,且氮含量越高,硝化纤维素的撞击感度越大。晶体结构、形貌和尺寸等因素对硝化纤维素的撞击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形貌和尺寸影响较为显着。但是,对于摩擦感度并无影响,硝化纤维素的摩擦感度主要受其分子链段间的内摩擦力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产生机制,并且可以为硝化纤维素的降感方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采用化学方法改善硝化纤维素的晶体品质。利用混酸溶液水解微晶纤维素制备了纳米球形纤维素复合晶体,再经硝化反应制备了相应的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15~30nm的纳米球形纤维素复合晶体,其硝化产物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是I型硝化纤维素和II型硝化纤维素的复合晶体,且结晶度(70.5%)高于普通硝化纤维素(66.2%)。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的氮含量是14.89%,高于普通硝化纤维素相的氮含量值。因此,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的热分解起始温度降低了约40℃,分解热提升了66.0%。但是,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的撞击感度却比普通硝化纤维素低44.6%,摩擦感度无明显变化。因此,改善硝化纤维素的晶体品质可以降低其对撞击作用的敏感性。(3)通过缩合反应在硝化纤维素表面接枝二氧化硅凝胶降感包覆层。利用溶胶-凝胶法和超声辅助分散法在硝化纤维素表面接枝二氧化硅凝胶包覆层,制备了硝化纤维素/二氧化硅凝胶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凝胶是无定形态,且与硝化纤维素表层之间以C-O-Si键结合。硝化纤维素表层在接枝二氧化硅凝胶包覆层以后,导致复合材料热分解的分解率下降,而其热释放量与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制备的硝化纤维素/二氧化硅凝胶复合材料试样的撞击感度均下降了35.0%以上,但是对硝化纤维素的主要分子结构没有影响,导致摩擦感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对硝化纤维素进行表面包覆只能降低硝化纤维素的撞击感度。(4)采用共晶技术改变硝化纤维素的内部分子组成。以非含能粘结剂乙酸丁酸纤维素作为共晶配体,利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结果表明,硝化纤维素和乙酸丁酸纤维素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相互结合,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中形成了新的晶体结构,且其形貌呈片状结构。共晶复合物中硝化纤维素分子的热分解起始温度无变化,而乙酸丁酸纤维素分子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下降了27℃。与硝化纤维素相比,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试样能量的降幅分别是35.0%、50.1%和60.8%,而撞击感度的降幅分别达到了40.2%、75.7%和114.5%,摩擦感度降至为0,NC的机械感度得到显着降低。因此,通过共晶技术改变硝化纤维素内部分子组成可以显着降低硝化纤维素的机械感度。(5)采用乙酰基侧链接枝硝化纤维素分子。在二氯甲烷溶剂中,利用乙酸酐和硝化纤维素分子上活性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了纤维素硝酸乙酸酯。结果表明,活性溶剂会改变纤维素硝酸乙酸酯产物的形态结构,乙酰化反应须在惰性溶剂中进行。纤维素硝酸乙酸酯的热稳定性略高于硝化纤维素,而分解热基本保持不变。相比于硝化纤维素,纤维素硝酸乙酸酯能量的降幅是13.4%,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分别下降了13.2%和8.0%,撞击感度的降幅比较明显。因此,对硝化纤维素的分子结构进行改性是降低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的一种有效方法。(6)采用惰性粘结剂聚乙二醇改变硝化纤维素的分子结构。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偶联剂,聚乙二醇作支链改性硝化纤维素合成了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结果表明,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形貌近似球形,具有更加完整的晶相结构。但是,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热稳定性能和分解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与硝化纤维素相比,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能量的降幅是47.1%,而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分别下降了93.2%和76.0%,机械感度的降幅比较显着。因此,对硝化纤维素的分子结构进行改性可以有效降低其机械感度。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硝化纤维素的机械感度与其分子结构等内部本质因素有关,形貌、尺寸等品质会影响硝化纤维素的撞击感度。硝化纤维素表面接枝二氧化硅凝胶包覆层、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硝化纤维素侧链接枝乙酰基和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四种降感方法与技术都是在牺牲较小能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硝化纤维素的机械感度,而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降感方法可在提高其能量的情况下显着降低硝化纤维素的撞击感度。其中,硝化纤维素表面接枝二氧化硅凝胶包覆层和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降感方法只能降低硝化纤维素的撞击感度,且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的制备时间较长;硝化纤维素侧链接枝乙酰基降感方法的机械感度降幅较小;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和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降感方法的机械感度降幅显着,且二者制备方法较为简单,是较为适宜的硝化纤维素降感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低敏感高能发射药与低敏感推进剂的配方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于环宇[7](2019)在《布鲁菌Rev.1疫苗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文中指出为了解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组的基本信息,本研究利用PacBio平台对布鲁菌Rev.1疫苗株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其基因组全长约3,299,187bp,GC含量约57.23%,其中染色体1的基因组全长约2,121,370,GC含量约57.15%;染色体2的基因组全长约1,177,817,GC含量约57.34%。预测编码基因个数为3,318个,总长度为2,857,932bp,平均长度861bp,GC含量约58.34%,占基因组全长的86.63%,共预测37个散在重复序列、89个串联重复序列、71个小卫星DNA、54个tRNA、9个rRNA、2个sRNA及10个基因岛序列。布鲁菌Rev.1疫苗株预测基因与各功能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GO数据库注释基因数量为2,148个,KEGG数据库3,253个,COG数据库2,703个,NR数据库3,274个,TCDB数据库390个,PHI数据库223个,VFDB数据库228个,ARDB数据库1个,CARD数据库21个,共预测分泌蛋白158个,T3SS效应蛋白78个。将布鲁菌 Rev.1 疫苗株的 BLS、gmd、L7/L12、OMP25、OMP28、P39、VirB10、wboA和Ery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8株布鲁菌参考菌株的进行比对分析,其同源性均在97.5%以上。其中Rev.1疫苗株的VrB10基因与16M株、M28株和M5-90参考菌株的比对存在18bp的插入,与2308株、RB51株、S19株和A19参考菌株的比对存在一段24bp缺失和两段9bp的插入,与S2参考菌株比对存在一段24bp的缺失和一段9bp的插入;Rev.1疫苗株的Ery基因与S19参考菌株比对发生了一段705bp的插入,与S2参考菌株比对存在一段16bp的缺失。Rev.1疫苗株的BLS、gmd、L7/L12、OMP25、OMP28 P39和wboA基因与其他8株参考菌株的序列差异不大,且不存在缺失和插入。
杨婷婷[8](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弥补地方财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且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能的“灰犀牛”。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地方政府债务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还存在隐性债务考虑不充分、风险成因定量研究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相关公开数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等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接着运用常规指标、资产负债表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以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目标,分别从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分税制改革后四个阶段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接着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现状(包括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隐性债务规模)、结构现状(包括行政层级、区域、举债主体、资金来源、债务投向、债务偿还期限等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文章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制度四个角度对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财政分权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体制中的政绩考核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内在动力,宏观政策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催化剂,而债务管理制度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技术层面原因。第三,根据以上分析,从省级层面定量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30个省级政府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因素、政绩考核因素等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债务风险越低;政府间晋升竞争越激烈,债务风险越高。通过对比定量分析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逻辑可知,定量分析结果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这为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多角度、全面、客观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首先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形式,将债务风险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并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运用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六大常规指标对债务风险进行逐项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存在一定举债空间,但债务隐性化问题严重,局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风险不容忽视。接着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从总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角度分别对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总资产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总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其总负债且还有一定空间;从流动性资产角度考虑,当或有债务转化率高于50%时,需警惕和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最后,在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政策目标下,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综合测评。结果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较低,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反而较高,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第五,对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体制,梳理巴西和墨西哥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做法,并阐述哥伦比亚的债务风险预警经验,文章得出可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借鉴的几点启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有必要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也要结合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将风险管理纳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完善债务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李源[9](2019)在《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国非金融部门过高的杠杆率以及其过快的增速往往被认为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并一度被作为稳定的金融危机预警信号。2011年后,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快速攀升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穆迪、标准普尔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于2013年先后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认为过高的杠杆率是未来中国主要风险之一。众多学者和国际研究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纷纷建议中国应高度重视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快速上涨的问题,积极主动寻求降低杠杆的方法,以防止债务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然而,杠杆率毕竟是一个微观概念,笼统的通过信贷/GDP(宏观杠杆率)判定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是否过高并不是一个很准确的解读,也不利于“去杠杆”政策的推出。为对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存在的问题和“去杠杆”压力有更好的了解,有必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考察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问题现状和潜在债务风险。因此,本文首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描述了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一系列特征事实,并以亚洲金融危机前夕危机国家(地区)的相应指标作为对照基准,对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潜在债务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宏观杠杆率不论在水平值还是增速上均显着高于其余新兴市场国家乃至亚洲金融危机前夕危机国家(地区)的平均水平。从微观层面看,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高杠杆主要集中于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和西部地区。尽管从风险债务规模占比的数据来看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当前并不必然会爆发债务危机,但非金融企业财务状况在金融危机后期(2011年—2017年)的不断恶化与不断上涨的宏观杠杆率相互叠加始终是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巨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实施一系列措施抑制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上涨趋势,实现平稳去杠杆。我国非金融企业高杠杆问题与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问题不无关系,但作为影响流动性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在我国非金融企业两轮加杠杆中的直接作用不容忽视。那么,若当前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否有助于我国非金融企业实现良性“去杠杆”?为回答这一疑问,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2005—2017年的季度财务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与企业杠杆率之间存在显着的“U”型曲线的非线性关系,这一非线性关系在短期杠杆率和非国有企业间表现的更为明显。即,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最初会随货币政策的紧缩呈现下降趋势,一旦货币政策紧缩程度超过一定阈值,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反而会出现回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位于金融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竞争程度较低行业中的非国有企业以及实际盈利水平较低的非国有企业,其杠杆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U”型非线性关系更为明显。上述异质性检验不仅说明了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间的非线性关系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间存在异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过度紧缩货币政策导致企业杠杆率上涨的替代性融资渠道和所有者权益渠道。与此同时,随着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新兴市场国家受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影响越来越显着。货币政策国际间传导效应的存在是否会对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造成影响以及影响形式如何?对上述问题的了解也是当前我国去杠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28个新兴市场国家2003-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影子利率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即宽松的美国货币政策会通过国际传导(利率渠道和融资约束渠道)推动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更快上涨。这一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但汇率弹性僵化的国家更为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平均来看,亚洲地区的新兴市场国家,其国内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程度要显着高于世界其它地区。而一国较高的金融发展程度则有助于缓解美国货币政策对本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带来的冲击。无论货币政策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进程中如何作为,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均需要通过诸如资产价格渠道、信贷渠道等传导渠道来实现。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对不完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使信贷渠道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本身便很难解决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在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下,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不仅推升了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还进一步增加了货币政策保障我国非金融企业实现结构化去杠杆的难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不仅有助于增加非金融企业融资渠道,特别是股权融资,还可能有助于提升其它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那么,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的增加是否有助于化解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否能增强国内货币政策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以及缓解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国际传导的影响?本文运用2000—2015年47个国家(地区)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结构与企业杠杆率之间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同时,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增加在降低企业整体杠杆率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债务期限。这一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间呈现显着异质性。首先,一国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程度越低、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监管质量越好、信息披露程度越高,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增加对企业降杠杆的作用越显着;其次,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增加对企业杠杆率的负向影响在创新型行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在那些高杠杆、大规模、低盈利、股权集中度较低以及政企关联较弱的企业,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的增强对企业降杠杆的作用更显着。另外,一国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国内货币政策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效力,缓解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国际传导对国内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因此,为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顺利实现结构化去杠杆,国内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中性的前提下适度增加灵活性,根据形势动态变化,松紧适度。监管层在今后也应该重视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避免国内外冲击叠加造成非金融企业过快去杠杆带来的风险。在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前提下,金融层面还需要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确保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均衡合理。同时宏观上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微观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
陈雄兵,杨莹果,张伟峰[10](2013)在《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挑战与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村镇银行类似于美国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通过为当地社区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而在美国银行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等使其经营面临困境,但关系金融业务模式仍将是其保持活力的基础。村镇银行则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定位,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展开错位竞争,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二、6700亿美元的刺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700亿美元的刺激(论文提纲范文)
(1)复盘新冠疫情下的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疫情下的美国经济概况 |
二 美国应对新冠疫情的五轮货币政策 |
(一)第一轮:超预期降息,快速用尽传统货币政策空间 |
(二)第二轮:重回量化宽松,关注流动性管理 |
(三)第三轮:“复活”上轮救市工具箱,关注非银机构、金融市场和国际流动性 |
(四)第四轮:量化宽松走向无限量,创新流动性便利工具 |
(五)第五轮:帮助实体经济纾困,特别是企业和家庭部门 |
三 美国应对新冠疫情的财政政策:对企业和居民纾困 |
(一)应对新冠疫情的法案 |
(二)《CARES法案》 |
四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三种配合方式及效果 |
(一)配合一:财政部为美联储提供资本金支持,帮助美联储创设货币政策工具 |
(二)配合二:美联储为薪资保障计划提供流动性支持 |
(三)配合三:美联储开展美债资产购买 |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实施情况 |
五 结语 |
(2)P公司服装产品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及其意义 |
2.1.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
2.1.3 服装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
2.2 服装行业需求预测研究现状及方法综述 |
2.2.1 服装行业需求预测研究现状 |
2.2.2 运动服装行业的需求预测 |
2.3 需求预测方法综述 |
2.3.1 需求预测的类型 |
2.3.2 定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
2.4 库存管理方法综述 |
2.4.1 库存管理的类型 |
2.4.2 ABC分类法 |
2.4.3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
2.4.4 敏捷供应链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P公司运动产品库存现状分析 |
3.1 P公司概况 |
3.1.1 P公司简介 |
3.1.2 P公司的组织架构 |
3.2 P公司产品库存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P公司产品库存管理现状 |
3.2.2 P公司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 P公司产品需求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P公司运动产品需求预测现状 |
3.3.2 P公司运动产品需求预测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 P公司库存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 |
3.4.1 需求预测对P公司的意义 |
3.4.2 经济订货批量对P公司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P公司运动服装产品的需求预测及分析 |
4.1 相似度及权重的量化 |
4.1.1 相似产品及特征的选取 |
4.1.2 特征权重的分配 |
4.1.3 相似性的量化及相似比重的确定 |
4.2 基础Bass预测模型的应用与构建 |
4.2.1 基本Bass模型的应用 |
4.2.2 基于基本Bass模型的服装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 |
4.3 基于改进型Bass的需求预测模型 |
4.3.1 流行敏感系数的确定 |
4.3.2 季节系数的确定 |
4.3.3 改进型Bass预测模型的参数设定 |
4.4 P公司运动服装产品需求预测分析 |
4.4.1 P公司卫衣产品销售数据分析 |
4.4.2 P公司卫衣产品相似特征选取 |
4.4.3 P公司卫衣产品相似性度量 |
4.4.4 预测需求模型中的影响因子 |
4.4.5 需求预测模型的参数与求解 |
4.5 本章小结 |
5 P公司的库存优化策略 |
5.1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在库存管理的优化应用 |
5.1.1 基于EOQ的服装优化订货模型 |
5.1.2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参数设定与求解 |
5.1.3 基于经典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在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上的应用 |
5.2 允许缺货的改进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
5.2.1 允许缺货的EOQ模型的参数设定及求解 |
5.2.2 允许缺货的EOQ模型在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上的应用 |
5.3 允许价格折扣的改进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
5.3.1 允许价格折扣的EOQ模型 |
5.3.2 允许价格折扣的EOQ模型对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的应用 |
5.4 对P公司库存管理的整体优化分析 |
5.4.1 附加成本下的EOQ改进模型 |
5.4.2 综合改进下的EOQ模型对P公司库存管理的优化决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的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能源-水-经济”关联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水-经济”关联的研究进展 |
1.2.3 “能源-水-经济”关联的研究方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2.1 实证数据准备 |
2.2 中国能源、水、经济现状分析 |
2.2.1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
2.2.2 中国水资源使用现状 |
2.2.3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2.3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量化及演化趋势 |
2.3.1 “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量化指标选取 |
2.3.2 基于能源强度的中国“能源-经济”关联关系演化趋势 |
2.3.3 基于用水强度的中国“水-经济”关联关系演化趋势 |
2.3.4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与其他国家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1 “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驱动因素分解 |
3.1.1 “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驱动因素分解框架 |
3.1.2 能源强度/用水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 |
3.1.3 不同驱动因素对于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变化的关联贡献度 |
3.2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2.1 中国能源强度总体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2.2 中国能源强度逐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3 中国用水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3.1 中国用水强度总体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3.2 中国用水强度逐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4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4.1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总体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4.2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逐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的关键部门识别 |
4.1 “能源-水-经济”部门联动模型构建 |
4.1.1 “能源-水-经济”部门联动模型框架 |
4.1.2 部门生产直接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
4.1.3 部门生产间接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
4.1.4 部门生产完全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
4.1.5 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量化指标提出 |
4.2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
4.2.1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能源消费量 |
4.2.2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用水量 |
4.2.3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经济增加值 |
4.3 中国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 |
4.3.1 基于完全能源强度的中国部门“能源-经济”关联关系 |
4.3.2 基于完全用水强度的中国部门“水-经济”关联关系 |
4.4 中国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类型划分及关键部门识别 |
4.4.1 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类型划分方法 |
4.4.2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的关键部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模拟 |
5.1 “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框架 |
5.1.2 目标函数 |
5.1.3 约束条件 |
5.1.4 外生参数选取 |
5.2 基准情景设置与模拟 |
5.2.1 基于不同政策目标的基准情景设置 |
5.2.2 基于经济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
5.2.3 基于节能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
5.2.4 基于节水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
5.2.5 基于综合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
5.3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情景设置与模拟 |
5.3.1 基于不同政策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设置 |
5.3.2 基于节能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模拟结果 |
5.3.3 基于节水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模拟结果 |
5.3.4 基于综合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模拟结果 |
5.3.5 产业结构调整策略选择 |
5.4 基于生产技术改进策略的情景设置与模拟 |
5.4.1 生产技术改进情景设置 |
5.4.2 生产技术改进情景模拟结果 |
5.5 基于组合策略的情景设置与模拟 |
5.5.1 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进组合策略情景设置 |
5.5.2 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进组合策略情景模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简介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4)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民币国际化 |
1.2.2 资本账户开放及测度 |
1.2.3 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关系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
2.1 货币国际化的理论与相关概念 |
2.1.1 货币国际化定义 |
2.1.2 跨境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
2.1.3 最优货币区理论 |
2.1.4 货币替代理论 |
2.1.5 影响货币国际化因素 |
2.2 资本账户开放理论与相关概念 |
2.2.1 资本账户开放定义 |
2.2.2 弗雷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
2.2.3 路径依赖理论 |
2.2.4 三元悖论 |
2.2.5 资本账户开放收益与风险 |
2.2.6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测算 |
2.3 货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关系 |
2.3.1 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国际化的区别 |
2.3.2 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国际化的联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概况 |
3.1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概况 |
3.1.1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
3.1.2 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逐步完善 |
3.1.3 人民币国际化的比较优势凸显 |
3.1.4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内外部约束 |
3.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概况 |
3.2.1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历史进程与现状 |
3.2.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收益与风险并存 |
3.3 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关系 |
3.3.1 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互相独立 |
3.3.2 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互相成就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测度 |
4.1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法定层面测算 |
4.1.1 基本思路 |
4.1.2 政策分类 |
4.1.3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定性测算结果分析 |
4.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事实层面测算 |
4.2.1 条件说明及模型设计 |
4.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2.3 国资本账户开放度定量测算 |
4.3 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测算 |
4.3.1 方法说明与模型构建 |
4.3.2 变量选取与指数测算 |
4.3.3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纵横向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资本账户开放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门槛回归分析 |
5.1 模型选择与设定 |
5.1.1 模型选择 |
5.1.2 模型设定 |
5.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5.2.1 变量选择 |
5.2.2 数据处理 |
5.3 模型检验 |
5.3.1 平稳性检验 |
5.3.2 协整检验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门槛效应检验 |
5.4.2 双门槛模型回归结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资本账户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议 |
6.1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应循序的原则 |
6.1.1 循序渐进原则 |
6.1.2 统筹规划原则 |
6.1.3 严格监管原则 |
6.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次序 |
6.3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安排的政策建议 |
6.3.1 资本账户开放过渡项目的进一步深化 |
6.3.2 资本账户开放项目的进一步拓宽和优化 |
6.4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实现路径 |
6.4.1 推进经济稳步发展 |
6.4.2 适当调整贸易进出口规模占比 |
6.4.3 实现金融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提升 |
6.4.4 稳定人民币币值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功能型EMA/NBR TPV的结构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1.1 热塑性弹性体及热塑性硫化胶概述 |
1.1.1 热塑性弹性体的概述 |
1.1.2 热塑性硫化胶的概述 |
1.1.2.1 热塑性硫化胶的简介 |
1.1.2.1 热塑性硫化胶的分类 |
1.2 热塑性硫化胶的硫化体系和制备方法 |
1.2.1 热塑性硫化胶的硫化体系 |
1.2.2 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方法 |
1.2.3 热塑性硫化胶的性能及调控 |
1.3 热塑性硫化胶的微观结构表征 |
1.4 热塑性硫化胶的性能表征 |
1.4.1 热塑性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
1.4.2 热塑性硫化胶的黏弹行为 |
1.4.2.1 热塑性硫化胶的压缩永久变形 |
1.4.2.2 热塑性硫化胶的Mullins效应研究 |
1.4.2.3 热塑性硫化胶的应力松弛 |
1.4.2.4 热塑性硫化胶的可逆回复行为 |
1.4.2.5 热塑性硫化胶的Payne效应 |
1.4.3 超疏水TPV材料的概述 |
1.5 形状记忆概述 |
1.5.1 形状记忆合金的概述 |
1.5.2 形状记忆陶瓷的概述 |
1.5.3 形状记忆高分子概述 |
1.5.3.1 形状记忆高分子TPV材料的概述 |
1.5.3.2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应用前景 |
1.6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EMA/NBR TPV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力学性能测试 |
2.2.5 压缩永久变形及其可逆回复测试 |
2.2.6 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 |
2.2.7 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系列EMA/NBR TPV的结构和性能 |
2.3.1.1 系列橡塑比EMA/NBR TPV的力学性能 |
2.3.1.2 EMA/NBR TPV的微观结构研究 |
2.3.2 EMA/NBR TPV的压缩永久变形及其可逆回复研究 |
2.3.2.1 不同橡塑比下的EMA/NBR TPV体系的压缩永久变形的可逆回复 |
2.3.2.2 EMA/NBR TPV压缩永久变形可逆回复的机制 |
2.3.2.3 EMA/NBR TPV压缩永久变形可逆回复的模型拟合 |
2.3.3 EMA/NBR TPV和 EMA/NBR/ZDMA TPV的压缩Mullins效应研究 |
2.3.4 EMA/NBR TPV在压缩模式下的Mullins效应的可逆回复 |
2.3.5 EMA/NBR/ZDMA TPV在压缩模式下的Mullins效应的可逆回复 |
2.3.6 纯EMA和 NBR静态硫化胶在压缩模式下的Mullins效应的可逆回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纯EMA和 EMA/NBR TPV的形状记忆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3.1 NBR母胶配方 |
3.2.3.2 EMA和 EMA/NBR TPV的样品制备 |
3.2.4 性能测试 |
3.2.4.1 形状记忆行为测试 |
3.2.4.2 DSC的测试 |
3.2.4.3 扫描电镜微观结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MA的微观相态 |
3.3.2 EMA/NBR TPV的微观相态 |
3.3.3 EMA及 EMA/NBR TPVs的结晶行为 |
3.3.4 EMA及 EMA/NBR TPVs的形状记忆行为 |
3.3.5 不同变形温度对EMA及TPV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
3.3.6 橡塑比对TPV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MA和 EMA/NBR TPV的非等温结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原料 |
4.2.2 主要设备仪器 |
4.2.3 EMA和 EMA/NBR TPV体系的制备 |
4.2.4 性能测试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TPV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
4.3.2 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
4.3.3 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分析非等温结晶过程 |
4.3.4 用Mo法分析非等温结晶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B增强NBR静态硫化胶的Mullins放大器效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主要原料 |
5.2.2 主要设备仪器 |
5.2.3 NBR静态硫化胶及系列CB含量的NBR/CB体系的制备 |
5.2.4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B增强NB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
5.3.2 CB增强NBR硫化胶的压缩Mullins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社科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6)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降感方法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2 硝化纤维素的制备、性质与应用 |
1.3 硝化纤维素的改性研究 |
1.4 感度的定义与分类 |
1.5 热点理论 |
1.6 含能材料的降感方法研究 |
1.6.1 控制含能材料粒径 |
1.6.2 提高含能材料晶体品质 |
1.6.3 表面包覆降感 |
1.6.4 超分子化学方法 |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2 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产生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
2.2.3 研究或实验方法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产生机制理论研究 |
2.3.2 尺寸对于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影响研究 |
2.3.3 形貌对于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影响研究 |
2.3.4 晶体结构对于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影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降感方法与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参数对纳米球形纤维素复合晶体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
3.3.2 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形貌尺寸表征与分析 |
3.3.3 纳米球形纤维素复合晶体及其硝化产物的化学结构表征与分析 |
3.3.4 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的拉曼光谱分析 |
3.3.5 纳米球形纤维素复合晶体及其硝化产物的晶体结构表征与分析 |
3.3.6 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的元素与能量分析 |
3.3.7 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的热性能分析 |
3.3.8 纳米球形硝化纤维素复合晶体的机械感度试验与降感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硝化纤维素表面接枝二氧化硅凝胶包覆降感技术与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硝化纤维素/二氧化硅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机理 |
4.3.2 硝化纤维素/二氧化硅凝胶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表征与分析 |
4.3.3 硝化纤维素/二氧化硅凝胶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表征与分析 |
4.3.4 硝化纤维素/二氧化硅凝胶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表征与分析 |
4.3.5 硝化纤维素/二氧化硅凝胶复合材料的表面元素分析 |
4.3.6 硝化纤维素/二氧化硅凝胶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4.3.7 硝化纤维素/二氧化硅凝胶复合材料的机械感度试验与降感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降感技术与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
5.2.3 研究或实验方法 |
5.2.4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的形成机理分析 |
5.3.2 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的化学结构表征与分析 |
5.3.3 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的拉曼光谱分析 |
5.3.4 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征与分析 |
5.3.5 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的形貌表征与分析 |
5.3.6 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的元素与能量分析 |
5.3.7 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的热性能分析 |
5.3.8 硝化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共晶复合物的机械感度试验与降感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硝化纤维素侧链接枝乙酰基的降感方法与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2.4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酰化体系对于纤维素硝酸乙酸酯形态的影响 |
6.3.2 纤维素硝酸乙酸酯的化学结构表征与分析 |
6.3.3 纤维素硝酸乙酸酯的形貌表征与分析 |
6.3.4 纤维素硝酸乙酸酯的晶体结构表征与分析 |
6.3.5 纤维素硝酸乙酸酯的元素与能量分析 |
6.3.6 纤维素硝酸乙酸酯的热性能分析 |
6.3.7 纤维素硝酸乙酸酯的机械感度试验与降感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降感技术与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
7.2.3 实验方法 |
7.2.4 测试与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合成反应动力学分析 |
7.3.2 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化学结构表征与分析 |
7.3.3 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拉曼光谱分析 |
7.3.4 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晶体结构表征与分析 |
7.3.5 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形貌尺寸表征与分析 |
7.3.6 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元素与能量分析 |
7.3.7 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热性能分析 |
7.3.8 分段类梯形硝化纤维素的机械感度试验与降感机理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布鲁菌Rev.1疫苗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布鲁菌的病原学研究 |
1.1.1 布鲁菌的形态及染色特性 |
1.1.2 布鲁菌的培养及生化特性 |
1.1.3 布鲁菌的致病力及抵抗力 |
1.2 布鲁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1 布鲁菌相关毒力因子的研究 |
1.2.2 布鲁菌免疫相关蛋白的研究 |
1.3 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1.4 布鲁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5 布鲁菌病诊断方法的研究 |
1.5.1 血清学诊断方法 |
1.5.2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1.6 布鲁菌病的防制 |
1.7 布鲁菌病疫苗的研究 |
1.7.1 弱毒活菌疫苗 |
1.7.2 基因工程疫苗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 方法 |
2.2.1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组测序 |
2.2.2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组的基因预测及其功能注释 |
2.2.3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比对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组测序结果 |
3.1.1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组的提取结果 |
3.1.2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组测序及组装结果 |
3.2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组的基因预测及其功能注释结果 |
3.2.1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组的基因预测结果 |
3.2.2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组功能基因的注释结果 |
3.3 布鲁菌Rev.1疫苗株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3.3.1 BLS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3.3.2 gmd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3.3.3 L7/L12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3.3.4 OMP25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3.3.5 OMP28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3.3.6 P39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3.3.7 VirB10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3.3.8 wboA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3.3.9 Ery基因比对分析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六、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债务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建立前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三、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四、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分析 |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
二、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
一、债务层级结构 |
二、债务区域结构 |
三、举债主体结构 |
四、资金来源结构 |
五、债务投向结构 |
六、债务期限结构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性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财政分权因素 |
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 |
三、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不健全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政治体制因素 |
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三、地方官员违规举债问责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宏观政策性因素 |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影响 |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债务管理制度因素 |
一、缺乏有力的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
二、用债效率低 |
三、偿债无保障 |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二、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样本选择 |
一、模型设计 |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选择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 |
一、规模风险 |
二、结构风险 |
三、效率风险 |
四、外在风险 |
第二节 运用常规指标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一、债务负担率 |
二、债务率 |
三、偿债率 |
四、债务依存度 |
五、或有债务比例 |
六、或有债务与综合财力比率 |
第三节 运用资产负债分析法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一、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框架 |
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
三、考虑流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联合分析 |
第四节 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一、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 |
二、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
第七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
三、风险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
三、风险管理机制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及风险预警 |
一、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
二、墨西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
三、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
第四节 国际比较对我国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
一、对地方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 |
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 |
三、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
四、应对地方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 |
第八章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正确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一、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城镇化的关系 |
三、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区域差异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
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 |
三、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 |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
三、积极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9)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主要创新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资本结构主要理论 |
2.2 杠杆率现状分析 |
2.3 杠杆率的影响因素 |
2.4 货币政策与“去杠杆” |
第3章 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特征事实:现状、成因、风险 |
3.1 引言 |
3.2 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现状 |
3.2.1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跨国对比 |
3.2.2 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组成变动 |
3.2.3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问题 |
3.3 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高杠杆的成因 |
3.3.1 国内因素 |
3.3.2 全球因素 |
3.4 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务风险 |
3.4.1 企业高负债率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 |
3.4.2 非金融企业潜在债务风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 |
4.1 引言 |
4.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4.3 数据来源和计量模型设定 |
4.3.1 数据来源 |
4.3.2 主要变量定义和计算 |
4.3.3 计量模型设定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异质性检验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货币政策国际传导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5.3 数据来源和计量模型设定 |
5.3.1 数据来源 |
5.3.2 主要变量定义和计算 |
5.3.3 计量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不同行业间异质性 |
5.4.2 不同企业间异质性 |
5.4.3 不同国家间异质性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进一步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结构与非金融企业“去杠杆”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6.3 数据来源和计量模型设计 |
6.3.1 数据来源 |
6.3.2 主要变量定义和计算 |
6.3.3 计量模型设定 |
6.4 实证结果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国家特征、金融结构与企业杠杆率 |
6.4.3 行业特征、金融结构与企业杠杆率 |
6.4.4 企业特征、金融结构与企业杠杆率 |
6.5 金融结构、货币政策与企业杠杆率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拓展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挑战与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特征与优势 |
(一) 当地决策 |
(二) 关系金融 |
(三) 小企业贷款 |
(四) 税收优惠 |
二、社区银行面对的挑战 |
(一) 放松管制与并购浪潮 |
(二) 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三) 融资渠道与收入来源 |
三、社区银行的发展前景 |
四、对中国村镇银行的启示 |
四、6700亿美元的刺激(论文参考文献)
- [1]复盘新冠疫情下的美国宏观经济政策[J]. 杨盼盼,徐奇渊,杨子荣. 当代美国评论, 2021(01)
- [2]P公司服装产品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研究[D]. 徐真. 东华大学, 2020(01)
- [3]基于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的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研究[D]. 史江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D]. 路小凤.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功能型EMA/NBR TPV的结构及性能[D]. 廖珂锐.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硝化纤维素机械感度的降感方法与机理研究[D]. 孟祥军.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布鲁菌Rev.1疫苗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D]. 于环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杨婷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研究[D]. 李源.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挑战与前景分析[J]. 陈雄兵,杨莹果,张伟峰. 亚太经济,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