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1](2021)在《运用化学史发展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亓志德[2](202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高中化学是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化学在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以被其他学科所替代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学习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大力推行新课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高中教学整体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本文首先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出发,然后讨论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李科蒙[3](202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改革注重通过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握有关化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理论实践能力,而这种创新开始于问题。但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批判性思维不强,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不强,不敢提问、不愿意提问、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等问题意识缺失的现象仍然没有大改观。本文基于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工作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立足于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情景认知理论,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其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涵盖了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特色方法及思路。第二部分主要对问题、问题意识、化学问题意识进行概念界定,对相关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情景认知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为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生批判式思维不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不强;学生不敢提问、学生不愿意提问、学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并从教师以及学生的角度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学生方面的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学生普遍存在从众惰性心理、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在于:教师的角色认定有待明确、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有待改善、教师评价方式不恰当、教师的学习方法指导有待提升。第四部分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依据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开发训练学生的批判式思维;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打造学生提问的自由平等的内在心理环境;建立合作与竞争的良性机制;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等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并应用有关策略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姚冬雪[4](2021)在《新课标下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综述了化学信息素养的概念、结构内涵。根据测评理论及相关文献,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综合要求,突出对化学信息能力的调查,编制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对哈尔滨一千多名高一学生进行了化学信息素养水平的调查,构建了化学信息素养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学生化学信息素养水平的最大因素。阐述了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包括通过教材获取有价值信息,有效预习、搜集信息素材,从习题中积累信息素材,通过网络宣传扩充信息视野,建立化学学习网站,有效收集信息知识;选择合适策略引导学生有效的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更加联系生活实际,反映化学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突出辅助材料对学生化学认知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感悟化学在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与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合理看待与利用化学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被调查学生群体化学信息道德处于中等水平以上,而化学信息意识、化学信息知识及化学信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化学信息能力水平差异最大,对学生化学信息素养水平影响最大。2.在化学信息积累方面,深入了解教材、着重课前预习与方法、注重习题中隐藏的化学信息与材料,关注科研与科技最新成果,根据自身经验判断自己何时需要何种信息,合理高效的利用信息。3.在大数据时代,巧妙利用化学信息搜索工具与化学学科专业网站扩充学生信息视野,丰富信息知识。同时,网上学习小组的建立更能紧跟时代进步,将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较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化学信息知识水平。4.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经验的同时渗透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遵循适当的方法与步骤,自主或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合理验证假设,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锻炼自己的信息能力,提升化学信息素养与核心素养水平。5.教师还应教导学生具有“求真、求实”的精神,不随意听取、宣传虚假信息,有版权意识,合法获取与使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并标明出处。
严晨璐[5](2021)在《高中“电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必备的核心思维,而在传统文化和当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没有能够很好地开发与发展。针对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实验教学的高度重视的情况,基于电化学知识部分的的价值与难度,以电化学实验教学为主要内容,设计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教学案例并加以实施,以期有所改善。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研究,掌握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整合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结构和教学模式,并且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期寻求更多的研究突破口。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借助SPSS 26对数据的处理,得出高中生批判性思维整体处于中等偏弱水平的现状。论文将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置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情境下开展,以突显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独特意义,以便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效果。通过高中电化学实验题的深入剖析,明确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以此获得对教学的启示:强化实验教学功能,针对不同实验环境巩固训练,重视证据逻辑推理以及真实情境的合理应用。系统地梳理了电化学部分的实验,通过实验教学的实施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教学实践后,对教学前后问卷调查数据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显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实效明显。研究发现化学实验教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有效结合:从实验中搜集证据,学生主动探究质疑,教师恰当引导,设计实验方案,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或数字化实验等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此研究结果,可以给在实验教学中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
吴梦婕[6](2021)在《问题链教学在提升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如今信息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的范畴已经扩大到近乎无限。在现代社会,个人想要站稳脚跟,获得自我发展,都必须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思考如何使学生在课堂的化学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建立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氛围。问题链教学就是指化学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课程目标和化学专业的特点,将课本上的化学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转换成一系列的具有深度和层次性的问题小组。每一个问题都与下一个问题相互关联,配合密切,循环构建。这整个的化学教学的过程被普遍看成是一个通过师生相互学习、沟通交流,设置教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持续动态不断发展的教学过程。本文在查阅了大量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的文献和问题链课堂教学的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应用了问题链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将从五个部分研究与探讨问题链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作用。首先在第一部分中,主要依据目前现有的文献研究资料,了解和分析了问题链教学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背景与现状,从中寻找出研究的新视角。在第二部分就问题链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主要介绍了有关问题链以及对问题链教学的定义、自主学习能力概念和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主要是问题链教学的理论研究,包括问题链教学的类型、特征、设计原则、设计思路等等。第四部分课题是问题链教学研究的实证部分,研究选取了目前青海省西宁市F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学生作为主要的教学实验对象并尝试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结合理论进行实践。在问题链教学实验后通过对比学生化学成绩和问卷调查后测两种方式来有效检验提出的化学问题链教学设计在授课时的教学效果。第五部分是结论。通过长达一段时间的问题链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利用问题链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进而增强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问题提出的意愿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使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化学成绩。同时也针对问题链教学的实施过程提出反思以及改进建议。
林增梅[7](2021)在《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研究 ——以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2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时代,不稳定、不可测因素增多,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思想渗透;进入新时代,信息呈现几何式增长,信息来源的途径和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思想教育的复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思想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深刻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一门自然学科,然而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时代性。高中化学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阶段。本研究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1)对国内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高中化学教学思想教育相关的理论、现状与问题、意义进行概述;(2)对支撑研究的理论和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专题阐述;(3)对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问题及成因;(4)从理论上对高中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剖析;(5)基于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要求,构建了高中化学思想教育目标体系;(6)对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2中所含的思想教育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分析。(7)给出了新时代高中化学思想教育的原则和策略。(8)对本次研究进行陈述总结。研究表明:新时代高中化学在思想教育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新时代,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为高中生进一步深造、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化学思想教育目标体系是确保师生在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轨道上前行的客观依据和保障;要按照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在以新时代高中化学思想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遵循思想教育规律,提高师生共识,增强学生认同感,形成全社会育人合力,切实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宋爱波[9](2020)在《基于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推进国家自主创新,占据国际竞争主动地位方面承担着历史重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实践创新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维度,高中学段各学科都承载着发展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使命。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了课程目标。其中素养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要求从实践层面激励学生勇于创新,是对高中化学教学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培养创新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化学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为了落实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现课程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后备人才,本研究从高中化学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基于化学课程与教学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探究课程要素、教学思路、实践路径和评价方法,并在具体案例中实施教学。论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阐明了选题的缘由,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对“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概念界定,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化学课程与核心素养理论、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评价理论。第三部分,从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创新能力的维度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通过与教师的访谈,发现问题,进而总结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实践依据。第四部分,化学课程培养创新能力的直接要素包括教材、评价、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主要有创新性体验、创意设计、知识远迁移应用三种路径。第五部分,依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路径对新课:《钠及其化合物》和《氯及其化合物》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依据测评结果进行评价。第六部分,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研究、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教学提出建议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
邱峰[10](2020)在《高中化学ATDE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核心指标。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度也是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学科教育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五个学科素养维度均强调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就主流教学的客观实际而言,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研究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ATDE教学模式,通过“问”、“想”、“做”、“评”四个环节适时地分解重新组合、灵活应用,以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文中通过梳理高中化学教材,对适合应用ATDE教学模式内容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专题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两个部分,并从“问”、“想”、“做”、“评”四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ATDE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案例研究和教学实践,并对课堂教学实际展开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另外,笔者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测查学生创造力情感态度、思维流畅性、独特性、独特性方面在教学实践前后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教学实践结果的评价分析提出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ATDE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将在大学理工类,生物化学实验课堂上较多使用的ATDE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化学课堂,将高中化学知识与模式有机整合,探讨在高中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相关教学实证研究,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新的模式选择和可行路径,这也是对高中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丰富和实践探索。
二、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 |
1.避免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 |
2.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
3.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1.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准确的认知 |
2.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尚未健全 |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
1.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给予正确的认识 |
2.明确高中化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内容 |
(1)打好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
(2)增加实验教学环节。 |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4)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 |
3.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
4.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 |
结语 |
(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 |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关于学生化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特色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特色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问题 |
(二)问题意识 |
(三)化学问题意识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五)社会凝聚力理论 |
(六)情景认知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初期准备 |
(二)研究工具的设计 |
(三)调查研究的实施 |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一)学生的质疑精神 |
(二)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
(三)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
三、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现状 |
(一)学生批判式思维不强 |
(二)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不强 |
(三)学生不敢提问 |
(四)学生不愿意提问 |
(五)学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四、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第四章 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及应用 |
一、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
(一)开发训练学生的批判式思维 |
(二)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
(三)打造学生提问的自由平等的内在心理环境 |
(四)建立合作与竞争的良性机制 |
(五)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
二、应用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教学案例 |
(一)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案例 |
(二) 《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教学案例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二、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情况简介 |
(4)新课标下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
(二)21 世纪学习理论与内涵的更新与发展 |
(三)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养培养的新要求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更加明确化学信息素养的内涵及结构 |
(二)了解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 |
(三)针对现状提出有效培养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化学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的国外研究现状 |
(四)化学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的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一、基本理论的内涵研究 |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研究 |
(二)化学信息素养的内涵研究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加工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化学信息素养的要素分析 |
(一)化学信息素养构成要素 |
(二)化学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化学信息素养要素的内在逻辑分析 |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
一、化学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二、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三、问卷设计 |
(一)问题设计 |
(二)问卷开发 |
四、调查数据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四)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
(五)学校类型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六)班级类型的独立样本t检验 |
五、调查结论 |
(一)化学信息意识 |
(二)化学信息知识 |
(三)化学信息能力 |
(四)化学信息道德 |
(五)班级类型 |
(六)学校类型 |
第四章 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
一、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与教师的化学信息意识不足 |
(二)学生的信息工具知识薄弱 |
(三)学生的信息能力有待加强 |
二、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着力点 |
(一)重视对学生信息行为的养成 |
(二)重视对学生信息批判能力的培养 |
(三)强调信息的再创造能力 |
(四)重视信息道德的培养 |
三、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
(一)强化多元信息获取渠道,提高学生信息意识 |
(二)扩充多元教学方式,丰富信息知识 |
(三)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过程引导与监督,提高信息能力 |
(四)丰富多种趣味化学活动,加强学生间的信息交流 |
(五)渗透信息公德与知识产权意识,强化信息道德 |
(六)化学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高中“电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 |
2.1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
2.2 批判性思维的结构 |
2.3 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 |
2.4 批判性思维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
第三章 化学实验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4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5 实验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电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与实践 |
4.1 电化学教育教学分析 |
4.2 高中电化学实验题中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
4.3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电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化学实验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 |
附录 B 前后测问卷得分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问题链教学在提升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链教学的价值分析 |
1.1.2 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学生的必备能力 |
1.1.3 问题链教学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分析 |
1.2 文献综述 |
1.2.1 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
1.2.2 问题链相关研究 |
1.2.3 基于问题链教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自主学习 |
2.1.2 自主学习能力 |
2.1.3 问题 |
2.1.4 问题链及其问题链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2 问题教学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链教学的设计 |
3.1 应用问题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
3.1.1 内在学习动机 |
3.1.2 认知策略 |
3.1.3 元认知监控 |
3.2 问题链类型 |
3.2.1 引入性问题链 |
3.2.2 差异性问题链 |
3.2.3 诊断性问题链 |
3.2.4 探究性问题链 |
3.2.5 迁移性问题链 |
3.2.6 弹性化问题链 |
3.2.7 总结式问题链 |
3.3 问题链教学的特征 |
3.3.1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
3.3.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3.3.3 课堂交流由单向变多向 |
3.3.4 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
3.4 问题链教学设计的原则 |
3.4.1 目标性原则 |
3.4.2 适切性原则 |
3.4.3 启发性原则 |
3.4.4 层次性原则 |
3.4.5 开放性原则 |
3.4.6 准确性原则 |
3.5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链教学设计思路 |
3.5.1 对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
3.5.2 设计或选择问题及分析问题 |
3.5.3 生成的逻辑良好的问题链 |
3.5.4 问题链的教学化设计 |
3.6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链教学策略 |
3.6.1 重视问题链的前期工作 |
3.6.2 问题的选择和呈现要明确 |
3.6.3 重视问题的教学分析 |
3.6.4 问题链的生成要具有逻辑性 |
3.6.5 对问题链教学化设计,更问题链更有效地发挥 |
第四章 问题链教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 |
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设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假设 |
4.2 研究工具 |
4.2.1 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4.2.2 访谈提纲 |
4.3 研究对象与研究变量 |
4.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3.2 实验条件的控制 |
4.4 研究内容及过程 |
4.4.1 研究内容 |
4.4.2 研究实践过程 |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5.1 自主学习能力效果检验 |
4.5.2 学习成绩效果检验 |
4.6 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1.1 研究结论 |
5.1.2 研究反思 |
5.2 研究展望 |
5.2.1 问题链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相结合 |
5.2.2 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
5.2.3 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 |
5.2.4 加强教学课程的结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问题链教学访谈提纲 |
附录三:问题链教学设计示例 |
致谢 |
(7)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研究 ——以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强化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
二、增进思想教育有效性,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
三、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站位,及时掌握思想动向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 |
二、思想教育 |
三、高中化学教学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 |
二、认同理论 |
三、道德心理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现状 |
第一节 现状调查概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调查内容 |
五、调查过程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 |
一、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二、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社会认知偏颇 |
二、学校缺乏保障 |
三、教师研究不足 |
四、思想教育方法单一 |
第四节 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社会形势的变化 |
二、学校对思想教育工作措施不力 |
三、化学教师思想教育素养不足 |
四、学生对思想教育有认知误区 |
第四章 新时代高中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研究 |
第一节 思想教育的有效过程 |
一、思想教育的要素及其有效性 |
二、高中生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
三、高中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分析 |
第二节 思想教育的有效结果 |
一、思想教育有效结果对个体需要的满足性 |
二、思想教育有效结果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性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构建 |
第一节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思想教育的要求 |
第二节 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思想教育的要求 |
第三节 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
一、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新理念 |
二、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体系 |
第六章 高中化学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及呈现方式分析、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思想教育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呈现方式分析 |
一、插图呈现 |
二、学习栏目呈现 |
三、课后习题呈现 |
第三节 教学原则 |
一、渗透性原则 |
二、适度性原则 |
三、情感性原则 |
四、实践性原则 |
第四节 有效策略 |
一、共同关注,形成育人合力 |
二、完善管理,健全思想教育评价机制 |
三、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
四、潜移默化持续影响,增强学生认同感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一、反思 |
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B 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9)基于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
1.1.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高中化学课程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2.1.1 创新 |
2.1.2 能力 |
2.1.3 创新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化学课程与核心素养理论 |
2.2.2 教育理论 |
2.2.3 教学设计相关理论 |
2.2.4 教学评价理论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
3.1 对高中生的调查 |
3.1.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 教师调查 |
3.2.1 教师访谈 |
3.2.2 访谈结果 |
3.2.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化学课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建构 |
4.1 化学课程与创新能力培养 |
4.2 化学课程培养创新能力的要素分析 |
4.2.1 化学教材的设计 |
4.2.2 化学教学设计 |
4.3 课堂学业评价 |
第五章 化学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
5.1 教学设计案例 |
5.1.1 钠及其化合物 |
5.1.2 氯及其化合物 |
5.2 教学实践 |
5.2.1 实践对象 |
5.2.2 实验目的 |
5.2.3 实验过程 |
5.3 教学评价 |
5.4 实践结果分析 |
5.4.1 数据分析 |
5.4.2 课堂活动分析 |
5.4.3 行为变化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前测试题 |
附录C 后测试题 |
附录D 一年五班成绩汇总 |
附录E 一年六班成绩汇总 |
(10)高中化学ATDE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目标 |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向 |
二、研究意义 |
(一)创造性思维完善ATDE教学模式 |
(二)创造性思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要求 |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理念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行动研究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中化学应用ATDE模式的理论研究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创造性思维 |
(二)化学创造性思维 |
(三)ATDE教学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教学观 |
(三)苏格拉底产婆术 |
三、化学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机制研究 |
(一)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结构及功能 |
(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
四、创造性思维表现的描述性分析 |
(一)创造性情意态度 |
(二)课堂参与度 |
(三)创造性思维表现 |
第三章 ATDE模式的教学内容及模式研究 |
一、适合ATDE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梳理 |
(一)适用ATDE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特征分析 |
(二)适用ATDE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梳理 |
二、ATDE模式的教学原则 |
(一)民主性原则 |
(二)激励性原则 |
(三)多端性原则 |
(四)实用性原则 |
三、ATDE模式的设计方法 |
(一)“问”的维度 |
(二)“想”的维度 |
(三)“做”的维度 |
(四)“评”的维度 |
四、ATDE模式教学案例设计 |
(一)实验教学案例 |
(二)专题内容教学案例 |
第四章 高中生应用ATDE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证研究 |
一、高中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的方法 |
(四)问卷设计 |
(五)调查结果 |
二、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 |
(一)调查方法 |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
三、调查结论与分析 |
第五章 ATDE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
一、“问”的实施建议 |
(一)内容匹配度 |
(二)内容层次性 |
(三)表达方式 |
二、“想”的实施建议 |
(一)打破以往的旧模式 |
(二)鼓励学生多思考 |
三、“做”的实施建议 |
(一)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二)提高课堂把控力 |
四、“评”的实施建议 |
(一)鼓励表扬为主 |
(二)营造适宜氛围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运用化学史发展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行动研究[D]. 刘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亓志德.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12)
- [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D]. 李科蒙.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4]新课标下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 姚冬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中“电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D]. 严晨璐.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6]问题链教学在提升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D]. 吴梦婕.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7]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研究 ——以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2为例[D]. 林增梅.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基于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实践[D]. 宋爱波. 延边大学, 2020(05)
- [10]高中化学ATDE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D]. 邱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