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档案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越[1](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祝介梅[2](2018)在《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民国时期的慈善组织进行内部治理,有其内部必要性,也有外部可能性。必要性在于,民国时期数目众多、类型多样、新旧并存的慈善组织在内部治理方面存在着经费支绌、负责乏人、账目不清、教育腐化、迷信成风、善棍横行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能性在于:一、政府制定慈善法规来规范和约束慈善组织的行为;二、社会上热心公益慈善的民族企业家慷慨解囊为慈善组织提供资金支持,政府拨款也成为部分慈善组织的重要经费来源,近代产生的银行为民国慈善组织支存资金提供便利条件;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来对社会团体的规范、管理和监督为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四、近代以来会计师职业及会计制度的出现为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提供技术支持。章程是慈善组织进行内部治理必须遵行的根本“宪法”,是其开展活动的行为准则,发挥着规定慈善组织性质、确定组织结构、规范慈善人员行为、保障慈善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章程的制定要遵循宜简不宜详、议定不常改的原则。不同的慈善组织章程的内容不尽相同,繁简不一。但会名、宗旨、会员、职员、业务、会议、经费等内容在组织章程中必不可少。章程一经议定不得轻易修改。慈善组织章程具有简洁的特征,因此多数慈善组织在章程之外另定有办事细则来对章程内容进行补充。慈善组织在成立之初即制定有章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制定法律对慈善组织的章程的内容进行规范和审查,且要求慈善组织向政部备案注册。但实际上向政府及党部备案的慈善组织不多,政府对慈善组织的审查与管理收效并不显着,可见慈善组织受政府的监管有效且有限。时至近代,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体制出现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变化:原来的轮值制逐渐演变为董事制、理事制等加入了现代西方元素的新兴组织结构;随着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西学东渐的影响,广泛应用于政治管理部门的委员会制也逐渐引入到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中来;受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民国慈善组织中也出现了一个独立于理事制和董事制之外的监察机构——监事会,专门负责监督慈善人员的行为、监督慈善财产、监督会务的开展等。慈善组织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动态结构,会因时而变,及时调整,以期达到最大的内部治理效能。合理完善的组织结构能够在慈善组织开展具体救济活动时显示出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取得显着的赈救业绩。人在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民国时期两大着名的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和华洋义赈会在人事管理上有其独到之处。两大组织对会内会员、职员以及义务员的管理都较为严格、规范,制定出奖惩性措施来加强对慈善人员的管理。政府也出台相应奖惩慈善组织或个人的法规,这都为慈善组织内部人员的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准绳。两大慈善组织的人事管理制度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民国时期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最高水平。但文中所列多是治理良好的事例,囿于资料的限制,关于慈善组织治理失败或是管理不善的例子一时间很难看到,时人出于各种考虑故意隐匿了相关资料也未可知。就目前学界对明清时期善堂善会的研究来看,慈善组织中的治理混乱的现象应不是个例,而是组织发展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会计制度是慈善组织进行财务管理的必要技术手段,是其进行内部治理的重要内容。经费是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经济基础,主要来自于各种形式的募捐、政府拨款、自营产业收入、以及会员会费收入等。款物的储存与发放是慈善组织进行内部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除了慈善组织内部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政府也出台法律加强对慈善组织财务的审查与监督。慈善组织主动通过聘请职业会计师查账、编印《征信录》、登报公示、自办刊物等形式对外进行财务公开。民国慈善组织在章程的制定、组织结构的建设、款物的管理、财务信息的公开与审查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尝试,无不为今天日益增多的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提供有义的借鉴和历史的经验:一、制定明确的章程是慈善组织进行内部治理的首要前提;二、健全的组织结构是慈善组织进行内部治理的核心要素;三、公开透明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是慈善组织取得社会公信力的关键;四、外部监督是促使慈善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的压力与动力。
郭忠,张军[3](2016)在《中国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工业档案学会召开第五届会员大会》文中指出中国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工业档案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于2016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了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即换届选举大会。学会会员单位、理事,受表彰的学会先进会员单位、先进个人以及2016年度学会档案学术论文评审获一等奖作者代表、第九次档案编研成果评审获奖单位代表共140人参加了会议。
盛涵雅[4](2015)在《转型期中国省市级档案学会的社会功能研究 ——以上海市档案学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政府也着手致力于社会转型发展和自身管理体制的改革,非营利组织日益活跃,给档案事业的变革和进步带来了强力的推动,档案学会尤其是省市级档案学会在这股动力中持续发展,创造了档案学术研究百家争鸣的辉煌局面,在社会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具有了社会影响力。但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调整的深入,省市级档案学会的不足之处也开始明显,突出地表现为学术氛围欠浓厚、会员参与的积极性减弱、活动形式创新程度不足等,学会工作对档案业务建设、档案事业全局乃至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有待提高。本研究以法团主义、第三方管理理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为基础,借助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成立时间早、综合层级较高、在社会功能发挥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市档案学会为个案分析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结合档案学会工作在不同时期的情况,关注学会社会功能发挥状况,分析社会各方对学会功能的需求,着重全面调研、系统梳理阻碍档案学会社会功能发挥的原因,并从拓宽活动形式、创新宣传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明确定位等4个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对策措施和工作方案,以期为学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吕和顺[5](2015)在《务实创新 砥砺奋进 推动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北京市档案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指明北京市档案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大家的精心准备和热情参与下,顺利完成了既定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大会召开正值"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规划的谋篇之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大会,是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努力、共商发展的盛会。中国档案学会、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团办一贯重视支持北京市档案学会的工作。刚才,中国档案学会秘书长方鸣、市社科联学会部主任周志勇分别作了讲话,对北京市档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松龄,周美华[6](2015)在《北京市档案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吕和顺同志当选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文中研究指明本刊讯9月28日,北京市档案学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市档案局局长吕和顺,市档案学会理事长陈乐人,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鸣、北京市社科联学会部主任周志勇到会并发表讲话,北京市社团办调研员侯庆权莅会指导。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理事,监事长、监事和会员代表共160余人出席了会议。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王京彦和新当选的常务副理事长陶水龙分别主持了两个阶段的会议。
施瑛[7](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刘国能[8](2012)在《第三章 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最后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档案工作,踏着时代的步伐,烙下历史的脚印,于20世纪90年代,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国家档案事业体系。这个体系来之不易,如果从新中国成立时算起,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如果追溯到档案的产生,便经历了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事业体系,这样四个发展阶段;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文影协秘书处[9](2012)在《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召开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文中认为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文影协)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2年7月26日至7月27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档案馆、图书馆、军事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协会理事、会员、会员单位代表、荣誉会员等一百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于7月26日上午9时开幕,开幕式由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赵中新同志主持。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魏大威同志致开幕词,在致词中,魏理事长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
付华[10](2012)在《学术路上30年——中国档案学会30年历程回顾》文中指出1981年11月,在老一辈档案工作者的倡导和主持下,中国档案学会在北京成立,自那时起到现在整整过去了30年。30年来,在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科协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档案学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会员遍布全国、凝聚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创造力不断提高、发展活力不断提升的一个全国性、群众性的档案学术组织,在推动档案学科不断进步和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积
二、市档案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档案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概念界定 |
1.6 既有研究综述 |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
1.6.4 既有研究不足 |
1.7 研究方法 |
1.8 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
2.1.1 皇家工官制度 |
2.1.2 民间匠籍制度 |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
3.5 小结 |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
5.2.1 项目协调 |
5.2.2 许可申请 |
5.2.3 施工监督 |
5.2.4 安全鉴定 |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
5.3.1 收费标准 |
5.3.2 工作流程 |
5.3.3 工程文件 |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
5.4.1 学术团体 |
5.4.2 同业公会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
6.1.1 阶段性的发展 |
6.1.2 多方面的转变 |
6.1.3 进程中的不足 |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
6.3 研究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背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慈善组织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民国时期慈善组织的发展概况 |
二、民国时期慈善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可能性 |
一、政府制定慈善法规,加强外部监督 |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慈善组织内部治理提供资金支持 |
三、社会团体的规范化建设为慈善组织内部治理提供借鉴 |
四、会计师制度的出现为慈善组织内部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
小结 |
第二章 慈善组织的章程与规则 |
第一节 章程的制定 |
一、章程的意义 |
二、制定章程的注意事项 |
第二节 章程的内容 |
一、组织名称 |
二、宗旨 |
三、会员 |
四、职员 |
五、业务 |
六、会议 |
七、经费 |
第三节 章程的修正 |
一、修正章程的程序 |
二、章程之补充条文 |
第四节 章程的审查 |
一、政府审查 |
二、政府审查的效果与局限 |
小结 |
第三章 慈善组织的组织建设 |
第一节 近代以来慈善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
第二节 民国慈善组织的组织结构 |
一、委员(会)制 |
二、董事(会)制 |
三、理事(会)制 |
四、监事会(监事委员会) |
五、组织结构的调整 |
第三节 慈善组织的实际运作——以上海各慈善组织赈济东北难民联合会为例 |
一、成立经过及组织建构 |
二、组织运作的成效与局限 |
小结 |
第四章 慈善组织的人员管理 |
第一节 人事管理制度 |
一、中国红十字会的人员管理 |
二、华洋义赈会的人员管理 |
第二节 奖励惩罚机制 |
一、政府对慈善人员与团体的奖励 |
二、慈善组织对慈善人员的奖惩 |
小结 |
第五章 慈善组织的财务管理 |
第一节 会计制度 |
一、上海市慈善组织会计规程 |
二、中国红十字会的会计制度 |
三、华洋义赈会的会计制度 |
四、上海难民救济协会的会计制度 |
第二节 款物管理 |
一、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的款物管理 |
二、上海东北难民救济会的款物管理 |
三、上海难民救济协会的款物管理 |
第三节 财务审查 |
一、政府法规的强制要求 |
二、会计师对慈善组织财务的审查 |
第四节 财务公开 |
一、编印《征信录》 |
二、登报公示 |
三、利用自办刊物公布财务信息 |
小结 |
第六章 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评价与启示 |
第一节 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成效 |
一、章程相对完备,组织结构日趋合理 |
二、慈善人员的道德水平与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 |
三、会计制度规范,收支有据 |
四、经费来源多样,款物管理严格 |
五、财务公开透明,昭信于社会 |
第二节 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局限性 |
一、慈善组织内部治理水平参差不齐 |
二、外部治理对内部治理的监督有限 |
第三节 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慈善法规汇总 |
附录二:民国慈善组织章程选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4)转型期中国省市级档案学会的社会功能研究 ——以上海市档案学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主要概念 |
第二节 研究理论 |
一、法团主义 |
二、第三方管理理论 |
三、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 |
第三章 档案学会社会功能概述 |
第一节 上海市档案学会概况 |
一、上海市档案学会基本情况 |
二、上海市档案学会业务范围 |
第二节 上海市档案学会社会功能内容 |
第三节 我国省市级档案学会社会功能发挥概述 |
一、省市级档案学会社会功能发挥概况 |
二、转型期社会对档案学会社会功能的挑战 |
第四节 上海市档案学会社会功能发挥的代表性及其主要途径 |
一、上海市档案学会社会功能的代表性 |
二、上海市档案学会社会功能发挥的主要途径 |
第四章 上海市档案学会转型期功能发挥的局限性 |
第一节 学术沟通功能重要载体数量减少 |
第二节 档案学会宣传功能平台单一 |
第三节 档案学会功能发挥的人力保障薄弱 |
一、人员数量过少 |
二、产生倦怠倾向 |
三、人员储备匮乏 |
第四节 学会部分社会功能与行政机关功能重叠 |
第五章 影响上海市档案学会功能发挥的原因 |
第一节 受行政机关规章制度约束 |
一、自身定位不清 |
二、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仍需完善 |
第二节 考核体系的不完善 |
第三节 留住人才的机制不健全 |
一、无法满足人员对工作成就感的渴望 |
二、奖励机制不科学 |
第四节 社会影响力不足 |
一、宣传的覆盖面不广 |
二、对资源的竞争力不够 |
第六章 提升档案学会功能的建议 |
第一节 拓宽形式,学术活动力争取得新成效 |
一、活动主题更加丰富 |
二、扩展视野 |
三、活动形式创新 |
第二节 创新宣传方式,多种渠道增强社会影响力 |
一、力求新颖独特,强化网页宣传 |
二、借助新媒体,提高传播速度 |
三、以会员需求为出发点,有效结合宣传元素 |
四、以智库建设为抓手,提高档案学会参与公共决策的程度 |
第三节 加强自身建设,做好人才保障 |
一、把好入口关 |
二、优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
三、科学管理会员系统 |
第四节 明确定位,为学会功能正常发挥提供制度保证 |
一、摆正位置,提供服务 |
二、完善法律,提供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第三章 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最后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节体系的形成阶段 |
一、档案阶段 |
二、档案工作阶段 |
(一)档案工作形成的环境、条件 |
1. 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发展,新的文书、档案大量形成 |
2. 上层统治集团逐步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 |
3. 社会档案意识明显增长 |
4. 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
(二)有意识档案工作的具体表现 |
1. 档案、典籍的收集和编纂利用 |
2. 档案的分类已从自然走向自觉 |
3. 修建档案库保管档案 |
4. 有了负责档案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
三、档案事业阶段 |
(一)社会重大变革 |
(二)大变革带来大变化 |
(三)大变化呼唤档案事业 |
1. 国家加强了档案工作管理,设立机构 |
2. 始办档案教育 |
3. 近代档案学初步形成 |
4. 开始了档案外事活动,洋为中用 |
四、档案事业体系阶段 |
(一)组成档案事业体系的基本成分得到了量与质的充实和完善 |
(二)组成档案事业体系的必要成分逐步形成 |
1. 开创了档案高等专业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培养了高一级的档案专业人才. |
2. 设立了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加强了档案科学技术研究 |
3. 设立宣传出版机构,出版档案报刊书籍 |
4. 成立档案学会,开展档案理论、学术研究 |
(三)档案事业体系各个部分互相联系,互为支撑,形成整体优势和“造血”功能 |
1. 档案事业体系八个方面各有其职 |
2. 体系的八个方面互相联系,互为支撑,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
3. 国家档案事业体系具有中国特色 |
第二节体系借鉴历史和外国经验、教训 |
一、历史的教训和启示 |
(一)历史档案的散失及其原因 |
(二)“断代工程”的启示 |
二、外国档案工作的特点和影响 |
(一)外国档案工作的特点 |
(二)参观考察与吸纳 |
第三节体系的基本成分 |
第四节体系的必要成分 |
一、档案专业教育 |
(一)档案专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
(二)高等档案专业教育 |
(三)中等档案专业学校 |
(四)档案干部在职教育 |
1. 概况 |
2. 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 |
二、档案科学技术研究 |
(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概况 |
(二)档案科研机构 |
三、档案宣传与出版 |
(一)档案宣传 |
1.档案宣传工作的发展概况 |
2.档案宣传工作对象 |
3. 档案宣传工作的任务 |
4. 档案宣传工作的方针与基本原则 |
5. 档案宣传工作的形式和手段 |
(二)档案出版 |
(三)《中国档案》杂志社 |
(四)《中国档案报》社 |
四、档案理论学术研究与档案学会 |
(一)中国档案学会 |
(二)档案理论学术研究 |
(10)学术路上30年——中国档案学会30年历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组织建设, 不断增强中国档案学会的凝聚力 |
(一) 建立中国档案学会领导机构、分支机构和工作机构 |
1. 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建设 |
2. 工作机构建设 |
3. 分支机构建设 |
(二) 会员发展 |
(三) 机制建设 |
1. 会员代表大会制度。 |
2. 理事会议制度。 |
3. 常务理事会议事制度。 |
4. 理事长办公会议制度。 |
5. 全国档案学会秘书长会议制度。 |
6. 办事机构工作制度。 |
二、举办学术活动, 不断扩大中国档案学会的影响力 |
(一) 综合学术讨论会 |
(二) 专题学术讨论会 |
(三) 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
(四) 国际和海峡两岸档案学术会议 |
三、开展档案科研, 不断提高中国档案学会的创造力 |
(一) 科研工作 |
1. 课题研究。 |
2. 积极建言献策。 |
3. 参与国家重要档案法规标准的制订。 |
(二) 出版学术着作 |
(三) 开展优秀成果评奖 |
四、增强服务意识, 不断提升中国档案学会的发展活力 |
(一) 做好会刊编辑工作 |
(二) 打造档案学术研究与交流的网络平台 |
(三) 开展继续教育, 服务广大会员 |
(四)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
五、30年的经验和体会 |
四、市档案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2]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研究[D]. 祝介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中国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工业档案学会召开第五届会员大会[J]. 郭忠,张军. 机电兵船档案, 2016(06)
- [4]转型期中国省市级档案学会的社会功能研究 ——以上海市档案学会为例[D]. 盛涵雅.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5]务实创新 砥砺奋进 推动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北京市档案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吕和顺. 北京档案, 2015(10)
- [6]北京市档案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吕和顺同志当选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J]. 李松龄,周美华. 北京档案, 2015(10)
- [7]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8]第三章 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最后形成[J]. 刘国能. 档案与建设, 2012(S1)
- [9]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召开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J]. 中国文影协秘书处.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12(03)
- [10]学术路上30年——中国档案学会30年历程回顾[J]. 付华. 档案学研究,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