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合中国国情的电视有条件接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林伟[1](2011)在《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电视正被确认为电视发展的动力和结构变化的方向,并受到广电各级运营商的全面认可。目前全国已建的数字电视平台达到227个。数字电视平台的核心是有条件接收系统(CAS)和用户管理系统(SMS),通过这两个系统,可对用户进行精确的授权控制与授权管理,从而实现数字电视业务的有偿服务。由于数字电视平台有条件接收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的提供方是国内外几十个厂商,而且CAS和SMS也经常是不同厂商提供,厂商技术实力参差不齐,接口规范五花八门,生成的授权数据准确性无法有效保证,由此引起用户缴费的纠纷,合作伙伴分账的质疑,已严重影响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故此,作者创造性地提出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的概念,制订了用户管理系统和授权路由器间的统一协议,设计实现了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该路由器工作于用户管理系统和有条件接收系统之间,由之以统一的规范接收并解析用户管理系统的授权指令,并根据指令的目的地以及授权路由表进行路由,最终将指令发送至特定的有条件接收系统,进行相应的授权/反授权控制,并生成规范的授权记录。论文首先介绍了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开发的技术背景,讨论了国内外的技术动态,剖析现有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了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立项的必要性。其次对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明确项目的开发目标。接下来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统一协议规范的制订、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流程设计等。在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的实现部分,介绍了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重点阐述了TCP服务器框架模块、命令解析和执行模块等主要功能的实现以及授权路由器统一协议接口、CAS代理调用接口的实现。最后,论文总结了系统实施的效益、论文期间本人的工作和系统改进的建议。
李志坚[2](2009)在《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传输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是中国电视诞生五十周年。五十年来,我国电视公共服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电视传输上。我国的电视节目已经较为丰富,全国播出的电视频道已接近3000套,全年播出的电视节目时长接近1400万小时。但是,电视节目的传输却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省级卫视等主要电视频道的覆盖水平仍然偏低,电视传输重有线电视、轻地面电视,重城市、轻农村,城乡电视服务差距有扩大趋势。中国电视公共服务当前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节目不够丰富,而是电视信号至今还存在覆盖盲区、许多节目至今没有传送到中国城乡居民家中。因此,当前中国电视公共服务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不是节目内容,而是如何把电视信号传输到更广的地方、如何把更多的节目传输给电视观众。此外,电视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宽着人们对电视公共服务的理解。传统的电视公共服务是向观众提供新闻、教育和娱乐等电视节目,而电视传输技术的进步使电视还能提供紧急警报等电视节目之外的服务;传统的电视公共服务主要通过家庭室内的固定接收提供服务,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出现了车载电视、楼宇电视、铁路电视、候车亭电视、手机电视等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型的电视传播方式,电视收看从室内走向户外,由固定变成移动。能不能利用、如何利用这些新型的电视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是研究电视公共服务时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因此,当站在2008这个特别的年份来思考我国的电视公共服务时,就必须从回顾和前瞻两个方向进行思考,一是现有的电视公共服务如何完善和提高,二是新型电视传输方式的公共服务功能如何开发利用。这两个方向都汇集到一个焦点,那就是如何完善和提高我国的电视传输。为此,本文分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侧重电视公共服务与电视传输的学理探讨。重点研究电视传输体系的构成以及电视传输体系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应遵循的原则,总结分析电视技术变迁对电视公共服务带来的影响。第二部分依据第一部分的理论基础,侧重电视传输的实务研究。重点分析中国电视传输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提出构建中国电视公共服务传输体系的操作方案,以及新型电视传输手段的公共服务创新。本文第2章、第3章为第一部分;第4、5、6、7章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探讨了电视公共服务、电视传输体系的构成及其应遵循的原则。本文认为,电视公共服务分为内容服务和传输服务两大部分。内容服务指电视节目的生产和集成,即单个节目的制作以及采用一定的编排策略将这些节目集成,形成若干个具有不同定位的电视频道。目前在我国,承担节目生产和集成的主要是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等电视播出机构。传输服务指电视节目的传输,即将集成后的电视节目信号通过卫星、有线、地面等传输手段发送到观众的电视机上。目前在我国,承担电视传输的主要是有线网络公司、卫星通信公司、无线发射台等。电视传输体系由物理层、技术层、运营层和监管层四个层次组成,各层次间相互影响和联系,共同提供电视传输服务。本文认为,电视公共服务应该遵循普遍性、多样性、均等化和独特性这四项原则,其中传输服务应遵循普遍性、多样性、均等化这三项原则。电视公共服务的普遍性意味着全国各地的居民都能收看到电视,即电视信号要传输到全国各地。普遍性主要是针对电视传输服务而言。实现电视公共服务的普遍性,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运营方式,扩大并保持电视信号的覆盖率,让更多的人能够收看到电视。电视公共服务的多样性既是对内容服务的要求,也是对传输服务的要求。从内容服务的角度,多样性要求电视台制作丰富的、满足观众不同的兴趣和需求的电视节目。从传输服务的角度,多样性则首先体现在传输的电视节目套数应达到一定数量,其次是所传的多套电视节目中要包含不同类型的内容。电视公共服务的独特性主要针对内容服务而言,要求公共服务的电视节目有较高的节目质量。电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指处于不同地区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大体相等的电视公共服务。电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等于服务的平均化,均等化是相对的。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排斥差距,而是要将差距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当前中国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是缩小电视服务的城乡差距。西方公共经济学认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物品属性的改变通常意味着物品提供方式的改变。本文分析认为,电视技术变迁改变了电视的物品属性,使电视从纯公共物品逐渐变化为具有较强私人物品属性的准公共物品。由于条件接收技术的应用,地面、有线、卫星等电视传输方式都具有了排他手段,这意味着可以方便地向用户收费,因此允许市场参与电视服务的供给就具有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技术变迁对电视公共服务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由于视频压缩技术的应用,频谱资源得到释放,可用频道数量大幅增长,商业电视机构获得了制作播出分众化节目的条件,开始以主题频道提供教育、人文、科技等传统上主要由公共电视台提供的节目。原来需要设立公共电视机构以满足电视公共服务的节目多样性要求,现在由于商业电视机构的加入,对公共电视机构提出了挑战。可见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电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第二部分,首先回顾了我国电视传输体系五十年的发展历程,然后依据电视传输的公共服务三原则,剖析了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实现普遍性原则上,全国电视覆盖率还需要继续提高,为解决农村电视收看问题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返盲现象严重,村村通工程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在实现多样性原则上,公益性节目在全国的覆盖率有限,城市有线电视的规范化管理不足;在实现均等化原则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较大的服务差距,二是在城市内城市有线用户和无线用户之间的服务也存在较大差距。分析还发现,目前车载电视、候车亭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型电视传输方式的公共服务功能还没有足够重视和开发利用。而利用广播电视设施建立紧急警报系统,在我国则更没有引起关注。本文从电视传输体系的四个层次出发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发现,技术层面重有线和卫星传输、轻地面传输,以及地面电视的数字化转换推进力度不够是两大主要原因。目前有关部门对数字地面电视的推广力度较小,对数字地面电视的技术潜力挖掘不够,不利于中国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运营层面从鼓励和调动社会各方参与,逐渐转变为要求政府主导。按照目前的政策取向,电视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单一,建设和运行维护完全需要依靠财政投入。地方广电部门对村村通工程“重建设,轻维护”,工程建成后缺少自我发展的动力,一旦没有财政投入,就难以保证村村通服务的质量,也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另外,目前的政策取向下,各地广电局几乎承担了村村通工程的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和技术支持等全部工作,肩负着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运营的双重任务,广电管理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对电视公共服务的建设和运营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按目前的政策取向,政府主导已经形同政府包办,长效机制也等同于财政输血机制。对于地面、有线和卫星三种主要的传输方式,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定位和运营政策,地面传输定位为承担义务性的公共服务,有线、卫星传输则可开展有偿服务;同时有线和卫星传输都已经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允许公司化方式运营,但地面传输则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明确的政策支持。本文分析认为,管理部门对不同传输方式的定位并不科学,倾向性的政策也延缓了我国地面电视的发展速度。在广播电视行业管理的法规文件中,除了电视传输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外,目前已有的涉及电视传输服务的法规文件中,对电视传输服务的公共服务原则和相关的义务规定较少。对于如何开发和管理新型电视传输方式的公共服务功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涉及。查明电视传输体系的问题和成因之后,本文从电视传输体系的技术、运营和监管三个层面,提出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公共服务战略创新思考。电视传输体系在技术层的创新有四项:技术再定位,三步并两步;开发新功能,拓展新渠道。“技术再定位”是指,每一种传输技术都具备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也应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同时,每一种传输方式也可以提供个性化、市场化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不同传输技术的平衡发展,才能更好地为观众提供电视公共服务。“三步并两步”是指将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有线-卫星-地面”的“三步走”战略调整为“有线、地面”同步推进数字化,变“三步”为“两步”,加快推进我国地面电视的数字化。本文认为应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推进我国地面电视数字化,先从农村、从经济落后地区开始推进地面电视的数字化;同时,在直辖市和东部省会城市开播数字地面高清和标清电视,以及数字地面电视其他服务类型,并逐步向中西部省会城市、地(市)级城市推进,最后全面实现中国地面电视的数字化。本文同时认为地面电视数字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扩大覆盖率和增加传输的节目套数上,还要充分挖掘数字电视技术的潜力,开发地面电视的新型业务,使地面电视和城市有线电视在服务内容上形成互补和差异化竞争,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也使宝贵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加快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整体步伐。“开发新功能”是指利用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开发电视节目传输以外的新的功能,重点是建立我国的广播电视紧急警报发布系统。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但广播电视传输的灾害紧急警报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开发应用。本文分析了日本广播电视紧急警报系统的特点,认为我国应首先建立区域性的广播电视紧急警报系统,而不必一步到位建立全国性的广播电视紧急警报系统。本文以地震灾害为例,提出构建区域性广播电视紧急警报系统的构想。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铁路电视、城市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的具体实现方案。运营层面的创新,重点解决的是通过创新形成电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本文建议“以产业养事业”的方式,即从各级电视台的广告经营收入中征收部分资金设立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改善中国电视的传输服务,重点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广播电视紧急警报系统”的建设维护,未来基金的用途可以拓宽到电视的内容服务,用于资助公益性电视节目的制作。运营创新的另一个方向是“事业产业化”,即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产业化的方式运营管理,引入社会资本和机构,组建农村广播电视传输有限责任公司。监管层面的创新,本文在借鉴欧美等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必须传输”规则的具体操作方案。本文的创新性主要有:研究对象的创新。国内学者对电视公共服务的研究有一个明显的缺失,即对电视传输的研究不够,基本无人关注。向公众提供电视公共服务,本质上是一个把电视节目从公共电视机构发送给公众的传播过程。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过程的两头,一是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或运营管理,一是研究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而忽视了对电视传输(即传播渠道)的研究。本文将电视传输作为研究对象,填补了国内的研究空白。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创新。电视传输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从电视公共服务的角度看,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研究电视公共服务中的传输问题,应该将电视传输中的相关因素放在一起来观照分析,重视技术、运营和监管之间的互相影响。因此,本文没有选择电视传输的纯技术研究的角度,而是尝试将与电视传输相关的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融资、管理等诸多要素等将放在一个体系中,以电视传输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研究如何构建电视公共服务要求下的中国电视传输体系。此外,本文借助西方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理论,研究了技术变迁下电视的公共物品属性的变化,为电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找到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的创新。本文提出了中国电视传输的公共服务原则,探索了在逐步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过程中,中国电视公共服务引入市场化供给机制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体制创新思路,打破了目前国内关于电视公共服务只能政府主导、财政包办的思维定势。通过分析技术变迁对电视公共服务的影响,并借鉴西方国家对不同传输方式所承担的公共服务义务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论证了不同的传输方式都应承担公共服务义务,同时也都具备产业开发的价值,突破了广电管理部门对不同传输方式既有的定位。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电视传输体系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分别从电视传输体系的技术、运营、监管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公共服务战略。文中提出的地面电视数字化策略、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金的设立与使用、必须传输规则的制定等具体实施建议,既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文的创新之处还表现在关注数字技术对电视公共服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型电视传播方式,如铁路电视、楼宇电视、广播电视紧急警报系统等纳入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范围,并且具体研究了如何利用这些新型电视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信息和娱乐等公共服务,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具有前瞻性。
吴靖[3](2008)在《携手广电业界,构建完美的安全播出网络——访北京安视网(NDS)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骏威先生》文中研究说明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CCBN2008主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迈上新台阶,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安全防范和应急保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市场空间很大。作为业内最大的CA厂商之一,NDS
姜颖连[4](2006)在《条件接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国际上有线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运行已有20多年历史,而且这些系统功能强大,相应的使用费用也相当高。在我国付费电视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过去电视节目经营者是靠广告经营为主要收入,随着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的发展,单靠广告收入已支撑不了迅速增长的网络建设和运营费用。目前一些行政区域有线台已开始实施台网分离的管理体制,一些企业有线台也着手尝试从福利体制向有偿服务体制的全面过渡。 本文结合用户需求,研制一套简易的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该系统前端及末端的成本与国内外的大多数条件接收系统CAS(ConditionalAccess System)相比要低得多。满足目前中国有很多小县市、大型的事业单位及宾馆旅店等用户收看数字电视的需求和广播电视局对用户进行收费管理的要求。 本论文阐述了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其优点,围绕现行的条件接收系统的相关标准MPEG-2、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进行介绍,介绍了DVB标准的条件接收系统的相关技术加解扰、加解密等授权管理技术;重点研究了本人亲自参与的一套简易条件接收系统的系统方案、系统原理,并利用FPGA/CPLD实现了数字电视加解扰技术的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具体验证了系统的功能,达到了用户的要求: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该方案达到对用户进行收费管理需求;最后对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张金平[5](2005)在《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文中认为
陈国盛[6](2005)在《浅谈有线电视加扰解扰的模式》文中指出文章分析了CATV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着重介绍了当前对有线电视信号进行加扰、解扰的两种方式。根据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线电视信号加、解扰方式。
龙永庆[7](2005)在《也谈“数字电视”和“付费电视”》文中认为
李东[8](2005)在《数字电视运营中的技术服务》文中研究指明
陈文全[9](2004)在《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视将逐步取代模拟电视,人们对数字电视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数据广播系统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因其高速、灵活的优点,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电视运营商不愿意做没有回报的投资,如果没有条件接收技术的保障,新的业务就不会变成现实。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就是一种能保证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可以接收广播服务的技术。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总的思路是:在前端对节目流进行数字加扰,同时把加扰控制字加密后传到用户端,采用一定的策略使得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解密控制字,然后在控制字的作用下解扰器对授权用户的加密数据进行解扰,使其可以收看节目。由于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是数字电视接收控制的核心技术保障系统,它牵涉到整个电视网络的安全性。国外虽然有比较成熟的条件接收方案但都是保密的,所以开发安全高效的条件接收系统成为数字电视领域最重要最有挑战的工作。近些年国内很多厂商也开发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条件接收系统,但是由于我国的数字电视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完全确定,特别是关于条件接收“机卡分离”的管理方式还在热烈的讨论中,所以这些系统大部分是面向单向传输系统并且只是具有一些特定的、简单的功能。随着我国的数字电视推广的时间表的敲定(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 对于适合数字电视发展的条件接收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相关的部分关键技术,包括MPEG-2、DVB的相关标准规范,加解密技术,并且分析了市场上流行的条件接收系统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通过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理论的分析、调研和仿真,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了条件接收系统的前端模块和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虽然,本文介绍的系统也是针对特定用户的条件接收系统,但是毕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特色,希望能对我国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丁炜[10](2003)在《CATV加解扰技术与有条件接收》文中提出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加解扰技术及用户管理系统,并对有条件接收的市场前景及有条件接收系统的选型作了综合的分析。
二、适合中国国情的电视有条件接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电视有条件接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动态 |
1.3 课题任务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电视相关技术 |
2.1 数字电视系统 |
2.2 有条件接收系统 |
2.3 用户管理系统 |
2.4 同密和多密 |
2.4.1 同密 |
2.4.2 多密 |
2.5 两级CA技术 |
2.6 存在的问题 |
2.7 小结 |
第三章 授权路由器的设计 |
3.1 概念提出 |
3.2 主要功能 |
3.2.1 授权管理 |
3.2.2 详单管理 |
3.2.3 路由管理 |
3.2.4 CAS接口管理 |
3.2.5 远程管理 |
3.3 总体设计 |
3.3.1 配置文件读取模块 |
3.3.2 TCP服务器框架模块 |
3.3.3 命令解析和执行模块 |
3.3.4 详单管理模块 |
3.3.5 代理API管理模块 |
3.3.6 CAS代理模块 |
3.3.7 路由管理模块 |
3.3.8 远程管理模块 |
3.4 流程设计 |
3.4.1 主程序的执行流程 |
3.4.2 控制流程设计 |
3.5 统一协议 |
3.5.1 协议说明 |
3.5.2 数据格式 |
3.5.3 操作对象 |
3.5.4 协议定义 |
3.5.5 综合示例 |
3.6 小结 |
第四章 授权路由器的实现 |
4.1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
4.2 软件项目结构 |
4.3 主要功能实现 |
4.3.1 配置文件读取模块 |
4.3.2 TCP服务器框架模块 |
4.3.3 命令解析和执行模块 |
4.3.4 代理API管理模块 |
4.4 接口实现 |
4.4.1 统一协议的接口 |
4.4.2 CAS代理调用接口 |
4.4.3 CAS集成接口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系统实施效益 |
5.2 论文期间本人的工作 |
5.3 系统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2)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传输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现状 |
2 电视公共服务与电视传输 |
2.1 电视传输服务与传输体系:分析框架 |
2.1.1 电视公共服务 |
2.1.2 电视传输体系 |
2.2 电视公共服务理论回顾与述评 |
2.3 中国电视传输的公共服务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技术变迁对电视公共服务的影响 |
3.1 电视技术发展的简要回顾 |
3.1.1 三种的主要电视传输方式 |
3.1.2 有条件接收技术 |
3.1.3 视频压缩技术 |
3.2 技术变迁对电视公共物品属性的影响 |
3.2.1 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概述 |
3.2.2 技术变迁下电视的公共物品属性变化 |
3.2.3 公共物品属性变化对电视公共服务的影响 |
3.3 技术变迁对节目多样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发展历程 |
4.1 我国电视传输体系发展的四个时期 |
4.1.1 点状传输时期(1958 年~1968 年) |
4.1.2 由点到面的地网传输时期(1968~1985 年) |
4.1.3 天地一体的高速发展时间(1984~2001 年) |
4.1.4 全面数字化的推进时期(2001 年至今) |
4.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回顾 |
4.2.1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背景 |
4.2.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发展历程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主要问题 |
5.1 普遍性 |
5.1.1 电视覆盖率仍需提高 |
5.1.2 村村通工程返盲严重 |
5.2 多样性 |
5.2.1 公益性节目覆盖率有限 |
5.2.2 城市有线电视规范化管理不足 |
5.3 均等化 |
5.3.1 城乡电视传输的服务差距明显 |
5.3.2 城市地面电视未受重视 |
5.4 新型电视传输方式 |
5.4.1 广播电视传输手段的灾害警报功能尚未开发 |
5.4.2 新型电视传输方式的信息发布功能需要拓展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问题成因分析 |
6.1 技术选择 |
6.1.1 村村通工程重视有线和卫星传输 |
6.1.2 地面电视数字化转换推进力度不够 |
6.2 运营机制 |
6.2.1 从鼓励“造血”到要求“输血” |
6.2.2 对不同的传输方式采取不同的定位和运营政策 |
6.3 监管方式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公共服务战略 |
7.1 技术创新 |
7.1.1 技术再定位 |
7.1.2 三步并两步 |
7.1.3 开发新功能拓展新渠道 |
7.2 运营创新 |
7.2.1 产业养事业――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金 |
7.2.2 事业产业化――农村电视传输有限责任公司 |
7.3 监管创新 |
7.3.1 制定“必须传输”规则 |
7.3.2 我国有线电视的频率配置 |
7.3.3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带宽 |
7.3.4 数字地面电视的“必须传输” |
7.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4)条件接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数字电视的发展 |
1.2 数字电视的相关标准 |
1.3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研制CAS的意义 |
1.5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条件接收系统相关技术与标准 |
2.1 条件接收系统的发展历程 |
2.2 条件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1 CAS的构成 |
2.2.2 CAS的功能 |
2.2.3 CAS的工作原理 |
2.3 现行的加解扰与加解密技术 |
2.3.1 加解扰扰技术 |
2.3.2 加解密技术 |
2.4 CA技术相关标准 |
2.4.1 MPEG-2对CAS的支持 |
2.4.2 DVB标准 |
2.5 用户授权处理 |
2.5.1 ECM的处理技术 |
2.5.2 EMM的处理技术 |
2.5.3 ECM与EMM的传输 |
2.6 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
2.7 我国条件接收系统的总体要求 |
第3章 简易条件接收系统的原理及方案 |
3.1 系统方案概述 |
3.2 独立加扰器的硬件方案 |
3.3 机顶盒硬件方案 |
第4章 加解扰的实现 |
4.1 FPGA/CPLD基础 |
4.2 硬件描述语言 |
4.3 加扰的FPGA实现 |
4.3.1 FPGA功能模块的划分 |
4.3.2 ASI输入接口模块的实现 |
4.3.3 ASI输出接口模块 |
4.3.4 加扰处理模块 |
4.4 解扰的CPLD的实现 |
4.5 FPGA的配置 |
第5章 系统实施方案 |
5.1 实施方案的构成 |
5.2 独立加扰机的硬件芯片选型 |
5.3 解扰处理芯片 |
5.4 现场实验情况 |
5.5 本方案的兼容性 |
5.6 系统特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费用太高, 老百姓望而止步 |
2 节目源问题 |
3 网络改造的问题 |
4 诚信的缺失给有线电视的发展造成困难 |
5 人们观念的问题 |
6 几点建议 |
(6)浅谈有线电视加扰解扰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用有条件接收系统产品的基本原则 |
(一)加扰后的图像不易分辨。 |
(二)解扰后的图像要清晰。 |
(三)安全性高。 |
(四)扩展性好。 |
(五)性能价格比要高。 |
二、有线电视信号的加扰方式 |
(一)模拟信号处理方式 |
1.叠加干扰波的方式。 |
2.振幅处理方式。 |
(1)去同步脉冲方式。 |
(2)视频倒相方式。 |
(3)正弦波乘法方式。 |
(4)脉冲同步转移。 |
(5)行延迟加扰方法。 |
(6)时基处理方式。 |
(二)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 |
1.时基压缩方式。 |
2.叠加模拟随机信息方式。 |
3.码率压缩方式。 |
4.密码方式。 |
三、总结 |
(8)数字电视运营中的技术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电视运营中整体转换的主要特点 |
2 整体转换对技术服务的要求 |
3 技术服务保障体系 |
开放性保障 |
稳定性保障 |
扩展性保障 |
供货能力保障 |
服务能力保障 |
4 永新同方技术服务体系 |
完善的技术与服务措施 |
强大的服务体系 |
独创的分阶段服务模式 |
◆第一阶段:10, 000户以下。 |
◆第二阶段:10, 000-100, 000户。 |
◆第三阶段:100, 000户以上。 |
我们的理念 |
(9)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数字电视概述 |
1.1.1 数字电视的概念和传输系统框图 |
1.1.2 数字电视的优点 |
1.1.3 数字电视的标准 |
1.1.4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
1.1.5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时间表 |
1.2 条件接收系统 |
1.2.1 条件接收系统的重要性 |
1.2.2 条件接收系统的发展 |
1.2.3 数字电视系统条件接收技术的特点 |
1.2.4 条件接收系统在我国的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数字电视相关标准及规范 |
2.1 MPEG-2标准 |
2.1.1 MPEG-2系统部分 |
2.1.1.1 MPEG-2系统简介 |
2.1.1.2 传输流分组结构 |
2.1.1.3 PES(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分组结构 |
2.1.1.4 节目特殊信息(programs specific information) |
2.1.1.5 关于条件接收的描述 |
2.1.2 MPEG-2视频部分 |
2.1.3 MPEG-2音频部分 |
2.2 DVB中关于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规范 |
2.2.1 DVB码流加扰方式 |
2.2.2 加扰控制域 |
2.2.3 CA 系统ID注册 |
2.2.4 DVB关于加扰的推荐 |
2.2.5 CA信息语法描述 |
第三章 加解密技术 |
3.1 加密理论基础 |
3.1.1 算法和密钥 |
3.1.2 对称算法和公开密钥算法 |
3.1.3 算法的安全性 |
3.2 几种常见加密算法 |
3.2.1 序列密码算法 |
3.2.1.1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
3.2.1.2 使用LFSR的序列密码算法 |
3.2.2 DES算法 |
3.2.3 三重 DES算法 |
3.2.4 RSA算法 |
3.3 同密和多密模式 |
3.3.1 同密模式(Simulcrypt) |
3.3.2 多密模式(Multicrypt) |
第四章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前端设计和调试 |
4.1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 |
4.2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用户管理系统 |
4.2.1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4.2.2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用户管理系统的相关接口 |
4.3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模块的FPGA设计 |
4.3.1 FPGA设计电路的优点 |
4.3.2 条件接收系统的FPGA实现 |
4.3.2.1 加扰器、控制字发生器的实现 |
4.3.2.2 条件接收系统发送端FPGA实现 |
4.3.3 条件接收系统接收端模块 |
4.4 条件接收系统的仿真和调试 |
4.4.1 用户管理系统软件的调试 |
4.4.2 条件接收系统模块的仿真和调试 |
4.4.2.1 条件接收系统模块的仿真 |
4.4.2.2 条件接收系统模块的硬件调试 |
4.4.2.3 条件接收系统调试实例 |
第五章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性 |
5.1 当前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
5.1.1 假想攻击一:对CW字的攻击 |
5.1.2 假想攻击二:对加密算法的攻击 |
5.1.3 假想攻击三:对智能卡的攻击 |
5.1.4 假想攻击四:对EMM、ECM的攻击 |
5.2 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 |
5.2.1 针对CW的攻击,采取的安全措施 |
5.2.2 针对算法的攻击,采取的安全措施 |
5.2.3 针对智能卡和ECM、EMM攻击的策略,一种“机卡分离”方案 |
5.3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发展趋势 |
5.3.1 趋势之一,开放性的“机卡分离”的CA系统 |
5.3.2 趋势之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从“机卡分离”到“软硬分离”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 个人简历 |
2 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适合中国国情的电视有条件接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电视授权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D]. 林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0)
- [2]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传输体系研究[D]. 李志坚.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3]携手广电业界,构建完美的安全播出网络——访北京安视网(NDS)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骏威先生[J]. 吴靖. 有线电视技术, 2008(07)
- [4]条件接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姜颖连.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9)
- [5]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张金平. 广播电视信息, 2005(10)
- [6]浅谈有线电视加扰解扰的模式[J]. 陈国盛.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07)
- [7]也谈“数字电视”和“付费电视”[J]. 龙永庆.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5(05)
- [8]数字电视运营中的技术服务[J]. 李东. 广播电视信息, 2005(01)
- [9]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 陈文全. 电子科技大学, 2004(01)
- [10]CATV加解扰技术与有条件接收[J]. 丁炜. 有线电视技术, 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