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联规则采掘方法及其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治[1](2021)在《税收征管中契约工具的运用及其法治应对》文中提出在传统税法的理论预设中,税收征管运作机制立足于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特征以及税法作为强行法的基础之上,强调税收权力的依法行使,由此似乎排除了契约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然而,在实践中,作为私法形式的契约不仅有可能融入税收征管权力关系构造中,形成税收征管中的多种契约形态,而且可以成为实现税收征管目的的工具,在保障税款征收以及引导纳税人自愿遵从、调节征纳双方利益关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契约工具的运用对立足于强制性税收征管之上的税法体系产生冲击,需要通过扩展税收征管控权方式、完善纳税人权利配置、优化税收征管程序以及建构适应契约工具特点的争端解决与问责机制加以全面应对。
韩菲[2](2021)在《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我国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特别是由颗粒物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显着增加了居民的致病和致死风险。因此,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2018年起,环保税法开始实施,其能否在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趋缓和大气环境风险递增的压力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被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出发,在详细考察了当前全球及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环保税法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围绕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环保税法实施中的问题及提出了完善建议和优化路径。本文首先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来讲:(1)分别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区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数据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数据,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对我国环保税法的PM2.5减排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对全国和31个省份的PM2.5年均浓度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均产生了减排效应。第二,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减排效应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且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的PM2.5年均浓度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保税法对各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第三,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的减排效应与各省PM2.5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环保税法的减排效应也较好;反之,则较差。(2)采用了贝叶斯LASSO回归模型对环保税法PM2.5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大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选择的10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PM2.5年均浓度的减排效应,即地区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TOV-GDP)是负相关影响因素,城镇化率(UR)、大气污染的环保税税率(TRAP)、地方环保税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和地形起伏度(RA)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而有6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工业PM2.5排放总量的减排效应,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PC)是负相关影响因素,第二产业比例(PSI)、环保税税率(TRAP)、环保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地形起伏度(RA)和植被覆盖度(VC)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3)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所以本地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是各个地区排放出的PM2.5污染物经过区域空气流通后导致的最终观测结果,因而在前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测度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程度的指标,并根据该指标计算了2018-2019年我国省级区域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数,结果显示: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的减排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且不同省份空间溢出的程度和方向不同。其次,本文从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对工业污染企业外迁的影响效应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1)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通过熵值法构建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程度综合指标,并在控制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等五个经济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岭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比较了这两种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影响效应的强弱。结果显示:第一,在考虑并控制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基础上,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通过比较排污费率和环保税率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回归系数大小可知,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强于排污费制度的影响效应。(2)本文以2018—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根据本地区环保税税率与周边地区环保税税率的关系,将31个省区分为“税率高地”和“税率洼地”两类区域,并在剔除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污染工业外迁混杂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带有空间滞后项的贝叶斯面板回归模型分别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对“税率高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出效应,对“税率洼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入效应。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的实施对于本地污染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第二,本地环保税率与周边省区环保税税率的不同确实会促使污染工业企业向环保税率低的地区迁移,即“税率高地”向周边迁出,周边向“税率洼地”迁入;第三,“税率洼地”环保税税率的提高,会对其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和高污染工业企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均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第四,“税率高地”地区的环保税率对本地高污染工业还未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效应。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环保税法在制定和实施中的存在税率设置不够清晰明确、缺乏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监测机制、环保税收益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因而,本文建议(1)在设计环保税的计算规则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的社会成本、治理成本,特别是不同主体的污染治理或防范成本,区分不同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计税办法。(2)在征管体制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税务与环保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环保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以加强污染排放量监测工作,并加强对监测主体的资源支持和责任约束。(3)在收益分配和使用方面,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权分配收益并专门用于环保支出。此外,应当将环保税的征管裁量权主要赋予地方政府,鼓励其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适当的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李欣桐[3](2021)在《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我国“互联网+税务”的发展速度飞快,给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与传统的税收征管工作相比较,信息化时代的税收征管工作更是为打开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大门提供了机会。但与此同时,“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征管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前的税收征管工作已经与之不相适应,出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难题,较为突出的就是与征管工作密切相关的各部门彼此之间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共享,征管双方信息不对称越来越严重,数据信息的质量以及利用率太低,纳税人隐瞒自身的真实销售收入现象越来越多,以及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等问题仍然存在。目前这些问题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只能依靠一些辅助手段,这为税收征管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阻碍。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区块链记账技术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信息分布式的涉税记账处理方法,它本身具有信息去中心化、去信用化、不可篡改性、可追溯等四大优势,与税收征管理念例如信息共享、数据可靠、涉税数据链条完整等要求及其契合,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征管工作中势在必行。另外,在区块链技术的推行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征管可能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解决,加快我国税收征管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税收征管中的应用并对区块链+税收征管系统进行框架设计,以此希望可以为提高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做出一点贡献。本文通过梳理文献、理论基础、切入点分析、应用框架设计、对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之前的文献研究中大部分聚焦于区块链技术本身,缺乏完整的理论与应用实践方面的结合,本文正是以此为契机,研究区块链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并具体进行应用框架设计。其次对区块链、税收征管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概述,然后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与税收征管的契合性,可以解释区块链技术与税收征收的关系和结合的必然性,并提出当前税收征管正面临的问题,由此分析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改善目前征管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打破了税收征管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加强了征纳双方的信息获取及信用度、减少了税收流失以及降低了征管成本。接下来,根据上述分析并借助区块链系统本身的基础架构,设计一套有应用价值的区块链+税收征管系统,同时也指出在未来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征管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提高我国税收征管的总体水平。
董玲玲[4](2021)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世界各国为了更好的保障国家税收主权不被侵害,避免税基遭到侵蚀,纷纷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反避税管理。我们国内的反避税工作基本局限于企业所得税领域,而个人所得税的反避税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直到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9年1月1日生效)首次增加了反避税条款,第八条规定个人实施转让定价、受控外国公司和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的避税行为,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纳税调整,这意味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迎来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新篇章。但是由于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反避税规则还不够细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未能完善,因此个税反避税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个税反避税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之路仍将充满挑战。为了更加有效地约束和规制自然人的避税行为,防止税款流失,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个税反避税的完善规则体系,也是我国未来进行个税改革的主要方向。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论述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是基本理论分析,主要介绍基本概念定义和理论依据。第三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现状及问题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个人所得税避税行为的分析,包括避税的原因、手段、影响等方面,重点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必要性以及处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式和机制建设等问题,探寻我国现行个人所得反避税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对原因进行剖析。第四章主要是个人所得税领域的典型案例,包括滥用地方财政收入返还政策避税案例和深圳地税跨境追缴个人所得税案,两个案例都会给我们的个税反避税工作带来很多启发。第五章是国外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经验与借鉴,通过研究和分析外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为完善我国个税反避税机制,防止税款流失打好制度基础。第六章针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自然人征管配套体系、完善个人所得税信息获取方式、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优化纳税环境、完善立法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部分。
叶秋岚[5](2021)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S县税务机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的不断涌现,经济数量规模、经济组织结构、纳税人经营核算方式和自然人纳税人数量等快速发展变化,传统税务管理手段在征管方面的作用日渐式微,信息不对称已成为制约税务部门征收管理的瓶颈,技术的革新带来业务的改变,为适应新时代对税务发展的要求,税收管理需要走“信息管税”的道路。通常税务机关获取到的涉税信息来源于纳税人自主提供和税务机关的日常征管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数据掌握在第三方手中,在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中,第三方涉税信息作为经济活动中重要的记录载体,无疑是一座“数据金矿”,能帮助税务机关从多角度分析纳税人的经济状态,从而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对缓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税企矛盾、促进税收风险分析应对、提高纳税人税法自觉遵从度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税收大数据”思维和体系的逐步确立,让数据分析应用的作用日益凸显,海量的涉税数据对当前的税收管理思维、技术手段等都构成重要影响,我国现行税收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以票控税”,强化数据分析运用,是税收管理向“信息管税”转变的必然选择。如何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怎样运用第三方涉税信息扭转税收征管的被动局面,发挥好其“金山银山”的价值,值得各级税务部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本文希望以S县税务机关真实的数据应用为例,从其征管现实情况出发,研究分析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获取及硬件基础不够扎实、信息应用成效不够理想、制度支持不够有力等问题,剖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管理的对策建议,突破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和税收征管质效提升的瓶颈,并为基层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税务机关解决目前遇到的税收征管困境,提高第三方涉税信息分析利用质量,降低税收执法风险,持续提升税收征管水平。
邓攀[6](2021)在《论我国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制度完善》文中提出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是弥补税务机关税收征管信息局限、推进征税协助共治的关键突破口,对于深化税务数据共享应用、打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至关重要,美国、德国等域外税收法治先进国家普遍通过国家高位阶立法确立起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具体制度。在我国,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有着坚实的法理基础与现实依据,法律规定在数量层面已初具规模,初步原则性确立起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实在法义务,且在征管实践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成效显着。但我国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立法表达尚欠完备,提供义务规范的履行规则尚不明晰,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中主要利益冲突的法律保障制度亦待健全。本文从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概念层析入手,以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立法表达—履行规则—法律保障”为技术主线,对我国及域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与经验做法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我国特定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实践规则的萌芽与发展,突出在我国制度环境内解决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理论缺陷与实践困境。建议在我国新一轮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引领下,构造提供义务的基本规范体系,明确法律定位以增强第三方提供立法的系统性;进一步规范而明细涉税信息提供的主体、内容、方式、时间和法律责任等具体制度构件,以补齐第三方主体履行规则规范指引不足短板;在利益平衡中均衡配置权利义务以全面加强法律保障,明确税务机关负有信息安全保障义务,把纳税人信息所衍生的第三方涉税信息纳入税务机关严格保密义务范围,建构第三方主体的权利内容,健全纳税人涉税信息权益保护救济,从而有效推进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制度完善。
叶婷[7](2021)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税收征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资本市场体系也逐步发展成熟,大批风投公司相继涌现,股权转让行为在契约发展的各个阶段日益频繁,成为企业或个人投资、资产重组、优化产业结构等经济行为的重要形式,股权转让行为中的税收潜力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下,有限责任公司因其准入门槛低、优惠政策多等特征,成为我国市场经济领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因交易方式灵活、程序简单、政府管理相对宽松,渐渐成为资本市场中最为常见的交易手段,在繁荣市场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然而,相对宽松的管理手段有时会成为一把“双刃剑”,相对于监管机制完善、财务信息比较透明的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在税收征管中存在诸多可能导致税款流失的征管风险点,如股权转让交易信息不透明、税收征管机制不完善、征管技术水平落后、纳税遵从度低等,若不进一步规范将造成国家税源流失并且会使税收失去其应有公平性。本文以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立足现有的征管体制和基层税务机关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事项的征管手段,发现其中不够完善的地方,提出防范税收风险漏洞的方法,以期完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税收征管体系。
庄哲杭[8](2020)在《“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研究 ——以G市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措施的不断推进,社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和个人的营商准入资格审批事项不断减少,经营过程中的监管程序不断简化。商事制度改革和税收“放管服”措施极大便利了纳税人,然而,商事登记审核的放松放开、税务登记及申领发票流程的越趋简易,在便利投资兴业的同时,也降低了不法分子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成本。虚开增值税发票以及其导致的偷逃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存在,造成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收入的流失,严重破坏了税收秩序与市场秩序,也影响了守法诚信营商环境的形成。在这种征管背景下,如何协调好“放”“管”“服”的关系,在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的同时,做好放管结合,从而达到完善管理、防范风险的目的,已成为税务机关的新命题。本文将以G市为例,围绕当前基层税收征管现状开展关于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的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核心概念和研究支撑理论,阐述增值税、增值税虚开和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的概念,分析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本文的支撑和借鉴意义。第三章是基于“放管服”背景,研究和分析当前增值税虚开风险呈现的表现以及新特征。第四章是研究“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存在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不到位的问题,并从基层税收管理实践的角度开展成因分析。第五章是围绕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强化风险链条管理、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推行信息管税治税、提升税收执法效能、探索制度改革创新等方面,研究提出提升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成效的对策建议。
彭媛[9](2020)在《曲靖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税收征管环境日趋复杂,征管难度加大,长久以来税收征纳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给税收治理和税收安全带来挑战。税源信息分散于政府各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手中,第三方涉税信息未实现整合和有效利用,从而造成税务部门监管盲区和税收流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随着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完成,个人所得税改革实施、耕地占用税立法、社保和非税收入职责划转等一系列税制改革的深入,税务部门如何及时获取和有效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提升税务部门对税源信息的监控能力、促进纳税人遵从税法,成为一项挑战。第三方涉税信息,主要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会影响税收征管的,但又与纳税人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情况紧密相关,并且不存在于税务部门或纳税人手中,而是独立于征纳双方之外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成为税务部门挖掘财源、增加收入,加强税收征管、促进纳税人遵从税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曲靖市的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的角度,分析在税收征管当中第三方信息的重要意义,介绍曲靖市近年来的做法以及实践成果,并结合征管实际指出曲靖市当前存在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共享渠道不畅、涉税信息共享存在安全隐患和数据分析利用不深入的问题,并深刻剖析其中的原因。国内部分省、市在开展涉税信息共享方面也做了诸多有益探索提供了很多有益经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展开论述,在前文分析基础上,结合征管实际为完善曲靖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促进曲靖市税务部门不断提高征管效能,提出健全和构建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保障机制、完善部门间协作机制、搭建数据平台强化技术支撑、深化数据分析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杨丛丛[10](2020)在《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强第三方涉税信息的应用是提高征收管理质效的有效措施,并且还能够加快税收征管方式转变的进程。本文以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手段和取得的成果,挖掘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首先,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国内和国外的相关文献,再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接着,介绍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参考第三方涉税信息和税收征管概念的定义,借鉴理论基础,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指出第三方涉税信息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方法,同时通过对税收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加强第三方涉税信息的应用效果。然后,概括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情况,通过研究其相关制度建设情况、具体实践情况以及成效,总结Y县的主要工作经验和优秀做法。再研究分析Y县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在前期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层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完善建议。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消除信息壁垒、建立完善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本文的研究最终为Y县在法律、机制、技术、人才四个方向提出了加强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工作的建议,也为其他地区各级税务机关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工作机制等提供借鉴。
二、关联规则采掘方法及其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联规则采掘方法及其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税收征管中契约工具的运用及其法治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税收征管中契约形态的识别及构成 |
二、以契约工具实现税收征管目的何以可能 |
(一)契约私法属性的理论扩围 |
(二)区别于强制性税收征管的适用空间 |
(三)税法原则及规范的包容接纳 |
(四)税收征管变革的背景缘由 |
三、契约工具运用对税收征管法治带来的冲击 |
(一)税收征管权力的多重面向与单一控权机制的不足 |
1.税收征管权力的积极面向 |
2.税收征管权力的消极面向 |
(二)征纳主体的利益平衡与纳税人权利的有限保护 |
(三)过程参与的价值凸显与征管程序机制的明显滞后 |
(四)双向调节的问责进路与单方问责的路径依赖 |
四、税收征管中契约工具运用的法治进路 |
(一)收放兼容的税收征管权力控制 |
1.秉持比例原则 |
2.构建标准规范 |
(二)多维度与多层次的税收征管权利配置 |
1.多维度的权利体系 |
2.多层次的权利结构 |
(三)适应过程参与的税收征管程序优化 |
1.纳税人多元参与方式的确认 |
2.纳税人参与保障机制的建立 |
(四)面向双向调节的税收征管争端解决与责任拓补 |
1.重视诉讼外的争端解决机制 |
2.补充失信纳税人信誉责任 |
3.强化税务机关信赖利益保护责任 |
六、结语 |
(2)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环境税的产生 |
1.2.2 环境税的发展历程 |
1.2.3 环境税的效应研究 |
1.2.4 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 |
1.2.5 我国环保税法的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行性分析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大气污染规制 |
2.1.2 环保税 |
2.1.3 环保税法的效应 |
2.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 |
2.2.1 大气污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大气污染导致外部性问题——基于外部性理论 |
2.2.3 大气污染外部性问题的矫正——庇古税与科斯定理 |
2.2.4 庇古税规制大气污染的目的——基于社会成本理论 |
2.3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作用机理 |
2.3.1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的作用机理 |
2.3.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
2.4 小结 |
第3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问题 |
3.1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
3.1.1 全球大气污染的趋势和现状 |
3.1.2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
3.1.3 大气污染的危害 |
3.2 大气污染规制的现状 |
3.2.1 大气污染规制的国际现状 |
3.2.2 大气污染规制的中国现状 |
3.3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困境 |
3.3.1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 |
3.3.2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困境 |
3.4 小结 |
第4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 |
4.1 环保税法对PM_(2.5)的减排效应——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估计结果 |
4.1.3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环保税法的PM_(2.5)减排效应—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 |
4.2.1 研究方法 |
4.2.2 2018、2019 年省级工业类PM_(2.5)排放清单数据估计结果 |
4.2.3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估计结果 |
4.2.4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5 结果与讨论 |
4.3 环保税法对PM_(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研究 |
4.3.1 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标构建 |
4.3.2 中国省区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研究 |
5.1 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 |
5.1.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1.2 计量模型及变量说明 |
5.1.3 基准回归结果 |
5.1.4 稳健性检验 |
5.1.5 机制检验 |
5.1.6 结果与讨论 |
5.2 环保税法对企业迁移的影响效应 |
5.2.1 理论假设 |
5.2.2 实证过程 |
5.2.3 贝叶斯回归结果 |
5.2.4 安慰剂检验 |
5.2.5 机制检验 |
5.2.6 结果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环保税法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 |
6.1.2 环保税法经济效应的研究结果 |
6.2 对策建议 |
6.2.1 计税方法合理化设置 |
6.2.2 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机制的完善建议 |
6.2.3 收益分配和使用机制的优化路径 |
6.2.4 环保税法与其他大气污染规制的配合机制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致谢 |
(3)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区块链与税收征管相关概述 |
第一节 区块链相关概述 |
一、区块链的定义及结构 |
二、区块链的特点 |
第二节 税收征管相关概述 |
一、税收征管的内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税收遵从理论 |
第三章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征管中的切入点分析 |
第一节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征管中的契合性分析 |
第二节 税收征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博弈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我国税收征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部门间涉税信息仍存在壁垒征管双方信息不对称 |
二、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度不高 |
三、税收流失严重 |
第四节 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我国税收征管突出问题的分析 |
一、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
二、加强了征纳双方的信息获取及信用度 |
三、减少了税收流失 |
四、降低了税收征管成本 |
第四章 区块链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框架设计 |
第一节 区块链系统的基础框架 |
第二节 区块链+税收征管系统框架设计 |
一、区块链+税收征管总体设计构想 |
二、区块链+税收征管的系统架构 |
第五章 区块链+税收征管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可能面临的挑战 |
一、区块链技术本身还不成熟 |
二、纳税人隐私及信息安全问题 |
三、相关制度及执法依据缺失 |
四、缺少综合型人才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提高税收信息及隐私的安全建立信息监管体系 |
二、尽快完善满足区块链技术要求的制度以及法律法规 |
三、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相关人才队伍 |
四、加强区块链以及相关税法知识的宣传优化纳税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4)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对于反避税立法及制度建设研究 |
1.2.2 反避税政策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避税 |
2.1.2 反避税 |
2.1.3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税收竞争理论 |
2.2.3 税收遵从理论 |
小结 |
第3章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现状分析 |
3.1 个人所得税避税情况 |
3.1.1 个人所得避税的原因 |
3.1.2 个人所得税避税的主要手段 |
3.1.3 个人所得税避税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3.2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现状和问题分析 |
3.2.1 我国的反避税政策体系 |
3.2.2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政策 |
3.2.3 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现状 |
3.2.4 我国个税反避税机制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4章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案例分析 |
4.1 滥用地方财政收入返还政策避税 |
4.1.1 案情介绍 |
4.1.2 案例启示 |
4.2 深圳跨境追缴1368 万个税案 |
4.2.1 案情介绍 |
4.2.2 案例分析及启示 |
小结 |
第5章 国外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经验与借鉴 |
5.1 国外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经验 |
5.1.1 美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做法 |
5.1.2 日本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做法 |
5.2 借鉴与启示 |
5.2.1 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
5.2.2 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税制体系 |
5.2.3 加大国际间的反避税协作力度 |
小结 |
第6章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的探讨 |
6.1 完善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立法体系 |
6.1.1 加快数字经济的立法进程 |
6.1.2 将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条款系统化 |
6.1.3 与企业所得税等其他税种的反避税工作相结合 |
6.1.4 完善征管法配套条款 |
6.2 加强反避税信息化建设,拓宽个人所得信息获取渠道 |
6.2.1 做好CRS数据利用,完善个人所得税风险管理 |
6.2.2 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
6.2.3 大数据助力征管体系不断完善 |
6.2.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6.3 优化纳税环境,提高纳税遵从度 |
6.3.1 加强反避税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
6.3.2 优化宣传模式,加强个人所得税税法宣传 |
6.3.3 建立公平的税收环境 |
6.4 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配套体系 |
6.4.1 增设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管理机构 |
6.4.2 充分发挥税务代理等中介结构的作用 |
6.4.3 建立大数据库,完善自然人征管信息 |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税收征管过程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S县税务机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税收征管 |
二、第三方涉税信息 |
三、信息管税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二章 S县税务机关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现状 |
第一节 S县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情况介绍 |
第二节 S县税务机关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发展基础 |
一、涉税信息共享思路形成 |
二、信息化基础建设支持 |
三、第三方主体责任明确 |
四、信息实现交换共享 |
五、建立分析应用团队 |
第三节 S县税务机关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机制 |
一、保障机制 |
二、信息共享机制 |
三、运行管理机制 |
第三章 S县税务机关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房地产行业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 |
一、案例选取的背景与思路 |
二、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困难 |
三、第三方涉税信息管理应用流程 |
四、综合管理成效 |
第二节 石材行业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 |
一、案例选取的背景与思路 |
二、石材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风险点 |
三、第三方涉税信息管理应用流程 |
四、风险管理成效 |
第四章 S县税务机关税收征管过程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S县税务机关税收征管过程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涉税信息获取及硬件基础不够扎实 |
二、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成效不够理想 |
三、现有制度支持信息管税不够有力 |
第二节 S县税务机关税收征管过程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数据和系统不能满足管理需求 |
二、业务管理水平没有达到最优 |
三、应用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
第五章 国内部分基层税务机关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成都市金牛区税务局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做法 |
一、互联网捕捉第三方数据 |
二、建立海量数据仓库 |
第二节 重庆市万州区税务局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做法 |
一、税收共治机制完善 |
二、全流程闭环式管理 |
第三节 经验启示 |
一、“税收大数据”格局 |
二、信息平台有效聚合 |
三、优化风险管理方式 |
四、治理模式转型升级 |
第六章 优化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对策 |
第一节 筑牢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基础 |
一、加强社会各方参与度 |
二、整合建立数据应用平台 |
第二节 优化涉税信息应用管理方式方法 |
一、实行专业集中管理 |
二、加强干部素质建设 |
三、拓展数据多维应用 |
第三节 完善涉税信息应用管理体系建设 |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
二、实行立体式应用模式 |
三、纳入税务绩效管理 |
第四节 构建税收整体治理格局 |
一、营造纳税遵从良好环境 |
二、树立现代化税收共治理念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我国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制度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2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基本理论 |
2.1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相关概念厘清 |
2.1.1 涉税信息的内涵与外延 |
2.1.2 第三方涉税信息的界定 |
2.1.3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发展及其制度化要件 |
2.2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法理基础 |
2.2.1 信息的公共性 |
2.2.2 协同共治理论 |
2.2.3 税法效益原则 |
2.2.4 量能课税原则 |
2.3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现实依据 |
2.3.1 推进信息管税法治化的需要 |
2.3.2 促进税负公平与效率的需要 |
2.4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
2.4.1 税收征管信息对称性要求与第三方信息秘密保护 |
2.4.2 税务机关涉税信息需求与纳税人信息保护 |
第3章 我国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制度分析 |
3.1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立法表达之不完备 |
3.1.1 效力层级较低,规定过于原则 |
3.1.2 法律定位模糊,内容较为分散 |
3.2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履行规则之不明晰 |
3.2.1 涉税信息提供的主体过窄 |
3.2.2 涉税信息提供的内容宽泛 |
3.2.3 涉税信息提供的方式及时间不明 |
3.2.4 涉税信息提供的法律责任缺失 |
3.3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法律保障之不全面 |
3.3.1 税务机关涉税信息保障义务不明确 |
3.3.2 第三方主体的权利缺失 |
3.3.3 纳税人权益保护不健全 |
第4章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制度域外考察 |
4.1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立法表达的制度规定 |
4.2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履行规则的具体内容 |
4.3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法律保障的有关条款 |
第5章 我国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制度完善 |
5.1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须高位阶立法系统表达 |
5.1.1 在税收征管法中构造提供义务的基本规范体系 |
5.1.2 明确法律定位以增强第三方提供立法的系统性 |
5.2 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履行规则须规范而明细 |
5.2.1 涉税信息提供的第三方主体适度扩大 |
5.2.2 合理清晰界定涉税信息提供内容的范围 |
5.2.3 规定可操作的涉税信息提供方式及时间 |
5.2.4 明确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法律责任 |
5.3 涉税信息提供法律保障须均衡配置权利义务 |
5.3.1 税务机关负有信息安全保障义务 |
5.3.2 税务机关的保密义务亟需明确 |
5.3.3 建构第三方主体的权利内容 |
5.3.4 健全纳税人涉税信息权益保护救济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税收征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文献综述 |
1.2.1 股权转让税收征管与税收筹划文献综述 |
1.2.2 综述小结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股权转让的概念 |
1.3.2 股权转让的分类 |
1.4 研究内容 |
1.5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基本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点 |
第2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行为特殊性与税收征管现状 |
2.1 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与联系 |
2.2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与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异同 |
2.3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税收征管现状 |
第3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过度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问题分析 |
3.1 股权转让市场存在过度“税收筹划” |
3.1.1 股权转让计税依据失实 |
3.1.2 关联方交易滥用“合理商业目的” |
3.1.3 “股权转让”框架下的“资产交易” |
3.1.4 股权交易中的资本弱化问题 |
3.1.5 “导管公司”避税问题较为严重 |
3.1.6 对外转让股权伪装成“内部转让”现象严重 |
3.2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税收征管难点分析 |
3.2.1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
3.2.2 股权转让税收征管流程时效与风险控制尚未充分平衡 |
3.2.3 征管实务中的征收管理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
第4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案例分析——以M公司为例 |
4.1 M公司股权转让实例分析 |
4.1.1 M公司基本情况 |
4.1.2 案件处理结果分析 |
4.2 M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税收征管问题 |
4.2.1 信息不对称因素客观存在 |
4.2.2 股权转让方面的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4.2.3 纳税遵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4.2.4 多部门协作机制缺失 |
4.2.5 征管力量薄弱 |
4.2.6 大数据使用尚待加强 |
第5章 优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税收征管的建议 |
5.1 努力解决改善税务机关信息获取方面的劣势 |
5.1.1 推进大数据手段在股权转让税收征管中的应用 |
5.1.2 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 |
5.1.3 将被投资方纳入监管机制 |
5.2 进一步完善股权转让方面的税收法律法规 |
5.2.1 法律法规应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
5.2.2 对于股权转让中的复杂事项进一步明确征管办法 |
5.3 加强税收征管督查力量 |
5.3.1 加强税务机关征管队伍建设 |
5.3.2 引入并规范第三方评估机构 |
5.4 提高股权转让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 |
参考文献 |
(8)“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研究 ——以G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研究支撑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增值税 |
2.1.2 增值税虚开 |
2.1.3 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 |
2.2 研究支撑理论 |
2.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的表现 |
3.1 “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频发 |
3.1.1 虚假注册更简单 |
3.1.2 信息造假更容易 |
3.1.3 骗用发票更方便 |
3.1.4 出口骗税更频发 |
3.2 “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的新特征 |
3.2.1 由单一型向团伙化转变 |
3.2.2 由简易型向专业化转变 |
3.2.3 由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 |
第四章 “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事前风险控不严 |
4.1.2 事中风险管不住 |
4.1.3 事后风险查不了 |
4.2 问题成因分析 |
4.2.1 管理职责不清 |
4.2.2 人力资源不足 |
4.2.3 数据防险不够 |
4.2.4 执法手段不强 |
第五章 提升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成效的对策建议 |
5.1 明确风险管理职责 |
5.1.1 明确办税服务厅管理职责 |
5.1.2 明确基层税务所管理职责 |
5.1.3 明确机关业务部门管理职责 |
5.2 强化风险链条管理 |
5.2.1 强化事前风险防控 |
5.2.2 强化事中实时监控 |
5.2.3 强化事后风险应对 |
5.3 加强人力资源保障 |
5.3.1 优化基层队伍 |
5.3.2 强化学习培训 |
5.3.3 完善激励机制 |
5.4 推行信息管税治税 |
5.4.1 推动风险防控信息化 |
5.4.2 推动风险识别信息化 |
5.4.3 推动风险应对信息化 |
5.5 提升税收执法效能 |
5.5.1 推动多方综合治税 |
5.5.2 推进涉税信用建设 |
5.6 探索制度改革创新 |
5.6.1 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办法 |
5.6.2 升级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 |
5.6.3 出台增值税改革配套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曲靖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的相关概念 |
一、涉税信息 |
二、第三方涉税信息 |
三、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节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的必要性 |
一、有效解决征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
二、减少税收流失,促进纳税人遵从税法 |
三、税务部门依法治税的重要保障 |
四、加强部门协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曲靖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实践与成效 |
第一节 开展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的制度安排 |
一、成立综合治税协调领导小组 |
二、开展经济税收信息共享 |
第二节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的渠道建设 |
一、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系统 |
二、曲靖市人民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第三节 税收征管中的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成效 |
一、以信息共享促进税务登记便利化 |
二、借助第三方信息提升非居民税收管理质量 |
三、“环保核定+税务征收”强化环保税征管 |
四、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促进土地增值税收入增长 |
五、自然人涉税信息共享确保个人所得税改革推进 |
第三章 曲靖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曲靖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程度低 |
二、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的渠道不畅 |
三、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方式落后 |
四、对第三方涉税数据的分析利用程度不够 |
第二节 曲靖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和不完善 |
二、部门间协作配合存在体制性障碍 |
三、开展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的平台建设滞后 |
四、数据分析与利用缺乏人才支撑 |
第四章 国内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先进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青岛——以“税收共治”促进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 |
一、制定地方性法规,保障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 |
二、完善的部门协同机制 |
三、制定明确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常州市强化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与应用 |
一、部门协同形成长效机制 |
二、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 |
三、深化第三方数据在征管中的应用 |
第三节 玉溪市——税收大数据管理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 |
一、明确的的税收共治领导核心机制 |
二、搭建税收共治“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
三、深化税收“大数据”运用,开展税收风险管理 |
第四节 关于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健全和完善的涉税信息共享保障机制 |
二、完善协同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 |
三、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和对涉税数据的分析应用 |
第五章 完善曲靖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构建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的保障机制 |
一、完善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法律体系 |
二、健全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制度保障 |
三、加强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反馈 |
第二节 打破体制障碍,完善各部门间协作机制 |
一、厘清部门间职责,完善协调机制 |
二、完善对信息共享各部门的监督管理 |
三、加强绩效考评与经费保障 |
第三节 搭建数据集中平台,强化技术支撑 |
一、加强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 |
二、搭建涉税信息集中平台 |
三、强化技术支撑,确保信息安全 |
第四节 重视人才作用,深化数据分析与利用 |
一、重视人才培养,组建专业团队 |
二、深入挖掘涉税信息价值 |
三、积极构建和完善纳税信用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案例研究法 |
1.3.2 个人访谈法 |
1.4 可能的创新性与不足之处 |
1.4.1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关键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第三方涉税信息 |
2.1.2 税收征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
3 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概况及成效 |
3.1 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制度建设情况 |
3.1.1 成立信息交互工作领导小组 |
3.1.2 建立定期传递涉税信息机制 |
3.1.3 建立涉税信息保密责任追究制度 |
3.2 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主要举措 |
3.2.1 自动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 |
3.2.2 人工定期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 |
3.2.3 人工按需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 |
3.3 Y县税务局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成效 |
3.3.1 查补漏征税款 |
3.3.2 提升部分行业征管水平 |
3.3.3 降低税务机关征管成本 |
3.3.4 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
4 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第三方部门提供涉税信息的积极性较低 |
4.1.2 获取第三方涉税信息方式较为落后 |
4.1.3 对已获取的第三方涉税数据利用率低 |
4.1.4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种类不全面 |
4.2 原因分析 |
4.2.1 缺少完善的法律支撑 |
4.2.2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较为滞后 |
4.2.3 第三方信息应用的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
4.2.4 对信息共享的认识不足 |
5 完善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的建议 |
5.1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1.1 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 |
5.1.2 保障纳税人隐私权 |
5.2 利用信息技术消除信息壁垒 |
5.2.1 建立全覆盖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 |
5.2.2 建立标准化的基础数据库 |
5.2.3 建立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体系 |
5.2.4 建立自动化的动态预警系统 |
5.3 建立完善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机制 |
5.3.1 建立长效共享机制 |
5.3.2 建立双向共享机制 |
5.3.3 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
5.4 加强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5.4.1 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
5.4.2 成立信息管税人才队伍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记录整理 |
致谢 |
四、关联规则采掘方法及其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税收征管中契约工具的运用及其法治应对[J]. 陈治. 现代法学, 2021(06)
- [2]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D]. 韩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欣桐.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问题研究[D]. 董玲玲.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税收征管过程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S县税务机关为例[D]. 叶秋岚.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论我国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的制度完善[D]. 邓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7]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税收征管问题研究[D]. 叶婷.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8]“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研究 ——以G市为例[D]. 庄哲杭.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曲靖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研究[D]. 彭媛.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10]Y县税收征管中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研究[D]. 杨丛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