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流量系数与可调比关系的研究

调节阀流量系数与可调比关系的研究

一、调节阀流量系数与可调比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博恺[1](2021)在《典型危险化学品罐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计》文中认为

董博恺,张东胜,冯国阳,卢浩[2](2021)在《罐区作业安全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为解决传统罐区作业安全培训方式枯燥、体验度差、安全性低的问题,通过参考实际罐区的图纸资料及安全评价报告,设计仿真逻辑和交互脚本,开发了罐区作业安全培训系统,以提升培训质量。所设计的系统实现了罐区设备功能和工况的仿真及基于运算的罐区作业流程仿真功能。通过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确定事故场景触发条件,并将其与作业流程相融合,实现了基于FTA的事故后果展示功能,有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为罐区作业安全培训提供了一种方便易用、实践性强、安全有效的培训手段。

苗同立,王超[3](2020)在《控制阀流量特性改进及选用》文中研究指明流量特性是控制阀重要的性能指标,好的调节曲线可以使控制阀的开度更加合理,能够大幅延长控制阀的使用寿命。通过分析控制阀各种流量特性曲线的优缺点,得出每条流量曲线的最佳应用范围,进而设计出了结合各条流量曲线优点的新型改良曲线。实际应用表明:该改量曲线既扩大了控制阀的调节范围,改善了开度的合理性,又降低了控制阀的成本,从而扩大了普通控制阀的调节和使用范围,使控制阀的选型更加容易。改进后的流量调节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耿圣陶,王渭,明友,陈凤官,余宏兵,叶晓节[4](2020)在《新型旋塞调节阀的可调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一种具有高可调比的新型旋塞调节阀,适用于流程控制高可调比应用工况,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系统调节精度。分析结构原理,总结性能特点,并对可调比这一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得到其固有可调比计算方法,以及安装可调比估算方法。分析指出压降比降低引起的流量特性畸变,是造成新型旋塞调节阀安装可调比降低的原因,并根据推导出的可调比计算公式,提出了增加其安装可调比的具体措施。

赵攀[5](2019)在《可调阻尼减振器特性及其温度补偿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振器作为汽车悬架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将路面不平激励产生的车身振动能量转化成热量并散发到大气环境中,使得车身振动衰减。可调阻尼减振器可以根据工况切换阻尼,更能提高汽车综合性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汽车由冷态到热态的行驶过程中,减振器油液温度持续升高直到热平衡后为止,而其粘度则与油液温度变化相反。油液温度变化产生的不确定性在众多可调阻尼减振器研究中未加以考虑,更鲜有解决方案。为此,本文以可调阻尼减振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建模、CFD计算探索油液温度对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具有温度补偿的减振器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提出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根据其执行机构方案,分别建立了不同挡位处的流通面积数学模型,获得步进电机转角与流孔流通面积之间的关系,为温度补偿控制策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二、可调阻尼减振器数学模型及其热力学模型的建立。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压缩行程和复原行程的非线性减振器数学模型。并应用工程热力学知识建立了减振器热力学模型。应用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结果表明:阻尼力随活塞杆运动最大速度增加而增大、随油液温度升高而减小及随可调节流孔面积减小而增大。另外,以20℃油液初始温度为例,达到105℃热平衡温度计算汽车需要运行5000s。三、内部流道CFD仿真分析。利用ICEM CFD前处理软件建立减振器内部流道模型,并网格划分,而后导入Fluent软件分别计算了油液温度20℃和60℃时的内部流场,并将仿真结果与数学模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验证了所构建的数学模型有效性。四、具有温度补偿的可调阻尼减振器控制策略研究。应用线性加权和法与序关系分析法建立悬架性能评价函数,并基于动态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最佳阻尼;综合可调阻尼减振器数学模型、热力学模型及其阻尼力与速度、温度、流孔面积的函数关系,提出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可调阻尼减振器控制策略。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了B级路面、90km/h行驶速度、100℃油液温度的车辆性能。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汽车相比,具有温度补偿和无温度补偿的半主动悬架车身加速度分别降低了19.4%、11.7%。另外,油液温度均为初始温度时,有/无温度补偿的可调阻尼减振器汽车性能一致。

李鹏飞[6](2017)在《控制阀流量实验台架建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更好的研究控制阀的流量调节性能,一个能够进行流量性能研究的流量实验台架平台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综合型流量实验台架来说,其结构往往比较复杂,组成部件众多,在实验与研究过程中,对于每个部件的参数调整通常很难把控,现有的方法更多的是基于已有的标准和工作人员的经验来确定,但是对于标准上没有规定或者经验中不曾遇到的情况导致实验难以开展,只能采用逐点试验的方法。这往往会比较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流量实验台架建模的方法,对可压缩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分别建立了流量实验台架模型和高温高压台架模型。在模型上设定不同部件的参数进行仿真实验,观察实验效果。选取仿真结果较好的参数作为台架实验时的部件参数,大大提高了台架流量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不必要的摸索时间和试验成本,提高了工厂实际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建立一个可重用可扩展的控制阀流量实验台架仿真平台为目标,运用模块化思想分别对流量实验台架的各个模块进行研究并建立数学模型,其次以Matlab/simulink高级仿真环境为平台将系统数学模型模块化,讨论了模型中的参数来源及特点,之后按照流程化方法和系统流体流量守恒原理将各个模块有机结合起来搭建出一个流量实验台架仿真平台。最后,利用控制阀生产厂家的流体实验台架进行了模型验证实验,将实际台架中的参数导入模型,改变其中一个截止阀的开度,观察该仿真平台的实验波形和仿真响应,并分析了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误差较大的几点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系统仿真平台能够很好的反映真实系统的性能,且通用性强,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高佳佳[7](2016)在《启停式小型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小型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广泛用于小型建筑的供热和供冷。该系统热泵多采用开关控制,控制效果差,而且机组启停频繁易导致压缩机的磨损和老化。本文以启停式小型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优化控制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启停式热泵空调系统提出了一种室内温度的简化双线性控制,该控制算法适用于送风温度波动幅度较大且较为频繁的室内温度控制。搭建了模拟与实验平台,模拟验证和实验验证均表明,该简化双线性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室内温度控制的鲁棒性,比传统的PI控制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精确的温度设定值追踪能力。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将双线性控制技术与温度设定值重设技术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以减少热泵机组的启停频率。当热泵机组启动时,采用较小的室内温度设定值;当机组停机时,采用较大的室内温度设定值。在整个控制过程中,采用双线型控制对室内温度设定值进行追踪。模拟结果表明该组合控制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热泵机组的启停频次,同时确保室内的热舒适性。本文同时研究了该组合控制方式在相变墙体房间中的控制效果。通过相变墙体提高室内的蓄热/蓄冷能力,进而加强室内温度设定值重设技术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墙体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小室内温度的波动范围,提高室内温度的控制精度,还能够明显地减少热泵机组的启停频率,对该组合控制方法的控制性能具有显着地加强效果。针对低负荷条件下室内温度失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设置缓冲水箱空调系统的冷冻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在线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很好地利用了风系统和水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和守恒关系,根据房间实时负荷,在线优化冷冻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同时充分利用水箱减少热泵机组的启停频率。模拟研究表明,该方法在低负荷条件下能显着地提高室内温度控制的鲁棒性和精确度,同时缓冲水箱能有效地确保热泵机组的启停频次。本文最后提出了以减少启停式小型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总运行能耗为目标的节能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以用户设定的热泵机组允许的每小时最大启停次数和冷冻水回水温度允许的变化范围作为约束条件,对系统的相关设定值进行在线优化以获取最佳节能运行效果。该系统水箱以基于用户设定的热泵机组每小时允许的最大启停次数进行优化设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控制方法既能确保热泵机组允许的每小时最大启停次数,又能有效地减少系统的总能耗,同时显着地提高室内温度控制的鲁棒性和精确性。

曹海鹏[8](2014)在《无线随钻仪器地面模拟循环测试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论文针对油田钻井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无线随钻测量(MWD/LWD)设备在使用和维修工作中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地面模拟循环测试系统。系统中循环液的工作压力可以稳定在3.0MPa上,最大工作流量可以稳定在35L/s(126m3/h)上,可以实现对8寸及以下规格的无线随钻井下仪器串的模拟测试。目前,该系统基本功能已经实现,并应用到了实际测试工作中。该系统采用PID调节控制器作为数据采集和工作参数的控制单元,由涡轮流量计提供系统中循环液的瞬时流量数据,利用压力变送器提供系统中循环液的压力参数,采用V型电子电动调节球阀作为控制执行机构,实现对测试系统中循环液的流量、压力的稳定调控。论文首先对当前广泛使用的多种规格的MWD/LWD仪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针对实际需求对所要实现的系统功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经对比分析给出了系统的基本工作参数和结构设计。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后,确定了系统参数控制的目标值,针对控制逻辑中的实际问题设计了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论文还讨论了所需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等实现本设计研究具体实施过程。本论文在系统初始工作状态参数的控制设计上,采用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独特方案,只需3个辅助电阻、无需设计专用控制电路,系统中的PID调节控制器就可以实现对相应的调节阀初始开度的准确控制。本论文所研究的这种MWD/LWD仪器地面模拟循环测试系统在国内是首先提出并得到实际应用的系统,在可以查阅到的文献中,只有在文献[9]中介绍了一个专为研究钻铤内流体压力脉冲传播特性而构建的类似系统。

李树成,徐银丽,沈红[9](2013)在《基于AMESim的某风洞喷雾供水系统压力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某风洞喷雾供水系统压力控制流程的分析,简化了系统压力控制方法,避开了各控制回路相互的耦合问题。对其核心控制元件调节阀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并给出了调节阀的调节公式。最后利用系统工程高级建模与仿真平台AMESim对系统的压力控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是一致的,可以为系统的实际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周松,陈清培,柏涛,周传忠[10](2013)在《基于Profibus-DP的木丝板生产线自控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丝板生产线组成设备复杂且数量较多,通常需包括十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大型设备、近300个传感器和执行器件,其对控制精度要求高,对控制时序要求严。所设计的控制系统主要基于西门子SIMATIC S7 3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各分系统之间通过现场总线Profibus-DP通信,人机界面选用西门子OP177B;软件选用Step7和WinCC Flexible。该控制系统为基于总线技术的集散控制系统,能实时自动调整适应,属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对生产线现场的远程实时监控。

二、调节阀流量系数与可调比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节阀流量系数与可调比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罐区作业安全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系统概述
    1.1 系统总体结构
    1.2 系统的开发
        (1)前期调研。
        (2)系统核心功能设计。
        (3)系统实现。
2 仿真功能设计
    2.1 作业流程仿真设计
        2.1.1 设备功能及工况
        1)泵与阀门
        2)管路
        3)储罐
        2.1.2 物料转输流程
        2.1.3 检维修操作
    2.2 生产监控仿真设计
    2.3 基于FTA的事故后果展示设计
3 仿真内容开发与实现
    3.1 场景优化
    3.2 操作交互实现
        3.2.1 设备操作交互
        3.2.2 生产监控仿真交互
        3.2.3 流程操作交互
    3.3 后果场景展示
4 结束语

(3)控制阀流量特性改进及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标准流量曲线介绍及分析
    1.1 固有可调比
    1.2 实际阀门可调比
    1.3 标准流量曲线分析
2 改进后流量曲线特征及说明
3 大可调比流量曲线的设计特征
4 结束语

(4)新型旋塞调节阀的可调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结构原理
2 性能特点
3 可调比特性研究
    3.1 固有可调比计算
    3.2 安装可调比估算
    3.3 安装可调比减小原因
    3.4 提高安装可调比的措施
4 结论

(5)可调阻尼减振器特性及其温度补偿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调阻尼减振器研究现状
        1.2.2 减振器油液温度研究现状
        1.2.3 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可调阻尼减振器关键执行部件设计研究
    2.1 双筒减振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双筒减振器结构
        2.1.2 双筒减振器工作原理
    2.2 可调阻尼减振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2.2.1 可调阻尼减振器结构
        2.2.2 可调阻尼减振器工作原理
    2.3 可调阻尼减振器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2.3.1 可调阻尼减振器的实现形式
        2.3.2 步进电机与减速机构的选择
        2.3.3 转角与可调阻尼孔面积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调阻尼减振器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3.1 前提假设
    3.2 可调阻尼减振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3.2.1 压缩行程数学模型
        3.2.2 复原行程数学模型
    3.3 减振器热力学模型
        3.3.1 减振器传热模型
        3.3.2 减振器油液粘温特性模型
        3.3.3 减振器温升模型
        3.3.4 仿真分析
    3.4 可调阻尼减振器外特性仿真
        3.4.1 速度对可调阻尼减振器特性的影响
        3.4.2 档位对可调阻尼减振器特性的影响
        3.4.3 温度对可调阻尼减振器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减振器动态特性CFD仿真分析
    4.1 模型简化与假设条件
    4.2 有限元网格划分
    4.3 计算参数和边界条件设置
    4.4 仿真分析
        4.4.1 仿真工况的选择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温度补偿式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5.1 半主动悬架评价指标的建立
        5.1.1 悬架性能指标
        5.1.2 构建评价指标方法
        5.1.3 评价函数的建立
    5.2 基于半主动悬架系的2自由度模型建立
    5.3 动态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
        5.3.1 动态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基本步骤
        5.3.2 动态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参数设置
    5.4 步进电机转角控制过程
        5.4.1 变量模糊化和反模糊化
        5.4.2 模糊PID控制规则设计
    5.5 半主动悬架仿真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控制阀流量实验台架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2 文章结构
第2章 控制阀及其流量调节性能
    2.1 控制阀简介
        2.1.1 控制阀的组成和分类
        2.1.2 控制阀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2.2 控制阀的流量调节性能
        2.2.1 控制阀调节流量的原理
        2.2.2 流量调节性能
        2.2.3 几种常见的流量特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流量实验台架建模
    3.1 流量实验台架简介
    3.2 台架各部分数学模型研究
        3.2.1 多级离心泵数学模型
        3.2.2 泄压阀的数学模型
        3.2.3 截止阀1的数学模型
        3.2.4 待测阀的数学模型
        3.2.5 截止阀2和管道的数学模型
    3.3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搭建
        3.3.1 流量实验台架仿真平台框架需求分析
        3.3.2 数学模型的simulink实现
    3.4 模块封装
    3.5 模型验证
        3.5.1 实验平台组成
        3.5.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5.3 误差来源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高压台架建模
    4.1 高温高压台架简介
    4.2 台架各部分数学模型研究
        4.2.1 储气罐模型建模
        4.2.2 控制阀的数学模型
        4.2.3 消音器数学模型
    4.3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搭建
        4.3.1 模块化建模及其基本假设和依据
        4.3.2 数学模型simulink实现
    4.4 模块封装
    4.5 仿真实验研究及模型验证
        4.5.1 控制阀全开实验
        4.5.2 控制阀匀速关闭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体阀流量特性实验研究
    5.1 实验平台的组成
    5.2 流量特性实验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启停式小型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启停式小型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小结
2 启停式小型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及实验平台
    2.1 引言
    2.2 系统形式及工作原理
    2.3 系统基本控制和运行特性
    2.4 系统优化控制的实验需求
    2.5 实验平台介绍
    2.6 小结
3 启停式小型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模拟平台
    3.1 引言
    3.2 建筑模型
    3.3 地源热泵机组模型
    3.4 AHU模型
    3.5 地埋管换热器模型
    3.6 其他模型
    3.7 模拟平台
    3.8 小结
4 室内环境的双线性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控制算法
    4.3 模拟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线性控制的实验验证
    4.5 小结
5 双线性控制与设定值重设的室内温度控制
    5.1 引言
    5.2 控制方法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6 相变墙体房间的室内温度控制
    6.1 引言
    6.2 相变墙体模型
    6.3 模拟结果及分析
    6.4 小结
7 基于缓冲水箱的系统控制性能优化研究
    7.1 引言
    7.2 水箱设计
    7.3 水箱模型
    7.4 室内温度优化控制方法
    7.5 模拟结果及分析
    7.6 小结
8 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研究
    8.1 引言
    8.2 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的基本理念
    8.3 水箱优化设计
    8.4 系统运行节能优化控制算法
    8.5 模拟结果及分析
    8.6 节能优化策略的实际应用
    8.7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8)无线随钻仪器地面模拟循环测试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无线随钻测量技术应用现状简介
2 无线随钻测量技术基础及其设备
    2.1 无线随钻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井下近钻头测量工具
    2.3 编码信号的传输
    2.4 MWD 的井下电源系统
    2.5 MWD/LWD 系统井下设备的维修及测试
    2.6 本章小结
3 循环测试系统的设计
    3.1 循环测试系统技术指标
    3.2 循环测试系统结构设计
    3.3 系统设备组功能分析
    3.4 参数控制的目标值和控制逻辑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设备选型与系统调试
    4.1 设备选型
    4.2 设计参数的校核
    4.3 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基于AMESim的某风洞喷雾供水系统压力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喷雾供水系统简介
2 控制方法计算分析
    2.1 系统压力计算分析
    2.2 前后端电动调节阀计算分析
3 系统仿真分析
    3.1 系统建模
    3.2 参数计算设置
    3.3 仿真分析
4 结束语

(10)基于Profibus-DP的木丝板生产线自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控制系统组成及其网络结构
    1.1 控制系统组成
    1.2 控制系统网络结构
2 核心分系统(CO1)设计
    2.1 CO1控制系统设计
    2.2 主控程序设计
    2.3 操作屏界面设计
3 其他分系统设计简介
4 结束语

四、调节阀流量系数与可调比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危险化学品罐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计[D]. 董博恺.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罐区作业安全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董博恺,张东胜,冯国阳,卢浩.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3]控制阀流量特性改进及选用[J]. 苗同立,王超.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20(03)
  • [4]新型旋塞调节阀的可调比研究[J]. 耿圣陶,王渭,明友,陈凤官,余宏兵,叶晓节.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03)
  • [5]可调阻尼减振器特性及其温度补偿控制策略研究[D]. 赵攀.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6]控制阀流量实验台架建模[D]. 李鹏飞.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7]启停式小型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D]. 高佳佳.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8]无线随钻仪器地面模拟循环测试系统的设计[D]. 曹海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9]基于AMESim的某风洞喷雾供水系统压力控制方法研究[J]. 李树成,徐银丽,沈红. 测控技术, 2013(11)
  • [10]基于Profibus-DP的木丝板生产线自控系统设计[J]. 周松,陈清培,柏涛,周传忠. 测控技术, 2013(11)

标签:;  ;  ;  ;  ;  

调节阀流量系数与可调比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