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消失模铸造磨球质量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婵[1](2014)在《双金属复合锤头铸造工艺与界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锤式破碎机是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建材、电力、煤炭及化工等行业的破碎设备,锤头是其关键但又易磨损的配件。使用传统单一耐磨材料高锰钢、耐磨合金钢、高铬铸铁等制造的锤头,仅能满足锤头的耐磨性能,达不到锤头安装使用过程中耐磨性与高韧性的良好匹配,经常发生早期断裂、掉块等现象,寿命较短。而使用双金属复合材料,能使同一零件的不同部位具备不同的性能。受摩擦部分具备较高的硬度及抗磨性,安装部分则具备良好的韧性,不易断裂。为提高锤式破碎机锤头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耐磨材料的浪费。本课题探索试验了采用液-液复合铸造工艺消失模铸造法生产锤式破碎机锤头。根据锤头的工况条件及使用性能要求,对双金属复合锤头的材质进行了成分设计,选择高铬铸铁作为锤头的锤端磨损部位的材质,中碳低合金钢作为锤头的锤柄安装部位材质,探索了消失模铸造双液复合锤头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包括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速度、浇注温度、浇注间隔时间的控制等,制定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对锤头的硬度、力学性能等进行考核,通过观察双金属复合结合界面的金相组织以及扫描C、Cr元素在结合界面过渡区域的分布状况,分析双金属结合界面的特性,得出形成优良结合界面的工艺参数。对试样的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分析表明,双金属复合结合界面为冶金结合,两种金属内主要元素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相互扩散,形成一个成分与组织介于二者的过渡区。试样硬度测试分析表明,硬度值从高铬铸铁部分向中碳低合金钢部分呈平缓过渡状态,高铬铸铁部分即锤头磨损部位硬度值为HRC5560,碳钢部分即锤柄部位硬度值为HRC4050。对试样力学性能考核做拉伸试验时并非从结合面处断裂,界面结合牢固。经内蒙古华电某热电厂细碎煤粉机装机考核,相同成本下,双金属复合锤头的使用寿命比传统高锰钢提高了30%左右。
张飞[2](2014)在《叉车变速箱体消失模铸造工艺方案的优化与数值模拟》文中认为消失模铸造中由于泡沫模样的存在使得与传统砂型铸造区别很大,消失模铸造中流动场、温度场包括充型能力都与传统砂型铸造不同,从而导致铸造缺陷很难控制。采用计算机的数值模拟技术,不仅可以直观的观察到铸件整体的充型和凝固的动态过程,而且可以预测并分析铸件形成缺陷的可能性和原因,从而选择最优工艺参数,最终达到改善铸件的质量的目的。本文铸件采用UG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ProCAST模拟软件进行仿真,对某公司的以灰铸铁为材料的机械变速箱体进行消失模铸造的模拟分析并加以改进。该公司生产的机械变速箱体在铸件底部、中部拐角和法兰盘均存在缩松缩孔缺陷,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为了找出铸件缺陷可能生成的原因,使用ProCAST模拟软件作为工具对铸件的充型凝固两个过程进行模拟,并对生成结果进行分析;工艺参数的设定,增加了材料数据库的储存量;设定合理的初始、边界条件和取代涂层的传热系数。模拟结果发现底注式的浇注系统并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充型溶液在铸件内部的充型出现紊流,且不能满足顺序凝固的原则,铸件本身的石墨化膨胀与浇道的补缩并不能达到补缩效果,从而预测缩松缩孔缺陷的位置,并通过实际生产进行验证,发现基本一致,从而说明模拟的准确性。通过对原工艺方案进行改进,将底注式浇注方式改为阶梯式,浇注温度为1480℃,负压为-0.06MPa,采用一箱一件生产,并在铸件上设置合理的圆柱形冒口。对改进后的铸件进行数值模拟,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充型溶液推进较为平稳,不易产生紊流,从而避免夹渣、气孔缺陷的生成;另一方面,冒口的凝固时间大于铸件的凝固时间,可以充分的对铸件进行补缩,减少缩松缩孔缺陷的生成。对工艺进行改进之后,发现铸件底部的缩松缩孔缺陷已大大减少,只有少量的分散式的缺陷且不在加工孔附近,其余缩松缩孔缺陷均在冒口内部或已消除。通过实际验证发现与模拟结果相一致,铸件质量可以达到使用要求,从而验证了ProCAST模拟软件的准确性。
侯晋梅[3](2014)在《新型高锰钢衬板制造工艺及性能分析》文中认为在大压力、强冲击作用下,高锰钢的磨损性能是其他材料没法相比的,尤其在凿削磨损和磨料磨损方面。球磨机作为一种粉碎设备,其衬板的磨损损坏率最大,为了保证球磨机衬板正常运转,我们把它作为一种主要抗磨部件来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对大冲击工况下材料的磨损机理、微元合金化复合变质处理机理的研究,研制适合于大载荷、大冲击工况,兼顾耐磨性和耐蚀性的高性能耐磨材料,分析其综合机械性能,并制定完善可靠的制备工艺,满足生产实践的要求,起到节能、节材、降低成本的作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对高锰钢磨损机理及各成分对高锰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分析,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确定耐磨高锰钢复合材料的合理的配比为(wt%):C:1.15,Mn:12.8,Si:0.40, Cr:1.5,Mo:0.45,S:0.02,P:0.02,Re:0.3,W:1.0;适宜的热处理方案为:80~100℃/h加热至400℃保温1h;然后加热至700℃保温2h;再加热至1080~1100℃保温3h,水淬。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通过对球磨机高锰钢衬板工艺参数的计算,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浇注方案,运用ProCAST铸造模拟软件对球磨机衬板铸造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艺方案下浇注速度和凝固过程的特点,以及其存在缺陷。使用ProCAST铸造模拟软件对不同材料成分和浇注温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原有改性锰钢中加入W和Re,在浇注温度为1480℃时,其内部晶粒较为细小,晶粒大小比较均匀,平均半径最小。试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高锰钢中加入W和Re,同时采用上述热处理工艺所得试样冲击韧性最好,且硬度最大。
张苍南[4](2013)在《改性环锤制造工艺及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据统计,工业发达的国家,机械装备及其零部件的磨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6%左右。因此,解决磨损和延长机械设备及其部件的使用寿命成为设计、制造和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时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对破碎机环锤铸造工艺进行了改进,开发了新型的改性高锰钢以及新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对环锤铸造过程的数值模拟,具有现场试验无法比拟的优势。仿真模拟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铸造过程中的料损以及能耗,而且能大大缩短试验周期,省时又省力。采用设计的改性高锰钢材料和新的铸造工艺,利用仿真软件ProCAST对环锤的铸造过程进行消失模铸造的数值模拟。使用Jmatpro软件测出改性高锰钢环锤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后,输入ProCAST中。并在ProCAST中的LostFoam模块中,对破碎机环锤的充型过程以及凝固过程进行观察,分析不同的浇注温度、浇注速度下的充型过程及凝固过程的特点,提出改进工艺。同时对铸造过程中产生的缩孔、缩松以及气孔等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预测其可能出现的位置,从而采取措施避免缺陷的产生,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浇注工艺流程。环锤零件完全凝固后,缩松主要出现在铸件靠近内浇道的部分,远离内浇道处温度比较低,会首先凝固,靠近内浇道的位置温度较高,凝固速度较慢,得不到足够的补缩,容易形成缩孔缩松等缺陷。
裴丹丹[5](2013)在《消失模模样密度及收缩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失模铸造具有铸件质量好、废品率低、铸件无飞边毛刺等多项优点,近来发展很快,消失模生产企业迅速增加。但在大规模的生产应用过程中发现,关于消失模的理论研究不足,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来指导生产,从而导致许多企业不能稳定生产,甚至很快倒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消失模模样的制备是消失模铸造成败的关键之一,因此本文针对消失模样进行一些基础研究。影响消失模模样质量的两个关键指标是密度和收缩率。模样密度太大,影响金属液的充型,铸件容易产生缺陷;模样密度太小,模样强度不够,导致铸件产生表面质量缺陷和变形。消失模模样的收缩率影响消失模铸件的收缩率,模样收缩太大时会导致铸件报废。基于此,本文首先采用真空预发泡和立式泡沫模型机进行成型,研究了发泡工艺和成型工艺对EPS、STMMA模样密度和收缩率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又通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各个工艺参数对EPS磨球消失模模样密度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1)模样密度随着预发时间的延长,熟化时间的延长,成形压力的增大和成形时间的延长呈减小趋势。其中预发泡时间对模样密度的影响最大,成形蒸汽压力和成形时间次之,熟化时间对模样密度的影响最小。(2)模样收缩率随着预发时间的延长,熟化时间的增大,成形蒸汽压力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其中成形蒸汽压力对模样收缩率的影响最大,预发泡时间次之,熟化时间的影响最小;贮存温度对模样总的收缩率几乎没有影响;EPS模样的总收缩率为0.6%~0.7%左右,STMMA模样的总收缩率为0.2%~0.35%左右。(3)影响EPS磨球消失模模样密度的最主要工艺参数为预发泡时间,其次为成形蒸汽压力,而成形时间和预发珠粒的熟化时间影响较小。试验条件下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发泡时间9min,成形蒸汽压力0.1MPa,成形时间14s,熟化时间4h,密度为20.68g/L。
潘继勇[6](2013)在《我国铸造磨球的生产及研发现状》文中指出分别从铸造磨球的材质、显微组织等方面介绍了铸造磨球的种类和研究现状。描述了国家及行业标准中铸造磨球的成分、金相组织及使用特性。列举了影响研磨介质磨损的各种因素,磨损机制及在相应机制下铸球抗磨的基体组织类型。总结了国内铸造磨球的生产工艺,砂型工艺、金属型工艺及消失模工艺等,对铸造磨球的研发与生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潘继勇[7](2012)在《我国铸造磨球的生产及研发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别从铸造磨球的材质、显微组织特点等方面介绍了铸造磨球的种类和研究现状。描述了国家及行业标准中铸造磨球的成分、金相组织及使用特性。列举了影响研磨介质磨损的各种因素,磨损机制及在相应机制下铸球抗磨的基体组织类型。总结了国内铸造磨球的生产工艺,对铸造磨球的研发与生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马玉乐[8](2012)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铸造行业提出优质、低耗、高效、少污染的要求。消失模铸造是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绿色环保的新工艺。在我国,仿真技术应用于铸造工艺设计上虽然尚处起步阶段,但已经对提升铸件成品率和工艺出品率、加快新产品开发、适应于敏捷性的市场需求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研院所、铸造厂家等也强烈地关注着铸造工艺仿真设计的研究及应用。本文提出一套方便、实用的运用当今主流仿真软件ProCAST和MAGMA分别对消失模铸造充型过程和凝固过程进行动态仿真的方法。其技术路线为:分析或预测铸件缺陷(依据铸造方法、铸件材质与铸件结构)→针对铸件缺陷,确定仿真内容(流场、温度场或应力场等)→针对仿真内容,选择仿真软件及其模块→针对仿真结果,找出缺陷成因→提出技术对策,改进工艺,循环仿真→获得铸件合格工艺→针对铸件合格工艺,制定产品技术管理文件和生产管理文件→实施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稳定化生产优质铸件。为了解决ProCAST网格划分繁琐、易出错的难题,本文提出5种解决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软件网格划分问题;MAGMA软件在定义新材料时,获取材料属性参数是一大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归纳出4种热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应用本课题工作成果,能够方便、快捷的针对铸件客观存在的缺陷或通过分析预测铸件的缺陷种类、形状、大小和分布状态,选择使用仿真软件ProCAST或MAGMA进行铸造过程仿真;能动态、有形、直观的显现铸件缺陷;能够准确分析铸件缺陷成因,提出克服铸件缺陷的正确方案,使铸造工艺设计手段从传统走向现代,使铸造工艺设计过程从“定性”走向“定量”,从“经验”走向“科学”。
朴光锡[9](2011)在《关于消失模铸造磨球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失模铸造在很多磨球生产厂家当中都受到强烈的欢迎,这是因为它的工艺特点和优势都使得消失模铸造在磨球的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本文中就消失模铸造磨球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孔令佑,曹伟平[10](2010)在《用冷芯工艺生产单缸柴油机缸体铸件主体砂芯》文中认为介绍了S1100、ZS1110缸体冷芯主体砂芯的设计方法,其关键是砂芯分型面要平整,凹凸结合槽要完整且配合要好;根据砂芯结构的特点,按水平射芯、下芯盒移出顶芯方案设计制造冷芯射芯机。结果显示:这种砂芯结构从降低制芯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轻铸件单重、提高铸件整体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提高消失模铸造磨球质量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消失模铸造磨球质量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双金属复合锤头铸造工艺与界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耐磨材料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1.1 国外耐磨金属材料发展概况 |
1.1.2 我国耐磨金属材料发展概况 |
1.2 锤式破碎机锤头常用的几种金属耐磨材料 |
1.2.1 高锰钢 |
1.2.2 铸造合金钢 |
1.2.3 高铬铸铁 |
1.2.4 钢铁双金属复合抗磨材料 |
1.3 双金属复合锤头制造工艺现状及发展 |
1.3.1 制造工艺方法 |
1.3.2 铸造工艺 |
1.3.3 热处理工艺 |
1.4 双金属复合界面结合的几种机制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双液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分选择 |
2.1 选材依据 |
2.2 合金元素的作用 |
2.3 材质成分确定 |
3 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制造工艺设计 |
3.1 模型制作 |
3.2 涂料选用 |
3.3 浇注系统设计 |
3.3.1 锤头模型浇注时放置位置的确定 |
3.3.2 浇注系统设计 |
3.3.3 模型装箱、填砂、振动、覆塑料薄膜、抽真空 |
3.4 熔炼钢水铁水 |
3.4.1 熔炼设备及钢水铁水量的计算 |
3.4.2 钢水、铁水的冶炼 |
3.5 浇注 |
3.5.1 预先加热盛装金属液的浇注包 |
3.5.2 浇注铁液量的控制 |
3.5.3 浇注温度控制 |
3.5.4 浇注速度控制 |
3.5.5 加强排渣操作,提高铸件质量 |
3.5.6 浇注过程铁液直浇道中的负压控制 |
3.5.7 双液金属浇注时间间隔控制 |
3.6 出箱、落砂、清理 |
3.7 热处理工艺设计 |
4 双金属复合界面分析测试 |
4.1 实验设备及样品制备 |
4.2 金相显微组织观察 |
4.3 硬度测试 |
4.3.1 洛氏硬度 |
4.3.2 显微硬度 |
4.4 扫描电镜观察主要元素扩散分布 |
4.5 拉伸性能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叉车变速箱体消失模铸造工艺方案的优化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消失模铸造简介 |
1.2.1 消失模铸造工艺过程 |
1.2.2 消失模铸造的优点 |
1.3 消失模铸造的发展状况 |
1.3.1 国外消失模铸造的发展状况 |
1.3.2 国内消失模铸造发展状况 |
1.4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 |
1.4.1 国外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 |
1.4.2 国内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 |
1.4.3 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概述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的理论研究 |
2.1 消失模铸造充型凝固的理论研究 |
2.1.1 消失模充型凝固特点 |
2.1.2 消失模充型凝固的影响因素 |
2.2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的理论研究 |
2.3.1 传热的基本方式 |
2.3.2 基本控制方程 |
2.3.3 凝固数值模拟的方法 |
2.3.4 导热过程的定解条件 |
2.4 ProCAST模拟软件的简介 |
2.4.1 适用范围 |
2.4.2 材料数据库 |
2.4.3 模拟分析能力 |
2.4.4 分析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前期处理 |
3.1 叉车机械变速箱体的简介 |
3.2 浇注位置的确定 |
3.3 三维CAD软件与模拟软件接口 |
3.4 网格划分 |
3.5 铸造工艺参数的设置 |
3.6 导入体网格文件 |
3.7 参数设置 |
3.7.1 材料参数的设置 |
3.7.2 界面设置 |
3.7.3 边界条件设置 |
3.7.4 重力设置 |
3.7.5 初始条件和运行参数的设置 |
3.7.6 模拟运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械变速箱体原工艺方案及数值模拟 |
4.1 铸件原工艺介绍 |
4.1.1 工艺方案 |
4.1.2 浇注系统 |
4.2 原工艺出现的问题 |
4.3 原工艺方案充型和凝固数值模拟 |
4.3.1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4.3.2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械变速箱体改进后工艺的数值模拟 |
5.1 工艺改进思路 |
5.2 冒口设计 |
5.3 浇注系统设计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充型过程模拟分析 |
5.4.2 凝固过程模拟分析 |
5.5 与实际生产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新型高锰钢衬板制造工艺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改性高锰钢衬板材料成分设计 |
2.1 高锰钢磨损机理 |
2.2 成分设计的要求和目的 |
2.2.1 成分设计的要求 |
2.2.2 合金化的目的 |
2.3 高锰钢组织 |
2.3.1 高锰钢的显微组织 |
2.3.2 奥氏体的组织结构 |
2.4 合金元素对高锰钢中衬板的影响 |
2.4.1 传统高锰钢成分对衬板的影响 |
2.4.2 合金元素对高锰钢衬板的影响 |
2.5 高锰钢衬板合金成分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球磨机衬板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 |
3.1 球磨机衬板铸造工艺设计 |
3.1.1 铸件铸造工艺流程 |
3.1.2 造型材料和涂料的选择 |
3.1.3 浇注系统设计 |
3.2 热处理工艺设计 |
3.2.1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
3.2.2 高锰钢衬板的热处理工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球磨机衬板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及分析 |
4.1 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4.1.1 铸造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依据 |
4.1.2 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理论依据 |
4.2 消失模铸造模型建立 |
4.2.1 ProCAST 介绍 |
4.2.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2.3 前处理 |
4.3 铸件充型过程和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4.3.1 铸件充型过程数值模拟 |
4.3.2 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
4.3.3 缺陷分析 |
4.4 组织模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高锰钢球磨机衬板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
5.1 试样的制备及试验制设备 |
5.2 试样金相组织分析 |
5.3 力学性能分析 |
5.3.1 硬度分析 |
5.3.2 冲击韧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及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4)改性环锤制造工艺及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1.2 高锰耐磨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耐磨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 |
1.4 耐磨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改性高锰钢环锤的成分及铸造工艺 |
2.1 化学成分对高锰钢性能的影响 |
2.1.1 锰的影响 |
2.1.2 磷的影响 |
2.1.3 铝的影响 |
2.1.4 稀土元素的影响 |
2.2 设计改性高锰钢环锤 |
2.3 铸造因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2.4 高锰钢环锤铸造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环锤的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前处理 |
3.1 铸造模拟软件 PROCAST |
3.1.1 procast 软件介绍 |
3.1.2 Procast 的四大模块 |
3.1.3 Procast 软件的模拟流程 |
3.2 消失模铸造的充型流程 |
3.2.1 消失模铸造法 |
3.2.2 消失模铸造充型模型 |
3.3 影响消失模铸造仿真过程的几个浇注条件 |
3.4 利用 procast 模拟改性环锤的消失模铸造 |
3.4.1 改性高锰钢环锤三维建模 |
3.4.2 网格划分 |
3.4.3 前处理参数设置 |
3.4.4 设置界面导热系数及边界条件 |
3.4.5 设置重力方向、初始条件及运行参数 |
3.4.6 模拟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失模铸造模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1 消失模铸造的充型过程温度场分布结果分析 |
4.2 消失模铸造的凝固顺序及温度场分布结果分析 |
4.3 缺陷分布及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相试验及分析 |
5.1 实验器材及样品制备 |
5.2 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
5.3 金相组织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5)消失模模样密度及收缩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消失模铸造技术 |
1.1.2 国内消失模铸造研究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消失模制模技术 |
1.3 国内外消失模模样研究现状 |
1.3.1 消失模模样预发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2 消失模模样成型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
1.3.3 消失模模样存在的问题 |
1.3.4 消失模模样密度和收缩率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理及方法 |
2.1 实验原理 |
2.1.1 真空预发泡机理的分析 |
2.1.2 预发珠粒的熟化机理 |
2.1.3 预发珠粒充填原理 |
2.1.4 成型发泡的机理 |
2.1.5 泡沫模样的冷却机理 |
2.1.6 模样的干燥机理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内容 |
2.3.1 实验方案 |
2.3.2 试验结果的检测方法 |
第三章 消失模模样密度的研究 |
3.1 EPS 模样密度的研究 |
3.1.1 预发泡时间对预发珠粒的堆密度的影响 |
3.1.2 预发泡堆密度与模样密度之间的关系 |
3.1.3 工艺因素对模样密度的影响 |
3.1.4 成型发泡工艺与 EPS 模样密度的关系 |
3.2 模样的表面粗糙度 |
3.3 工艺因素对 STMMA 模样密度的研究 |
3.3.1 预发泡时间对 STMMA 模样密度的影响 |
3.3.2 熟化时间对 STMMA 模样密度的影响 |
3.3.3 成形蒸汽压力和成形时间对模样密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样收缩率的研究 |
4.1 EPS 模样收缩率研究 |
4.1.1 不同预发泡时间下放置时间和模样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
4.1.2 不同预发泡珠粒熟化时间下放置时间与模样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
4.1.3 不同成形蒸汽压力和贮存温度下放置时间与 EPS 模样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
4.1.4 模样放置时间对模样收缩率的影响 |
4.1.5 EPS 模样密度与模样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
4.2 STMMA 模样收缩率的研究 |
4.2.1 不同预发泡时间下放置时间与模样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
4.2.2 不同熟化时间下放置时间与模样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
4.2.3 不同成形蒸汽压力贮存温度下放置时间与 STMMA 模样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因素的正交优化 |
5.1 正交试验的简介 |
5.2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
5.3 信噪比 |
5.4 影响模样密度的各因素及水平的确定 |
5.5 试验数据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表 |
(8)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消失模铸造技术发展趋势及现状 |
1.2.1 国外消失模铸造的发展及现状 |
1.2.2 国内消失模铸造的发展及现状 |
1.3 国内外铸造仿真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3.3 消失模铸造模拟仿真的发展概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消失模铸造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
2.1 消失模铸造技术理论基础 |
2.1.1 消失模铸造概述 |
2.1.2 消失模应用技术 |
2.2 消失模铸造的充型凝固过程 |
2.2.1 充型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 |
2.2.2 凝固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 |
2.3 消失模铸造的关键技术 |
2.3.1 泡沫模样设计及制造 |
2.3.2 涂料及涂敷技术 |
2.3.3 干砂紧实及抽真空 |
2.3.4 工艺设计及浇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铸造过程数值模拟及CAE软件的应用 |
3.1 铸造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方法 |
3.1.1 铸造充型过程仿真计算 |
3.1.2 铸造凝固过程仿真计算 |
3.2 国内外铸造CAE主流软件及其特点 |
3.2.1 国内外常用铸造CAE软件及特点 |
3.2.2 消失模铸造CAE软件的特点及选择 |
3.3 软件ProCAST概述及应用 |
3.3.1 ProCAST概述 |
3.3.2 ProCAST网格划分方式 |
3.4 ProCAST应用于消失模铸造的参数设置 |
3.5 软件MAGMASOFT概述及其在消失模铸造中的应用 |
3.5.1 软件MAGMA概述 |
3.5.2 MAGMA材料属性参数计算及材料库建立 |
3.5.3 MAGMA应用于消失模铸造的参数设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中的仿真技术的应用 |
4.1 新旧产品的仿真技术的应用 |
4.1.1 新产品开发的工艺仿真设计 |
4.1.2 老产品缺陷解决工艺仿真设计 |
4.2 铸造工艺仿真设计流程 |
4.3 ProCAST在铸件卸料门盖瓦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
4.3.1 铸件卸料门盖瓦的使用性能及特性 |
4.3.2 铸件的工艺要素及缺陷预测 |
4.3.3 初步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
4.3.4 初步仿真计算过程及分析 |
4.3.5 工艺改进后再仿真计算与分析 |
4.3.6 仿真结论 |
4.4 MAGMA在铸件主搅拌臂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
4.4.1 铸件主搅拌臂的使用性能及特性 |
4.4.2 铸件的工艺要素及缺陷预测 |
4.4.3 初步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
4.4.4 模拟仿真分析及工艺改进 |
4.5 ProCAST与MAGMA用于消失模铸造工艺仿真设计中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品管理文件及质量控制 |
5.1 产品技术管理文件 |
5.2 产品生产管理文件 |
5.3 质量控制 |
5.3.1 铸件质量概述 |
5.3.2 铸件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关于消失模铸造磨球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模型制作选材问题 |
2 生产工艺 |
2.1 造型真空度。上好涂料的模串, 按工艺设计要求放入振动 |
2.2 浇注。 |
3 应用效果 |
4 结论 |
(10)用冷芯工艺生产单缸柴油机缸体铸件主体砂芯(论文提纲范文)
1 冷芯工艺主体砂芯工艺设计 |
2 制芯设备和芯盒设计制造 |
3 取得成效 |
4 结束语 |
四、提高消失模铸造磨球质量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金属复合锤头铸造工艺与界面特性研究[D]. 王婵.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4(09)
- [2]叉车变速箱体消失模铸造工艺方案的优化与数值模拟[D]. 张飞. 安徽工程大学, 2014(06)
- [3]新型高锰钢衬板制造工艺及性能分析[D]. 侯晋梅. 太原科技大学, 2014(08)
- [4]改性环锤制造工艺及消失模铸造数值模拟[D]. 张苍南. 太原科技大学, 2013(09)
- [5]消失模模样密度及收缩率的研究[D]. 裴丹丹. 太原科技大学, 2013(08)
- [6]我国铸造磨球的生产及研发现状[J]. 潘继勇. 铸造, 2013(03)
- [7]我国铸造磨球的生产及研发现状[A]. 潘继勇. 2012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2012
- [8]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中的应用[D]. 马玉乐. 安徽工程大学, 2012(06)
- [9]关于消失模铸造磨球的应用研究[J]. 朴光锡. 价值工程, 2011(12)
- [10]用冷芯工艺生产单缸柴油机缸体铸件主体砂芯[J]. 孔令佑,曹伟平. 现代铸铁, 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