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响应曲面法评价环境因子对肉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郑泽嘉[1](2021)在《特征性水质因子影响菌株HITLi 7T去除低温水中氨氮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水源水存在水温低、低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有效去除低温水源水中氨氮一直是北方地区的难题。课题组前期研究中筛选获得了可在2℃有效去除水源水中氨氮的低温异养硝化菌HITLi 7T,采用生物强化技术将其构建生物增强活性炭(BEAC)工艺,应用处理实际低温地下水和低温地表水时,处理效果差异显着,处理6~8℃的地下水时,氨氮去除率明显优于地表水。除温度影响外,地下水与地表水中均缺少可生物利用有机物,同时地下水富含铁、锰等微量元素。为此,本文针对不同水源水质,系统研究了有机物、微量元素对异养硝化菌HITLi 7T对低温氨氮去除的影响机制,为以异养硝化菌构建的BEAC工艺应用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明确异养硝化菌HITLi 7T对2℃低温水源水中氨氮的去除机理,分析了低温下菌株HITLi 7T生长和对氨氮的转化。在2℃下,菌株HITLi 7T的最大氨氮去除速率为0.54 mg/L/h,是20℃条件下的72.3%,51.9%的氨氮经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低温下菌株HITLi 7T的TOC最大去除量为196.78 mg/L,其中约35.8%的TOC被用于合成新细胞,与20℃相比,菌株HITLi 7T在2℃下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碳进行氨氮转化。HITLi 7T的生物代谢特征表明其氨氮代谢的关键酶具有更高的酶活性并且保持平衡,使氨氮代谢过程中不会出现中间产物NO2-和/或NO3-积累现象。对菌株HITLi 7T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低温条件下菌株表现出339个上调基因和54个下调基因,大量与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被低温上调,说明菌株HITLi 7T的有机物代谢过程与低温适应性关系紧密。对菌株HITLi 7T的冷休克蛋白(WP_039620147)进行了重点分析,5~15℃条件下,菌株下HITLi 7T的冷休克蛋白表达量高于25℃,表明菌株HITLi 7T可通过增加冷休克蛋白表达来适应低温环境。为了分析地下水中微量元素对菌株HITLi 7T除氨氮的影响,分别测定了不同微量元素条件下菌株HITLi 7T的生物量、DHA活性、胞外分泌物(EPS)量以及组成,发现铁和锰对菌株HITLi 7T去除氨氮有明显促进作用,0.12 mg/L铁和0.1mg/L锰使菌株HITLi 7T的生物量和DHA活性分别高了约5倍和2倍;铁和锰可促使菌株HITLi 7T分泌色氨酸类胞外聚合物,高与PS和PN相关官能团的量,通过化学吸附与生物转化高氨氮的去除效果;铁和锰存在条件下形成的BEAC在2℃下对氨氮的平均去除速率可高1.25倍。鉴于可生物利用有机物与菌株HITLi 7T低温适应之间的紧密关系,重点研究了菌株HITLi 7T的碳代谢特性以及对氨氮去除的影响,菌株HITLi 7T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最佳C/N需求为3~4,远低于大部分异养菌的理论临界C/N需求(C/N=10);菌株HITLi7T生长代谢的最适有机物类型是乙酸钠,也可以利用碳酸钠进行自养硝化,主要原因是菌株HITLi 7T细胞内存在CO2固定相关的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酶和乙酰辅酶A羧酶羧基转移酶β亚基。以碳代谢标准物质葡萄糖构建碳、氮共代谢动力学模型,发现菌株HITLi 7T的异养硝化动力学符合Contois-Contois模型,异养反硝化动力学符合Monod-Contois模型,并采用温度、p H、C/N和摇床转速(溶解氧)作为环境因素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基于以上研究出对活性炭预负载生物可利用有机碳,发现预负载葡萄糖可以高菌株HITLi 7T在BEAC上生物量、生物活性和氨氮去除效果。应用葡萄糖作为活性炭预负载有机碳构建BEAC小试工艺,BEAC上初始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分别为5.12×108CFU/g-DW C和3.77 mg TF/L/g-DW C;对BEAC工艺进行分阶段运行,预负载葡萄糖构建的BEAC平均氨氮去除量、生物量、生物活性和ATP活性均高于未预负载葡萄糖BEAC,经过95天运行后,优势菌在菌群结构中所占比例高于普通BEAC。应用食品级葡萄糖在实际净水厂进行了预负载应用,负载量为2.5 mg-C/mg-DW C,经过原位增殖后,BEAC上形成的活菌数>2×106CFU/g-DW C;通水9天后,出水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低于0.5 mg/L和3.0 mg/L,证实预负载葡萄糖可作为BEAC工艺快速启动的一种调控方式。
王滔[2](2021)在《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的菌群结构及产甲烷代谢》文中研究指明生活垃圾填埋处置过程进行厌氧消化产生甲烷。产甲烷作用是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实现资源化回收的核心,而产甲烷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鲜有研究。研究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细菌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结构与功能对相关厌氧消化技术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接种污泥的生活垃圾进行厌氧消化实验,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环境参数和产气情况,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宏基因组分析技术对产甲烷相关细菌菌群和古菌菌群结构与功能进行表征,并利用天然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法研究甲烷化代谢途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运行前期(6~12天)和后期(20~25天)的p H分别为5.5和6.5,适宜发酵产酸细菌和产甲烷菌的代谢活动。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的有机负荷低,这使得系统产生的总氨氮(最高100 mg/L)和挥发性脂肪酸(最高1050 mg/L)浓度均较低。冈珀茨(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也表明,低有机负荷的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迟滞期要长于餐厨垃圾。(2)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细菌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构成水解酸化体系且始终占据优势地位。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甲烷丝菌属(Methanothrix)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在产甲烷古菌中所占丰度总和高达94.1%。微生物和环境因子间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乙酸浓度和甲烷产率是影响产甲烷古菌的关键因素,且这两个环境因子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加速产甲烷阶段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厌氧酸化阶段,乙酸营养型甲烷化为主要的代谢途径。结合系统运行的产气情况和产甲烷功能基因丰度,发现系统的理化指标相对于功能基因丰度变化而言会存在一定滞后。(3)天然稳定碳同位素分析与宏基因组分析的结果一致,即乙酸营养型甲烷化代谢途径在厌氧消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的代谢活性在加速产甲烷阶段时最强,随着底物乙酸逐渐被消耗,其产甲烷贡献度开始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
庞鹤亮[3](2020)在《基于阳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产酸发酵强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产量逐年增大,污泥资源化处理要求日益提高。厌氧发酵是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理的优选技术,能够将污泥中有机质转化为短链脂肪酸(SCFAs),并作为优质碳源利用。本研究立足于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处理,建立了基于阳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增溶及厌氧发酵产酸强化策略,重点探讨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和Na+调控方式对污泥水解和厌氧发酵产酸的促进作用,揭示微生物群落的响应机制,并分析树脂再生复用及高盐废弃物作为替代Na+源的可行性。针对污泥水解效率低这一限制因素,提出了阳离子交换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的污泥水解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参数(树脂投量、处理时间和搅拌强度),并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试验考察不同树脂投量条件下污泥增溶及发酵产酸规律,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显着脱除污泥液相和胞外聚合物(EPS)中的高价阳离子(Ca2+,Mg2+,Fe3+等),促使微生物细胞裂解和EPS瓦解,将污泥絮体解絮成松散的小颗粒,大量蛋白质和多糖等有机物以及氮磷元素增溶释放,具有极为显着的污泥增溶作用。在最佳树脂投量(1.75 g/g SS)条件下,污泥在2天内达到最佳溶胞效果,SCOD浓度达到5944 mg/L,上清液中氨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158和248 mg/L。污泥增溶过程促进了以乙酸和丙酸为主的SCFAs累积效能,发酵4天内达到最大累积量(334.5 mg COD/g VSS),是空白对照组的3.5倍。由于树脂的污泥增溶效率在1天内较高,因此对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将树脂处理污泥时间缩短为1天,然后进行污泥单独厌氧发酵,可以获得显着的有机物增溶和发酵产酸效能,SCOD释放量和SCFAs产量为树脂全过程处理方式的81.9-82.2%,污泥减量5.08 g VSS/L(40.9%)。树脂经厌氧发酵后可从污泥中分离回收再生,HCl和Na Cl溶液均对厌氧发酵后的树脂具有显着的清洗和再生效能,能够洗脱有机污染物和阳离子,但Na Cl对低分子量有机物的洗脱效果较好,再生后可重复用于强化污泥厌氧发酵过程,SCOD释放及SCFAs产量与新树脂相似。本研究进一步考探究了Na+调控对污泥增溶、水解、酸化和产甲烷阶段的影响,提出了Na+调控处理强化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研究发现,Na+调控处理通过渗透压作用和高价阳离子溶出作用促使EPS瓦解和微生物溶胞,破解污泥絮体结构,降低污泥粒径,并促进蛋白质和多糖等有机物增溶。适当的Na Cl浓度(10-20 g/L)能够促进蛋白质等溶解性有机物的水解效率和酸化效率,同时抑制产甲烷作用,提高SCFAs累积效能。在最佳Na Cl浓度(20 g/L)条件下,污泥在2天内增溶效率较高,SCOD浓度可达到2724.9 mg/L,SCFAs产量在4天内可累积至288.2 mg COD/g VSS,其中乙酸和丙酸占56.68%,发酵液中氨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553.3和308.4 mg/L。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泥水解和发酵产酸效能,研究了树脂水解和Na+调控再水解耦合强化污泥厌氧发酵效能,发现Na+调控处理对树脂解溶污泥具有显着的再水解作用,在最佳耦合参数条件下(树脂投量1.75 g/g SS,水解时间1天,分离树脂并进行Na+调控再水解,Na Cl浓度20 g/L),SCOD浓度在第2天可达到6588 mg/L,占TCOD的40.6%,SCFAs在4天内累积至432.8 mg COD/g VSS,发酵液中有机组分分布特征为SCFAs(75.7%)>蛋白质(14.5%)>其他有机物(4.0%)≈腐殖酸(3.6%)>多糖(2.2%),污泥减量6.41 g VSS/L。反渗透浓盐水和树脂再生废液中含有大量Na+,可作为替代Na+源促进污泥增溶及厌氧发酵产酸,在厌氧发酵4天内SCOD和SCFAs产量分别可达到4615-5203 mg/L和279.3-284.1mg COD/g VSS,发酵液中蛋白质、多糖和SCFAs占比超过96%。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析阳离子调控强化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并借助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优势菌群分布对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脱除和Na+调控的响应机制。研究发现,Na+调控处理能够促进蛋白酶相对活性(126-160%),有助于提高有机物水解效率。同时,高价阳离子缺失和Na+含量(Na Cl浓度为20 g/L)均能够降低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度和生物多样性,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分布并促使优势菌群演替。高价阳离子(Ca2+、Mg2+等)缺失和Na+调控是微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诱因,与Macellibacteroides,Bacteroides,Proteiniclasticum等水解和发酵产酸功能菌属丰度呈正比例关系,促进其生长富集并成为优势菌群,与Simplicispira,Ottowia和Ideonella等SCFAs消耗菌属丰度呈反比例关系,抑制其活性并降低丰度,促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向有利于污泥水解和发酵产酸的方向演替。
王世伟[4](2020)在《产酸/产甲烷两段式厌氧反应器低温运行效能》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即可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又能避免污染环境,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近年来,利用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厌氧共发酵技术有所突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采用的传统厌氧发酵工艺存在着技术壁垒,即缺乏高效利用有机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的新技术,又缺乏厌氧工艺参数优化与生物相分段调控相结合的组合调控方法。尤其在一些高寒地带,受发酵温度、运行成本制约,厌氧发酵技术难以推广。因此开发一种可以快速降解有机废弃物,使之实现资源化、无害化的新技术迫在眉睫。围绕东北寒区沼气应用中的低温系统难以稳定运行、产气效能低下等问题,试验开发一套两段式厌氧发酵工艺,使得产酸相、产甲烷相实现分离调控。同时以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和牛粪为混合原料,开展了以利用混合底物共发酵产甲烷特性研究。通过优化配伍表,筛选影响混合底物厌氧发酵的生态因子,指导启动运行两段式厌氧发酵装置,并模拟冬季沼气应用实际工况考察其运行效能,结合微生物学研究确立厌氧发酵高效运行的低温边界条件。在此低温条件下,探索优化两段厌氧发酵技术调控策略及微生物特性,并指导实际应用,综合评价其效能。通过混合底物厌氧共发酵产甲烷效能的研究,获得了主要生态因子及微生物菌系对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的影响。试验验证了温度、TS%、C/N是影响沼气发酵的重要因素,并获得了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低温厌氧发酵的最佳运行参数为:一体式厌氧发酵装置为T=25℃,C/N=25,TS=17.6%;产酸最佳参数为T=25℃,C/N=27,TS=12%,同时发现,通过定向群体富集驯化低温(25℃)沼气发酵的复合菌系,获得最佳产甲烷复合菌系为第10代的微生物菌群。考察了产酸/产甲烷(CSTR-ACSTR)两段式厌氧反应器不同温度的运行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试验表明,进行相分离分段调控,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参数筛选。中温35℃,产酸发酵48 d效率最好,获得了较高挥发酸浓度及SCOD浓度,分别为4521 mg/L、26039 mg/L;产甲烷相能高效稳定运行,容积产气率最高可达1226 mL/L reactor·d,VS去除率超过50%。梯度降温过程发现,当温度25℃时,产酸相及产甲烷相仍能实现稳定运行;温度20℃,产酸相水解速率放缓,产甲烷效率急速下滑,挥发酸含量下降了29.6%,含量为1270 mg/L,产气量较25℃下降了54.1%,产气量最高只有720 mL。采用Miseq测序技术对CSTR-ACSTR运行稳定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进行分析,发现35℃、30℃、25℃温度下系统具有相同的优势菌群,优势细菌类菌纲为Clostridia、Bacteroidia和Betaproteobacteria,20℃时优势细菌类菌纲过渡为synergistia、Gammaproteobacteria为主;产甲烷相35℃、30℃、25℃温度下的优势细菌类菌属为Methanobacterium、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culleus和Methanospirillum,且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富多样性较好,温度降至20℃时,细菌类菌属Methanobacterium消失,同时菌属Methanospirillum、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culleus的相对丰度均小于2%,产甲烷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低温更敏感。针对北方寒地沼气应用现状,对产酸/产甲烷相两段式厌氧反应器低温25℃的调控策略进行研究。试验发现在该温度下,对于产酸发酵系统,选取HRT=24 d作为工艺运行参数,以pH=7、TS%=12%、C/N=27:1来启动运行产酸相,运行效果最佳,稳定期指示因子表现为:pH为6.37±0.6,ORP为-210 mv,VFA浓度2520±80mg/L,SCOD接近20000 mg/L;对于产甲烷阶段,选取HRT=40 d,OLR=3.0 kg VS/m3·d作为工艺运行参数,以产酸系统RT=24的发酵液为营养,接种沼气发酵复合菌系,启动运行产甲烷相,产气性能最佳,稳定运行期表现:沼气产量为3743mL/d,容积产气率为831.7 mL/Lreactor·d,VS去除率为49.1%,甲烷含量占比58.0±1.3%。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进行群落结构分析发现,Acinetobacter、Proteiniphilum、Pseudomonas、Lactococcus是产酸相稳定运行期的优势细菌菌属,占到总细菌序列的50.8%;产甲烷相稳定运行期的优势细菌菌属为Synergistaceae、Peptostreptococcaceae、Christensenellaceae、Trichococcus、Pseudomonas,占细菌总序列的(32.2%),同时产甲烷相的优势古菌属以Cenarchaeum、Methanobacteriaceae、Methanobacterium为主。考察了产酸/产甲烷两段式厌氧消化的实际应用及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CSTR-ACSTR示范工程中,实现了全年稳定运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采用参数控制及工程调控,系统运行稳定,耐冲击力强,冬季产酸发酵系统温度27℃,VFA浓度超过2600 mg/L,SCOD浓度超过18000 mg/L;产甲烷相受冲击影响不大,冬季厌氧系统稳定运行时产气量约为1500 m3/d,容积产气率可达0.75m3/m3digester·d,VS去除率约为40%。应用Super Decisions 2.1软件对CSTR-ACSTR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构建了基本评价体系,将容积产气率、CO2和SO2减排量等16个指标进行权重比较,通过计算分析将其赋值,得出CSTR-ACSTR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结果为4.340。评价等级为优秀,说明该工程经过调控具有良好运行效果和应用前景。
蒋帅[5](2020)在《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中白腐真菌预处理对产甲烷的影响》文中指出秸秆厌氧发酵既可产生清洁沼气,又避免了传统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是高效清洁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但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复杂结构限制了厌氧发酵的甲烷转化效率。白腐真菌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秸秆中木质素含量,改变纤维素结构,提高生物质利用效率。目前对白腐真菌预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良菌种的筛选上,对预处理过程的优化研究较少。本论文以典型白腐真菌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我国典型农作物秸秆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法、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等方法,进行了白腐真菌预处理对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为白腐真菌预处理最优条件的选择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对提高秸秆厌氧发酵的产甲烷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不同因素对预处理的影响。通过调研数据建立了秸秆木质纤维素组分与产甲烷潜力的模型来评价白腐真菌预处理的秸秆,即BMP=360.148–481.252lig+216.066hemi–299.981cell,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12,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均在5%以内,模型可靠性较高。结果表明,孢子接种量和预处理时间的增加能促进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并提高秸秆的产甲烷潜力,但是随着接种量和预处理时间的逐渐增加,其产甲烷潜力提高的比例也在逐渐下降。产甲烷潜力随着秸秆含水率、反应p H值、反应温度和外源碳源浓度、外源氮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在达到最高点后逐渐下降。在单因素实验中,产甲烷潜力最高的条件分别为:孢子接种量1×107、预处理时间30 d、秸秆含水率75%、反应p H值4.5、反应温度30℃、额外碳源浓度20 mg g-1TS、额外氮源浓度10 mg g-1TS、Mn2+浓度0.01 m M g-1TS。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了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来判断各影响因子的显着性。结果表明,孢子接种量、预处理时间、秸秆含水率及反应p H这4个影响因素对产甲烷潜力的影响是显着的,这四个因素影响产甲烷潜力的强弱顺序为:孢子接种量>预处理时间>秸秆含水率>反应p H。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对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中具有显着性的4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预处理过程的参数变量组合为:孢子接种量8×105、预处理时间20 d、含水率65.91%和反应p H 5.58,该条件下对应的产甲烷潜力模型响应值和实验实测值分别为330.4487 m L g-1VS和355.97m L g-1VS,与未经预处理的小麦秸秆相比分别提高了23.49%和34.53%。对白腐真菌预处理秸秆的机制研究表明,小麦秸秆的纤维结晶度由预处理前的0.659降低至预处理后的0.589,秸秆压片在空气中与水的接触角由预处理前的69.2°降低至预处理后的46.6°,预处理降低了秸秆的结晶度并增加了秸秆的表面亲水性。而且,经过白腐真菌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的酶吸附性和酶水解性显着增加,当纤维素酶浓度为1.2 mg/m L时,纤维素酶的吸附率提高51.9%。未经预处理的小麦秸秆和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经酶解产生的还原糖量分别为153.46 mg/g和261.17 mg/g,预处理使得酶解产生的还原糖量提高了70.19%。
王梦梦[6](2019)在《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与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菌渣是发酵类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固体废弃物,其含水率为60~90%,且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基于此特点,未经处理的抗生素菌渣极易进行二次发酵,产生臭味,对大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其中所残留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进入环境会加剧细菌的耐药性,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菌渣中含有的重金属对环境健康也带来一定风险。自2008年抗生素菌渣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来,菌渣的无害化处理是抗生素制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林可霉素菌渣有机质含量丰富、林可霉素结构稳定不易降解等特点,利用水热法处理林可霉素菌渣,旨在实现残留林可霉素的去除,抗性基因的破坏和重金属的稳定化,并将处理后的菌渣施用于林地或草地土壤中增加其肥力。在为林可霉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方向的同时探索其进一步资源化的方式,为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热技术对林可霉素菌渣进行处理,考察此过程中有机质的释放规律;同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林可霉素去除的水热条件,并且深入研究林可霉素水热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物(多糖和蛋白质)、氮、磷营养元素含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显着增加;水热处理时间延长至180min时,随着美拉德反应的加剧降低了溶解性有机物和氮的含量。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可有效预测林可霉素的去除效果;建立了林可霉素水热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林可霉素水热去除规律。结合模型分析可知,水热反应温度的提高、酸浓度的增大会增大林可霉素降解速率常数,缩短停滞时间;一定范围内(小于300 mg/L)增大林可霉素初始浓度也会促进林可霉素的降解。考察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特征污染物-抗性基因、可移动遗传因子和重金属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热处理后菌渣中抗性基因、可移动遗传因子的去除率大于99%;目标基因在水热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可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处理第一阶段(处理前30 min)中目标基因去除速率较第二阶段(处理30 min后)高两个数量级。林可霉素抗性基因的绝对丰度和可移动遗传元件int I1、Tn916/1545的绝对丰度有显着相关性。水热处理后菌渣中稳定态重金属(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比例增加,基于风险编码评价法可知处理后菌渣中重金属环境风险至少降低了一个级别。此外,水热处理后的林可霉素对金黄葡萄球菌和Microcystis微藻细胞均没有抑制作用。林可霉素在水热处理过程中通过水解、连续羟基化反应和脱巯基3种路径生成的相应降解产物活性中心均被破坏,失去了生物毒性。研究处理后菌渣施入以及林可霉素剂量对土壤中林可霉素抗性基因丰度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菌渣没有诱发产生新的耐药基因,而且对土壤中林可霉素耐药基因丰度及基因水平转移的风险没有显着影响。含有不同林可霉素浓度的菌渣施入土壤8 d后,林可霉素抗性基因(除基因lnu A)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绝对丰度显着增高,且基因lmr A和lnu B的丰度与土壤中林可霉素浓度有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至50天林可霉素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绝对丰度均减少至对照组水平。施用菌渣的土壤培养8 d后,细菌α多样性指数远远低于对照组,而且土壤中林可霉素浓度和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p<0.01),细菌的丰富度随着林可霉素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显着改变,林可霉素浓度为10 mg/kg的土壤细菌与浓度为50 mg/kg和100 mg/kg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显着。然而,当培养时间延长至50 d后,添加菌渣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α多样性指数没有显着差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恢复初始水平的趋势。
朱凯[7](2019)在《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构建及处理效能的研究》文中提出传统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存在生物传质效果差、填料易堵塞以及反应器容易出现短流现象等问题。本研究中的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以搅拌桨为动力输入,在搅拌桨的带动下使填料呈循环流动状态。这种流态能强化废水与填料之间的生物传质过程,使微生物生化处理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利用。本课题以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为研究中心,对该反应器的流场流态、处理效能、菌群群落以及厌氧消化1号模型(Anaerobic Digestion Model NO.1,ADM1)做出相关研究。经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与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流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本反应器的最优结构尺寸:反应器外壳高径比1:1(300mm×300mm)、搅拌桨类型为斜叶式桨、搅拌桨直径为140mm、桨叶倾斜角度为30度、搅拌桨距离反应器底部为80mm。在该设计条件下,填料在反应器内呈内循环流态,且反应器内流场分布均匀,填料与废水混合均匀且不易出现死区等现象。因此废水与填料之间的生物传质作用增强,反应器废水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随后以啤酒人工合成废水为试验进水,反应器采用预挂膜+低负荷启动的方式启动,最终反应器进水COD提高至4000mg/L,反应器容积负荷提高至13.33kgCOD/(m3·d),在反应器稳定时COD去除率能够达到95%以上。接着使用响应曲面法来探究反应器最优运行参数及最大处理效能,通过建立响应曲面回归模型及回归方程得到反应器最优运行参数条件:HRT为21.42h,搅拌桨转速为101.34rpm,进水碱度为25.22mmol/L,并且COD去除率能够达到96.93%。本反应器中填料材质为聚氨酯,随着反应器的运行填料重量逐渐增大,填料表面颜色逐渐加深。并通过扫面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相较于接种污泥,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时产甲烷丝菌属(Methanothrix)和产甲烷螺菌属(Methanospirillum)成优势古菌,其相对丰度分别为57.6%和13.44%。最后以本反应器为中心建立ADM1,根据本次试验的废水性质及乙醇的降解规律与动力学方程,将ADM1扩展以适用于啤酒人工合成废水的降解。通过对相关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及参数估计来校正模型,校正后的模型可以准确的描述反应器内各种进水组分的变化规律及变化情况,这为我们深入研究厌氧消化提供理论基础。
王爽[8](2015)在《以预处理污泥为底物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文中指出生物絮凝剂因其自身优点及瓶颈问题,使得它在污水净化生产实践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培养产絮菌的基质价格贵问题是妨碍絮凝剂大规模应用于净化污水和工业生产的最重要原因。本课题就絮凝剂产生菌发酵培养成本较高问题提出新的思路,以污泥处理后的提取液作为原料制备污泥提取液发酵培养基,对发酵过程中的环境因子进行考察,最后对这一研究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估。对污泥进行不同条件(不同温度、时间、酸碱度)的预处理,分析其提取液的TOC浓度、TN浓度、TP浓度等,从而确定最佳的预处理条件。絮凝剂产生菌LLin6直接利用污泥提取液发酵产絮效果并不理想,经过调节浓度和补加物质,确定2025 g/L的污泥在p H=12条件下处理3 h,后经离心去除沉淀留取上清液备用,调节p H值至7.0左右,添加8 g/L的葡萄糖,112℃灭菌30 min后接入絮凝剂产生菌LLin6进行发酵培养,24 h发酵后可以获得85%以上的絮凝率。对絮凝剂产生菌LLin6在所配制的污泥提取液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产絮菌LLin6在污泥提取液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良好。以污泥提取液作为培养基原料,对絮凝剂产生菌LLin6在其中产絮发酵进行考察。在四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预测絮凝剂产生菌LLin6在污泥提取液中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24.7℃、培养基初始p H为6.5、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22 h,此条件下理论上可以获得的絮凝率为87.14%。而实际絮凝率为85.54%,与预测值相接近,证明响应曲面分析法得到的发酵条件可信度高,可以预测响应值。提出产絮菌LLin6以污泥提取液为底物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工艺流程,对以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为底物制备生物絮凝剂的产品进行了成本分析,产3.5T液体生物絮凝剂,可资源化利用剩余污泥(浓度一般为6 g/L)约14.6 T,生物絮凝剂原料成本由730元降低了404.5元,相当节约了的55%以上,大幅降低了原料成本。除了经济效益,还有它随之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王亚男[9](2014)在《乳酸菌对牛肉鸡肉混合肉糜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复合型发酵肉制品可以利用不同风味特点、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的动物蛋白,对于改善产品品质特性和丰富现有肉制品种类具有重要意义。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产酸活动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环境因素,实现对发酵过程的合理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不同价格、风味、营养及加工特性的牛肉、鸡肉为原料,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为发酵剂,研究了食盐浓度、发酵剂接种量、发酵剂配比和发酵温度对混合肉糜发酵过程中发酵特性的影响,为科学控制发酵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发酵性能试验及香辛料对两株菌生长和产酸能力的影响研究;(2)食盐浓度、发酵剂接种量、发酵剂配比和发酵温度对混合肉糜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pH、亚硝酸盐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蛋白质降解)、质构特性(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和菌相变化(乳酸菌数量、细菌总数)的影响研究;(3)通过响应曲面法得到混合肉糜发酵工艺条件的回归方程和微生物预测模型,优化发酵条件,并探讨发酵条件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复合型发酵肉制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参考。
赵广林,杨清香,王令建,李开雄[10](2011)在《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工艺优化及微生物预测》文中认为用SAS9.0中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研究了盐浓度、水分活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的细菌总数、乳酸细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影响,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发酵香肠的生产工艺,最佳参数是:食盐5%,水分活度0.95,发酵温度14℃,发酵时间20d,白砂糖2%。并对最佳工艺发酵20d的产品、发酵30d的产品与传统工艺发酵30d的产品进行了感官鉴评,结果没有显着性差异,新工艺可行。并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预测,结果可靠。
二、响应曲面法评价环境因子对肉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响应曲面法评价环境因子对肉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特征性水质因子影响菌株HITLi 7T去除低温水中氨氮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参数缩略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水源水中氨氮的污染 |
1.1.2 低温水源水中氨氮处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异养硝化菌的研究现状 |
1.2.1 异养硝化菌的发现 |
1.2.2 异养硝化菌去除氨氮的机理 |
1.2.3 异养硝化菌HITLi 7~T的研究现状 |
1.3 异养硝化菌在低温下生长代谢的机理 |
1.3.1 异养硝化菌的转录组 |
1.3.2 冷休克蛋白 |
1.3.3 异养硝化菌的低温适应性 |
1.4 微量元素对微生物氨氮代谢的影响 |
1.5 有机物对异养硝化菌氨氮去除的影响 |
1.5.1 有机物种类 |
1.5.2 碳氮比 |
1.6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7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异养硝化菌 |
2.1.2 活性炭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方法 |
2.3.1 异养硝化菌HITLi 7~T转录组特性分析 |
2.3.2 异养硝化菌HITLi 7~T冷休克蛋白特性分析 |
2.3.3 氨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
2.3.4 微生物固定化效能分析 |
2.3.5 微生物群落分析 |
2.3.6 水质及其他指标分析方法 |
第3章 异养硝化菌HITLi 7~T低温生长和去除氨氮的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异养硝化菌HITLi 7~T低温氨氮代谢特征分析 |
3.2.1 菌株HITLi 7~T的生长 |
3.2.2 对氨氮的转化 |
3.2.3 对有机碳的转化 |
3.2.4 酶活性的变化 |
3.3 异养硝化菌HITLi 7~T转录组特征分析 |
3.3.1 转录组的基本特征 |
3.3.2 低温下基因的差异表达 |
3.4 异养硝化菌HITLi 7~T冷休克蛋白特性分析 |
3.4.1 冷休克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 |
3.4.2 冷休克蛋白系统进化分析 |
3.4.3 不同温度下冷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量元素对异养硝化菌HITLi 7~T去除氨氮的影响机制 |
4.1 引言 |
4.2 微量元素的选择 |
4.2.1 微量元素的类型 |
4.2.2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量元素的组合 |
4.3 对菌株HITLi 7~T生长活性和去除氨氮的影响 |
4.3.1 对生长活性的影响 |
4.3.2 对附着能力的影响 |
4.3.3 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4.4 对菌株HITLi 7~T胞外分泌物的影响 |
4.4.1 胞外分泌物组成的变化 |
4.4.2 胞外分泌物功能物质组成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机物对异养硝化菌HITLi 7~T去除氨氮的影响机制 |
5.1 引言 |
5.2 异养硝化菌HITLi 7~T碳代谢特征分析 |
5.2.1 菌株HITLi 7~T的自养代谢途径和基因 |
5.2.2 有机物对菌株HITLi 7~T去除氨氮和胞外分泌物的影响 |
5.2.3 碳氮比对菌株HITLi 7~T氨氮去除和胞外分泌物的影响 |
5.3 异养硝化菌HITLi 7~T碳氮共代谢特征和动力学分析 |
5.3.1 生长特性分析 |
5.3.2 底物去除特性分析 |
5.3.3 细胞生长和底物去除动力学模型 |
5.4 碳氮共代谢动力学模型的修正 |
5.4.1 单因素实验 |
5.4.2 正交试验 |
5.4.3 动力学模型修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负载葡萄糖对BEAC工艺快速启动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预负载有机碳的选择 |
6.2.1 对菌株HITLi 7~T生长代谢的影响 |
6.2.2 有机碳的吸附脱附特征 |
6.2.3 对菌株HITLi 7~T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
6.2.4 对低温下氨氮去除效能的影响 |
6.3 预负载葡萄糖对BEAC小试工艺去除氨氮的影响 |
6.3.1 氨氮去除效能 |
6.3.2 微生物指标 |
6.4 预负载葡萄糖快速启动BEAC工艺的工程应用 |
6.4.1 工程概况 |
6.4.2 对异养硝化菌HITLi 7~T原位增值效能分析 |
6.4.3 BEAC工艺启动期运行效能分析 |
6.4.4 BEAC工艺稳定运行期净水效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菌株HITLi 7~T部分低温上调基因及其功能 |
附录二:冷休克蛋白WP_039620147基因与氨基酸序列 |
附录三:冷休克蛋白WP_039620147同源性比对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的菌群结构及产甲烷代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方式 |
1.3 厌氧消化技术 |
1.3.1 厌氧消化技术的定义及应用 |
1.3.2 厌氧消化的阶段理论及主要参与微生物 |
1.3.3 产甲烷古菌与其他微生物间关系 |
1.4 环境条件对厌氧消化微生物的影响 |
1.5 厌氧消化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研究 |
1.6 甲烷化代谢途径及同位素分馏 |
1.6.1 甲烷化代谢途径分类 |
1.6.2 代谢途径研究方式 |
1.6.3 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因素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1.7.3 创新点 |
1.7.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生活垃圾和接种物样品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
2.1.1 生活垃圾和接种物采样与制样 |
2.1.2 总固体和挥发性固体 |
2.1.3 总有机碳和总氮 |
2.2 序批式厌氧发酵装置 |
2.3 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
2.3.2 氨氮的测定 |
2.3.3 pH值的测定 |
2.3.4 生物气成分的测定 |
2.3.5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4 甲烷累积曲线动力学模拟 |
2.5 分子生物学和宏基因测序 |
2.5.1 样品DNA的提取 |
2.5.2 目标菌群定量分析 |
2.5.3 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处理 |
2.5.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5.5 实验溶液与试剂 |
2.6 同位素分馏因子计算 |
第三章 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稳定化过程 |
3.1 引言 |
3.2 厌氧消化体系理化性质变化 |
3.2.1 酸碱条件 |
3.2.2 氨氮浓度 |
3.2.3 脂肪酸浓度 |
3.3 厌氧发酵过程产气分析 |
3.4 厌氧发酵过程阶段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微生物菌群结构 |
4.3 产甲烷菌物种丰度与环境因子间关系 |
4.4 产甲烷多途径代谢功能基因 |
4.5 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氮代谢 |
4.6 定量PCR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稳定同位素判断代谢途径 |
5.1 引言 |
5.2 气相稳定碳同位素变化 |
5.3 表观产甲烷同位素分馏因子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阳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产酸发酵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1.3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2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 |
1.2.1 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方式 |
1.2.2 厌氧发酵回收污泥碳源的技术需求 |
1.2.3 污泥厌氧发酵原理及功能微生物 |
1.2.4 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因素 |
1.3 剩余污泥水解促进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物理处理 |
1.3.2 化学处理 |
1.3.3 生物处理 |
1.3.4 强化污泥水解及发酵产酸新型处理技术的需求 |
1.4 阳离子交换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对污泥产酸发酵的促进 |
1.4.1 高价阳离子对污泥絮体稳定性的作用 |
1.4.2 高价阳离子脱除对污泥水解及发酵产酸的促进 |
1.4.3 阳离子交换树脂结构及分类 |
1.4.4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原理和选择性 |
1.4.5 阳离子交换树脂促进污泥产酸发酵的提出 |
1.5 Na~+对污泥产酸发酵过程的影响 |
1.5.1 Na~+对污泥絮体结构及生物絮凝性的影响 |
1.5.2 Na~+对产酸发酵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及代谢特性的影响 |
1.5.3 Na~+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 |
1.6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存在的问题及课题的提出 |
1.6.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污泥来源与特性 |
2.1.2 阳离子交换树脂来源及预处理 |
2.1.3 反渗透浓盐水及树脂再生废液的来源及性质 |
2.2 试验设计及装置运行 |
2.2.1 厌氧反应器装置及运行 |
2.2.2 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条件下的污泥水解及产酸发酵试验 |
2.2.3 Na~+调控强化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试验 |
2.2.4 树脂再生及复用实验 |
2.2.5 高盐废弃物作为替代Na~+源的污泥厌氧发酵实验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
2.3.2 短链脂肪酸 |
2.3.3 胞外聚合物提取及定量 |
2.3.4 生物酶活性 |
2.3.5 溶解性有机物光谱特性 |
2.3.6 阳离子分布及含量 |
2.3.7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4 计算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数据计算分析方法 |
2.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2.4.3 响应曲面分析 |
2.4.4 统计分析 |
第3章 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对剩余污泥增溶及产酸发酵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污泥增溶及水解作用 |
3.2.1 工艺参数优化及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
3.2.2 污泥增溶效能 |
3.2.3 污泥增溶动力学分析 |
3.2.4 溶解性有机物分析 |
3.2.5 氮磷释放 |
3.2.6 EPS含量及结构分析 |
3.2.7 污泥解絮及粒径变化 |
3.3 污泥产酸发酵特性及发酵液特征 |
3.3.1 短链脂肪酸累积效能 |
3.3.2 短链脂肪酸组分分布特性 |
3.3.3 发酵液有机质组分分布及转化规律 |
3.3.4 发酵液有机物特性分析 |
3.4 污泥增溶及产酸发酵过程促进机制 |
3.4.1 高价阳离子及重金属脱除分析 |
3.4.2 微生物溶胞及环境因素动态 |
3.4.3 污泥增溶及厌氧发酵产酸强化机制分析 |
3.5 基于高价阳离子脱除的污泥增溶及产酸发酵运行方式优化 |
3.5.1 运行方式对污泥增溶效能的影响 |
3.5.2 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厌氧发酵产酸特性分析 |
3.5.3 发酵液有机质组分分布 |
3.5.4 发酵液光谱特性分析 |
3.5.5 污泥减量及有机质溶出分析 |
3.5.6 运行方案优化策略 |
3.6 树脂再生及复用效能研究 |
3.6.1 污染物洗脱及树脂清洗效果 |
3.6.2 离子洗脱及树脂再生效能 |
3.6.3 树脂复用可行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Na~+调控强化树脂解溶污泥产酸发酵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Na~+调控对污泥产酸发酵的促进效能 |
4.2.1 污泥增溶及水解效能 |
4.2.2 污泥絮体破解分析 |
4.2.3 厌氧发酵产酸效能 |
4.2.4 氮磷释放 |
4.3 Na~+调控对污泥水解和酸化过程的影响规律 |
4.3.1 对EPS瓦解及迁移溶出的影响 |
4.3.2 对阳离子溶出特征的影响 |
4.3.3 对溶胞作用的影响 |
4.3.4 对产酸发酵过程中有机物降解转化的影响 |
4.3.5 对产甲烷作用的抑制 |
4.3.6 污泥产酸发酵过程强化机制 |
4.4 Na~+调控对解溶污泥的再水解及产酸发酵强化效能 |
4.4.1 污泥的“两步增溶和水解”作用 |
4.4.2 厌氧发酵产酸强化效能 |
4.4.3 短链脂肪酸组分分布 |
4.4.4 两步水解的污泥絮体破解及EPS结构分析 |
4.5 有机质溶出及发酵液特性分析 |
4.5.1 发酵液有机质组分特征 |
4.5.2 发酵液光谱特性分析 |
4.5.3 污泥减量及有机质溶出分析 |
4.6 高盐废弃物作为替代Na~+源强化污泥厌氧发酵过程 |
4.6.1 污泥增溶及水解效能 |
4.6.2 污泥絮体破解分析 |
4.6.3 发酵液有机组分分布及发酵产酸效能 |
4.6.4 氮磷释放 |
4.6.5 发酵液利用及NaCl复用潜力分析 |
4.7 发酵产酸效能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4.7.1 发酵产酸效能对比分析 |
4.7.2 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解酶活性及产酸发酵微生物群落对阳离子调控过程的响应机制. |
5.1 引言 |
5.2 树脂脱除高价阳离子对产酸发酵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2.1 关键水解酶活性分析 |
5.2.2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 |
5.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
5.2.4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布及菌群演替 |
5.2.5 高价阳离子脱除对微生物群落影响的显着性 |
5.2.6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动态影响分析 |
5.3 Na~+调控对产酸发酵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3.1 关键水解酶活性分析 |
5.3.2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 |
5.3.3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
5.3.4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布及菌群演替 |
5.3.5 Na~+调控对微生物群落影响的显着性 |
5.3.6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动态影响分析 |
5.4 阳离子调控强化污泥厌氧发酵及微生物作用机制分析 |
5.4.1 阳离子调控条件下的产酸发酵微生物分析 |
5.4.2 有机质发酵产酸途径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产酸/产甲烷两段式厌氧反应器低温运行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沼气厌氧发酵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沼气工程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厌氧发酵技术产甲烷研究现状 |
1.2.3 国内沼气工程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厌氧发酵技术产甲烷研究现状 |
1.2.5 相分离厌氧发酵技术产甲烷研究现状 |
1.2.6 国内外厌氧发酵技术的简析 |
1.3 厌氧发酵原理及微生物研究进展 |
1.3.1 厌氧发酵基本原理 |
1.3.2 影响厌氧发酵的限制因子 |
1.3.3 厌氧发酵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
1.4 寒区沼气产业化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1 沼气厌氧发酵工艺亟待改进 |
1.4.2 沼气工程低温发酵理论应用亟待完善 |
1.4.3 调控技术和诊断策略不足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及试验区域概况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装置设计 |
2.3.1 静态实验装置设计 |
2.3.2 动态两段式厌氧发酵装置设计 |
2.4 试验装置启动及运行 |
2.4.1 静态实验装置的启动 |
2.4.2 两段式厌氧发酵装置启动 |
2.4.3 两段式厌氧发酵装置低温运行效能实验 |
2.4.4 低温不同有机负荷OLR对产气效能影响 |
2.4.5 低温不同有机负荷HRT对产气效能影响 |
2.4.6 低温两段式厌氧发酵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5 实验方法 |
2.5.1 培养基的配制 |
2.5.2 厌氧发酵微生物MPN计数 |
2.5.3 常规化学指标分析方法 |
2.5.4 微生物多样性和形态分析 |
第3章 混合底物厌氧共发酵对产甲烷效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秸秆预处理 |
3.3 不同因子对沼气发酵效能影响分析 |
3.3.1 混合底物不同C/N对沼气发酵效能的影响 |
3.3.2 最优C/N条件下温度和TS对沼气发酵效能的影响 |
3.3.3 中低温最优沼气发酵条件探究 |
3.3.4 低温最优沼气发酵条件试验验证 |
3.4 最优低温沼气发酵复合菌系的富集驯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STR-ACSTR反应器不同温度运行效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CSTR-ACSTR厌氧发酵装置的构建及快速启动 |
4.2.1 CSTR-ACSTR厌氧发酵装置的构建 |
4.2.2 CSTR-ACSTR厌氧发酵装置的快速启动 |
4.3 混合底物CSTR产酸相启动期运行效能研究 |
4.3.1 反应器启动期产酸相pH、ORP变化 |
4.3.2 反应器启动期产酸相VFA的变化 |
4.3.3 产酸相不同时期SCOD、TN变化 |
4.3.4 pH、VFA、SCOD和 TN的相关性分析 |
4.4 混合底物ACSTR产甲烷相启动期运行效能研究 |
4.4.1 反应器启动期产甲烷相pH、ORP变化 |
4.4.2 ACSTR反应器VS去除效能研究 |
4.4.3 反应器启动期产甲烷性能分析 |
4.5 CSTR-ACSTR厌氧发酵装置的综合性能评价 |
4.6 CSTR-ACSTR厌氧发酵装置梯度降温运行效能分析 |
4.6.1 CSTR产酸相梯度降温运行效能分析 |
4.6.2 ACSTR产甲烷相梯度降温产气效能 |
4.7 产酸相微生物群落分析 |
4.7.1 不同温度稳定运行期细菌多样性分析 |
4.7.2 不同温度稳定运行期主要功能菌群分析 |
4.8 产甲烷相微生物群落分析 |
4.8.1 不同温度稳定运行期细菌多样性分析 |
4.8.2 不同温度稳定运行期主要功能菌群分析 |
4.9 微生物菌群与变量(VFAs和温度)相关性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良CSTR-ACSTR工艺低温厌氧发酵产甲烷效能及优化调控 |
5.1 引言 |
5.2 CSTR-ACSTR反应器低温运行性能研究 |
5.2.1 CSTR-ACSTR反应器的改良 |
5.2.2 CSTR产酸阶段低温优化调控策略研究 |
5.2.3 ACSTR产甲烷阶段低温优化调控策略研究 |
5.3 CSTR-ACSTR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3.1 CSTR产酸相低温稳定运行期主要功能菌群分析 |
5.3.2 ACSTR产甲烷相低温稳定运行期主要功能菌群分析 |
5.3.3 ACSTR产甲烷微生物强化效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CSTR-ACSTR系统实际应用和工程效益评价 |
6.1 引言 |
6.2 CSTR-ACSTR系统在北方寒区沼气工程中的应用 |
6.2.1 农场概况与气候条件 |
6.2.2 工程概况 |
6.2.3 海林农场CSTR-ACSTR沼气发酵系统运行特性 |
6.3 CSTR-ACSTR工程效益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2 工程效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中白腐真菌预处理对产甲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秸秆木质纤维素的组成及其对产甲烷的影响 |
1.2.1 秸秆的木质纤维素组成 |
1.2.2 秸秆木质纤维素对产甲烷的影响 |
1.3 秸秆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物理预处理 |
1.3.2 化学预处理 |
1.3.3 生物预处理 |
1.4 白腐真菌预处理秸秆研究进展 |
1.4.1 白腐真菌菌种筛选研究进展 |
1.4.2 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机制研究进展 |
1.4.3 白腐真菌预处理秸秆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4.4 白腐真菌预处理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白腐真菌预处理秸秆单因素实验研究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供试小麦秸秆理化性质 |
2.2.2 秸秆产甲烷潜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2.2.3 白腐真菌预处理秸秆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腐真菌预处理秸秆Plackett-Burman实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 |
3.2.2 预处理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
3.2.3 Plackett-Burman实验产甲烷潜力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腐真菌预处理秸秆响应曲面优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响应曲面优化实验结果 |
4.2.2 响应曲面优化产甲烷潜力模型构建 |
4.2.3 预处理过程参数影响 |
4.2.4 最优控制条件预测 |
4.2.5 最优条件产气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腐真菌预处理影响产甲烷潜力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白腐真菌预处理对小麦秸秆的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5.2.2 小麦秸秆的亲水性分析结果 |
5.2.3 小麦秸秆酶吸附性及酶水解性的测定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与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林可霉素及林可霉素菌渣 |
1.2.1 林可霉素性质 |
1.2.2 林可霉素菌渣特点及其特征污染物 |
1.2.3 林可霉素菌渣的危害 |
1.3 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现状研究 |
1.3.1 厌氧消化 |
1.3.2 好氧堆肥 |
1.3.3 热解技术 |
1.3.4 提取有用成分和制备可再利用材料 |
1.4 目前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1.5 水热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
1.5.1 水热处理技术基本原理 |
1.5.2 影响水热处理的因素 |
1.5.3 水热处理目标物去除动力学及生物毒性研究 |
1.5.4 水热处理后病原菌与抗性基因的变化 |
1.5.5 水热处理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
1.6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利用研究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7.1 课题来源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本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林可霉素菌渣 |
2.1.2 实验用土壤 |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3 实验装置与实验设计 |
2.3.1 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实验 |
2.3.2 林可霉素水热降解规律实验 |
2.3.3 菌渣土壤施用及剂量效应实验 |
2.4 检测方法 |
2.4.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
2.4.2 菌渣和土壤中林可霉素的检测 |
2.4.3 林可霉素降解产物鉴定及生物毒性测试 |
2.4.4 重金属形态分析 |
2.4.5 定量PCR分析和高通量测序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水热处理对菌丝体细胞的破坏 |
3.2.1 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释放 |
3.2.2 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营养元素释放 |
3.2.3 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释放物质相关性分析 |
3.3 林可霉素去除工艺优化 |
3.3.1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和统计学分析 |
3.3.2 响应变量对菌渣中林可霉素去除的影响 |
3.3.3 林可霉素去除最优条件确立 |
3.4 林可霉素水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
3.4.1 林可霉素水热降解特性分析 |
3.4.2 林可霉素降解模型建立 |
3.4.3 影响动力学参数因素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热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特征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热处理过程中抗性基因的变化 |
4.2.1 水热处理过程中16SrDNA的去除 |
4.2.2 水热处理过程中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归趋分析 |
4.2.3 可移动遗传元件与林可霉素抗性基因相关性分析 |
4.3 水热处理过程中菌渣重金属变化 |
4.3.1 重金属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配 |
4.3.2 菌渣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
4.4 菌渣中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 |
4.5 水热处理前后林可霉素生物毒性比较分析 |
4.5.1 金黄葡萄球菌敏感性测试 |
4.5.2 微藻敏感性测试 |
4.6 林可霉素降解产物及路径研究 |
4.6.1 降解产物鉴定 |
4.6.2 林可霉素降解路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林可霉素菌渣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林可霉素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研究 |
5.3 菌渣施入对土壤中耐药基因及微生物影响 |
5.3.1 林可霉素抗性基因丰度变化 |
5.3.2 可移动遗传元件丰度变化 |
5.3.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
5.3.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5.4 林可霉素剂量对土壤耐药基因及微生物影响 |
5.4.1 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丰度变化 |
5.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
5.4.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5.5 林可霉素抗性基因与土壤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构建及处理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
1.1.1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
1.1.2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 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膜及其生长 |
1.2.2 生物膜载体 |
1.2.3 厌氧生物膜反应器 |
1.3 厌氧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 |
1.3.1 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现状 |
1.3.2 厌氧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4 厌氧反应器厌氧消化数学模型 |
1.4.1 厌氧消化数学模型的发展历程 |
1.4.2 厌氧消化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装置及试验用水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用水和接种污泥 |
2.2 试验运行与控制 |
2.3 试验中的测定和分析方法 |
2.3.1 碱度和挥发性有机酸的联合测定 |
2.3.2 液相末端产物分析 |
2.3.3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3.4 多糖含量测定 |
2.3.5 甲烷含量及组分分析 |
2.3.6 填料挂膜量的测定 |
2.3.7 扫描电镜观察 |
2.3.8 反应器PIV测速试验 |
2.3.9 生物多样性分析 |
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章 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流场模拟与试验校核 |
3.1 CFD数值模拟 |
3.2 反应器几何建模与网格生成 |
3.3 反应器数学模型 |
3.3.1 反应器计算域划分 |
3.3.2 反应器湍流模型 |
3.3.3 反应器气液两相模型 |
3.4 计算初值与边界条件 |
3.5 模拟求解计算 |
3.6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7 PIV试验测量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运行参数的优化及微生物群落的研究 |
4.1 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 |
4.1.1 COD的变化情况 |
4.1.2 pH值的变化情况 |
4.2 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单因素影响试验 |
4.2.1 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的影响 |
4.2.2 转速对反应器的影响 |
4.2.3 碱度对反应器的影响 |
4.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运行参数优化 |
4.3.1 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对COD去除率的响应曲面分析 |
4.3.2 啤酒人工合成废水工艺优化与模型验证 |
4.4 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研究 |
4.4.1 生物膜反应器生物相的宏观结构 |
4.4.2 生物膜反应器微生物相的微观结构 |
4.4.3 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啤酒人工合成废水的厌氧消化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5.1 模型的命名方法、状态变量的定义及表达 |
5.1.1 模型单位的说明 |
5.1.2 模型变量及参数的表达 |
5.2 厌氧消化的转化过程 |
5.3 基于啤酒人工合成废水的厌氧消化模型的建立 |
5.3.1 参考依据及模型假设 |
5.3.2 模型变量及参数的说明 |
5.3.3 平衡方程的建立 |
5.4 在Aquasim中实现基于啤酒人工合成废水的厌氧消化模型 |
5.5 基于啤酒人工合成废水的厌氧消化模型的校正 |
5.5.1 初步模拟结果 |
5.5.2 模型灵敏度分析 |
5.5.3 模型参数估计 |
5.6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与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以预处理污泥为底物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污泥的处置方法 |
1.2.1 污泥的传统处置方法 |
1.2.2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
1.3 微生物絮凝剂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 |
1.4 利用廉价物制取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及污泥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用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污泥的预处理 |
2.2.2 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
2.2.3 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的模型建立 |
2.2.4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 分析方法 |
2.3.1 污泥提取液主要指标的测定 |
2.3.2 产絮效能的测定 |
第3章 以污泥为原料制备产絮菌发酵培养基 |
3.1 污泥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
3.1.1 不同条件对污泥处理的影响 |
3.1.2 污泥处理方法的比较 |
3.2 污泥提取液培养基制取条件的优化 |
3.2.1 处理时间对污泥提取液的影响 |
3.2.2 葡萄糖添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污泥的提取液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3.3 絮凝剂产生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絮菌在提取液培养基中发酵条件的优化 |
4.1 产絮菌LLin6在污泥提取液培养基中发酵条件 |
4.1.1 接种量对产絮效果的影响 |
4.1.2 污泥提取液p H值对产絮效果的影响 |
4.1.3 发酵温度对产絮效果的影响 |
4.1.4 发酵时间对产絮效果的影响 |
4.2 响应曲面法优化产絮菌LLin6发酵条件 |
4.2.1 模型的建立及其显着性检验 |
4.2.2 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 |
4.2.3 模型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絮凝剂生产工艺设计及其综合效益分析 |
5.1 生物絮凝剂生产工艺设计 |
5.1.1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
5.1.2 生产过程主要操作条件与控制策略 |
5.1.3 生产设备及生产原料的经济效益评估 |
5.1.4 生产性实验发酵液的絮凝效果 |
5.2 综合效益分析 |
5.2.1 经济效益 |
5.2.2 环境效益 |
5.2.3 社会效益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乳酸菌对牛肉鸡肉混合肉糜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文的目的及意义 |
1.2 发酵肉制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发酵剂 |
1.2.2 发酵工艺 |
1.3 微生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 肉制品质构特性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乳酸菌发酵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设备 |
2.2.2 培养基配方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生长曲线及产酸速率 |
2.3.2 耐盐性分析 |
2.3.3 耐亚硝酸盐分析 |
2.3.4 耐酸性分析 |
2.3.5 耐热性分析 |
2.3.6 香辛料对乳酸菌生长及产酸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酵条件对混合肉糜发酵中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基本配方 |
3.2.3 加工工艺 |
3.2.4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食盐浓度对混合肉糜发酵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
3.3.2 发酵剂接种量对混合肉糜发酵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
3.3.3 发酵剂配比对混合肉糜发酵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
3.3.4 发酵温度对混合肉糜发酵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酵条件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基本配方 |
4.2.3 加工工艺 |
4.2.4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食盐浓度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质构特性的影响 |
4.3.2 发酵剂接种量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质构特性的影响 |
4.3.3 发酵剂配比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质构特性的影响 |
4.3.4 发酵温度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质构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酵条件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菌相变化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设备 |
5.2.2 基本配方 |
5.2.3 加工工艺 |
5.2.4 培养基配方 |
5.2.5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食盐浓度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菌相变化的影响 |
5.3.2 发酵剂接种量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菌相变化的影响 |
5.3.3 发酵剂配比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菌相变化的影响 |
5.3.4 发酵温度对混合肉糜发酵中菌相变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微生物预测模型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基本配方 |
6.2.3 加工工艺 |
6.2.4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工艺参数优化回归方程 |
6.3.2 单因素效应分析 |
6.3.3 交互作用分析 |
6.3.4 乳酸菌和细菌总数多元二次方程模型建立与检验 |
6.3.5 发酵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微生物变化的单因素效应分析 |
6.3.6 发酵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微生物变化的交互作用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响应曲面法评价环境因子对肉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征性水质因子影响菌株HITLi 7T去除低温水中氨氮的机理研究[D]. 郑泽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的菌群结构及产甲烷代谢[D]. 王滔. 安徽建筑大学, 2021
- [3]基于阳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产酸发酵强化研究[D]. 庞鹤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产酸/产甲烷两段式厌氧反应器低温运行效能[D]. 王世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中白腐真菌预处理对产甲烷的影响[D]. 蒋帅.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与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D]. 王梦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完全混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构建及处理效能的研究[D]. 朱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以预处理污泥为底物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D]. 王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9]乳酸菌对牛肉鸡肉混合肉糜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D]. 王亚男. 吉林大学, 2014(10)
- [10]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工艺优化及微生物预测[J]. 赵广林,杨清香,王令建,李开雄. 肉类工业,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