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卢克钦旗天然麻黄资源调查

阿卢克钦旗天然麻黄资源调查

一、阿鲁科尔沁旗天然麻黄资源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1)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紫花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及氮磷含量 ——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文中指出建设人工草地不仅能够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有效缓解草畜矛盾,而且有助于减轻对天然草地的压力,保护和维持天然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本项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南部紫花苜蓿人工草地集中种植区为对象,利用高分二号(GF-2)和哨兵二号(Sentinel-2)的多时相卫星遥感数字图像,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苜蓿人工草地返青、草地氮磷含量等评价模型,监测2020年研究区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评价不同刈割期氮磷含量、氮磷比时空动态,分析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对氮磷养分含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差值加和法提取研究区苜蓿人工草地种植信息。结果表明,2020年研究区苜蓿人工草地种植斑块597个,提取精度为84.3%,合计面积为16535.6 hm2。2.提出评价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的方法。基于2019年的实地调查数据与同期GF-2遥感数字图像,利用垂直植被指数(Perpendicular vegetation index,PVI)建立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通过对植被覆盖度的分级,评价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进一步,利用上述方法监测评价了2020年研究区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发现返青状况为好、中、差等级的面积分别是11211.1 hm2、4453.9 hm2和870.6hm2,中等及中等以上返青等级的面积占94.74%,表明2020年该地区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总体优良。3.提出了苜蓿人工草地氮、磷含量评价方法。基于2020年实地调查数据与同期Sentinel-2遥感数字图像,利用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建立了氮、磷含量估测模型。监测2020年研究区苜蓿人工草地氮磷含量的面积变化发现,无论是氮含量还是磷含量,第二次刈割时出现最大值。苜蓿人工草地的氮磷比估测结果表明,研究区苜蓿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到氮含量的限制。4.分析了返青状况对苜蓿人工草地氮、磷含量的影响。初次刈割时,不同返青等级之间的氮含量呈显着差异,返青状况好与差的磷含量呈显着差异;第二次刈割时,无论是氮含量还是磷含量,返青状况好与中、差呈显着差异;第三次刈割时,不同返青等级下的氮、磷含量均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本项研究通过野外观测与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的途径,提出了评价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的方法,建立了苜蓿人工草地氮磷含量的估测模型,对苜蓿人工草地田间管理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同时也具有在类似地区推广的潜力。

朝木日力格[2](2021)在《内蒙古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蒙古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古民族植物学是研究蒙古民族利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是民族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开展蒙古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工作,得到如下结果:(1)采集证据标本136份,收集当地蒙古族列举出的民间植物名183条,经鉴定,其中167条植物名与123种1亚种7变种植物相对应,隶属40科105属。民间植物名与植物物种之间存在“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的现象。(2)当地蒙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可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饲用植物及日常生活中其他利用的野生植物等4大类。野生食用植物有25种2变种,利用方式主要有粮食用(6种)、蔬菜用(14种)、食用油料用(2种)、调味品用(4种)、茶用(6种)和水果用(8种);野生药用植物包括民间蒙药植物和民间兽药用植物,民间蒙药植物有35种1亚种,均为中草药,其中29种在蒙药中有记载。民间兽药用的植物有7种;野生饲用植物有79种1亚种5变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藜科的植物种类数较多。饲用植物等级来看优等、良等饲用植物有44种,占总野生饲用植物种数的51.76%;日常生活中其他利用的野生植物有31种3变种,利用方式有建筑用(10种)、工艺用(13种)、柴薪用(11种)、商品用(8种)、生态用(8种)、文化用(6种)或其他(8种)。(3)当地伴人植物有35种2变种,占据当地野生利用植物总数的28.24%。阿什罕苏木蒙古族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野生植物命名和利用的丰富经验和传统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展现出了当地传统知识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性。

乌柴夫[3](2019)在《内蒙古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与蒙古民族植物学研究内容,调查研究了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原住蒙古人对当地野生植物的认识和利用知识。实地调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漫谈式访谈、自由列举、参与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和证据标本采集结合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结果表明,信息报告人共列举出当地有用植物名称203条。采集到与当地民间名称所对应的植物标本共181份,鉴定出153种、1亚种、9变种,隶属于53科124属。本文分析了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族对野生植物的命名,包括民间名与学名的对应关系、民间植物名的基本类型和结构、民间命名方法和依据等方面。在植物利用方面主要涉及到饮食用、药用及兽药用、饲用和日常利用四个方面。饮食用野生植物共有45种、1亚种、3变种,包括野生粮食用植物5种、蔬菜用植物16种、油料用植物3种、调味用植物4种、茶用植物11种、饮料用植物5种、水果用植物13种、零食用植物11种。药用植物共有49种、1变种,兽药用植物7种。饲用植物80种、1亚种、6变种,对家畜有毒植物6种,有害植物4种。日常利用植物共有45种、1亚种、3变种,包括建筑用12种、1变种,工艺用16种,纤维用9种、1变种,薪柴用23种、1亚种、1变种,商品收购用7种、1变种,生态利用8种、1亚种、1变种,及其他利用7种、1变种。除此之外,针对民间传统利用方式及利用部位做出了分析。另外,还与近邻地区蒙古族民间命名和利用知识进行了对比研究,以相似度考究当地民间传统知识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等。通过对民间命名和利用的野生植物的调查研究了解到,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族民间野生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显着的民族特色。该地区蒙古族民间植物学传统知识具有重要价值,应尽快发掘研究、合理利用和加强保护。

马志杰[4](2019)在《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各民族人民和地方社区在其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并掌握了许多传统知识、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包括传统方式培育、驯化和持续利用农作物、畜、禽、林木、花卉、水生生物、陆生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不仅对当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还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蒙古族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游牧与农耕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与当地生物资源和民族习俗相关的传统知识、技术和做法,形成了丰富和独具特色的传统知识体系。这些传统知识不仅反映了蒙古族社会、文化的发展特点,还维持着农业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健康状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参与式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蒙古族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整理和研究,并以词条为单位,对每一项传统知识从其背景信息、知识详述、传统知识特征以及保护与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编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特点,对蒙古族传统知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样地调查与分析,研究了蒙古族传统草地管理方式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揭示了传统的草原管理知识对蒙古族畜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此外,针对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发展现状与趋势,结合调查和编目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制约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发展与传承的因素,探讨了蒙古族传统知识的传承和保护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果:1.系统调查和整理了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词条397个,其中有关传统选育和利用农作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词条164个(占41.31%);传统选育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47个(占11.84%);传统选育和利用林木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37个(占9.32%);传统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111个(占27.96%);传统保护和利用陆生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31个(占7.81%);传统保护和利用微生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7个(占1.76%)。2.在传统知识调查编目的基础上,根据蒙古族地区的气候环境、自然资源、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J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1)传统知识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高度相关;(2)传统知识源于蒙古族地区长期的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3)传统知识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4)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是促进蒙古族传统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3.通过样地比较分析,研究了传统与现代草原管理方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传统与现代管理区的草地植物进行样方调查,共鉴定出传统管理区样地植物32科70属106种,现代管理区样地植物22科44属62种。进而通过对比两个研究地点的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α多样性指数和重要牧草质量评估,揭示了蒙古族传统的草原管理知识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4.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归纳了影响蒙古族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的制约因素:(1)相关法律政策尚不完善;(2)传统知识传承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3)多元文化可能对蒙古族传统生态意识产生负面影响;(4)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下降。5.在实在调查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蒙古族传统知识的保护;(2)加强挖掘和推广,提高传统知识的经济价值;(3)通过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加强蒙古族传统文化自信;(4)通过工程措施,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

苗静[5](2018)在《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评价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审视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未来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以实现生态保护、牧民增收和牧业旗市经济发展三赢。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特征,旨在说明33个牧业旗市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典型特征。其次对1947年-2015年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和现状进行细致分析,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最后,对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和产业结构演进效果进行评价,为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研究:第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主要是梳理近70年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分析产业结构现状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并根据综合指标测算出33个牧业旗市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70年中,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遵循“配第-克拉克定理”,其产业结构在2003年从“一二三”结构演变为“二三一”结构,但33个牧业旗市各自的产业结构变化并不同步,差异很大。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内部畜牧业占比最高,畜牧业结构呈现出一羊独大的畜群结构特征。第二产业内部,轻工业逐年下降,重工业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内部,批发和零售行业占比最高。目前,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个方面的研究,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就是在区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受产业投资及强力的产业政策引导,继而实现产业结构变迁的政策性演进为主的过程。整个演进过程受外在作用因素(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而内在动力因素(科技、需求)并没有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发挥出内生动力作用。第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先从经济角度,运用多种产业结构分析指标和方法,对产业结构进行度量和实证分析。然后从生态角度,运用主成分方法、聚类分析法及区位熵方法对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对导致环境规则效果不合理的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反思。研究表明: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产业化进程缓慢,产业结构效益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虽然快速推动了经济发展,但牧民从中受益少,第一产业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在全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增速慢于全国。能源工业及采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掣肘。第三产业对经济带动能力越来越强,吸收就业能力稳中有升。从生态效果看,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重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发展模式依旧没有改变。33个牧业旗市中,有17个牧业旗主导产业与生态功能区定位相违背。环境规制效果不理想主要缘于分权治理结构,尚未形成新的政绩考核机制,草原产权概念模糊以及牧业旗市的特殊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正视。未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应以“生态优先,注重民生”为原则,限制开发区内的牧业旗产业结构应向“三一二”方向演进,重点开发区内的牧业旗市向“三二一”方向调整。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实现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闫龙[6](2018)在《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文中提出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既是我国一条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是关系着黄河、海河流域、京津冀生态安全的屏障。半干旱区水文循环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格局,其自然生态是受地下水支撑的草原植被,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景观变化反映了地下水空间分布的格局演变。草原生态代表着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是支撑这个区域的生态基础,草原生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牧区本身,也极大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质量和安全稳定。由于在沙半干旱区地草原进行灌溉农业开发,形成了独有的农牧交错带,西辽河平原属于草原农牧业此消彼长的典型地区。随地下水开采强度增大、灌溉面积扩大,西辽河平原在最近的十年间耕地面积已超过了草原。这种生态格局的逆转,导致区域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大幅下降,水土资源面临枯竭、可再生能力下降,对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留下重大隐患。首先,西辽河平原草地面积不断被压缩,目前草原面积已不足西辽河平原面积的33%,直接导致许多适应小生境的植被消亡,草原植被物种多样性下降。其次,大规模井灌导致地下水位整体下降,灌区周边的草原也受到影响,出现草原植被演替。这显然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需要研究能够保障生态安全的农牧区新型生态格局,提出耕地草地合理比例,这是影响深远的重大生态安全问题。在《农业部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要“针对目前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生态良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自然植被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与治理”。因此亟待建立一套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为目标的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方法,并以西辽河平原为例分析农牧区生态格局结构比例。针对半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水文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自然属性为目标的半干旱区草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研究,对科尔沁草原现状的研究是重中之重。首先,科尔沁草原的保护与重建取决于对现有草原植被的深刻认识;其次,作为科尔沁草原的植被标志,必须对现有草原植被群落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第三,作为驱动因子,必须认清地下水位调控管理对草原植被群落格局的决定性影响;最后,以现有草原为基础,提出以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地下水调控为依据的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历史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为了研究西辽河平原的自然属性,对截止到1980年代的西辽河平原区植被物种组成情况各类调查考证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作为自然生态的本底基础。1980年代初,西辽河平原区有各类植物917种,分属于108科,412属。通过对西辽河平原区的植被分布进行GIS上图处理,对群落分布范围、面积、斑块个数、土壤类型、物种组成进行分析。植被面积48930.07km2,物种密度约19种/千km2,形成25个主流群落。西辽河平原植被群落分布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覆盖全境的植物种类仅有128种,占物种总数的14%;而50%的面积上散布了 85.3%的物种。这就意味着随着草原面积的减少,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也几乎同步程度地减少,许多适宜局地生境的物种随之消失。也可推测,如果能够保持一半的草原面积,科尔沁草原的物种多样性能够得到较满意的保障。这也暗示,如果设立恢复天然草原面积使其占地达到50%的目标,通过唤醒土壤中残留种子,或许使某些物种能够得到重生,从而达到增强现有物种多样性的效果。(2)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现状调查研究自1980年代以来,伴随着灌溉面积的发展,科尔沁草原的草地面积由4.89万km2,萎缩到2016年的2.24万km2,其中包含大量人工草地和演替退化草场,原生天然草地面积不足1万km2,并且破碎化严重。现存较为完整连片的6702.89 km2是现状研究的对象。为此进行了多次野外调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物种多样性由917种下降到245种,分属19个群落,种群密度由大约19种/103km2下降到不足12种/103km2。科尔沁草原面积的萎缩使得物种大量消亡灭绝,并且多样性的下降速度高于草地面积减少速度。除了植被群落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比历史与现状植被群落组成,可以发现同一群落在80年代的物种组成与现状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组成群落的植物物种类的减小。结合历史调查分析推测:当天然草地面积缩减到50%,即大约2.45万km2时,是植被多样性急剧减少的转折点。(3)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分析导致原生草原退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灌区开发,土地利用侵占了大量草地;二是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迫使草原植被群落发生改变,出现了演替物种。通过对比80年代和现状年的植被群落情况,从植被群落面积、植被物种多样性演变、植被群落类型演变以及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分析了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的演替,发现了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反映了科尔沁草原面积退化萎缩过程。(4)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路径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以现有天然草地植被群落为基础,通过退耕和恢复地下水潜流场,调升地下水位,以群落强势增长的优势,进行空间拓扑扩张。根据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历史得到的启示,草原面积恢复到2.45万km2以上,可能获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加强。空间拓扑的方法途径:1)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初步建立草地耕地比例关系,提出保持自然属性最低限度总比例原则;2)在对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分析的深刻认知的基础上,调整合并生态面积;3)考虑生态景观的连续性,保证自然生态景观连通、防止破碎化,进一步调整合并生态面积。以地下水补给植被临界埋深对应,分析地下水潜流场支撑生态格局的合理性。(5)地下水支撑的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现有天然草原植被作为草地生态恢复的基因库,以天然草原为基础向外扩张的原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源-汇”理论方法开展西辽河平原区农牧生态格局调整优化。运用MODCYCLE模型建立西辽河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模拟得到2001-2014年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流场。通过叠加天然草原扩张区域和西辽河平原地下水位等值线图,以来分析地下水潜流场支撑农牧区生态格局的合理性。按地下水位值<3m、3-4m、>4m将扩张区域地下水条件划分为支撑,基本支撑,不支撑。分析了不同地下水条件下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从而建立一套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为准则的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方法。远期目标显示,经过生态格局调整后天然草原面积可望恢复到22455.75 km2,另有灌溉草地2.1万km2,农田面积13753km2,农牧面积比结构由现状的1.04减小到0.32。(6)调整西辽河平原生态格局的合理性分析利用源汇方法进行现有物种群落空间扩张是以地下水潜流场为驱动力,现有植物群落随地下水位回升以一定规则扩张复制。根据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的物种局地特性,在被现有群落强势扩张“入侵”的区域,物种多样性将会出现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部分物种适应不了新的生境而变异或消亡;二是新恢复的区域其土壤中残留或处于休眠状态的当地物种的种子,在地下水条件恢复后被激发得以重生。最终,新恢复的草地形成一种既不同于现状,也不同于从前的新型群落,植被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呈现平缓增加的趋势,使得草原的自然属性得到极大提高。(7)提出了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建议提出以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地下水调控为依据的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即“退耕”、“还水”、“还草”:调整农业灌溉面积,恢复地下水位,修复草原生态,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刘哲荣[7](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王鹤[8](2017)在《赤峰地区野生地被资源及园林应用潜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林观赏类植物资源野外调查,是园林植物研究与利用的重要手段,不仅能丰富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同时也是保护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五个区域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完善草地现有植被资料,促进草地植被恢复,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内的牧草种质、发展草地畜牧业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踏查和样方调查,共发现地被植物有56科,210属,331种。其中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植物为主;(2)通过样方调查,.巴林右旗草地植物的优势种为羊草(Leymuschinensis)和阴地蒿(Artemisiaylvatica),相对重要值分别为0.0928、0.0926,丛生隐子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寸草(Carex duriuscula)等为伴生种,其相对重要值分别为0.0763、0.0751、0.0732;巴林左旗优势种为寸草,相对重要值为0.0796,伴生种为羊草、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野亚麻(Linumstelleroides等,相对重要值分别为0.0723、0.0670、0.0656;克什克腾旗以寸草为优势种,相对重要值为0,1176,羊草、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小菅草(Themede minor)等为伴生种,其相对重要值分别为0.1128、0.0769、0.0660;阿鲁科尔沁旗草地植物的优势种为羊草,相对重要值为0.1059,寸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翻白委陵菜(Potentilla discolor)等为伴生种,相对重要值为0.0670、0.0641、0.0517;翁牛特旗草地植物的优势种为寸草;相对重要值为0.1244;芦苇、稗(Echinochloa crusgaalli)、车前(Plantago asiatica)等为伴生种,相对重要值为0.0643、0.0628、0.0466。(3)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等海拔处(800m)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高。(4)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261种野生地被植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8种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135种次之,57种开发利用价值一般,51种开发利用价值差;根据野生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予以分类。(5)整理调查结果发现37种濒危植物,就其提出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发展对策。

萨其日拉[9](2017)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草地退化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作为阿鲁科尔沁旗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在畜牧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草地资源在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在长期的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叠加人为不合理利用,使得阿鲁科尔沁旗草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草地退化十分严重。草地退化不仅影响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会阻碍当地牧民脱贫致富,进一步会影响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为研究区域,以1990年、2000年和2014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阿鲁科尔沁旗统计年鉴、气象气候等资料,借助ENVI5.1和ARCGIS10.2软件,对阿鲁科尔沁旗草地退化现状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4年阿鲁科尔沁旗草地总面积978519公顷,其中重度退化草地面积占17.69%;中度退化草地面积占65.10%;轻度退化草地面积占15.98%;无明显退化草地面积占1.23%。研究区14个乡镇苏木退化情况各不相同,其中巴拉奇如德苏木重度退化草地和中度退化草地所占比例最大,巴彦温都尔苏木轻度退化草地和无明显退化草地所占比例最大。2014年阿鲁科尔沁旗草地退化指数(GDI)为2.99,属于中度退化等级,研究区各个乡镇(苏木)草地退化指数(GDI)值在2.653.3之间,区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整体上均处于中度退化的状态。草地退化状况空间分布特征为,南部和中南部地区草地退化较为严重,主要以中度退化草地为主,伴有重度退化草地;中部和中北部地势偏高的林牧区草地退化状况相对较轻,主要以轻度退化草地与中度退化草地相间分布,草地整体状况相对较好;最北端基本形成了无明显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和中度退化草地相间分布的格局。⑵草地退化时空变化特征来看,1990-2014年的25年间阿鲁科尔沁旗草地面积先减后增,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不同退化程度草地之间相互转化频繁,退化程度减缓与加剧及植被覆盖率好转与恶化两种趋势同时并存,其中无明显退化草地面积先增后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轻度退化草地和中度退化草地呈现为持续增长趋势,重度退化草地面积一直以持续减少趋势为主,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但是草地还没有达到稳定恢复的状态;草地退化在空间上发生了差异性变化,总体上南部退化较严重,中部和最北端退化有所缓减,北部退化虽然有所缓减,但转化为其他地类的趋势明显;草地退化指数由1990年的3.56下降到2000年的3.25,最后到2014年的2.99,草地退化情况由重度退化缓减为中度退化,草地退化情况具有缓解的趋势,但整体形势依然较严峻。草地退化区域之间差异较明显,南部和中南部退化最严重且草地退化指数值也最高,北部草地退化程度相对最轻,草地退化指数值相对较小,中部草地退化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总体呈现出由北向南草地退化程度逐渐加剧的趋势。⑶在阿鲁科尔沁旗近25年的草地利用中不同驱动因素对于草地退化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其中气候变化对于阿鲁科尔沁旗草地退化来说并不是主导因素,关于气候变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还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显着;载畜量的盲目增长对草地退化具有明显的影响;人口快速增长以及人类活动变得频繁是地区草地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4)针对阿鲁科尔沁旗草地退化现状及驱动因素,提出了坚决贯彻草原管理条例,认真落实国家政策、以草定畜,合理放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草地利用的监督管理及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集约化的转变等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滕思翰[10](2016)在《基于SPOT-5的阿鲁科尔沁旗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阿鲁科尔沁旗为对象,基于SPOT-5影像,参照《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规定》和《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实施细则》标准划分荒漠化类型及荒漠化程度,得到阿鲁科尔沁旗土地荒漠化现状。用2014年监测数据与2009年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类型、程度的动态变化及成因,提出防治荒漠化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有:1、阿鲁科尔沁旗荒漠化类型主要有风蚀、水蚀和盐渍化三大类。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748154.15h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63%。水蚀荒漠化不是研究区主要的荒漠化类型,土地面积为45.63hm2,仅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0.01%。盐渍化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731.92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0.36%。2、阿鲁科尔沁旗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20315.00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82.61%;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23447.93hm2,占16.44%;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7168.77hm2,仅占0.95%。3、从2009年到2014年荒漠化土地面积共减少593.41hm2,变化率为-0.08%。土地荒漠化总体趋势好转与国家各种生态工程建设密不可分。

二、阿鲁科尔沁旗天然麻黄资源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鲁科尔沁旗天然麻黄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紫花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及氮磷含量 ——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草地植被返青期的遥感监测
        1.2.2 植物氮磷含量的遥感估测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基于Sentinel-2 图像提取苜蓿人工草地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3.1.3 专题信息提取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NDVI差值加和法提取苜蓿人工草地
        3.2.2 苜蓿人工草地面积统计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评价与监测
    4.1 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评价方法
        4.1.1 研究方法
        4.1.2 研究结果
    4.2 2020 年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监测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苜蓿人工草地氮磷含量及氮磷比的遥感估测
    5.1 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处理
        5.1.3 建立苜蓿人工草地氮、磷含量反演模型
        5.1.4 计算苜蓿人工草地氮磷比
    5.2 研究结果
        5.2.1 氮含量遥感估测
        5.2.2 磷含量遥感估测
        5.2.3 氮磷比遥感估测
        5.2.4 返青状况对氮、磷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内蒙古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蒙古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传统知识与民族植物学
    1.2 民族植物学的诞生及其发展
    1.3 蒙古民族植物学
    1.4 问题的提出
第2章 研究地区与民族概况
    2.1 研究地区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2 研究民族及文化特征
第3章 研究目标与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
    4.2 民族植物学方法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5.1 阿什罕苏木蒙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
        5.1.1 科属多样性分析
        5.1.2 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5.1.3 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5.2 阿什罕苏木蒙古族民间植物名称及命名特征
        5.2.1 民间植物名称及植物物种之间的对应关系
        5.2.2 民间植物名称基本结构和类型
        5.2.3 当地民间植物命名依据
    5.3 阿什罕苏木蒙古族民间利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
        5.3.1 阿什罕苏木蒙古族饮食用野生植物
        5.3.2 阿什罕苏木蒙古族民间药用野生植物
        5.3.3 阿什罕苏木饲用野生植物
        5.3.4 日常生活当中的其他利用野生植物
第6章 讨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图

(3)内蒙古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传统知识与民族植物学
    1.2 蒙古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1.3 蒙古民族植物学研究意义
2 研究地区与民族概况
    2.1 研究地区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2 研究民族及文化特征
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目标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
    4.2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4.2.1 调查点及路线
        4.2.2 信息报告人的选择
        4.2.3 访谈调查及证据标本采集
        4.2.4 证据标本鉴定分类
        4.2.5 民族植物学编目法
    4.3 信息资料统计整理
    4.4 对比研究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
        5.1.1 科属多样性分析
        5.1.2 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5.1.3 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5.2 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族民间植物名称及命名特征
        5.2.1 民间植物名称及植物物种之间的对应关系
        5.2.2 民间植物名称基本类型和结构
        5.2.3 民间植物命名基本方法和依据
        5.2.4 近邻地区蒙古族民间命名植物的相似性
        5.2.5 民间植物命名特色
    5.3 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族民间饮食用野生植物
        5.3.1 饮食用野生植物
        5.3.2 民间饮食用方式多样性分析
        5.3.3 民间饮食用部位多样性分析
        5.3.4 民间饮食用方法及其特色
        5.3.5 近邻地区蒙古族饮食用野生植物的相似性
        5.3.6 民间食疗与饮膳食疗对比
    5.4 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族民间蒙药用及兽药用野生植物
        5.4.1 民间蒙药用野生植物
        5.4.2 民间蒙药用部位多样性分析
        5.4.3 民间蒙药用方法及功能主治多样性分析
        5.4.4 近邻地区蒙古族民间蒙药用野生植物的相似性
        5.4.5 民间蒙药和传统蒙药及中药对比
        5.4.6 民间兽药用野生植物
    5.5 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族民间饲用野生植物
        5.5.1 饲用价值的民间评价
        5.5.2 民间利用牧草的类型
        5.5.3 民间对家畜有毒有害植物的认识
    5.6 日常其他利用野生植物
        5.6.1 建筑用野生植物
        5.6.2 工艺用野生植物
        5.6.3 纤维用野生植物
        5.6.4 薪柴用野生植物
        5.6.5 商品收购用野生植物
        5.6.6 生态利用野生植物
        5.6.7 其他利用野生植物
        5.6.8 民间日常利用方式多样性分析
        5.6.9 民间日常利用部位多样性分析
6 讨论
7 结论
    7.1 野生植物种类及命名方面
    7.2 野生植物利用方面
    7.3 民间传统知识对比研究方面
    7.4 民间传统知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图

(4)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背景
        一、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
        二、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外研究进展
        三、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节 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整理与编目
        二、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与发展现状的分析
        三、蒙古族传统和现代的草原管理方式对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四、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地调查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四、技术路线图
    第四节 研究区域
第三章 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
    第一节 编目内容与概况
        一、传统知识分类体系
        二、编目总体概况
        三、编目内容与词条格式
    第二节 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一、传统选育和利用农作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二、传统选育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三、传统选育和利用林木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四、传统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五、传统保护和利用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六、传统保护和利用微生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 蒙古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案例介绍
    第四节 蒙古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一、传统知识形成与当地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高度相关
        二、传统知识源于蒙古族地区长期的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
        三、传统知识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四、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是促进蒙古族传统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 传统与现代草原管理方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传统的草原管理相关知识
        二、样方调查地点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不同的草原管理方式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二、不同草原管理方式下的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
        三、不同草原管理方式下的牧草质量评估
    第三节 结论与分析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传承制约因素及保护策略
    第一节 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知识利用现状
        二、传统知识消失现状
        三、传统知识保护现状
    第二节 蒙古族传统知识保护传承的制约因素
        一、相关法律政策尚不完善
        二、传统知识传承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三、多元文化可能对蒙古族传统生态意识产生负面影响
        四、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下降
    第三节 蒙古族传统知识保护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民族传统知识保护
        二、加强挖掘和推广,提高传统知识的经济价值
        三、通过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加强蒙古族传统文化自信
        四、通过工程措施,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果
    第二节 本文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1.2.2 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1.2.3 内蒙古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1.2.4 内蒙古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1.2.5 文献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主体功能区
        2.1.2 牧业旗市
        2.1.3 产业结构演进
    2.2 产业结构理论
        2.2.1 产业的分类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4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
        2.2.5 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内涵
    2.3 生态经济理论
        2.3.1 生态经济的本质
        2.3.2 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
        2.3.3 生态经济理论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体现
    2.4 主体功能区理论
        2.4.1 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2.4.2 主体功能区的相关指标体系
        2.4.3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
        2.4.4 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关系
    2.5 小结
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3.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总体特征
        3.1.1 地缘关系敏感
        3.1.2 生态系统脆弱
        3.1.3 民族集中贫困区
        3.1.4 经济发展不平衡
        3.1.5 独一无二的草原生态经济价值
        3.1.6 处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3.2 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2.1 产业发展历史
        3.2.2 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阶段划分
    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现状
        3.3.1 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3.3.2 劳动力变动趋势
        3.3.3 各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3.2.4 各牧业旗市产值对比情况
    3.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3.4.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3.4.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3.4.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3.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3.5.1 工业化阶段判断标准
        3.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综合判断
    3.6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4.1 理论方法介绍
    4.2 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4.2.1 供给因素
        4.2.2 需求因素
        4.2.3 创新和技术因素
        4.2.4 国际因素
        4.2.5 政策制度因素
    4.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指标设定
        4.3.2 计量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4.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评价
    5.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标准
        5.1.1 经济评价标准
        5.1.2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效果评价
        5.2.1 产业结构熵
        5.2.2 产业结构相似度
        5.2.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评价
        5.2.4 产业结构效益评价
        5.2.5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评价
        5.2.6 产业结构与牧民收入相关性评价
    5.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评价
        5.3.1 三次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3.2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5.3.3 生态功能区与33个牧业旗市主导产业吻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建议
    6.1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理念
        6.1.1 生态优先
        6.1.2 注重民生
    6.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6.2.1 限制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6.2.2 重点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6.3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6.3.1 制定符合草原牧区特殊性的产业政策
        6.3.2 让科技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引擎
        6.3.3 产业多元化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水文的研究进展
        1.2.2 草原植被群落演替研究
        1.2.3 生态格局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半干旱区水文循环与生态安全原理分析
    2.1 半干旱区基本特点
        2.1.1 半干旱区范围
        2.1.2 西辽河平原概况
        2.1.3 水文循环特点
        2.1.4 生态格局
    2.2 生态安全条件分析
        2.2.1 水分驱动与植被演替
        2.2.2 农牧区的进退
        2.2.3 生态格局改变
    2.3 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稳定性分析
        2.3.1 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稳定的临界条件
        2.3.2 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辽河平原植被调查与历史演替分析
    3.1 植被群落历史调查
        3.1.1 植被物种组成
        3.1.2 植被群落分布
        3.1.3 草原本底特征分析
    3.2 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现状调查
        3.2.1 调查的意义
        3.2.2 采样点选取原则
        3.2.3 天然草原分布
        3.2.4 采样点分布
        3.2.5 数据采集
    3.3 天然草原植被调查结果分析
        3.3.1 植被物种组成
        3.3.2 植被物种多样性演替分析
        3.3.3 植被群落调查
        3.3.4 植被群落空间分布
        3.3.5 天然草原现状特征
    3.4 西辽河平原植被演替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辽河平原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生态水文演替规律分析
    4.1 地下水位变化
    4.2 天然草原面积变化
    4.3 植被物种多样性演变分析
    4.4 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4.4.1 扎鲁特旗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4.4.2 科左后旗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4.4.3 群落多样性变化分析
    4.5 天然草原退化演替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5.1 生态格局调整的思路与原则
    5.2 草原生态“修复”的拓扑分析
        5.2.1 天然草原是草原生态修复的基因库
        5.2.2 天然草原扩张
        5.2.3 退化草地扩张
        5.2.4 草原扩张结果分析
    5.3 地下水流场模拟
        5.3.1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5.3.2 模型模拟结果验证
        5.3.3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流场分布
    5.4 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
        5.4.1 地下水流场目标
        5.4.2 生态格局现状
        5.4.3 近期目标
        5.4.4 中期目标
        5.4.5 远期目标
    5.5 合理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类型
        2.1.5 植物资源概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3.3 技术路线图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4.2.2 垂直分布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4.5 小结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5.2.1 食用植物资源
        5.2.2 药用植物资源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5.5 小结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6.3 指标赋值法
        6.3.1 濒危系数
        6.3.2 遗传系数
        6.3.3 利用价值系数
        6.3.4 生境系数
        6.3.5 繁殖系数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6.5 评估结果分析
        6.5.1 濒危等级评估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6.6 小结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7.3.1 重点县
        7.3.2 重点区域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7.4 保护建议
    7.5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作者简介

(8)赤峰地区野生地被资源及园林应用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概述
        1.1.1 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定义
        1.1.2 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分类
    1.2 国内外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2.2 国内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3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赤峰地区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赤峰地区物种组成与优势物种分析
        2.3.2 赤峰地区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2.3.3 赤峰地区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海拔的关系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赤峰地区野生观赏地被植物开发利用评价研究
    3.1 评价对象的选取
    3.2 评价体系的建立
        3.2.1 确定评价方法
        3.2.2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3.2.3 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3.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 评价结果分析
        3.3.1 判断矩阵的构建
        3.3.2 赤峰地区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3.4 野生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
        4.2.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赤峰地区植物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9)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草地退化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区概况
        1.4.1.1 自然条件
        1.4.1.2 社会经济概况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2.2.2 遥感影像监督分类
        2.2.4 植被盖度的计算
        2.2.5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 草地退化现状总体特征分析
    3.1 草地退化等级比例特征分析
    3.2 草地退化指数特征
    3.3 草地退化空间分布
4 草地退化时空变化分析
    4.1 草地退化时间变化分析
    4.2 草地退化空间变化分析
    4.3 草地退化指数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5 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分析
    5.1 气候变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5.2 政策因素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5.2.1 改革开放至80年代末
        5.2.2 20 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
        5.2.3 2000 年以来
    5.3 载畜量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5.4 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6 对策建议
    6.1 坚决贯彻草原管理条例,认真落实国家政策
    6.2 以草定畜,合理放牧
    6.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草地利用的监督管理
    6.4 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化经营方式的转变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SPOT-5的阿鲁科尔沁旗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荒漠化概念及由来
        1.1.2 遥感技术与荒漠化
        1.1.3 全球土地荒漠化现状
        1.1.4 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
        1.1.5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现状
    1.2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分布
        2.1.2 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水资源
        2.1.6 土地资源
    2.2 社会经济情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标准
    3.3 研究方法
    3.4 荒漠化程度评价方法
        3.4.1 风蚀荒漠化土地类型评价方法
        3.4.2 水蚀荒漠化土地类型评价方法
        3.4.3 盐渍化荒漠化土地类型评价方法
    3.5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评价方法
    3.6 技术路线图
4 阿鲁科尔沁旗土地荒漠化现状评价
    4.1 荒漠化土地现状
        4.1.1 荒漠化类型现状
        4.1.2 荒漠化土地利用类型现状
    4.2 土地荒漠化程度评价
    4.3 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评价
        4.3.1 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
        4.3.2 荒漠化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
        4.3.3 荒漠化程度动态变化
5 阿鲁科尔沁旗土地荒漠化变化原因分析
    5.1 土地荒漠化背景分析
        5.1.1 自然因素
        5.1.2 人为因素
    5.2 土地荒漠化变化的原因
6 阿鲁科尔沁旗土地荒漠化综合防治建议
    6.1 加强工程建设力度,扩大植被恢复面积
    6.2 提高植被保护意识,减少过度放牧、垦荒
    6.3 建立荒漠化土地监测和预警体系
    6.4 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6.5 创新荒漠化防治机制,实行规模治理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阿鲁科尔沁旗天然麻黄资源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紫花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及氮磷含量 ——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D]. 王婷.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内蒙古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蒙古民族植物学研究[D]. 朝木日力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内蒙古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蒙古民族植物学研究[D]. 乌柴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4]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D]. 马志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1)
  • [5]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 苗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6]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D]. 闫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12)
  • [7]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8]赤峰地区野生地被资源及园林应用潜力评价[D]. 王鹤.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9]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草地退化时空分布特征分析[D]. 萨其日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10]基于SPOT-5的阿鲁科尔沁旗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D]. 滕思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阿卢克钦旗天然麻黄资源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