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松的心理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皮欢[1](2022)在《心理学视域: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动觉表象”研究》文中指出钢琴演奏是一项复杂的艺术运动,通过大脑的神经系统来控制身体,在演奏过程中涉及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及触觉表象的心理活动。文章关注钢琴教学中的"动觉表象"训练,帮助演奏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一系列感官训练提升个人的演奏技能、记忆力、控制力和想象力,并针对个人思维导向的不同而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旨在丰富钢琴演奏与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钢琴演奏技术与心理控制技能的发展。
刘源[2](2021)在《“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提出声乐心理学属于音乐心理学的分支,是声乐艺术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也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新型学科。声乐演唱以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作为乐器,那必然是由心理支配生理,靠大脑指挥歌唱肌肉的运动与发声器官的协调。本论文旨在探究声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体现,解释演唱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及发展,揭示各项心理因素的作用和意义,给演唱者提供心理方面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歌唱发声内在心理的科学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章,首先在绪论中阐明了声乐心理学和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的密切关系,介绍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趋势、声乐心理学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以及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思路等。第一章对声乐心理学中“知”“情”“意”的心理过程在声乐演唱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详细论述,重点从歌唱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多角度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即人的个性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个性心理全部的活动面貌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共同构成。第三章内容是介绍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详细梳理了前人探索声乐心理教学的研究历程,演唱者兼具“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根据自己从事演唱学习的体悟和参与教学实习的经历,对声乐演唱中教与学的统一性做了客观的论述和归纳。第四章重点是心理调控分别在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实践的调查与分析,采用了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的问卷法和个案法进行调查,最终给出研究评定的解释和结果。第五章总结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意义及个人影响,再一次以自己多年来演唱学习的变化和感受充分肯定学习了声乐心理学的重要性,了解并运用声乐心理学能帮助我们在学习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日益精进。本论文研究证明声乐演唱的心理和生理是既统一又配合的协调关系,声乐演唱不仅要有成熟的技术水平作支撑,更需要积极的心理引导,正确的心理调控下才会产生科学的歌唱理念。所以声乐演唱和教学不只是针对生理技巧的机能训练,还需要学习掌握声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最终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声乐心理调控,让生理技能和心理活动得到统一和发展,建构起全面科学的歌唱体系。
徐杰[3](2021)在《系统脱敏法在儿童游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暑期是儿童学习游泳运动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由于人数多、时间紧、任务重,大多游泳教练都只注重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儿童学不会、学不好游泳技能的深层原因。本研究将系统脱敏法应用于儿童游泳初学者的教学过程中,以探求在儿童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找出一条可行的,能帮助儿童更好的学习游泳技能,并降低其学习游泳焦虑程度的路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进行研究。经过12次课的实验教学后,实验组的焦虑等级平均标准分从32.42分,下降至28.15分;对照组从33.87分,上涨至34.52分;两组受试者对运动焦虑等级标准分全部呈现出显着性(p=0.000<0.01<0.05,t=-4.688);在游泳距离方面,实验组的平均游距从0米,逐渐上升至45.65米;对照组则从0米,逐渐上涨至40.65米;两组受试者在游距上呈现出0.01水平显着性(p=0.000<0.01<0.05,t=3.75)。在蛙泳技术评价方面,实验组的平均技术等级为4.26级,对照组为4.10级;在游泳综合成绩方面,由于前几项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实验组的游泳综合成绩依然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果方面,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平均分为81.10分,总体评定为很满意;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平均分为73.87分,总体评定为比较满意。实验组的实验结果优于对照组。经实验验证,将系统脱敏法应用到儿童游泳初学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显着改善游泳初学者的心理焦虑问题,还能帮助游泳初学者建立良好的水感、更快更好的学习游泳运动,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及教学效率。
Yu-Lun Gerke Yang[4](2021)在《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器乐舞台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奏、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从而来传达情感、展现生活的一种艺术。乐器演奏的实质是演奏者将乐谱予以记忆理解后,通过长时间的思想意志和身体功能的训练,对乐曲进行思想上的二次加工后,用神经控制身体局部或部分肌肉,最终使乐曲一种更为完美的形态展示出来的过程。演奏者将生理和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时,再加上演奏前反复研究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深刻体会其情感表达内容,才可以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表情等传达给观众。演奏生理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动力方法、存在人本主义方法、认知行为法和整合法入手,让演奏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演奏生理与心理本质,并在演奏实践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器乐舞台表演艺术研究中,从生理与心理角度,探讨演奏者演奏技巧训练方法、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演奏者表演行为分析和提升方法、演奏者身心损伤的外部干预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器乐表演者获得保持身体、心理健康,并以独特的个性,更加自信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赵宇[5](2021)在《甘肃省高师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实施现状研究 ——以甘肃省S大学为例》文中指出高校教学质量向来与高校人才质量息息相关,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政策的推进,提高教学质量更加成为各大高校聚焦的教育教学主题。甘肃省高师舞蹈表演专业肩负着为中国西北地区输送舞蹈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舞蹈表演人才质量的提高便成为甘肃省高师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S大学为例,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性7个维度入手,针对甘肃省高师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学生生理上处于成人,身体基本定型,在舞蹈身体训练的软开度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上更为艰难;学生中普高生占极高,且普高生舞蹈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整体来看,舞蹈表演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应用过程当中仍然存在问题。第三,教学评价中教师对课堂作业的注重度偏低。第四,师生的“元学习”意识偏低。经过多个维度的分析,要提高甘肃省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应做到:第一,以“认知结构”为基础,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清晰认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注重“启发式”,相对削弱“注入式”,且要首尾相顾,弥补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的缺陷。第三,充分发挥课堂作业的作用,如,缩短课堂作业的周期,强化课堂作业的深度,线上视频作业作为补充。第四,增强师生的元学习意识,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细化对学生关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引导与指导,引导学生选择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
孙荣廷[6](2021)在《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是音乐表演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旨在以新的角度审视音乐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音乐家提供实用指导。此书涉及可能性和限制因素、练习策略、技法和措施三个部分,讨论了音乐内的策略和音乐外的技术对音乐家演奏和表演水平的提升。第一部分提供了实现卓越音乐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提高练琴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策略,介绍了针对各式各样表演环境的练习特征,并根据其所依赖的心理学机制来组织练习策略,以生成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的是多学科层面的前沿技法和提升手段,包括用于提升音乐演奏的运动科学、心理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医学。从生理、心理、药理方面阐释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音乐家身心意义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后记则提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未来研究方向。
张海楠[7](2020)在《简析大学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心理训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教育教学的方式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也在进行着创新与完善,如今素质教育已经逐步走进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变成教育教学首要目的以及教学任务。在这样时代背景要求下,人们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对今后青年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同时,大学本身就是人才培养的基地,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推进也受到教育人员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钢琴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音乐艺术学科之一,在教学开展期间需要受到重点关注。本文就大学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心理训练进行分析和讨论。
赵薇[8](2020)在《论小提琴启蒙教学法及教材在当下的应用》文中认为音乐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也是人类表达情感,抒发个人情怀的媒介。正如在《礼记·乐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也就是说,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产生的。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这里就清晰地表明了音乐的本质,在于对人心的理解,人心是音乐的内在基础。小提琴的音色被誉为“最接近人声的音色”,所以自始至终都吸引了很多人研究和学习小提琴。尤其是在幼儿启蒙阶段,如何能够培养学习小提琴的兴趣并且坚持不懈地学下去,成为了当代很多学者一直研究的话题。小提琴的特殊性也要求了学琴之路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启蒙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课题。本文分为绪论,三个章节以及结语三大部分,分别从小提琴教学法、左右手技巧运用及教材分析三方面着手,探求出在启蒙教学法指导下如何高效、科学的学习小提琴。绪论部分将结合相关文献对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对铃木教学法、加拉米安教学法和奥尔教学法等知名教育家的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第三章主要是对左右手基本技巧的分类整理;第四章主要是从当下常用的启蒙教材入手进行纵向分对比分类,结语部分将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冯殊[9](2020)在《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少年强则国之强”,青少年高中生群体的体质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各界的关注。鉴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我国高中生素来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更是有增无减,这就更加减少了其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导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身体素质下降,甚至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面对当前高中生普遍出现的身心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大力开展体育活动,加强课内外体育锻炼,丰富校园的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本研究以音乐学、体育美学、生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遵循安全有效、带动性、全面发展等原则,将体育功能性音乐应用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以达到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也为校园体育活动增添新的内容与形式。具体结论如下:1、在进行12周的实验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结合体育功能性音乐的身体素质练习与传统无音乐的身体素质练习,二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均有效果。但相比之下,前者对提升高中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效果更为显着,说明本研究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创新应用内容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2、结合体育功能性音乐的身体素质练习对提高学生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具有较为显着的效果。通过为期12周的实验后,在身体机能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男、女生实验前后肺活量指标自身对比平均涨幅分别为104.9、37.9和89.4、32.6,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身体素质方面,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50米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米字形跑指标的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男、女生实验前后自身对比平均涨幅均大于对照组,仅有坐位体前屈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男、女生实验前后自身对比均无显着性差异,提升效果不明显。从整体来看,本实验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心肺耐力、灵敏素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提高柔韧素质效果欠佳,还有待优化。3、通过实验组实验后的反馈结果来看,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创新应用设计得到大部分学生的喜爱与认可,符合学生的认知与需求,能够有效激发其练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此外,大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实验干预,在提高对音乐、动作节奏感的把握,音乐情绪的感受,以及改善精神风貌与缓解精神压力方面均具有较为显着的效果。
王金龙[10](2020)在《表象训练法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拉丁舞具有体育竞赛和艺术熏陶的双重性,少儿长期练习拉丁舞有利于身心健康,目前练习者众多,但由于教学法单一,学习兴趣、技术水平得不到提升而制约其发展。表象训练法在其他运动项目中应用效果较好,而少儿拉丁舞鲜见应用,尝试把表象训练法引入少儿拉丁舞教学训练中,探索其效果,为少儿拉丁舞提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该运动健康发展。方法:对少儿拉丁舞教学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实地调查、访谈专家基础上,把佛山市春天学堂31名10-12岁的女学员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6人,对照组15人。实验组采用表象训练法(准备活动→表象训练→身体练习→二次表象训练→二次身体练习),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分别实施为期15周,3次/周,60min/次的实验教学,测试实验前后舞蹈学习兴趣、拉丁舞技术水平(中国国际标准舞艺术等级考试成绩、舞蹈姿态、运动的品质、动作的时值和音乐表现力、表演的整体效果)和身体素质(50m跑、坐位体前屈、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50m×8折返跑)指标,相关数据运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通过为期15周的表象训练,实验组女学员对体育运动的运动参与程度、拉丁舞学习积极兴趣、拉丁舞学习消极兴趣、拉丁舞学习兴趣与实验前比较,有了极明显进步(P<0.01),自主学习程度没有产生差异;实验后与对照组比较,除运动参与程度明显进步(P<0.05),其他指标极明显进步(P<0.01),对照组实验前后所有指标没有形成差异;2、实验后实验对象少儿拉丁舞的基本技术中舞蹈姿态、运动的品质、表演的整体效果显着优于实验前(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动作时值以及音乐表现力没有明显差异;中国国际标准舞艺术等级考试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形成极显着性优势差异(P<0.01);3、实验后实验对象身体素质指标中50m跑、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50×8往返跑较实验前有极显着提高(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坐位体前屈没有显着差异。结论:1、表象训练法能够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运动参与程度、拉丁舞学习积极兴趣、拉丁舞学习消极兴趣、拉丁舞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习体育舞蹈的目的,如果改善自主学习程度,能够更好提高少儿拉丁舞教学训练;2、表象训练法能够提高少儿拉丁舞的基本技术中舞蹈的基本姿态、运动的品质、表演的整体性以及中国国际标准舞艺术等级考试成绩,但是对动作时值以及音乐表现力作用不明显,需进行有效改进,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少儿拉丁舞教学训练水平;3、表象训练法与传统的训练方法一样能够增强少儿拉丁舞者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平衡素质,相关指标呈现正态的发展趋势,虽然坐位体前屈没有显着提高,是受年龄特征限制,属于正常发育,表象训练法能够有效激发少儿拉丁舞者学习兴趣、增强身体运动素质、快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二、放松的心理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松的心理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心理学视域: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动觉表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钢琴演奏的“心理学派” |
二、钢琴演奏中的表象 |
三、动觉表象与钢琴教学 |
四、钢琴教学中的动觉表象训练策略 |
(一)培养演奏者内心控制能力之“放松”和“定心”原则 |
(二)培养演奏者内心控制能力之“内心对话”原则 |
(三)关注学生“个体思维导向”的差异性 |
结论 |
(2)“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声乐心理学相关概述 |
1.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演唱 |
2.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教学 |
(二)声乐心理学研究综述 |
1.历史基础 |
2.发展趋势 |
(三)声乐心理学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声乐心理学研究内容 |
1.心理过程 |
2.个性心理 |
(五)声乐心理学研究方法 |
一、“知”“情”“意”的心理过程 |
(一)声乐演唱中的认知过程 |
1.声乐艺术的感知觉 |
2.声乐学习的记忆 |
3.演唱活动的思维 |
4.歌唱发声的想象 |
(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过程 |
1.情绪和情感 |
2.声乐演唱情感的特征 |
(三)声乐演唱中的意志过程 |
1.意志与歌唱 |
2.声乐演唱意志的特征 |
二、演唱者的个性心理 |
(一)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倾向性 |
1.歌唱形式的具体层面 |
2.演唱行为的概括层面 |
(二)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
1.演唱实践的生理基础 |
2.声乐艺术的内在修养 |
(三)声乐演唱中的自我意识 |
1.演唱的自我认识 |
2.演唱的自我体验 |
3.演唱的自我控制 |
三、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 |
(一)声乐心理教学发展历程 |
1.国外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
2.国内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
(二)声乐心理学中的“教”与“学” |
1.教师主导 |
2.学生主体 |
四、心理调控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方案 |
1.个案调查 |
2.问卷调查 |
(二)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1.信度检验 |
2.效度检验 |
(三)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 |
1.个案研究任务的设计与过程 |
2.个案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
(四)声乐演唱中的心理调控 |
1.问卷研究任务的检测与实施 |
2.问卷测试结果的初步解释 |
五、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及影响 |
(一)认识声乐才能 |
1.由快渐慢-“进步期” |
2.起伏波动-“形成期” |
3.停滞不前-“高原期” |
4.相对稳定-“上升期” |
(二)重视歌唱习惯 |
1.习惯对于歌唱的影响 |
2.歌唱习惯的培养 |
(三)完善艺术人格 |
1.人格在歌唱中的表现 |
2.艺术人格的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系统脱敏法在儿童游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系统脱敏法 |
2.1.2 儿童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专家访谈法 |
3.2.6 教学实验法 |
3.3 实验设计 |
3.3.1 实验假设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教学计划 |
3.3.4 实验控制 |
3.3.5 实验测量指标 |
3.3.6 实验测试时间 |
3.3.7 游泳成绩评价标准 |
3.3.8 教学效果评价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受试者不同实验期间心理情况分析 |
4.1.1 受试者实验前运动心理情况分析 |
4.1.2 受试者实验中运动心理变化情况分析 |
4.1.3 受试者实验后运动心理变化情况分析 |
4.1.4 对照组、实验组不同实验期间心理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
4.2 受试者不同实验期间游泳技能掌握情况分析 |
4.2.1 受试者实验中游泳技能掌握情况分析 |
4.2.2 受试者实验后游泳技能掌握情况分析 |
4.2.3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中和实验后游泳技能掌握情况对比分析 |
4.3 受试者对实验课教学满意度情况分析 |
4.3.1 对照组教学满意度情况分析 |
4.3.2 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情况分析 |
4.3.3 对照组、实验组教学满意度对比分析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儿童游泳运动背景调查表 |
附件-2 儿童游泳运动焦虑自评量表(实验前与实验后(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
附件-3 儿童游泳运动焦虑自评量表(实验中-泛化阶段和分化阶段) |
附件-4 游泳实验课教学满意度调查表 |
附件-5 专家访谈题纲 |
附件-6 部分实验数据 |
个人简历 |
(4)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方法 |
(一)本选题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研究方法 |
四、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器乐演奏过程中生理变化过程研究 |
第一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肢体变化的运动程序 |
一、器乐演奏基本过程概述 |
二、器乐演奏过程中的肢体运动过程概述 |
三、器乐演奏过程中的神经控制系统 |
第二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控制 |
一、器乐演奏过程中呼吸的概述 |
二、气息运用的具体操作范式 |
三、呼吸的练习方法 |
四、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学习与记忆 |
第三节 反直觉组块视角下肢体变化的应用研究 |
一、乐器演奏与学习记忆的关联性 |
二、演奏者学习记忆模型及其结果运用 |
三、反直觉组块的实践研究 |
第二章 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研究 |
第一节 演奏者的渐进放松训练 |
一、渐进放松训练概述 |
二、分阶段进行渐进放松训练 |
第二节 演奏者的系统脱敏训练 |
一、系统脱敏疗法概述 |
二、心理分析师帮助演奏者进行舞台脱敏的步骤如下 |
第三节 演奏者的模拟训练 |
一、模拟训练概述 |
二、模拟演出的实践准备 |
第四节 演奏者的表象训练 |
第三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的生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生理问题类型分析 |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类型 |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处置方式 |
三、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自我调节 |
第二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实践研究 |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结果概述 |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具体图表分析 |
第三节 缓解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途径 |
一、正念减压疗法 |
二、中国特色正念治疗方法 |
三、缓解演奏者生理损伤的自我意识训练疗法 |
第四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综合治疗案例分析 |
第四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类型分析 |
第二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理论解析 |
一、演奏者舞台自信理论模型 |
二、演奏者舞台表演自信的培养 |
三、演奏者自信缺失的治疗性补足 |
第三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应用研究 |
一、舞台自信提升低自尊案例分析 |
二、童年创伤案例分析 |
三、后现代主义短期焦点治疗案例分析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甘肃省高师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实施现状研究 ——以甘肃省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工具 |
(五)研究过程 |
三、甘肃省S大学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实施现状调查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归整 |
(二)访谈结果归整 |
(三)课堂观察结果归整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教学的两大主体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内容 |
(四)教学方法 |
(五)教学评价 |
(六)元学习意识 |
(七)小结 |
五、甘肃省高师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实施改进的思考 |
(一)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由浅入深,完整框架 |
(二)细化教学方法——注重启发,首尾相顾 |
(三)强化教学评价——提高效率,优化质量 |
(四)增强元学习意识——细化引导,掌握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一 甘肃省S大学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甘肃省S大学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实施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甘肃省S大学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甘肃省S大学舞蹈表演专业毕业生单位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六 图表目录 |
(6)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音乐表演提升指南 |
1.1,第I,II和III部分简介 |
1.1.1,第一部分:前景和限制因素 |
1.1.2,第二部分:练习策略 |
1.1.3,第三部分:技法和干预措施 |
1.2,提升的潜力 |
1.2.1,生理和心理的提升 |
1.2.2,管理和克服障碍 |
1.3,选择针对个人的提升项目 |
1.4,结语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现音乐卓越性的总体审视 |
2.1,练习量:十年法则 |
2.2,练习的质量 |
2.3,卓越音乐的基本特征 |
2.3.1,专注 |
2.3.2,目标设定 |
2.3.3,自我评估 |
2.3.4,策略 |
2.3.5,大局 |
2.3.6,警告 |
2.4,音乐卓越的社会心理先决条件 |
2.4.1,动力来源 |
2.4.2,归因 |
2.4.3,自我效能 |
2.5,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管理音乐表演的身体需求 |
3.1,调查 |
3.2,特殊医学诊断 |
3.2.1,结构性疾病 |
3.2.2,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
3.3,非结构性肌肉骨骼问题 |
3.3.1,一般说明 |
3.3.2,独奏乐器 |
3.3.3,预防伤害的一般建议 |
3.4,结论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衡量音乐表演的提升 |
4.1,评估音乐表演的过程 |
4.2,音乐的价值 |
4.3,测量误差 |
4.4,音乐外的因素 |
4.4.1,与表演者相关的方面 |
4.4.2,环境相关方面 |
4.4.3,评估者的特征 |
4.5,非音乐因素 |
4.5.1,偏见 |
4.5.2,表演顺序 |
4.6,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乔哈里窗格 |
4.7,总结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个人练习的策略 |
5.1,个人练习:历史性考察 |
5.2,规划和准备策略 |
5.2.1,活动选择和组织的策略 |
5.2.2,设定目的和目标的策略 |
5.2.3,时间管理策略 |
5.3,执行策略 |
5.3.1,排练策略 |
5.3.2 把练习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策略 |
5.3.3,公开表演的准备策略 |
5.4,评估策略 |
5.4.1,评估的必要性 |
5.4.2,流程评估策略 |
5.5,元策略 |
5.5.1,关于策略的知识 |
5.5.2,策略的控制和调节 |
5.6,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记忆音乐的策略 |
7.1, 记忆:结构和一般建议 |
7.1.1,结构 |
7.1.2,一般性建议 |
7.2,音乐的记忆 |
7.2.1,死记硬背 |
7.2.2,记忆视觉信息 |
7.2.3,用耳朵记忆 |
7.2.4,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想象的声音 |
7.2.5,开发并运用概念记忆 |
7.2.6,歌唱家的记忆策略:将词与曲结合起来 |
7.3,结论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体能 |
9.1,背景 |
9.2,长期运动 |
9.3,临场运动 |
9.4,与音乐家合作的研究 |
9.4.1,长期运动与音乐表演 |
9.4.2,临场运动与音乐表演 |
9.4.3,学生的主观回应 |
9.5,给音乐家的指导原则 |
9.6,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亚历山大技法 |
10.1,亚历山大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
10.2,亚历山大技法与科学 |
10.3,普通人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
10.4,对音乐家的研究 |
10.4.1,生理学研究 |
10.4.2,行为研究 |
10.5,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着作和期刊文章 |
音乐期刊文章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生理性自我调节:生物反馈和神经反馈 |
11.1,生物反馈 |
11.2,生物反馈与音乐表演 |
11.3,神经反馈 |
11.4,神经反馈与注意力 |
11.5,神经反馈与放松 |
11.6,音乐家的神经反馈与表演提升 |
11.6.1,增强注意力 |
11.6.2,抵达演奏的巅峰 |
11.7,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心智技能训练 |
12.1,放松 |
12.2,心智排练 |
12.2.1,心智排练简介 |
12.2.2,唤起的符号和图象 |
12.3,针对特定的表演情况使用和开发心智技能 |
12.3.1,表演前的常规活动 |
12.3.2,专注 |
12.3.3,理想的表演状态和模拟 |
12.4,运用心智技能进行长期学习,并为表演做准备 |
12.5,总结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
13.1,表现力的本质 |
13.1.1,关于表现力的常见误解 |
13.1.2,来自实证研究的观点 |
13.2,一种新颖的方法: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
13.2.1,关于有的用教学策略的标准 |
13.2.2,透镜模型 |
13.2.3,认知反馈 |
13.2.4,认知反馈研究 |
13.2.5,认知反馈方法的通用性 |
13.2.6,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
13.3,结论 |
致谢 |
注释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药物与音乐表演 |
14.1,作为精神运动性任务的音乐表演 |
14.1.1,焦虑对精神运动性表演的影响 |
14.2,药物种类 |
14.2.1,生活型药物 |
14.2.2,处方药 |
14.2.3,违禁药物 |
14.3,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结语:展望提升音乐表演品质的愿景 |
附录 培养天才音乐家的新路径——评《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 |
引言 |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
二、音乐家的成才新路径 |
1, 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如何练习 |
2,提升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
3,影响表演的限制性因素 |
三、多学科联合对音乐表演的价值 |
1,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现代科学方法 |
2,新学科技术的联合参与 |
四、译者翻译心得与研究浅思 |
1,中英文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2,成语、多意词以及引申含义的翻译 |
3,音乐表演研究文献翻译中的跨学科术语 |
4,跨学科音乐文献翻译对译者素质的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简析大学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心理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一、演奏心理对钢琴演奏效果的影响 |
二、钢琴演奏者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 |
(一)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 |
(二)钢琴教学中所使用的传统练习方式 |
(三)教师对演奏效果的过度关注 |
(四)较差的心理控制能力 |
三、训练大学钢琴教学中演奏心理的实际方法 |
(一)采用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 |
(二)调整演奏前期的心理状态 |
(三)提供相对应的表演平台 |
(四)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
结 语 |
(8)论小提琴启蒙教学法及教材在当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方法 |
(三)总结 |
二、小提琴教学法 |
(一)铃木小提琴教学法 |
1、铃木生平 |
2、铃木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
3、铃木教学法的理念及手段 |
4、总结 |
(二)加拉米安小提琴教学法 |
1、加拉米安生平 |
2、加拉米安教学法产生背景及成就 |
3、加拉米安教学法理念 |
4、总结 |
(三)莱奥波尔德·奥尔教学法 |
1、莱奥波尔德·奥尔生平 |
2、奥尔教学法产生背景及成就 |
3、奥尔教学法理念 |
4、总结 |
(四)三种教学法对比探究 |
三、启蒙教学的基本探究 |
(一)基本音乐常识的掌握 |
1、五线谱入门 |
2、基本节奏训练 |
(二)左手技术运用探究 |
1、左手基本手型及按指探究 |
2、左手放松训练 |
3、技巧训练 |
(三)右手技巧运用探究 |
1、握弓要领及运弓要求 |
2、运弓类型研究 |
3、运弓中的音色及情感表达 |
(四)总结 |
四、不同教学环节中启蒙教材的运用 |
(一)音阶环节中教材分析 |
1、单音音阶分析 |
2、双音音阶分析 |
3、总结 |
(二)练习曲环节中教材分析 |
1、分弓练习 |
2、连弓练习 |
3、顿弓练习 |
4、换把练习 |
5、三连音练习 |
6、双音练习 |
(三)乐曲环节中教材分析 |
(四)总结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出台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政策背景下音乐运用于学校体育是必然趋势 |
1.1.2 体育功能性音乐应用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音乐的概述 |
2.1.2 功能性音乐的概述 |
2.1.3 体育功能性音乐的概念界定 |
2.1.4 身体素质的概念界定 |
2.2 体育音乐的功能 |
2.3 音乐在体育运动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
2.3.1 音乐在大众健身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2.3.2 音乐在竞赛训练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2.3.3 音乐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手段的相关研究 |
2.4.1 国内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手段的相关研究 |
2.4.2 国外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手段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实验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创新应用设计的前期分析 |
4.1.1 高中生对现有身体素质练习的评价分析 |
4.1.2 高中生对身体素质练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分析 |
4.1.3 高中生对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需求分析 |
4.1.4 高中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及喜爱风格类型选择分析 |
4.1.5 高中生对体育功能性音乐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应用认知现状与期待程度分析 |
4.1.6 高中生精神压力现状分析 |
4.1.6.1 高中生目前精神压力程度分析 |
4.1.6.2 高中生精神压力来源分析 |
4.1.6.3 高中生目前缓解精神压力的方式分析 |
4.2 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创新应用的设计 |
4.2.1 体育功能性音乐创新应用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设计的指导思想 |
4.2.2 体育功能性音乐创新应用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设计的理论依据 |
4.2.3 体育功能性音乐创新应用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的设计原则 |
4.2.4 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创新应用内容的整体设计 |
4.3 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创新应用的效果分析 |
4.3.1 实验前后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3.2 实验后受试者对体育功能性音乐应用于身体素质练习的反馈情况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高中一线体育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实验前指标筛选表 |
附录D 实验前指标确定表 |
附录E 问卷效度评价表 |
附录F 学生问卷一 |
附录G 学生问卷二 |
附录H 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应用示例 |
附录I 实验期间图片 |
个人简历 |
(10)表象训练法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表象训练的起源与定义 |
2.1.1 表象训练的起源 |
2.1.2 表象训练的定义 |
2.2 表象训练法的研究现状 |
2.2.1 表象训练法的作用 |
2.2.2 影响表象训练的因素 |
2.2.3 有效表象的关键 |
2.3 国内外有关表象训练的现状研究 |
2.3.1 目前我国表象训练法的现状 |
2.3.2 国外有关表象训练法的相关研究 |
2.4 少儿拉丁舞教学的相关研究 |
2.4.1 拉丁舞的起源 |
2.4.2 拉丁舞对少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
2.4.3 拉丁舞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
2.4.4 制约少儿拉丁舞教学的因素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拉丁舞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4.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横向对比 |
4.1.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纵向对比 |
4.1.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横向对比 |
4.2 中国国际标准舞艺术等级考试(CCAT)评分结果对比分析 |
4.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舞蹈评分对比分析 |
4.3.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横向对比分析 |
4.3.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纵向对比分析 |
4.3.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横向对比 |
4.4 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4.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横向对比分析 |
4.4.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纵向对比 |
4.4.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横向对比 |
5 讨论与分析 |
5.1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的拉丁舞学习兴趣影响 |
5.1.1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运动参与程度的影响 |
5.1.2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舞蹈学习积极兴趣的影响 |
5.1.3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舞蹈消极兴趣的影响 |
5.1.4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5.1.5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总体舞蹈学习兴趣的影响 |
5.2 表象训练法学生舞蹈技术水平的影响 |
5.2.1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技术考试成绩的影响 |
5.2.2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的舞蹈基本姿态的影响 |
5.2.3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舞蹈运动品质的影响 |
5.2.4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舞蹈的动作时值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影响 |
5.2.5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舞蹈表演的整体性影响 |
5.3 拉丁舞练习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影响 |
5.3.1 拉丁舞练习对学生的速度素质的影响 |
5.3.2 拉丁舞练习对学生的耐力素质的影响 |
5.3.3 拉丁舞练习对学生的灵敏素质的影响 |
5.3.4 拉丁舞练习对学生力量素质的影响 |
5.3.5 拉丁舞练习对学生的柔韧素质的影响 |
5.3.6 表象训练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良性刺激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 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 C 技术等级打分表 |
附录 D 体育舞蹈评分细则 |
附录 E 对照组教学流程 |
附件 F 实验组教学流程 |
附件 G 教学计划 |
10 个人简历 |
四、放松的心理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心理学视域: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动觉表象”研究[J]. 皮欢. 音乐探索, 2022(01)
- [2]“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刘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系统脱敏法在儿童游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徐杰.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4]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D]. Yu-Lun Gerke Yang.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5]甘肃省高师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实施现状研究 ——以甘肃省S大学为例[D]. 赵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D]. 孙荣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7]简析大学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心理训练[J]. 张海楠. 黄河之声, 2020(22)
- [8]论小提琴启蒙教学法及教材在当下的应用[D]. 赵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体育功能性音乐在高中生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 冯殊.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10]表象训练法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王金龙.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标签: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