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判断运动的强度与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杨勇涛,万敏,万贤齐[1](2021)在《大强度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30 min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48名18~24岁(男女各24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大强度间歇运动组、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和控制组,每组各16名,运动前后进行执行功能测试。大强度间歇运动,共6组,每组150 s不低于85%HRmax的全速爬楼梯和150 s 50%HRmax主动恢复时间;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以60%~70%HRmax完成30 min运动;控制组不做任何身体活动。结果: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抑制功能的影响显着优于大强度间歇运动和控制组,大强度间歇运动和控制组没有显着差异;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刷新功能的影响显着优于控制组,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转换功能有一定积极影响,但与控制组相比没有显着差异。结论: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均能够改善大学生执行功能;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和转换均有影响,尤其是对抑制和刷新有显着促进作用,大强度间歇运动更有利于刷新和转换功能的改善。
蔡春先,张运亮,朱艳彤,冯淑瑞,刘杰[2](2021)在《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及其延迟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究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及其延迟效益。方法:以5年级小学生为实验对象,依据跳绳的节奏将其随机分成低强度组(LIIT组)、中强度组(MIIT组)和高强度组(HIIT组),各组按照运动方案进行跳绳干预。运动前、运动后0.5 h、运动后48 h均使用儿童执行功能测量工具,运用Flanker任务、2-back任务、More-odd shifting任务全面评价小学生的抑制、刷新、转换3个子功能。结果:1)抑制功能。HIIT组和MIIT组在不同时间点上完成Flanker任务的反应时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LIIT组则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2)刷新功能。HIIT组和LIIT组在不同时间点上完成2-back任务的反应时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MIIT组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3)转换功能。HIIT组在不同时间点上完成More-odd shifting任务的反应时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而MIIT组和LIIT组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4)在运动后0.5 h,中强度组、低强度组与高强度组完成More-odd shifting任务的反应时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运动后48 h,不同强度实验组完成More-odd shifting任务的反应时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对儿童执行功能的促进作用不同,中强度间歇运动对儿童执行功能的促进作用更显着。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的促进有一定的延迟效益,效益延迟时间与运动强度有关。
练兴杨[3](2021)在《基于协同过滤模型的运动处方生成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健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运动习惯的养成,因此运动处方的应用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现有运动处方生成方法存在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运动计划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结合运动处方的相关理论,研究并设计出一种个性化运动处方生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运动处方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构建出一种基于胶囊神经网络的运动风险监测模型,进一步降低运动过程中的风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运动需求与运动项目的关系,本文对运动项目的功能属性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将聚焦系数矩阵融入协同过滤计算中,获得针对特定需求的运动项目适应度值,并以此为依据筛选符合预期的运动项目;另一方面,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计算运动处方参数,保证运动处方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其次,面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构建出一种基于胶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向量神经元提取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心律数据特征,并基于此特征对运动风险进行预估,从而避免运动过程中危险状况的发生。此外,基于向量神经元的胶囊神经网络可以提取特征之间的关联信息,使其对数据中的噪声干扰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最后,针对上述模型在实践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反馈调节机制的运动处方管理流程,通过测试数据集的仿真实验,一方面,验证了融合聚焦系数矩阵的协同过滤算法在运动项目筛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准确度和稀疏性;另一方面,验证了基于胶囊神经网络的运动风险监测模型在噪声干扰环境下,对心律失常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和可靠性。
吴雪玲[4](2021)在《运动强度对定向越野运动员空间定位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
李刚[5](2021)在《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老龄化正持续加深,形势十分严峻。在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政策规划引领和市场创新驱动的共同作用下,体医融合不断推进,运动干预、慢病防治、健康促进、体质评估、运动监控、运动康复等产品与服务不断形成,各种运动健康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运动健康服务逐渐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渠道。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日益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以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服务主导逻辑理论、MOA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层进行分析,探讨了运动健康服务、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理论,按照“动因-行为-结果”的逻辑主线构建了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分析框架,并系统分析了各要素的内涵与维度,实证揭示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运动健康服务是指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导向,以运动干预为手段,通过体医部门协同、技术融合、资源整合等方式,提供运动干预慢性病、运动康复、运动促进健康等方面的服务。运动健康服务具有产品混合性、对象广泛性、过程融合性、价值多样性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从功能属性和消费需求角度,运动健康服务可划分为健康修复类、健康维护类和健康促进类;从产业角度,运动健康服务运可划分为运动医疗服务、运动健身服务、运动信息服务、运动保险服务、运动组织管理服务以及运动装备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等。运动健康服务作为一项综合性服务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其划分为核心、次核心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第二,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的顾客参与具有独特内涵,在参与方式上具有体育参与和服务参与双重属性,在服务生产方式上兼具合作生产和独自生产;其特征包括主动健康、全程参与、沉浸体验;在类型划分方面,按照参与动机可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按照参与强度可分为强参与和弱参与。企业不能直接提供价值,只能提供价值主张,顾客在价值共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投入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运动经验等资源;顾客价值内生于合作生产之中,并由顾客感知获得;顾客价值有着较为复杂的高阶结构,包括显性价值(如健康促进、慢病干预、愉悦身心、健康生活、休闲娱乐等)和隐性价值(包括降低医疗支出,提高劳动能力,促进家庭和睦及社区和谐等)。第三,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涉及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顾客参与和顾客价值5个核心范畴及其14个主范畴,其中,参与动机包括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参与机会包括地理可达性、内容可适性,参与能力包括知识储备、身体能力,顾客参与包括人际互动、信息分享和合作行为,顾客价值包括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学习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三者均能显着正向影响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参与动机通过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间接作用与顾客参与。顾客参与显着正向影响顾客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新时代我国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逐渐发生变化,健康服务发展逻辑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发展理念,转向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转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由此建议政府部门要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庄薇[6](2021)在《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工作记忆及上肢双任务动作控制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在短时间内记忆并将记忆内容用于当下执行任务的认知能力。研究表明工作记忆能力的优劣和学业表现、竞技运动表现及老年人群的平衡控制能力存在一定的关联性。N-back测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工作记忆测试方法。该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当前刺激与之前间隔N个的刺激是否一致。然而,现实生活中工作记忆的使用常常处于复杂的周围环境且伴随着其他的任务。因此,在安静的实验室环境中完成的N-back测试是否能够如实反应现实场景中的工作记忆能力有待进一步论证。近年来,对工作记忆增进方法的探讨逐渐丰富,无创脑刺激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技术在颅骨施加微弱的电流达到调节神经兴奋性的目的。其中经颅交流电刺激在实现弱电流刺激的前提下夹带特定的频率,实现基于功能的特异性频率段震荡。该刺激方法被认为具有改善认知能力的潜力。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经颅交流电刺激可以改善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等在内的多种认知能力。经颅交流电刺激是否能够增进现实场景中的工作记忆能力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本研究总结为以下三个主要目的:(1)、根据N-back范式的任务模式,设计结合了动作和认知任务的双任务测试方法,探讨该双任务与N-back任务之间的关联程度。同时验证记忆负荷对N-back测试及双任务测试正确率、反应时的影响。(2)、运用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对双任务动作表现做出描述,对比单任务(仅动作任务)和双任务条件下上肢运动特征及环节协调的变化。探究双任务场景下产生的任务消耗(任务成本)及动作控制的改变。(3)、探究经颅交流电刺激对N-back及双任务正确率、反应时及双任务情境下上肢运动特征及多环节协调的影响。验证经颅交流电刺激技术在工作记忆改善上发挥的调控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设计为随机双盲交叉实验。共招募16名健康男性大学生。每名被试访问实验室两次,随机接受经颅交流真刺激和伪刺激。每次访问的刺激前后分别进行N-back范式测试和双任务测试。经颅交流电刺激使用德国Neuroconn公司的经颅电刺激设备实施。采用4×1高精度刺激方案,峰值电流2毫安(峰-峰值4毫安),刺激频率5Hz,刺激时长20分钟,刺激脑区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按照国际10-20脑电系统定位,中心电极放置于F3点,周围电极放置于FC3、F5、AF3、F1。N-back测试范式在独立安静的房间中完成,包含两个难度等级(1-back和2-back),刺激素材使用大写英文字母。在1-back任务中被试需要判断当前出现的字母和上一个字母是否一致(2-back类推)。使用E-prime系统采集和计算正确率及反应时。本研究中所设计的双任务测试为投掷(动作任务)叠加N-back(认知任务)的形式,同样设置了1-back和2-back两个难度水平。除此为检验双任务对动作控制的改变,研究中还同时设置了单任务条件(仅动作任务)。测试的刺激材料为向前、向左、向右三个方向的箭头。在1-back任务条件下,被试需要在当前刺激出现时,回忆并按照前一个箭头方向投掷(2-back以此类推)。单任务条件被试仅需根据当前出现的箭头方向做出投掷。使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采样频率100Hz)采集生物力学数据,并将数据导入Visual3D软件计算上肢关节运动学指标和关节协调性指标。统计学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记忆负荷对N-back、双任务正确率及反应时的影响)、皮尔逊相关性分析(验证N-back测试表现和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联性)、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验证记双任务对动作表现及动作控制的影响)、双因素(时间×组别)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验证经颅交流电刺激对N-back测试表现及双任务表现的影响)。各项统计指标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显着性水平设定为P<0.05。研究结果(1)、N-back测试的正确率及反应时受到记忆负荷的显着影响。随着记忆难度的增加,正确率均显着降低(p=0.001),反应时均显着延长(p=0.001)。记忆负荷对双任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正确率,随着难度的增加正确率显着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正确率和反应时的指标上两项任务的相关性较低。(2)、和单任务相比,双任务的动作时长、投出速度、最大加速度(加速)、最大加速度(减速)等指标上出现显着性差异:2-back条件下动作时长相较于单任务显着增加(p=0.009);1-back和2-back任务出手速度相比于单任务条件均显着减小(p=0.035,p=0.001);1-back条件下最大加速度显着减小(p=0.019);2-back条件下最大减速度显着增加(p=0.017)。关节协调性在1-back条件下产生变化,肘-腕关节角-角图拟合曲线斜率相比于单任务条件产生显着降低(p=0.018)。(3)、经颅交流电刺激对N-back测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快反应时。但真刺激和假刺激都产生了显着性改变:1-back(p=0.006,p=0.016)、2-back(p=0.004,p=0.008)。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双任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正确率,且只有真刺激存在显着性:1-back(p=0.004)、2-back(p=0.023)。手部最大减速度在真刺激后显着增加(p=0.040),但该结果仅出现在单任务条件下。经颅交流电刺激对上肢运动学的影响主要呈现在1-back任务中,真刺激后腕关节活动范围(p=0.019)、腕关节角速度峰值显着增加(p=0.025)。2-back条件的双任务消耗(成本)在真刺激后显着下降(p=0.026)。1-back任务中,肘-腕关节角-角图拟合曲线斜率在真刺激后出现显着增加(p<0.001),2-back任务中真、伪刺激前后该指标变化出现相异趋势。真刺激后该指标显着降低(p<0.001),伪刺激后该指标显着增加(p<0.001)。研究结论(1)、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结合投掷动作和工作记忆的新的测试任务。该任务与N-back任务不同,相关性也较弱。由于该任务的复杂性更贴近现实场景,因此可将该新任务视为一种更具实用意义的工作记忆检验方法,用以综合评定被试在认知、动作交错环境下的工作记忆。(2)、本研究中设计的工作记忆测试方法,可看作是一项认知-动作的双任务测试。随着认知任务难度的增加,被试的双任务消耗增加,动作任务表现下降。具体表现在投掷正确率降低、出手速度减缓、动作时间增长、加速度减慢、减速度加快等指标的变化上,且上肢肘-腕关节协调度变差。(3)、本研究中使用的经颅交流电刺激方案对工作记忆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既体现在N-back任务表现上(反应时加快),也体现在动作-认知双任务表现上(正确率提高)。尤其是对动作-认知双任务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显着提高了投掷的正确率。上肢腕关节的运动特征也在接受刺激后发生了变化,体现在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加、关节角速度峰值增大。上肢肘-腕关节协调程度显着趋近于单任务状态,动作控制得到了优化。
李真岚[7](2021)在《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典型的临床特征之一,也是导致残疾和损伤的常见原因,表现为步速减慢、步幅短、拖曳步。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还会出现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日常活动需要步行的同时进行其他认知或运动任务,称为双任务。帕金森病患者在双任务活动中会发生步态的改变,出现步速降低、双支撑时间延长和步态变异性增加,从而增加跌倒风险,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本研究目的:(1)探讨不同任务活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步态的影响,筛选评估双任务步态异常的主要步态参数,初步判断步态参数改变与认知资源需求关系;(2)探讨不同任务活动对有冻结步态和非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步态与大脑前额叶活动的影响,确定步态参数改变与前额叶激活程度的关系;(3)比较12周五禽戏与拉伸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探讨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横断面研究探讨不同任务活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步态的影响,选取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各20人,要求受试者完成单任务(正常速度行走),以及在正常速度行走时分别完成跨障碍物、倒背数字、减法计算及回答问题,共5项任务。运用PKMAS电子步道及配套软件对步态参数进行采集和分析,比较受试者在完成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特点,筛选评估双任务步态异常的相关步态参数,判断步态参数改变与认知需求的关系。第二部分:选取有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和非冻结步态(non-freezing of gait,N-FOG)的帕金森病患者各12人。采用同第一部分的步态测试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在5种任务活动中的步态参数特点及双任务成本(dual task cost,DTC),同时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仪(f NIRS)测试在步行时大脑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Hb O2)的变化,确定步态参数改变与前额叶激活程度关系。第三部分:选取帕金森病患者40人,将其随机分配到五禽戏组和拉伸组,每组20人,每周训练2次,每次60分钟,共12周。在训练前后,采集患者完成5项任务活动中的步态参数、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情绪等数据。比较两种运动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在5种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干预效果,以及是否能改善平衡功能、移动能力、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研究结果:(1)与健康老年人比,帕金森病患者在单任务活动中的步速(cm/s)(90.33±8.39 vs 107.23±12.08)、步幅(cm)(84.95±19.21 vs 111.96±11.85)、步宽(cm)(7.60±2.62 vs 9.32±3.29)显着下降(P<0.05),双支撑时间(sec)(0.37±0.12vs 0.27±0.0)和双支撑%(32.95±7.28 vs 25.30±2.84)要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而步幅变异性与双支撑时间变异性在两组受试者中无显着性差异。帕金森病患者在倒背数字、减法计算和回答问题活动中的步速(cm/s)(55.77±17.72 vs84.24±16.42,55.49±16.77 vs 76.63±18.67,52.99±16.21 vs 73.33±16.76)、步幅(cm)(69.55±19.65 vs 96.98±7.78,68.45±17.79 vs 93.54±9.04,66.23±18.07 vs90.16±8.75)低于健康老年人(P<0.05),而双支撑时间(sec)(0.51±0.20 vs0.38±0.15,0.53±0.21 vs 0.43±0.18,0.53±0.16 vs 0.38±0.07)和双支撑%(38.91±9.19 vs29.35±3.36,40.51±9.14 vs 30.17±3.83,40.90±8.43 vs 30.65±3.53)显着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2)FOG组在单任务和双任务步行中的步速(cm/s)下降(73.50±24.29→50.69±23.66),步幅(cm)减少(84.86±20.48→65.73±23.51),双支撑%增加(34.18±9.09→43.21±15.12)。FOG组在倒背数字和减法计算中的DTC步速(%)(-31.78±25.76,-32.61±23.74),DTC步幅(%)(-23.84±18.95,-24.91±16.46)及DTC双支撑(%)(26.10±25.48,22.04±21.35)高于回答问题(-28.77±28.49,-21.80±18.99,20.84±21.79)。N-FOG组在减法计算中的DTC步速(%)(-20.20±14.07)要高于倒背数字(-15.77±17.35)和回答问题(-18.93±28.91),在回答问题中的DTC步幅(%)和DTC双支撑(%)(-16.93±20.17,27.29±43.40)要高于倒背数字(-10.38±11.73,13.69±12.89)和减法计算(-13.83±9.88,14.16±16.64)。FOG组在倒背数字和减法计算中PFC激活程度要高于其他任务(P<0.05),而N-FOG组在倒背数字中PFC激活程度显着增加(P<0.05)。(3)12周运动干预后,五禽戏组单任务的步速(cm/s)增加(91.03±9.34→97.42±10.85),步幅(cm)增加(101.92±11.57→107.78±10.57),跨障碍物中的双支撑%下降(26.19±4.59→24.15±3.60),减法计算中的步幅(cm)增加(77.69±13.03→82.73±10.39)。拉伸组单任务的双支撑%下降(33.27±7.79→31.36±8.19),跨障碍物中的步速(cm/s)增加(74.14±24.52→78.53±23.96)以及倒背数字中的步幅变异性下降(18.71±12.37→15.75±11.53)。五禽戏组中,PD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分提高(20.05±7.18→24.52±4.20)、移动能力增加(11.43±3.48→10.05±2.01)、认知评分(28.90±1.67→29.00±1.14)、情绪评分降低(12.28±9.05→8.39±5.87)及生活质量评分降低(30.00±17.24→22.37±15.88),表明五禽戏能改善平衡功能、移动能力、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研究结论:(1)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执行减法计算、倒背数字和回答问题的步速、步幅、步频、双支撑时间和双支撑百分比变化要大于健康老年人,可作为评估双任务步态异常的主要参数,且步态参数的改变可能与认知需求有关,(2)有冻结步态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双任务步行中的步速减慢,步幅缩短,双支撑百分比延长,在倒背数字、减法计算及回答问题中的双任务成本明显增加,需激活前额叶的活动,以获得认知资源弥补步行功能的下降。(3)五禽戏能提高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单任务中的步速、步幅以及双任务中步幅、降低双支撑百分比,并且能改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拉伸训练能降低单任务中的双支撑百分比和双任务中的步幅变异性,应根据步态参数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干预方法。
陈一凡[8](2021)在《有氧运动对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药物渴求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非法药物的滥用和成瘾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已有理论指出药物成瘾是一种前额皮层受损导致的反应抑制和凸显性归因受损。前额皮层受药物作用而损伤后,额叶-基底神经节通路的正常运转遭到破坏,伴随着执行功能的削弱,导致个体无法有效抑制对成瘾药物的冲动趋近。研究者们也普遍认为药物成瘾者行为执行功能的缺陷,是导致其成瘾行为模式的维持和戒断后出现复吸的重要心理基础。由此可见,提升成瘾者的执行功能对于提高戒断治疗成功率尤为关键。已有众多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增强大脑功能,说明通过有氧运动修复成瘾者受损的执行功能,以减少药物渴求和复吸行为具有可行性。目前,已有研究者发现了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通过显着提升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反应抑制能力,缓解药物渴求。然而,对于执行功能的其他子成分,冲突抑制和工作记忆在有氧运动对药物渴求影响中的作用研究还比较缺乏。冲突抑制的缺陷能够预测成瘾者戒断后的复吸行为,是影响戒断治疗的关键;工作记忆也与复吸行为密切相关,工作记忆受损会导致个体更易收到反复用药行为的干扰,进而影响戒断效果。因此,了解有氧运动对成瘾者冲突抑制和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其与降低药物渴求的关系十分必要。根据已有研究,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在运动过程中增加大脑血氧含量,实现脑区活性的增强,促进执行功能的改善。同时,先前的研究提示在正常人群中,有氧运动引起的大脑血氧含量增加会在前额皮层呈现出强度依赖性,即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脑区神经活动也会随之增强。但是在前额皮层受损的甲基苯丙胺成瘾者中,是否还存在运动强度与运动效果的正性关系仍需要实证研究来明确。此外,既有研究多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干预,高等强度有氧运动对药物成瘾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未清晰,不同强度运动在皮层加工方面的潜在差异是否会体现在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作用上,进而影响药物渴求的变化程度仍需要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拟采用三个研究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研究一以前额皮层血氧反应的变化为靶点,借助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 NIRS)从皮层加工特征上考察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导致的药物成瘾者前额皮层活动差异。结果显示,对于甲基苯丙胺成瘾人群,相较于中等强度,前额皮层神经活动在高等强度的急性有氧运动过程中提升更明显。接着,通过研究二,从外显的行为表现和内部的皮层加工双角度探测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降低药物渴求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虽然急性有氧运动没有显着降低成瘾者的药物渴求,但发现了高等强度的急性有氧运动在提高药物线索反应和冲突抑制加工期间部分腹外侧和背外侧前额叶的神经活动水平的优势。最后,通过研究三考察冲突抑制和工作记忆在长期有氧运动对药物渴求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探索有氧运动影响药物成瘾者渴求度的认知神经机制。结果显示,高等强度的长期有氧运动能够显着降低成瘾者的药物渴求度和提高工作记忆刷新水平,同时增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脑区的神经活动,中等强度的运动干预则无显着性影响;并且,工作记忆的变化可以调节有氧运动对药物渴求的影响程度:对于工作记忆刷新能力提升的成瘾者,长期有氧运动可以显着降低其药物渴求,运动强度越高,药物渴求度降低也越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中等强度,高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更好地增强男性成瘾者在运动过程及工作记忆期间的前额皮层神经活动,从而降低其药物渴求度;此外,工作记忆可以显着调节有氧运动对药物渴求度的作用程度。对于工作记忆刷新功能提升的成瘾者,较高的运动强度能更有效地减缓其药物渴求。而高等强度运动在增强左侧DLPFC脑区神经活动上的优势,可能是造成运动强度和康复效果呈现正性关系的重要神经基础。
郑先常[9](2021)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推进专项化教学的实施尤为迫切。针对当前存在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涵仍需明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还需丰富、教学改革理论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专项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为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创新专项化教学效果评测的新手段;最后应用于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指标体系上海专项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改善建议,研究发现: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较,专项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以“运动专项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注重长效性机制的教学评价。2.遴选具有(1)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且具有博导资格的;(2)从事学校体育及相关领域,且具有较高热情的;(3)熟悉或参与到专项化教学改革的;(4)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配合度良好的四种标准的人员,组成13人的征询专家群,对初建的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修正。通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由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品德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一级指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道德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1204、0.1032、0.3329、0.3343和0.1092,其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见论文中表5-19。3.依据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初量表的设计与制作、测试变量的选取、量表的修正、量表的验证几个步骤,研制了包含28个题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4.参照相关研究对评价对象评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方法,其中,0.8分以上为高,0.6到0.79分为中,低于0.6分为低。本研究借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得分为0.716,总体处于中等等级。一级指标体育意识的得分为0.775、体育知识的得分为0.688、运动能力的得分为0.713、运动参与的得分为0.697,体育品德的得分为0.810。(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5个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得分上看专项化教学效果的纵向效果较好;男性学生在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好于女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男女生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5.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1)虽然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2)学生的专项运动体育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项运动技能性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应对措施:(1)多角度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项化教学效果;(2)默会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知识的获得;(3)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程序规范、方法合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得分符合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初衷,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研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3.通过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前专项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有效性。4.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专项化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褚昕宇[10](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二、如何判断运动的强度与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判断运动的强度与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大强度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认知任务 |
1.2.1 Stroop色词任务 |
1.2.2 2-back任务 |
1.2.3 大小奇偶转换任务 |
1.3 运动干预方案 |
1.4 试验程序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被试心率比较 |
2.2 抑制功能 |
2.3 刷新功能 |
2.4 转换功能 |
3 讨论 |
4 结论 |
(2)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及其延迟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程序 |
1.3 运动方案 |
1.4 执行功能测量 |
1.5 数理统计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在不同时间点儿童执行功能水平的描述 |
2.2 执行功能前测同质性检验 |
2.3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抑制功能的影响 |
2.3.1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抑制功能影响的方差分析 |
2.3.2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抑制功能影响的时程变化特征 |
2.3.3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抑制功能影响的时程变化特征的比较 |
2.4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刷新功能的影响 |
2.4.1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刷新功能影响的方差分析 |
2.4.2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刷新功能影响的时程变化特征 |
2.4.3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刷新功能影响的时程变化特征的比较 |
2.5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转换功能的影响 |
2.5.1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转换功能影响的方差分析 |
2.5.2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转换功能影响的时程变化特征 |
2.5.3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转换功能影响的时程变化特征的比较 |
3 分析与讨论 |
3.1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
3.2 不同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延迟效益 |
3.2.1 高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延迟效益 |
3.2.2 中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延迟效益 |
3.2.3 低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延迟效益 |
3.3 在不同时间节点3种强度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比较 |
4 结论 |
(3)基于协同过滤模型的运动处方生成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体育行业发展与运动处方应用研究现状 |
1.2.2 运动处方生成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运动处方参数计算研究现状 |
1.2.4 运动风险监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运动处方相关技术分析 |
2.1 运动处方制定规范 |
2.2 运动处方生成方法概述 |
2.2.1 传统运动处方生成体系 |
2.2.2 自动化方法生成运动处方 |
2.3 基于数据挖掘的运动处方生成技术分析 |
2.3.1 运动处方数据结构 |
2.3.2 运动处方生成的研究难点 |
2.3.3 针对运动处方生成的数据挖掘技术优缺点分析 |
2.3.4 协同过滤在运动处方生成中的应用分析 |
2.4 针对运动处方参数计算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分析 |
2.5 基于神经网络的运动监测方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运动处方生成方案设计 |
3.1 运动处方生成方案的主要内容 |
3.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3.3 针对运动处方生成的用户需求分析 |
3.4 运动处方生成方案 |
3.4.1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运动项目量化处理 |
3.4.2 改进基于内容的协同过滤算法计算相似性 |
3.4.3 基于相似度计算的运动项目筛选策略 |
3.5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运动参数计算 |
3.6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运动异常检测 |
3.7 本章小结 |
4 个性化运动处方应用系统设计 |
4.1 系统框架设计 |
4.2 数据存储与处理流程 |
4.3 运动者模型搭建 |
4.4 运动处方模型搭建 |
4.5 运动处方生成 |
4.6 运动处方实施与管理 |
4.6.1 运动处方管理与优化方法 |
4.6.2 基于反馈的运动处方参数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5 运动处方服务系统实现 |
5.1 系统搭建模式 |
5.2 系统开发环境 |
5.2.1 系统环境 |
5.2.2 远程连接与数据共享 |
5.3 系统结构 |
5.4 系统主要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诉求:人口老龄化急需发挥运动的健康促进价值 |
1.1.2 现实审视:“体医融合”催生多样化运动健康服务模式 |
1.1.3 国际经验:全民参与是政府完善健康保障体系的政策主张 |
1.1.4 趋势研判:健康社区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阵地 |
1.2 研究问题 |
1.2.1 实践问题 |
1.2.2 理论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要点梳析: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内容检视 |
2.1.1 运动干预、体力活动和科学健身的概念辨析 |
2.1.2 体医融合 |
2.1.3 运动健康意涵的演变历程 |
2.1.4 运动健康服务内涵的多视角审视 |
2.2 实践审视:国内外运动健康服务推进工作探索 |
2.2.1 政府在运动健康服务发展中富有成效的政策探索 |
2.2.2 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
2.3 总体概览:老年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剖析 |
2.3.1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现状与困境 |
2.3.2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 |
2.4 他山之况:顾客参与研究回顾 |
2.4.1 顾客参与的内涵 |
2.4.2 顾客参与的维度构成 |
2.4.3 顾客参与水平 |
2.4.4 顾客参与的前因变量 |
2.4.5 顾客参与的结果变量 |
2.5 理论基础 |
2.5.1 服务主导逻辑 |
2.5.2 MOA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基本理论 |
3.1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界定 |
3.1.1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的要素结构 |
3.1.2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要素分析 |
3.1.3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表达 |
3.2 运动健康服务的特征 |
3.2.1 产品混合性 |
3.2.2 对象广泛性 |
3.2.3 过程融合性 |
3.2.4 价值多样性 |
3.2.5 主动参与性 |
3.3 运动健康服务类型 |
3.4 运动健康服务的利益相关者 |
3.5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5.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分析框架 |
3.5.2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参与内涵、特征与类型 |
3.5.3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动因的理论分析 |
3.5.4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方法选择 |
4.1.2 案例选择 |
4.1.3 研究资料收集 |
4.2 案例介绍和研究发现 |
4.2.0 案例介绍 |
4.2.1 研究发现 |
4.3 案例研究结论 |
第5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质性分析 |
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流程 |
5.2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2.1 研究设计 |
5.2.2 质性分析过程 |
5.2.3 范畴提取与模型构建 |
5.3 模型阐述 |
5.3.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前因变量分析 |
5.3.2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维度阐释 |
5.3.3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价值内涵及维度阐释 |
5.3.4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量化分析 |
6.1 研究假设推导 |
6.1.1 基于MOA理论的运动健康服务参与研究假设 |
6.1.2 顾客参与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
6.2 研究量表设计 |
6.2.1 初始量表设计 |
6.2.2 研究量表纯化 |
6.2.3 正式量表设计 |
6.3 调查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
6.3.1 调查问卷设计 |
6.3.2 小样本测试 |
6.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6.4.1 数据收集 |
6.4.2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3 信度、效度检验 |
6.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7.2.2 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 |
7.2.3 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工作记忆及上肢双任务动作控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假设 |
1.4 研究创新点及意义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非侵入(无创)经颅电磁刺激技术 |
2.1.1 历史及简介 |
2.1.2 非侵入(无创)经颅电刺激技术的生理学机制 |
2.1.3 无创脑刺激技术的应用 |
2.1.4 小结 |
2.2 工作记忆及其增强技术 |
2.2.1 定义及研究简史 |
2.2.2 工作记忆与体育运动表现 |
2.2.3 工作记忆增强手段 |
2.2.4 小结 |
2.3 双任务研究 |
2.3.1 双任务定义及心理模型 |
2.3.2 双任务研究应用 |
2.3.3 相关研究进展 |
2.3.4 小结 |
2.4 总结 |
3 研究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2 受试者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经颅交流电刺激 |
3.3.2 N-back测试 |
3.3.3 生物力学测试 |
3.3.4 数据分析 |
3.3.5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正确率及反应时 |
4.1.1 N-back任务正确率及反应时 |
4.1.2 双任务正确率及反应时 |
4.1.3 N-back任务与双任务表现的关联度 |
4.2 双任务表现 |
4.2.1 时空参数 |
4.2.2 上肢运动特征 |
4.2.3 关节协调度 |
4.3 经颅交流电刺激效应 |
4.3.1 正确率及反应时 |
4.3.2 时空参数 |
4.3.3 上肢运动特征 |
4.3.4 关节协调度 |
5 讨论 |
5.1 正确率、反应时 |
5.2 双任务表现的测试评价 |
5.3 经颅交流电刺激的效果 |
5.4 综合讨论 |
6 研究结论 |
7 研究限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工作记忆的上肢双任务动作控制及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其的影响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电刺激不良反应调查问卷 |
附录 C 被试纳入排除调查问卷 |
附录 D Visual3D计算Pipeline文本 |
附录 E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假设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帕金森病的概述 |
1.1 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
1.2 帕金森病步态特点 |
2 帕金森病双任务步态障碍的特点 |
2.1 双任务步态的概念及双任务步态缺陷的表现 |
2.2 双任务步态损害的机制 |
3 步态评估方法 |
3.1 惯性传感器评估 |
3.2 可穿戴加速度计评估 |
3.3 快速双向360 度转身试验 |
3.4 步态分析系统评估 |
3.5 其他评估方法 |
4 脑功能成像运用于帕金森病步态的研究 |
4.1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对运动和认知功能的研究 |
4.2 影像学对帕金森病步行功能的研究 |
5 帕金森病步行功能障碍的干预方法 |
5.1 药物治疗 |
5.2 手术治疗 |
5.3 运动干预方法 |
5.3.1 抗阻训练 |
5.3.2 有氧训练 |
5.3.3 拉伸训练 |
5.3.4 平衡训练 |
5.3.5 提示疗法 |
5.3.6 中国传统体育运动 |
5.3.7 瑜伽 |
5.3.8 舞蹈 |
5.4 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
5.5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 |
5.6 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 |
5.7 水疗 |
5.8 帕金森病双任务步态训练 |
6 总结与展望 |
第三部分 不同任务活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步态的影响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试设备 |
2.3 测试指标 |
2.3.1 受试者基本情况、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
2.3.2 步态参数 |
2.4 测试过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受试者的基本特征 |
3.2 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在不同任务中步态参数比较 |
4 讨论 |
4.1 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单任务步态参数的比较 |
4.2 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单任务和双任务步态参数的比较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不同任务活动对有冻结步态和非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步态与大脑前额叶激活程度的影响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试流程 |
2.3 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分析 |
2.3.1 数据采集 |
2.3.2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冻结步态组与非冻结步态组基本特征比较 |
3.2 冻结步态组与非冻结步态组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比较 |
3.3 冻结步态组和非冻结步态组在不同任务活动中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HbO_2)变化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冻结步态组和非冻结步态组步态参数与双任务成本的比较 |
4.2 冻结步态组和非冻结步态组在不同任务活动中前额叶激活程度的比较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五禽戏与拉伸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试方法 |
2.2.1 测试设备 |
2.2.2 测试指标 |
2.3 测试流程 |
2.4 干预方法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的基线特征比较 |
3.2 患者的依从性和不良事件情况 |
3.3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干预前后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比较 |
3.3.1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单任务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
3.3.2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跨障碍物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
3.3.3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倒背数字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
3.3.4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减法计算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
3.3.5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回答问题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
3.4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
4 讨论 |
4.1 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在干预前后单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比较 |
4.2 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在干预前后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比较 |
4.3 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在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结论 |
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
(8)有氧运动对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药物渴求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文献综述(研究的理论依据) |
1.药物成瘾症状及治疗方法概述 |
1.1 药物成瘾基本症状 |
1.1.1 药物成瘾的行为表现 |
1.1.2 药物成瘾者的大脑活动特征 |
1.2 药物成瘾的治疗方法及现状 |
2.有氧运动的康复效益 |
2.1 有氧运动对正常人群的康复效果 |
2.2 有氧运动对特殊人群的康复效果 |
2.3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康复效果的差异 |
3.有氧运动干预对药物成瘾人群的康复效果 |
3.1 有氧运动干预成瘾治疗的理论基础 |
3.2 有氧运动干预成瘾治疗的实证研究 |
3.2.1 有氧运动对药物成瘾人群药物渴求的影响 |
3.2.2 有氧运动对药物成瘾人群执行功能的影响 |
3.3 不同强度运动干预成瘾康复的效果比较 |
3.4 执行功能的改善在药物成瘾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
3.4.1 执行功能变化对药物渴求行为的影响 |
3.4.2 执行功能调节有氧运动对药物渴求影响的神经基础 |
3.5 目前有氧运动干预药物成瘾治疗研究的不足 |
4.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在运动干预成瘾治疗中的应用 |
4.1 fNIRS在药物成瘾人群中的应用 |
4.1.1 fNIRS在药物成瘾人群药物渴求度研究中的应用 |
4.1.2 fNIRS在药物成瘾人群认知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4.2 fNIRS在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
三、问题提出 |
1.运动强度与成瘾者前额皮层活动变化的关系 |
2.冲突抑制或工作记忆是否在有氧运动影响药物渴求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一:急性有氧运动过程中前额皮层激活变化特征 |
1.引言 |
2.研究被试 |
3.有氧运动方案 |
4.fNIRS数据测量 |
5.数据处理 |
5.1 fNIRS数据预处理 |
5.2 统计分析 |
6.实验结果 |
6.1 不同运动强度对前额皮层活动的影响 |
6.2 不同运动强度对前额皮层功能连接的影响 |
7.讨论 |
8.小结 |
六、研究二:急性有氧运动对药物成瘾者行为表现的影响 |
1.引言 |
2.研究被试 |
3.实验任务 |
3.1 药物线索暴露任务 |
3.2 冲突抑制任务 |
3.3 工作记忆任务 |
3.4 运动干预方案 |
4.实验流程 |
5.fNIRS数据测量 |
6.数据处理 |
6.1 药物线索暴露任务 |
6.2 Stroop任务 |
6.3 2-back任务 |
6.4 统计分析 |
7.实验结果 |
7.1 不同强度急性有氧运动对药物线索反应的影响 |
7.1.1 行为学结果 |
7.1.2 fNIRS结果 |
7.2 不同强度急性有氧运动对冲突抑制的影响 |
7.2.1 行为学结果 |
7.2.2 fNIRS结果 |
7.3 不同强度急性有氧运动对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影响 |
7.3.1 行为学结果 |
7.3.2 fNIRS结果 |
8.讨论 |
8.1 不同强度急性有氧运动对成瘾者药物线索反应的影响差异 |
8.2 不同强度急性有氧运动对成瘾者执行功能的影响差异 |
9.小结 |
七、研究三:长期有氧运动对药物渴求的影响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联性 |
1.引言 |
2.研究被试 |
3.实验任务 |
3.1 药物线索暴露任务 |
3.2 冲突抑制任务 |
3.3 工作记忆任务 |
3.4 运动干预方案 |
4.fNIRS数据测量 |
5.实验流程 |
6.数据处理 |
7.实验结果 |
7.1 长期有氧运动对药物线索反应的影响 |
7.1.1 行为学结果 |
7.1.2 fNIRS结果 |
7.2 长期有氧运动对冲突抑制的影响 |
7.2.1 行为学结果 |
7.2.2 fNIRS结果 |
7.3 长期有氧运动运动对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影响 |
7.3.1 行为学结果 |
7.3.2 fNIRS结果 |
7.4 执行功能在长期有氧运动对药物渴求影响的调节作用 |
8.讨论 |
8.1 长期有氧运动有效改善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行为表现 |
8.2 长期有氧运动改善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行为表现的神经机制 |
8.3 执行功能的改善在有氧运动对药物渴求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
9.小结 |
八、总讨论 |
1.不同强度有氧运动治疗药物成瘾存在差异的神经机制 |
2.工作记忆刷新能力在有氧运动降低药物渴求度中的积极作用 |
3.研究创新性 |
4.不足与展望 |
九、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梳理 |
4.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探寻 |
4.3 本章小结 |
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5.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对象、原则和流程 |
5.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5.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修正与优化 |
5.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说明 |
5.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7 本章小结 |
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证 |
6.1 量表的研制 |
6.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7.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7.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分析 |
7.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
7.4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2 研究局限 |
8.3 展望 |
9 致谢 |
10 主要参考文献 |
11 附录 |
12 个人简历 |
(10)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习惯 |
2.1.1 习惯的定义 |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
2.2 体育锻炼习惯 |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相关理论基础 |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
3.1.2 跨理论模型 |
3.1.3 自我决定理论 |
3.1.4 社会认知理论 |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
4.2.3 问卷发放情况 |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
4.3.2 身体活动量 |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
4.4.1 访谈对象简介 |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
4.6 本章小结 |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
5.2.4 层次聚类分析 |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
10 致谢 |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
四、如何判断运动的强度与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强度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J]. 杨勇涛,万敏,万贤齐.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1(06)
- [2]间歇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及其延迟效益研究[J]. 蔡春先,张运亮,朱艳彤,冯淑瑞,刘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05)
- [3]基于协同过滤模型的运动处方生成技术研究与应用[D]. 练兴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运动强度对定向越野运动员空间定位能力的影响[D]. 吴雪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D]. 李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工作记忆及上肢双任务动作控制的影响研究[D]. 庄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7]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研究[D]. 李真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8]有氧运动对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药物渴求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D]. 陈一凡.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9]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郑先常.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10]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