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二甲苯的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宁术余[1](2018)在《间二甲苯和乙苯共氧化过程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精间苯二甲酸(PI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工业上主要采用间二甲苯(MX)液相氧化法生产。由于高纯度MX投资大、技术门槛高,使得PIA的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市场应用。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生产PIA的新工艺,该工艺以对二甲苯(PX)吸附装置产生的抽余液为原料,通过精馏分离出其中的邻二甲苯(OX)后,得到富含MX和少量乙苯(EB)的混合产品,再经过共氧化和提纯操作获得聚合级PIA产品。该工艺具有原料成本低、来源广的优势,大幅度降低了PIA的生产成本。为了实现这项工艺的工业化,本论文针对MX-EB的共氧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MC(Mid-Century)氧化工艺,研究了EB和MX在氧化过程中的异同,提出了EB氧化为BA的反应机理,并考察了 EB对MX-EB共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自由基浓度的影响,共氧化过程中EB的引入加快了MX的氧化反应速率;但MX和EB依旧按照各自的路径发生反应,在共氧化过程中分别氧化为间苯二甲酸(IA)和苯甲酸(BA),二者容易通过结晶、过滤、洗涤实现分离,得到纯净的IA。由MX和EB共氧化获取间苯二甲酸的方案可行。2.对MX-EB的共氧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氧化过程的影响,使用双曲型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回归,获得了各自的氧化动力学参数。该动力学模型可用于反应器的设计和共氧化反应的研究。3.采用平衡法测定了间苯二甲酸在醋酸+水+苯甲酸三元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研究了 BA对这一固-液相平衡的影响。使用NRTL方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78%。该溶解度数据和模型对结晶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在MX-EB共氧化工艺条件下,对粗间苯二甲酸滤饼的洗涤和重结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操作条件对BA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母液中BA含量高达9.07%的条件下,使用多级醋酸洗涤和重结晶的方法依然可以获得BA含量低于25 ppm的PIA产品。
徐蓓[2](2015)在《从裂解C9芳烃中提取苯乙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简要概述了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裂解C9芳烃资源的组成和性质,系统地总结了裂解C9芳烃的生产现状、用途及深加工工艺,对苯乙烯国内外制备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展望了裂解C9芳烃资源的未来发展前景;对比了国内外苯乙烯的精制方法,提出了采用减压连续精馏去重与减压萃取精馏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裂解C9芳烃资源中的苯乙烯组分,完善裂解C9芳烃深加工过程。建立了单级循环汽液平衡装置,分别测定与模拟了裂解C9芳烃与溶剂之间的汽液平衡数据(VLE DATE),计算各组分相对于苯乙烯的相对挥发度,根据相对挥发度筛选出最佳的萃取剂,为进一步的减压萃取精馏模拟及实验研究提供依据。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连续减压精馏去重进行模拟研究,考察塔板数、回流比、塔顶出料比、进料位置及压力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连续减压精馏去重的理论模拟数据,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建立连续减压精馏装置,在优化条件下,塔顶苯乙烯含量为62.31%,收率为95.90%。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减压萃取精馏实验进行模拟研究,考察溶剂比、回流比、塔顶出料比、塔板数及原料进料位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减压萃取精馏实验的优化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苯乙烯含量达到99.80%,收率达到95.57%;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建立减压萃取精馏装置,进行减压萃取精馏试验,考察塔板数、原料进料位置、萃取剂进料位置、溶剂比、回流比、塔顶出料量及塔底出料量对苯乙烯含量的影响,苯乙烯含量达到98.77%,收率97.23%,减压萃取精馏塔釜馏分经溶剂再生塔处理,萃取剂可循环使用。本课题采用连续减压精馏和减压萃取精馏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裂解C9芳烃资源中的苯乙烯组分,苯乙烯的纯度达到98.77%,过程总收率为83.91%,为进一步的工业放大试验提供依据。
王肖璟,薛丽丹,王传峰[3](2014)在《间甲基苯甲酸及其增塑剂合成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间甲基苯甲酸作为有机合成原料和农药的中间体,有着重要的工业价值和战略意义。因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用于甲基二乙胺和间甲基腈的合成,以及除草剂、驱逐剂和增塑剂等的生产,有关它的合成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间甲基苯甲酸的用途、制备方法的发展及相关增塑剂的合成等。
宁明才[4](2013)在《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性能改进及成型条件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硅铝比120的HZSM-5分子筛,以其为母体、以间二甲苯异构化为探针反应,进行了金属改性和成型条件研究。分别以La、Ce、Ni、Co、Zn和Sn的盐溶液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HZSM-5进行了单金属改性,所制备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和XRD、XPS、BET及Py-FTIR等表征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六种金属改性剂中,Zn较大幅度提高了对二甲苯选择性,性能最佳,适宜负载量为0.5%;La改性活性好,目的产物收率最高。基于单金属改性结果,考察了La-Zn和Ga-Zn双金属对HZSM-5分子筛的改性效应。所制备系列双金属改性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结果显示,1%La-0.5%Zn/HZSM-5和1%Ga-1%Zn/HZSM-5表现出相对更好的间二甲苯异构化性能。表征分析表明:金属改性未改变分子筛结构,优化了酸性分布,降低了B/L值,缩小了孔径。以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助挤剂、胶溶剂、粘合剂和扩孔剂等对HZSM-5分子筛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助挤剂和粘合剂对催化剂性能影响不大。不同胶溶剂中硝酸成型时活性最好,随其用量增加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用量8%时最大;不同扩孔中PEG200成型性能更优,随其含量增加活性提高,用量15%时效果最佳。(2)以8%的硝酸为胶溶剂最有利于增大成型分子筛强度;SB粉用量增加有助于提升成型强度;采用PEG200为扩孔剂时成型强度相对较高,但用量过大易导致反作用。(3)扩孔剂的加入可起到调控分子筛孔径的作用,在所考察的PEG系列扩孔剂中,分子筛孔径随所用扩孔剂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采用无机酸做胶溶剂时成型分子筛总酸量相对较大;随硝酸和PEG200用量增加,总酸量增加。(4)综合催化和物化性能,适宜成型条件为:水粉比0.5g/ml,投料质量比为HZSM-5:田菁粉:硝酸:SB粉:PEG200=100:2.5:8:30:10。
王海峰[5](2013)在《具有阶次约束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适应控制系统作为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详细研究了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参数估计和控制律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鲁棒性、抗干扰能力和抑制噪声的能力,并将其用于某间二甲苯吸附分离装置。在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将投影算法应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该算法通过放慢算法的收敛性来提高参数的更新速度,从而实现估计精度和估计速度之间的折中。提出了一种带有阶次约束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该控制器的设计依赖于对传统Diophantine方程解法的改进。通过扩展的Euclidean算法求解相应的Diophantine方程,从而实现最小阶次的极点配置。研究了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鲁棒性。仿真实验表明,引入的未建模动态特性对系统的控制效果影响较大,甚至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了自适应控制系统中参数估计器的抗干扰能力和抑制噪声的能力。在Simulink环境下,将外部干扰和白噪声从不同位置输入到自适应控制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参数估计值均能收敛至真值附近,这表明该参数估计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结合实际的炼油化工工业生产,将基于模型辨识自适应控制方案应用于某间二甲苯吸附分离装置。首先进行了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模型参数辨识,为后续的自适应控制提供了准确的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将本文设计的自适应控制系统与传统的PID控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既提高了阀门的响应速度,又减小了输出波动,使得输出能平稳快速的达到设定值。
吴士民[6](2013)在《改性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氧化间二甲苯制取间苯二甲酸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间苯二甲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原料,其主要生产工艺所采用的催化体系为Co-Mn-Br体系,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污染大。因此,开发无溴催化新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改性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取代溴化物,并考察了不同改性剂和改性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首先,考察了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铁、过硫酸钠以及硝酸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以及硝酸铁改性活性炭,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b)过硫酸钠和硝酸改性活性炭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过硫酸钠改性可以将催化剂活性提高14.17%,而硝酸改性可以将催化剂活性提高20.22%。然后,探讨了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硝酸浓度以及活性炭浸渍时间、浸渍温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结果表明:(a)硝酸浓度低于50%(vo1)时,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呈现先增强后降低,再增强的趋势,最佳的硝酸浓度为10%(vo1);(b)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性能呈现先提高后又降低的趋势,最佳的浸渍时间为8h;(c)随着浸渍温度的提高,催化剂活性呈现先增强,后降低,再增强的趋势,最佳的浸渍温度为45℃;(d)最佳的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分别为700℃和4h;(e)改性活性炭极性和亲水性的增强,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f)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黄集钺,刘志刚,刘凤智,徐一鸣,黄志勇[7](2012)在《间二甲苯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展望》文中提出综述了间二甲苯的性能特点、主要用途及国内外生产现状,对市场需求及下游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重点介绍了高纯度间二甲苯的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
崔小明[8](2009)在《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文中研究表明偏苯三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粉末涂料、环氧树脂固化剂、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聚酰亚胺绝缘漆等,其生产方法主要有硝酸氧化法、液相空气氧化法和间二甲苯法3种。2008年世界偏苯三酸酐的总生产能力约为31.0万t/a,消费量约为23.0万。中国偏苯三酸酐的生产能力约为10.5万t/a,消费量约为3.3万t/a。预计到2010年中国偏苯三酸酐的消费量将达到约4.1万t,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切不可盲目扩建产能。
张娇静,宋华[9](2009)在《间苯二甲酸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间苯二甲酸主要应用在不饱和聚酯树脂、PET聚酯树脂以及醇酸树脂方面,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中间体原料。对间苯二甲酸的6种制备工艺,即间二甲苯硫氧化法、间苯二腈水解法、硝酸氧化法、Chevron法、高锰酸钾氧化法和空气液相氧化法及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由此提出绿色氧化剂高铁酸钾氧化间二甲苯制间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
金栋,晓铭[10](2009)在《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文中指出偏苯三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粉末涂料、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聚酰亚胺绝缘漆等,其生产方法主要有硝酸氧化法、液相空气氧化法和间二甲苯法3种。介绍了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方法,用途以及国内生产和消费情况,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二、间二甲苯的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二甲苯的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间二甲苯和乙苯共氧化过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字符表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C_8芳烃的分离 |
1.1.1 精密精馏法 |
1.1.2 结晶分离法 |
1.1.3 吸附分离法 |
1.2 间苯二甲酸性质及用途 |
1.3 间苯二甲酸工业生产工艺 |
1.4 间苯二甲酸研究进展 |
1.4.1 新型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2 共氧化工艺研究进展 |
1.5 间二甲苯、乙苯空气液相氧化反应原理 |
1.5.1 间二甲苯氧化反应机理 |
1.5.2 间二甲苯氧化动力学模型 |
1.5.3 乙苯氧化过程研究进展 |
1.6 间苯二甲酸固-液相平衡研究进展 |
1.6.1 固-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 |
1.6.2 NRTL方程 |
1.6.3 间苯二甲酸固-液相平衡研究现状 |
2 MX、EB单独氧化及共氧化的实验研究 |
2.1 实验方案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步骤 |
2.1.4 实验条件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MX与EB单独氧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2 MX-EB共氧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MX-EB共氧化动力学 |
3.1 实验方案 |
3.2 动力学模型 |
3.3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
3.3.1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3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间苯二甲酸在醋酸+水+苯甲酸体系的固-液相平衡 |
4.1 间苯二甲酸溶解度测定实验 |
4.1.1 实验条件范围 |
4.1.2 实验装置与步骤 |
4.2 分析测试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置信度分析 |
4.3.2 间苯二甲酸溶解度测定结果 |
4.3.3 间苯二甲酸溶解度数据回归 |
4.3.4 苯甲酸对间苯二甲酸溶解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间苯二甲酸中苯甲酸脱除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案 |
5.1.1 洗涤实验 |
5.1.2 结晶提纯实验 |
5.1.3 分析测试方法 |
5.2 洗涤实验 |
5.2.1 溶剂种类的影响 |
5.2.2 洗涤温度的影响 |
5.2.3 HAc/CIA质量比的影响 |
5.2.4 BA初始浓度的影响 |
5.3 结晶提纯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2)从裂解C9芳烃中提取苯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裂解C_9芳烃的性质 |
1.2 裂解C_9芳烃的生产现状 |
1.3 裂解C_9芳烃的用途 |
1.4 裂解C_9芳烃的综合利用 |
1.4.1 生产C_9石油树脂 |
1.4.2 制备芳烃溶剂油 |
1.4.3 加氢制备高级芳烃溶剂油 |
1.4.4 生产混合二甲苯 |
1.4.5 提取单一组分的深加工工艺 |
1.5 苯乙烯的性质 |
1.6 苯乙烯的用途 |
1.6.1 聚苯乙烯树脂 |
1.6.2 AS树脂 |
1.6.3 ABS树脂 |
1.6.4 SBR橡胶 |
1.7 苯乙烯的生产技术 |
1.7.1 UOP/Lummus工艺 |
1.7.2 Fina/Badger工艺 |
1.7.3 BASF工艺 |
1.7.4 Halcon联产工艺 |
1.7.5 溶剂抽提法 |
1.7.6 SNOW工艺 |
1.7.7 CO_2氧化脱氢制备苯乙烯 |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萃取精馏溶剂的筛选研究 |
2.1 萃取精馏溶剂选择的原则 |
2.2 萃取溶剂的初步筛选 |
2.3 萃取溶剂的筛选实验 |
2.3.1 实验条件及装置 |
2.3.2 筛选实验 |
2.3.3 各种溶剂之间的分析对比 |
2.4 小结 |
第3章 减压去重精馏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
3.1 Aspen Plus软件介绍 |
3.2 物性方法的选择 |
3.3 模拟原理和模拟参数 |
3.3.1 模拟原理 |
3.3.2 模拟参数 |
3.4 减压连续精馏去重过程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 |
3.4.1 进料位置对裂解C_9芳烃分离的影响 |
3.4.2 塔顶出料比对裂解C_9芳烃分离的影响 |
3.4.3 回流比对裂解C_9芳烃分离的影响 |
3.4.4 塔板数对裂解C_9芳烃分离的影响 |
3.4.5 塔釜压力对裂解C_9芳烃分离的影响 |
3.5 减压连续精馏去重模拟结果 |
3.6 减压连续精馏去重实验 |
3.6.1 实验装置 |
3.6.2 分析方法 |
3.6.3 实验结果 |
3.7 小结 |
第4章 减压萃取精馏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
4.1 减压萃取精馏方案的确定 |
4.2 模拟原理及模拟条件 |
4.2.1 模拟原理 |
4.2.2 模拟条件 |
4.3 一次减压萃取精馏过程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 |
4.3.1 一次萃取溶剂比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3.2 一次萃取回流比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3.3 一次萃取塔板数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3.4 一次萃取原料进料位置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3.5 一次萃取塔顶出料比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3.6 一次萃取精馏模拟结果 |
4.4 二次减压萃取精馏过程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 |
4.4.1 二次萃取溶剂比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4.2 二次萃取回流比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4.3 二次萃取塔板数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4.4 二次萃取原料进料位置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4.5 二次萃取塔顶出料比对减压萃取精馏分离的影响 |
4.4.6 二次萃取精馏模拟结果 |
4.5 减压萃取精馏实验 |
4.5.1 实验装置 |
4.5.2 分析方法 |
4.5.3 一次萃取实验结果 |
4.5.4 二次萃取实验结果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间甲基苯甲酸及其增塑剂合成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间甲基苯甲酸的用途 |
1 间甲基苯甲酸合成 |
1.1 间甲基苯甲酸合成方法的发展 |
1.2 最佳合成方法和工艺流程及对其评价 |
2 间甲基苯甲酸酯增塑剂在防腐涂料中应用展望 |
3 结束语 |
(4)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性能改进及成型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二甲苯异构化反应机理、路径及影响因素 |
1.2.1 反应机理及路径 |
1.2.2 反应活性位及其影响因素 |
1.3 ZSM-5分子筛在二甲苯异构化中的应用 |
1.4 ZSM-5分子筛的金属改性 |
1.4.1 单金属改性 |
1.4.2 双金属改性 |
1.5 分子筛的成型研究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HZSM-5分子筛合成 |
2.2.2 Me/HZSM-5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成型 |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 |
2.4 产物分析 |
2.5 催化剂表征 |
2.5.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5.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5.3 氨-程序升温脱附表征(NH_3-TPD) |
2.5.4 孔结构测定(BET、压汞仪) |
2.5.5 吡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Py-FTIR) |
2.5.6 强度测定(颗粒强度测试仪) |
第三章 金属改性HZSM-5的催化性能研究 |
3.1 单金属改性的比较与筛选 |
3.2 Zn/HZSM-5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及表征 |
3.2.1 Zn/HZSM-5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3.2.2 Zn/HZSM-5催化剂的表征 |
3.3 La-Zn/HZSM-5催化剂的性能评价与表征 |
3.3.1 La-Zn/HZSM-5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3.3.2 La-Zn/HZSM-5催化剂的表征 |
3.4 Ga-Zn/HZSM-5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及表征 |
3.4.1 Ga-Zn/HZSM-5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3.4.2 Ga-Zn/HZSM-5催化剂的表征 |
3.5 金属改性催化剂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型条件对HZSM-5分子筛性能的影响 |
4.1 成型条件对HZSM-5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1 助挤剂用量的影响 |
4.1.2 胶溶剂的影响 |
4.1.3 粘合剂用量的影响 |
4.1.4 扩孔剂的影响 |
4.2 成型条件对HZSM-5物化性能的影响 |
4.2.1 成型催化剂的强度分析 |
4.2.2 成型催化剂的孔结构性质分析 |
4.2.3 成型条件对酸性的影响 |
4.3 稳定性试验及HZSM-5改性成型 |
4.3.1 稳定性试验 |
4.3.2 HZSM-5改性成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5)具有阶次约束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 |
1.1 引言 |
1.2 最小二乘法 |
1.2.1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
1.2.2 递推最小二乘法 |
1.2.3 投影算法 |
1.3 仿真实验 |
1.3.1 系统模型和估计算法实现 |
1.3.2 二阶系统的RLS参数估计 |
1.3.3 三阶系统的RLS参数估计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具有阶次约束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
2.1 引言 |
2.2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 |
2.2.1 线性控制器的一般结构 |
2.2.2 模型跟踪 |
2.2.3 相容性条件 |
2.2.4 最小阶次极点配置算法 |
2.3 求解DIOPHANTINE方程 |
2.4 仿真实验 |
2.4.1 仿真步骤 |
2.4.2 三阶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控制器的鲁棒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自适应控制器的稳定裕度 |
3.2.1 被控对象 |
3.2.2 稳定裕度 |
3.3 自适应控制器的鲁棒稳定性 |
3.3.1 未建模动态特性 |
3.3.2 未建模动态特性对闭环系统的影响 |
3.4 自适应控制器的抗干扰性 |
3.4.1 噪声存在于被控对象输出端 |
3.4.2 噪声存在于估计器的输入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适应控制在间二甲苯生产装置中的应用 |
4.1 组态软件 |
4.2 间二甲苯生产工艺简介 |
4.2.1 二甲苯的来源 |
4.2.2 间二甲苯的合成技术 |
4.3 自适应控制方案与普通PID控制方案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改性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氧化间二甲苯制取间苯二甲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间苯二甲酸的主要用途 |
1.2 间苯二甲酸的市场分析与展望 |
1.3 本课题开展的工作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间苯二甲酸的主要生产工艺 |
2.1.1 间二甲苯硫氧化法 |
2.1.2 间苯二腈水解法 |
2.1.3 硝酸氧化法 |
2.1.4 液相空气氧化法 |
2.2 间二甲苯催化氧化机理 |
2.3 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非溴催化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
2.3.1 对二甲苯非溴催化体系 |
2.3.2 间二甲苯非溴催化体系 |
2.4 杂多酸 |
2.4.1 杂多酸的结构特征 |
2.4.2 杂多酸的性质 |
2.5 活性炭 |
2.5.1 活性炭的性质 |
2.5.2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
2.5.3 活性炭的改性 |
第3章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3.1 化学药品 |
3.2 实验装置 |
3.3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3.3.1 活性炭的筛选 |
3.3.2 活性炭改性 |
3.3.3 活性炭的负载 |
3.3.4 活性炭的表征 |
3.4 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3.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2 流动相 |
3.4.3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及步骤 |
3.4.4 液相色谱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3.5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
3.5.1 气相色谱样品采集及分析 |
3.5.2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3.5.3 气相色谱数据处理 |
第4章 活性炭改性剂的筛选 |
4.1 氢氧化钾改性 |
4.2 氢氧化钠改性 |
4.3 硝酸铁改性 |
4.4 过硫酸钠改性 |
4.5 硝酸改性 |
4.6 改性活性炭的FT-IR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硝酸改性活性炭条件的优化 |
5.1 硝酸浓度的优化 |
5.2 浸渍时间的优化 |
5.3 浸渍温度的优化 |
5.4 活化温度的优化 |
5.5 活化时间的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方法 |
1.1 偏三甲苯液相硝酸氧化法 |
1.2 偏三甲苯气相空气氧化法 |
1.3 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 |
1.3.1 氧化 |
1.3.2 结晶分离 |
1.3.3 脱水、蒸馏、片化 |
1.4 间二甲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法 (MGC法) |
2 世界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和消费情况 |
2.1 生产现状 |
2.2 消费现状 |
3 中国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
3.1 生产现状 |
3.2 消费现状及市场预测 |
3.2.1 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 |
3.2.2 粉末涂料 |
3.2.3 绝缘材料 |
3.2.4 固化剂 |
3.2.5 改性醇酸树脂 |
3.2.6 其他方面 |
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9)间苯二甲酸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间苯二甲酸的主要用途 |
1.1 不饱和聚酯 |
1.2 低熔点聚酯树脂 |
1.3 醇酸树脂涂料 |
2 间苯二甲酸的制备 |
2.1 间二甲苯硫氧化法 |
2.2 间苯二腈水解法 |
2.3 硝酸氧化法 |
2.4 Chevron法 |
2.5 空气液相氧化法 |
2.5.1 高温氧化法 |
2.5.2 低温氧化法 |
2.5.3 间二甲苯高温液相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2.6 高锰酸钾氧化法 |
3 高铁酸钾氧化间二甲苯制备间苯二甲酸 |
4 结束语 |
(10)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方法 |
1.1 偏三甲苯液相硝酸氧化法[1] |
1.2 偏三甲苯气相空气氧化法 |
1.3 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2~4] |
1.4 间二甲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法 (MGC法) [5] |
2 偏苯三酸酐的用途[5, 6] |
2.1 生产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 |
2.2 生产绝缘漆 |
2.3 生产醇酸树脂涂料 |
2.4 生产粉末涂料 |
2.5 其它方面 |
3 世界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和消费情况 |
3.1 生产现状 |
3.2 消费现状 |
4 我国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
4.1 生产现状 |
4.2 消费现状及市场预测 |
5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四、间二甲苯的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间二甲苯和乙苯共氧化过程的实验研究[D]. 宁术余. 浙江大学, 2018(01)
- [2]从裂解C9芳烃中提取苯乙烯的研究[D]. 徐蓓.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3]间甲基苯甲酸及其增塑剂合成的思考[J]. 王肖璟,薛丽丹,王传峰. 全面腐蚀控制, 2014(08)
- [4]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性能改进及成型条件研究[D]. 宁明才. 北京化工大学, 2013(01)
- [5]具有阶次约束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 王海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6]改性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氧化间二甲苯制取间苯二甲酸的研究[D]. 吴士民.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7]间二甲苯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展望[J]. 黄集钺,刘志刚,刘凤智,徐一鸣,黄志勇. 化工中间体, 2012(04)
- [8]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 崔小明. 化工科技市场, 2009(11)
- [9]间苯二甲酸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J]. 张娇静,宋华.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9(05)
- [10]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 金栋,晓铭. 化工文摘,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