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园林建设注入文化内涵

为园林建设注入文化内涵

一、把文化内涵注入园林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王祎洁[1](2021)在《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水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名词,也与如今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提出的“山水城市”这一城市规划理念拥有同质的内涵。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的历史造就了其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的局面。越中山水园林兼得山水与园林之长,又源远流长、传承赓续,成为了中国山水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期望通过对越中山水园林的研究,管窥传统意义上“山水园林”的定义及其内涵。主要运用“论从史出”的园林史研究方法,以越中山水园林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图文与场地遗迹的实证性考察,在大量古今文献的梳理以及大量案例研读的基础上,将越中山水园林分为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剖析,得到了如下成果:宏观层面的越中山水园林表现为山水城市,主要集中在春秋至西汉时期对稽山鉴水的改造以及越王句践“象天法地”的建城构想。并对其中的山水格局营建以及山城关系流变进行探究,提出越中山水城市的主要营建思想为讲求自然与人居的和谐共生和注重城市空间与功能划分的以人为本理念。中观层面表现为山水胜迹,主要为魏晋至唐宋时期,以“山阴道上”与“兰亭流觞”为典型代表。分析其山水理法主要包括自然得景和文化延续两方面,认为越中山水胜迹的主要营建思想为崇尚自然与人文胜概。微观层面表现为山水庭园,鼎盛时期在明清,尤其是明朝末年。考证了大量城内外山水园林的营建位置,分析其分布特征,并运用大量的案例阐述山水庭园中对山水的理法智慧,包括真山真水、残山剩水和掇山理水三个方面。并提出越中山水庭园在形式上讲求崇古质朴,意境上讲究芥子须弥的营建思想。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越中山水园林的营建思想流变,并针对三个尺度的山水园林提出对六条当代建设的启示:宏观尺度应遵循自然秩序以契合城市发展,妥善利用山水并合理规划空间;中观尺度应物质保护与文化延续并重、合理利用山水胜迹塑造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微观尺度应注重对山水庭园的形式革新,并注重意境的承继和文化的阐发。

刘影[2](2021)在《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文中认为西湖洞景根植于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文化景观。作为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西湖的兴衰变化,并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实现了天然洞穴从自然走向人文的转变。但是大多依附于景点存在,其影响力和重要性远不及其他风景资源,对西湖洞景的系统性研究甚少。本文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核心的城市近郊地区洞景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资料,对西湖洞景的形成进行分析。在自然形成方面,西湖洞景受到杭州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地质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西湖洞景主要受到穴居文化、山岳崇拜、洞天福地、隐逸文化等思想的影响。正是在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组合下,洞穴才能成为“诗化的风景”。结合实地调研,梳理出西湖群山中具有重要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53处洞景,从多角度对西湖洞景进行类型分析,并归纳西湖洞景的主要特性。基于时代背景和历史记载梳理与分析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发现西湖洞景与西湖的兴衰相伴而行。通过有历史遗存的洞景或留存文化意象的洞景,分析其历史风貌和时代特征,并且归纳出宗教活动、园林营建、历史人物以及洞穴审美取向四个重要变迁动因。从西湖洞景的形成和变迁中,也反映了人与洞穴的关系的变化经历了“追求庇护—寻幽探觅—改造利用—保护发展”四个阶段的变化。为探究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从景观特征和文化特征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择选具有典型特性的洞景进行深入挖掘,从个案出发研究其内在的风景营造智慧。此外,从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理洞活动,探究自然洞穴与假山洞室的内在联系。由此,归纳总结西湖洞景中四个重要的地域特色,即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以及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基于以上的研究,得出西湖洞景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梳理近现代对西湖洞景的整治以及与洞景相关的重大事件,针对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对西湖洞景的保护与利用提出意见,以期对日后西湖洞景文化景观保护有借鉴作用。

陈少辉[3](2021)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街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历史,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往往忽视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有房地产开发造成的损毁,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损失,也有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冲击。如何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当代人必须慎重解决的社会问题。国外从上世纪60年引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概念。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深入实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国内各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不少成果。但是,相关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保护和开发策略。为此,本文结合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实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深入探究。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旅游开发奠定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三坊七巷街区的历史和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获取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为论文实证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跟踪观察,不断获取新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扩大认识,丰富佐证材料,形成动态研究。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三坊七巷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福州城市历史发展的标志。她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等诸多美誉,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保护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保留福州历史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合理的旅游开发是增强三坊七巷街区活力的有效举措,也是提升福州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理论和旅游管理理论,实地考察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三坊七巷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对策。首先,分析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资源构成及其重要价值,着重概述了三坊七巷在中国近代思想、近代海军、近代工业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接着,考察分析三坊七巷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过去,三坊七巷曾遭遇城市道路扩建的拆毁,房地产开发的冲击,缺乏管理维护的损毁。现在,保护管理机制还有缺失,街区风貌保护缺乏古韵,部分古建筑修缮后失去历史真实,传统生活风貌的保护重视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深度,旅游开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还有缺陷。然后,研究阐述三坊七巷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原则、方法和措施。最后,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针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规模庞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等特征提出保护思路、保护模式和相关保护措施。第一,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的保护思路。坚持正确的保护思路,有利于落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政策,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稳步推进,有利于提高街区居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第二,提出街区整体保护模式和建筑分级分类保护模式。整个街区的保护采用“分区块、小规模、渐进式”的总体保护模式。实施这种保护模式可以对街区的各个区块进行精心设计和施工,便于拆迁改造工程的运作,有利于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街区肌理的保护,也有利于修缮资金的循环周转。街区建筑的保护采用“分级分类保护,赋予多样性功能”的模式进行修复、修缮和改造。实施分级分类保护,有利于提高保护实效,保留珍贵的历史遗存,传承历史文脉;赋予多样性的功能,有利于推动街区的活态发展。第三,针对街区实际,提出系列保护措施。提出完整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分级分类保护街区的历史建筑,重点保护名人故居和名人史料,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原居民,保留传统商市风貌等方面的相关举措。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方面:针对三坊七巷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特征,提出文化遗产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要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基础,围绕街区的文化主线开发旅游产品,并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让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良性互动。其一,提出文化遗产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适合采用非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把管理权和经营权统一于遗产管理单位。即在政府的主导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的模式,有效协调资源的配置和保护。其二,提出三坊七巷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突出明清古建筑、坊巷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民俗的文化主线,体现地方特色。其三,提出开发具有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其四,提出注重构建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形成品牌产品、重要产品和配套产品的布局,从而提高街区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其五,提出开发夜色旅游和串联临近街区推送旅游精品线路的构想,拓展旅游市场。总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阐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一系列对策,为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理论支撑。其研究成果对于三坊七巷街区的有效保护和文化传承,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洪彩妹[4](2021)在《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的文化主题研究》文中认为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建筑样式、景观风貌、植物品种等,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特征,也构成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内在区别,城市可以通过景观,以可见、可触摸、可感知的形态,向人们充分展示自己独有的文化气质。全球化让城市间联系愈加紧密的同时,相似性却渐渐取代了每座城市的个性,层层堆高的摩天大楼成为城市建设的基本范式,类似的玻璃幕墙装饰的写字楼或商业楼被拿来充当城市地标,而对国际化的渴求让更多城市继续陷入同质化建设轨道,导致各城市差异性不明显,城市特色不突出,城市的文化底蕴未得到很好地展示和传承。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寻找一定的载体来体现城市特色、承载城市文化,而城市公园融休闲游憩、环境生态、园林艺术、文化活动于一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理应承担起传承城市文化的职责,同时城市文化也会为公园景观提供设计素材与灵感,提升公园景观质量,为公园带来更大的吸引力。但实际上城市公园却存在风貌特色缺失、文化性不足、文化功能表达不当等问题。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从公园城市理念出发,在对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背景、理念内涵分析解读以及与相关理念进行内涵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市民、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公园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强调出城市公园的文化性要求;然后文章从城市公园文化主题定位和表达两大方面着手研究,探索出城市公园文化主题定位的必要性、文化主题的来源、挖掘途径以及文化主题选择的原则;在选择合适主题进行主题定位的基础上,探索出城市公园文化主题表达的原则、途径和表现载体等;最后将前文的研究内容运用到滁州市中心城区公园文化主题定位规划的实际项目中,将理论落于实践。

冯妮[5](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渭河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以渭河秦汉新城Ⅱ段滨河景观改造设计为例》文中提出滨水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以及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供给了人们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拉近了人与人、人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距离。滨河区域也是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然而目前我国的滨河景观建设对于地域文化的挖掘不足,过于追求现代化、国际化,存在景观设计雷同的问题,所以,如何在滨河景观规划设计与改造过程中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如何在外来文化冲击下保持本土特色?成为了当前滨河绿地景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基于地域文化视角探讨了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梳理了城市滨河景观与地域文化的相关理论、地域性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地域文化的提取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域文化融入滨河绿地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手法。(2)对国内有关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滨河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找到了一些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河景观的途径。(3)基于上述理论,以渭河秦汉新城Ⅱ段滨河景观改造设计为实例,在分析并展示渭河悠久历史文化、秦汉新城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该区域景观规划设计,完成了总体设计、功能分区、景观节点设计和专项设计。

关伟锋[6](2021)在《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遗址展示在西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从1955年的《雅典宪章》到2008年《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出现,标志着遗址展示理论日渐达成国际共识。中国大遗址是追溯华夏之源、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科学艺术价值。然而,趋向于遗址“现状价值”还是文献研究的“历史原貌价值”的展示导向诉求博弈仍然存在,大遗址重保护而轻展示,展示方式多为静态展示,展示缺乏历史动态层次性,遗址潜在文化价值挖掘不够,由以上诸多问题导致的遗址展示效能差及遗址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当前急需应对的社会时代命题。本文选取我国大遗址中城址类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借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及遗产保护经典理论作为支撑,把大遗址中的遗址本体、本体复原再现形象、本体周边环境、人工辅助展示设施、人文场景实物再现及大遗址周边景观风貌等都作为遗址展示中的“景观要素”,探寻大遗址本体及遗址环境展示的景观策略。文章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运用到大遗址保护展示当中,微观层面,把遗址本体展示的时间纵轴转换为遗址空间展示横轴,形成遗址本体的现状价值展示、遗址历史原貌展示、非物质文化要素及叠压的遗产展示相融合的多维综合展示格局。以建筑类遗址本体展示为代表,提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展示、建筑原址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模拟示意展示等展示模式。宏观层面,景观规划指引下的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理念在大遗址展示中的运用能从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遗址区功能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重点展示节点控制及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控制给予探讨。同时提出更为宏观的大遗址地景文脉的展示,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分别从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规划思想、都城形态、水系格局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展示策略,拓宽了遗址展示的范畴,能更为有效的为公众提供更为详尽的城市信息,增强文化感知,更好地发挥大遗址历史文化传播功能。在此基础上,针对遗址展示效果的判定首次提出“展示效能”这一概念。借助对大遗址使用人群及互动性体验展示方式的研究,选取20个遗址展示景点,从遗址景点的真实性、遗址信息可读性、游客互动体验性、大遗址景观风貌四个方面构建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体系,通过实际调研游客驻足时间对遗址展示景点展示效能评价结果进行初步验证,评价模型的构建对于提升遗址展示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王星钧[7](2021)在《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园林景观其道法自然、巧夺天工设计营造出的游憩空间美、自然环境美以及境域美为人们的精神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去处。栈道作为园林传统要素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的军事和交通的要道逐渐演变成今天园林景区的一大特色,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同时也为园林景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陶冶了人的情操。本文致力于栈道在园林中的理论应用与实践研究。更多地将栈道的应用属性作为切入点,尝试将栈道这一园林的传统元素更好地应用于当代园林景观之中。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与总结,并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与比较,用以研究铺垫。对古栈道的相应历史进行阐述,进而从栈道的功能与形式入手,对栈道的架构形式、使用材料与颜色特征进行分类。着重分析栈道应用的地域性特征,营造特点以及栈道与园林要素的相结合,对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细致的阐述,总结栈道在园林应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栈道选址选线优化、加强沿线动植物保护、注入传统文化、重点节点提升改造、加强栈道后期维护等优化措施。而后结合实践项目,得出栈道要与当地文化以及与园林要素相结合,从而选择栈道的最优化应用方案。为栈道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通过实践案例,对栈道在“景宁县梅岐坑中心景观提升项目”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及实践论证,首先根据梅岐坑地形、视线、高程、山坡、山体石质等方面进行设计选线,得出选线应尽量避免损害地表植被,避免场地内部各个斑块破碎,此外还要综合考虑景观之间的联系紧密度和生态保护性;其次根据选线的地质环境选择栈道的架构形式、材料及颜色,使栈道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最后,从栈道的空间营造、通行量,栈道路面形式、栏杆、附属设施、游人心理变化等具体选择应用,以便为今后在园林中营建栈道提供借鉴。

陈纵[8](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刘文卿[9](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邢治英[10](2020)在《文景融合视角下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泰安红门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在“文化+旅游”的休闲旅游战略品牌的大背景下,千篇一律式的公园景观将面临着诸多挑战,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旅游品牌的设立将挖掘地域文化价值,塑造别具一格的旅游品牌。以地域文化为内涵文化与景观的融合营造成为城市规划吸引游人的强有力的招牌。本文探讨泰山平安文化与景观相互融合的规划设计策略与表现方法。本文以“理论研究——调查研究——策略研究——实践研究”为总体思路。首先,通过简单描述社会背景以及政策背景了解到现阶段文化景观的需求趋势,明确了营造泰山平安文化景观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实践意义。从文景融合、泰山平安文化以及文化公园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对文化景观、文化公园等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随后,根据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场地现状,选取了陕西民俗大观园、天坛公园、复圣文化公园、天下太平景区为研究调查对象,依托泰山文化公园建设背景的分析研究,联合实际来探索以泰山平安文化为载体的文化公园景观营造的设计原则、创新性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得出包括文化主题营造、文化要素整合、整体空间氛围营造、文化要素展现以及场景空间演绎等设计手法以及六大园林设计要素表现手法在内的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策略。最后,在对泰山平安文化公园场地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将上文中所分析出的设计理论、设计策略应用实践当中去,进行设计策略的论证,完成红门公园的规划设计。综上所述,本文深刻挖掘泰山文化中泰山平安文化的内涵、文化要素及其文化符号,在相关案例和规划背景分析基础上总结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策略,从而完成泰安红门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以期对重构泰安历史文化轴线和泰山文化要素应用到公园景观规划中有一定的助益。

二、把文化内涵注入园林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文化内涵注入园林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基础工作
        1.2.1 研究范围
        1.2.2 调研范围
    1.3 相关研究与评述
        1.3.1 绍兴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3.2 江南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3.3 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分析
        1.4.2 越中山水园林的层次分析
        1.4.3 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流变与启示
    1.5 创新性
        1.5.1 园林史中营建思想研究的拓展
        1.5.2 经典研究对象的重要新视角介入
        1.5.3 多学科理论结合的视野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层次
    2.1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
        2.1.1 千岩万壑:越中山水的自然景观特点
        2.1.2 诗化山水:越中山水的人文景观特点
        2.1.3 众香之国:越中园林特点
    2.2 影响越中山水园林营建的因素
        2.2.1 山水审美思想
        2.2.2 绍兴地域文化
        2.2.3 造园风尚变迁
        2.2.4 文人名士推动
    2.3 越中山水园林的层次
        2.3.1 层次划分
        2.3.2 层次关系
3 宏观尺度:山水城市
    3.1 营建活动
        3.1.1 稽山鉴水:山会平原的开拓
        3.1.2 拟法紫宫:句践建城
    3.2 营建理法
        3.2.1 山城格局
        3.2.2 山城关系
    3.3 营建思想
        3.3.1 山水格局:自然-人居和谐共生
        3.3.2 城市规划:筑城卫君,造廓守民
4 中观尺度:山水胜迹
    4.1 营建活动
        4.1.1 应接不暇:山阴道上
        4.1.2 魏晋风流:兰亭流觞
    4.2 营建理法
        4.2.1 以自然得景为主的景致营建
        4.2.2 以文化推行为主的延续之法
    4.3 营建思想
        4.3.1 崇尚自然,削减人工
        4.3.2 景以载道,人文胜概
5 微观尺度:山水庭园
    5.1 营建活动
        5.1.1 越中山水庭园考证
        5.1.2 山水庭园的分布特征
    5.2 营建理法
        5.2.1 真山真水
        5.2.2 残山剩水
        5.2.3 掇山理水
        5.2.4 小结
    5.3 营建思想
        5.3.1 形式:崇古质朴
        5.3.2 意境:芥子须弥
6 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流变与启示
    6.1 形式的流变
        6.1.1 园林择址
        6.1.2 园林山石
        6.1.3 园林理水
    6.2 人文内涵的流变
    6.3 明清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3.1 祁彪佳的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3.2 其他明清越中文人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4 对当代的启示
        6.4.1 宏观层面:注重山水城市格局构建
        6.4.2 中观层面:注重山水胜迹合理保护
        6.4.3 微观层面:注重山水庭园延续革新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
    1.3 相关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
        1.3.1 西湖洞景历史文献整理
        1.3.2 西湖洞景相关研究
        1.3.3 洞穴景观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系统梳理西湖洞景发展过程
        1.4.2 分析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和地域特色
        1.4.3 总结问题并提出保护利用措施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梳理
        1.5.2 实地调研
        1.5.3 多学科交叉
        1.5.4 归纳总结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1.6.1 视角独特,科学分析
        1.6.2 剖析表象,探究内在机制
        1.6.3 综合研究,多学科理论结合
    1.7 研究意义
        1.7.1 从园林到风景,拓展风景园林视野
        1.7.2 深入认识风景,探索自然地理与人文内涵的内在联系
        1.7.3 传承传统文化,引导园林史研究新领域
    1.8 技术路线
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形成
    2.1 自然地貌溯源
        2.1.1 自然条件溯源
        2.1.2 地质条件溯源
    2.2 思想文化溯源
        2.2.1 穴居文化
        2.2.2 自然崇拜
        2.2.3 洞天福地思想
        2.2.4 隐逸思想
    2.3 洞景构成要素分析
        2.3.1 自然要素
        2.3.2 人文要素
3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概况
    3.1 西湖洞景分布
    3.2 西湖洞景类型分析
        3.2.1 不同形成原因下的洞景类型
        3.2.2 不同自然地形下的洞景类型
        3.2.3 不同景观内容下的洞景类型
    3.3 洞景的特性
        3.3.1 景观脆弱性
        3.3.2 审美独特性
        3.3.3 功能多样性
4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及动因
    4.1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
        4.1.1 时代背景下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
        4.1.2 历史记载中西湖洞景的变化
    4.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性呈现
        4.2.1 基于历史遗存的西湖洞景
        4.2.2 基于文化意象的西湖洞景
    4.3 西湖洞景历史变迁动因
        4.3.1 宗教活动
        4.3.2 园林营建
        4.3.3 历史人物
        4.3.4 洞穴审美取向
    4.4 人与洞穴关系变迁
        4.4.1 发现洞穴
        4.4.2 探秘洞穴
        4.4.3 利用洞穴
        4.4.4 保护洞穴
    4.5 小结
5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与地域特色
    5.1 西湖洞景景观特征分析
        5.1.1 景观层次
        5.1.2 空间布局
        5.1.3 山石理水
    5.2 西湖洞景文化特征分析
        5.2.1 寓情于景的诗词题咏
        5.2.2 重现自然的洞穴绘画
        5.2.3 浑然天成的摩崖石刻
        5.2.4 形象生动的石窟造像
    5.3 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
        5.3.1 对自然洞穴的形式写仿
        5.3.2 对自然洞穴的意境写仿
    5.4 西湖洞景的地域特色
        5.4.1 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
        5.4.2 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
        5.4.3 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
        5.4.4 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
6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保护与利用
    6.1 西湖洞景价值评述
        6.1.1 展现湖山风貌
        6.1.2 丰富历史断面
        6.1.3 自然滋养人文
        6.1.4 改善人地关系
    6.2 近现代西湖洞景的整治
        6.2.1 烟霞洞的整治
        6.2.2 石屋洞的整治
        6.2.3 黄龙洞的整治
        6.2.4 紫来洞的整治
    6.3 当代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
        6.3.1 关注度较低,重视度不足
        6.3.2 多处古洞湮灭或无觅处
        6.3.3 现存古洞保护不佳,周边环境荒废
        6.3.4 古洞意境缺失,洞景特色不显着
    6.4 西湖洞景的保护开发经验与启示
        6.4.1 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
        6.4.2 生态优先,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6.4.3 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6.4.4 挖掘文化特色,重视洞景文化建设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3)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
        (一)遗产旅游理论
        (二)有机更新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成功经验借鉴
        (二)国内成功经验借鉴
        (三)启示
第3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概况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起源与发展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起源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对中国近代的深远影响
        (一)中国思想史方面:先进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
        (二)中国文学史方面:译介大量西学名着使国人大开眼界
        (三)中国近代海军史:孕育中国近代海军
第4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构成及价值分析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界定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构成
        (一)明清古建筑文化
        (二)坊巷名人文化
        (三)地方戏曲文化
        (四)传统手工技艺
        (五)百年老字号商铺
        (六)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价值分析
        (一)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
第5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二)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现状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街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二)街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6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对策
        (一)加强街区旅游开发的系统规划
        (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三)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四)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管理机制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六)培养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第7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的文化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论述
        1.1.1 城市公园
        1.1.2 城市文化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场所和场所精神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1.1 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
        2.1.2 城市风貌特色缺失
        2.1.3 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4 城乡居民需求的提升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公园城市理念概述
    3.1 公园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
        3.1.1 国际背景
        3.1.2 国内背景
    3.2 公园城市理念内涵
    3.3 相关理念对比分析
    3.4 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市民三者的关系
        3.4.1 城市与公园的关系
        3.4.2 城市与市民的关系
        3.4.3 公园与市民的关系
第四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文化主题定位研究
    4.1 城市公园文化主题定位的必要性
        4.1.1 城市景观面貌趋同
        4.1.2 人们需要精神文化充盈内心世界
    4.2 城市公园文化主题的来源
        4.2.1 自然环境
        4.2.2 传统文化
        4.2.3 风俗习惯
        4.2.4 历史名人
        4.2.5 产业文化
        4.2.6 场地记忆
    4.3 城市公园文化主题的挖掘途径
        4.3.1 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
        4.3.2 咨询当地专家学者
        4.3.3 网络征集有效信息
        4.3.4 实地踏勘,深入现场调查
    4.4 城市公园文化主题选择的原则
        4.4.1 真实客观的原则
        4.4.2 以人为本的原则
        4.4.3 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原则
        4.4.4 创新的原则
第五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文化主题表达研究
    5.1 城市公园文化主题表达的原则
        5.1.1 真实性
        5.1.2 整体性
        5.1.3 参与性
        5.1.4 创新性
        5.1.5 可持续性
    5.2 城市公园文化主题表达的途径
        5.2.1 构建具有主题氛围的空间场所
        5.2.2 营造具有特色的景观序列
        5.2.3 合理利用场地资源
        5.2.4 尊重市民需求
    5.3 城市公园文化主题表达的手法
        5.3.1 直接展现
        5.3.2 保留
        5.3.3 转化
        5.3.4 借鉴与应用
        5.3.5 对比
        5.3.6 象征
    5.4 城市公园文化主题表达的载体
        5.4.1 地形
        5.4.2 铺装
        5.4.3 小品
        5.4.4 雕塑
        5.4.5 建筑
        5.4.6 水体
        5.4.7 植物
第六章 实践案例——滁州市中心城区公园文化主题定位规划
    6.1 前期分析
        6.1.1 自然地理分析
        6.1.2 山水资源分析
        6.1.3 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6.1.4 现代文化资源分析
    6.2 设计目标
    6.3 规划原则
    6.4 公园选取和筛选的原则及依据
    6.5 公园文化主题研究
    6.6 重点公园文化主题定位及表达
        6.6.1 镜园
        6.6.2 滁阳古城
        6.6.3 清流意境
        6.6.4 十里诗廊
        6.6.5 龙潭公园
        6.6.6 菱溪公园
        6.6.7 滁州花博园
    6.7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渭河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以渭河秦汉新城Ⅱ段滨河景观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趋同
        1.1.2 滨河景观是地域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
        1.1.3 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表达不足
        1.1.4 渭河的历史、生态需要保护开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1.3.1 国外地域文化视角下滨河景观研究概述
        1.3.2 国内地域文化视角下滨河景观研究概述
        1.3.3 总结与思考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滨河景观与地域文化相关理论
    2.1 城市滨河景观相关理论
        2.1.1 相关概念
        2.1.2 滨河景观区的特征
    2.2 地域文化相关理论
        2.2.1 地域文化概念
        2.2.2 地域文化构成要素
        2.2.3 地域文化特征
    2.3 地域性景观相关理论
        2.3.1 场所精神
        2.3.2 批判的地域主义
    2.4 总结与思考
第三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滨河景观设计表达策略分析
    3.1 地域文化视角下滨河景观设计原则
        3.1.1 整体规划原则
        3.1.2 以人为本原则
        3.1.3 体现地域文化原则
    3.2 地域文化的提取策略
        3.2.1 地域文化的挖掘
        3.2.2 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的表现形式
    3.3 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的表达手法
        3.3.1 保留与再现
        3.3.2 对比与融合
        3.3.3 隐喻与象征
        3.3.4 发散与创新
    3.4 总结与思考
第四章 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4.1 四川都江堰水文化广场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简介
        4.1.3 借鉴与思考
    4.2 西峡鹳河生态文化园
        4.2.1 项目简介
        4.2.2 借鉴与思考
第五章 设计实践:渭河秦汉新城Ⅱ段滨河景观改造设计
    5.1 背景概况
        5.1.1 区位分析
        5.1.2 区域规划概况解读
    5.2 研究区域的地域特征
        5.2.1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概况
        5.2.2 研究区域的地域文化
        5.2.3 总结与思考
    5.3 场地认知
        5.3.1 场地现状
        5.3.2 周围用地及周边活动需求分析
    5.4 目标愿景
        5.4.1 总体定位
        5.4.2 总体目标
    5.5 概念设计
        5.5.1 设计构思
        5.5.2 设计策略
    5.6 总体设计
        5.6.1 总体布局
        5.6.2 功能分区规划
        5.6.3 景观结构规划
        5.6.4 植物总体规划
    5.7 分区设计
        5.7.1 文化展示区
        5.7.2 民俗风情区
        5.7.3 活力运动区
        5.7.4 康养休闲区
    5.8 专项设计
        5.8.1 交通规划
        5.8.2 种植设计
        5.8.3 服务设施规划
        5.8.4 地域文化的体现方式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范畴
        1.2.2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及其对大遗址展示的启发
    2.1 景观规划设计的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及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1.1 景观规划设计三个理论基础
        2.1.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2 系统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2.1 系统论的概念认知
        2.2.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3 遗址保护展示经典理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3.1 基于国际宪章的遗址展示分析
        2.3.2 基于遗址保护展示原则的反思
        2.3.3 基于经典保护理论的展示实践
    2.4 小结
3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与历史动态层次设计模式
    3.1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
        3.1.1 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分歧
        3.1.2 价值诉求分歧的景观设计思考
        3.1.3 景观规划设计与遗址展示的内涵联系
    3.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内涵与结构
        3.2.1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内涵
        3.2.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结构
        3.2.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尺度
    3.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模式
        3.3.1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建筑遗址展示
        3.3.2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城墙遗址展示
        3.3.3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河渠遗址展示
        3.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聚落遗址展示
        3.3.5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手工业遗址展示
    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遗址展示实例解析
        3.4.1 明德门遗址展示
        3.4.2 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展示
        3.4.3 南宋皇城遗址展示
    3.5 小结
4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模式
    4.1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的内涵联系
        4.1.1 景观规划的概念认知
        4.1.2 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的内涵
        4.1.3 景观规划运用于大遗址展示的思考
    4.2 景观规划在大遗址展示中的应用模式
        4.2.1 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
        4.2.2 大遗址展示功能区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
        4.2.3 大遗址展示重点节点控制
        4.2.4 大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把控
    4.3 大遗址地景文脉综合展示
        4.3.1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
        4.3.2 城址类大遗址规划思想
        4.3.3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形态
        4.3.4 城址类大遗址水系格局
    4.4 小结
5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的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方式研究
    5.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的认知与使用人群分类
        5.1.1 互动体验展示的概念
        5.1.2 大遗址互动体验人群分类及特点
        5.1.3 互动体验展示与景观三个理论基础的关系
    5.2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调查与特征提取
        5.2.1 调查对象
        5.2.2 调查目标
        5.2.3 调查方法
        5.2.4 数据获取
        5.2.5 遗址展示中互动体验特征的提取
    5.3 互动体验展示理念下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策略
        5.3.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提升策略应用
        5.3.2 单体建筑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5.3.3 城址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5.4 小结
6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
    6.1 大遗址展示效能及研究对象选择
        6.1.1 遗址展示效能
        6.1.2 对象选择原则
        6.1.3 研究对象概况
    6.2 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构建
        6.2.1 评价因子
        6.2.2 评价方法
        6.2.3 评价指标赋值
    6.3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及分析
        6.3.1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
        6.3.2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分析
        6.3.3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及应对策略
    6.4 小结
7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及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
    7.1 汉长安城遗址
        7.1.1 汉长安城遗址概况及构成
        7.1.2 汉长安城遗址价值
        7.1.3 汉长安城遗址面临问题
    7.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及展示现状
        7.2.1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
        7.2.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
        7.2.3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的思考
    7.3 景观规划在汉长安城遗址展示中的应用
        7.3.1 展示主题拟定
        7.3.2 遗址功能调整
        7.3.3 重要节点控制
        7.3.4 遗址风貌把控
        7.3.5 周边风貌协调
    7.4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
        7.4.1 汉文化展示的作用
        7.4.2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体系
    7.5 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 文中图片及表格说明
附录3:问卷调研

(7)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背景下的影响
        1.1.2 栈道材料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现状
        1.1.3 当前栈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1 栈道所面临的机遇
        1.1.3.2 栈道所面临的挑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结构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栈道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栈道
        2.1.2 绿道
        2.1.3 园林
        2.1.4 景观
        2.1.5 园林栈道景观
        2.1.6 桥梁景观
    2.2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2.1 景观游憩学
        2.2.2 环境心理学
        2.2.3 旅游美学
    2.3 栈道应用案例分析
        2.3.1 国外案例分析
        2.3.2 国内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栈道的功能与形式
    3.1 栈道的历史演变
    3.2 栈道的基本功能
        3.2.1 栈道的观赏功能
        3.2.2 栈道的游憩功能
        3.2.3 栈道的生态功能
    3.3 栈道的形式与分类
        3.3.1 栈道的架构形式分类
        3.3.1.1 标准式
        3.3.1.2 无柱式
        3.3.1.3 斜柱式
        3.3.1.4 汀步式
        3.3.1.5 多层搭架重叠式
        3.3.1.6 石积式
        3.3.1.7 凹槽式
        3.3.1.8 桥阁式
        3.3.2 栈道的材料分类
        3.3.2.1 木材质
        3.3.2.2 石材
        3.3.2.3 玻璃材质
        3.3.2.4 钢材质
        3.3.2.5 钢筋混凝土材质
        3.3.3 颜色特征分类
        3.3.3.1 材料色
        3.3.3.2 人工色
    3.4 本章小结
4 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4.1 栈道应用的地域性
        4.1.1 自然环境因素
        4.1.2 地域文化因素
    4.2 栈道应用要素分析
        4.2.1 栈道空间
        4.2.2 栈道通行量
        4.2.3 栈道的构造要素
        4.2.4 游人的需求
    4.3 栈道与园林景观要素结合
        4.3.1 与地形地貌相适应
        4.3.2 与植物景观的搭配
        4.3.3 与水体景观的呼应
        4.3.4 与建筑小品的结合
    4.4 栈道在园林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4.4.1 对周围环境影响
        4.4.1.1 对场地的影响
        4.4.1.2 形成小气候
        4.4.1.3 对动植物的影响
        4.4.1.4 与景观风格不协调
        4.4.2 栈道自身问题
        4.4.2.1 栈道硬件设施问题
        4.4.2.2 栈道设计问题
        4.4.3 栈道在园林应用中的优化对策
        4.4.3.1 栈道选址选线优化
        4.4.3.2 加强沿线动植物保护
        4.4.3.3 协调景观,注入文化价值
        4.4.3.4 节点提升改造
        4.4.3.5 加强栈道后期维护
    4.5 本章小结
5 景宁县梅岐乡景观带栈道应用实践
    5.1 梅岐乡区位及项目概况
    5.2 场地分析
        5.2.1 地块特点
        5.2.2 问题分析
        5.2.3 设计营造策略
    5.3 丽水景宁县地方文化概况
        5.3.1 景宁县畲族文化
        5.3.2 景宁栈桥文化
        5.3.3 红色文化
    5.4 梅岐乡景观带总体布局与空间结构
        5.4.1 总体布局
        5.4.2 空间结构
    5.5 梅岐乡景观带栈道选线设计
        5.5.1 地形与视线
        5.5.2 高程与山坡
        5.5.3 山体与石质
    5.6 栈道在梅岐乡景观带中的应用
        5.6.1 梅岐乡景观带栈道应用的地域性
        5.6.1.1 景宁县自然环境运用
        5.6.1.2 景宁县地方文化运用
        5.6.2 梅岐乡景观带栈道应用形式营造
        5.6.2.1 梅岐乡栈道形式运用
        5.6.2.2 梅岐山栈道要素运用
        5.6.3 梅岐乡景观带栈道与园林景观要素结合
        5.6.3.1 地貌
        5.6.3.2 植物
        5.6.3.3 水体
        5.6.3.4 建筑及小品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成果与总结
    6.2 思考与感悟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8)“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9)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文景融合视角下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泰安红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国内外文景融合理念研究现状及进展
        1.3.2 国内外泰山平安文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3 国内外文化公园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小结
2 文化公园概念及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2.1 文化公园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文化景观
        2.1.3 文化公园
    2.2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理论
        2.2.1 文化保护理论
        2.2.2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
        2.2.4 文化传承发展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化公园案例研究
        2.3.1 陕西民俗大观园
        2.3.2 天坛公园
        2.3.3 复圣文化园
        2.3.4 天下太平景区
        2.3.5 案例研究小结
    2.4 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2.4.1 理论基础
        2.4.2 规划设计原则
        2.4.3 规划设计方法
        2.4.4 规划表达形式
    2.5 小结
3 泰山平安文化公园建设背景分析
    3.1 泰安城市发展新定位
        3.1.1 战略定位
        3.1.2 中华文化枢轴战略
        3.1.3 泰山遗产保护战略
    3.2 泰安历史文化轴景观提升
        3.2.1 泰安历史文化轴剖析
        3.2.2 泰安历史文化轴地域文化特征流失
        3.2.3 泰安历史文化轴景观提升
    3.3 泰山景区登山中路红门入口区域景观协调
        3.3.1 岱庙周边场地景观提升
        3.3.2 红门片区改造提升
        3.3.3 虎山公园景观提升
        3.3.4 梳洗河生态水系改造工程
    3.4 小结
4 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4.1 泰山平安文化相关概念
        4.1.1 泰山文化
        4.1.2 泰山平安文化
        4.1.3 泰山平安文化公园
    4.2 规划设计思路
    4.3 规划设计原则
        4.3.1 传承历史文脉
        4.3.2 保护与开发并举
        4.3.3 互动参与性原则
        4.3.4 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
        4.3.5 注重科技、景观创新的原则
    4.4 泰山平安文化元素挖掘和利用
        4.4.1 自然文化
        4.4.2 人文文化
    4.5 泰山平安文化元素与景观融合的创新设计
        4.5.1 文化主题的营造策略
        4.5.2 文化元素载体整合
        4.5.3 整体空间氛围营造
        4.5.4 直接表现
        4.5.5 隐喻象征
        4.5.6 传承表现
        4.5.7 场景空间演绎
        4.5.8 数字化智能手段辅助
    4.6 泰山文化元素与景观融合的地域表达形式
        5.6.1 地形相宜
        5.6.2 园林建筑
        5.6.3 掇山理水
        5.6.4 景观小品
        5.6.5 植物选配
        5.6.6 园路铺装
    4.7 小结
5 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以泰安红门公园为例
    5.1 现状分析
        5.1.1 区位分析
        5.1.2 现状分析
    5.2 规划原则
        5.2.1 坚持生态休闲、绿色发展
        5.2.2 坚持因地制宜、有机融合
        5.2.3 坚持高水准、高质量发展
        5.2.4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
        5.2.5 坚持多规合一
        5.2.6 坚持文景融合
        5.2.7 坚持文旅融合
    5.3 规划依据
        5.3.1 国家法律法规
        5.3.2 行业标准与规范
        5.3.3 相关规划及文件
    5.4 规划构思
    5.5 规划定位
        5.5.1 功能定位
        5.5.2 主题定位
        5.5.3 形象定位
    5.6 总体布局
        5.6.1 平面布局
        5.6.2 功能分区
        5.6.3 规划结构
        5.6.4 竖向规划
        5.6.5 道路交通规划
        5.6.6 景点规划
        5.6.7 水系规划
        5.6.8 绿化规划
        5.6.9 建筑小品规划
    5.7 专项设计
        5.7.1 夜景观设计
        5.7.2 铺装设计
        5.7.3 驳岸设计
        5.7.4 信息标识系统设计
        5.7.5 海绵公园设计
    5.8 重要节点设计
        5.8.1 主入口(公园西门)
        5.8.2 平安祈福
        5.8.3 泰山石敢当习俗馆
        5.8.4 泰山奇石
        5.8.5 挑工之路
        5.8.6 彩石逐花
        5.8.7 瑶池仙境
        5.8.8 白鹤流泉
        5.8.9 临溪迎旭
    5.9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主要规划图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经历

四、把文化内涵注入园林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D]. 王祎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D]. 刘影.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陈少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的文化主题研究[D]. 洪彩妹.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5]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渭河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以渭河秦汉新城Ⅱ段滨河景观改造设计为例[D]. 冯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D]. 关伟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栈道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 王星钧.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8]“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文景融合视角下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泰安红门公园为例[D]. 邢治英.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为园林建设注入文化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