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龙莹莹[1](2021)在《两种滴眼液中药物与辅料成分的毛细管电泳高精度测定及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作用差异的研究》文中提出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活性成分一起经历体内过程,其质量和安全性同样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使用毛细管电泳法以及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对药用辅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用高精度定量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色甘酸钠滴眼液中有效成分色甘酸钠和抑菌剂辅料羟苯乙酯的含量,使用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了牛磺酸滴眼液中的牛磺酸和羟苯乙酯的含量;以及用毛细管电泳法对不同厂家生产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与两种药物的结合常数进行测定,显示不同厂家生产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相互作用时存在差异,为了研究差异的原因,进一步使用核磁共振氢谱对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含量以及不同取代位置的取代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以下四部分的内容:1.建立了高精度定量毛细管电泳测定色甘酸钠滴眼液中色甘酸钠和辅料羟苯乙酯的方法。考察了实验条件对分离的影响,选择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柱75μm×60 cm(有效长度45 cm)、p H 9.0浓度15 mmol/L的硼砂电泳缓冲溶液、分离电压-15 k V、检测波长210 nm作为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各组分分离度好,色甘酸钠和羟苯乙酯峰面积的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1.9%以内,与使用经典的毛细管电泳仪器相比,重复性得到了显着改善。色甘酸钠(浓度范围为0.5~5.53 mg/ml)和羟苯乙酯(浓度范围为0.01~0.51 mg/ml)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9和0.9983。两组分的样品回收率在93.1%~100.6%,该方法精密度好,操作简单且分析速度快,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已用于色甘酸钠滴眼液中色甘酸钠和羟苯乙酯含量的同时测定。2.建立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高精度测定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和辅料羟苯乙酯含量的方法。选择实验条件为: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柱75μm×60 cm(有效长度45 cm)、pH 9.0浓度15 mmol/L的硼砂-硼酸(含20 mmol/L SDS)电泳缓冲溶液、分离电压-15 k V、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待测组分分离度好,牛磺酸和羟苯乙酯峰面积的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1.7%以内。牛磺酸(浓度范围为5.02~40.77mg/ml)和羟苯乙酯(浓度范围为0.05~0.33 m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7和0.9989,加标回收率为94.7%~102.6%。该方法精密度好,操作简单且分析速度快,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和羟苯乙酯含量的同时测定。3.用毛细管电泳淌度移动法分别测定了左氧氟沙星、维生素B2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结合常数。以左氧氟沙星、维生素B2为样品,羟丙基-β-环糊精为缓冲液添加剂,在25℃下进行毛细管分离。根据各组分迁移时间的变化,由Scatchard方程计算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结合常数Kb。各组分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0.8%。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与同一药物的结合常数存在差异。4.建立了一种定量核磁共振波谱(qNMR)技术测定药用辅料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含量以及评价不同位置取代度的方法。将羟丙基-β-环糊精样品直接溶于氘代试剂中用1H-q NMR的测定。选择氘代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内标,选择脉冲宽度P1=14.1μs,延迟时间d1=7 s,扫描次数NS=32。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含量为86.5%~92.6%。不同厂家生产的羟丙基-β-环糊精在不同取代位置的取代程度存在差异,且该差异与结合常数的测定结果一致。本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能够用来测定HP-β-CD的含量和表征不同取代位置的取代程度。结合上述毛细管电泳淌度移动法测定结合常数可用于HP-β-CD质量与性能差异的评价。
刘芳源[2](2020)在《多层环糊精-氧化石墨烯骨架薄膜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PPCPs的效能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在全球各种水体中被监测出,其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存在的潜在危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虽然PPCPs在水环境中的浓度水平较低(ng/L-μg/L),但这些物质一般都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难降解性等特点。而研究表明传统水处理工艺并不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此类污染物,这就需要对水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保障水质安全。本研究基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的独特性能,将β-CD以骨架结构的形式装配到GO的单层薄膜之间,从而制备出新型多层薄膜吸附剂。研究薄膜吸附剂对水中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DCF)、西咪替丁(Cimetidine,CTD)和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这三种典型PPPCs的去除效能和机制,以期为水中PPCPs的去除提供科学建议和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成功制备了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复合物(β-CD/GO),成功将β-CD负载在GO表面,所制备的吸附剂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且在pH为210范围内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溶液pH会影响β-CD/GO对CTD、SMZ和DCF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加吸附剂对CTD、SMZ和DCF的吸附量显着降低。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降低,二价离子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一价离子。吸附剂对CTD、SMZ和DCF的吸附在2 h内速率较快,在6 h后趋于吸附平衡,动力学拟合结果较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量随着PPCPs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且是一个放热过程。研究表明制备的复合物对PPCPs的吸附机理主要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2)成功利用涂覆法制备了铜箔基底β-CD/GO薄膜,所制备的薄膜具有明显的多层状结构且每层分布较为均匀,表面平滑完整,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β-CD的含量对薄膜吸附PPCPs的效能影响较小,但β-CD的添加对于薄膜的吸附效果有正相关作用。与复合物类似,溶液的pH会影响薄膜对于CTD、SMZ和DCF的吸附量,在弱酸及中性条件薄膜吸附CTD、SMZ和DCF的效果较好,而碱性条件会降低薄膜的吸附效果。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薄膜对PPCPs的吸附量逐渐降低,其对薄膜吸附的影响表现为:Ca2+>Na+,CO32->Cl-。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较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薄膜对CTD、SMZ和DCF的吸附量较大,且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型,CTD、SMZ和DCF与薄膜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放热、体系混乱度减小的过程。薄膜经过5次循环吸附实验,依然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和回收利用性能。吸附剂形态并未对吸附剂机理造成太大影响,吸附机理基本一致。(3)成功利用提拉镀膜法和真空抽滤法制备了β-CD/GO薄膜,两种吸附剂的表面均表现出了连续而且完整的状态。相较于提拉镀膜法,真空抽滤法的表面褶皱更加明显,两种制备方法所得薄膜的断面均可看到明显的多层状结构,同时每层分布较为均匀。比较了三种方法所制备的薄膜的特性,其表面粗糙度顺序由小到大为:铜箔基底涂覆法<玻璃基底提拉镀膜法<真空抽滤法。表面粗糙度大也代表着薄膜的比表面积较大,这有利于薄膜与PPCPs之间的接触和吸附,涂覆法薄膜对CTD、SMZ和DCF的吸附量分别为26.77 mg/g、20.65 mg/g和14.59 mg/g,提拉镀膜法薄膜对CTD、SMZ和DCF的吸附量分别为26.89 mg/g、20.72 mg/g和17.91 mg/g,真空抽滤法薄膜对CTD、SMZ和DCF的吸附量分别为为27.14 mg/g、22.54 mg/g和18.24 mg/g。这与表面粗糙度基本保持一致,浸泡实验表明制备的薄膜具有很好的水稳定性。β-CD的含量对吸附效能略有影响,β-CD的添加会提高薄膜对PPCPs的吸附效能。两种薄膜经过5次循环吸附实验后,依然对PPCPs具有较好的吸附效能,而且薄膜本身几乎没有损失,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孙凤瑗[3](2020)在《基于增溶型杨梅素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制备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杨梅素(Myricetin,Myr)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杨梅科植物中的天然成分,是一种类黄酮。杨梅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和药理活性,但由于水溶性差,降解速度快,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极大的制约了其在眼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本文为增加杨梅素的水溶性、稳定性与角膜通透性,首次采用高分子载体材料15-聚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Polyoxyl 15 hydroxystearate,Kolliphor?HS15,HS15)与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Polyvinyl caprolactam-polyvinyl acetate-polyethylene glycol graft copolymer,Soluplus?,Soluplus)分别与杨梅素构建形成纳米胶束滴眼液,并对其进行体内、体外的评价。采用溶剂蒸发-水化法分别制备了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与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并根据包封率、zeta电位、粒度及粒度分散情况,筛选出两种辅料构建的最优胶束体系处方,使用此处方继续深入考察纳米胶束滴眼液的表面特征、杨梅素化学稳定性、短期存储稳定性、眼部耐受性、体内外的吸收与药效作用。经筛选优化后的HS15和Myr的质量比为21:1,此时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包封率可以达到96.12±0.31%,粒径平均直径为12.17±0.73 nm,并且粒度分布均匀,多分散系数为0.137±0.013,纳米胶束滴眼液表面负载电荷电位为-[4.28±0.42]mV。与游离杨梅素相比,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具有更强的抵抗杨梅素被降解的能力,在pH为6.5时,约为游离杨梅素的4.58倍;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在4℃和25℃下均显示出了较高的存储稳定性,在这两种温度下,可以稳定存储12周;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滴入兔眼内,兔眼未见刺激和角膜损伤,这说明滴眼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借助香豆素6作为荧光探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了处方在小鼠眼组织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能够显着提高药物在角膜组织的渗透,30min时渗透效率约为游离药物的3.3倍;另外,与游离杨梅素比较,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可以显着提高杨梅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在兔眼组织中具有更优越的抗炎活性,10mg/mL的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表现出与市售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相当的抗炎活性。在Soluplus与杨梅素构建的纳米胶束滴眼液中,处方的最优配比为Soluplus与杨梅素的质量比为18:1时,此时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包封率可以达到99.5±0.52%,粒径平均直径为60.72±1.09nm,并且粒度分布均匀,多分散系数为0.140±0.018,表面负载电荷电位为-[2.29±0.33]mV。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相比较于游离杨梅素,同样具有更优的抗杨梅素降解能力,在pH为6.5时,约为游离杨梅素的38.88倍;并且同时具有良好的存储稳定性和兔眼部耐受性;眼部吸收实验结果显示,30min时,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在角膜组织的渗透效率约为游离药物的12.0倍;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也同样提高了杨梅素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内的抗炎活性,结果与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相似。Soluplus-Myr胶束滴眼液与HS15-Myr胶束滴眼液相比,Soluplus-Myr能提高杨梅素在角膜的滞留时间,具有更好的角膜吸收,并且,10mg/m L的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与4mg/m L的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表现出了相当的抗炎活性,与市售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效果相同。综上所述,用新型辅料HS15与Soluplus制备得到的杨梅素纳米胶束滴眼液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HS15-Myr与Soluplus-Myr有效提高了杨梅素的在水中的溶解度、稳定性,促进了杨梅素在眼部的吸收,为杨梅素这类黄酮类难溶药物在眼部的药物递送提供了理论基础。
陈志伟[4](2020)在《虎杖苷可溶微针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虎杖因具有清热、散瘀止痛等功效成为临床上防治痛风的常用中草药。虎杖苷是从虎杖中提取分离的一种单体有效成分。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虎杖苷具有抗炎、抗癌、抗休克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存在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体内代谢迅速等问题。虎杖相关市售制剂只有传统的口服汤剂和复方虎杖片、复方氨敏虎杖胶囊等中成药产品。以虎杖苷作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尚未上市。研制理想的虎杖苷剂型对于实现虎杖苷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皮给药系统可避免胃肠道的降解和肝脏的“首过效应”,显着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微针技术可通过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细小尖针刺穿皮肤角质层,在皮肤产生微米级通道从而促进药物经皮吸收。其中可溶微针具有制备条件温和,制备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制备成本低廉,安全高效等多个显着的特点。然而,对于疏水性药物可溶微针而言,如何保证疏水性药物在基质材料水溶液中具有足够的溶解度及分散性,则是一个需要考究的问题。在本课题研究中,分别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和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虎杖苷纳米混悬剂(NS-PD)和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PD/HP-β-CD),以提高虎杖苷的水溶性。进一步地,制备虎杖苷纳米混悬剂可溶微针(NS-PD DMNs)和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溶微针(PD/HP-β-CD DMNs)。对上述两种微针分别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外观表征,利用鼠皮、猪皮和模拟皮肤进行微针穿刺能力测试,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微针体外透皮释放性能评价。最后,通过考察其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对虎杖苷可溶微针经皮给药系统进行初步的药效学评价。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虎杖苷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测定了虎杖苷在水、PBS(pH 7.4)和10%乙醇-PBS(pH 7.4)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357 mg/mL、0.482 mg/mL和1.165 mg/mL,最终选择10%乙醇-PBS(pH 7.4)做为体外透皮实验的接收液。对虎杖苷的油水分配系数进行测定,测得其在水和PBS(pH 7.4)中的lg Papp值分别为0.77和0.76。通过CCK-8法检测虎杖苷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药物吲哚美辛和秋水仙碱相比,虎杖苷对HaCaT细胞的存活率影响较小。当虎杖苷的给药浓度分别为10、100和1000μmol/L时,对HaCaT细胞的生长均无影响,表明虎杖苷对皮肤细胞毒性较低,适用于微针经皮给药系统。接着,通过对不同基质材料的筛选,初步优化虎杖苷可溶微针的处方。采用一步法,以不同基质材料制备空白微针,其中包括不同浓度的PVP、HPMC、CMC-Na、PVA和HPC。对上述空白微针的外观、穿透性和溶解速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VP微针的外观平整,微针阵列整齐,可穿刺模拟皮肤形成深度为378-630μm的微孔,并且能在刺入猪耳朵皮后5 min内完成快速溶解。采用两步分层法以不同高分子辅料为基质材料制备针体载药虎杖苷可溶微针。体外透皮释放实验结果表明以PVP为基质材料制得的虎杖苷可溶微针具有最大的药物释放量。综上所述,采用PVP作为基质材料制备的虎杖苷可溶微针,其基底平整,成针性好,机械强度高,溶解速率快,体外药物渗透量高,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选择PVP为基质材料。通过制备虎杖苷纳米混悬剂来提高虎杖苷的水溶性。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虎杖苷纳米混悬剂,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最终选择以PVP-k30作为稳定剂,溶剂与反溶剂比例为1:3,PVP-k30浓度为2.5%,药物浓度为35 mg/mL。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得虎杖苷纳米混悬剂冻干粉,分别采用桨法和透析法,对虎杖苷纳米混悬剂冻干粉和虎杖苷纳米混悬剂溶液的体外溶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原料药相比,虎杖苷纳米混悬剂溶液及其冻干粉均具有更快的溶出速率。进一步制得虎杖苷纳米混悬剂可溶微针,并对其体外溶出和体外透皮释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虎杖苷可溶微针相比,虎杖苷纳米混悬剂可溶微针具有更快的溶出速度和体外透皮释放速度。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虎杖苷的水溶性,采用饱和溶液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和虎杖苷为原料制备虎杖苷包合物。对虎杖苷包合物进行相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与虎杖苷以摩尔比1:1结合,平衡常数为416 M-1,证明羟丙基-β-环糊精对虎杖苷具有较强的稳定作用。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该方法下制得的虎杖苷包合物粒径为217 nm,Zeta电势为-20 mV,载药量为18.22%,该包合物可使虎杖苷溶解度提升至124.47 mg/mL。经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制备过程中无新的化学键产生,表明虎杖苷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行为是一种物理变化过程。以针尖载药量与针尖药物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对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溶微针的针尖部分进行处方优化,选择针尖溶液中虎杖苷浓度为80 mg/mL,PVP浓度为2.5%,基底溶液为30%PVP水溶液。经扫描电镜测得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溶微针的针体底部宽度约为430μm,针体高度约为500μm。经体外透皮释放实验评价,相比于虎杖苷可溶微针,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溶微针可通过提高载药量从而使24 h内虎杖苷的体外透皮释放量提升约4倍。最后,对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溶微针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评价。通过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混悬液,诱导建立了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在注射生理盐水后2 h内出现水肿,在4 h内随即快速恢复,并在4-75h内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造模后6、21、51和75 h测得的肿胀度分别较造模前增加了80%,62%,52%和50%(p<0.05),证明该模型诱导成功。而与模型组小鼠对比,在造模后6、21、51和75 h,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溶微针使肿胀率分别抑制了20%,45%,44%和33%。实验过程中监测了小鼠的体重变化。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溶微针组在给药过程前期体重稳定,且在给药过程后期体重有轻微增加。虎杖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溶微针的治疗效果与秋水仙碱灌胃相当。本课题的研究为虎杖苷可溶微针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梁均华[5](2019)在《新型天然多糖基复合材料及其控释/抑菌双效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脱水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因其安全无毒且易被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加上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作为理想的药物载体应用于医学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多糖为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以海藻酸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为载体制得的新型复合材料在医学领域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大多数严重复杂的软组织感染由多重耐药菌引起,需要手术干预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术后抗菌措施处理不当易引起多重感染,严重的甚至导致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痛苦。本文以改性海藻酸钠为基质负载聚多巴胺包覆的纳米铜/替加环素复合颗粒制备复合敷料材料用于治疗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软组织感染。经过碳点修饰的纳米铜表面具有丰富的羧基和氨基,在氢键的作用下对替加环素具有良好的负载作用。载药纳米铜颗粒由聚多巴胺包覆后,复合氧化海藻酸钠/明胶席夫碱水凝胶,冻干处理后得到具有长效抑菌的复合敷料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敷料材料具有良好保水性、粘附性以及柔韧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敷料材料内部为三维网状多孔结构,网络结构上均匀分布着纳米颗粒。体外模拟缓释实验结果显示,本复合敷料材料中,铜离子在0~6天释放较缓慢,第6天累计释放率为4.31%,6~12天铜离子释放加快,12天后开始减缓,18天后达到平衡,累计释放率为52.23%。而药物在0~8小时阶段释放迅速,8~40小时释放速率减慢,80小时后达到平衡,累计释放率为69.92%。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敷料材料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干眼症是泪液和眼表面的多因素疾病,表现为眼部不适、视觉障碍和泪膜不稳定,并对眼表面造成潜在损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促使数百万人寻求眼科护理。本文以改性壳聚糖为基底负载他克莫司制备聚电解质复合物材料用于干眼症的治疗。在该体系中,壳聚糖季铵盐接枝β-环糊精后,利用环糊精的疏水空腔负载疏水性药物他克莫司,再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载药纳米粒,以实现长效缓释他克莫司更好地用于干眼症的治疗。实验结果表明,他克莫司的包封率为90.12%,聚电解质复合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934 nm,ζ电势为62.2m V,属于稳定的溶液体系。药物缓释结果显示,120小时后达药物释放平衡,累计释放率为50.31%。在这两个研究体系中,主要以天然多糖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载体,充分发挥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对其结构进行简单的化学修饰,负载上合适的药物,得到了两种新型药物载体,这两种药物载体在体外模拟实验中都能达到预期的长效缓释药物的效果,可减少用药剂量,降低用药频率,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加患者适用性,有望应用于治疗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软组织感染和干眼症。
申夏夏[6](2015)在《基于药用丙烯酸树脂的纳米纤维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药剂学与多学科理论和先进技术相结合,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如纳米技术、固体分散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分子包合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不断涌现并日渐成熟。其中,固体分散技术是将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中,利用载体的性质达到不同的用药目的,增加药效的一种制剂技术。此技术作为改善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它不改变药物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使其不需要重新进行临床试验,操作简单、应用性好;另一方面,它制备的是固体口服制剂,用药方便,病人顺应性好。聚合物静电纺丝技术将纳米技术与固体分散技术相结合,通过简单的技术手段制备封装有更小尺寸药物的纳米纤维,将药物以分子、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固体载体中,从而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黏膜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等药物新剂型成为发展的主流和研究热点。然而制剂新技术的应用与这些新剂型的研究离不开药用辅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它们不仅用于药物释放速率的控制和调节,对实现靶向给药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将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固体纳米药物的制剂技术,通过这种简单的策略结合功能性药用辅料的使用,开发具有优良控释性能和稳定性的新型固体分散体。药物的固体分散体、包合物以及磷脂的增溶,是提高药效的有效技术。本研究使用的载体材料中药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为电纺纤维的聚合物基材,β-环糊精为药物分子的包合载体,卵磷脂为具有表面活性的联合载体。使用的模型药物有非甾体药物双氯芬酸钠、萘普生和难溶性中药活性成分大黄素。首先研究不同型号丙烯酸树脂(eudragit)的静电纺丝工艺条件,制备负载药物的环糊精包合物,然后通过将原料药、包合物以及卵磷脂等与聚合物以不同形式复合来制备具有不同性能的纳米纤维状固体分散体。制备基于药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的电纺载药纤维,纺丝工艺条件的研究是基础。本文采用一种快速选定电纺工艺条件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溶剂体系制备载药纳米纤维,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分析了体系中药物的存在状态、载体与药物的相容性以及在不同ph环境中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静电纺丝过程不利于物质结晶的形成,降低了体系的结晶度,载药纤维中药物失去了原有的晶体结构,转而以分子或无定形状态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药物与载体在分子水平上的混合,有利于药物被充分包埋进纤维内部。此外,模拟胃肠道环境变化的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不同型号的载药纤维具有不同的药物控释性能,药物的释放效果与载体性质密切相关。总之,静电纺丝技术能够简单快速地制备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纳米纤维状固体分散体。具有ph敏感性的聚合物eudragitl100和eudragits100是药用丙烯酸树脂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也是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中最常使用的包衣和骨架材料。本研究基于两者结构的相似性和溶解性能的差异性,将其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联合载体,通过调节两者的比例制备具有不同ph敏感性和释放特征的肠溶型固体分散体。首先,对复合载药纤维的结构、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等性能进行表征,然后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载药纤维的体外药物释放效果,并采用数学模型对ph6.5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体外药物释放曲线进行拟合,研究该环境中药物释放的动力学特征、探讨药物释放机制、评价释药方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载药纤维中药物的释放具有明显的ph依赖性,整体上药物释放速率随着ph的升高而加快。在ph6.5pbs中,不同样品的药物溶出曲线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拟合因子?1>15、?2<50),说明载体的组成对载药纤维的释药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释药机制整体上均是fick’s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但是当载体中eudragits100比例高于80%时,药物释放曲线可以近似的用higuchi模型描述,载药纤维可以看作是水不溶性骨架片,能够缓慢持续释放药物。因此,通过调节此类肠溶型固体分散体中载体eudragitl100和eudragits100的比例,有可能实现药物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定位释放。非甾体药物萘普生较低的溶解度和较大的胃肠道粘膜刺激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本研究首先制备了萘普生-β-环糊精包合物(nap-β-cd),减小药物对粘膜刺激的同时改善药物在胃肠道的通透性,然后采用静电纺丝法将其与eudragitl100共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此外,研究了载药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体外药物释放及透膜性能。结果表明:一方面,载药纤维中的聚合物基材eudragitl100能够保护nap-β-cd在酸性环境中不水解,减小药物释放速率,使其在中性介质中快速释放;另一方面,nap-β-cd提高了药物nap的释放速率以及膜通透性。将包合物负载进纤维后,其释药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从fick’s扩散变为骨架溶蚀机制。此体系可以进一步开发为负载易被胃酸破坏的生物大分子包合物的肠道定位给药系统,拓展它的应用范围。固体分散体虽然有良好的性能,但它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药物可能从无定形态变为结晶态,并与载体发生相分离。为了改善固体分散体的储藏稳定性,本研究制备以两亲性表面活性物质卵磷脂和无定形聚合物eudragitl100为联合载体的第三代固体分散体,通过对物相的鉴定分析以及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和储藏稳定性的研究来评价固体分散体的质量。此外本文通过探讨该体系的自组装行为,分析其改善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可能性及原理。研究表明:(1)卵磷脂改变了纺丝液的性质,改善了纤维的润湿性能,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漏槽条件下,药物在中性介质中的释放速率;(2)卵磷脂能够将药物增溶于载体中,通过与无定形聚合物Eudragit L100的联合使用,有效抑制了储存过程中药物结晶的形成与生长,改善了固体分散体的储藏稳定性;(3)复合纳米纤维溶于少量pH 7.4 PBS时,卵磷脂在溶液中会自发地形成磷脂双分子层、囊泡,或与药物及聚合物形成混合胶束等自组装聚集体,药物可以与磷脂双分子层的不同部位发生作用,或是增溶进胶束中,这种结合必然会降低口服给药后药物和黏膜层细胞表面磷脂发生作用的能力,同时增大药物的溶解性和膜通透性,减小药物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本研究制备的第三代固体分散体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口服固体脂质制剂。大黄素是一种极难溶于水的中药有效成分,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大黄素/Eudragit L100固体分散体来改善药物的体外释放速率,将其用作敷料应用于小鼠的创面愈合。实验结果表明,在pH 7.4 PBS中,载药纤维显着地提高了药物的释放速率。在实验浓度条件下,载药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但是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创面给药后,载药纤维能够快速吸收伤口渗出液,在创面上形成保护层,同时释放药物。该体系能够加速早期创面的愈合,在相同时间内使创面修复程度更完整。综上所述,大黄素/Eudragit L100固体分散体不仅可以用作短期创面敷料,还能作为药物大黄素高度分散的载体模版,通过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创面敷料。
封小玲[7](2013)在《不同处理方式对恩诺沙星体外溶出及抑菌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难溶性药物因为水溶解性差,导致溶出速率低,往往具有生物利用度问题。同时,水溶解性差还会限制药物剂型的开发,造成药物剂型单一,甚至影响药物的实际应用。因此,对于难溶性药物,其水溶性的提高是制剂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口服药物常常是患病个体更愿意接受的给药方式,但是不同药物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苦味,从而影响药物口服适应性。恩诺沙星是一种有效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于动物的各类细菌感染都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但其水溶性极差,同时也具有苦味。基于这两方面考虑,本文采用环糊精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离子交换树脂制剂和肠溶包衣等四种方式对恩诺沙星进行了处理,并通过不同方法对上述恩诺沙星处理物进行了表征和评价。本文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①不同恩诺沙星处理物的制备:分别制备了摩尔比为1:1的恩诺沙星/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包括30℃和75℃下的二元包合物以及三元包合物)、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包括恩诺沙星/PEG1:9固体分散体、恩诺沙星/PVP K301:9固体分散体以及恩诺沙星/PVP K30/乙基纤维素1:8:1固体分散体)、恩诺沙星树脂1:2复合物、恩诺沙星肠溶包衣颗粒(包衣增重分别为15、20、25%),并且测定了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的饱和溶解度,固体分散技术能提高恩诺沙星的水溶性。②不同恩诺沙星处理物的表征:分别采用了相溶解度法、DSC-TGA、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对不同恩诺沙星处理物进行了表征,恩诺沙星与SBE7-β-CD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摩尔比1:1包合物,提高了恩诺沙星的水溶性;在固体分散体中,恩诺沙星与PVP K30和EC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氢键,以无定形状态高度分散存在于PVP K30以及PVP K30/EC1:8混合物中,而恩诺沙星仍以结晶形式存在于PEG6000中,与PEG6000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恩诺沙星树脂1:2复合物中恩诺沙星以无定形形式存在,高度分散于树脂中,与树脂形成了复合物;在肠溶包衣颗粒中,恩诺沙星仍以结晶形式存在,热行为发生了变化,即吸热峰和放热峰有了位置改变,可能与包衣材料形成了复合物。③体外溶出度试验:采用2010版兽药典收录的桨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恩诺沙星处理物的溶出曲线,并与原料药作比较。恩诺沙星环糊精包合物、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和恩诺沙星树脂1:2复合物,都能明显提高恩诺沙星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速率和溶出量,但在pH1盐酸溶液中溶出速率和程度并无明显差异,固体分散体中乙基纤维素的加入对药物溶出有阻滞作用;肠溶包衣颗粒能降低药物溶出速率,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药物溶出速率和溶出量明显大于其在pH1盐酸溶液中的值,当包衣增重为20%时,肠溶颗粒即可达到最佳包衣效果。④苦味评价:采用单盲法。制备的恩诺沙星环糊精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并不能够掩盖恩诺沙星的苦味,甚至还会增强其苦味感,同时乙基纤维素表现出可以通过阻止药物溶出而掩盖苦味的特征;恩诺沙星树脂1:2复合物和包衣增重为20%的肠溶颗粒表现出很好的掩味效果,能使品尝者感受不到苦味。⑤体外抑菌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恩诺沙星抑菌效果的大小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抑菌效果与溶解度和体外溶出有关,恩诺沙星处理后的抑菌效果大小有赖于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的大小,但也只有溶解度和溶出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引起抑菌效果变化。
石璐[8](2013)在《喷雾干燥法制备尼美舒利包合物滴眼剂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提出尼美舒利-羟丙基-β-环糊精(Nim-HP-β-CD)包合物选择2-羟丙基-β-环糊精(2-HP-β-CD)为包合材料,解决了尼美舒利水溶性及稳定性的问题,进而可将尼美舒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成滴眼剂。本实验室前期试验研究表明,超声法所制备的滴眼剂具有刺激性小、稳定性高、较好的眼部抗炎、镇痛作用,并可提高角膜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采用超声法制备Nim-HP-β-CD包合物,通过优化处方得到制备包合物的最优处方如下:尼美舒利与羟丙基-β-环糊精摩尔比1:13;NaOH用量为5×10-3M;HPMC用量为0.1%。确定了喷雾干燥制备包合物的工艺,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工艺。该工艺具有快速干燥、工艺简便、可连续操作、容易批量生产、重现性良好等优点,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最优制备工艺如下:物料浓度33.5%;进风温度85℃;出风温度53.5℃;雾化器转速40Hz。制备所得的包合物粉末性状优良,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通过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溶出度的测定等方法确证了包合物的形成。将喷雾干燥法制备出的Nim-HP-β-CD包合物粉末制备成滴眼剂,从缓冲液、pH的选择、抑菌剂的抑菌效力试验及对兔眼刺激性等方面筛选滴眼剂处方。结果显示该滴眼剂在pH值7.4-8.4之间较稳定,抑菌剂苯扎溴铵浓度为0.1g/L,所筛选处方对兔眼无刺激性。结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该剂型的相关要求,从Nim-HP-β-CD包合物滴眼剂的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四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建立了滴眼剂中主药尼美舒利,抑菌剂苯扎溴铵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学;并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滴眼剂的有关物质进行了相关检查,为该滴眼剂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为选择合适的市售包装,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标准(试行)”,进行Nim-HP-β-CD包合物滴眼剂包材相容性试验。选用不同厂家不同颜色的低密度聚乙烯滴眼剂瓶,模拟上市包装考察Nim-HP-β-CD包合物滴眼剂稳定性,结果表明本制剂可选用深色的低密度聚乙烯滴眼剂瓶。
石娟[9](2011)在《环糊精修饰的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药物载体可以防止药物局部浓度过高,减少药物的损失及降解,降低其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达到缓释、控制释放、靶向给药的目的。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主要是基于环糊精外亲水内疏水的空腔结构,且环糊精无毒、自身稳定性好。而磁性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借助于磁性纳米的磁性将其与无机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形成磁性纳米高聚物后对药物进行包覆。本文研究的环糊精修饰磁性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集合了以上两种药物载体的特点,不但可以利用环糊精的独特性能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而且磁性纳米使体系具备了磁性,在外磁场作用下定位释放、靶向给药。在药物载体的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本文通过对β-环糊精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药物载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获得了如下成果: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磁性纳米颗粒,动态光散射仪测定其粒径为43.2 nm。然后将阿拉伯胶对其进行修饰后接枝到柠檬酸修饰的β-环糊精上。通过热重分析图计算得修饰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阿拉伯胶的量占总质量的7.09%,而Fe3O4-β-环糊精核壳结构中环糊精的量占了6.50%。结合热重分析数据借助于公式计算得Fe3O4-β-环糊精核壳结构周围的β-环糊精约为122个2、以酮洛芬为模型药物,超声法制备了酮洛芬/Fe3O4-β-环糊精固体包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包合物中酮洛芬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得R=0.99993,日内和日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回收率在81%-91%之间,RSD均小于1%,表明本方法精密度、准确度高且线性关系良好。3、探索了Fe3O4-β-环糊精药物载体对酮洛芬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Fe3O4-β-环糊精包合的酮洛芬在水中的溶解度为原来的2倍。通过朗谬尔吸附等温式得出Fe3O4-β-环糊精对于酮洛芬的最大吸附量为615 mg/g,朗谬尔吸附平衡常数KL为0.0018 L/mg。测得包合物的产率在20%-40%之间。4、测得酮洛芬/Fe3O4-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封率为32.18%,载药率为39.49%,而单纯β-环糊精的包封率为67.66%,而载药率仅为8.58%,即Fe3O4-β-环糊精核壳结构周围的β-环糊精使载药量增加。酮洛芬的溶出度曲线表明被Fe3O4-β-环糊精包合后20分钟溶解迅速,溶出药量为78.6%,说明Fe3O4-β-环糊精药物载体使酮洛芬溶出速率增加。
曹蕾[10](2009)在《聚β-环糊精载药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 DFS)为模型药物,以β-环糊精为原料,使用三种方法研究制备了载药微球,并对聚β-环糊精微球的溶胀能力和聚β-环糊精微球体外释药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微球制备方法的研究中,本文首先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制备聚β-环糊精微球(β-CDP微球),对β-CDP微球的合成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以微球形态、粒径、产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判断各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终优选处方并制备出性质优良的空白微球。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粒径的最大因素是搅拌速度,影响产率的最大因素是乳化剂。制备β-CDP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煤油为油相,环氧氯丙烷(ECH)的用量是n(ECH):n(β-CD)=15:1、交联聚合时间为1.5h、交联温度为30℃、乳化剂用量比为Span80:Tween20=3:1、乳化时间为7h、乳化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900r/min。优化后的处方工艺重现性良好,制得的微球表面光滑圆整,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40.45±3.8μm,跨距为1±0.15(n=5)。制成的微球β-CD的含量较高且保留了环糊精自身的结构特点,内部结构疏松成蜂窝状,具有交联三维网状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吸水性。在确定了空白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后,本文采用了三种方法制备载药微球。第一种是直接载药法,即在制备微球的过程中将药物直接加入到水相中参与微球的生成而最终载药。第二种是先包合后成球法,即先制成双氯芬酸钠的β-CD包合物,然后按照空白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将包合物制备成微球。第三种是浸泡载药法,即将制备好的空白微球浸泡到药物溶液中载药。实验结果表明,(1)浸泡法载药的载药率明显高于直接载药法和先包合后成球法; (2)直接载药法和先包合后成球法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有药物结晶,而浸泡载药法制备的微球表面没有药物结晶。在聚合物微球的溶胀性能研究中,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的微球溶胀后粒径的变化,得出聚合物微球溶胀速率随着缓冲溶液pH及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载药率越高,释放速度越快,但在高浓度的缓冲液中,其离子依赖型溶胀机制控制的溶胀速率将受到限制。然后,以扩散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刻画药物释放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溶剂渗透引起材料松驰膨胀,在模型中引入描述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体方程并引入溶胀界面数和扩散德伯拉数,来描述聚合物微球吸水和药物释放的过程。本文采用透析释药法研究微球的体外释药。在本实验中,首先考察了浸泡法制备的双氯芬酸钠-β-CDP微球的释药行为,然后以双氯芬酸钠-β-CDP微球为重点,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释放介质的不同pH值、载药率、粒径、袋内释放介质体积等因素对微球释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β-CDP微球对双氯芬酸钠的缓释作用效果明显,可达到24h,说明β-CDP微球网状结构的空腔能够包结双氯芬酸钠药物分子,从而使药物达到缓释的效果。(2)对于双氯芬酸钠-β-CDP微球,不同的体外释放条件对药物释放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微球材料本身的性质——粒径,对释药速率的影响最大。关于微球的体外释药情况,本文首先使用经验和半经验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双氯芬酸钠-β-CDP微球,一级释放方程和Korsmeyer-Peppas模型方程拟合较好,由n值推断,这种药物从β-CDP微球网状结构中的释放以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为主。然后根据Crank提出的球形释放机理模型,计算出载药微球的有效扩散系数D值。
二、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滴眼液中药物与辅料成分的毛细管电泳高精度测定及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作用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药用辅料研究进展 |
1.1 药用辅料简介 |
1.2 药用辅料的分类 |
1.3 药用辅料常用的分析方法 |
1.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2 气相色谱法 |
1.3.3 毛细管电泳法 |
1.3.4 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 |
1.3.5 其他方法 |
1.4 环糊精概述 |
1.4.1 环糊精的结构和性质 |
1.4.2 环糊精的衍生物 |
1.5 羟丙基-β-环糊精概述 |
1.5.1 HP-β-CD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
1.5.2 HP-β-CD的药剂学应用 |
1.6 毛细管电泳测定结合常数 |
1.6.1 毛细管电泳概述 |
1.6.2 结合常数 |
1.6.3 毛细管电泳测定结合常数的方法 |
1.7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色甘酸钠滴眼液中色甘酸钠和羟苯乙酯的高精度毛细管电泳同时定量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溶液配制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毛细管电泳分离结果 |
2.3.2 缓冲溶液种类的选择 |
2.3.3 缓冲液浓度的影响 |
2.3.4 缓冲液pH的影响 |
2.3.5 分离电压的影响 |
2.3.6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3.7 毛细管柱温的影响 |
2.3.8 方法学验证 |
2.3.9 讨论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高精度测定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和辅料羟苯乙酯的含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试剂与药品 |
3.2.2 溶液配制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毛细管电泳分离结果 |
3.3.2 缓冲溶液体系的选择 |
3.3.3 缓冲溶液浓度的选择 |
3.3.4 缓冲溶液pH的影响 |
3.3.5 添加剂浓度的选择 |
3.3.6 分离电压的选择 |
3.3.7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3.8 方法学验证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左氧氟沙星、维生素B_2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结合常数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试剂与样品 |
4.2.2 溶液制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4.3.2 电渗流标记物的选择 |
4.3.3 分离电压的选择 |
4.3.4 缓冲液体系的选择 |
4.3.5 缓冲液浓度的选择 |
4.3.6 中性标记物丙酮以及维生素B_2迁移时间重现性的考察 |
4.3.7 HP-β-CD与左氧氟沙星、维生素B_2结合常数的电泳测试 |
4.3.8 不同厂家HP-β-CD产品测定结果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核磁共振波谱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含量以及不同取代位置取代度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气相色谱检测 |
5.2.3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分析 |
5.2.4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HP-β-CD的总取代度 |
5.2.5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HP-β-CD的含量和2.3位取代度 |
5.2.6 定量核磁共振参数的考察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样品杂质的GC-MS和 MALDI-MS分析 |
5.3.2 核磁共振波谱法对HP-β-CD的分析 |
5.3.3 不同取代位置取代度计算的讨论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多层环糊精-氧化石墨烯骨架薄膜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PPCPs的效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PCPS简述 |
1.2 PPCPS的来源及危害 |
1.3 PPCPS的去除方法 |
1.4 Β-环糊精和石墨烯复合物及薄膜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吸附PPCPS的效能与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2.2.3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2.2.4 pH对吸附的影响 |
2.2.5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2.2.6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2.7 吸附等温线研究 |
2.2.8 吸附热力学研究 |
2.2.9 标准曲线的配制 |
2.2.10 PPCPs浓度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吸附剂的结构特性分析 |
2.3.2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2.3.3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2.3.4 吸附动力学 |
2.3.5 吸附等温线 |
2.3.6 吸附热力学 |
2.3.7 吸附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铜箔基底涂覆法多层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薄膜制备以及吸附PPCPS的机理和效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铜箔基底涂覆法多层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薄膜制备 |
3.2.3 薄膜的表征方法 |
3.2.4 薄膜的水稳定性探究 |
3.2.5 不同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比例薄膜的吸附效能 |
3.2.6 pH对吸附的影响 |
3.2.7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8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2.9 吸附等温线研究 |
3.2.10 吸附热力学研究 |
3.2.11 薄膜的重复利用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薄膜的表征以及水稳定性 |
3.3.2 不同β-环糊精负载量复合物薄膜的吸附效能 |
3.3.3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3.3.4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3.3.5 吸附动力学 |
3.3.6 吸附等温线 |
3.3.7 吸附热力学 |
3.3.8 薄膜的重复利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玻璃基底提拉镀膜法和真空抽滤法多层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薄膜制备及其效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玻璃基底提拉镀膜法和真空抽滤法多层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薄膜制备 |
4.2.3 薄膜的表征 |
4.2.4 薄膜的水稳定性探究 |
4.2.5 薄膜的吸附性能研究 |
4.2.6 薄膜的重复利用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薄膜的表征以及水稳定性 |
4.3.2 薄膜的吸附性能 |
4.3.3 薄膜的重复利用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项目资助 |
(3)基于增溶型杨梅素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眼与眼部炎症 |
1.1.1 眼部结构与炎症反应 |
1.1.2 眼部炎症的诱因 |
1.2 杨梅素概述 |
1.2.1 杨梅素的天然来源 |
1.2.2 杨梅素的理化性质 |
1.2.3 杨梅素的提取与合成 |
1.2.4 杨梅素药理学活性 |
1.2.4.1 抗氧化活性 |
1.2.4.2 抗炎活性 |
1.2.5 杨梅素的制剂研究进展 |
1.3 眼部药物递送 |
1.3.1 药物递送系统 |
1.3.2 纳米胶束的性质 |
1.3.3 纳米胶束的制备 |
1.3.4 纳米胶束在眼部的研究进展 |
1.4 胶束制剂载体辅料 |
1.4.1 高分子载体材料 |
1.4.2 Kolliphor?HS15 概述 |
1.4.3 Soluplus?概述 |
1.5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杨梅素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制备与处方筛选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载体材料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2.2.2 胶束的制备 |
2.2.2.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制备 |
2.2.2.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制备 |
2.2.3 杨梅素液相方法的建立 |
2.2.3.1 方法专属性考察 |
2.2.3.2 线性关系考察 |
2.2.3.3 精密度考察 |
2.2.3.4 稳定性试验 |
2.2.3.5 重复性试验 |
2.2.3.6 回收率试验 |
2.2.4 处方筛选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载体材料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2.3.1.1 HS15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2.3.1.2 Soluplus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2.3.2 杨梅素液相方法建立 |
2.3.2.1 方法专属性考察 |
2.3.2.2 线性关系考察 |
2.3.2.3 精密度考察 |
2.3.2.4 稳定性试验 |
2.3.2.5 重复性试验 |
2.3.2.6 回收率实验 |
2.3.3 胶束的制备 |
2.3.4 处方筛选 |
2.3.4.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处方优化 |
2.3.4.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处方优化 |
2.3.5 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杨梅素纳米胶束滴眼液的表征与理化性质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外观与微观特征 |
3.2.2 电位、粒径与多分散系数 |
3.2.3 粘度的测定 |
3.2.3.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粘度的测定 |
3.2.3.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粘度的测定 |
3.2.4 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考察 |
3.2.4.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中杨梅素物理状态考察 |
3.2.4.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中杨梅素物理状态考察 |
3.2.5 化学稳定性 |
3.2.5.1 HS15-Myr在不同p H水溶液下杨梅素的稳定性 |
3.2.5.2 Soluplus-Myr在不同p H水溶液下杨梅素的稳定性 |
3.2.6 存储稳定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外观与微观特征 |
3.3.1.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的表观考察 |
3.3.1.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的表观考察 |
3.3.2 电位、粒径与多分散系数 |
3.3.2.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参数考察 |
3.3.2.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参数考察 |
3.3.3 纳米胶束滴眼液体系粘度的测定 |
3.3.4 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 |
3.3.4.1 采用DSC、IR与 XRD考察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存在的相互作用 |
3.3.4.2 采用DSC、IR与 XRD考察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存在的相互作用 |
3.3.5 化学稳定性 |
3.3.5.1 HS15-Myr在不同PH水溶液下杨梅素的稳定性 |
3.3.5.2 Soluplus-Myr在不同p H水溶液下杨梅素的稳定性 |
3.3.6 纳米胶束滴眼液短期存储稳定性 |
3.3.6.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短期存储稳定性 |
3.3.6.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短期存储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杨梅素纳米胶束滴眼液体内外吸收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体外平行人工膜渗透实验 |
4.2.2 在体角膜渗透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体外平行人工膜渗透实验 |
4.3.1.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体外平行人工膜渗透实验 |
4.3.1.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体外平行人工膜渗透实验 |
4.3.2 纳米胶束滴眼液的角膜渗透特性考察 |
4.3.2.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的角膜渗透考察 |
4.3.2.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的角膜渗透考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杨梅素纳米胶束滴眼液药效学评价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纳米胶束滴眼液安全性考察 |
5.2.1.1 体内眼部刺激试验与临床评价 |
5.2.1.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5.2.2 纳米胶束滴眼液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
5.2.2.1 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清除实验 |
5.2.2.2 还原铁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 |
5.2.3 纳米胶束滴眼液体内抗炎活性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米胶束滴眼液安全性考察 |
5.3.1.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眼部耐受性考察 |
5.3.1.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眼部耐受性考察 |
5.3.2 纳米胶束滴眼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5.3.2.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5.3.2.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5.3.3 纳米胶束滴眼液体内抗炎活性评价 |
5.3.3.1 HS15-Myr纳米胶束滴眼液抗炎活性评价 |
5.3.3.2 Soluplus-Myr纳米胶束滴眼液抗炎活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虎杖苷可溶微针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现状 |
1.2 虎杖苷的药理活性 |
1.3 微针经皮给药系统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处方前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虎杖苷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2 检测条件 |
2.2.3 专属性考察 |
2.2.4 标准曲线及定量限考察 |
2.2.5 精密度考察 |
2.2.6 回收率考察 |
2.2.7 稳定性考察 |
2.3 虎杖苷在不同介质中溶解度的测定 |
2.4 虎杖苷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5 细胞毒性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虎杖苷可溶微针的制备与评价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2 一步法制备空白微针 |
3.3 可溶微针外观评价 |
3.4 可溶微针穿透性评价 |
3.5 可溶微针溶解速度评价 |
3.6 两步法制备虎杖苷可溶微针 |
3.7 虎杖苷可溶微针体外透皮释放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虎杖苷纳米混悬剂可溶微针的制备及评价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2 虎杖苷纳米混悬剂的制备 |
4.3 虎杖苷纳米混悬剂的处方优化 |
4.3.1 稳定剂的筛选 |
4.3.2 溶剂与反溶剂比例的考察 |
4.3.3 稳定剂浓度的选择 |
4.3.4 药物浓度的选择 |
4.4 纳米混悬剂冻干粉体外溶出实验 |
4.4.1 体外溶出实验(桨法) |
4.4.2 体外溶出实验(透析法) |
4.5 纳米混悬剂可溶微针的体外溶出实验 |
4.6 纳米混悬剂可溶微针的体外透皮释放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虎杖苷包合物可溶微针的制备及评价 |
5.1 仪器与试剂 |
5.1.1 仪器 |
5.1.2 试剂 |
5.2 虎杖苷包合物的制备 |
5.3 虎杖苷包合物的特性评价 |
5.3.1 虎杖苷包合物相溶解度的测定 |
5.3.2 虎杖苷包合物粒径、Zeta电势、载药量及溶解度的测定 |
5.3.3 虎杖苷包合物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5.4 包合物微针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
5.5 包合物微针的体外透皮释放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虎杖苷可溶微针药效学初步研究 |
6.1 仪器与材料 |
6.1.1 仪器 |
6.1.2 试剂 |
6.1.3 实验动物 |
6.2 动物模型的诱导 |
6.3 动物的分组与给药 |
6.4 肿胀度评价 |
6.5 体重变化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新型天然多糖基复合材料及其控释/抑菌双效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天然多糖及其改性的概述 |
2 海藻酸钠基载体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 |
2.1 海藻酸钠基载体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研究现状 |
2.2 氧化海藻酸钠基复合敷料制备软组织感染治疗材料的研究概述 |
2.2.1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软组织感染的概述 |
2.2.2 替加环素的简介 |
2.2.3 纳米铜的研究现状 |
2.2.4 碳点-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2.2.5 局部缓释材料的简介 |
2.3 课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2.4 材料与方法 |
2.4.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2.4.2 实验方案 |
2.4.3 材料的表征 |
2.4.4 体外缓释实验 |
2.4.5 体外抑菌实验 |
2.4.6 细胞毒性测定实验 |
2.5 结果与讨论 |
2.6 结论与展望 |
3 壳聚糖基载体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 |
3.1 壳聚糖基载体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研究现状 |
3.2 壳聚糖季铵盐基聚电解质复合载体制备干眼症治疗材料的研究概述 |
3.2.1 干眼症和临床眼部用药的简介 |
3.2.2 他克莫司的简介与应用现状 |
3.2.3 β-环糊精的简介及其在载药方面的应用 |
3.2.4 壳聚糖季铵盐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简介 |
3.2.5 聚电解质复合物的简介 |
3.3 课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3.4 材料与方法 |
3.4.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3.4.2 实验方案 |
3.4.3 材料的表征 |
3.4.4 体外缓释实验 |
3.4.5 细胞毒性测定实验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以及专利 |
(6)基于药用丙烯酸树脂的纳米纤维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体分散体 |
1.1.1 固体分散体的分类及发展 |
1.1.2 固体分散体的优势与缺陷 |
1.1.3 提高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的策略 |
1.1.4 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 |
1.1.5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 |
1.1.6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固体分散体 |
1.2 静电纺丝技术 |
1.2.1 静电纺简介 |
1.2.2 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领域 |
1.2.3 静电纺纤维的载药方式 |
1.2.4 静电纺纳米纤维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优势 |
1.3 药物传递系统概述 |
1.3.1 经皮给药系统 |
1.3.2 靶向给药系统 |
1.3.3 黏膜给药系统 |
1.3.4 缓释和控释系统 |
1.3.5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
1.3.6 纳米形式OCDDS的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药用丙烯酸树脂载药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及仪器 |
2.2.2 纺丝液的配制 |
2.2.3 药用丙烯酸树脂电纺纤维的制备 |
2.2.4 纤维形态观察 |
2.2.5 载药纤维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
2.2.6 载药纤维体外释放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udragit L100-55载药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2.3.2 阳离子型丙烯酸树脂载药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2.3.3 不同型号的Eudragit载药纤维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Eudragit L100/S100载药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特征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及仪器 |
3.2.2 纺丝液的配制 |
3.2.3 复合载药纤维的制备 |
3.2.4 纤维形态观察 |
3.2.5 载药纤维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
3.2.6 载药纤维体外释放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纤维的性能表征 |
3.3.2 聚合物及载药纤维的溶解性研究 |
3.3.3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结果分析 |
3.3.4 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AP-β-CD/Eudragit L100复合载药体系的制备及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及仪器 |
4.2.2 萘普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4.2.3 复合载药纤维纺丝条件的探索 |
4.2.4 载药纤维体外释放度及释放机制研究 |
4.2.5 体外透膜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萘普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3.2 β-CD/Eudragit L100纳米纤维的纺丝条件探索 |
4.3.3 β-CD/Eudragit L100纳米纤维中两者的作用 |
4.3.4 NAP-β-CD/Eudragit L100载药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4.3.5 体外药物释放及透膜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PC/Eudragit L100为联合载体的第三代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评价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及仪器 |
5.2.2 纺丝液的配制及性质测定 |
5.2.3 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
5.2.4 复合纳米纤维性质的研究 |
5.2.5 固体分散体自组装行为研究 |
5.2.6 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米纤维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5.3.2 固体分散体自组装行为研究 |
5.3.3 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EMO/Eudragit L100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创面愈合作用评价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药品及仪器 |
6.2.2 EMO/Eudragit L100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6.2.3 载药纤维体外释放度测试 |
6.2.4 抑菌性能测试 |
6.2.5 各组分细胞毒性测试 |
6.2.6 创面愈合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EMO/Eudragit L100纳米纤维的性质表征 |
6.3.2 载药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 |
6.3.3 各载药体系的细胞毒性测定 |
6.3.4 小鼠创面愈合的组织学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不同处理方式对恩诺沙星体外溶出及抑菌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恩诺沙星研究状况 |
1.1.1 恩诺沙星的物理化学性质 |
1.1.2 恩诺沙星的药理学特征 |
1.1.3 恩诺沙星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1.1.4 恩诺沙星制剂研究状况 |
1.2 环糊精包合技术 |
1.3 固体分散技术 |
1.4 离子交换树脂制剂 |
1.5 包衣技术 |
1.6 研究背景、内容及选题意义 |
2 恩诺沙星不同处理物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恩诺沙星-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2.2.2 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2.3 恩诺沙星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的制备 |
2.2.4 恩诺沙星肠溶包衣颗粒的制备 |
2.2.5 恩诺沙星不同处理物的含药量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恩诺沙星与 SBE7-β-CD 的包合作用 |
2.3.2 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饱和溶解度测定结果 |
2.3.3 恩诺沙星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制备条件的选择 |
2.3.4 恩诺沙星包衣影响因素分析 |
2.3.5 恩诺沙星不同处理物的含药量测定结果 |
2.4 小结 |
3 恩诺沙星不同处理物的表征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相溶解度法 |
3.2.2 差示热扫描和热重分析(DSC-TGA) |
3.2.3 X 射线粉末衍射法 (XRPD) |
3.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恩诺沙星-SBE7-β-CD 包合物的表征 |
3.3.2 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
3.3.3 恩诺沙星树脂 1:2 复合物的表征 |
3.3.4 恩诺沙星肠溶包衣颗粒的表征 |
3.4 小结 |
4 体外溶出度试验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步骤 |
4.2.1 溶出介质的配制 |
4.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4.2.3 溶出度试验操作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标准曲线 |
4.3.2 溶出条件的选择 |
4.3.3 溶出曲线的测定结果 |
4.4 小结 |
5 苦味评价及体外抑菌试验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 苦味评价 |
5.2.1 恩诺沙星苦味阈值的确定 |
5.2.2 恩诺沙星不同处理物与其原料药的苦味比较 |
5.3 体外抑菌试验 |
5.3.1 菌液的制备 |
5.3.2 抑菌活性比较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恩诺沙星的苦味阈值确定 |
5.4.2 恩诺沙星不同处理物的苦味评价 |
5.4.3 恩诺沙星不同处理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5.5 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技项目 |
(8)喷雾干燥法制备尼美舒利包合物滴眼剂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Nim-HP-β-CD包合物 |
第一节 Nim-HP-β-CD 包合物的处方筛选与优化 |
一、 试验材料 |
二、 试验方法 |
三、 试验结果 |
四、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喷雾干燥法制备 Nim-HP-β-CD 包合物的工艺优化及包合物确证 |
一、 试验材料 |
二、 试验方法 |
三、 试验结果 |
四、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Nim-HP-β-CD包合物滴眼剂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 |
一、 试验材料 |
1. 仪器 |
2. 试剂 |
3. 试验动物与菌种 |
二、 试验方法 |
1. 缓冲液的选择 |
2. pH 值的选择 |
3. 抑菌剂的选择 |
4. 兔眼刺激性试验 |
三、 试验结果 |
1. 缓冲液的选择 |
3. 抑菌剂的选择 |
4. 兔眼刺激性试验 |
5. Nim-HP-β-CD 包合物滴眼剂处方及制备工艺 |
四、 小结与讨论 |
1. pH 值 |
2. 抑菌剂 |
3. 渗透压 |
4. 兔眼刺激性 |
5. 给药剂量的确定 |
第三章 Nim-HP-β-CD包合物滴眼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
一、 试验材料 |
1. 仪器 |
2. 试剂 |
二、 试验方法与结果 |
1. 性状 |
2. 鉴别 |
3. 检查 |
4. 含量测定 |
三、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Nim-HP-β-CD包合物滴眼剂包材相容性 |
一、 试验材料 |
1. 仪器 |
2. 试剂 |
二、 试验方法 |
1. 光照试验 |
2. 加速试验 |
3. 过程要求 |
三、 试验结果 |
1. 光照试验 |
2. 加速试验 |
四、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一、 全文结论 |
二、 研究的创新性 |
三、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环糊精修饰的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环糊精包合技术 |
1.2.1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 |
1.2.2 包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
1.2.3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1.2.4 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 |
1.3 环糊精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1.3.1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1.3.2 环糊精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1.3.2.1 纳米材料的性质 |
1.3.2.2 磁性纳米颗粒的性质 |
1.3.2.3 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1.3.2.4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
1.3.2.5 β-环糊精修饰的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 |
1.4 论文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背景 |
1.4.2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Fe_3O_4-β-环糊精药物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Fe_3O_4-β-环糊精药物载体的制备 |
2.2.2.1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2.2 β-环糊精-柠檬酸的制备 |
2.2.2.3 阿拉伯胶修饰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GAMNP)的制备 |
2.2.2.4 Fe_3O_4-β-环糊精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e_3O_4-β-环糊精药物载体的制备原理 |
2.3.2 Fe_3O_4-β-环糊精药物载体的表征 |
2.3.2.1 动态光散射(DLS) |
2.3.2.2 红外谱图 |
2.3.2.3 热重分析 |
2.3.2.4 Fe_3O_4-β-环糊精中β-环糊精的数目 |
2.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酮洛芬/Fe_3O_4-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酮洛芬/Fe_3O_4-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酮洛芬/Fe_3O_4-β-环糊精包合条件的研究 |
3.3.1.1 温度的影响 |
3.3.1.2 pH值的影响 |
3.3.2 酮洛芬/Fe_3O_4-β-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 |
3.3.2.1 紫外光谱 |
3.3.2.2 红外光谱 |
3.3.2.3 热重分析 |
3.3.3 酮洛芬(KP)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3.3.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3.3.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3.3 精密度 |
3.3.3.4 回收率 |
3.3.4 酮洛芬/Fe_3O_4-β-环糊精包合物的产率测定 |
3.3.5 Fe_3O_4-β-环糊精对于酮洛芬的吸附量测定 |
3.3.6 酮洛芬/Fe_3O_4-β-环糊精中酮洛芬的溶解度测定 |
3.3.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Fe_3O_4-β-环糊精药物载体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酮洛芬-β-环糊精的制备 |
4.2.2.2 包封率、载药率测定实验 |
4.2.2.3 溶出度测定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包封率 |
4.3.2 载药率 |
4.3.3 溶出度 |
4.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聚β-环糊精载药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环糊精 |
1.1 环糊精的发展历史 |
1.2 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
1.3 环糊精的改性 |
1.4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2. 环糊精聚合物 |
2.1 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结构 |
2.2 环糊精聚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现状 |
3. 微球 |
3.1 微球的制备方法 |
3.2 微球的分类 |
3.3 微球现存的问题 |
4.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4.1 β-CDP空白微球的制备 |
4.2 β-CDP空白微球的结构表征 |
4.3 载药微球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4.4 β-CDP微球的溶胀性能研究 |
4.5 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考察及模型参数的求解 |
第二章 β-CDP微球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1. 制备原理 |
2. 仪器与试药 |
2.1 仪器 |
2.2 试药 |
3. 实验方法 |
3.1 单因素考察β-CDP微球的制备工艺 |
3.2 正交设计考察β-CDP微球的制备工艺 |
3.3 微球的结构表征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β-CDP微球的制备 |
4.2 正交设计考察β-CDP微球的制备工艺 |
4.3 微球的结构表征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β-CDP微球对双氯芬酸钠释放性能的考察 |
1. 引言 |
2. 仪器与试药 |
2.1 仪器 |
2.2 试药 |
3. 实验方法 |
3.1 载药微球的制备 |
3.2 双氯芬酸钠-β-CD 包合物的含量测定与鉴定 |
3.3 微球的结构表征 |
3.4 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
3.5 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考察 |
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1 双氯芬酸钠-β-CD包合物的含量测定与鉴定 |
4.2 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含药量的测定 |
4.3 微球的结构表征 |
4.4 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β-CDP微球溶胀性能的研究 |
1. 引言 |
2. 仪器与试药 |
2.1 仪器 |
2.2 试药 |
3. 实验部分 |
3.1 微球粒径的筛选 |
3.2 聚β-CD 微球溶胀率的测定 |
3.3 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配制 |
3.4 载药微球的制备 |
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1 平衡溶胀率的研究 |
4.2 不同粒径微球在pH7.4条件下的粒径变化 |
4.3 微球在不同pH 值条件下的粒径变化 |
4.4 不同缓冲液浓度对粒径变化的影响 |
4.5 载药微球的粒径变化与载药率的关系 |
5. 微球溶胀的数学模型研究 |
5.1 模型的建立 |
5.2 结果与讨论 |
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球的释放机理与数学分析 |
1. 微球的释放机理 |
2. 球形释放行为的经典模型拟合 |
3. 球形释放的机理模型 |
3.1 释放过程的数学描述 |
3.2 有效扩散系数恒定的非稳态的固态球形 |
4. 微球释放的模型研究 |
5.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四、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滴眼液中药物与辅料成分的毛细管电泳高精度测定及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作用差异的研究[D]. 龙莹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2]多层环糊精-氧化石墨烯骨架薄膜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PPCPs的效能与机制研究[D]. 刘芳源.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基于增溶型杨梅素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制备及评价[D]. 孙凤瑗.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虎杖苷可溶微针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D]. 陈志伟.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5]新型天然多糖基复合材料及其控释/抑菌双效性能的研究[D]. 梁均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6]基于药用丙烯酸树脂的纳米纤维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评价[D]. 申夏夏. 东华大学, 2015(02)
- [7]不同处理方式对恩诺沙星体外溶出及抑菌性的影响[D]. 封小玲. 重庆大学, 2013(02)
- [8]喷雾干燥法制备尼美舒利包合物滴眼剂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D]. 石璐.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9]环糊精修饰的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及研究[D]. 石娟. 山西大学, 2011(06)
- [10]聚β-环糊精载药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D]. 曹蕾. 广东药学院, 2009(07)
标签:环糊精论文; 恩诺沙星论文;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论文; 临界胶束浓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