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草地的类型、分布和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张彩荷[1](2021)在《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草地亚类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草地资源大国,草地资源丰富多样,草地面积分布位于世界前列。草地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不仅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与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草地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市场拓展力度不断加强,进而导致出现了草地生产力衰退,生长质量严重退化的现象,逐渐影响和制约着草地资源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界定草地类型对草地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草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实现草畜平衡,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ODIS)数据,采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s,CSCS),对中国草地亚类进行定量划分,并分析草地亚类在中国区域内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草原开发利用、培育保护和经营管理,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首先提出草地亚类的划分原则。在类的基础上,基于土地特征分别对山地和平地区域草地亚类进行划分。地形较复杂的山地区域,采用地貌指标;地势较平坦的平地区域选择土壤指标。(2)按照地貌分类标准,将山地亚类划分为20种。以小起伏山地为主,面积为2.54×106km2,占总面积的46.53%;丘陵和中起伏山地面积分别为1.37×106 km2和1.35×106 km2,分别占25.14%和24.81%;大起伏和极大起伏山地分布面积较少,总共占3.52%。(3)依照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选用MODIS数据和DEM数据,将中国平地区域土壤类型共划分为37种,总体分类精度为63.98%,kappa系数为0.62。其中,棕钙土分布最多,面积为6.07×105 km2,占总面积的15.20%;水稻土面积居第二位,为3.97×105 km2,占9.92%;潮土分布面积为3.94×105 km2,面积位于第三位,占9.86%;分布面积较小的类型主要有黑毡土、黑垆土、红粘土和灰褐土,面积分别为4.19×103 km2、1.62×103 km2、9.54×102 km2和5.74×102km2。(4)原则上,每种草地类型可划分为20种山地草地亚类和37种平地草地亚类,由于空间水热条件的差异,在特定环境下某些亚类并不存在。如寒冷极干寒带荒漠、高山荒漠类(?A1)在低海拔丘陵以下不存在山地草地亚类;亚热极干亚热带荒漠类(ⅥA6)不存在平地草地亚类。(5)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F36)的草地亚类分布面积最广泛,面积为1.11×106km2,占12.14%;其次是暖温极干暖温带荒漠类(ⅣA4)的草地亚类,面积8.47×105km2,占9.27%;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ⅢB10)的草地亚类面积居第三位,为6.07×105km2,占6.64%;亚热极干亚热带荒漠类(ⅥA6)的草地亚类分布面积最小,为7.47×10-2km2。(6)草地亚类命名原则采取“草地类名+山地亚类名”、“草地类名+土壤类型名”。将山地命名为“M”,平地为“F”,山地亚类划分结果用数字编码为“31···74、75”,则山地草地亚类的命名方式如“ⅡD23-M-31,寒温微润山地草甸草原类低海拔丘陵亚类”;平地土壤类型的分类结果为“白浆土、草毡土···水稻土”,则平地草地亚类的命名方式如“ⅢC17-F-风沙土,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风沙土亚类”。
陈洋[2](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张吟[3](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揭示草地畜牧业的实施与成效间的协调性和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遥感学、草地学、畜牧学等关于空间异质性、地物光谱差异性、草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等理论,针对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与信息化融合、因地制宜的定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天空地一体化为技术手段,获取2015-2020年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数据,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草地畜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研究目标以及对数据的时间连续性、空间分辨率、数据获取成本等需求,获取了多平台、多时空、多分辨率、多尺度的数据:包括:2015和2020年两期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影像,2020年的2m分辨率GF和ZY卫星数据,高精度无人机影像数据,地面草地样本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集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满足了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精度需求,实现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引入雷达遥感和高光谱地面监测数据,丰富数据类型和监测手段,更加有利于提升监测精度。(2)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正比,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反比,石漠化演变趋势整体呈现由高等级石漠化向低等级石漠化、有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发展,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越显着:从2015-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关岭-贞丰花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38.50%提升至57.87%,毕节撒拉溪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3.03%提升至61.19%,施秉喀斯特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8.45%降低至58.20%,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分别为52.63%、15.09%和0%。从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随石漠化程度越深,增长速率越快,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植被保护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关岭-贞丰花江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密度由478.55 g/m2增加至708.52 g/m2,增长率为48.06%;毕节撒拉溪由703.39 g/m2增加至1544.96 g/m2,增长率为119.64%;施秉喀斯特由1632.85 g/m2降低为1035.97 g/m2,增长率为-36.55%,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石漠化程度越深密度越小,施秉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草地生物量密度水平较高,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较好。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异质性较强特点,政府制定明确的草地治理与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草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地区裸土比率,提升地表植被覆盖度。(3)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定指标,构建了包括1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应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为0.4934:0.3108:0.1958。轻度及以下石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C4、人均畜牧业产值C6、植被覆盖度C1、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C3、人均耕地面积C12等五个指标对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最大,这5个指标权重之和达到目标层权重的61.78%,说明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主要由这5个指标来体现。针对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多尺度评价缺乏因地制宜的规范指导问题,构建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后续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高光谱遥感,更系统科学地把宏观和微观指标相结合。(4)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在2015-2020年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变化表现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的三类效益增长率最小,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增长率最大,中-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率最大: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由0.4883下降至0.4503,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由0.3560增长至0.4217,关岭-贞丰花江生态效益由0.2774增长至0.3301。施秉生态效益增长率为负,但在不同时期施秉的生态效益都优于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值在2015年时相对最低(0.1375),但在2015-2020年间的增长速率最快(85.98%)。在经济发展方面,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比中-强度石漠化区域和无-潜在石漠化区域更具发展优势。社会效益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关系与生态效益变化规律相似,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社会效益值最高,但增长率最低。说明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越大。(5)在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精准扶贫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的联动分析手法:从2015-2020年间,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8173提升到0.8270,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09提升到0.8095,中度-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26提升到0.7589,就综合效益增长率来看,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增长率最小,但与同时期不同等级石漠化研究区相比,综合效益值最高。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在均在变好。施秉喀斯特“两山”效益保持为0.6424不变,毕节撒拉溪“两山”效益由0.4935提升到0.6774,关岭-贞丰花江“两山”效益由0.4879提升到0.6168。施秉喀斯特扶贫效益由0.3290提升到0.3766,毕节撒拉溪扶贫效益由0.2549提升到0.3878,关岭-贞丰花江扶贫效益由0.3352提升到0.4287。施秉喀斯特可持续效益由0.6631下降为0.6349,毕节撒拉溪可持续效益由0.4735提升到0.5539,关岭-贞丰花江可持续效益由0.4021提升到0.4722。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民的贫困扶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要继续鼓励各单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科技推广,加强石漠化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开发。
孙佳慧[4](2021)在《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进一步探讨退化羊草草地在不同恢复和改良措施下植物群落及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在恢复初期的特征,研究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监测研究站(内蒙古大学草地生态学研究基地)开展,选取了自然恢复、浅耕翻和切根三种不同恢复改良措施下的退化羊草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并与自由放牧进行对照。分析了退化羊草草地在不同恢复改良措施下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特征,可为典型羊草草原合理选择恢复模式、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就群落水平而言,三种恢复改良措施下群落地上生物量及其累积值以及地下生物量均高于自由放牧,这表明三种措施均有利于草地植被的恢复。且在退化草地恢复前期,浅耕翻对于提高草地地上生产力的作用强于自然恢复和切根处理。2.三种不同恢复改良措施显着增加了根茎禾草地上生物量,其中浅耕翻的作用效果尤为显着。三种恢复改良措施下羊草密度及其累积值与羊草地上生物量及其累积值均显着高于自由放牧。同样,综合9年数据显示,优质牧草羊草在浅耕翻措施下更有利于恢复生长。3.三种恢复改良措施以及年份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羊草密度以及羊草地上生物量都具有独立的显着作用,对于群落功能群根茎禾草、一二年生植物、丛生禾草具有独立的显着作用。4.就土壤理化性质而言,与自由放牧相比,三种恢复改良措施均提高了土壤表层(0~5cm)土壤含水量,降低了(0~5cm)表层土壤容重。三种恢复改良措施中自然恢复有利于0~20cm土壤有机碳维持,人为干扰不利于土壤表层有机碳维持。5.三种处理下0~60cm土层中土壤N/P平均值介于2.64~3.99之间,低于我国土壤N/P均值(4.2),表明三种改良措施,其土壤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缺氮。植物群落恢复和土壤养分恢复不具备同步性。
杨晨晨[5](2021)在《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以锡林郭勒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设置4种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实验,分别为禁牧处理、轻度放牧处理、中度放牧处理、重度放牧处理。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群落、土壤物理性质及优势种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放牧强度,为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有:(1)三年放牧试验间植物群落的高度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密度和盖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度放牧下群落密度最高,较禁牧对照增幅均超过了10%,轻度放牧下群落盖度最高。(2)中度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物种数最多,均较禁牧对照增加了3种及以上;重度放牧下植物群落科数最少,都为10种。放牧强度增强,植物群落中禾本科牧草的重要值比例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莎草科、菊科及杂类草重要值比例增加;中度放牧增加了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及均匀度。(3)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抛物线式的变化,轻度或中度放牧下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最高;植物群落地下总生物量有随放牧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同年间随放牧强度增强,植物群落地下总生物量呈“N”字型变化曲线。(4)土壤容重整体上有随放牧年限的增加而增大的变化,对放牧干扰的响应主要表现在0~20cm的浅土层,放牧使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含水率呈现与之相反的规律。(5)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西伯利亚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三种植物个体性状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各功能性状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重度放牧会使植株趋向矮小化,重度放牧下三种植物的株高较禁牧对照均显着下降(P<0.05)。(6)在锡林郭勒草甸草原,介于轻度与中度放牧之间[即1.48羊单位/(hm2·生长季)~2.46羊单位/(hm2·生长季)]是合理的放牧强度。
云海峰[6](2021)在《松土与施肥对锡林郭勒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及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因放牧导致的内蒙古草甸草原不同程度的草地退化现象,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于2017年5月选取重度退化草甸草原,设置了对照组与松土、施有机肥、松土+施有机肥3种恢复处理样地。于2017-2020年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植被生长旺盛期,对植物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优势种功能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3种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的影响,以探究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的恢复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松土+施肥复合处理措施有利于群落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等特征的恢复提高。2.松土+施肥措施短期内可明显提升优质牧草比例,降低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根茎禾草种群的恢复。3.松土+施肥处理有利于群落优势种的生长恢复。松土、施肥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基础功能性状改善较大,对其它优势种影响较小。4.松土、施肥、松土+施肥3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均有利于土壤理化特征的改善。松土处理可增加土壤表层含水率和土壤有机碳、全磷含量;施肥处理可增加土壤10-40 cm碳、氮、磷含量;通过松土施肥复合处理,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有明显增加。5.松土、施肥可使多数土壤酶活性明显提升,施肥对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最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氮比、硝态氮、全磷、总有机碳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彩黎干[7](2021)在《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临我国草地生态恢复保护、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及优质饲草料资源短缺的局势,我国草牧业发展必须生态与效益统筹兼顾。在中央及各级政府支持下,以草地资源合理利用、人工草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体系初步建立,10余项重大草原生态建设政策陆续制定实施,以生态改善为基础的人工草地建设项目陆续推广,草地畜牧业逐渐从“生态唯一”的保护方式向“生态优先、生产发展”观念转变,人工草地建设必将成为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和贯彻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发展放牧型人工草地能够在实现生态保护基础上,实现草畜系统生产力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我国放牧型人工草地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有待深入开展,为推动放牧型人工草地发展、促进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可持续、推动西北地区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分析了我国放牧型人工草地分布、规模、生产力、模式特征及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测度分析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的比较效益;选取祁连县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生产生态协同性及可持续性问题;在上述基础上探索实现生态经济共赢的优化路径,为西北草牧业发展提供科学规划依据,为推动放牧型人工草地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人工草地发展较为缓慢,面积占全国可利用草地总面积比重小,近年来我国放牧型人工草地多作为生态恢复治理的产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广西、青海等荒漠化、石漠化及草地退化严重区,发挥着巨大效益,同时也面临监管体系缺失导致草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高、效益认知不足抑制政府和农牧民推广积极性以及“政策-模式-草地”关系失调抑制效益水平提升等问题。(2)以西北地区为例,草地资源不足制约西北草牧业综合发展,而发展放牧型人工草地具有促进草牧业发展、推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比较优势;放牧型人工草地具有经济可推广性,净收益达2019元/hm2,具有低成本及高收益率的比较优势。(3)以祁连县野牛沟乡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为例,短期来看,放牧型人工草地缓解了当前饲草资源短缺现状,遏制了草地生态与经济收入的劣化趋势;长期来看,随着牧区生产规模的增加,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生态生产仍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4)开放禁牧政策和组织牧户合作经营管理有助于实现生态生产的协同及可持续发展,建议人工草地放牧时间增加1个月,增强24%暖季天然草场的生产力,冷季购进12.6×106 kg可食牧草,建议畜种结构为羊数量284只、牛数量44头。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强草地保护并增加草地建设的投入,积极采取轮牧封育、补播改良等措施,科学转变禁牧、退牧等保护草地的措施,将用于草原生态奖补资金适当向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方面转移。(2)科学发展放牧型人工草地,重视气候环境的适宜性和区域草地的生物群落稳定性问题,注重区域布局、种植区划、放牧管理、经营决策等战略问题。(3)开发推广应用草畜系统智慧动态支持决策系统,并匹配适应性放牧管理策略,建立家畜与环境的动态平衡达到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协同发展。(4)因地制宜合理评定草地封育、禁牧年限;鼓励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设计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及原则;发展西北草牧业优势精品产业,增加畜产品附加值,降低牧户对扩畜增收的依赖度,实现草牧业经济生态共赢。
李贤松[8](2021)在《不同地理来源羊草种质资源对同质园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欧亚大陆草原区重要的优势种与建群种,属于赖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优良的牧草品质和较强的耐逆性、抗逆性,在退化草地修复、人工草地种植、防治水土流失和牧草生产加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草原退化严重,植被群落发生退化演替,生产力大幅下降。同时,随着环境的改变,特别是退化草原干旱进一步加剧,羊草种质资源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重要的生态作用也逐渐随着草原退化和演替而降低。基于此,本研究以课题组2014年从世界不同地区收集的48份野生羊草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基于同质园实验,分析了不同地理来源羊草的表型变异并总结了其变异特征;同时,研究了不同羊草种质资源影响下的土壤养分特征,阐明了羊草性状变异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论有:(1)不同地理来源野生羊草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的表型变异,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形态特征变异系数较大的羊草种质材料为YC23、YC28和YC48,形态特征变异系数较小的羊草种质材料为YC46、YC05和YC38;变异系数较大的形态性状有茎叶比、叶重和茎重,变异系数较小的形态性状有叶长、叶宽和株高。(2)各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4.680%,代表了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羊草株高特征,代表了最多的原始信息,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叶重信息,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叶片几何特征,第四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全株特征,所代表的信息相对较少。根据各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系数1.6处将48份羊草种质资源聚为4类,分别对4类羊草各形态性状的综合比较发现,第一类和第二类羊草表现良好。各形态性状对羊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最为显着,对地下根系生物量的影响较小。其中,影响羊草地上生物量最为显着的为株高、茎长和节间数。(3)羊草对土壤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不同地理来源羊草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对土壤改善作用表现最好的羊草材料为YC07、YC24、YC04、YC39和YC46。根据土壤养分的聚类分析可将羊草分为3类,综合对各类养分指标的比较发现:第一类羊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表现较好,与主成分得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同时,羊草影响增加了土壤C:P和N:P,不同来源羊草影响下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表现出显着差异。(4)各形态性状、土壤性状间存在普遍的简单相关,形态性状与生物量性状、形态性状与土壤性状之间存在显着的典型相关关系。在形态性状与生物量性状典型相关的构成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植株重、株高和鲜草重;在形态性状与土壤性状典型相关的构成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茎重、叶重和土壤有机质。
吴国芳[9](2021)在《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丹草(Sorghum-sudangrass hybrid)杂种优势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多次刈割利用,是重要的一年生饲用作物。但因其幼嫩茎叶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家畜采食过量易产生中毒现象。因而培育低氢氰酸含量的高丹草是重要育种目标。在课题组前期对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主效QTL PA7-1定位研究基础上,我们用高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对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定位研究发现了另一个相关的主效QTL PA 7-2。进而采用BSA-SSR方法和低氢氰酸含量目标性状QTL侧翼的SSR标记,从高丹草群体1200个分离单株中筛选建立了等位基因重组QIRs群体,经套袋自交得到F3分离群体,并从中筛选出130个F3重组株构建了精细定位群体。本试验重点对PA 7-1和PA7-2这两个主效QTL进行了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挖掘和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从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的1200个F2群体单株中各选10个低氰与高氰植株的DNA等量混合建立基因池,并以亲本为对照筛选得到SSR适宜引物11对。用这11对引物对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及其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多态性条带位点253个。2.利用这253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基于高丹草F2群体的连锁群图谱,其覆盖基因组长度211.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M。QTL定位检测到4个与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的QTLs,只有PA 7-1和PA 7-2为主效QTL,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7.4%和47.1%。3.采用QTL侧翼SSR标记对1200个F2单株进行筛选,分别建立了 2个PA 7-1和PA7-2的QIRs群体,各包含379和121个重组株。利用单粒传法分别获得了 F2:3群体,基于该群体再次进行QTL定位,验证了 PA7-1和PA7-2的稳定性。4.为缩短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区间,利用高丹草130个F3重组单株的精细定位群体分别进行了精细定位。最终将PA7-1确定在标记SORBI4G4-120和SORBI4G4-680之间,包含8个SSR标记;将PA7-2确定在标记Sobic.8g1-600和XM00242-400之间,包含6个SSR标记。5.对PA7-1的8个和PA7-2的6个SSR标记片段进行回收、纯化、测序及与已知的高粱基因组比对分析,首次建立了PA7-1和PA7-2高分辨率的物理图谱。将PA7-1确定在高粱第4号染色体的203.6 kb基因组区域内,该区间包含了 18个候选基因;将PA7-2确定在高粱8号染色体上18.4 kb和25.5 kb的区域内,以及该染色体上克隆BAC 88M4基因AY661656.1上,它们共包含了 5个候选基因。6.通过RT-PCR表达水平验证发现,PA7-1有2个基因XM 021458168.1和XP021313843.1,PA7-2有1个基因AY661656.1,这3个基因在低氰的父本红壳苏丹草和F2植株的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中均有显着表达,表明它们是调控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撒多文[10](2021)在《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盐碱地发展苜蓿产业符合国家草牧业发展战略,由于缺乏系统的盐碱地苜蓿加工理论和技术,生产的苜蓿产品难以满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因此,开展盐碱地苜蓿加工理论研究十分必要。论文以轻度(LS,含盐量1.66‰,碱化度2.60%)、中度(MS,含盐量2.33‰,碱化度3.09%)、重度(HS,含盐量4.33‰,碱化度8.02%)盐碱地和非盐碱地(CK,含盐量0.91‰,碱化度1.74%)种植的“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对盐碱地现蕾期紫花苜蓿茎叶结构、生理特征、营养品质、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和干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关键因子,为盐碱地紫花苜蓿加工调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壤盐碱化可导致紫花苜蓿叶片上表皮蜡质层和茎皮层增厚,不利于苜蓿水分散失。轻度盐碱地能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呼吸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P<0.05),中度、重度盐碱地对紫花苜蓿蒸腾速率(Tr)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干燥过程中(0~34h),盐碱地紫花苜蓿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呈下降趋势;32 h蒸腾作用停止,在34 h时气孔关闭;盐碱化程度越高,紫花苜蓿干燥速率、呼吸速率、Tr越低。(2)土壤盐碱化可影响紫花苜蓿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粗蛋白(CP)比对照平均增加了0.40%,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比对照平均降低了0.53%、1.24%,重度盐碱地紫花苜蓿CP含量为20.67%,相对饲用价值(RFV)为146.00,其营养品质高于轻度和中度盐碱地。干燥过程中(0~34h),盐碱化程度、干燥时间及两因素的互作效应对紫花苜蓿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着(P<0.01),干燥到34 h,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品质最高,CP含量为22.00%,RFV为157.67。(3)盐碱地苜蓿真菌群落隶属于3个真菌门345个真菌属,隐球菌属(Cryptococcus)、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菌群,链格孢属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干燥过程中(0~34h),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属的丰度值减小,多样性降低;霉变风险由低到高顺序为:中度盐碱地<轻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4)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在干燥过程中(0~34 h),盐碱地紫花苜蓿茎叶结构、呼吸作用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对其营养品质影响较大,关键因子为叶片气孔面积、含水量(MC)、气孔导度(Gs),汉纳酵母属(Hannaella)及链格孢属。
二、中国草地的类型、分布和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草地的类型、分布和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草地亚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1 草地分类研究进展 |
1.2.2 地貌分类研究进展 |
1.2.3 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2.1 中国草地资源概况 |
2.2 研究数据与预处理 |
2.2.1 DEM数据 |
2.2.2 MODIS数据 |
2.2.3 土壤矢量数据 |
2.2.4 行政区划数据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CSCS类数据库的简介 |
2.3.2 草地亚类的划分原则 |
2.3.3 山地与平地范围界定 |
2.3.4 均值变点分析法 |
2.3.5 随机森林分类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第二级——亚类的划分 |
3.1 山地亚类划分体系 |
3.1.1 山地亚类划分标准 |
3.1.2 山地亚类划分结果 |
3.2 平地土壤划分体系 |
3.2.1 数据集及样本选取 |
3.2.2 平地土壤划分流程 |
3.2.3 平地土壤划分结果 |
3.3 中国草地亚类划分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草地亚类空间特征分析 |
4.1 山地和平地草地亚类空间分布特征 |
4.2 中国草地亚类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 能值的评定 |
3 饲用价值评价 |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种植管理技术 |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
3 牛羊舍饲技术 |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 |
(三)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
(一)数据挖掘 |
1 航天数据 |
2 航空数据 |
3 地面监测数据 |
(二)数据处理 |
1 航天数据处理 |
2 航空数据处理 |
3 地面数据处理 |
四 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分析 |
(一)生态环境因子 |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
2 植被覆盖 |
3 石漠化 |
4 草地地上生物量 |
(二)社会经济因子 |
1 人口与GDP |
2 畜牧业GDP |
3 生产与生活水平 |
4 劳动力结构与文化水平 |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指标筛选方法 |
3 指标体系 |
(二)指标权重确定 |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 指标权重确定 |
(三)指标因子标准化 |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
(四)评价模型构建 |
1 模型建立 |
2 模型确定 |
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
(一)单一效益评价分析 |
1 生态效益 |
2 经济效益 |
3 社会效益 |
(二)综合效益分析 |
1“两山”效益 |
2 扶贫效益 |
3 可持续效益 |
4 综合效益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4)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退化草地的恢复改良方式 |
1.2.1 自然恢复 |
1.2.2 浅耕翻 |
1.2.3 切根 |
1.3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 |
1.3.1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发展 |
1.3.2 国外有关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
1.3.3 国内有关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
1.4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概况 |
2.1.2 气候及水分特征 |
2.1.3 植被及土壤特征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植物调查方法 |
2.3.2 土壤取样方法 |
2.3.3 样品分析方法 |
2.3.4 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2.3.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和年份对密度的影响 |
3.1.1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群落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
3.1.2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羊草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和年份对生物量的影响 |
3.2.1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2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群落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
3.2.3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羊草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4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3.3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退化羊草草地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4 不同措施下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功能群以及降水量的关系 |
3.4.1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下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功能群生物量的相关关系 |
3.4.2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下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年降水的关系 |
3.5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5.1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土壤表层容重的影响 |
3.5.2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影响 |
3.6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土壤碳、氮和磷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6.1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6.2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全氮含量的影响 |
3.6.3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全磷含量的影响 |
3.7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动态变化的影响 |
3.7.1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土壤C/N的影响 |
3.7.2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土壤C/P的影响 |
3.7.3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土壤N/P的影响 |
3.8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土壤养分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退化羊草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1.2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羊草种群特征的影响 |
4.1.3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退化羊草草地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1.4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5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6 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1.7 土壤碳氮磷含量与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1.2.2 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
1.2.3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4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及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植物群落调查及取样方法 |
2.2.3 植物功能性状测定方法 |
2.3 指标计算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
3.1.1 植物群落高度的变化 |
3.1.2 植物群落密度的变化 |
3.1.3 植物群落盖度的变化 |
3.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1 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 |
3.2.2 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 |
3.3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3.3.1 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的变化 |
3.3.2 植物群落优势种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
3.3.3 植物群落地下总生物量的变化 |
3.3.4 植物群落根冠比的变化 |
3.4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4.1 土壤容重的变化 |
3.4.2 土壤含水率的变化 |
3.5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
3.5.1 羊草功能性状的变化 |
3.5.2 西伯利亚羽茅功能性状的变化 |
3.5.3 糙隐子草功能性状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4.3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4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松土与施肥对锡林郭勒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及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由以下项目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草地机械松土研究概况 |
1.3 草地施肥研究概况 |
1.4 土壤酶活性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 |
2.1.2 植被与土壤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取样方法及样品测定 |
2.2.3 样品分析方法 |
2.2.4 指标计算方法 |
2.2.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1.1 对群落高度的影响 |
3.1.2 对群落密度的影响 |
3.1.3 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4 对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3.2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3.2.1 对群落优质牧草比例的影响 |
3.2.2 对群落物种数的影响 |
3.2.3 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3.2.4 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 |
3.2.5 对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影响 |
3.3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
3.3.1 对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
3.3.2 对贝加尔针茅功能性状的影响 |
3.3.3 对糙隐子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
3.4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
3.4.1 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4.2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4.3 对土壤全碳(TC)的影响 |
3.4.4 对土壤全氮(TN)的影响 |
3.4.5 对土壤碳氮比(C/N)的影响 |
3.4.6 对土壤全磷(TP)含量的影响 |
3.4.7 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影响 |
3.5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1 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5.2 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5.3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5.4 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5.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1.1 对群落平均高度的影响 |
4.1.2 对群落密度的影响 |
4.1.3 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4.1.4 对群落优质牧草比例的影响 |
4.1.5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2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
4.3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
4.4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研究区植物名录 |
附图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关系 |
致谢 |
(7)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研究 |
1.2.2 草畜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
1.2.3 草畜系统管理仿真模拟研究 |
1.2.4 草畜系统生产优化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理论基础 |
1.6.1 生态经济理论 |
1.6.2 系统理论 |
1.6.3 外部性理论 |
1.7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我国人工草地发展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工草地 |
2.1.2 放牧型人工草地 |
2.1.3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 |
2.2 人工草地发展措施 |
2.2.1 重大工程项目 |
2.2.2 主要政策措施 |
2.2.3 主要法规 |
2.3 人工草地发展成效 |
2.3.1 人工草地的分布、规模及生产力 |
2.3.2 放牧型人工草地的分布、规模及生产力 |
2.3.3 典型放牧型人工草地的模式特征 |
2.4 放牧型人工草地面临的问题 |
2.4.1 监管体系缺失导致草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高 |
2.4.2 效益认知不足抑制政府和农牧民推广积极性 |
2.4.3 “政策-模式-草地”关系失调抑制效益水平提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效益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1.2 研究方法 |
3.2 放牧型人工草地成本收益分析 |
3.2.1 典型草地成本构成分析 |
3.2.2 典型草地收益构成分析 |
3.3 草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3.4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综合效益分析 |
3.4.1 经济效益分析 |
3.4.2 社会效益分析 |
3.4.3 生态效益分析 |
3.4.4 综合效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仿真模拟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调研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模型框架 |
4.2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
4.2.1 模型说明 |
4.2.2 草地产草量-家畜体重模块 |
4.2.3 家畜生产管理模块 |
4.2.4 牧户经营收入模块 |
4.3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仿真模拟结果 |
4.3.1 基准情景 |
4.3.2 未建植放牧型人工草地情景 |
4.3.3 模型有效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优化路径 |
5.1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情景设置 |
5.2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政策管理优化 |
5.2.1 开放禁牧政策情景 |
5.2.2 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情景 |
5.2.3 组合政策管理情景 |
5.3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生产决策优化 |
5.3.1 饲草季节性平衡 |
5.3.2 畜种结构调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牧户调查问卷 |
附录B 仿真模型程序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不同地理来源羊草种质资源对同质园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羊草概况 |
1.3 草原土壤养分研究现状 |
1.4 生态化学计量应用概况 |
1.5 同质园实验概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样品采集与数据测定 |
2.3.1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羊草种质形态性状比较分析 |
3.1 不同羊草种质形态相关指标的分析 |
3.1.1 不同羊草种质形态性状变异幅度 |
3.1.2 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1.3 不同羊草种质的聚类分析 |
3.2 不同羊草种质的生物量指标分析 |
3.2.1 不同羊草种质生物量的描述性分析 |
3.2.2 各形态性状对生物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羊草种质影响下的土壤性状分析 |
4.1 不同羊草种质影响下的土壤养分变异情况 |
4.2 不同羊草种质影响下的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
4.3 不同羊草种质影响下的土壤养分分类比较 |
4.4 不同羊草种质影响下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变异分析 |
4.5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分类比较 |
4.6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种质羊草与土壤的相关分析 |
5.1 各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5.1.1 不同种质羊草形态与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
5.1.2 不同种质羊草形态与土壤的相关性分析 |
5.1.3 不同羊草种质生物量与土壤的相关分析 |
5.2 典型相关分析 |
5.2.1 各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
5.2.2 各性状间典型相关的构成及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高丹草概述 |
1.2 氢氰酸 |
1.2.1 非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2.2 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3 QTL定位 |
1.3.1 QTL定位原理及步骤 |
1.3.2 QTL定位的方法 |
1.3.3 QTL定位验证 |
1.3.4 QTL精细定位 |
1.3.5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分析 |
1.4 高丹草QTL定位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群体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
2.1.2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1.3 DNA提取及BSA基因池的建立 |
2.1.4 SSR适宜引物的筛选及PCR扩增 |
2.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1.6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2.1.7 遗传群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分析 |
2.1.8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等位基因重组群体的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2.2 基因组DNA纯度的电泳检测 |
2.2.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2.2.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获得 |
2.2.5 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QTL定位 |
2.2.6 QIRs群体获得 |
2.3 讨论 |
2.3.1 BSA法评价 |
2.3.2 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图谱研究 |
2.3.3 QTL定位准确性 |
2.3.4 等位基因重组株QIRs分析 |
2.4 小结 |
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群体构建 |
3.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3.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3.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3.1.5 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3.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3.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3.2.4 PA7?1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3.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3.2.6 PA7?1 的精细定位 |
3.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8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建立与候选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主效QTL PA7?1 的稳定性 |
3.3.2 主效QTL PA7?1 精细定位的准确性 |
3.3.3 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候选基因 |
3.4 小结 |
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群体构建 |
4.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4.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4.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4.1.5 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4.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4.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4.2.4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4.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4.2.6 PA7?2 的精细定位 |
4.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8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构建与候选基因分析 |
4.3 讨论 |
4.3.1 PA7?1 和PA7?2 的加性效应 |
4.3.2 精细定位可行性分析 |
4.4 小结 |
5 PA7?1 和PA7?2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表达水平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植物总RNA的提取 |
5.1.3 cDNA的合成 |
5.1.4 半定量RT?PCR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氢氰酸含量差异 |
5.2.2 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5.2.3 候选基因的RT?PCR表达验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3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10)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盐碱地资源概况 |
1.3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3.2 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4 盐碱地苜蓿研究现状 |
1.4.1 盐碱地苜蓿茎叶解剖结构研究 |
1.4.2 盐碱地苜蓿生理特征研究 |
1.4.3 盐碱胁迫对苜蓿营养物质的影响 |
1.5 苜蓿干草调制生理特性和营养物质研究 |
1.5.1 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生理特征研究 |
1.5.2 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研究 |
1.6 苜蓿附着微生物研究 |
1.7 苜蓿大田收获技术研究及干草品质评定标准 |
1.7.1 苜蓿大田收获技术 |
1.7.2 苜蓿刈后田间干燥技术 |
1.7.3 苜蓿干草品质评定标准 |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 |
2.1.2 天气情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研究 |
2.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动态变化研究 |
2.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动态变化研究 |
2.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
2.4 测定方法 |
2.4.1 电镜结构样片制作和观测方法 |
2.4.2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4.3 营养指标测定方法 |
2.4.4 真菌多样性测试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2.5.1 数据整理 |
2.5.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 |
3.1.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叶结构的变化 |
3.1.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茎结构的变化 |
3.1.3 紫花苜蓿茎叶结构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对应关系 |
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动态变化 |
3.2.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 |
3.2.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 |
3.2.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气孔导度的变化 |
3.2.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
3.2.5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蒸腾速率的变化 |
3.2.6 紫花苜蓿生理特征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对应关系 |
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动态变化 |
3.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纤维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脂肪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5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灰分和矿物质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6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相对饲用价值的变化 |
3.3.7 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指标的整体关联分析 |
3.3.8 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品质评价 |
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动态变化 |
3.4.1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4.2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群落组成 |
3.4.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的变化 |
3.4.4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生态功能群分析 |
3.4.5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霉变风险评价 |
3.5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3.5.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
3.5.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
3.5.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
3.5.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影响营养品质的因子综合分析 |
4 讨论 |
4.1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规律的探讨 |
4.2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规律的探讨 |
4.2.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含水量及干燥速率变化 |
4.2.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 |
4.3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规律探讨 |
4.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蛋白质变化 |
4.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纤维变化 |
4.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变化 |
4.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脂肪和脂肪酸变化 |
4.3.5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灰分和矿物质变化 |
4.3.6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评价 |
4.4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后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探讨 |
4.5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影响营养品质关键因子探讨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中国草地的类型、分布和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草地亚类分类研究[D]. 张彩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张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不同恢复改良措施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D]. 孙佳慧.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D]. 杨晨晨. 内蒙古大学, 2021
- [6]松土与施肥对锡林郭勒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及酶活性的影响[D]. 云海峰. 内蒙古大学, 2021
- [7]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D]. 彩黎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8]不同地理来源羊草种质资源对同质园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D]. 李贤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9]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D]. 吴国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10]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研究[D]. 撒多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