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浦发、花旗正式结盟(论文文献综述)
李楠[1](2019)在《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国际银行业受到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金融脱媒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经营环境恶化的挑战,各大银行掀起一股转型与变革的浪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面对国内经济新常态的变化,更受到金融新业态、互联网金融等对手的强力竞争,经营风险与压力持续增大,亟待通过转型升级,化解金融风险、改善资产质量、提升经营绩效,以期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管理关注焦点已逐渐从关注微观个体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向已建公司开展内创业或公司创业转变。事实证明,公司创业行为对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应对环境变化的威胁、提升核心竞争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回顾商业银行发展历史,每一次跨越都闪耀着创新与创业精神的光辉,初期货币形态的信用创新、近代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当前经营业态的升级再造等,这些转变都是银行在面对环境变化时持续转型创新的结果,可以说正是这种不竭的创业精神塑造了当今银行丰富的业务形态。对于一家优秀的商业银行要具备正确的创业导向、差异化的动态能力、持续成长的企业绩效,这些都是在银行发展中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如何将创业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今天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困境,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商业银行创业为出发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银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文献归纳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建立分析模型,这对我国银行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所研究的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关系问题,既为宏观层面对金融行业的正确引导和全面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微观层面商业银行适应金融生态发展要求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安排,对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本文利用公司创业理论、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创业导向、动态能力、创业环境等理论文献为基础。采取金融学与管理学基础理论分析与招商银行典型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提炼商业银行创业行为核心要素,分析要素的内涵和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和创业机理模型。随后,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共收到吉林、黑龙江两省的14家银行有效调查问卷534份,调查银行范围涵盖全部类型、调查人员包括高中低各层级员工。在实证分析方面,通过描述性统计、信度与效度分析、以及相关性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假设得到数据支持。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选取美国花旗银行和中国平安银行作为银行创业典型研究案例,对两家银行发展历史中的创业行为进行研究,剖析当时历史环境下商业银行创业选择的机会、资源、能力等方面影响因素,检验分析框架和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促进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创业行为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商业银行创业导向不同维度对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2)商业银行动态能力对绩效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3)商业银行创业导向中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维度对动态能力部分维度不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4)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大部分影响力均是通过动态能力向经营绩效传递。(5)创业环境敌对性维度在模型中正向调节作用不显着。本文旨在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转型、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银行绩效的影响关系,在理论上的贡献与创新点体现为如下:(1)基于银行业创业行为的要素提炼与模型构建,为大型企业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拓展了新领域。目前,对大企业创业的研究已较为广泛,但聚焦于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业的创业要素研究仍少有涉足。银行业具有门槛高、风险高、变化快等行业属性,正确认识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外部环境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行为,将带来财务绩效良性增长和竞争能力的大幅提升。为了补充现有理论对商业银行创业要素相关维度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对银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和经营绩效进行界定并度量,构建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和绩效影响关系模型,呈现了金融行业企业具有特殊情景创业的不同形态,拓展了创业研究的应用范畴。(2)结合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研究,打开了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向绩效转化的黑箱,引入动态能力概念,并剖析其在上述转化过程中的中介作用,阐述了动态能力不同维度承担中介作用的差异。通过梳理现有研究中对公司创业研究理论文献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创业行为要素初步提炼和界定,结合招商银行两次创业转型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商业银行创业机理模型,为今后继续开展银行创业领域研究打下基础。(3)结合我国转型经济环境特征,探讨了环境动态性和敌对性对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和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创业研究领域对发展中国家情景的企业创业行为研究仍不充分,特别是我国这种新兴市场国家,商业银行创业活动更呈现出独有的特点。研究表明,与一般企业创业不同,环境的敌对性在商业银行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间调节作用并不显着,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对商业银行经营存续的保护不无关系,研究结果更符合现实情境。
睢立军[2](2017)在《我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在我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金融机构作为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服务、传递价值的特殊群体,在资源配置和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对金融机构的迫切希望和普遍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金融机构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现状、信息披露的水平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影响要素为研究重点,对比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水平与内容,并以银行业为典型,对全部考察期内的14家上市银行的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进行了相关的回归分析。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等相关理论,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从重视赤道原则、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相应政策法规等方面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建议。
陈静[3](2017)在《互联网消费信贷背景下的招商银行信用卡竞争态势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众多银行纷纷将视线转移到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上,不断加大对于信用卡业务的投入,加剧了信用卡市场的竞争。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代表的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这一市场,推出了众多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这些产品在性质上与银行信用卡业务极为相似,成为信用卡业务在行业外部的竞争者。本文将招商银行信用卡作为研究出发点,引入SCP范式理论,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3个方面探究招商银行信用卡行业内部的竞争态势;利用竞争情报的信号分析理论,从行业环境、产品、客户、战略联盟和技术等角度探究招商银行信用卡面临的以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为主体的行业外部竞争态势。在对竞争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相应的竞争策略。(1)通过对信用卡市场的机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研究之后发现,目前信用卡市场属于寡占市场,8家银行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产品差异程度小,产品同质化严重。从市场行为来看,价格竞争行为逐渐失效,以市场营销策略为代表的非价格行为成为各家银行当前的主要竞争手段。与此同时,通过使用BCG矩阵对各家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两大指标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当前招商银行信用卡的主要竞争者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未来的潜在竞争对手为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2)在行业外部竞争态势的分析中,笔者首先使用了 PEST分析方法研究了消费信贷产品的行业环境,目前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都有很多利好因素。从产品来看,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产品差异不明显,其竞争优势主要在于流量优势带来的对于线上消费场景的控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情况,虽然现阶段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规模相对于信用卡业务规模较小,但是随着其适用场景的不断增加,未来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将带给信用卡业务越来越大的冲击。此外,互联网消费信贷企业通过收购、入股、战略合作等不同的方式在消费入口、资金和技术等不同环节结成战略联盟,以抢占消费场景并降低运营成本。技术实力是互联网消费信贷企业相较于传统银行的一大优势。(3)通过问卷调查,从基于顾客满意度的角度探究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竞争力,结果表明客户服务质量是招商银行信用卡的核心竞争力,以掌上生活和微信银行为核心的移动端优势提升了客户使用信用卡便捷性的满意度,而促销策略满意度有待提升。(4)结合前文的分析结果,提出的竞争策略为:1)聚焦主要竞争对手,关注潜在竞争对手,重视竞争情报工作;2)促销策略多元化,提高客户满意度;3)继续强化移动端竞争优势;4)在信用卡产品和功能设计上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5)加强消费场景的扩展;6)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强战略联盟建设;7)加强技术能力建设。
卢刚[4](2014)在《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研究:动因、模式和绩效》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以往国内对海外投资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对上市公司的研究,专门针对商业银行的研究,尤其是针对战略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实务界则一定程度上依靠经验判断进行战略决策,对理论研究的需求比较迫切。本论文尝试对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战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论文将战略问题分解为三个方面,即动因、模式、绩效;同时,结合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最新发展,把银行海外投资分为设立机构、兼并收购、战略联盟三个层次(以往的分类仅分为新设和并购两个层次)。论文的创新之处首先是提出了一个对海外战略研究的新的分析框架;其次是对商业银行海外新设、并购的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第三是从战略联盟资源观点的基本结论入手,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就联盟结构选择建立了模型。方法论上,论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银行海外机构的设立、兼并收购领域,由于相关的数据资料较多,主要采取实证分析的方式;在海外战略联盟领域,由于相关的数据、以往的研究均比较少,主要以理论模型分析为主,再结合案例分析。本文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海外业务对其绩效是有损害的。银行决定是否到海外去投资,最主要取决于其资产规模,而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关系不大。商业银行海外资产规模的增长,与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增长有密切关系。在区域选择方面,经贸关系是最主要决定因素,其次是目标市场的风险状况、制度因素,目标市场的规模则影响不大。在海外并购的决策中,经贸因素、地域文化因素和市场因素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在海外新设与收购的选择方面,目标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文化相似程度越高、当地银行业集中度越低,以并购方式进入该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海外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绩效也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而且交易的相对规模越大,对上市公司的绩效的破坏也越大,相对而言,上市银行海外并购对绩效的破坏要小一些。战略联盟作为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新方式,预计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战略联盟采取合资方式或是少数股权方式,主要取决于哪种结构下双方的共同价值最大,而与双方最初拥有的讨价还价的筹码(即谈判力)无关。谈判力只能决定在联盟结构确定后哪一方需要向另一方进行转移支付,以及转移支付的大小。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加速海外发展提出了建议。针对监管机构,本文建议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考虑各家银行的不同情况,实行一行一策、差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尽快取消银行海外业务“准出”的数量和区域限制,允许商业银行在总体战略框架下自主决策、自担责任;同时在考核评价、与国外监管沟通协调方面为商业银行提供支持。针对商业银行,本文就制定整体战略和区域战略、推进落地经营、把握并购时机、发挥联盟优势、加强人才储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张晓青[5](2012)在《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以及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和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伴随着中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银行业“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配合国家战略实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综合平衡市场机会、全球化能力、全球展业需要和市场竞争压力等,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开展国际化区位布局,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不断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共有七章内容。本文第一章导言部分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内容,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主要构建本文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对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银行跨国经营理论、跨国并购理论、跨国公司子公司理论、金融地理理论等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第三章中,对汇丰、花旗、渣打银行等国际跨国银行的国际化区位布局实践进行了分析,从发展历史、内在动因、布局模式、全球化管理体制等方面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从第四章到第七章,主要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第四章主要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历史、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对影响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规律性结论。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重点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策略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国际化区位布局应遵循的原则、区域选择决定因素,提出了区域拓展策略、组织机构形式选择、国际化区位布局路径选择、配套措施等建议。在第六章中,从宏观政策层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建议,包括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加强对境外机构的监管,加强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与协调等。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及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展望。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基本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化区位布局、加快跨国经营步伐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化区位布局时要与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全球化布局相吻合,以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和全球客户为目标,以符合监管要求为前提,以自身跨国经营发展战略为依托,追求全球布局广度、深度和效度的协调统一。要将港澳地区作为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基地和窗口,优先将亚洲国家和地区作为国际化区位布局的重点区域,在欧美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实施战略性布点,有选择地进入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在国际化区位布局中,要因地制宜选择组织机构形式,坚持自建机构、跨国并购和其他多种路径相结合,同时要完善国际化区位布局的配套措施,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也要对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给予支持。
王刚[6](2011)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路径的选择决定事物的成败。路径的选择受事物本身以及影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诸多因素影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实证研究的成果,可以对事物发展的路径进行正确的选择,从而决定事物的前进方向。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的国际化和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间资金和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配套发展的,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也越来越普遍。一百多年间,特别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放松对金融系统的管制和采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政策,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和实行资本输出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洲银行、三菱银行等一大批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各地,经营范围涉及各国经济领域,形成一个跨国的经营网络,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和内容。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融合,将推动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由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同时,根据世贸组织对等互惠,政策信息透明的原则,许多外资商业银行也开始涉足我国经济领域,开展各项经营业务,我国金融市场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抵御风险和提高盈利,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的经营,符合当前时代潮流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国际化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的商业银行要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中必须拥有清晰的国际化整体发展战略并有效地将其分解和具体化,要保持成长必须选择审慎缜密的发展路径而不是机会主义式抽签儿的方式和方法。根据银行国际化的内涵,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可以分解为机构国际化路径、业务国际化路径、管理国际化路径,机构国际化路径可以进一步具体分解为股权边界选择和区域市场选择,业务国际化可以进一步具体分解为业务选择和行业选择,管理国际化较为复杂,涵盖了融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人才培养等多方而内容,考虑到本文研究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决策时面临的现实选择,这一部分多属于后续工作,不再做阐述。因此,本文根据商业银行国际化内容提取了银行家在进行国际化决策时不可回避必须考虑的4个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具体来说,本文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是指商业银行在总体国际化发展战略引导下,选择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完成跨国银行全球布局,从地理区域、行业选择、业务路径、股权边界14个维度进行考察。本文首先说明了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包括概念,内容,形式和标准等,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将可能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产生影响的理论基础按分析角度不同分为四类,一类是国际化动因理论,这类理论主要回答为什么商业银行要国际化的问题,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同样可为本文所研究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类是并购学理论,从企业扩张方式的角度进行的路径选择分析;一类是商业银行发展阶段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归纳;最后一类是以战略经营的角度看待路径选择问题,即出于银行各种战略需要,以长期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了国际化路径选择。其次从当前国际金融体制和全球金融市场出发,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态度、发展水平和金融环境,考察了在巴塞尔协议约束下各国对金融的监管和市场准入控制,进而从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化路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银行国际化并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要受到政治、对外经济交往、国际金融监管等诸多宏观因素影响,我们有必要将之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对全球金融体制和金融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我国金融产业发展和国家金融战略有一个全而的了解,从而立足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寻找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有效道路。同时,本文对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汇丰集团、三菱日联、瑞银集团、富国银行、美联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这11个大型金融集团的跨国发展之路,并通过与我国商业银行所处历史阶段、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对比,寻找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发展之路。通过比较上述11家金融集团的国际化过程,这种研究在国内的比较研究中,也尚属首次。最后,本文总结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应遵循“本土化、市场化和阶段化”的原则,在业务,行业,地域和股权边界四个维度分别采用不同的路径。在业务选择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机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把握这一良机,重点发展自身所特有的优势业务—人民币业务,并推荐了科技发展和业务创新在推动国际化业务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行业选择方面,考虑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多余资本和盈利模式压力,如果发展业务多元化仍然在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曲线临界点内,则应当采取多元化拓展战略,反之,随着业务和规模扩张,如果出现了妨碍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情况,如盈利能力不行,或是阻碍核心业务发展等情况,那么也要进行果断的剥离,商业银行应在不断地扩张和剥离中达到自身的平衡;在地域方面,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借鉴国际金融集团的发展经验,本分提出了“整合港澳资源,拓展亚太地区,进军非洲南美市场,最后挺进欧美发达市场”的区域路径目标;在股权边界选择方面,本文以Dunning的OLI模型为基础,加入了市场环境(M)这一层面,形成了OLIM分析模型,以此分析了我国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银行规模、国际化经验、地理距离、文化差异、银行业管制、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双边贸易额,东道国国际化程度及市场规模等,通过以上影响因素分析来决定选择哪种方式。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对这4个维度作出抉择,有计划、有组织、有序地实施国际化战略,推动海外扩张具体项目的实施。而且这些路径的选择具有内在的联动性,互相施加影响,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整体战略,推动商业银行向着跨国银行的目标得以逐步实现。
李海燕[7](2010)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金融创新不断、金融竞争激烈的今天,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现代化和金融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银行客户日益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开拓了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改善了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和业务结构;另一方面,中间业务充分发挥了银行的网络、客户和科技优势,形成了良好的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早,中间业务收入品种丰富。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还有较大差距。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详细分析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其与同业的比较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情况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具体实践,笔者提出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强化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依托战略联盟,整合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资源,建立中间业务产品持续创新机制,加大技术支持,优化服务手段,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
房树人[8](2010)在《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一方面,银行业市场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而决定或影响着银行业的市场绩效;另一方面,银行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银行业产业组织。因此,中国银行业活力的增强和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银行业产业组织。本文在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对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国外银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的经验,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提出可行的政策选择。前言包括论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及其不足六个部分,着重说明了选择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作为论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本章内容在对产业组织概念、理论渊源、主要流派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银行业产业组织的衡量方法,为后面的论文展开及分析提供了铺垫。第二章是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章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银行业产业组织,全面把握其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并得出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的主流演变趋势,这包括:大型银行继续扮演着银行兼并特别是跨国兼并的主角;银行规模大型化与资产集中化潮流加剧行业垄断,深化竞争;广大的中小银行在严峻的挑战中积极寻求着自己的生存空间;银行业的混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各国的银行监管由分散的部门的分工日益走向跨部门的集中和统一。第三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入与退出壁垒以及区域结构和空间分布诸方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得出银行业市场结构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由传统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逐步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过渡,并进一步剖析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等方面的影响和成因。本章是产业组织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现状,为改善市场结构和优化产业组织提供重要借鉴。第四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的竞争行为:二是非价格的竞争行为。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表现在存贷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兼并收购、实施产品的差异化策略、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和从事综合化经营等方面。第五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从市场绩效看,2003年是中国银行业的分水岭,从长期的效率低下逐渐走向绩效的良好表现,从不良贷款的居高不下走向风险拨备的空前提高,从体系的脆弱走向行业的成熟,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国际地位获得显着提高。第六章是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这部分是文章的归宿和落脚点。研究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的在于优化市场结构、引导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实现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标。在立足国内银行业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得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至少包括:市场结构的垄断竞争和适度集中;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多元化和创新性;市场绩效的持续提高和富有竞争力。为了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我们需要做到深入调整市场结构、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和努力提高市场绩效,同时要继续加大银行业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和加强金融监管。
孔庆洋[9](2010)在《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两个层次,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和业务国际化为线索研究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并应用相关结论分析了商业银行地域选择理论和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策略。主要创新包括,建立了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国家选择方法;提出了以契约成本的角度来选择机构国际化的组织形式;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了资金成本是外资银行在东道国信贷市场竞争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资金成本是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投资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影响组合投资的因素。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选择可分为机构国际化途径选择和组织形式选择。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途径,即选择新设机构还是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扩张。国际化的途径包括新建机构、并购、合作、联盟和联营等五种形式。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组织形式一机构国际化的载体,商业银行需要在代表处、代理行、分行等形式中做出选择。根据国家选择模型,银行机构国际化取决于东道国政府的目标和国内及外部约束条件,所以不同类型的国家所选择的外资银行进入的模式不同。我们把国家分为三类,分别为转型经济国家、非转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通过分析和总结发现,在转型国家由于东道国的特殊经济环境,给了外资银行选择最低成本进行机构国际化的机会,外资银行以并购和重组东道国银行的方式快速完成了主导市场的目标。而在非转型经济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只能适应东道国的发展目标选择新设机构的方式逐步进行机构国际化。而在发达国家则外资银行机构国际化的选择方式逐步由新设机构向并购转化。在契约的视角下选择机构组织形式即是选择一种契约,而契约是在约束条件下的契约成本选择。契约成本分成三部分,固定成本、监督成本和风险成本。代理行、分行和子行三种契约成本各不相同。代理行的监督成本较高,而分行的固定成本最高,子行的风险成本高于代理行和分行。跨国银行应综合分析各种契约成本,再结合三种组织建立后的经营成本和收益做出合理选择。商业银行业务分为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在信贷业务国际化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外资银行取得信贷竞争优势的方法。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外资银行相对东道国银行如果有资金成本上优势可以通过抵押品技术获得低风险企业市场。同时论证了外资银行资金成本低于东道国银行的条件,即母行技术和资金支持使外资银行资金的固定成本和交易成本低于东道国银行。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跨国银行资金成本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较低的资金成本有助于提高国际化程度,说明降低资金成本是外资银行化解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方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跨国银行核心业务和利润增长最快的业务,中间业务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的因素分外部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有东道国中间业务范围准入的限制、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从内部因素来分析,影响中间业务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这是其开展业务的基础,第二类是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第三类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能力。通过实证分析表明,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和流动性都有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的发展,规模、网络和品牌是中间业务的支撑;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反应了银行的业务选择战略;金融市场的繁荣是双刃剑,正常繁荣是中间业务发展的支撑,但过度泡沫化却是灾难。商业银行投资国际化主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合投资。在商业银行投资分析中通过创造性把直接投资和组合投资纳入到一个模型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国际投资选择的因素,为商业银行投资业务提供参考。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了GDP等因素的影响后,劳动成本、流动性、市场信息透明度对投资选择有显着的影响;较高的生产成本、投资者流动性较差和较不完全的市场信息都使投资更偏好组合投资,实证结果支持国际投资选择模型的结论;发达国家倾向于吸引组合投资,原因可以理解为发达国家的市场信息透明度更高;当投资者出现流动性短缺时组合投资更有吸引力。结合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和业务国际化的结论,从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了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地域选择参考指标。影响银行国际化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潜力、成本、信息、自身流动性及资金能力和金融市场状况。各种因素对投资选择的影响不同,要求商业银行在选择投资地域时,应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做出合理的投资选择,以增加预期收益。结合国际化研究结论,还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可以参考的策略。在讨论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历史进程、经验、借鉴国外跨国银行经验得出: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需要谨慎,在国际化过程中以新设机构为主。在并购时选择有发展潜力而文化及政治冲突较少的地区,防止收购后整合失败。为提高国际化能力,建议在发达国家的开展业务和参股银行,通过学习来为发展奠定基础,也可以通过客户跟随来提高生存能力。
刘斌[10](2009)在《浦东发展银行济南分行银行大客户营销管理分析》文中认为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及金融形势的进一步变化,国外金融机构将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银行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而由于银行业的特点,使得大客户市场的效益相对较高,因此大客户成为银行最有价值的客户,大客户亦成为各银行争夺的焦点。同时,大客户营销管理是当前各银行管理者最为关心的一个课题。基于服务战略角度出发,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目前实施的服务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对浦发银行未来服务方面的改进意见。论文的核心是以浦发银行济南分行大客户营销管理的关键要素和当前面临的问题为基础,通过对浦发银行济南分行大客户营销管理的必要性、营销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最后运用客户的购买力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理论依据,从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开始,阐述了营销管理的特征,并且提出了浦发银行应强化对重点客户金融服务,进行客户价值创新,从而建立大客户管理模式系统。
二、浦发、花旗正式结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浦发、花旗正式结盟(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2.2 现实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研究基础理论 |
2.1.1 创业理论 |
2.1.2 商业银行经营理论 |
2.1.3 战略管理理论 |
2.1.4 金融创新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创业导向文献综述 |
2.2.2 动态能力文献综述 |
2.2.3 创业环境研究及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商业银行创业行为要素研究 |
3.1 商业银行创业环境内涵 |
3.2 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内涵及维度划分 |
3.3 商业银行动态能力内涵及维度划分 |
3.3.1 商业银行动态能力的内涵 |
3.3.2 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 |
3.4 企业绩效的内涵及度量 |
3.5 基于案例研究的商业银行创业要素提炼与分析 |
3.5.1 案例选取 |
3.5.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5.3 招商银行创业发展历程 |
3.5.4 要素提炼与分析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 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模型构建 |
4.2 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假设 |
4.2.1 创业导向与银行绩效 |
4.2.2 动态能力与银行绩效 |
4.2.3 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 |
4.2.4 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绩效 |
4.2.5 创业环境对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
4.2.6 创业环境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样本选取 |
5.1.3 数据收集 |
5.2 变量测量 |
5.2.1 创业导向测量 |
5.2.2 动态能力测量 |
5.2.3 创业环境测量 |
5.2.4 绩效测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1 调查样本单位层面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调查样本个体层面的描述性统计 |
6.1.3 测量题项的描述性统计 |
6.2 相关分析 |
6.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3.1 信度检验 |
6.3.2 效度检验 |
6.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
6.4.1 创业导向对绩效影响的检验 |
6.4.2 动态能力对绩效影响的检验 |
6.4.3 创业导向对动态能力影响的检验 |
6.4.4 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5 创业环境的调节效应检验 |
6.5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6.6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
6.6.1 商业银行创业导向与经营绩效的结果分析 |
6.6.2 商业银行动态能力与经营绩效的结果分析 |
6.6.3 商业银行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的结果分析 |
6.6.4 商业银行动态能力在创业导向与经营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
6.6.5 商业银行创业环境在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间的调节作用 |
6.6.6 商业银行创业环境在动态能力与经营绩效间的调节作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验证性案例研究 |
7.1 案例选取及研究方法 |
7.2 西方典型商业银行创业案例 |
7.2.1 花旗银行创新性行为 |
7.2.2 花旗银行先动性行为 |
7.2.3 花旗银行风险承担性行为 |
7.3 中国典型商业银行创业案例 |
7.3.1 平安银行“1+N”供应链业务 |
7.3.2 平安银行“橙e网”线上业务 |
7.3.3 平安银行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创业的建议 |
8.1 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创业环境的建议 |
8.1.1 我国商业银行创业行为对环境的要求 |
8.1.2 完善外部监管环境 |
8.1.3 改进政策规制环境 |
8.1.4 优化银行内部环境 |
8.1.5 提升产业竞争环境 |
8.2 推动商业银行形成创业导向机制的建议 |
8.2.1 构建有利于创业导向动力机制 |
8.2.2 构建有利于创业导向学习融合机制 |
8.3 促进商业银行形成动态能力的建议 |
8.3.1 动态能力规划 |
8.3.2 动态能力发展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性 |
9.3 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展望 |
9.3.1 研究局限 |
9.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我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内容框架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
2.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
2.1.1 古典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认知 |
2.1.2 社会经济观的企业责任认知 |
2.2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 |
2.2.1 金融机构的使命 |
2.2.2 金融机构的自身利益 |
2.2.3 金融机构的企业本质 |
2.3 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 |
2.3.1 企业行为与企业社会责任 |
2.3.2 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冲突 |
2.3.3 企业社会责任与股权结构的冲突 |
2.4 赤道原则 |
第3章 中外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及其比较 |
3.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的比较 |
3.1.1 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机 |
3.1.2 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影响因素 |
3.1.3 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效应 |
3.2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的比较 |
3.2.1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的比较 |
3.2.2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的比较 |
3.2.3 国内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选择性信息披露现象 |
第4章 我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
4.1 我国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披露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法律制度体系 |
4.1.2 激励约束机制 |
4.1.3 外部监管 |
4.1.4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认知 |
4.2 我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假设与实证选择 |
4.2.1 理论假设 |
4.2.2 变量的定义 |
4.2.3 模型设计 |
4.3 我国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的实证分析 |
4.3.1 样本的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3.2 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 |
第5章 国外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履行的规制与案例 |
5.1 国外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规制 |
5.1.1 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 |
5.1.2 部分国家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立法 |
5.2 部分国外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案例 |
5.2.1 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致力于改善贫困 |
5.2.2 美国的花旗集团:企业公民责任理念及履行 |
5.2.3 英国汇丰集团:关注和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5.2.4 英国渣打银行:保护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 |
5.2.5 其他部分国外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履行 |
5.3 国外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启示 |
5.3.1 对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及监管的启示 |
5.3.2 对引导经营者与决策者主观意愿的启示 |
第6章 我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 |
6.1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及其内涵 |
6.1.1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内涵 |
6.1.2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 |
6.2 我国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
6.2.1 有利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6.2.2 提升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 |
6.2.3 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 |
6.3 我国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
6.3.1 对绿色信贷的支持 |
6.3.2 银行对“两高一剩”产业的信贷管控 |
6.4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案例 |
6.4.1 兴业银行支持浙江水治事业 |
6.4.2 中信银行打造“爱·信·汇”公益平台 |
6.4.3 浦发银行的人才培养计划 |
6.4.4 招商银行打造“人人公益,爱筑梦想” |
第7章 宏观政策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应研究 |
7.1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及其履行快速发展 |
7.1.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快速转变 |
7.1.2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形式的改革和完善 |
7.1.3 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监管与助推 |
7.2 金融机构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应研究 |
7.2.1 节能补贴对小排量汽车市场的影响 |
7.2.2 购置税优惠与节能补贴的货币等价关系 |
7.2.3 小排量汽车市场的冲击路径研究 |
7.3 银行信贷对节能补贴的激励作用 |
7.3.1 银行利率降低的影响 |
7.3.2 贷款额度增加的影响 |
7.3.3 贷款期限延长的影响 |
第8章 我国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
8.1 理论假设 |
8.1.1 政府持股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
8.1.2 第一大股东持股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
8.1.3 外资参股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
8.1.4 股权集中度与金融企业社会责任 |
8.2 数据与变量的选择 |
8.2.1 被解释变量 |
8.2.2 解释变量 |
8.2.3 控制变量 |
8.3 实证结果分析 |
8.3.1 统计性描述 |
8.3.2 整体回归结果分析 |
8.3.3 第一大股东回归结果分析 |
8.3.4 分组回归结果分析 |
8.4 结论 |
第9章 推动我国金融机构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建议 |
9.1 重视赤道原则的作用 |
9.2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完善相应政策法规 |
9.3 我国金融机构要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 |
9.3.1 独立设置社会责任的专业部门 |
9.3.2 树立金融机构的品牌管理理念 |
9.3.3 提高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
9.3.4 推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政策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3)互联网消费信贷背景下的招商银行信用卡竞争态势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3.1 研究理论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基于SCP范式的信用卡行业内部竞争态势情报分析 |
2.1 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结构 |
2.1.1 信用卡市场份额及市场集中度分析 |
2.1.2 信用卡市场产品差异化缩小 |
2.2 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行为 |
2.2.1 价格竞争行为逐渐失效 |
2.2.2 非价格行为——市场营销策略成为主要竞争手段 |
2.3 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绩效的波士顿矩阵分析 |
3 基于市场信号的信用卡行业外部竞争态势情报分析 |
3.1 行业环境信号分析 |
3.2 产品对比信号分析 |
3.3 用户信号分析 |
3.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2 基本信息统计 |
3.3.3 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使用行为分析 |
3.4 战略联盟信号分析 |
3.5 技术信号分析 |
4 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竞争策略 |
4.1 基于消费者满意度的招商银行信用卡竞争力研究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4.1.2 分析与结论 |
4.2 招商银行信用卡竞争对策的SWOT分析 |
4.2.1 招商银行信用卡内部优势 |
4.2.2 招商银行信用卡内部劣势 |
4.2.3 招商银行信用卡外部机会 |
4.2.4 招商银行信用卡外部威胁 |
4.3 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竞争策略 |
4.3.1 SO策略 |
4.3.2 WO策略 |
4.3.3 ST策略 |
4.3.4 WT策略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使用行为调研问卷 |
附录B 招商银行信用卡使用满意度调研问卷 |
附录C 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对比表 |
致谢 |
(4)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研究:动因、模式和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结构安排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1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2 20世纪80-9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
2.1.3 21世纪对外直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商业银行的适用性研究 |
2.2.1 对商业银行的适用性 |
2.2.2 商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2.3.1 商业银行对外投资的动机研究 |
2.3.2 商业银行对外投资的条件研究 |
2.3.3 商业银行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研究 |
2.3.4 商业银行对外投资的模式研究 |
2.3.5 商业银行在东道国的经营绩效研究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2.4.1 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总体战略研究 |
2.4.2 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区域选择研究 |
2.4.3 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绩效研究 |
2.4.4 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模式研究 |
2.4.5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战略联盟研究 |
第五节 商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评述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设立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的历程 |
3.1.1 国际银行业的三次海外扩张浪潮 |
3.1.2 中国商业银行设立海外机构的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的可能性分析 |
3.2.1 描述性分析 |
3.2.2 计量模型设定 |
3.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3.2.4 进一步讨论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的时机选择分析 |
3.3.1 描述性分析 |
3.3.2 计量模型设定 |
3.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的区域选择分析 |
3.4.1 计量模型设定 |
3.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的绩效分析 |
3.5.1 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效测量 |
3.5.2 计量模型设定 |
3.5.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研究 |
4.1.1 理论分析 |
4.1.2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动因的实证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收购与新设的方式选择 |
4.2.1 理论分析 |
4.2.2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和新设选择的实证研究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绩效研究 |
4.3.1 理论分析 |
4.3.2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统计分析 |
4.3.3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战略联盟分析 |
第一节 战略联盟的概念 |
第二节 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 |
5.2.1 战略联盟的交易成本观 |
5.2.2 战略联盟的资源观 |
5.2.3 战略联盟的博弈观 |
5.2.4 其他理论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国际战略联盟发展的现状 |
第四节 海外战略联盟的结构选择:基于资源观的博弈分析 |
5.4.1 问题的提出 |
5.4.2 有关谈判力的讨论 |
5.4.3 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模型 |
第五节 中国商业银行战略联盟的发展历程 |
5.5.1 中国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发展情况 |
5.5.2 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战略联盟的发展情况 |
第六节 中国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战略联盟的案例研究 |
5.6.1 案例描述 |
5.6.2 合作动因分析 |
5.6.3 合作结构 |
5.6.4 合作绩效 |
第七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海外机构设立 |
6.1.2 海外兼并收购 |
6.1.3 国际战略联盟 |
第二节 研究的政策含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政策建议 |
6.3.1 对监管机构的建议 |
6.3.2 对商业银行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5)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银行国际化内涵的研究 |
1.2.2 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动机研究 |
1.2.3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
1.2.4 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形式研究 |
1.2.5 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进入方式选择研究 |
1.2.6 银行国际化战略规划阶段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理论综述 |
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内部化理论 |
2.1.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1.3 垄断优势理论 |
2.1.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5 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
2.2 银行跨国经营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引导效应假说 |
2.2.4 银行经营效益假说 |
2.2.5 参与银行体系重整假说 |
2.2.6 跨国银行经营战略理论 |
2.2.7 金融博弈理论 |
2.3 跨国并购理论 |
2.3.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解释跨国并购 |
2.3.2 跨国并购动机的理论解释 |
2.3.3 银行跨国并购理论的发展 |
2.4 跨国公司子公司理论 |
2.4.1 战略—结构流派 |
2.4.2 母子公司关系流派 |
2.4.3 子公司发展流派 |
2.4.4 子公司角色流派 |
2.5 金融地理理论 |
2.5.1 金融机构的地理研究 |
2.5.2 外部影响的金融地理 |
2.6 对当前理论研究现状的小结 |
3 国外跨国银行全球区位布局实践研究 |
3.1 跨国银行全球区位布局的路径演变 |
3.1.1 汇丰银行区位布局演变 |
3.1.2 花旗银行区位布局演变 |
3.1.3 渣打集团区位布局演变 |
3.2 跨国银行全球区位布局的启示 |
3.2.1 全球区位布局动因 |
3.2.2 全球区位布局策略 |
3.2.3 区位布局准入条件和区域特征 |
3.2.4 境外经营管理体制 |
4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现状分析 |
4.1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历史 |
4.2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比较 |
4.2.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 |
4.2.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 |
4.2.3 其他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 |
4.2.4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比较及特点分析 |
4.3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问题和难点 |
4.3.1 国际化区位布局存在的问题 |
4.3.2 国际化区位布局面临的难点 |
4.4 基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区位布局现状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4.1 实证研究模型 |
4.4.2 数据分析 |
4.4.3 实证研究结果 |
4.4.4 基本结论 |
4.5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动因分析 |
4.5.1 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 |
4.5.2 配合国家战略实施 |
4.5.3 中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 |
4.5.4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
4.5.5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 |
4.5.6 中国银行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需要 |
5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策略研究 |
5.1 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原则 |
5.1.1 与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全球化布局相吻合 |
5.1.2 以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和全球客户为目标 |
5.1.3 以符合监管要求为前提 |
5.1.4 以自身国际化发展战略为依托 |
5.1.5 商业银行与多元化综合经营相结合 |
5.1.6 追求国际化区位布局广度、深度和效度的协调统一 |
5.2 国际化区位布局策略选择 |
5.2.1 国际化区位布局的主要决定因素分析 |
5.2.2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策略 |
5.2.3 案例研究:以某大型国有银行在巴西开展机构布局为例 |
5.3 国际化区位布局的组织形式选择 |
5.3.1 主要组织形式 |
5.3.2 影响组织形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
5.3.3 组织形式选择比较 |
5.3.4 案例研究:以某大型国有银行在澳大利亚设立机构为例 |
5.3.5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组织机构形式选择策略 |
5.4 国际化区位布局的路径选择 |
5.4.1 国际化区位布局的主要路径 |
5.4.2 自建机构与跨国并购:基于成本效益角度的模型分析 |
5.5 完善国际化区位布局的配套措施 |
5.5.1 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机制 |
5.5.2 构建境外区域管理中心 |
5.5.3 充分发挥境内外机构的协同和联动效应 |
5.5.4 提升境外机构风险管理能力 |
5.5.5 加快跨国经营人才培养 |
5.5.6 提高信息科技管理水平 |
5.5.7 建立科学的境外机构绩效管理体系 |
6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政策建议 |
6.1 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 |
6.2 营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
6.3 加强对境外机构的监管 |
6.3.1 构建高效的监管组织体系 |
6.3.2 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
6.4 加强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与协调 |
6.4.1 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专业管理和统筹协调 |
6.4.2 充分利用考核、税收等杠杆引导和支持国际化区位布局 |
6.4.3 支持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扩大资金来源 |
6.4.4 加大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支持力度 |
6.4.5 加强跨境监管沟通与协调 |
7 结语 |
7.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7.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际化理论研究 |
1.2.2 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研究 |
1.2.3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
1.2.4 国际化方式 |
1.2.5 国际化经营战略 |
1.2.6 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 |
1.2.7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商业银行国际化 |
2.1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概念 |
2.2 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 |
2.3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容 |
2.4 银行国际化的组织形式 |
2.5 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度量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3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3.1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范畴 |
3.2 国际化动因理论 |
3.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3.2.2 垄断优势理论 |
3.2.3 内部化理论 |
3.2.4 客户追随理论 |
3.2.5 引导效应假说 |
3.2.6 并购学理论 |
3.3 发展阶段理论 |
3.3.1 盖迪商业银行国际化三阶段理论 |
3.3.2 英国迪肯教授Dicken的四个阶段 |
3.3.3 范洵服务银行业导向五阶段理论 |
3.4 经营战略理论 |
3.4.1 长期战略理论 |
3.4.2 参与银行体系重整假说 |
3.4.3 银行经营效益假说(分散风险说) |
3.4.4 交易成本理论 |
3.4.5 风险偏好理论 |
3.4.6 学习型对外投资理论 |
3.4.7 金融博弈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环境与体制 |
4.1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研究 |
4.1.1 现代国际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4.1.2 金融监管与多边协调机制 |
4.2 各国金融体制与监管概述 |
4.2.1 了解各国金融监管环境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必要性 |
4.2.2 金融监管理论对银行国际化方式选择的影响 |
4.2.3 东道国的金融监管内容 |
4.3 我国金融体制及"走出去"战略约束 |
4.3.1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发展 |
4.3.2 走出去初现端倪 |
4.3.3 我国金融市场特征 |
4.4 国内外宏观环境发展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 |
4.4.1 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为国际化扩张夯实了基础 |
4.4.2 国际金融一体化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 |
4.4.3 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升 |
4.4.4 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为金融机构组织模式调整提供了契机 |
4.4.5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和人民币区域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
5.1 全球金融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
5.1.1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
5.1.2 全球金融行业发展态势 |
5.2 国际大银行的跨国发展之路 |
5.2.1 业务国际化路径分析 |
5.2.2 行业路径分析 |
5.2.3 地理区域和目标市场分析 |
5.2.4 进入方式分析 |
5.3 案例分析 |
5.3.1 汇丰银行的国际化成长 |
5.3.2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并购荷兰银行的教训 |
5.4 经验与启示 |
5.4.1 国际大银行的成功经验 |
5.4.2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的不同之处 |
5.4.3 走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国际化道路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因素 |
6.1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国际化水平 |
6.1.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格局 |
6.1.2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总体情况 |
6.1.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衡量标准 |
6.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综合能力评述 |
6.2.1 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战略推进的初始条件 |
6.2.2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实力不断增强 |
6.3 培育并拓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
6.3.1 世界领先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
6.3.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6.3.3 培育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
6.4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几大因素 |
6.4.1 外部因素 |
6.4.2 内部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 |
7.1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原则 |
7.1.1 确定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战略 |
7.1.2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7.2 区域选择路径 |
7.2.1 根据区位优势,实施合理的区位发展战略 |
7.2.2 分步骤、分阶段确立阶段性国际化重点区域 |
7.3 行业路径选择 |
7.3.1 我国金融机构实施综合化经营情况 |
7.3.2 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特色,有选择性的配置行业结构 |
7.4 业务发展路径 |
7.4.1 业务类型 |
7.4.2 业务国际化选择原则 |
7.4.3 充分利用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
7.4.4 科技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
7.4.5 通过业务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
7.5 进入方式路径选择 |
7.5.1 银行国际化的三种进入方式 |
7.5.2 三种进入方式优缺点分析 |
7.5.3 基于OLIM理论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述 |
2.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
2.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2.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
3.1 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2 我国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与中间业务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分析 |
4.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4.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差距与原因 |
4.3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4.4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第五章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
5.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思路 |
5.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概述 |
二、国内学者对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 |
一、产业组织的概念 |
二、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 |
第二节 马克思与列宁的产业组织理论 |
一、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与垄断理论 |
二、列宁的产业组织理论 |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阶段 |
二、哈佛学派 |
三、芝加哥学派 |
四、新制度学派 |
五、新奥地利学派 |
六、新产业组织理论 |
第四节 银行业产业组织的衡量方法 |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衡量 |
二、银行业市场行为及其类型 |
三、银行业市场绩效及其衡量 |
第二章 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特征及演变趋势 |
第一节 美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 |
一、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 |
二、美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
三、美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
第二节 欧盟银行业的产业组织 |
一、日益趋同的市场结构 |
二、欧盟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
三、欧盟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
第三节 日本银行业的产业组织 |
一、日本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二、日本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
三、日本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
第四节 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的主流趋势 |
一、追求规模扩张的兼并收购持续升温 |
二、规模大型化和资产集中化潮流更加明显 |
三、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 |
第三章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分析 |
一、存款份额分析 |
二、贷款份额分析 |
三、资产份额分析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
一、中国银行业的CRn指数分析 |
二、中国银行业的HHI 指数和N 指数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
一、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 |
二、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退出壁垒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区域结构和空间分布 |
一、中国银行业的机构分布 |
二、中国银行业的从业人员 |
三、中国银行业的地区分布 |
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成因及影响 |
一、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成因 |
二、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四章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价格竞争 |
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和挑战 |
三、商业银行的定价选择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并购行为 |
一、银行并购的三种类型 |
二、银行并购的原因 |
三、银行并购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策略 |
一、存款市场的产品差别 |
二、贷款市场的产品差别 |
三、中间业务市场的产品差别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 |
一、混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 |
二、中国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尝试 |
三、推进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选择 |
第五章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 |
一、商业银行的利润量 |
二、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
三、营业收入结构 |
四、成本收入比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资本资产状况 |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
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
三、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实证检验 |
一、统计模型构建 |
二、样本数据说明 |
三、回归结果检验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提高的原因 |
一、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加大监管执行力建设 |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善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高 |
三、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日趋提高 |
第六章 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深入调整银行业市场结构 |
一、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调低最低注册资本要求 |
二、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积极发展民营银行 |
三、建立分类的弹性存款保险制度,弱化国家信用 |
四、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
第二节 进一步规范银行业市场行为 |
一、放松价格管制,赋予商业银行更大定价自主权 |
二、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化并购重组 |
三、审慎鼓励银行的产品创新 |
四、放松分业经营限制,推进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 |
第三节 努力提高银行业市场绩效 |
一、注重资本充足率的达标 |
二、改善收入结构,拓宽非利息收入渠道 |
三、完善不良贷款的处理机制 |
第四节 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 |
一、加强大型商业银行改革 |
二、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
三、积极推进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
第五节 加强金融监管 |
一、继续推进国内金融监管机构交流与合作 |
二、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银行国际化的相关概念 |
第三节 研究主题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银行国际化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银行国际化的动因研究 |
第二节 银行国际化的绩效研究 |
第三节 银行国际化的战略研究 |
第四节 商业银行信贷国际化研究 |
第五节 银行国际化的其它研究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主要途径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信贷国际化 |
第一节 信贷国际化与信息不对称 |
第二节 外资银行和东道国银行的成本比较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国际化与资金成本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 |
第一节 中间业务在跨国银行业务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中间业务创新 |
第四节 商业银行投资国际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银行国际化的地域选择 |
第一节 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国际化实践 |
第三节 银行业海外扩张地域市场选择方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策略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银行国际化的国际比较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扩张方式与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浦东发展银行济南分行银行大客户营销管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客户营销理论综述 |
2.1 大客户的概念和识别 |
2.2 客户的购买力行为分析 |
2.2.1 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2.2 客户价值评价方法 |
2.2.3 客户分类 |
2.3 大客户管理的主要理论 |
2.3.1 核心客户关系管理 |
2.3.2 大客户管理 |
2.3.3 战略大客户管理 |
2.4 客户关系管理 |
第三章 银行业现状分析 |
3.1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概述 |
3.1.1 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简史 |
3.1.2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优劣势 |
3.2 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分析 |
3.2.1 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已经逐步、全面展开 |
3.2.2 中国银行业竞争发展基本情况 |
第四章 浦东发展银行经营管理 |
4.1 浦东发展银行概述 |
4.2 浦发银行客户机构分析 |
4.2.1 浦发银行与主要外资银行公司客户结构分析 |
4.2.2 浦发银行与股份制业务银行公司客户结构分析 |
4.3 浦发银行大客户营运体系 |
4.3.1 浦发银行跨国公司客户策略 |
4.3.2 浦发银行系统性集团公司客户策略 |
第五章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大客户营销管理策略 |
5.1 商业银行对重点客户服务的主要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情况分析 |
5.3 强化对浦东发展银行济南分行重点客户金融服务 |
5.4 浦东发展银行济南分行客户价值创新策略 |
5.4.1 针对大客户的服务产品价值创新策略 |
5.4.2 针对大客户的服务价值创新策略 |
5.4.3 针对大客户的个性化价值创新策略 |
5.4.4 针对大客户的成本价值创新策略 |
5.5 建立浦东发展银行济南分行大客户管理CRM 系统 |
5.5.1 CRM 系统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功能 |
5.5.2 CRM 系统中大客户管理的功能安排 |
5.5.3 CRM 系统的建立步骤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浦发、花旗正式结盟(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银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D]. 李楠. 吉林大学, 2019(02)
- [2]我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 睢立军. 吉林大学, 2017(03)
- [3]互联网消费信贷背景下的招商银行信用卡竞争态势及策略研究[D]. 陈静. 南京大学, 2017(08)
- [4]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研究:动因、模式和绩效[D]. 卢刚. 南开大学, 2014(04)
- [5]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研究[D]. 张晓青. 武汉大学, 2012(07)
- [6]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D]. 王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0)
- [7]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李海燕. 郑州大学, 2010(05)
- [8]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D]. 房树人.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D]. 孔庆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10]浦东发展银行济南分行银行大客户营销管理分析[D]. 刘斌. 天津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