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招生质量 导师将部分承担博士培养费用(论文文献综述)
郝香贺[1](2019)在《学术型硕士招生的方式、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在培养方式、选拔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要求、导师、论文等方面。本论文主要从历史视角、比较视角出发研究我国学术型硕士招生的方式、机制,并以美国、英国学术型硕士招生为例,立足于中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借鉴其有益成分,以期为我国学术型硕士招生选拔的更好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学术性”、“科研性”、“理论性”等特殊属性,因此学术型硕士招生选拔应从其特殊属性入手,明确优质生源选拔标准。(2)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的选择不是孤立的行为。一方面,它深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保持着自身发展的轨迹,携有历史文化的基因;另一方面,它深受历史条件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总体上看,学术型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的嬗变是人类主体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种种努力与抉择。学术型研究生招生选拔的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而有所变化。我们不能以孤立、封闭的方式对待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的变迁与选择,而应联系时代背景和纵观全局,关联地和开放地审视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3)我国学术型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具有“二元制”、招生单位自主权扩大、复试改革反复等特点。选拔方式问题、选拔公平问题、人才分流问题、导师选拔权问题、考试科目与考察内容问题是学术性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急需改进与解决的问题。(4)美英两国学术性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都坚持从过程入手,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宽进严出”的培养机制,重视考生的本科生成绩、录取标准严格、考察范围广泛,客观真实的推荐信成为选拔考生的重要依据,维护学术组织在选拔过程中的权力。(5)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应重新审视考生的报考资格,扩大导师在选拔中的话语权,建立第三方招生选拔机构,遵循学术型人才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招生考试选拔规律等,立足于科研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葛辉[2](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实践发展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文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研究,无论是在我国体育事业力求长足发展的大背景下,还是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迫切要求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借助科学发展观、系统论、路径依赖理论等研究理论,以及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中有关运动队建设与发展的视角和观点,以丰富的客观现实素材,从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球员招募、文化教育、专项训练、职业规划等几个方面,对现阶段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客观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为今后相关部门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方案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更加丰富我国现行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体系和办法,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篮球优秀竞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校篮球运动的综合发展做出理论和现实意义上的贡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以588普通高校现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308名普通高校退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54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教练员和37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负责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以20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教练员、4名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相关工作人员、5名现役和5名退役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10名美国大学篮球队相关人员或研究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对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目标定位国家层级目标定位方面:由于办学质量和建队时间的原因,只有少数学校将国家层级的目标写入到了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目标体系之中;省市区域层级目标定位方面:多数球队将建设目标放在了学校层级之上,对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层次—省市地区层级目标却几乎没有纳入到球队建设目标体系之中;在学校层级目标定位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极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球队在学校层面的目标更加倾向于为学校带来利益,而非服务于学生;在运动员层级目标定位方面:单纯设置“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目标影响了运动员的综合发展。(2)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招生制度招生形式方面: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运动员招生构成上主要分为高水平运动员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招生人数方面:每支球队每年能够补充的球员人数十分有限;招生生源方面:基本以综合竞技能力相对较差的普通高中球员为主;招生依据方面:以运动员等级证书为前提,重专项技术轻文化知识;招生时间方面:运动训练学生相对固定,但是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招生时间不固定,对学生学习、生活时间安排影响较大。(3)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文化教育专业选择情况: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之间的选择人数基本持平;课程学习形式方面:以赛前集训停课、平时正常上课的形式为主,但一些一流办学水平高校没有采取任何停课训练形式;课外学习时间方面:由于训练量影响了学生课余学习精力及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课余文化学习时间较少;学习管理形式方面:以集体教学为主,缺乏针对于篮球队运动员的分班教学;学习成绩情况:整体学习成绩较差,一般运动员存在挂科行为。(4)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专项训练训练频次和时间方面:训练频次和时间比较多,过于消耗运动员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了文化课程的学习以及其他学校活动的参加;训练方法方面:目前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在训练方法选择依据上是较为多元化,但是运动员的满意度较低;训练动力方面:满足感较为理想,但是缺乏对运动员长远发展的考虑使得部分运动员的需求满足感较低;训练激励机制方面:全部球队都采用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的策略,但是部分球队以学分作为奖励机制并不合理;教练员方面:目前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是学历水平、职称水平和运动经历不理想,同时缺乏高层次的国内外培训和学习。(5)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场馆设施场馆类型与数量配置方面:场馆配置基本能够满足训练和参赛要求,但是在数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功能性场馆配置方面:整体情况不理想,尤其在康复理疗室、洗浴间、数据分析室的配备上存在较大问题;训练设施配置方面:在康复理疗设施、训练监控设施和科研分析设施上的配置不够理想;场地管理主体方面:后勤部门是场馆设施的主要管理主体,这对于球队在场馆设施使用的便捷度上会产生一定问题。(6)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综合保障政策保障方面:国家级政策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学校政策保障不完善,财务、就业、考试方面政策保障力度较差;资金保障方面:每年的经费拨付在50万元左右,但是经费报销程序上较为繁琐;科研保障方面:生理生化监控设备、训练恢复设备配置不足,科研人员和科研技术培训较差;安全保障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都从主观上缺乏对安全保障的重视;医疗保障方面:运动损伤恢复设备以及运动疲劳恢复设备不足,医护人员配合较差。(7)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退役选秀与就业规划退役选秀方面:选秀对象存在偏差、目标与形式存在脱节、新秀薪资制度有待完善、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同选秀制度存在脱节、职业俱乐部青年队制度阻碍了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选秀;就业规划方面: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程度较差、就业定位缺乏为祖国和社会服务的大局观念、就业途径呈现多元化特点、就业以学校所在省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主、就业单位则由于运动员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较差而选择私企和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多、就业满意度较差。(8)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竞赛机制CUBA参赛目的方面:部分学校单纯将成绩作为了参赛目标,球队培养与建设目的出现了异化;赛事成绩要求方面:多数球队所在学校都明确设置了成绩要求;奖励机制方面:奖学金优先和物质奖励方面采用的球队数量也比较多;赛事满意度方面: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对于CUBA赛事的整体满意度较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建设与发展策略:(1)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目标定位的建设与发展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应体现出水平差异;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应避免功利主义倾向;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以运动员的综合发展为本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达成的根本途径。(2)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招生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细化招生名额限制,强化招生与球队建设的供需结合;优化等级划分的考核方式,逐渐向竞技能力数据化考核的方向倾斜;优化文化课程考试,实现专项技术与文化知识考核双管齐下。(3)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以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角色特点安排文化学习;以运动员发展为本位安排文化课程学习;充分发挥教练员、任课教师、辅导员在运动员文化学习中的协调作用;文化学习内容要适当向运动员毕业升学或就业需要倾斜。(4)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的建设与发展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理念与方法的动态化更新;以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安排训练计划;优化教练员队伍配置,形成教练梯队之间的持久衔接;突出训练重点,协同校内外各方共同提升球队训练质量。(5)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场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依托学校情况和高水平篮球队训练需求进行场馆设施的优化;构建场馆设施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场馆设施利用效率;优化场馆训练环境,加强场馆环保型改造;加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场馆设施的人性化改造。(6)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综合保障的建设与发展构建“训、科、医、管”一体化的综合保障体系;围绕运动员发展构建综合保障体系,保障效应要落实到每个运动员;以训练保障为主线,协调各方构建综合保障体系。(7)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退役选秀和就业规划的建设与发展将运动员就业能力提升纳入到球队建设发展体系中;同时提升运动员的选秀优势、求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渠道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就业发展创造条件。(8)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竞赛机制的建设与发展以运动员培养为目标,坚持以运动员作为球队发展的根本动力;优化CUBA赛事机制,以培养和选拔人才作为赛事主要目标;协调各方提升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参赛保障体系。
屈茂辉,李勤通[3](2018)在《法学教育的知识属性及其建构意义》文中指出法学教育恢复40年以来所存在的问题,根本上产生于对法学知识教授客观性与规律性的忽视。法学知识同时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两者要求不同的教授方式。规范性要求注重知识言说和文本阅读,科学性要求知识体系与法律实务的合理对接。在法学教育诸层次中,专科教育应当削减甚至取消;本科教育应当在缩减规模的基础上注重法学知识教授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法律硕士要根据法学和非法学的差异有所侧重,法学硕士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模式的分流,且招生规模上应向前者靠拢;法学博士要提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法学成人教育要注重法学知识的规范性,限制学位获得者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解瑞红[4](2018)在《转型期俄罗斯国立大学治理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进入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体系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社会转型打破了国立大学原有的内外部治理模式,使国立大学具有了新时期治理的新特点。新时期俄罗斯国立大学的治理体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外部治理方面,国家逐渐增加对国立大学的控制力度,通过加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主导实施了一系列国家项目和计划,增加国家对大学的影响力,也保证使大学的发展符合国家的各种战略。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国立大学的治理体系是当前俄罗斯外部治理变革的主要特征。俄罗斯社会逐渐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大学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局面。市场和社会对国立大学增加影响的同时,也增加了国立大学的市场化行为,经济因素成为影响国立大学的重要因素,这一方面使国立大学拥有了更多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大学中如质量下降、短期效应等问题的出现,为此,国家不得不通过加强政策和法规建设进行引导。外部治理体系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同时,俄罗斯国立大学的内部治理体系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革,主要表现为大学的自主权增加,在教学、科研、行政、财务等方面享有比较宽泛的自主权;大学内部机构的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集体制和一长制的治理体系中,校长和学术委员会的权力在增加,国立大学中科研职能的重要性超过教学职能;国立大学基层组织中,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仍然是主要的管理者,但教师、学生、企业主、社会利益群体等主体也有机会参与到国立大学的共同治理中来,形成了一种协同治理的模式。本文比较系统、详实的阐述了俄罗斯国立大学从1992年俄罗斯独立以后的发展历程和治理体系的变革过程。总结出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转型的历史时期国立大学治理的特点以及呈现的问题。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系统理论、治理理论、法人治理理论从俄罗斯文化和意识形态入手,揭示俄罗斯国立大学治理变革的原因,总结发展特点,对俄罗斯国立大学未来治理模式变革的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如下:1、国立大学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俄罗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俄罗斯教育消费者而言,国立大学是首要的选择。国立大学代表着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和实力。2、俄罗斯独立后,国立大学治理的变革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型之间是呈线性的。国家治理理念、治理模式的转型会直接影响国立大学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转型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国立大学治理在每个历史阶段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都是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与俄罗斯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所决定的。俄罗斯国立大学的治理体系中充满了国家主义的特征,政府力量自上而下的对国立大学进行约束和控制,包括国立大学的市场化行为都是政府引导和控制的结果。国立大学的发展方向是由国家战略和政府需求来确定的,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引导国立大学的发展方向,使国立大学和政府利益诉求保持一致。在国立大学的外部治理体系中,政府仍然处于主导的强势地位,强行将国家战略和国立大学发展目标捆绑在一起。相对的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在国立大学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比较弱势。3、在当前社会,由于人口危机、非国立大学崛起、国立大学自身问题的存在使俄罗斯国立大学的发展受到了挑战。有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机遇,国立大学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逐渐减少了对政府的依赖,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接触社会中的其它组织。这个过程中国立大学更加开放和多样化、更加富有活力。4、国立大学内部治理模式是外部治理模式的缩写,当前,民主化、分权化等理念也促使国立大学内部治理模式的改变,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正成为国立大学内部治理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
李静美[5](2018)在《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稳定性差,亟需建立能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教师补充渠道。湖南省于2006年探索实施的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获得良好的实践反响。有人说,“中师又回来了”。那么,在不同于中师所处时代环境下,定向培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何以可行?它是如何实现“有人读”且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其背后的发生逻辑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较少,且偏重对实施经验、人才培养等的描述性研究,学理分析不足,难以回答上述问题。为此,本研究采取“回溯历史、关照背景、诉诸理论”三维取向,以湖南省为个案,基于嵌入型个案研究设计,综合使用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采用并行混合方法设计,对当前社会环境下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可行(何以产生、何以有效等)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为原型,加入制度环境稳定性变量,构建了新的制度变迁解释模式,认为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产生与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有内在联系,定向培养政策产生主要是效率机制在起作用。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主要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取消中师不仅是师范教育中专学历层次的消失,更是中师培养模式与制度优势的隐没,由此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失去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来源,师资短缺和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环境趋于稳定,组织微环境较为积极背景下,效率机制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定向培养之所以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结果。基于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验的分析,定向培养成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方式具有历史必然性。本研究基于对各主体的调查、运用相关理论,采取“数据呈现效果→资料挖掘原因→理论解释逻辑”的分析理路,在和中等师范教育、现有农村教师补充渠道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有效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定向培养的制度设计与社会现实和客观需求等相契合,由此招收到了次优生源,培养出了高质量的师范生,补充到了有守诺精神的教师,较之其他补充渠道,更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就生源吸引来看,尽管时代发生变迁,但定向培养能够吸引到次优生源,在于公费教育切合了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就业保障符合了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职业特性契合了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人才培养质量高,与良好的生源质量、系统的教师教育、适当的考核退出机制息息相关,它抓住了农村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关键,增强了培养对农村教育的适应性。就到岗留任保障来看,契约机制是关键,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同时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由此构成定向培养保障师范生到岗留任的内在逻辑。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调研中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从政策设计、院校培养、实施保障、外部支持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廖莎[6](2016)在《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博士生培养机制的重要突破口,发挥着选拔优质生源、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作用。我国的博士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这一新方式,旨在为了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保证博士生的生源质量,从而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本文在阐述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人才选拔理论的基础上,对试点高校有关“申请—考核”制政策的文本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实施的原因、实施概况、政策内容及特点。同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地区5所试点高校的通过“申请—考核”制方式入学的在读博士生进行调查,从调查研究中得出实践结果。本研究主要围绕“申请—考核”制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查,发现博士生对近年来实施的“申请—考核”制政策褒贬不一,并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1)总体实施效果明显,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合理,考生的考试成本降低,导师的招生自主权扩大,选拔人才的有效性提高,成为未来博士生招生发展的主流趋势;(2)存在院校招生信息公开有限、申请的门槛过高、监督机制缺乏、招生程序不公正、博导权利滥用甚至权利寻租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的完善“申请—考核”制,本研究在对“申请—考核”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加强国家宏观指导,改进招生信息的公开工作,科学合理地制定申请标准,完善监督机制,合理规约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实行博士生淘汰机制。
王龙[7](2016)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中国高考制度的演进》文中认为高考制度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高考制度每一次的确立、实施和调整都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分配。无论是对高考制度的历史考察、现实研究、还是未来展望,都反映了人们对这一制度在设计、实施过程中科学性、公平性的诉求。高考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重新安排,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一些群体将从制度调整中获取新的利益,另一些群体则可能从制度调整中失去既有的利益,当旧的利益关系被打破,新的利益格局就会形成,全社会围绕高考已形成了一个利益场。因此,以利益相关者为视角审视高考制度的演进,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晰地把握高考制度演进的规律,深刻理解高考制度演进的内容,还能为高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自经济学领域,最初被运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中。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理论本身具备的可借鉴性特征,使得这一理论逐步被政策科学领域所吸收。在我们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高考制度演进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发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中学和考生都是高考制度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归属于不同的制度层次,且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层次归属随着高考制度的演进有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高考制度的演进历史,也是高考制度利益图景与利益场域互动演化的历史。围绕高考制度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彼此间的利益关系与高考制度的演进之间构成了一幅交织互动的过程图景。通过展现高考加分政策中的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及内部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我们发现这一政策对各方利益的调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利益导向,不同的利益导向对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变化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不同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反过来作用于政策变迁过程。高考加分政策的变迁存在着较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现象,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高考制度系统的动态演进规律。高考制度是对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制度体系,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希望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占有和支配来寻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其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当然,利益冲突的均衡解的达成往往需要制度的再选择与再安排,这些再选择与再安排推动了制度的演进。回溯高考制度演进历史,高考制度总体上经历了稳定——中断——稳定的过程。高考制度不仅具有与经济制度相似的路径依赖性,还由于其内生的公共性和政治性,因而具有政治制度独有的路径依赖特征,这种特征对高考制度本身起到了强化作用。高考制度在演进过程中,其渐进性演进内生的利益矛盾以及中央政府的“角色悖论”,使得这一演进方式尽管可以节约制度成本、降低交易费用、平衡各方利益,但从长期的制度绩效来看,这一方式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相对的,也是有时效性的,这一方式的短期优势掩盖了长期的弊端。高考制度演进过程就是利益不断协调、寻求利益平衡的制度动态发展过程和公共利益的选择过程,也是规范和约束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和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使之达至秩序化的过程。为使高考制度演进向着利益均衡的方向发展,应该从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制度策略、对象策略)这两个有着逻辑关联的层面上寻求答案。
刘玉菡[8](2015)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建发展、办学特色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亟需数以百万计、千百计的“高级白领”、“高级蓝领”等应用型人才。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要求积极推进应用科技大学建设。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对破解我国应用科技大学建设面临的瓶颈问题、推进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60年代末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增,德国政府开始探索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几经探索后,应用科技大学应运而生。创立初期的应用科技大学,主要由办学条件较好的工程师学校、高级专业学校合并而来,其德语名称为“Fachhochschulen”(简称FH),但学校规模较小、类型比较单一、专业设置范围较窄。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措施,推动应用科技大学发展。应用科技大学的生源范围不断扩大,专业逐步呈现综合性、聚集性,办学模式开始走向国际化,并获得相应的学位授予权,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目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已发展成为与综合性大学、职业院校并列的高等教育类型,成为德国“h”型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创新性地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办学定位明确,主要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服务;二是专业设置灵活,通过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三是人才培养过程注重实践,通过设立单独的实习学期、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和“双元制”育人模式等方式强化实践训练;四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而言,一是要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为抓手,转变大众观念,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二是要完善高等教育衔接机制,积极构建应用型高校与多层次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种渠道。三是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应用人才培养,使办学主体多元化。四是高校要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以专业设置为切入点,以产教融合为支撑,以“双师型”师资为保障,适度发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切实为社会培养应用人才。
胡静超[9](2014)在《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构建科学、客观、可操作化的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类目体系及质量分析框架,为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现状及质量分析提供参照依据。2.尝试在尽可能全面剖析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现状及质量的基础上,归结出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及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以及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启迪,进而推进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及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尽快达到国际水平。3.基于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现状分析与质量分析,提出提升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策略。方法:1.应用文献研究法,考察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及论文分析研究现状,把握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及论文分析的研究趋势,确定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的内容及方法。2.应用理论研究法,剖析高等教育质量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及逻辑推理、比较等内容分析法的方法学思想等对本研究的理论指导意义,确立本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学基础。3.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构建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现状分析类目体系以及质量分析框架,并通过预分析及课题组专家小组讨论确定类目体系的类目及操作性定义,以及质量分析框架的指标及评价标准,最终形成由6个一级类目及其所属的二级类目等所构成的类目体系,以及3个一级分析指标及其所属的二级分析指标等所形成的分析框架。4.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截至2011年底前上传至中国知网(CNKI)及PQDT数据库的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来源,分别选取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样本912篇、56篇进行论文现状分析及质量分析,同样选取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样本56篇进行论文现状分析及质量分析。5.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应用理论研究法,提出提升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策略。结果:1.运用内容分析法等构建了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类目体系。具体包括研究领域、研究问题的来源、文献综述类型、研究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类型、研究对象及方法共6个一级类目及所属二级类目,并对各级类目进行概念性界定、操作性界定及举例说明。2.在文献研究等基础上,构建了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分析框架。具体包括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共3个一级分析指标及所属二级分析指标,并对各指标要素内涵及评价标准进行明确界定。3.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如下:(1)基本情况分布: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总体呈起伏上升趋势,学校分布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最多为40篇(4.4%)。(2)研究领域及其主题分布:以社区卫生护理研究最多(34.1%),主要分布在社区弱势群体、妇女、老年等群体健康以及社区家庭健康研究等方面;其次为临床护理研究(27.4%),其中以症状管理研究主题最多(38.8%),其次为生活质量研究等。(3)研究问题的来源分布:以临床实践与经验来源最为多见(51.0%),其次为护理学文献来源等。(4)文献综述类型分布:以传统叙述性综述为主(84.8%)。(5)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布:应用理论或概念模式的论文占84.0%,主要以单理论或概念模式应用为主(69.1%),以非护理学理论或概念模式应用最为多见(60.7%)。(6)研究设计类型的分布:以量性研究为主(65.5%),其次质性研究(24.7%);量性研究以非实验性研究最多见(79.6%),质性研究以现象学研究最多见(29.3%)。(7)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以患者最为多见(40.0%);抽样方法以方便抽样最为多见(41.7%);资料收集方法以两种或以上方法最为多见(40.4%)。4.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结果如下:(1)创新性:受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为78%,理论或方法上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比例为44.4%,所发表的SCI学术论文所占比例为65.2%。进一步分析也发现,选题视角、受基金资助情况及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学术性:具有理论或概念框架的论文比例为92.9%,且所应用的理论具有一定影响力:文献综述的涵盖面较为广泛;隐含的研究工作量较大。(3)规范性:论文的结构基本能保持一致,引言独立成章节,少数学位论文存在参考文献的标注不够规范等问题。5.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如下:(1)基本情况分布: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学校分布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最多为14篇(25.0%)。(2)研究领域及其主题分布:以临床护理研究最为多见(37.5%),其中以生活质量研究主题较为常见(33.3%);其次为社区卫生护理研究(21.4%),主要分布在社区妇女、老年和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研究等方面。(3)研究问题的来源分布:以临床实践与经验来源最多(32.1%),其次为护理学文献来源等。(4)文献综述类型分布:以传统叙述性综述为主(92.9%)。(5)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布:应用与未应用理论或概念模式的论文比例分别为51.8%及48.2%,主要以多理论或概念模式应用为主(69.0%),非护理学理论或概念模式来源为主(48.3%)。(6)研究设计类型的分布:以量性研究为主(64.3%),其次混合研究(28.6%);量性研究以非实验性研究为主(69.4%),质性研究以理论研究等常见。(7)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以患者最为多见(51.8%),其次两种或以上研究对象(23.2%);抽样方法以方便抽样最为多见(30.3%);资料收集方法以两种或以上方法为主(75.0%)。6.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结果如下:(1)创新性:受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为51.8%,理论或方法上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比例为17.9%,所发表的SCI学术论文所占比例为18.2%。(2)学术性:具有理论或概念框架的论文比例为28.6%,部分理论应用的影响力及严谨性还不足;文献综述的涵盖面较为广泛;研究工作量较大。(3)规范性:论文的结构基本能保持一致,少数学位论文存在电子文献的标注格式不正确等问题。结论:1.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现状及质量分析中既存在共性,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分析其原因主要与中、美两国护理研究的发展、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体制、国家政府对护理科研的资金投入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故应在立足于我国现有国情的前提下,积极借鉴美国先进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为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及导师指导指引方向,同时也为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借鉴。2.以前述研究为基础,秉持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从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以及论文审核等方面探讨提升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策略。首先,探索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体制,优化护理学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其次,尝试改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最后,尽快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审核机制,保障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廖莎[10](2013)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的构建 ——基于大学利益相关者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硕士专业学位达到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大体上覆盖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主要领域;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已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50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6个,招收专业学位研究超过100万人。在此形势下,如何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课题。自2009年教育部启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其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谁来保障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以何种方式使之有效实现?这是开展质量保障工作之前需要明晰的问题。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多以“问题—对策”或是“经验—借鉴”的模式展开,其研究的广度、深度与实证性均有待加强。本文在鼓励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将重点构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并以H大学作为个案进行探讨。全文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等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相关研究基础。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利益相关者、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协同;其次分别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协同理论出发,全面阐述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动力机制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构建质量协同保障体系的关键。以米切尔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为依据,识别各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再从责权利的统一对其协同保障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即质量协同保障体系的设计。首先,对设计目的以及基本原则进行了说明;其次,基于前面各章节的研究构建了组成质量协同保障体系的基本要素框架;最后,对该体系进行设计并分析其核心内容。第五部分为个案研究。以H大学为案例,分析该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状,围绕其现有质量保障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在本文所持有的观点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二、控制招生质量 导师将部分承担博士培养费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控制招生质量 导师将部分承担博士培养费用(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型硕士招生的方式、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研究生招生选拔的阶段性特征 |
2.2.2 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研究的焦点问题 |
2.2.3 研究述评与展望 |
2.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3.1 研究生教育 |
2.3.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
2.3.3 招生选拔 |
2.3.4 机制 |
2.4 研究内容 |
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探究 |
3.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
3.2 研究生教育的两种类型基本特征之比较 |
3.2.1 教育需求的比较 |
3.2.2 培养过程的比较 |
3.2.3 培养对象的比较 |
3.2.4 培养层次的比较 |
3.3 回归本源: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 |
3.3.1 “学术性” |
3.3.2 “科研性” |
3.3.3 “理论性” |
4 中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的嬗变 |
4.1 1902年-1959年的研究生招生:以模仿为主 |
4.1.1 1902年-1911年:招生选拔以“面谈”为主 |
4.1.2 1912年-1928年:招生选拔进入入院考试的尝试阶段 |
4.1.3 1929年-1948年: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和推荐免试并存 |
4.1.4 1949年-1958年:免试、招生单位自主招生考试与全国统考并存发展 |
4.2 1959 -至今的研究生招生:走向自主求索发展道路 |
4.2.1 1959年-1966年:笔试、口试相结合 |
4.2.2 1976年-1998年:统一考试、推荐免试等多种选拔方式并存 |
4.2.3 1999年-至今:统自结合、多元选拔 |
4.3 结语 |
5 中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 |
5.1 现行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 |
5.1.1 全国统考 |
5.1.2 推荐免试 |
5.1.3 单独考试 |
5.1.4 复试 |
5.2 我国研究生招生选拔选拔机制的特征 |
5.2.1 国家统一领导,并呈现出二元制特点 |
5.2.2 招生单位自主权扩大 |
5.2.3 复试改革反复,地位突出 |
5.3 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1 考试仍是选拔考生的重要手段 |
5.3.2 招生选拔公平问题 |
5.3.3 大一统的招生选拔方式不利于实现人才的分流 |
5.3.4 导师缺乏自主选拔权 |
5.3.5 考试科目与考察内容的问题 |
6 美、英两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 |
6.1 美国研究生招生选拔特征 |
6.1.1 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具有极强的自主性 |
6.1.2 导师在选拔上拥有高度的自主权 |
6.1.3 美国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注重全面考察 |
6.2 英国研究生招生选拔特征 |
6.2.1 本科毕业等级证书、英语语言成绩证书是考核录取的重要依据 |
6.2.2 面试是英国学术型硕士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
6.2.3 高校具有较大招生自主权 |
7 美英两国招生选拔机制对我国的启示与对策 |
7.1 建立多元化的选拔标准与“宽进严出”的培养机制 |
7.2 让客观、真实的推荐信成为考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
7.3 重视学术组织的人才选拔的作用,维护导师或者教授的选拔权力 |
7.4 坚持研究生招生选拔的“市场导向”特征 |
7.5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实践发展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竞技篮球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
1.1.2 我国竞技篮球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
1.1.3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
1.1.4 研究深入性与指导理论的欠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的局限 |
1.2.4 研究趋势分析 |
1.3 相关概念的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界定 |
1.3.1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
1.3.2 科学发展观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小结 |
2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假设与创新之处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思路 |
2.2.1 以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全过程为参考的全面分析 |
2.2.2“科学发展观”思路下的分析 |
2.2.3 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
2.2.4 以定量研究为主结合定性研究 |
2.3 研究步骤与分析路径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资料法 |
2.4.2 个案研究法 |
2.4.3 访谈法 |
2.4.4 问卷调查法 |
2.4.5 实地观察法 |
2.4.6 逻辑分析法 |
2.5 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
2.5.1 研究假设 |
2.5.2 创新之处 |
2.6 研究内容 |
2.7 小结 |
3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目标定位 |
3.1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目标定位情况 |
3.1.1 国家层级目标设定 |
3.1.2 省市区域层级目标设定 |
3.1.3 学校层级目标设定 |
3.1.4 运动员层级目标设定 |
3.2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目标定位的优化 |
3.2.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应体现出水平差异 |
3.2.2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应避免功利主义倾向 |
3.2.3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以运动员的综合发展为本位 |
3.2.4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达成的根本途径 |
3.3 小结 |
4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招生制度建设 |
4.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招生制度及其存在问题 |
4.1.1 招生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
4.1.2 招生人数及其存在问题 |
4.1.3 招生生源 |
4.1.4 招生依据 |
4.1.5 招生时间安排 |
4.2 域外经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高水平篮球队球员招募 |
4.2.1 资料来源 |
4.2.2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招生制度 |
4.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招生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
4.3.1 细化招生名额限制,强化招生与球队建设的供需结合 |
4.3.2 优化等级划分的考核方式,逐渐向竞技能力数据化考核的方向倾斜 |
4.3.3 优化文化课程考试,实现专项技术与文化知识考核双管齐下 |
4.4 小结 |
5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
5.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5.1.1 在校专业选择情况 |
5.1.2 课程学习形式 |
5.1.3 课外学习时间 |
5.1.4 学习管理形式 |
5.1.5 学习成绩情况 |
5.2 域外经验:美国大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
5.2.1 学生文化课程管理制度 |
5.2.2 运动员选拔制度 |
5.2.3 学籍管理制度 |
5.2.4 学习要求 |
5.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优化 |
5.3.1 以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角色特点安排文化学习 |
5.3.2 以运动员发展为本位安排文化课程学习 |
5.3.3 充分发挥教练员、任课教师、辅导员在运动员文化学习中的协调作用 |
5.3.4 文化学习内容要适当向运动员毕业升学或就业需要倾斜 |
5.4 小结 |
6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优化 |
6.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训练现状 |
6.1.1 训练频次与训练时间 |
6.1.2 训练方法 |
6.1.3 运动员训练动力 |
6.1.4 训练激励机制 |
6.2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现状 |
6.2.1 教练员年龄情况 |
6.2.2 聘用形式情况 |
6.2.3 执教年限情况 |
6.2.4 学历及职称情况 |
6.2.5 学习及进修情况 |
6.2.6 运动经历情况 |
6.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的建设与发展 |
6.3.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理念与方法的动态化更新 |
6.3.2 以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安排训练计划 |
6.3.3 优化教练员队伍配置,形成教练梯队之间的持久衔接 |
6.3.4 突出训练重点,协同校内外各方共同提升球队训练质量 |
6.4 小结 |
7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场馆设施建设 |
7.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场馆设施使用现状 |
7.1.1 篮球场馆类型与数量配置情况 |
7.1.2 篮球训练功能性场馆配置情况 |
7.1.3 篮球训练设施配置情况 |
7.1.4 场馆管理主体 |
7.2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场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
7.2.1 依托学校情况和高水平篮球队训练需求进行场馆设施的优化 |
7.2.2 构建场馆设施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场馆设施利用效率 |
7.2.3 优化场馆训练环境,加强场馆环保型改造 |
7.2.4 加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场馆设施的人性化改造 |
7.3 小结 |
8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保障体系建设 |
8.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综合保障情况 |
8.1.1 政策保障情况 |
8.1.2 资金保障情况 |
8.1.3 科研保障情况 |
8.1.4 安全保障情况 |
8.1.5 医疗保障情况 |
8.2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综合保障的建设与发展 |
8.2.1 构建“训、科、医、管”一体化的综合保障体系 |
8.2.2 围绕运动员发展构建综合保障体系,保障效应要落实到每个运动员 |
8.2.3 以训练保障为主线,协调各方构建综合保障体系 |
8.3 小结 |
9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退役选秀与就业规划 |
9.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选秀机制研究—基于美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选秀基础上的分析 |
9.1.1 美国高校篮球运动员选秀机制 |
9.1.2 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选秀机制 |
9.1.3 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选秀机制存在的问题 |
9.2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规划情况 |
9.2.1 就业率和专业对口情况 |
9.2.2 就业目标定位情况 |
9.2.3 就业途径情况 |
9.2.4 就业地区与就业单位情况 |
9.2.5 就业及工作满意度情况 |
9.2.6 工作不足分析 |
9.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退役选秀和就业规划的建设与发展 |
9.3.1 将运动员就业能力提升纳入到球队建设发展体系中 |
9.3.2 同时提升运动员的选秀优势、求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
9.3.3 综合运用多种渠道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就业发展创造条件 |
9.4 小结 |
10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竞赛机制建设—以CUBA赛事为例 |
10.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CUBA竞赛情况及其存在问题 |
10.1.1 CUBA赛事参赛目的 |
10.1.2 CUBA赛事成绩要求 |
10.1.3 CUBA赛事奖励机制 |
10.1.4 CUBA赛事满意度 |
10.2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竞赛机制的优化 |
10.2.1 以运动员培养为目标,坚持以运动员作为球队发展的根本动力 |
10.2.2 优化CUBA赛事机制,以培养和选拔人才作为赛事主要目标 |
10.2.3 协调各方提升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参赛保障体系 |
10.3 小结 |
1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建设的个案研究-以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为例 |
11.1 个案选择 |
11.2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队伍建设发展成果 |
11.3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队伍建设情况 |
11.3.1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目标定位与达成情况 |
11.3.2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招生机制 |
11.3.3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
11.3.4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运动员的专项训练 |
11.3.5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的场馆设施 |
11.3.6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的综合保障 |
11.3.7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选秀及就业情况 |
11.3.8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竞赛机制 |
12 结论与建议 |
12.1 结论 |
1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转型期俄罗斯国立大学治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梳理 |
一、转型期 |
二、俄罗斯国立大学 |
三、治理、统治与管理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俄罗斯大学外部治理研究 |
二、俄罗斯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社会转型理论 |
第二章 转型期俄罗斯国立大学治理变革的背景 |
第一节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型 |
一、政治体制转型 |
二、经济体制转型 |
三、社会文化转型 |
四、意识形态的转型 |
第二节 全球化与世界教育服务市场 |
一、全球化的特征 |
二、世界教育服务市场 |
第三节 国际化与教育一体化 |
一、支持国立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相关法规 |
二、国立大学国际化的具体措施 |
三、国立大学国际化的其它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俄罗斯国立大学发展与变革中面临的挑战 |
一、俄罗斯国立大学的发展 |
二、俄罗斯国立大学发展困境与多元经费体制的建立 |
三、国立大学治理变革中的挑战 |
第三章 转型期俄罗斯国立大学外部治理的变革 |
第一节 国立大学治理中政府体系的变革 |
一、机构和管理权限划分的轨迹 |
二、政府治理变革的历程和模式 |
三、政府治理内容和方法的变革 |
四、政府治理的主要项目和措施 |
五、政府治理的权力变革 |
第二节 国立大学治理中市场体系的变革 |
一、市场及教育市场化 |
二、市场在国立大学治理中的发展历程 |
三、办学体制改革—市场介入国立大学的开端 |
四、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市场参与国立大学治理的权力 |
五、经费体制改革—市场参与国立大学治理的可能 |
六、科研体制改革—市场参与国立大学治理的潜在形式 |
七、教育产品的变革—市场对大学治理变革的导向 |
第三节 国立大学治理中的政府、市场多元关系的重构 |
一、政府、市场和国立大学的关系 |
二、政府、市场和国立大学关系变革的发展时期 |
小结 |
第四章 转型期俄罗斯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变革 |
第一节 “自治权”: 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基础 |
一、国立大学自治权的变革历程 |
二、国立大学自治权的法律规定 |
三、国立大学自治权特点 |
第二节 国立大学内部治理权力的变革 |
一、从有到无的自主招生权 |
二、相对自由的教学自主权 |
三、从无到有的科研自主权 |
四、有限的行政自主权 |
五、分化的财政自主权 |
第三节 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 |
一、国立大学的领导体制的变革 |
二、国立大学管理体制的结构及职能 |
三、国立大学的组织机构的变革 |
第四节 国立大学协同治理模式的建构 |
一、教师成为国立大学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 |
二、学生有了学校事务参与权 |
三、社会主体成为大学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五节 国立大学内部治理情况的微观透视 |
一、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内部治理体系 |
二、国立克麦罗沃大学的校长和她的工作 |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一、俄罗斯国立大学外部治理的基本特征 |
二、俄罗斯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特征 |
三、俄罗斯国立大学治理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农村教师主要补充渠道的效果与问题 |
(二)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相关问题 |
(三)简要的评论 |
三、内容、思路与意义 |
(一)内容与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反思 |
(一)混合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二)样本情况介绍 |
(三)研究者的反思 |
第一章 国家主导的定向培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师兴衰探析 |
一、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调整整顿期(1979-1983) |
(二)发展繁荣期(1984-1991) |
(三)稳中渐衰期(1992-1998) |
(四)快速消亡期(1999年以后) |
二、中等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一)政策优势吸引了优秀生源 |
(二)精准培养保证了教学胜任力 |
(三)定向制度保障了供给与稳定 |
三、取消中等师范教育的现实反思 |
(一)关于取消中师的三种解释 |
(二)对现有解释的现实反思 |
(三)关于取消中师的新解释 |
小结 |
第二章 地方驱动的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回归 |
一、启动背景 |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
(二)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并未形成 |
(三)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与补充不足共存 |
(四)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二、实施历程 |
(一)酝酿准备 |
(二)启动实施 |
(三)深化完善 |
三、学理反思 |
(一)政策的产生:效率机制起主要作用 |
(二)政策的选择:路径依赖的结果 |
小结 |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
一、生源吸引状况 |
(一)生源质量“次优化”,且有内部差异 |
(二)生源来源“农村化”,农村和县城生源质量有差别 |
(三)中下和中中层报考为主,但二者亦有差别 |
二、生源吸引原因:为何报考 |
(一)报考决策的宏观调查 |
(二)报考决策的微观深描 |
三、生源吸引逻辑 |
(一)公费教育切合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 |
(二)就业保障符合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 |
(三)职业特性契合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 |
小结 |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
一、培养质量如何 |
(一)定向师范生的素质表现 |
(二)定向教师的能力体现 |
二、缘何有高质量 |
(一)优质生源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
(二)系统的教师教育是质量保证的根本 |
(三)考核退出机制是质量保证的“助力器” |
小结 |
第五章 为什么下得去、留得住: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到岗留任保障分析 |
一、到岗留任状况 |
(一)定向师范生履约到岗情况 |
(二)定向教师履约留任情况 |
二、到岗留任原因 |
(一)到岗(下得去)的原因 |
(二)留任(留得住)的原因 |
三、到岗留任保障逻辑 |
(一)契约机制是到岗留任保障的关键 |
(二)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 |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反思与建议 |
一、定向培养的必然性:农村教师补充的方向? |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在一定时期内一些地区存在 |
(二)农村教师需要专门准备或培养已成为各国广泛共识 |
二、定向培养的有效性:制度变迁路径的视角 |
三、定向培养实施中的主要争议或问题 |
(一)初招学生选择自主性问题 |
(二)初招项目优质生源冲突问题 |
(三)专门化培养与再就业问题 |
(四)定向教师个人发展问题 |
(五)定向培养经费分担问题 |
四、定向培养实施的优化建议 |
(一)明确制度完善环节,保证项目生源质量 |
(二)建立二次进退机制,尊重学生自由选择 |
(三)注重乡土情怀培养,完善农村教师教育 |
(四)优化服务期制度,促进教师稳定与发展 |
(五)厘清各级财政责任,完善经费保障体制 |
(六)改善外部环境,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技术线路图 |
2 我国博士招生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人才选拔理论 |
3 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发展沿革 |
3.1“申请—考核”制在我国出现的原因 |
3.2“申请—考核”制在我国的实施概况 |
3.3“申请—考核”制的政策内容及特点 |
4 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调查研究 |
4.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4.2 博士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
4.3 问卷调查小结 |
5 完善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5.1 国家出台“申请—考核”制的指导性意见,让实践工作有章可循 |
5.2 改进招生网站的建设,推进招生信息的公开 |
5.3 科学合理地制定申请标准,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 |
5.4 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录取过程的公开、公正、透明 |
5.5 合理规约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 |
5.6 实行博士生淘汰机制,保障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7)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中国高考制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高考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时空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 |
第六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高考制度演进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其利益分析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 |
一、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的利益相关者 |
一、高考制度的利益相关者定义 |
二、高考制度的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其分类 |
第三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成 |
一、中央政府的利益构成 |
二、地方政府的利益构成 |
三、高校的利益构成 |
四、中学的利益构成 |
五、考生的利益构成 |
第三章 利益图景与利益场域互动影响下的高考制度演进 |
第一节 中央政府政治利益主导时期的高考制度演进(1949-1965) |
一、建国初期的过渡阶段:中央政府政治利益的渗入 |
二、统一高考制度建立阶段:中央政府政治利益诉求的显着增强 |
第二节 中央政府政治利益极端化时期的高考制度中断(1966-1976) |
第三节 多方利益逐渐增强时期的高考制度演进(1977-1991) |
一、高考制度的恢复调整期:利益相关者的主体意识被唤醒 |
二、高考制度的改革探索期: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增强 |
第四节 多方利益冲突凸显时期的高考制度演进(1992年至今) |
第四章 高考制度演进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以“高考加分政策”为例 |
第一节 从利益矛盾到利益博弈:高考制度演进中利益关系的变化 |
第二节 博弈论对高考制度演进的解释力 |
第三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利益博弈的基本模型 |
一、“囚徒困境”模型 |
二、“智猪博弈”模型 |
三、“情侣博弈”模型 |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博弈与高考加分政策变迁 |
一、工农考生优先的政策偏好:中央政府一元化的政策控制 |
二、政策偏好的延续:中央政府内部的博弈 |
三、政策导向的转变:中央政府内部博弈局势的发展 |
四、政策内容及形式的扩展:中央政府内部多部门之间的角力 |
五、多样化政策类型的演进:利益相关者内部博弈与相互博弈 |
第五章 高考制度演进的驱动机制与基本路径 |
第一节 高考制度演进的外部驱动因素 |
一、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
二、人才供需矛盾的作用和影响 |
第二节 高考制度演进的内部驱动机制 |
一、供给型制度演进阶段 |
二、供给型与需求型相结合的制度演进阶段 |
第三节 高考制度演进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 |
第六章 高考制度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 |
第一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的利益冲突 |
第二节 高考制度演进模式的选择及其内在缺陷 |
第三节 高考制度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 |
一、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 |
二、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8)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建发展、办学特色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应用型人才缺失 |
1.1.2 培养应用型人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1.1.3 各省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 |
1.1.4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定位的研究 |
1.3.2 有关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1.3.3 有关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的研究 |
1.3.4 有关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启示的研究 |
1.3.5 目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4.3 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研究 |
2.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
2.1.1 经济发展亟需应用型人才 |
2.1.2 社会缺乏应用型教育 |
2.1.3 高等教育面临深化改革 |
2.2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研究 |
2.2.1 初创阶段稳步发展 |
2.2.2 成长阶段迅速壮大 |
2.2.3 成熟阶段逐步完善 |
2.2.4“博洛尼亚进程”对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研究 |
3.1 明确合理的办学定位 |
3.1.1 办学定位的内涵 |
3.1.2 服务区域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办学定位 |
3.2 灵活实用的专业课程设置 |
3.2.1 专业设置改革的思路 |
3.2.2 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设置 |
3.3 注重实践性的人才培养 |
3.3.1 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 |
3.3.2 注重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
3.4“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
3.4.1 有机的师资构成 |
3.4.2 严格的准入制度 |
3.4.3 合理的教学科研任务 |
3.4.4 完善的继续教育 |
3.5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面临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建发展及办学特色对我国的启示 |
4.1 政策制度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基本保障 |
4.1.1 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来转变社会各界教育观念 |
4.1.2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以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 |
4.1.3 政府应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
4.2 大力培养应用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必经之路 |
4.2.1 地方本科院校应明确自身办学定位 |
4.2.2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大专业调整力度 |
4.2.3 地方本科院校应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
4.2.4 地方本科院校应注重“双师型”队伍建设 |
4.2.5 地方本科院校应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引言 |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和理论及方法学基础 |
一、文献回顾 |
(一) 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二) 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文献回顾 |
二、理论及方法学基础 |
(一) 理论基础 |
(二) 方法学基础 |
三、操作性定义的提出 |
(一) 博士学位 |
(二) 博士学位论文 |
(三)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
第三部分 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类目体系及框架的构建 |
一、构建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类目体系 |
二、构建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框架 |
第四部分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 |
一、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 |
(一) 选取研究样本 |
(二) 确定分析单元 |
(三)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 |
(四)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讨论 |
二、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
(一) 选取研究样本 |
(二)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结果及讨论 |
三、研究小结 |
第五部分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 |
一、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 |
(一) 选取研究样本 |
(二) 确定分析单元 |
(三)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 |
(四)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讨论 |
二、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
(一) 选取研究样本 |
(二)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结果及讨论 |
三、研究小结 |
第六部分 提升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策略 |
一、探索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体制,优化护理学博士生源质量 |
二、尝试改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
三、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审核机制,保障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
结语 |
一、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 |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附录一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纳入样本 |
附录二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部分纳入样本 |
附录三 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的构建 ——基于大学利益相关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 |
1.3.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与实践 |
1.3.2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与实践 |
1.3.3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利益相关者 |
2.1.2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
2.1.3 研究生教育质量 |
2.1.4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2.1.5 协同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3 协同理论 |
第3章 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与协同保障分析 |
3.1 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 |
3.1.1 识别依据 |
3.1.2 利益相关者分析 |
3.2 利益相关者协同保障的动力机制分析 |
3.2.1 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分析 |
3.2.2 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均衡统一 |
第4章 质量协同保障体系设计 |
4.1 设计的目的 |
4.1.1 明确教育质量保障的各利益主体 |
4.1.2 解决现有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 |
4.1.3 完善现行的质量保障体系 |
4.2 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1 协同性原则 |
4.2.2 过程全面性原则 |
4.2.3 目标适应性原则 |
4.2.4 效率与效益原则 |
4.2.5 质量文化引领原则 |
4.2.6 全球—本土化原则 |
4.3 基本要素分析 |
4.3.1 目标定位 |
4.3.2 保障过程 |
4.3.3 保障内容 |
4.3.4 保障主体 |
4.3.5 保障方法 |
4.4 协同保障体系的构成 |
4.4.1 协同保障体系的结构形态 |
4.4.2 协同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
第5章 现有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以H大学为例 |
5.1 H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现状 |
5.1.1 总体概况 |
5.1.2 现有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情况 |
5.2 现有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
5.2.1 协同保障理念未深入各利益主体 |
5.2.2 政府的定位不当 |
5.2.3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参与权 |
5.2.4 导师队伍建设滞后 |
5.2.5 企事业合作单位未能真正联合培养 |
第6章 完善现有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 |
6.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理念创新 |
6.1.1 多元利益主体协同保障的理念需求 |
6.1.2 主体协同的基本要求 |
6.2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
6.2.1 角色转变 |
6.2.2 政策支持 |
6.3 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校内外协同机制 |
6.3.1 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的协同 |
6.3.2 校内研究平台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协同 |
6.4 重视导师队伍的建设与学生的利益表达 |
6.4.1 校企人力资源互补 |
6.4.2 拓宽学生表达利益的渠道 |
6.5 发展有效的质量评价机制 |
6.5.1 发展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
6.5.2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6.6 鼓励校校与国际间的协同 |
6.6.1 校校协同 |
6.6.2 国际协同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
四、控制招生质量 导师将部分承担博士培养费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型硕士招生的方式、机制与对策研究[D]. 郝香贺.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2]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实践发展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D]. 葛辉. 山西大学, 2019(01)
- [3]法学教育的知识属性及其建构意义[J]. 屈茂辉,李勤通.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8(04)
- [4]转型期俄罗斯国立大学治理变革研究[D]. 解瑞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5]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李静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探究[D]. 廖莎.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7]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中国高考制度的演进[D]. 王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8]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建发展、办学特色及其启示[D]. 刘玉菡. 河北科技大学, 2015(07)
- [9]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D]. 胡静超.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 [10]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的构建 ——基于大学利益相关者视角[D]. 廖莎.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