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运动观测的应用

强运动观测的应用

一、强震动观测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丁毅[1](2021)在《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非线性统计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动场地效应是工程结构抗震设防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强震动作用下土体非线性动力学性能及其对地震动场地效应非线性的影响是其中的一个难点。近年来,随着竖向钻井台阵观测记录的积累,虽然井下台与地表基岩台的加速度记录存在一定差异,但使用井下台作为参考台站的地表/井下谱比法仍被广泛应用于场地地震动非线性效应研究。日本KiK-net强震动观测台网自1995年阪神地震后设立以来,目前已积累了海量的强震动观测数据,为基于强震动观测的土体非线性动力特征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基于日本KiK-net强震动观测台网167个竖向钻井台阵的163414组地表/井下加速度记录,研究了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随地震动强度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地震动强度较弱时,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的离散性较大,采用滑动窗口平均法可有效加强数据的线性度。将回归直线的斜率定义为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的非线性衰减指数,其数值在-0.24至-0.08之间,中值为-0.168,即井下加速度峰值500 cm/s2时,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约为微弱地震动(井下加速度峰值0.316-1cm/s2)作用下的35%至78%,中值为54%。2.根据所选择的136个台阵在各个地震动强度分组的平均滑动窗口长度确定了与地震动强度相关的台阵最小记录样本量,认为滑动窗口宽度内最多需要30组强震动记录、至少有1组井下加速度峰值>100 cm/s2的强震动记录即可保证统计结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3.收集并整理KiK-net台阵的剪切波速度剖面,计算了 12个场地特性表征参数:我国规范定义的等效剪切波速(VSE)、美国规范定义的平均剪切波速(VS30)、30m剪切波剖面梯度(B30)、0.5、0.8、1.0km/s覆盖层厚度(Z0.5、Z0.8、Z1.0)、覆盖层的平均剪切波速(Vsav)、场地卓越频率(fpred)、场地基本频率(fS)、场地基本周期(Ts)、弱震动作用下平均傅里叶谱放大系数的峰值(AS)和反应谱放大系数的峰值(Asr)。4.在所研究的12个场地特性表征参数中,弱震动作用下地表/井下傅里叶谱比值的峰值AS、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的峰值Asr,与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非线性衰减指数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5和0.28);30米平均剪切波速VS30、场地卓越频率fpred,与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非线性衰减指数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08和0.18)。5.考虑30米平均剪切波速VS30、场地卓越频率fpred、弱震动作用下地表/井下傅里叶谱比值的峰值As和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的峰值Asr四个场地特性表征参数的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非线性衰减指数的多元回归模型与非线性衰减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0.68);而考虑VS30、fpred、Asr三个场地参数的多元回归模型与非线性衰减指数之间的决定系数仅比考虑四个参数的多元回归模型小0.04(R2=0.64)。考虑到其只使用了三个场地参数,本文推荐使用三参数多元回归模型对非线性衰减指数进行预测。6.通过对不同场地类别下的非线性衰减指数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尝试给出各类场地的非线性衰减指数的推荐值。经统计,四类场地台阵的非线性衰减指数均值分别为-0.150、-0.169、-0.182、-0.218,具有随场地类别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但是由于结果较大的离散性,根据场地类别确定非线性衰减指数的可信度并不高,待后续研究。

李雪玉[2](2021)在《黄土场地信噪比的选取对反应谱标定的影响》文中指出强震记录是研究反应谱的首要资料,在强震记录处理时,信噪比的选取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是工程抗震领域关心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信噪比确定截止频率的选取对加速度反应谱及其标定的影响;以黄土场地收集到的近十年的强震记录为数据基础,系统分析了高通截止频率、低通截止频率的选取对地震动相关参数和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滤波处理后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标定,对标定后的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及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反应谱的标定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记录中的噪声来源,对滤波器中因果和非因果方面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因果滤波总会引起滤波前后地震动的相位差,而非因果滤波在消除相位失真和宽频带方面要优于因果滤波;非因果滤波的实现需要对原始加速度记录进行加零处理,加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加速度积分得到的位移时程中出现漂移和尾部翘起的情况;使用余弦过渡(cosine taper)可以平滑加零填充部分和记录两端的过渡带;并且在对速度和位移计算中要保留加零部分;研究表明Butterworth滤波器在各个滤波阶数下的稳定性最好,因此本文采用国内外常用的4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2、系统总结了强震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信噪比确定滤波的高通截止频率,参考震源谱等相关理论来确定截止频率的合理性,即高通截止频率不大于震源谱理论频率。并以黄土场地和非黄土场地的强震记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震源谱模型、震源谱理论、记录信噪比等多重标准来确定滤波的高通截止频率,将主观性影响降至最低,为分析基于不同信噪比的滤波对反应谱的影响提供了参考的流程和截止频率的选取标准。3、研究了高通截止频率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在由不同的信噪比确定不同的高通截止频率对强震记录进行滤波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高通截止频率的选取对地震动相关参数和反应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高通截止频率的增加,PGA、PGV、PGD整体上有增大的趋势,相对PGA和PGV来说,PGD增大的幅度较大、对高通截止频率的选择更加敏感。高通截止频率对反应谱的影响也是如此,高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和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对位移反应谱的影响非常显着。又进一步对不同滤波处理后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标定,发现标定参数差异较小,设计反应谱的形状基本相同。这一结果表明,高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反应谱及其标定的影响较小,而对位移及位移反应谱的影响却非常显着,因此在位移反应谱的研究中要着重考虑高通截止频率的影响。4、研究了低通截止频率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用不同的低通截止频率对原始记录进行滤波处理发现,在低通截止频率由20Hz增加到90Hz的过程中,地震动参数的绝对值变化幅度不大,尤其是PGD和PGV的数值几乎没有变化,PGA变化幅度在5%以内。对处理的数据计算得到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谱,从得到的反应谱上来看,低通截止频率对反应谱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处理后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标定,标定的结果显示,低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反应谱标定的影响较小,标定参数基本相同。这说明,与高通截止频率相比,地震动的相关参数和反应谱对低通截止频率的选择并不敏感。5、将带压缩因子的粒子群算法引入到设计反应谱的标定之中。粒子群优化算法源于对鸟群捕食行为的研究,是模拟群体智能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在处理优化非线性函数的问题上有天然的优势,为了有更好的收敛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本文构建了带有压缩因子的粒子群算法,用于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利用这一方法可给出第一拐点周期、特征周期、平台值和衰减指数等刻画设计反应谱特征的参数值。本文以埃尔森特罗(EI Centro)波加速度时程反应谱的标定为例,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粒子群算法、Newmark三参数法、双参数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对EI Centro波的反应谱进行标定,并对四种标定后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实例证明改进粒子群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给出的设计反应谱较真实的反映了地震反应谱的特征。

安昭[3](2020)在《基于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近场地震动方向性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断层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对近场地震动强度和空间分布有显着影响,开展破裂方向性效应影响研究对于认识强地震动工程特性和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国内外近年发生的重要地震事件中获取的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近场地震动空间分布和衰减特征,将观测结果与美国NGA-West2地震动经验预测模型进行对比,揭示近场强地震动的长周期特点,基于统计回归和残差分析定量考察地震破裂的方向性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不同周期反应谱值的空间分布的影响。选取NGA-West2数据库矩震级4.0级以上、地震记录在50个以上的129次地震事件,从中筛选出具有明显破裂方向性效应的16个地震事件,研究不同地震事件中断层破裂方向性对不同周期地震动强度和空间分布的影响,揭示方向性效应的窄带特征。本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一、研究了Mw6.4级花莲地震、Mw7.9级汶川地震和Mw7.0级熊本地震主震的方向性效应。利用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PGA、PGV和不同周期反应谱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震动衰减规律,将观测结果与NGA-West2经验预测模型对比,研究这三次地震事件近场地震动的长周期特点及其形成机理,揭示了破裂传播前方地震动放大和破裂传播后方地震动减弱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破裂方向性效应主要影响PGV和周期大于1.0s的长周期地震动。二、基于方向性效应定量预测指标fg和等时线方向性预测指标IDP定量分析了破裂方向性对不同周期地震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破裂方向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窄带特征,即:不是对地震动所有频段的成分统一地放大,而是对某个频段范围选择性的放大,对不同周期的反应谱的放大或减弱系数显着不同。Mw6.4级花莲地震、Mw7.9级汶川地震和Mw7.0级熊本主震破裂方向性的影响(包括破裂传播前方的增强作用和破裂传播后方的减弱作用)分别在周期T=3.0s、T=7.5s和T=10.0s时达到最大,受强方向性影响,熊本Mw7.0级地震的窄带峰值周期高于汶川Mw7.9级地震,花莲和熊本地震破裂前方地震动反应谱在一些频段超过汶川地震,这增大了破裂方向性影响的不确定性。三、利用Mw6.4级花莲地震、Mw7.9级汶川地震、Mw7.0级熊本主震以及对NGA-West2数据库129次地震事件进行残差分析和识别得到的16次具有方向性效应的地震事件,给出其方向性效应模型参数C1和方向性效应残差项f D随周期的变化关系,再进行统计分析考察破裂方向性对地震动影响的峰值周期与地震事件和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1)方向性效应残差项f D的变化趋势与斜率参数C1保持一致,不同地震事件的方向性效应影响的峰值周期并不相同;(2)NGA-West2的BAY13方向性效应模型存在明显偏差,对一些典型地震的预测结果存在高估或者低估,且该模型不能反应方向性效应影响的窄带效应特点;(3)部分地震事件的窄带影响峰值周期Tnb偏离Badie(2018)模型预测结果。

赵昆,林国良,段建新,崔建文[4](2020)在《龙江特大桥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主跨1196 m的龙江特大桥是我国第一座位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大跨度悬索桥,频繁的地震活动对大桥结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大桥建设时建立了健康监测系统,其中包含多个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点,随后布设了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这是对大桥地震响应观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详细介绍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构成、通信方式等。该系统获取的观测结果,可为龙江大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健康诊断提供依据,为大桥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提供可靠的地震动输入,有助于了解大桥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特征,提高大跨桥梁的抗震设计水平。

张靖鑫[5](2020)在《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的布设方法及数据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强震动台网建设规模的日益壮大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的相关技术研发愈发受到各界关注,目前台阵建设面临以下问题急需深入研究: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如何利用有限的强震仪布设,在建筑结构的关键位置上得到结构的核心振动数据是台阵布设首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何充分利用台阵观测数据,准确分析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实现服务于防震减灾的目的。本文基于建筑结构实例,针对台阵布设、脉动数据和强震动记录开展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总结了国内外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的传统布设方法,针对其局限性选取某五层组合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建模,水平向地震动输入考虑了不同场地类别(I类、II类、III类),不同地震动特性(速度脉冲、永久位移),研究双向地震动输入下的结构响应差异,依据楼层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响应分布情况确定了结构的抗震薄弱位置,同时结合台阵的传统布设方法,建议了结构的台阵布设方案。(2)系统分析了哈尔滨某高层建筑结构台阵脉动数据。首先,在峰值拾取法和半功率带宽法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实测脉动数据对结构的自振频率与阻尼比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与模型模拟值吻合度较好。然后,基于脉动数据傅里叶谱比法进行了结构前四阶自振频率的识别,结果表明前两阶振型可以较好地吻合实际结构振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根据记录到的地震数据对该结构进行了健康评估,同时在台站建设成本有限的前提下,提出了考虑脉动测试下的建筑结构台阵布设方案。(3)系统分析了台湾台电大楼结构台阵地震反应数据。首先,基于台湾地区Mw7.6“9·21集集”地震和Mw6.8花莲地震结构观测数据,识别发现其第三阶振型自振频率出现了不可恢复的降低,得到部分构件可能出现损伤状态的结论。其次,结合实时数据处理方法,建议从结构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结构扭转、结构轴向位移角度对结构的健康状态进行更直观的评估。最后,针对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数据的不同应用角度,对结构平面内和各楼层间的台站布设位置给出了建议性方案。

王冠博[6](2020)在《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振动传感器布设方法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是了解掌握工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反应形状和破坏发展的直接手段,也是强震动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布设实例和规范指导文件来看,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测点位置的选择和传感器数目的确定并没有确定的量化方法来指导,通常分析结构模态信息后得到振型形状,根据振型形状将测点布设在振型反应比较大的位置,由于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布设结果受工程师主观理解和经验影响较大。本文研究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在结构台阵中的应用,做了如下工作:(1)介绍了常用的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并提出更加适用于建筑结构的MAC整体法。介绍有效独立法、逐步累积的模态置信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存在的问题,验证了不同初始自由度对逐步累积法优化结果的影响;提出基于整体测点考虑的MAC整体法,并在两种类型结构上得到验证;提出把选定位置形成的模态置信矩阵的非对角元均方根作为MAC方法优化指标的研究思路。(2)建立结构模型并利用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进行布设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两种结构模型,提取结构的模态参数后,运用三种方法进行传感器优化布设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在结构台阵测点分析中的应用很有必要,能给出不同方案的量化指标,避免主观性和经验型。MAC法逐步累积法布设时,没有统筹考虑传感器配置的组合效应,初始自由度的选择会影响模态相似指标的减小和收敛,不同初始自由度的选择对整个优化顺序影响很大。MAC整体法比MAC逐步累积法有更好的优化效果,随着测点增加,MAC矩阵非对角元下降速度更快,保证布设方案做到全局最优。(3)采用两种方法来衡量传感器布设方案的优劣:a)测点位置的选择是否能较准确的识别结构模态参数;b)测点位置的选择是否能获得较大的结构响应,是否布设在结构易损伤的位置。得出以下结论:MAC整体法分析结果的结构地震反应下模态参数识别效果稍好于EI法;根据MAC整体法选择观测楼层更容易获得结构最大响应和破坏信息。由MAC方法模态相似指标的变化曲线以及模态参数识别的效果可知,少量的测点无法观测较多的振型,如果建设成本决定了测点数量,那么MAC整体法采用的目标振型的个数宜小于或等于测点数量。层剪切型结构体系应用EI法布设时,只适合于n个目标模态,找n个观测点,当观测点个数大于目标模态数,更多的测点聚集在已有测点附近,观测系统的投入产出比变低;当观测点个数小于目标模态数时,EI法计算流程无法实现。

周越[7](2020)在《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海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战略需求,大量海洋工程与跨海交通工程的建设步入高潮,随之出现的是面对复杂海域地震地质环境、缺乏历史震害资料及可供参考的抗震设计规范条件,如何保障建设工程结构的地震安全性。我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欧亚地震带之间,受板块间运动挤压作用,包括板块俯冲带区域的海域地质构造活动非常活跃。相较于陆域,海域场地强震动数据更为稀缺,且俯冲带板缘/板间地震与大陆板内地震、海洋地壳与大陆地壳及海、陆域局部场地条件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海域场地地震动工程特性、海洋工程抗震设计地震动的确定等方面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美国与日本的海域场地强震动观测资料开展海域场地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对比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征差异,并结合陆域场地分类标准提出典型海域场地类别划分建议,研究海域场地地震反应非线性特征,建立了综合考虑海域震源、传播路径及典型场地条件等因素的海域场地地震动预测模型,以期为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的海洋重大工程抗震设防提供可靠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回顾世界范围内针对海域强震动特征、海洋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海域场地效应以及强地面运动模拟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世界范围内海域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以及海域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总结。2.引入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典型海域场地地震动进行分析,表明海域场地地震动频域能量主要集中于低频段,部分海域地震事件存在能量的阶段性释放现象;海域场地地震动水平与竖向分量边际谱形状相似,呈现脉冲式分布的特征;频域能量统计结果揭示了海域场地地震动存在较丰富的中长周期成分。3.基于海域场地地震动记录资料,考虑震源、震中距、场地等因素分析地震动参数特征,研究了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差异。根据震源位置将海域场地地震动分为海域地震与陆域地震所分别引起,并按照震级与震中距分档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震级与震中距范围内海、陆域地震动反应谱差异无明显规律性;各震中距区间对应地震动EW和NS向分量反应谱曲线形状一致,对海域场地地震动而言,竖向分量强度比水平向分量小一个量级;选取的海域场地地震动动力放大系数谱值明显高于我国大陆常用规范谱,显示海域场地实际强震动与陆域规范设计地震动参数间存在较大差异。4.开展海域场地强震动观测记录统计分析,研究了海域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及强震动作用下的海域场地非线性特征。根据陆域台站场地土层资料得到场地平均剪切波速,结合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法给出了陆域台站场地类别;计算得到了三种典型的海域场地放大系数,并以此进行场地分类;震中距的变化对海域台站场地HVSR曲线的峰值周期几乎没有影响,而PGA与HVSR曲线特征周期有较强关联性,存在随输入PGA增大HVSR曲线峰值周期变大的现象;展现了强震动作用下海域场地的非线性效应,并计算场地非线性参数DNL与PNL;基于规范标准与海、陆域场地对比结果,给出了海域台站场地的剪切波速建议值;计算给出日本海域场地水平向和竖向分量的高频衰减参数?0参考值和误差范围。5利用随机有限断层地震动模拟方法,面向海域震源、地壳介质与场地条件建立了地震动预测模型。对比研究日本海域、近海、陆域三次地震的模拟结果与实测记录的加速度时程及PGA、加速度反应谱、傅里叶谱等地震动参数特征,证明利用合适的地震动模拟方法可以实现对典型海域场地强震动参数的有效模拟。

刘佳欣[8](2020)在《基于中国西南地区强地震动的地震动预测方程》文中研究说明地震动预测方程(GMPE)是描述地震影响的重要方法,是影响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西南地区早期地震记录的缺乏,既有研究往往通过烈度转换或者补充其它地区的记录研究地震动预测方程。而中国西南地区近年来地震频发,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发生了三次7级以上地震,有必要考虑这些丰富的数据对地震动预测方程的影响。论文依托近年来我国强地震动观测网络得到的数据,根据震级Ms在5.0~8.0级范围内的强地震动记录,从中选取了来自2035组台站记录的6105条强地震动记录数据。参考既有的地震动预测方程拟合方法,将筛选后的强地震动记录数据进行基于随机效应的多参数非线性全局优化回归拟合,分别得到该地区水平向和竖向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动预测方程,同时对回归拟合结果、残差、标准差进行分析,并与中国西南地区现有的几种水平向和竖向的地震动预测方程对比分析,验证其合理性。通过与已有模型对比发现,本文的预测值在远场段偏大,但预测值更加贴近地震动记录数据,以及在Mw=7、8级时,本文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地震动记录数据。此外,也发现现有的地震动预测方程预测值对I类场地的预测比对II类场地的预测更好,这是由于现有地震动预测方程将所有场地的地震动记录数据混合回归拟合,I类、II类场地的地震动记录数据相互影响,其中I类场地的地震动记录数据幅值明显大于二类场地,对地震动预测方程的拟合产生的影响更大。总体而言,本文的地震动预测方程预测值与实际地震动记录数据更加吻合,能较好地体现中国西南地区的地震动衰减特征。

曹泽林[9](2020)在《基于FK法的三分量宽频带强地震动场合成》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重大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的输入需求,地震动合成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宽频带地震动合成常用混合方法,将数值模拟的三分量低频地震动和随机合成的单分量高频地震动滤波、叠加。两部分地震动的叠加具有不严密、不协调之处,可能造成较大误差,是宽频带地震动合成方法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为此,本文提出借助频率波数域格林函数合成多维宽频带地震动的解决方案。基于频率波数域格林函数的地震动合成方法(简称为FK法)具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可以考虑区域地壳结构,直接生成三分量地震动且计算效率较高。本文研究了FK法的整体框架、计算特点与控制要素,提出了运动学震源建模方法;系统比较了FK法和随机合成法;基于FK法合成地震动场,研究了近断层速度大脉冲的形成机理和预测模型;分析了考虑地形效应的地震动两步合成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在分析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评述了格林函数在地震动合成中的核心作用以及FK法相对其他方法的优势。总结了频率波数域格林函数的计算过程和特点、水平成层地壳结构和震源的表达方式。研究发现,FK法具有合成高、低频地震动的能力,格林函数和震源模型对合成地震动有控制作用。本文指出FK法合成地震动的带宽主要取决于震源模型,提出了一套运动学震源建模方法。基于定标律估计了破裂面尺寸和错动量分布,考虑了上升时间、破裂速度与错动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震源散射能量的震源参数联合选取准则,采用了平均震源模型以减小震源建模中的不确定性。从南加州地震中心宽频带平台选用Mw 5.89 Whittier Narrows和Mw 6.94 Loma Prieta倾滑地震实例,将本文时程、反应谱与观测记录及该平台三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显示了本文方法的优势。本文震源模型合成的地震动与子源尺寸无关、受破裂速度的均值和随机性的影响,错动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分别控制低频、高频地震动幅值。通过对比计算理论和技术途径,本文指出了FK法相对于随机合成法表达区域地壳结构、地震动相位的优势,提高了地震动合成的合理性和可靠性。FK法能够表达两个水平分量的区别以及近断层效应和震源破裂的影响,合成高频地震动的能力与随机合成法相当,甚至更好。基于两种方法震源模型之间的联系,指出了随机合成法对子源震源谱的整体约束使动力学拐角频率失去了其重要意义,提出了错动量相关的拐角频率的概念及确定方法,既表达了拐角频率与错动量的负相关性、与子源尺寸的关系,又不再需要标度因子。Mw 6.7芦山地震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拐角频率适用于高频地震动随机合成,消除了动力学拐角频率造成的近场高估现象。以脉冲记录较多的Mw 6.58 Imperial Valley走滑地震和Mw 6.7 Northridge倾滑地震为例,说明了FK法合成地震动表达速度大脉冲的能力,避免了工程界基于等效脉冲模型构造脉冲时程的缺陷。从不同设定地震的合成地震动场识别脉冲区域、提取脉冲周期,基于等时线理论解释了方向性和非方向性脉冲的形成机理,分析了震源参数、地壳结构对脉冲的重要影响。研究了两个地震的脉冲特性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错动量分布对脉冲区域的影响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改进了PSHA脉冲预测模型中的脉冲周期预测式和脉冲概率模型。研究了考虑地形效应的地震动两步合成法,包含震源的深部成层半空间和包含地表地形的浅部盖层分别用FK法和显式有限元法计算,相对于一体化数值模型大大减小了计算量。阐述了两步法的基本模型和计算过程,提出了分区建模的结合措施,考察了分区建模的误差和两步计算的能力。以芦山地震为例,分析了两步法模拟地形效应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吴华灯,卢大伟,廖一帆,丁莉莎,叶世山,劳谦,陈建涛,黄晖,赵贤任,王力伟,卢子晋,吕仲杭[10](2020)在《Collectors强震动台网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文中指出介绍了"Collectors强震动台网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的整体设计思路和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统计了近2年所接入的近千个强震动台站的数据汇集及产出情况,重点统计了近2年云南、四川、新疆发生的5. 0级及以上地震的地震事件记录回收及强震动参数产出的用时情况。结果表明:系统软件能7×24 h连续、稳定、可靠、高效地自动化运行,在处置地震事件时,一般能在2~10 min内陆续完成地震事件的自动回收和强震动参数的自动产出,速报能力由软件推广前的小时级别跃升至分钟级别。

二、强震动观测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震动观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非线性统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非线性反应研究方法进展
        1.2.1 参考场地法
        1.2.2 非参考场地法
        1.2.3 土动力学参数反演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强震动记录数据及其处理
    2.1 强震动记录选取与汇总
        2.1.1 Ki K-net强震台网概况
        2.1.2 数据选取
    2.2 数据处理与计算
        2.2.1 强震动记录分组依据
        2.2.2 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的计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的标定
    3.1 反应谱标定的必要性
    3.2 反应谱的标定方法
        3.2.1 Newmark三参数标定法
        3.2.2 双参数标定法
        3.2.3 最小二乘分段拟合标定法
    3.3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3.3.1 基本遗传算法的步骤
    3.4 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的标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的非线性统计
    4.1 滑动平均法
        4.1.1 简单滑动平均法
        4.1.2 加权滑动平均法
        4.1.3 指数滑动平均法
    4.2 变窗口尺度的滑动平均法
    4.3 归一化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的线性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场地影响因素分析
    5.1 场地特性表征参数的计算
    5.2 Lasso回归分析
        5.2.1 Lasso回归方法的介绍
        5.2.2 Lasso回归方法的应用
    5.3 场地参数与非线性衰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5.3.1 相关性前四的场地影响因素分析
        5.3.2 考虑四参数的多元回归模型
        5.3.3 考虑三参数的多元回归模型
    5.4 不同场地类别的非线性衰减指数分布情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2)黄土场地信噪比的选取对反应谱标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强震观测研究现状
    1.3 强震数据处理
        1.3.1 强震记录的处理方法
        1.3.2 滤波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反应谱的相关概念
    1.5 反应谱的研究现状与工程应用
        1.5.1 反应谱的研究现状
        1.5.2 我国建筑抗震规范中反应谱的演变
    1.6 章节安排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强震观测与强震记录选取
    2.1 引言
    2.2 中国强地震动观测台网建设与发展
    2.3 强震仪的构成和发展历史
    2.4 强震记录的选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滤波在强震记录处理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强震记录的噪声来源
        3.2.1 仪器噪声
        3.2.2 环境背景噪声
        3.2.3 初始值
    3.3 滤波技术的研究
        3.3.1 滤波器的选择
        3.3.2 滤波的基本原理
        3.3.3 因果和非因果滤波
        3.3.4 截止频率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噪比选取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高通截止频率的影响
        4.2.1 高通截止频率对地震动相关参数的影响
        4.2.2 高通截止频率对速度和位移反应谱的影响
        4.2.3 高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反应谱及标定的影响
    4.3 低通截止频率的影响
        4.3.1 低通截止频率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4.3.2 低通截止频率对反应谱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反应谱标定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5.1 引言
    5.2 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的演进
    5.3 典型的标定方法
        5.3.1 Newmark三参数标定法
        5.3.2 双参数标定法
        5.3.3 最小二乘标定法
        5.3.4 差分进化标定法
    5.4 改进粒子群算法
        5.4.1 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形式
        5.4.2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5.4.3 基于压缩因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5.4.4 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标定反应谱的实现过程
        5.4.5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近场地震动方向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强震动观测和研究现状
        1.2.1 中国大陆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2 中国台湾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3 美国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4 日本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5 新西兰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6 强震观测系统组织联盟
    1.3 破裂方向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1.4 Bayless和 Somerville方向性效应模型
        1.4.1 模型应用
        1.4.2 走滑断层
        1.4.3 倾滑断层
        1.4.4 周期相关性系数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花莲地震方向性效应研究
    2.1 花莲地震概况
    2.2 强震记录和数据处理方法
        2.2.1 强震记录
        2.2.2 场地条件
        2.2.3 数据处理方法
    2.3 近场方向性效应对空间分布的影响
    2.4 近场方向性效应影响定量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汶川地震方向性效应研究
    3.1 汶川地震概况
    3.2 强震记录
    3.3 浅层场地和盆地影响校正
    3.4 近场破裂方向性效应对地震动空间分布和衰减特征的影响
    3.5 方向性效应影响定量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熊本地震方向性效应研究
    4.1 熊本地震概况
    4.2 强震数据
    4.3 近场方向性效应对空间分布的影响
    4.4 近场方向性效应影响定量分析
    4.5 近断层反应谱与近年地震和抗震设计规范设计谱的比较
    4.6 小结
第五章 方向性效应的窄带效应特征
    5.1 本章的基础数据
    5.2 不同地震事件的方向性效应的窄带效应特征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论文发表

(4)龙江特大桥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龙江特大桥简介
2 地震地质背景
3 强震动观测台阵布设方案
4 技术系统
    4.1 数据采集系统
    4.2 供电系统
    4.3 通信系统
5 结语

(5)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的布设方法及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章节安排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建筑结构台阵布设实例分析
    2.1 引言
    2.2 国外的建筑结构台阵布设方法
    2.3 国内的建筑结构台阵布设方法
    2.4 某组合结构台阵布设方案研究
        2.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2.4.2 有限元模型分析
        2.4.3 台阵布设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脉动观测数据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的理论方法
        3.3.1 峰值拾取法
        3.3.2 半功率带宽法
    3.4 某高层砌体结构脉动记录分析
        3.4.1 环境振动方法
        3.4.2 脉动数据处理
        3.4.3 识别结构自振频率的峰值拾取法
        3.4.4 识别结构阻尼比的半功率带宽法
    3.5 识别结构自振频率的傅立叶谱比法
        3.5.1 谱比法介绍
        3.5.2 谱比曲线计算
    3.6 某高层砌体结构台站记录分析
        3.6.1 结构数据处理及分析
        3.6.2 地震前后结构自振频率变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震动观测数据分析
    4.1 引言
    4.2 强震动记录事前事后数据应用
        4.2.1 事前数据
        4.2.2 事后数据
    4.3 观测数据在结构实时健康诊断中的应用
        4.3.1 结构层间位移角分析
        4.3.2 结构扭转及轴向位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振动传感器布设方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概述
        1.2.1 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工作机制
        1.2.2 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重要性
        1.2.3 国内发展现状
        1.2.4 国外发展现状
    1.3 结构观测台阵传感器布设方法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振动传感器优化布设常用方法
    2.1 引言
    2.2 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的研究现状
    2.3 有效独立法
    2.4 模态置信度准则
    2.5 改进的MAC方法
    2.6 时程分析法基本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感器优化布设实例分析
    3.1 引言
    3.2 高层结构
        3.2.1 结构有限元模型基本信息
        3.2.2 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3.2.3 传感器优化布设
    3.3 超高层结构
        3.3.1 结构有限元模型基本信息
        3.3.2 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3.3.3 传感器优化布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优化布设结果评价
    4.1 引言
    4.2 地震作用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比较
        4.2.1 基本理论
        4.2.2 时程分析
        4.2.3 模态参数识别
        4.2.4 结果评价
    4.3 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峰值加速度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域场地地震动特征研究
        1.2.2 海域工程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1.2.3 海域场地效应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地震动模拟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的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海域地震动观测及分析方法
    2.1 海域地震动观测系统简介
        2.1.1 北美海底地震监测系统
        2.1.2 欧洲海底观测系统
        2.1.3 日本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2.1.4 中国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2.2 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理论
        2.2.1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2.2.2 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理论
    2.3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海域地震动特性分析
        2.3.1 海域强震动记录的小波包分解与重构
        2.3.2 典型海域场地地震动小波包分解
    2.4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海域场地地震动特征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地震动观测的海域地震动参数特征与工程特性
    3.1 海域地震动数据选择与计算
        3.1.1 日本与美国海、陆域场地地震动数据预处理
        3.1.2 反应谱相关概念与计算
    3.2 日本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
        3.2.1 海、陆域震源对海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影响
        3.2.2 震中距对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的影响
        3.2.3 不同PGA对应海、陆域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3.3 美国海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
    3.4 海域工程抗震设计相关规范及海域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
        3.4.1 海域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规定
        3.4.2 海域地震动工程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域地震动台站场地效应研究
    4.1 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现状
    4.2 基于HVSR方法的海、陆域场地效应研究
        4.2.1 HVSR方法与场地非线性影响
        4.2.2 地震作用下陆域场地效应及非线性影响
        4.2.3 地震作用下海域场地类别划分
        4.2.4 海域场地非线性效应研究
    4.3 海域场地地震动高频衰减特性研究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典型海域地震动场模拟及与观测记录的对比
    5.1 随机有限断层方法相关理论和方法
        5.1.1 随机有限断层法介绍
        5.1.2 震源模型与参数
        5.1.3 地震波传播路径参数
        5.1.4 地震动场地效应
    5.2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的海域地震动场模拟
        5.2.1 日本M_w5.1级海域地震模拟
        5.2.2 日本M_w4.9级近海地震模拟
        5.2.3 日本M_w5.2级陆域地震模拟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8)基于中国西南地区强地震动的地震动预测方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强地震动观测现状
    1.3 地震动预测方程研究发展与现状
        1.3.1 国外研究发展与NGA项目
        1.3.2 国内研究发展与现状
    1.4 竖向地震动研究现状
    1.5 地震动预测方程的研究方法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数据集的建立
    2.1 地震动记录数据的收集
    2.2 地震动记录数据的处理
        2.2.1 震级处理
        2.2.2 滤波处理
        2.2.3 场地处理
        2.2.4 距离处理
    2.3 地震动记录数据的筛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中国西南地区强地震动记录的地震动预测方程
    3.1 模型的建立
    3.2 模型的回归拟合
    3.3 回归拟合结果
        3.3.1 回归拟合系数
        3.3.2 拟合预测曲线对比分析
    3.4 模型残差与残差标准差分析
        3.4.1 总残差分析
        3.4.2 事件间残差分析
        3.4.3 事件内残差分析
        3.4.4 残差标准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西南地区地震动预测方程对比分析
    4.1 与现有的水平向地震动预测方程比较
        4.1.1 与霍俊荣模型对比
        4.1.2 与雷建成模型对比
        4.1.3 与俞言祥模型对比
        4.1.4 与NGA-West2 模型对比
    4.2 与现有的竖向地震动预测方程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调整地震动预测方程
    5.1 调整原因
    5.2 调整方法
    5.3 调整结果
        5.3.1 回归拟合系数
        5.3.2 拟合预测曲线与实际值对比
        5.3.3 残差分析
        5.3.4 与其他模型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9)基于FK法的三分量宽频带强地震动场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2.1 运动学震源模型研究
        1.2.2 频率波数域格林函数研究
        1.2.3 近断层速度大脉冲的形成机理和预测模型研究
        1.2.4 考虑地形效应的地震动合成研究
        1.2.5 文献概述小结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2章 合成地震动的FK法
    2.1 引言
    2.2 FK法的框架和特点
        2.2.1 地震动合成的基本框架
        2.2.2 格林函数与有限断层震源模型的衔接
        2.2.3 FK法的计算程序
    2.3 频率波数域格林函数的计算
        2.3.1 弹性动力学基本方程
        2.3.2 成层半空间的解
        2.3.3 内源的表达
    2.4 FK法的有效频带
        2.4.1 格林函数的控制作用
        2.4.2 震源破裂过程的控制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FK法的运动学震源建模
    3.1 引言
    3.2 破裂面尺寸和错动量的空间分布
        3.2.1 全局和局部震源参数的估计
        3.2.2 估计错动量分布的总体流程
    3.3 错动的时间过程
        3.3.1 上升时间和破裂速度的初始分布
        3.3.2 上升时间和破裂速度的选取准则
        3.3.3 错动时空分布的选取
    3.4 地震动合成实例
        3.4.1 两个地震的基本参数
        3.4.2 两个地震的运动学震源模型
        3.4.3 两个地震的合成地震动
    3.5 震源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3.5.1 子源尺寸的影响
        3.5.2 震源时间函数和上升时间的影响
        3.5.3 破裂速度的影响
        3.5.4 错动分布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FK法相对随机合成法的优势
    4.1 引言
    4.2 FK法和随机合成法的区别
        4.2.1 技术途径
        4.2.2 震源约束
    4.3 FK法表达地壳结构的优势
        4.3.1 空间方位
        4.3.2 地震动幅值
        4.3.3 地震动衰减
        4.3.4 地震动空间变化
    4.4 FK法表达地震动相位的优势
        4.4.1 点源与断层引起的地震动的相位
        4.4.2 相位的空间变化
        4.4.3 地壳结构对相位的影响
    4.5 错动量相关的拐角频率
        4.5.1 随机合成法的拐角频率和FK法的上升时间
        4.5.2 震源约束消除子源尺寸影响的解释
        4.5.3 确定流程
    4.6 错动量相关的拐角频率的验证
        4.6.1 芦山地震基本参数
        4.6.2 合成地震动的分析
        4.6.3 进一步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FK法的地震动速度大脉冲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FK法表达大脉冲的能力论证
        5.2.1 两个地震的地震动合成
        5.2.2 合成的速度大脉冲
        5.2.3 脉冲区域
    5.3 一般方向性脉冲的机理
        5.3.1 计算方法
        5.3.2 速度脉冲的空间变化
        5.3.3 基于等时线理论的机理解释
        5.3.4 脉冲周期与等时线因子的关系
    5.4 其他方向性脉冲的机理
        5.4.1 Q2类型脉冲
        5.4.2 Q3类型脉冲
        5.4.3 滑动方向与破裂方向的重要性对比
    5.5 非方向性脉冲的机理
        5.5.1 地壳结构影响脉冲的证据
        5.5.2 机理解释
        5.5.3 地壳结构影响脉冲的特征
    5.6 脉冲特性的空间变化
        5.6.1 脉冲周期和脉冲放大因子的空间变化
        5.6.2 最大脉冲方位与辐射花样的关系
        5.6.3 错动量分布的影响
    5.7 脉冲预测模型研究
        5.7.1 脉冲周期
        5.7.2 脉冲模型
        5.7.3 脉冲放大因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考虑地形效应的地震动两步合成法研究
    6.1 引言
    6.2 两步计算方法
        6.2.1 基本模型
        6.2.2 盖层的地震反应计算
        6.2.3 盖层的波动输入
    6.3 两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6.3.1 分区建模的误差
        6.3.2 分步计算的能力论证
    6.4 芦山地震实例分析
        6.4.1 计算模型
        6.4.2 合成地震动的分析
    6.5 局部区域地形效应
        6.5.1 局部地形效应模拟
        6.5.2 局部地形效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Collectors强震动台网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整体设计思路
2 功能模块的实现
    2.1 强震动记录器接口适配模块
    2.2 台站运行状态准实时监控模块
    2.3 事件数据自动汇集模块
    2.4 强震动事件参数自动处理模块
    2.5 强震动台网交互分析数据处理模块
    2.6 报表自动生成模块
3 实际应用
4 结论和讨论

四、强震动观测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非线性统计特征研究[D]. 丁毅.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2]黄土场地信噪比的选取对反应谱标定的影响[D]. 李雪玉. 防灾科技学院, 2021
  • [3]基于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近场地震动方向性效应[D]. 安昭.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4]龙江特大桥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设计[J]. 赵昆,林国良,段建新,崔建文. 地震科学进展, 2020(06)
  • [5]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的布设方法及数据分析[D]. 张靖鑫.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6]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振动传感器布设方法对比研究[D]. 王冠博.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7]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D]. 周越.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8]基于中国西南地区强地震动的地震动预测方程[D]. 刘佳欣.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9]基于FK法的三分量宽频带强地震动场合成[D]. 曹泽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Collectors强震动台网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 吴华灯,卢大伟,廖一帆,丁莉莎,叶世山,劳谦,陈建涛,黄晖,赵贤任,王力伟,卢子晋,吕仲杭. 地震研究, 2020(01)

标签:;  ;  ;  ;  ;  

强运动观测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