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鉴经验 促进提高——赴川、赣、闽学习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有联[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
魏庆豪[2](2021)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承研究》文中指出
郭洋[3](2018)在《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研究(1930-1952)》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是一个文盲众多,科学技术落后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身处大学校园内的一些知识分子,如金陵大学理学院的孙明经、魏学仁等人在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大胆尝试在学校教学中引入电影这种新发明。金陵大学的电影教育正式发端于1930年,初步发展于抗战爆发前的数年,完善于抗战期间。经过约20年的积累,金陵大学的电影教育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魏学仁,中后期成长起来的领军人是孙明经。在那个贫弱的年代,金陵大学理学院发展电影教育,无法脱离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经费方面。金大电影教育发展的历程,体现了学术与政治间的合作与互动。有知识分子对官方电化教育的主动参与,也有官方对金大电教事业的大力支持。二者实际上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利用电影和播音,辅助发展中国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合格公民,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具体言之,金大理学院电影部与南京市教育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电影教育(电化教育)上保持了数年的密切合作。其模式是:政府有关部门支持资金与场地,金大理学院则负责专业提供设备和技术人才。此外,金大理学院还与南京地区的中学保持了良好合作,为中学生放映教育电影。到了抗战时期,这种合作更加密切。在大后方,金大电影人在校内校外均奉献着专业知识,参与到抗战建国的事业中,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金大电影工作者并没有被现实环境所束缚,他们始终思考着如何赶超国际前沿,如何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创新,《电影与播音》的创刊就是最好的印证。金大电影人的“电影救国”梦,在国家危难之际应运而出。逐渐走上正轨之后,趋向于专业化与学科化,探索学术,培养人才,关注前沿。然而这样的救国梦,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49年变局到来的时候,也没有实现,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遗憾。客观而言,金陵大学的影音教育,到了 1948年,已经是国内一流,但与美国尚有较大差距。电影教育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学科,与成熟学科相比较而言,尚属稚嫩。1952年的高等教育调整,金陵大学的影音学科整体北上,加入北京电影学校,即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这对当时的南京大学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损失。金陵大学虽然以农林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最为出名,并已经为学界所大力关注。其实,实事求是而言,金大理学院的电影教育也称得上是一大特色。金大影音学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费困难、时局动乱、生源不足等问题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也是当时中国教育的整体写照,说明弱国办教育,是何其之艰难。再者,民国时期国人对电影及无线电的认识与重视,远远不够。这算得上是观念认知上的障碍。在诸多困难之下,金陵大学能把电教事业坚持到1952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回首过去,以孙明经为代表的金大电影人,把救国抱负与个人学术志向结合,注重发挥人在工具效用中的核心作用。他们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合作,适应时代需要,秉持学人风范,书写了中国电影教育史的不朽篇章。
柴德强[4](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研究(1931-1938)》文中研究说明全国经济委员会(简称:经委会),它是南京国民政府直辖的负责经济建设的专门机构,亦可认为是当时“统筹全国经济建设的总机关”。关于经委会成立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因素。首先,1930年代前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和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政策的良好效果,使国内外倡导实行“统制经济”的呼声高涨,南京政府试图在中国实行统制经济。其次,南京政府期待与国际联盟开展一系列经济技术合作,需要一个专门的负责机构;国联专家也建议中国成立“经济委员会”。第三,为摆脱财政困境,并发展经济,财政部长宋子文一手操办的中美“棉麦大借款”,使经委会有了一笔大额的建设经费。第四,南京政府内部财权之争、派别之争,使得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等都赞同和支持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成立。以上四要素的具备,使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成立水到渠成。经委会先后经历了筹备处时期、宋子文时期和蒋介石时期。其中宋子文主持经委会时期,是经委会建设活动的鼎盛阶段。这期间,经委会广泛开展公路、水利、农业、棉业、蚕丝、卫生等领域的建设工作。经委会的主要决策机构是“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成员由汪精卫、孙科、宋子文、孔祥熙和蒋介石组成,实际由宋子文主持日常工作。经委会的主要执行部门是“秘书处”,另外还设置了十几个下属专门委员会和办事处,如棉业统制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七省公路建设委员会、水利委员会、中央卫生实验处、公路处、水利处等。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的省级建设厅、地方水利委员会及一切地方建设部门都属于经委会的下属执行部门。经委会还是“中国与国联进行技术合作”的专门负责机关。许多国联专家应邀来华考察指导,经委会进行的许多建设事业,都得到国联专家的指导帮助。经委会在公路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大。最初的公路建设围绕首都经济圈(即苏浙皖三省公路建设),随后不断扩展到多省(从七省公路建设到多省公路建设,包括西北公路建设),基本实现了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公路连接。但当时的公路建设带有明显的军事意图,许多公路都是在蒋介石的电报命令下开工修建的,建设路线始终紧随当时国共两党军事斗争的战场迁移,这就严重影响了公路运输的经济价值,再加上当时大部分平民没有汽车,这进一步降低了公路的运输效能。经委会作为全国水利建设的总机关,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不过那些具体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由各地方水利委员会负责执行的,经委会主要为全国各处水利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规划,并给它们提供经费和技术支持。除此之外,经委会在农业、棉业、蚕丝、卫生等领域也进行了许多建设,尤其在棉业和蚕丝领域,经委会的工作很快就收到实效。全国经济委员会从成立之初就受制于经费不足、人才缺乏之困,加上当时日寇侵占东北,蚕食华北,蒋介石一意坚持对中共进行军事围剿,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些事件都极大地影响了经委会的建设计划和财政经费。总体来说,经委会在不够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中,在许多方面拨下了建设的种子,不断耕耘,并取得了日积月累之成果。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它的奋发图为和建设成绩。如今,我们深入地研究经委会,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历史的复杂性,更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政治与社会都有重要作用,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康兆庆[5](2016)在《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造成中国学术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持续发展的局面骤然停滞。研究经费无着,研究设备不足,生活物质短缺成为制约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学术界的诸多困境,国民政府以“奖励”学术成果的方式鼓励开展研究,但该政策制定之日起,就遭到时人的质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则采取消极策略,在抗战时期制定“维持资助事业最低限度原则”,对抗战时期的学术研究贡献有限。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采用积极主动的策略,借鉴德国学术救济委员会的办法,以人为中心,实施科研资助制度,从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研设备等方面为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研究的再度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为近代中国新学术增长点的出现及研究方法的革新做出一定贡献。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是管理和分配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的机构,1931年成立,至1958年结束业务,存在了28年。1931-1945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对国民政府的建设与教育有过相当贡献。尤其是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面对侵略者对中国教育文化的摧残,为实现国民政府抗战建国纲领,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实施科研资助,在边远省份的大学设立大学讲座教授,以提高边远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科学研究的开展;协助科学工作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延续中国科学前进的步伐;设立科学研究助理,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青年科学研究者,为中国的科研发展储备人才;组织科学考察团,培养科研人员的科学探险精神,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要,为开发西南、西北边疆提供科学依据;创办中国地理研究所,集合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开展联合研究,成为中国近现代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最有影响的机构,在中国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人才培养、训练及学术方向、学术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创办中国蚕桑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从事蚕桑研究的高级科研机构,标志着中国对蚕桑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对于西南地区蚕桑改良及平衡政府国际收支起到重要作用;创办甘肃科学教育馆,开展地方性研究,推广科学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成果,原因在于:一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处处以适合国家需要为前提的资助原则;二是管理者和参与者的爱国热情;三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科学管理及组织运行机制:四是朱家骅和傅斯年的科学观念及学术思想的影响;五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尽管董事会以适应国家需要为前提,但在科研资助中并不盲从于政府政策,而是坚持基金运行的独立性和科学发展规律,因此,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一直存在。然而,由于抗战中后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基金运行出现问题,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加剧,最终导致科学协助制度无疾而终,甚为遗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抗战时期实施的科研资助制度,其特点有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个人研究与联合研究并举,严格评审与注重监督并行,服务国家需要为最终目的。同时,它也对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引导学术研究转型,提倡学术研究新方向,树立学术研究新风气等方面。
黄一迁[6](2016)在《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的美术学校、美术团体和美术出版三位一体,初步构架起中国美术现代化转型的立体模型。其时,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转型,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一样,急需借助一种兼具时效性和规模性的传播方式。显然,教育机构的优长并不在此。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近代出版业,凭借其传播优势,积极与美术界合作,成为一股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力量。笔者试图以商务印书馆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中国美术的发展史上所留下的“现象”问题。秉承着其先进的出版理念,商务印书馆网罗了馆内编辑的美术资源、自身培育的美术人才资源,同时将馆外艺术家、收藏家、散落民间的各类美术资源收集并加以整合,以先进的印刷技术使这些曾经“看不见”,又极度稀缺的资源图像化、文本化,转化为出版物形式的美术资本,呈现在大众视野中。这些美术资本以其学院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侧重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借助商务印书馆强大的发行网络和传播手段,这些美术资本又迅速而广泛地向社会推广,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与公众需求间还存在相互引导的关系。学制的变革以及美育思想的逐渐完善,产生了来自学校的精英教育需求和来自社会的大众美育需求。商务印书馆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进行出版活动,但这种市场导向又是模糊的,而商务则将需求具体到出版什么书,印制什么图册,反过来引导市场。在这种交互引导下,美术呈现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推动了美术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在完成美术资源整合、转化、推广的同时,成功扮演了除美术学校、美术团体之外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协同”角色,将美术从精英社会推广到大众社会,为中国美术向现代化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不仅保护和继承了前人遗留的美术资源,还为后世积了更多的资源,更为美术出版及美术教育等提供了“智库”模式,构建起集整合、利用、转化、扩大于一体的良性循环,在美术资源和公众之间架构了共享的桥梁。
黄雪垠[7](2013)在《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的政府管理技术经历了从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型。1935年川政统一后,四川省政府是抗战时期建制最完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政府,其行政现代化过程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在这期间,四川省政治中央化逐步完成,军阀统治的防区制被废除,现代行政组织逐步健全,政府职能渐次扩展,人事与财务管理日趋制度化,行政管理技术不断改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1935年到1945年间四川省政府在“组织与职、能”、“人事与制度”、“文本与实际”、“决策与制约”等方面的变化过程,关注政府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以探究政府行政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及其绩效与制约四川省行政现代化是在中央政府行政改革与川政统一的背景下推行的,目的是要改变割裂、落后的行政实况,成为真正的“民族复兴根据地”。通过省府内部机构设置与基层行政网络建设,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大为加强,同时现代型政府的服务职能也逐步扩展。规范性的人事制度虽然建立,行政人员的素质与行政技能也有所提高,但仍未摆脱政治派系的干扰与传统用人制度的积习。经过统一与整理后的财务制度逐步规范,但因为非生产性支出过多导致地方建设缓慢;财权与事权的分离破坏了财政制度的完整性;过度动员则进一步过重了人民负担,降低了政府的经济绩效。合署办公与公文改良促进了政府内部运转的效率。通过比较政府在粮食问题与田赋征实上不同的应对,表明随着行政变革的推广与深入,四川省政府的行政实效也相应提高。省府主席张群开明的行政思想及其与临时参议会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顺利地完成支援抗战任务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政府行政现代化的进程。本文认为,现代化趋向是1935声到1945年间四川省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方向,但由于政治利益博弈、异质的行政风格、行政监督的缺位、特殊的战时体制以及国民党弱势“统治型执政党”的执政模式等因素,使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和阻碍。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变革,也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经验与试错机会:以张群为首的省政府与民意机关之间的良好互动,给政府与社会的融合提供了实验性的有用经验;滞后的制度建设与低下的经济绩效无法满足基于抗战而广泛动员起来的社会需求,加重了民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引发政府权威资源的流失,导致政治不稳定。
王雨巧[8](2011)在《任乃强(1894-1989)学术及其治学特点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乃强是我国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是我国现代藏学的开拓者之一。任乃强一生笔耕不辍,涉猎历史学、地理学、藏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任乃强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创造的学术论作与时代脉搏紧紧相扣,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了他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任乃强在从事学术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特点。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一、绪论:对已有关于任乃强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提出本文选题的出发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二、人生经历:简要论述任乃强一生的经历,并分别厘清作为老师的张澜和作为妻子的罗哲情错,在任乃强的学术人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三、学术经历及成果:将任乃强的一生进行学术的分期,全面认识他的学术成果;再深入分析其成果与当时代的关系,进而理解它所产生的时代效应。四、治学特点:在解读任乃强一生的经历和学术成就的过程中,深刻体味任乃强一生的治学特点和其精神。五、任乃强与同时代学人之比较:将任乃强与同时期的学者做一比较,在认识当时背景下学人治学的共性中,正确评价任乃强治学的个性。
陈家骥[9](2008)在《农经学科的学风建设(三)——有关现实案例概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关于我省农经学科学风建设的学术性的回忆录。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有关传统理念综述,二是有关现实案例概要,三是有关学术生态纪事。其突出特点是:①所述事实和案例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和自主创作的;②所述内容都是严格按照当时当地当事历史过程和社会反响。作者的意愿,是从一个侧面提供一个学术思想的索引,为继承和发扬农经学科优良的传统学风,尽一点责任,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去年五、六期分别发表了第一、二部分,本期发的是其中的第三部分的第一个内容)
王民权,马进晓[10](2000)在《借鉴经验 促进提高——赴川、赣、闽学习考察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二、借鉴经验 促进提高——赴川、赣、闽学习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鉴经验 促进提高——赴川、赣、闽学习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3)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研究(193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初年电影教育的萌发 |
第一节 教育电影与电影教育的概念区分 |
一、何为“教育电影” |
二、何谓“电影教育” |
第二节 民初教育界对电影属性的探讨 |
一、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
二、电影工具论:电影是辅助教育的利器 |
第二章 南京十年时期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的初步发展 |
第一节 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对电影领域的管理 |
一、国民政府之电影检查制度沿革及其实践 |
二、CC系与1930年代中国的教育电影运动 |
第二节 学术与政治的互动:金大理学院与政府部门在电影教育上的合作 |
一、金陵大学理学院抗战前发展电影教育的部门与人事 |
二、金大理学院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之合作 |
三、金大理学院与南京市政府之合作 |
四、金大理学院与教育部合作办理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的电影教育 |
第一节专业化和学术化:战时金大电影教育工作的新态势 |
一、电影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创办金大电化教育专修科 |
二、中国第一份高校电影教育学术期刊:《电影与播音》 |
第二节 金大电影教育与战时宣传动员工作 |
一、电影在战时宣传动员工作中的角色 |
二、金大电影人对战时宣传动员事业的贡献 |
第三节 战时孙明经对电影教育的理论思考及其实践 |
一、孙明经在《电影与播音》上发表的文章简析 |
二、孙明经的电教实践:美国之行与川康摄影 |
第四章 抗战后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的调整与继续 |
一、金陵大学电影教育工作的恢复与新规划 |
二、1949年鼎革之际的金大电影教育 |
三、1952年金大电影人进京 |
结语 |
附录:珍贵历史照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京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研究(1931-193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成立与发展 |
一、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的原因 |
(一)统制经济的盛行 |
(二)中国与国联的技术合作 |
(三)棉麦大借款提供了建设经费 |
(四)蒋介石、宋子文的支持 |
二、全国经济委员会的运行与发展 |
(一)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 |
(二)秘书处、常务委员会、委员会议和分支机构 |
(三)宋子文时期的经委会 |
(四)蒋介石时期的经委会 |
三、全国经济委员会与国际联盟 |
(一)南京政府与国联的早期接触 |
(二)经委会与国联的技术合作内容 |
(三)评价 |
四、宋子文与经委会的关系 |
(一)宋子文、经委会与棉麦大借款 |
(二)宋子文大权旁落与接掌经委会 |
(三)宋子文的西北考察 |
(四)简评 |
五、经委会与其它经济部会之间的联系 |
(一)经委会与建委会和实业部的关系 |
(二)国防设计委员会与经委会 |
第二章 经委会的最大建设成果:公路建设 |
一、南京政府早期的公路建设规划 |
二、全国经济委员会的公路建设 |
(一)苏浙皖三省联络公路的建设 |
(二)从“七省联络公路”到“各省联络公路”建设 |
(三)西北公路之兴筑 |
(四)公路修筑标准与施工 |
(五)公路运输事业之举办 |
(七)调查研究事宜之办理 |
(八)公路人才之训练 |
三、筑路经费来源 |
四、对公路建设的评价 |
(一)从拨借各省经费方面看公路建设 |
(二)蒋介石对公路建设的作用不可忽视 |
(三)公路质量与作用 |
第三章 经委会的水利建设 |
一、筹备处时期的水利建设 |
二、经委会成立后的水利建设 |
三、水利委员会的成立 |
四、水利工程建设 |
(一)黄河水利工程 |
(二)西北灌溉工程 |
(三)华北水利工程 |
(四)扬子江水利工程 |
(五)江淮汉赣堤闸工程和金水建闸工程 |
(六)导淮水利工程 |
(七)广东治河事业 |
(八)水利试验 |
(九)河道地形水文测量与水利研究 |
五、对水利建设的评价 |
第四章 经委会在农业、棉业、蚕丝、卫生方面的建设 |
一、农业建设 |
(一)最初的农业建设计划 |
(二)农业建设的内容 |
(三)农业简评 |
(四)土地委员会 |
二、棉产改进 |
(一)棉业统制委员会 |
(二)棉产改进经费和改进计划 |
(三)棉业改进的内容 |
(四)棉业简评 |
三、蚕丝改良 |
(一)蚕丝事业经费与改良计划 |
(二)国联蚕丝专家的指导 |
(三)蚕丝改良委员会 |
(四)蚕丝改良的工作内容 |
(五)蚕丝改良简评 |
四、卫生建设 |
(一)中国与国联的卫生合作 |
(二)卫生经费和建设内容 |
(三)简评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 |
后记 |
(5)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
四、研究思路、创新点及框架 |
第一章 日本全面侵华与中国科研资助的调适 |
第一节 战争对科学研究的破坏 |
第二节 中国科研资助的调适 |
第二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的组织架构 |
第一节 决策机构 |
一、董事会议 |
二、教育委员会 |
第二节 执行机构 |
一、协助科学工作人员委员会 |
二、学科分组委员会 |
第三节 合作机构 |
第三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经费来源及运用 |
一、中英庚款的“退还” |
二、息金的运用原则与标准 |
三、庚款收支与运用 |
第二节 资助学科范围 |
一、资助学科的统计分析 |
二、“人文科学”资助范围的界定与讨论 |
第三节 评审程序 |
一、评审办法的确定与运用 |
二、评审标准的确定 |
三、监督考核机制 |
第四节 人情关系对评审的影响 |
第四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科研人员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大学讲座教授 |
一、讲座设置的统计分析 |
二、讲座待遇的统计分析 |
三、讲座设置的影响 |
第二节 科学工作人员 |
一、申请者的资格与条件 |
二、科学工作人员的群体分析 |
三、资助科学工作人员的成效 |
第三节 科学研究助理 |
一、科学研究助理的推荐 |
二、科学研究助理的统计分析 |
三、科学研究助理设置的成效 |
第五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与学术增长 |
第一节 科研资助与边疆研究 |
一、科学考察团与边疆研究 |
二、甘肃科学教育馆与边疆研究的学术转变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创建 |
一、中国地理研究所 |
二、中国蚕桑研究所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三、前期相关研究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五、创新点与思考点 |
第一章 近代民营书局的崛起与美术出版 |
第一节 近代民营书局的崛起 |
1、近代出版业的转型 |
2、商务印书馆的滥觞 |
第二节 美术史上的“商务”现象 |
1、商务印书馆的文化使命感 |
2、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理念 |
3、“商务”现象之于美术史 |
第三节 其他民营书局的美术出版格局 |
1、综合书局和美术专门书局 |
2、美术出版的竞争与侧重 |
第二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源整合 |
第一节 内外双循环的资源整合系统 |
1、内部资源的开发 |
2、外部资源的吸纳 |
第二节 成功整合资源的前提条件 |
1、情缘、学缘与地缘 |
2、理念与愿景的重叠 |
3、平台与才能的互补 |
4、需求与福利的对接 |
5、价值与尊重的对等 |
第三章 商务印书馆的印刷技术支持 |
第一节 打开新文化生产的枢机 |
1、印刷之发达与文化之进步 |
2、商务印书馆重视印刷的发展理念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印刷技术的发展 |
1、中外技术人才的提携与任用 |
2、设备与技术的改良与引进 |
第三节 商务印书馆的图像复制工艺 |
1、石印技术 |
2、珂罗版技术 |
3、影写版技术 |
4、照相凸版技术 |
5、雕刻版技术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本产出 |
第一节 学院化的美术教材 |
1、普通学校 |
2、师范学校与教授书 |
3、美术专业学校 |
第二节 社会化的美育培养 |
1、少儿美术兴趣的养成 |
2、生活美感的熏陶 |
3、知识的普及和艺术的鉴赏 |
第三节 国际化的互补交流 |
1、国际化队伍与出版内容 |
2、国际化推广与交流互动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本传播 |
第一节 市场的需求与引导 |
1、企业的“商务” |
2、文化的“商务” |
第二节 多元的推广途径 |
1、发行网络的主攻 |
2、大众传媒的助阵 |
第六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美术出版的再思考 |
第一节“商务”现象:近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协同 |
1、双重遗忘的尴尬 |
2、商务印书馆的美术“社会协同”角色 |
第二节 出版机构的美术数据库及智库服务 |
1、美术资源的数位典藏 |
2、美术出版的多重智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人名录 |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美术书目 |
附录三 大事记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项目 |
后记 |
(7)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政府史的研究意义 |
二、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论文思路及分析框架 |
第一章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背景和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省制改革的历程与动因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省制改革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级政府行政区划调整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级政府行政体制变革 |
四、民国时期省制改革动因的检讨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理论及实践 |
一、从“政体学”到“行政学” |
二、行政效率研究会及其活动 |
三、政府运行方式改革的实践 |
第三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基础 |
一、防区制时期四川省行政实况 |
二、四川省政中央化的过程 |
小结 |
第二章 四川省行政网络构建及政府职能扩展 |
第一节 川政统一前省政府的更迭 |
第二节 川政统一后省政府的制度构建 |
一、省主席及省府委员会 |
二、省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 |
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置 |
第三节 基层行政网络的构建与控制职能的强化 |
一、县级政府权力的强化 |
二、县以下行政网络的构建与延伸 |
第四节 警政网络的铺设与管理职能的强化 |
一、警察制度网络的建立 |
二、保安处对社会的管理 |
第五节 社会服务职能的逐步扩展 |
一、交通建设 |
二、农村合作事业 |
三、公共卫生体系 |
四、社会救济与福利事业 |
五、社会风俗改良 |
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省政府人事行政的运作及困境 |
第一节 省府对县长人事控制权的收回 |
第二节 行政人员训练与行政技能养成 |
一、县政人员训练 |
二、“专才”型行政人员训练 |
三、基层行政人员训练 |
四、地方行政干部训练 |
第三节 行政人员的任用及考核 |
一、县长的任用与考核 |
二、普通公务员的任用与考核 |
三、乡镇行政人员的选用与考核 |
第四节 人事行政实况的分析与检讨 |
一、人事行政现代性的体现 |
二、人事行政现代化的困境 |
小结 |
第四章 四川省政府财务行政的规范与失范 |
第一节 财政的统一与初步整理 |
一、调整财务行政机关 |
二、整理公债,清理债务 |
三、整理金融,收回地钞 |
四、整理税收系统 |
第二节 规范性财政制度的建立 |
一、计划财政制度的实施 |
二、财务监督制度的推行 |
三、县市地方财政系统的规范 |
第三节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分析 |
一、财政收入情况的分析 |
二、财政支出情况的分析 |
第四节 财政制度的失范及检讨 |
一、“裕税”还是“恤商”的艰难抉择 |
二、“财权”、“事权”失衡挫伤经济绩效 |
小结 |
第五章 四川省政府行政实效考察 |
第一节 合署办公的效率考察 |
一、省务会议、联席办公会议、行政会议 |
二、合署办公时期机构的变化 |
三、合署办公时期行政经费的变化 |
第二节 公文处理的效率考察 |
一、公文程序的规范与简化 |
二、公文程式的改良与竞赛 |
三、政府之间公文往来的实效 |
第三节 处理粮食危机的能力考察 |
一、粮食危机的爆发及程度 |
二、政府对危机处理失当的检讨 |
第四节 推行田赋征实的能力考察 |
一、田赋征实的实施 |
二、出现问题的应对 |
三、田赋征实的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其他重要因素对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主席张群行政思想的影响 |
一、张群的地方行政经验 |
二、张群行政思想的分析 |
三、张群行政思想的评价 |
第二节 省临时参议会的影响 |
一、临时参议会的设立及历次开会情况 |
二、省临参会与省政府之间的互动 |
三、临参会对行政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
小结 |
第七章 政府史视角下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检讨 |
第一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变革的现代性 |
一、行政变革现代性的体现 |
二、行政变革现代性的分析 |
第二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性的限度 |
一、行政现代性限度的体现 |
二、非现代性行政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经验 |
一、政府与社会整合的实验性经验 |
二、政府制度移植的试错性经验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任乃强(1894-1989)学术及其治学特点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方法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架构、内容 |
第二章 人生经历 |
第一节 人生简历 |
第二节 张澜人格和教育培养之影响 |
第三节 家人的倾力支持 |
第三章 学术经历及成果 |
第一节 各学术分期的学术成果 |
第二节 学术成果与时代背景的联系 |
第三节 学术成果的时代效应 |
第四章 任乃强的治学特点 |
第一节 经世致用 |
第二节 史地结合 |
第三节 详细考证 |
第四节 龙虫并雕 |
第五章 任乃强与同时代学人之比较 |
第一节 同时代学人之共同特点 |
第二节 任乃强之个人特色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任乃强简易年谱 |
附录二 任乃强撰写之主要着作 |
附录三 任乃强撰写之各类文章 |
附录四 任乃强绘制之“康境之变迁” |
附录五 任乃强绘制之“喀木地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借鉴经验 促进提高——赴川、赣、闽学习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D]. 陈有联.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2]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承研究[D]. 魏庆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研究(1930-1952)[D]. 郭洋. 南京大学, 2018(11)
- [4]南京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研究(1931-1938)[D]. 柴德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D]. 康兆庆. 山东大学, 2016(10)
- [6]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D]. 黄一迁. 上海大学, 2016(02)
- [7]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D]. 黄雪垠. 南京大学, 2013(03)
- [8]任乃强(1894-1989)学术及其治学特点之研究[D]. 王雨巧.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7)
- [9]农经学科的学风建设(三)——有关现实案例概要[J]. 陈家骥. 山西农经, 2008(01)
- [10]借鉴经验 促进提高——赴川、赣、闽学习考察报告[J]. 王民权,马进晓. 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