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产品营养成分的计算机优化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何方健[1](2021)在《山楂微波干燥过程中品质监测与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山楂为“药食两用”水果,富含VC、有机酸和总黄酮等营养成分。新鲜山楂含水率高达80%左右,不易存储,易腐烂变质,需要干燥处理。微波干燥具有干燥效率高、易于控制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等优势,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山楂干燥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着干制品品质,不利的干燥条件会导致产品外观及营养成分劣变。因此,有必要探索山楂相适应的干燥方式,满足对山楂干燥“高效”和“高质”的需求。本文基于搭建的温湿度控制的微波干燥试验系统,探索物料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山楂干燥特性和干燥过程中色差、VC含量、有机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变化的影响规律;通过变工艺正交试验,分别以色差、VC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和综合品质为评价指标,针对不同品质指标得出了最优干燥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搭建了温湿度控制的微波干燥试验系统。微波干燥单元能实现在线称重;温度在线检测与控制单元利用光纤传感器检测物料温度,通过反馈控制微波输出功率,实现温度控制;湿度在线检测与控制单元在线测量相对湿度,通过反馈控制加湿阀门开度,完成相对湿度控制;利用Lab VIEW程序对干燥过程数据采集与优化控制,物料温度控制误差为±1℃,相对湿度控制误差为±5%。(2)研究了物料温度(50℃、60℃、70℃)和相对湿度(5%、30%、50%、70%)对山楂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楂微波干燥过程分为CRP、FFRP和SFRP三个阶段,CRP与FFRP阶段的转换点在湿基含水率为50%?60%之间;升高物料温度和降低相对湿度有利于提高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增大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相对湿度越大,所需干燥活化能越高,70%下干燥活化能为54.78 KJ/mol;Weibull模型对不同物料温度和相对湿度下干燥曲线拟合后的R2均大于0.986,该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山楂干燥过程。(3)研究了物料温度(50℃、60℃、70℃)和相对湿度(5%、30%、50%、70%)对山楂干燥过程中色差、VC含量、有机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前期物料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色差变化越大,VC和有机酸含量减少的越多,总黄酮含量增加越少,温度50℃?60℃、相对湿度50%?70%有利于品质的保留;干燥后期降低温度有利于色差、VC含量、有机酸含量的保留,总黄酮含量显着增加,而减小湿度能够改善色泽、提高总黄酮含量和VC含量的保留,湿度50%?70%有机酸含量保留较多;通过对干后品质分析,物料温度60℃、相对湿度30%下干制品品质较优。(4)进行变工艺正交试验,研究了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及转换点对色差、VC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综合考虑色差、VC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建立了综合品质评价模型,确定了试验因素对色差、VC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顺序,得出满足不同评价指标的最优干燥工艺。
刘云刚[2](2021)在《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优化的苹果鲜度特征快速识别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苹果因其味道和高营养素(包括维生素C,花青素,叶酸和钾)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机械损伤和真菌感染等问题,苹果在生长、成熟、贮藏、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其外观和内部生理特性都会发生改变,水果的假成熟、腐烂等一系列问题都会给果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消费者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本文针对红富士苹果的鲜度特征检测研制了一套气味识别系统,用于苹果鲜度特征的快速评价。通过调研和研究在苹果生长、贮存等期间乙烯气体的浓度变化,以及乙烯浓度的改变对苹果散发的其他气体浓度的影响,将乙烯气体传感器首次加入传感器阵列中,效果显着。建立苹果与空气组合的混合介质串联等效模型,以TH2822A手持式LCR表以及屏蔽箱、自制的平行极板等搭建的实验台测试了苹果整个贮存过程中介电常数特性参数的变化趋势,用苹果的介电常数分析结果作为苹果鲜度等级划分及评判的标准。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对传感器阵列进行了优化,解决共线性和重叠等问题并消除异常和多余的传感器。优化后的气体传感器阵列,不仅解决了传感器数量过多而引起的硬件尺寸问题,还提高了系统检测精度。采用Zig Bee无线传输网络将数据送到上位机,用稳定的系统响应值来建立相应的聚类分析和分类模型。使用中值绝对差值算法(MAD)和最小二乘滤波来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混合蛙跳算法(SFL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气体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对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和精度有极大的提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以及SPA算法对1分钟内的特征值进行优化,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将检测时间从5分钟优化到1分钟内,最大限度的缩短检测时间,最终完成1分钟内对红富士苹果的鲜度特征检测,实现了苹果的鲜度特征快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未优化的传感器阵列测试准确率达到94%,优化后的传感器阵列测试准确率达到95.33%,检测精度提高了1.33%,1分钟内苹果鲜度特征检测准确率达到84.67%,与商用电子鼻在实验装置上的检测精度相当,能快速全面的识别苹果新鲜度。
王教领[3](2021)在《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节能试验与优化》文中指出特色果蔬干燥是其储藏与后续加工的重要工序,但存在效率低、能耗大和品相差等问题,转轮干燥可以实现果蔬低温高效干燥,但再生耗能高、热风循环不合理等难题制约了产业化应用。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开展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技术研究,建立低湿驱动低温干燥模式,优化联合干燥系统,探究转轮与热泵除湿特性,探明临界除湿机理,解决分级冷凝节能再生技术,开展果蔬除湿干燥试验,建立优化干燥工艺,实现特色果蔬节能、高效与优质干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转轮除湿能耗高等问题,开展转轮热泵联合干燥系统参数匹配与流场均布研究。通过单次干燥产量与干燥时间确定热泵循环主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转轮主要参数,制定优化联合除湿干燥控制系统。开展箱体底板高度与缓坡角度对干燥介质分布、流速及压力影响,探明6°最优倾角;针对进口风道盲区,建立等分缓坡风道,各处风量约为0.8m/s,实现风量的均布。(2)为了进一步实现系统的高效匹配,同时为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理论参考,分别建立热泵与转轮除湿预测模型并探明除湿特性。利用转轮吸附特性及COMSOL软件建立转轮除湿模型,探讨了除湿进风状态等对除湿量及出风温度的影响,明确最佳转速(12r/h)和进风速度(2.5m/s)。通过压缩机10系数,分析了基准频率下的制热量、制冷量与蒸发、冷凝温度的变化关系,根据“零频率”方法建立了变频压缩机模型,通过插值验证表明制冷剂流量误差小于0.9%,输入功率误差小于3%,可用于压缩机输出参数的预测。(3)围绕转轮热泵联合干燥对空气能及余热高效利用问题,开展了联合系统临界除湿机理研究,探明了新风与回风的适宜焓值转换方法。开展热泵与转轮联合除湿过程分析,探明干燥介质对除湿效率的影响机制。利用转轮除湿热效率、绝热干燥效率评价等指标,研究蒸发除湿状态与转轮除湿效果的关系,探明了临界转换机理。开展了杏鲍菇基于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试验,建立了除湿能耗比与转换点相对湿度等参数间的数学关系模型,探明了转换点相对湿度对除湿能耗比的影响机制,进一步验证了临界除湿的有效性。转换点相对湿度为44%时,干品杏鲍菇SPC 0.679k W·h/kg,与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小于3个百分点。(4)基于转轮再生能耗高问题,开展压缩机排气分级冷凝再生技术研究,实现能量的高效匹配。分析分级冷凝制冷剂循环过程,构建制冷剂与空气侧模型,探究影响再生效果的主要因素。开展纯电加热再生与分级冷凝再生能耗对比试验,表明分级冷凝模式节能29.5%。建立再生进风温度、风速及蒸发进风温度与再生加热温度、再生冷凝量等指标间的响应面试验,表明蒸发进风温度34℃,再生进风温度32℃,风量90%为最优工艺,在室温条件下提高蒸发温度与再生进风温度有利于提升分级冷凝再生效果。(5)为了进一步探究转轮热泵联合干燥优势,开展热泵、热泵冻融和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试验研究,建立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香菇干燥,转轮热泵联合干燥速率最快(6h),且品质最优;针对澳洲坚果采用全程45℃以下的低温,可36h将澳洲坚果干燥到1.5%安全水分,过氧化值(0.001g/100g)与酸价值(0.37mg/g)远低于国家标准。
陈俊[4](2021)在《考虑网点分区的乳品冷链配送路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矛盾从吃饱到吃好转换,具体表现为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营养性及新鲜度不断提高要求。但不平衡不充分的生鲜配送物流能力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本文所探讨的低温乳制品亦是如此。低温乳制品具有保质期短,易变质等特点,从生产到销售需要全程冷链来支撑运行,因此冷链物流运输对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格局下,尤其是后疫情时代,我国冷链物流运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些年随着消费者对低温乳制品的需求增加,乳制品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张业务范围,销售网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居民区、校园带大聚集,商业圈、产业园小聚集的特点。这种格局导致城市中需要单方面物流运输的网点越来越多,呈现的物流网络愈加复杂,给乳制品企业带来巨大挑战。针对该现状,本文以解决大规模的低温乳制品配送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两阶段法为基础,为企业提供全新的低温乳制品配送方案。本文的工作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1)对阅读的文献进行整理。首先总结了低温乳制品物流配送的特点,之后对聚类算法,车辆路径问题和启发式算法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低温乳制品零售网点区域划分研究。考虑各个网点之间的地理信息因素,通过曼哈顿距离作为区域划分的标准。同时考虑距离以及网点的密集程度,采用DBSCAN与k-means混合的聚类算法,对零售网点进行聚类分区,并且引入轮廓系数进行验证。(3)针对低温乳制品零售网点配送车辆路径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以及求解。本文考虑实际场景中低温乳制品网点配送半径短,时间要求高等特点,分析了在冷链配送中产生的派车固定成本,运输成本,冷藏车冷藏成本,货损成本以及时间惩罚成本,建立配送与回收一体化的车辆路径问题,并在传统的蚁群算法中加入考虑时间权重的因子进行求解。(4)算例仿真及分析。通过搜集Y公司低温乳制品配送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实际算例仿真,并且通过灵敏度分析提供了不同场景下的配送结果。仿真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DBSCAN与k-means混合的聚类算法对比单独使用DBSCAN和k-means有更好的聚类结果。此外,本文提出的两阶段的算法可以起到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效果。
郑国利[5](2021)在《大/小麦不同时期割青麦苗产量与品质特征及应用价值评析》文中研究表明麦苗(若叶、青汁)是世界上单项资源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均衡的产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麦苗保健产品的开发,可进一步拓宽大/小麦的加工增值途径,提高小/大麦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有关麦苗生产专用品种筛选的研究国内已有报道,但这些研究多注重于大麦材料,而不同品种小麦嫩叶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较少。为此,本试验调研了市场上主要麦叶产品的质量,分析了各产品的质量参数和稳定性,采用营养素度量法评价不同品牌大麦若叶产品的营养价值;选用5个小麦品种和2个大麦品种,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割青(冬前一次割青、春季一次割青和冬春二次割青)对小/大麦麦苗产量、营养成分及再生植株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小麦苗生产若叶粉的可行性及开发小麦麦苗产品的价值,为小/大麦麦苗(若叶、青汁)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支撑。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调研分析了国内外市场上主要若叶(青汁)产品的质量参数,表明国内外不同品牌大麦若叶产品的品质波动性很大,从营养价值上看,采用营养素度量法分析表明,随机选取8个品牌产品的NRF7.3值均高于40,产品营养价值较高;从产品质量上看,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产品质量除能量外其它营养成分变异系数均超过20%,总体表现出均一性差、变异大的特征。国外不同品牌大麦若叶产品品牌间营养成分差异较大的主要有钠、铁、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68.92%、51.54%、76.53%和45.34%,差异较小的主要有能量、脂肪、膳食纤维、钙、镁、锌的含量,变异系数0.21%~16.30%。从平均值来看,国外品牌的大麦若叶产品质量总体上略好于国内品牌,其能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叶酸、钾、锌和维生素E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国内产品,但差异达不到显着水平。2、比较国内若叶(青汁)品牌产品能量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布表明,66.7%的品牌能量含量≤1300 kJ/100g;80.0%的品牌蛋白质含量>16 g/100g;60.0%的品牌碳水化合物含量≤25 g/100g;86.7%的品牌脂肪含量≤4.7 g/100g;86.7%的品牌钠含量≤500 mg/100g;75.0%的品牌膳食纤维含量>38 g/100g。从箱线图可以看出,19个国内外品牌大麦若叶产品的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铁、钠、脂肪和叶酸含量的箱体较长,品牌间波动较大。3、田间试验表明,冬前一次割青和春季第二次割青处理中大麦品种鲜麦苗产量高于小麦品种。两次割青总产量大麦苗鲜重在16870.84~17383.98 kg/hm2,干重在2649.34~2740.46 kg/hm2,2品种间差异不显着;小麦苗鲜重总产量在12972.50~15130.09kg/hm2,干重在2268.12~2744.10kg/hm2,5个品种间差异显着。春季一次割青处理草量大/小麦品种间变化较大,大麦苗鲜重在20000 kg/hm2左右,干重在3281.64~3562.59 kg/hm2,2个品种间差异显着;小麦苗鲜重在16032.59~23913.52 kg/hm2,干重在3095.01~4511.00kg/hm2,各小麦品种间差异较大。从割青时期看,春季一次割青麦苗产量最高,冬前一次割青最低。从品种来看,进行两次割青草量,总体大麦品种优于小麦品种,大麦品种中以扬农啤10号表现较好;小麦品种中以扬麦23表现较好,其次是宁麦13。春季一次割青,以扬辐麦4号产量最高,其次是扬农啤10号。4、不同时期割青的麦苗质量有很大差异,冬前一次割青的麦苗中粗蛋白、游离氨基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GABA、类黄酮、钙、钾、镁、磷、硼、铜、铁和锌的含量均较高,麦苗品质较好,春季第二次割青和春季一次割青的麦苗品质差异较小,且与冬前一次割青相比品质明显下降。冬季与春季割青的麦苗中多种营养成分含量,小麦品种都明显高于大麦品种,且小麦苗的类黄酮、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较高,更具有保健价值,即小麦麦苗的营养保健品质总体上要好于大麦麦苗。小麦品种中宁麦13和扬麦23多种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质量相对较好。通过不同时期割青麦苗粉与市售产品相关品质指标比较,三个割青处理的麦苗粉与市售若叶产品的品质指标相当。5、割青处理造成大/小麦品种再生植株的开花期和成熟期不同程度的推迟,其中冬前一次割青没有显着变化,冬春二次割青和春季一次割青开花期延迟了8~9d,成熟期推迟了9~11d;割青处理降低了再生植株的株高,穗长、基部茎粗、基部节间长度和穗下节间长,在冬前一次割青中影响较小,冬春二次割青和春季一次割青中影响较大;剑叶宽和剑叶叶面积在大/小麦品种中表现不同,小麦品种中与对照(不割青)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麦品种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再生至成熟期各品种地上部各器官干物重和总重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成熟期植株的干物质向穗分配的比例增大,穗干重在地上生物量占比上升。6、冬前一次割青后对再生植株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小,减产0.61%~5.63%(除扬麦25);冬春二次割青和春季一次割青显着降低了再生植株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对产量影响较大,分别减产23.84%~34.75%和30.81%~48.19%。不同时期割青均提高了大/小麦的种植效益,冬前一次割青、冬春二次割青和春季一次割青较不割青净效益分别增加72.67~3013.61元/hm2、1939.72~7774.90元/hm2 和 3161.37~8742.19 元/hm2。7、割青处理增加了再生植株籽粒中蛋白质、淀粉、铁和锌的含量,籽粒的容重、出粉率和沉降值升高,籽粒中锰含量降低;不同时期割青后的再生植株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总淀粉含量表现为春季一次割青处理>冬春二次割青处理>冬前一次割青处理>对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增加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总淀粉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增加了支链淀粉的含量,均是冬春二次割青和春季一次割青处理增加显着;割青处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面粉的溶剂保持力和糊化特性,升高了面粉稀懈值,降低了最终粘度和反弹值,增加了除水SRC外其它3种溶剂的SRC值。8、综合来看,冬前一次割青的大/小麦麦苗质量较好,春季第二次割青和春季一次割青的麦苗质量差异较小,且与冬前一次割青相比质量明显下降。小麦麦苗的营养保健品质总体上要好于大麦麦苗。综合麦苗品质和经济效益表现,大麦品种中进行冬前一次割青、冬春二次割青和春季一次割青处理均以扬农啤10号表现较好,净效益较不割青分别增加3013.61元/hm2、7774.90元/hm2和8742.19元/hm2;小麦品种中进行冬前一次割青,扬麦23表现较好;进行冬春二次割青,宁麦13表现较好;进行春季一次割青,扬麦25表现较好。生产中以大/小麦稳产增效为目标,可进行冬前一次割青,既有麦苗加工收益,又对产量影响较小,个别品种再生能力较强还有增产效果,整体收益会提升;如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可进行冬春二次割青或春季一次割青,整体收益较高。
丁忠[6](2021)在《基于加工适应性的豆面面条配方优化及品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面条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面食,但其升糖指数高,不能满足糖尿病群体的需求。豆类营养丰富且属于低GI作物,很多研究证明饮食中添加豆类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将豆类与小麦进行复配,研制高豆类含量(50%)的豆面面条,既可以提高面条的营养价值,也可以降低面条的GI值,还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适宜食用的食品。本文对五种豆类(鹰嘴豆、黑豆、绿豆、黄豆和红豆)的营养组成和加工特性进行比较,筛选出两种豆类作为豆面面条的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最佳配方;最后与小麦面条进行对比,对豆面面条的品质进行评价。实验结果如下:(1)在基础营养组成方面,五种豆类的蛋白质含量在20.01~42.56 g/100g,黑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脂肪含量在1.21~22.33 g/100g,黄豆的脂肪含量最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在25.34~64.51 g/100g,黑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少;灰分含量在2.59~5.03 g/100g。(2)通过测定豆粉的糊化特性、流变性和利用Mixolab混合仪分析面团性质,对五种豆类的加工适应性进行比较。实验结果为:红豆的峰值黏度最高,黄豆的峰值黏度最小;黑豆的稀值最大,绿豆的最小;红豆回生值最大,黑豆回生值最低;黑豆和黄豆糊化温度显着高于其他三种豆类;鹰嘴豆和黑豆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豆;五种豆类的面团性质存在显着差异。五种豆粉面团的Mixolab指数剖面图与面条目标专用粉对比发现,黑豆粉、红豆粉和黄豆粉不符合面条专用粉的要求,绿豆粉基本符合,鹰嘴豆粉最符合要求。综合分析,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黑豆和加工性能良好的鹰嘴豆为豆面面条的基础原料。(3)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出最佳的优化配方是:高筋小麦粉为50%,豆粉50%(鹰嘴豆:黑豆=38:12),谷朊粉添加量为11%,魔芋胶添加量为0.9%,茶多酚添加量为0.4%。在此条件下制成的豆面面条的感官评分达到88.38±1.11,面条的品质最优。(4)对最佳感官品质的豆面面条与小麦面条进行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豆面面条的质构和蒸煮品质与小麦面条无明显差异,感官评分也接近小麦面条;豆面面条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均高于小麦面条,碳水化合物低于小麦面条,符合糖尿病人低碳水化合物的要求;豆面面条中黄酮的含量高达350.20 mg/100g,显着高于小麦面条;豆面面条的最终淀粉消化率(40.47%)和体外血糖生成指数(48.53)均显着低于小麦面条。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研制的豆面面条不仅符合面条的规范要求、可接受度好,而且淀粉消化速度慢,比小麦面条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侯文焕,赵艳红,廖小芳,唐兴富,李初英[7](2020)在《采收时间对玫瑰茄萼片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明确玫瑰茄最佳采收时间,以玫瑰茄种质M3和M5为试验材料,对不同采收时间玫瑰茄的萼片产量和原花青素、单宁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推迟,2份种质的萼片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M3的鲜果重、鲜萼片重均在开花后21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82 g和7.75 g,干萼片重在开花后28 d达到最大值,为0.98 g;M5的鲜果重在开花后21 d达到最大值,为6.97 g,鲜萼片重、干萼片重均在开花后28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0 g和0.47 g,以采收花萼为目的时,适宜采收期为开花后21~28 d。M3萼片的原花青素含量在开花后35 d时最高,达2 180.00 mg·kg-1,M5在开花后21 d时最高,达573.50 mg·kg-1,以提取原花青素为目的采收时,M3和M5的适宜采收期分别为开花后35 d和开花后21 d。M3的单宁含量在开花后28~35 d时最高,达2.30 g·kg-1, M5在开花后42 d时最高,达1.38 g·kg-1,以提取单宁为目的采收时,M3和M5的适宜采收期分别为开花后28~35 d和开花后42 d。综上,玫瑰茄的适宜采收时间为开花后一个月左右(28~35 d)。本研究可为玫瑰茄合理采收提供参考依据。
潘秋霞[8](2020)在《人体营养需求多目标分析与农产品个性化智能推荐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小康社会的建成,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却普遍存在,如何从饮食中获取均衡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为此,我们运用多目标粒子群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农产品营养分析与个性化智能推荐算法进行研究,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对人体营养需求推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农产品营养成份和人体营养多目标需求的特点,对各类农产品的营养结构和人体营养多目标需求特征进行分析,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构建人体营养需求的能量、蛋白质函数和多目标特征优化模型,包含了人体所需各类营养素的平衡目标函数。如何确保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选择、农产品种类多样化、人体所需各类营养素保持平衡的基础上,用户从农产品中总体的营养摄入量达到最优,是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在多目标营养需求优化模型基础上,结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构建了基于粒子群的人体营养需求多目标优化算法,设置惯性因子和邻域定义,提高算法的精度和效率,同时,通过更优的速度和位置更新公式,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收敛速度。其次,为了实现人体营养需求多目标个性化智能推荐,引入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大量订单的输入和自我学习,能更好的学习用户营养需求与农产品营养匹配的个性化偏好,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产品个性化智能推荐算法。最后,将算法应用到多个原生态农产品订产平台,经过实际应用,算法能够实现智能化的推荐,并有效提升产品推荐中营养平衡的准确率。
韩亚芬[9](2020)在《基于透射光谱的马铃薯内部品质在线检测系统开发与实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不同马铃薯加工品对原料薯干物质、淀粉含量要求不同。黑心病等内部缺陷严重影响马铃薯加工品的品质和原料加工利用率。开发可同时检测马铃薯内部缺陷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在线检测设备对提高马铃薯检测分级效率、促进马铃薯产品增值和推动马铃薯检测行业技术进步等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开发了马铃薯内部品质在线检测系统,建立并优化了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和黑心病检测模型,并对在线检测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发了马铃薯在线光谱检测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并将其应用于马铃薯分级线。研究了光谱检测装置的光路设计及布局,确定了以漫透射方式作为光谱采集方式。针对分级线在线应用,设计加工了光源与光纤的安装机构,优化了电机运转频率与透射光谱分析系统最佳匹配模型,确定了电机转速560 r/min为在线检测速度,生产能力达2.4 t/h。2.构建了基于联合变量筛选方法的马铃薯成分吸光度谱定量预测模型。以马铃薯干物质和淀粉含量为对象,比较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法(SPA)3种单一变量优选方法对偏最小二乘法(PLS)预测模型效果的影响。CARS算法对模型的简化和准确度的提高优于UVE和SPA。与原模型相比,经CARS处理后干物质和淀粉模型变量数分别减少了 95%和98%,RMSEp由1.5206%和1.3864%分别降低至1.0919%和1.2249%。结合3种单一变量优选方法的特点,构建了 CARS-SPA、CARS-UVE、UVE-SPA联合变量筛选模型。结果表明CARS-SPA法效果最优,与CARS模型相比,干物质和淀粉模型变量数进一步减少 52%和 23%,RMSEp 进一步降低至 1.0418%和 1.2156%。3.建立了基于能量谱的马铃薯黑心病定性判别模型。黑心薯和健康薯的能量谱差异在于特征峰比值及657-750 nm峰面积;吸光度谱差异在于665、732、839 nm三个特征峰有无及705 nm吸光度值。基于CARS-SPA联合变量筛选方法建立黑心病吸光度谱定性模型,选用9个变量,判别正确率达98.44%。基于能量谱建立黑心病判别模型,比较归一化峰面积法(PA)、归一化峰值法(PV)、归一化峰值差值法(PDV)、双波长相关关系法4个模型效果,结果表明双波长相关关系法得到的波长对比值T699/T435判别正确率最高,达97.67%。能量谱模型虽没有吸光度谱模型精度高,但可以满足在线筛选需求,并且仅使用2个变量,光谱采集不受参比限制,模型更简单稳定。4.对开发的马铃薯内部品质在线检测系统进行算法优化和装备试验验证。将优化后的模型应用于在线检测系统。从基线噪声等六个方面,测试了马铃薯内部品质在线检测装置的硬件可靠性,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在线检测要求。利用未参与建模的20个黑心马铃薯样品和20个健康马铃薯样品测试了马铃薯内部品质在线检测装置的模型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检测速度为电机转速560r/min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实现马铃薯黑心病及营养成分的在线无损检测,其中马铃薯黑心病的判别正确率为95.00%,10次检测变异系数(CV)为1.25%,干物质和淀粉含量预测模型的RMSEp分别为1.0041%和1.2660%,10次重复测量的CV平均值分别为1.41%和1.45%。
金恩焘[10](2020)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数字乡村”这一新的理念;2019年,中央又进一步制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助推乡村振兴的计划”。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在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是为提高农民现代信息技能而内生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路径。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规模化、生态环保、生鲜电商、自媒体公众参与、用户消费体验等市场要素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农产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创新,涉及流通市场主体、流通商业模式、流通基础设施、品质溯源监督以及流通技术手段等多个维度,是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求,成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枢的分散-集中-分散模式,主要以线下面对面大宗交易、极低冷链率的常温存储运输为主,存在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成本高、腐损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弊端,导致农户手上新鲜优质农产品售价低与居民采购价格高、质量差的矛盾。结合理论学习和文献综述,通过对江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考察与实践,本论文从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视角,分析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紧扣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核心维度,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模型;引入自媒体舆情分析、监控、引导等新方法,探讨农产品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模式创新为提升流通效率起点,以冷链物流体系创新为提升流通质量突破口,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完成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探索构建新时代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路线。历经四年时间对国内多个省份及江西省内60多个县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实地考察,深入掌握传统农产品流通弊端以及创新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对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绘制知识图谱,数据显示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补充和梳理,为系统了解农产品流通领域实情捕捉可靠数据,避免了传统归纳文献方法的主观性。在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围绕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研究突破口,设计了以网络舆情为农产品流通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生鲜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途径,以冷链物流为骨干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流通质量提升的平台,构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中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研究路线。第二、通过宏观环境演变格局的多视角分析,创新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价值导向概念模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必须宏观把握流通两端的外部环境演变格局。本论文重点从农业生产端的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和城乡需求端的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环境要素入手,创新构建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概念模型。在农业生产端,以粮食生产区为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包容性,确定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支撑下实现新的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导向;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演变及驱动因素,发现在农业规模化、土地托管、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化、资本化等三农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迅速、区域差异演变加快,但农业规模效率提升明显高于农业技术效率提升,这种失衡的演变规律暴露出比较严重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导致的土地板结严重及催熟剂、增甜剂滥用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消费端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和监督权,无法通过现有的流通体系传导到生产端。在城乡需求端,通过城乡福祉差异时空分异与政策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福祉差距持续缩小,对健康食品、优质食品、特色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通过对新媒体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研究,分析网络典型案例发生发酵及平息发展过程,以及与意见领袖深度访谈,提出两个舆论场及话语融合平衡模型,探究了消费者需求意见更广泛、低成本和较迅速的表达方式,推进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有效社会监督。第三、通过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过程,探究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在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四年的跟踪研究,案例企业通过混合制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并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实现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耦合,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经过混合制改革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X+1”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聚焦整合工业品服务下行、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先一公里的仓、运、网点等综合城乡共同配送资源,不仅保留了企业商业模式原有驱动因素,还获得了企业合法性和与国有企业资源优势融合的驱动因素,补充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丰富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的研究视角,为现代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板。第四、通过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质量体系。冷链物流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一个硬短板,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列入补短板工程。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是真正解决农产品流通质量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以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从政策顶层设计、行业总体规划的视角,在第四方物流和农村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以江西为例,依托供销合作社构建全省冷链骨干网,以图改善、解决冷链流通率较低、流通方式落后,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规模偏小、冷链物流没有形成网络等现实问题,为实现农产品高质量流通提供保障,提升农产品流通质量、缩短了农产品流通周期,从政策实践上推动了 115亿元的冷链流通体系的建设。第五、通过引入舆情处理机制,探索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日益趋向于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新媒体的崛起,也使得农产品安全更易受到舆论的监督。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利用食品安全舆情倒逼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出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率,通过用户反馈,寻找整个流通体系的问题症结,倒逼企业不断完善流通体系。针对网络舆情中网民行为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下新媒体舆情用户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微博大V等新媒体代表人士,对于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Pajek软件,根据大数据环境下意见领袖相关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此识别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代表人物。新媒体舆情的宏观环境演变为现代农产品流通营销引导体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为农产品流通电商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六、通过前期理论研究,指导完成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生鲜电商平台的建设实践。综合考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基于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冷链流通基础设施、舆情监督与溯源体系等综合设计理念,采取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四点一面设计模型,完成生鲜电商平台系统要素分析、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系统反馈基摸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符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生鲜电商平台,并跟踪平台运营一年以上,初步实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流通中间环节少、流通效率高的特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商业模式以及冷链物流骨干网创新,避免了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弊端,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损耗、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祉,对数字乡村战略下推进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在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个外部宏观环境演变格局视角,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入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创新要素,围绕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创新设计新型农产品流通生鲜电商平台,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价值。整个研究过程中,分别采取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工具上采用了 Citespace、Noteexpress、Pajek、Vensim、Xmind等,较好地将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效应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问题研究中,对该领域其他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累计发表了一篇一区SCI、四篇CSSCI和一篇中文核心,两份对策性建议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获得十项企业联合研发的软件着作权。研究不足在于相关内容选择跨度较大,对多维度有机融合的整体性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可以将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商、网络舆情压力传导机制等多维度深度融合,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深入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升级建设。
二、农产品营养成分的计算机优化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产品营养成分的计算机优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山楂微波干燥过程中品质监测与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微波干燥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山楂干燥品质研究现状 |
1.3.2 干燥温湿度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温湿度控制的微波干燥试验系统搭建 |
2.1 引言 |
2.2 微波干燥试验系统 |
2.3 微波干燥单元 |
2.4 物料温度在线检测与控制单元 |
2.4.1 物料温度在线检测 |
2.4.2 微波功率自动控制 |
2.4.3 物料温度自动控制 |
2.5 湿度在线检测与控制单元 |
2.5.1 相对湿度在线检测 |
2.5.2 相对湿度自动控制 |
2.6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控制单元 |
2.7 系统性能验证试验 |
2.7.1 物料温度控制验证 |
2.7.2 相对湿度控制验证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楂微波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制备 |
3.2.2 试验方案 |
3.2.3 干燥特性 |
3.2.4 Weibull分布函数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物料温度下山楂干燥特性 |
3.3.2 不同相对湿度下山楂干燥特性 |
3.3.3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
3.3.4 干燥活化能 |
3.3.5 山楂微波干燥过程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楂微波干燥过程中品质监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 试验方案 |
4.2.3 品质指标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物料温度下山楂干燥过程品质变化 |
4.3.2 不同相对湿度下山楂干燥过程品质变化 |
4.3.3 不同干燥方式下山楂干制品品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楂微波干燥品质的工艺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制备 |
5.2.2 优化方案的确定 |
5.2.3 试验方案 |
5.2.4 品质指标 |
5.2.5 极差分析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基于色差的干燥工艺优化 |
5.3.2 基于VC含量的干燥工艺优化 |
5.3.3 基于有机酸含量的干燥工艺优化 |
5.3.4 基于总黄酮含量的干燥工艺优化 |
5.3.5 基于综合品质的干燥工艺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清单 |
(2)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优化的苹果鲜度特征快速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果无损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气味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苹果鲜度特征的评判标准-介电特性法 |
2.1 苹果介电特性的原理及理论 |
2.2 苹果与空气组合的混合介质串联等效模型建立 |
2.3 苹果鲜度特征介电特性的整体硬件设计 |
2.4 苹果鲜度特征介电常数的计算方法 |
2.5 苹果鲜度特征介电常数法实验方案 |
2.5.1 苹果样本选择的约束条件 |
2.5.2 介电特性法数据采集及处理 |
2.6 苹果鲜度特征分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体传感器阵列选择及算法优化 |
3.1 气体传感器的选型 |
3.1.1 苹果散发的香气种类特征 |
3.1.2 气体传感器的调研选型 |
3.2 气体传感器阵列的优化 |
3.2.1 传感器阵列优化的意义 |
3.2.2 PCA分析和连续投影算法 |
3.2.3 PCA分析结果和传感器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味识别技术 |
4.1 气味识别系统整体硬件结构 |
4.1.1 系统供电电路 |
4.1.2 气体传感器阵列的电路布局 |
4.1.3 ZigBee无线传输网络整体硬件电路 |
4.2 基于 ZigBee 无线传输网络软件设计 |
4.2.1 基于ZigBee的 Z-Stack协议栈移植 |
4.2.2 基于ZigBee的点播通信 |
4.2.3 无线传输网络的ADC转换 |
4.3 气味识别技术传感器数据采集 |
4.3.1 未优化传感器阵列数据采集整体实验步骤 |
4.3.2 优化后传感器阵列数据采集整体实验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蛙跳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 |
5.1 混合蛙跳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 |
5.1.1 BP神经网络概述 |
5.1.2 BP神经网络模型 |
5.1.3 混合蛙跳算法概述 |
5.1.4 混合蛙跳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2 数据预处理 |
5.2.1 中值绝对偏差算法(MAD)异常值消除 |
5.2.2 线性最小二乘滤波 |
5.2.3 多点特征值提取 |
5.2.4 传感器阵列优化后气体原始数据预处理 |
5.3 聚类分析及模式识别 |
5.3.1 混合蛙跳算法数据训练与识别 |
5.3.2 训练识别结果 |
5.3.3 PCA和 SPA对特征值进行优化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工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节能试验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蔬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1.1 特色果蔬概述 |
1.1.2 真空干燥 |
1.1.3 红外干燥 |
1.1.4 微波干燥 |
1.1.5 热风热泵干燥 |
1.1.6 不同干燥方法对比研究 |
1.2 空气除湿方式 |
1.3 转轮除湿技术进展 |
1.3.1 除湿干燥剂研究进展 |
1.3.2 转轮再生与除湿循环模式 |
1.3.2.1 转轮再生模式 |
1.3.2.2 转轮除湿循环模式 |
1.3.3 转轮除湿模型研究 |
1.3.4 转轮除湿干燥工艺与系统优化研究 |
1.3.4.1 转轮除湿干燥工艺研究 |
1.3.4.2 转轮除湿系统优化 |
1.3.5 总结与展望 |
1.4 热泵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热泵干燥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发展与研究趋势 |
1.5 转轮与热泵除湿干燥发展趋势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1.8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转轮热泵联合干燥系统优化研究 |
2.1 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
2.2 整机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设计 |
2.3.1 临界除湿机构设计 |
2.3.2 分级冷凝再生机构设计 |
2.4 转轮除湿系统设计与参数确定 |
2.4.1 设计条件的确定 |
2.4.2 物料干燥设计条件 |
2.4.3 除湿过程设计条件 |
2.4.4 热量与除湿负荷计算 |
2.5 主要部件计算选择 |
2.5.1 压缩机 |
2.5.2 蒸发器计算 |
2.5.3 冷凝器计算 |
2.5.4 风机 |
2.5.5 节流装置的设计 |
2.5.6 其它辅助设备 |
2.6 转轮除湿系统设计 |
2.6.1 转轮的组成 |
2.6.2 除湿剂的选择 |
2.6.3 转轮计算与选型 |
2.7 控制系统设计 |
2.8 流场分析与整机试制 |
2.8.1 导流板结构分析 |
2.8.2 结果分析 |
2.8.3 整机试制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轮除湿与热泵干燥特性及仿真研究 |
3.1 除湿转轮物理特性 |
3.2 转轮除湿数学模型 |
3.3 除湿通道模拟分析 |
3.3.1 转轮除湿方程 |
3.3.1.1 质量守恒方程 |
3.3.1.2 动量守恒方程 |
3.3.1.3 能量守恒方程 |
3.3.1.4 辅助方程 |
3.3.2 转轮除湿方程求解与分析 |
3.4 热泵干燥的工作原理 |
3.5 热泵干燥系统的制冷循环 |
3.6 热泵干燥系统的热风循环 |
3.7 热泵干燥系统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
3.8 压缩机建模与特性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界除湿机理与节能试验研究 |
4.1 热泵干燥系统的空气循环过程 |
4.2 温湿度在线测控方法与仪器 |
4.3 联合干燥系统除湿特性分析 |
4.3.1 蒸发出风饱和阶段联合除湿特性分析 |
4.3.2 蒸发出风部分饱和联合除湿特性分析 |
4.3.3 蒸发出风零饱和联合除湿特性分析 |
4.3.4 临界除湿控制方法 |
4.4 临界除湿试验 |
4.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4.2 成分测定 |
4.4.3 试验设计 |
4.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5 试验结果分析 |
4.4.6 试验优化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级冷凝再生过程与节能试验研究 |
5.1 分级冷凝再生分析与制冷剂选择 |
5.2 再生冷凝过程建模与仿真分析 |
5.3 分级冷凝节能再生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3.3 实验设计 |
5.3.3.1 纯电加热再生与分级冷凝再生能耗对比试验 |
5.3.3.2 分级冷凝再生优化工艺试验 |
5.3.3.3 测试指标 |
5.3.4 试验结果分析 |
5.3.4.1 纯电加热再生与分级冷凝再生能耗对比试验 |
5.3.4.2 单因素试验 |
5.3.4.3 分级冷凝再生优化工艺试验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试验与分析 |
6.1 香菇转轮除湿干燥试验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6.1.1.2 成分测定 |
6.1.2 试验设计 |
6.1.2.1 单因素试验及香菇干燥特性 |
6.1.2.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6.1.3 结果与分析 |
6.1.3.1 单因素试验分析 |
6.1.3.2 响应面模型及显着性检验 |
6.1.3.3 因素响应分析 |
6.1.4 试验优化与验证 |
6.1.5 结论 |
6.2 香菇热泵与冻融干燥试验 |
6.2.1 对照试验目的 |
6.2.2 干燥设备 |
6.2.3 材料及方法 |
6.2.3.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6.2.3.2 试验方法 |
6.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3.4 数据处理 |
6.2.4 结果与分析 |
6.3 品质对比分析 |
6.3.1 复水性 |
6.3.2 色差 |
6.3.3 质构特性 |
6.3.4 干燥能耗 |
6.4 三种干燥方式速率对比分析 |
6.5 澳洲坚果低温干燥试验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考虑网点分区的乳品冷链配送路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背景及文献综述 |
2.1 低温乳制品的特点与物流配送特征 |
2.2 聚类理论的研究 |
2.2.1 聚类的定义及分类 |
2.2.2 聚类在车辆路径问题中的应用 |
2.3 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
2.3.1 车辆路径问题(VRP)描述及分类 |
2.3.2 冷链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
2.3.3 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
2.3.4 装卸混合的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
2.4 车辆路径问题算法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Y公司简介及问题分析 |
3.1 Y公司简介 |
3.2 Y公司物流配送现状 |
3.3 Y公司冷链物流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乳制品配送网点划分研究 |
4.1 网点划分问题描述与方法选择 |
4.1.1 网点划分的目标 |
4.1.2 问题描述 |
4.2 基于网点地理信息的聚类算法 |
4.2.1 网点划分依据 |
4.2.2 DBSCAN与k-means结合算法的实现基本思想 |
4.3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乳制品装卸一体VRP模型构建及求解 |
5.1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 |
5.2 乳制品冷链配送中VRP模型构建 |
5.2.1 符号设定及解释 |
5.2.2 配送过程成本分析 |
5.2.3 模型构建 |
5.3 蚁群算法实现 |
5.3.1 基本原理 |
5.3.2 蚁群算法具体步骤 |
5.4 算例分析 |
5.5 灵敏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5)大/小麦不同时期割青麦苗产量与品质特征及应用价值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麦苗(若叶)产品起源和发展 |
2 麦苗的营养成分及功效 |
2.1 蛋白质和氨基酸 |
2.2 叶绿素 |
2.3 矿物质 |
2.4 膳食纤维 |
2.5 维生素 |
2.6 黄酮类化合物 |
2.7 γ-氨基丁酸 |
2.8 总酚 |
2.9 酶 |
3 开发麦苗产品的现实意义 |
3.1 人类健康生活的需求 |
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 |
3.3 提升种植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
4 不同时期割青对麦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5 大/小麦麦苗割青后对再生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6 大/小麦麦苗割青后对再生植株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7 麦苗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市售大麦若叶(青汁)产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1.3 营养价值评价方法(营养素度量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国内不同品牌若叶产品成分分析与评价 |
2.2 国外不同品牌若叶产品成分分析与评价 |
2.3 国内外若叶产品成分比较 |
2.4 国内外若叶产品营养价值评价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小麦不同时期割青麦苗产量与营养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基本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麦苗鲜重和干重 |
1.3.2 麦苗粉营养品质指标 |
1.3.3 麦苗粉保健品质指标 |
1.3.4 麦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 |
1.3.5 麦苗粉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时期割青大/小麦品种麦苗产量比较 |
2.2 不同时期割青不同大/小麦品种麦苗粉的营养品质分析 |
2.2.1 粗蛋白含量 |
2.2.2 纤维素含量 |
2.2.3 可溶性总糖含量 |
2.2.4 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 |
2.2.5 游离氨基酸含量 |
2.2.6 矿质元素含量 |
2.3 不同时期割青不同大/小麦品种麦苗粉的保健品质分析 |
2.3.1 叶绿素含量 |
2.3.2 类胡萝卜素含量 |
2.3.3 类黄酮含量 |
2.3.4 γ-氨基丁酸(GABA)含量 |
2.3.5 总酚含量 |
2.4 不同时期割青不同大/小麦品种麦苗氧化酶活性分析 |
2.5 不同时期割青不同大/小麦品种麦苗粉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2.5.1 总抗氧化能力 |
2.5.2 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 |
2.6 不同时期割青麦苗粉与市售产品相关品质指标比较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时期割青对大/小麦再生植株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植株农艺性状的测量 |
1.2.2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 |
1.2.3 产量及产量结构 |
1.2.4 籽粒蛋白质和蛋白组分含量 |
1.2.5 籽粒容重、硬度和出粉率 |
1.2.6 湿面筋和沉降值含量测定 |
1.2.7 籽粒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 |
1.2.8 籽粒矿物质元素含量 |
1.2.9 面粉溶剂保持力 |
1.2.10 面粉糊化特性 |
1.2.11 经济效益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时期割青对大/小麦再生植株生育期的影响 |
2.2 不同时期割青对大/小麦再生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不同时期割青对大/小麦再生植株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4 不同时期割青对大/小麦再生植株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5 不同时期割青对大/小麦再生植株籽粒品质的影响 |
2.5.1 对再生植株籽粒蛋白质和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 |
2.5.2 对再生植株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
2.5.3 对再生植株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2.5.4 对再生植株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2.5.5 对再生植株面粉溶剂保持力的影响 |
2.5.6 对再生植株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6 不同时期割青对大/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讨论 |
1.1 国内外不同品牌大麦若叶(青汁)产品的质量表现 |
1.1.1 质量均一性与变异度 |
1.1.2 与人体需求的满足度 |
1.2 大/小麦品种不同时期割青麦苗产量与质量表现 |
1.2.1 不同大麦品种不同时期割青麦苗产量与质量特征 |
1.2.2 小麦麦苗利用价值评析 |
1.2.3 不同小麦品种不同时期割青麦苗质量与产量表现 |
1.3 不同大/小麦品种割青后再生植株籽粒产量和品质特征 |
1.4 不同大/小麦品种割青后再生植株农艺性状特征 |
1.5 提升大/小麦若叶(麦苗)产品质量与效益的对策建议 |
1.5.1 制定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
1.5.2 构建标准化的生产基地 |
1.5.3 集成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 |
1.5.4 培育健全的营销渠道 |
1.5.5 开发更符合人类健康需求的新型产品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加工适应性的豆面面条配方优化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常见五种豆类的营养特点 |
1.1.1 红豆的营养特点 |
1.1.2 鹰嘴豆的营养特点 |
1.1.3 黑豆的营养特点 |
1.1.4 黄豆的营养特点 |
1.1.5 绿豆的营养特点 |
1.2 豆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1.2.1 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
1.2.2 降低血糖水平 |
1.3 豆类降血糖的作用机理 |
1.3.1 膳食纤维 |
1.3.2 酚类化合物 |
1.3.3 皂苷 |
1.3.4 多糖 |
1.4 豆面面条的研究进展 |
1.4.1 豆面面条的种类 |
1.4.2 改良剂在豆面面条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五种豆粉的基本营养成分和加工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豆粉的制备 |
2.3.2 豆粉基本营养成分测定 |
2.3.3 豆粉的色度测定 |
2.3.4 豆粉的黏度特性测定 |
2.3.5 豆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 |
2.3.6 淀粉糊的动态流变学特性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五种豆粉基本营养成分 |
2.4.2 五种豆粉的色度分析 |
2.4.3 五种豆粉的黏度特性分析 |
2.4.4 五种豆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分析 |
2.4.5 淀粉糊的动态流变特性分析 |
2.5 小结 |
3 豆面面条配方优化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原料前处理 |
3.3.2 实验混合粉的制备 |
3.3.3 面条的制作工艺 |
3.3.4 面条的蒸煮特性测定 |
3.3.5 面条的质构特性测定 |
3.3.6 面条的感官评价 |
3.3.7 单因素对面条的影响 |
3.3.8 响应面实验设计 |
3.3.9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鹰嘴豆与黑豆添加比例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3.4.2 谷朊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3.4.3 魔芋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3.4.4 茶多酚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3.4.5 响应面优化豆面面条配方 |
3.5 小结 |
4 豆面面条的品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面条的制备 |
4.3.2 面条的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4.3.3 面条质构、蒸煮和感官参数的测定 |
4.3.4 黄酮含量的测定 |
4.3.5 体外模拟淀粉消化率的测定 |
4.3.6 体外血糖生成指数的计算 |
4.3.7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面条的基本营养成分 |
4.4.2 面条的品质分析 |
4.4.3 面条中黄酮含量 |
4.4.4 面条的淀粉消化率 |
4.4.5 面条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采收时间对玫瑰茄萼片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萼片产量测定 |
1.3.2 原花青素含量测定 |
1.3.3 单宁含量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收时间对玫瑰茄萼片产量的影响 |
2.2 采收时间对玫瑰茄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2.3 采收时间对玫瑰茄单宁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8)人体营养需求多目标分析与农产品个性化智能推荐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营养推荐方法 |
1.2.2 优化推荐算法 |
1.2.3 基于粒子群的多目标优化算法 |
1.2.4 深度学习在推荐算法中的应用 |
1.2.5 基于营养分析的农产品推荐算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农产品营养成份分析与人体营养需求多目标优化模型 |
2.1 农产品营养成份分析 |
2.1.1 农产品分类 |
2.1.2 农产品营养成份 |
2.1.3 人体所需营养均衡 |
2.2 人体营养需求及其相关特征的研究 |
2.2.1 人体营养需求 |
2.2.2 人体特征与农产品选择的关系 |
2.2.3 用户特征 |
2.2.4 用户特征选择 |
2.2.5 量化用户特征 |
2.3 人体营养需求与多目标优化理论及模型构建 |
2.3.1 非线性多目标优化 |
2.3.2 多目标优化理论 |
2.3.3 能量平衡目标函数 |
2.3.4 蛋白质平衡目标函数 |
2.3.5 其他营养素平衡目标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粒子群的人体营养需求多目标优化算法 |
3.1 基于粒子群的多目标优化理论的形式化 |
3.1.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3.1.2 MOPSO算法的关键要素 |
3.1.3 MOPSO应用在营养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粒子群的多线程人体营养需求多目标优化算法设计 |
3.2.1 参数设置 |
3.2.2 算法步骤 |
3.3 算法的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 |
3.3.1 算法实验数据与数据处理 |
3.3.2 实验示例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农产品个性化智能推荐算法 |
4.1 农产品个性化订单智能推荐算法的需求分析 |
4.2 CNN卷积神经网络的智能化理论 |
4.2.1 输入层 |
4.2.2 卷积层 |
4.2.3 输出层 |
4.3 粒子群多目标优化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订单智能推荐架构 |
4.4 农产品个性化订单智能推荐算法设计 |
4.4.1 训练网络 |
4.4.2 农产品组合偏好倾向策略 |
4.4.3 算法流程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实验示例 |
4.5.2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个性化智能推荐算法在原生态农产品智能订产平台的应用 |
5.1. 原生态农产品智能订产平台概述 |
5.2. 系统设计 |
5.2.1. 平台主要功能模块 |
5.2.1.1 总体架构说明 |
5.2.1.2 系统订产总体流程 |
5.2.1.3 系统主要程序流程 |
5.2.2. 平台数据库设计 |
5.3. 原生态农产品智能订产平台开发环境 |
5.3.1. 系统运行环境说明 |
5.4. 原生态农产品智能订产平台实现 |
5.4.1. 农产品营养分析 |
5.4.2. 农产品智能推荐 |
5.4.3. 算法的应用与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透射光谱的马铃薯内部品质在线检测系统开发与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快速无损检测技术 |
1.2.2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化学计量学方法 |
1.2.3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果蔬内部品质在线无损检测仪器 |
1.2.4 马铃薯内部品质无损检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铃薯内部品质在线检测系统 |
2.1 分级线 |
2.1.1 上料装置 |
2.1.2 输送装置 |
2.1.3 分级装置 |
2.1.4 电控系统 |
2.2 检测装置硬件开发 |
2.2.1 核心部件选型 |
2.2.2 光路设计 |
2.2.3 与分级线配套协同 |
2.3 检测软件开发 |
2.3.1 功能设计 |
2.3.2 界面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联合变量筛选方法的马铃薯成分定量研究 |
3.1 变量选择方法 |
3.1.1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 |
3.1.2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
3.1.3 连续投影法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本及参比值检测 |
3.2.2 光谱测量 |
3.2.3 模型建立及评价 |
3.3 预处理优选 |
3.4 单一变量筛选方法 |
3.4.1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 |
3.4.2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
3.4.3 连续投影法 |
3.4.4 单一变量筛选方法比较 |
3.5 联合变量筛选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量谱的马铃薯黑心病定性研究 |
4.1 基于能量谱的定性分析方法 |
4.1.1 归一化峰面积判别法 |
4.1.2 归一化峰值判别法 |
4.1.3 归一化峰值差值判别法 |
4.1.4 双波长相关系数法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制备与样本集划分 |
4.2.2 光谱采集 |
4.2.3 模型建立及评价 |
4.3 黑心薯光谱特征分析 |
4.4 基于吸光度谱的联合变量筛选模型 |
4.5 基于能量谱的判别模型 |
4.5.1 归一化峰面积线性判别模型 |
4.5.2 归一化峰值线性判别模型 |
4.5.3 归一化峰值差值线性判别模型 |
4.5.4 双波长相关系数法线性判别模型 |
4.5.5 基于能量谱不同判别模型效果对比 |
4.6 基于能量谱与吸光度谱的判别模型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铃薯内部品质在线检测系统优化与试验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本获取与制备 |
5.1.2 参比值检测 |
5.1.3 光学性能测试 |
5.1.4 样品在线测试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检测模块光学性能测试 |
5.2.2 在线检测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团队背景 |
1.2 问题界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界定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难点、重点及拟解决的办法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
2.1.1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文献数量分析 |
2.1.2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
2.1.3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与研究机构分析 |
2.1.4 农产品流通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5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演化路径分析 |
2.1.6 研究启示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网络舆情衍生规律研究 |
2.2.2 大数据与舆情治理研究范畴 |
2.2.3 农业生产效率 |
2.2.4 城乡福祉差距 |
2.2.5 农村电商 |
2.2.6 数字乡村战略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分析 |
3.1 农产品流通体系外部宏观环境供需两端现状分析 |
3.2 农业生产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2.3 主要结论 |
3.3 城乡消费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结果分析 |
3.3.3 主要结论 |
3.4 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价值导向概念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与组织体系创新研究 |
4.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五维模型分析 |
4.2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
4.3 我国农村电商治理对策:机制、模式、路径 |
4.4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农村电商模式迭代创新的实证研究 |
4.4.1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4.4.2 案例分析 |
4.4.3 研究发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创新研究 |
5.1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
5.1.1 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意义 |
5.1.2 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积极因素 |
5.2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关键问题分析 |
5.3 科学构建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
5.3.1 总体空间布局构建 |
5.3.2 详细建设方案设计 |
5.4 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运营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 |
6.1 两个舆论场的提出 |
6.2 两个舆论场新平衡背景下农产品安全治理困境分析 |
6.3 新媒体环境下关键节点代表人士识别与治理研究 |
6.3.1 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以江西为例 |
6.3.2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
6.3.3 基于新媒体舆情治理策略 |
6.4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 |
7.1 现状简述 |
7.2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要素分析 |
7.3 基于实际调研确定流位流率系 |
7.4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7.5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反基模以及反馈环分析 |
7.6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系统反基模分析 |
7.6.1 公司销售额与其它因素的相互制约发展基模 |
7.6.2 客户数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增强关系 |
7.6.3 农产品供给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制约关系 |
7.6.4 投资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增强关系 |
7.7 系统设计部分 |
7.7.1 系统分析 |
7.7.2 系统设计 |
7.7.3 关键技术 |
7.7.4 系统实现和运营效果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农产品营养成分的计算机优化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楂微波干燥过程中品质监测与工艺优化研究[D]. 何方健. 江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优化的苹果鲜度特征快速识别技术研究[D]. 刘云刚. 中北大学, 2021(09)
- [3]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节能试验与优化[D]. 王教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考虑网点分区的乳品冷链配送路径问题研究[D]. 陈俊. 东华大学, 2021(01)
- [5]大/小麦不同时期割青麦苗产量与品质特征及应用价值评析[D]. 郑国利. 扬州大学, 2021
- [6]基于加工适应性的豆面面条配方优化及品质研究[D]. 丁忠.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9)
- [7]采收时间对玫瑰茄萼片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J]. 侯文焕,赵艳红,廖小芳,唐兴富,李初英. 核农学报, 2020(11)
- [8]人体营养需求多目标分析与农产品个性化智能推荐算法研究[D]. 潘秋霞.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3)
- [9]基于透射光谱的马铃薯内部品质在线检测系统开发与实验分析[D]. 韩亚芬.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20
- [10]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D]. 金恩焘.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