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健:关注生活现在时(论文文献综述)
张银玲[1](2021)在《吴嘉纪叙事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以诗歌叙说时政、反映社会现实成为诗坛总的风气,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吴嘉纪作为清初泰州遗民诗群中成就最大的一位,其叙事诗创作既可以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透视遗民群体的心灵侧面,也能表现其狷介高洁的人格精神及独特的艺术风貌。吴嘉纪于明亡后,绝意进取,终生苦吟,坚守着“以诗振世”与“以遗民志传”的精神信念,将个体的悲欢与时代的苦痛融入其叙事诗创作之中,展开了遗民苦痛的心史。吴嘉纪叙事诗内容丰富,包含民生世态、亡国追忆、悼亲哀友、生活纪事等内容,其叙事诗中大量描绘泰州盐场区域的民生疾苦诗篇具有重要的“诗史”价值。吴嘉纪的叙事诗不仅思想价值高,而且具有丰富的艺术内蕴。通过分析吴嘉纪叙事诗的叙事性,即全知、限知的叙事视角,“以情动人”的人物形象生成路径,顺叙、倒叙、预叙相结合的叙事时间形态,典型化、片断式的叙事空间,能够进一步把握诗人对诗歌中人物与事件的诗化处理形式。吴嘉纪的诗风评价多以孤寒冷畏为主,但洪亮吉评价吴嘉纪诗有“姜桂之气”,就此论点出发,从“冷貌热肠”的姜桂之性、“老辣严畏”的姜桂之气、“自然真朴”的姜桂之貌三个方面入手,把握吴嘉纪叙事诗独特的审美效果。吴嘉纪叙事诗的师法渊源主要承自杜甫,在叙事诗精神上师法杜甫叙事诗的“风雅”精神与“诗史”品格;在叙事诗艺术上则师法其“即事名篇”的创作倾向、写实化的题材处理形式、曲折跌宕的叙事结构与沉郁醇厚的情感基调。通过探究吴嘉纪对杜甫叙事诗精神与艺术层面的接受,把握吴嘉纪叙事诗最核心的师法渊源,从中亦能透视清初叙事诗对杜诗接受的一种形态。
李艳红[2](2020)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不是”在现代汉语中高频出现,存在多种使用情况。本文首先对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该不是”的存在形式进行判定,然后选择高频使用的语气副词“该不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它的成词过程和机制,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考察,最后将其与相关结构词“莫不是”“别不是”“怕不是”放在同一平面进一步对比分析,以求客观掌握其个性特征。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并且从语气副词的研究和“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研究两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概况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为本文“该不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考察的方向。第二部分是对“该不是”的性质进行判定。该部分主要依据杨爱娇(2005)有关三音节词和三音节短语区分的标准对现代汉语中“该不是”的几种存在形式进行判定,并且对不同性质的“该不是”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确定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的表揣测义的语气副词“该不是”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是表揣测义的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历时成词探究。该部分通过检索并分析“该不是”的相关语料,梳理了可能性的成词路径,并解释说明促使其形成的动因机制。第四部分是表揣测义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共时分析。该部分利用三平面理论从共时的角度对“该不是”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论述,较全面分析了其使用情况。第五部分是表揣测义语气副词“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莫不是”“别不是”和“怕不是”的对比考察。该部分主要从语义特征、主语人称的搭配、时态选择、表达倾向、篇章衔接功能几方面分析了四个词的异同点,有利于完善我们对“该不是”个性特征的认知,同时也使我们对表揣测义的语气副词“X不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第六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反思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丁存越[3](2019)在《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递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是现代汉语动词在体范畴的实现差异及其背后的语义动因,重点研究了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和短时体这四种体中的动词语义递差。基于事件语义学与事件结构理论,吸收了 Croft(2012)提出的动词体貌语义特征二维分析框架思想,本文提取出十五组动词语义特征变量:[±起始][±终结][±持续][±反复][±增量][±方向][±可逆][±瞬间][±固有][±静态][±结果][±生命][±可控][±自主][±位移],并进行了量化统计与定性分析,提出并验证了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语义递差假设,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不仅分别构建了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和短时体的动词实现模型,而且构建了动词体范畴实现的总模型。本文认为,研究动词的体实现问题首先要回归到动词语义本身,动词语义与句法形式之间存在层阶关系,即递差,这种表现为梯级形式的差异性主要来自于动词语义的差异,是不同语义特征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章就是基于对动词语义的时间与状态的二维分解,综合事件进程与事件参与者两个方面,提取了与动词事件相关的十五组语义特征变量,并进一步明确了具有较高解释力度的六个影响动词体实现的公因子:控制、过程、变化、界限、事态、路径。第二、三、四、五章分别研究了动词在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和短时体中的实现情况,并分别构建了持续体动词递差:暂时状态动词<有向渐变动词<无向反复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完成体动词递差:非过程性实现动词<延续变化动词<可变反复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经历体动词递差:可反复无变动词<非反复变化动词<可变反复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短时体动词递差:可反复实现动词<实现性可延续动词<变化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研究发现,不同体范畴的动词递差表现异中有同,六个公因子下的十五组语义特征变量在不同体、不同层阶的运作表现为此消彼长或同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动词语义特征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体现了不同体范畴之间的联系性,回答了学界以往关于不同体所表达意义的一些争议性问题。同时,本文还分别构建了动词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短时体实现模型,为预测动词的体实现情况提供了可量化的依据。基于不同体范畴的动词递差体现出的差异性联系,本文的第六章构拟了一个整体性的现代汉语动词体实现预测模型,并搭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递差:一次性状态动词<可延性实现动词<可延性变化动词<可变性反复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该递差不但显示了从非体实现动词到体实现动词的层阶变化,还显示了非体实现动词内部以及体实现动词内部的从核心到边缘的层阶变化,解释了现代汉语动词语义与体形式表征之间的规律与例外问题。比较发现,大部分动词的体貌语义特征具有模糊性,在句法实现上表现为能够同时进入两种及以上的体范畴,体现了动词语义句法表征的灵活运作机制。本文最后一个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概括了体范畴动词递差假设的来源及验证思路与方法,并归纳了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研究发现:首先体的研究需要内部与外部视角的结合;其次各语义特征变量在体实现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持续]特征是持续体最显着的特征,[+终结]特征是完成体和短时体最显着的特征,[+可逆]特征是经历体最显着的特征;再次现代汉语体动词递差与西欧语言体动词递差存在明显差异。文章同时也特别指出,动词体范畴递差的运动轨迹以及句法、语境等的影响可作为未来深入研究的内容。
姜威[4](2019)在《大江健三郎《持续之志》(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本报告以大江健三郎的随笔集《持续之志》的第五部作为翻译材料,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翻译报告。大江健三郎别具一格地通过明治文学家的角度剖析了明治维新,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观察,表达出自己对于维新百年后日本社会现状的认识。明治时代出现了一大批着名的明治文学家,如夏目漱石、二叶亭四迷等。今年正好是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将日本明治维新再度展示在人们面前,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其中所得到的认识是如今的中国在发展中所必须认识到的。并且,《持续之志》作为大江健三郎的其中一部随笔,自然也包含着他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对其的翻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江健三郎的叙事艺术,并提升我们对于大江文学的认识。本次翻译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包括翻译任务来源、文本简述以及项目意义;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详细描述了翻译的过程;第三部分为翻译的案例分析,译者从译文中找出实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探索出翻译规律,提升翻译能力;第四部分为翻译实践总结,译者总结了经验,并阐述了对今后翻译工作的展望。
冯立华[5](2018)在《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将大江健三郎的小说与同时期的随笔、演讲结合,将一部作品与同主题的系列作品相结合,将单篇作品放置于作品系列之中,对构成的系列小说做整体探讨,进而对大江的文学世界进行整体的梳理和研究。尽管在半个多世纪里,大江文学的主题、作品风格不断变化,其创作道路还是有迹可寻的。根据其创作风格与主题特点及文学道路上的转变等方面,本论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大江的创作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并按照时间顺序对其文学进行解读、辨识。第一期从1950年代的《奇妙的工作》到1960年代前半《个人的体验》为止,可以认为是存在主义占主流的阶段;大江文学经历了迷茫到新生的转变,是将西方的存在主义东方化、本土化的过程;第二期从1960年代后半到1970年代末期的《同时代的游戏》,是大江文学关照个人危机与人类危机的阶段;第三期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空翻》为止,大江文学走出70年代的低谷,其主题关注的是人类全体的死与再生问题;第四期为新世纪的文学,大江将目光从关注全体人类转为个人内心的恢复,重整旗鼓,继续前行。根据这四个时期的划分,论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存在的焦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存在主义主题的短篇小说《死者的奢华》和《他人之足》为中心进行探讨。初期的短篇表现了存在主义的两个侧面:“徒劳的外部世界”和“幸福的内面”。第二部分是大江笔下的日本战败图景。关于日本战败,他表现出了两个视点,其一是以少年的视角描写战争末期少年的日常生活,如《饲育》、《拔芽击仔》、《意外之哑然》系列,另一个视角是以战后数年的大学生视角描写战后被占领状态下的生活,如《人羊》、《先跳后看》、《战斗的今日》等构成的系列。笔者认为大江是从战争的残酷波及到少年、构成了残酷的成人仪式的视角表现他的战争观的。第三部分主要以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和《个人的体验》为中心进行论述。从文学表现“性的人”、“政治的人”的踯躅,到回归现实的抉择,经历了从迷茫到新生的过程,成功地将西方“自由选择”、主张“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与东方的“正视现实、顺应社会”、“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理念融合,人的存在与客观现实达成了统一,大江文学找到了新的出路。论文的第二章研究大江第二期的文学创作。第二期的创作延续了第一期作品的死亡主题,那种对死亡的恐惧与憧憬,随着现实生活中残疾长子的出生和共同生活,转变为探寻如何在疯狂中生活下去的关于自我拯救和全体人类救济的更广阔的人文关怀。笔者将这一时期大江的创作概括为“唤醒危险意识”,危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国家主义与天皇制对包括作者在内的民众的吸引与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在政治的层面发挥作用,更主要的是已经扎根于精神层面,可以说大江以自身为示范,表现的正是这一点。这个主题一直吸引着他,从初期的《17岁》和《政治少年之死》等作品,一直到这一时期的《父亲呵,你要去向何方?》、《请告诉我们在疯狂中生活下去之路》、《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以及《月男》。本文以《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为中心详细进行了解读。其二,是威胁全体人类生存的核武器及环境恶化,表现这个主题的作品有《核时代的隐遁者》、《濒死鲸鱼的代理人》、《洪水涌上我灵魂》、《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等,在这里以《洪水涌上我灵魂》为中心探讨大江有关这方面的创作,同时将大江的另一巅峰作品《同时代的游戏》作为大江为人类开出的一份药方放在这部分讨论。尽管《同时代的游戏》不太被评论家认同,但不可否认其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创作的主题方面都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作品。第三章主要讨论1980、1990年代的作品世界。进入1980年代的大江文学继续关照人类的拯救,不过在创作手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1980年代初期又回到了他所擅长的短篇小说创作,采用将若干个短篇构成一个系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主题的方法。这种创作方法获得了成功。小说创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多主题的《同时代的游戏》分解化、单一化和重组。《如何杀树》所收的八篇中、短篇小说分解了《同时代的游戏》的重要情节,再次确认了《同时代的游戏》未能清楚表述的主题;《M╱T与森林不可思议的故事》则将《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构成和叙述方法单一化,使得《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结构更加清晰。大江小说的叙述者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第一人称叙述的转折点作品《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后,第三人称叙述开始登上舞台,互文的方法也开始于这个时期,女性逐渐成为小说的重心。进入1990年代,大江的两部作品《燃烧的绿树》与《空翻》主要围绕新兴宗教的问题展开,在这两部作品里大江以“没有信仰者的祈祷”为主线,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人们内部精神的空虚,以及边缘人物因为得不到社会关照进而从新兴宗教中寻求治疗的社会问题。在这一章里笔者以点带面,从“雨树”的暗喻、与残疾儿共生、灵魂的救赎视角考察了大江如何通过文学关照全体人类。第四章研究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大江进入文学创作的“后期”,创作视角从对全体人类的关照转回到个人内心的恢复,然后继续前行。这些“后期工作”大都以与作家自身重叠、名为长江古义人的老作家为叙述者,基本上以社会发生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作家身边的故事,重新表达自己的思考。本章共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的解读,第一部分以《奇怪的二人配》三部曲为中心,探讨从个人内心的恢复到老人继续“愚行”的过程;第二部分归结为如何继续诉说希望,《两百年的孩子》是继《治疗塔》之后的另一部具有科幻性质的小说,作品以崭新的视角将从暴力中解救人类的希望赋予孩子,至于《水死》则是将国家主义的暴力推演到了极致来呈现,在绝望中展现了永不放弃的女性形象,在“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里,面对自然和人为的对人类生存的双重威胁,叙述者古义人没有屈服,实现了“回心”,以更大的希望照亮了前行的黑暗壁垒,实现了超越。论文结论认为大江文学是在绝望中永不放弃为个人、为社会、为人类追寻希望的过程。
刘辉[6](2018)在《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以上海市中小学英语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竞争、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和加深,国与国之间的依存性与日俱增,各个国家将教育改革与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各国开始重新审视本国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审慎思考本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飞速发展,重视语言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大背景,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的执行现状和执行效果进行调查,深入探究影响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四个研究问题,包括:(1)上海市外语教育政策文本链的衔接性如何?(2)基层执行者视角下,上海市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现状如何?(3)哪些因素影响了外语教育政策的执行?上述因素是如何影响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的?(4)基于上述因素,如何构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执行路径?根据研究问题,分别对本研究所采用的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文本分析法、历史逻辑分析法和个案法等对研究问题进行探究,通过问卷、访谈和文本材料等数据的三角验证,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凝练本研究的结论。从现状研究发现,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外语教育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外语教育政策链条运行顺畅,上位政策对于下位政策具有统领作用,体现出较强的政策效力和良好的政策衔接性,但是政策话语较为抽象,可操作性较弱。外语教育政策执行机构设置合理、并能够根据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及时的调整,执行机构责权范围明确,执行机构所开展的政策活动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要务,政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但是执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与基层执行者教师间的沟通有待加强。外语教育政策执行者自身的专业素养较高,如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政策素养、教育理念等,同时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外语教育政策“落地创生”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丰富,但也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上海市正在全力将上海打造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此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为上海市外语教育政策的执行营造并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依据问卷所收集的数据分析表明,影响政策执行者教师执行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资源和政策环境四个因子,按照影响的大小排序分别是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资源、政策和政策环境,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因子模型达到了较好的拟合度。由此可知,以上四个因素对于执行者教师执行外语教育政策具有正面促进作用。继而,通过对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的分析,笔者从政策、执行机构、执行资源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政策执行路径。本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缘起、研究目的、核心概念、研究意义、研究路径、论文框架以及论文的整体结构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语言教育政策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历程,探讨了国内外“外语教育政策(语言教育政策)”、“外语教育政策执行(语言教育政策执行)”两个核心概念相关文献综述,总结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第三章为理论基础,厘清核心概念“语言教育政策”和“语言教育政策执行”,并从政策体系、政策执行模式入手,分析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四章为研究设计。首先,本章以第三章厘定的核心概念框架为基础,划分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阶段,结合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和教育政策执行的特点,厘定本研究语言教育政策执行分析框架;其次,详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第五章为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链衔接性分析,回顾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背景,介绍和分析政策链上的政策文本内容,剖析政策效力和政策链的衔接性,客观评价政策链发展状态。第六章为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现状调查结果与讨论,围绕上海市初级中学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现状和影响因素两大主要问题对调查问卷、访谈和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七章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政策执行路径建构,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资源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探讨对教师执行外语教育政策的影响,结合以上因素间的互动关系,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政策执行路径;第八章为结论,总结和回顾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结论,阐述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杜康睿[7](2016)在《论《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的“森林意识”》文中研究指明大江健三郎是日本继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自幼生活在森林山村中的孩子,大江健三郎对于森林自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在他将近六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森林”一直是他不可缺少的创作元素,也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同时他的作品中也一直存在着一种创作意识——“森林意识”。《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在这部“集知识、热情、野心、态度于一炉,深刻地挖掘了乱世之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小说中,大江运用了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将过去与现在、城市与乡村、现实与虚构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森林”的涵义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同时“森林意识”也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在这部作品中定型。在《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森林”化身为避难的场所,接纳了来自城市、身心俱疲的蜜三郎一家,让他们在故乡这个森林村庄中治愈疗伤,抚慰心灵;作为心灵的救赎之地,这个森林村庄让一家人找到了自己的“根”,并用自己的方法找回了“自我认同感”;成为重获新生之地,让“鹰四”以自己的方式达到永生,让蜜三郎夫妇找到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朋友重拾新生活的希望;变身为与主流文化对抗的阵地,守住文化的多样、丰富与开放。在这部作品中,“森林意识”开始被赋予拯救现代社会的力量。
殷房[8](2016)在《川端康成掌上小说的叙事艺术》文中认为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日本着名小说家,新感觉派代表人物,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巧妙地将日本文学传统之美与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技巧结合起来,表现人的内心痛苦和悲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征。川端文学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中显示出独特价值。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引言、正文、结语,其中正文分为四章。引言部分包括川端康成及掌上小说简介、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主要术语“掌上小说”释义。笔者发现,川端文学的整体研究已经较为全面和深入,但针对其掌上小说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缺乏以叙事学理论对其叙事艺术的深入研究。因而本文试图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以川端康成掌上小说作品为分析对象,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语言四个方面考察这部分作品所运用的独特叙事手法及其展现的叙事艺术特色,旨在了解川端早期创作的独特性。第一章论述了川端康成掌上小说叙事视角的转换性。川端康成的掌上小说主要运用了非聚焦型视角和内聚焦型视角。首先,非聚焦型视角的运用发挥了观察和反映人物瞬时心理状态、暴露叙事者态度和叙述行为的作用。其次,作品通过两性内聚焦型视角的互相审视,表达了对于爱情、婚恋以及战争等问题的思考。叙事视角的转换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直接引语的运用和叙事人称的转变实现叙事者外视角和人物内视角的转换,对叙事者的视角进行限制,以淡化故事的现实性。其二,叙事视角在作品中不同人物之间实现转换,灵活地传达了故事的内容。第二章论述了川端康成掌上小说叙事结构的开放性。一方面,故事缺乏鲜明的情节、故事发展没有逻辑、故事结局不明确,这使得文本结构呈现出一种“非完整”状态,作品表现出朦胧性和多义性特征。另一方面,作品在表层叙事中插入日记、小说、书信等叙述形式以及梦境、幻觉等内容,与表层叙事构成了双层平列式的叙述结构。第三章论述了川端康成掌上小说叙事时间的非线性。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灵活运用逆时序与非时序叙述的手法切断传统的线性叙事、等述及省略等手法使作品形成变化不一的叙事节奏、独特的叙事空间割置并淡化了线性的度量时间。第四章论述了川端康成掌上小说叙事语言的诗性。主要包括抒情性、音乐性和哲理性三个方面。具体来说,语言的抒情性既表现在人物语言的直接抒情,也表现在语言显示出明朗、忧郁和感伤的情调;语言的音乐性表现在拟声词和整齐短促的句式显示的韵律感、排比和反复修辞增强的节奏感、回环手法带来的回旋感;语言的哲理性既体现在为哲理故事和用语的引用,也体现为象征和隐喻手法的使用。结语部分论述了川端康成掌上小说叙事艺术的现代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践行新感觉派创作方法,用语新异,使用象征手法,注重描写瞬间的感觉。第二,运用元小说叙事手法,小说中的叙事者常常直接交代创作过程,暴露叙述技巧,其目的是强调故事的真实性,加强作者的权威,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第三,注重揭示人的潜意识状态,尤其关注婚恋中的两性心理状态,表现出强烈的内倾性。第四,描写了许多非现实的和超现实的内容,拓宽了文学反映生活的领域。
韩静[9](2014)在《大江健三郎的晚年风格:重写》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探讨大江《空翻》(1999)以后小说的创作风格:重写。在大江的晚年作品及在各地的演讲中,反复提到“重写”这个单词。所谓重写,就是将一直以来显而易见的东西彻底破坏,再构筑成全新的内容。本文所说的后现代主义,并不等同于解构主义,虽然解构主义这个方法常被后现代主义所用。大江解构了自身,又重新构筑。本论文针对大江晚年的数部小说作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重写的动机、重写的对象、重写的诗学手段、重写的目的,详实、系统地论述“重写”这个大江晚年的创作风格。第一章“重写的动机”分为四部分:罗兰·巴特的影响、老境和崩溃、寻找历史的真相、锤炼与解构。作为促成大江形成“解构-重写”的巨大动机,罗兰·巴特的影响是外因,晚年思想上的崩溃则是自身的内因。另外对历史真相的追究、对锤炼和解构的执着,也是其性格和内心深层次的动机。第二章重写的对象,从自身的作品、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展开。其中,第一部分对自身作品的重写,尤其是大江文学主题的解构和变迁予以了重点论述。这些主题的变化主要包括四点:即中心-边缘结构的演变、从圆满型结尾到悲剧型结束、教育主题的凸显、暴力与破坏主题的提出。第二部分则从作品与历史、作品与现实两个方面展开。第三章指出了大江晚年重写的诗学方法,将其分为四部分展开:狂欢化、文体的综合、“道化”的理论、互文性。第一节“狂欢化”这一部分又分为如下几点展开:反中心反传统、人物的对话、共时性、两极对立和解构。第二节“文体的综合——戏剧、电影方法的导入”论述大江通过这些艺术方法导入小说的形式,达到了新的文体的综合,进行了广义上的“重写”。第三节“‘道化’的理论”,论述了大江受到山口昌男trickster理论的影响,以及其小说中游戏的装置。第四节“互文性”,从和大江自己作品的互文性、和他人作品的互文和戏仿两方面论述。第四章论述了大江重写的目的,即明确方向性;这个方向性就是与灵魂的对话。自《空翻》开始,大江便开始关注灵魂和精神的建设。《愁容童子》中,主人公古义人带着儿子光,和罗兹一起回到故乡的目的就是带着方向性,去探求人在步入老境时所面临的生死的问题。而大江晚年与灵魂的对话,则通过以下三节展开:灵魂和宗教、女性和灵魂、生死观。第一节从大江“没有信仰的祈祷”和“民俗宗教”两方面讨论灵魂和宗教的问题;第二节“女性和灵魂”论述了大江笔下的两类和灵魂相关的女性形象;第三节则分四点探讨了大江的生死观,包括其“向死而生”的态度,“死亡和再生”的主题,友人之死的影响,殉死的主题。最后一章补充介绍对其反对的声音,客观全面地进行论证。论文最后得出结论: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大江的晚年风格——重写,并从重写的动机、对象、诗学手段、目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角度看,大江晚年“重写”所表达的文化拒斥和文化批判构成了其晚年风格——解构和重建。受到萨义德的影响,老年作家重读、破坏自己的作品、破坏历史和神话,重新写成具有方向性的东西。将阅读活动转化为创造活动,从重新阅读到重新书写,这就是大江的创作方法。大江对于各种理论的接受和运用,在让其文体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评价,甚至有人认为大江像追星族一般。不过大江的晚年文学,对于困境中的日本文学具有创新意义。除了其文学造诣之外,其社会影响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大江晚年的作品,是和灵魂的对话。晚年的大江是在继承其前期写作风格的基础上,又采用跨文体的策略,通过破坏和重写,来达到人生终点的升华。
许彩云[10](2014)在《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 ——基于文本数据分析的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认为话语结构是行为结构在语言层面的投射;特定言语行为意图与特定言语行为条件构成特定言语行为类型,每个言语行为类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话语模式。言语行为类型的话语模式就是语体。从而在理论上构建语体的生成过程。本研究立足于语言的使用,注重语体间整体的异同,运用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从三个维度(功能类型、传媒手段、人际方式)对指令性语体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分析每一个维度上的语体特征,以及这些语体特征要求的语言要素和语言要素间的组配关系,并运用定量统计、对比等方法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全方位统计来进行检验和修正,并加以解释。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尝试探索了描写一种语体类型研究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绪论。本章提出研究的问题,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并对研究对象语体、指令性语体的概念进行扼要阐释,介绍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基本观点以及研究方法等作简要说明。第二章为国内外语体研究综述。指令性语体是语体的下位类,语体的概念、研究方法决定了指令性语体的研究。本章对国外当代语体研究进行了四个视角的梳理,对国内语体研究的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述评,指出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或尚需完善的理论假设,确定本文研究的方向:寻找语体特征,研究语体特征对语言使用情况的影响,同时进行相关语体统计,试图找出语体特征与语言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是语体的理论建构,理论上构建了语体的生成过程。简要概括为:不同的行事意图造成不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言语行为类型。每个言语行为类型都有一个话语模式。话语模式是言语行为的构成成分在话语中的体现,各类言语行为话语模式由各类言语行为行事意图和完成该意图的必备要素构成。这个话语模式就是语体。语体是由特定的行为主体、行为目的、行为方式、行为效果以及时空环境所构成的动态系统。由此,推论出——语体行为要素决定语体的构成成分,语体构成成分分解出语体的多维特征,语体特征的综合作用决定语体的语言变异,而语体的语言变异只呈现在每一个语体的具体文本之中。第四章,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分析出完成指令性言语行为所要求的行为方式以及完成指令性言语行为所需的行为方式在语言上的表现。第五章,以典型的指令性语体文本《宪法》与典型的报告语体文本《政府工作报告》为例统计分析其语体成分及语言变异。之所以选择汉语指令体的《宪法》与报告体的《政府工作报告》来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可以归入公文类,相对客观。通过汉语中这两种不同语体的文本间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出汉语不同语体的组配关系。第五章是对第三、四章的理论进行语料验证。第六章,是第三、四章语体理论的教学运用。用本文中论述的语体理论指导汉语言文秘专业的指令性语体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第七章,结语。总结全文的研究,归纳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本文对汉语指令性语体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研究观点的创新。本课题用多维特征来控制语体,突破了以往的语体分类法,给语体分析找到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为语体和语法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局面。(2)研究体系的创新。试图找到语体的构成机制。语体是个复杂系统,通过特征的组配关系来控制语言变异,这种变异是成格局的。语体是不同语言要素按特定方式进行组配的结果。人们使用语言时都会感受到它的制约,需要遵循其规则。对语体规则的掌握水平,会直接影响文本写作能力。(3)研究范式的创新。试图提供描写一种语体类型的范式:以指令性语体为研究样本,从语体的功能层到语言层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解释的关系出发,展示对一种语体类型进行描写的工作方式,展示如何揭示特定语体构成要素的程序。另外,力图描写典型的指令性语体文本《宪法》,可以说是语体研究的语篇范式展示,力图呈现出它的成格局的面貌,揭示它的构成“菜单”。(4)研究应用的尝试。我国的语体教学主要运用于外语写作和对外汉语教学,在母语教学中运用不足。我们提出将语体理论充分地应用于母语教学的中高级阶段(中学、大学、研究生),本文设计了大学阶段的汉语言文秘专业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尝试。本文对汉语指令性语体的研究具有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一方面,世界语言具有共通的基础,语言的使用具有普遍的意义,那么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话语模式也就具有普遍适用性,进而,语体研究也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所以,本研究丰富了语体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本研究提出的语体分析框架,为汉语语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汉语语体研究尽上了绵薄之力。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将为社会各行业在撰写该行业指令性文本时提供指导意见;为本族人和外族人提供指令性语体的撰写规则;也可以为指令性语体的写作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另外,本研究也试图为计算机自动识别语体类型和生成特定语体文本提供规则。
二、江健:关注生活现在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健:关注生活现在时(论文提纲范文)
(1)吴嘉纪叙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吴嘉纪的生平与遗民心态的阶段性转变 |
第一节 吴嘉纪的生平 |
一、隐居东淘时期 |
二、受招扬州时期 |
三、返归东淘时期 |
第二节 遗民心态的阶段性转变 |
一、以遗民志传——“他日无惭高士传” |
二、以诗振世——“大雅久荒芜,斯人起林薄” |
第二章 吴嘉纪叙事诗的内容 |
一、民生世态 |
二、亡国追忆 |
三、悼亲哀友 |
四、生活纪事 |
第三章 吴嘉纪叙事诗的叙事性 |
第一节 全知、限知的叙事视角 |
第二节 “以情动人”的人物形象生成路径 |
第三节 顺叙、倒叙、预叙相结合的叙事时间形态 |
第四节 典型化、片断式的叙事空间 |
第四章 吴嘉纪叙事诗的“姜桂气”风格论 |
第一节 姜桂之性:冷貌热肠 |
第二节 姜桂之味:老辣严畏 |
一、辛辣严畏的讽刺性 |
二、老练浑成的境界 |
第三节 姜桂之貌:自然真朴 |
第五章 吴嘉纪叙事诗的师法渊源——以杜甫叙事诗为中心 |
第一节 “伪体应见裁,风雅良在兹”:吴嘉纪对杜甫叙事诗创作精神的接受 |
第二节 吴嘉纪对杜甫叙事诗艺术的接受 |
一、“即事名篇”的创作倾向 |
二、写实化的题材处理形式 |
三、曲折跌宕的叙事结构 |
四、沉郁醇厚的情感基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语气副词的研究 |
(一)语气副词的归属 |
(二)语气副词的次类划分 |
(三)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与语用研究 |
(四)语气副词的历时研究 |
二、“该不是”及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研究 |
(一)“该不是”的研究 |
(二)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该不是”的性质及归类 |
第一节 “该不是1”的判定 |
第二节 “该不是2”的判定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该不是”的形成分析 |
第一节 表揣测义的“该”与“不是” |
一、“该”的语法化及其揣测义的形成 |
二、“不是”的语法化及其揣测义的形成 |
第二节 “该不是”的固化路径及动因机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该不是”的共时考察 |
第一节 “该不是”的句法分析 |
一、句法位置 |
(一)位于句首 |
(二)位于句中 |
(三)单独使用 |
二、与其他词的共现情况 |
(一)与能愿动词共现 |
(二)与句末语气词共现 |
(三)与叹词共现 |
(四)与副词共现 |
三、句类选择 |
(一)用于陈述句 |
(二)用于疑问句 |
(三)用于感叹句 |
第二节 “该不是”的语义分析 |
一、语义特征 |
(一)言者指向性 |
(二)揣测性 |
(三)不确定性 |
二、语义背景 |
(一)模式1:A+该不是B+C |
(二)模式2:A+该不是B |
(三)模式3:A+该不是+(C) |
(四)模式4:该不是B+C |
(五)模式5:该不是B |
三、语义辖域 |
第三节 “该不是”的语用分析 |
一、主观揣度功能 |
二、突出焦点功能 |
三、委婉表达功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对比考察 |
第一节 “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历时对比 |
一、形成过程 |
(一)“莫不是”的成词过程 |
(二)“别不是”的成词过程 |
(三)“怕不是”的成词过程 |
二、形成机制 |
(一)“莫不是”的成词机制 |
(二)“别不是”的成词机制 |
(三)“怕不是”的成词机制 |
第二节 “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共时对比 |
一、语义对比分析 |
二、句法对比分析 |
(一)主语人称搭配 |
(二)时态选择 |
三、语用对比分析 |
(一)表达倾向 |
(二)篇章衔接功能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递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价 |
0.2.1 语言中的递差现象研究 |
0.2.2 体范畴的界定与划分研究 |
0.2.3 动词体貌语义分类研究 |
0.2.4 述评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思路及语料来源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思路 |
0.4.3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动词语义与事件结构 |
1.1 事件与动词语义分析 |
1.1.1 关于事件 |
1.1.2 事件与传统动词语义分析 |
1.1.3 事件语义 |
1.2 基于事件进程的动词分解 |
1.2.1 简单事件动词分解 |
1.2.2 复杂事件动词分解 |
1.2.3 事件的动词二维分解 |
1.3 基于事件参与者的动词语义分析 |
1.4 汉语体范畴动词语义递差模型假设 |
1.4.1 Sorace的体助词选择动词递差 |
1.4.2 汉语体范畴的动词语义递差假设 |
1.5 语义特征变量的解释度分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持续体的动词递差 |
2.1 持续体的界定 |
2.2 持续体语义的争论焦点 |
2.2.1 静态与动态 |
2.2.2 持续与非持续 |
2.3 持续体动词语义统计结果 |
2.3.1 动词持续体实现的基本情况 |
2.3.2 影响持续体实现的动词语义特征 |
2.3.3 动词持续体实现回归模型 |
2.4 持续体实现中的动词语义特征表现 |
2.5 持续体动词递差 |
2.5.1 暂时状态动词 |
2.5.2 有向渐变动词 |
2.5.3 无向反复动词 |
2.5.4 过程性实现动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完成体的动词递差 |
3.1 完成体的界定 |
3.2 完成体语义的争论焦点 |
3.2.1 “了”的完成与实现 |
3.2.2 动词的有界与无界 |
3.3 完成体动词语义统计结果 |
3.3.1 动词完成体实现的基本情况 |
3.3.2 影响完成体实现的动词语义特征 |
3.3.3 动词完成体实现回归模型 |
3.4 完成体实现中的动词语义特征表现 |
3.5 完成体动词递差 |
3.5.1 非过程性实现动词 |
3.5.2 延续变化动词 |
3.5.3 可变反复动词 |
3.5.4 过程性实现动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经历体的动词递差 |
4.1 经历体的界定 |
4.2 经历体语义的争论焦点 |
4.2.1 “过”的同一性 |
4.2.2 “过”的终结性与延续性 |
4.3 经历体动词语义统计结果 |
4.3.1 动词经历体实现的基本情况 |
4.3.2 影响经历体实现的动词语义特征 |
4.3.3 动词经历体实现回归模型 |
4.4 经历体实现中的动词语义特征表现 |
4.5 经历体动词递差 |
4.5.1 可反复无变动词 |
4.5.2 非反复变化动词 |
4.5.3 可变反复动词 |
4.5.4 过程性实现动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短时体的动词递差 |
5.1 短时体的界定 |
5.2 短时体语义的争论焦点 |
5.2.1 “VV”式的时体意义与动量意义 |
5.2.2 “VV”式的终结与持续 |
5.3 短时体动词语义统计结果 |
5.3.1 动词短时体实现的基本情况 |
5.3.2 影响短时体实现的动词语义特征 |
5.3.3 动词短时体实现回归模型 |
5.4 短时体实现中的动词语义特征表现 |
5.5 短时体动词递差 |
5.5.1 可反复实现动词 |
5.5.2 实现性可延续动词 |
5.5.3 变化动词 |
5.5.4 过程性实现动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递差 |
6.1 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语义统计结果 |
6.1.1 动词在体范畴实现的基本情况 |
6.1.2 影响体实现的动词语义特征 |
6.1.3 动词体实现回归模型 |
6.2 体实现中的动词语义特征表现 |
6.3 体范畴动词递差 |
6.3.1 一次性状态动词 |
6.3.2 可延性实现动词 |
6.3.3 可延性变化动词 |
6.3.4 可变性反复动词 |
6.3.5 过程性实现动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大江健三郎《持续之志》(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要旨 |
摘要 |
日语原文 |
汉语译文 |
翻译报告 |
1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来源 |
1.2 翻译文本简述 |
1.3 翻译项目意义 |
2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收集相关资料 |
2.1.2 作家简介 |
2.2 翻译初稿的分析和修改 |
2.2.1 充分阅读原文 |
2.2.2 选择合适的翻译理论 |
2.2.3 翻译技巧分析 |
2.3 翻译终稿的分析和修改 |
2.3.1 修改润色 |
2.3.2 确定终稿 |
3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译意、译形 |
3.2 句子语序的调整 |
3.3 标点符号的处理 |
3.4 恰当的词语选择 |
3.5 初译语法错误的修正 |
3.6 明治时期日语的翻译 |
4 翻译总结 |
参考文献 |
(5)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存在的焦虑 |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监禁主题 |
一、徒劳的外部世界??《死者的奢华》 |
二、幸福的内部世界??《他人之足》 |
第二节 “战后派”文学的洗礼??《饲育》与《人羊》 |
一、关于战争文学的两个视点 |
二、残酷的“成人仪式” |
第三节 迷茫与新生 |
一、软弱的“性的人”??《我们的时代》系列 |
二、回归现实与突破困境??《个人的体验》 |
第二章 唤醒危险意识 |
第一节 有关天皇伦理的思考??《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系列 |
一、“父亲”形象的复原 |
二、绝对天皇伦理的相对化 |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 |
一、“核”威胁下的“终末论”??《洪水涌上我灵魂》 |
二、边缘与中心的对立??《同时代的游戏》 |
第三章 对人类全体的关照 |
第一节 关于“雨树”的暗喻??《倾听“雨树”的女人们》 |
一、“雨树”暗喻的提起 |
二、“雨树”暗喻的多义性 |
第二节 与残疾儿共生 |
一、集大成的《醒来吧,新人》 |
二、家庭根据地的建设??《静静的生活》 |
第三节 “死与再生”主题的再建 |
一、存在的超越:《被河马咬了》 |
二、灵魂救赎的变奏:《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与《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 |
三、与宗教的亲密接触:《燃烧的绿树》和《空翻》 |
第四章 新世纪的再出发 |
第一节 个人内心的恢复 |
一、易碎的人:面向死亡之生死观的《被偷换的孩子》 |
二、回归与新生:暗喻的《愁容童子》 |
三、超越恢复的界限:老人“愚行”的《别了,我的书!》 |
第二节 诉说希望 |
一、活在“当下”:神力“少年”根底的《二百年的孩子》 |
二、揭露真相的《水死》 |
三、叙述者的“回心”:“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以上海市中小学英语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核心概念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路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教育政策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综述 |
2.1.2 国外研究综述 |
2.2 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综述 |
2.2.1 概述 |
2.2.2 研究主题 |
2.3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相关概念 |
3.1.1 对于政策概念的理解 |
3.1.2 对于教育政策概念的理解 |
3.1.3 对于语言政策概念的理解 |
3.1.4 对于语言教育政策概念的理解 |
3.2 关于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概念 |
3.2.1 对于政策执行概念的理解 |
3.2.2 对于教育政策执行概念的理解 |
3.2.3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概念的工作定义 |
3.3 政策体系构成 |
3.4 政策执行模式 |
3.4.1 过程模式 |
3.4.2 互动模式 |
3.4.3 循环模式 |
3.4.4 博弈模式 |
3.4.5 系统模式 |
3.4.6 综合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阶段划分 |
4.2 本研究政策执行分析框架构建 |
4.2.1 过程模式 |
4.2.2 系统模式 |
4.2.3 综合模式 |
4.2.4 本研究政策执行分析框架 |
4.3 研究对象 |
4.3.1 政策 |
4.3.2 政策执行者 |
4.4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4.4.1 研究问题 |
4.4.2 研究方法 |
4.5 研究过程 |
4.5.1 数据收集工具与实施过程 |
4.5.2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链分析 |
5.1 政策背景分析 |
5.1.1 科教兴国战略 |
5.1.2 人才强国战略 |
5.2 政策文本链及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
5.2.1 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分析 |
5.2.2 上海市基础教育政策分析 |
5.2.3 上海市基础教育外语教育政策分析 |
5.3《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政策链衔接性分析 |
5.3.1 指导思想 |
5.3.2. 课程理念 |
5.3.3 课程目标 |
5.3.4 课程结构 |
5.3.5 课程标准编制 |
5.3.6 教材建设 |
5.3.7 课程实施 |
5.3.8 课程评价 |
5.3.9 课程管理 |
5.3.10 课程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现状调查结果与讨论 |
6.1 调查问卷数据描述性分析 |
6.2 访谈内容提要 |
6.2.1 教师A访谈内容提要 |
6.2.2 教师B访谈内容提要 |
6.3 书面资料介绍与分析 |
6.3.1 校本课标简介 |
6.3.2 校本课标写作部分的制定过程 |
6.3.3 上海市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标准的比较 |
6.4 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现状 |
6.4.1 政策执行效果 |
6.4.2 执行者的执行意识和执行行为 |
6.4.3 执行机构 |
6.4.4 执行活动 |
6.4.5 执行资源 |
6.5 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现状小结 |
6.6 影响外语教育政策执行因素推测性分析 |
6.6.1 问卷量表的维度说明 |
6.6.2 量表的结构效度分析 |
6.6.3 问卷量表的内在信度检验 |
6.6.4 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6.6.5 影响因素间的回归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政策执行路径 |
7.1 影响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的因素讨论 |
7.1.1 政策本身 |
7.1.2 政策执行机构 |
7.1.3 政策执行者 |
7.1.4 政策执行活动 |
7.1.5 政策执行资源和政策环境 |
7.2 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政策执行路径 |
7.2.1 合理制定与修订政策内容,加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
7.2.2 政策执行机构从管理走向治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
7.2.3 加强政策执行的监测和评价 |
7.2.4 提升政策执行者的专业素养 |
7.2.5 优化政策执行资源配置和政策执行环境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发现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 研究展望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现状的调查问卷(第一稿) |
上海市外语课程改革现状调查问卷(终稿) |
访谈提纲 |
补充访谈提纲 |
(7)论《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的“森林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2章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创作 |
2.1 存在主义对大江文学的影响 |
2.2 战争阴影对大江文学的影响 |
2.3“森林意识”对大江文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创作背景 |
3.1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创作契机 |
3.2 主人公蜜三郎与大江健三郎的相似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森林”的象征意义 |
4.1 森林——避难的场所 |
4.2 森林——心灵的救赎之地 |
4.3 森林——重获新生之地 |
4.4 森林——与主流文化对立的根据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川端康成掌上小说的叙事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整体研究现状 |
(二) 掌上小说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主要术语释义 |
第一章 叙事视角的转换性 |
第一节 非聚焦型视角的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
一、反映人物瞬时心理状态 |
二、暴露故事隐秘及叙述行为 |
第二节 两性内聚焦型视角的“看与被看”模式 |
一、男性视角的运用 |
二、女性视角的运用 |
第三节 叙事视角的转换及其作用 |
一、叙事者外视角与人物内视角之间的转换及其作用 |
二、人物内视角之间的转换及其作用 |
第二章 叙事结构的开放性 |
第一节 非完整性故事结构 |
一、故事缺乏明确的情节 |
二、故事缺乏逻辑性 |
三、故事结局不确定 |
第二节 双层平列式叙述结构 |
一、表层叙述中插入其它叙述形式 |
二、现实与虚幻的双层叙事 |
第三章 叙事时间的非线性 |
第一节 逆时序与非时序的灵活运用 |
一、“现在——过去——现在”的逆时序 |
二、梦境与现实结合的非时序 |
第二节 变化不一的叙事节奏 |
一、等述状态下的对话描写 |
二、省略情节的性暗示特征 |
第三节 叙事空间对时间的割置与淡化 |
第四章 叙事语言的诗性 |
第一节 语言的抒情性 |
一、人物语言的直接抒情 |
二、明朗、忧郁和感伤的情调 |
第二节 语言的音乐性 |
一、拟声词及整齐短句的使用显示语言的韵律感 |
二、排比、反复修辞增加语言的节奏感 |
三、回环手法带来语言的回旋感 |
第三节 语言的哲理性 |
一、哲理性故事和用语 |
二、象征和隐喻手法 |
结语:川端康成掌上小说叙事艺术的现代性 |
一、践行新感觉派的创作原则和方法 |
二、使用元小说叙事手法 |
三、揭示人的潜意识心理 |
四、叙述非现实和超现实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9)大江健三郎的晚年风格:重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重写的动机 |
第一节 “重读”的概念——罗兰·巴特的影响 |
第二节 老境与崩溃 |
(一) 萨义德《晚年的风格》 |
(二) 灾难与崩溃 |
1 灾难危机 |
2 核问题 |
第三节 寻找历史的真相 |
(一) 历史的真相 |
(二) 剧场型真实和小说型真实 |
(三) 《水死》的时代精神 |
第四节 锤炼与解构 |
第五节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重写的对象 |
第一节 自身的作品 |
(一) 对自身作品的重写 |
(二) 文体的改变 |
(三) 文学主题的演变 |
1 中心-边缘结构的解体 |
2 从圆满型结尾到悲剧性结尾 |
3 教育主题的凸显 |
4 暴力与破坏主题 |
第二节 历史和现实世界 |
(一) 对历史的重新审视 |
(二) 小说和现实的隐喻关系 |
第三节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重写的诗学手段 |
第一节 狂欢化 |
(一) 反中心、反传统 |
(二) 人物的对话 |
(三) 共时性 |
(四) 两极对立和解构 |
第二节 文体的综合——戏剧、电影方法的导入 |
(一) 电影化 |
(二) 戏剧化 |
(三) 其他艺术形式 |
第三节 “道化”的理论 |
(一) 山口昌男的“道化”理论 |
(二) 游戏的装置 |
第四节 互文性 |
(一) 和大江自己作品的互文性 |
(二) 和他人作品的互文和戏仿 |
第五节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重写的目的 |
第一节 灵魂和宗教 |
(一) 没有信仰的祈祷 |
(二) 民俗宗教 |
1 民俗宗教的概念 |
2 民俗家对大江的影响 |
3 大江小说中的民俗宗教 |
第二节 女性和灵魂 |
(一) 庇护者 |
(二) 苦难的母亲形象 |
第三节 生死观 |
(一) 衰老的临近——向死而生 |
(二) 死亡和再生 |
(三) 友人之死 |
(四) 殉死 |
第四节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批判的声音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 ——基于文本数据分析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问题与研究范围 |
1.3 研究所采用的理论 |
1.3.1 言语行为理论 |
1.3.2 原型理论 |
1.3.3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 |
1.3.4 语类结构潜势理论 |
1.4 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语料选择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1.4.5 语料选择 |
1.5 全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语体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语体研究 |
2.1.1 修辞模式 |
2.1.2 语域模式 |
2.1.3 话语模式 |
2.1.4 体裁模式 |
2.2 国内语体研究 |
2.2.1 文章学 |
2.2.2 修辞学 |
2.2.3 语法学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言语行为与语体 |
3.1 言语行为的构成 |
3.1.1 行为发出者的意图 |
3.1.2 言语行为的制约条件 |
3.2 言语行为类型 |
3.2.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类型 |
3.2.2 塞尔的言语行为类型 |
3.3 言语行为类型与语体的关系 |
3.4 语体 |
3.4.1 语体的定义 |
3.4.2 语体的构成准则 |
3.5 语体功能动因导致语言变异 |
3.5.1 语体本体的构成假设 |
3.5.2 语体功能动因导致的语言变异 |
3.6 语体类型的确定 |
3.7 语体结构潜势与语篇结构 |
3.7.1 语体结构潜势 |
3.7.2 语体语篇结构 |
第四章 指令性言语行为与指令性语体 |
4.1 指令性言语行为 |
4.2 指令性语体 |
4.3 指令性语体的下位类型 |
4.4 指令性语体的功能动因与语言变异 |
4.4.1 完成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功能动因 |
4.4.2 指令性语体的语言变异 |
4.5 指令性语体的语体结构潜势 |
4.5.1 指令性言语行为基本结构 |
4.5.2 指令性言语行为原型 |
4.5.3 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外围结构 |
4.5.4 指令性言语行为策略与其原型变体 |
4.6 指令性语体的语篇结构 |
第五章 从《宪法》、《2013政府工作报告》看指令体与报告体 |
5.1 《宪法》的语体特征与语言要素统计分析 |
5.1.1 语料来源、分词处理、词性确定的依据 |
5.1.2 词类、标点符号的统计、平均句长以及高频词的统计 |
5.1.3 规定性指令语体的语体成分及其语体特征 |
5.2 《2013政府工作报告》的语体特征与语言要素统计分析 |
5.2.1 语料来源、分词处理、词性确定的依据 |
5.2.2 词类、标点符号的统计、平均句长和高频词的统计 |
5.2.3 报告类语体的语体成分及其语体特征 |
5.3 《宪法》与《2013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分析比较 |
5.3.1 词类的使用情况 |
5.3.2 词语的使用情况 |
5.3.3 词汇密度 |
5.3.4 高频词 |
5.3.5 主题词 |
5.3.6 标点符号的使用 |
5.3.7 句长 |
5.3.8 行事意图 |
5.3.9 术语使用情况 |
5.3.10 缩略词使用情况 |
5.3.11 行文的视角不同 |
5.3.12 话语功能类型产生的语体特征 |
5.3.13 中动句 |
5.3.14 类指句 |
5.3.15 修辞格的使用情况 |
5.3.16 解释句 |
第六章 汉语指令性语体的应用文(文秘专业)写作教学 |
6.1 语体教学综述 |
6.2 语体教学 |
6.3 以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模式 |
6.4 汉语指令性语体及其应用文 |
6.5 汉语指令性语体的应用文(文秘专业)写作教学——以“通知”的写作教学为例 |
6.5.1 指令性通知语体的语体特征与语言变异 |
6.5.2 指令性通知语体对指令性语体结构潜势的选择 |
6.5.3 指令性通知语体文本化语篇格式 |
6.5.4 “通知”的基本结构和外围结构 |
6.5.5 通知言语行为策略及其原型变体 |
6.5.6 指令性通知的语言特征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四、江健:关注生活现在时(论文参考文献)
- [1]吴嘉纪叙事诗研究[D]. 张银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多维研究[D]. 李艳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递差研究[D]. 丁存越.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1)
- [4]大江健三郎《持续之志》(节选)翻译报告[D]. 姜威. 河南大学, 2019(01)
- [5]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D]. 冯立华. 吉林大学, 2018(12)
- [6]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以上海市中小学英语教育为例[D]. 刘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03)
- [7]论《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的“森林意识”[D]. 杜康睿.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3)
- [8]川端康成掌上小说的叙事艺术[D]. 殷房.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大江健三郎的晚年风格:重写[D]. 韩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10]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 ——基于文本数据分析的方法[D]. 许彩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