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

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

一、西部开发中城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孟宝[1](2020)在《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及开发利用的优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亟需解决的战略任务。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和绿色开发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基础保障。四川省宜宾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典型的沿江节点城市。近年来,金沙江水电能源资源开发、高铁经济带动、港口辐射效应和四川南向开发重要枢纽门户等复合优势成为宜宾市发展的新动力,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了其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识别、开发冲突及优化思路分析,助推其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新格局的形成,创新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利用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和现状问题为牵引,通过对宜宾市国土空间自然地理要素和已有发展要素的评析,结合历史时期空间开发的格局与功能特征,明晰国土空间演变的趋势和驱动力特征。结合现状功能评析及分类,开发利用冲突测度与分类等,在全方位解析空间功能现状的基础上,以标定功能和优化目标为基础和导向,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最后,在解析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域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多目标权衡两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的思路。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7个时间点30 m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发现28年间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演变基本特征表现如下:宜宾市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区、增扩区在市域中部,且沿江两侧分布特征显着;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市域中部和北部,以沿岷江、长江两侧的平坝、低丘区最为集中;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市域西部屏山县、南部中低山区的兴文县、长宁县、珙县、筠连县等。从海拔梯度来看,坡度2~8°之间、15°以上;海拔236~600 m范围是空间变化的剧烈区;水平向上来看,宜宾市国土空间以沿长江为轴线,沿江两侧10 km范围是空间用地类型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通过开发历史梳理,宜宾市空间开发经历了由萌芽状态→外力驱动为主→内生动力显现→内外动力共同推动的演进过程;而空间功能特征从原始性模糊性→区外需求依附性→不稳定性→功能重构→内外功能趋向稳定。2000年以前宜宾市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围绕农业和初级工矿业发展的特征;而在2000年以后,其空间开发则转向围绕城市和工业园区的基本开发格局。(2)利用熵值法对宜宾市185个乡镇三生功能现状评价得出: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显着区约占20%,非显着区的约占80%,即反映为一定的二八定律现象,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宜宾市乡镇功能分为:城镇生活-工业生产优势区(12%)、城镇生活-乡村生活优势区(8%)、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功能产品供给优势区(29%)、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优势区(20%)、生态服务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优势区(31%)等5个功能区类型,并对每类功能区类型的占比、分布和类型特征等进行了分析。(3)基于上限思维、结构思维和底线思维,从现实际开发强度与理论可开发强度比较、景观生态指数冲突测度、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对比三个方面对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冲突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开发强度引起的冲突诱因主要有地形限制型、城市密集型和自然保护区型3种类型;从景观生态冲突指数来看,宜宾市1990、2000、2010和2018年4个时期的空间冲突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6、0.53、0.52和0.51,随时间演进冲突程度呈降低趋势;通过开发现状和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叠加,把乡镇分为城镇冲突为主、农业冲突为主和生态冲突为主3种类型。基于上述三种冲突的乡镇分级分区,设定判别条件(27种),对三类冲突进行空间叠加后得到的20种组合冲突情况,根据宜宾市乡镇综合冲突类型及归并,将185个乡镇划分为8类冲突。(4)通过设定假设条件,根据理论和实践依据,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的框架结构模式。核心内涵在于注重基本功能界定的前提下,在国土空间基本管控单元范围内弱化功能分区,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管控指标的分解,确定某空间基础单元的框架结构,打破单一主体功能执行的约束和管控区、线延伸影响下的发展活力受限,鼓励确定空间在限定条件下自主优化。根据提出的模式,选择城镇化为主的沙坪街道和农业生产、生活空间为主的僰王山镇为案例区,采用框架结构模式对其理论可开发空间范围和开发强度阈值进行识别,并根据其发展现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框架结构模式提出具体的优化思路。(5)通过梳理宜宾市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空间规划层面要尽快依托“双评价”的结果,以沿江0~10 km范围为重点区,在划定城市外围开发边界的同时,划定城市内部的沿江压缩边界,按具体的地势和城市功能区的辐射等,对开发强度做梯度分级;确定点状和线状的生态廊道,恰当分割城市生活区和产业区。在空间管治层面,要在5~10年的时间尺度内对乡镇空间功能和冲突进行重新评价,依据不同的功能界定和冲突表现制定不同的空间管治策略;同时要发挥框架结构模式约束下基本空间管控单元优化的自下而上推动传导机制;在控制性优化和政策性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挥自主性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要做好对产业园区规划和运营的管理;探索南部山区转型发展的综合模式;注重生态空间经济效益的发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及划定永久农村地区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基于乡镇尺度的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解析与要素关联分析;尝试国土空间冲突性测度与分析的综合视角;空间优化中自上而下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功能自主寻优的综合考虑。论文研究的不足受限于数据的全面性、标准化和空间基础单元的不确定,空间功能解析及评价的科学性还待提升;框架结构模式下降尺度的管控指标分解还有待深入分析等。整体而言,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宜宾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提供了部分研究支撑,也对长江经济带上游沿江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及优化开发在方法和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通过对乡镇尺度的研究及创新尝试,丰富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周鹏[2](2020)在《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已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问题。2018年为解决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重叠、开发无序、生态破坏等问题,由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其中“三区三线”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管制的核心。中国作为山地大国,山区人地关系复杂,地域差异显着,国土空间功能高度复合,是国家生态红线的主控区域。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又是国家贫困区和生态脆弱区高度重叠区域,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发展期。但长期以来,受自然本底的制约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影响,导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索和建立山区国土空间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本研究按照“研究框架-实证研究”的逻辑思路,构建了太行山区国土空间研究框架、揭示了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诊断了国土空间冲突,实现了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提出了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以期为建立适合山区特点的国土空间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5年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差异显着,城镇空间集聚于各市行政中心,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山麓和盆地,生态空间分布在高海拔山区。35年间,随着城镇空间显着扩张,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大量减少。国土空间类型面积的变化在地形上以海拔1000 m和坡度15°为阈值,阈值以下城镇空间随地形上升逐渐减少,农业空间逐渐增加,阈值以上生态空间增幅最显着,其在地貌上表现为台地、平原以及中、高起伏山地变幅最大。(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表明,国土空间格局演变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国家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性决定条件,交通区位是重要驱动力,社会经济是主要驱动力,国家政策是外在驱动力。具体表现为生态空间转农业空间主要受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驱动;农业空间转生态空间主要受地形复杂度和交通区位较差的胁迫,以及城镇化吸引力的拉动,农业空间转城镇空间主要受人口集聚规模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影响;国家政策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促使生态空间扩张。(3)通过国土空间冲突区诊断发现,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表现为空间结构不合理,冲突强度地域差异明显,其在主体功能区上表现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国土空间利用功能的冲突表现为部分城镇人口收缩,水土资源不平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低,植被受人为破坏存在潜在风险。(4)采用改进邻域权重的F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太行山区在自然增长、城镇化发展、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国土空间格局。随后通过叠加“双评价”结果对多情景下的国土空间冲突区进行调整,使得优化后的国土空间格局在景观指数方面更加紧凑、完整。上述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情景能更好的实现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是国土空间最佳优化方案。(5)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的提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地系统中“人-水-地”要素的组合与匹配,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保障原则,分别从优势功能区引导、加强重点城镇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5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王嘉啓[3](2020)在《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小城镇发展的重视和关注,针对小城镇空间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在逐渐加强,特别是对于众多资源型小城镇而言,其发展面临着资源、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部分城镇空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疏解和收缩。因此,对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形态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而改善城镇空间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镇乌兰木伦镇作为研究对象,其在自然环境、地理区位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并在1980—2018年的时间跨度内对该镇演变的过程特征及影响动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发展建议。本文主要依照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构建了具体的研究框架和文章结构。首先,本文对研究时期内六个典型年份的城镇形态进行了描绘、测算和分析,并得出了典型年份城镇形态的基本特征。基于研究数据和所得结果,进而通过对各典型年份之间城镇形态的基本结构、布局规模、紧凑水平、边界分维以及城镇内部功能空间等方面进行横向对比之后得到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的若干特征。结合相关分析且进一步总结归纳得出了该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横向刚性、纵向弹性”、“多核带动、多点增长”以及“契合地貌、干越渐强”三项基本规律;其次,本文还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各项动因对城镇形态演变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效果将其划分为基础、驱动和其它三类,并对各项动因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性归纳。同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三类动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存在着一定的转化波动特点,结合其转化过程进而对各项动因与城镇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剖析并得出“随动”、“平衡”与“分化”三种作用机制;最后,系统总结了乌兰木伦城镇形态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也将乌兰木伦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不足与改善建议进行了适当讨论以此作为研究的补充。

张亚飞[4](2020)在《存量规划视角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带来耕地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城市内部协调性的威胁和挑战,国家层面逐步出台相应的城市扩张管控政策建议。自然资源部组建成立之后,于2019年5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就国土空间规划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等提出指导性建议,部分地区已做出响应性的尝试与探索,但政策措施与技术方法均仍需进一步完善。重庆市渝北区是两江新区的产业核心区,近年来城镇化建设迅速推进、城市用地快速扩张,2009-2017年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了66.91%,但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出现一些低效用地,且因区内地形限制导致可新增开发的国土空间有限,影响后期发展;伴随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快速变化,渝北区大量耕地被占用开发,2009-2017年耕地规模减少16.18%,粮食生产和生态安全同时面临威胁和挑战。目前,科学划定渝北区城镇开发边界,并配以相应的管控措施,已成为引导渝北区城市良性发展,控制城市无序扩张趋势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按照定格局、定总量、定边界的思路进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其中在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总量计算中考虑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构建了存量盘活与增量预测相结合的规模预测方法。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渝北区现有控制城市扩张的各类空间规划成果的差异、优缺点和管控适用性,指出重新构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体系的必要性;其次,基于公共服务设施POI数据测算城市蔓延度,分析了渝北区未来城市的基本格局与扩张的能力和方向,并对研究区进行了片区划分,为后期土地利用分区模拟做准备;再次,结合马尔科夫模型、存量识别和其他规划指标的综合分析,对渝北区各片区存量土地规模和现有发展规律下2035年土地利用规模总量进行测算;最后,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规合一方法得到的双评价结果输入经过精度验证的FLUS-UGB模型,分区模拟预测了渝北区2035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并据此划定了城镇开发边界,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结论如下:(1)对渝北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现有空间管控规划成果的分析表明,渝北区城市快速扩张已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耕地规模快速下降,现有管控规划成果存在自身局限性,难以有效发挥引导管控作用。2009-2017年,渝北区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对土地利用类型与规模进行了显着的干扰,大量耕地被占用开发,期间耕地规模减少9608.75hm2,是变化最为显着的用地类型之一;渝北区现有空间管控规划成果之间存在空间形态完整性和管控精确性难以平衡的问题,且实际应用中难以适应复杂情况的灵活多变性。(2)对渝北区城市蔓延测度及未来发展格局研究发现,渝北区城市扩张趋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据此划分的空间分区能够有效反映城市扩张空间格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密度能够很好地反映城市蔓延热点分布情况,渝北区呈现中部老城核心区和南部三龙街道蔓延度最低,原北部新区、悦来街道等蔓延度适中,而城市外缘的工业园区所在镇街表现出高蔓延的情况;根据城市蔓延格局研究结合研究区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空间分区,划定了南部低蔓延区、中部高蔓延区和中蔓延区以及北部外围低速发展区。(3)对渝北区存量土地识别研究发现,存量土地规模较为可观且以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渝北区可用于二次开发利用的存量土地规模达1178.89hm2,其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394.28hm2,居住用地529.68hm2;存量土地主要布局于三龙街道西北部、两路老城区西南部和创新经济走廊中部核心区,是未来存量规划目标下主要的更新改造区域,而可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原北部新区和各工业园区内部、依托现有城镇建设用地向外扩张,该区域是未来新产业布局的主要空间区位。(4)对渝北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多规合一分析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模拟研究,据此划定了城镇开发边界41174.18hm2,结果综合了现有空间管控规划成果的优势又弥补了其局限性。渝北区城镇建设开发适宜性整体呈南部及产业园区最强、北部和东部农村地区较弱的趋势;各类保护性规划成果主要沿三山布局,据此划定限制转换区规模达86186.93 hm2;渝北区未来土地利用转移变化仍以耕地向城镇建设用地转移为主,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总规模41174.18hm2,其中城镇集中建设区38407.82hm2,城镇弹性发展区2766.36hm2;该成果综合了现有规划成果的优势,很好地保证了划定结果空间形态完整性和用途准确性。本研究结合多规合一方法和FLUS-UGB模型,通过土地利用分区模拟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且考虑到国内发展较快城市普遍存在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预测模拟中,提出存量土地识别与规模核减的方法,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合理适用且具有前瞻预见性,能够较好地指导和管控未来城市发展。

鱼晓惠[5](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张建霞[6](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从形成到成熟层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传统城镇体系为“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提出继续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于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传统的城镇体系由于其发展历史局限性,对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区域的重视不够,存在城乡二元发展问题,区域内城镇发展不平衡。本文从城镇发展新时代背景出发研究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策略,不仅有利于完善县域层面城镇体系演化研究和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还可以为县域城镇和乡村发展提供区域性的借鉴指导作用。本文以合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的研究,试图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不同地区的农村特征和城乡关系,对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作出回应,注重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体现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理论方面,着重分析了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因素,并解析了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重要发展条件阐释法,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发展基础概况及面临挑战,采用城市首位度、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分形模型等分析方法,解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结构现状,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特征和问题。并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中各城镇潜力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阳县的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和特色产业村。在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中突出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发展策略,对不同等级规模和职能的城镇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县城发展区划,促进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小城镇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将“三生”空间的发展融合到城镇体系的建设中,不断优化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规划策略。

林岩[7](2019)在《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在此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法定规划管控体系虽然在引导城镇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塑造人们喜闻乐见的城镇人居环境上仍有不足,其中,城市设计和“自下而上”城镇发展动力考虑的缺失是关键原因之一。本文以小城镇为研究客体,以“自下而上”的城镇形态和城市设计途径为研究主题,旨在回望历史、提炼精髓、转化创新,对既有城市设计方法形成有效补充和完善。本文以三种典型的小城镇类型为结构上的显性框架,以环境和需求为内容上的隐性线索,采用实地调研、推演分析、形态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研究了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表现形式、作用特点和实现方式。城镇的生长过程中几乎都包含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途径的影响,而当二者的介入程度不同时,城镇最终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因此,根据“自下而上”的作用力对城镇生长影响的强弱,便可区分出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三种典型的城镇类型,即形成研究“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基本框架。而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代表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基本特征,对应形成了本文案例分析的内容和维度。本文首先对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进行整体回顾,追溯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梳理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与“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由于规模较大的城市通常会更多受到“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影响和作用、“自下而上”的形态表征较为不明显,选择小城镇作为研究“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客体更加合适,其生长途径表现了“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特点。基于对陈炉古镇、考布里奇、新场古镇、达默小镇、刘店子、阿博莱伦等不同中欧案例的实地调研、观察体验、图解分析、归纳总结,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中欧城镇案例中的“自下而上”形态特征及其形成途径。自然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单纯状态下,“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并融合的过程;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按照内部群体需求自然产生的聚集逻辑和稳中有变的单元建设方式。层叠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城市设计途径干预的情况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积极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并与时局环境不断对话进行的有限改造;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利用公共转化形成的集群意志表达,和与特殊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情境构建。设计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以“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为主导,同时包容“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通过开发自然潜力并搭建城镇空间框架,使城镇环境按照人的构想生长起来,以实现对环境的驾驭;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城镇居民通过不断的行为活动,产生的场所定义和生活构建。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大致梳理出三种“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以需求适应环境、以需求修正环境、以需求驾驭环境。其中“以需求适应环境”以在特定环境中建立居住的适宜性、稳定性为主要目标;“以需求修正环境”是使用者根据需求变化对空间的轻微调整来建立更符合时宜的适应性;“以需求驾驭环境”关键在于以整体的视角去协调各种不同的因素,使多种“自下而上”的力量相互协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城镇发展是由一种模糊的途径——兼具“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特征的非典型的“弱自下而上”建设方式来推动的。最后,本文讨论了以设计师为主导的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通过“借鉴”、“代行”和“保留”,可以激活“弱自下而上”途径的作用。三种转化途径本身在设计的操作过程中是相互交叠、相互影响的,其中“借鉴”具有统领性的作用,其作用依据是历史,作用原则在于坚守城镇生长“不变”的规律;“代行”的作用依据是使用者的意愿,其作用原则在于取得对城镇内部居民有意义的“变化”;“保留”的作用依据是城镇内部的自发建设现象,其作用原则是将普通个体的作用直接纳入到城镇的设计与建设中。三种转化途径又可以根据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所具备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不同,有针对性的组合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城市设计应当重视“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并合理引导兼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重特征的“弱自下而上”途径来推动城镇建设。2、以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典型案例分析为基础,揭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小城镇中的表现形式。3、基于“借鉴”、“代行”和“保留”三种基本的转化途径,和针对不同城镇对象的分项策略组合,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当代的再生方式。站在当下城镇发展转型的节点上,“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吻合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实际要求。积极推行“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基础性解决途径之一;它不仅是小城镇发展中所需要的,也是多重尺度城市及乡村地区空间更新及发展建设中应着重考虑的一种城市设计途径。全文整体共计15万字,图表170余幅。

吕玉兰[8](2019)在《城镇化背景下中国能源消费问题的多尺度时空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过程,伴随着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镇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对建筑材料、化学、冶金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的需求;城镇化带来的生产集中和产业集聚,改变了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生活在城市的集中,导致通勤和出行的次数和距离增加、对物质和生活资料运输的增加,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对家电等设备的需求增加;当然城镇化过程伴随的经济规模扩张、技术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也影响对能源的需求。可见城镇化具有改变能源消费的内在动力机制,而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环境污染和气候变迁的成因之一。2014年,中国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表明中国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个要求就是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集约节约利用能源等资源,建设绿色城镇化。为建设能源节约和生态友好的新型城镇化,有必要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中国城镇化和能源消费的现状如何?中国城镇化是如何影响能源消费的,这一过程在空间上是如何传导的?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在中国各地区的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时空上是如何演化的?除了总量控制的目标外,能源效率也是中国能源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城镇化是否也对能源效率产生了影响?本文将对以上的问题从国家、省和城市三个空间尺度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生态现代化、城市环境变迁理论、紧凑城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消费者偏好理论和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分析了城镇化影响能源消费和效率的机制,建立了城镇化和能源之间关联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城镇化和能源消费的现状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中国的能源供给、能源消费、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对比,探究中国的城镇化和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考虑到地区经济关联、消费偏好的不可分割和共同能源政策等导致的能源空间溢出和空间集聚,使用空间模型识别了城镇化对总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和电力消费的影响在空间上的传导机制,然后通过带交互效应项的空间模型检验了城镇化和六大部门对能源消费的交互影响。不论在省级数据还是地级市数据上,能源消费的空间滞后项都是显着正向的,提示我们地区能源消费存在空间溢出现象,在考察城镇化改变能源消费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空间效应的存在,要充分利用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政府在节能减排上的合作、完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在地级市分地区的分析中,发现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这启发进一步检验在不同空间上城镇化的作用的演化。对六大部门的研究中发现城镇化过程中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抑制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受工业化影响,城镇化过程中第二产业的扩张共同促进了能源消费的增长。第三,通过地理时空加权模型分别对省级和地级市的能源消费演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城镇化增加能源消费的作用减弱,逐步呈现出负向或不显着的影响,这说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集聚效应得到发挥、节能和环保意识增强,而在空间上的影响大致呈现出一种阶梯状分布。在省级数据的研究中发现,地区生产总值的结果显示,在部分地区已经到达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曲线中下降的部分。对地级市的研究发现城市之间的时空差异更大,地区内部的各城市之间也不能实施一刀切的政策。第四,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发现,持续性效率占主导地位,数值分散且地区间差异大,由于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存在,生产中长期存在设备和技术水平低下问题,能源效率更多的受到系统性因素、管理和规制等的影响,这也与中国五年规划实施的能源政策比较一致,制定能源政策时更多的应该从长期效果出发,改善系统性因素,建立长期的节能目标和环境规制政策。而较高的短暂性效率水平说明非系统性因素对效率的影响不大,短期无效率行为被控制的相对比较好。城镇化对持续性和短暂性能源效率都存在负向的影响,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化过程中各部门的用能效率来实现节能。最后,从能源供给革命、地区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化政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化过程中节约能源的政策,并从消费侧出发,根据城镇化建设中各部门能源消费行为,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主要能耗部门提出了具体的节能措施和政策建议。

张绍稳[9](2019)在《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也积累和沉淀不少的矛盾和诟病,比如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粗放型城镇发展路线、城镇产业规划不合理等。近年来,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消除城乡二元体系,在此背景下,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区域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更加凸显,如何促进产业分工和资源优化利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应以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起点,搭建人口规模与产业的桥梁,以人口、产业的城镇或城镇群的空间集聚推动城镇体系的优化调整。基于此,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引用基于该理论框架下推导出来的产业、人口聚集的相关理论,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经济理论支撑。系统总结城镇体系产业发展与人口流动的空间集聚关系,形成以城镇群为主体,促进城镇体系的发展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同时,运输成本的降低能够直接刺激人口与产业的流动和集聚,而城镇体系中合理的空间布局首先应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然后,本文基于以上理论模型,以云南为例,重点从产业和人口两个方面来测算云南省的集聚现状和趋势,为云南省城镇体系构建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撑。接着运用齐普夫模型对云南省的城镇规模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也呈现逐渐集聚的趋势,即人口逐渐向大城市流动。最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口集聚是产业集聚的原因进行实证检验,从定量角度探究云南产业与人口集聚的规律,从“因产兴城”的角度,为科学确定云南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等级,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指导。最后,根据云南城镇发展的本底条件,结合断裂点划分方法,将云南省进行区域划分,划分为滇中城镇群、滇东南城镇群、滇东北城镇群、滇西城镇群、滇西南城镇群和滇西北城镇群六大城镇群。按照理论分析,培育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城镇产业一体化带动城镇化水平发展,以此促进城镇体系的发展。以这六大城镇群为载体,提出支撑城镇群发展的交通体系构建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促进产业、人口的空间集聚,带动周边城镇水平发展,优化云南省城镇空间布局,从而形成良好城镇化发展模式。

任一田[10](2019)在《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也是21世纪全球发展中国家重要的社会进程。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推行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开展着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与短缺、城镇盲目扩张、发展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亟须对我国现有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和建设水平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准确把脉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水平,科学的诊断出需要改善的方面,为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与发展路径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理论依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是世界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城镇化建设规模大、参与人口众多,城镇化建设过程将是长期的,我国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水平的提升必将对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对全球城镇化可持续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水平反映在建设的结果状态和过程效率两个维度,本研究从城镇化建设达到的状态水平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率表现两维视角认识和分析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水平,主要包含以下研究内容:1)从城镇化建设的状态水平与城镇化建设的效率表现两维视角界定了可持续城镇化建设的内涵;2)确立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镇化建设状态水平评价的模型,收集整理我国30省市2008-2015年间的实证数据,对我国30省市城镇化建设的状态水平进行实证评价;3)确立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方法,构建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的模型,收集计算我国30省市2008-2015年间的实证数据,对我国30省市城镇化建设的效率水平进行实证评价;4)构建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模型,应用我国30省市城镇化建设的状态评价结果和效率评价结果,根据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水平的内涵,对我国30省市进行类型甄别和深入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城镇化建设达到的状态水平是由经济发展状态、社会发展状态、资源环境状态三方面共同作用得到的。其中经济发展状态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就业、地方财政、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共同决定,社会发展状态由城镇人口、科教水平、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社会保障、城镇交通等方面共同决定,资源环境状态由水环境、废物处理、森林环境、绿地环境等方面共同决定。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率表现是由城镇化建设的投入与产出要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城镇化建设的投入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水资源、能源;城镇化建设的产出分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其中期望产出要素包括人口集聚、经济增长、城镇栖居、城镇生活水平、城镇绿化、城乡一体化,非期望产出要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水污染。3)根据在研究时间段内城镇化建设的状态水平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率表现,我国30省市可以被甄别为四种类型:(a)“优状态-高效率(G-H)”类型,共计有11个省市处于这一类型,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山东、海南、黑龙江,这一类型省市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最高;(b)“劣状态-高效率(P-H)”类型,共有6个省市位于这一类型,包括内蒙古、吉林、青海、宁夏、河北、甘肃,这一类型省市的城镇化建设虽然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效率水平,但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状态水平不高,需努力提升;(c)“优状态-低效率(G-L)”类型,位于这一类型的省市共计有3个,分别为陕西、江西、重庆,这一类型省市的城镇化建设效率表现相对较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展要素与发展资源的利用效率有一定提升空间;(d)“劣状态-低效率(P-L)”类型,这一类型省市共计有10个,包括湖北、新疆、湖南、广西、山西、四川、云南、河南、安徽、贵州,这一类型省市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表现相对最差,城镇化建设的状态水平与效率表现都亟待提升。4)处于不同类型的省市面临有不同的挑战,应该采取适宜自身发展背景的策略与措施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水平,本研究结合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针对性地提出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科学准确的理解和把脉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水平,为决策者制定针对性的提升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性的政策与措施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研究理论方法上,本研究突破了以往局限于从结果或过程的单一视角去分析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的传统研究范式,将单一视角的分析推延到两个视角结合的分析,从城镇化建设达到的状态结果水平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率表现两维视角分析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这一集成视角的方法能更全面准确的诊断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创新性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西部开发中城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开发中城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新格局亟待形成
        1.1.2 长江经济带“溯源延伸”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1.1.3 四川省持续南向开放战略需强化支点建设
    1.2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选题目的
        1.2.3 选题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1.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其开发冲突分析
        1.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模式与提升对策
    1.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1 长江上游沿江节点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权衡
        1.4.2 基于乡镇尺度三生空间功能优化的多要素匹配性
    1.5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和数据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空间与国土空间概念
        2.1.2 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理论
        2.1.4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1.5 国土空间“双评价”方法和理论
        2.1.6 空间管治理论
        2.1.7 系统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
        2.2.2 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2.2.3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及方法
        2.2.4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2.2.5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4 本研究的理论逻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空间开发基础要素与开发历史
    3.1 宜宾市区位
    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基础要素
        3.2.1 自然地理概况
        3.2.2 社会经济概况
        3.2.3 国土空间基础要素评析
    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历史
        3.3.1 明清时期
        3.3.2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3.3.3 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3.3.4 20世纪80年代—2010年
        3.3.5 2010年至今
    3.4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及功能特征演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1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4.1.1 三生空间及功能的划分
        4.1.2 三生空间与三区空间
    4.2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4.2.1 基本特征
        4.2.2 水平向特征
        4.2.3 垂直向特征
    4.3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数量结构与内部转移
        4.3.1 数量结构的变化
        4.3.2 内部相关转移
    4.4 宜宾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4.1 经济发展驱动
        4.4.2 宏观政策驱动
        4.4.3 三生空间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评价
    5.1 国土空间功能定位
    5.2 评价的依据
        5.2.1 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单元的尺度
        5.2.3 评价的方法
    5.3 评价的指标体系
        5.3.1 指标选择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分析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5.4.1 三生空间二级功能分类评价
        5.4.2 综合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5.4.3 不同乡镇三生空间评价聚类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冲突性分析
    6.1 空间冲突概念与测度
        6.1.1 空间冲突内涵
        6.1.2 空间冲突测度
    6.2 基于开发强度分析的冲突测度
        6.2.1 开发强度的界定
        6.2.2 开发强度的计算
        6.2.3 冲突性分析
        6.2.4 冲突区和冲突类型
    6.3 基于景观生态指数的冲突测度
        6.3.1 景观生态学指数冲突测度方法
        6.3.2 测度结果与冲突性分析
    6.4 用地现状与适宜性评价的冲突测度
        6.4.1 冲突测度
        6.4.2 冲突性分析
    6.5 乡镇空间冲突的综合分析
        6.5.1 综合冲突表达的判别条件设定
        6.5.2 不同空间冲突的类型与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框架结构模式的宜宾市国土空间优化分析
    7.1 国土空间标定功能
    7.2 优化导向与目标
    7.3 小尺度单元国土空间优化的框架结构模式
        7.3.1 模式提出假设及形象表达
        7.3.2 模式提出的依据
        7.3.3 模式内涵与构建
    7.4 基于沙坪街道的实证分析
        7.4.1 沙坪街道空间演变及利用现状
        7.4.2 框架约束的沙坪街道适宜开发区
        7.4.3 沙坪街道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分析
    7.5 基于僰王山镇的实证分析
        7.5.1 僰王山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7.5.2 框架约束的僰王山镇适宜开发区
        7.5.3 僰王山镇农业农村空间优化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优化分析
    8.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8.1.1 沿江中心城区岸带资源开发与长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8.1.2 市域南部山区资源开发主导的转型困境
        8.1.3 农业主导区特色种植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8.1.4 乡村生活空间品质亟待提升
        8.1.5 生态功能显着区生态空间综合效益考虑不够
    8.2 宜宾市域层面国土空间优化思考
        8.2.1 空间规划层面
        8.2.2 空间管制层面
        8.2.3 重点执行层面
    8.3 长江经济带上游流域尺度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的思考
        8.3.1 厘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8.3.2 弹性赋予和刚性管控相结合
        8.3.3 实施精准生态补偿
        8.3.4 流域间融合发展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9.2.1 研究特色
        9.2.2 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的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资源型缺水严重
        1.1.2 太行山区是国家贫困与生态脆弱重叠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挑战大
        1.1.3 太行山区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期,土地利用方式粗放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关键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主要理论
        2.1.1 相关概念辨析
        2.1.2 主要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土空间规划
        2.2.2 空间智能算法
        2.2.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2.3 文献评述
    2.4 研究框架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第4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1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1.1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
        4.1.2 国土空间格局水平变化特征
        4.1.3 国土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4.1.4 国土空间类型动态度空间关联
        4.1.5 国土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4.1.6 国土空间类型转换分析
    4.2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4.2.1 驱动因子选择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空间分异探测
        4.2.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空间异质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冲突诊断
    5.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
        5.1.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单要素评价
        5.1.2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
        5.1.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5.2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5.2.1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5.2.2 主体功能区冲突区特征
    5.3 国土空间功能问题表征与冲突诊断
        5.3.1 城镇人口变化特征
        5.3.2 水土资源平衡测度
        5.3.3 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5.3.4 植被变化的农户感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
    6.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目标与原则
        6.1.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
        6.1.2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
        6.1.3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6.2 多情景国土空间利用结构设置
        6.2.1 自然增长情景
        6.2.2 城镇化发展情景
        6.2.3 综合发展情景
    6.3 多情景国土空间布局模拟
        6.3.1 国土空间情景模拟的影响因子测度
        6.3.2 国土空间模拟参数设置与精度验证
        6.3.3 多情景模拟的国土空间格局
    6.4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6.4.1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6.4.2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6.4.3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结果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
    7.1 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框架
    7.2 优势功能区引导
    7.3 加强重点城镇建设
        7.3.1 合理配置建设用地
        7.3.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7.4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7.4.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4.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7.5 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7.5.1 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
        7.5.2 协调人口与耕地利用
    7.6 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7.6.1 分类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7.6.2 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性政策支撑
        7.6.3 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与能源利用模式
        7.6.4 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1.3 相关理论研究与综述
        1.3.1 关于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
        1.3.2 城镇空间演变理论的研究
        1.3.3 资源型城镇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
2 乌兰木伦镇概况及主要发展阶段
    2.1 乌兰木伦镇概况
        2.1.1 地理区位及交通
        2.1.2 自然条件及环境
        2.1.3 历史沿革及区划
        2.1.4 社会发展及人口
        2.1.5 社会经济及发展
    2.2 乌兰木伦镇主要发展阶段
        2.2.1 建矿前的农业生产阶段
        2.2.2 矿区初步建设形成阶段
        2.2.3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阶段
        2.2.4 地区产业及社会活力波动阶段
    2.3 本章小结
3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现状及演变历程
    3.1 城镇空间形态现状
        3.1.1 .形态的现状结构
        3.1.2 形态布局及规模
        3.1.3 形态的紧凑水平
        3.1.4 形态的边界分维
    3.2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3.2.1 农业经济下的自然演变(1980—1987年)
        3.2.2 资源初探中的蓄力待发(1987—1993年)
        3.2.3 能源开采后的急剧扩张(1993—2000年)
        3.2.4 稳定发展中的近域扩展(2000—2010年)
        3.2.5 经济波动后的整体收缩(2010—2018年)
    3.3 典型年份城镇空间形态特征
        3.3.1 1980年空间形态特征
        3.3.2 1987年空间形态特征
        3.3.3 1993年空间形态特征
        3.3.4 2000年空间形态特征
        3.3.5 2010年空间形态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规律
    4.1 城镇空间形态总体演变特征
        4.1.1 基本结构演变特征:组团网格—带状延展—网带混合
        4.1.2 扩展强度演变特征:缓慢扩展—较慢扩展—较快扩展—缓慢收缩
        4.1.3 扩展方位演变特征:纵向扩展—横向扩展—纵向收缩
        4.1.4 紧凑程度演变特征:空间紧凑—空间分散
        4.1.5 分维指数演变特征:总体增长—总体下降
    4.2 主要功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4.2.1 主要功能空间规模的演变特征
        4.2.2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密集型—行列型—单点型
        4.2.3 商业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点扩展—面扩展—面收缩
        4.2.4 公服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多点布局—中心疏解
        4.2.5 工业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多点共生—点状扩散—局部衰退
        4.2.6 绿地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点面分散—内部填充—外向扩展—融合发展
    4.3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性总结
        4.3.1 “横向刚性、纵向弹性”的形态演变规律
        4.3.2 “多核带动、多点增长”的形态演变规律
        4.3.3 “契合地貌、干预渐强”的形态演变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动因
    5.1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动因
        5.1.1 地形地貌——形态演变的基础约束
        5.1.2 风向条件——形态演变的自然引导
        5.1.3 河流水系——形态扩展的制约引导
        5.1.4 小结
    5.2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动因
        5.2.1 煤炭资源——形态演变的核心驱动
        5.2.2 土地因素——形态内聚的市场牵引
        5.2.3 区位因素——形态张弛的相对作用
        5.2.4 道路交通——形态扩张的有力支撑
        5.2.5 目标定位——形态演变的政策引导
        5.2.6 小结
    5.3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其它动因
        5.3.1 商业服务——形态集聚的内部催化
        5.3.2 教育服务——形态稳定的内部凝聚
        5.3.3 医疗服务——形态稳定的重要支撑
        5.3.4 小结
    5.4 动因转化及与城镇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5.4.1 形态演变过程中的动因作用力强度转化特征
        5.4.2 动因“刚性——弹性”转化与城镇发展的“随动”机制
        5.4.3 动因“单向——双向”转化与城镇发展的“平衡”机制
        5.4.4 动因“单一——多元”转化与城镇发展的“分化”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问题及发展建议
    6.1 城镇形态的现存问题归纳
        6.1.1 空间结构的发展带动作用不足
        6.1.2 空间布局较为分散且无序扩展
        6.1.3 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较低
        6.1.4 各组团空间的均衡性较弱
        6.1.5 形态边界仍需进一步优化
    6.2 关于城镇形态的发展建议
        6.2.1 构建适应城镇发展的空间结构
        6.2.2 引导城镇空间组团内向集聚
        6.2.3 实现多核带动的空间均衡发展
        6.2.4 优化城镇整体空间格局
        6.2.5 加强对形态边界的优化提升
    6.3 乌兰木伦镇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及建议
        6.3.1 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问题
        6.3.2 总体发展的建议性目标和原则
        6.3.3 区域发展及产业结构发展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项目及研究成果
图表录
致谢

(4)存量规划视角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综述
        1.3.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现状
        1.3.2 城市蔓延测度研究现状
        1.3.3 用地扩展与土地利用动态演变模拟预测研究现状
        1.3.4 存量土地挖掘与识别研究现状
        1.3.5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特色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重庆市发展目标
        2.1.2 渝北区地理区位与发展定位
        2.1.3 渝北区产业空间布局
        2.1.4 渝北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推进
        2.1.5 研究区选择依据
    2.2 研究时段选择与数据收集
        2.2.1 研究时段选择
        2.2.2 数据收集
第3章 渝北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现有空间管控规划成果分析
    3.1 渝北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1 2009-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规模统计
        3.1.2 2009-2017年土地利用转移方向类型与空间分布情况
    3.2 渝北区各类空间管控规划现状
        3.2.1 “十三五”规划中“城镇-生态-农业空间”划定结果
        3.2.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渝北区城市蔓延测度及研究区区域划分
    4.1 公共服务设施POI(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选取与处理
    4.2 指标赋权与服务密度分析
        4.2.1 核密度分析
        4.2.2 指标赋权
        4.2.3 服务密度测算结果
    4.3 城市蔓延分析与研究区区域划分
        4.3.1 城市蔓延指数测度与空间分析
        4.3.2 研究区划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渝北区2035年土地利用规模预测
    5.1 现有发展规律下土地利用规模预测
        5.1.1 基于马尔科夫的土地利用规模预测
        5.1.2 各分区预测规模值划分
    5.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及存量土地识别挖潜
        5.2.1 数据处理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5.2.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分析与存量土地识别
    5.3 存量规划视角下渝北区各分区2035年土地利用规模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渝北区2035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模拟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6.1 土地利用限制转换区划定
    6.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与FLUS-UGB模型精度检验
        6.2.1 基于神经网络模块(ANN)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
        6.2.2 FLUS-UGB模型参数设置与精度检验
    6.3 渝北区2035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模拟预测
        6.3.1 模拟初期土地利用设定
        6.3.2 渝北区2035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模拟
    6.4 渝北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管理
        6.4.1 渝北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6.4.2 城镇开发边界内外管控措施与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5)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论文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6)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背景
        1.1.2 新时代背景下城镇体系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2.1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
        2.1.1 城镇体系内涵
        2.1.2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三生”空间优化组合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2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3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2.4 实践经验借鉴
        2.4.1 国外城镇体系
        2.4.2 国内城镇体系
    2.5 发展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3.1 发展历史演变
        3.1.1 早期城镇发展时期
        3.1.2 城镇体系孕育时期
        3.1.3 城镇体系形成时期
    3.2 基础概况及分析
        3.2.1 基础概况
        3.2.2 基础现状分析
        3.2.3 优势及挑战
    3.3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分析
        3.3.1 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3.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存在问题
    3.4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析
        3.4.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3.4.2 城镇等级规模分形及首位度分析
        3.4.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存在问题
    3.5 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3.5.1 城镇空间布局现状
        3.5.2 城镇空间结构相关性分形和引力模型分析
        3.5.3 城镇体系空间构现状存在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目标
    4.1 动力因子选取
    4.2 动力因子
        4.2.1 人口要素
        4.2.2 土地要素
        4.2.3 产业要素
        4.2.4 设施网络
        4.2.5 科学技术
        4.2.6 发展理念
    4.3 动力机制
        4.3.1 主要动力
        4.3.2 基础动力
        4.3.3 间接动力
        4.3.4 潜在动力
    4.4 目标构建
        4.4.1 职能结构目标
        4.4.2 等级规模结构目标
        4.4.3 空间结构目标
    4.5 本章小结
5 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
    5.1 城镇职能结构
        5.1.1 确定城镇职能范围,分类分等级进行发展引导
        5.1.2 注重产城融合,形成城镇发展动力
        5.1.3 发展特色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1.4 确定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职能,构建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
    5.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5.2.1 合理规划城镇等级结构,从规划层面引导城镇发展
        5.2.2 完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发挥首位城市和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
        5.2.3 发展小城镇,推动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有序发展
        5.2.4 构建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3 城镇空间结构
        5.3.1 明确县域空间功能分区,制定县域发展区划
        5.3.2 优化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推进空间集聚和城镇化
        5.3.3 优化“三生”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5.4 规划管理实施
        5.4.1 规划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构进行整合
        5.4.2 完善城镇建设资金供给体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2.1 创新
        6.2.2 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7)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特色危机和人文失范
        1.1.2 中国城镇化2.0阶段加强城市设计的必要
        1.1.3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要求
        1.1.4 现实的反思与设想的提出
    1.2 研究主题和概念界定
        1.2.1 自下而上
        1.2.2 城市设计途径
        1.2.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研究现状分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主要工作进展
第二章 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
    2.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和影响因素
        2.1.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
        2.1.2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影响因素
    2.2 两种典型的城市设计途径
        2.2.1 “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途径
        2.2.2 “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途径
    2.3 两种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
        2.3.1 两种途径与规模的关系
        2.3.2 两种途径间的交织现象
        2.3.3 两种途径历史脉络梳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类型
    3.1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
        3.1.1 小城镇的定义
        3.1.2 小城镇形态与环境的契合
        3.1.3 小城镇形态与需求的契合
    3.2 小城镇的类型
        3.2.1 小城镇分类方式
        3.2.2 三种类型的关系
        3.2.3 调研视角和案例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然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4.1 自然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4.1.1 中国案例:陈炉古镇
        4.1.2 欧洲案例:考布里奇
    4.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4.2.1 基本环境特点
        4.2.2 适应自然环境
        4.2.3 融合自然语言
    4.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4.3.1 基本需求特点
        4.3.2 聚集的逻辑
        4.3.3 居住的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层叠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5.1 层叠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5.1.1 中国案例:新场古镇
        5.1.2 欧洲案例:达默小镇
    5.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5.2.1 基本环境特点
        5.2.2 利用自然优势
        5.2.3 顺应时局的形态变化
    5.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5.3.1 基本需求特点
        5.3.2 集群意志的公共转化
        5.3.3 构建日常秩序和生活情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6.1 设计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6.1.1 中国案例:刘店子
        6.1.2 欧洲案例:阿博莱伦
    6.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6.2.1 基本环境特点
        6.2.2 开发自然潜力
        6.2.3 搭建形态框架
    6.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6.3.1 基本需求特点
        6.3.2 协作共建生活方式
        6.3.3 自建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城镇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特点
    7.1 “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形态共性特征
    7.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
        7.2.1 以需求适应环境
        7.2.2 以需求修正环境
        7.2.3 以需求驾驭环境
    7.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
        7.3.1 典型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
        7.3.2 “弱自下而上”途径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
    8.1 设计师的角色
    8.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转化
        8.2.1 为普通人提供指导——以“保留”为主的途径
        8.2.2 直接提供专业设计——以“代行”为主的途径
        8.2.3 制定形态发展框架——以“借鉴”为主的途径
    8.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中国的推行方式
        8.3.1 中国小城镇城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8.3.2 针对不同对象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案例来源
致谢
作者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

(8)城镇化背景下中国能源消费问题的多尺度时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加剧
        1.1.2 中国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
        1.3.2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城镇化引致能源消费变动的理论基础和传导机制
        2.1.1 生态现代化
        2.1.2 城市环境变迁理论
        2.1.3 紧凑城市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行为经济学的消费偏好理论
        2.1.6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2.2 城镇化过程中能源消费变迁的实证研究
        2.2.1 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相关研究
        2.2.2 中国能源消费和城镇化:对不同行政尺度的研究
        2.2.3 中国能源消费和城镇化:对各部门的研究
        2.2.4 中国能源消费和城镇化:影响机制分析
    2.3 城镇化背景下的能源效率问题
        2.3.1 能源效率测度方法
        2.3.2 能源效率的研究视角
        2.3.3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分析
        2.3.4 城镇化对中国能源效率影响的研究
    2.4 能源消费和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2.4.1 经济发展水平
        2.4.2 工业化
        2.4.3 外商直接投资
        2.4.4 国际贸易
        2.4.5 能源价格
第3章 中国城镇化和能源消费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3.1 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化分析
        3.1.1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分析
        3.1.2 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发展的不协调性
        3.1.3 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
    3.2 能源消费的时空演化分析
        3.2.1 能源消费总量趋势
        3.2.2 能源生产和消费种类结构
        3.2.3 中国能源消费的部门构成
        3.2.4 中国地区能源需求的不均衡性
    3.3 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影响的空间效应和传导机制分析
    4.1 引言
    4.2 空间模型的构建及选择
    4.3 省级数据分析
        4.3.1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4.3.2 省级能源消费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3.3 省级数据的空间模型结果及分析
    4.4 地级市数据分析
        4.4.1 地级市的数据说明
        4.4.2 地级市数据的空间特征说明
        4.4.3 地级市数据的模型结果及分析
    4.5 城镇化和用能部门对能源消费的交互影响机制分析
        4.5.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4.5.2 空间模型结果
    4.6 本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5章 城镇化过程中能源消费变动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化分析
    5.1 引言
    5.2 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
    5.3 省级数据分析
        5.3.1 省级数据模型结果的统计分析
        5.3.2 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时空演化情况分析
    5.4 地级市数据分析
        5.4.1 地级市数据模型结果的统计分析
        5.4.2 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时空演化情况分析
    5.5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第6章 中国能源效率的测度和城镇化的作用分析
    6.1 引言
    6.2 能源效率的测度方法
        6.2.1 全要素能源效率定义
        6.2.2 随机前沿模型介绍
        6.2.3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3 能源效率测度的结果分析
    6.4 城镇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的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内外城镇体系规划的相关研究
        1.2.3 中心地理论国内外研究
        1.2.4 城镇群相关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结构、方法和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的结构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3.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背景
    2.2 中心地的新经济地理模型
        2.2.1 模型
        2.2.2 城镇体系层级原理
        2.2.3 结论
    2.3 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
        2.3.1 产业发展对城镇体系的促进作用
        2.3.2 人口发展对城镇体系的促进作用
        2.3.3 运输成本引起的产业与人口的空间变动机理
        2.3.4 新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2.3.5 点、轴、面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城镇体系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
    3.1 产业集聚分析
        3.1.1 产业绝对地理集中指数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
        3.1.2 云南省产业集聚测量
    3.2 人口集聚分析
        3.2.1 云南省人口的总体集中指数
        3.2.2 人口集聚评价
        3.2.3 各区县人口集聚测量方法
        3.2.4 云南省人口集聚空间格局
    3.3 云南省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实证分析
        3.3.1 基于齐普夫回归的城市人口规模分析
        3.3.2 回归结果分析与结论
    3.4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实证研究
        3.4.1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理论梳理
        3.4.2 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3.4.3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计量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现状分析
    4.1 云南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4.1.1 大多集中在坝区,山区分布较少
        4.1.2 用地紧张多数山地平坝较少、城镇规模较小
        4.1.3 沿江、沿河城镇联系不强,分布不均
        4.1.4 城镇密度东高西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4.2 云南各州市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4.2.1 竞争力计算方法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2.3 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体系重新构建
    5.1 断裂点划分方法
    5.2 云南省城镇群划分
    5.3 云南省城镇群空间结构解析
    5.4 云南省城镇群动态发展的阶段分析
    5.5 云南省城镇群发展现状评价分析
    5.6 云南城镇群空间发展机遇与制约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优化云南城镇体系发展引导各城镇群定位与产业选择
    6.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6.1.1 加强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1.2 以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的视角,编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6.2 充分培育城镇群的产业功能
        6.2.1 进一步强化城镇群的人口集聚,发挥规模经济、聚集经济效益
        6.2.2 以滇中城市群区为引领,推进云南省产业转型,推动城镇体系的发展
    6.3 促进滇中城镇群集聚发展
        6.3.1 发展定位
        6.3.2 交通体系构建
        6.3.3 产业发展方向选择
    6.4 引导其他地区均衡发展
        6.4.1 滇东南城镇群
        6.4.2 滇东北城镇群
        6.4.3 滇西城镇群
        6.4.4 滇西南城镇群
        6.4.5 滇西北城镇群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10)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是世界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
        1.1.2 关注中国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水平的重要性
        1.1.3 从状态与效率两个视角才能准确把脉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综述
        1.3.2 文献综述总结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研究总体设计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经济地理理论
        2.1.1 增长极理论
        2.1.2 “核心-边缘”理论
        2.1.3 中心地理论
    2.2 人口迁移相关理论
        2.2.1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2.2.2 人口迁移的二元经济理论
        2.2.3 人口迁移的托达罗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2.3.2 低碳经济理念
    2.4 研究理论总结
3 城镇化可持续建设内涵
    3.1 “城镇化”溯源及发展
        3.1.1 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发展历程
        3.1.2 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3.2 “城镇化”在中国
        3.2.1 历程一:城镇化缓慢曲折发展(1949-1978 年)
        3.2.2 历程二:城镇化加速良性发展(1978 年之后)
    3.3 城镇化可持续建设的内涵
        3.3.1 基于状态视角的城镇化建设剖析
        3.3.2 基于效率视角的城镇化建设剖析
        3.3.3 城镇化可持续建设内涵的界定
    3.4 本章小结
4 城镇化建设的状态评价
    4.1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4.1.1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指标初选
        4.1.2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4.3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的面板数据
        4.3.1 实证研究数据收集
        4.3.2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结果
        4.3.3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状态的差异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城镇化建设的效率评价
    5.1 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的方法选择
        5.1.1 基于超效率SBM-DEA方法的城镇化建设效率静态评价模型
        5.1.2 基于DEA-Malmquist生产指数的城镇化建设效率动态评价模型
    5.2 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的投入与产出指标确立
    5.3 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的面板数据
        5.3.1 实证研究数据收集
        5.3.2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结果
        5.3.3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效率差异性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6.1 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理论框架
        6.1.1 象限图分析方法
        6.1.2 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框架构建
    6.2 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我国30 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类型甄别与分析
        6.2.1 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我国30 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实证数据
        6.2.2 我国30 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类型甄别
    6.3 “状态-效率”两维视角下不同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6.3.1 “G-H”(优状态-高效率)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6.3.2 “P-H” (劣状态-高效率)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6.3.3 “G-L”(优状态-低效率)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6.3.4 “P-L”(劣状态-低效率)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项目
    C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原始数据
    D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原始数据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西部开发中城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D]. 孟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2]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D]. 周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3]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因研究[D]. 王嘉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存量规划视角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D]. 张亚飞. 西南大学, 2020(01)
  • [5]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张建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7]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D]. 林岩. 东南大学, 2019(01)
  • [8]城镇化背景下中国能源消费问题的多尺度时空分析[D]. 吕玉兰. 山东大学, 2019(02)
  • [9]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D]. 张绍稳. 云南大学, 2019(09)
  • [10]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研究[D]. 任一田.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