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班主任工作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汪大贺[1](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提出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唐慧[2](2020)在《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L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适应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其中明确指出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文化育人。文化育人倡导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地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活动,打造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从而将学校变成优良的育人场所。而班级既是每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又是构成学校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先打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才能构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只有班级成为育人的场所,校园才能成为育人的场所。因此,研究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对响应文化育人号召以及德育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有个性、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新课改中也强调,教育应该面对每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该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班主任需要改变以往那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的培养人的方式,而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情感与思想去熏陶、影响与教化学生,通过对班级文化进行建设,把班级变成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片沃土,让学生们在班级中不仅能更好地学知识,还能通过人人参与、共同合作等活动方式来促进自身个性的健康发展。但从当下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于班级文化的研究颇多,但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较少,且多从宏观层面,研究也不够深入,较少把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更多的是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城市初中新生从小娇生惯养,缺乏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刚从小学步入初中新环境,会因出现不适应而产生焦虑感和迷茫感,班主任需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帮助其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因此,本研究建立在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通过设计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调查问卷,对L中学初中新生班级的文化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L中学初中新生班级的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进行访谈,归纳出城市初中新生班级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两个问题:墙面文化内容单一、班级物品缺乏美化;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四个问题:班级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班级人际关系不和谐、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三个问题:班级规章制度不健全、班干部制度不合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被忽视。在对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归纳,并结合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学生文化素养薄弱。最后,根据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初中新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城市初中的软硬件资源优势,笔者分别提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策略:打造熟悉的墙面文化,让新生感到“宾至如归”;美化班级物品,浸润新生心灵。精神文化建设策略:利用军训,让新生树立班级目标意识;抓住班风生成期,定好班级风向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新班级营造和谐的软环境;利用文化资源开展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引导新生融入新集体。制度文化建设策略:通过反省小学不良行为,引导新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快速组建班干队伍,引领新班级朝积极方向发展;培养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新生发挥主体作用。笔者希望通过对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为城市初中新生班级的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为城市初中新生打造一个优良的班级文化环境,使新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侯晓梅[3](2019)在《中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研究 ——以昆明市五华区L工作室为例》文中指出班主任在学校中担任着基础性工作,既是管理者、组织者,又是辅导者和协调者,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间紧密的关联。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班主任培训已经无法适应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昆明市五华区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作为校级共同体,对于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有独特的意义。笔者作为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在三年的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把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方法,深入观察和剖析工作室的建设情况,挖掘班主任专业学习共同体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班主任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构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和策略,对昆明市后续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本研究对班主任工作室共同体建构的研究延续了霍德关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五个维度来考虑:共享的价值与愿景、支持和共享的领导、集体学习和应用、共享个人实践和支持性条件。笔者结合班主任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呈现的特点,得出其建构的五个特点:建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共同体;建立以合作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建立以民主管理为核心的和谐共同体;建立以外部力量为保障的多元共同体;建立以集中式为特色的学习共同体。班主任工作室作为班主任培训的新载体,笔者结合个案研究法,对工作室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发现班主任在这种新生培训模式的推动下,有三方面的价值:班主任工作室成为班主任的学习基地—促进了班主任专业发展;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智库空间—提升了本区域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是班主任蜕变的孵化温室—创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风格和特色。同时,工作室作为班主任培训和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生事物,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包括外部保障的不足和内部机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为班主任工作室未来的长远发展制定可行性的战略举措。
吴秋君[4](2019)在《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S学校为例》文中指出素养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以往的管理方式,“保姆式”管理束缚了学生的自主能力,“生本理念”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素养教育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学者们认为学生根据学校目标及要求制定符合本班班级目标及制度,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就是班级自主管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成长,努力实现自我全面发展,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学生自我的全面发展既能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双赢。本文以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为研究主题,以广东省S学校为例,深入分析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以此探索优化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为了更好的分析现状,本研究以广东省S学校53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学生基本情况、日常生活自主管理程度、参加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态度及评价、大环境对自主管理的支持和配合力度这五部分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深入访谈班主任、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收集更多的资料。本研究包括不同年级的班级自主管理现状调查、调查后发现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对策。经过分析数据可得:各年级在班级目标制定与制度建设与认可情况总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但参与奋斗目标的制定上年级间存在差异,参与率高低排序为高三、高一、高二,认可度则普遍偏低,都觉得需要完善;学生不参加班干部竞选的原因上存在年级上的差异,高二占比高于另外两个年级,“学习为主”及“对自己没信心”占比较大;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意识总体上没有差异,都表现出自主意识不够强的特点;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自主管理程度好于班级自主管理,但计划的安排与执行没有成正比;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家长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意识都有点偏差,并没有从根本上支持。根据数据结果,本研究从班主任、学生、学校及家长四方面着手分析原因及问题,并相对应的提出优化策略。一为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二为完善班级自主管理机制,三是打造班级自主管理平台,四要提升班主任管理素质,五需家校合作凝聚教育合力。
赵癸萍[5](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陈珩[6](2015)在《大学新生班主任及助理的岗前心理培训》文中研究说明每年9月初,我都要为大学生管理队伍的一个特殊群体开展两三次心理讲座,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岗前心理培训。这个群体就是大学新生班主任及其班主任助理。这个群体人数不少,一个班级标准配备一名班主任、两名助理,全校100多个专业班,往往有300多人。这个群体的概念就是一个"新"字,他们首先是新班主任,以前没有做过班主任,至少以前没有当过本校的班主任;他们是第一次当大学班主任,至少是第一次担任本校大学生新生班主任;他们管理的班
王鹏[7](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指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邓芳[8](2014)在《论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具体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了管理新生班级的原则和具体做法。阐述了在高职院学生较多的情况下,要关心学生、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切实提高教师的修养,履行好教育服务的使命。
王盈[9](2013)在《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心得》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高职新生的特点和问题。高职新生班主任工作责任大、难度大,班主任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耐心了解学生的内心,时刻把握学生的动向,还要有工作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找到教育的突破口。本文写出了新生班主任工作的心得。
戴娜,王鹏[10](2010)在《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的角色扮演》文中研究表明班主任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普通院校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又要结合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特点,进行学生的成长成才培养。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新生面临的情况日趋复杂,本文就高职院校新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班主任的角色扮演对新生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工作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做好班主任的一些具体思路和做法。
二、新生班主任工作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班主任工作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写作思路 |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
一、禁区的突破 |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2)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1.响应文化育人的号召 |
2.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有助于充实校园文化研究 |
2.有助于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 |
3.有助于优化城市初中新生班级的文化建设 |
(四)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五)概念界定 |
1.文化 |
2.班级文化 |
3.班级文化建设 |
(六)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选择 |
2.具体研究方法 |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理论 |
(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三、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呈现 |
(一)城市初中新生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状况 |
1.教室墙面的设计 |
2.班级物品的美化 |
(二)城市初中新生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状况 |
1.班级目标的确立 |
2.班徽的设计 |
3.班训的确立 |
4.班歌的确立 |
5.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 |
(三)城市初中新生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状况 |
1.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 |
2.班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 |
四、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墙面文化内容单一 |
2.班级物品缺乏美化 |
(二)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班级目标不明确 |
2.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
3.班级人际关系不和谐 |
4.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 |
(三)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班级规章制度不健全 |
2.班干部制度不合理 |
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被忽视 |
五、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
(二)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
(三)学生文化素养薄弱 |
六、有效进行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策略 |
1.打造熟悉的墙面文化,让新生感到“宾至如归” |
2.美化班级物品,浸润新生心灵 |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策略 |
1.利用军训,让新生树立班级目标意识 |
2.抓住班风生成期,定好班级风向标 |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新班级营造和谐的软环境 |
4.利用文化资源开展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引导新生融入新集体 |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策略 |
1.通过反省小学不良行为,引导新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
2.快速组建班干队伍,引领新班级朝积极方向发展 |
3.培养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新生发挥主体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中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研究 ——以昆明市五华区L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1.1.1 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困境 |
1.1.2 班主任对专业发展的需求 |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核心概念与理论 |
1.3.1 核心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相关文献述评 |
1.4.1 关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研究 |
1.4.2 关于“班主任培训”的研究 |
1.4.3 对己有研究的述评 |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个案研究基础 |
1.7.1 个案研究思路 |
1.7.2 个案研究材料来源 |
1.8 个案研究访谈提纲 |
1.8.1 访谈目的 |
1.8.2 访谈对象 |
1.8.3 访谈提纲设计 |
1.8.4 访谈提纲 |
1.8.5 访谈实施 |
2.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建设实践 |
2.1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介绍 |
2.1.1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成立的背景 |
2.1.2 优秀班主任L老师的基本情况 |
2.1.3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的学员构成 |
2.1.4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的建设目标 |
2.1.5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培训方案 |
2.2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的建设情况 |
2.2.1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的成立 |
2.2.2 工作室开展活动的基本情况 |
2.2.3 工作室的建设特点 |
2.3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的建设成效 |
2.3.1 学习基地——促进了班主任专业发展 |
2.3.2 智库空间——提升了区域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
2.3.3 孵化温室——创出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风格和特色 |
2.3.4 学员班级管理实践的个案分析 |
3. 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存在的困难及原因 |
3.1 外部保障的不足 |
3.1.1 缺乏主持人的培训系统,主持人继续学习的需求未考虑 |
3.1.2 投入活动经费不足,工作室活动开展受阻 |
3.1.3 过重的学员压力和负担,活动的时间无法保障 |
3.2 内部机制的缺陷 |
3.2.1 工作室制度不健全,活动开展保障力度降低 |
3.2.2 活动创新力不足,特色不够突出和鲜明 |
3.2.3 工作室成员主动性不够,对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不强 |
3.2.4 工作室未充分使用网络平台,信息交流有一定的局限性 |
3.2.5 学员教育科研的能力较弱,开展教育科研的自觉性不够强 |
4. 促进优秀班主任L工作室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
4.1 教育管理机构、工作室所依托的学校要做到齐抓共管 |
4.1.1 工作室所依托的学校 |
4.1.2 所在区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
4.2. 明确工作室经费来源、支付流程 |
4.2.1 资金来源 |
4.2.2 支付内容 |
4.2.3 支取流程 |
4.3 建立注重实效的考核制度、激励措施,确保工作室的考核和评估有依据 |
4.3.1 注重考核制度的建设 |
4.3.2 注重激励制度的建设 |
4.4 内部挖潜,保证工作室有人带、有人学,有专业的指导、有切实的提升 |
4.4.1 全面培养工作室负责人 |
4.4.2 严格把控工作室成员素质 |
4.4.3 培育更加开放的工作室氛围 |
4.4.4 汲取外部力量,提升科研能力 |
4.5 建设宣传通道,扩大班主任工作室辐射、示范作用 |
4.5.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班主任工作室进行推广 |
4.5.2 促进班主任工作室联盟的建立 |
4.5.3 建立班主任工作室与各学校之间的联动机制 |
4.6 工作室成员加强自我修养,激发发展的源动力 |
4.6.1 制定清晰、具体的发展目标 |
4.6.2 加强反思,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S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数据分析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路径与流程 |
第一章 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班级管理 |
二、自主管理 |
三、班级自主管理 |
四、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 |
第二节 研究理论依据 |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 |
二、生本教育理念 |
三、目标管理理念 |
四、人本管理理论 |
第二章 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现状调查 |
第一节 S学校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设计 |
三、访谈设计 |
四、调查过程 |
第三节 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
一、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 |
二、学生日常生活自主管理的现状 |
三、对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现状的访谈 |
第三章 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部分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比较低 |
第二节 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信心不足 |
第三节 班级自主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第四节 班主任对学生自我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 |
第五节 部分家长自主管理观念要更新 |
第六节 学校领导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态度需要转变 |
第四章 优化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 |
第一节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
一、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
二、开展多样有趣班级活动 |
三、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
第二节 完善班级自主管理机制 |
一、形成动力激励机制 |
二、健全自主管理机制 |
三、革新评价反馈机制 |
第三节 打造班级自主管理平台 |
一、组建自主式管理平台 |
二、搭建智能化协作平台 |
三、创建多主体互动平台 |
第四节 提升班主任管理素质 |
一、形成“自主管理,自我成长”的管理理念 |
二、提升“教师引领,学生自建”的指导艺术 |
三、培养“实践反思,创新发展”的专业素养 |
第五节 家校合作凝聚教育合力 |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能力培养 |
二、善用沟通工具,搭建沟通桥梁 |
三、延伸教育触角,善挖社会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6)大学新生班主任及助理的岗前心理培训(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对话一: 人生艰难十件事,用心而为无不能 |
二、心理对话二: 优秀班集体与团体凝聚力的心理参与 |
三、心理对话三: 新生班主任工作不能不用的心理效应 |
四、心理对话四: 大学新生班主任与助理应有的心理素养 |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论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视新生接待工作, 让学生感受到离家后的温暖 |
二、在军训期间挑选班干部,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干 部团队 |
三、开好第一次班会, 给学生规划好三年学习生活 |
四、平时多下班级, 多下宿舍, 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
五、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是主要任务 |
六、学风建设是关键, 多与任课教师交流 |
七、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 融入到新集体中 |
(9)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心得(论文提纲范文)
一、给予新生更多的关爱, 让学生更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 |
二、和新生家长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更好的了解学生情况 |
三、组建班委队伍 |
四、开展班风、学风建设 |
(10)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的角色扮演(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 |
1.1 新生的思想状况 |
1.2 新生的心理特点 |
2. 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的角色扮演 |
2.1 角色扮演的定义 |
2.2 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的角色扮演类别 |
2.2.1 模范的学者 |
2.2.2 朋友或家人 |
2.2.3 导师 |
2.2.4 外交家 |
2.2.5 管理大师 |
3. 发挥好班主任的角色扮演, 帮助新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
3.1 理清工作思路, 当好各种角色 |
3.2 加强与新生的互动, 帮助新生“助人自助” |
3.3 增进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
四、新生班主任工作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2]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L中学为例[D]. 唐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研究 ——以昆明市五华区L工作室为例[D]. 侯晓梅. 云南大学, 2019(03)
- [4]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S学校为例[D]. 吴秋君.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6]大学新生班主任及助理的岗前心理培训[J]. 陈珩. 现代教育, 2015(10)
-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8]论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J]. 邓芳. 林区教学, 2014(04)
- [9]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心得[J]. 王盈. 科技信息, 2013(26)
- [10]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的角色扮演[J]. 戴娜,王鹏. 科技信息, 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