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翔,韦燕芳,李思宇,梁达[1](2021)在《从干旱灾害到干旱灾害链:进展与挑战》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干旱灾害及其多样化的次生灾害形成了干旱灾害链现象,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为系统性剖析当前干旱灾害链的研究进展,首先回顾了干旱灾害链的不同定义和两个发展阶段,概述了干旱灾害链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干旱灾害链的演化、分类、链式传递机理和减灾防治措施。重点梳理了干旱灾害链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基于概率模型的方法、基于复杂网络的方法等。最后从构建系统性防灾减灾工作的目标出发,指出当前干旱灾害链研究仍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定量化成果,未来应在多学科知识的支撑下,突破链式灾变的理论,创建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体系。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系统性理解当前干旱灾害链的研究进展、重点和难点,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马鹏辉[2](2020)在《黄土地质灾害链链生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黄土独特的力学特征(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大孔隙等),导致黄土地质灾害的发生多与水有关,再加上国家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在黄土高原陆续实施和进行,黄土地质灾害以单体灾害存在形式越来越少,一种黄土灾害发生后,往往会引起其他类型黄土地质灾害相继或滞后发生,形成了复杂的黄土地质灾害链,呈现着随机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其链生效应导致黄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强。黄土地质灾害链是当前黄土地质灾害研究的热点新命题。本论文选题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黄土重大灾害及灾害链的发生、演化机制与防控理论”,首先,基于大量的黄土地质灾害链实例调研,建立黄土地质灾害链的科学框架。其次,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地质灾害链,因此以水作用(灌溉、降雨)→黄土湿陷→地面沉降→黄土地裂缝→黄土塌陷→崩塌滑坡→黄土泥流为切入线索,以文献收集-野外调研与监测-土工试验-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数据分析-机理探索为研究方法,对黄土地质灾害链生演化特征及转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土地质灾害链演化过程伴随着三过程四阶段五状态。三过程指黄土结构面的扩张、分离、解体。四阶段指孕灾阶段、激发阶段、成灾阶段、衰退阶段。五状态指连续固体、变形体、破碎体、散体、流体。(2)分别从因果关系、成因、灾变机制上对黄土地质灾害链进行了分类。从因果关系上可以分为伴生黄土地质灾害链,派生黄土地质灾害链。从成因上可以分为内动力黄土地质灾害链、外动力黄土地质灾害链、人为黄土地质灾害链、复杂动力黄土地质灾害链。从灾变机制上可以分为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力-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震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3)连续固体→变形体可以概述为四个过程:1.水沿结构面入渗阶段;2.水-结构面作用阶段;3.结构面松动阶段;4.湿陷沉降阶段。(4)变形体→破碎体可以概括为两个过程:1.水-结构面作用下形成黄土地裂缝、黄土洞穴等灾害过程;2.坡体整体变形过程。第一个过程经历三个阶段:(1)填充物冲刷阶段;(2)黄土地裂缝形成阶段;(3)黄土洞穴形成阶段。第二个过程中坡体变形分布情况分为三个区:湿陷拉裂区、压裂区、剪切破坏区。(5)破碎体→散体可以概括为两个过程:1.黄土崩滑启动脱离边坡母体的过程;2.土体脱离斜坡母体后形成散体过程及散体的运动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散体在运动过程中伴随有常见的四大特点:1.结构面放大效应;2.双液化效应;3.散体与基底相互作用效应—逆冲推覆现象;4.多级次滑动。进而导致散体形成六种类型:拉裂破坏型、反倾破坏型、直立错落型、高位抛出型、错落平铺型、基底剪出型。(6)根据黄土地质灾害链的时效性,将散体→流体过程的宏观链生模式分为两种:直接转化型、间接转化型。地质条件、物源条件、水力条件、土体条件四大因素共同控制着散体向流体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其运动特征主要表现为四大特点:1.流动距离远;2.流动速度大;3.铲刮效应和加积效应;4.放大效应。(7)散体→流体外在灾种表现实质是黄土滑坡转化泥流。通过模型试验得出:黄土滑坡转化泥流的关键是高孔隙水压力能否的持续保持。散体→流体是库伦失稳和液化两种破坏形式共存,坡度和视摩擦角共同影响着堆积体的稳定性,视摩擦角同时影响着其破坏形式,直接导致堆积体从库伦失稳转化为任意失稳状态。而坡度则影响着滑坡转化泥流的规模和程度。由坡面冲刷型为主导逐渐转化为深部液化型泥流占主导。
赵海鑫[3](2020)在《堰塞湖灾害链特殊流体动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堰塞湖是自然界中在一定地质与地貌条件下,由火山喷发物、滑坡体、泥石流、冰川堆积物等形成的自然堤坝横向阻塞河谷后,造成上游段壅水而形成的湖泊。当山地灾害链中含有堰塞湖链条环节,且堰塞湖与其他各类灾害间相互连锁、作用,成灾演化具有空间放大性和时间放大性,这一成链式有序结构的山地灾害链灾变过程是堰塞湖灾害链。在青藏高原东缘、南缘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堰塞湖。同时,各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极易形成堰塞湖灾害链,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和铁路工程的安全。堰塞湖极易发生溃决,一方面是由于地震、崩塌、滑坡、雪崩等造成湖体涌浪,涌浪漫过堰塞湖坝顶造成漫溢型溃决;另一方面是天然堰塞湖坝体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在水压力作用下造成局部潜蚀,形成溃口进而引发溃决。而在高海拔、强地震烈度地区的崩塌、滑坡具有起动位置高,运动速度快,运动距离远的运动特点,通常以碎屑形式运动;滑坡碎屑流以类似流体的运动方式进入堰塞湖会形成较大的滑坡涌浪,引发堰塞湖溃决。这种地震作用下的滑坡碎屑流入水引发堰塞湖涌浪是堰塞湖灾害链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流体动力过程;同时,堰塞湖溃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发溃坝泥石流,其冲击速度快,破坏力强,是堰塞湖灾害链中另一种特殊流体动力过程。本文主要针对地震作用下滑坡碎屑流入水引发堰塞湖涌浪和堰塞湖溃决引发溃坝泥石流这两个堰塞湖灾害链特殊流体动力过程中的动力效应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一种基于滑坡碎屑流水下运动分析的涌浪高度计算模型,开展了物理模型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首先,采用流体力学方法对滑坡碎屑流入水后的水下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并结合活塞造波原理,建立了基于滑坡碎屑流水下运动分析的涌浪高度计算模型,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对滑坡碎屑流入水产生涌浪过程有了一定理论基础;然后进行了滑坡碎屑流涌浪水槽模型实验,对建立的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同时,针对水下运动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动量守恒和静水压假设的滑坡碎屑流涌浪高度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滑坡碎屑流振动台水箱实验,为后续复合实验做准备实验。2、开展了大型振动台地震涌浪模型实验,利用汶川波(2008.5.12汶川地震,主频2.34Hz)作为地震扰动源,研究在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作用下,不同初始水深条件下所产生的地震涌浪动力特征,总结归纳不同初始水深、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情况下涌浪高度的计算公式及动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同时对比分析了涌浪高度和动水压力之间的换算关系。3、利用大型振动台实验,对地震和滑坡碎屑流综合作用堰塞湖所形成的涌浪效应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系统分析了地震涌浪、滑坡碎屑流涌浪和复合涌浪三者之间的规律,提出地震和滑坡碎屑流综合作用产生的涌浪效应的计算模型。4、首先采用宾汉体模型理论分析了泥石流整体冲击力的断面分布规律,并采用泥石流表面流速修正了冲起高度计算公式;然后改变泥石流容重,沟道坡度,泥石流泥深以及沟道障碍物迎面坡度等参数,进行二维水槽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最后提出溃坝泥石流整体冲击力断面分布和冲起高度的计算方法,为堰塞湖溃决后产生的溃坝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5、针对以上部分提出的堰塞湖灾害链中地震与滑坡碎屑流综合作用产生复合涌浪的动力效应和堰塞湖溃决后引发溃坝泥石流的动力效应的研究,采用拟建中尼铁路贡普车站工程实例,对堰塞湖灾害链的这两个特殊流体动力效应的风险分析和综合防治进行案例说明。
王东昊[4](2020)在《动静载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链式失稳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中西部矿区浅部开采遗留的房柱式采空区不仅对周边煤矿生产安全构成威胁,还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危害。近年来,大面积房柱式采空区失稳塌陷事故屡有发生,研究房柱式采空区的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变链式控制基础理论研究”(51674142),并以“敬老院煤矿井田东部隐蔽灾害治理工程”项目为切入点,综合利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引入灾变链式理论,研究房柱式采空区的链式失稳机理、链式效应及其特征;通过实验室研究煤样循环加卸载声发射损伤特性及其蠕变特性,获得动载影响下煤柱裂隙扩展机理;对采空区灾害链进行阶段划分,提出了采空区失稳断链减灾控制技术与方法;采用UDEC软件模拟开采扰动和静载、车辆动载和静载复合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的失稳规律,现场验证了采空区失稳灾害的断链控制效果。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研究动静载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遗留煤柱的应力演化和变形破坏特征;对敬老院煤矿房柱式采空区失稳灾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初步分析。2)研究房柱式采空区链式载体的特征、演化规律及链式效应;建立动静载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灾害链式效应理论模型,分析并构建敬老院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链。3)通过单轴压缩及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煤样的声发射实验,研究动载影响下煤体裂隙扩展失稳机制,通过声发射信号特征来反应煤柱的微观损伤演化过程,分析在动载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煤柱的宏观断裂失稳过程。4)采用分级增量的加载方式进行单轴条件下蠕变压缩试验,绘制煤样的蠕变曲线、应变随时间变化规律曲线、蠕变速率曲线等;通过分析煤样蠕变试验曲线特征,拟合出适合描述煤柱的蠕变特性的蠕变模型,得到煤柱在蠕变作用下的有效承载时间计算公式。5)以敬老院煤矿房柱式采空区失稳灾害为切入点,建立UDEC数值模拟模型,分别研究开采扰动和静载、车辆动载和静载的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裂隙场、位移场和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动静载影响下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失稳的链式演化过程。6)对采空区灾害链式阶段进行划分,建立敬老院煤矿包府路下部房柱式采空区进行注浆充填技术切断采空区灾害链,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验证断链减灾效果。综上所述,本论文从灾变链式的角度研究动静载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的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采空区注浆充填对房柱式采空区失稳灾害控制具有良好的断链减灾效果,是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变链式控制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兴永,付腾飞,熊贵耀,苏乔,刘文全,陈广泉[5](2020)在《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灾害链是在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上彼此相依、成因上相互关联,破坏性极强的呈链式结构的多种灾害。由于灾害链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叠加、放大和链式效应,已经成为灾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海岸带地区成为地球上最活跃、最脆弱的区域。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成为海岸带地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这2种灾害相继发生、相互关联,构成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归纳总结了灾害链研究进展,阐述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的演化特征和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研究趋势。
曹梦凡[6](2019)在《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风险分析》文中提出洪水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涉及面很广。化工园区内存在许多危险源,如果出现洪水灾害不仅会对园区本身造成巨大危害,还可能引起周围地区的人员伤亡或环境污染,事故后果严重。本文将洪水灾害和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特点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风险,有助于预防和降低洪水灾害对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系统所造成的损失。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洪水灾害下化工园区风险链式反应研究。首先,从洪水灾害特性发出,按照洪水的速度与深度对洪水灾害进行分类;其次,结合化工园区特点找出洪水灾害下化工园区主要的承载体及特点;最后归纳总结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风险链式反应机理。(2)结合建筑物在洪水灾害下的受力情况,建立洪水作用下建筑物失效模型。计算了不同高度建筑物在洪水冲击作用下的临界水速,对不同高度建筑物在不同水深下的最危险截面位置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建立的洪水作用下建筑物失效模型,构建建筑物失效的极限状态方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到不同洪水速度条件下建筑物的可靠性进而求得建筑物的失效风险,最后基于控制变量法对建筑物失效的结构功能函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造成建筑物失效的主要参数。(3)构建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风险分析模型。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的理论方法和园区内建筑物、供电设施、供水设施之间的关系将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系统抽象成网络,并对其进行网络化描述。其次,根据致灾因子、承载体之间的联系分析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的评估内容,最后采用洪水灾害危险性、园区内建筑物的失效概率以及基础设施灾害链中边脆弱度与节点上的度作为风险度量指标来衡量整个灾害链的风险大小。(4)洪水灾害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风险分析模型的应用。运用上述模型,选择珠海市高栏港某化工园区基础设施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构建特定的洪水灾害情景,给出洪水各参数,针对园区基础设施在特定洪水灾害环境下的风险展开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对化工园区区域规划以及安全管理工作都具有参考意义。
蔡娜,端木祥玲,詹子娜,李龙,李磊[7](2019)在《浅析重大耦合突发事件大规模人员转移安置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突发事件通常伴随一系列次生衍生灾害,具有群发性和连锁性的特征。城市作为人口高度聚集的场所,减少人员伤亡应是灾害应急管理的首要目标。当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时,在短时间内安全地大范围疏散转移高密集人群,合理规划安置点,实施科学的应急救灾策略,是减少灾害(事故)后果严重性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就重大突发事件危险识别及大规模人员转移安置技术的相关技术手段进行了综述。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单一灾种,考虑多灾种因素的较少,评估及疏散模型的研究也多基于框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方法及应用较少。研究城市多灾种时空耦合的模拟分析技术,并对各种灾害复杂次生衍生和相互耦合下的城市脆弱性进行分析,综合评估城市灾害风险,辨识和加强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是实现城市安全保障的重大基础需求。
于峰[8](2019)在《基于基因视角的复杂应急案例构建与重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灾害模式已趋于复杂即具有灾害相继或并发的复杂结构特征。原生灾害触发次生灾害而产生的连锁效应增加了应急响应的难度,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应急预案对复杂灾害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不佳、复杂灾害应急响应理论与方法仍不完善与应急决策者对复杂灾害的认知不足等,这些典型问题揭示了已有应急管理体系的复杂灾害应对能力不足。充分利用历史经验知识可为当前复杂问题提供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虽然已有研究已提出将案例推理应用于应急响应,但是相应的理论与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支持复杂灾害应急决策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参考与借鉴生物基因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基因视角重构应急案例推理模式,主要阐述面向复杂灾害的应急案例构建与重用方法,通过类比参考与借鉴梳理出一套涵盖复杂应急案例表示、检索、重用、修正与保存,以及案例库构建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具体阐述如下。首先,案例推理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类比推理的有效方法,其推理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案例表示的合理与否。依据历史案例将复杂灾害的“情境-情景”结构抽象化,本文提出复杂应急案例基因模型的概念。基于基因结构与本体构建多级的复杂应急案例结构,形成可重复使用的、标准的、简化的与可供应急决策者参考且具有“生物型”特征的复杂应急案例表示模型。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与集成了框架与本体表示法的特点,实现了复杂应急案例结构的系统性表达,使案例内容有机连接成整体,可更好地服务于复杂应急案例重用。其次,复杂灾害应对需要合理良构的跨领域集成应急案例库。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生物分类与生物进化方法提出复杂应急案例族谱结构设计,分别结合灾害情景分类与情境演化阐述了该族谱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的构建方法,并探讨了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基于复杂应急案例族谱结构可为特定城市设计符合其现实需求的复杂应急案例族谱结构实例,从而更有效地存储与管理复杂应急案例,为复杂应急案例重用提供知识支持。再次,复杂应急案例重用的前提是有效的案例检索。基于案例检索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本文从自然选择视角提出将复杂应急案例检索过程划分为案例匹配与案例推荐两个阶段。一是,结合复杂灾害的领域一致性、结构对应性与属性相似性,提出复杂应急案例的三层匹配方法,逐层对源案例进行筛选,依次基于领域层、结构层与属性层匹配得到可用案例、可接受案例与相似案例。二是,提出了复杂应急案例的二维推荐方法,即从同源与异源两个维度分别筛选相似案例与补充相关案例,从而避免案例匹配的不准确问题。然后,复杂应急案例重用主要包括复制与适配两个方面。针对复杂应急案例推理周期循环的动态特征,本文将若干类案例的复制与适配方法与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相结合,提出目的基因获取、表达载体构建与目的基因导入的复杂应急案例重用方法。此外,从案例推理完整性视角,还结合目的基因测评与修饰阐述了复杂应急案例的修正方法,以及提出复杂应急案例的二维保存规则。最后,以复杂应急案例构建与重用为核心就复杂应急案例基因模型构建、复杂应急案例族谱结构设计、基于自然选择的复杂应急案例检索与基于基因工程的复杂应急案例重用分别给出了相应的用例分析,以阐述所提方法的应用过程,并验证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陈月娟[9](2018)在《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聚合服务》文中研究表明煤炭资源开采的同时会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容易引发和加剧地面沉降、地表房屋损坏等灾害。由矿山开采引发的各灾害事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呈现出链式结构演化的态势,构成了复杂的链式传递关系,对矿区的安全生产及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基于灾害链的演化机理,在梳理灾害链的演变机制,了解其发生,发展和转换等演变规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特征化、结构化分析,来建立灾害链的信息化描述。由于目前的研究缺乏对灾害链这一演化过程的动态描述机制,无法精确表达灾害链的演变过程。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建立合理的信息描述模型,来完整描述灾害链的演变过程。针对复杂的灾害链演化过程,本文将灾害链与GIS空间信息分析理论相结合,采用自顶向下的层次化建模方法,建立了灾害链的过程分层描述模型,分别从现象层、变化要素层、抽象语义关联层,资源实现层完成灾害链的语义分层描述。通过构建的灾害链过程描述模型,既表达了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还对他们的时间关联关系进行了描述;并建立其语义约束下的传递过程模型。依据变化要素层及抽象语义关联层中灾害链的5元组描述、灾害事件的8元组描述,进行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中地面沉降的传递约束过程分析;提取灾害事件中的初始状态参量、计算响应状态参量,并由此建立与监测数据的耦合关系。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实现地面沉降的潜伏、发生、活跃、消亡等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建立其演化过程语义与概念模型;对地面沉降灾害链过程管理中所涉及的灾害事件、演化过程对象、演化过程、状态、约束规则等关联构建出合理的映射关系,为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的管理提供分析基础。在过程建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管理与地理信息服务链过程聚合,并基于业务流程执行语言对服务链过程聚合作形式化表达;在转换规则约束下,将业务流程执行语言描述的服务链过程聚合映射为随机Petri网表达形式。通过随机Petri网模型的状态可达性对业务流程执行语言描述的服务链过程聚合进行正确性验证;同时根据同构的马尔科夫链模型,借助其数学分析计算功能,从服务的响应时间、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性能分析,表明服务链过程聚合满足矿山地面沉降过程管理中快速响应等要求。从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建立矿山地面沉降服务链过程聚合的技术实现总体框架,在开源地理信息服务软件GeoServer、Openlayers等技术支持下,实现具有互操作、可重用,可扩展的共享管理原型系统。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传递页面信息时,采用Ajax技术解决异步数据交互处理期间存在的页面响应延迟问题,促进服务链聚合在地理信息网络服务中用户的交互,提高应用性能、加快访问速度,并在原型系统实现中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朱兴华,彭建兵,同霄,马鹏辉[10](2017)在《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链研究初探》文中指出黄土由于湿陷性、大孔隙、水敏性等特点,导致黄土地区的地质灾害广布,并且各灾种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链生效应,使得黄土地区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愈发复杂。本文通过分析整理黄土地区典型灾害及灾害链事件,归纳了黄土地区灾害的发育现状,详细描述了两条典型的黄土地质灾害链式结构,并以天水大沟滑坡-泥石流灾害为例,阐述了黄土灾害链链生过程中的放大效应。根据黄土灾害研究现状,凝练了黄土灾害链研究中的3个关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各自的研究思路,并指出今后需更加注重黄土灾害链的风险评价及断链措施方面的研究。本文针对黄土地区灾害链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旨在为后续的灾害链研究提供科学建议。
二、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从干旱灾害到干旱灾害链:进展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干旱灾害链的定义和研究发展阶段 |
1.1 定 义 |
1.2 研究发展阶段 |
2 干旱灾害链的主要研究内容 |
2.1 演化研究 |
(1)森林火灾。 |
(2)病虫害。 |
(3)风沙灾害。 |
(4)疫病。 |
(5)其他灾害。 |
2.2 分类研究 |
2.3 链式传递机理研究 |
2.4 防治措施研究 |
3 干旱灾害链的主要研究方法 |
3.1 定性分析方法 |
3.2 相关分析方法 |
3.3 基于概率模型的研究方法 |
3.4 基于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 |
3.5 其他研究方法 |
4 干旱灾害链研究中存在问题与研究趋势 |
4.1 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 |
4.2 亟需更多的定量分析方法 |
4.3 依赖多学科交叉融合策略 |
5 总结与展望 |
(2)黄土地质灾害链链生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灾害链研究 |
1.2.2 灾害链研究方法 |
1.2.3 地质灾害链研究现状 |
1.2.4 黄土地质灾害链转化机制研究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黄土地质灾害链类型及特性 |
2.1 黄土地质灾害链分类 |
2.1.1 黄土高原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
2.1.2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分类 |
2.2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主要特征 |
2.2.1 复杂变化性 |
2.2.2 周期性和时效性 |
2.2.3 水作用明显 |
2.2.4 放大效应与衰减效应 |
2.3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演化过程 |
2.3.1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链式结构 |
2.3.2 常见的黄土地质灾害链的链式结构 |
2.3.3 结构面与黄土地质灾害链的互馈过程 |
2.3.4 黄土地质灾害链中土体状态变化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固体→变形体演变特性及机理 |
3.1 黄土入渗规律 |
3.1.1 降雨入渗规律 |
3.1.2 灌溉入渗规律 |
3.1.3 降雨和灌溉入渗的比较 |
3.2 水-结构面相互作用下黄土湿陷沉降过程 |
3.2.1 试验所需设备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结果分析 |
3.3 连续固体→变形体链生演化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形体→破碎体演变特性及机理 |
4.1 水土互馈作用 |
4.1.1 冲蚀作用 |
4.1.2 静动水压力 |
4.1.3 崩解作用 |
4.1.4 溶滤潜蚀作用 |
4.1.5 湿陷作用 |
4.2 变形体→破碎体转化过程 |
4.2.1 水-结构面作用下边形成黄土地裂缝、黄土洞穴等灾害过程 |
4.2.2 坡体整体变形过程 |
4.3 变形体→破碎体灾种转化形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破碎体→散体演变特性及机理 |
5.1 破碎体→散体的特征和链生模式 |
5.1.1 控制因素 |
5.1.2 散体主要类型 |
5.2 链生演化过程 |
5.2.1 第一阶段:黄土崩滑启动脱离边坡母体过程 |
5.2.2 第二阶段:土体脱离斜坡母体后形成散体过程及散体运动过程 |
5.3 散体运动特征 |
5.3.1 结构面放大效应 |
5.3.2 双液化效应 |
5.3.3 散体与基底相互作用效应—逆冲推覆现象 |
5.3.4 多级次滑动 |
5.4 案例分析—泾阳南塬“5.26”黄土滑坡 |
5.4.1 滑坡特征 |
5.4.2 滑坡诱发因素 |
5.4.3 破碎体→散体链生演化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散体→流体链生演变特性及机理 |
6.1 散体→流体的特征和链生模式 |
6.1.1 链生模式 |
6.1.2 控制因素 |
6.1.3 运动特征 |
6.2 散体→流体的转化机制 |
6.2.1 模型试验 |
6.2.2 黄土滑坡转化泥流机制 |
6.3 散体→流体典型案例分析 |
6.3.1 沟谷型黄土泥流—大沟滑坡-泥流 |
6.3.2 坡面型黄土泥流—陕西泾阳“3.8”蒋刘黄土滑坡-泥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堰塞湖灾害链特殊流体动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涌浪效应 |
1.2.2 地震涌浪效应 |
1.2.3 溃坝泥石流冲击特性 |
1.2.4 堰塞湖灾害链 |
1.3 本文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滑坡碎屑流涌浪高度计算研究 |
2.1 基于水下运动分析的滑坡碎屑流涌浪高度计算模型 |
2.2 滑坡碎屑流涌浪高度二维水槽实验研究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方案 |
2.2.3 固体滑块和碎屑质量入水实验现象对比 |
2.2.4 滑坡碎屑流水下运动对涌浪高度影响分析 |
2.2.5 基于水下运动分析的滑坡碎屑流涌浪高度计算模型的验证 |
2.3 基于动量守恒原理和静水压波高分析的涌浪高度计算 |
2.4 滑坡碎屑流涌浪的水箱模型实验研究 |
2.4.1 实验装置 |
2.4.2 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 |
2.4.3 基于动量守恒和静水压波高分析的涌浪高度计算模型的验证 |
2.4.4 滑坡碎屑流涌浪在衰减区的计算 |
2.4.5 滑坡碎屑流涌浪在爬高区的计算 |
2.5 小结 |
第3章 地震涌浪动力效应研究 |
3.1 地震涌浪模型实验设计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方案 |
3.2 地震涌浪模型实验结果分析 |
3.2.1 地震涌浪高度结果分析 |
3.2.2 地震涌浪动水压力结果分析 |
3.2.3 地震涌浪高度同地震涌浪动水压力关系讨论 |
3.3 小结 |
第4章 地震与滑坡碎屑流综合作用堰塞湖引发涌浪的动力效应研究 |
4.1 复合涌浪实验设计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方案 |
4.1.3 实验现象 |
4.2 复合涌浪高度实验结果分析 |
4.2.1 实验变量影响分析 |
4.2.2 复合涌浪高度计算方程 |
4.2.3 复合涌浪高度计算应用实例 |
4.3 复合涌浪动水压力实验结果分析 |
4.3.1 滑坡碎屑流涌浪动水压力分析 |
4.3.2 复合动水压力参数影响分析 |
4.3.3 复合涌浪动水压力计算方程 |
4.3.4 复合动水压力计算应用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溃坝泥石流动力效应研究 |
5.1 基于宾汉体模型的溃坝泥石流动力效应计算 |
5.1.1 泥石流冲击力断面分布计算 |
5.1.2 泥石流最大冲起高度计算 |
5.2 溃坝泥石流冲击特性水槽模型实验 |
5.2.1 实验装置 |
5.2.2 实验方案及数据 |
5.3 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结果分析 |
5.3.1 泥石流最大冲击力实验结果分析 |
5.3.2 泥石流冲击力断面分布结果分析 |
5.3.3 泥石流冲击力断面分布计算模型应用案例 |
5.4 泥石流冲起高度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实验结果分析 |
5.4.2 应用案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堰塞湖灾害链特殊流体动力效应研究应用案例 |
6.1 应用案例简介 |
6.2 堰塞湖溃决风险分析 |
6.2.1 堰塞湖溃决判据 |
6.2.2 堰塞湖涌浪高度计算 |
6.3 溃坝泥石流冲击特性分析 |
6.4 堰塞湖灾害链综合防灾减灾对策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
2 本文创新点 |
3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动静载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链式失稳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工程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房柱式采空区遗留煤柱稳定性研究 |
1.3.2 动静载影响下采空区稳定性研究 |
1.3.3 灾害链式失稳机理研究 |
1.3.4 采空区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房柱式采空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 |
2.1 敬老院煤矿区域地质和采矿基本特征 |
2.1.1 煤矿概况 |
2.1.2 包府公路概况 |
2.1.3 自然地理概况 |
2.1.4 煤层概况 |
2.1.5 现场调查 |
2.2 采空区遗留煤柱稳定性分析 |
2.2.1 煤柱极限强度 |
2.2.2 煤柱所受应力 |
2.2.3 煤柱稳定性安全系数 |
2.3 外部因素对采空区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动静载影响下采空区失稳基本链式理论模型研究 |
3.1 采空区灾害链式效应结构及其特征 |
3.1.1 采空区失稳灾害链式效应 |
3.1.2 采空区失稳灾害链式特征 |
3.2 采空区灾害链式理论模型的构建 |
3.3 房柱式采空区失稳灾害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采空区煤柱声发射及蠕变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及方案 |
4.1.1 实验装置 |
4.1.2 煤样采集与制备 |
4.1.3 实验方案设计 |
4.1.4 煤岩体基本物理力学参数 |
4.2 单轴压缩条件下煤样声发射特征 |
4.2.1 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形态分析 |
4.2.2 单轴加载声发射损伤特征分析 |
4.3 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煤样声发射特征 |
4.3.1 循环加卸载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形态分析 |
4.3.2 循环加卸载声发射损伤特征分析 |
4.4 分级加载蠕变特性 |
4.4.1 蠕变应变与时间曲线 |
4.4.2 蠕变速率分析 |
4.4.3 蠕变模型及参数拟合 |
4.4.4 煤柱蠕变失稳时间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动静载影响下煤矿采空区失稳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5.1.1 UDEC基本特点 |
5.1.2 模型建立的原则 |
5.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5.2.1 选取参数及模型的建立 |
5.2.2 模拟方案设计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地面车辆动载和静载影响 |
5.3.2 下煤层开采扰动和静载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动静载影响下房式采空区链式失稳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
6.1 采空区灾害断链减灾技术研究 |
6.1.1 采空区失稳灾害链式阶段划分 |
6.1.2 断链减灾理论研究 |
6.1.3 敬老院煤矿实例分析 |
6.2 采空区失稳断链减灾控制技术研究 |
6.3 敬老院煤矿采空区注浆充填技术研究 |
6.3.1 注浆充填断链减灾理论分析 |
6.3.2 注浆充填断链减灾数值分析 |
6.3.3 注浆充填现场检测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演化特征 |
1.1 海水入侵灾害和土壤盐渍化灾害特征 |
1.2 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链式结构 |
2 关键科学问题 |
2.1 掌握链式灾害的实时动态变化过程 |
2.2 提高定量评估模拟链式灾害的精细化程度 |
2.3 长期气候变化对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影响预测 |
2.4 清晰刻画灾害链结构特征,实现精准断链减灾 |
3 研究展望 |
3.1 研究思路由静态分阶段向实时动态发展 |
3.2 研究目标由定性描述向精细化定量评估与数值模拟发展 |
3.3 防治机制由单灾种防治向链式灾害协同防治发展 |
(6)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Natech事件研究现状 |
1.2.2 灾害链研究现状 |
1.2.3 洪水灾害下建筑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4 基础设施风险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灾害链风险分析 |
2.1 洪水灾害基本特性 |
2.1.1 洪水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2.1.2 洪水灾害特征分析 |
2.2 化工园区主要承灾体 |
2.2.1 化工园区主要承载体 |
2.2.2 化工园区主要承载体特点 |
2.3 洪水作用下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 |
2.3.1 洪水作用下下化工园区风险链式过程分析 |
2.3.2 洪水灾害对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影响分析 |
2.3.3 洪水灾害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风险分析 |
3.1 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的网络描述 |
3.1.1 网络描述的拓扑指标 |
3.1.2 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网络模型的构建 |
3.2 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风险评估模型 |
3.2.1 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风险评估内容 |
3.2.2 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风险评估模型 |
3.3 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灾害链触发点风险计算 |
3.3.1 洪水作用下建筑物受力分析 |
3.3.2 洪水作用下建筑物可靠性分析 |
3.3.3 实例分析 |
3.3.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风险计算 |
3.4.1 洪水灾害危险性计算 |
3.4.2 灾害链中边的脆弱性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例分析 |
4.1 事故情景概述 |
4.1.1 化工园区基本情况 |
4.1.2 洪水灾害情景概述 |
4.2 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灾害链风险计算 |
4.3 风险防控措施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浅析重大耦合突发事件大规模人员转移安置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发事件危险识别-致灾因子 |
2 突发事件链式效应 |
3 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 疏散模型研究 |
4.1 阶段疏散模型研究 |
4.2 基于GIS系统的人员疏散 |
4.3 疏散路径交通分配模型 |
5 结语 |
(8)基于基因视角的复杂应急案例构建与重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复杂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
1.3.2 案例推理研究 |
1.3.3 基于基因视角的管理学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基于基因结构的复杂应急案例表示 |
2.1 复杂应急案例概述 |
2.1.1 复杂灾害“情境-情景”结构 |
2.1.2 复杂应急案例的定义与特征 |
2.2 基因结构的择定依据 |
2.3 复杂应急案例基因模型构建 |
2.3.1 GMCEC定义 |
2.3.2 GMCEC本体建模基础 |
2.3.3 GMCEC多级表示结构 |
2.4 基准比对 |
2.4.1 应对知识结构化能力基准比对 |
2.4.2 应急决策支持能力基准比对 |
2.5 用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应急案例族谱结构设计 |
3.1 族谱的择定依据 |
3.2 复杂应急案例族谱基本概念与功能 |
3.2.1 基本概念 |
3.2.2 基本功能 |
3.3 复杂应急案例族谱结构 |
3.3.1 纵向维度 |
3.3.2 横向维度 |
3.3.3 维度关联关系与构建流程 |
3.4 基准比对 |
3.4.1 复杂应急案例存储能力基准比对 |
3.4.2 复杂应急案例存储需求基准比对 |
3.5 用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然选择的复杂应急案例检索 |
4.1 自然选择的择定依据 |
4.2 复杂应急案例三层匹配 |
4.2.1 基本流程 |
4.2.2 领域层匹配 |
4.2.3 结构层匹配 |
4.2.4 属性层匹配 |
4.3 复杂应急案例二维推荐 |
4.3.1 基本流程 |
4.3.2 同源推荐 |
4.3.3 异源推荐 |
4.4 用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基因工程的复杂应急案例重用 |
5.1 基因工程的择定依据 |
5.2 复杂应急案例目的基因获取 |
5.2.1 目的基因识别 |
5.2.2 基于集合覆盖的目的基因获取 |
5.2.3 基于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获取 |
5.2.4 目的基因重组 |
5.3 复杂应急案例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5.3.1 目的基因功能片段提取 |
5.3.2 目的基因功能片段整合 |
5.4 复杂应急案例目的基因导入 |
5.4.1 直接导入法 |
5.4.2 转换导入法 |
5.4.3 演绎导入法 |
5.5 复杂应急案例目的基因测评与修饰 |
5.6 复杂应急案例的二维保存规则 |
5.7 用例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聚合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灾害链与演化过程建模研究 |
1.2.2 矿山地质灾害链 |
1.2.3 地理信息建模与服务链聚合研究 |
1.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地面沉降 |
2.1 平朔井工一矿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水文 |
2.1.2 地形地貌条件 |
2.1.3 地质特征 |
2.2 地面沉降 |
2.2.1 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2.2.2 开采引发的地表变形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链演化过程分析与分层描述模型 |
3.1 灾害链 |
3.1.1 灾害链的内涵 |
3.1.2 灾害链的分类 |
3.2 灾害链演化过程特征 |
3.3 灾害链演化过程分析和关系表达 |
3.3.1 灾害链演化过程分析 |
3.3.2 灾害链演化过程要素抽象及其关系表达 |
3.4 灾害链演化过程分层描述模型 |
3.4.1 现象层 |
3.4.2 变化要素层 |
3.4.3 抽象语义关联层 |
3.4.4 资源实现层 |
3.5 灾害链传递约束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过程时序分析和关系表达 |
4.1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 |
4.2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过程对象 |
4.3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过程时序分析 |
4.3.1 地面沉降灾害链演化特征参数 |
4.3.2 地面沉降灾害链过程演变及传递约束过程 |
4.4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的演化过程语义分析 |
4.5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的过程关系表达 |
4.5.1 链式演化过程结构 |
4.5.2 演化过程对象结构 |
4.5.3 事件结构 |
4.5.4 演化过程模型 |
4.5.5 演化过程对象状态表达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山地面沉降过程服务聚合表达和分析 |
5.1 关键技术 |
5.1.1 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 |
5.1.2 随机Petri网 |
5.2 服务链过程聚合多层语义约束 |
5.2.1 地理信息服务 |
5.2.2 地理信息服务聚合 |
5.2.3 地理信息服务链过程聚合约束 |
5.3 BPEL基本活动和结构化活动的SPN表达 |
5.3.1 基本活动的SPN表达 |
5.3.2 结构化活动的SPN表达 |
5.4 矿山地面沉降过程服务链聚合及其表达和分析 |
5.4.1 矿山地面沉降过程服务链聚合 |
5.4.2 服务链聚合的BPEL表达 |
5.4.3 服务链聚合的SPN表达 |
5.4.4 SPN模型的化简 |
5.4.5 服务链过程聚合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管理原型系统 |
6.1 开源地理信息网络服务技术 |
6.1.1 开源地理信息网络服务 |
6.1.2 jQuery与Ajax |
6.2 基于OGC的多源传感器资源共享 |
6.2.1 多源传感器建模 |
6.2.2 多源传感器数据共享表达 |
6.3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过程管理聚合服务总体框架 |
6.3.1 数据层 |
6.3.2 服务层 |
6.3.3 应用层 |
6.4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管理原型系统实现及异步数据处理 |
6.4.1 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管理原型系统实现 |
6.4.2 异步数据处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 |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
(10)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链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链的演化特征 |
1.1 黄土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
1.2 黄土地质灾害的链式结构 |
1.2.1 水源型灾害链 |
1.2.2 力-水源型灾害链 |
1.3 灾害链生过程中的放大效应 |
2 黄土灾害链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
2.1 黄土土性力学行为对孕灾机制的影响 |
2.2 黄土灾害链的链接作用和链接条件 |
2.3 黄土灾害链规模放大效应的定量化分析 |
3 讨论与展望 |
四、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干旱灾害到干旱灾害链:进展与挑战[J]. 张翔,韦燕芳,李思宇,梁达. 干旱气象, 2021(06)
- [2]黄土地质灾害链链生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D]. 马鹏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3]堰塞湖灾害链特殊流体动力效应研究[D]. 赵海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4]动静载影响下房柱式采空区链式失稳控制技术研究[D]. 王东昊.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12)
- [5]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研究初探[J]. 徐兴永,付腾飞,熊贵耀,苏乔,刘文全,陈广泉. 海洋科学进展, 2020(01)
- [6]洪水作用下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风险分析[D]. 曹梦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浅析重大耦合突发事件大规模人员转移安置技术研究进展[J]. 蔡娜,端木祥玲,詹子娜,李龙,李磊. 灾害学, 2019(01)
- [8]基于基因视角的复杂应急案例构建与重用研究[D]. 于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9]矿山地面沉降灾害链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聚合服务[D]. 陈月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10]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链研究初探[J]. 朱兴华,彭建兵,同霄,马鹏辉. 工程地质学报,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