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林少英[1](2021)在《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新生儿20例作为感染组(病例组),未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新生儿180例作为未感染组(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胎龄、Apgar评分、气管插管、PICC、留置胃管、住院时间、护士感染防控培训是影响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胎龄、Apgar评分、气管插管、PICC、住院时间、护士感染防控培训是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生体质量<2.5kg、胎龄<37周、Apgar评分<5分、气管插管、PICC、住院时间≥7 d、护士未接受感染防控培训是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实施目标性监测干预,积极完善防控护理方案。
刘晓娟,杨清花[2](2018)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新生儿医院感染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生儿自身免疫力较低,医院感染就成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并发症。基于此,医院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系统化护理干预机制,有效制定系统化的管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以保证从根本上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率。医院在落实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规划,确保能从医院层面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几率,并且尽量要指导孕妇减少住院时间,强化心理指导工作和护理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新生儿健康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
刘世庆[3](2018)在《苏州某三甲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指标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医院感染现状,分析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高危因素,为制定N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监测的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入住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NICU新生儿进行监测,设计专用监测表格,主动收集病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资料分析采用F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在3年内,共监测4503例NICU住院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99例216例次,感染率4.42%,感染例次率4.80%;新生儿总住院日数43006天,日感染率4.63‰,日感染例次率5.02‰,出生体重≤1000g组新生儿感染率最高(29.45%)。NICU新生儿血管导管使用率32.87%,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0.92‰,出生体重≤1000g组血管导管使用率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均最高(分别为60.30%和3.81‰)。NICU新生儿呼吸机使用率12.4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3.19‰,出生体重≤1000g呼吸机使用率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均最高(分别为39.03%和6.54‰)。医院感染部位以败/菌血症为主(66.67%),其次为下呼吸道(20.83%)。医院感染病原体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4.3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82%)。调查结果显示,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Apgar 1 min评分、产妇重度先兆子痫、新生儿窒息、静脉营养、机械通气、脐静脉插管、PICC插管、抗菌药物使用>7d、住院时间>14d有明显相关性,与产妇年龄、分娩方式、胎盘畸形、羊水污染、产妇产前发热无明显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1500g)、胎龄(≤32周)、Apgar 1 min评分(≤7分)、重度先兆子痫、静脉营养、机械通气、脐静脉插管、PICC插管是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对出生体重低、胎龄小、Apgar 1 min评分低、产妇重度先兆子痫、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应重点关注,同时慎用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重视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规范落实,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陈超,金雪锋[4](2017)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对策》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防范管理措施,针对性提出预防对策,达到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同时为临床控制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152016年新生儿2236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新生儿各项资料并分析医院感染率和感染部位,同时分析探究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监测的2236例新生儿中,医院感染发生48例,感染率为2.15%;感染部位多以呼吸道为主,共25人,占全部感染的52.08%,少数在胃肠道、脐部、眼部、皮肤等。感染危险因素分析,除新生儿胎龄、体重等自身因素外,还与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等因素有关,差异显着(P<0.05)。结论:侵入性操作和新生儿自身因素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控制和预防应依据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制定针对性对策,从而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降低感染率。
王秀菊,王红娟,时文玲,张玉娟,吴玉梅[5](2017)在《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3 23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4年住院的新生儿1 540例,实施常规医院感染干预措施,观察组为2015年住院的新生儿1 694例,实施针对性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率为4.87%,显着高于观察组2.54%,两组比较,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感染部位以导管相关性感染为主,观察组占23.26%,对照组占24.00%;对照组培养分离出42株病原菌,观察组培养分离出35株病原菌,两组病原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照组大肠埃希菌12株占30.95%,观察组大肠埃希菌10株占28.57%;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年龄、体质量、早产、存在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均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性医院感染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应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加强管理,以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
曾丽英[6](2016)在《新生儿皮肤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生儿皮肤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紫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皮肤感染新生儿,对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1)72例新生儿皮肤感染主要类型包括:脐炎32例(44.44%);皮肤脓疱疮26例(36.11%);红臀8例(11.11%);皮肤皱褶部位感染6例(8.33%)。(2)72例新生儿皮肤感染患儿均提取相应的标本进行培养,共培养出致病菌64株,具体分布: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59.72%)、大肠埃希菌12株(16.67%)、表皮葡萄球菌6株(8.33%)、其他3株(4.17%)。结论:新生儿皮肤感染危险因素诸多,包括皮肤因素、脐炎及脓疱疮因素、卫生因素、消毒因素等。需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进一步使新生儿皮肤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王小莉[7](2016)在《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究与讨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出生的21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医院感染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相关危险因素及有效护理对策,以期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几率。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早产、低出生体重、住院时间长、有侵入性操作是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结果显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出生体重低和早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加强护理,减少入侵性质的操作,可有效预防新生儿感染。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8](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提出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凌芳,吴毓新,孟鑫[9](2016)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为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住院新生儿中抽取126例作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干预对策。结果:①本组126例住院新生儿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是7.1%(9/126),其中皮肤感染作为多见,其次是肠胃感染;②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侵入性操作、手卫生不达标和重症监护等为新生儿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多因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侵入性操作和重症监护等所致,应针对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保证住院新生儿安全。
鲍江虹[10](2015)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随之越来越强。新生儿学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医院感染,特别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象。由于新生儿具有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各器官的发育不完整,抵抗力较差及对外界适应力较弱等特点,大部分的低体重儿、早产儿等需要暖箱、呼吸机、反复吸痰或侵入性操作以及应用抗生素等因素,使其成为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新生儿健康创造一个可靠的治疗环境。
二、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收集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
2.2 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3.2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防控护理对策 |
3.2.1 新生儿感染防控预警评价 |
3.2.2 系统化医院感染防控培训 |
(2)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1.1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环境因素 |
1.1.1 住院室环境因素 |
1.1.2 病室温湿度因素 |
1.1.3 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
1.2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人员因素 |
1.2.1 医源性感染因素 |
1.2.2 侵入性感染因素 |
1.2.3 抗菌药物使用 |
1.3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患儿自身因素 |
1.3.1 新生儿自身免疫功能因素 |
1.3.2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因素 |
1.3.3 住院时间的因素 |
2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干预对策 |
2.1 强化人员管理 |
2.2 落实环境管理 |
2.3 预防医源性感染问题 |
2.3.1 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
2.3.2 践行消毒隔离制度 |
2.3.3 护理预防机制 |
2.4 预防患儿感染 |
2.4.1 合理制定有效的预防计划 |
2.4.2 减少孕妇的住院时间 |
2.4.3 整合监督管理体系 |
2.5 合理性应用抗生素 |
3 结论 |
(3)苏州某三甲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收集 |
2.3.2 研究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 |
2.4 质量控制 |
2.4.1 数据标准 |
2.4.2 新生儿出生体重分组标准 |
2.4.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基本资料 |
3.2 医院感染发生率 |
3.3 器械使用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 |
3.4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 |
3.5 医院感染病原菌 |
3.6 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3.6.1 出生体重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2 胎龄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3 Apgar 1 min评分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4 产妇年龄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5 分娩方式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6 胎盘畸形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7 羊水污染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8 产妇产前发热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9 产妇重度先兆子痫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10 新生儿窒息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11 静脉营养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12 机械通气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13 脐静脉插管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14 PICC插管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15 抗菌药物使用与医院感染关系 |
3.6.16 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关系 |
3.7 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 |
4.2 器械使用及相关感染发生分析 |
4.3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分析 |
4.4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 |
4.5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4.5.1 非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
4.5.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
4.6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4.7 研究不足与改进 |
5 对策与建议 |
5.1 建筑布局和设施管理 |
5.2 组织制度建设 |
5.3 重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
5.4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
5.5 加强人员管理 |
5.6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 |
5.7 重视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 |
5.8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
5.8.1 加强环境物表消毒与管理 |
5.8.2 加强仪器设备消毒与管理 |
5.9 加强配奶管理 |
5.10 严格新生儿日常护理 |
5.11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5.12 职业与员工健康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医院感染率 |
2.2 感染部位及百分比分析 |
2.3 感染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3.2 医院感染防范管理对策 |
(5)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干预方法 |
1.2.2病原菌培养 |
1.3 诊断标准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新生儿医院感染率 |
2.2 两组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
2.3 两组新生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
2.4 两组新生儿不同住院时间感染构成比 |
2.5 两组新生儿环境微生物监测达标率 |
2.6 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
3 讨论 |
(6)新生儿皮肤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皮肤因素 |
1.2.2 脐炎及脓疱疮因素 |
1.2.3 卫生因素 |
1.2.4 消毒因素 |
1.2.5 意识观念因素 |
2 结果 |
2.1 新生儿皮肤感染类型分析 |
2.2 新生儿皮肤感染病原菌分析 |
3 讨论 |
(7)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感染基本情况 |
2.2 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3 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10)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 |
1.1 环境因素 |
1.2 新生儿自身因素 |
1.3 医护人员因素 |
1.4 药物因素 |
2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干预对策 |
2.1 加强环境管理 |
2.2 加强物品管理 |
2.3 加强手卫生管理 |
2.4 加强新生儿基础护理 |
2.5 合理用药 |
2.6 侵入性操作护理 |
3 结论 |
四、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发生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林少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1)
- [2]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J]. 刘晓娟,杨清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23)
- [3]苏州某三甲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指标分析[D]. 刘世庆. 苏州大学, 2018(06)
- [4]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对策[J]. 陈超,金雪锋.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23)
- [5]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效果分析[J]. 王秀菊,王红娟,时文玲,张玉娟,吴玉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07)
- [6]新生儿皮肤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探讨[J]. 曾丽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3)
- [7]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 王小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7)
- [8]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9]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J]. 凌芳,吴毓新,孟鑫.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07)
- [10]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 鲍江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