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务输出成为江苏滨海农民创收的增长点(论文文献综述)
沈娜[1](2021)在《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各种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整体成就相比,该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并没有实现整体性推进。如何在已有进展的基础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开花结果,真正让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受益、战略对接,共同推动东北亚区域形成开放、共赢的合作网络,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研究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既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又是实现中国东南、中、西、东北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还是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论文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参与,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实际进展,以及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阻碍因素及推进路径。论文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第一,揭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第二,厘清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理定位;第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在边境次区域层面和东北亚整体区域层面的推进进程与合作状况;第四,思考“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首先从内在动力、实现条件和层次性三个层面,阐述了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它体现了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非地缘战略性和目标非一致性等特点,凸显了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特色。论文重点阐述了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认为它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有助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此为出发点,论文明确了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定位,即东北亚区域是在欧亚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东翼之轴,它并非“一带一路”建设的边缘区,更不应该游离于“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论文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并具体分析了韩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过程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如何将各自的发展规划渐进地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的。而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具体推进问题,论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重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形态,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呈现出边境地区相互开放、国家之间战略对接、区域层面互利合作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互动形式,基于此种认识,论文主要阐述了两个层面的区域合作问题:一是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在陆上边境层面的互联互通。指出在边境开放的形势下,边境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屏障功能”向“中介功能”转变,“一带一路”倡议首先突破了边界的屏障,而建立起跨境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二是在东北亚区域层面将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以及形成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主要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合作形式的灵活与创新,在对东北亚区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状况的阐述中展现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成就。同时,论文总结了中日韩自贸区的规划过程与推进情况,阐述了该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未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论文还从合作理念、合作内容、合作路径三个层面,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之间能否实现包容性的问题。论文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首先是区域外的美国通过强化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分化手段,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扯断线”式的破坏或“分割片”式的阻断;其次是区域内“一带一路”发展的局部覆盖性问题,与冷战后东北亚区域所存在的“离散性”结构相关联,很难形成整体性的区域合作;第三是东北亚区域内的边境次区域合作也存在着困境,在推进中受到东北亚区域整体局势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论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路径:发挥次国家政府在助力东北亚区域边境层面合作中的优势及作用;探索朝鲜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路径;寻求协调区域内大国关系的具体方式;探寻稳定与发展中国与区域外美国之间关系的路径等。东北亚区域是大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区域,在这一区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区域合作和区域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东北亚区域也可以继续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建设,为构建东北亚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暴占杰[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张兆军[3](2020)在《“三变”改革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经验,以三个“变”引领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形式的探索方向。2017-2019年间我国中央重要文件中共六次高频的提到“三变”改革,并将其视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将资源、资金、农民以村集体“统”的力量向资产、股金、股东转变运行,缓解农民分散经营决策、集体资产贬值、收入入不敷出的弊端。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三变”改革前后,一系列独具地方性特征的改革措施在各地提出并逐步推开,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和农民基层创新不断交融,“三变”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外延,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增收效果不断凸显。本文是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为指导,探讨我国“三变”改革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从现状分析入手,笔者首先从“三变”改革的常见模式、实施环节与关键因素了解、分析改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总体收入、收入结构以及经营收益三个方面的变化,定性分析“三变”改革对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首先围绕“变”的战略目标——资产、股金以及股东三要素,选取关键绩效指标包括资源性资产存量、经营性资产存量、股本金及股权结构涉设置、股份化经营主体数量、已完成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股份合作等6项二级指标和13项三级指标,构建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变”改革绩效评价体系;接着运用《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相关省级数据,采用AHP法测算量化我国30个省2015、2017、2018年“三变”改革绩效实际值;最后以省平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为被解释变量,构建个体效应模型探究“三变”改革绩效对我国各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个体固定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2011-2018年间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总体收入增速总体呈“U”型变化,2015年为关键转折点,收入结构变化向外源性收入快速倾斜,全国实现经营收益村的数量明显增加,“入不敷出”现象得到改善;(2)关键绩效指标权重分配结果显示:在我国“三变”改革中,三个“变”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提升的重要性权重约为62.75%、11.81%和25.44%,即“资源变资产”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部分,而且现阶段下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占村集体耕地面积的比重、村集体农业资产以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成员数是对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提升贡献最大的三个关键绩效指标,贡献分别高达23.53%、19.99%和11.45%;(3)“三变”改革绩效评价得分观察得知:在2015-2018年间我国各地区评价得分,同该阶段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变化一样,总体表现为增长趋势,其中苏、沪、黑、京、津、渝六地绩效得分较高,另外陕、赣、津、黔四地在2017-2018年段表现出明显突出的增长;(4)我国各地区“三变”改革绩效与平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之间存在显着的个体固定效应,而且“三变”改革绩效(H)每提升1%,该地区平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将会增加1.916%。最后,本文根据以上“三变”绩效评价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可能提升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建议:(1)借力当地优势产业,有规划的增加农业资产、经营固定资产等村集体核心资产,促进“资源变资产”;(2)培育农村改革牵头人,以奖代补激励带头示范,规范或增设股份合作社、股份公司等股份化经营主体,重组、优化村集体利益关系,促进“资金变股金”;(3)加大“三变”及配套政策宣传,提高农民收益心理预期,发挥基层政府、党组织指导监督,保障农民基本利益,促进“农民变股东”。
赵双剑[4](2020)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勾画出了“一带一路”的概念。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杜尚别举行的第一次中俄蒙元首会晤时提出了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设想。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于2015年3月发布的《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确认了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6大经济走廊之一的地位。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着重于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旨在为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之间提供一条安全、畅通、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正在进行积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合作,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基础设施政策在三国之间的空间集聚、经济增长和收入转移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经济走廊国内沿线地区经济总量也带来了产出效应和开放效应。作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中蒙俄经济走廊必将在地区经济发展、东北振兴和全国乃至东北亚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的分析,透视中蒙俄三方的合作情况,揭示出经济走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发展建言献策。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效应、产出效应和开放效应的分析有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作用,发掘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潜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这一政策实践,本文做了以下研究:第一章,绪论。首先就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形成作了简要阐释,说明了论文撰写的缘由。接着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从经济走廊的理论研究、经济走廊的实践研究、中蒙和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认识和基础设施效应研究五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析和综述。第三章,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相关理论分析。界定了经济走廊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相关概念与内涵,介绍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政建设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产出效应和开放效应理论。第四章,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分析。介绍了中蒙俄经济走廊目前的状况。在交通走廊建设方面,中俄、中蒙分别开展了铁路、公路走廊建设的合作,中蒙俄互联互通的制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还介绍了中俄、中蒙在能源资源、双边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的合作以及服务行业对接上的表现。第五章,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中国东北地区、俄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的实证经验分析了降低区内交易成本、降低区际交易成本和促进技术溢出的空间效应;考察了蒙古国的集聚条件,揭示了其不能发生集聚的原因。第六章,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实证分析。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利用不同的基础设施隐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基础设施指数,利用基础设施综合指标的表达式对基础设施样本附分,再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了基础设施政策的产出效应。第七章,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效应的实证分析。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度,再横向对“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国内沿线地区的对外开放度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内8省市对外开放度、GDP增长率、货运量增长率和人口迁入比例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计量模型,判断经济增长率、运输能力、交通便利性和对外包容度对对外开放效应均有推动作用,应予以加强。第八章,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中蒙俄经济合作亟需转型升级,以进一步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三国应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并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走廊经济”的认知并不是很明确,也没有专门的理论与之相对应。本文通过将空间经济学原理运用到经济走廊实践分析中,试图找到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区位、收入、经济增长率和经济聚集之间的关系。第二,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利用不同的基础设施隐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基础设施指数,利用基础设施综合指标的表达式对基础设施样本附分,再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政策的外溢效应。第三,利用“六大经济走廊”对外开放度的比较分析,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万海玲[5](2017)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对政治主体的意识和感情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政治认同的标准有区别,而且不同成员对政治主体的认同度也是不同的。当代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不断累积,社会成员的利益与价值观趋向多样化,随之而来的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我国,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的政治认同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根基。本文以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厘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其次,在阐述政治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对农民政治认同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与政治认同理论的统一性进行了学理分析,指出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实质是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间的渗透、影响,而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的变量不仅是引发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政治认同考察的核心议题,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为本文研究农民政治认同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探讨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论述了社会转型必然对农民政治认同产生影响:即一方面社会转型使得农民政治认同主体从“臣民”向“公民”身份转化,另一方面推动了政治认同客体的政治现代化步伐。接着在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不仅从农民政治认同的表现维度即农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以及政治参与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的积极方面,同时探讨了农民政治认同弱化的表现。再次,运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阐述了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即“利益-制度-价值”,探讨了影响农民政治认同各结构性要素的内在关系,指出不仅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不能有效地保障农民利益,而且农村社会组织也不能更好地为农民实现和维护自身权益提供组织保障;不仅农村现行制度的缺陷是农民受到不公正对待的重要原因,而且农民参政权的缺位也影响农村制度与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不仅基层政府和党组织在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没有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较少也使得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困难重重。最后,从如何提高农民政治认知、培养政治情感,端正政治态度以及规范政治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对策,以强化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归属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坚实的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根基,实现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论文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以政治认同理论和“国家-社会”研究框架的统一作为理论基础,运用“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进行了新的尝试。本文在运用政治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把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研究放在国家与社会彼此互动的场域中加以考察,这样的“政治-社会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将农民政治认同问题放在因社会转型引起的农村社会变迁转型的大背景下审视,不仅有助于拓展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内容和视野,而且有助于在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之间寻求合理的张力,凸显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理论理性和价值理性特质,避免单纯政治学研究和经验社会学研究的片面性和抽象性,遵循事实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合理平衡,以更好地探索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路径。第二,拓展了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内容,初步建构了一个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一般机理模型。即政府治理现代化、农民政治有序参与制度化、国家意识形态主导化、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等“四化协同,义利并举、体用统一”的对策体系。笔者把政治认同理论与“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统一于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上,指出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实质是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辩证关系的调整与处理,而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的变量不仅是引发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政治认同考察的核心议题,二者的统一为研究农民政治认同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这一理论框架,笔者在分析影响农民政治认同各结构性要素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利益因素与农民政治认同的提升不是绝对的正向关系,强调了社会公正在增强农民政治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如何提高农民的政治认知,培养农民的政治情感、端正农民的政治态度以及规范农民的政治参与,构建了一个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对策体系。这样的研究内容不仅是对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拓展,同时也是对农民政治认同进一步深入、系统化研究的尝试。
唐文浩[6](2017)在《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户脆弱性研究 ——基于苏北地区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扶贫开发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原本基数庞大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在世界反贫困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一个基本的现实观察是,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16年末中国尚有4332万农村贫困人口;二是脱贫人口返贫率居高不下。由此,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最后堡垒攻克阶段,大水漫灌式扶贫要向滴灌式扶贫转变,易返贫的脆弱性农户则是需要消除潜在的致贫根源。在众多的致贫成因中,脆弱性农户的自我资本积累能力不足以及外界资本来源匮乏导致贫困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而,金融扶贫已成为世界各国反贫困的重要手段。贫困家庭通过外界资本的注入,打破原有的内部贫困均衡,实现自我价值的再发现,从而摆脱贫困困扰。金融开发扶贫不仅充分调动贫困群体自我发展的内在源动力,更重要的是消除贫困家庭原有的亚文化,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源自于小额信贷的普惠金融出现则是进一步扫清脆弱性群体获取金融资源障碍的有效手段。它突破了传统金融扶贫假设贫困农户资金短缺的单一问题,更为深层次的揭示金融反贫困需要通过信贷、保险、储蓄支付账户等金融服务的综合性运用。那么普惠金融发展背景下,农户贫困脆弱性是否得到缓解以及脆弱性农户的抗逆力是否增强?围绕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普惠金融益贫政策的主要载体,即扶贫小额信贷、微型保险、储蓄支付账户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首先,研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贫困理论的发展演变和农户脆弱性研究进行历史性回顾与历时性关联分析,阐明农户脆弱性研究是贫困内涵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必然前提。在贫困概念发展的回顾中,本研究归纳了人类对贫困理解的转变,由基本生活需求的不足,可行性能力不足,最终演变为发展能力的被剥夺,这反映了人类权利的需求由生存权向发展权转变。贫困内涵的变化带来了贫困标准以及贫困测度的变化。贫困标准由基本生活需要的单维转变为覆盖发展需要的教育、健康等多维标准。贫困的测度也由过去的事后静态观察向事前动态预测改进,进一步提升了反贫困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贫困理念、标准与测度的改变将传统农户贫困研究转化为脆弱性分析。农户脆弱性内涵主要体现了风险暴露程度和风险管理,包括用以介绍人们的可行性能力和选择权遭到侵害而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贫困脆弱性)以及冲击保护及福利的多元化(抗逆力)。因此,脆弱性度量主要是农户下一期处于既定贫困标准之下的可能或已处于最低贫困标准以下农户抗逆力的强弱。而对于金融排斥理论的阐述,则是从对立面视角,表明普惠金融有助于弱势群体更为有效的获取金融资源。因此,本研究在归纳阐述江苏扶贫开发实践以及金融减贫方式由反贫困向反脆弱性转变的现实基础上,对普惠金融政策与农户脆弱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基于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实际、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黄宗智小农理论分别论证了低收入与贫困农户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短期处于稳定状态以及经济行为保守性的特点,即此类型农户短期收入服从正态分布,为贫困脆弱性指数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基于金融排斥与金融约束理论,分析得出普惠金融政策可以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并在普惠金融益贫维度下,设立了扶贫小额信贷使用额度、是否参与微型保险以及是否拥有储蓄支付账户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的假说:基于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与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理论论证了普惠金融有助于脆弱性农户的抗逆力提升,拟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对农户抗逆力影响假说进行验证。然后,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江苏省低收入农户标准线(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作为既定最低标准,运用计量分析工具,对苏北地区511户样本低收入农户进行贫困脆弱性测度,发现样本农户贫困脆弱性指数分布处于两端集中,中间分散的格局,与江苏省低收入群体内部分化现实相符,进一步说明扶贫开发已经到最后的攻坚克难阶段。本研究关于普惠金融政策与农户脆弱性内在联系的计量研究结果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对样本农户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使用扶贫小额信贷和参与微型保险有助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缓释,且信贷使用额度与农户脆弱性强弱有显着负相关关系;二是,通过对样本农户2015、2016年追踪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普惠金融益贫政策中的扶贫小额信贷对于样本农户整体抗逆力增强有一定的作用,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其对个体农户资产积累的促进作用,补充了上述结论,论证了普惠金融有助于脆弱性农户个体抗逆力的提升。最后,为了进一步探讨普惠金融扶贫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现有的运作机制,本研究以江苏省N村为个案,基于“在地化”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反脆弱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政策启示里探讨优化路径。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很明确的:普惠金融可以缓释农户脆弱性,是增强脆弱性农户脱贫能力及降低返贫可能的有效途径。
沈妉[7](2017)在《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研究 ——以苏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影响着农村社会所有成员,而在农村未成年人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关注农村未成年人,最根本的是关注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是农村未成年人对其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评价、决定取舍所持的最基本的观点。开展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研究,探讨构建适应农村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教育途径,不仅能够丰富和发展价值观教育理论,为未成年人德育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而且有助于农村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其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在研究内容上,着重从价值观角度对农村未成年人的成长状况、行为方式进行研究,可以看作对农村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价值观两个研究领域的有益补充;在研究方法上,摒弃传统的抽象研究方法,引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偏重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做到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在方法论上具有创新意义。为了更好地把握农村未成年人的价值观状况,本文以苏北为例,选择从经济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生命价值观、学习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人际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等九个维度对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进行考察与分析,然后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更加详细、真实地把握当前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现状。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整体上呈现积极进取的态势,但也存着价值认知与价值行为倾向的矛盾,价值理想和现实选择的矛盾,需要引起重视。对于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因素分析,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也包括中观层面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等因素,以及微观层面的农村未成年人个体自身以及同辈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社区等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把握农村实际和农村未成年人的合理需求,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对影响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做科学、具体的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价值观教育实践经验和系统理论,创新机制和体制,开展富有成效的引导和教育活动。在调查研究与归因分析的基础上,如何构建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体系,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文着重从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力量整合、路径探索等几个角度来探讨建构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体系。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重申了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研究的重要性,指出了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塑造是个长期任务,需要长抓不懈。
刘尧[8](2016)在《生态旅游视野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北京密云石城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传统林区普遍面临人口总量下降、生态环境退化、林农生计困难等诸多发展困境,解决这些困境的根源首先在“人”。本研究聚焦于中国林业发展过程中林农生计的具体问题,以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作为切入点,并引入在国外已经有一定理论基础,用于解决农村脱贫问题的可持续生计理论,以林区林农为研究主体,探讨在环境保护、旅游开发、林农维持生计等三种需求的背景下,如何以生态旅游作为主要策略,实现林农生计转型和林区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生态旅游”和“可持续生计”概念界定、分析对比和综合研究,论文以英国国家发展署构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Sustainable Livelihoods Framework,简称SL)为基础,对其进行中国本土化和生态旅游领域内的可持续生计框架重构,创造性地提出了结合生态旅游的新的可持续生计框架(The combination of Ecotourism Sustainable Livelihood Framework,简称 ETSL)。ETSL 框架中,在原有 SL 框架基础上设定了生计背景、生计资本、生计战略和生计结果4个核心要素,并以生计战略为切入点,构建了以生计背景、生计资本和生计结果为核心的三个评估体系,建立了各自的准则层和指标体系,以期运用ETSL框架评估林区林农是否适宜发展生态旅游的真实情况,提出切合实情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本研究以ETSL框架为基础,将理论上设定的三个评估体系在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和其中四个行政村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对石城镇运用含4准则和24因子的生计背景评估体系进行了生态旅游发展适宜性评估,对西湾子、黄峪口两村进行了生态旅游发展的生计资本评价,对石城和捧河岩两村进行了生态旅游发展的生计结果评价。通过一镇四村的实证研究,论文最终构建并完善了 ETSL框架。ETSL框架的提出为将来的林区传统产业向生态旅游业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林区林农的生产实践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此外,本研究在ETSL框架基础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ETSL框架中的生计背景要素,构建了含4准则和24 因子的生态旅游外部条件评估体系,并对石城镇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估结果表明石城镇量化分数为6.8312,为系统的二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以生态旅游为目标策略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外部条件。2、基于ETSL框架中的生计资本要素,针对尚未开展生态旅游的林区林农家庭,构建了以生态旅游为目标策略的生计资本条件评估模型。以处于旅游发展初期阶段的西湾子和黄峪口两村为研究对象,将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进入基础条件确定为“林农意愿投资旅游金额”,发现基础条件与“19到60岁成年男性人数”、“具有旅游能力特长的人数”、“家庭可同时接待的用餐人数”、“有无贷款机会”四项指标有显着性关系,在以林农家庭为单位的组织结构中,19到60岁成年男性人数3人、具有旅游能力特长的人数4人、家庭可同时接待的用餐人数8人为当地林农家庭进入生态旅游领域的临界点。投资旅游金额在30000元以上时,有无贷款机会将强烈影响旅游生计开展。根据生计资本条件评估模型研究结果,提出了在生态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针对性开发策略。3、基于ETSL框架中的生计结果要素,针对已开展生态旅游的林区林农家庭,构建了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生计策略的生计效果评估模型。以处于旅游发展成熟阶段的石城和捧河岩两村为研究对象进行评估验证,发现收入增加和自我发展为生计效果的最核心体现,对其结果影响有显着性的因素依次为自然环境保护可持续、社会稳定性增加、福利提升;并与保护区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农的生态价值观增强、社区环境更加美观、林户之间分配更加合理、获得相关创业机会、外出打工人数增减等6项具体指标有显着性关系。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在生态旅游发展成熟阶段的优先发展策略。ETSL框架的提出,能准确回答传统林区产业是否能够向生态旅游产业转型、林农是否能从生态旅游发展中得到有效生计机会的问题,同时还能对林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与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提出的发展策略更具有针对性、实操性和前瞻性,对指导当前中国林区林农家庭的生计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杨智[9](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提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徐丽媛[10](2015)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文中提出中部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国贫困地区的四分之一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总体上有了较大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至今发展不快,且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存在高度的重合,90%以上的贫困地区都是革命老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2013年,中部贫困地区130个贫困老区农村贫困人口1323.03万余人,占其总人口的19.14%,占中部六省贫困人口的49.57%。马克思说:“竞争是挡不住的洪流。”竞争有利于倒逼贫困地区改进发展模式,提高地方政府执政水平。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实现中部贫困地区稳步脱贫和持续发展,培育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关键。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是什么,其现状如何,各贫困地区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何在?这些都需要详细系统地研究。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发展阶段、价值取向系统梳理,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比较评价,找出各自的比较优势与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1、界定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对其所处阶段进行定位,并阐述其价值取向。基于对竞争力内涵的理解,结合贫困地区的特点,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指以脱贫奔小康为目标的中部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力的统一体,这些能力综合反映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环境、科教、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府作用等方面。综合竞争优势阶段划分理论和工业化阶段理论,分析得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要素推动阶段,产业竞争优势表现为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开采利用效率,要素禀赋的竞争是其竞争的主要形式。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统一、自生能力培育、以及环境友好四个方面,分别是其基础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2、运用了SWOT方法和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过SWOT方法分析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地缘性、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革命作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面临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崛起、及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的良好机遇,但同时并存着资金积累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水平低及收入外部性依赖强等劣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挤压、难以持续的低成本优势等的挑战,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与突破。运用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动态性系统,由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等诸多子系统构成,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要促进中部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不仅要对症下药,更需要统筹谋划;不仅要借助外力,还要促进内生;不仅要规划未来,还要吸取教训;不仅要关注当下,还要考虑长远。3、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发现,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对中部贫困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有大小之分,具体为:市场活力>禀赋基础>内生能力>制度保障。市场活力中开放程度影响最大,禀赋基础中经济水平影响最大,内生能力中科技创新影响最大,制度保障中在制度扶贫影响最大。可见,中部贫困地区要提高综合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切实履行国家扶贫制度解决贫困问题,是其关键点。5、采用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首先在整体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出中部六省130个贫困老区中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然后,以2011-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这20个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动静态评价和分析。分析发现,相比于综合实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在排名上有一些重大变化,这与理论上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关系的论述相符合;静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由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共同决定,不存在某一构成要素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相差不大且普遍不高;动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排名三年内整体变动不大,个别县有较大的调整;总体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与本文第五章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相应证。6、根据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结合全文的定性分析,本文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应考虑以下方面: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打造优势集群,增强经济实力;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培育内生能力;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突破关于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于发展模式、路径等传统分析的局限性,选择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作为研究焦点。这呼应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采用了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研究。并基于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分四方面进行管理对策确定研究。论文研究提出了新的概念,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阶段定位以及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劳务输出成为江苏滨海农民创收的增长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务输出成为江苏滨海农民创收的增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与性质研究 |
(二)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研究 |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
(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
(五)文献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区域合作理论与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
一、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 |
(一)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
(二)区域合作的实现条件 |
(三)区域合作的层次性 |
二、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 |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合作的特点 |
(三)“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 |
三、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
(一)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 |
(二)东北亚区域是“一带一路”推进的东翼支轴 |
(三)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层次性 |
第二章 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参与 |
一、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 |
(一)蒙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三)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四)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五)朝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二、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参与方式 |
(一)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 |
(二)中日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
(三)蒙古国和俄罗斯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
三、国家的广泛参与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础 |
(一)国家边界的开放性 |
(二)主权国家的政策选择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关键 |
第三章 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 |
一、边境区域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前沿 |
(一)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
(二)边境地区是互联互通的开拓场域 |
(三)边境地区是“一带一路”的窗口 |
二、东北亚边境区域开放与合作的进展 |
(一)东北亚边境区域的总体建设状况 |
(二)中国对蒙古国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
(三)中国对俄罗斯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
(四)中国对朝鲜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
三、次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促进 |
(一)次区域合作是对边界效应的一种回应 |
(二)中俄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
(三)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与发展 |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 |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 |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用 |
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
(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规划与推进 |
(二)中日韩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 |
(三)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衔接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包容性 |
(一)合作理念的包容性 |
(二)合作内容的包容性 |
(三)合作路径的包容性 |
第五章 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因素分析 |
一、区域外国家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 |
(一)美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二)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阻碍 |
(三)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消极影响 |
二、东北亚区域整体的区域合作尚未形成 |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盲点 |
(二)东北亚区域缺乏整体性区域合作对“一带一路”推进的制约 |
三、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还不成熟 |
(一)东北亚边境次区域合作的困境 |
(二)边境次区域合作困境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影响 |
第六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未来推进路径 |
一、发挥次国家政府在东北亚边境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 |
(一)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优势 |
(二)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路径 |
二、努力将朝鲜纳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当中 |
(一)将朝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的重要意义 |
(二)促进朝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
三、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协调好区域内的大国关系 |
(一)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必要性 |
(二)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方向与路径 |
四、稳定中美关系,减弱区域外大国的阻碍作用 |
(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 |
(二)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实现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三变”改革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的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三变”改革的研究 |
1.2.2 关于“三变”改革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三变”改革 |
2.1.2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
2.2 相关理论及实证方法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理论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个体效应模型 |
第三章 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变”改革概况 |
3.1 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变”改革发展模式 |
3.1.1 “三变+合作社+村集体”模式 |
3.1.2 “三变+招商引资+村集体”模式 |
3.1.3 “三变+项目投资+村集体”模式 |
3.2 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变”改革成效分析 |
3.2.1 “资源变资产”:资源性资产情况 |
3.2.2 “资源变资产”:经营性资产情况 |
3.2.3 “资金变股金”:股本金及股权结构情况 |
3.2.4 “资金变股金”:股份化经营主体情况 |
3.2.5 “农民变股东”: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东情况 |
3.2.6 “农民变股东”:农民自主股份合作股东情况 |
3.3 我国“三变”改革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分析 |
3.3.1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总体水平明显提升 |
3.3.2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结构调整明显 |
3.3.3 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明显增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变”改革绩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影响的实证 |
4.1 “三变”改革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4.1.1 “资源变资产”的绩效指标选取 |
4.1.2 “资金变股金”的绩效指标选取 |
4.1.3 “农民变股东”的绩效指标选取 |
4.2 基于AHP法的“三变”改革绩效评价方法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建层次结构判断矩阵 |
4.2.3 计算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4 建立“三变”改革绩效评价方程 |
4.3 我国各地区“三变”改革绩效的测算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获取 |
4.3.2 描述性统计与极值法标准化 |
4.3.3 “三变”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 “三变”改革绩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影响的实证估计 |
4.4.1 构建个体效应模型 |
4.4.2 豪斯曼检验:是否存在固定效应 |
4.4.3 实证模型参数估计与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变”视角提升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建议 |
5.1 借力当地优势产业,增加集体核心资产,促进“资源变资产” |
5.1.1 借力当地优势产业,谋求产业兴旺 |
5.1.2 规划农业核心资产,巩固经营能力 |
5.2 培育改革牵头人,增设股份化经营主体,促进“资金变股金” |
5.2.1 培育改革牵头人,以奖代补激励带头示范 |
5.2.2 增设股份化经营主体,重组村集体利益关系 |
5.3 加大“三变”政策宣传,发挥基层政府监督,促进“农民变股东” |
5.3.1 加大“三变”及配套政策宣传,增强改革认知 |
5.3.2 发挥基层政府监督功能,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经济走廊的理论研究 |
2.1.2 经济走廊的实践研究 |
2.1.3 中蒙、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 |
2.1.4 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认识 |
2.1.5 基础设施效应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经济走廊的理论研究 |
2.2.2 经济走廊的实践研究 |
2.2.3 中蒙、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 |
2.2.4 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研究 |
2.2.5 基础设施效应研究 |
第3章 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相关理论分析 |
3.1 经济走廊的相关概念 |
3.1.1 经济走廊 |
3.1.2 中蒙俄经济走廊 |
3.2 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 |
3.2.1 本地溢出模型 |
3.2.2 本地溢出模型扩展 |
3.3 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3.3.1 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的概念界定 |
3.3.2 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
3.3.3 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 |
3.4 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效应的理论分析 |
3.4.1 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放效应 |
3.4.2 开放水平的决定因素 |
3.4.3 对外开放水平的衡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分析 |
4.1 交通走廊的建设 |
4.1.1 中蒙俄开展铁路过境运输合作 |
4.1.2 中蒙俄公路的互联互通建设 |
4.1.3 中蒙俄互联互通的制度建设 |
4.2 能源资源的合作 |
4.2.1 石油、天然气的合作 |
4.2.2 矿产资源的合作 |
4.3 双边贸易的开展 |
4.3.1 中俄开展的双边贸易 |
4.3.2 中蒙开展的双边贸易 |
4.3.3 俄蒙开展的双边贸易 |
4.4 中国对俄、蒙的投资与工程承包 |
4.4.1 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与工程承包 |
4.4.2 中国对蒙古国的投资与工程承包 |
4.5 服务行业的对接 |
4.5.1 旅游服务业的的互动及增长 |
4.5.2 中俄、中蒙间劳务贸易的发展 |
4.5.3 金融业的对接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两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1 中俄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2 中蒙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实证分析 |
5.2 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效应实证分析 |
6.1 基础设施选取及变量符号 |
6.2 实证分析 |
6.2.1 基础设施因子构建 |
6.2.2 基础设施综合得分的计算 |
6.2.3 描述性统计 |
6.2.4 相关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对外开放度测度 |
7.1.1 对外开放度的计算方法 |
7.1.2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的对外开放度 |
7.1.3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省市的对外开放度 |
7.2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沿线对外开放度的比较分析 |
7.2.1 样本选取 |
7.2.2 对外开放度统计分析 |
7.2.3 经济走廊间的借鉴 |
7.3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放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 |
7.3.2 模型的设定分析 |
7.3.3 F检验和Hausman Test |
7.3.4 模型估计 |
7.3.5 对估计值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
8.1 中蒙俄合作亟需转型升级 |
8.2 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8.3 结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 |
8.4 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 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论 |
2.1.1 政治认同的基本内涵 |
2.1.2 政治认同的特点 |
2.1.3 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 |
2.1.4 政治认同的作用 |
2.2 农民政治认同的概念及其表现维度 |
2.2.1 农民政治认同的概念 |
2.2.2 农民政治认同的表现维度 |
2.3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
2.3.1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演变 |
2.3.2 “国家-社会”研究框架的可行性 |
2.4 国家-社会关系与农民政治认同的关系 |
2.4.1 国家-社会关系与政治认同的统一: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
2.4.2 国家-社会关系的变迁带来政治认同的变化 |
2.4.3 国家-社会关系的调整与农民政治认同的互动 |
第3章 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的现状分析 |
3.1 社会转型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及其对农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
3.1.1 社会转型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 |
3.1.2 社会转型对农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
3.2 社会转型期农民政治认同的积极变化 |
3.2.1 农民政治认知水平逐步提升 |
3.2.2 农民的政治情感倾向相对稳定 |
3.2.3 农民的政治态度相对积极 |
3.2.4 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 |
3.3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弱化的表现 |
3.3.1 农民政治认知水平与农民权利意识增长不相适应 |
3.3.2 农民政治态度上的冷漠与疏离并存 |
3.3.3 农民政治文化心理层面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
3.3.4 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增多 |
第4章 转型时期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分析 |
4.1 转型时期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 |
4.1.1 利益认同—绩效的显着性 |
4.1.2 制度认同—制度的公正性 |
4.1.3 价值认同—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
4.2 转型时期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的基本特征 |
4.2.1 强调利益的满足是提升农民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 |
4.2.2 强调社会公正在增强农民政治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
4.2.3 国家宏观制度输出与农民政治认同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 |
4.2.4 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涉及多个层面 |
第5章 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对策 |
5.1 提高农民政治认知,奠定农民政治认同的认识基础 |
5.1.1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5.1.2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搭建有利于政治文化传播的平台 |
5.2 培养农民政治情感,端正农民政治态度,强化农民政治认同的心理倾向 |
5.2.1 保障农民经济利益,满足农民对民生福利的需求 |
5.2.2 规范基层政权的权力运作,提升基层政权运作的制度化水平 |
5.2.3 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5.3 规范农民政治参与,强化农民政治认同的实践环节 |
5.3.1 保障农民参政权,以强化农民制度性的政治参与 |
5.3.2 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基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户脆弱性研究 ——基于苏北地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脆弱性 |
2.1.2 抗逆力 |
2.1.3 普惠金融 |
2.2 相关理论 |
2.2.1 贫困理论 |
2.2.2 脆弱性理论 |
2.2.3 金融排斥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金融反贫困相关研究知识图谱 |
2.3.2 金融宏观减贫效应研究 |
2.3.3 金融微观减贫效应研究 |
2.3.4 普惠金融反贫困研究 |
2.3.5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扶贫开发历程:从反贫困到反脆弱性 |
3.1 江苏省扶贫历史和成效 |
3.2 江苏省农村贫困与扶贫现状 |
3.2.1 农村居民收入状况 |
3.2.2 低收入人口分布及形成原因 |
3.2.3 扶贫开发运作体系 |
3.3 江苏省金融扶贫实践 |
3.3.1 金融扶贫发展过程 |
3.3.2 现阶段主要方式 |
3.3.3 金融反贫困转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惠金融对农户脆弱性影响理论分析 |
4.1 农户贫困脆弱性指标构建理论分析 |
4.2 普惠金融缓释农户贫困脆弱性理论分析 |
4.3 普惠金融增强农户抗逆力理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惠金融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实证分析 |
5.1 调查地区与样本农户状况 |
5.1.1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5.1.2 样本农户经济特征概述 |
5.1.3 样本农户金融活动情况 |
5.2 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最低标准线的选取 |
5.2.3 测度结果分析 |
5.3 普惠金融缓释低收入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实证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普惠金融对脆弱性农户抗逆力影响实证分析 |
6.1 指标构建与研究方法 |
6.1.1 抗逆力指标构建 |
6.1.2 研究方法 |
6.2 普惠金融对脆弱性农户抗逆力影响统计分析 |
6.2.1 数据处理 |
6.2.2 抗逆力测度 |
6.2.3 统计结果分析 |
6.3 进一步延伸性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普惠金融反脆弱性的“在地化”实践:以苏北N村为例 |
7.1 案例研究背景:N村基本情况 |
7.2 普惠金融扶贫体系构建与实践 |
7.2.1 普惠金融理念对金融扶贫开发的适切性 |
7.2.2 收入分化后农户个体金融活动行为分析 |
7.2.3 样本县域普惠金融扶贫体系 |
7.3 普惠金融反脆弱性的治理限度 |
7.3.1 参与主体沟通机制不健全 |
7.3.2 信贷资金循环路径不通畅 |
7.3.3 保险补偿机制缺位 |
7.3.4 金融设施供给不足 |
7.3.5 普惠金融扶贫配套机制滞后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研究 ——以苏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关于农村未成年人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价值观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可能创新之处 |
2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相关概念 |
2.1.1 价值观的基本理论架构 |
2.1.2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内涵 |
2.1.3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维度的探讨 |
2.1.4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 |
2.2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原理 |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思想 |
2.2.4 人的社会化理论 |
3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实证研究 |
3.1 实证研究的基本程序 |
3.1.1 实证研究的指导思想 |
3.1.2 资料收集方法 |
3.1.3 问卷的设计 |
3.1.4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
3.2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现状调查 |
3.2.1 经济价值观趋于务实理性 |
3.2.2 道德价值观仍存在矛盾 |
3.2.3 人生价值观更注重自我 |
3.2.4 生命价值观呈现积极乐观态势 |
3.2.5 学习价值观总体比较端正 |
3.2.6 文化价值观多元化倾向明显 |
3.2.7 审美价值观娱乐化色彩浓厚 |
3.2.8 人际价值观逐步走向开放 |
3.2.9 政治价值观主流积极肯定 |
3.3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3.3.1 价值观整体上呈现积极进取的态势 |
3.3.2 价值观的矛盾多样性 |
3.3.3 价值观的未定性和可塑性 |
4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解析 |
4.1.1 外在因素的制约作用 |
4.1.2 内在因素的矛盾转化 |
4.2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宏观层面影响因素考察 |
4.2.1 农村经济实力薄弱,限制教育投入 |
4.2.2 农村基层不正之风消解政府示范作用 |
4.2.3 文化发展落后,削弱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基础 |
4.3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中观层面影响因素考察 |
4.3.1 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弱化 |
4.3.2 学校教育功能低效 |
4.3.3 农村社区教育严重缺位 |
4.4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微观层面影响因素考察 |
4.4.1 同辈群体的影响较大 |
4.4.2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的个体身心因素制约 |
5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
5.1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
5.1.1 遵循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规律 |
5.1.2 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
5.1.3 立足实践、回归生活 |
5.2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5.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观教育 |
5.2.2 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
5.3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力量整合 |
5.3.1 发挥政府的规导力 |
5.3.2 突出学校的教化力 |
5.3.3 强化家庭的亲情力 |
5.3.4 重视社区的感染力 |
5.3.5 彰显媒体的导向力 |
5.4 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 |
5.4.1 优化农村经济环境 |
5.4.2 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 |
5.4.3 以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价值取向 |
5.4.4 繁荣农村公共文化 |
5.4.5 增强乡土文化认同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8)生态旅游视野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北京密云石城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传统林区的发展困境 |
1.1.2. 生态旅游在林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3. 引入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态旅游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
2.2. 可持续生计 |
2.2.1. 概念界定 |
2.2.2. 可持续生计研究现状 |
2.2.3. 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及框架 |
2.3. 旅游与可持续生计的结合应用研究 |
2.3.1. 并项分析 |
2.3.2. 研究现状 |
2.3.3. 结合应用研究小结 |
2.4.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
2.4.1. 林业与林区 |
2.4.2. 社区与林业社区 |
3. 基于生态旅游目标的可持续生计框架重构 |
3.1. 可持续生计(SL)框架研究 |
3.1.1. 内容解读 |
3.1.2. 结构关系 |
3.1.3. 核心原则 |
3.2.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重构 |
3.2.1. 重构前提 |
3.2.2. 重构步骤 |
3.2.3. 核心概念对比分析 |
3.2.4. 重构变化点 |
3.2.5. 重构原则 |
3.2.6. 基于生态旅游策略的中国本土化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ETSL) |
3.2.7. ETSL框架下的三个评估体系 |
4. 研究区选择及概况 |
4.1. 研究区选择 |
4.1.1. 宏观环境概述 |
4.1.2. 研究区确定 |
4.2. 研究区情况简介 |
4.2.1. 密云区概况 |
4.2.2. 石城镇概况 |
4.2.3. 调研村概况 |
4.3. 当地农民生计情况 |
4.3.1. 村民收入构成 |
4.3.2. 生态旅游发展条件 |
5. 以生态旅游为目标策略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外部条件评价 |
5.1. 研究思路与构建原则 |
5.1.1. 研究思路 |
5.1.2. 体系构建原则 |
5.2. 构建方法和流程设计 |
5.2.1. 过程概述 |
5.2.2. 流程设计 |
5.3. 评估体系构建 |
5.3.1. 评价指标选取 |
5.3.2. 指标权重确定 |
5.3.3. 量化指标设计 |
5.4. 石城镇的实证研究 |
5.4.1. 石城镇各评价因子得分及加权计算 |
5.4.2. 实证研究评价结果分析 |
5.4.3. 石城镇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总体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以生态旅游为目标策略的生计资本条件评估体系构建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过程 |
6.2.1. 问卷调查 |
6.2.2. 数据处理 |
6.3. 验证研究过程 |
6.3.1. 主因素选择 |
6.3.2. 主因素提取 |
6.4. 模型验证结果分析 |
6.4.1. 模型验证结果 |
6.4.2. 模型结果说明 |
6.4.3. 模型结果分析 |
6.5. 生计资本三度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6.7. 生计资本提升策略 |
6.7.1. 石城镇生计资本提升策略 |
6.7.2. 生态旅游潜力村落生计资本提升策略 |
7. 以生态旅游为生计策略的生计产出效果评估体系构建 |
7.1. 研究假设 |
7.2. 研究设计和数据获取 |
7.2.1. 样本与数据获取 |
7.2.2. 问卷与变量测量 |
7.2.3. 统计方法与程序 |
7.3. 信度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7.3.1. 测量量表信度检验 |
7.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7.4. 识别主成分 |
7.4.1. 因子分析结果 |
7.4.2. 因子的命名与解释 |
7.5. 影响力比较 |
7.5.1. 构建新变量 |
7.5.2. 效果因子选取 |
7.5.3. 因子层比较 |
7.5.4. 原始因素层比较 |
7.6. 本章小结 |
7.7. 生计效果提升策略 |
7.7.1. 自然环境保护可持续 |
7.7.2. 提高社会稳定性 |
7.7.3. 增加社区福利 |
8. ETSL框架模型与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
8.1. ETSL框架构建小结 |
8.1.1. 检验思路 |
8.1.2. 验证过程 |
8.1.3. 验证结果 |
8.1.4. 结果应用 |
8.2. 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及建议 |
8.2.1. 尚未开展旅游村落的生态旅游生计提升策略 |
8.2.2. 已开展旅游村落的生态旅游生计效果提升策略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讨论与展望 |
9.3.1. 研究的局限性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
一、小康社会 |
二、全面小康 |
三、农村小康 |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
一、贫困 |
二、贫困线 |
三、反贫困 |
四、扶贫开发 |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
一、农村建设思想 |
二、城乡关系思想 |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
三、深化农村改革 |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
二、区域开发战略 |
三、小额信用贷款 |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三、产业培育 |
四、移民搬迁 |
五、劳务输出 |
六、能力提升 |
七、金融扶贫 |
八、组织化扶贫 |
九、社会帮扶 |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方式制约 |
二、自然条件制约 |
三、历史基础制约 |
四、体制机制制约 |
五、主导产业制约 |
六、人口因素制约 |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
一、地理区位条件 |
二、自然资源条件 |
三、文化资源优势 |
四、发展基础条件 |
五、政策叠加机遇 |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区域竞争力理论 |
1.3.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1.3.3 后发优势理论 |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5 反贫困理论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和反馈基模分析 |
2.1 贫困与贫困地区的涵义 |
2.1.1 贫困的涵义 |
2.1.2 贫困地区的涵义 |
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 |
2.2.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
2.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 |
2.2.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
2.2.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
2.3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反馈基模分析 |
2.3.1 贫困地区交通发展反馈基模分析 |
2.3.2 贫困地区科技、教育发展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
2.3.3 贫困地区环保投入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
2.3.4 贫困地区管理的富者愈富、舍本逐末、饮鸩止渴反馈基模分析 |
2.4 本章小结:启示 |
第3章 国内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3.1 国外对贫困地区的开发 |
3.1.1 美国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1.2 日本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1.3 巴西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2 国内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典型模式 |
3.2.1 广东增城模式 |
3.2.2 山东临沂模式 |
3.2.3 福建晋江模式 |
3.3 国内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
3.3.1 国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
3.3.2 国内贫困地区开发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
4.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与分布 |
4.1.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 |
4.1.2 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的关系 |
4.1.3 中部贫困地区的分布 |
4.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
4.2.1 1978-1985年经济社会发展艰难起步兼救济式扶贫阶段 |
4.2.2 1986-1993年经济社会初步发展兼开发式扶贫阶段 |
4.2.3 1994-2000年经济社会快速成长兼产业扶贫阶段 |
4.2.4 2001年以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兼参与式扶贫阶段 |
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
4.3.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
4.3.2 中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特征 |
4.3.3 中部贫困地区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
5.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异同比较 |
5.1.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 |
5.1.2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缓解贫困的关系 |
5.1.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一般县域竞争力之比较 |
5.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
5.2.1 区域竞争力的一般演进阶段 |
5.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
5.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价值取向 |
5.3.1 以人为本——基础价值取向 |
5.3.2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根本价值取向 |
5.3.3 自生能力培育——核心价值取向 |
5.3.4 环境友好——目标价值取向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方法 |
6.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
6.1.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
6.1.2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3 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禀赋基础影响模型 |
6.2.2 市场活力影响模型 |
6.2.3 内生能力影响模型 |
6.2.4 制度保障影响模型 |
6.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具体指标选择 |
6.3.1 评价模型构建 |
6.3.2 具体指标的选择与解释 |
6.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6.4.1 熵权法确定权重 |
6.4.2 TOPSIS综合评价法 |
6.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7.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思路 |
7.2 中部贫困地区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研究 |
7.2.1 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7.2.2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
7.2.3 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 |
7.3 基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20个代表县评价研究 |
7.3.1 样本选取与数据获取 |
7.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7.3.3 各构成要素的评价 |
7.3.4 综合竞争力评价 |
7.3.5 主要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管理对策研究 |
8.1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禀赋基础的管理对策 |
8.1.1 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实力 |
8.1.2 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 |
8.2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市场活力的管理对策 |
8.2.1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 |
8.2.2 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 |
8.3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内生能力的管理对策 |
8.3.1 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
8.3.2 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
8.3.3 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适应地区发展 |
8.4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制度保障的管理对策 |
8.4.1 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 |
8.4.2 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央苏区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调研问卷(A卷和B卷) |
附录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评价专家简介 |
附录4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
附录5 中部20个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劳务输出成为江苏滨海农民创收的增长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D]. 沈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三变”改革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研究[D]. 张兆军. 广西大学, 2020(07)
- [4]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效应研究[D]. 赵双剑. 辽宁大学, 2020(08)
- [5]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万海玲.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2)
- [6]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户脆弱性研究 ——基于苏北地区的实证分析[D]. 唐文浩.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研究 ——以苏北为例[D]. 沈妉.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8]生态旅游视野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北京密云石城镇为例[D]. 刘尧.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
- [10]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D]. 徐丽媛. 南昌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