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hort Studies on Cancer Mortality Among Workers Exposed Only to Chrysotile Asbestos: a Meta-analysis(论文文献综述)
杨思雯,朱晓俊,马文军[1](2021)在《耐火陶瓷纤维对人体呼吸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耐火陶瓷纤维(RCFs)作为石棉的主要替代品,因其耐高温和良好的绝热性被广泛使用。在生产和使用场所空气中的RCFs属于可吸入纤维,易在肺部发生沉积。多项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RCFs与肺部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从RCFs致胸膜增厚、肺纤维化、肺功能损伤和肿瘤及遗传损伤角度进行综述,并对RCFs对呼吸系统损伤相关研究的前景加以展望。
夏野峰[2](2018)在《肺癌CIRCRNA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数据库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ircRNA是一种呈闭合环状结构的RNA分子,表达量较低,长期以来一直被当做―噪音‖而不被人们所重视。直到近几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circRNA才终于被大规模的发现;又由于其特殊的环状结构与复杂的生物学功能,一跃成为现阶段转录组相关研究的焦点。但是,目前无论对circRNA结构、分子层面与成环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是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分析,都处于十分初步的阶段。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与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一直以来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近年来circRNA在各类癌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也为肺癌的相关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口。本文利用了肺癌患者以及对照组的共1,029组RNA-seq数据,通过鉴别并筛选出大量可能与肺癌相关的circRNA。对其进行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出其结构特点,完善相关注释信息,并构建一个针对肺癌的circRNA数据库。我们在NCBI上选取了肺癌患者与对照组的质量较好的RNA-seq数据,并将findcirc,CIRCexplorer2与CIRI这三款circRNA鉴别工具通过脚本整合到了一起,用于circRNA的鉴别,最终得到了可信度较高的19,397条circRNA。其中,基因MAN1A2、ZC3H6、SLTM、RSRC1以及RNF168是最高频的几个host gene。通过对这些host gene的GO,KEGG富集分析,发现了他们主要富集到了细胞周期,转录调控,以及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上;再对表达量较高的circRNA进行circRNA-miRNA互作网络分析,发现绝大多数circRNA与癌症相关的miRNA存在互作,这也说明我们得到的circRNA与癌症有很高的相关性。另外,通过对circRNA特征的分析,我们发现了染色体长度,染色体内含子Alu元件密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ircRNA的产生;单个host gene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产生1-3个circRNA;考虑到host gene与circRNA的对应关系可能与host gene的某些特定位点有关,本文另辟蹊径对circRNA的―热点‖(即多个circRNA共用的位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热点‖在circRNA中广泛存在,我们得到的circRNA中约有43%的端点为―热点‖,我们还意外地发现了在circRNA前端的―热点‖数量远远大于circRNA尾端的―热点‖(约6倍),这一现象可能与某种尚未发现的circRNA成环机制有关。最后,我们将筛选得到的与肺癌相关的circRNA及其基本信息(包括染色体位置,长度,注释等)进行了统一地分类与整合,并构建了相应数据库及网站,提供对肺癌circRNA及其相关信息的检索,浏览与下载等功能。
王靖[3](2011)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系统评价的计量学分析及质量评价》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随着国内循证医学的普及,近年来公共卫生领域的系统评价研究文章数量逐渐增多,但对国内这一领域系统评价的发展现状缺乏全面的总结,并且也没有对其方法和报告的质量进行过严格的评价。好的证据不仅需要好的实施方法,也需要规范的报告方法,才能够真正成为各医疗实践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本文对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系统评价进行分类分析,了解各领域系统评价的研究现状,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趋势及特点,并选取目前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系统评价研究较多的六类/种重要疾病(包括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乙肝、结核病以及艾滋病)的防治,对这些领域的系统评价文献进行方法学和报告质量的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F)、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截止至2010年6月收录的文献,纳入国内公共卫生领域以及六类/种重要疾病(包括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乙肝、结核病以及艾滋病)防治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的中文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查文献,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公共卫生领域的分类分析及文献发文年代、发文载体、发文作者及发文地区的计量学研究;采用OQAQ和PRISMA评价量表分别对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发表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系统评价的规范化实施提供依据。结果(1)公共卫生领域系统评价的文献分析:共检索到文献22140篇,筛选后纳入312篇文献,共涉及公共卫生15个领域的内容,其中慢性非传染病、妇幼保健及传染病等文献数量较多。自2000年起文献数量随年代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期刊覆盖面广,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期刊均为核心期刊,发表1篇文献的作者发文量占总量的79.81%,北京、四川、山东、广东及江苏等省市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2)公共卫生领域六类/种重要疾病防治的系统评价质量评价:共检索到文献9230篇,筛选后纳入文献139篇共142个研究。方法学质量(OQAQ量表):142项研究的总得分区间为[1.5,6.5],平均4.66±0.92分。其中,有6项研究得分在6分以上;106项(74.7%)研究得分低于平均水平。142项研究中有128项检索策略不完全。有90篇文献点明了其研究过程中避免了资料选择偏倚,但其中只有7篇对如何避免偏倚及具体所避免的偏倚类型进行了阐述。142项研究中有101项都未对纳入的原始研究进行全面、恰当的质量评价。报告质量(PRISMA量表):142项研究的总得分区间为[8.5,24],平均15.28±2.91分。其中,仅1项研究总分在24分以上;79个研究(55.6%)总分在15分及以下。130个研究检索过程描述不全、122个研究筛选过程描述不全、118个研究资料提取过程描述不全,而94个研究欠缺对纳入原始研究质量的评价、130个研究没有避免研究偏倚、所有研究均欠缺基金资助者对研究的作用的描述。结论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的系统评价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发表的文献覆盖了公共卫生的大部分领域,发文作者地区遍布全国,并初步形成了若干研究热点、核心期刊及热点地区。从文献的整体研究方向看,研究的热点仍集中于与社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但仍有部分领域(如食品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及公共卫生伦理)尚无相关研究。公共卫生领域六类/种重要疾病纳入系统评价文献的质量普遍属中等水平,其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应详细描述检索、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研究偏倚和分析方法等,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和文献撰写中加以重视。
王靖,刘琴,翁淳光,汪洋,李蕾,雷迅,张帆[4](2010)在《国内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国内发表的公共卫生领域6种重要疾病防治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和发表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0年6月,查找涉及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乙肝、结核病以及艾滋病等6种重要疾病防治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的中文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查文献,并采用OQAQ和PRISMA评价量表对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发表质量进行评价,而后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结果共纳入139篇文献,包括32篇系统评价,107篇Meta分析,文献方法学质量评分最高6.5分,最低1.5分,平均4.66±0.92分。无一篇文献符合全部9个条目的要求,主要存在资料检索不全面、资料的选择偏倚控制不足、对纳入的原始研究缺乏严格的质量评价等问题。报告质量评分平均为15.28±2.91分,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摘要、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偏倚控制及总结等方面报道不全面。结论目前国内公卫研究领域已发表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6种重要疾病防治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方法学水平和规范发表。
关佳慧[5](2010)在《中医综合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影响的前瞻队列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中医综合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影响的前瞻队列研究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早中期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根治术、和/或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术后辅助放疗,按照2009年NCCN临床指引),其根本目的是要减少1-5年的复发转移,提高治愈率。结直肠癌复发转移高峰在根治术后1-3年,术后5年不转移复发就算临床治愈。一旦转移复发就属于晚期不可治愈,目前最好治疗的中位生存期只有26月。目前探讨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辨证论治汤剂+一种中成药大于1年的治疗)可否进一步减少复发转移,提高治愈率的研究正引起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队列研究,观察291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或不加中医综合治疗,对患者的复发转移是否有影响,试图为早中期结直肠癌制定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目的:探讨Ⅱ、Ⅲ期结直肠癌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中医综合治疗减少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收集两家三级甲等医院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共计291例,手术时间为2000年2月至2006年3月的患者222例,其中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及外科115例为西医常规治疗组;西苑医院肿瘤科107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综合治疗)1,西苑医院肿瘤科手术时间为2007年4月至2009年2月的患者69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西医常规治疗组患者只接受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对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每3-6个月随访1次,观察三组1、2、3、4、5年复发转移率及复发转移时间,并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常规治疗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至2010年4月最后一次随访:西医常规治疗组115例中有17例失访,失访率14.78%,其中有98、98、98、98和87例患者分别达1、2、3、4和5年的随访;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中107例有10例失访,失访率9.34%,其中有97、97、97、97和87例患者分别达到1、2、3、4和5年的随访;总失访率为:12.16%(27/222),此两组患者的5年随访结果将在2011年获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中69例有2例失访,失访率2.89%,其中有67、33例患者达到1、2年的随访,此组患者5年随访结果将在2014年获得。在西医常规治疗组中,1、2、3、4、5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10%(5/98)、21.42%(21/98)、27.55%(27/98)、37.76%(37/98)和40.96%(34/8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为0(O/97)、2.06%(2/97)、11.34%(11/97)、12.37%(13/97)和14.10%(11/78);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中1、2年的复发转移率为1.49%(1/67)、6.06%(2/3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与西医常规治疗组比较2、3、4、5年复发转移率差异均有显着性(x2=15.7625,P=0.0001;x2=7.1645,P=0.0074;x2=15.3737,P=0.0001;x2=13.1043,P=0.000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比较1、2、年复发转移率差异没有显着性(x2=0.0348,P=0.8519;x2=0.3198,P=0.571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与西医常规治疗组比较2年复发转移率差异有显着性(x2=4.0280,P=0.044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中,中位复发转移的时间为29个月;西医常规治疗组为21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为13个月。结论:Ⅱ、Ⅲ期结直肠癌西医常规治疗后加用中医综合治疗,可能减少复发转移率,对于提高治愈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服中药目的的调查研究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中医药早期介入对于结直肠癌的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独特地位,已有证据表明中医药能够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经西医常规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在此基础上,中医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国内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都会主动到中医院求治,选用中医药进行后续治疗。本研究采用患者自行填写病人日记的形式,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服中药目的、是否达到目的及服中药后有无不适进行调查,以观察患者对中药的态度。目的:调查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服中药目的。方法:以国家十一五课题西苑医院肿瘤科入组的手术时间为2007年4月至2009年2月结直肠癌患者(中西结合治疗组2)55例为调查对象,入组患者发放病人日记,带回家自行填写,每3个月一本,共4本,对患者入组第3个月有关服中药的目的部分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回收病人日记36份,服中药的目的中有52.78%为提高生活质量,30.56%为防复发转移;近40%的患者认为服中药后基本能达到目的,30%的患者认为达到一些;有27.78%的患者服中药后出现不适,主要为腹泻、大便不成形。
徐春生,曹卫华[6](2008)在《间皮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间皮瘤是发生于胸膜、腹膜、心包膜等处的一罕见肿瘤,多为恶性且生存期短,死亡率高。恶性胸膜间皮瘤与石棉接触有关,其他病因尚不明确。该文综述其流行病学分布规律、危险因素,并介绍目前的防制措施等。
玄春山,赵玉洁,贾凤云,王维先,杨亚男[7](2007)在《石棉接触与肝癌发病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石棉接触与肝癌发病的关系。方法33年追踪队列观察石棉工人肝癌死亡率。结果石棉工人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居民对照人群。结论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患肝癌危险性增加。
周凯辉,玄春山,杨亚男,王维先,高雁[8](2007)在《石棉作业工人胃癌33年追踪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石棉与胃癌的关系,对石棉作业工人胃癌死亡率进行了33 a流行病学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石棉作业工人胃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患胃癌危险性增加。
周凯辉,玄春山,王维先,杨亚男,贾凤云[9](2006)在《接触石棉工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认为为了探讨石棉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调查长春石棉厂667名石棉工人33年(19722004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石棉工人消化系统全肿瘤、肝癌、胃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居民对照人群,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特别是肝癌、胃癌危险性增加。
孙统达[10](200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招标项目(2003年度),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发展影响,探讨建设适合国情省情的公共卫生体系与发展策略。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和SARS的教训与反思 在与传染病的斗争历史中,人类略占上风才不过50年,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十九世纪的50~60%下降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10%以下。但近年来,曾已控制的传染病发病率出现回升,一些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流行、暴发。 2002年11月16日在我国广东佛山市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后,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不力,一度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截止2003年8月7日,SARS波及32个国家(地区),累计报告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病死率为11%。我国内地截止2003年8月16日,共波及24个省(市)、266个县(市),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总报告发病率为0.395/10万,总报告死亡率为0.026/10万,病死率为6.55%。 通过全球密切的国际合作、畅通的疫情信息系统、有效的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全球SARS的蔓延流行,所应吸取的主要经验教训是:①预警机制的重要性;②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即做出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可能是决定性的;③公共信息的民众知情权和政府的诚信度包括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和全球合作的重要性;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与程序,分析现有医院和公共卫生系统应急反应能力明显不足是抗击SARS前期的一个重大问题;⑤卫生的法律地位,《卫生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 SARS的爆发流行,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漏洞”的必然结果。主要问题有:①公共卫生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公共卫生工作“弱化”和“边缘化”,暴露出现行财政体制上的结构性缺陷;②卫生保健在城乡之间、东西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部之间和社会阶层分布上呈现严重不公平;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建全;④卫生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的严重弊端;⑤公共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不全,信息报告与披露机制不健全:⑥生物医学科研体制上各自为政的严重弊端;⑦公共卫生法制观念淡薄;⑧政府卫生职能上存在严重的错位、越位和缺位;⑨新名称下的旧有公共卫生工作模式。所有这些体制与机制上的落后,最终验证了在SARS打击下中国公共卫生的脆弱。 SARS之前我国没有组建过现代意义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处理机构,现行危机管理机制存在较多弊端:①从制度看,没有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也没有制定权责明晰的危机反应机制;②从法制看,缺乏全局性的紧急状态基本法律制度,没有确立统一的依法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法治原则;③从预防看,缺少危机预警与监控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不全;④从预备看,政府官员和民众危机意识不强,整体上社会危机应对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差。 SARS危机引发了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我国社会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上存在的种种弊端,值得我们从政府的公共管理责任、公共信息报告与披露机制、危机反应机制及卫生管理体制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2003年初,突如其来的SARS唤醒了全民对公共卫生重新认识,引起政府对管理职能的全新定位,从这一点看,SARS对我国改革开放还是有积极影响和正面效应。SARS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机遇,它凸现出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示了我们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理念,加快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 1.借鉴“新公共管理”模式,以卫生改革为突破口,紧紧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关键,实现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型政府向现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①实现从优先于经济单一目标向优先于社会整体目标的转变: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健康GDP”(人自身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于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教育等社会公益性事业。②实现从投资型财政体制向公共型财政体制的转变:与时俱进科学地界定政府职能,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确立政府在配置公共产品 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及服务上的主渠道地位。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建立一个有效与有限政府。③实现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要牢固树立公开透明的执政理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公共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注重制度建设,设置监督机制,完善公共信息报告与披露机制,建设“阳光”政府。④实现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的转变:要积极实施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在法治理念上,实现从法律仅仅治民、治事向法律首先治官、治权的转变;?
二、Cohort Studies on Cancer Mortality Among Workers Exposed Only to Chrysotile Asbestos: a Meta-analysi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hort Studies on Cancer Mortality Among Workers Exposed Only to Chrysotile Asbestos: a Meta-analysis(论文提纲范文)
(2)肺癌CIRCRNA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数据库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circRNA简介 |
1.1.1 circRNA的研究历程 |
1.1.2 circRNA的特征 |
1.1.3 circRNA的分类 |
1.1.4 circRNA的形成机制 |
1.1.5 circRNA的生物学功能 |
1.1.6 circRNA与人类疾病 |
1.1.7 circRNA相关数据库 |
1.1.8 circRNA鉴别软件 |
1.2 癌症简介 |
1.2.1 肺癌的发病诱因 |
1.2.2 肺癌的类型 |
1.2.3 癌症与circRNA |
1.2.4 癌症相关数据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相关数据 |
2.1.1 RNA-seq数据 |
2.1.2 基因组及相关注释信息 |
2.1.3 相关软件及下载链接 |
2.2 数据分析流程 |
2.2.1 原始数据预处理 |
2.2.2 circRNA鉴别 |
2.2.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2.4 GO与KEGG富集分析 |
2.2.5 检索现有的数据库 |
2.2.6 数据库以及网站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ircRNA分析结果 |
3.1.1 circRNA鉴别结果 |
3.1.2 circRNA与数据库重叠情况 |
3.2 hostgene注释 |
3.2.1 相关hostgene的GO分析 |
3.2.2 相关hostgene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2.3 肺癌相关的hostgene |
3.2.4 circRNA-miRNA互作网络 |
3.3 circRNA结构特征 |
3.3.1 circRNA的染色体分布 |
3.3.2 circRNA基因组长度分析 |
3.3.3 circRNA―热点‖分析 |
3.4 肺癌circRNA数据库开发 |
3.4.1 整体设计思路 |
3.4.2 数据库构建 |
3.4.3 网页设计 |
4 总结与讨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系统评价的计量学分析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公共卫生定义及涉及研究范围 |
4 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一部分 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系统评价的分类及计量学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国内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研究的局限性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4)国内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资源及策略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 |
1.4 文献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 |
1.4.1 OQAQ量表[2] |
1.4.2 PRISMA量表[4]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2.3 方法学质量评价 (OQAQ) |
2.4 报告质量评价 (PRISMA) |
2.5 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文献发表情况 |
3.2 文献方法学质量 |
3.3 文献报告质量 |
3.4 相关性分析 |
3.5 结论 |
(5)中医综合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影响的前瞻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队列研究在肿瘤研究方面的应用概况 |
1. 队列研究在某种疾病与肿瘤关系研究方面的应用概况 |
2. 队列研究在某种治疗措施对肿瘤术后复发转移方面研究的应用概况 |
3. 队列研究在各种化学物质与肿瘤发生关系方面研究的应用概况 |
3.1 石棉 |
3.2 矿物质与化学物质 |
4. 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中医综合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影响的前瞻队列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来源 |
1.3 定义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随访 |
2.3 研究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统计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复发转移率的比较 |
4 讨论 |
4.1 中医综合治疗的应用 |
4.2 随访的体会 |
第三部分 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服中药目的调查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方法 |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统计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疾病资料 |
2.3 服中药的目的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肠病学员日记卡 |
附录2 病例入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6)间皮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间皮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 人群分布 |
1.1.1 年龄 |
1.1.2 性别 |
1.1.3 职业 |
1.2 地区分布 |
1.3 时间分布 |
2 间皮瘤的危险因素 |
2.1 石棉 |
2.2 其他矿物纤维 |
2.3 胸膜斑 |
2.4 癌家族史 |
2.5 猿病毒SV40 |
2.6 基因 |
2.7 其他 |
3 间皮瘤的临床特点 |
4 间皮瘤的诊断原则 |
5 间皮瘤的防制策略与措施 |
5.1 间皮瘤的三级预防策略 |
5.2 控制石棉的生产和使用 |
5.3 预防石棉危害 |
5.4 注意饮食保健, 合理营养结构[25] |
5.5 p53基因的预防 |
5.6 加强间皮瘤致病因素的调查研究 |
(8)石棉作业工人胃癌33年追踪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胃癌标准化死亡比 |
2.3 石棉作业工人胃癌相对危险度 |
2.4 石棉作业工人胃癌归因危险度 |
2.5 胃癌患者平均接尘工龄和潜伏期 |
2.6 胃癌患者工种及首次接尘年代分布 |
3 讨论 |
(9)接触石棉工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统计方法与指标 |
2 结果 |
2.1 队列研究对象概况 |
2.2 恶性肿瘤死因分类 |
2.3 主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标准化死亡比 (SMR) |
2.4 主要消化系统肿瘤相对危险度 (RR) 和归因危险度 (AR) |
2.5 主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与接尘年限 (工龄) 关系 |
3 讨论 |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一、 SARS流行态势 |
二、 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三、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第三节 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一、 浙江省主要传染病流行态势 |
二、 浙江省主要中毒事件流行态势 |
第二章 SARS事件的经验教训与反思 |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SAILS事件的经验教训 |
一、 国际上SARS防制措施及其经验教训 |
二、 中国SARS防制措施及其经验教训 |
三、 浙江省SARS防制措施及其经验教训 |
第三节 SARS危机引发的反思 |
一、 SARS危机对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的反思 |
二、 SARS危机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 |
三、 SARS危机对公共信息报告与披露机制的反思 |
四、 SARS危机对科技管理体制的反思 |
五、 SARS危机对卫生管理体制的反思 |
六、 SARS危机对传染病防治策略的反思 |
七、 SARS危机对国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反思 |
第三章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SARS催生政府职能转变,由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政府转型 |
一、 当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转型特点分析 |
二、 紧紧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关键,全面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 |
第二节 以SARS危机为契机,构建现代危机管理机制 |
一、 国外危机管理制度特点 |
二、 中国危机管理机制现状 |
三、 构建现代危机管理机制对策 |
第三节 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完善卫生法律体系 |
一、 制定卫生法,确保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二、 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健全卫生法规体系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全民健康保障制度,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
一、 全球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分析 |
二、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简要回顾 |
三、 中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存在问题 |
四、 浙江构建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条件与可能及其政策措施 |
第四章 建设与完善浙江现代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
第一节 现代公共卫生内涵分析 |
一、 公共卫生概念与特点 |
二、 现代公共卫生功能 |
第二节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现状 |
一、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简要回顾 |
二、 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建设与完善浙江现代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
一、 公共卫生组织管理体系 |
二、 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体系 |
三、 公共卫生资源保障体系 |
四、 医疗救治体系 |
五、 公共卫生监督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Cohort Studies on Cancer Mortality Among Workers Exposed Only to Chrysotile Asbestos: a Meta-analysis(论文参考文献)
- [1]耐火陶瓷纤维对人体呼吸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J]. 杨思雯,朱晓俊,马文军.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1(05)
- [2]肺癌CIRCRNA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数据库开发[D]. 夏野峰.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3]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系统评价的计量学分析及质量评价[D]. 王靖. 重庆医科大学, 2011(11)
- [4]国内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J]. 王靖,刘琴,翁淳光,汪洋,李蕾,雷迅,张帆.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12)
- [5]中医综合治疗对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影响的前瞻队列研究[D]. 关佳慧.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1)
- [6]间皮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J]. 徐春生,曹卫华. 职业与健康, 2008(23)
- [7]石棉接触与肝癌发病关系的研究[J]. 玄春山,赵玉洁,贾凤云,王维先,杨亚男. 中国职业医学, 2007(01)
- [8]石棉作业工人胃癌33年追踪调查[J]. 周凯辉,玄春山,杨亚男,王维先,高雁.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7(01)
- [9]接触石棉工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J]. 周凯辉,玄春山,王维先,杨亚男,贾凤云.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6(03)
-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D]. 孙统达. 浙江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