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软件管理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钰[1](2021)在《地方政府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R市W县为例》文中指出药品是群众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必备品。药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药品的生产、经营、销售、使用等规模不断扩大,也给药品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近年来药品安全事故的频发更给药品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例如2018年7月,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不仅对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损害,也严重挫伤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自1998年以来,我国药品安全监管经历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行政资源配置,提高了监管效率。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消费环境快速转变,我国药品安全问题并未获得有效的解决路径。近年来药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深刻的触动着公众的神经,更是将人们的注意力从药价高、看病难、看病贵转变到药品安全问题上来。如何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增强监管时效,确保药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环境下,区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最基层的药品行政执法单位,也是最主要的监管力量。本文以W县为例,以加强、改进药品安全监管为中心,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论证方法,充分联系实际、结合真实数据、综合各内外因素,全面论证分析,切实保障论文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以期寻求系统、完整、有效的药品市场监管的策略。首先,本文介绍了药品安全监管基本情况、监管部门情况、监管对象情况以及当前监管成效。其次,剖析W县现行药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监管模式存在差异、监管执法存在漏洞、监管手段落后和执法效力削弱等,并针对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结合W县现行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和特点,从加快完善资源融合、构建统一监管体制、提升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加大药品监管执法效力和健全药品安全监管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从而进一步完善W县药品安全监管机制,解决药品流通环节监管问题,全面提升W县药品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为基层政府在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方面作出借鉴。
刘昊[2](2020)在《风险管理视角下江西A医药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尽管我国现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五部委的推动下已发展数十年,但企业内部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十分欠缺,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存在。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在保障企业运营管理合法合规性、资产安全性以及财务报表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药流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医药流通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性与健全性直接关系到医药流通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进而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与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实务界的内部控制与多个不同领域相结合,其自身的涵盖范围不断拓宽。然而,不管是出于理论的成本效益、实用性原则还是实践层面的业务流程、营运管理,都有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趋势。不同行业乃至于不同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普遍存在差异,本文将以A公司为研究案例,结合ERM框架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各要素的设立为理论参考依据,对医药流通行业特点的分析总结,设定符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参考要素。基于此,本文将具体结合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规范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对A公司展开实地调研,再结合A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当前医药流通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ERM框架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各要素来设定符合本企业的五个内部控制要素,将企业按照对应的五个维度,对企业提出内部控制的优化。在案例分析中,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用适应医药流通企业而设定的五个维度的要素去总结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得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内部控制问题存在的原因,再根据各要素在企业内实施情况的优劣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达到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制度上优化了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了A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适应性。进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提出内部控制的优化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互结合的前提,A公司在内部控制的工作中需要强化绩效考核以及管理层的重视和简政放权,为A公司实现战略目标,提升管理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黄洁婷[3](2019)在《新版GSP实施背景下地方药品监管问题研究 ——以广东阳春市为例》文中提出新版药品GSP在中国的实施,促进了药品市场的优胜劣汰。各类药品相关企业参差不齐,药品经营市场混乱。新版GSP对药品相关企业的软件和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加大了监管的难度,使药品监管工作面临了更多的难题。因此,在实施新的GSP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地方药品监管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广东阳春市药品监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系统阐释了新版GSP实施背景下地方药品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成因,结合广东省内外先进地区的优秀监管经验,提出完善地方药品监督管理的可行性策略。首先,在阐述政府监管理论,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上,论证了基层地方政府药品监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对阳春市药品监管现状进行了梳理,诸如:药品零售产业发展滞后、药品行业存在风险隐患,药品监管效能较低,药品监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监管经费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社会公众参与的力度不够等。导致其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新版GSP实施后加大药品市场监管难度,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基层人员配备及构成不科学,药品监管资源保障不充分,监管力量不平衡,药品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大等。然后介绍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成都市对药品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佛山市、中山市的优秀措施,学习并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最后,从五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完善地方药品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分别为:强化药品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地方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健全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企业自律水平,提高监管目标质量,加大药品安全社会宣传力度。
严波波[4](2019)在《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质量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品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在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一些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公众对药品安全的更加关注。从药品的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这中间包含很多环节,而流通领域作为连接药品生产企业和用药者的必要环节,该环节的药品质量安全不容忽视。目前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生产领域,关于流通领域的质量风险管理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去研究药品流通领域的质量风险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质量风险管理的研究包含了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对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其次对一些基本概念做了界定,最后围绕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流程和工具这几个方面对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理论作了详细介绍;第三章是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质量风险的识别与确认,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质量风险进行了识别确认,最后得到药品质量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质量风险管理工具等27个影响药品质量的风险点;第四章是质量风险因素的评估,通过运用质量风险管理工具FMECA对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结果为质量风险管理工具、医疗机构药房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追溯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等18个是可以接受的风险点,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程度、确保冷藏药品温度的设备设施和运输工具等9个中等水平的风险点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第五章,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年数、所受教育程度和对影响药品质量风险点的熟悉程度这四个因素对不同的评估人员分配不同的β权重系数,通过评估人员的不同β权重系数来对RPN值进行优化;第六章是对策建议,从药品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监管队伍建设、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构建药品流通领域信息的监管平台、提高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药品流通企业负责的质量风险意识和提高执业药师的素质等六条对策建议;第七章,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姜福顺[5](2019)在《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解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现状,针对中药饮片从仓储配送中心到门店销售的所有环节开展全面研究,分析连锁药店中药饮片不同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促进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规范管理,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增强药店管理意识、提升服务意识、树立安全意识;为同行业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进步做出努力。材料与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文件,了解当前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2、采用实地调查法进行取证,结合问卷调查、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调研数据;针对L连锁药店的各部门负责人采取访谈法,进行相关问题的咨询。3、本文通过实际调研的数据,根据定量分析方法,使用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Graphpad、Excel软件,将数据处理为便于理解的条形图、扇形图、散点图及相关表格,用大量数据反映出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门店品规数较少,专业培训不够规范;二是中药专业人员相对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三是库房药品管理不完善,物流配送环节薄弱;四是调剂过程随意性大,调剂人员操作不规范;五是中药代煎过程简单,设备清洗不及时;六是设施设备不完备,计算机利用率不高;七是药学服务不够规范,服务意识不高。结论:通过对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的调研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定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是增加中药饮片品规数,丰富培训内容;二是重视人才选拔,提高整体素质;三是加强验收储存管理,搭建一体化配送供应链;四是完善调剂工作流程,加强调剂人员管理;五是规范中药饮片代煎服务,重视煎煮设备清理;六是明确设施设备管理,提高计算机利用率;七是完善药学服务规范,开展多样化药学服务。
潘璐艳[6](2018)在《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药品零售行业的连锁化程度不断扩大,连锁药店在药品零售业中的主导地位日趋明显。一方面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快速扩张、药品零售连锁率不断提升但规范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对药品的专业性监管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常州市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监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缺乏引导企业规范化发展的机制,缺乏有序高效的监管措施,处罚力度不够震慑力不足等。这些监管问题,不仅显着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政府的监管风险,也显着增大了老百姓的用药安全风险。深入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许可准入标准不完善导致准入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监管体制不顺畅导致对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监督弱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处罚震慑力不足。本论文采取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国内外与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寻找出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作为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的借鉴。同时,采取统计分析法、访谈法等对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获得国家政策调整、监管体制改革后,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论文以政府监管理论中的社会性监管理论和经济性监管理论为理论基础,从经济性监管理论中的准入和投资监管、质量监管、信息监管和社会性监管理论中的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结合常州地区的实际,得出了针对性的监管对策:即建立完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采取建立分类分级监管机制、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等方式来优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督管理的措施,从明确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完善跨区域连锁监管的依据、规范药品委托储存配送行为、提升监管和处罚的震慑力等方面着手完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的法律法规。
顾烜翎[7](2018)在《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医药商业企业作为连接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消费终端的纽带在我国医药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HD医药商业公司作为浙江省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综合性大型医药商业上市企业,在我国医药商业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现今医药市场变化多端,政府政策时常变换,药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HD医药商业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HD医药商业公司迫切的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使HD医药商业公司持续保持高增长。本文将根据相关理论,参考相关文献,首先对HD医药商业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主要进行PEST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和战略集团分析。再通过对HD医药商业公司的发展状况、资源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困局的分析进行内部环境分析。接着从HD医药商业公司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方面进行SWOT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结合BCG矩阵分析结果,提出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的可能方案:纵向一体化战略和相关多元化战略,最终选择了一体化战略中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发展基层业务,开发院内合作药店,拓展民营医院销售,与上游厂家展开战略合作,抵御外界威胁,增加自身竞争力。最后提出调整组织架构、技术开发与创新计划作为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保证制定的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HD医药商业公司的内外部环境,阐述HD医药商业公司如何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从复杂多变的医药行业中脱颖而出,发挥自身优势,抵御外界威胁,同时保持高速增长,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对HD医药商业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其他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也具有指导意义。
林海斌[8](2017)在《GSP新规环境下A医药集团运营改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药企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GSP新规对医药经营企业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SP是英文Good Supply Practice缩写,意即良好供应规范,在我国称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6版修订内容主要涉及药品追溯、疫苗储运和“三证合一”等方面。其对药品流通环节中药品经营企业如何执行药品追溯制度提出了操作性要求,对中小型企业而言机会和挑战同在。福建龙岩地区的A医药集团正是这样典型的中型企业。论文以PDCA质量循环和流程再造理论为基础,通过对A医药集团的调查研究,对组织结构、经营情况、运营流程,以及关键的配送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遵循设立目标-建模-提出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来进行方案的设计,围绕如何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改造企业内部流程,并将流程优化推向外部,开展医药供应链增值业务。针对性的面对市场同业竞争,充分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方向,为A医药集团设计了集团内、外部的改善方案。论文研究发现:中型医药企业一方面应注重内部流程的重构,剔去非价值环节,打造简洁有效的内部供应链;另一方面,要争取外部市场的小型、单体药店等力量,建立业务管控型SaaS平台为主要信息沟通平台的灵活加盟形式,以取得多方的共同成长。
席永宽[9](2017)在《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药品流通质量风险分级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药品安全事件,特别是重大药害事件的发生,如“齐二药”、“欣弗”、“鱼腥草注射剂”、“佰易事件”[1]等,使全社会对药品安全性高度关注。药品的安全隐患,既有在说明书标示范围的不良反应,也有因经营质量管理存在的瑕疵,药品安全性风险会贯穿在药品的使用过程中[2]。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限制已知的药物风险,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评价药品风险及预处理因素[3]。药品质量风险贯穿于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它存在于药品研发、审批、生产及上市销售的整个过程之中[4]。从药事管理的实践看,一谈及药品质量管理,就会关注原料的验收、药品的生产及成品检验环节的质量管理,对于药品出厂后的质量管理意识相对淡薄,较少关注药品流通过程可能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经常处于失控或无控状态[5]。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流通市场,市场总份额从3%上升至7.5%[6],我们要在关注药品市场发展的同时,树立危机意识,药品质量风险也会伴随药品流通全过程,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风险管理关注点仍然在生产环节上,对药品流通过程涉及较少。检索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多数是与药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有关,与药品流通过程质量风险相关的研究较罕见,为弥补此研究的缺憾,本文特从药品流通过程中批发环节的质量风险入手,开展研究,以此为药品流通环节的质量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及理论综述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践观察法和专家法来进行药品批发企业的药品流通质量风险分级管理研究。结果:本文分为8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论文的应用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7];第二部分是关于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论文研究中所涉及和运用到的相关基础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8];第三部分是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9];第四部分是介绍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药品流通质量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第五部分是对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以及其方法和工具的简单表述;第六部分为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风险分级管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涉及调查方法,样本的基本状况,风险描述的统计指标等;第七部分为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风险点分级的评价研究,包括风险评价的方法、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评价标准等;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对策建议,涉及研究的初步成果、对策建议、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结论:本课题暂对药品批发企业的药品流通质量风险分级管理做了进行了初步的方法学探究,然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刘倩[10](2014)在《北京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由来已久,而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出在流通环节。零售药店是中药饮片流通的终端环节,抓好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是控制流通领域中药饮片质量的关键,亦是保障临床疗效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关键。中药饮片作为法定的处方药品,其经营质量要求相应提高。加强中药饮片的经营质量管理是政府及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安全有效用药的客观需要。张冰课题组受北京市药监局委托,开展北京市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规范研究,此研究的开展有利于开拓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规范化的先河,有利于巩固北京市中药饮片经营管理工作的首善地位,提升北京市中药饮片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使我市中药饮片的经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道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从北京市中药饮片流通领域的监管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文献,深入分析当前中药饮片流通领域现状,收集并梳理中药饮片经营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为课题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深入中药饮片流通领域一线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并采取问卷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掌握北京市中药饮片零售药店的经营流通情况,为建议的拟定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撑,辅以专家咨询与论证,为课题的开展给予关键性指导和把关。本论文分为两部分:文献综述与北京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质量研究。文献综述部分,梳理了中药饮片流通领域的相关情况,明确中药饮片流通领域的各主体要素,政策监管及流通现状;北京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质量研究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掌握北京市零售药店的经营管理现状,为北京市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提供建议,该部分包括问卷设计、实地调研、拟定建议三部分内容。问卷设计:通过文献分析及法律法规梳理,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构思和设想;建立北京市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质量规范研究的初步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零售药店的调研问卷,通过实地预调研,反复验证并修改调研表,最终形成《北京市中药饮片连锁零售药店经营管理情况调研表》、《北京市中药饮片单体零售药店经营管理情况调研表》。实地调研:对北京市经营中药饮片的零售药店进行实地调研取证,收集调研数据,并运用统计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找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发放问卷88份,回收88份,问卷有效率100%。实地走访了北京几个主要城区的14家经营中药饮片的零售药店及2家大型中药饮片批发企业。拟定建议:在文献及法规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重点考察环节或指标进行细化,形成北京市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北京市中药饮片经营管理建议初稿。经过课题组内多次讨论论证,并多方咨询中药饮片经营质量管理专家及中药饮片专家,对建议初稿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北京市中药饮片经营管理建议。研究结果与全国各省市相比较,北京地区中药饮片流通终端环节整体情况较好,但局部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方面,中药饮片调剂部中药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执业中药师配备不足。购存销方面,首营审核及对销售人员的资格审核不够严格,忽略对中药饮片质检报告书的审核,对中药饮片供货单位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少数企业不签质量保证协议;对中药饮片的养护工作仍不够到位,生产批号的应用意识较为淡薄,对不合格中药饮片的处理不规范;给顾客提供的销售凭证过于简单,部分药店人员调剂时存在一称挑完随手分摊现象,对处方的意识较为淡薄。基本设施的配备情况较为良好,能够基本满足药店经营的实际需要。计算机应用普遍。只有少数药店设有专门的中药饮片仓库。有56家药店开展中药饮片代煎煮服务,对需特殊处理的中药饮片不做特殊处理,对塑封装袋后的剩余药液没有合理利用,且不重视煎药室的清洁工作等。对常用有毒中药饮片的管理不够严格。药店提供的服务方式较为单一,专业价值无法体现,药学服务开展力度仍需加大等。针对北京地区中药饮片流通现状,拟定了详细了、切实可行的促进北京地区流通领域中药饮片经营管理的建议,包括要大力发展药学服务、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严格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强化软件管理、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代煎服务等建议。研究结论1)调查问卷具有参考价值。该套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信息量大,能够十分全面的反映中药饮片零售药店及批发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可供参考和借鉴。2)拟定的北京地区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经营管理建议具有一定可行性及可参考性。通过开展北京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规范研究工作,了解中药饮片流通现状,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制约北京市中药饮片流通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合理化建议,可为相关部门制定或出台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二、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软件管理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软件管理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R市W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药品安全 |
2.基层药品安全监管 |
3.药品信息追溯体系 |
(二)理论基础 |
1.整体性治理理论 |
2.公共治理理论 |
3.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W县药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W县药品安全监管现状 |
1.W县药品安全监管基本情况 |
2.W县药品监管部门情况 |
3.W县药品监管部门主要职能 |
4.W县药品监管对象情况 |
5.监管成效 |
(二)W县药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 |
1.监管模式存在差异 |
2.监管执法存在漏洞 |
3.监管手段落后 |
4.执法效力削弱 |
5.药品抽样缺乏代表性 |
三、W县药品安全监管问题原因分析 |
(一)药品监管体系不完善 |
1.部门融合缓慢 |
2.监管力量不匹配 |
3.监管人员专业性不足 |
4.监管责任无兜底 |
(二)监管手段不能满足监管要求 |
1.信息化监管手段落后 |
2.档案信息不完善 |
3.与卫生部门联动不畅 |
4.培训与宣传不到位 |
(三)公众对药品安全认知不足 |
四、完善W县药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分析 |
(一)加快融合,构建统一监管体制 |
1.加强对体制的认同感 |
2.建立统一的监管执法程序 |
3.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
(二)提升药品安全监管能力 |
1.优化人员结构,增强监管力量 |
2.加强培训,保持药品监管专业性 |
3.加强技术支撑,创新监管模式 |
4.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监管人员积极性 |
(三)加大药品监管执法效力 |
1.合理划分事权,减负基层 |
2.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增强威慑力 |
3.合作执法,建立相关单位间的联动机制 |
(四)健全药品安全监管支撑体系 |
1.建立完善的药品安全信用体系 |
2.增强宣传力度,推动社会共治 |
3.引入第三方参与药品监管协同治理 |
4.加大药品监管信息公开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风险管理视角下江西A医药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风险管理 |
2.1.2 内部控制 |
2.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发展与融合 |
2.2.1 内部控制的起源与演进 |
2.2.2 风险管理的起源与演进 |
2.2.3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 |
2.3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分析 |
2.4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概述 |
第3章 医药流通行业概况分析 |
3.1 医药行业特征 |
3.1.1 政策导向多变动性 |
3.1.2 资本密集型企业占据高位 |
3.1.3 集中供采与渠道供销的流通链 |
3.1.4 以主营业务为导向的销售 |
3.2 医药流通企业常见的风险 |
3.2.1 政策风险 |
3.2.2 营运风险 |
3.2.3 财务风险 |
3.2.4 质量安全风险 |
3.2.5 资产安全风险 |
3.2.6 环保安全风险 |
3.2.7 并购风险 |
3.3 医药流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要素设计 |
3.3.1 内部环境 |
3.3.2 目标设定与风险控制 |
3.3.3 控制活动 |
3.3.4 信息与沟通 |
3.3.5 内部监督与评价 |
第4章 A公司的内部控制及调查问卷概述 |
4.1 A公司基本概况 |
4.1.1 A公司简介 |
4.1.2 A公司财务状况 |
4.1.3 主营业务状况 |
4.2 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4.2.1 A公司内部环境情况 |
4.2.2 A公司目标设定与风险控制情况 |
4.2.3 A公司信息与沟通情况 |
4.2.4 A公司控制与监督情况 |
4.3 调研准备 |
4.3.1 实地调研 |
4.3.2 相关文件资料的查阅 |
4.3.3 采访准备 |
4.3.4 调查问卷设计 |
4.4 调查结果统计 |
4.4.1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回情况 |
4.4.2 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调查情况 |
4.4.3 不同职级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认知存在差异 |
4.4.4 不同工龄段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认知存在差异 |
4.4.5 不同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各要素的认知存在差异 |
4.4.6 调查结果小结 |
第5章 A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5.1 A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5.1.1 内部环境治理问题 |
5.1.2 目标设立的问题 |
5.1.3 风险控制的问题 |
5.1.4 信息与沟通问题 |
5.1.5 控制与监督问题 |
5.2 风险管理视角下A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
5.2.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缺乏统筹观 |
5.2.2 风险识别评估及预警功能的缺失 |
5.2.3 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的缺失及其工作机制不成熟 |
第6章 风险管理视角下A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策略 |
6.1 A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原则 |
6.1.1 全面性原则 |
6.1.2 重要性原则 |
6.1.3 制衡性原则 |
6.1.4 适应性原则 |
6.1.5 成本效益原则 |
6.2 A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策略 |
6.2.1 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 |
6.2.2 目标设定的优化及公司风险优化方案 |
6.2.3 提升控制活动效率 |
6.2.4 建立健全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机制 |
6.2.5 扩大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监察工作 |
6.3 推进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成熟 |
6.3.1 弘扬发展风险管理企业文化 |
6.3.2 储备胜任风险内部控制的人力资源 |
6.3.3 建立信息化风险内部控制沟通平台 |
6.3.4 定期更新和评估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
6.4 建立问责保障机制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表的设计与采访提纲 |
致谢 |
(3)新版GSP实施背景下地方药品监管问题研究 ——以广东阳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R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药品GSP |
1.1.2 药品GSP实施发展历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的研究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工具 |
2.1 相关概念 |
药品监督管理 |
2.2 理论工具 |
2.2.1 政府监管理论 |
2.2.2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阳春市药品监管的现状 |
3.1 阳春市涉药企业及使用单位概况 |
3.2 阳春市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
3.2.1 阳春市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职责 |
3.2.2 阳春市药品监督管理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
3.3 阳春市药品监督管理措施及成效 |
3.3.1 制定药品监管的规章制度 |
3.3.2 推进新版GSP认证工作 |
3.3.3 开展药品监管的系列检查 |
3.3.4 开展药品器械不良反应监测 |
3.3.5 开展“三品一械”抽验工作 |
第四章 阳春市药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阳春市药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零售药店的发展困境及负面影响 |
4.1.2 药品零售产业发展滞后 |
4.1.3 药品行业存在风险隐患 |
4.1.4 药品监管效能较低 |
4.1.5 药品监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
4.1.6 监管经费不足、技术手段落后 |
4.1.7 社会公众参与的力度不够 |
4.2 阳春市药品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新版GSP实施,加大药品市场监管难度 |
4.2.2 药品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 |
4.2.3 基层人员配备及构成不科学 |
4.2.4 药品监管资源保障不充分 |
4.2.5 监管力量不平衡 |
4.2.6 药品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大 |
第五章 广东省内外药品监管经验及借鉴 |
5.1 广东省外药品监管经验 |
5.1.1 香港特区药品监管政策与机制 |
5.1.2 成都市率先推进电子处方试点工作 |
5.2 广东省内药品监管经验 |
5.2.1 佛山市牢固构建药品监管网格 |
5.2.2 中山市积极开拓社会治理新格局 |
5.3 广东省内外政府药品监管启示与借鉴 |
第六章 完善地方药品监督管理的对策建议 |
6.1 健全药品安全监管体系 |
6.1.1 加快机构改革,建立统一的地方药品监管体系 |
6.1.2 完善安全监管责任、明确监管职责 |
6.2 强化药品安全管理机制 |
6.2.1 严格推行药品监管法律法规 |
6.2.2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
6.3 加强地方药品监管能力建设 |
6.3.1 加强业务指导与监管人员培训 |
6.3.2 加强技术能力支撑建设 |
6.4 提高企业自律、提升监管对象素质 |
6.4.1 加强医药企业自律意识 |
6.4.2 增强药品从业人员知识水平 |
6.5 加大药品安全社会宣传力度 |
6.5.1 加强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提升公众用药安全意识 |
6.5.2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社会监督力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质量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众对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的关注 |
1.1.2 药品流通领域监管工作的需要 |
1.1.3 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确保消费者的用药安全 |
1.2.2 推动药品流通领域的健康发展 |
1.2.3 提升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效果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1.1 文献来源 |
2.1.2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统计 |
2.1.3 文献发表的单位统计 |
2.1.4 文献发表的期刊统计 |
2.1.5 文献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分布 |
2.1.6 文献涉及到的研究内容 |
2.1.7 文献总结与分析 |
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3.1 药品 |
2.3.2 风险与风险管理 |
2.3.3 药品流通领域 |
2.4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2.4.1 概念 |
2.4.2 流程 |
2.4.3 工具 |
第三章 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质量风险因素识别与确认 |
3.1 风险因素识别的原则 |
3.2 风险因素识别的方法和步骤 |
3.3 杭州市流通领域质量风险因素识别 |
3.3.1 正规流通渠道内的风险因素 |
3.3.2 非法药品的风险因素 |
3.3.3 合理用药的因素 |
3.3.4 监管部门的因素 |
3.3.5 社会环境因素 |
3.4 影响杭州市流通领域质量风险的因素确认 |
3.4.1 问卷设计 |
3.4.2 调查对象的确定 |
3.4.3 问卷的发放 |
3.4.4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4.5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4.6 问卷的调查结果统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MECA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质量风险因素评估 |
4.1 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风险因素评估咨询表的设计 |
4.2 风险评价标准的制定 |
4.2.1 故障模式严重度评价标准制定 |
4.2.2 故障模式可能性大小评价标准制定 |
4.2.3 故障模式可检测大小评价标准制定 |
4.3 风险优先数RPN计算方式 |
4.4 风险水平分类表的制定 |
4.5 风险计算 |
4.5.1 严重度分析 |
4.5.2 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
4.5.3 可检测度分析 |
4.5.4 风险优先数RPN分析 |
4.6 风险评价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β权重系数对风险优先数RPN的优化 |
5.1 权重系数的定义及分类 |
5.1.1 定义 |
5.1.2 指标权重系数 |
5.1.3 评价人员的权重系数 |
5.2 引入β权重系数的意义 |
5.3 引入β权重系数的依据 |
5.3.1 不同工作岗位权重系数分配的依据 |
5.3.2 工作年数的权重系数分配依据 |
5.3.3 受教育程度的权重系数分配依据 |
5.3.4 对质量风险点的熟悉程度的权重系数分配依据 |
5.4 β权重系数的具体划分与计算方式 |
5.4.1 不同工作岗位权重系数分配 |
5.4.2 工作年数的权重系数分配 |
5.4.3 受教育程度的权重系数分配 |
5.4.4 对质量风险点的熟悉程度的权重系数分配 |
5.4.5 β 权重系数的计算方式 |
5.5 β权重系数应用举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质量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监管队伍建设 |
6.2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
6.3 构建药品流通领域信息的监管平台 |
6.4 提高执业药师的素质 |
6.5 药品监管部门要提高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
6.6 药品监管部门要提升药品流通企业负责人的质量风险意识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相关概念及法律法规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法律法规 |
第三部分 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调查 |
3.1 沈阳市L连锁药店基本情况 |
3.2 调查方案设计 |
3.3 调查结果统计 |
第四部分 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4.1 部分门店品规数较少,专业培训不够规范 |
4.2 中药专业人员相对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
4.3 库房药品管理不完善,物流配送环节薄弱 |
4.4 调剂过程随意性大,调剂人员操作不规范 |
4.5 中药代煎过程简单,设备清洗不及时 |
4.6 设施设备不完备,计算机利用率不高 |
4.7 药学服务不够规范,服务意识不高 |
第五部分 推进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增加中药饮片品规数,丰富培训内容 |
5.2 重视人才选拔,提高整体素质 |
5.3 加强验收储存管理,搭建一体化配送供应链 |
5.4 完善调剂工作流程,加强调剂人员管理 |
5.5 规范中药饮片代煎服务,重视煎煮设备清理 |
5.6 明确设施设备管理,提高计算机利用率 |
5.7 完善药学服务规范,开展多样化药学服务 |
第六部分 结论 |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对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的研究综述 |
1.2.2 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1.3.3 难点与不足 |
2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政府监管的概念和理论分析 |
2.1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政府监管的概念 |
2.2 政府监管的理论分析 |
2.2.1 经济性监管理论 |
2.2.2 社会性监管理论 |
2.2.3 理论分析框架 |
3 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现状分析 |
3.1.1 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
3.1.2 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现状分析 |
3.2 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引导企业规范化发展的机制 |
3.2.2 缺乏有序高效的监管措施 |
3.2.3 处罚力度不够震慑力不足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许可准入标准不完善 |
3.3.2 监管体制不顺畅 |
3.3.3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4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经验的借鉴 |
4.1 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监管经验 |
4.2 北京上海广东等先进地区监管经验 |
4.3 上述国家和地区监管经验的借鉴 |
4.3.1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 |
4.3.2 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支撑 |
4.3.3 科学的日常监管措施保证 |
5 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对策 |
5.1 建立完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
5.1.1 制定和完善许可准入政策 |
5.1.2 建立退出机制 |
5.1.3 鼓励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 |
5.2 制定优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监督管理举措 |
5.2.1 建立分类分级监管机制 |
5.2.2 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
5.2.3 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 |
5.3 完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的法律法规 |
5.3.1 明确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法律地位 |
5.3.2 明确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法律责任 |
5.3.3 完善跨区域连锁监管的依据 |
5.3.4 规范药品委托储存配送行为 |
5.3.5 提升监管和处罚的震慑力 |
6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3 HD医药商业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HD医药商业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1 PEST分析 |
3.1.2 行业环境分析 |
3.1.3 战略集团分析 |
3.2 HD医药商业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2.1 发展状况 |
3.2.2 资源能力 |
3.2.3 核心竞争力 |
3.2.4 面临困局 |
3.3 HD医药商业公司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WOT综合分析 |
4 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4.1 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 |
4.1.1 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的定位 |
4.1.2 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的目标 |
4.2 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的可能方案 |
4.2.1 BCG矩阵分析 |
4.2.2 纵向一体化战略 |
4.2.3 相关多元化战略 |
4.3 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
4.3.1 HD医药商业公司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原因 |
4.3.2 HD医药商业公司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举措 |
5 HD医药商业公司战略实施支撑 |
5.1 优化组织架构 |
5.1.1 设立子公司 |
5.1.2 多库联动 |
5.2 技术开发与创新计划 |
5.2.1 构建管理信息系统 |
5.2.2 创新服务模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GSP新规环境下A医药集团运营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背景 |
第一节 PDCA管理循环理论 |
一、PDCA循环管理的定义 |
二、PDCA循环特点 |
三、PDCA循环管理步骤和方法 |
第二节 流程再造理论 |
一、流程再造的基本概念 |
二、流程再造的四阶段模式 |
三、流程再造计划模型框架 |
第三节 现有研究概述 |
第三章 GSP新规环境下A医药集团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行业概况 |
一、GSP的实施历程 |
二、2016版GSP的主要变化 |
第二节 A医药集团概况 |
一、企业简介 |
二、发展历程 |
第三节 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
一、组织结构分析 |
二、经营情况及核心流程分析 |
三、GSP业务管理系统分析 |
第四节 GSP新规给A医药集团运营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SP新规环境下运营管理改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改善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
一、总体目标 |
二、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改善方案设计 |
一、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的调整 |
二、基于PDCA循环的流程再造 |
三、内外部运营管理的改善方案设计 |
第三节 改善方案的实施 |
一、实施要点 |
二、实施保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医药集团运营改善方案的评估 |
第一节 A医药集团运营改善方案的效益评估 |
一、运营改善方案的经济效益 |
二、运营改善方案的社会效益 |
第二节 A医药集团运营改善方案的风险评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药品流通质量风险分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应用价值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的框架结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
3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外研究现状 |
3.2 我国研究现状 |
4 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现状 |
4.1 风险管理体系文件流于形式或未立 |
4.2 企业人员质量风险意识差 |
4.3 企业员工对于质量风险事件上报意识弱 |
4.4 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差且培训流于形式 |
4.5 规模较小的企业更难开展质量风险理 |
4.6 药品质量风险“评控”体制不善 |
4.7 缺少灵活的风险管理对策 |
5 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风险分级管理的基本程序与工具 |
5.1 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
5.2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
6 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风险分级管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 调查方法 |
6.2 样本的基本情况 |
6.3 风险描述的统计指标 |
6.4 缺陷项出现率差异性比较 |
6.5 率的参数估计 |
6.6 缺陷项出现率排序 |
7 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风险点分级的评价研究 |
7.1 风险识别 |
7.2 风险分析 |
7.3 风险评价 |
7.4 建立风险分级矩阵评估标准 |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与建议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二药品批发企业的质量风险管理现状调查 |
(10)北京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中药饮片流通领域发展情况研究 |
一、中药饮片 |
二、中药饮片流通领域各主体要素分析 |
三、中药饮片政策监管现状 |
四、中药饮片流通现状 |
前言 |
第一章 中药饮片零售药店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药饮片零售药店调研问卷设计 |
第二节 实地调研及调研结果汇总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第二章 促进中药饮片零售药店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大力发展药学服务 |
二、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
三、严格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 |
四、明确对设施设备的管理要求 |
五、细化购存销流程管理 |
六、强化软件的管理 |
七、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的代煎服务 |
八、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四、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软件管理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R市W县为例[D]. 刘钰.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风险管理视角下江西A医药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刘昊.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3]新版GSP实施背景下地方药品监管问题研究 ——以广东阳春市为例[D]. 黄洁婷. 广西大学, 2019(12)
- [4]杭州市药品流通领域质量风险管理研究[D]. 严波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5]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姜福顺.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常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管研究[D]. 潘璐艳.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4)
- [7]HD医药商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顾烜翎.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8]GSP新规环境下A医药集团运营改善研究[D]. 林海斌. 厦门大学, 2017(02)
- [9]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药品流通质量风险分级管理研究[D]. 席永宽.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10]北京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质量研究[D]. 刘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