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3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洪,严钦,方欣[1](2022)在《锥形束CT用于下颌骨髁头骨折诊断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了MSCT检查和CBCT检查对下颌骨髁突骨折部位、骨折移位情况及囊内骨折分型等诊断符合性情况差异。方法以200例下颌骨髁突骨折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进行MSCT检查和CBCT检查,统计MSCT检查和CBCT检查对下颌骨髁突骨折部位、骨折移位情况及囊内骨折分型等诊断符合性。结果 MSCT检查和CBCT检查对于囊内骨折、髁突颈部骨折和髁突下骨折等不同位置情况的下颌骨髁突骨折诊断符合性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检查和CBCT检查对于错动移位和弯曲或重叠移位的下颌骨髁突骨折移位情况的诊断符合性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BCT检查对于无移位骨裂情况的下颌骨髁突骨折病例诊断符合性显着高于MSCT检查水平(P<0.05)。MSCT检查和CBCT检查对于下颌骨髁突囊内A型、C型和M型骨折病例的诊断符合性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BCT检查对于下颌骨髁突囊内B型骨折病例的诊断符合性显着高于MSCT检查水平(P<0.05)。结论 MSCT检查和CBCT检查均可有效进行下颌骨髁突骨折诊断,且CBCT检查对于未发生骨块移位且位置隐匿的下颌骨髁突骨折病例诊断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徐晓峰,朱方兴,廖倩,徐兵,沈国芳,张文斌,史俊[2](2021)在《75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 :提出一种针对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分类方法 ,并尝试将其用于临床评价。方法 :回顾75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下颌骨是否伴有节段性骨缺损、下颌骨形态、下颌骨的粉碎程度、可否恢复稳定的咬合关系对其进行分类。按照严重程度,进行保守治疗或使用小型钛板、钛网或重建板进行手术。其中,44例按照分类及治疗策略进行治疗(实验组),另外31例未按照分类进行治疗(对照组)。结果:高空坠落和车祸是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最主要的原因。实验组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1例出现咬合紊乱;对照组中4例患者出现感染,2例出现骨不连,2例出现咬合紊乱,1例出现颌骨不对称畸形。结论:本研究尝试创建一种全新的以治疗为导向的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分类方法及治疗策略,对在该类骨折治疗过程中治疗手段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窦民[3](2021)在《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7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闭合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实施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其疗效较闭合复位固定术更佳,患者满意度更高。
穆娅塞尔·木沙[4](2021)在《85例成人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这里针对五年内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所医治的85名成年人单侧下颌骨髁状突囊内的骨折病人相关临床具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髁突囊内骨折比较并探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具体疗效作用,使用分析研究咬合关系、髁突动度、张口程度等方面的功能改进,提供一些参考,供临床工作中对于治疗方法的择定上。方法:在这里对五年内(2016年1月初至2020年12月底)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病房区域颌面外科病房部分的所有收入医治的85名成年人的仅一侧的下颌骨髁状突囊内骨折的相关收集的病例具体资料,以及对其内容进行相关回顾性分析研究并仔细研究分析得出其中每一个病人的相关病例里的重要数据的并发症情况,以及相关临床疗效情况,个人基本信息概括等,治疗方法,骨折类型等。在收治的85例患者中,有54例通过了手术治疗,剩下31例未通过外科学的相关手术治疗。基于以上这两种颌面外科相关治疗方案对比前后的相关重要临床有关资料就是相应的临床疗效(例如:髁突关节功能,颌面面神经麻痹功能,髁状突动度,张口大小程度,咬合正确与否关系,相关开口形状等)和相应的CT扫描及曲面断层片来选择并评价的,一般来说随访期都能达到1-12个月。结果:访问病人于总共长达12个整月后还能随访到的占比数量达94%,也就是80例患者,在这里,手术治疗组还剩下50个病人和非手术治疗组剩下有30例个病人。这些病人相关治疗前所有病例的颞下颌关节区痛,相关咬合障碍,对应侧颌活动度,髁突伸展度和张口程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改善咬合紊乱方面,非手术和手术的治疗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改善下颌偏斜、关节区疼痛、髁突动度、垂直张口程度等方面,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没有统计差异(P>0.05)。所有病人均没有出现面部瘫痪等面部相关症状表现。在降低下颌骨髁状突吸收程度以及复原髁状突解剖位置等方面,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存在着统计学明显差异(P<O.05),但是,关节强直和髁突形变等并发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区别是明显的,特别是针对髁突囊内的骨折后防治关节强直以及改善髁突动度与垂直张口度而言,其临床成效十分显着;在恢复最基本髁突位置以及咬合关系来讲,进行手术治疗易于促进囊内骨折后髁突吸收的发生率的下降,这方面非手术治疗等相关并发症并没有重要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这其中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个治疗方法的后期疗效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临床成效显着的几点是髁突囊内骨折后避免关节强直及最大开口度和相关颞下颌关节强直方面;如果是为了复原患者髁突基本的解剖位置以及患者牙列的相关咬合关系,可以尽可能的选择手术治疗,因为改善以上并发症上面比不上手术治疗。
柳锋,王敬,刘汉珍,杨旋,杨念,杨琴,曹雪娇,黄卫东[5](2021)在《微创切口在下颌骨骨折整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微创切口手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美容效果、安全性及患者满意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5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62例采取口外颌周切口入路颌间结扎手术治疗,将其作为对照组,63例患者采取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美容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活动时间、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出院时间;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手术美容效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当(P>0.05),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美容效果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的81.7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的8.0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活动时间、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1年后手术美容效果满意率98.41%,高于对照组的85.48%(P<0.05)。结论:微创切口手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美容效果良好,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满意率高,可作为治疗下颌骨骨折的首选方法,但选择何种手术方法应综合考虑患者实际及临床情况。
曹晨[6](2021)在《下牙槽神经阻滞对下颌骨骨折患者镇静程度及咬合不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下牙槽神经阻滞对下颌骨骨折患者镇静程度及咬合不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采用下牙槽神经阻滞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两组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拔管时、拔管后10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咬合功能。结果:术后,观察组拔管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0min与拔管时比较,两组VAS评分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麻醉失效时与拔管后10min和拔管时比较,两组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拔管时、拔管后10min和麻醉失效时两组Ramsay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拔管后10min观察组MAP、HR低于手术前,并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0min,对照组MAP、HR高于拔管时(P<0.05)。术后1个月,两组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较治疗前均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咬合力不对称指数较术前显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全身麻醉相比,联合下牙槽神经阻滞对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麻醉能通过增强患者局部镇痛作用而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患者MAP和HR,有助于患者咬合功能的恢复,且不会降低常规全身麻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刘剑峰[7](2020)在《小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术与颌间结扎牵引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小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术与颌间结扎牵引术在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采用小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术的为固定组(n=34),采用颌间结扎牵引术的为牵引组(n=26),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及干预前后软垢指数(DI)、菌斑指数(PI)。结果固定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牵引组73.08%(P<0.05);术后3个月固定组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高于牵引组(P<0.05);术后3个月固定组PI、DI评分低于牵引组(P<0.05)。结论与颌间结扎牵引术相比,小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疗效显着,可促进术后咀嚼功能恢复,口腔环境影响较小。
陈伟,房睿[8](2020)在《微型钛板在内固定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2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在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沈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分别在患者下颌骨下缘、上缘、外皮质中部进行固定。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内,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时长为(1.53±0.36)个月。21例患者中,6例(28.57%)出现轻微咬合不正,1例(4.76%)发生局部感染,未出现微型钛板断裂、持续疼痛、开口受限、牙损伤、面神经损伤及骨不连患者。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术适用于无骨缺损的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具有术后骨折愈合良好、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曾华,樊丽娜,傅升[9](2020)在《颌骨骨折线上牙的急诊处理对骨折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颌骨骨折线上牙的不同急诊处理方法对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2月~2018年12月颌骨骨折患者282例,并对颌骨骨折线上牙进行临床分类,采取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骨折线上牙直接拔除术(A组),闭合性复位+牙弓夹板固定术(B组)以及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术(C组),观察评估颌骨骨折线断端的愈合疗效。结果:通过术后1年左右随访观察,骨折线上牙的保留率高达74.02%。A组颌骨骨折愈合有效率37.23%,B组有效率达81.91%,C组有效率高达90.4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积极有效地处理颌骨骨折线上的牙,采用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术的急诊处理方法,保留颌骨骨折线上牙,恢复良好咬合关系,可有效预防骨折断端愈合错位及周围组织感染。
王瑞斌,姜军[10](2020)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新发下颌骨骨折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传统材质固定物均存在不同程度劣势。本研究观察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2016-09-01-2017-09-01安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的原则选择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采用拉力螺钉坚强内固定术;观察组44例,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最大张口度为(38.48±8.42)mm,大于对照组的(34.11±5.7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4,P<0.05;观察组张口偏斜为(1.25±0.51)mm,低于对照组的(1.62±0.7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1,P<0.05;观察组髁突高度为(17.81±1.63)mm,高于对照组的(15.68±1.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9,P<0.05。观察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为1.53±0.71,低于对照组的2.7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7,P<0.05;观察组软垢指数(debris index,DI)为1.83±0.78,低于对照组的2.85±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0,P<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术能有效恢复下颌骨解剖位置,利于生理功能恢复,且稳定性良好,安全性较高。
二、83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3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锥形束CT用于下颌骨髁头骨折诊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下颌骨髁突骨折部位、骨折移位情况及囊内骨折分型术中病理诊断结果: |
2.2 MSCT检查和CBCT检查对下颌骨髁突骨折部位诊断符合性情况分析: |
2.3 MSCT检查和CBCT检查对下颌骨髁突骨折移位诊断符合性情况分析: |
2.4 MSCT检查和CBCT检查对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分型诊断符合性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75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分类方法及治疗策略 |
1.3 治疗方式 |
2 结果 |
2.1 受伤原因 |
2.2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分类 |
2.3 治疗方法与并发症 |
3 讨论 |
(3)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4)85例成人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分类方法 |
2.2 研究方法 |
3 评估标准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微创切口在下颌骨骨折整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手术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
2.2 两组患者手术美容效果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4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活动时间、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 |
2.5 两组患者手术满意率比较: |
3 讨论 |
(6)下牙槽神经阻滞对下颌骨骨折患者镇静程度及咬合不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手术情况: |
1.3.2 量表评分: |
1.3.3 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
1.3.4 咬合功能: |
1.3.5 不良反应: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 |
2.3 两组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 |
2.4 两组手术前后咬合功能比较: |
2.5 安全性: |
3 讨论 |
(7)小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术与颌间结扎牵引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取标准 |
1.3 方法 |
1.3.1 固定组 |
1.3.2 牵引组 |
1.4 疗效评估标准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 |
2.3 PI、DI评分 |
3 讨论 |
(8)微型钛板在内固定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2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术后骨折愈合情况 |
2.2 术后不良反应 |
3 讨论 |
(9)颌骨骨折线上牙的急诊处理对骨折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2.1 骨折线上牙齿分类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急诊基本处理方法 |
2.2.2 急诊固定处理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10)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新发下颌骨骨折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下颌关节活动情况 |
1.3.2 口腔卫生 |
1.3.3 并发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下颌关节活动情况 |
2.2 口腔卫生 |
2.3 并发症 |
3 讨论 |
四、83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锥形束CT用于下颌骨髁头骨折诊断的临床观察[J]. 黄洪,严钦,方欣. 浙江创伤外科, 2022(01)
- [2]75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评价[J]. 徐晓峰,朱方兴,廖倩,徐兵,沈国芳,张文斌,史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1(05)
- [3]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 窦民. 中国社区医师, 2021(10)
- [4]85例成人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回顾性分析[D]. 穆娅塞尔·木沙.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微创切口在下颌骨骨折整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柳锋,王敬,刘汉珍,杨旋,杨念,杨琴,曹雪娇,黄卫东.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2)
- [6]下牙槽神经阻滞对下颌骨骨折患者镇静程度及咬合不佳的影响[J]. 曹晨.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1)
- [7]小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术与颌间结扎牵引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对比研究[J]. 刘剑峰. 智慧健康, 2020(23)
- [8]微型钛板在内固定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21例临床分析[J]. 陈伟,房睿. 上海口腔医学, 2020(03)
- [9]颌骨骨折线上牙的急诊处理对骨折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J]. 曾华,樊丽娜,傅升.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05)
- [10]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新发下颌骨骨折临床观察[J]. 王瑞斌,姜军. 社区医学杂志,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