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家:投资决策需慎重——着名经济学家樊纲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孙莉[1](2018)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效考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反拨效应是经久不衰的考试现象。本文首次尝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运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希冀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探究反拨效应系统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找出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正确对策。全文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献综述,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背景、研究思路、内容、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说明了动态系统理论的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与复杂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理论,描述了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了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关系,界定了反拨效应的概念与研究层面,并回顾了反拨效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这部分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构建框架模型,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是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观察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系统,阐释了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剖析了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提炼了研究视角和方法,明确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功能、环境、结构与要素展开,并论述了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环境分类和环境特点。第4章是反拨效应系统框架模型的解构与建构,借鉴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站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在整体把握系统的基础上解构系统,运用隐喻、特大黑箱、化繁为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复杂范式去认识系统,从而构建了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系统主要由具有执行功能的主集成系统和支持其运行的动力次集成系统组成,另外还有一套以人的需求集结并管理整个系统的控制集成系统。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主集成系统的分析,还是次集成系统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主体的洞察。在深入观察主体活动和系统要素关联后,本文又进一步构建了主集成系统模型和次集成系统模型。这部分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提供了指引,同时也拓展了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系统展开详细的研究,包括第5章至第10章。第5章翔实地描述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环境,探寻了系统与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路径。第6章剖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并在深入分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勾勒了整个系统的单元组成模型。第7章是对主集成系统的解析,从系统主体入手来探究主集成系统,构建了主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关联模型。第8章围绕驱动次集成系统进行分析,即讨论了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决策介主体,绘制了期望模块的要素组成模型,阐述了华文会考的构念和试卷编制,揭示了激活系统的期望驱动力的生成机理。第9章开始进入传动次集成系统的探索,先分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流程和机制,发现了期望驱动力是系统运行所需的正向动力;再分析了华文会考的质量传动模块,着重阐释了效度和信度两大子模块的动力生成和传动情况,揭示了与主集成系统技术决策评估反馈为节点的反拨网络连接的传送模式。第10章考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分析了华文会考系统、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描述了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熵增现象和矛盾力产生过程,指出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生成源于会考与教学的不一致,传动方式则是通过与华文教学决策关联的要素集结成的网络向主集成系统传送正向和负向动力。第11章是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风险专论,列出了教育决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影响力,说明了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逻辑,阐述了边生成、边防控、边传送、边合成风险的复杂传动机制,指出社会权重模块传送的动力对反拨效应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和研究展望,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第12章是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总结,在归纳概括系统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动力供应网络模型和运作机制模型,揭示了反拨效应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主体的意识、决策的制定、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变量相关,并提出了六条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建议。第13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饶粲[2](2014)在《唯众传媒的节目创新之道》文中认为唯众传媒是我国民营电视业中的后起之秀,自2006年成立以来,推出了《波士堂》《上班这点事》《爱拼才会赢》《开讲啦》等颇具影响力的节目,成功建构唯众传媒的品牌。如今,唯众制作的节目在包括央视在内的各级电视台以及各大网络平台上热播,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全媒体整合内容提供商。唯众传媒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与其在节目上的创新分不开,本文着力对其节目创新之道进行深入分析,并指出其对我国民营电视节目制作的启示。本文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民营电视及唯众的发展概况,梳理了目前学界对民营电视、唯众传媒和电视节目创新的研究情况,并指明本文的选题来源、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首先指出民营电视节目创新的概况,再以节目形态为基础对唯众的节目进行分类,并对其成就最高的脱口秀节目和真人秀节目进行案例对比分析,指出唯众节目创新在整体上的三个特点:专注于以泛财经为主的都市题材、构建立体互动体系和营造轻娱乐的节目风格。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唯众传媒的电视理念创新。唯众的理念创新来源于唯众总裁杨晖,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选择核心受众、节目题材和节目风格上的策略;二是以TV2.0理论、七巧板理论和圆规理论组成的节目创新理论模式。第四部分在唯众节目实践和理念创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电视策划学、创意学和“电视节目创新本质论”,剖析了唯众节目创新策略,指出其策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从节目创新的主体出发,探讨唯众在节目策划中的规律及方法。本层面以电视策划学中的节目定位和创意实施的前后步骤为基础,将其创新规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找准核心定位,包括受众定位、公司整体节目定位、播出平台定位、资源定位和在以上定位基础上的“蓝海战略”。第二部分为实施路径,包括组合式创意法和节目细节创意法。唯众传媒节目创新策略的第二层面是从节目创新接受者——观众出发,结合“电视节目创新本质论”,指出唯众节目创新的实质是带给观众日常化与陌生化相统一的审美感受。最后,本文简析了唯众创新之道对民营电视的启示:坚持蓝海战略、为节目注入互联网的互动精神、注重组合式创新方法的运用、重视节目细节的创意和合理地处理节目的日常化与陌生化。
高小玲[3](2006)在《企业道德风险及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美国和西欧一些大公司相继爆出了丑闻,日本企业的腐败问题也日益深化,中国上市公司的丑闻和违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这些不成熟与成熟市场频频出现的企业败德行为导致了极大的社会后果,使公众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新的企业竞争本质上是争夺企业利益相关者“注意力”的竞争,企业竞争重点的根本变化要求企业更加注重自身行为的伦理取向。因此目前关于企业伦理的讨论成为全球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点。尤其是从成熟的西方市场总结出的伦理理念是否也适合于处于制度转型期的中国企业,伦理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否是一种奢侈品,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综观现有的企业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研究,理论上关于企业能否成为道德主体还存在长期的分歧,研究者要么陷入用企业成员个人美德代替企业道德的危险,要么陷入企业泛道德化、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有不现实预期的困境。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企业伦理研究的基本假设,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企业能不能作为道德分析单位、中国企业道德风险行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得到限制一一即中国企业的伦理道德风险如何进行治理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本研究依据富兰克.H.奈特(2005)关于风险研究的思路,设定中国企业道德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治理需要论证和研究的相关主题是:1、澄清“企业是道德主体”,论证企业与伦理道德能在企业实践层面进行结合,以明确企业道德风险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企业。2、融合理论规范和实证经验的方法,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论证企业道德风险是社会建构和企业自主共同作用的结果。3、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结果,寻找影响企业道德风险的企业内外部因素,并相应提出中国企业道德风险的预警指标与治理机制。本文根据文献检索、理论推导和专家访谈,构建了企业道德风险影响模型,并发展了测量工具,在获取2004年A股市场中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企业道德风险的假设及有关中国企业的细分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或得出:1、企业是道德主体、可以作为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分析单位企业伦理事实的实质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在理解这种关系的探索中可以形成企业伦理、企业是能成为道德主体的概念。以往四重视角下的企业与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关系理论研究能够作为支撑企业是道德主体命题的最初理论基础。道德与理性的元关系分析显示,理性和道德的关键特性类似。而且多元理性与企业战略通过同构法能建立对应关系,企业道德能够与企业整合,企业是道德主体,能够成为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研究对象。2、企业伦理道德的规范与经验研究方法可以在实用层面共生从企业伦理道德研究对象的双重特性——既要研究企业伦理行为之事实和道德起源与目的之事实;又要研究企业道德价值——中本研究总结出,企业伦理道德研究本质上是整合性的,需要规范研究和经验主义两种方法论的融合。这两种方法论也能够融合,不过其融合的层次是经验和规范主义两者处于“共生关系”。体现这种共生关系的最一般主题是人性,最直接的主题是特殊的承诺、协议和契约。综合社会契约理论就是运用契约的“宏观”和“微观”两种形式来达到“规范”与“经验”之间的共生共演。同时社会学的“关系主义方法论”也能引用到企业伦理研究中,来化解伦理道德研究中规范和经验方法的尖锐对立。3、中国企业道德风险实证的结论(1)企业内部要素中的企业性质,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差、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高级经理人员激励契约、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对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产生存在影响,与企业道德风险行为之间具有显着的负相关性。(2)企业外部变量中的政府干预程度、法治水平、地区信用、企业声誉变量(公司资产的自然对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每股净利润)对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产生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3)企业内部因素中的企业性质、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与外部因素中的政府干预程度、法治水平、企业声誉变量、企业盈利能力同步进入企业道德风险最终计量模型。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在复杂多变环境下运作的上市公司企业道德风险的最重要因素是高级经理人员激励契约,接着依次是企业性质、企业声誉变量(公司资产自然对数,企业盈利)、政府干预与法治水平。(4)综合(1)、(2)、(3)可以得出结论:一定程度上现阶段中国企业道德风险行为是企业“自主意志”(反映在内部要素上)和“社会建构”(反映在外部变量上)的结果。(5)不同性质的企业,影响其道德风险行为的因素存在差异。与民营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存在显着相关的变量有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政府干预指数、企业偿债和盈利能力;与国有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存在显着相关性的变量有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人数、政府干预指数、法治水平、地区信用、企业声誉、企业偿债能力。民营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产生主要与企业内部因素有关,而后者主要与企业外部因素显着相关。(6)股东所有权集中度是约束上市公司企业道德行为的企业内部权力安排。这从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道德风险在1%的显着水平上负相关;以及对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与企业道德风险的显着负相关关系得到支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差与企业道德风险在5%的显着水平上负相关,也说明了中国的股东制衡效果不佳。(7)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与企业道德风险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社会信用、声誉机制在转型期约束中国企业行为中已经发挥出作用,企业声誉机制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其作用发挥还很有限。法治水平、政府干预等外部治理环境对于企业道德风险的产生作用显着,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的经济盈利与公司道德风险的发生具有密切的负相关关系。本文在这些结论和发现的基础上继而提出了中国企业道德风险治理机制,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局限和可能的发展。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突破了前人研究在未解决企业和伦理何以结合的前提下,就直接探讨两者如何结合的问题,在事先论证企业是道德主体、企业伦理何以与企业实践整合的基础上才提出如何结合的方案,这可能是企业伦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创新。2、另外一个有意义的创新可能是方法论的创新。本文在系统考察企业伦理研究的两种主流方法论——规范和经验方法论的基础上,论证了两者之间是“共生关系”,即规范或者经验企业伦理在应用各自概念和方法论上的独特研究结果时互相依赖,并就此阐释了“关系主义方法论”体现了这种融合。3、本研究提出企业道德风险是社会建构和企业自主能动的共同产物。从道德风险的外生源和内生源两个视角探讨影响企业道德风险的因素并加以实证分析,这里体现出本文对企业道德风险的全面系统考察。而且笔者依据中国企业的实证结论,针对不同的类型的企业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这又体现了在系统考察下对特殊性的考虑。4、在具体方法上的突破。本文采用了解构还原方法、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尤其是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最新数据,采用Logit模型,进行了企业道德风险实证研究,这突破了传统企业伦理研究仅采用单一的理论逻辑推演的局限。
庄渝霞[4](2006)在《社会生育成本研究》文中提出人口问题一直是中西方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从宏观角度对人口影响因素或从微观人口经济学角度对家庭生育决策的研究,为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众多视角。但对于有机连结接宏观与微观,将人口数量与家庭生育决策联系起来的研究仍是一大空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解释家庭生育决策时,社会学派提出了社会网络和互动理论、文化扩散化理论,社会心理学派提出了个体-社会动机理论,是尝试连接社会宏观层面的人口数量与家庭微观层面的生育决策的一种努力,但这些理论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分析网络互动和文化扩散、个体与社会连接的具体根源何在,途径何在?笔者深受启发,尝试从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或趋同行为理论研究的这一视角,找寻出家庭在生育决策行为上的趋同性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李建民在《论社会生育成本及其补偿》一文中提出了社会生育成本这一概念,为笔者探索宏观人口数量与微观生育决策二者间的关系提供了概念要素和研究契机。全文除前言和结束语外,总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对中西方在生育成本研究理论的综述。第一部分是对生育成本研究的历史回顾,说明了学界在研究生育成本时存在从微观向宏观拓展并有机结合二者的这一过程,即体现为生育家庭成本、生育社会成本和社会生育成本研究三个阶段。第二部分是对经济学派、社会学派和社会心理学派关于生育决策理论的综合概括,找出影响生育成本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则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指出对社会生育成本进行研究的途径及意义所在。第二章是对社会生育成本的界定。第一部分对适量人口进行三维建构,分别为适量人口的三级内容、三个方向和三个阶段,并提出确定适量人口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社会生育成本的界定。先是对社会生育成本的概念及与其它概念的关系进行界定。接着,提出人的需求及需求系统理论,为分析社会生育成本的构成提供依据。而后,描述社会生育成本四大组成部分。最后,提出社会生育成本的界定准则。第三章是对社会生育成本成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第一部分是社会生育成本形成的路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或趋同理论的概述,为生育趋同理论建构作铺垫。第三部分是对生育趋同行为进行理论建构,指出了生育趋同的特点、类型和影响因素。第四部分进行生育趋同行为理论的实证检验,说明社会、家庭和个人因素对于生育数量趋同的影响作用。第四、五、六章是在第三章关于生育趋同理论和实证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第四章提出了社会生育成本控制的社会对策,即控制人口数量仍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导向。第五章提出了社会生育成本控制的家庭对策,即只有解决养老问题和提高女性地位,才能塑造新型的生育文化。第六章则提出了社会生育成本控制的个人对策,即从阶层整合的角度提倡对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有效重组,为阶层流动创造条件,从而为塑造良性生育趋同行为创造有利的个人条件。社会生育成本研究的最主要工作是找出家庭在生育决策时存在的趋同行为模式与社会对生育需求之间的关系,即微观决策与宏观人口数量的关系,这一视角为我们提供控制人口数量的有效途径,就是在于如何为个体创造良性生育趋同的条件,杜绝不利于社会生育需求目标的生育趋同模式,从而有机协调个体与社会在生育上的需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
李怡[5](2005)在《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信息产业是我国增长最快、利用外资最多的行业之一,并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据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IT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2%。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将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走新兴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因此,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纵观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路程,信息产业都以集群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并参与市场竞争,表现出极大的经济活力。 本文确立以中国信息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这涉及到两个概念:信息产业和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对产业集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主要代表理论有: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波特的钻石理论、经济社会学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理论。本文借鉴了东方管理学派的某些思想,深刻分析了我国独特社会经济制度背景,使西方的产业集群理论本土化。发展信息产业是全球性的趋势。但对于信息产业尚未有一个权威的和统一的定义。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需要,我们认为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信息产品制造业是指与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的信息设备和器件制造行业,其它电子通信制造业如雷达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则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畴。实际上,信息产品制造业也可认为是为信息服务业提供硬件的部门。信息服务业是指软件服务业、计算机信息处理业、数据库业、网络服务业、咨询业等,不包括邮电通信业、金融业、保险业、教育业、广播电视业、图书馆、专利、博物馆、国家机关等信息服务部门。那么信息产业集群是指大量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企业及相关支撑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和集中。 理论分析上,本文根据信息产业的经济技术特性,构建了影响信息产业形成因素的模型,详细分析了利润驱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意识、创业精神、以信息企业为主的创新网络、风险投资等资金的可获得性、社会资本与信任机制、路径依赖与历史偶然、劳动力素质等八大要素。并且,阐述了信息产业集群的动态平衡过程,划分信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还分析了信息产业集群的网络机构。 定量分析上,我们采用了美国经济学家艾利森和格莱赛(Ellison and Glaeser)的地理集中指数来测定中国信息产业集群集聚程度。并且根据我国发布的统计资料,对此方法作了适应性的调整和修正,同时还借用市场集中度CR指标的计算
姚咏梅[6](2004)在《企业家:投资决策需慎重——着名经济学家樊纲访谈录》文中研究指明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2003年是中国经济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的同时,强调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难点更应引起关注,特别指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信贷投放偏快是在经济加快发展过程中显现的新情况。落实会议精神必须认清和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教授。
二、企业家:投资决策需慎重——着名经济学家樊纲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家:投资决策需慎重——着名经济学家樊纲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 |
1.2.2 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
2.1 动态系统理论的阐释 |
2.1.1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
2.1.2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
2.2 动态系统与复杂科学 |
2.2.1 复杂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
2.2.2 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相关理论 |
2.2.3 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 |
2.3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
2.3.1 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 |
2.3.2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 |
2.3.3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概念界定 |
2.4 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 |
2.4.1 反拨效应的研究内容 |
2.4.2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回顾 |
2.4.3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回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反拨效应系统 |
3.1 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 |
3.2 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 |
3.2.1 反拨效应系统的开放性 |
3.2.2 反拨效应系统的复杂性 |
3.2.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动态性 |
3.2.4 反拨效应系统的非线性 |
3.3 综合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
3.4 反拨效应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3.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 |
3.4.2 反拨效应系统的结构 |
3.4.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结构与环境 |
3.5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 |
3.5.1 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 |
3.5.2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范畴 |
3.5.3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框架 |
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 |
4.1.1 反拨效应系统的架构解析 |
4.1.2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 |
4.2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4.2.1 基于测试使用的横向子集成系统 |
4.2.2 基于决策制定的纵向子集成系统 |
4.2.3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3 反拨效应次集成系统 |
4.3.1 反拨效应驱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2 反拨效应传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3 反拨效应动力次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4 反拨效应控制集成系统与系统主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演化环境 |
5.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社会环境 |
5.1.1 新加坡社会概况 |
5.1.2 新加坡历史背景 |
5.1.3 新加坡的语言生态环境 |
5.1.4 新加坡社会文化特征 |
5.2 新加坡教育概况 |
5.3 新加坡语言测试与语言教育政策沿革 |
5.3.1 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19-1942) |
5.3.2 二战后英属直辖殖民地时期(1946-1958) |
5.3.3 迈向自治与合并时期(1959-1964) |
5.3.4 以生存为导向的建国初期(1965-1978) |
5.3.5 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时期(1979-1996) |
5.3.6 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创新时期(1997-2011) |
5.3.7 以价值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时期(2012-) |
5.4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征 |
5.5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与组成单元 |
6.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 |
6.1.1 华文会考的特点和用途 |
6.1.2 对测试使用的反拨功能 |
6.1.3 对决策制定的反拨功能 |
6.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组成单元 |
6.2.1 主要组成单元的界定 |
6.2.2 主要组成单元的介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7.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主体 |
7.1.1 华文会考使用与主体分类 |
7.1.2 教育决策类型对主体的影响 |
7.2 主集成系统纵横交错的结构 |
7.3 主集成系统多元复杂的关联 |
7.3.1 以考生前途的社会援助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2 以教育决策的评估反馈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3 主集成系统的动态关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驱动次集成系统 |
8.1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与驱动力 |
8.2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期望模块 |
8.3 华文会考的构念及构念理论 |
8.3.1 交际语言能力和任务型测试 |
8.3.2 认知理论与综合性测试 |
8.3.3 华文会考与其他母语会考的一致性 |
8.4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 |
8.4.1 华文会考试卷的格式 |
8.4.2 华文会考试卷一:写作 |
8.4.3 华文会考试卷二:语文理解与运用 |
8.4.4 华文会考试卷三:口试/听力理解 |
8.4.5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期望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一) |
9.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 |
9.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流程 |
9.1.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机制 |
9.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测试质量传动模块的构成 |
9.2.1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9.2.2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主体 |
9.3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效度因素 |
9.3.1 基于华文会考形式和试卷内容的效度分析 |
9.3.2 基于华文会考等级分数结果的效度分析 |
9.4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信度因素 |
9.4.1 施测因素 |
9.4.2 考生因素 |
9.4.3 内容因素 |
9.4.4 评分因素 |
9.5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二) |
10.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构成 |
10.1.1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0.1.2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主体 |
10.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2.1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观 |
10.2.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教育观 |
10.3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3.1 基于语言观的熵增现象 |
10.3.2 基于教育观的熵增现象 |
10.4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与语言教育模块的传动情况 |
10.4.1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动力类型 |
10.4.2 利益矛盾传动力 |
10.4.3 意图矛盾传动力 |
10.4.4 客观矛盾传动力 |
10.4.5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过程 |
10.5 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10.6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三) |
1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构成 |
11.1.1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1.1.2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主体 |
11.2 教育决策风险传动子模块 |
11.2.1 教育决策主体与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2.2 教育决策的风险影响力类型和传动情况 |
11.3 华文会考风险防控传动子模块 |
11.3.1 华文会考风险的特点 |
11.3.2 华文会考风险的担当主体 |
11.3.3 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4 社会权重模块风险传动情况 |
11.4.1 学校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4.2 家庭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5 社会权重模块的风险传动机制 |
11.6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总结 |
12.1 关于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运作机制 |
12.2 关于如何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
第13章 结论 |
13.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唯众传媒的节目创新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民营电视节目公司的研究 |
1.3.2 关于唯众传媒的研究 |
1.3.3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唯众传媒节目创新概况 |
2.1 民营电视节目创新基本状况 |
2.2 唯众传媒节目创新类型 |
2.2.1 脱口秀节目的创新突破 |
2.2.1.1 财经娱乐脱口秀:《波士堂》 |
2.2.1.2 职场轻喜剧脱口秀:《上班这点事》 |
2.2.1.3 创业代际互动脱口秀:《谁来一起午餐》 |
2.2.1.4 民生辩论脱口秀:《大声说》 |
2.2.1.5 演讲互动脱口秀:《开讲啦》 |
2.2.2 真人秀节目的模仿式创新 |
2.2.2.1 职场真人秀:《中国职场好榜样》 |
2.2.2.2 创业真人秀:《爱拼才会赢》 |
2.3 唯众节目创新特点概述 |
2.3.1 专注以泛财经为主的都市题材 |
2.3.2 构建立体互动体系 |
2.3.3 营造轻娱乐的节目风格 |
第3章 唯众传媒节目的创新理念 |
3.1 杨晖与唯众传媒的节目创新理念 |
3.2 《新青年》与唯众传媒创新肇始 |
3.2.1 实践唯众节目策略的先驱:《新青年》 |
3.2.2 唯众节目对《新青年》策略的继承与突破 |
3.3 唯众的节目创新理论模式 |
3.3.1 TV2.0 理论:注入网络的互动精神 |
3.3.2 七巧板理论:以组合式创新为方法 |
3.3.3 圆规理论:以准确定位为基础 |
第4章 唯众传媒的节目创新策略 |
4.1 唯众节目创新策略的主体层面 |
4.1.1 找准核心定位 |
4.1.1.1 受众定位 |
4.1.1.2 公司节目整体的定位 |
4.1.1.3 播出平台的定位 |
4.1.1.4 资源定位 |
4.1.1.5 蓝海战略 |
4.1.2 寻求具体实施路径 |
4.1.2.1 组合式的创意方法 |
4.1.2.2 节目细节的创意 |
4.2 唯众节目创新策略的客体层面 |
4.2.1 节目创新本质论 |
4.2.2 陌生化与日常化统一的受众心理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企业道德风险及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2.1 最新的企业伦理研究范式开始注重通过改变分析单位和情境互动来解决企业伦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
1.2.2 企业伦理研究中引入经济活动系统理论 |
1.2.3 企业伦理与公司治理的结合和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 |
1.3 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结构及内容安排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1.4 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 |
2.1 企业道德概念与论争 |
2.1.1 企业道德概念 |
2.1.2 企业道德的论争 |
2.2 企业道德风险源 |
2.2.1 企业道德风险的相关阐述 |
2.2.2 企业道德风险外生论 |
2.2.3 企业道德风险内生论 |
2.3 企业道德风险管理研究 |
2.3.1 国外企业道德风险治理的相关研究 |
2.3.2 中国企业道德风险治理的相关研究 |
2.4 总结性评述 |
2.4.1 假设之争的评述 |
2.4.2 风险源头的评述 |
2.4.3 风险治理的评述 |
第三章 方法论探讨及本文研究方法与设计 |
3.1 企业伦理研究:学科特质、困境与范式 |
3.1.1 企业伦理研究的学科特质与属性 |
3.1.2 企业伦理研究的困境 |
3.2 企业伦理研究方法纵览:从方法论冲突到融合趋势 |
3.2.1 企业伦理研究方法论的"尖锐二分":经验主义Vs演绎规范 |
3.2.2 经验主义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的传统基础及缺陷 |
3.2.3 企业伦理研究方法的趋势:经验与规范的共生与综合契约论 |
3.3 关系主义方法论及其本文的研究设计 |
3.3.1 关系主义方法论: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新综合 |
3.3.2 关系主义方法论:本文的研究设计 |
第四章 企业道德主体:四重视角与基于多元理性的论证 |
4.1 企业机械论:经济学视野里的企业与社会关系考察 |
4.1.1 企业社会活动的最高准则:最大化股东利益 |
4.1.2 达到长期社会目的的方式:资源分配 |
4.1.3 理念营销形成企业诚实可信的声誉资源 |
4.2 企业有机论:三重视角下的企业与社会关系考察 |
4.2.1 政治理论视角下的企业与社会关系 |
4.2.2 社会整合理论视角下的企业与社会关系 |
4.2.3 伦理理论中的企业与社会关系 |
4.3 总结性评述与基于多元理性论证思路的提出 |
4.4 企业道德主体:基于多元理性的战略层面论证 |
4.4.1 伦理概念整合进企业战略层面的论证设计 |
4.4.2 道德与理性的元关系分析 |
4.4.3 多元理性与企业战略的整合框架 |
4.4.4 企业道德主体:道德与战略的融合 |
4.4.5 "企业道德主体"对战略悖论的解释力 |
第五章 制度转型期中国企业道德风险生成机理与研究假设 |
5.1 制度转型与转型之于中国企业的意义 |
5.1.1 制度、制度转型与道德风险 |
5.1.2 制度转型之于中国企业的意义 |
5.2 市场经济制度伦理与道德准则:基于制度"硬核"的剖析 |
5.3 转型期中国企业道德风险生成机理剖析及研究假设 |
5.3.1 中国企业道德风险外生机理剖析及其研究假设 |
5.3.2 中国企业道德风险内生机理剖析及其研究假设 |
第六章 中国企业道德风险的实证研究 |
6.1 样本选取 |
6.2 拟用模型 |
6.3 变量设计 |
6.4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6.5 数据处理 |
6.5.1 模型信度和拟合效果分析 |
6.5.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6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6.6.1 假设检验 |
6.6.2 民营企业道德风险与企业内外部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
6.6.3 国有企业道德风险与企业内部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
6.6.4 企业道德风险与企业内部和外部变量的回归分析 |
6.6.5 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结果讨论 |
7.1 企业道德风险是企业"自主意志"与"社会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
7.2 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影响 |
7.2.1 企业道德风险行为与企业性质之间的关系 |
7.2.2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上市年限与企业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 |
7.2.3 所有权集中与企业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 |
7.2.4 股东制衡、内部权力制衡与企业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 |
7.2.5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与企业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 |
7.3 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影响 |
7.3.1 中国企业竞争压力与企业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与假设 |
7.3.2 法治水平、社会信用与企业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 |
7.3.3 政府干预程度与企业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与假设 |
第八章 结论与中国企业道德风险治理机制 |
8.1 研究结论 |
8.1.1 企业伦理道德的规范与经验研究方法可以在实用层面共生 |
8.1.2 企业是道德主体、可以作为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分析单位 |
8.1.3 中国企业道德风险实证的结论 |
8.2 中国企业道德风险治理机制——基于中国的实证与国外的经验 |
8.2.1 中国企业道德风险的预防机制与分类治理 |
8.2.2 企业道德风险的外部治理:行政监管、新闻媒体、学者的结合构筑企业道德风险的屏障 |
8.2.3 企业道德风险内部治理机制:二维治理模式 |
8.3 本研究的局限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社会生育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1、人口数量众多仍是制约中国发展的首要原因 |
2、计划生育政策对于生育决策的约束力是有限的 |
3、经济对于生育决策的作用是有限的 |
4、生育决策的根源及社会生育成本的提出 |
二、问题研究的背景 |
1、可持续发展 |
2、性别平等的推进 |
三、问题研究的意义 |
1、有利于认识生育上的群体趋同心理 |
2、突显了两性关系对于生育趋同决策的影响 |
3、突显了生育文化滞后对生育趋同决策的影响 |
四、文章结构及解释框架 |
第一章 生育成本研究回顾及评价 |
第一节 生育成本研究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生育成本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评价 |
第二章 社会生育成本的界定 |
第一节 适量人口的三维建构 |
第二节 社会生育成本的界定 |
第三章 社会生育成本的理论解释及实证检验 |
第一节 社会生育成本的形成路径 |
第二节 模仿(趋同)行为研究的简要回顾 |
第三节 生育趋同行为理论建构 |
第四节 生育数量趋同行为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第四章 社会生育成本控制的社会对策——生育政策导向 |
第一节 控制人口数量——仍是生育政策的首要目标 |
第二节 提倡一胎生育政策的提出 |
第三节 慎重微调 |
第四节 提倡一胎政策和慎重微调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五章 社会生育成本控制的家庭对策 |
第一节 社会生育成本控制的家庭对策之一——解决养老问题新思路 |
第二节 社会生育成本控制的家庭对策之二——提高女性地位 |
第六章 社会生育成本控制的个人对策——合理的社会分层整合 |
第一节 资本与阶层划分 |
第二节 阶层分化的焦点——有产与无产阶层的明朗形成及其生育趋同模式 |
第三节 阶层分化整合对策 |
结束语 |
一 、论文的中心工作和主要发现 |
二、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三、社会生育成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只言片语 |
(5)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论文主题 |
1.1.2 主题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1 论文主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论文主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
2.1.1 西方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
2.1.2 区位理论中对产业集群的解释 |
2.1.3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观点 |
2.1.4 管理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
2.1.5 经济社会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
2.1.6 东方管理学派的产业集群理论 |
2.2 几点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产业集群概述 |
3.1 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念 |
3.1.1 信息、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 |
3.1.2 信息产业的特征 |
3.1.3 信息产业的分类 |
3.2 信息产业集群相关概念 |
3.2.1 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企业群 |
3.2.2 信息产业集群及其特征 |
3.2.3 信息产业集群的类型 |
3.3 研究前的几点说明 |
3.3.1 所研究集聚层次的界定 |
3.3.2 人性的假设 |
3.3.3 制度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规律 |
4.1 信息产业能形成集群条件分析 |
4.1.1 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4.1.2 信息产业集群条件分析 |
4.2 信息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 |
4.2.1 利润驱动 |
4.2.2 技术创新与商业意识 |
4.2.3 创业精神 |
4.2.4 以信息企业为主的创新网络 |
4.2.5 风险投资等资金的可获得性 |
4.2.6 社会资本与信任机制 |
4.2.7 路径依赖与历史偶然 |
4.2.8 劳动力素质 |
4.3 信息产业集群的动态平衡 |
4.3.1 信息产业集群的向心力 |
4.3.2 信息产业集群的离心力 |
4.3.3 动态平衡 |
4.4 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 |
4.4.1 信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
4.4.2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生命周期 |
4.5 信息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分析 |
4.5.1 信息产业集群网络的概念及种类 |
4.5.2 信息产业集群网络绩效 |
4.5.3 信息产业集群网络内容 |
4.5.4 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主要结点 |
4.5.5 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各结点间的关系链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信息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 |
5.1 定量方法介绍 |
5.1.1 区位商 |
5.1.2 空间基尼系数 |
5.1.3 产业集群指数 |
5.1.4 国内学者梁琦的方法 |
5.1.5 其他方法 |
5.2 本文的方法 |
5.2.1 样本数据和计算说明 |
5.2.2 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
5.3 信息制造业集群程度与工业增长的关系 |
5.3.1 信息制造业集群程度与工业增长的相关分析 |
5.3.2 增长集聚弹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基本格局 |
6.1 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总况 |
6.1.1 长江三角洲信息产业集群区 |
6.1.2 珠江三角洲信息产业集群区 |
6.1.3 京津地区(环渤海经济区)信息产业集群区 |
6.1.4 东南福建金三角信息产业集群区 |
6.2 中国信息产业集群现有格局形成原因剖析及思考 |
6.2.1 现有格局形成原因剖析 |
6.2.2 对现有格局的思考 |
6.3 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分析 |
6.3.1 世界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高端及趋势 |
6.3.2 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
6.4 全球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
6.4.1 内外不同层次的产业融合 |
6.4.2 以服务外包为代表的IT产业迁移愈演愈烈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及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
7.1 硅谷IT产业群的发展概况及评价 |
7.1.1 硅谷概况 |
7.1.2 硅谷IT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
7.1.3 硅谷IT产业集群的评价 |
7.2 中关村信息产业群发展及其评价 |
7.2.1 中关村研究地域界定 |
7.2.2 中关村迅猛发展 |
7.2.3 中关村IT产业集群发展评价 |
7.3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
7.3.1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概况 |
7.3.2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价 |
7.4 国内外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比较 |
7.4.1 不同的发展模式 |
7.4.2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脆弱性与重复建设 |
7.4.3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还未建立 |
7.4.4 与硅谷相比我国的信息产业集群缺乏创新力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政策建议 |
8.1 信息产业集群政策原理 |
8.1.1 信息产业集群政策涵义及特点 |
8.1.2 信息产业集群政策的理论基础 |
8.1.3 信息产业集群政策制定思路 |
8.2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政策具体内容 |
8.2.1 信息产业政策 |
8.2.2 区域倾斜政策 |
8.2.3 高新区开发政策 |
8.3 政策评析与建议 |
8.3.1 正确定位政府角色 |
8.3.2 制定指导思想 |
8.3.3 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加强我国资本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8.3.4 制度创新 |
8.3.5 正视重复建设问题,扬长避短 |
8.3.6 区域政策与产业倾斜相结合 |
8.3.7 强化企业间合作和提高创新网络的本地根植性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回顾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结论 |
9.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一:中国制造业的五省市集中度(1993、1997、2002、2003年) |
附录二:赵玉林设计的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三: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开发总公司副总陈青州的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企业家:投资决策需慎重——着名经济学家樊纲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D]. 孙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2]唯众传媒的节目创新之道[D]. 饶粲. 湖南大学, 2014(03)
- [3]企业道德风险及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D]. 高小玲. 复旦大学, 2006(02)
- [4]社会生育成本研究[D]. 庄渝霞. 厦门大学, 2006(01)
- [5]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李怡. 复旦大学, 2005(07)
- [6]企业家:投资决策需慎重——着名经济学家樊纲访谈录[J]. 姚咏梅. 中外企业文化,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