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拔节水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忠[1](2021)在《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文中认为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因素之一。本试验以现代品种先玉335(XY335)及老品种丹玉13(DY1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三种水分梯度,四个种植密度,采用旱棚池栽的方式,通过对花期根系构型、冠层光合指标、生理生化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探索建立光水资源高效协调利用技术途径,解析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的生理差异,旨为提高区域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根系构型受灌溉量、种植密度的综合影响。随着水密胁迫的双重加剧,支柱根根角(BA)、冠根根角(CA)与水平地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水分胁迫和高密胁迫均抑制支柱根数量(BN)、冠根数量(CN)、支柱根分支数(BB)、冠根分支数(CB)根系的生长量,阻碍了根系的吸收与合成作用,但是也减少了根系生长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收获指数。逆境胁迫植株根系形态向纵向演变,深层根系分布比例增加,有利于对深层水分及养分的吸收,根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有限的光温水肥等资源条件下,正常灌水结合10.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7)XY335群体根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DY13在正常灌水结合7.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5)群体根系的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在根系构型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2)玉米产量受到植株光合系统的综合影响。土壤干旱及高密种植在不同程度上均影响了叶片水分亏缺,使植株正常光合作用受限,导致光合能力和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促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叶片将光合作用的光能传递给化学反应系统的能力减弱,造成作物生物量产量降低。花期的水分胁迫影响了XY335和DY13穗位叶的光合特性,对老品种DY13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显着高于XY335,这种影响进一步降低了干物质向穗部的积累与分配。新老年代品种耐旱性在光合性能强弱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其它光合指标一致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Fv/Fm和Pn性能良好的品种。(3)生理生化指标可体现抗旱能力的强弱。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可作为与光合能力相联系的重要干旱指标,花期随着灌溉量密度胁迫的双重加剧作用,RWC逐渐降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则逐渐增大;随着逆境胁迫的加剧,DY13的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的降幅大于XY335。水分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脯氨酸含量(Pro)活性明显升高,进而缓解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其耐旱性;灌溉量密度胁迫下,XY335的SOD含量及Pro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DY13。试验结果表明,XY335在S1M7处理下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群体间协调性能良好,而DY13在S1M5处理下的群体间的协调性能良好。新老年代品种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相同逆境胁迫下,XY335较DY13拥有更强的抗逆性,这可能是在逆境胁迫环境下仍然能够获得相对较高产量的内因所在。(4)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梯度下,种植密度对两参试品种全生育期耗水量(ET)无显着性差异,但10.5万株/hm2(M7)处理下的玉米群体耗水量最多。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ET影响差异显着。同一水分梯度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WUE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XY335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在M5处理下表现出最大值,试验表明中高密较低密显着提高了WUE。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WUE差异显着。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灌溉水生产效率(IWPE)产生了先增后减的趋势,各处理均在M5~M7区间拥有最大灌溉效率值。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IWPE、WUEL均存在显着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中、高密度种植和水分胁迫显着提高了IWPE及WUEL,XY335的WUEL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的WUEL在M5处理下拥有最大值。(5)抽雄吐丝前后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对水分尤为敏感,灌水增产效果显着;水分胁迫后,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实际产量差异显着。XY335在正常灌水及10.5万株/hm2(M7)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12.11 t/hm2,11.51 t/hm2;DY13在正常灌水及7.5万株/hm2(M5)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9.76 t/hm2,10.36 t/hm2。
叶玉秀[2](2021)在《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明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籽粒产量的生理机制,试验于2014~2015年以国家南方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开花期(抽雄-吐丝)、籽粒建成期(授粉后1-15 d)]水分胁迫(干旱或渍水)对糯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物质积累及转运、抗氧化系统、内源激素、光合作用、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方面分析了其影响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产量及物质积累与转运开花期和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降低了糯玉米每穗粒数和粒重,进而降低产量。苏玉糯5号的籽粒产量在开花期干旱(DW1)、开花期渍水(WW1)、籽粒建成期干旱(DW2)和籽粒建成期渍水(WW2)下分别降低了 15.15%、20.17%、27.35%和35.52%;渝糯7号分别降低了 11.95%、15.97%、21.70%和30.26%,表明渍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干旱,且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均降低了籽粒干重,而籽粒含水量在DW1、DW2和WW1下均显着降低,WW2处理下籽粒含水量21 DAP前高于对照,21 DAP后低于对照,表明灌浆进程受抑。水分胁迫显着增加了糯玉米花前营养器官转运率和花前营养器官转运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降低了花后营养器官同化物转运量、花后营养器官同化物对籽粒产量贡献率以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产量对花前营养物质转运量的依赖性增强。2光合荧光特性水分胁迫(干旱或渍水)降低了叶片含水量、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抑制了叶片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提高了叶片胞间CO2浓度(Ci),增加了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渍水对光合参数的影响程度大于干旱,且水分胁迫对苏玉糯5号的影响大于渝糯7号,表明苏玉糯5号对水分胁迫更加敏感。不同时期水分胁迫表明,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其中开花期水分胁迫下的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CK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Pn、Tr、Ch1 a、Ch1 b以及Car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水分胁迫降低了叶片的Pn、NPQ以及光合色素等光合参数,增加了 Ci,进而影响糯玉米物质生产过程。3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水分胁迫提高了叶片和籽粒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O2-的产生速率,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水分胁迫对强势粒的影响小于弱势粒,而渍水对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程度大于干旱,从而能更有效的清除活性氧,减轻细胞膜损伤。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呈显着正相关,与MDA、Pro、O2-含量呈显着负相关。4内源激素干旱或渍水增加了叶片和籽粒中脱落酸(ABA)含量,提高了乙烯释放速率(ETH),降低了赤霉素(GA3)、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Z+ZR)和3-吲哚乙酸(IAA)的含量,水分胁迫对强势粒的影响程度小于弱势粒。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开花期水分胁迫下的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CK水平。水分胁迫对苏玉糯5号的影响程度显着大于渝糯7号,表明苏玉糯5号对水分更加敏感。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叶片、籽粒中ABA、IAA及Z+ZR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GA3和ETH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较低的GA3、Z+ZR以及IAA含量和较高的ETH释放速率可能是粒重下降的重要原因。5碳氮代谢相关酶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AGP)活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叶片和籽粒中蔗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合酶(合成方向)活性、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蔗糖合酶(分解方向)活性随着灌浆进程先升后降。叶片中淀粉含量、AGP活性、叶片和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随着灌浆进程逐渐下降。籽粒中淀粉含量随着灌浆进程逐渐上升。干旱或渍水使叶片和籽粒中淀粉、蔗糖和蛋白质含量减少,且渍水的下降幅度大于干旱;干旱或渍水显着降低了淀粉合成相关酶、氮代谢相关酶、SPS、以及蔗糖合酶(合成方向)活性,提高了蔗糖合酶(分解方向)活性,影响以9 DAP时最大,且渍水影响程度显着大于干旱,籽粒建成期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开花期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CK水平,而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处理在复水后14 d仍然恢复不到CK水平,表明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植株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叶片和籽粒淀粉含量、蔗糖含量、NR、GS、GOGAT、SPS、AGP、SSS以及SBE酶活性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这表明较高的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有利于籽粒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潘胤霖[3](2021)在《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河北低平原淡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调整种植结构和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缓解该区水资源危机、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漏斗区“节水压采”和“休耕轮作”制度的实施,采用玉米一熟种植模式替代以水生态为代价的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复种模式,成为该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减少地下水消耗的重要措施。为探索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下一熟制玉米的适宜灌水措施与播种日期,于2019年和2020年5~10月在河北省衡水市开展了玉米灌水与播期试验。试验设置2个灌水处理,分别为播种后灌水一次和播种后灌水一次+大喇叭口至灌浆期灌水一次(以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控制灌溉,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依次记为W1和W2,灌水方式为畦灌,灌水定额均为75 mm;每个灌水处理设置4个播种日期,分别为5月5日(D1)、5月20日(D2)、6月5日(D3)和6月20日(D4)。探究了不同灌水次数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揭示了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对灌水和播期的响应特征,明确了不同灌水与播期处理下玉米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给出了节水稳产条件下一熟制玉米适宜的灌水次数和播种日期。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受降雨、灌水和蒸发蒸腾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不同生育期各处理0~100cm土层土壤剖面水分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自苗期至成熟期,各处理的0~4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率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灌水处理主要影响玉米开花吐丝至成熟期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W2条件下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整体上高于W1各处理;同一水分条件下,玉米生长前期D1和D2处理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总体上低于D3和D4处理,开花吐丝期之后处理间差异相对较小。(2)增加灌水次数可延长玉米开花吐丝至成熟期的持续时间,与W1相比,2019年和2020年W2条件下各播期处理玉米分别晚熟2~4 d和2~3 d;同一灌水条件下,玉米生育期天数随着播期推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玉米全生育期天数最短的处理为D3,与D3相比,2019年W1和W2条件下其他播期处理玉米生育期天数分别增加2~6 d和1~5 d,2020年依次增加2~6 d和1~6 d。(3)增加灌水次数对开花吐丝至成熟期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I)等形态生长指标,穗位叶叶绿素相对含量、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等生理指标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量均有促进效应;同一水分条件下,各项指标随着播期推迟整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开花吐丝期W1和W2条件下LAI和LWUE最大的处理分别为D3和D2,与其他播期处理相比,2019年W1和W2条件下D3处理的LAI分别增加5.2%~27.5%和8.2%~22.8%,D2处理的LWUE均值依次提高5.9%~13.3%和1.7%~15.8%;2020年两个水分条件下D3处理的LAI分别增加17.5%~39.6%和15.4%~40.6%;D2处理的LWUE均值依次提高2.6%~14.2%和2.5%~6.3%。(4)两年试验表明,灌水对籽粒产量无显着影响,播期对籽粒产量有极显着影响,二者交互对其无显着影响。增加灌水次数可以延长籽粒速增期持续天数,提高籽粒平均灌浆速率,促使其百粒重增大,进而提高产量,与W1相比,2019年和2020年W2条件下各播期处理玉米籽粒产量依次增加0.9%~13.1%和1.7%~12.2%,相同播期处理间的差异不显着。同一灌水条件下,平均灌浆速率和籽粒产量随着播期推迟整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19年两个水分条件下产量最高的处理均为D3,较其他播期处理分别增产13.8%~73.9%和6.7%~69.8%;2020年W1和W2条件下产量最高的处理分别为D3和D2,较其他播期处理的增产率依次为8.1%~70.0%和0.9%~59.0%。(5)增加灌水次数提高了玉米生育期总耗水量,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WUE)。与W1相比,2019年和2020年W2条件下各播期处理玉米生育期总耗水量分别增加11.9%~20.3%和16.8%~21.9%,WUE依次降低3.3%~14.1%和3.0~17.2%。同一水分条件下各播期处理间玉米耗水量差异不显着(除2019年W2D1外),WUE随着播期推迟整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19年两个水分条件下WUE最高的处理均为D3,较其他播期处理分别增加6.0%~83.8%和8.3%~93.1%;2020年W1和W2条件下WUE最高的处理依次为D3和D2,较其他播期处理分别提高13.0%~55.1%和2.8%~60.7%。(6)综合考虑玉米生长发育特性、产量、灌水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河北低平原地下水超采区玉米一熟制种植模式下,适期播种+仅灌溉蒙头出苗水可以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节水稳产高效的角度考虑,推荐研究区玉米一熟制种植模式的适宜播期为6月5日,灌水1次,即播后出苗水。
李小忠,孙继颖,高聚林,刘剑,王志刚,胡树平,包海柱,于晓芳,田甜[4](2021)在《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花期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明确土默特川平原灌区春玉米植株群体冠层高效协调的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模式。【方法】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梯度及种植密度两个试验因素,灌溉量设置正常灌溉(75%田间持水量,S1)及中度水分胁迫(45%田间持水量,S2)两个水分梯度,种植密度设置7.5万株/hm2(M1)和10.5万株/hm2(M2)两个密度处理,并于水分胁迫处理后,取样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指标及春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地上部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分析灌溉量、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花期植株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灌溉(S1)相比,中度水分胁迫(S2)显着降低春玉米的籽粒产量、全生育期耗水量(ET)、水分利用效率(WUE)、灌溉水生产效率(IWPE)、干物质积累量(P<0.05);与正常灌溉结合7.5万株/hm2处理(S1M1)相比,正常灌溉结合10.5万株/hm2处理(S1M2)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降低2.859、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0.033、光合性能指数(PI)降低0.882、净光合速率(Pn)降低2.130μmol/(m2·s)、蒸腾速率(Tr)降低1.153μmol/(m2·s)、气孔导度(Gs)降低0.054μmol/(m2·s);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增加的趋势,与S1M1处理相比,S1M2处理的WUEL增加0.492μmol/mmol;籽粒产量与Fv/Fm、Pn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88%和92%,在品种筛选时优先考虑Fv/Fm和Pn。春玉米花期中度水分胁迫及高密度种植可显着降低植株光合性能和籽粒产量(P<0.05)。【结论】土默特川平原灌区春玉米在正常灌溉结合10.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S1M2)下植株群体间协调性能良好,籽粒产量达11 507.79 kg/hm2。
宋鑫玥[5](2021)在《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平原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但由于冬小麦-夏玉米单产低,生育期间降水不均匀,灌溉方式不合理等,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光照资源利用不充足等。因此为充分发挥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本研究冬小麦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夏玉米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鹿泉试验站进行,试验由三部分组成:1.冬小麦设置4个不同的带间距,50:20(50 cm 种 6 行,空 20 cm,D1),50:30(50 cm 种 6 行,空 30 cm,D2),50:40(50 cm种6行,空40 cm,D3)和对照(常规等行距种植,行距15 cm,CK),探究作物群体结构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在选出适宜带间距基础上,设置5个不同的灌水量:各处理总灌水量分别为90mm(110)、112.5mm(115)、135mm(120)、157.5mm(125)、165mm(CK);3.夏玉米在8.25万株/hm2密度下设置5个不同的行距配置,宽窄行处理 120cm+60cm(T1)、90cm+60cm(T2)、40cm+80cm(T3)、45cm等行距(T4)和60cm等行距(CK)处理。三个小试验施肥与灌溉均采用水肥一体化微喷带进行。探究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作物产量、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为该地区寻求科学灌溉制度及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带间距冬小麦产量特征条带种植模式,50:30带间距处理拥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能力增强,成熟期干物质量最大;同时50:30带间距处理增加了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改善群体冠层中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50:30带间距处理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了 2.41%和6%,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产量提高5.6%。2.灌水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耗水及产量的影响条带种植模式下灌水量增加提高冬小麦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绿叶期维持时间延长;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157.5mm(125)处理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比灌水165mm处理(对照)提高13.07%和8.17%,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干物质积累总量提高,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向籽粒的转运,籽粒贡献率提高了 10.72%~31.97%。冬小麦总耗水量在306.46~399.4 mm之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总耗水量逐渐增加;降水和土壤贮水占总耗水量的比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冬小麦在拔节-灌浆期耗水量最大,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5.33%~53.68%;灌水165mm处理(对照)在灌浆初期至成熟期日耗水强度较大。灌水能显着增加0~30cm 土层含水量,灌水135mm(120)处理避免了灌溉水向土壤深层和空行渗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灌水135mm(12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提高了 7.54%;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条带种植模式灌水量增加,降低冠层中下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增加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提高冠层内总的光截获率,促进光能利用率提高;灌水显着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灌水量对千粒质量影响不大,显着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灌水157.5mm(125)处理产量提高4.07%~22.27%。3.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相同密度下,45cm等行距处理株高、穗位高及穗高系数最大,显着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灌浆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增加,等行距种植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高于宽窄行种植。90cm+60cm(T2)处理单株干物质量最大,提高群体总的光能利用率。不同行距配置,玉米冠层结构影响群体内部光分布,宽窄行种植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显着大于等行距种植。但冠层内部总光截获率随行距的缩小而增加,45cm等行距(T4)处理总光截获率最大,等行距种植冠层中上部和中下部光截获率均有所增加,但显着提高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促进中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为籽粒灌浆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行距缩小降低冠层内部的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提高空气湿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在8.25万株/hm2的密度下,45cm等行距(T4)处理能够协调群个体之间的矛盾,植株能够均匀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协调源库之间平衡,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促进产量的提高,增产7.04%~22.8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2%~19.84%。
康彩睿[6](2020)在《陇中旱农区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文中认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应用使玉米成为陇中旱农区的主栽作物之一,但在该种植技术下,玉米在获得高产量的同时加剧了土壤养分的消耗,必须合理培肥土壤才能维持玉米可持续高产。为此,本文依托2012年布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以不施肥(NA)为对照,设计四个等氮的不同培肥方式,即单施化肥(CF)、有机肥+化肥(SC)、单施有机肥(SM)和单施玉米秸秆(MS),研究了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光合作用及蔗糖代谢等方面探讨了培肥方式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碳代谢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与NA相比,四种培肥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玉米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的转运率,其中CF和SC处理的增幅最大,其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NA平均增加了61.4%、65.1%和145.8%、142.3%。2.四种培肥方式均增强了玉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随玉米花后生育时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CF、SC、SM和MS处理下的平均光合速率较NA分别增加了58.7%、48.7%、17.7%和7.8%;CF和SC处理下的Ru 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NA处理,分别较NA处理平均增加了31.3%、34.4%和25.0%、31.2%。3.玉米穗位叶蔗糖含量随花后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SS和SPS活性的变化与蔗糖含量一致;同时花后各时期的玉米SS活性、SPS活性与蔗糖含量显着相关。四种培肥处理均提高了玉米穗位叶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其中CF和SC处理的增幅最大。与NA相比,CF和SC处理的蔗糖含量、SS活性和SPS活性分别显着平均增加了35.6%、27.6%、32.8%和32.3%、24.8%、28.1%。4.四种培肥处理均增加了玉米产量、全生育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CF和SC处理的增幅最大。CF和SC处理下的籽粒产量较NA显着增加了146.2%和115.8%,生物产量较NA显着增加了108.1%和94.2%,全生育期耗水量较NA显着增加了了18.4%和15.9%。各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CF>SC>SM>MS>NA,其中CF和SC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5.玉米籽粒产量与每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玉米光合特性综合因子、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综合因子和蔗糖代谢综合因子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四种培肥方式通过增加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延长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增加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和提高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改善了玉米碳代谢,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单施化肥和有机肥化肥配施两种培肥方式改善碳代谢、提高产量的效果最佳,且二者对产量的作用相当。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要维持玉米产量的可持续提高,有机肥化肥配施更加适宜。
李瑞杰[7](2020)在《5-氨基乙酰丙酸和乙烯利复配剂对东北春玉米碳素代谢机理及化学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中单909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试验站,设置5-氨基乙酰丙酸(5-ALA)和乙烯利(ETH)不同浓度复配组合处理,于玉米拔节期(V6)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5-ALA和ETH复配剂组合对春玉米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源-库”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子粒灌浆特征以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探讨5-ALA和ETH复配剂对东北春玉米生育期内低温冷害和光照不足的调控机制,为建立东北春玉米抗冷耐密稳产化控栽培技术、保障东北春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5-ALA-22.5 g·hm-2+ETH-450 mL·hm-2复配处理相比单剂和其它处理延长了5-ALA的作用时间,提高了生育期内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其中吐丝前7展叶(V7)期功能叶总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显着提高8.9%,V7~9展叶(V9)期功能叶叶绿素b/叶绿素a(Ch1b/Ch1a)比对照平均提高3.0%,增强了吐丝前功能叶的捕光能力;吐丝后30 d(30 DAS)和40 DAS功能叶总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显着提高17.4%和11.3%,50 DAS功能叶SPAD值比对照显着提高8.3%,30~60 DAS的LAI比对照平均提高3.2%,延缓了灌浆后期叶片的衰老。5-ALA-22.5 g.hm-2+ETH-450 mL·hm-2复配处理提高了大喇叭口期(V12)至吐丝期(VT)玉米功能叶光合关键酶活性,其中V12和VT期功能叶RuBP羧化酶(RuBPCase)活性比对照分别显着提高65.2%和79.5%,V12期PEP羧化酶(PEPCase)活性比对照显着提高87.1%,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各单剂处理。5-ALA-22.5 g·hm-2+ETH-450 mL·hm-2复配处理提高了生育期内功能叶的光合性能,其中吐丝前8展叶(V8)和V12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Pn)比对照分别显着提高14.8%和24.5%、气孔导度(Gs)分别显着提高23.1%和76.5%、蒸腾速率(Tr)分别显着11.0%和38.2%,V12期功能叶胞间CO2浓度(Ci)比对照显着提高46.3%;吐丝后40 DAS和50 DAS功能叶Pn比对照分别提高1.8%和4.9%,VT期功能叶Gs、Ci和Tr比对照分别显着提高26.9%、17.5%和15.8%。5-ALA-22.5 g·hm-2+ETH-450 mL·hm-2复配处理提高了生育期内功能叶磷酸蔗糖合酶(SPS)活性,其中吐丝前V12期功能叶SPS活性比对照提高38.4%、蔗糖含量比对照显着提高15.5%,促进了吐丝前功能叶蔗糖的合成,提高了源强;吐丝后0~20 DAS功能叶蔗糖含量比对照平均降低14.4%,而10 DAS和20 DAS子粒中蔗糖含量比对照分别显着提高60.0%和23.1%,且10~20DAS子粒蔗糖合酶(SS)分解方向活性比对照平均提高12.5%、10 DAS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比对照分别显着提高52.8%和24.1%,促进蔗糖由源向子粒库中转运和降解,增强了子粒库活性。5-ALA-22.5 g·hm-2+ETH-450 mL·hm-2复配处理降低了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促进吐丝后干物质的积累,其中吐丝前V12和VT期基部第4节间长比对照分别显着缩短23.5%和37.5%,V12期第4节间的压碎强度比对照显着37.8%,V12和VT期基部第5节间长比对照分别显着缩短19.0%和26.2%、第5节间抗弯折力比对照分别显着提高41.4%和20.6%,增强了吐丝前植株基部节间强度;2018年和2019年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2.8%和10.1%,且2018年达到显着水平。5-ALA-22.5 g·hm-2+ETH-450 mL·hm-2复配处理提高了子粒灌浆的起始生长势,促进了灌浆,提高了产量,其中2018年10~30 DAS灌浆速率比对照平均提高4.9%,籽粒终极生长量(a)比对照提高1.5%,2019年活跃灌浆时间(P)比对照延长8.6%,且2018年和2019年穗长比对照分别提高4.7%和5.1%、穗粒数比对照分别增加8.6%和6.2%、秃尖长比对照分别显着缩短58.3%和50.4%、产量比对照分别显着提高4.8%和 5.4%。综上可知,5-ALA和ETH复配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其中5-ALA-22.5 g·hm-2+ETH-450 mL·hm-2处理下玉米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酶活性增强,提高了功能叶光合性能,加速干物质的积累,同时促进了光合产物由源向子粒库中转运和降解,加速子粒灌浆,显着提高产量。
孙洪超[8](2020)在《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群体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在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不断增加,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同时其作为高光效的C4作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增产潜力大,但玉米产量受栽培技术、水肥条件及环境状况等影响很大。因此,建立适应不同区域的玉米种植模式,能够改善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光合环境和根系分布等,从而有利于高产的获得。松嫩平原作为我国春玉米的主产区,近年来玉米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密度的提高,而关于种植模式对于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缺少系统的研究。本试验在松嫩平原中部气候与土壤条件下进行,以天农九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大垄双行(DLSH)种植模式、四比空(SBK)种植模式、二比空(EBK)种植模式和均匀垄(JYL)种植模式(传统种植)四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分布、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探究适合松嫩平原的种植模式,为研究玉米群体的光合性能和实现增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形态相关指标方面,从苗期到灌浆期各处理的株高、茎粗均随生育期的进行而不断增大,但到成熟期都有所下降,各处理叶片的厚度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均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比较不同处理发现,与传统种植相比,改变种植模式有利于玉米营养器官发育。(2)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各时期的不同位置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数值由上到下逐渐降低;各处理的不同位置中、下层光合有效辐射总体上随生育时期的进行不断减少,但中层光合有效辐射到成熟期会有一定程度升高;且与传统种植相比,改变种植模式可使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明显增多。(3)在冠层透光率方面,除拔节期在垄沟位置外,JYL种植模式的玉米冠层中部透光率在其他各时期不同位置均低于其他种植模式;且JYL种植模式的玉米冠层下部透光率在各时期不同位置也低于其他种植模式。所以传统种植相比,改变种植模式可使玉米群体冠层的透光性更好。(4)在冠层内不同光质的分布方面,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玉米群体,在各时期不同位置其冠层内蓝光、红光和远红光的数值均表现为由上至下逐渐降低,上、中层次的数值均明显高于下层;并且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较多、透光性较好的种植模式,其冠层内不同光质的分布也更多、更合理。(5)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各处理SPAD值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DLSH、SBK的SPAD值在灌浆期达到最大,EBK、JYL的SPAD值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在拔节期和灌浆期DLSH、SBK种植模式表现较好,在抽雄期SBK、EBK种植模式表现较好;在成熟期,因叶片厚度较高的原因JYL的SPAD值显着高于其他种植模式。(6)在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对于光合活性来说,在拔节期DLSH较其他种植模式表现更好,在抽雄期与灌浆期EBK表现更好,在成熟期EBK、DLSH表现更好,而JYL与其他种植模式时相比光合活性较差;对于在光能转换效率与实际光能获得效率来说,在拔节期DLSH表现更好,在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EBK、SBK的光合效率表现较好,而JYL在光能转换效率与实际光能获得效率方面低于其他种植模式;光保护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玉米受到的光损伤,而这几种种植模式中SBK在拔节期与灌浆期光保护能力表现更好,EBK在抽雄期光保护能力表现更好,而得益于其成熟期良好的叶片厚度JYL在成熟期表现更好。(7)玉米产量表现为DLSH>EBK>JYL>SBK;穗长表现为DLSH>SBK>EBK>JYL;秃尖长表现为SBK>EBK>JYL>DLSH;穗粗表现为DLSH>EBK>JYL>SBK;轴重表现为DLSH>JYL>EBK>SBK;穗粒数表现为EBK>DLSH>JYL>SBK;穗粒重表现为EBK>SBK>DLSH>JYL;干物质重表现为EBK>SBK>DLSH>JYL;降雨利用率表现为DLSH>EBK>JYL>SBK。
徐昭[9](2020)在《水氮限量对河套灌区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相对缺水、土壤盐渍化和氮肥利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河套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地面灌溉作为灌区基本灌水方式的背景下,研究盐渍化农田作物节水节氮高产理论,确定合理的水氮用量,对促进灌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大田试验,以光合性能为主线揭示了河套灌区盐渍土玉米水氮耦合增产稳产机理;探究了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玉米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水氮用量。最后,通过建立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模拟研究了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水盐动态及耗水过程的影响,初步阐明了不同程度盐渍土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调控对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了水氮限量条件下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河套灌区畦灌玉米在灌溉期结束后(灌浆中后期)是较容易发生水、氮亏缺及盐分胁迫的生育阶段。在灌溉期结束后,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灌水量225mm,施氮量258.8 kg·hm-2)不仅能提高碱解氮含量、地下水补给量和0-40cm 土层储水量,而且有利于减小土壤盐分含量。此外,中水中氮处理相比常规水氮对玉米生长后期的光能利用及胞间CO2浓度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利于光合能力的提高。(2)探讨了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水氮耦合增产稳产机理。适度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不仅在籽粒形成的灌浆期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速率、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及光合产物累积,而且有利于提高玉米生育期总的光合产物累积量以及光合产物向籽粒器官的分配比例。当灌水量超过225mm或施氮量超过258.8 kg.hm-2时这些光合性能指标增加不显着甚至有降低趋势。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既能在玉米灌浆期保持较高的光合面积、相对延长光合时间、显着提高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累积量(P<0.05),又能显着提高玉米生育期总的光合产物累积量(P<0.05),还能将光合产物向籽粒器官的分配比例平均提高14.71%。(3)为更深入的了解玉米光合性能对水氮调控的响应机理,探讨了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适度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度盐渍土玉米灌浆期逆境胁迫,而且有利于提高抗氧化能力,当灌水量超过225 mm或施氮量超过258.8 kg·hm-2时会加重玉米灌浆期逆境胁迫并降低抗氧化能力。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明显缓解了玉米灌浆期的逆境胁迫,并且有利于提高抗氧化能力。(4)明确了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率对水氮调控的响应规律。适度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当灌水量超过225 mm或施氮量超过258.8 kg·hm-2时提高效果不显着,甚至有降低趋势。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增产4.01%和23.35%,而且显着提高了 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0.05)。(5)探究了不同程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对水氮限量的响应规律,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对水氮限量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水氮用量。随着土壤盐渍程度的加重,水氮交互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增大。非盐渍土在高灌水量和中等施氮量时才可获得高产,但中水中氮不会显着减产,中度盐渍土在供应中等水氮用量时才可获得高产,重度盐渍土在中等灌水量和较少供氮时才可获得高产。河套灌区玉米节水节氮高产的水氮用量为,非盐渍土(灌水量255.2~284.8mm,施氮量258.9~313.8 kg·kg·hm-2),中度盐渍土(灌水量227.6~269.5 mm,施氮量215.5~267.6 kg.hm-2),重度盐渍土(灌水量 197.4~252.6mm,施氮量 158.1~221.4 kg·hm-2)。河套灌区畦灌玉米的灌水时间受限于引黄灌溉渠道来水时间,在灌区现有的灌水条件下,玉米生长后期不能通过灌溉来补充土壤水分和淋洗盐分,但是在不同降水年型下通过合理的水氮调控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玉米产量。在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化农田上,枯水年供应中等水氮用量才可获得高产,平水年在供水较多和中等供氮时才可获得高产,但中水中氮不会显着减产,丰水年在水氮供应较多时可获得高产。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土玉米合理的水氮用量为,枯水年(灌水量227.6~269.5mm,施氮量215.5~267.6kg·hm-2),平水年(灌水量 259.1~292.9mm,施氮量 232.1~285.4kg·hm-2),丰水年(灌水量267.8~302.2mm,施氮量278.1~342.9kg·hm-2)。(6)建立了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模拟研究了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水盐动态及耗水过程的影响,初步阐明了不同程度盐渍土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调控对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机制。根据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较浅、玉米地膜覆盖的特点,以及HYDRUS-1D模型存在高估土壤蒸发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改进的FAO-56双作物系数法计算实际土壤蒸发量和潜在蒸腾量,以作为HYDRUS-1D模型的上边界和源汇项,建立了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修正HYDRUS-1D模型)。经模型率定与检验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研究区不同水氮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过程。在非盐渍(S1)、中度盐渍(S2)、重度盐渍(S3)土壤上,常规水氮处理有利于玉米在灌溉期的生长。但是在玉米灌溉期结束后(灌浆中后期),与常规水氮处理相比,中水中氮处理改善了 S1 土壤水分状况、S2 土壤水盐状况、S3 土壤浅层盐分环境和地下水补给量,玉米蒸腾量在S1、S2和S3 土壤上分别提高了 10.15%、20.87%、26.58%。在河套灌区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上,中水中氮处理在灌溉期结束后均有利于玉米生长。水氮调控效应在不同降水年型下的主要区别在玉米灌溉期结束后。在该时期,与常规水氮处理相比,中水中氮处理在枯水年改善了土壤水盐状况,玉米蒸腾量增加了20.87%,有利于玉米生长;在平水年主要是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玉米蒸腾量增加了6.83%,有利于玉米生长;在丰水年土壤水盐状况相对较差,玉米蒸腾量减少了 6.38%,抑制了玉米生长。
董玉新[10](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二、拔节水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拔节水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近年来灌溉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
1.2.2 光合特性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
1.2.3 根系构型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
1.2.4 生理指标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播前耕层土壤养分测定 |
2.3.2 土壤容重测定 |
2.3.3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3.4 植株取根及其根部指标测 |
2.3.5 吐丝散粉期叶片光合特性测定 |
2.3.6 耐旱性生理生化指标 |
2.3.7 地上部干物质测定 |
2.3.8 测产及考种 |
2.3.9 气象资料收集 |
2.4 计算公式 |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年代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
3.1.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不同年代籽粒产量的影响 |
3.1.2 产量对灌溉量密度互作响应的拟合曲线 |
3.1.3 全生育期耗水量 |
3.1.4 水分利用效率 |
3.1.5 灌溉水生产效率 |
3.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下春玉米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 |
3.3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 |
3.3.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根系构型的方差分析 |
3.3.2 支柱根根角、冠根根角 |
3.3.3 支柱根数量、冠根数量 |
3.3.4 支柱根分支数、冠根分支数 |
3.3.5 不同根系构型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3.4.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光合指标的方差分析 |
3.4.2 最大光化学效率 |
3.4.3 光合性能指数 |
3.4.4 叶绿素相对含量 |
3.4.5 净光合速率 |
3.4.6 蒸腾速率 |
3.4.7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3.4.8 气孔导度 |
3.4.9 胞间CO2 浓度 |
3.4.10 不同光合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
3.5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方差分析 |
3.5.2 叶片相对含水量 |
3.5.3 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 |
3.5.4 叶片脯氨酸 |
3.5.5 超氧化物歧化酶 |
3.5.6 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4.2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根系指标的影响 |
4.3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4.3.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Pn、Tr、Gs、Ci的影响 |
4.3.2 不同灌溉量和密度互作对SPAD值、Fv/Fm与 PI的影响 |
4.4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及物质转运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粒重的影响 |
3.3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
3.4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物质转运的影响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3.3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4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5 产量与光合特性参数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 产量与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
3.3 产量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
3.3 产量与碳氮代谢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工作方向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1.2.2 灌水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3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灌水和播期组合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水分 |
2.3.2 玉米生育进程 |
2.3.3 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 |
2.3.4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
2.3.5 叶绿素相对含量 |
2.3.6 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 |
2.3.7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 |
2.3.8 产量构成 |
2.3.9 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
3.2 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3.3 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形态发育指标的影响 |
3.3.1 株高 |
3.3.2 茎粗 |
3.3.3 叶面积指数 |
3.3.4 地上部干物质量 |
3.3.5 玉米干物质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 |
3.4 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1 叶绿素相对含量 |
3.4.2 净光合速率 |
3.4.3 蒸腾速率 |
3.4.4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3.5 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5.1 籽粒灌浆特性 |
3.5.2 产量构成 |
3.5.3 籽粒产量构成要素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
3.5.4 玉米收获指数 |
3.6 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6.1 耗水规律 |
3.6.2 水分利用效率 |
3.7 玉米一年一熟制度下适宜播期与灌水次数 |
4 讨论 |
4.1 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分布与利用的影响 |
4.2 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 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花期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及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土壤物理、化学指标的测定 |
1.3.2叶片光合性能指标的测定 |
1.3.3地上部干物质量的测定 |
1.3.4 测产及考种 |
1.4 计算公式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植株群体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影响 |
2.3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SPAD值的影响 |
2.4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 |
2.5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光合性能指数(PI)的影响 |
2.6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花期光合特性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7 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下的光合性能 |
3.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下的SPAD值、最大光化学效率与光合性能指数的变化 |
3.3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下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
4 结论 |
(5)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节水研究现状 |
1.2.3 夏玉米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2.2.2 不同灌溉量对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特性研究 |
2.2.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微环境及产量研究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形态指标 |
2.3.2 叶面积指数 |
2.3.3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4 土壤含水量 |
2.3.5 光截获率 |
2.3.6 农田小气候测定 |
2.3.7 植株养分 |
2.3.8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3.9 光能利用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冬小麦不同带间距对产量的影响 |
3.1.1 群体动态变化 |
3.1.2 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
3.1.3 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4 不同带间距冬小麦冠层垂直空间光分布 |
3.1.5 不同带间距对冬小麦光截获的影响 |
3.1.6 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 条带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灌水量研究 |
3.2.1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
3.2.2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耗水特性 |
3.2.3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田间光分布 |
3.2.4 不同灌水量冠层小气候变化 |
3.2.5 不同灌水量小麦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 |
3.2.6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7 灌水量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3 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冠层环境及产量研究 |
3.3.1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 |
3.3.2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干物质积累 |
3.3.3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日光照强度的变化 |
3.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光截获 |
3.3.5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小气候变化 |
3.3.6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氮素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率 |
3.3.7 不同行距配置土壤贮水量变化 |
3.3.8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 |
3.3.9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4 讨论 |
4.1 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 适宜灌溉量研究 |
4.2.1 灌水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4.2.2 灌水对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变化 |
4.2.3 灌水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
4.2.4 灌水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的研究 |
4.3.1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4.3.2 不同行距配置冠层光分布和群体小气候 |
4.3.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光能利用率 |
5 结论 |
5.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5.2 冬小麦条带种植灌溉量研究 |
5.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6)陇中旱农区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培肥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2 培肥方式对土壤水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培肥方式对玉米碳代谢的影响 |
3.1 培肥方式对玉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 培肥方式对玉米蔗糖代谢及调节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路线 |
3 试区概况 |
4 试验设计 |
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5.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5.3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测定 |
5.4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测定 |
5.5 叶片光合参数的测定 |
5.6 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的测定 |
5.7 蔗糖、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测定 |
5.8 产量的测定 |
6 主要计算方法 |
6.1 土壤贮水量计算 |
6.2 作物阶段耗水量计算 |
6.3 水分利用效率(WUE)计算 |
6.4 干物质转运计算 |
7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1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1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1.2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1.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各生育阶段耗水量的影响 |
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
2.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成熟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3.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蒸腾速率的影响 |
3.4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气孔导度的影响 |
3.5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蔗糖代谢的影响 |
4.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蔗糖含量的影响 |
4.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
4.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影响 |
4.4 玉米穗位叶SS、SPS、光合速率与穗位叶蔗糖含量的关系 |
5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6 影响产量的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
1.2 培肥方式对玉米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文章 |
导师简介 |
(7)5-氨基乙酰丙酸和乙烯利复配剂对东北春玉米碳素代谢机理及化学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低温冷害的研究现状 |
1.2.2 低温冷害和化学调控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3 5-氨基乙酰丙酸的研究现状 |
1.2.4 乙烯利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3.4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3.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
2.3.1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 |
2.3.2 株高和穗位高 |
2.3.3 玉米茎秆基部节间形态和茎秆力学特征 |
2.3.4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
2.3.5 叶面积指数 |
2.3.6 叶绿素含量 |
2.3.7 叶片SPAD值 |
2.3.8 叶片光合特性 |
2.3.9 RuBPCase和PEPCase活性 |
2.3.10 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
2.3.11 子粒灌浆特征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复配剂处理对LAI的影响 |
3.2 复配剂处理对玉米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1 复配剂处理对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2 复配剂处理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2.3 复配剂处理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3.2.4 复配剂处理对Chlb/Chla的影响 |
3.2.5 复配剂处理对SPAD值的影响 |
3.3 复配剂处理对玉米功能叶光合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1 复配剂处理对RuBPCase活性的影响 |
3.3.2 复配剂处理对PEPCase活性的影响 |
3.4 复配剂处理对玉米功能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1 复配剂处理对P_n的影响 |
3.4.2 复配剂处理对G_s的影响 |
3.4.3 复配剂处理对C_i的影响 |
3.4.4 复配剂处理对T_r的影响 |
3.5 复配剂处理对功能叶蔗糖合成方向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5.1 复配剂处理对功能叶蔗糖含量的影响 |
3.5.2 复配剂处理对功能叶SS合成方向活性的影响 |
3.5.3 复配剂处理对功能叶SPS活性的影响 |
3.6 复配剂处理对子粒蔗糖分解方向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6.1 复配剂处理对子粒蔗糖含量的影响 |
3.6.2 复配剂处理对子粒SS分解方向活性的影响 |
3.6.3 复配剂处理对子粒AI活性的影响 |
3.6.4 复配剂处理对子粒NI活性的影响 |
3.7 复配剂处理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7.1 复配剂处理对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3.7.2 复配剂处理对基部节间强度指标的影响 |
3.7.3 复配剂处理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7.4 复配剂处理对子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
3.7.5 复配剂处理对子粒灌浆速率模拟的影响 |
3.8 复配剂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8.1 复配剂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3.8.2 复配剂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复配剂处理对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复配剂处理对功能叶RuBPCase和PEPCase活性的影响 |
4.3 复配剂处理对功能叶蔗糖合成方向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4 复配剂处理对子粒蔗糖分解方向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5 复配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4.6 复配剂处理对玉米子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8)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群体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玉米产量的研究 |
1.2.2 玉米群体结构的研究 |
1.2.3 玉米群体光合性能的研究 |
1.2.4 玉米种植模式的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群体内光谱的测定 |
2.3.2 SPAD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3.3 形态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4 产量相关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群体的形态相关指标 |
3.1.1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
3.1.3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叶片厚度的影响 |
3.2 玉米群体的光合特性 |
3.2.1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冠层内光谱及透光率的影响 |
3.2.2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 产量及产量相关因素分析 |
3.3.1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 |
3.3.2 不同种植模式降雨利用率 |
3.3.3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形态相关性状的影响 |
4.2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冠层内光谱及透光率的影响 |
4.3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4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水氮限量对河套灌区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氮耦合效应研究现状 |
1.2.2 盐渍工作物水氮耦合增产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水氮调控条件下作物光合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1.2.4 水氮调控对作物逆境胁迫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2.5 田间尺度土壤水盐运移模型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土壤指标 |
2.3.3 作物指标 |
2.3.4 地下水数据 |
2.3.5 土壤物理性质 |
2.3.6 生育阶段划分 |
2.4 计算方法 |
2.5 田间管理 |
2.6 数据处理 |
3 不同水氮条件下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研究 |
3.1 不同灌水量对玉米最大根深的影响 |
3.2 水氮限量供给下土壤水氮盐状况分析 |
3.2.1 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水氮处理对地下水补给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 |
3.2.4 水氮限量供给下土壤氮素含量分析 |
3.2.5 水氮用量与土壤水盐氮状况的相关分析 |
3.2.6 讨论 |
3.3 水氮限量供给对盐渍土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 |
3.3.1 不同水氮条件下冠层光截获率及其影响要素 |
3.3.2 不同水氮条件下光能利用效率 |
3.3.3 讨论 |
3.4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土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 |
3.4.1 水氮限量对玉米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4.2 水氮限量对玉米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5 小结 |
4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
4.1 不同水氮条件下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速率 |
4.1.1 水氮限量条件下玉米光合速率生育期动态变化 |
4.1.2 不同水氮条件下玉米灌浆期光合速率均值比较 |
4.1.3 光合速率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4.1.4 讨论 |
4.2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土玉米光合面积和光合时间 |
4.2.1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光合作用面积 |
4.2.2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光合作用时间 |
4.2.3 讨论 |
4.3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土玉米光合产物累积与分配 |
4.3.1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地上生物量 |
4.3.2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光合产物分配 |
4.4 小结 |
5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5.1 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应激性指标的影响 |
5.2 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6 水氮限量对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1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1.1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的影响 |
6.1.2 水氮两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
6.1.3 水氮限量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6.1.4 水氮限量对盐渍化农田玉米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2 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率对水氮调控的响应 |
6.2.1 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下水氮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6.2.2 不同盐渍土条件下水氮耦合产量效应分析及方案优化 |
6.2.3 不同盐渍土条件下水氮处理对玉米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2.4 讨论 |
6.3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3.1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的影响 |
6.3.2 不同降水年型下中度盐渍土玉米水氮用量方案优化 |
6.3.3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4 小结 |
7 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7.1 HYRUS-1D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
7.1.1 河套灌区农田玉米适应性分析 |
7.1.2 本研究目标适应性分析 |
7.1.3 HYDRUS-1D模型修正的理论 |
7.2 模型修正 |
7.2.1 HYDRUS-1D模型介绍 |
7.2.2 改进FAO-56双作物系数法 |
7.2.3 修正HYDRUS-1D模型 |
7.3 模型的率定与检验 |
7.3.1 模型建立 |
7.3.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7.3.3 率定和检验 |
7.4 基于修正HYDRUS-1D模型的农田玉米水盐动态及耗水过程模拟研究 |
7.4.1 水氮对不同程度盐渍土玉米耗水过程及水盐动态影响的模拟研究 |
7.4.2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对玉米耗水过程及水盐动态影响的模拟研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1 生育时期记载 |
2.3.2 气象资料 |
2.3.3 土壤养分测定 |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6 土壤温度测定 |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
2.3.13 考种及测产 |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
3.1.8 小结 |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1 小结 |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
3.3.9 小结 |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9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4.2 讨论 |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5 主要创新点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拔节水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D]. 李小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D]. 叶玉秀. 扬州大学, 2021(02)
- [3]灌水与播期处理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潘胤霖.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花期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李小忠,孙继颖,高聚林,刘剑,王志刚,胡树平,包海柱,于晓芳,田甜. 北方农业学报, 2021(01)
- [5]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宋鑫玥.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6]陇中旱农区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D]. 康彩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7]5-氨基乙酰丙酸和乙烯利复配剂对东北春玉米碳素代谢机理及化学调控的研究[D]. 李瑞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8]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群体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D]. 孙洪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9]水氮限量对河套灌区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徐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10]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