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一年,我是美术班班主任(论文文献综述)
王苏艳[1](2021)在《乡村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现状研究 ——基于河南省W村小学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孙琳[2](2020)在《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及家庭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但目前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不能满足社会急剧攀升的入园需求,因此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快速增长,所占比重也持续攀升。民办幼儿园质量成为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民办幼儿园园所的领头雁,其素质和能力是民办幼儿园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有效促进民办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必须着力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但以往关于民办幼儿园园长的研究多从个人视角出发,缺乏共性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基于群体视角来探究民办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发展。本研究以结构功能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四位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分别从人格特征、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充分解读四位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影响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个人、家庭、园(所)、社会等因素。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了促进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建议:注重自我提高、把握重要他人、加强园所支持、提高社会保障。
刘连宇[3](2020)在《体育老师和她收养的干女儿》文中指出10年前,她把一个没洗过澡的6岁娃领回家。那一年她37岁,是一名体育老师、单亲妈妈。白天上课,下班后照顾女儿,生活平淡而有规律。那一年她6岁,和智障的父亲生活在一起,没洗过澡,没吃过饱饭,没穿过新衣,她不知未来在何方。10年前操场上的一次相遇,她成了她的"老师妈妈",两个人的人生从此改变,她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范丽君[4](2020)在《一位初中语文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级教师是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是中华文化的传递者,是学生精神火炬的点燃者。作为承担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其专业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研究语文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理论和实际的意义。本论文以同煤三中语文特级教师李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调查其专业发展过程,分析其发展原因,从她的人生经历、教师观、教学观、成为特级教师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探究,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启示,以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解释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梳理文献,从教育叙事、教师专业发展、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语文特级教师专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接下来是概念界定,最后是研究方法介绍。第二部分是语文特级教师李老师专业发展的经历,从李老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李老师和学生、李老师的课堂、他人眼中的李老师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是对特级教师李老师专业发展的分析,从李老师个人教育理念、李老师专业发展阶段、李老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第四部分是特级教师李老师发展的故事对普通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分别对青年教师、高原期教师、成熟期教师三类教师的专业发展展开论述。从对特级教师李老师的专业发展中发现规律,让更多的教师客观认识自我,对科学设计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有着借鉴意义。
宁稼雨[5](2019)在《我的学术之路(四):大学本科的角色转换与夯实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高考,作者进入了辽宁师范学院(今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迎来了全新的角色转变与专业适应。作者倍加珍惜得之不易的求学机会,通过课程学习与课外阅读,极力弥补过去的缺憾,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在语言学课程的学习中,王文襄、曹永金、孟庆魁等老师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三年六个学期,480课时的学习以及卢文晖、曲宗瑜、刘玉跃、张纯美、林枫、苗壮等诸位老师的亲炙和教诲,使作者打下了比较牢固的古代文学知识基础,培养了他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兴趣,并引导他走上了专业研究之路。
许立昀[6](2019)在《涛声与歌声中的历史 ——集美师专音乐教师口述史》文中研究指明1918年3月10日,闽南大地的教师摇篮-位于闽海之滨的集美师专由陈嘉庚正式创办。自1925年开办高级师范选修科,设艺术、文、理、史地、体育等专业以来,为八闽大地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集美师专的音乐教育一路走来虽谈不上波澜壮阔,但也是一波三折。复办后的集美师专在杜声洪、王瑛夫妇的带领下用动人的歌声向闽南大地发出集美声音,所获得成绩有目共睹,而这一系列令人骄傲的成绩是建立在集美师专坎坷发展历程之上的。直至今日,集美师专的音乐教育依然在福建省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个人口述史的方式,将这些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基础,并与文献史料中记载的相关内容结合,加以归纳梳理,以呈现出集美师专音乐教育发展跌宕起伏的历史。在对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百年历史进行阶段性回顾的同时,通过对集美师专老一辈教师的音乐教育工作进行梳理,记录五位集美师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人生故事与教育历程,以此来反思影响集美师专音乐教育发展的因素。
南帆,夏无双[7](2019)在《大辫子与蝴蝶结(五):装进校园的时光(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帆:来聊一聊各自的学生时代吧。我们可以不必过多地涉及教育这个重大话题,仅仅谈论各自怎么当学生的。从小学进入学校到结束学生身份步入社会,是一段非常重要的一段时光。不同的年代学制不同,我初中与高中加起来仅四年,你们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如果算上幼儿园和学前班,加起来就超过十五年。此后还有大学和研究生。不管怎么说,一个人生命之中使用如此之长的时间用来当一个学生,肯定会有很多特殊感受。但是,真正触动我的是另一个现象——我们的学生时代如此不同。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七七级",事实上是一九七八年初才入校。我的本科是厦门大学中文系,你是二○○七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动漫专业。从一九七七年到二○○七年,中间相距三十年。这三十年社会各方面变化都非常巨大,我们之间的学生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事实上,许多方面可能恰好相反。
王敬[8](2018)在《觉解之境 ——五位小学专家型教师专业学习的叙事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教师专业学习被视为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改进和学生学业成就提高的重要途径,成为教育政策关注的焦点。然而,受工具理性导引,教师专业学习多被视为教学技能和学生成绩提升的手段,更关注结果和效能。基于此而设计的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大多把教师置于“被动”、“客体”的位置。教师作为完整人的自由意志和情感体验很少得到关注。在教师专业学习这件教师自己的事情上,教师拥有多大的自由呢?我们有必要了解教师在真实教育生活中的学习状态,倾听教师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学习的,倾听、观察他们在关键学习事件发生时的感受、体验和行为,理解他们在学习事件中的选择与放弃。本研究以五名小学专家型教师为研究对象,期望用叙事探究这一方法呈现他们在专业发展历程中专业学习方面的经历、现状及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入探究。这一目标要依靠质化研究可资获得的丰富、鲜活信息方能实现。质化研究方法的特点决定了本研究不追求推广性,但力图还原几位普通教师通过专业学习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左冲右突的真实学习状态。经历了近三十年的研究,教师专业学习的概念仍没有统一的界定,教师专业学习研究的内容也因各自理论基础不同而涵盖教师专业学习的方方面面。论文的主体部分将围绕教师专业学习的基本问题,以“教师专业学习是什么、教师为什么学习、学什么、怎么学”为基本框架展开。主要由引言部分、正文(共五章)和结语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及核心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对国内外教师专业学习的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评析。第一章着重介绍了研究设计,包括本研究待探讨的教师在专业学习中的主体性与完整性这两个研究问题,以及围绕研究问题而设定的研究目标、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本研究所采用的质化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章呈现了五名走在觉解之途上的小学专家型教师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基本情况,对包括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在内的研究的基本过程进行的翔实记录。第三章将教师专业学习的主体性觉解(即教师为什么而学)作为剖析重点,分别从教师的“教师专业学习观”(教师个体对教师专业学习的认知)、学习动机(错综复杂的教师专业学习动力机制)、学习机会(机遇与挑战中的“挣扎”)透视教师在专业学习路上的情感体验、抉择和思考。第四章以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阶段为线索,对教师个体不同阶段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进行呈现。第五章通过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教师主要学习方式来展现教师如何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选择学习方式和途径,并对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挖掘。基于前文的深描和分析,结语部分归纳出几点研究发现。一是,教师专业学习具有不同的境界,教师觉解境界的提升,意志自由的获得,是通过学习、修养实现的。专家型教师大多处于道德境界,他们自觉觉解专业学习的意义,拥有更大的精神自由,可以超脱于制度、条件的限制追求自主专业学习与发展。二是,教师专业学习是一种资本,是教师实现专业阶层跃迁的资本。三是,小学教师在专业学习上具有的是合法而有限的自由。教师在制度性学习中缺少话语权抑制了学习动机,自下而上、教师有话语权的制度设计或许能激发教师学习,破解制度困境。四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教师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得到关注,是提升教师专业学习有效性、实现教师“深度学习”的关键,从而也成为推进学校深度变革与持续改善的有效策略。
朱燕[9](2017)在《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个人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坚定教育意志,是个人意识、情感和意志的合体,最终内化为人的意识去影响其教育实践活动。教师教育信念是其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动力因素,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完成对自身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追寻。(1)作为贫困民族地区的教师面临更大的教育生存挑战,所以更需要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对其教育信念的考验度更大。本文以四川省M少数民族自治县的4位优秀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有关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同时收集相关人物事迹的文本材料。并将音频材料编码转换成文本资料,在此前提之下,对所有文本进行归纳、分析与解释。论文叙述了4位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故事,分别从职前——缘何为师;职后——如何为师、为师何为;倾听:我与“教育信念”;感悟: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实然;结束语:后悔当初的选择吗?留在深山值得吗?一共五部分依次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教育教学故事,并揭示“故事”背后隐藏其中的教师教育信念,尝试对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现状进行探究。虽然4位优秀教师拥有各自不同的成长史,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从教经历,不同的教育信念。但是在面对巨大恶劣的教育生存挑战时,都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用生命谱写一篇篇动人的乐章,用生命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更是用爱心去教授学生,用实际行动坚守在偏远深山的“三尺讲台”,帮助一代代大山子孙走出大山。
孙惠芬[10](2017)在《寻找张展》文中研究说明上部寻找1寻找张展,是儿子提出来的。我和张展从未见过面,可当他在微信上提到这个名字,说妈妈,你还记得我的高中同学张展吗?我脑海里迅速就浮现出一个形象。这形象没有身高,没有五官,只有和飞机有关的一些连缀。他的名字有伸张和展翅的意思,容易让人联想到飞鸟和飞机,我记住他,正因为一次和飞机有关的事故。他的父亲死于2009年法航447空难,当时离高考只有不到一周时间。儿子在微信上提到他,很出我的意料。儿子在美国加州读生物信息学博士,因为学
二、那一年,我是美术班班主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那一年,我是美术班班主任(论文提纲范文)
(2)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民办幼儿园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诉求 |
2.塑造优秀民办幼儿园园长是民办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
3.“叙事研究”为民办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言说之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民办幼儿园的研究 |
2.关于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研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民办幼儿园 |
2.民办幼儿园园长 |
3.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理论基础 |
(一)结构功能理论 |
(二)符号互动理论 |
(三)成就动机理论 |
三、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案例解读 |
(一)自强奋进的“布道者” |
1.A园长的故事 |
2.A园长的专业发展解读 |
(二)不拘小节的“乐观者” |
1.B园长的故事 |
2.B园长的专业发展解读 |
(三)大公无私的“铺路者” |
1.C园长的故事 |
2.C园长的专业发展解读 |
(四)不甘命运的“拼搏者” |
1.D园长的故事 |
2.D园长的专业发展解读 |
四、影响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因素 |
(一)个人因素 |
1.人格特征 |
2.受教育经历 |
(二)家庭因素 |
1.父母的教养 |
2.爱人的支持 |
(三)园所因素 |
1.园所和谐的人际关系 |
2.师生的期待 |
(四)社会因素 |
1.国家政策 |
2.社会地位 |
3.培训交流 |
五、民办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发展建议 |
(一)注重自我提高 |
1.转变思想理念 |
2.提高领导能力 |
3.加强理论修养 |
(二)把握重要他人 |
1.关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
2.增强与重要他人的互动联系 |
(三)加强园所支持 |
1.加强对园长工作的激励与肯定 |
2.建立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合作组织 |
(四)提高社会保障 |
1.提供适需的培训 |
2.建立民办幼儿园监督机制 |
3.增加社会关切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及科研参与情况 |
(4)一位初中语文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育叙事研究 |
1.3.2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1.3.3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1.3.4 初中语文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特级教师 |
1.4.2 教师专业发展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叙事研究法 |
1.5.3 课堂观察法 |
1.5.4 访谈法 |
1.5.5 实物收集 |
2 语文特级教师李老师专业发展的经历 |
2.1 李老师的成长历程 |
2.1.1 李老师的人生经历 |
2.1.2 李老师教学取得的成果 |
2.2 李老师和他的学生 |
2.2.1 亲师信道 |
2.2.2 教学相长 |
2.3 李老师的课堂 |
2.3.1 课堂教学实录 |
2.3.2 课堂上发生的故事 |
2.4 他人眼中的李老师 |
2.4.1 学生眼中的李老师 |
2.4.2 同事眼中的李老师 |
2.4.3 家长眼中的李老师 |
3 对特级教师李老师专业发展的分析 |
3.1 对李老师个人教育理念的分析 |
3.1.1 教师观 |
3.1.2 教学观 |
3.2 对李老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分析 |
3.2.1 入职适应期 |
3.2.2 成熟胜任期 |
3.2.3 高原平台期 |
3.2.4 成功创造期 |
3.3 对李老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 |
3.3.1 影响李老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
3.3.2 影响李老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
4 特级教师李老师成长的故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4.1 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4.1.1 对学生浓浓的爱 |
4.1.2 强化专业基础 |
4.2 对处于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4.2.1 挖掘专业潜力 |
4.2.2 环境支持 |
4.3 对成熟期以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4.3.1 重视科研 |
4.3.2 自省常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我的学术之路(四):大学本科的角色转换与夯实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漫长曲折的高考之路 |
2 大学入学后的角色转换与专业适应 |
3 古代文学课为我夯实坚实的专业基础 |
(6)涛声与歌声中的历史 ——集美师专音乐教师口述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2.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实地考察法 |
1.4.3 口述史研究法 |
1.5 相关概念定义 |
1.5.1 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 |
1.5.2 口述音乐史 |
1.5.3 高校档案与校史档案 |
1.6 口述史研究综述 |
1.7 高校音乐教育史研究综述 |
1.8 音乐教育口述史研究综述 |
1.8.1 音乐教育口述史研究概况 |
1.8.2 音乐教育口述史研究困境 |
第2章 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办学历史 |
2.1 陈嘉庚创办集美师专的缘起 |
2.2 集美师专初创时期 |
2.3 集美师专中断时期 |
2.4 集美师专恢复时期 |
2.4.1 集美师专音乐班(1972-1979) |
2.4.2 集美师专音乐科(1980-1993) |
2.5 集美师专发展时期 |
2.5.1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1994-1998) |
2.5.2 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1999-2009) |
2.5.3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2009-至今) |
第3章 集美师专音乐教师的口述 |
3.1 集美师专复办的领头人—吴石渊老师的口述 |
3.1.1 艰难前行的复办之路—厦门师范学校时期 |
3.1.2 湍流谱新曲—集美师范专科学校时期 |
3.2 桃李初识至知非—俞建芬老师的口述 |
3.2.1 梧桐之茂争相栖—老师比学校更重要 |
3.2.2 赤子初心不改—传承嘉庚教育精神 |
3.2.3 艺术实践更上层楼 |
3.2.4 中师班学生们的“保姆” |
3.3 声乐教育事业的追梦人—王瑛老师的口述 |
3.3.1 闽海之滨—实现梦想的地方 |
3.3.2 桃李芬芳—生命谱写的音乐人生 |
3.3.3 严谨治学—锤炼师专学子 |
3.4 我与师专共成长—康长河老师的口述 |
3.4.1 歌坛伉俪—集美师专的名片 |
3.4.2 高歌奔海洋—阔步向前的集美师专音乐系 |
3.4.3 招生规模扩大—教学改革 |
3.5 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臧艺兵老师的口述 |
3.5.1 不远千里—嘉庚精神的召唤 |
3.5.2 学科建设加强—打好科研翻身战 |
3.5.3 教学改革育英才—艺术实践出佳绩 |
第4章 对集美师专音乐教师口述研究的思考 |
4.1 影响集美师专音乐教育发展的因素 |
4.1.1 社会经济因素对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影响 |
4.1.2 历史变迁因素对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影响 |
4.1.3 音乐教育观念变化对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影响 |
4.2 对集美师专科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觉解之境 ——五位小学专家型教师专业学习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师专业学习:遮蔽在专业发展中的研究主题 |
(二)遵从内心的选择:个人研究兴趣使然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觉解 |
(二)专家型教师 |
(三)教师专业学习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教师专业学习研究综述 |
(二)国内教师专业学习研究综述 |
(三)教师专业学习研究的未来走向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一)教师在专业学习中的主体回归 |
(二)教师在专业学习中的生命观照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准备工作 |
(二)正式进入研究现场开展研究 |
(三)研究结果的呈现 |
四、质化研究相关问题 |
(一)研究的可靠性问题 |
(二)研究的真实性问题 |
(三)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四)研究者的反思 |
第二章 他们是谁:走在觉解之途 |
一、五位教师的来源 |
(一)专家型教师研修项目 |
(二)“61班”:五位教师共同的家 |
二、五位教师的选择 |
(一)文玉:童心未泯的校长兼品德教师 |
(二)伟峰:从教数学转教科学毫不服输 |
(三)梓柔:曾后悔当老师却越走越坚定 |
(四)珈音:音乐专业毕业改当语文老师 |
(五)静静:我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孩子 |
第三章 为什么学:教师专业学习主体性的觉解 |
一、学习认知:教师的“教师专业学习观” |
(一)教育情怀与认同:教师专业学习的原动力 |
(二)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专业学习的规定性 |
(三)改变才可能成长:教师专业学习的目标定位 |
(四)做中学与学中做:教师专业学习的常见方式 |
二、学习动机:错综复杂的学习动力机制 |
(一)满足性促进与缺失性抑制 |
(二)平衡性促进与失衡性抑制 |
三、学习机会:机遇与挑战中的“挣扎” |
(一)学校工作与家庭生活:支持还是拖后腿 |
(二)学习机会与发展机遇:任何时候都在学 |
第四章 学什么: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选择 |
一、职前准备阶段:迷茫中的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 |
(一)教育公共知识:纳闷为何学、选修喜欢的 |
(二)教学基本功:日常性的内容、天天都得练 |
(三)综合素质:培养兴趣、积淀各方面的能力 |
二、初任教师阶段:忙于应对 |
(一)教参翻了很多遍:从学科知识到教学知识 |
(二)听“上课的感觉”:应对知识的情景化危机 |
(三)“目中”不大“有人”:更关注知识的教 |
(四)苦练教师基本功:应对新要求和突发事件 |
(五)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教育场域内外反复确认 |
三、熟手教师阶段:自主性发挥 |
(一)教学比赛:逼使自己主动去学 |
(二)排斥理论学习:感觉我用不上 |
(三)论文写作:该动笔写写了 |
(四)教学打磨:关注孩子的发展 |
(五)工学家关系:家庭生活要完整 |
四、专家型教师阶段:要求全面 |
(一)教学比赛:坚定个人教学思路与方法 |
(二)理论学习:从“不敢看”到“钻进去” |
(三)持续性阅读:为了走进学生的心 |
(四)跨学科学习:学科之间具有共性 |
(五)学习共同体: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
(六)教而优则仕:行政与教学相辅成 |
第五章 怎么学:教师专业学习方式与环境 |
一、教师专业学习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 |
(一)文玉:不是为了结题 |
(二)伟峰:业务上不能丢 |
(三)梓柔:与学生在课堂 |
(四)珈音:教育博客始末 |
(五)静静:坎坷学历提升 |
二、教师专业学习的主要方式 |
(一)职初学习:模仿与自主学习 |
(二)教学比赛:最有效的学习 |
(三)在职培训:情感联结与任务驱动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觉解之途:教师专业学习的境界演进 |
(二)资本累积:教师专业学习的工具需求 |
(三)话语权缺失:教师专业学习的有限自主 |
(四)示范共同体:教师面授培训的可能未来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一)研究对象的异质性欠考虑 |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仍可完善 |
三、后续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笔者艰难的选题历程 |
2、理论之域: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
3、现实之需:贫困山区环境恶劣,边缘教师教育信念应受关注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师教育信念内涵的研究 |
2、民族地区教师的研究 |
3、民族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 |
4、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 |
5、已有研究的不足 |
(四) 核心概念 |
1、教师教育信念 |
2、民族地区教师 |
(五) 研究设计 |
1、研究方法 |
2、理论范式 |
3、研究对象的确定 |
4、研究进程 |
5、对伦理道德的考虑 |
6、研究思路 |
二、教育信念故事 |
素描:访谈情境——罗加勇 |
(一) 缘何为师 |
1、“芝麻开花,节节都高”——全家五兄妹均“鲤鱼跃龙门” |
2、“成长阶梯,不断攀岩”——懵懂无知少年攀向知识高峰 |
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虔心向学成就未来华丽转变 |
4、“三生有缘,不可错过”——志愿的纰漏酿下与教师不解之缘 |
5、“真心不悔,所以快乐”——真挚不舍体验为人师的喜悦 |
探寻:教育观念——罗加勇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
(二) 如何为师 |
1、“无怨青春,挥洒边城”——骄傲的倔强只为谱写不朽的史篇 |
2、“以苦作乐,坚守信念”——默默耕耘在深山包裹下的“三尺讲台” |
3、“怡然自乐,灵魂升华”——生命厚重源于追溯幸福后心灵的修炼 |
4、“后盾坚固,毫无顾忌”——让教学之路越走越开阔 |
5、“任道重远,肩负使命”——视教师职业圣洁担负神圣使命 |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的成功,我的幸福” |
7、“闪闪发光,源于实力”——进修机会罕有难挡光芒四射 |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罗加勇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
(三) 为师何为 |
1、我与“学生” |
2、我与“教学” |
探寻:职业使命——罗加勇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
素描:访谈情境——徐廷忠 |
(一) 缘何为师 |
1、“家庭和睦,茁壮成长”——严父慈母营造温馨港湾 |
2、“天真烂漫,开怀大笑”——缔造积极乐观的性格 |
3、“携书作伴,积淀涵养:——知识在匍匐前进 |
4、“八九学潮,动荡不安”——人生路上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课 |
探寻:教育观念——徐廷忠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
(二) 如何为师 |
1、“反哺为真,牵系恩情”——用实际行动情系大山报答家乡养育 |
2、“教学相长,兼容并包”——迫于无奈自学获高文凭 |
3、“兢兢业业,协同发展”——做好本职工作且协调好同事关系 |
4、“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辛勤的汗水不会白流 |
5、“聚集英才,桃李芬芳,”——万般辛苦皆下品唯有盼学子成才高 |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徐廷忠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
(三) 为师何为 |
1、我与“学生” |
2、我与“教学” |
探寻:职业使命——徐廷忠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
素描:访谈情境——娄格罗叶 |
(一) 缘何为师 |
1、“顶梁坍塌,一夜成长”——思恋远方的父亲 |
2、“众人拾柴,鼎火焰高”——唯有知识改变命运 |
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充沛美好的大学时光 |
探寻:教育观念——娄格罗叶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
(二) 如何为师 |
1、“依靠自己,稳中求胜”——实力是常胜将军最大筹码 |
2、“摸爬滚打,厚积薄发”——点滴积累才能积蓄力量 |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界环境人性滋养的平台 |
4、“忘却疲惫,选择前行”——渴望的双眼凝视扑灭拒绝之声 |
5、“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甘愿为深山的贫困学子撑起一片天 |
6、“你的腾飞,我的骄傲”——麦田守望者遥望高空中的鸿鹄 |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娄格罗叶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
(三) 为师如何 |
1、我与“学生” |
2、我与“教学” |
探寻:职业使命——娄格罗叶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
素描:访谈情境——啥妈宫果 |
(一) 缘何为师 |
1、“同命相连,相扶相依”——父母同为“奴隶”共盼后辈成才 |
2、“落叶归根,久违相聚”——女儿已亭亭,无忧亦无惧 |
3、“启蒙教育,能歌善舞”——支撑生命的两把金钥匙 |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师恩大爱照亮前行路 |
5、“素雅干净,淡淡清香”——专注读书生成优良生活作风 |
6、“质朴善良,人美心美”——生活学习中的“活雷锋” |
7、“大山情怀,温暖怀抱”——敦实身躯承载千千万万彝族后裔 |
8、“相貌平平,才华横溢”——幼小心灵受伤反更偏爱样貌丑陋的学生 |
探寻:教育观念——啥妈宫果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
(二) 如何为师 |
1、“兴趣常伴,良师益友”——成就人生大舞台翩翩起舞的神韵 |
2、“童颜最美,天使脸庞”——抚慰人世间所有苦楚 |
3、“激情昂扬,炽光四射”——发自肺腑的热爱教师这份职业 |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啥妈宫果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
(三) 为师何为 |
1、我与“学生” |
2、我与“教学” |
探寻:职业使命——啥妈宫果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
三、倾听:我与“教育信念” |
(一) “担起神圣职责,全心全意爱学生” |
(二) “虽抱怨,但绝对全力以赴” |
(三) “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 |
(四) “心地善良,极富爱心” |
四、感悟: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实然 |
(一) 教育观念——教育信念之基础 |
(二) 教师职业认同——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 |
(三) 职业使命感——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 |
1、职业使命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
2、视工作为乐趣并释放激情 |
3、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 |
结论 |
结束语 后悔当初的选择吗?留在深山值得吗? |
(一) “汗水心血挥洒边城,收获满园桃李芬芳” |
(二) “生我养我的家乡,青春与爱心的奉献” |
(三) “朴实无华地坚守篆刻高贵,让芊芊学子走出深渊大山” |
(四) “我舍不得讲台,放不下学生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调察问卷 |
附录3: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4: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那一年,我是美术班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现状研究 ——基于河南省W村小学的田野调查[D]. 王苏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 孙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体育老师和她收养的干女儿[J]. 刘连宇. 阅读, 2020(40)
- [4]一位初中语文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 范丽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我的学术之路(四):大学本科的角色转换与夯实基础[J]. 宁稼雨.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6]涛声与歌声中的历史 ——集美师专音乐教师口述史[D]. 许立昀. 集美大学, 2019(09)
- [7]大辫子与蝴蝶结(五):装进校园的时光(上)[J]. 南帆,夏无双. 芳草, 2019(01)
- [8]觉解之境 ——五位小学专家型教师专业学习的叙事探究[D]. 王敬.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9]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D]. 朱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10]寻找张展[J]. 孙惠芬.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