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ulti-episode fluid boilingin the Shizishan copper-gold deposit at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its bearing on ore formation(论文文献综述)
肖庆玲[1](2021)在《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十分重要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广泛发育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和玢岩型矿床。基于对带内典型矿床的详细研究,许多学者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型矿床为陆内背景下岩浆热液活动的结果。然而,对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成矿系统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疑惑和争议,如构造背景,成矿岩浆岩起源及演化过程,热液流体的出溶及矿质沉淀机制等,因此,需要对区内斑岩矿床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为该成矿带矿床成因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宣城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一带,其西面和北面分别紧邻铜陵矿集区和宁芜矿集区,南面逐渐过渡到江南隆起带地区。随着近几年深部找矿勘探工作的开展,在宣城矿集区发现了包括茶亭铜金矿床在内的多个Cu、Fe、Au、Pb、Zn等多金属矿床/矿点,目前,该区已经成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一个新的重要矿集区。茶亭矿床是成矿带中最大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数不多的大型斑岩铜金矿床。勘探表明,虽然矿床围岩为三叠系碳酸盐,但矽卡岩型矿化并不强烈,以斑岩型矿化为主,明显不同于成矿带中其他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过程明显有别于成矿带其他矿床。同时,矿区发育多种类型岩浆岩和角砾岩,他们与成矿的关系不清。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深化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统演化的认识,同时对该矿集区下一步的矿床勘查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茶亭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同时借助各种分析手段,如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矿物主、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矿物原位O-S-Hf同位素测试等技术方法,对茶亭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岩浆岩起源与演化、成矿流体演化和矿床成因等展开了全面而精细的剖析,获得了以下认识:茶亭矿床发育多期次岩浆岩,分别为成矿前的角闪闪长玢岩,成矿期的石英闪长玢岩以及成矿后的闪长玢岩、煌斑岩和安山玢岩。岩浆岩的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角闪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安山玢岩分别形成于138.8±3.0 Ma、137.6±3.0 Ma和135.5±3.6 Ma,与茶亭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值(平均值136.0±1.3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均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早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角闪闪长玢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具有相似的全岩主、微量及Sr-Nd-Hf同位素组成,均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但是具有较低的Yb/Lu和Y/Yb比值。结合岩石中较低的锆石εHf(t)(-8.29 to-12.02),全岩εNd(t)(-6.93to-9.01)以及较高的(87Sr/86Sr)i(0.705723 to 0.70686),推测茶亭岩体的不同类型岩浆岩来自同一壳幔混源的岩浆源区。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以及不同岩浆岩中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及磁铁矿等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在陆内拉张背景下,富集地幔起源的幔源岩浆和下地壳起源的壳源岩浆在壳幔边界发生了MASH过程形成了茶亭矿床的岩浆源区,岩浆上升至地壳大约5.2-8.6 km左右,形成了浅部岩浆房;岩浆房中基性岩浆的注入促成了成矿前角闪闪长玢岩的形成,并伴随少量的流体出溶;混合后的岩浆房残余岩浆又经历了斜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的分离结晶以及围岩的同化混染,最终在地壳1.9-3.4km处形成了氧逸度更高、更加富集硫和金属的成矿期石英闪长玢岩,同时伴随大量的成矿流体出溶。茶亭矿床发育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和矿化,主要发生在石英闪长玢岩内部。从早到晚分别为矽卡岩化、钾硅酸盐化和绢英岩化。由于围岩为碳酸盐,青磐岩化在茶亭矿床中仅少量发育,而矽卡岩化在矿床中分布十分广泛。矿化主要呈稀疏浸染状、脉状和角砾状产于钾化和绢英岩化的石英闪长玢岩中。在矿床900-350m处,发育大量赋矿的热液角砾岩,根据胶结物和角砾的组成,可以分为MH型(以石英为主胶结)、H1型(硬石膏为主胶结的)和H2型(以绿泥石为主胶结)三种类型。其中,MH型角砾岩位于钾化蚀变顶部,发育高温蚀变矿物,如钾长石和磁铁矿,推测为岩浆-热液隐爆作用形成,为典型的岩浆-热液角砾岩;热液流体的水力破碎作用在浅部形成了广泛的H1型角砾岩;而成矿后闪长玢岩的形成加热较冷的大气降水形成了H2型角砾岩。MH和H1型角砾岩是矿化的重要载体。茶亭矿床的热液成矿从早到晚可分为硅酸盐阶段、绢英岩化和石英碳酸盐三个成矿阶段。硅酸盐阶段以发育矽卡岩化和钾硅酸盐化为主,绢英岩化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发育绢英岩化,石英碳酸盐阶段为成矿后阶段,以发育碳酸化为主。不同阶段硬石膏的O和S同位素、热液黑云母及磁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但是随着流体的演化,大气降水加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矿物地球化学显示,随着流体的演化,温度、盐度和氧逸度逐渐降低。温度、盐度和氧逸度的降低、流体沸腾作用以及大气降水的混合可能共同控制了茶亭矿床金属矿物的沉淀。茶亭矿床发育大量贫矿矽卡岩。通过矽卡岩地质特征及石榴子石、硬石膏等矽卡岩矿物地球化学和O-S同位素研究,本文认为以下几点因素最终导致贫矿矽卡岩的形成:(1)矽卡岩形成时流体的高氧逸度阻碍了硫化物的沉淀;(2)来自浅部岩浆房的流体被厚重的大理岩圈闭于石英闪长玢岩中,形成不了足够规模的接触带矽卡岩;(3)内矽卡岩的规模很小,石榴子石化作用不能产生足够的为后期流体运移和沉淀的通道和空间;外矽卡岩的矿物组合(硬石膏和钙铁榴石)表明其在取代灰岩的过程中并不能释放大量的开放空间,流体更倾向于在斑岩体内部的裂隙活动。尽管如此,大量矽卡岩矿物如钙铁榴石和硬石膏的沉淀,能有效降低流体的氧逸度,有利于后期硫化物的沉淀。综上,本文认为茶亭矿床为一斑岩型铜金矿床,但相比于一般的斑岩矿床其成矿流体氧逸度更高且更加富硫。基于对茶亭矿床和宣城矿集区内围岩地层、控矿构造和成矿岩浆岩等方面的成矿条件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找矿方向:(1)在区内石炭系碳酸盐地层和岩体接触带寻找矽卡岩型矿床;(2)关注区域内岩浆-热液角砾岩发育的地区,追索可能出现的斑岩型矿床;(3)在茶亭矿床附近的隐伏中酸性侵入体,寻找可能成群出现的斑岩型矿床。
施珂[2](2021)在《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次重要的岩浆作用,其与金、铜等矿床的成因联系更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金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既可以作为贵重首饰同时也具备货币属性,如今更是广泛运用在航空、医疗及电子科技等众多领域,但近年来我国的金储备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大金矿床的勘探力度及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极为重要。铜陵矿集区、皖北蚌埠地区和皖东滁州-马厂地区是安徽省内重要的金、铜资源地,多年来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地区。区内燕山期岩浆岩也极为发育,但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矿床的成因联系仍有诸多争议。特别是区内近年来发现的一系列新矿床,其与燕山期岩浆岩的关系尚未明确,仍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次工作重点选择上述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金矿床,如铜陵矿集区杨冲里金矿、胡村南铜钼矿、蚌埠地区江山金矿及滁州-马厂地区大庙山金矿等作为典型矿床,开展相关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拟解决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区域矿床成因等主要问题。杨冲里金矿的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该矿床与舒家店斑岩型铜矿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的成矿组合与成矿流体的成分比例改变有关,浅部可能还存在一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事件。胡村南铜钼矿的研究表明,成矿与区内的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有关,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岩浆岩具有俯冲洋壳埃达克质岩的属性,斑岩阶段与矽卡岩阶段的成矿物质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矽卡岩阶段的地层物质参与更多,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江山金矿的研究表明,成岩成矿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与该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岩浆活动对应,Sr、Y等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指示了其具有壳源属性,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点,有利于金矿成矿,围岩为古老的变质基底,也具有较高的Au元素丰度,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位的S同位素也指示了岩浆与地层的共同作用是区内金矿的主要成因,复杂的破碎带构造提供了与区内其他金矿不同的储矿空间,形成了独特的矿体形态。大庙山的研究表明,区内的岩浆岩形成于130Ma左右,过去因为岩体的规模较小,常常忽略与成矿的关系,前人多认为该矿床为似卡林型。但锆石的微量元素显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金成矿,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指示了一个多元成矿的特征,说明了地层与岩浆均参与了金的成矿,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则表明,岩浆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域成岩-成矿的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研究工作总结了三个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成矿的关系及区域矿床成因。认为三个地区燕山期的岩浆岩具有从南向北呈现逐渐年轻的趋势,均为高氧逸度的埃达克质岩,区内的Au、Cu多金属矿床均主要与这些燕山期的埃达克质岩有关。三个地区的岩浆源区略有差异,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起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铜陵的燕山期岩浆岩特别是辉石闪长岩具有较多的幔源物质,滁州-马厂地区的燕山期岩浆岩混染了较多的壳源物质,其原因可能与铜陵矿集发育的深大断裂有关,蚌埠地区则起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同时,由于基底属性的差异导致了三个地区不同的成矿类型和赋矿层位,蚌埠地区的基底在形成时有一定的幔源物质加入,基底Au的元素丰度较高(地壳平均值的5倍),其基底围岩在成矿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因此该地区的金矿多发育在太古代的变质基底中,成矿类型主要为受构造控制的造山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的基底主要为壳源物质,具有幔源物质的岩浆为区内的Au、Cu矿床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和成矿反应的必要热能,因此矿体多发育在地球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碳酸盐岩地层当中,成矿类型多为斑岩-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
单士锋[3](2020)在《安徽省铜陵凤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文中认为铜陵凤凰山矿田是铜陵矿集区内主要矿田之一,位于近东西向铜陵-戴家汇构造-岩浆-成矿带的中部,大地构造演化经历活动-稳定-再活动的三个发展阶段。古生代至早三叠世沉积了海相、滨海-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硅质岩建造,燕山运动发生强烈的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形成与岩浆侵入相关的成矿系列。本论文以凤凰山矿田为整体研究对象,采用地质调查、典型矿床剖析、岩体锆石U-Pb同位素精确定年,岩体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矿物流体包裹体C、O、S、Pb同位素分析,辉钼矿Re-OS定年等主要工作手段。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凤凰山岩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具有高Ba、高Sr,相对亏损Nb、Ta特征,,表面岩体的源岩既有壳源成分,又有幔混成分,属壳幔混合源。岩体同位素年龄变化范围在152.1~124.4Ma之间,与铜陵矿集区主要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一致。C、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流体具有多源特征,即一部分来自岩浆,另一部分来自沉积碳酸盐围岩。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在140.9~142.2Ma之间,表面其成矿年龄,与凤凰山岩体成岩年龄基本一致。矿物S、Pb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中的硫具有岩浆来源特征。凤凰山矿田以岩浆成矿系列为主,以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为主,矿床主要围绕凤凰山岩体呈“一圈一带”分布,具有水平与垂直分带性,主要矿体赋存于岩体正接触带,外带原则上分布在热变质圈内,内带赋存于捕掳体、岩体裂隙带中。综合凤凰山矿田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信息开展预测及圈定找矿靶区,共圈定一级找矿靶区7个,二级找矿靶区5个,并对靶区进行了评价。选择具有潜力的靶区进行钻探验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吴迪[4](2020)在《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铜陵矿集区内新发现的由斑岩型、矽卡岩型、脉型三种类型矿体共同组成的矿床,矿体多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内的石炭-三叠系灰岩捕掳体及其与岩体的接触带中,其矿体独特的产出元素和赋存位置在以发育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为主的铜陵矿集区内十分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姚家岭矿床的赋矿岩体以及三种不同矿体类型的矿石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以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对其地质特征、成岩机制、成矿控制因素及成矿模式进行探讨,取得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通过对姚家岭岩体的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其赋矿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壳幔混合花岗岩,较低的铝饱和指数和较高的Na/K比值为典型的准铝质“Ⅰ”型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8.6±2.9Ma,属于早白垩世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上侵定位的产物。对岩浆物质来源和成岩过程的分析,认为姚家岭岩体起源于富集地幔,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弧的内陆环境,并在碰撞挤压向伸展过渡的过程中底侵下地壳形成壳幔混源岩浆,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和与中浅部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最终形成本区高钾钙碱性侵入岩。2.通过对三种类型矿体的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发现斑岩型矿体多发育铜金矿化,赋存位置多在中深部花岗闪长斑岩体中;矽卡岩型和脉型矿体则多发育铅锌矿化,前者赋存位置多在中浅部的灰岩捕掳体与岩体的接触带中,后者则多赋存在大理岩的层间裂隙中。三种类型矿体的矿石均具有浸染状、块状和细脉-网脉状构造,根据矿物的共生组合和穿插关系,本文将成矿阶段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中期氧化物阶段、主成矿期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四个阶段。3.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内发育有筒状隐爆角砾岩体,在垂直方向上向北西侧倾伏,大部分矿体均分布在隐爆角砾岩筒中。根据隐爆角砾岩的形成机制和环境将姚家岭隐爆角砾岩大致分为中下部的隐爆浆屑角砾岩、中上部的隐爆热液角砾岩和边缘部位的隐爆破裂岩三种类型。而根据隐爆角砾岩筒在垂向上明显的分带性将其划分为顶部的裂隙相、中上部的爆破相、中下部的震碎相和底部的震裂相。由此揭示了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成机制,成矿金属元素多在深部以及边缘部位富集并沉淀形成各种矿体。4.对成矿母岩中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发现锆石较为明显的Ce正异常(δCe=5.54~69.3,平均19.8)以及Eu负异常(δEu=0.38~0.80,平均0.60)和磷灰石中等的Eu负异常(δEu平均为0.63),基本没有Ce异常(δCe平均为1.04)均指示母岩浆形成于氧化环境,对成矿金属元素随成矿流体出溶后的最终富集和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5.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高温、中等盐度、低密度向低温、低盐度、中低密度的持续演化过程,基本对应了成矿过程的各个阶段。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早期含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与斑岩型矿体的形成密切相关,后期则混入了少量大气降水,有利于矽卡岩型矿体和脉型矿体的形成,温度的降低和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成矿金属元素沉淀的关键所在。6.总结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对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成矿模式。燕山晚期强烈的岩浆活动为姚家岭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含矿流体和热源;黄龙-船山组地层和栖霞组地层以捕掳体的形式参与成矿;北东东向、南东东向两组次级断裂、倒转的戴公山背斜、灰岩捕掳体内的层间滑脱及接触带等构造对矿体的定位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综上认为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受地层岩性、岩浆活动和各种构造联合控制的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在不同构造部位形成的斑岩型-矽卡岩-脉型矿床。
李明轩[5](2019)在《安徽铜陵刺山金矿复合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刺山金矿分布有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以及过渡型三种金矿体。斑岩型金矿体产在辉石闪长岩体中上部的绢英岩化带内,主要产有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金矿石。矽卡岩型金矿体产在辉石闪长岩体与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地层外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产有斑杂状和脉状金矿石。过渡型金矿石产在辉石闪长岩体与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内接触带的矽卡岩化辉石闪长岩中,主要产有细脉浸染状和斑杂状金矿石。辉石闪长岩斑晶辉石和角闪石以及堆积晶辉石和角闪石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岩浆可能来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下产生的幔源底侵玄武岩浆,这种底侵玄武岩浆在深位岩浆房和向浅部侵位过程中都发生了结晶分异作用,导致演化的岩浆中铜与铁亏损和金富集。这是刺山金矿乃至狮子山矿田金矿形成的关键控制因素。矿物学和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岩浆岩到过渡带再到矽卡岩,岩浆-流体系统的氧逸度逐渐升高,磁铁矿的形成温度依次降低。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从斑岩型到过渡型再到矽卡岩型矿化,流体整体氧化性升高,CO2含量也升高,说明离岩体越远,岩浆对流体的影响减小,地层对流体的影响增大。过渡型矿化在每个矿化阶段(特别是硅化黄铁矿化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均很大,流体组成相当复杂,可能发生过流体的沸腾和混合作用。金属矿物大量堆积是由岩浆-流体成矿系统自岩浆阶段开始的压力变化过程(即流体超压-流体沸腾和裂隙生成-减压排泄)造成的。该过程有可能经历循环,直至整个成矿体系完全开放,并与大气水发生混合。包括刺山金矿在内,铜陵狮子山矿田金矿是由底侵的玄武质岩浆在深位岩浆房和浅位岩浆房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导致金富集,演化的富金辉石闪长质岩浆侵入到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围岩地层中,通过岩浆冷却结晶产生岩浆流体、岩浆与碳酸盐围岩反应产生矽卡岩流体、岩浆流体与矽卡岩流体混合产生混合流体,并由岩浆流体、矽卡岩流体和岩浆-矽卡岩混合流体交代辉石闪长岩、矽卡岩和矽卡岩化辉石闪长岩形成的。
聂利青[6](2019)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的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钨是一种战略金属,被誉为“工业食盐”,是重要的难熔稀有金属之一。我国是全球钨储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储量的52%(美国地质调查局2018年数据)。同时,我国也是全球钨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关于钨矿床,特别是矽卡岩型钨矿床,前人已开展广泛的研究如含矿岩体、成矿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钨矿床与其他金属元素组成的多元素矿床(如钨、铜、铁矿床)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勘探新发现越来越多的钨矿床呈现与铜金、铁伴生的现象或是铜金、铁矿床发育钨矿化。钨被认为是典型的壳源元素,而铜铁等元素通常为幔源,它们出现在相同的矿床,是什么样的过程和条件等造成的,已成为热液矿床成因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因此,选择既有钨矿床又有铜铁矿床的地区开展详细对比研究对探讨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正是开展钨矿床和铜、铁矿床的成矿岩体专属性和成矿条件异同性研究的理想场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铁金多金属矿床聚集区,是“层控矽卡岩矿床”和“斑岩-矽卡岩复合成矿理论”的发祥地,是长期研究的热点地区。相比于成矿带内铜金、铁矿床的研究程度,成矿带中钨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明显薄弱,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发现的钨矿床(化)为该成矿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达到大型规模的钨矿床有:东顾山矿床、阮家湾矿床、桂林郑矿床、高家塝矿床,另外,在铜山口大型铜金矿床和龙桥大型铁矿床中也发育钨矿化。为了理清成矿带内钨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成矿岩体类型及源区、钨成矿系统及其与成矿带内的铜铁金成矿系统深部过程的异同,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述四个钨矿床作为代表,结合成矿带内的含钨矿床如铜山口矿床,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成矿作用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获得的主要认识和进展如下:东顾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近年新发现的钨矿床,也是本次工作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详细工作,内容如下:东顾山矿床是北亚带内目前探明的大型矽卡岩型钨矿床,赋矿地层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成矿岩体为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形态主要呈似层状、平缓透镜状,矿体赋存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该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度、中低盐度,成矿流体在成矿期(氧化物阶段)已发生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在石英硫化物阶段大气降水比例约为40%,流体混合比例更显着。黄铁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为4.39‰~6.00‰,高于幔源硫,略低于赋矿地层硫值,表明东顾山钨矿床硫源为地层硫和岩浆硫混合。由大理岩到岩体依次发育脉状、浸染状和块状的石榴子石,且颜色逐渐加深。Grt-1(脉状):Gro7i-80Adr17-27Pyr1-3;核部和边部均富集重稀土,有微弱的铕负异常;Grt-2(浸染状):Adr35-83Gro15-60Pyr2-6,核部和边部均富集轻稀土,有微弱的铕正异常;Grt-3(块状):Adr97-1o0Gro0-1Pyr0-2,核部和边部显着富集轻稀土,有明显的铕正异常。东顾山矿床的石榴子石从Grt-1到Grt-2再到Grt-3经历了从扩散交代作用到平流交代作用的转变,成矿流体由中性演化至中酸性,氧逸度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东顾山矿床中白钨矿铕异常δEu和Mo6+含量演化特征均指示成矿流体氧逸度逐渐减弱。白钨矿富集HFSE且Nb/La值>1,指示成矿流体富集F挥发分。白钨矿的εNd(t)范围为-17.7~-16.4,87Sr/86Sr值为0.70957~0.71113,指示东顾山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地壳(董岭式基底)。该矿床黄铁矿划分为两个大类:Py1采于钨矿体(深部),Py2采于铅锌矿体(浅部),又根据酸蚀后的岩相学特征将这两类黄铁矿分为两个亚类(即Py1a/1b和Py2a/2b),Py1a具有高Co元素含量同时亏损其余微量元素的特征,而Py1b相对富集Ni、Cu、Pb、Bi、Zn和As元素。Py2a亏损Co元素和Ni元素,但是富集As元素,Py2b除了更加富集As元素外,Pb、Bi、Cu、Zn、Au和Ag也呈现富集特征。同一类黄铁矿中(Py1或Py2)差别小,但是这两类黄铁矿的铅同位素范围大(208Pb/204Pb值范围为36.587~38.248),显示扬子上地壳(董岭式基底)为钨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东顾山矿床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鸡头山矿床、大湖塘矿床中的白钨矿同位素范围差别大,分别落入对应区域的基底同位素范围,指示区域钨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除了江南式基底(双桥山群)外,董岭式基底可以为钨矿床提供成矿物质,因此南钨北移的界限可以越过长江深断裂。东顾山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分别为99.9±1.7~99.7±1.5 Ma和97.22±0.70 Ma,指示成矿带在130Ma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以后,在100 Ma发生了一次新的成矿事件。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明显晚于前人提出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铁金矿床成矿时代,据此,将成矿带的燕山期成矿时代范围重新确定在145~97 Ma之间。并进一步划分了三阶段钨成矿作用:146~143 Ma、127 Ma和97 Ma,在成矿带的铜主成矿期(140Ma)之前和铁成矿期(130Ma)之后均有钨成矿事件发生。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钨矿床有关的岩体均具有右倾的稀土配分模式,早、晚阶段成矿岩体有微弱的铕负异常(平均值为0.88和0.78),中阶段成矿岩体有明显的铕负异常(平均值为0.18)。且均富集Rb、Th、U等LILE,亏损Nb、Zr、Ti等HFSE,弱亏损Sr、P、Eu、Ti,具有高的K/Rb和Zr/Hf 比值以及低的Sr/Y比值,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钨矿床有关的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低,岩浆氧逸度高,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到钦杭成矿带再到南岭成矿带,岩浆的分异演化程度逐渐加强,岩浆氧逸度逐渐降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成矿岩体的εNd(t)、(87Sr/86Sr)i变化范围很大、数据点离散,尤其是早晚两阶段岩体与中阶段岩体(87Sr/86Sr)i差别极大,显示了岩浆来源的差异性,即中阶段岩体(即桂林郑岩体,位于南亚带)有更多的扬子上地壳(江南式基底)物质加入。相比于早阶段成矿岩体(即阮家湾岩体和高家塝岩体,分别位于中亚带和南亚带),晚阶段岩体(即东顾山岩体,位于北亚带)具有较低的(87Sr/86Sr)i和较低的εNd(t)和更负的锆石εHf(t)值则可能指示晚阶段成矿岩浆有更多的地壳物质(董岭式基底)加入。通过对鄂东南矿集区成铜岩体、成铁岩体和成钨岩体的锆石微量元素研究发现不同岩体成矿专属性不同,其中,阮家湾钨矿床的成矿岩体锆石富钨元素(平均值为1.14ppm);铜山口铜矿床和铜绿山铜铁矿床的成矿岩体锆石富铜元素(平均值分别为0.80和1.23ppm)。铜山口铜矿床和铜绿山铜铁矿床的成矿岩体氧逸度最高(锆石Ce4+/Ce3+平均值分别为207.5和263.6),金山店铁矿床次之(锆石Ce4+/Ce3+平均值为189.0),阮家湾钨矿床的成矿岩体氧逸度最低(锆石Ce4+/Ce3+平均值为71.7)。在矿集区尺度,鄂东南矿集区横跨南北两个基底,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作用具有钨-铜-铁过渡的特点。岩浆的地幔与地壳加入的比例和类型不仅对氧逸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且决定了岩浆的含矿性,岩浆源区的差异很可能是导致鄂东南矿集区不同岩体含矿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东顾山钨矿床、阮家湾钨矿床、高家塝钨矿床、桂林郑钨矿床和铜山口铜金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配分模型呈现不同程度的轻稀土富集和铕负异常特征,均富集HFSE,Nb/La值约为1.217~52.455,指示这四个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富集F挥发分;铜山口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富C1挥发分,即成矿带内形成钨矿床的流体富集F挥发分,形成铜矿床的流体富集C1挥发分。矽卡岩型矿床中白钨矿的铕异常δEu通常<1,且富集LREE和Mo元素;石英脉型钨矿床中白钨矿铕异常δEu变化范围大(>10或<1),且亏损LREE和Mo元素;斑岩型矿床中的白钨矿铕异常δEu变化范围大,且中等富集LREE和Mo元素,故白钨矿的(La/Lu)N和Mo/δEu图解可以作为判断热液矿床类型(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石英脉型)的参考指标。由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受到华北和大别山的强烈“阻挡”,很可能发生了“陆内俯冲”,上下地壳发生脱耦,岩石圈叠置增厚。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董岭式和江南式基底富含钨等组分,是形成原始含矿岩浆的物质基础。随着岩浆的结晶分异,钨等成矿元素聚集在岩浆房的顶部,并上升侵位在古生代白云岩、灰岩沉积地层中,含矿热液与碳酸盐岩反应形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矽卡岩型钨矿床。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成矿模式,“南钨北扩”将成为目前及以后钨矿勘查和钨工业布局的新方向。
肖鑫[7](2019)在《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聚集地,矿区内以发育众多“广义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而闻名,是“层控矽卡岩型’”和“复合叠加成矿”理论的发源地。区内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以矽卡岩型矿体为主,次为层状/似层状硫化物矿体,同时深部勘探揭示这些铜金多金属矿床深部存在斑岩矿化。然而目前有关该区成矿多样性的成因机理及其主控因素还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尤其是层状硫化物矿体的成矿物质来源与成因和斑岩-矽卡岩-层状硫化物之间的成因联系仍然存在争议。新桥矿床和冬瓜山矿床是铜陵矿集区内产出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硫化物矿体的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选择该矿集区内的新桥和冬瓜山矿床开展系统的斑岩-矽卡岩成矿作用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的进展和认识:新桥和冬瓜山矿床的岩浆锆石、斑岩热液蚀变矿物(榍石和金红石)和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的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成岩时代与斑岩-矽卡岩蚀变成矿时代一致,约为140Ma左右,为早白垩世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Cu-Au矿床。新桥和冬瓜山矿床发育不同类型的岩浆岩,主要类型为辉石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地质特征和岩浆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石英(二长)闪长岩为新桥和冬瓜山矿床的主要成矿岩浆岩。岩浆锆石Ti温度计计算得出辉石闪长岩的结晶温度较高为828℃,而成矿岩体石英(二长)闪长岩的结晶温度约为784℃。岩浆锆石的Ce/Nd、Ce4+/Ce3+和Eu异常特征指示石英(二长)闪长岩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和富含岩浆水特征。同时岩浆磷灰石成分表明石英(二长)闪长岩具有较高的SO3、Cl的含量和较低的F/Cl比值,而辉石闪长岩则显示相对高F特征和较高的F/Cl比值。新桥和冬瓜山矿床发育典型的斑岩和矽卡岩蚀变。其中斑岩蚀变主要为钾长石化(少量黑云母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斑岩-矽卡岩热液蚀变阶段产出了大量与蚀变矿化相关的热液矿物(如磷灰石、榍石、金红石、磁铁矿、黄铁矿和石英),这些热液矿物的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特征对了解斑岩-矽卡岩矿化过程中岩浆-热液流体的成分和演化过程提供了直接证据。新桥和冬瓜山矿床钾化蚀变阶段发育磷灰石、金红石、榍石和石英等热液矿物,这些矿物的稳定存在和微量元素特征指示钾化阶段为中高温阶段,热液磷灰石和金红石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指示钾化阶段流体中主要存在Cl-、F-、OH-、CO32-、PO42-、SO42-、REE3+和具有较高的fS2、fO2条件;并且热液榍石的HFSE和V元素变化和热液氟磷灰石的存在,指示早期钾化阶段的流体为富F且偏碱性流体。然而冬瓜山矿床钾化阶段存在榍石-磁铁矿/钛铁矿组合及相应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可能指示了冬瓜山矿床钾化阶段存在局部的氧逸度fO2变化。绢云母化阶段大量黄铁矿的沉淀指示该阶段流体具有较高的fS2,而该阶段的热液磷灰石极度亏损REE元素指示其可能有外界流体加入,导致流体温度降低且pH发生变化。青磐岩化阶段主要发育绿帘石、绿泥石和少量热液磷灰石/榍石,金属硫化物发育较少。冬瓜山矿床矽卡岩阶段产出热液磷灰石成分指示早阶段矽卡岩与钾化阶段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而外矽卡岩带的热液磷灰石和榍石均存在明显的振荡环带结构指示存在流体振荡和较强的水岩作用,同时新桥矽卡岩阶段磁铁矿(尤其远端矽卡岩)富集Mg、Mn和Sn同样也指示矽卡岩阶段存在明显的流体交代和强烈的水岩反应。新桥和冬瓜山矿床的矽卡岩存在内外矽卡岩分带,内外矽卡岩带主要以石榴子石矽卡岩为主,其中内矽卡岩带主要以钙铝榴石为主,钙铝榴石的微量元素(REE、Eu)特征指示其主要形成于早阶段的岩浆热液高温流体,流体以中性为主且形成于近封闭环境;而外矽卡岩带的石榴子石Fe/Al成分变化较大,存在多阶段石榴子石且显示了复杂的矿物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表明外矽卡岩带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多阶段流体活动和存在流体振荡。新桥和冬瓜山矿床不仅发育斑岩-矽卡岩型矿体,而且层状/似层状硫化物矿体作为最主要矿体存在,然而关于层状矿体中胶状黄铁矿的成因依然存在争论。本论文研究发现,手标本尺度上胶状黄铁矿整体呈现了典型的热液脉状特征,并且存在穿切和交代矽卡岩矿物(如石榴子石和辉石)和金属矿物(磁铁矿、磁黄铁矿)现象。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胶状黄铁矿的原位S同位素与斑岩-矽卡岩蚀变矿化相似为岩浆热液来源,微量元素成分显示其与远端矽卡岩中黄铁矿的成分特征相似,而于区域泥盆至三叠系沉积岩中原生沉积黄铁矿和世界上典型的SEDEX型矿床中的黄铁矿均存在显着的差异。因此,胶状黄铁矿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皆指示其为热液成因,而非来源于原生或喷流沉积,且为矽卡岩演化过程中的产物,其形成于磁铁矿和磁黄铁矿之后并被后期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交代。上述特征表明了层状硫化物矿体为早白垩世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一部分,岩浆热液流体在接触带与碳酸盐岩反应形成矽卡岩型矿体,而岩浆热液在远端泥盆-石炭系沉积间断面界面与上赋还原性碳酸盐岩发生水岩反应作用,通过歧化反应并且快速冷却结晶而形成了胶状黄铁矿,同时后期岩浆热液流体持续活动叠加于胶状黄铁矿之上共同组成了层状硫化物矿体,且石炭-泥盆系沉积间断面为流体通道。微量元素结果揭示层状硫化物矿体的成矿物质由岩浆热液流体和围岩共同制约,围岩提供了部分Cu、Au成矿物质,而主体则来源于与斑岩-矽卡岩蚀变矿化有关的岩浆热液。铜陵矿集区内同时还发育不同类型矽卡岩型矿化,本次工作发现成矿岩体的岩浆磷灰石的微量元素(如Eu/Eu*、Ce/Ce*、REE、Mn、Fe、Sr、Cu和Zn)能够判别不同斑岩-矽卡岩型矿化类型,例如矽卡岩型Pb-Zn矿化(姚家岭)相关的岩浆磷灰石主要富集Mn、Fe、Sr;与矽卡岩型Au矿化(朝山)有关的岩浆岩中磷灰石富集Cu和Zn;而斑岩-矽卡岩型Cu-Au矿化(新桥和冬瓜山)有关岩浆磷灰石的成分介于两者之间。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与岩浆弧环境斑岩型矿床地质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和联系,尤其是在围岩的性质和矿化蚀变类型方面存在差别,而岩浆岩的类型和性质相似(均为中酸性岩浆岩且具有高氧逸度、富含挥发份、富水和高温特征)。通过对比发现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受碳酸盐岩地层影响因素较大,矽卡岩和层状硫化物的形成过程中围岩提供了部分的成矿物质,而陆缘弧斑岩矿床主要受控于俯冲背景及相关的岩浆作用。
郑平,文春华[8](2017)在《安徽铜陵地区胡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文中提出胡村铜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的南部,以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为主,矿床浅部主要为铜金矿体,深部主要为铜-辉钼矿体。本文对其浅部矽卡岩型铜矿体开展了系统的成矿流体研究。根据矿物学、岩石学、成岩、成矿作用划分为分3个演化阶段:矽卡岩阶段(Ⅰ阶段)(细分为Ⅰ-1、Ⅰ-2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Ⅱ阶段)(细分为Ⅱ-1、Ⅱ-2a和Ⅱ-2b和Ⅱ-2c阶段)和碳酸盐阶段(Ⅲ阶段)。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Ⅰ型)、含子晶(Ⅱ型)、富气相(Ⅲ型)3种类型。不同阶段成矿流体演化特征为:Ⅰ阶段矽卡岩流体包裹体以高温(543631℃),中-高盐度(14.8%20.1%和44%50.1%NaCleq,质量分数,下同)为特征;Ⅱ阶段主成矿硫化物阶段流体包裹体以中温(172298℃),众值范围为210230℃,低-中等盐度(5.9%16.9%)为特征;Ⅲ阶段流体包裹体以中-低温(158247℃),众值范围为170190℃,低等盐度(1.7%6.2%)为特征。H-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源自岩浆水,演化到硫化物成矿阶段为与大气降水混合热液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胡村矿床浅部矿体成矿作用主要受温度控制,铜在高温状态呈迁移状态,在水-岩反应的影响作用下大气降水与成矿流体不断混合导致流体体系温度快速下降,成矿物质开始沉淀富集成矿。
王洋洋[9](2017)在《安徽南部典型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岩浆-热液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多金属矿床资源类型,其中以斑岩型矿床最为典型。铜陵矿集区是安徽省内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产资源聚集区,发育大量岩浆-热液矿床,然而对区域内是否存在古生代的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等重要问题仍存在大量争议。此外,安徽省南部(长江以南)位于钦-杭成矿带内,但矿产资源与邻区相比却较为贫瘠,其研究程度也相对较弱。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一方面选取了铜陵矿集区内最为典型的新桥铜金铁硫多金属矿床,另一方面则选取了安徽省南部新发现的东源和竹溪岭白钨矿床,并对其进行涉及岩浆演化和流体演化的全面研究,从而有效的限定不同类型矿床的成因,并总结其相应的成矿规律,为下一步的找矿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对新桥矿床的研究,本文首次通过两组黄铁矿单矿物的Re-Os定年法获得了两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8±26Ma和393±40Ma。前者具有较高的初始Os同位素组成,指示壳源物质贡献明显,而后者则呈现出一定的地幔物质贡献的特征。此外,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分析发现,古生代年龄的黄铁矿相对于中生代黄铁矿具有更高的Li、Cu、Ga、Rb、Sm、Pb和U,更低的Sc、Co、Ni、Zr和Ba,这些结果显示:新桥矿床的确存在包括古生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和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在内的两期成矿作用。并且,古生代的黄铁矿含有较高的成矿金属元素如Cu和Pb等含量,说明古生代的海底喷流沉积对于新桥矿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为新桥矿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成矿期。对燕山期含矿岩浆岩新桥矶头岩体的研究发现,其成分特征与岛弧型岩浆岩有很高的相似性,不具备埃达克质特征,说明新桥矶头岩体应来自地幔楔的部分熔融。此外,样品微量元素特征说明岩浆在上升侵位的过程中经历了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和分异结晶过程。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发现新桥地区燕山期成矿热液为来自岩浆相关的富水流体,成分上主要为NaCl-H20体系,不含C02等其它气相成分,部分流体包裹体含有子矿物。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包裹体盐度变化范围为4.2~50.7wt.%,均一温度(Th)变化范围为140~432℃。在流体演化过程中沸腾作用、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是促进成矿物质沉淀成矿的重要因素,沉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250℃左右。此外,流体中C02的缺失也与岩浆岩的源区特征一致,说明该地区燕山期的成岩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片的俯冲有密切的关系。采自安徽南部东源白钨矿床的所有样品都具有明显的矿化特征,其钨(W)含量也较高,而竹溪岭地区的样品中除三个具有明显的矿化外,其余矿化较弱甚至未矿化。岩相学和矿物CL特征显示矿化样品(包括东源的所有样品以及竹溪岭的矿化样品)整体蚀变严重,绢云母化、硅化、钾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等导致的次生矿物以及矿物的次生结构广泛发育。竹溪岭的未矿化样品则整体蚀变较弱,并保存有较为新鲜的斜长石和石英晶体等。成分上两个矿区的岩浆岩均属于花岗闪长斑岩,相对于未矿化的样品,矿化样品含有较高的K、Pb和较低的Na、Sr和Ti。所有样品的流体活动性元素(如K、Na、Pb、Sr、Rb)和W含量都有明显的协变关系,结合矿化的样品遭受了较强的流体蚀变的岩相学特征,表明流体作用的改造对于成矿过程至关重要。两个矿区样品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比较类似,其寄主矿物主要为石英斑晶和石英脉。包裹体可以分为五类:1) WC型,为H20-C02三相包裹体;2) Wm型,可检测到微量CO2的两相盐卤水包裹体;3)Wn型,不含CO2的早期盐卤水包裹体,4) C型,纯CO2包裹体,5) LW型,赋存于后期裂隙中的最晚期次生盐卤水包裹体。其中WC型包裹体形成时间最早,代表了早期岩浆流体;LW型包裹体形成最晚,应代表晚期大气降水的参与和影响,而Wm型、Wn型以及C型介于两者之间,应代表从岩浆流体演化而来的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热液流体。从WC型到Wm型再到Wn型包裹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逐步降低(从整体上250~391℃到220-320℃,再到175~300℃),CO2含量也逐步减少,但盐度却逐步升高(从整体上<5wt.%到3~7wt.%,再到4~10.7wt.%),而LW型包裹体具有最低的均一温度(<250℃)和盐度(<4wt.%)。流体不混溶作用和CO2泡腾作用是导致这些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这些流体作用,CO2及蒸汽逃逸出流体并使残余流体的温度降低、pH和盐度升高。此外,大规模的矿物蚀变对于流体的演化以及白钨矿的沉淀成矿有密切关系,斜长石的蚀变分解以及次生矿物如钾长石、绢云母等的结晶一方面改变了流体中溶质的种类及含量,如K、Na含量,从而影响流体包裹体盐度,另一方面Ca的释放对于白钨矿的沉淀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更重要的是Ca的大量注入诱导并促进了流体中的W以白钨矿的形式沉淀成,而C02丢失导致的pH升高也有效的促进了这个过程。与南岭地区对比发现,成矿流体同样富集CO2包裹体,结合流体演化过程较低的盐度变化说明,安徽省南部区域在燕山期同样处于陆内拉张环境,其深部花岗质岩石应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
杨小男,徐兆文,王云健[10](2016)在《铜陵狮子山矿田大团山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团山铜(钼)矿床是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内较为典型的岩浆热液叠加型铜钼矿床,其成因与早白垩世大团山石英二长闪长岩有密切关系。系统采集硫化物阶段的矿化石英脉并经岩相学显微观察发现,石英中捕获有大量的流体包裹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富气相(Ⅰ型)、富液相(Ⅱ型)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型)。显微测温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统计峰值分别出现在375405°C和285315°C之间,流体盐度的统计峰值出现在5.0wt.%10.0 wt.%Na Cl eq.之间。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水蒸汽为主,含有少量CO2和CH4。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呈岩浆流体特征。研究表明,大团山铜(钼)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经历了相态变化,沸腾的流体体系受到了不均匀捕获。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狮子山矿田内早白垩世叠加改造型流体表现出同源特征,在物理化学演化方面具有一定规律性,流体的多次沸腾作用很可能对成矿元素的分配、迁移与沉淀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Multi-episode fluid boilingin the Shizishan copper-gold deposit at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its bearing on ore form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ulti-episode fluid boilingin the Shizishan copper-gold deposit at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its bearing on ore form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所用缩写及其对应名称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长江中下游斑岩矿床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集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产分布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角砾岩特征 |
3.2.5 蚀变及矿化 |
3.2.6 矿石、脉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 |
3.2.7 成矿期次划分 |
第四章 样品准备及实验分析方法 |
4.1 样品准备阶段 |
4.2 主要分析方法 |
4.2.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4.2.2 电子探针主量成分分析 |
4.2.3 LA-ICP(MC)-MS原位微区成分分析 |
4.2.4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4.2.5 SHRIMP原位微区S-O同位素 |
4.2.6 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分析 |
4.2.7 流体包裹体测温 |
第五章 岩浆岩年代学及成因 |
5.1 岩浆岩年代学特征 |
5.2 岩浆岩全岩地球化学 |
5.2.1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2 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岩浆岩矿物地球化学 |
5.3.1 角闪石 |
5.3.2 斜长石 |
5.3.3 黑云母 |
5.3.4 磁铁矿 |
5.3.5 磷灰石 |
5.4 讨论 |
5.4.1 成岩时代 |
5.4.2 岩浆岩性质 |
5.4.3 岩浆起源 |
5.4.4 岩浆演化 |
5.4.5 成岩模式 |
5.4.6 成矿指示意义 |
第六章 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作用 |
6.1 成矿年代学 |
6.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2.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2.2 包裹体温度测试结果 |
6.3 热液矿物地球化学 |
6.3.1 黑云母 |
6.3.2 磁铁矿 |
6.3.3 硬石膏 |
6.3.4 石榴子石 |
6.3.5 石英 |
6.4 讨论 |
6.4.1 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 |
6.4.2 成矿流体来源 |
6.4.3 角砾岩成因 |
6.4.4 矽卡岩与成矿的关系 |
6.4.5 铜金沉淀机制 |
第七章 矿床成因及勘查指示 |
7.1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7.1.1 矿床成因 |
7.1.2 成矿模式 |
7.2 与岩浆弧环境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矿床对比 |
7.2.1 与岩浆弧环境斑岩矿床对比 |
7.2.2 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典型斑岩矿床对比 |
7.3 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
7.3.1 围岩地层 |
7.3.2 控矿构造 |
7.3.3 成矿岩浆岩 |
7.3.4 找矿方向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2)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铜陵矿集区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化探异常 |
2.1.5 区域矿产 |
2.2 皖北蚌埠地区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化探异常 |
2.2.5 区域矿产 |
2.3 皖东滁州-马厂一带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区域化探异常 |
2.3.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3.2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3.3 锆石微量元素、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 |
3.4 原位S同位素分析 |
3.5 稳定同位素分析 |
3.6 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 |
3.7 流体包裹体测温与激光拉曼 |
3.8 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杨冲里金矿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样品描述 |
4.1.3 测试结果 |
4.1.4 讨论 |
4.2 胡村南铜钼矿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样品描述 |
4.2.3 测试结果 |
4.2.4 讨论 |
4.3 江山金矿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样品描述 |
4.3.3 测试结果 |
4.3.4 讨论 |
4.4 大庙山金矿 |
4.4.1 矿床地质特征 |
4.4.2 样品描述 |
4.4.3 测试结果 |
4.4.4 讨论 |
4.5 构造地质背景 |
4.6 典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
4.6.1 杨冲里金矿 |
4.6.2 胡村南铜钼矿 |
4.6.3 江山金矿 |
4.6.4 大庙山金矿 |
第五章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 |
5.1 铜陵矿集区 |
5.1.1 区域成矿类型 |
5.1.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1.3 区域矿床成因 |
5.2 皖北蚌埠地区 |
5.2.1 区域成矿类型 |
5.2.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2.3 区域矿床成因 |
5.3 皖东滁州-马厂地区 |
5.3.1 区域成矿类型 |
5.3.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3.3 区域矿床成因 |
5.4 区域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安徽省铜陵凤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1.3.1 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
1.3.2 矿产勘查工作程度 |
1.3.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基底构造 |
2.2.2 盖层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4.1 重力场特征 |
2.4.2 磁场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概况 |
第三章 凤凰山矿田地质背景 |
3.1 地层 |
3.1.1 志留系 |
3.1.2 泥盆系 |
3.1.3 石炭系 |
3.1.4 二叠系 |
3.1.5 三叠系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2.3 接触带构造 |
3.3 地球物理场特征 |
3.3.1 重磁场基本特征概述 |
3.3.2 重磁异常的划分与分类 |
3.3.3 局部重磁异常解译 |
3.3.4 综合物探剖面解译 |
3.4 地球化学场特征 |
3.5 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 |
3.5.1 热变质作用 |
3.5.2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
3.5.3 围岩蚀变 |
第四章 岩浆岩特征及成因 |
4.1 岩浆岩形态特征 |
4.1.1 浅部形态特征 |
4.1.2 深部形态特征 |
4.2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
4.3 岩浆岩年代学特征 |
4.4 岩浆岩岩石化学特征 |
4.5 岩浆岩岩体成因机制 |
第五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5.1 药园山铜矿 |
5.2 宝山陶铜矿 |
5.3 南阳山铜钼矿 |
5.4 仙人冲铜矿 |
5.5 龙潭肖铜铅锌矿 |
5.6 金泉铅锌矿 |
第六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
6.1 碳-氧同位素 |
6.2 硫同位素 |
6.3 铅同位素 |
6.4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
6.5 成矿流体来源 |
6.6 成矿物质来源 |
第七章 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
7.1 成矿地质条件 |
7.1.1 地层与成矿 |
7.1.2 构造与成矿 |
7.1.3 岩浆岩与成矿 |
7.2 矿床类型 |
7.3 成矿规律 |
7.3.1 空间分布 |
7.3.2 分带性 |
7.3.3 富矿段的控制因素组合类型 |
7.4 成矿模式 |
第八章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与评价 |
8.1 综合信息预测 |
8.1.1 成矿预测图的编制 |
8.1.2 变量的提取和赋值 |
8.1.3 变量特征分析 |
8.2 预测结果 |
8.2.1 评价单元的划分 |
8.2.2 评价单元属性叠加 |
8.2.3 预测结果 |
8.3 靶区圈定及评价 |
8.3.1 靶区圈定 |
8.3.2 一级找矿靶区评价 |
8.3.3 二级找矿靶区评价 |
8.3.4 靶区验证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4)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姚家岭矿床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隐爆角砾岩 |
3.5 矿体特征 |
3.6 围岩蚀变 |
第四章 岩浆岩成岩作用 |
4.1 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元素特征 |
4.1.2 微量元素特征 |
4.1.3 稀土元素特征 |
4.2 副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2.1 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2.2 磷灰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3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 |
4.4 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源区探讨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均一温度 |
5.1.3 盐度和密度 |
5.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5.2.1 氢氧同位素 |
5.2.2 碳氧同位素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1 矿床成因 |
6.1.1 成矿物质来源 |
6.1.2 成矿流体的迁移与演化 |
6.1.3 成矿控制因素 |
6.2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安徽铜陵刺山金矿复合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复合成矿作用 |
1.1.2 金的成矿机制与壳幔相互作用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工作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工作 |
1.4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矿田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2.3 其他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3 矿床地质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 |
3.2.2 矿石结构 |
3.2.3 矿石构造 |
3.3 围岩蚀变 |
3.3.1 斑岩型蚀变 |
3.3.2 过渡型蚀变 |
3.3.3 矽卡岩型蚀变 |
3.4 成矿期次与矿化阶段 |
3.4.1 斑岩型矿化 |
3.4.2 过渡型矿化 |
3.4.3 矽卡岩型矿化 |
4 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 |
4.1 岩相学特征 |
4.1.1 岩浆岩 |
4.1.2 过渡带矽卡岩化辉石闪长岩 |
4.1.3 矽卡岩 |
4.2 岩石地球化学 |
4.2.1 主量元素 |
4.2.2 主量元素剖面对比 |
4.2.3 微量元素 |
4.2.4 微量元素剖面对比 |
4.3 狮子山矿田硫化物包裹体特征 |
4.3.1 曹山和鸡冠石的岩石包体 |
4.3.2 鸡冠山的岩石包体 |
4.3.3 刺山和白芒山的岩石包体 |
4.3.4 焦冲金矿的岩石包体 |
5 矿物学 |
5.1 赋矿岩石 |
5.1.1 岩浆岩 |
5.1.2 矽卡岩 |
5.1.3 过渡带 |
5.2 矿石 |
5.2.1 磁铁矿 |
5.2.2 黄铁矿与黄铜矿 |
5.2.3 自然金 |
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6.1 样品准备及测试 |
6.2 包裹体特征及测温结果 |
6.2.1 斑岩型矿化 |
6.2.2 矽卡岩型矿化 |
6.2.3 过渡带型矿化 |
6.3 成矿流体的压力和深度 |
6.3.1 斑岩型矿化 |
6.3.2 矽卡岩型矿化 |
6.3.3 过渡带型矿化 |
6.3.4 各矿化类型流体关系 |
6.4 流体稳定同位素特征 |
6.4.1 氢氧同位素 |
7 矿床成因 |
7.1 成矿条件 |
7.1.1 岩浆岩 |
7.1.2 构造 |
7.1.3 地层条件 |
7.1.4 成矿物质来源 |
7.2 岩浆流体 |
7.2.1 斑岩型矿化 |
7.2.2 矽卡岩型矿化 |
7.2.3 过渡带型矿化 |
7.3 复合成矿作用 |
7.3.1 蚀变和矿化 |
7.3.2 岩石地球化学 |
7.3.3 矿物学 |
7.3.4 流体混合作用 |
7.3.5 复合成矿系统 |
7.4 刺山金矿成矿模式 |
7.5 狮子山矿田金成矿机制模型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历 |
(6)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的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3 选题依据及来源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
1.6 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地质演化简史 |
2.3 地层 |
2.4 构造 |
2.5 岩浆岩 |
2.6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东顾山矿床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化特征 |
3.1.5 围岩蚀变 |
3.1.6 成矿期次 |
3.1.7 流体包裹体 |
3.1.8 脉石矿物主微量元素 |
3.1.9 矿物H、O、S、Pb同位素 |
3.1.10 流体性质与来源 |
3.2 阮家湾矿床 |
3.3 桂林郑矿床 |
3.4 高家塝矿床 |
3.5 其他含白钨矿矿床 |
3.6 小结 |
第四章 钨矿床成岩成矿时代 |
4.1 成岩年龄 |
4.2 成矿年龄 |
4.3 钨成矿时代划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钨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 |
5.1 钨矿床成矿岩体 |
5.2 岩浆锆石 |
5.3 与钦杭和南岭成矿带对比 |
5.4 岩浆成矿专属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白钨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6.1 样品采样 |
6.2 白钨矿矿物学特征 |
6.3 白钨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4 成矿流体特征 |
6.5 成矿物质来源 |
6.6 找矿指示矿物(RIM/discriminator) |
6.7 小结 |
第七章 钨矿床成矿模式和成矿规律 |
7.1 钨矿床成矿规律 |
7.1.1 三阶段钨矿床作用 |
7.1.2 空间分布规律 |
7.1.3 基底控矿 |
7.1.4 南钨北扩 |
7.1.5 成矿岩体专属性 |
7.1.6 陆内俯冲成矿 |
7.2 钨矿床成矿模式 |
第八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附录 (测试方法) |
(7)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斑岩Cu矿床研究现状 |
1.2.1 斑岩矿床分类与定义 |
1.2.2 斑岩Cu矿床时空分布特点 |
1.2.3 斑岩矿床的产出背景和保存 |
1.2.4 斑岩矿床成矿机制和控制因素 |
1.2.5 矿物地球化学对斑岩矿床勘查的新认识 |
1.3 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研究进展 |
1.4 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5 存在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 完成工作量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概述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地层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矿产 |
2.2 铜陵矿集区地质概述 |
2.2.1 构造 |
2.2.2 地层 |
2.2.3 岩浆岩 |
2.2.4 矿产 |
第三章 典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新桥矿床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和矿化类型 |
3.1.5 围岩蚀变 |
3.1.6 热液脉体类型及特征成矿阶段 |
3.1.7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3.2 冬瓜山矿床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矿化特征 |
3.2.5 围岩蚀变 |
3.2.6 热液脉体类型及特征 |
3.2.7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四章 岩浆和热液作用时限 |
4.1 样品特征 |
4.1.1 新桥矿床 |
4.1.2 冬瓜山矿床 |
4.2 分析方法 |
4.3 测试结果 |
4.3.1 新桥矿床 |
4.3.2 冬瓜山矿床 |
4.4 岩浆岩和热液矿化蚀变时限 |
4.4.1 新桥岩浆岩侵位顺序 |
4.4.2 斑岩蚀变与矽卡岩的形成时代 |
4.4.3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完整的岩浆-热液活动时限 |
第五章 岩浆岩性质和成矿差异判别 |
5.1 岩浆岩样品特征 |
5.2 分析方法 |
5.3 岩浆岩副矿物特征 |
5.3.1 锆石矿物学特征和CL特征 |
5.3.2 磷灰石矿物学特征和CL特征 |
5.3.3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3.4 磷灰石主量元素特征 |
5.3.5 磷灰石微量元素特征 |
5.4 讨论 |
5.4.1 新桥矿床岩浆岩性质和成矿条件 |
5.4.2 岩浆岩的含矿性对比 |
5.4.3 区域岩浆岩含矿性指示 |
第六章 石榴子石对矽卡岩形成过程的约束 |
6.1 新桥矿床矽卡岩的形成作用 |
6.1.1 新桥矽卡岩分带及特征 |
6.1.2 样品特征和分析方法 |
6.1.3 分析结果 |
6.1.4 讨论 |
6.2 冬瓜山矿床矽卡岩的形成作用 |
6.2.1 冬瓜山矽卡岩分带及特征 |
6.2.2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
6.2.3 成分特征 |
6.2.4 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岩浆-热液成矿的精细演化过程 |
7.1 引言 |
7.2 新桥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 |
7.2.1 矿物学特征 |
7.2.2 成分特征 |
7.2.3 讨论 |
7.3 冬瓜山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 |
7.3.1 矿物学特征 |
7.3.2 成分特征 |
7.3.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层状硫化物矿体成因及来源 |
8.1 引言 |
8.2 层状硫化物矿体地质特征 |
8.3 黄铁矿样品及岩相学特征 |
8.3.1 分析样品特征 |
8.3.2 黄铁矿岩相学特征 |
8.4 黄铁矿成分特征 |
8.4.1 FE-SEM分析结果 |
8.4.2 LA-ICP-MS微量元素成分 |
8.4.3 SHRIMP原位S同位素成分 |
8.5 讨论 |
8.5.1 胶状黄铁矿的生成顺序和形成时代约束 |
8.5.2 胶状黄铁矿成因 |
8.5.3 胶状黄铁矿S的来源 |
8.5.4 层状硫化物矿体的形成机制及成矿物质来源指示 |
第九章 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模式 |
9.1 与俯冲环境斑岩型铜矿床的对比 |
9.1.1 安第斯斑岩型铜矿床成矿作用 |
9.1.2 陆内斑岩-矽卡岩Cu矿与陆缘弧斑岩Cu矿成矿作用差异 |
9.2 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作用 |
9.2.1 成矿地质背景 |
9.2.2 控矿要素 |
9.2.3 岩浆过程和热液成矿过程 |
9.3 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成矿模式 |
第十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论文缩写代号 |
附录2 论文数据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附件 |
(9)安徽南部典型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工作量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2.1 岩浆-热液矿床的常用研究方法 |
2.1.1 成矿年龄的确定:Re-Os同位素体系 |
2.1.2 成矿流体的研究 |
2.2 铜陵矿集区新桥矿床的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2.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研究现状 |
2.2.2 铜陵矿集区研究现状 |
2.2.3 铜陵矿集区新桥矿床的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3 安徽省南部钨矿的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2.3.1 钨矿的研究现状 |
2.3.2 安徽省南部钨矿的研究现状 |
2.3.3 安徽省南部钨矿的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三章 论文涉及的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3.1 样品前处理 |
3.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3.3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3.4 电子探针分析(EMPA) |
3.5 单矿物的微量元素LA-ICPMS原位分析 |
3.6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3.7 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 |
3.8 黄铁矿Re-Os同位素分析 |
3.9 矿物阴极发光照片 |
第四章 铜陵新桥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 |
4.1 铜陵矿集区地质背景 |
4.1.1 区域地层 |
4.1.2 区域构造 |
4.1.3 区内岩浆岩 |
4.2 新桥矿区地质背景 |
4.2.1 矿区地层 |
4.2.2 矿区构造 |
4.2.3 岩浆岩 |
4.2.4 围岩蚀变 |
4.2.5 矿体特征 |
4.2.6 矿石特征 |
4.3 样品采集与描述 |
4.3.1 岩浆岩样品 |
4.3.2 流体包裹体 |
4.4 分析结果 |
4.4.1 黄铁矿Re-Os同位素 |
4.4.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4.3 岩浆岩主量元素成分分析 |
4.4.4 岩浆岩微量元素分析 |
4.4.5 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 |
4.5 讨论 |
4.5.1 矿床的成矿年龄 |
4.5.2 两期黄铁矿成分对比 |
4.5.3 燕山期岩浆岩和来源和演化 |
4.5.4 燕山期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演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皖南东源和竹溪岭钨矿的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 |
5.1 区域地质背景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2 东源矿区地质特征 |
5.2.1 地层 |
5.2.2 构造 |
5.2.3 岩浆岩 |
5.2.4 蚀变及矿化特征 |
5.3 竹溪岭矿区地质特征 |
5.3.1 地层 |
5.3.2 构造 |
5.3.3 岩浆岩 |
5.3.4 蚀变及矿化特征 |
5.4 样品描述 |
5.4.1 手标本和镜下观察 |
5.4.2 流体包裹体 |
5.5 分析结果 |
5.5.1 矿物的CL特征 |
5.5.2 全岩主量成分分析 |
5.5.3 全岩微量成分分析 |
5.5.4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5.5.5 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分析 |
5.5.6 电子探针分析 |
5.5.7 LA-ICPMS单矿物分析 |
5.6 讨论 |
5.6.1 岩浆分异和W成矿 |
5.6.2 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演化 |
5.6.3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的CO_2含量和盐度变化 |
5.6.4 斜长石的分解以及方解石和白钨矿的钙源 |
5.6.5 W元素的富集 |
5.6.6 流体中CO_2的作用与白钨矿的沉淀 |
5.6.7 矿化过程与地质意义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和会议摘要 |
(10)铜陵狮子山矿田大团山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质背景 |
2.1 狮子山矿田地质概况 |
2.2 大团山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准备与分析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3.3 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
3.4 氢和氧同位素分析 |
4 分析测试结果 |
4.1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
4.2 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 |
4.3 氢、氧同位素组成 |
5 讨论 |
5.1 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特征 |
5.2 成矿流体主要物质来源 |
5.3 岩浆活动对成矿的主要影响 |
6 结论 |
四、Multi-episode fluid boilingin the Shizishan copper-gold deposit at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its bearing on ore form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肖庆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D]. 施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3]安徽省铜陵凤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D]. 单士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D]. 吴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安徽铜陵刺山金矿复合成矿作用[D]. 李明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的成矿作用研究[D]. 聂利青.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7]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肖鑫.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8]安徽铜陵地区胡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郑平,文春华.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7(04)
- [9]安徽南部典型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D]. 王洋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10]铜陵狮子山矿田大团山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杨小男,徐兆文,王云健. 高校地质学报,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