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数词对比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张嘉越[1](2020)在《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分布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系统功能视角出发,对英汉数量词组的句法功能和结构成分的分布进行对比研究,聚焦两大问题:一是在小句层面,英汉数量词组具有哪些句法功能特点?二是在词组层面,英汉数量词组内部结构成分具有哪些句法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句法分布差异的成因。研究发现:在句法功能方面,英汉数量词组在小句中均可填充主语、状语和补语,各个成分比重差别不显着。但是,不同于汉语数量词组,英语数量词组不能填充主要动词和主要动词延长成分。在结构成分分布方面,英汉数量词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就量额与调节项而言,英汉数量词组量额均位于调节项之前,而相较于英语,汉语此类情况出现更频繁。就量额与数量词组完成语而言,英语数量词组量额较多位于数量词组完成语之前,而汉语数量词组则相反。就调节项与数量词组完成语而言,英语数量词组调节项较多位于数量词组完成语之前,而汉语亦相反。分析得出:在小句层面,从语言角度来看,英语是综合分析语,语法是“硬”的。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语法是“软”的。从认知角度来看,英语以施事者为导向,汉语则以受事者为导向。从思维角度来看,英语注重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和个体思维。汉语则注重悟性思维、具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从文化角度来看,英语民族受法理文化影响,注重语言规则。汉语民族受情理文化影响,注重因情因理变通。在词组层面,从语言角度来看,英语呈现“头大尾小”的特点,汉语呈现“头小尾大”的特点。从认知角度来看,英语倾向由“图形”到“背景”的认知模式。汉语反之,并兼顾事物逻辑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从思维角度来看,英语注重分析思维,语序上优先核心信息点,汉语注重综合思维,语序上优先外在环境因素。从文化角度来看,英语民族受“以右为尊”文化影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右分叉”的特点。汉语民族受到“以左为尊”文化影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左分叉”的特点。
徐庭修[2](2020)在《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俄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词的翻译问题近年来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数词系统本身在文学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指数,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语用和言内意义。而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文坛中“60后”作家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界的重要支柱,他的作品广受国内读者的喜爱。因此本文是以毕飞宇小说作为语料,研究数词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现代汉语数词在国内的研究概况,再具体到文学作品中数词的翻译研究概况,包括汉俄数词的对比,俄译的策略综述和数词外译的研究概况,并说明了本文选择毕飞宇小说作为语料的原因。本文结合了具体文本中的例子,首先根据具体的文本对汉语文学作品中数词的作用进行了归纳,整理出数词的四个作用:第一,指称作用;第二,模糊语义作用;第三,修辞和渲染作用;第四,参与成语和俗语的表达作用。在此基础上,以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为例,归纳总结出毕小说中数词除一般文学作品中数词作用之外的特色:第一,陌生化效果;第二,情节化效果;第三,频繁参与多种修辞;第四,含数词的成语和俗语的巧妙用法。本文通过具体的翻译案例,分别归纳了指称实数、非指称实数和含数词的成语俗语的翻译难点问题及误译。而误译现象中,除了因理解错误导致的误译以外,主要是文化理解不当、情感意味把握不明确导致的翻译失误。本文从社会符号学途径研究文学作品中翻译动机和翻译等值问题,通过翻译动机选择异化和归化、通过等值原则对符号意义进行取舍,并用具体案例加以分析,给出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换译等翻译方法和技巧,最终给出具体的建议。
谢安娜[3](2020)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的数量表达丰富多样,其中“数形量名”结构就是汉语中一种表达数量的特殊的方式,这一结构在英语中也可以找得到对应的形式。以往学者对“数形量名”这一结构所做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将英汉“数形量名”结构进行对比的研究就更为稀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结构中各个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以及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全面考察,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为英汉“数形量名”结构的对比提供一些语言学参照,也在此基础上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实际的教学方法上的帮助。在对各个成分进行细致的考察后,我们发现在汉语“数形量名”结构中,数词以“一”出现的情况居多,形容词主要有“大、小、整、厚、薄、长、满”这七个;量词以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和借用量词为主,其中借用量词居多;而结构中的名词多为实体名词,也有少量的抽象名词。在英语的“数形量名”结构中,数词也是以表“一”的冠词“a/an”出现的情况居多;形容词范围更加广泛,其中主要以性质形容词为主;量词多为集合量词和借用量词,其中在容器量词上,汉语和英语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出现在结构中的名词多为不可数名词和一部分的抽象名词。.通过对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的考察,发现在句法上,“数形量名”结构在句中通常做主语或宾语;结构的语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主观性评估以及描写性和突显性这两个方面。最后,通过对英汉“数形量名”结构的对比,本文对留学生使用“数形量名”结构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个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通过对现有的语料进行分析,本文总结出留学生使用“数形量名”结构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对“数形量名”结构在对外汉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张念[4](2020)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数字词语教学研究 ——以渤海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字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类型,但大部分的数字词语在含义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虚化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这也使得留学生在习得数字词语时遇到一定的困难。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汉语》(综合)系列中高级教材为研究范围,首先将教材中收录的数字词语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数字词语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两者对数字词语收录情况的异同,并通过对中高级留学生习得数字词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留学生在数字词语的语义、语法和语用方面都存在不同情况的偏误,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采取回避策略、目的语知识泛化、母语负迁移、教材设计的影响以及教学层面薄弱等几个方面。然后从注重系统教学、简化教学内容、强调语义联系、构建分级体系和把握文化差异等方面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数字词语的教学原则,并进一步针对偏误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创设情境理解词义、利用语素和图片释义、了解差异区别方法和根据掌握程度巩固训练等,从留学生的水平差别、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词语意义的把握方法和具体语境中的词语运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对留学生的数字词语教学从策略方面提出建议。最后对《发展汉语》(综合)系列中级和高级教材中的数字词语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案例展示。
汪珊[5](2019)在《《红楼梦》中数字习语英译的功能对等研究》文中指出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都以其语言作为表现手段。中国古典名着《红楼梦》也不例外。《红楼梦》的语言质朴自然,其中含有丰富的数字习语,体现了传统的民间文化。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红楼梦》中不同功能的数字习语进行分类统计,并从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上选取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闵福德对数字习语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译本之间的差异以及二者分别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功能对等。研究发现:1)《红楼梦》中数字习语按照字数可以简单归纳为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和短句四种形式。2)在文学作品中,数字习语极少用来实指计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数字习语用作半虚指和虚指。具体而言,数字习语常用来表示排序、模糊、强调、夸张、联系动作、比喻和负载文化。3)杨译和霍译对《红楼梦》中数字习语的翻译均达到了不同程度的功能对等,霍译在表示文化负载的数字习语翻译上更胜一筹。4)杨译和霍译在表示模糊、夸张功能的数字习语上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较为一致,在表示比喻、文化负载功能的数字习语上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文化负载类数字习语上体现得尤为显着。5)译者对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策略,杨译采取了异化策略,霍译采取了归化策略,不同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
连毅卿[6](2019)在《英汉数词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数词是英汉互译中最能对应的一部分,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数字所暗含的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章通过举例分析英汉数词的不同之处,旨在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便利。
吴思琪[7](2018)在《英汉数词语义模糊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之一,在人际交往中一直是一种常见现象。在英汉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一些表达准确数量含义的数字可能是语义模糊而表达模糊数量的含义。目前,对数字模糊性的研究相当多,但对英汉数字语义模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系统分析仍然不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长期以来,国内相关的研究多从单语角度探讨英汉数字模糊性,对差异的原因也缺乏详细解释。英汉数字语义模糊的差异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大多数研究都将差异归因于文化因素和认知差异。近年来,有关英汉数字模糊语义的研究并不多,因此,英汉数字语义模糊性的对比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依据乔奈尔对模糊数量的分类,讨论并补充了英汉模糊数词的分类。本研究基于英语国家语料库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涉及三种研究方法。结合描述性和解释性的研究方法,分析英语国家语料库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讨论英汉数词语义模糊性,发现英汉数词语义模糊的特点,英汉数词语义模糊的共性和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此外,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和分析英汉数词语义模糊的共性和差异。本文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汉语数词语义模糊呈现什么样的特点?2.英语数词语义模糊呈现什么样的的特点?3.英汉数词语义模糊的共性和差异有哪些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又有哪些?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汉语数词的语义模糊有四类。汉语数词语义模糊具有灵活的搭配和复杂的结构特点。2.英语数词的语义模糊也有四类。英语数词语义模糊具有灵活的搭配和复杂的结构特点。3.英汉数词语义模糊中存在部分对应性和相对差异性。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意象相同数字不同,意象不同数字相同和意象数字均不同。英汉数词都有灵活的搭配结构。英汉数词语义模糊存在差异性是因为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基础造成了英汉数词语义模糊的差异性。本文对比研究英汉模糊数词,讨论英汉数词的语义模糊性,发现英汉数词语义模糊的特点。本研究能帮助英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模糊性特点,同时对二语教学和英汉翻译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吴思琪,朱跃[8](2017)在《英汉数词模糊语义探析》文中提出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在英汉日常用语和文学作品中,一些原本表示精确数目的数词在语义上出现模糊,从而表示非精确的数目。英汉语言中语义模糊的数字及其呈现的意象存在着部分对应性和明显的差异性。这种数词语义的模糊性,既能反映英汉语言文化的共核部分,也可以一定程度地彰显不同语言文化的各自特性。
乌丹牧其尔,王斯日古楞[9](2015)在《蒙汉机器翻译中的数词自动翻译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了蒙古文中7类数词与蒙古文数词的语法变化形式的翻译问题.在语言学知识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和实现了蒙古文数词的自动识别与翻译程序,将其应用到蒙汉统计机器翻译的后处理中,对机器翻译译文进行未登录数词翻译实验,结果表明,其评测结果在NIST值上提高了0.034 7,BLUE值提高了0.002 2.
经洁[10](2013)在《汉英数词模糊性的对比分析及翻译研究》文中提出数词在文学作品及自然语言中,并非总是表示精确的数目,这种数词模糊性大量存在的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引入范围相对清晰的Joanna Channell对模糊数词的界定和分类的方法,分析汉英模糊数词在分类、语义、语用上的共性与差异,从而对比分析产生共性与差异的认知基础。本文共四章。绪论部分指出本研究的意义及先前研究者对汉英数词模糊性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确定语料库及具体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汉语模糊数词的四种语义模糊:来源于精确数词的语义模糊、相邻或不相邻两数表示的语义模糊和数词加“几、多、数”表示的语义模糊等;阐述了模糊数词作为比喻、夸张和借代等修辞手段和两种语用功能。第二章,概述英语模糊数词的分类:整数、数词的复数形式、并列数词、带有近似标记和习语中的数词。并进一步阐述了模糊数词在语用中的六种功能即夸张、比喻、借代、隐喻、缺少具体信息的情况下可使言语交际获得成功和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第三章,笔者通过整合第一章与第二章分别列举的汉英数词的语义和语用模糊现象,对比分析了两种语言中数词模糊性在语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结合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用wordsmith英文检索软件检索英文,用concordance中文检索软件检索中文,对语料库中的模糊数词进行初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以所得汉英数词的使用频率的研究结果对比分析汉英模糊数词在语用模糊上的共性与差异;认知方面则运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和隐喻原则,阐述产生这些共性和差异的认知基础,并讨论了汉英数词模糊性的对比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第四章,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当翻译无法实现完全的功能对等时翻译限度就会出现,主要表现于文化、意象、语音和形式四方面。产生这四种限度的原因是中西方在文化、形式及数词本身的模糊性;笔者通过对语料库的定量研究,归纳出直译、意译、同义借用、及解释性翻译这四种常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英汉数词对比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数词对比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分布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英汉数量意义体现形式研究回顾 |
2.3 英汉数量词组概念界定 |
2.4 英汉数量词组及其对比研究回顾 |
2.5 理论基础 |
2.6 小结 |
3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结构成分分布对比 |
3.1 引言 |
3.2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结构成分分布界定 |
3.3 统计方法 |
3.4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对比 |
3.5 英汉数量词组结构成分分布对比 |
3.6 小结 |
4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结构成分分布特点成因探讨 |
4.1 引言 |
4.2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特点成因 |
4.2.1 英汉语言因素:硬语法与软语法 |
4.2.2 英汉认知因素:施事者导向与受事者导向 |
4.2.3 英汉思维因素 |
4.2.4 英汉文化因素:法理文化与情理文化 |
4.3 英汉数量词组结构成分典型分布成因 |
4.3.1 英汉语言因素:头小尾大和头大尾小 |
4.3.2 英汉认知因素:图形-背景和背景-图形、逻辑顺序 |
4.3.3 英汉思维因素: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 |
4.3.4 英汉文化因素:以右为上和以左为上 |
4.4 小结 |
5 总结 |
5.1 研究发现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英语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分析统计表 |
附录2 汉语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分析统计表 |
附录3 英语数量词组结构成分分析统计表(部分语料) |
附录4 汉语数量词组结构成分分析统计(部分语料) |
(2)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俄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前言 |
1.数词的研究概述 |
1.1 现代数词的定义和现代汉语数词的研究综述 |
1.2 文学作品中数词的翻译研究 |
1.3 毕飞宇小说在国内外的传播 |
2.文学作品中的数词 |
2.1 文学作品中数词的作用 |
2.2 毕飞宇小说中数词的特色和作用 |
3.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
3.1 指称实数翻译难点问题 |
3.1.1 “一”的翻译难点问题 |
3.1.2 其他实数的翻译难点问题 |
3.2 非指称实数翻译难点问题 |
3.2.1 具有象形、谐音双关和陌生化效果的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
3.2.2 具有模糊语义的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
3.2.3 具有情节意义的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
3.3 成语俗语中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
3.3.1 成语中数词的翻译难点问题 |
3.3.2 日常俗语中数词的翻译难点问题 |
4.从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途径看毕飞宇小说中数词的翻译 |
4.1 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途径 |
4.2 翻译动机问题:归化与异化的选择 |
4.2.1 异化 |
4.2.2 归化 |
4.3 翻译等值问题:意义的取舍 |
4.3.1 数词主要表现言内意义 |
4.3.2 数词主要表现语用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数形量名”结构的研究 |
1.4.2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的研究 |
1.4.3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教学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分析 |
2.1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中的“数词” |
2.1.1 数词为“一” |
2.1.2 数词为“一”以外的其他基数词 |
2.1.3 小结 |
2.2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中的“形容词” |
2.2.1 形容词的语义类型 |
2.2.2 形容词的语义分析 |
2.2.3 小结 |
2.3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中的“量词” |
2.3.1 量词的语义类型及结构特点 |
2.3.2 小结 |
2.4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中的“名词” |
2.4.1 名词的语义特征 |
2.4.2 小结 |
2.5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成分分析 |
第三章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构成成分的多重制约因素 |
3.1 “数形量名”结构中数词与形容词的制约关系 |
3.2 “数形量名”结构中形容词与量词的制约关系 |
3.2.1 量的模糊性 |
3.2.2 空间量性特征 |
3.2.3 形状特征匹配性 |
3.3 “数形量名”结构中形容词与名词的制约关系 |
3.4 “数形量名”结构中量词与名词的制约关系 |
第四章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 |
4.1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句法分析 |
4.2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语用对比 |
4.2.1 主观性 |
4.2.2 描写性和突显性 |
第五章 “数形量名”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 |
5.1 偏误类型 |
5.2 偏误原因 |
5.2.1 习得方面 |
5.2.2 教材方面 |
5.3 教学建议 |
5.3.1 注重对量词词义的把握 |
5.3.2 注重量词动态、静态教学相结合 |
5.3.3 注重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 |
5.3.4 激发学生学习“数形量名”结构的兴趣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数字词语教学研究 ——以渤海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1.数字词语的界定 |
2.数字词语的分类 |
(二)研究概况 |
1.汉语数字词语本体研究 |
2.汉语数字词语教学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选择范围 |
(五)相关理论基础 |
1.词汇学理论 |
2.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
一、《词汇大纲》与《发展汉语》(综合)中高级教材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一)《词汇大纲》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二)《发展汉语》(综合)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1.《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2.《发展汉语》(高级综合)数字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三)《词汇大纲》与《发展汉语》(综合)数字词语的收录比较 |
1.《词汇大纲》与《发展汉语》(综合)共同收录的数字词语 |
2.《词汇大纲》与《发展汉语》(综合)收录有差别的数字词语 |
二、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范围与调查方案设计 |
1.调查对象与范围 |
2.调查方案的设计 |
(二)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
1.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 |
2.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偏误分析 |
(三)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
1.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 |
2.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偏误分析 |
(四)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偏误原因分析 |
1.采取回避策略 |
2.目的语知识泛化 |
3.母语负迁移 |
4.教材设计的影响 |
5.教学层面薄弱 |
三、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
(一)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原则 |
1.注重系统教学 |
2.简化教学内容 |
3.强调语义联系 |
4.构建分级体系 |
5.把握文化差异 |
(二)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策略 |
1.利用语素图片释义 |
2.创设情境深入理解 |
3.了解差异区别方法 |
4.根据掌握程度巩固训练 |
四、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案例展示 |
(一)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案例展示 |
1.教学对象分析 |
2.教学内容分析 |
3.教学目标分析 |
4.教学流程展示 |
(二)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教学案例展示 |
1.教学对象分析 |
2.教学内容分析 |
3.教学目标分析 |
4.教学流程展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级阶段留学生数字词语习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红楼梦》中数字习语英译的功能对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红楼梦》的英译研究 |
2.2 数字习语及其英译研究 |
第3章 理论框架:功能对等理论 |
3.1 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 |
3.2 奈达及其功能对等理论 |
3.3 功能对等理论在数字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
3.3.1 功能对等理论的原则 |
3.3.2 功能对等理论对数字习语翻译的指导作用 |
第4章 《红楼梦》中的数字习语 |
4.1 数字习语的定义 |
4.2 《红楼梦》中数字习语的构式分类 |
4.2.1 二字格习语 |
4.2.2 三字格习语 |
4.2.3 四字格习语 |
4.2.4 短句习语 |
4.3 《红楼梦》中数字习语的功能分类 |
4.3.1 实指类习语 |
4.3.2 半虚指类习语 |
4.3.3 虚指类习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楼梦》中数字习语的英译 |
5.1 英汉数字习语翻译 |
5.1.1 形式对等 |
5.1.2 功能对等 |
5.1.3 英汉数字习语的跨文化差异 |
5.2 “红译”中数字习语译法对比 |
5.2.1 模糊类数字习语的译法对比 |
5.2.2 夸张类数字习语的译法对比 |
5.2.3 比喻类数字习语的译法对比 |
5.2.4 文化负载类数字习语的译法对比 |
5.3 “红译”中数字习语翻译策略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意义及贡献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英汉数词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几个常见英汉数字的不同内涵 |
(一) 数字“三”的用法 |
(二) 数字“四”和“十三” |
(三) 数字“六”和“七” |
二、数词的虚指和夸张用法 |
(一) 汉语数词的虚指和夸张用法 |
(二) 英语数词的虚指和夸张 |
三、总结 |
(7)英汉数词语义模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Research |
1.3 Objects of the Research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An Overview of Fuzzy Language |
2.1.1 Definition of Fuzziness |
2.1.2 Classification of Fuzziness |
2.1.3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f Language Fuzziness |
2.2 Relevant Studies on Semantic Fuzziness of Numerals |
2.2.1 Studies on Semantic Fuzziness of Numerals Abroad |
2.2.2 Studies on Semantic Fuzziness of Numerals at Home |
2.2.3 Channell's Classification of Fuzzy Quantities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Corpora and Tools |
3.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rocedure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Characteristics of Semantic Fuzziness in Chinese Numerals |
4.1.1 Classification of Semantic Fuzziness of Chinese Numerals |
4.1.2 Summary |
4.2 Characteristics of Semantic Fuzziness in English Numerals |
4.2.1 Classification of Semantic Fuzziness of English Numerals |
4.2.2 Summary |
4.3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Semantic Fuzziness Between English andChinese Numerals |
4.3.1 Numerals with Same Fuzzy Mean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4.3.2 Unique Numbe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4.3.3 Partial Correspondence and Difference of Semantic Fuzziness |
4.3.4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5.2 Significa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Works Cited |
Publications |
(8)英汉数词模糊语义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汉数词的语义模糊分类 |
(一) 汉语数词的语义模糊分类 |
1. 精确数词的语义模糊 |
2. 相邻两数表示的语义模糊 |
3. 不相邻两数组合表示的语义模糊 |
4. 数词加“几”“多”表示的语义模糊 |
(二) 英语数词的语义模糊分类 |
1. 整数的语义模糊 |
2. 复数形式的数词语义模糊 |
3. 习语中的数字语义模糊 |
二、英汉语言中语义模糊的数词异同之比较 |
(一) 英汉语言中具有相同模糊性语义的数字 |
(二) 两种语言特有的数字 |
(三) 语义模糊的部分对应性与差异 |
1. 意象相同, 数字有异。 |
2. 意象不一, 数字相同 |
3. 意象不同, 数字亦异 |
三、结论 |
(10)汉英数词模糊性的对比分析及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选题理由 |
0.3 研究意义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 |
0.4.2 汉英数词对比分析方面的研究 |
0.4.3 翻译方法的研究 |
0.5 语料的收集 |
0.6 具体研究方法 |
第1章 汉语数词模糊性的分析 |
1.1 汉语数词的语义模糊分析 |
1.1.1 来源于精确数词的语义模糊 |
1.1.2 相邻两数表示的语义模糊 |
1.1.3 不相邻两数表示的语义模糊 |
1.1.4 数词加“几、多、数”表示的语义模糊 |
1.2 汉语数词的语用模糊分析 |
1.2.1 数词作为修辞手段 |
1.2.2 模糊数词的其他语用功能 |
第2章 英语数词模糊性的分析 |
2.1 英语数词的语义模糊分析 |
2.1.1 整数 |
2.1.2 数词的复数形式 |
2.1.3 并列数词 |
2.1.4 习语中的数词 |
2.2 英语数词的语用模糊功能分析 |
2.2.1 数词作为修辞手段 |
2.2.1.1 夸张 |
2.2.1.2 比喻 |
2.2.1.3 借代 |
2.2.1.4 隐喻 |
2.2.2 模糊数词的其他语用功能 |
第3章 汉英数词模糊性的对比分析 |
3.1 从数词的分类理论角度,对比分析汉英数词模糊性 |
3.1.1 汉英相邻精确数字模糊性对比分析 |
3.1.2 汉英“百、千、万”数词模糊性对比分析 |
3.1.3 带有近似标记的数词总是表达模糊意义 |
3.1.4 精确数词表模糊 |
3.2 汉英数词的语义模糊性对比分析 |
3.2.1 特殊数词的语义模糊性对比 |
3.2.2 汉英数词语义模糊性的对应性分析 |
3.3 汉英数词的语用模糊性对比分析 |
3.3.1 汉英数词语用模糊的共性 |
3.3.2 汉英模糊数词语用模糊的差异 |
3.4 汉英数词模糊性的认知对比分析 |
3.4.1 数词模糊性认知的共性 |
3.4.2 汉英数词模糊性认知的差异 |
3.4.3 汉英数词模糊性认知差异的原因 |
3.5 汉英数词模糊性的对比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
3.5.1 汉语数词模糊性在交际中的偏误 |
3.5.2 留学生在汉语模糊数词学习中的偏误 |
第4章 汉英模糊数词的翻译研究 |
4.1 相关的翻译理论 |
4.1.1 文化,语言与翻译 |
4.1.2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
4.2 汉英模糊数词的翻译限度 |
4.2.1 翻译限度的表现形式 |
4.2.2 翻译限度的产生原因 |
4.3 汉英模糊数词的翻译方法 |
4.3.1 直译 |
4.3.2 同义借用翻译 |
4.3.3 意译 |
4.3.4 解释性翻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英汉数词对比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分布对比研究[D]. 张嘉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2]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俄译问题研究[D]. 徐庭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研究[D]. 谢安娜. 南昌大学, 2020(01)
- [4]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数字词语教学研究 ——以渤海大学为例[D]. 张念. 渤海大学, 2020(05)
- [5]《红楼梦》中数字习语英译的功能对等研究[D]. 汪珊. 华侨大学, 2019(01)
- [6]英汉数词对比分析[J]. 连毅卿. 传播与版权, 2019(01)
- [7]英汉数词语义模糊对比研究[D]. 吴思琪. 安徽大学, 2018(10)
- [8]英汉数词模糊语义探析[J]. 吴思琪,朱跃. 滁州学院学报, 2017(06)
- [9]蒙汉机器翻译中的数词自动翻译研究[J]. 乌丹牧其尔,王斯日古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5(03)
- [10]汉英数词模糊性的对比分析及翻译研究[D]. 经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