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市报上的语言文字应当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华[1](2015)在《南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南通培养出18位世界冠军,被称为“世界冠军的摇篮”。本文作者结合国内外专家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以南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以全面发展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历史发展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从人文社会环境、体育训练环境和动机激励环境中的十个要素进行剖析,结论如下:1.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为南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文化养分;有序的体育训练环境为后备人才培育了优苗,有效的动机激励环境为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成长的养分,这三个方面十个要素形成了南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2.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经历了从纳入大纲育人到重新树立体育地位育人,到克服锦标主义育人,再到遵循规律育人的过程。它是人才培养的力量源泉。3.培养的目标经历了萌芽期的国家本位到人本位;探索期的培养师资到输送省队;初兴期的培养骨干到向国家输送;繁荣时期培养奥运后备人才逐级提高的过程,它引领人才培养的方向。4.培养方针、政策及管理经历了从全面育人与精神奖励,到合作共赢与角色转换,到简政放权与集约发展,再到制订与奥运相关的政策与管理办法的过程,它是人才培养的保证。5.运动选材经历了从普及体育思想下的全校性选材,到经验选材与政治审核相结合的选材,到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初步结合,再到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紧密结合的过程,它是人才培养的根基。6.人才培养形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教育系统的培养到体委与教育系统共同培养,到体委与教委多形式的培养,再到体教政企等多元形式的培养的过程,它是人才培养的基础。7.项目设置与布局经历了从张蹇时期设置的本土项目和引进的体育项目,到根据教练特长设置项目,到根据省运会调整项目与布局,再到根据奥运会、省优势项目重新布局的过程,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8.场地设施经历了从全面建设到废墟上重建,到逐步改善,再到逐步标准化的过程,它是人才培养的前提。9.竞赛成绩经历了从走向洲际到跻身全国,到初涉奥运,再到花开奥运过程,它是人才培养的动力。10.体育宣传经历了从促进社会认同到扩大体育认识,到提高欣赏水平,再到提升城市魅力打造城市符号的过程,它是人才培养的助力。11.人才输送经历了从无输送到少量输送到输送量增加,再到急剧增加的过程,它是人才培养的优势。
王元成[2](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曾晓洁[3](2011)在《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国家和个体而言,母语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以往的汉语母语教育总是夹杂在语文教育当中,难以一窥全貌,为此,本论文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演进情况进行了集中研究。本论文的三个基本概念是“母语”、“母语教育”和“现代”。在分析既有分歧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教育视角,将我国的“母语”厘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样,“母语教育”这一概念也就得到了相应界定,不再与“语文教育”、“母语教学”、“汉语教育”产生混淆。关键词“现代”则主要取其与“传统”相对之意,所以下限一直延伸到现在,而在比较了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的各项标杆性事件之后,考虑到教材白话化在母语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突出地位,我们把上限定在了出现第一本白话性质教科书的1897年。作为一项史的研究,历史文献在整个写作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支撑作用。而在观照历史文献之时,则主要采用一种社会学的眼光和比较的视角,先确定出现代以来母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然后在分析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对典型事件做出定性判断,并据此进一步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进行整体分期。此外,笔者还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做了可能的穷尽归纳,将精确化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穿于本研究当中。全文除绪论外,包括七章和一个余论。第一章相当于全文的总论,讨论了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和现代母语教育致力普及与螺旋提升的两个特点。从第二章开始直到第七章,每章集中写一个时期,分别是:开创期(1897~1928)、探索期(1929~1950)、突进期(1951~1965)、畸变期(1966~1977)、恢复期(1978~1989)、转型期(1990~)。每一章的写作,都分为三节进行,第一节是各种相关背景的集中介绍与分析,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讨论该期的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具体讨论之时,主要围绕该期的典型事件或有特征性的变化展开述评。第二章“开创期”以民众化和科学化为思想主导,进行了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等书面语的改革和旨在统一标准语音的国语运动,白话文、官话、汉语知识在此影响下进入了学校教学,母语教育的测验与实验也出现了一个高潮,母语教学因此从传统走向了现代。称1929年到1950年为“探索期”,是因为此期母语教育确实在沿着开创期的精神继续前行,但由于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政权分治和战乱频仍的影响之下,母语教育在此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以前的发展节奏,高度的使命感、民族自信力和《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的着名社论,合力带领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突进期”。在拼音化思想基础上提出先行简化和全国推普,书写方式彻底改为横排左起,全力推进语法修辞教学,进行汉语独立设科实验,特别凸显语言工具观等,无不体现出一种志在快速提升全民母语能力与建设健康纯洁祖国语言的革命斗志。可惜,动荡的文革阻断了这一发展,此期的政治挂帅让学校母语教育基本退场,不仅不太涉及基本能力培养,就连起示范作用的语文教材语言也一片僵化俗化,社会用语也以火药味儿极浓的斗争化语言和“假大空”的话语模式为主导,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不进反退的“畸变期”。文革结束到1989年之间,母语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功能就在全力复元至文革前的目标导向与教育水平,所以我们称之为“恢复期”。而进入90年代以后,人文思想开始对“科学主义”进行反拨,语言规范观由此从匡正渐变为引导,网络语言成为不断发力的持续热点,在“语感中心说”以一种反“工具观”的姿态迅速崛起的同时,语法教学遭遇了近百年发展以后的“无用论”质疑,而口语教学也以名称更替的方式开始关怀话语主体的言说幸福。毫无疑问,经过百余年发展之后,汉语母语教育又进入了个新的“转型期”。基于以上对于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整体思考,余论部分提出了个理想母语能力模型,该模型由具有一定层级性的六个要素构成。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既没有平衡地发展各能力要素,也较少考虑各要素问的级性差异,是一种不太理想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关注母语能力的内部要素及其层级差异,有助于学校母语教育走向一条高效途径。
高军梅[4](2011)在《符号消费形态下的月饼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月饼,在今天的百姓生活中,已超出了纯粹食品的范畴,它不仅是人们美好愿望和祝福的寄托、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形式,而且日益呈现出象征消费的迹象。在月饼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提升产品的象征价值,将产品打造成吸引消费者关注的消费符号,就成为企业营销的重点。因此,认识和理解月饼象征消费的内涵和表现,研究象征消费的产生原因和实现过程,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有着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文章开篇阐释了月饼象征消费的内涵和表现,然后,文章引入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了月饼象征消费的产生原因:一是在符号消费的社会背景下,一切物品都是以符号的形式被消费者进行象征消费;二是作为文化资本的客观化状态,月饼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三是作为礼物的月饼,是维系社交关系和表达情感的工具;四是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组织结构,使月饼象征消费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然后,文章借用麦克拉肯的意义转移模式,论述了月饼象征消费的实现:在商品的生产经营阶段,广告、传媒和商品包装设计等为商品赋予了象征价值,而在商品消费阶段,商品的象征价值借助三种形式转移到消费者领域。文章认为,月饼营销的关键是提升月饼的象征价值,促进产品销售。月饼不仅象征着消费者的身份品位,体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而且逐渐成为人们走亲访友、馈赠客户的礼品选择,人们对月饼的消费逐渐集中在中高档层次。生产销售企业应针对高中低端市场,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采取心理定价策略,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利润,彰显消费者品位;渠道营销应定位于礼品消费,拓展渠道,抢占团购和个人消费市场;促销策略则注重情理交融,引导消费者情感。其中,情感诉求以亲情、爱情、友情为主,营造一种喜悦、甜蜜、温馨和祝福的送礼情怀,理性诉求则突出品种配置的名贵与豪华,并指出其象征送礼者和受礼者之间的深厚情谊;月饼市场营销发展的趋势,是在塑造良好品质的同时,为产品寻找一个情感和文化的载体,打造出一个情感丰富、文化深刻、个性鲜明的强势品牌。
陈亚旭[5](2010)在《中国地市报生存发展空间研究 ——媒介生态理论框架下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媒介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市报当前的生存现状、竞争态势与未来前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试图回答地市报到底能否生存;地市报应该怎样生存;地市报的前景如何等三个主要问题。(一)围绕地市报能否生存的问题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首先,本文运用媒介生态学原生态理论,对于地市报业的生态位、生物钟、食物链及捕食技能等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地市报媒介生态位生存竞争的技能,包括生态位分离术、生态位整合术、生态位创造术及生态位细化术等进行分析;运用媒介的生物钟规律来研究地市报的生物状态与生物节律。通过对于地市报原生态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地市报所具有的生态位位置及所处的生物钟时段。其次,以媒介生态学的内生态原理,对于地市报业的生态种群进行分析,在时间与空间的架构之中,研究地市报的传者种群、信息种群、符号种群、营销种群及受众种群等种群之间的个性与共性,从而达到对其空间特征、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系统特征等特征的把握,特别是通过对地市报种群密度的比较,分析其生存发展的空间。第三,运用媒介生态学外生态原理,对地市报业外生态环境,其中包括产业生态、精神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信息生态、符号生态、受众生态以及组织生态等地市报周边环境进行研究,从而明确地市报外围生态环境的优劣。与此同时,本文运用生态能量分析理论对地市报业生态能量进行考量,对地市报的生产能量、社会能量、经济能量、人才能量、信息能量、设备能量和新闻能量等方面的分析,同时也力图阐明地市报食物链与各种能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对地市报业能量分析在中,本文把人才能量作为重要部分加以论述,通过对人才内外生态环境的分析,了解人才能量的内涵与结构,把人才能量与报业能量的相互关联进行比对,强调人才能量的最大限度的聚集与释放,充分认识人才能量在报业能量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还认真研究了地市报聚能方法,提出了从物质、精神、策略三个方面聚能的韬略。本文没有停留在对报业生态能量表面的一般性分析,而是再深入一步,运用热力学理论,对于能量内部中的可用性进一步研究,对报社能量“(?)”(exergy)与“熵”(entropy)进行探讨分析。“(?)”概念的引入是从研究能量的品质问题入手的,在热力学中,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可用能”,其意即能量中可用的部分。它表明,能量并不都是可用的,包含在可用能只是能量中的一部分,不同的能量所包含的可用能比例是不同的。与“(?)”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熵”(entropy),熵是在热力学中用以表示一个物质系统中能量衰竭程度的量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熵理论,对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法则。”广义“(?)”、“熵”分析法的推广应用,使我们对报社可用性能量分析,找到了一把很实用的钥匙。首先,这种分析法可以考量报业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差异。当系统变化与环境变化不平衡时会产生势差(potential difference),从而产生各种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事物成长的功力来源于某种差势:如温度差、压力差、流速差、高度差等等。这些差势驱动着万物的生存演进,也驱动着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其次,这种分析法也可以考量媒介生态系统的有序化。正因为熵是系统无序程度(又称混乱度)的度量,熵值越大则无序度越大。熵与系统无用能中的可变部分成正比。分析报业能量中“(?)”与“熵”的比重,对于报业生存有序化程度分析可作依据。再次,这种分析法还可以深入探究地市报的能量耗散,即作熵增的分析。熵增问题是地市报能量耗散的关键所在,其中主要包括人事熵、机构熵、内容熵、价值熵等耗散源的存在。本文通过“(?)”、“熵”的分析,探究了地市报能量耗散的重要原因和遏制能量耗散的具体措施。本文还运用媒介的最小量定律和木桶原则,剖析了媒介生存的限制因子,尤其是阻碍地市报生存的限制因子。由此,通过对地市报生态能量中“(?)”、“熵”的分析,初步建立起了“地市报业能量分析体系”。(二)在全面分析了地市报生存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之后,我们得出结论:地市报可以生存。那么,地市报应该怎样生存?这里就牵扯到一个地市报成长壮大的问题。谁动了地市报的奶酪这是地市报人最关心的问题关键。地市报的奶酪在不断地被切割,面积不断地缩小,本文在三个层面上解析地市报的奶酪被争夺的现状:一是其他同城异质传媒对地市报的奶酪争夺,即当地的电视、广播等对奶酪的争夺;二是纸质媒介的争夺,不同纸质媒介种群如中央、省级报纸、都市报和杂志等对奶酪的争夺;三是网络媒介的对奶酪的争抢。围绕地市报到底有多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个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出发,首先运用SWOT市场分析矩阵将地市报市场所体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通过调查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研究,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通过分析地市报市场构架、市场定位、受众市场、广告市场、发行市场,使地市报人了解和确定地市报在市场上的准确位置,真正明晰其潜力市场所在。通过对地市报市场诸多因素的比对,旨在让使地市报人充分认识自己在报业市场中所处的境遇,以便根据自身条件来决策合适的市场路线。本文援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两位教授在2005年提出的蓝海战略概念,指出通过探寻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并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与重新排序,地市报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疆域,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这已知市场空间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新的市场空间。在如何开拓地市报的蓝海战略问题上,本文强调地市报重新构筑市场的边界与走宽生态位道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地市报走宽生态位道路是开创其蓝海战略的重要部分,文中列举了新疆地市报走宽生态位道路的典型案例,并以诸多案例说明地市报的蓝海战略还包括地域文化、本地民生、项目策划等多个方面。蓝海战略使我们尽量避免两败俱伤的血腥竞争,但是,必要的竞争也是生存的一种形式,地市报步入报业市场,迎面而来的各种竞争防不胜防,为了生存,地市报必须具有一定的竞争手段。波士顿矩阵为地市报参与竞争、分析市场提供了一种方法。该矩阵可以比较直观地显示出地市报的市场竞争实力,以及其销售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可以显示报业产品发展的良好前景。本文还在地市报参与竞争过程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战略战术,像:如何进行集群竞争、如何保护好本地市场的方略、如何与大报竞合、如何改良自我特性,适应市场等等。面对当前国内报业的严酷竞争,地市报如何应对,笔者站在地市报人的立场上,收集中外地方报业的若干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力图为地市报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生存战略、竞争策略和经营策略。(三)本文在最后的章节对地市报的发展前景也进行了一番勾画,提出了地市报未来集团化、资本化和数字化的三大趋势。特别论述了地市报的数字化建设的过程和前景,并将烟台、宁波等地市报报业数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试图回答地市报为什么要走数字化之路,数字化给地市报带来了什么,地市报走数字化之路所面临的困境等问题。在地市报为什么要实现数字化的问题上,本文从实现数字化是时代需要、实现数字化是地市报生存需要、实现数字化是绿色传播生态的需要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地市报未来实现数字化的必要性,指出实现数字化是地市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地市报在我国越来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谋求一席生存之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报业数字化对于地市报人来讲,不再是遥不可及、神秘莫测的未来之事,而是迫在眉睫,不能不做的事情。在回答数字化给地市报带来了什么的问题上,本文从数字化再造地市报传播流程中分析了数字化将地市报从传统报业到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生产流程以及各种运营平台的全新的传播过程展现出来,这是地市报具有战略意义的未来。在数字化能够创新地市报新闻运作模式的论述中,介绍了烟台日报数字化报道的立体方阵,其“五轮齐转,多维报道”的做法,显示了数字化报道的巨大优越性。同时,数字化在扩大和细化地市报受众群体方面的作用也不能小觑,本文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环球报》、英国《卫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国外报纸为例,分析了报纸在实现数字化之后受众结构与数量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数字化给报纸带来的盈利新模式方面,重点分析一些成熟的地市报网站经营模式所出现多种类型,认为地市报在互联网上应设立独立网站,所载内容应超过纸质媒介内容,从而形成一种跨媒体的综合信息平台,通过增加多种服务,开创赢利新模式,例如利用网络数字交易平台,开展网上购物、代缴费用、代办各种事物等电子商务活动;以网络推介和网上路演等信息传播为基础,开展线下商品直销业务,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网络社区的消费群体,设计组织汽车、住房、耐用消费品和快速消费品等大型团购活动;利用品牌影响力,报社不同介质媒体联手组织行业会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拓展多元化的数字媒体的盈利渠道。本文列举了烟台、宁波等地市报在数字化经营过程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案例。地市报实现数字化能给报社带来的益处不胜枚举,但对于地市报实现数字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境也不能低估。因为我们清楚,地市报在当前情况下实现数字化并非易事。笔者在采访了宁波日报等地市报之后,对于地市报实现数字化,本文列举了四大障碍和五大困境。这四大障碍包括认知障碍、机制障碍、资源障碍和动力障碍;所谓五大困境包括思想困境、机制困境、人员困境、经营困境和其他困境。当我们对于这些障碍与困境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在实行数字化的过程之中就可以不断地克服之。本文认为未来的数字技术必将逐步消除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娱乐业、信息产业等传统行业间的壁垒,也必将重塑报业崭新的形象,报业多种关联产业将共同整合形成规模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快数字化营销转型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按内形成一种必然的趋势,地市报业应紧随时代发展潮流,逐步确立数字化报业战略,加快网络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发挥传统新闻业的内容优势,积极谋求合作,通过创新资源整合方式,实现互利共赢。本文在最后的结语部分一方面归纳总结了整篇论文的观点,同时对于地市报之后需要建立的一些体系进行了表述,如建立地市报的生态评估体系以及自身个发展规划体系。生态评估体系是地市报对自身生态状况的自查系统,通过这种评估体系,使地市报对自己的生存概况能有一个非常系统和科学的认识。这个系统的作用在于:其一是地市报生态体系的考量;其二市场生态体系的分析;其三人员生态状况考察;其四地市报整体形象考察等等。地市报生态评估体系是一个繁杂而庞大的系统,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细化的过程。再就是地市报应建立起自己的生存发展的规划体系,使每一个地市报群体都有一个明晰的奋斗目标,将务虚的目标与务实的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实现每一个目标的具体措施与步骤具体化,让地市报每一个从业人员明了自己的报社正在朝着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前行,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会给地市报及员工带来什么样的希望和实惠,实现本目标主要障碍是什么,大家如何共同努力克服之。当每一个地市报的目标真正成为该报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合力,那么,这家地市报就一定能够成功。
赵丽丽[6](2009)在《《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视觉传播时代,大众传媒不再仅以文字表达作为基本的传播方式,而是更多地转向图像。从“读报”到“看报”,从“看图”到“读图”,受众对视觉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对报纸等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2005年开始报纸发行量持续下滑,报业广告额下降,报业出现了由盛到衰的拐点——“报业寒冬”。全球报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压力,从近几年报纸形态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形式上对各种媒体进行了借鉴和革新,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报纸的视觉化。这种情况下,党报由于其自身体制的原因,还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压力,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党报视觉传播发展相对都市报严重滞后。本文以《河南日报》为文本对党报视觉传播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河南日报》视觉传播当中版面图片、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以及版面图片内容和形态上存在的问题;对比同城都市报——《大河报》,从都市报上寻找可以供《河南日报》借鉴的发展战略;对比省级党报——《湖北日报》寻找《河南日报》与现代视觉传播发展趋势间的差距,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本文最后,为以《河南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应对金融危机以及新媒体冲击提出了具体的可实施的措施与发展战略。本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揭示《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现状及问题,并运用现代视觉理念为党报视觉传播提出建设性的发展策略。
陈乐[7](2007)在《新闻客观性原理的法律解读》文中研究指明20多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民主法制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学界和新闻业界在追求与实践新闻客观性原理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种未曾面临的新问题:如何在坚持新闻客观性公正立场开展报道的同时避免新闻侵权?如何在坚持新闻客观性实践原则的情况下不侵犯公民和社会的相关权利?如何在法律面前维护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应获得的种种权利?这样一些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摆在了新闻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员的面前。要获得上述林林总总问题的解答,势必需要从法学角度,对新闻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员奉为行业金科玉律的新闻客观性原理进行一次理论和实践、新闻学与法学交叉的双重解读。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当代中国,从构成要素、现实影响、实践原则和基本立场四个角度研究新闻客观性原理的基本内容,结合当代中国现实发生的热点新闻侵权案件,用法律的语言和理论体系,分析解读新闻客观性原理实现的载体—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其所被赋予的基本权利,以及通过对新闻客观性原理的关注和法律解读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本文强调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法律对新闻客观性原理应当采取维护与限制并举原则:新闻客观性原理的实践,需要法律对其进行保护与扶持;与此同时,新闻客观性原理的实践也需要法律对其进行限制与管辖。只有维护与限制并举,尊重与约束同行,才能在现实意义上实现新闻客观性原理的实践,真正发挥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的重要功能。本文呼吁有更多的新闻工作者及法律工作者积极推动新闻法学这个交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以这个学科为平台,搭建更多沟通和互动的桥梁,对我国新闻体制的法治化进程及新闻立法的全面启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李鹏[8](2006)在《论地市党报的创新 ——从《莱芜日报》看地市党报发展》文中提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地市党报如何通过创新应对众多媒体的竞争与挑战是关系其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迄今为止,论述地市党报创新的论文也已不少,但依据检索看,大多论文是对某一方面的探讨,非常零碎,且大多论文探讨的时间停滞在新世纪前。本文运用实证分析和样本分析调查的方法,以《莱芜日报》为研究对象,结合众多地市党报的具体实践,对新世纪以来地市党报媒体的现状、特点及发展创新方向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探讨。 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论,简述了《莱芜日报》新世纪以来面临的媒体竞争及创新成果;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地市党报媒体的地位、特点及当面面临的新形势;第三部分为重点,从地市党报的定位、新闻宣传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地市党报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措施;第四部分强调大力进行地市党报的广告创新;第五部分论述地市党报发行及报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壮大党报实力,为进一步巩固党的舆论阵地,做大做强报业夯实基础。第六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期望“一管之见”能对当前和未来地市党报的竞争发展研究有所助益。
顾志芹[9](2001)在《地市报上的语言文字应当规范》文中认为
马枋[10](2001)在《生为女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为女人》,这是三个大多数男人想要但又不该要不敢要的那种女人。像爱情属于行为艺术,这部小长篇必须从头尾去体验。
二、地市报上的语言文字应当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市报上的语言文字应当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南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难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
2.1.1 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
2.1.2 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
2.1.3 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
2.1.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
2.2 南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
2.2.1 张謇体育思想的研究 |
2.2.2 竞技体育“南通现象”的研究 |
2.2.3 南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方法与研究框架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深度访谈法 |
3.3 分析框架 |
3.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3.2 历史发展的视角 |
3.3.3 研究内容确定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人文社会环境 |
4.1.1 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 |
4.1.1.1 纳入大纲育人 |
4.1.1.2 重树地位育人 |
4.1.1.3 克服锦标育人 |
4.1.1.4 遵循规律育人 |
4.1.2 逐级提高的培养目标 |
4.1.2.1 从国家本位到人的本位 |
4.1.2.2 从培养师资到输送省队 |
4.1.2.3 从培养骨干到输送国家 |
4.1.2.4 从育冠军到育奥运人才 |
4.1.3 与时俱进的培养方针、政策、管理 |
4.1.3.1 全面育人与精神奖励 |
4.1.3.2 合作共赢与角色转换 |
4.1.3.3 简政放权与集约发展 |
4.1.3.4 奥运相关政策与管理 |
4.1.4 小结 |
4.2 体育训练环境 |
4.2.1 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运动选材 |
4.2.1.1 普及体育思想下的全校性选材 |
4.2.1.2 经验选材与政治审核相互结合 |
4.2.1.3 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初步结合 |
4.2.1.4 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紧密结合 |
4.2.2 从单一走向多元的培养形式 |
4.2.2.1 教育系统单一形式的培养 |
4.2.2.2 体委和教育系统联合培养 |
4.2.2.3 体委和教委多形式的培养 |
4.2.2.4 体教政企各种形式的培养 |
4.2.3 从本土到奥运项目的设置与布局 |
4.2.3.1 设置本土、日本及欧美项目 |
4.2.3.2 传承张謇时期的项目无布局 |
4.2.3.3 根据省运会调整项目并布局 |
4.2.3.4 以奥运战略为指导重新布局 |
4.2.4 逐级完善的场地设施 |
4.2.4.1 全面建设场地设施 |
4.2.4.2 废墟上的重新建设 |
4.2.4.3 逐步改善场地设施 |
4.2.4.4 追求标准化的建设 |
4.2.5 小结 |
4.3 动机激励环境 |
4.3.1 逐步提高的竞赛成绩 |
4.3.1.1 走向洲际 |
4.3.1.2 跻身全国 |
4.3.1.3 初涉奥运 |
4.3.1.4 花开奥运 |
4.3.2 打造城市符号的体育宣传 |
4.3.2.1 促进社会认同 |
4.3.2.2 扩大体育认识 |
4.3.2.3 提高欣赏水平 |
4.3.2.4 提升城市魅力 |
4.3.3 持续增长的人才输送 |
4.3.3.1 无输送 |
4.3.3.2 少量输送 |
4.3.3.3 输送量增加 |
4.3.3.4 输送急剧增加 |
4.3.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
1. 研究目的 |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
3. 研究思路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篇章结构 |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
一、制度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
二、道德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
三、自我期望 |
四、角色领悟 |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
4. 后续材料工作 |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
1. 省委会议讨论 |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
2. 投票选举 |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
1. 会议通知 |
2. 赴京报到 |
3. 建团会议 |
4. 预备会议 |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
1. 会议议程 |
2. 会议日程安排 |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
六、会议简报交流 |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
2. 简报的特点 |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
1. 大会表决办法 |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代表视察 |
1. 会前集中视察 |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
二、执法检查 |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三、专题调研 |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五、列席有关会议 |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六、联系人民群众 |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
一、专题培训 |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
1. 履职经验交流 |
2、履职专题研讨 |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
结论与讨论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与总体概况 |
第一节 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 |
一、民族文化传承 |
二、社会时代思潮 |
三、母语本体认识 |
四、个体语言环境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概况 |
一、致力普及的社会母语教育 |
二、螺旋提升的学校母语教育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开创期(1897~1928) |
第一节 科学民主与母语教育走向现代 |
一、母语教育的民众化追求 |
二、母语教育的科学化诉求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音"统一与书面语下移 |
一、切音字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国语运动 |
二、白话文的艰难获胜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开始关注生活用语与母语规律 |
一、儿童本位下的"国语"取代"国文" |
二、听说训练走进课堂 |
三、母语本体规律开始受重视 |
四、母语教育测验、实验出现高潮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探索期(1929~1950) |
第一节 政权分治与母语教育的分途探索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扫除民众文字障碍的理念与实践 |
一、大众语运动与新文字运动 |
二、平民母语教育与扫盲运动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国统区的追求综合与革命根据地的简单实用 |
一、追求综合素养的课程纲要 |
二、汉语知识系统化的尝试 |
三、"国文程度"的讨论与写作语体化 |
四、实用型的革命根据地母语教学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突进期(1951~1965) |
第一节 民族振奋与母语教育的突进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汉字改革与语音统一的全面突围 |
一、汉字拼音化的折中之路 |
二、"普通话"的概念确定与多角度推广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引领下的高歌猛进 |
一、指向高效的汉语课程独立 |
二、起步发展的汉语拼音教学 |
三、声势浩大的识字教学改革 |
四、着力凸显的语法教学 |
五、借势而生的语文"工具观"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畸变期(1966~1977) |
第一节 政治挂帅与母语教育的异化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政治高压下的语用歧路 |
一、语言斗争化倾向 |
二、话语模式"假大空"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政治主导与农村倾向 |
一、语言训练基本退场 |
二、写作教学"一枝独秀" |
三、教材语言僵化俗化 |
第六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恢复期(1978~1989) |
第一节 百废待举与母语教育的复元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家规划下的回归与调整 |
一、重谋健康纯洁的语言美运动 |
二、经历拼音化余波后的汉字涅盘 |
三、逐渐恢复的推普工作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的再次兴盛 |
一、"双基"的恢复与修正 |
二、教学语法新体系诞生 |
三、语言教学序列的科学追求 |
第七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转型期(1990~) |
第一节 人文复兴与母语教育的转型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由匡谬正俗转向偏重引导 |
一、语言规范从匡正到引导 |
二、网络语言成为讨论热点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母语特质与言语幸福的世纪探问 |
一、是否要"淡化语法"的讨论 |
二、"语感中心说"的提出与质疑 |
三、从聚焦能力的"听说"到兼及言语幸福的"口语交际" |
余论:学校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评析与未来之路 |
一、理想的母语能力结构及其级性差异 |
二、现代以来学校母语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三、母语能力培养体系的未来建构 |
结语 |
附录(一至五) |
后记 |
(4)符号消费形态下的月饼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理论综述 |
(一) 象征消费的内涵 |
(二) 国外象征消费理论回顾 |
(三) 国内象征消费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月饼:作为一种消费符号 |
第一节 月饼的四重价值 |
一、价值分类 |
二、发展变迁 |
第二节 月饼的象征消费 |
一、象征消费的内涵 |
二、象征消费的表现 |
第三节 月饼的消费特点 |
一、高档月饼:维系社交,彰显品位 |
二、中档月饼:走亲访友,联络感情 |
三、低档月饼:便宜实惠,群众首选 |
第三章 文化资本与象征消费 |
第一节 象征消费的产生原因 |
一、以符号消费社会为背景 |
二、作为文化资本的月饼 |
三、作为礼物的月饼 |
四、差序格局的结构决定 |
第二节 象征价值的转移方式 |
一、文化世界到商品的转移 |
二、商品向消费者领域的转移 |
第四章 象征价值的提升与产品营销 |
第一节 营销组合策略 |
一、聚焦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
二、心理定价,彰显消费者品位 |
三、拓展渠道,定位礼品消费 |
四、情理并重,激发消费者情感 |
第二节 品牌营销策略 |
一、创新标识,增强品牌认同 |
二、传递理念,促进品牌推广 |
三、品牌营销,提升产品价值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地市报生存发展空间研究 ——媒介生态理论框架下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地市报生态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地市报生态历史与现状 |
一、地市报历史沉钩 |
二、地市报目前的生态现状 |
三、地市报的千人日报拥有量 |
四、地市报生存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地市报的生态环境 |
一、地市报外生态环境 |
二、地市报内生态环境 |
三、地市报原生态环境 |
四、地市报三级生产者与消费、分解者 |
第二章 地市报的生态空间分析 |
第一节 地市报的生态位 |
一、地市报生态位的独立空间 |
二、地市报生态位的竞争策略 |
第二节 地市报种群生态 |
一、地市报种群的密度 |
二、地市报种群的类别 |
三、种群之间的竞争 |
四、地市报业的生物钟 |
第三章 地市报生态市场分析 |
第一节 地市报生态市场概况 |
一、地市报市场环境的SWOT矩阵分析 |
二、地市报的市场定位 |
三、地市报产业生态的受众市场 |
第二节 地市报的市场机遇 |
一、城市化进程,地市报生态市场潜力巨大 |
二、农村市场,地市报潜在的生态市场机遇 |
三、地市报的广告市场潜力 |
四、地市报的发行市场潜力 |
五、地市报生态市场的运作机理 |
第三节 地市报走向市场的三部曲 |
一、地市报进入市场须去行政化 |
二、细化市场套牢赢利性受众 |
三、放下架子为受众服好务 |
第四章 地市报的生态能量分析 |
第一节 地市报生态能量的构造 |
一、地市报生态能量金字塔 |
二、地市报食物链与微笑曲线 |
第二节 地市报的生态能量因子 |
一、领导人员能量 |
二、新闻业务人员能量 |
三、经营人员能量 |
四、其他人员的能量 |
五、地市报业的经济能量 |
第三节 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
一、主要能量与次要能量 |
二、内部能量与环境能量 |
第四节 地市报生态能量聚集韬略 |
一、物质聚能 |
二、精神聚能 |
三、策略聚能 |
第五节 地市报能量的"(火用)"分析法 |
一、"(火用)"分析法是地市报生态环境系统的量度 |
二、"(火用)"分析法的科学运用是地市报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
第五章 地市报熵增现象分析 |
第一节 关于熵概念的诠释 |
一、熵是无序性的量度 |
二、熵增是信息污染源 |
三、熵概念在传播学中的运用 |
第二节 地市报熵增的现象 |
一、决策熵增 |
二、人才熵增 |
三、内容熵增 |
四、资源熵增 |
五、体制熵增 |
六、"木桶原理"与最小量规律 |
第三节 遏制熵增的对策 |
一、构建优质决策层 |
二、强化从业人员的素养与专业精神 |
三、优化报社资源结构 |
四、企业文化是抵御熵增的利剑 |
五、聚能战略的实施 |
第六章 地市报生态竞争策略 |
第一节 蓝海战略理论的应用 |
一、走宽生态位道路开创地市报蓝海 |
二、地域文化地市报浩瀚的蓝海洋 |
三、本地民生新闻地市报独有的蓝海 |
四、项目策划地市报创收的蓝海 |
第二节 波士顿矩阵的市场分析法 |
一、集群竞争 地市报制胜的杀手锏 |
二、巩固基础 保护本地市场 |
三、张弛有度 从对抗到合作 |
四、杂交共栖 改良自我特性 |
第七章 地市报发展的大趋势 |
第一节 地市报为什么要实现数字化 |
一、实现数字化是时代需要 |
二、实现数字化是生存需要 |
三、实现数字化是绿色传播生态的需要 |
第二节 数字化给地市报带来什么 |
一、数字化再造地市报传播流程 |
二、创新地市报新闻运作模式 |
三、扩大和细化地市报受众群体 |
四、数字化带来盈利新模式 |
五、造就多面手的"背包记者" |
第三节 地市报实现数字化的困境 |
一、思想困境 |
二、机制困境 |
三、人员、经营困境 |
四、其他困境 |
五、地市报数字化的前景 |
结语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特色 |
1.1 图片专题栏目凸显形象传播优势 |
1.2 多种视觉传播元素综合运用提升传播效果 |
1.3 图片内容反映和谐主题 |
1.4 关注“三农”问题坚持贴近性和服务性原则 |
1.5 图片来源展现多媒体时代开放性、前瞻性 |
2 《河南日报》视觉传播中的问题 |
2.1 “头版效应”亟待加强 |
2.2 图片宣传色彩浓厚 |
2.3 泛视觉化倾向,无精品栏目 |
2.4 图片编辑与版面创新意识淡薄 |
3 《河南日报》的图片运用与其他报刊比较 |
3.1 《河南日报》与《大河报》 |
3.2 《河南日报》与《湖北日报》 |
4 《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的策略探讨 |
4.1 坚持新闻图片导向性与服务性和谐统一 |
4.2 确立版面视觉识别系统 |
4.3 建设全能型图片信息采集队伍 |
4.4 确立先进的视觉采编和管理系统 |
4.5 积极探索《河南日报》数字化生存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7)新闻客观性原理的法律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新闻客观性原理的产生及发展 |
一、新闻客观性原理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
二、新闻客观性原理的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 |
第二节 新闻客观性原理的涵义、功能及操作原则 |
一、新闻客观性原理的涵义 |
二、新闻客观性原理的功能 |
三、新闻客观性原理的操作原则 |
第三节 新闻客观性原理法律研究的意义 |
一、对新闻客观性原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对新闻客观性原理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新闻客观性原理法律解读的方式和主题 |
第二章 新闻客观性的构成要素——新闻事实 |
第一节 新闻事实的涵义 |
第二节 客观事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
一、客观事实的涵义 |
二、客观事实与新闻事实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法律事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
一、法律事实的涵义 |
二、法律事实与新闻事实的辩证关系 |
第四节 法律视野下的新闻事实 |
第五节 尊重与约束──法律对新闻事实的态度 |
一、新闻事实报道程序应合法,尽量减少媒体审判 |
二、新闻事实向法律事实的转变——证据及举证责任 |
第三章 新闻客观性的现实影响——新闻价值 |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历史发展及其涵义 |
一、新闻价值的历史发展 |
二、新闻价值的本质和基本构成要素 |
第二节 新闻价值的偏差与反思 |
一、新闻价值的偏差 |
二、对新闻价值偏差的反思 |
第三节 法律视野下新闻价值的取向 |
一、维护知情权与保护国家秘密的冲突 |
二、保护言论自由与保护名誉权的平衡 |
三、目前法律对隐性采访的限制 |
第四章 新闻客观性的实践原则——新闻准确性 |
第一节 新闻准确性的概念、涵义及其表现 |
一、新闻准确性的概念 |
二、新闻准确性的涵义 |
三、新闻准确性的表现 |
第二节 法律视野下的新闻准确性 |
第三节 从法律的角度解读新闻准确性 |
一、应从法律上明确规定“来源真实、文责自负”原则 |
二、坚持新闻准确性与知情权、隐私权冲突的平衡 |
三、名誉侵权案件的审判标准不明确,“严重失实”如何认定无可操作标准 |
四、对“事前失实”还是“事后失实”的认定 |
五、对公众人物的隐私保护和普通民众的隐私保护是否应执行双重标准 |
第五章 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立场——新闻公正性 |
第一节 新闻公正性的概念、涵义及其表现 |
一、新闻公正性的概念 |
二、新闻公正性的涵义 |
三、新闻公正性的表现 |
第二节 法律视野下的新闻公正性 |
第三节 从法律的角度解读新闻公正性 |
一、“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公正”应由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其落到实处 |
二、法律应明确媒体对司法监督的“度” |
三、防止“新闻审判”代替“司法审判”,导致司法机构公信力下降 |
第六章 新闻客观性原理实现的个体载体——新闻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
第一节 新闻从业人员的定义 |
第二节 新闻从业人员的权利 |
一、《宪法》中规定的权利 |
二、新闻记者的社会权利 |
三、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
第三节 新闻从业人员的义务 |
一、《宪法》中规定的义务 |
二、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义务 |
三、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义务 |
第七章 新闻客观性原理实现的组织载体——新闻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
第一节 新闻机构的定义、属性及功能 |
一、新闻机构的定义 |
二、新闻机构的双重属性 |
三、新闻机构的功能 |
第二节 新闻机构的权利 |
一、设立采访机构权 |
二、驳回起诉请求权 |
三、舆论监督权 |
第三节 新闻机构的义务 |
第四节 从法律的角度解读新闻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
一、关于新闻机构特许权的法律思考 |
二、避免新闻机构侵权的法律思考 |
三、新闻机构侵权的责任豁免 |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坚持新闻客观性实践 |
第一节 新闻客观性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维护与促进 |
一、客观新闻报道为群众提供信息,是维护人民知情权的重要工具 |
二、坚守新闻客观性原则,强化宣传功能,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
三、新闻报道是政府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新闻客观性是密切政府与人民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 |
四、强化实施舆论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客观新闻报道的作用不可替代 |
五、传播文明道德风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立健康环境 |
第二节 民主法制社会对新闻客观性的需求和影响 |
一、民主法制社会对新闻客观性的需求(一)——倡导舆论监督权 |
二、民主法制社会对新闻客观性的需求(二)——实现司法公正 |
三、人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要求新闻客观性更大程度的实现 |
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实现新闻客观性提供了坚实后盾 |
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贯彻新闻客观性创造良好社会大环境 |
第三节 民主与法制的完善对实现新闻客观性的保障 |
一、新闻道德法律化是新闻客观性向新闻立法发展的必经之路 |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化和完善对新闻客观性的保障 |
三、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和完善对新闻客观性的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论地市党报的创新 ——从《莱芜日报》看地市党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地市党报媒体的地位、特点及面临的新形势 |
第一节 地市党报竞争的优势 |
第二节 地市党报竞争面临的挑战与不利因素 |
第二章 地市党报突出重围,做大做强必须走向创新 |
第一节 明确地市党报的创新定位 |
第二节 加强新闻内容的创新 |
第三节 大力进行新闻编排形式上的创新 |
第三章 地市党报的广告创新 |
第一节 地市党报广告创新的优势 |
第二节 地市党报广告创新的阻力与困难 |
第三节 广告创新的策略与建议 |
第四章 强化地市党报发行及报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 |
第一节 努力推进党报发行创新 |
第二节 推进报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地市报上的语言文字应当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 王立华. 北京体育大学, 2015(01)
- [2]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3]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 曾晓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1)
- [4]符号消费形态下的月饼营销策略研究[D]. 高军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5]中国地市报生存发展空间研究 ——媒介生态理论框架下的[D]. 陈亚旭. 武汉大学, 2010(10)
- [6]《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现状及发展研究[D]. 赵丽丽. 郑州大学, 2009(03)
- [7]新闻客观性原理的法律解读[D]. 陈乐. 复旦大学, 2007(06)
- [8]论地市党报的创新 ——从《莱芜日报》看地市党报发展[D]. 李鹏. 山东大学, 2006(12)
- [9]地市报上的语言文字应当规范[J]. 顾志芹. 新闻战线, 2001(01)
- [10]生为女人[J]. 马枋. 大家,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