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体话语中现在时的人际意义

自传体话语中现在时的人际意义

一、现在时在自传话语中的人际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巧红[1](2021)在《卡罗尔·希尔兹长篇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文中指出卡罗尔·希尔兹(Carol Shields,1935-2003)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加拿大文坛颇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其创作题材聚焦于家庭生活,以刻画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见长,同时致力于对叙事技巧的完善与钻研。本文选取希尔兹九十年代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为重点分析对象,以作家在作品中使用的叙事方法为角度,从情节、话语和视角以及文体特征三个方面,透视曾为家庭主妇的作家希尔兹的家庭伦理观。希尔兹钟爱家庭体裁,她的作品中注重展现中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家庭成员的关系和沟通问题,以人物关系的进展作为情节发展的动因,所以情节的流动往往是非线性的,其终点以开放式、大团圆结局和解,表现出作家对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救赎的信心。同时,希尔兹以独特的叙事声音和话语展现不同家庭成员对自己伦理身份的追寻以及追寻过程中的矛盾和曲折,在这其中,希尔兹以女性作家身份为当代男性角色发声,看到了伦理身份在普通男性人物身上的矛盾性,展现出了可贵的人文精神。然而女性作家的身份和写作立场使得希尔兹不得不面对二十世纪西方风起云涌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女权主义运动,尽管希尔兹并不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作家,她仍然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加入到女性主义者的阵营,以文学为武器,在对文学类型的变型和探索中,融入对万万千千平凡人物的存在意义的思考,这是对传统家庭伦理存在合理性的认同以及家庭伦理对处于困境中的现代人的重要意义。所以,希尔兹的家庭伦理观与她的叙事风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形式与思想主题的关系所展现的是希尔兹对个人和家庭生存境况的诗性的思考。她用普通家庭和平凡人物表现出超越传统的叙事特点。这种叙事风格的背后更是源于其对传统家庭伦理观的探析,她的作品中并没有激烈的反抗,而像隐藏着一根刺,只会隐隐发作。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金霞[3](2020)在《论《大地的女儿》中史沫特莱的自我建构》文中提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左翼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家。她的成名作《大地的女儿》是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国内外学者普遍注重该作的自传性质,研究该作品与作者成长之间的关系。在该小说中,史沫特莱十分注重借助叙事策略展现作品主题。该小说选择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视角,在叙述中运用了时态转换和叙述评论等策略,充分体现了自传叙事特色。本文分析了《大地的女儿》的创作背景和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史沫特莱的生活经历,以及她当时的精神状态,认为该作品蕴含了作者的自我建构意图,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出路的探索,是作者的一部疗伤之作。根据自传叙事在自我建构中具有的优势,本文在详细分析目标文本的基础上,以法国自传学家菲利普·勒热纳的自传理论,以及叙事学理论为理论依托,阐释了作者借这部作品实现自我身份建构的过程。本文从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自我建构,试图建构什么样的身份,以及怎样建构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正文第一部分分析了以史沫特莱为传主的两部传记和她的回忆录《中国的战歌》,《大地的女儿》的文本表征,阐释了史沫特莱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第二部分阐释了作者以文本主人公玛丽为人格面具建构出的三重身份。第三部分分析了作者借助玛丽的叙述者身份,利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视角、时态转换、叙述评论等策略实现身份建构的具体过程。通过创作自传体小说《大地的女儿》,史沫特莱成功建构了自己的工人阶级女性、有色民族的姐妹和女权主义者三重身份,准确定位了自己的身份,找到了人生出路。本文以《大地的女儿》自传性质为切入点,对作者的早期生活、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进行探析,阐释了作者借助自传叙事实现自我身份建构的过程,尝试对史沫特莱作家身份及其作品的研究做出补充。此外,本文通过研究作者的自我建构,揭示了叙事策略在凸显主题中的重要作用。

崔京宪[4](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王梦雅[5](2020)在《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身份意识研究》文中认为种族、性别及文化身份的认同是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话题。这些话题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作家那里被赋予了不同的答案。艾丽丝·沃克的身份意识就是在历史、现实、文学的多重作用下形成的,是多元的、不断发展的。这一发展轨迹隐藏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受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沃克的早期小说更倾向于从黑人内部对种族身份的认同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她并未遵循传统的黑人“受害者”形象的塑造模式,而是指出黑人也有可能在种族主义的高压下染上“白化病”,从“受害者”成为“施暴者”,种族自憎心态亦会为阶级压迫、种族暴力傅翼。此外,过于激进的黑人民族主义也有可能将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导向“以暴制暴”,这只能重复压迫与被压迫的无尽轮回,让黑人再度沦为失去理智的“物”。为治愈这些“灵魂的疾病”,沃克在小说中以“直视镜子”的方式促使主人公发现自身的“黑色之美”,打破白人审美范式的桎梏,确认自己的种族身份,同时采用意指性戏仿、碎片拼贴、个人叙述与历史叙述结合等艺术手法对种族暴力发出警示,建立起“黑人和白人一起”的“花园”。随着对诸位先贤及社会现实的认识程度的加深,沃克越发意识到黑人男性与白人女性对黑人女性的利用与选择性遗忘。黑人女性的真实声音被集体的权威淹没。在种族主义和父权中心主义的多方掣肘下,黑人女作家要想进行文学创作不仅需要“闲暇、金钱以及一间她自己的房间”,还需要一块“面纱”。沃克将叙事策略作为自己的“面纱”,在回答“难道我不是女人吗”的同时,把自己的答案传递给了不同身份的读者群。书信体叙事、自由间接话语、内心独白、意识流等构成的多重对话为黑人女性的性别身份重建开辟了“第二空间”,也为男性和女性、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了渠道。需要指出的是,沃克所提倡的“热爱其他女性(有性并/或无性)”并非是鼓吹同性恋,而是希望黑人女性在姐妹情谊的引导下写入I am,而不是I am,这意味着发现自己的创造力,正视自己的身体和情欲,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两性之间的和谐对话。整体来看,沃克对种族身份和性别身份的探讨是服务于政治话语的。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沃克这位带有黑人、白人、印第安人血统的“文化混血”开始在小说中频繁地展示自己精神文化的特性。她在小说中延续了向非洲寻根的主题,希望利用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固定美国黑人的“自我感”,恢复美国黑人与非洲精神的联系。同时,沃克也意识到文化身份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在多元文化杂糅的美国社会绝对本真的文化身份已不复存在。黑人文化、美国文化、印第安文化都是沃克精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她的精神世界中基督教、泛灵论、萨满教共同汇成了“爱”的宗教。这一宗教并不尊崇“白人上帝”,它强调的是对人性美好力量的确认,呼唤的是万物和谐的“完整生存”。“爱”既是沃克小说中身份建构的起点,也是理想归宿。

杨安文[6](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王成军[7](2019)在《七十年中国传记文学研究名家名作点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为时间范围,重点选取七十年间传记研究领域着名学者代表性专着三十余部,逐一进行评点,尝试在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研究史上给予相应的定位、评价其作用及价值,以期总结当代中国传记文学研究名家名作的得与失,以促进当下中国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的繁荣。

张俊翔[8](2019)在《后苏联小说中的自传性童年书写——以俄罗斯“三十岁一代”作家为例》文中提出童年是后苏联时代俄罗斯文学的发生动力之一,不少作家都把自身的童年当作标志性的创作素材和重要的审美对象。本文以"三十岁一代"作家的小说为例,分析自传性童年书写的依据、类型和特征。该创作族群追忆童年,旨在基于纪实与想象的交织、个人情志与集体记忆的融合表达对纯真本我的认同,揭露心灵的创伤。今昔关联的童年回忆机制在叙事层面体现为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转换,在意义层面既重塑个体的日常生活,又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注脚,凸显了生命话语的实质和社会话语的特征。

林丽媛[9](2019)在《青春·怀旧·1990年代 ——2013-2018年大陆青春怀旧类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怀旧”是一种怀念过往时光的主观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症候。2013年,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中国大陆引发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青春怀旧类电影热潮。随后,在青春片本土化的过程中,1990年代成为一个被普遍追忆的历史时期。2013-2018年大陆青春怀旧类电影对1990年代的怀旧现象具有深刻内涵。首先,从内容主旨上,影片的青春故事是对个人性格、伴侣及空间环境的不同可能性的想象与探索。其次,在叙述机制上,以双重时空的设置构建怀旧叙述,区分出旧日的温馨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不堪;在视听语言上,以具有1990年代特征的历史符号从校园、工厂等特定空间营造怀旧美学,凸显旧日时光的温馨朦胧、残缺破败之美,触发观众情怀。最后,青春题材更符合当下年轻化、娱乐化的市场需求。而转型期的1990年代本身是一个具有起点意义的重要开端,初步奠定了当下日常生活的面貌及形态。1990年代与青春都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的特点。这批初执导筒的创作者们在1990年代正经历自身的青春阶段,在电影实践中带有其生命历程与经验的投射。青春怀旧类影片试图通过重塑青春,抚慰现实生活带来的焦虑,弥合身份认同裂隙,联结代际记忆。但由于时代主题的变化和个体经验的局限性,影片存在高度同质化、缺乏历史感等弊病。

邓玉洁[10](2019)在《保罗·奥斯特小说的多维度跨界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罗·奥斯特不仅是美国当代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也是诗人、编剧、导演、翻译家、编辑、批评家。多领域的创作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在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当今世界,“跨界”代表的突破传统束缚、锐意创新的理念与奥斯特本人的创作观不谋而合,他在文体、文本、电影、哲学四个方面的“跨界写作”让他的小说惊艳世界。奥斯特在小说创作中的“跨界写作”主要有三大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文学内部的跨界,包括文体跨界和文本跨界两个层面;文学外部跨界有两个维度,分别是电影与文学之间的跨界,以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跨界。文本跨界与文体跨界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特点,在紧紧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又造成了形式上的破碎感,这使他的小说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电影与文学的跨界上,电影镜头语言、叙述策略以及喜剧风格的跨界,既赋予了文字视觉感,也让小说在形式与风格上独具特色;而哲学层面上,克尔凯郭尔提出的孤独的个体存在本质以及审美的生存模式跨界到奥斯特的小说中,为小说笼罩上一层理性思辨的哲学色彩,启迪着读者。奥斯特在“跨界写作”上的探索实践,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在传统文学阅读日益没落的当代社会,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为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奥斯特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个人创作风格,从而导致作品走向模式化,过于注重小说形式上的创新而忽略了内容也使他的作品质量有所下降。尽管存在着各种问题,奥斯特“跨界写作”的方法和思维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跨界写作”对“跨界诗学”理论的建构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推进作用。

二、现在时在自传话语中的人际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在时在自传话语中的人际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卡罗尔·希尔兹长篇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希尔兹的家庭经历与家庭题材小说
    二、希尔兹家庭题材小说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一章 情节结构与家庭伦理关系呈现
    第一节 “非线性”情节中家庭伦理关系的距离感
    第二节 “大团圆”情节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解
第二章 叙述视角、叙述话语与人物伦理身份建构
    第一节 女性声音与人物伦理身份的追寻
    第二节 男性话语与人物伦理身份的矛盾呈现
第三章 传记特征与家庭伦理价值表达
    第一节 女性的自传——《斯通家史札记》对家庭伦理价值的重估
    第二节 男性的自传——《拉里的家宴》中对家庭伦理价值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论《大地的女儿》中史沫特莱的自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The Focus of the Study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Theoretical Framework
Chapter Ⅱ Consciousness of the Self-Construction
    2.1 Writing as a Means of Psychotherapy
    2.2 Writing as a Quest for Self-Identity
Chapter Ⅲ The Constructed Triple Identities
    3.1 A Working-Class Woman
    3.2 A Sister of the Colored
    3.3 A Feminist
Chapter Ⅳ Constructing the Self in Narration
    4.1 First-person Retrospective Perspective
    4.2 Narrative Tenses and Tense Switches
    4.3 Narrative Evaluation
Chapter Ⅴ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3.1.1 “人的文学”思想
        3.1.2 “情的文学”思想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身份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艾丽丝·沃克的身份意识溯源
    (一)现实之源:沃克的身份体验
    (二)文学之源:寻找“文学母亲”
二、种族身份建构的自我反思
    (一)直视镜子:种族自憎的治愈
    (二)意指性戏仿:种族暴力的警示
三、黑人女性的性别身份重建
    (一)黑人女性的言说
    (二)姐妹情谊与实现自我完整
    (三)多重对话与两性和谐
四、多元杂糅的文化身份认同
    (一)面向非洲的文化寻根
    (二)“文化混血”的“爱”之宗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七十年中国传记文学研究名家名作点评(论文提纲范文)

1. 赵白生着《传记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272页。
2. 韩兆琦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466页。
3. 朱文华着《传记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269页。
4. 杨正润着《传记文学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642页。
5. 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494页。
6. 李祥年着《传记文学概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254页。
7. 全展着《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296页。
8. 俞樟华着《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313页。
9. 叶志良着《现代中国传记写作的历史与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198页。
1 0. 郭久麟着《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409页。
1 1. 张新科着《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326页。
1 2. 李战子着《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1 2月出版,446页。
1 3. 唐岫敏着《斯特拉奇与“新传记”——历史与文化的透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247页。
1 4. 辜也平着《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384页。
1 5. 赵山奎着《精神分析与西方现代传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232页。
16.梁庆标着《自我的现代觅求——卢梭忏悔录与中国现代自传(1919-193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279页。
17.房福贤着《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家传记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249页。
18.赵焕亭着《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294页。
19.杨国政、赵白生主编《传记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349页。
20.朱旭晨着《秋水斜阳芳菲度:中国现代女作家传记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219页。
21.李健着《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新华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331页。
22.邹兰芳着《阿拉伯传记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446页。
23.许德金着《成长小说与自传——成长叙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180页。
24.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编《传记文学研究》(曾果伟、赵白生、郭锷权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411页。
25.汪荣祖着《史传通说》,中华书局,1989年11月出版,375页。
26.宋晓英着《身份的虚设与命运的实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300页。
27.刘曙雄、赵白生等着《东方作家传记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379页。
28.焦小婷着《非裔美国作家自传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212页。
29.王成军着《传记诗学》,新华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262页。

(8)后苏联小说中的自传性童年书写——以俄罗斯“三十岁一代”作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传性童年书写的动因与原型
二、自传性童年书写的情感基调
三、自传性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与社会内涵
结语

(9)青春·怀旧·1990年代 ——2013-2018年大陆青春怀旧类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青春的无限可能
    第一节 两种性格:“双生花”少女
    第二节 婚恋的情感摇摆
    第三节 空间抉择:故乡与他乡
第二章 怀旧美学的构建
    第一节 双重时空的叙述机制
    第二节 时代的符号元素
    第三节 特定的空间场景
第三章 被怀念的“1990 年代”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怀旧潮流
    第二节 消费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历史感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保罗·奥斯特小说的多维度跨界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多重身份交织的保罗·奥斯特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研究目的
    第三节 从“跨界”到“跨界诗学”
第二章 隐秘的回声:文学内部跨界
    第一节 内部革命:文体与文本的越界
    第二节 文体跨界:多种文体的杂糅
    第三节 文本跨界:多重文本的互现
第三章 影像化叙事:影视文学跨界
    第一节 艺术交汇:文学与电影的跨界
    第二节 影像语言:字里行间的视觉表达
    第三节 叙事策略:电影叙事实践的移用
    第四节 风格类型:奥斯特式喜剧的承袭
第四章 孤独与审美:哲学文学跨界
    第一节 叩问存在:文学与哲学的联姻
    第二节 个体孤独:获得自我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审美生活:当代人的生存状态
第五章 “跨界写作”的突围与失落
    第一节 “跨界写作”的意义
    第二节 “跨界写作”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保罗·奥斯特作品年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现在时在自传话语中的人际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卡罗尔·希尔兹长篇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 李巧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论《大地的女儿》中史沫特莱的自我建构[D]. 李金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4]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5]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身份意识研究[D]. 王梦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7]七十年中国传记文学研究名家名作点评[J]. 王成军. 传记文学, 2019(11)
  • [8]后苏联小说中的自传性童年书写——以俄罗斯“三十岁一代”作家为例[J]. 张俊翔. 当代外国文学, 2019(03)
  • [9]青春·怀旧·1990年代 ——2013-2018年大陆青春怀旧类电影研究[D]. 林丽媛. 暨南大学, 2019(02)
  • [10]保罗·奥斯特小说的多维度跨界写作研究[D]. 邓玉洁. 暨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自传体话语中现在时的人际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