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兴领域——体育收藏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清华[1](2017)在《我国体育奖牌收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体育收藏的崛起和发展,体育收藏已经成为体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奖牌收藏,是体育收藏中重要的收藏类别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类比法等,对体育奖牌收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体育奖牌收藏可分为运动员个人收藏、收藏家收藏、博物馆收藏。体育奖牌的收藏价值虽然不能通俗的用价格衡量,但在对我国竞拍出售奖牌的总结研究可以发现,奥运金牌的收藏价值在100万左右,普通赛事奖牌则在几十块到几千不等。奖牌收藏对体育收藏业、体育文化产业、福利事业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王浩恺[2](2014)在《中国体育收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的体育事业迎来了与世界接轨并逐渐走向体育强国的崭新之路。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昭示着中国迈入了一个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的新的历程。伴随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体育收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和形态。本研究根据现有资料,运用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的基本方法,使用统计软件,从量化统计的实证角度总结出中国体育收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的体育收藏藏品不断丰富、收藏机构和人员逐年增长、体育收藏流通形式不断发展、市场化倾向已然出现。但是,中国体育收藏还面临着诸如藏品仍显单一、组织分散、市场化程度不高、自身宣传与推广不到位等各种问题。本研究经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国体育收藏的对策建议:首先要培养潜在用户,其次要加大宣传,还要丰富藏品、扩大宣传、增进信息交流,更要推进市场化,最后要加强国际交流。只有这样,中国的体育收藏才能发展出健康向上的业态形式,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一支,进而为中国的体育事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王沂,李尚滨,董宇[3](2013)在《体育收藏研究述评及其展望》文中指出体育收藏研究已成为当前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领域,属于新兴交叉学科研究范畴。从综合着述与学术论文两个层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采用分层次、先述后评而后进行总体综合评价的方式,对我国的体育收藏研究进行了述评。分析了体育收藏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力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依据对体育收藏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陈兴胜,高冶,刘辉,刘艳[4](2013)在《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通过对人才培养内涵及国际借鉴的分析,从特色取向、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培养途径等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
吕欣徽[5](2012)在《我国体育收藏品拍卖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收藏品拍卖作为我国拍卖市场上的新兴门类已成为众多收藏者的关注对象,但行业的趋于成熟却没有带来理论层面的相关研究。笔者在多次参与体育收藏品拍卖会并查阅大量文献后,对我国体育收藏品拍卖市场作以简要梳理和总结。希望在宣传、普及体育收藏品拍卖知识、弘扬体育收藏品拍卖文化的同时,为影响和推动体育收藏品拍卖业继续向前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李彦松,郭光明[6](2012)在《我国体育收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体育收藏的内容主要有古代体育文化收藏、民俗体育文化收藏、近代和当代体育文化收藏,收藏途径分官方和民间体育收藏两种,而传播形式则以展览为主;我国的体育收藏前景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题材不新、流通难等。建议让体育收藏走进高校、与大型赛事结合、加大市场培育、扶持地方和民间收藏团体等来推动体育收藏的发展。
王美芝[7](2011)在《体育收藏品的开发意义及开发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收藏品是体育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高效地开发体育收藏品,不仅有利于弘扬体育文化,而且可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论述体育收藏品的开发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开发策略,以期能引起全社会对体育收藏品开发的重视,从而促进体育收藏品开发,弘扬体育文化.
应守伟,贾学军[8](2001)在《新兴领域——体育收藏业》文中提出体育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 ,我国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比相对滞后 ,作为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收藏业 ,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见显现 ,体育收藏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受到人们的认可 ,其发展空间相当可观 ,现对我国体育收藏业的前景作出理性的分析 ,认为只要认识到位 ,政策对路 ,方法得当 ,我国体育收藏业必将迎来灿烂的春光
二、新兴领域——体育收藏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兴领域——体育收藏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奖牌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奖牌收藏概述 |
1.1 体育奖牌收藏的分类 |
1.2 体育奖牌收藏的特征 |
1.2.1 观赏性 |
1.2.2 唯一性 |
1.2.3 传播性 |
2 体育奖牌的收藏价值研究 |
2.1 收藏品的收藏价值评定 |
2.2 体育奖牌的收藏价值 |
2.2.1 国际级赛事奖牌收藏价值, 以奥运金牌收藏为例 |
2.2.2 普通奖牌收藏价值研究 |
3 体育奖牌收藏的社会影响 |
3.1 体育奖牌收藏与体育收藏业 |
3.2 体育奖牌收藏与体育文化产业 |
3.3 体育奖牌收藏与慈善事业 |
3.4 体育奖牌收藏的社会教育功能 |
4 促进我国奖牌收藏发展的对策 |
4.1 扩大宣传力度, 普及体育收藏 |
4.2 奖牌收藏可借鉴其他门类收藏品的收藏方法 |
4.3 相关部门继续倡导捐奖牌助慈善 |
(2)中国体育收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中国体育收藏理论研究 |
2.1 体育收藏相关概念 |
2.1.1 收藏概念界定 |
2.1.2 体育收藏与体育收藏业 |
2.2 中国体育收藏历史 |
2.3 中国体育收藏类别及内容 |
2.3.1 古代体育文物收藏 |
2.3.2 近代体育收藏 |
2.3.3 现当代体育收藏 |
3 中国体育收藏的发展现状研究 |
3.1 中国体育收藏的发展现状 |
3.1.1 人员组织 |
3.1.2 规模形式 |
3.2 中国体育收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2.1 体育收藏藏品种类比较单一,收藏内容偏向功利化 |
3.2.2 组织管理松散单一,民间力量发展缺失 |
3.2.3 流通形式不丰富,产业化、市场化不足 |
3.2.4 对体育收藏的宣传推广不足 |
4 中国体育收藏发展的未来趋势和对策建议 |
4.1 体育收藏未来发展趋势 |
4.1.1 体育收藏信息获取的便捷与处理的方便 |
4.1.2 流通渠道的拓展与网络化生存 |
4.1.3 体育收藏藏品的丰富与拓展 |
4.1.4 体育收藏领域的研究与再发掘、再利用 |
4.1.5 体育收藏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
4.2 中国体育收藏发展的对策建议 |
4.2.1 “体育收藏进高校”,传播正确知识和态度,培养体育收藏潜在受众人群 |
4.2.2 树立营销观念,尽力包装和宣传中国体育收藏 |
4.2.3 丰富题材,培育市场 |
4.2.4 尽快增强民间和个人体育品收藏的规模和实力 |
4.2.5 利用网络等新平台,盘活整体发展态势 |
4.2.6 重视和加强研究发掘工作,科学规划和指导体育收藏发展 |
4.2.7 扬长避短,重视借鉴和交流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体育收藏研究述评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体育收藏研究特点概述 |
2 体育收藏研究的主要领域 |
2.1 体育收藏的价值意义研究 |
2.2 体育收藏的基本概念研究 |
2.3 体育收藏的发展现状研究 |
2.4 体育收藏的其他领域研究 |
2.5 不同品类的体育收藏研究 |
3 体育收藏研究评价 |
3.1 取得的成绩 |
3.2 存在的不足 |
4 体育收藏研究展望 |
(4)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培养模式构建的动因 |
1.1 高校教育改革大背景的呼唤 |
1.2 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 |
1.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1.3.1 人才培养方式过于单一 |
1.3.2 缺少实践能力 |
1.3.3 对新兴领域的知识知之较少 |
2 培养内涵及国际借鉴 |
3 培养模式的构建 |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取向 |
3.1.1 突出的职业适应性 |
3.1.2 一专多能型的知识结构 |
3.1.3 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 |
3.1.4 与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 |
3.2 培养模式的结构 |
3.2.1 培养目标定位与规格要求 |
3.2.2 培养内容 |
3.2.3 培养过程 |
3.2.4 非教学培养途径的安排 |
4 小结 |
(6)我国体育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体育收藏的分类与内容 |
1.1 古代体育文化与收藏 |
1.2 民俗体育运动与收藏 |
1.3 近代体育的发展与收藏 |
1.4 当代体育的发展与收藏 |
2 我国体育收藏的途径与展览方式 |
3 发展体育收藏业的意义 |
3.1 为体育文化研究提供资料和依据 |
3.2 使体育产业趋于完善 |
3.3 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 |
4 我国体育收藏的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体育收藏的现状 |
4.2 我国体育收藏存在的问题 |
5 体育收藏的发展对策 |
5.1 走进高校, 培养潜在的体育收藏者 |
5.2 与大型赛事结合, 做一些体育收藏展览, 加大体育收藏宣传 |
5.3 加大对体育收藏市场的培育, 丰富体育收藏题材 |
5.4 扶持地方和民间收藏团体 |
5.5 开辟体育藏品交易市场 |
5.6 创办与设立体育收藏报刊, 促进信息与学术交流 |
5.7 加强同国际体育收藏的交流 |
(7)体育收藏品的开发意义及开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收藏品的开发意义 |
1.1 收藏品蕴含丰富大赛信息及体育知识[2-5] |
1.2 收藏品具有教育功能,能怡情益智 |
1.3 收藏品可储财富与增值[6-8] |
1.4 能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9-10] |
2 体育收藏品的开发策略 |
2.1 重视收藏品开发 |
2.2 巩固传统收藏品 |
2.3 拓展现有收藏品 |
2.4 开发新的体育收藏品 |
3 结束语 |
(8)新兴领域——体育收藏业(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体育收藏业发展概况 |
2 世界体育收藏业的发展对我国发展体育经济的启示 |
2.1 树立体育产业观念, 把体育收藏业作为发展体育产业的一个突破口 |
2.2 开发系列体育产品, 注意体育产品的促销 |
2.3 实施体育名牌战略 |
2.4 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参与 |
四、新兴领域——体育收藏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奖牌收藏研究[J]. 张清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8)
- [2]中国体育收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浩恺. 西安体育学院, 2014(03)
- [3]体育收藏研究述评及其展望[J]. 王沂,李尚滨,董宇.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3(05)
- [4]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 陈兴胜,高冶,刘辉,刘艳. 湖北体育科技, 2013(10)
- [5]我国体育收藏品拍卖市场研究[J]. 吕欣徽. 体育文化导刊, 2012(12)
- [6]我国体育收藏研究[J]. 李彦松,郭光明. 体育文化导刊, 2012(08)
- [7]体育收藏品的开发意义及开发策略[J]. 王美芝.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 [8]新兴领域——体育收藏业[J]. 应守伟,贾学军. 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