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间接冷却水主要污染因素对比试验分析

火电厂间接冷却水主要污染因素对比试验分析

一、火电厂间接冷却水中主要污染因子的对比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吾慧星[1](2021)在《水泥窑炉煤基-NOx深度还原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工业作为能源、资源消耗密集型工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现阶段,我国水泥生产中排放氮氧化物的量约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10-12%,仅次于火力发电、汽车尾气。水泥窑炉NOx排放标准日趋严格,NOx超低排放是水泥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广泛采用的水泥脱硝技术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NOx排放标准。对于水泥工业而言,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中催化剂易失活、经济成本高,现阶段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发现对煤粉改性可生成还原能力较强的煤基燃料,通过营造合适反应氛围,最终可实现NOx深度脱除。基于此,本文将高温煤基燃料作为还原介质,结合水泥窑炉实际运行条件,探究煤基-NOx深度还原作用机制,阐明NOx均相及异相脱除路径,实现系统内氮定向转化。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适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煤粉燃烧全流程的煤基深度脱硝技术方案。该方法依据水泥生产流程特点,在分解炉燃烧过程中设立外置式原位还原区对煤粉进行原位改性热处理(燃料氮预脱除和高温煤焦还原强化),同时配合分解炉燃烧组织优化,实现炉内燃烧过程中NOx深度控制;针对燃烧后分解炉出口烟气残留NOx,充分挖掘烟气特点,设置低氧-适温的中位还原区,通过碳热反应,实现烟气残留NOx深度还原。通过2500t/d示范工程表明,该方案在喷氨量不变的条件下出口 NOx浓度降低至80mg/m3。本文通过水泥窑炉条件下煤粉-NOx还原机理研究、燃烧过程中NOx深度控制试验研究、烟气残留NOx深度还原试验研究,为新型干法水泥的煤基深度脱硝技术提供理论支撑,获得结论如下:1、获得了低O2-高NO体系内氮迁移转化规律。煤粉-NOx还原在反应初期,以挥发分(volatile)-NO均相还原为主。在反应后期,以焦碳(char)-NO异相还原为主。适量浓度氧气(1%)可以通过加速挥发分释放,促进CHi自由基形成,从而加速volatile-NO的均相反应;同时促进煤焦表面C*活性位再生,加速char-NO异相还原反应。烟气中过量的氧气会消耗挥发分和煤焦,导致还原介质减少,从而抑制煤粉-NOx还原,同时促进燃料型NOx的生成。燃料氮的氧化与烟气中原有NOx的还原是两条并行的反应路径,绝大部分的燃料氮并不参与到烟气中原有NO的还原。2、揭示了分解炉内生料对NOx还原的影响机制。生料分解后的碱性氧化物可以降低煤焦中碳原子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促进char-NO异相还原。在分解炉850℃反应温度下,生料对char-NO异相还原的催化作用最为明显。碱性氧化物改变煤粉热解路径,降低CHi自由基含量,从而抑制volatile-NO均相还原。在分解炉内高生料浓度的环境下,volatile-NO均相还原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3、阐明了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x深度控制原理。分解炉炉内燃烧过程中NOx减排关键在于控制燃料型NOx生成和增强回转窑烟气中高浓度NOx还原。通过外置式原位还原区,煤粉进行原位改性热处理,部分燃料氮在分解炉外定向转化为氮气,实现燃料氮的预脱除,降低分解炉内燃料型NOx的生成几率;原位还原区生成的高温煤焦-煤气混合物的还原能力远强于常规煤粉,其中以高温煤焦-NOx异相还原为主。高温煤焦的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增加明显,碳架结构中活性位比例增加,石墨化程度减少,反应活性增强,可实现对窑气中的高浓度热力型NOx定向脱除。4、获得了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x深度控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提高原位还原区内燃烧比例和气化强度,可以促进燃料氮释放,抑制燃料型NOx生成,但同时也会对高温煤焦还原特性产生影响;对于粗颗粒煤粉,原位还原主要通过大幅度提高其煤焦的NOx还原能力,同时兼顾燃料型NOx的降低。对于细颗粒煤粉,分解炉出口 NOx的减少主要是通过大幅提高燃料氮的预脱除量,同时兼顾煤焦的NOx还原能力来实现。综合而言,粒径较大的煤粉最终NOx排放较低;合适的分解炉底部还原区空气系数(0.84)可以促进残留在煤焦中的焦碳氮充分释放并被还原为稳定的N2,同时促进煤焦中碳活性位的更新,促进窑气中NOx还原;分解炉还原区高度增加,可延长窑气在还原区的停留时间,强化高浓度NOx(还原。过高的还原区高度会降低燃烧效率,致使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加;分解后的生料可以增加燃料型NOx排放。同时由于分解炉还原区内生料分解率较低和还原区温度降低,生料对窑气中NOx的催化还原能力有限。5、揭示了分解炉出口烟气残留NOx深度还原特性机理。当悬浮预热器C4温度在900℃以下,通过增加还原煤粉给入量,可变相增加煤基-NOx反应接触面积,提高NOx还原率;当烟气中氧气浓度高于1%时,继续提高烟气含氧量将促进燃料氮氧化,还原煤粉燃烧产生的NOx增加,间接削弱冷煤粉对烟气中残留NOx还原效果;烟气温度对烟气残留NOx还原存在最佳温度窗口。当烟气温度在900℃内,随着烟温增加,烟气中NOx还原效果增强。当烟气温度超过900℃时,随着烟温增加,燃料型NOx生成量将大幅增加,削弱最终NOx还原效果;通过冷水泥生料的物理升温和分解吸热作用,可调节窗口温度。同时,投入水泥生料会对NOx的还原效果随着烟气氧含量的变化存在“拐点效应”。当氧浓度高于1%时,水泥生料对NOx(还原以抑制作用为主。当氧浓度低于1%时,水泥生料对NOx还原以促进作用为主。综合而言,在烟温为900℃,烟气含氧量为1%,较大还原煤粉给入量和适宜生料引入量的条件下,可实现烟气残留NOx深度还原。

李芙蓉[2](2016)在《吸附/零价铁技术处理皂素废水中糠醛和硫酸根的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皂素废水素有“废水之王”之称,其主要污染成分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造成废水CODcr高、色度高和可生化性差的糠醛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另一类是酸水解过程中残留的高浓度硫酸根和及其强酸性。现有皂素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中和、微电解、生物强化等,但上述技术因吸附剂价格高昂且不易再生、剩余污泥产量大、电极表面钝化、维护技术水平要求高等原因而难以推广应用。零价铁技术因具有低毒、操作简单、经济合理等优势日益引起重视,被认为是水环境修复及水污染治理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目前,利用零价铁还原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的报道较多,但对零价铁在氧化体系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还较少,尤其是对零价铁/二价铁构成的“活性铁”体系的研究则更少。暖贴是目前全球最为流行的一次性随身取暖产品,其经使用后所形成的黑褐色固体废弃物为暖贴废渣,该废渣中主要含有铁粉及蛭石、活性炭、高吸水性树脂等吸附性物质。国内外尚无暖贴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或将其作为铁源二次利用的相关报道。本文基于零价铁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以皂素废水中糠醛和硫酸根两种特征污染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将暖贴废渣作为吸附剂、催化剂和零价铁源对糠醛模拟废水吸附-类Fenton联合处理的效果;此外,研究了Fe0/Fe2+构建的活性铁复合体系对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去除效果和反应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反应生成的硫酸盐绿锈进一步探索和剖析了吸附-类Fenton法处理糠醛模拟废水的作用过程和机理。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暖贴废渣吸附-类Fenton法处理糠醛模拟废水(1)对比分析了商用活性炭、自制活性炭和暖贴废渣对糠醛模拟废水中糠醛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暖贴废渣和自制活性炭对糠醛的吸附能力均强于商品活性炭;暖贴废渣表面活性吸附位点分布相对不均匀,且以化学作用所主导的多层吸附为主;暖贴废渣对糠醛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特性与Freundich模型高度吻合。(2)直接类Fenton反应和吸附-类Fenton耦合工艺对糠醛的处理结果显示,初始糠醛浓度为2-40mmol/L、过氧化氢投加量0.176mmol/L时,直接类Fenton反应对糠醛的去除率为93-97%,而采用吸附-类Fenton耦合工艺时去除率接近100%。(3)应用扫描电镜对吸附-类F enton反应前、后暖贴废渣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吸附反应前后暖贴废渣的粒径、形态无明显变化,但经过类Fenton反应后,由于铁的不断溶出、产气和放热,废渣粒径趋近均匀且基本为10μm左右,其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点位数量均有所增加。(4)考察了暖贴废渣和分析纯还原铁粉7个反应周期的重复利用效果,结果表明:还原铁粉仅仅实现了直接类Fenton反应效果,其对糠醛的去除率为78-88%;暖贴废渣则使反应达到了吸附-类Fenton联合作用效果,实现了原位再生,,同时废渣中所含的无机盐或其他金属成份可能对类Fenton反应有协同催化作用,从而使糠醛的去除率高达93%以上。2. Fe0/F e2+复合体系去除硫酸根机理分析研究了不同供氧条件、反应pH值、反应物投加量和投加方式下F e0/Fe2+复合体系对硫酸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Fe0/Fe2+复合体系对硫酸根的去除机理及产物特性,得到如下结论:(1)供氧条件对硫酸根的去除效果影响显着,在限制供氧(敞开配样,密封摇床)、好氧(敞开磁力搅拌)和厌氧(通氮,密封摇床)条件下,硫酸根的去除率分别为93.4%、67.1%和18.8%。(2)对不同供氧条件下Fe0/Fe2+复合体系去除硫酸根的反应产物进行XRD表征和SEM分析发现:限制供氧条件下产生的墨绿色絮体为硫酸盐绿锈,好氧条件下的最终产物为纤铁矿,而厌氧条件下则几乎未发生反应;进一步对硫酸盐绿锈进行XPS分析,推断其结构式为Fe4ⅡFe2Ⅲ(OH)12·SO4·8H2O;硫酸盐绿锈对环境极为敏感,易被空气氧化;随着与空气接触程度的增加,氧化产物逐步由磁铁矿转化为针铁矿、纤铁矿。(3)限制供氧条件下F e0/F e2+复合体系与S042-络合生成硫酸盐绿锈是一种新型的硫酸盐绿锈制备方法,该方法无需精确控制供氧条件和反应pH值,克服了氧化法和共沉淀法等传统制备方法的缺点。(4)二价铁在Fe0/Fe2+去除硫酸根反应体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方面二价铁直接参与反应生成绿锈,并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保持浓度梯度和反应速率;另一方面二价铁可促使紧贴零价铁表面的致密纤铁矿层转化为结构蓬松的磁铁矿,起到活化零价铁,保证零价铁表面活性反应点位数量的作用。此外,由于零价铁在酸性环境下可转化为二价铁,调节反应液pH值至酸性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5)增加还原铁粉投加量相当于增加了零价铁的总表面积及其表面活性反应点位数量,有利于硫酸根的去除。(6)初始敞开反应有利于部分零价铁氧化,后续密闭反应可促使铁的氢氧化物离子与硫酸根在无氧条件下反应生成绿锈;此外,分次投加试剂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梯度变化。二价铁或酸的不同投加方式对硫酸根去除效果的影响由好到差的顺序为:密闭分次投加>密闭一次投加>敞开分次投加。3.Fe0/Fe2+复合体系处理实际皂素废水(1)分别采用粗暖贴废渣(人工研磨)、细暖贴废渣(粒度与铁粉接近)、废铁屑和分析纯还原铁粉处理硫酸根模拟废水(pH值为6.15,硫酸根浓度为1000mg/L),其去除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为:还原铁粉>细废渣>废铁屑>粗废渣,去除率最高为78.5%,最低仅为43.9%;当采用上述四种铁源处理实际皂素废水(pH值为0.65,硫酸根浓度为11426mg/L)时,其去除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则为:细废渣>粗废渣>还原铁粉>废铁屑,且去除率最低为61.6%,最高则接近100%。(2)铁源重复利用实验发现,细暖贴废渣对皂素废水中的硫酸根的去除效果优于还原铁粉,但细暖贴废渣对硫酸根的去除衰减速率高于还原铁粉。因此,可将暖贴废渣应用于处理实际皂素废水,但处理过程中需考虑定期补充铁源。4.利用Fe0/Fe2+与硫酸根反应生成的绿锈处理糠醛模拟废水利用Fe0/Fe2+与硫酸根反应生成的硫酸盐绿锈对糠醛模拟废水进行吸附-类Fenton法处理,得到如下结论:(1)绿锈对糠醛的吸附等温特性与Temkin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合效果一致,且该过程主要是非均匀表面的多层络合吸附作用;当糠醛初始浓度分别为10、20和30mmol/L时,绿锈对糠醛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60.5、110.7和162.7mg/g,而暖贴废渣仅分别为12.9、19.8和26.0mg/g,虽然绿锈对糠醛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与暖贴废渣相似,但其吸附效果远优于暖贴废渣。(2)类似于暖贴废渣处理糠醛模拟废水,先用绿锈对糠醛充分吸附后再进行类Fenton反应,其对糠醛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直接类Fenton法。由于传统溶解态Fe2+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果远低于绿锈中结合态Fe2’,作为去除糠醛的吸附剂和类Fenton反应的铁源,绿锈比暖贴废渣效果更佳。在初始糠醛浓度均为10mmol/L,最终糠醛去除率均为近100%的情况下,绿锈耗量(8.24g/L)仅为暖贴废渣(50g/L)的16.5%,且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的消耗量(0039 mol/L)也仅为暖贴废渣(0.176mol/L)的22.2%。(3)通过对类Fenton反应前后硫酸盐绿锈进行XPS对比分析,发现绿锈FeⅡ4Fe2Ⅲ(OH)12SO4·8H2O中Fe2+被氧化成Fe3+,羟基或结合水则发生去质子作用,反应产物高铁绿锈Fe6ⅢO2(OH)12SO4中羟基相对含量大幅降低而O2-含量大幅提升。

汪岚[3](2016)在《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及零排放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循环冷却水是火力发电行业的用水大项,其用水量和排水量约占整个工业用水量的80%以上。近些年随着水处理技术和化学药剂技术不断更新,凝汽器管材的不断升级,循环水的运行浓缩倍率已有很大的提升,尽管如此,从目前行业内循环水用水现状来看,循环冷却水系统用水和排水量仍然很大,一方面造成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造成水污染,严重制约废水零排放的实现。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技术研究,以及由此衍生的循环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具有很大工程应用价值。制约非常规水源(包括市政中水、矿井疏干水等)利用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水质的复杂、多变,水中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高。常规的地表水预处理工艺用于处理疏干水,其出水水质不能满足循环水补水要求。本文通过收集典型的城市中水、矿井疏干水水质指标数据,分析水质特点和主要污染因素,从原理上阐述了相关污染物去除原理,设计了一条高效的预处理工艺路线,并依托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工艺路线的可行性。随着水污染防治工作形势的日趋严峻,电厂循环水许可退水的水质标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中对排水中TP(总磷)的含量有明确的要求。磷的排放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循环水无机磷及有机磷系药剂的应用必将受到限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无磷药剂应用和发展的现状,分析无磷药剂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依托实际工程项目,通过循环水阻垢缓蚀剂性能试验,进行了循环水无磷处理技术和可行性研究。本文还着重进行了循环水排污水处理技术及零排放研究。通过介绍和分析目前电力行业内“废水零排放”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引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工艺,构建了一条循环水回收利用和零排放工艺路线,并依托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零排放路线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零排放工程应用的经济指标。

李燕[4](2015)在《煤的部分裂解气化反应技术基础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速增加,煤炭生产与利用的快速增长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开发煤炭资源高效清洁的转化技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高品质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储量巨大的低品质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被重视起来。煤基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是将煤作为原料利用的代表,集合了电力、化工和建材等多个系统,将煤炭资源利用的多个工艺作为整体考虑,将整体效率最优化,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但是,多联产系统目前还缺乏全面和深层次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相关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应用发展。煤炭分级利用多联产系统的一次产品包括裂解产生的半焦、低热值煤气及合成气等,提高系统的总体效益,深入了解煤炭的裂解机理、拓展裂解产品的综合利用以及探索合适的裂解原料煤等成为煤基分级转化技术的关键问题。文本选取神华准混2#煤、新疆准东煤、内蒙宝日希勒煤和云南昭通煤等不同煤阶的煤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床裂解炉对不同煤阶的煤种进行裂解机理研究,分析了不同颗粒尺寸、不同裂解温度对挥发分析出速度、析出总量以及轻质组分和大分子焦油组分的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挥发分的析出速率和析出总量随裂解温度的升高大幅增加,当裂解温度从500℃升高至1000℃时,神华煤裂解气析出总量从93ml/g增加至395ml/g;在固定床实验装置中,颗粒尺寸对挥发分的析出总量和挥发分的析出速率影响效果不明显。800℃以上的高温裂解,煤阶相对较高的煤种由于芳香结构的缩聚和脱氢反应,裂解气中CH4和H2的产量急剧增加。裂解气轻质组分热值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当裂解温度从500℃升高至1000℃时,神华煤裂解气轻质组分热值从15.33MJ/Nm3升高至16.33MJ/Nm3,昭通褐煤热值从7.16MJ/Nm3升高至16.71MJ/Nm3。当裂解气氛中存在CO2和水蒸气时,CO2与水蒸气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与碳发生部分气化反应,进一步增加裂解气的产量。本文通过热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常压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反应气氛对煤焦的部分气化反应的影响,从碳转化率、反应速率和反应活化能评价煤焦的部分气化反应的难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气化温度越高,碳转化率越高,反应越容易进行,在常压条件下,CO2-60%/H2O-40%的反应气氛中,宝日希勒褐煤煤焦1000℃温度下的碳转化率可达到80.63%。半焦是煤基多联产系统的主要产品之一,可以直接作为燃料用于燃烧、或者经过活化制备成活性炭、吸附剂等用途,也可以将其制备成水焦浆用于煤气化和煤化工等行业。本文以褐煤在不同温度下氮气气氛中裂解得到的半焦为原料,制备高品质水焦浆,水焦浆成浆浓度由原煤的40%提高至6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流变特性和稳定性。根据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样品的官能团结构测量结果显示,随着裂解温度的提高,样品中亲水性含氧官能团急剧减少,是导致褐煤成浆特性得到显着改善的原因。褐煤因为其活性很好,是一种很好的裂解气化原料,但是褐煤水分含量很高,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增加成本,因此本文采用非蒸发水热提质法对低品质煤进行提质处理,研究提质煤的裂解及燃烧特性,从初始失重温度、最大失重速率、失重结束温度以及着火点温度、燃尽点温度等特征参数评价提质过程对低品质煤裂解燃烧宏观特性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对提质后煤样的煤质特性、微观孔隙结构以及碱金属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从机理上探讨水热改性法对低品质煤宏观特性影响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性提质后的低品质煤的裂解及燃烧特性曲线均向高温区推迟,提高了低品质煤的稳定性;同时,最大失重速率均有所提高,昭通煤的裂解和燃烧最大失重率分别提高32.46%和66.67%,有利于低品质煤的裂解和燃烧。水热改性后低品质煤的裂解及燃烧活化能均提高,昭通煤和准东煤的裂解反应活化能分别提高16.43KJ/mol和5.03KJ/mol,裂解及燃烧特性向高阶煤靠近。针对我国煤炭储量巨大、煤质多变、结构复杂的特点,而煤质特性是影响煤炭的裂解特性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选择合适的煤种作为裂解原料往往需要对研究煤种进行大量的基础实验。本文采用煤裂解CPD预测模型,对煤粉裂解过程中挥发分释放特性以及煤粉裂解产物的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显示,CPD模型对于煤裂解的轻质组分释放特性的预测和裂解产物的分布的计算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C02和CO等一次气体产量预测值与实验值偏差均在2%以内,而对于CH4和H2等会在煤焦油的二次裂解以及裂解气体与焦炭的二次作用产生的气体预测的准确性偏低。

张彦[5](2014)在《低温余热的取热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日益紧张的能源形势和持续增长的能源消耗(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研究,期望找到能够缓解当前能源紧张局势以及由能源问题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全球普遍存在着来自工业生产中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大量低品位余热资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然而,受相关技术研究水平较低的影响,这些低品位的热量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就直接排入环境中,使得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更加严重。一方面,作为利用低品位热量的一种手段,基于朗肯循环的低温热双循环发电技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人员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分析,使得该技术日益成熟。研究人员从低温热双循环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件、发电工质的种类及特性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机组的优化匹配,使该系统在提高发电效率、机组外形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另一方面,取热技术是低温发电技术体系中的重要支撑技术,换热器是取热过程不可缺少的设备,也是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的关键设备。由于在生产中存在的热交换形式多样,因此换热器的形式也各式各样,每种换热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应用条件,所以要根据换热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换热器才能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本课题介绍了低温热双循环发电技术在相关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了不同热源环境中载热流体的不同特点。通过对低温发电机组与热源相结合的优化设计,选择适宜不同特点流体的换热器,确保取热过程的最佳化实施,使低温发电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更加接近工业生产实际,而且确保原生产工艺正常进行并达到最佳的发电效果,为低温发电技术在工业领域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实现低品位热量有效利用及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朱云[6](2013)在《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生态恢复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关于生态恢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森林、草地、河流、湿地、湖泊、沼泽、海岸带、矿区废弃地、城市河道以及城市绿地等为研究对象,侧重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研究;二是以工业区为研究对象,侧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以建立生态经济的研究。还没有专门针对城市老工业区开展生态恢复的研究。而城市老工业区建成时间长、设施陈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效率低,造成本地及附近区域的大气、水体以及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引发了生物多样性丧失,景观受损,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严重危害着生态安全。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与生态系统维持自我更新的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突出,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开展老工业区的生态恢复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以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为实例,讨论了城市老工业区的生态恢复模式及其实际应用设计。1.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清水塘工业区生态退化水平进行了诊断,三个一级指标“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指标值分别为0.11、0.09和0.15,综合指标值为0.11,处于极度退化水平。导致该区域生态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干扰的强度和频度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阈值,“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产业发展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持续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加之不合理的城市建设,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环境污染和不可逆转的生态退化,甚至完全丧失生态系统功能。2.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工业区生态化建设的措施和模式,提出了四种工业区生态恢复的模式,即“非生物成分恢复优先模式”、“植被恢复优先模式”、“生态经济优先模式”和“环境-生态-生产融合模式”。结合四种模式的特点,根据城市老工业区承载的使命以及工业区生态退化主导因素的特征,指出清水塘这一类型的城市老工业区应该选择“环境-生态-生产融合模式”。3.从生态系统与生产系统的链接关系出发,构建了“环境-生态-生产”融合模式(EED模式)的基本框架,以生态系统的视觉来看工业区的“环境、生态和生产”,在布局上,EED模式强调环境、生态和生产的协调,环境保护上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结合,以归类集中处理的方式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生态建设上优先功能的恢复,强调物种和种群上的平衡发展,内容和形式服务于功能,并注重美学价值,提高人居环境的舒适度;生产布局上按照循环经济运行的逻辑,并考虑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同时将延展性纳入统筹范畴,为目前不能预见和解决的问题留有空间,以便将来更好的发展。在内容上,EED模式强调环境、生态和生产的生态化建设,突出重点,环境方面以水体、大气和土壤为主要治理对象;生态方面以植被恢复为主,兼顾动物和微生物;生产体系是“人-自然”系统中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桥梁,发展生产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保证产业系统、人居系统、文化系统、基础设施、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生态化发展。4.分析了EED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遵照“整体融合,分块设计”的原则,以提高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非生物生态系统恢复应用“ST+I”的理念与方法,即源头控制新污染的进入(Source)、末端治理现有的污染(Terminal)和提升生态基底质量(Improvement)三者相结合,并针对危害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和人居环境改良技术;生物生态系统恢复强调功能的选择和网络的布局;生产生态系统恢复强调生产发展的生态化,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区生态化建设。5.分析了生态恢复实施的保障体系以及生态风险的识别与预警体系的构建方法,以保证生态恢复实施方案能够顺利执行,并对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时纠正。

尹继娟[7](2013)在《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二期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依托项目—大唐乌沙山电厂二期工程环境水文地质勘察进行选题,针对大唐乌沙山电厂在建设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二期灰场在降雨作用下对当地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针对粉煤灰对地下水的影响,运用水环境化学、土壤化学等多学科综合,结合野外取样、钻探、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对研究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并设计渗水试验、土壤渗透试验、浸出试验、浸溶试验、淋滤试验等室内试验,通过这些动态和静态模拟,确认电厂建设对地下水容易造成污染的特征离子是NO2-,并全面系统的研究了灰场在降雨作用下的特征污染组分的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等,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发现各离子的累积释放量大都符合对数规律,即呈现先增加,后慢慢趋于平缓的趋势。揭示了灰水中特征离子的长期缓慢释放的规律和机理。为了进一步判断电厂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运用解析法对灰场区域的地下水进行了模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随着灰场堆积量及堆置时间的增加和延长,对地下水污染程度及范围将随之增大,但是最大影响距离均不到100m,即对周边地下水虽产生影响,但是影响距离很小。即电厂建设对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作用较弱。

王亚利[8](2013)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和植物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是目前土壤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影响到了居民健康和环境安全。本研究探讨了蜂窝煤灰渣的性质、将蜂窝煤灰渣与有机物料堆肥后施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探讨了水分对磷酸盐稳定土壤铅的影响和通过在土壤中添加调理剂促进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对土壤镉和锌的吸收,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蜂窝煤灰渣是一种强碱性、高电解质含量的固体废物,其微量元素含量较低,洗涤可降低其碱性和电导率;灰渣的比表面积在5.09-14.0m2/g之间。(2)与对照相比,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水洗灰渣和水洗灰渣的各种堆肥能够降低土壤DTPA-Pb、Cd和Zn含量,降低幅度分别在6.13-%-9.36%、4.09%-12.4%和2.05%-4.24%之间。与添加水洗灰渣的处理相比,添加水洗灰渣的各种堆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土壤DTPA-Pb浓度,而土壤DTPA-Zn和Cd含量有所上升;与单施水洗灰渣相比,灰渣与污泥堆肥、灰渣与小麦秸秆堆肥的植物产量均有所降低,植物对3种重金属的吸收也有所减少。(3)在铅污染土壤加入磷酸二氢钾、或磷酸二氢钙或磷酸后,保持2%、10%和25%的含水量,培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增加可促进土壤DTPA-Pb含量下降;同一含水量条件下,不同磷处理相比,以磷酸二氢钾处理土壤铅有效性较低。土壤含水量增加可导致土壤磷有效性增加、pH下降。不同种类磷化合物相比,磷酸处理的土壤其磷有效性显着高于磷酸二氢钾处理和磷酸二氢钙处理,土壤Ca8-P含量依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磷酸顺序下降。(4)在铅冶炼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的含硫无机物或有机物料后培养,结果表明,施用单质硫、污泥有机肥和鸡粪的处理,伴矿景天对镉和锌的吸收均增加,镉吸收增加量在52-79μg/kg,锌吸收增加量在0.37-0.86mg/kg,但以上差异均不显着(P>0.05),各处理生物量以鸡粪处理最高,硫代硫酸钠处理最低,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菜籽饼和硫代硫酸钠均可显着降低植物地上部锌和镉含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单质硫、污泥有机肥和鸡粪有可能用于促进伴矿景天对河南铅冶炼污染土壤的植物提取修复。

费岳军[9](2012)在《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对海域环境容量影响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位于浙江宁波象山港底部、温排水循环工艺较为先进的浙能国华宁海电厂(以下简称国华电厂)为例,通过现场观测、内业分析及数值计算等方法,开展滨海电厂温排水对邻近海域水环境容量损失研究。运用国际先进的有限体积海洋模式FVCOM,建立了象山港高分辨率精细化水动力模型系统,进行了国华宁海电厂三维对流扩散模拟预测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国华宁海电厂温排水对邻近海域产生的温升总量夏季约为1.4×109m3℃,冬季约为6×108m3℃;在温升总量平衡后,夏季1℃以上温升海域的影响体积1.5×108m3,冬季1℃以上温升海域的影响体积为6×106m3。根据社会调查收集所得的国华宁海电厂建设前的本底资料以及连续6年的运营期跟踪监测资料,分析比较了COD、无机氮、磷酸盐等主要水质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海域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为营养盐,水体呈富营养化,除无机氮、磷酸盐超二类标准外,其余指标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电厂建设运营6年后水质各项指标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变化值不大。表明若控制一定的排放水平,并采用先进的取排水工艺,滨海电厂温排水对邻近海域的水质不会造成明显污染。滨海电厂温排水导致水环境容量损失,由特征污染因子——温升而引发的直接容量损失,以及次生污染因子——水质主要指标变化而产生的间接容量损失两部分组成。直接容量损失以维持温升总量而进行热量输入的成本为评估价值,间接容量损失以水质主要因子变化总量并参照水质污染收费标准确定其值。通过计算,国华宁海电厂水环境容量损失区间为3865746190248094元,以热污染排放形成的直接容量损失为主。本文开展了滨海电厂热污染损害影响研究与评价的理论探索,提出了温排水海域水环境容量损失构成及其计算方法。同时,定量求取的国华宁海电厂邻近海域水环境容量损失价值,可为渔业生态损害补偿提供参考。

李晓梅[10](2011)在《曹妃甸电厂供热机组工程项目环境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煤电在我国发电行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火力发电一直以来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环境保护已成为电力工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中之重。燃煤火电厂的供热机组项目能源消耗大、产污量多、排污集中且影响范围大,使得供热机组项目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新建设的曹妃甸电厂供热机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系统地论述了电力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背景、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课题的研究意义;论述了国内外有关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基本理论基础,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经济学等,并简单叙述了我国关于环境评价的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依据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同时参考现有的评价指标,提出了燃煤发电厂供热机组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对曹妃甸电厂供热机组项目环境模糊综合评价,得到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结果,并针对一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提出了曹妃甸电厂供热机组项目的相关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排放物的控制措施、噪声的处理措施、污水和废水的排放控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措施等等。

二、火电厂间接冷却水中主要污染因子的对比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电厂间接冷却水中主要污染因子的对比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窑炉煤基-NOx深度还原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水泥工业发展及NO_x排放现状
        1.1.2 国内外水泥行业NO_x排放标准
    1.2 水泥生产工艺及NO_x生成来源
        1.2.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2.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NO_x来源分析
    1.3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 水泥行业NO_x控制研究现状
        1.3.2 煤基深度脱硝技术方案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水泥窑炉条件下煤基-NO_x还原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煤粉NO_x还原机理研究现状
        2.2.1 NO_x均相还原
        2.2.2 NO_x异相还原
        2.2.3 小结
    2.3 试验装置及方法
        2.3.1 试验物料
        2.3.2 试验系统
        2.3.3 试验步骤
    2.4 低O_2-高NO气氛中氮的迁移转化路径研究
        2.4.1 低氧条件下燃料型NO_x生成探究
        2.4.2 低氧条件下烟气中NO_x还原特性
        2.4.3 NO均相及异相还原对比分析
        2.4.4 低氧或无氧条件下NO均相及异相还原机理
    2.5 生料对NO均相及异相还原影响
        2.5.1 生料对volatile-NO均相还原影响
        2.5.2 生料对char-NO异相还原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_x深度控制工艺探索
    3.1 引言
    3.2 试验系统工艺流程
    3.3 试验台关键部件
        3.3.1 原位还原炉
        3.3.2 分解炉
        3.3.3 窑气发生器
        3.3.4 测控与取样系统
    3.4 工艺探索
        3.4.1 试验条件
        3.4.2 系统运行状态分析
        3.4.3 高温改性燃料特性分析
        3.4.4 分解炉内含氮组分迁移规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_x深度控制特性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条件
        4.2.1 试验物料
        4.2.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4.3 流化空气系数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3.1 试验工况
        4.3.2 流化空气系数对原位还原过程影响
        4.3.3 流化空气系数对分解炉运行特性及NO_x排放分析
    4.4 原位还原炉温度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4.1 试验工况
        4.4.2 温度对原位还原过程影响
        4.4.3 温度对分解炉运行特性及NO_x排放分析
    4.5 分解炉还原区空气系数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5.1 试验工况
        4.5.2 分解炉运行特性分析
        4.5.3 分解炉NO_x排放分析
    4.6 分解炉还原区高度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6.1 试验工况
        4.6.2 分解炉运行特性分析
        4.6.3 分解炉NO_x排放分析
    4.7 水泥生料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7.1 试验工况
        4.7.2 分解炉运行状态分析
        4.7.3 分解炉NO_x排放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_x深度控制与分级再燃对比分析
    5.1 引言
    5.2 试验条件
        5.2.1 试验物料
        5.2.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5.2.3 试验工况
    5.3 深度控制试验结果分析
        5.3.1 原位还原炉运行特性分析
        5.3.2 原位还原过程中的氮迁移转化分析
        5.3.3 高温煤焦还原强化分析
        5.3.4. 分解炉内高温改性燃料燃烧沿程分析
    5.4 分级再燃试验结果分析
        5.4.1 分解炉运行状态分析
        5.4.2 分解炉沿程方向气体浓度分析
    5.5 深度控制和分级再燃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5.1 不同工艺的NO_x整体减排效果分析
        5.5.2 不同工艺对窑气中NO_x的还原效果分析
        5.5.3 深度控制对燃料型NO_x的脱除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泥窑炉烟气残留NO_x深度还原特性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3t/d水泥窑炉烟气残留NO_x深度还原中试平台介绍
    6.3 试验条件
        6.3.1 试验物料
        6.3.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6.3.3 试验工况
    6.4 试验结果分析
        6.4.1 试验平台运行情况
        6.4.2 不同工况下NO_x还原效率整体对比
        6.4.3 还原煤粉投入量影响
        6.4.4 一旋及二旋烟气温度影响
        6.4.5 生料及氧气浓度影响
        6.4.6 耦合因素影响综合分析
    6.5 常规氮转化路径及氮定向转化路径对比分析
    6.6 煤基深度脱硝在2500t/d水泥生产线示范工程应用
        6.6.1 示范工程概况
        6.6.2 试验条件
        6.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吸附/零价铁技术处理皂素废水中糠醛和硫酸根的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皂素废水的来源、水质及污染特征
        1.1.1 皂素废水的来源
        1.1.2 皂素废水的水质特征
        1.1.3 皂素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糠醛的污染特征
        1.1.4 皂素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硫酸根的污染特征
    1.2 皂素综合废水及其特征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现状
        1.2.1 皂素综合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
        1.2.2 糠醛类有机污染物处理研究现状
        1.2.3 废水中硫酸盐去除的研究现状
        1.2.4 当前不足及今后发展趋势
    1.3 零价铁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零价铁技术概述
        1.3.2 零价铁-类Fenton反应技术
        1.3.3 零价铁/二价铁联用技术
        1.3.4 零价铁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两种新型水处理剂简介
        1.4.1 暖贴废渣的来源及特性
        1.4.2 硫酸盐绿锈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思路及内容
        1.5.3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暖贴废渣吸附-类Fenton法处理糠醛模拟废水的实验研究
    2.1 概述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
        2.2.2 实验材料
        2.2.3 分析仪器与方法
        2.2.4 实验方法
    2.3 暖贴废渣对糠醛的吸附特性研究
        2.3.1 不同试验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初步研究
        2.3.2 废渣成份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3.3 不同材料在不同pH条件下的吸附效果初步研究
        2.3.4 暖贴废渣吸附动力学研究
        2.3.5 吸附等温线
    2.4 直接Fenton反应处理糠醛模拟废水
        2.4.1 过氧化氢的投加量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2.4.2 不同的初始糠醛浓度下的反应效果
    2.5 吸附-类Fenton联用处理糠醛模拟废水
        2.5.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5.2 不同初始糠醛浓度下吸附-类Fenton反应
        2.5.3 不同的试验条件下ZVI和铁粉的形态特征及变化
        2.5.4 ZVI废渣和铁粉多次重复利用的处理效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Fe~0/Fe~(2+)复合体系去除硫酸根的产物特性与机理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
        3.2.2 分析仪器与方法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Fe~0/Fe~(2+)复合体系还原硝酸根的验证实验
        3.3.2 Fe~0/Fe~(2+)复合体系去除硫酸根的初步探索实验
        3.3.3 Fe~0/Fe~(2+)复合体系去除硫酸根反应条件的初步确定
    3.4 产物定性及特征分析
        3.4.1 反应产物的定性
        3.4.2 硫酸盐绿锈的结构特征
        3.4.3 硫酸盐绿锈的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e~0/Fe~(2+)复合体系去除硫酸根的条件优化实验及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
        4.2.2 分析仪器与方法
        4.2.3 实验方法
    4.3 硫酸盐绿锈的生成条件对比与机理分析
    4.4 条件优化实验结果与机理分析
        4.4.1 不同反应时间处理效果分析
        4.4.2 不同二价铁投加量下处理效果
        4.4.3 铁粉投加量对硫酸根去除效果的影响
        4.4.4 不同初始硫酸根浓度处理效果分析
        4.4.5 不同试剂投加方式对比处理效果分析
        4.4.6 铁粉多次重复利用硫酸根去除效果及其表面活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0/Fe~(2+)复合体系处理实际硫酸根废水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分析仪器与方法
        5.2.3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铁源处理硫酸根模拟废水的实验研究
        5.3.2 不同铁源处理皂素废水的实验研究
        5.3.3 还原铁粉处理不同pH值条件下的混合酸析废水
        5.3.4 不同铁源处理混合酸析废水的实验研究
        5.3.5 细废渣和还原铁粉多次重复利用处理皂素废水的实验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利用Fe~0/Fe~(2+)与硫酸根反应生成的绿锈处理糠醛的实验研究
    6.1 概述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剂
        6.2.2 分析仪器与方法
        6.2.3 实验方法
    6.3 吸附试验结果与讨论
        6.3.1 拟合等温吸附线
        6.3.2 动力学过程分析
    6.4 直接类Fenton反应试验结果与讨论
    6.5 吸附-类Fenton联合试验结果与讨论
        6.5.1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6.5.2 不同初始糠醛浓度下吸附-类Fenton反应效果
        6.5.3 以暖贴废渣为铁源生成绿锈后对糠醛的吸附-类Fenton反应效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及零排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方向
        1.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2 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概况
        1.2.1 循环水系统特点和典型问题
        1.2.2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量参数
    1.3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水关键点和研究现状
        1.3.1 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2 循环水无磷处理技术研究
        1.3.3 循环水排污水处理机零排放技术研究
第2章 矿井疏干水预处理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矿井疏干水的水质特点
        2.2.1 洁净矿井水
        2.2.2 高悬浮物矿井水
        2.2.3 酸性矿井水
        2.2.4 高矿物矿井水
        2.2.5 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
    2.3 本课题采样的矿井水水质指标和水质特点分析
        2.3.1 样品水质指标
        2.3.2 样品水质特点
    2.4 污染物去除机理分析
        2.4.1 铁的去除
        2.4.2 锰的去除
        2.4.3 铝的去除
        2.4.4 镁的去除
        2.4.5 硫酸根的去除
        2.4.6 钙的去除
    2.5 疏干水处理工艺路线设计与定量计算
        2.5.1 曝气中和除重金属单元
        2.5.2 软化单元
        2.5.3 水质调节单元
        2.5.4 处理效果分析
        2.5.5 药品消耗量和污泥产量
    2.6 本章小节
第3章 循环水无磷处理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研究项目介绍
        3.2.1 项目概况
        3.2.2 循环水指标
    3.3 实验研究
        3.3.1 阻垢缓蚀剂单体的阻垢性能筛选
        3.3.2 阻垢缓蚀剂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3.3.3 性能实验研究
    3.4 实验与研究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思路
    4.3 电厂含盐废水分类和水处理工艺
        4.3.1 循环排污水水质特点
        4.3.2 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4.4 循环水零排放工艺路线建立
    4.5 ZD电厂循环水零排放工艺路线设计和可行性分析
        4.5.1 工况及设计要求
        4.5.2 工艺设计分析
        4.5.3 工艺流程图
        4.5.4 经济指标分析
    4.6 末端废水预处理新工艺探索
        4.6.1 脱硫废水预处理常规工艺和局限性
        4.6.2 石灰-烟道气法软化脱硫废水的可行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煤的部分裂解气化反应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世界及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战略
        1.1.2 煤的高效清洁利用的必要性
    1.2 煤基多联产技术
        1.2.1 以煤裂解为基础的分级联产技术
        1.2.2 以煤完全气化为基础的分级联产技术
        1.2.3 以煤部分气化为基础的分级联产技术
    1.3 以煤裂解为基础的分级联产技术研究现状
        1.3.1 以循环流化床飞灰为热载体的分级联产技术
        1.3.2 以半焦为热载体的分级联产技术
        1.3.3 以陶瓷球为热载体的分级联产技术
        1.3.4 以煤气燃烧直接/间接加热的分级联产技术
        1.3.5 半焦部分燃烧气化加热的多联产技术
    1.4 煤裂解分级联产技术关键问题
        1.4.1 裂解机理影响因素研究
        1.4.2 多联产半焦的综合利用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2 煤粉裂解特性基础实验系统及仪器
    2.1 固定床裂解基础研究实验平台
    2.2 裂解气化动力学分析系统
    2.3 半焦成浆实验系统
    2.4 低品质褐煤水热提质机理系统
3 细煤粉颗粒裂解挥发分析出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煤样制备
        3.2.2 实验方法
    3.3 不同煤种挥发分析出量影响因素分析
        3.3.1 颗粒尺寸对挥发分析出量的影响
        3.3.2 裂解温度对挥发分析出量的影响
        3.3.3 半焦失重率随裂解温度和颗粒尺寸的变化
    3.4 裂解气轻质组分析出特性研究
        3.4.1 颗粒尺寸对裂解气轻质组分的影响
        3.4.2 裂解温度对裂解气轻质组分的影响
        3.4.3 裂解气轻质组分随裂解时间的变化规律
        3.4.4 轻质组分裂解气的热值评价
    3.5 裂解过程中大分子组分释放特性研究
    3.6 裂解半焦特性分析
        3.6.1 裂解半焦煤质分析
        3.6.2 裂解对半焦官能团结构的影响
        3.6.3 裂解对半焦孔隙特性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煤焦部分气化机理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
        4.2.1 试验煤种与方法
        4.2.2 试验工况
        4.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4.3 煤焦部分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反应气氛气量扩散效应分析
        4.3.2 温度对煤焦气化特性的影响
        4.3.3 反应气氛对煤焦气化特性的影响
        4.3.4 裂解速度对煤焦气化特性的影响
    4.4 煤焦部分气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4.4.1 煤焦部分气化动力学分析基础
        4.4.2 煤焦部分气化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全温度段裂解温度对半焦成浆特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样品
        5.2.2 实验方法
    5.3 裂解半焦成浆特性研究
        5.3.1 裂解温度对半焦成浆浓度的影响
        5.3.2 水焦浆流变特性分析
        5.3.3 水焦浆稳定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高水分褐煤提质及裂解燃烧反应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煤样制备过程
        6.2.2 煤样分析方法
    6.3 水热提质对低阶煤煤质特性的影响
        6.3.1 水热提质对低阶煤煤质组成的影响
        6.3.2 水热提质对低阶煤孔隙特性的影响
        6.3.3 水热提质对低阶煤碱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6.4 水热提质对低阶煤裂解特性的影响
        6.4.1 提质前后低阶煤的裂解特性曲线及裂解特征参数分析
        6.4.2 水热提质对脱灰低阶煤裂解特性的影响研究
        6.4.3 提质前后的热解反应动力学计算
    6.5 水热提质对低阶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6.5.1 提质前后低阶煤的燃烧特性曲线及燃烧特征参数分析
        6.5.2 水热提质对脱灰低阶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6.5.3 提质前后低阶煤燃烧反应动力学计算
    6.6 本章小结
7 煤粉裂解过程挥发分释放特性的数学模型预测
    7.1 引言
    7.2 模型介绍
    7.3 基于CPD模型的煤粉裂解特性的预测
        7.3.1 温度对挥发分轻质组分影响的CPD预测结果
        7.3.2 基于CPD模型的煤粉快速裂解产物分布
    7.4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8.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低温余热的取热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能源现状
        1.1.2 现阶段余热资源概况
    1.2 低温热双循环发电系统可利用的工业余热及低温热资源
        1.2.1 工业余热资源
        1.2.2 适应低温发电系统的热资源
    1.3 取热技术与换热器
        1.3.1 取热技术在低温热双循环发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3.2 换热器的重要作用
        1.3.3 换热器的种类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换热器性能分析
    2.1 板式换热器
        2.1.1 主要特点
        2.1.2 主要应用
    2.2 管壳式换热器
        2.2.1 主要特点
        2.2.2 主要应用
    2.3 翅片式换热器
        2.3.1 主要特点
        2.3.2 换热器适用的环境
    2.4 热管换热器
        2.4.1 主要特点
        2.4.2 换热器适用的环境
    2.5 换热器的污垢和防腐
        2.5.1 换热器的污垢
        2.5.2 换热器的防腐
    2.6 换热效果的影响因素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温热发电系统换热问题的研究
    3.1 载热流体的特点
        3.1.1 烟气余热
        3.1.2 热水余热
        3.1.3 化学工艺过程余热
    3.2 低温热发电的取热技术要求
    3.3 低温热双循环发电机组的主要换热设备
        3.3.1 预热器
        3.3.2 蒸发器
        3.3.3 冷凝器
    3.4 影响发电效果的温度因素
        3.4.1 蒸发温度
        3.4.2 冷凝温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温余热发电取热方式的试验研究
    4.1 方案背景
    4.2 提出问题
    4.3 解决问题
        4.3.1 取热方式的选择
        4.3.2 蒸发器安装位置的选择
        4.3.3 蒸发器形式的选择
    4.4 冷凝器的选择
    4.5 经济效益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余热的类型及发电利用方案的研究
    5.1 工业窑炉烟气余热发电方案
        5.1.1 方案背景
        5.1.2 提出问题
        5.1.3 解决问题
        5.1.4 冷凝器的选择
        5.1.5 经济效益
    5.2 化工工艺过程余热发电
        5.2.1 方案背景
        5.2.2 提出问题
        5.2.3 解决问题
        5.2.4 冷凝器的选择
        5.2.5 相关说明
        5.2.6 经济效益
    5.3 钢厂冲渣水余热发电
        5.3.1 方案背景
        5.3.2 提出问题
        5.3.3 解决问题
        5.3.4 冷凝器的选择
        5.3.5 经济效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对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生态恢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本文研究目的
    1.3 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3.4 未来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生态恢复模式理论研究概述
    2.1 生态恢复基础理论
        2.1.1 传统生态学理论
        2.1.2 现代生态学理论基础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4 污染生态学理论基础
        2.1.5 恢复生态学自身的基本理论
    2.2 工业区综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工业革命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理论
        2.2.4 低碳经济理论
        2.2.5 系统理论
    2.3 生态恢复模型
        2.3.1 基于实施过程的生态恢复模型
        2.3.2 基于恢复关系的生态恢复模型
        2.3.3 基于演替理论的生态恢复模型
3 清水塘工业区概况
    3.1 区位分析
    3.2 产业发展格局
        3.2.1 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3.2.2 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开发状况
        3.2.3 清水塘工业区规划
    3.3 工业污染分析
        3.3.1 工业污染总体情况
        3.3.2 大气污染分析
        3.3.3 水体污染分析
        3.3.4 土壤污染分析
        3.3.5 环境综合整治回顾
4 清水塘工业区生态健康水平诊断方法
    4.1 诊断标准
        4.1.1 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标准
        4.1.2 生态系统退化诊断标准
        4.1.3 标准的关联
    4.2 诊断方法
        4.2.1 生态系统诊断指标
        4.2.2 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模型
    4.3 清水塘工业区生态系统水平诊断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处理
        4.3.3 结果分析
5 清水塘工业区生态恢复模式的构建
    5.1 典型工业区生态恢复模式分析
        5.1.1 典型工业区的基本做法
        5.1.2 经验借鉴与启示
    5.2 工业区生态退化主导因子分析
    5.3 工业区生态恢复模式的类型
        5.3.1 非生物生态系统优先恢复模式
        5.3.2 植被恢复优先模式
        5.3.3 生态经济优先模式
        5.3.4 环境-生态-生产融合模式
        5.3.5 各模式对比分析
    5.4 工业区生态恢复模式的选择
        5.4.1 工业区生态恢复存在的主要问题
        5.4.2 工业区生态恢复原则
        5.4.3 工业区生态恢复目标体系
        5.4.4 EED模式基本结构
6 清水塘工业区生态恢复模式应用的设计
    6.1 总体布局
    6.2 非生物生态系统恢复设计
        6.2.1 设计依据
        6.2.2 设计特点
        6.2.3 设计内容
        6.2.4 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
        6.2.5 人居环境改良技术
    6.3 生物生态系统恢复设计
        6.3.1 设计依据
        6.3.2 服务功能恢复设计
        6.3.3 绿色植被选择与布局设计
    6.4 工业区生产发展生态化设计
        6.4.1 发展理念与方式
        6.4.2 产业结构调整
        6.4.3 产业布局与示范
    6.5 生态恢复辅助系统的设计
        6.5.1 生态风险预警体系
        6.5.2 生态恢复实施保障体系
        6.5.3 生态恢复成效检验体系
7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
        7.2.1 研究特色
        7.2.2 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二期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0.3.3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一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交通位置
    1.2 气候与气象
    1.3 水文
        1.3.1 河流水系
        1.3.2 潮汐特征
    1.4 社会经济
第二章 区域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2.1.1 陆域地貌
        2.1.2 海岸带地貌
        2.1.3 水下缓坡
    2.2 地层
    2.3 地质构造
第三章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1 含水层与地下水类型
        3.1.1 松散岩类孔隙水
        3.1.2 基岩裂隙水
    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3.2.1 地下水补给
        3.2.2 地下水径流
        3.2.3 地下水排泄
    3.3 地下水动态类型
        3.3.1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
        3.3.2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3.4 地下水化学特征
第四章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
        4.1.1 水文地质调查
        4.1.2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4.1.3 地下水保护目标、敏感点
    4.2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4.3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4.3.1 地下水资源量现状
        4.3.2 地下水质量评价
第五章 电厂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模拟实验研究
    5.1 渗水试验
    5.2 土壤渗透试验
        5.2.1 试验原理
        5.2.2 试验方法
        5.2.3 试验结果及计算
    5.3 浸溶试验
        5.3.1 浸出试验
        5.3.2 浸泡试验
        5.3.3 试验小结
    5.4 淋滤试验
        5.4.1 土样淋滤试验
        5.4.2 灰样淋滤试验
        5.4.3 试验小结
    5.5 电厂建设对地下水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六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1 水量预测
    6.2 水质预测
        6.2.1 预测方法及模型
        6.2.2 预测时段及参数选取
        6.2.3 水质影响预测结果
    6.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4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6.4.1 防渗措施
        6.4.2 地下水污染监控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研究成果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8)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和植物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1.1.1 重金属
        1.1.2 土壤中常见的污染重金属及其危害
        1.1.3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源
        1.1.4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1.2.1 概述
        1.2.2 化学稳定
        1.2.3 植物修复技术
    1.3 蜂窝煤灰渣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1.3.1 蜂窝煤灰渣的产生及构成
        1.3.2 蜂窝煤灰渣的性质
        1.3.3 蜂窝煤灰渣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蜂窝煤灰渣性质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2.2 性质测定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H 值与电导率
        2.3.2 重金属含量
        2.3.3 有机质和比表面积
    2.4 小结
第三章 蜂窝煤灰渣-有机物料堆肥对土壤重金属的稳定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污染土壤
        3.2.2 灰渣堆肥
        3.2.3 盆栽试验设置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有效磷
        3.3.2 土壤重金属有效性
        3.3.3 土壤 pH 与 EC
        3.3.4 不同处理植物性状
    3.4 讨论
        3.4.1 不同堆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4.2 污泥的性质及其对堆肥性质的影响
        3.4.3 小麦秸秆堆肥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含水量对磷化合物稳定土壤铅的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铅污染土壤的制作
        4.1.2 培养试验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磷有效性
        4.2.2 土壤铅有效性
        4.2.3 土壤 pH
        4.2.4 土壤 Ca_2-P 和 Ca_8-P
    4.3 讨论
        4.3.1 含水量对土壤 pH 的影响
        4.3.2 土壤含水量对磷有效性和形态的影响
        4.3.3 土壤含水量对铅有效性的影响
        4.3.4 不同磷化合物对土壤铅的稳定效果
    4.4 结论
第五章 不同调理剂对伴矿景天修复铅冶炼污染土壤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植物
        5.2.2 试验方法
        5.2.3 样品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伴矿景天地上部分生物量
        5.3.2 伴矿景天地上部重金属浓度
        5.3.3 伴矿景天地上部重金属吸收量
        5.3.4 伴矿景天各性质间的相关性
    5.4 讨论
        5.4.1 含硫化合物对伴矿景天重金属吸收量的影响
        5.4.2 有机肥对伴矿景天吸收量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对海域环境容量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滨海电厂温排水排放标准
        1.2.2 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研究
        1.2.3 海域环境容量价值损失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关键技术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象山港电厂及自然环境概况
    2.1 象山港电厂概况
    2.2 象山港海域地理形势
    2.3 象山港气象水文基本特征
        2.3.1 气象
        2.3.2 潮汐和潮流
        2.3.3 余流特征
第三章 温排水输运过程模拟分析
    3.1 三维无结构网格水动力数值模式 FVCOM 概述
        3.1.1 模式特点
        3.1.2 模式控制方程组
        3.1.3 模式的数值方法
    3.2 象山港海域计算网格及模式设置
    3.3 象山港海域三维模式的水动力率定和验证
        3.3.1 试验设置
        3.3.2 流速流向率定
        3.3.3 水位验证
    3.4 水温计算介绍及验证
        3.4.1 水温计算设置
        3.4.2 热通量计算方案
        3.4.3 象山港海域水温验证
    3.5 国华宁海电厂温排水输运过程模拟及分析
        3.5.1 夏季温排水模拟
        3.5.2 冬季温排水模拟
第四章 温排水影响海域水质监测评价
    4.1 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影响研究
        4.1.1 对附近海域水文条件的影响
        4.1.2 对附近海域海洋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2 国华宁海电厂温排水影响海域水质的监测分析
        4.2.1 跟踪监测站位布设
        4.2.2 夏季各监测航次水质比对分析
        4.2.3 冬季各监测航次水质比对分析
    4.3 水质主要因子变化情况
第五章 温排水海域环境容量损失计算
    5.1 直接环境容量价值损失
        5.1.1 计算方法
        5.1.2 直接容量价值损失区间
    5.2 间接环境容量价值损失
        5.2.1 计算方法
        5.2.2 间接容量价值损失区间
第六章 论文小结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曹妃甸电厂供热机组工程项目环境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
        1.2.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
第2章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相关理论依据
    2.1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2.1.1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
        2.1.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2.1.3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2.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 环境生态学
        2.2.2 环境经济学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循环经济理论
    2.3 国内外关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惯例和规定
        2.3.1 国际环境影响后评价规定
        2.3.2 我国关于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法律规定
    2.4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步骤
    2.5 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第3章 供热机组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体系研究
    3.1 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1.1 确定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相对重要程度的原则和依据
        3.1.2 确定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3.1.3 电厂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2 确定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3.2.1 特征向量法确定权重构造判断矩阵
        3.2.2 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3.2.3 矩阵的一致性判断方法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
        3.3.1 确定环境评价的因素论域
        3.3.2 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3.3.3 进行单因素评价
        3.3.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3.3.5 利用特征向量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
        3.3.6 模糊关系合成
        3.3.7 结果的分析
第4章 曹妃甸电厂供热机组环境影响后评价
    4.1 供热机组项目概况
    4.2 电厂投产前后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4.2.1 空气质量对比分析
        4.2.2 海洋水环境质量对比分析
        4.2.3 海洋生态环境对比分析
        4.2.4 环境噪声对比分析
        4.2.5 自然资源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4.2.6 环境管理情况分析
    4.3 曹妃甸电厂供热机组环境影响后评价实证分析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4.3.2 环境影响模糊综合后评价
        4.3.3 评价结果的分析
    4.4 曹妃甸电厂供热机组环境保护措施
        4.4.1 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措施
        4.4.2 减少废水污染措施
        4.4.3 减少噪声污染措施
        4.4.4 综合利用措施
        4.4.5 厂区绿化措施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

四、火电厂间接冷却水中主要污染因子的对比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窑炉煤基-NOx深度还原特性试验研究[D]. 吾慧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02)
  • [2]吸附/零价铁技术处理皂素废水中糠醛和硫酸根的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D]. 李芙蓉.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3]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及零排放技术研究[D]. 汪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2)
  • [4]煤的部分裂解气化反应技术基础研究[D]. 李燕. 浙江大学, 2015(06)
  • [5]低温余热的取热理论与应用研究[D]. 张彦. 天津大学, 2014(05)
  • [6]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生态恢复模式研究[D]. 朱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7]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二期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D]. 尹继娟. 吉林大学, 2013(09)
  • [8]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和植物修复研究[D]. 王亚利. 河南工业大学, 2013(04)
  • [9]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对海域环境容量影响分析[D]. 费岳军. 浙江海洋学院, 2012(09)
  • [10]曹妃甸电厂供热机组工程项目环境后评价研究[D]. 李晓梅.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火电厂间接冷却水主要污染因素对比试验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