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鲁风沙区不同立地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莹[1](2021)在《乌海煤矿区排土场立地类型划分及其质量评价》文中认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成为热点与焦点。本研究以乌海煤矿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排土场立地因子的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找出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运用聚类分析划分采煤迹地立地类型。对各立地类型的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研究区环境因子,选取相关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立地类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立地类型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煤矿区排土场所筛选出的主导因子为微地形、覆土厚度及土壤质地这三个立地因子;以此为基础,将23个典型样地划分为1个立地类型小区,4个立地类型亚组,10个立地类型。(2)通过对排土场不同立地类型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果:针对乌海矿区排土场整体考虑,排土场面积较大,平台立地类型较平坦,覆土厚度较薄,砾石含量较高为15.17%;边坡立地类型坡度在28~52°之间,坡度均偏大,覆土厚度以薄层居多,砾石含量以大于10%居多,覆土厚度过薄使地表裸露,砾石含量过高导致土壤保水保肥性下降,从而限制植物生长。坡度处于25~35°间的陡坡立地条件有4类立地类型,坡度处于35~45°间的急坡立地条件有2类立地类型,坡度处于45~55°间的险坡立地条件有3类立地类型。(3)乌海矿区排土场的整体立地类型质量较差,在通过对典型样地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后得到的10种立地类型中的立地质量,可划分为4级:立地条件较好的综合得分>0.4,立地条件一般的综合得分0.4~0,立地条件较差的综合得分0~(-0.6),立地条件很差的综合得分<-0.6。
刘英[2](2020)在《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部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条件恶劣,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西移,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实现矿山土地的可持续管理、恢复矿山土地的生产能力变得尤为迫切,弄清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地表环境因子的改变对植物影响规律,探索半干旱矿区植物引导型恢复的有效方法是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科技的重大需求。但是,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还面临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机载高光谱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多角度、多尺度实现半干旱矿区植被受扰动状况的快速准确提取,在对煤炭开采塌陷对植物损伤机理以及时空扰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区植被重建利用提供方法论基础。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采煤塌陷引起植物生长土壤立地条件破坏,植物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发生变形,植物叶片减少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份额,电子传递逐渐受到抑制,降低了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升高,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着降低。拉伸区和压缩区植物损伤程度大于中性区植物损伤程度,应当优先考虑对压缩区、拉伸区受损植物进行引导恢复。塌陷区植物个体损伤原因在于,采煤塌陷在地表形成大量裂缝,破坏了土体结构,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面,加速了土壤水的散失,地下部分被抽空,潜水位埋深降低,影响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为影响半干旱煤炭开采塌陷区植物光合生理活动的最关键要素,植物生长开始受到胁迫和开始死亡的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8.91%和4.87%。对土壤含水量小于8.91%的开采区域应提前采取相应的土壤技术提高土壤含水量,避免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导致植被迅速恶化。(2)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CARS特征选择数据,建立了植被叶片最大光合效率Fv/FM、相对含水量LRWC、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光谱反演模型,获取了植物光合生理相关要素在矿区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值的范围分别在0.764-0.822、35.81-52.32%和30.35-48.41 mg/g之间。采区地表植物生长受到煤炭开采扰动,原始植物空间格局被打破,部分地区出现植物退化,导致叶片光合生理要素空间变异程度增加,空间自相关性降低。由于土壤含水量在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的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后地表“三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变化同样具有空间差异性,中性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高于压缩区、拉伸区。最后根据FV/FM反演结果对采煤扰动区植物受胁迫区域进行了空间识别。(3)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大柳塔矿区地表典型植物进行识别,并分析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以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与地面典型植物物种现场调查结果相比,利用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分类精度总体为77.41%,矿区地表植物分布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所占的百分比最低、平均丰度值较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分别为:15.94%、57.97%和26.09%。通过对采区与非采区主要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到采区与非采区地表主要植物多样性受地表塌陷的扰动影响很小。采煤塌陷2-7年后,煤炭开采对乔木的影响较大,而抗塌陷干扰能力相对较强的灌草类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8-12年后,随着生长立地条件恢复,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乔木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12年后,塌陷区植物重要值慢慢趋于稳定。在半干旱矿区进行植被引导型恢复时,植被配置物种应优先选种抗逆性较强的草灌类植物,为了保证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管护周期至少为12年。(4)从2001-2016年神东中心矿区植被NDVI整体呈物候性周期变化。通过对采区和非采区NDVI差异分析可知,采后5年内,相对于非采区,采区植被NDVI的变化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过程;采后7年,采区植被开始恢复,NDVI差异值开始降低;至采后12年,采区植被NDVI基本能够恢复至非采区水平。神东中心矿区植被覆盖度呈升高与降低的区域面积分别占中心矿区总面积的72.35%和27.65%,年际间植被覆盖度以中、低幅度波动变化为主。地下水埋深4 m和8m是影响神东矿区植被NDVI的两个重要阈值,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 m后,根系较浅的湿生植被演替为根系较长的旱生植被;当地下水埋深大于8 m后,旱生植被演替为沙生植被。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植被类型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比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下典型植物物种组成及丰度差异,以植被覆盖度升高区各植物物种平均丰度值作为植被重建丰度基准,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在36.60%-45.30%之间,此外,还得到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重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5)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应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并重、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模式,首先对不同塌陷区位地面裂缝治理,然后以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水量等关键限制性因素及相关阈值条件为根本出发点,并以限制因素是否达到阈值条件作为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目标的合理程度判别的基本标准,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恢复植被生长立地条件,最后依据本文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以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采用“恢复初期灌草先行、恢复后期乔灌草搭配”模式对植被群落结构进行恢复。研究构建了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解答了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从而为半干旱矿山植被恢复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该论文有图66幅,表14个,参考文献368篇。
赵吉麟[3](2019)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立地学是探究林木生长环境条件及其分异规律的科学。开展立地类型划分并对林地进行多功能性评价,进而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对区域森林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在收集气象、土壤、地形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确立了立地分类的主导因子,运用ArcGIS将各个主导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完成宁夏地区立地类型划分,根据研究区生态功能现状,进行林地多种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明确不同立地类型应发挥多种功能。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地形、海拔、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含盐量、土壤类型为宁夏地区立地划分的主导因子。(2)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分为5个立地区,分别为贺兰山山地立地区、宁夏平原立地区、中部丘陵风沙区立地区、南部黄土丘陵立地区、六盘山土石山立地区,18个立地组,45个立地类型。(3)根据宁夏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将每种生态功能重要性等级分为4级:一般重要、比较重要、中等重要、极重要。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结果中极重要和中等重要性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分布的区域在六盘山山地和贺兰山山地等江河源头。一般重要地区所占面积36900 km2,占比71.3%;比较重要地区面积14100 km2,占比27.3%;中等重要面积736 km2,占比1.42%;极重要地区面积只有64 km。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是在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中等重要区所占面积最大25100km2,占比48.47%;极重要区面积最小只有1900km2,占比3.55%。一般重要区面积9100km2,占比17.59%;比较重要区面积15700km2,占比30.39%。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中中等重要区面积24200 km2,在四种重要性等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一般重要区面积24000 km2,比较重要区和极重要区所占面积较小。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中极重要地区面积22800k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其次是一般重要区面积12116km2,中等重要区和比较重要区面积分别为8925km2和7957 km2。(4)分区域统计出每种立地类型中林地应发挥的主导功能及其他辅助功能,并提出相适宜森林发展策略。在水源涵养功能中等以上重要的地区如六盘山中高山森林暗灰褐土立地类型应以营造水源涵养林为主;在水土保持功能中等以上重要的区域如台地落叶阔叶林立地类型应加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在植被资源比较好的立地类型区如高海拔平原温带落叶灌丛立地类型应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在防风固沙功能中等及以上重要的立地类型如沙地荒漠风沙土立地类型等要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的森林发展策略。
税嘉陵[4](2019)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长城是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科学信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但在晋北明长城沿线,人类历史上大兴土木、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及现代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使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周边遗产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平衡也有巨大威胁,曾经长城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风景林的营建是改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森林群落能够为长城沿线独立的遗产资源形成连续的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当地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并能传承区域植被景观特色,美化景观环境,协调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晋北明长城沿线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但传统的风景林建设理论与营造模式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或生态敏感度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在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经济振兴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以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针对晋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特殊性,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合理统筹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及经济性四大目标,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的方法及风景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林地适宜性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等,并进行加权叠加,以实现研究区风景林营造范围的选择及一般区域与重点景区的划分;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从晋北地区的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划定、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基于立地类型的细班规划四方面实现创造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最后以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验证该策略与方法的可实施性,探索出一套多元平衡的近自然地域性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
赵冰清[5](2019)在《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植被的生长变化及恢复状况可以表征矿区土地复垦的程度与质量。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动态变化,对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自然资源部矿区土地复垦——山西朔州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为依托,分析了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配置模式的植被演替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的研究方法,基于样地两次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复垦植被17年和22年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各样地树种组成较为稳定,胸径1 cm以上的独立个体数增加量为SⅢ样地(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榆树(Ulmus pumil)×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SⅣ样地(刺槐×油松(Pinus tabuliformis))>SⅠ样地(刺槐×油松)>SⅤ样地(刺槐纯林)。每年死亡率为SⅢ样地>SⅠ样地>SⅣ样地>SⅤ样地,每年增补率为SⅢ样地>SⅣ样地>SⅠ样地>SⅤ样地,死亡量和增补量最大的分别是刺槐和榆树。胸高断面积净增加量为SⅣ样地>SⅠ样地>SⅤ样地>SⅢ样地,刺槐的损失量和新增量最多。各样地的径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小径级个体死亡量较大。除了榆树以外,刺槐、油松和臭椿的平均胸径均增加。刺槐和臭椿种群普遍减小,油松种群基本维持原有规模,榆树种群快速增长。刺槐×油松混交林模式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且长势良好,刺槐纯林模式长势相对较差。(2)采用多项指标对4种配置模式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利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草本层物种总体关联性和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调查期间,各样地以多年生和中生草本植物为主,随着复垦年限增加,1年生或1、2年生及中生植物重要值下降,多年生和旱生、中旱生植物的重要值有所增加。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增加。草本层物种正负关联比呈增加趋势,群落结构逐渐趋向于稳定。刺槐×油松混交林模式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中等,群落稳定性最高,刺槐纯林模式草本层物种表现为显着负关联,种间竞争激烈。(3)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胸径、邻体竞争和环境因素(土壤养分和地形)对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复垦植被生长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胸径是影响人工复垦植被生长最重要的因素,乔木指标(平均高度、平均胸径和冠层开阔度)和土壤因子(表层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共同对复垦22年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4)基于BEF(Biodive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实验,比较了15种配置模式人工复垦植被的存活和生长以及草本层植物自然侵入特征差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演替早期(复垦5年)影响人工复垦植被存活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油松纯林、刺槐×油松和油松×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林模式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其他配置模式。4个实验树种的存活率存在极显着差异,表现为油松>刺槐>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配置模式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对75%的树种存活无显着影响。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对演替早期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着。(5)采用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与传统样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了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途径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5年修复,15种配置模式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修复的植物群落草本层物种组成较为相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普遍无显着差异,均低于原地貌,短期内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状况的改良作用相对较为有限。经过22年修复,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修复植物群落的土壤养分含量均已超过原地貌,前者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已接近或超过原地貌的90%,而后者植被恢复较为缓慢,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仅为原地貌的68.50%,且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乔灌草的复合结构。
韩锦涛,李素清,赵德怀,Karsten Liber[6](2018)在《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文中认为采用TWINSPAN将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物群落87个样方分为11个群丛类型,作为11个综合资源位.采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生态位重叠指数,测定了该人工植物群落中16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16个优势种群中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沙生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的Shannon-Wiener生态位最宽,说明它们在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物群落中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对有效资源的利用较充分,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性.(2)不同优势种群在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内的生态位宽度差异很大,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越强;同一优势种群在不同人工植物群丛内的生态位宽度差异也很大,如沙棘在群落Ⅵ中B1为0.131、B2为2.048,在群落Ⅺ中B1为1、B2为0.3)不同群落类型内生态位重叠越大,种群间的生态相似性越大,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越高.如群丛Ⅲ中(小叶杨-沙棘+柠条锦鸡儿-沙生冰草群丛),各主要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表明该群丛中的主要种群对生态因子有相似的要求.(4)生态位重叠与竞争之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种对间的生物学特性的左右,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可用于指导混交林营造,如油松-沙棘人工混交林群丛、小叶杨-沙棘人工混交林群丛中,主要种群之间的生态位虽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总体较低,群落内种间竞争并不十分激烈.说明油松或小叶杨与沙棘适合于在该区立地条件下混交.
柴树峰[7](2015)在《雁北半干旱风沙区杨树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杨树是雁北地区调控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造林树种,研究杨树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直接关系到退化防护林的更新改造。通过对杨树生长规律的研究表明:(1)幼龄期和更新成熟期(112a)杨树平均树高生长量为21.5cm;成熟期(1217a)为高生长的速生期,年平均高生长量100cm;衰老期(18a以后)年树高平均生长量下降到30cm;18年以前胸径生长量递增,之后递减,年平均胸径生长量0.46cm;10a进入材积的快速生长期,20a后材积生长量趋于平缓,林木进入成、过熟发育阶段。(2)材积生长量与胸径、枝干生物量以及树干生物量与胸径均呈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差检验达到极显着水平。(3)低海拔黄土丘陵区的林木材积生长量是高海拔地区的1.9倍,且阴坡的材积生长量大于阳坡。(4)受雁北地区气候、土壤、水文和小气候环境的生理胁迫,小叶杨的树高、胸径生长表现出更新成熟后快速进入成熟期和衰老期,成熟期的速生过程受到抑制,树干形数高达0.96,比正常形数高出1.25倍。
高文君[8](2014)在《晋西北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植被退化特征及区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是山西省生态环境极脆弱区。该区的天然森林植被早在清朝时期就消失殆尽,加之气候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制约作用和现代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形成了区域物种资源匮乏,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据初步分析,晋西北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征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以气候不稳定为主因的自然环境的不可持续性;二是以人类过度干扰导致的天然植被的不易恢复性;三是以服务价值低下为特征的生态系统功能的极端衰弱性;四是以土壤侵蚀引发的荒漠化现象的高度频发性。因此,风蚀沙化是本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提出了控制风蚀沙化的主要技术途径和适合本地区生态修复的5大技术措施。本研究的关键技术和创新表现在:①系统地分析了区域生态退化的原因、特征,提出了生态修复的5大技术措施;②摸清了研究区域的植被资源种类,对现有人工林进行了区位环境适宜性评价;③提出了“适水适树”的植被恢复营建物种选择的原则和自然演替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植被恢复营建方法;④试验研究得出了地表生物结皮的减水减沙效应的量化指标。
景明[9](2014)在《黄土区超大型露天煤矿地貌重塑演变、水土响应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人为干扰程度巨大,土地损毁极为严重的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分析黄土区露天煤矿扰动地貌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黄土区露天煤矿在“剥离-采掘-运输-排弃-整形-复垦”一体化工艺下的地貌演变机制及过程;选取地形指数,定量分析地貌重塑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化验、遥感解译及相关数据收集等,分析重塑地貌对土壤特性空间分异、植被立地条件、沟道河网时空变异及水灾风险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貌重塑优化研究,提出土地整形地貌重塑的建议,为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与生态重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宏观方面:(1)通过对黄土区及黄土区露天煤矿扰动地貌特征的分析,将黄土区露天煤矿扰动地貌划分为动态的开采地貌和趋于稳态的重塑地貌,其中开采地貌按开采过程分为剥离地貌、矿坑推进地貌和排弃地貌;重塑地貌按形态特征分为遗留矿坑地貌、外排土场地貌和内排土场地貌;(2)在总结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区地貌演变的“剥-采-运-排-造-复”一体化工艺基础上,以平朔安家岭矿区为例,分析了矿区剥离开采的纵向工艺,运输排弃的横向过程,造地复垦的综合手段和地貌重塑的关键技术。地貌演变定量分析方面:(1)黄土区露天煤矿采、排、复地貌演变过程中地形因子指标呈现5种不同变化趋势;(2)确定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地貌演变的2个主成分因子:起伏因子和扭曲因子;(3)将露天矿区地貌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矿坑与外排土场形成时期、矿坑推进与内排土场形成时期、内排土场推进时期、内排土场稳定时期,研究了不同阶段地形指标变化的差异性和阶段生态风险。对重塑地貌的响应方面;(1)重塑地貌是复垦土壤特性的重要决定因子,影响复垦重构土壤的发育特征和空间变异;不同坡位、坡度、坡向、复垦模式下的土壤特性存在显着差异;土壤水分和全氮与复垦因子、地形指数及遥感指数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而土壤容重、有机质、全磷、全钾相关性低于预期值;运用回归克里格预测法进行了复垦土壤空间特性预测优化,提高了回归预测精度。(2)重塑地貌对植被立地条件、植被修复发育有较强影响,且不同的立地类型决定了植被恢复的难易程度、植被的配置类型及演替规律。其中,平台厚层黄土型、边坡土质中/下部坡型具有良好的立地条件,有利于植被恢复;将立地类型划分为平台、边坡2个立地小区:平台小区化分为9个立地类型组、13个立地类型;边坡小区化分为9个立地类型组、20个立地类型,为排土场立地条件改良、植被修复及生态恢复提供依据。(3)基于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尺度提取河网沟道时,选取DEM分辨率为5m,汇流能力阂值为5000较为适宜;经过1990年与2013年水文地貌对比发现,剧烈扰动后沟道水文形态特征发生巨大改变,自相似性消失,而且汇水线密度和复杂度均降低,流域高差和坡降均增加,水文地貌整体呈单一化趋势;水灾风险性评价在未扰动前淹没指数分级明显,湿度指数和截留指数大小分布均匀,而扰动后三者均发生巨大改变,正负地形差别愈发明显,裸地、坡地增多,淹没指数分级分布不规律,湿度指数分布不均,截留指数总体降低,加大了矿区水灾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地貌重塑优化方面:矿区仿自然地貌重塑是一个点、线布置到面的整体塑造过程,通过子流域和沟道的规划和设计、原地貌参数的提取和模型构建参数的优化,利用GeofluvTM模型构建仿自然地貌,使传统的平台-边坡-平台的设计,被凹形缓坡代替;传统的梯田式拾阶而下地貌,被弯曲式缓坡而下所代替;地貌由单一变成多样且多组合,由不考虑与周围景观协调的大型人工堆垫体变成与周围相互衔接的仿自然景观;沟道河网也进一步优化演变成一种蜿蜒自然的模式,沟道稳定性提高、水流冲击降低,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汇流安全。
申艳琴[10](2014)在《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被扰动规律的研究 ——以神东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矿产资源重心由东部转移到西部地区,原有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可能对地下采动的影响更为敏感,使得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破坏。植被作为最直接的生态因子,矿区采动对地表生态的影响变化可以利用植被的长势变化来代替。本文以神东矿区大柳塔、补连塔为例,该区域具有西部矿区典型的风积沙和黄土硬梁地两种土壤类型,利用多时相、多传感器遥感数据,结合开采沉陷理论、立地条件划分等信息,从静态监测到动态监测,获得开采对地表植被的扰动规律。主要包括:(1)对比矿区不同人为扰动区内降雨与植被的相关性、植被时序波动,对植被受采动扰动进行识别。研究得到采区植被和降雨相关性较低,植被时序增加量较小,波动较为平缓;而非采区和重建区植被情况相反,植被和降雨相关性较高,植被增加量较大,波动也较大。(2)以矿区地形、土壤、植被等作为立地条件划分依据,研究不同立地条件开采对植被扰动的影响。对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植被类型下开采扰动分析,得出风沙区植被对采动响应较快,植被恢复时间较短于黄土硬梁区;采动对灌、草均存在负面扰动,灌木恢复能力较草本差,恢复时间较草本约滞后一年;(3)分析采动引起的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对植被的影响。采后地下水位由-0.7m降至-4.1m时植被负面影响较大;当原始水位埋深在-10.83m以下时,采后水位下降对植被影响甚微。地表变形引起的植被扰动强度次序为:拉伸区植被>压缩区植被>中性区植被,降雨较多时,拉伸区植被相对较差;地裂缝分布受采动和地形影响较大,距裂缝两侧3m内植被生长受到影响;(4)利用微波数据对开采扰动下植被动态进行监测,发现微波后向散射系数随植被增加而增大,其中草本后向散射系数较小于灌木、乔木。对比非采区,工作面开采后植被后向散射强度减弱;开采沉陷引起的坡度变化对植被后向散射影响甚微。
二、平鲁风沙区不同立地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鲁风沙区不同立地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乌海煤矿区排土场立地类型划分及其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现状 |
1.3 国内外立地类型划分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特征 |
2.1.3 气候与水文条件 |
2.1.4 土壤植被条件 |
2.2 矿区现状 |
2.2.1 煤炭储量及开采情况 |
2.2.2 矿区生态修复情况 |
2.2.3 研究矿区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 |
3.2.2 因子实地调查取样及指标测定 |
3.2.3 数据分析及处理 |
3.2.4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
3.2.5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4 煤矿区排土场立地类型划分 |
4.1 立地因子研究 |
4.1.1 立地因子的选取 |
4.1.2 立地因子的数量化和分级 |
4.1.3 立地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 主导因子研究 |
4.2.1 立地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4.2.2 主导因子的确定 |
4.3 聚类分析 |
5 煤矿区排土场立地类型特征分析 |
5.1 排土场不同立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5.1.1 土壤田间持水量 |
5.1.2 土壤有机质 |
5.1.3 土壤碱解氮 |
5.1.4 土壤有效磷 |
5.1.5 土壤速效钾 |
5.1.6 土壤全效氮 |
5.1.7 土壤全效磷 |
5.1.8 土壤全效钾 |
5.2 排土场不同立地类型特征分析 |
6 煤矿区排土场立地质量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 |
6.2 因子分析评价指标权重 |
6.2.1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6.2.2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
6.2.3 评价指标权重取值 |
6.3 排土场立地质量评价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矿区土地生态损伤研究进展 |
2.2 矿区植被扰动研究进展 |
2.3 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研究 |
3.1 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诊断植被损伤的基本原理 |
3.2 研究方法 |
3.3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典型植物损伤诊断分析 |
3.4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
4.1 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基本原理 |
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3 基于特征分析的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 |
4.4 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 研究方法 |
5.3 矿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分布时空扰动分析 |
6.1 机载高光谱植被分类原理 |
6.2 矿区典型植物分类提取 |
6.3 煤炭开采对矿区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扰动分析 |
6.4 矿区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与植物配置比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研究 |
7.1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的目标 |
7.2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 |
7.3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应用案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森林立地类型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森林立地类型研究 |
1.2.2 国内森林立地类型研究 |
1.2.3 宁夏森林立地分类研究现状 |
1.3 森林多功能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森林多功能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森林多功能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气象 |
2.4 土壤水文 |
2.5 植被状况 |
2.6 社会经济 |
2.7 宁夏森林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立地分类原则 |
3.1.2 宁夏地区立地类型划分 |
3.1.3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
3.1.4 明确不同立地类型应发挥的主导功能及其他功能 |
3.2 研究方法 |
3.2.1 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
3.2.2 技术路线 |
3.2.3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
3.2.4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 |
3.2.5 不同立地类型生态功能重要性排序方法 |
4 立地类型划分及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立地类型划分体系 |
4.2 立地因子的分级 |
4.3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体系 |
4.3.1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4.3.2 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 |
4.3.3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 |
4.3.4 防风固沙重要性评价 |
5 宁夏森林立地分类结果 |
5.1 贺兰山山地立地区 |
5.1.1 贺兰山中高山森林立地组 |
5.1.2 贺兰山低山草原立地组 |
5.2 宁夏平原立地区 |
5.2.1 黄河冲积平原立地组 |
5.2.2 缓坡丘陵立地组 |
5.2.3 盐碱地滩地立地组 |
5.2.4 河滩、湖泊洼地立地组 |
5.2.5 清水河川道、扬黄灌区立地组 |
5.3 中部丘陵风沙立地区 |
5.3.1 台地立地组 |
5.3.2 山地立地组 |
5.3.3 罗山立地组 |
5.3.4 毛乌素沙地南缘流动半流动沙地立地组 |
5.3.5 腾格里沙漠南缘流动沙地立地组 |
5.4 南部黄土丘陵立地区 |
5.4.1 黄土丘陵山地立地组 |
5.4.2 清水河上游黄土丘陵河谷川道立地组 |
5.4.3 茹河蒲河周边黄土丘陵河谷川道立地组 |
5.4.4 葫芦河周边黄土丘陵河谷川道立地组 |
5.5 六盘山土石山立地区 |
5.5.1 六盘山中高山森林立地组 |
5.5.2 六盘山低山草原立地组 |
6 林地多功能性评价 |
6.1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 |
6.2 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
6.3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性评价 |
6.4 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 |
7 基于林地多功能的立地类型管理 |
7.1 每种立地类型所发挥的多功能重要性排序 |
7.2 不同立地类型的林业发展规划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宁夏立地类型划分统计表 |
附表B 立地类型面积统计表 |
附表C 不同立地类型多功能重要性排序表 |
附图A 宁夏立地区 |
附图B 宁夏立地组 |
附图C 宁夏立地类型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4)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其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现状情况 |
1.1.2. 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对长城现状改善的意义 |
1.1.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植树造林等领域的广泛利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实践研究 |
2.1. 相关概念释义 |
2.1.1. 晋北明长城—研究范围 |
2.1.2. 遗产廊道 |
2.1.3. 风景林 |
2.1.4. 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
2.2.2. 风景林营建理论 |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
2.3.1. 遗产廊道研究概况 |
2.3.2. 风景林研究概况 |
2.3.3. 总结 |
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探讨 |
3.1. 影响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基本要素 |
3.1.1. 自然地理要素 |
3.1.2. 人工环境要素 |
3.1.3. 社会环境要素 |
3.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原则 |
3.2.1. 系统优化原则 |
3.2.2. 植物造景原则 |
3.2.3. 凸显地域特色原则 |
3.2.4. 生态位原则 |
3.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 |
3.3.1. 风貌保护策略 |
3.3.2. 生态修护策略 |
3.3.3. 景观营造策略 |
3.3.4. 经济振兴策略 |
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 |
4.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目标 |
4.1.1. 保证长城及沿线遗产资源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及高效性 |
4.1.2. 维护长城沿线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
4.1.3. 确保文化遗产与风景林的景观视觉质量 |
4.1.4. 保障长城沿线城镇经济效益的提升 |
4.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意义 |
4.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方法 |
4.3.1. 遗产保护角度-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 |
4.3.2. 生态修复角度-林地适宜性评价 |
4.3.3. 景观视觉角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与可视域分析方法 |
4.3.4. 经济发展角度-经济林范围选择 |
4.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流程 |
4.4.1. 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思路 |
4.4.2. 控制风景林营造范围 |
4.4.3. 界定风景林重点景区位置及范围 |
5.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研究 |
5.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风貌控制 |
5.1.1. 整体风貌控制 |
5.1.2. 分区风貌控制 |
5.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树种选择 |
5.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
5.2.2. 树种选择的步骤 |
5.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植物群落构建 |
5.3.1. 植物群落设计的原则 |
5.3.2.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选择 |
5.3.3. 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设计 |
5.3.4. 植物群落种植点配置 |
5.3.5.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表达方法 |
5.4. 基于立地类型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细班规划 |
5.4.1. 一般区域风景林细班规划 |
5.4.2. 重点景区细班规划 |
5.4.3. 公路绿廊细班规划 |
6.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区域位置 |
6.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 |
6.2.1.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 |
6.2.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景区界定 |
6.3.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 |
6.3.1. 风景林风貌控制 |
6.3.2. 风景林树种选择 |
6.3.3. 一般区域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
6.3.4. 重点景区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
6.3.5. 公路绿廊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课题支撑 |
1.3 国内外露天煤矿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3.1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物种适宜性筛选研究 |
1.3.2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影响因素研究 |
1.3.3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
1.3.4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研究 |
1.3.5 露天煤矿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科学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土地复垦 |
2.1.2 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 |
2.1.3 死亡率、增补率和种群大小变化率 |
2.1.4 物种多样性 |
2.1.5 种间关联与种间相关 |
2.2 生态恢复的相关理论 |
2.2.1 基础生态学理论 |
2.2.2 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 |
2.2.3 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五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1.5 土壤 |
3.1.6 植被 |
3.2 平朔矿区概况 |
3.3 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复垦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地调查方法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树种组成变化 |
4.2.2 死亡和更新动态 |
4.2.3 胸高断面积变化 |
4.2.4 平均胸径变化 |
4.2.5 径级结构变化 |
4.2.6 种群大小变化 |
4.3 讨论 |
4.3.1 树种组成变化 |
4.3.2 死亡和更新动态 |
4.3.3 胸高断面积变化 |
4.3.4 平均胸径变化 |
4.3.5 径级结构变化 |
4.3.6 种群大小变化 |
4.3.7 人工复垦植被的经营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然侵入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调查方法 |
5.1.2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变化 |
5.2.2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 |
5.2.3 草本植物群落总体关联性分析 |
5.2.4 草本层植物种间关联与相关分析 |
5.3 讨论 |
5.3.1 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变化 |
5.3.2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 |
5.3.3 草本层植物种间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工复垦植被与自然侵入植被和立地环境的关系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地调查方法 |
6.1.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
6.1.3 林下光环境测定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土壤养分含量总体特征 |
6.2.2 人工复垦植被生长影响因素 |
6.2.3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 |
6.3 讨论 |
6.3.1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6.3.2 胸径、邻体竞争和环境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
6.3.3 林分、土壤和地形因子对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BEF实验的人工复垦植被与自然侵入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样地调查方法 |
7.1.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配置模式人工复垦植被存活和生长状况 |
7.2.2 不同配置模式草本层植物侵入特征 |
7.2.3 不同配置模式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
7.2.4 不同配置模式树种存活影响因素 |
7.2.5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 |
7.3 讨论 |
7.3.1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7.3.2 不同配置模式各树种存活和生长差异 |
7.3.3 不同配置模式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1.1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1.2样地调查 |
1.3研究方法 |
1.3.1群落类型划分 |
1.3.2生态位宽度计测 |
1.3.3生态位重叠计测 |
2结果与分析 |
2.1群落类型划分 |
2.2生态位宽度分析 |
2.3生态位重叠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7)雁北半干旱风沙区杨树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材料来源 |
1.2研究方法 |
2结果分析 |
2.1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过程及其回归分析 |
2.1.1树高生长分析 |
2.1.2胸径生长分析 |
2.1.3材积生长规律分析 |
2.1.3.1材积生长与年龄的关系 |
2.1.3.2材积生长量与胸径的回归关系 |
2.1.3.3侧枝、树干鲜重生物量与材积的回归关系 |
2.1.3.4树干生物量与胸径的回归关系 |
2.1.3.5材积生长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
2.1.3.6不同坡向杨树生长规律 |
2.2杨树小老树成因及其生长规律分析 |
3结论 |
(8)晋西北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植被退化特征及区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一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态恢复重建研究概况及特点 |
1.2.2 国内生态恢复重建研究概况及特点 |
1.2.3 国内外生态恢复重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试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二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2.2 区域自然概括 |
2.3 水土流失状况 |
2.4 生态环境状况 |
三 区域植被退化的因素分析 |
3.1 现代人类活动对地表植被的不利影响 |
3.1.1 开矿的影响 |
3.1.2 过度放牧 |
3.2 气候因素对植被生长的制约作用 |
3.2.1 近50年来区域气候变化趋势 |
3.2.2 干旱对植被生长的制约作用 |
四 区域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征分析 |
4.1 以气候不稳定为主因的自然环境的不可持续性 |
4.2 以人类过度干扰导致的天然植被的不易恢复性 |
4.3 以服务价值低下为特征的生态系统功能的极端衰弱性 |
4.3.1 草地生态系统 |
4.3.2 农地生态系统 |
4.3.3 林地生态系统 |
4.4 以土壤侵蚀引发的荒漠化现象的高度频发性 |
五 区域植被资源调查与特征分析 |
5.1 植物区系特征 |
5.2 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
5.2.1 自然植被 |
5.2.2 人工植被 |
六 区域主要人工林树种的生长特性与区位环境适宜性 |
6.1 油松的生长特性与区位环境适宜性 |
6.2 小叶杨的生长特性与区位环境适宜性 |
6.3 柠条的生长特性与区位环境适宜性 |
七 区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 |
7.1 控制风蚀的技术途径 |
7.1.1 增大地表粗糙度,削弱近地面风速 |
7.1.2 增大起沙风速的阈值 |
7.1.3 利用地被覆盖隔离作用 |
7.2 防风固沙的工程技术 |
7.2.1 覆盖措施 |
7.2.2 机械沙障 |
7.2.3 阻沙导风措施 |
7.2.4 喷洒胶结或成膜物质 |
7.3 生物保护网营建技术 |
7.3.1 不同植被的防风蚀效果 |
7.4 留茬带状间作轮作技术 |
7.4.1 技术要点 |
7.4.2 留茬带状间作轮作减轻风蚀的原理 |
7.5 退耕地与荒坡植被恢复营建技术 |
7.5.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7.5.2 植被恢复营建的基本原则 |
7.5.3 植被恢复的主要技术措施 |
7.5.4 退耕地灌草间作技术 |
7.6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 |
7.6.1 小流域为单元治理水土流失的意义 |
7.6.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程措施 |
7.6.3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物措施 |
7.6.4 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
7.6.5 植被恢复初期的保水减沙效应 |
八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9)黄土区超大型露天煤矿地貌重塑演变、水土响应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项目依托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方案与创新点 |
1.6.1 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方法 |
1.6.3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区概况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1.1 地貌重塑 |
2.1.2 土壤重构 |
2.1.3 植被重建 |
2.1.4 地貌定量演化 |
2.1.5 土壤空间变异 |
2.1.6 植被立地条件 |
2.1.7 地貌重塑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貌形态学理论 |
2.2.2 土壤发生学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4 水文循环学理论 |
2.2.5 循环经济学理论 |
2.2.6 系统科学理论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研究区区位 |
2.3.2 自然环境概况 |
2.3.3 经济社会概况 |
3 地貌特征概述及露天矿区人工地貌分类 |
3.1 地貌概念与分类概述 |
3.1.1 地貌概念 |
3.1.2 地貌的尺度划分 |
3.1.3 地貌的分类与形成 |
3.1.4 地貌的分布 |
3.2 黄土区地貌特征 |
3.2.1 黄土区地貌的分布 |
3.2.2 黄土区地貌的类型 |
3.2.3 黄土区地貌的形成 |
3.2.4 黄土区地貌的特征 |
3.3 黄土区露天煤矿人工地貌特性与分类 |
3.3.1 人工地貌的形成与特征 |
3.3.2 矿区地貌的形成与特征 |
3.3.3 黄土区露天煤矿人工扰动地貌特征与分类 |
3.4 小结 |
4 黄土区露天煤矿地貌重塑演变机制分析 |
4.1 安家岭露天煤矿地形地质构造 |
4.1.1 地形地貌条件 |
4.1.2 煤层地质条件 |
4.2 “剥-采-运-排-造-复”一体化机制 |
4.2.1 “剥-采-运-排-造-复”一体化流程 |
4.2.2 剥离开采纵向工艺 |
4.2.3 运输排弃横向过程 |
4.2.4 造地复垦综合手段 |
4.3 黄土区露天煤矿地貌重塑的关键技术 |
4.3.1 排土场基底构筑工艺 |
4.3.2 排土场主体构筑工艺 |
4.3.3 排土层平台构筑工艺 |
4.3.4 排土场边坡构筑工艺 |
4.4 小结 |
5 黄土区露天煤矿地貌重塑时空演变定量分析 |
5.1 研究区域选定 |
5.1.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5.1.2 研究区域重塑地貌特征 |
5.2 研究处理过程 |
5.2.1 数据选择和处理 |
5.2.2 DEM构建与地形因子图生成 |
5.2.3 地形参数的提取 |
5.2.4 地形因子多元统计分析与阶段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地形演变因子的统计分析 |
5.3.2 地形演变因子的相关分析 |
5.3.3 地形演变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5.3.4 地形演变因子的阶段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地形演变过程指标变化规律 |
5.4.2 地形演变过程相关性与主成分规律 |
5.4.3 地形演变过程的阶段划分 |
5.4.4 地形演变分析讨论 |
6 黄土区露天煤矿地貌重塑对土壤空间分异的影响分析 |
6.1 研究区域选定 |
6.1.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6.1.2 研究区域选定特征 |
6.2 研究处理过程 |
6.2.1 土壤采样与分析 |
6.2.2 复垦土地调查 |
6.2.3 复垦重塑地形指数提取 |
6.2.4 复垦遥感指数提取 |
6.2.5 回归克里格插值及预测结果评价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壤特性的基本统计分析 |
6.3.2 不同立地条件重构土壤特性差异 |
6.3.3 土壤特性与环境变量的相关分析 |
6.3.4 土壤特性的空间预测及验证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
7 黄土区露天煤矿地貌重塑对植被立地条件的影响分析 |
7.1 研究区域选定 |
7.1.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7.1.2 研究区域植被重建情况 |
7.2 研究方法 |
7.2.1 立地因子划分 |
7.2.2 立地条件调查 |
7.3 立地条件分析 |
7.3.1 排土场立地因子选择与分级 |
7.3.2 平台立地条件分析 |
7.3.3 边坡立地条件分析 |
7.4 排土场微立地类型划分 |
7.4.1 平台立地类型 |
7.4.2 边坡微立地类型 |
7.5 结论与讨论 |
7.5.1 结论 |
7.5.2 讨论 |
8 黄土区露天煤矿地貌重塑对沟道河网的影响与地貌重塑优化研究 |
8.1 研究区域选定 |
8.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2.1 数据来源与水系提取 |
8.2.2 沟道汇水网络参数选取 |
8.2.3 沟道汇水网络参数计算 |
8.2.4 水灾风险性评价方法 |
8.2.5 地貌重塑优化模拟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沟道汇水网络提取分析 |
8.3.2 露天煤矿地貌演变下的河网水系变化分析 |
8.3.3 露天煤矿水系演变下的水灾危险性评价 |
8.3.4 露天煤矿地貌重塑模拟与分析 |
8.4 结论与讨论 |
9 结语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被扰动规律的研究 ——以神东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获取 |
2.3 数据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开采扰动识别及不同立地条件植被扰动分析 |
3.1 植被信息提取及立地条件划分 |
3.2 开采对植被的扰动识别分析 |
3.3 不同立地条件下开采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
4.1 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植被扰动分析 |
4.2 地表变形引起的植被扰动差异分析 |
4.3 地裂缝引起的植被扰动范围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 TerraSAR 植被扰动动态变化分析 |
5.1 TerraSAR X 波段用于生物量估算的理论分析 |
5.2 工作面推进植被后向散射变化分析 |
5.3 开采沉陷引起的坡度变化对植被后向散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平鲁风沙区不同立地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乌海煤矿区排土场立地类型划分及其质量评价[D]. 刘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 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D]. 赵吉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4]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税嘉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D]. 赵冰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6]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J]. 韩锦涛,李素清,赵德怀,Karsten Liber.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7]雁北半干旱风沙区杨树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 柴树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8]晋西北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植被退化特征及区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高文君.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
- [9]黄土区超大型露天煤矿地貌重塑演变、水土响应与优化研究[D]. 景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10]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被扰动规律的研究 ——以神东矿区为例[D]. 申艳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