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的书目情报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何志鹏[1](2020)在《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献的载体形态和传播渠道,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现代的读者对阅读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文献的需求更加精准。然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和网络信息的混乱无序、良莠不齐又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读者自发的阅读中容易出现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功利化的阅读倾向等问题。图书馆在高校中既是信息中心,同时也要承担辅助教学和研究的职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责任帮助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读者群体选择和获取需要的文献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广经典阅读和深层次阅读,最终帮助读者通过阅读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综合素养。传统的导读服务形式已经难以适应网络和数字时代的要求。因此,图书馆有必要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环境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开发新型的网络导读服务。目前,对网络导读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国内高校图书馆也已经广泛开展了网络导读服务。但是高校网络导读服务还处在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模式。该论文旨在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网络导读体系方案,为今后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建设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途径。目录一直承担着指导读书治学的功能,网络导读也是现代目录学研究的方向。论文尝试从目录学的视角考察网络导读工作,将目录学中与导读有关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网络导读中,以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体系。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该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导读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论文认为国内研究侧重于理论问题探讨,国外研究侧重于具体技术和实践,但对于网络导读的体系和模式还没有充分的研究。第二章为理论部分。论文首先明确了导读的概念及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之后论文从目录学的视角分析导读,探讨了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核心理念对阅读指导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了我国传统导读书目实现导读功能的方法和存在的不足。还介绍了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中对阅读指导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章对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论文先选择国内“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站作为案例,调查了网络导读服务的大致情况和常见的网络导读服务模式。然后选择网络导读服务开展较好的12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作为典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目前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前文理论归纳和实例调研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设计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模型。第五章以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网络导读服务为例,分析它们的建设情况并指出了可以改进之处。第六章对该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阐明了文章的创新点,之处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李永明[2](2019)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中心,其服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变化,经历了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存储、生产、应用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机构,需要进一步做好以知识为基础和内容的知识服务,促使其由知识宝库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基础设施。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是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用户情境,充分发挥馆员的知识和智慧,支持或辅助用户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图书馆知识服务离不开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图书馆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融入用户情境、辅助或支持用户问题解决的这些特性,都要求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以保证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已有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历程、服务模式、实施对策等相关研究中,用户需求、用户情境、用户参与等用户因素被提及或被重视,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图书馆服务中有关用户参与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总体来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促进图书馆积极吸引、鼓励、引导、协同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确保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一步深入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拓展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本研究借助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与开展情况,筛选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角色转变、用户价值转变和用户行为转变,细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结合图书馆知识服务流程,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映射,深入剖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结果表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可分为使用性参与、评估性参与和建设性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但是用户参与的深度、广度和强度都有待提升;图书馆可以根据知识服务流程寻求用户参与切入点,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第二,解释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可为图书馆制定政策吸引、引导、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依据。设计爬虫采集开放式虚拟社区有关用户参与主题的问答数据,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识别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调研,组织专家小组讨论,抽取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方法,通过建立邻接矩阵、计算可达矩阵、分解层级关系等一系列步骤,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综合上述分析,理清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各层级主次要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机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研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综合相关理论,引入用户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假设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分析,利用Amos验证假设模型,实证探索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通过用户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不仅确立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还丰富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理论。第四,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是建立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是构建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依据。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及启示,提出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框架,并从角色定位、方式选择、氛围营造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图书馆吸引、鼓励、支持和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参考。基于用户参与类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对象定位,将用户融入知识服务过程。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鉴于情景因素对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影响,营造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氛围,集多种资源、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上述研究结论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丰富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还可以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正确鼓励、支持、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鉴于知识服务项目各有不同,本研究只是从整体情况考量,后续将关注不同知识服务项目中的用户参与,继续扩展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段菲菲[3](2017)在《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国家应以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由此可见国家已将科技成果的管理与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层面。Web2.0环境下,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科技成果数量也飞速增加,其资源呈现出多类型、多媒体、跨时间、跨地理、跨语种等特点。面对数量庞大的异构科技成果资源,为解决其存在的开放程度低、服务粒度过大及集成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利用相关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对其进行有效组织,更重要的是在有序化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聚合便于用户获取利用。因此,本文以“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为选题,借助于BIBFRAME在资源语义描述方面的优势,通过构建科技成果多维度语义聚合框架,以实现科技成果在内容维度、结构维度以及使用维度上的聚合与服务。本文按照“理论—模型—实证”的总体思路,以科技成果为研究对象,BIBFRAME框架为语义描述标准,从理论、方法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对科技成果语义进行标准化描述。以语义网技术为主要手段,运用知识组织、关联数据等理论及相关的方法与技术规范,揭示科技成果资源内部知识对象以及知识与对象的语义关系,使海量、多源、异构及分布式的科技成果重新组织为一个覆盖所有科技信息的资源网络。本研究不仅实现了科技成果信息在多维度上的有效聚合,也实现了基于科技成果资源聚合的知识发现与创新,同时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深入分析科技成果的概念、内涵、外延及应用状况,系统梳理了科技成果资源的类型与利用现状,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将BIBFRAME应用到科技成果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其应用范式进行探讨。(2)将DC、MARC、RDA等多种元数据集进行融合,并与BIBFRAME进行映射转换,在BIBFRAME的规则和约束下,实现科技成果各类型资源及其属性内容相互关联,并借助D2R关联数据工具将非结构化的科技成果资源发布为科技成果信息关联数据,最终提供基于知识关联的语义服务。(3)使用归一化的语义模型来挖掘异构科技成果的内容关联之后,可以将科技成果结构信息、科技成果内容信息、科技成果使用信息有机关联在一张巨大的语义关联网络,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将大量分散的异构科技成果资源进行聚合,从而取得信息的全貌。(4)根据所设计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方案开展实证研究。以CNKI中的题录信息为具体应用背景,采用直接聚合转换与间接聚合转换两种模式,使用本体描述语言OWL为BIBFRAME的描述语言对科技报告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并使以上两种模式实现其形式与内容上的融合,共同达到科技报告资源中知识内容与知识对象间的关联。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科技是否能真正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也关系到不同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将海量、多元、异构的科技成果资源通过聚合的方式序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BIBFRAME的理论基础,深入的研究了基于BIBFRAME的语义描述机制,以及对科技成果资源进行关联数据的创建与发布,可实现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描述、语义化的深度整合及知识化的深度揭示,显着提高了科技成果资源的利用价值。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科技成果资源“海量”、“多源”、“异构”及“分布式”问题。
陈一[4](2017)在《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信息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既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导致全球图书馆业态都发生剧烈的变化。为了应对新型环境与保持图书馆传统价值,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共同趋势。但转型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策、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又被理论和实践所忽略,这就使得图书馆转型也伴随着风险,乃至灾难的发生。本文认为,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科学认识转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识别并治理风险,防止转型灾难。论文结合组织发展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图书馆发展理论以及不确定性理论展开研究,使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语义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社会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使图书馆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又使得在转型过程中又必定会伴随着不确定性,“发展与不确定性”矛盾推动风险演化。通过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现状,确定转型风险测度,找出其中的风险来源。通过对图书馆从业人员对图书馆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以及对风险因素的多维度分析,总结出图书馆转型风险的主要特征。研究重点在于凝练出我国图书馆转型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构建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馆员”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风险演化体系中。探索构建治理手段专业、合法,风险控制有效、高效的图书馆转型风险迁移路径。为探索我国图书馆转型方向,规避图书馆转型风险提供参考。本研究一共分为9章: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转型研究现状。调研发现,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转型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且研究轨迹比较类似。从宏观上讨论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冲击,分析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到探索具体的转型策略,以及对一些典型转型案例的探讨。关于转型中的风险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忽略。第2章阐述了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图书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全面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转型来适应新常态、新业态。在服务经济增长、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强国、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发展对图书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图书馆在投资、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力资源与技术、其他行业竞争以及内部治理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通过转型,使得图书馆优化工作流程,节约运作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论文将我国图书馆转型主要归纳为: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第3章确立了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并分析了转型风险来源。论文通过转型效率、转型成本、转型效益以及转型文化来测度风险。从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三个角度总结了转型实践中的遇到的不确定性,其中涉及图书馆经费、人力、法律、价值定位等各个层面。第4章筛选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论文利用系统性、完整性、重要性原则进行风险因素筛选。在参考国际组织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图书馆转型现状的梳理,对各类转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纳,同时根据各社交媒体平台关注用户的留言反馈,留意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包含图书馆业务、战略、财务、人才、法律、运营、技术、价值等在内的40种风险因素。并就这40项风险因素,向业内人士展开意见征询。采用因子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终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归纳为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价值风险6个类别,共29项风险因素。第5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测度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感知。研究发现,业内人士对图书馆转型风险整体认知水平较为一致,绝大多数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发生后产生的后果均值都在3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在转型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对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后果认识并不十分明晰。论文基于不同的图书馆性质,受调查者不同的职业层级、职业背景以及图书馆不同的发展水平4个角度分析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差异,并从主观-客观、行业内-行业外、领导-管理这3个维度,6类属性对转型风险进行多维分析,从而更全面的认识风险本质。第6章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运营风险:业务流程改变,领导力挑战,人力资源短缺;财务风险:投资保障不足,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法律风险: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技术风险:技术采纳迟缓,技术融合不佳;价值风险: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传统服务弱化。第7章归纳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论文发现,图书馆转型风险具有普遍性、可预知性和可变性。图书馆为巩固社会地位,提升社会价值,转型成为必然,而同时,业态环境中资本的投入水平、持续保障能力;新信息技术的更迭;法律政策的支撑水平等诸多不确定性又可能制约转型进展,可能给图书馆转型带来风险。发展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都必然存在,“发展与不确定性”这对矛盾相互作用,导致转型过程产生风险。同时,图书馆员和用户的感知差异对风险产生“催化”作用,可能共同推动风险向纵深演进。第8章探讨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在坚持风险识别前瞻性、风险管理专业化、风险迁移合法性以及风险治理社会化的原则的基础上,论文提出通过环境洞察把控风险,优化治理迁移风险,业务创新降低风险,制度建设规避风险。第9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颜世霞[5](2014)在《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学研究突飞猛进的进步,传统的医学模式已经逐步被替代,取而代之的是医学学科日益成为了新兴、交叉及综合学科,医学研究也普遍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另一方面,医学高校图书馆也要紧跟形势,其服务要广泛的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从而可以推进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信息网络环境于医学高校图书馆来说既是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种形势下,医学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利用网络环境带来的机遇,在突破原有的常规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其他的服务方式,倡导在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以读者服务为中心,这样才能够使医学高校图书馆更好的服务于读者。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将网络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相结合,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研究的结果,主要从下面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结合国内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研究现状。经过文献综述作者发现目前针对医学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概述、定题服务、个性化服务、医学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循证医学、参考咨询、读者服务、馆际互借/原文传递服务、书目信息服务、竞争情报服务。其次,通过互联网,调查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现状,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和分析。本文选取了国内10所医学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研分析了这10所医学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并运用统计分析法从两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常规服务模式和特色服务(如:校外访问服务、视频资源、阅疗指导等)。再次,集中讨论了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需求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用户的层次,结合当下网络环境的考虑,本文发现医学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存在差异,而且医学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思想老套,服务对象局限,只旨在满足本校师生;读者服务人员即馆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读者服务缺乏主动性;特色读者服务少且定位低;读者的信息素养不高,并导致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对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及服务宣传不到位。最后,针对之前讨论的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包括转变观念,拓宽服务范围;加强馆员素质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加强循证医学方面的服务;设置特色馆藏,开展特色服务;增强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提高读者信息素质;共享馆藏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加强馆间的资源合作,实现读者服务的社会化;强调主动服务的观念和意识。
游毅[6](2013)在《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等文献机构中的海量馆藏作为公共文化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网络时代面临分散性、异构性与无序性的挑战,从而促使其必须以一种语义化和关联化的方式加以组织和聚合。在此背景下,关联数据恰恰能够将分散多元异构的馆藏描述性元数据发布成为图书馆数据集并进一步融入更大范围的数据网络中,从而通过其强大的语义描述与聚合功能实现馆藏的深度聚合与开放共享。而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从馆藏聚合角度探讨了图书馆关联数据的聚合机制、应用基础、发布方式、链接管理、服务策略等诸多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总体框架、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从而在宏观层面展示了选题的总体概貌。进一步地,第二章分析了信息资源聚合与关联数据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其中信息聚合领域剖析了 Web资源与馆藏资源两类信息对象中代表性的聚合方法,而关联数据领域则梳理了关联数据技术的研究脉络、主题领域及图书馆应用。第三章从技术原理与聚合机制角度,一方面分析了关联数据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与技术基础,从而凸显出其在描述统一性、存储标准化、发现灵活性以及表达语义性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揭示了关联数据针对信息资源中抽象概念与客观实体具有的强大聚合机制,包括LOD开放发布与RDF语义链接机制,从而为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从关联数据的馆藏聚合应用视角出发,分析了图书馆应用关联数据所需解决的两个基础性问题,即馆藏资源URI标识与图书馆词汇集的复用创建。其中针对馆藏URI标识命名提出了唯一性、一致性与可解析性原则,并深入分析了关联数据环境下的URI共指性问题。图书馆词汇集的复用创建则全面考察了目前可供图书馆复用的权威词汇集,并探讨图书馆创建自有词汇集的可能途径,从而为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应用提供实现前提。第五章重点探讨了图书馆关联数据发布这一馆藏聚合模式的关键环节,包括利用HTTP URI协议与RDF模型创建符合关联数据原则的馆藏语义描述性元数据,进而向客户端应用程序提供基于内容协商与SPARQL查询机制的数据存取、浏览与查询服务,并提供图书馆关联数据自身元数据信息。其中图书馆关联数据发布对象包括MARC书目数据、馆藏关系型数据库及虚拟馆藏站点,与之对应的发布方法则包括RDF语义转换、D2R虚拟映射及CMS内容创建。此外针对图书馆关联数据还需要进行基本元数据描述,创建来源元数据,并提供授权许可或开放许可的版权元数据信息。第六章深入分析了语义链接管理这一馆藏聚合模式的另一重要环节,包括图书馆关联数据中RDF链接的构建与维护。其中链接构建类型可分为概念术语间的词汇型链接与实体资源间的关系型链接,而不同类型链接的语义关联发现机制则可概括为基于SPARQL查询与基于相似度匹配的机制,此外还可以利用链接构建工具实现语义链接构建过程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另一方面,语义链接动态维护的核心在于构建图书馆源数据集与链接目标数据集间的资源变动通知机制,使得图书馆关联数据能够及时获悉目标资源变化并采取链接创建、删除、更新等维护操作,而WOD-LMP链接维护协议与sparqlPuSH、Triplify等数据更新通知机制恰恰为此提供了实现机制。第七章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扩展到馆藏聚合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层面,从而凸显出关联数据聚合的应用价值。基于馆藏关联数据聚合模式的图书馆服务应当明确关联数据的消费机制与应用程序,并将关联数据与云服务相结合,从而实现馆藏聚合数据云在书目信息服务、馆藏展示导航、资源语义检索、馆藏知识发现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升图书馆服务的语义性、关联性与知识性。第八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对研究前景加以展望,重点分析了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聚合模式在图书馆应用中可能遭遇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付天松[7](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指出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王淼[8](2012)在《书目情报服务方面谈》文中研究表明书目情报服务是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一直探索的领域,网络环境下的书目情报服务面临着许多变化和挑战,同时也存在着大量问题。书目情报的发展趋势成为书目情报的研究重点。
刘旬玲,庞红[9](2011)在《军队院校图书馆情报服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对军校图书馆情报服务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传统情报服务模式——参考咨询服务、书目情报服务、情报分析产品,以及高层次情报服务模式——定题跟踪服务、代查代检服务、科技查新与查收查引服务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军校图书馆情报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雒虹,郭炜,葛郁葱[10](2010)在《基于OPAC的图书馆书目情报主动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环境下随着OPAC不断的发展,实现书目情报主动服务,将会提高服务效率和节约用户时间。文章分析了图书馆OPAC存在的问题,提出书目情报主动服务模型,以及提高OPAC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书目信息服务的相应对策。
二、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的书目情报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的书目情报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目录学视角下的导读 |
2.1 导读与网络导读 |
2.1.1 导读的定义 |
2.1.2 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 |
2.2.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导读思想 |
2.2.1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理论核心和导读思想 |
2.2.2 中国传统导读书目的发展及其导读功能 |
2.3.数字时代目录学导读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调研 |
3.1“211 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概况 |
3.2 网络导读的主要形式 |
3.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
3.3.1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3.3.2 境外典型案例分析 |
3.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 |
4.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
4.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 |
4.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基本功能模块 |
4.5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实证分析 |
5.1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2 南京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3 总结与改进 |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
6.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 |
6.2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
1.1.2 用户参与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的重视 |
1.1.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参与有待探索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图书馆用户参与研究综述 |
2.1.1 基本文献计量分析 |
2.1.2 图书馆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1.3 图书馆服务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述评 |
2.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述评 |
2.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研究价值 |
第3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分析 |
3.1 图书馆知识服务及用户参与的内涵 |
3.1.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
3.1.2 用户参与的内涵 |
3.2 用户参与视角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调查 |
3.2.1 图书馆服务项目概况 |
3.2.2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
3.2.3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筛选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价值分析 |
3.3.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角色转变 |
3.3.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转变 |
3.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价值转变 |
3.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类型 |
3.4.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划分 |
3.4.2 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案例分析:来自知乎社区的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启示 |
4.1.1 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选择 |
4.1.2 编码方式与过程 |
4.1.3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4.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确立 |
4.2.1 知乎社区与既有文献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2.2 结合访谈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参与影响因素抽取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结构关系分析 |
4.3.1 方法选择 |
4.3.2 分析过程 |
4.3.3 解释模型 |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参与行为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模型 |
5.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1.1 理论模型 |
5.1.2 研究假设 |
5.2 实证分析 |
5.2.1 量表设计及数据采集 |
5.2.2 探索性分析 |
5.2.3 验证性分析 |
5.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3.1 研究结论 |
5.3.2 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 |
6.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构建 |
6.1.1 激励机制与知识服务绩效的关系 |
6.1.2 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激励机制 |
6.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对象定位 |
6.2.1 使用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2 评估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3 建设性参与角色定位 |
6.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 |
6.3.1 面向认知的激励方式 |
6.3.2 面向情感的激励方式 |
6.3.3 面向动机的激励方式 |
6.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氛围营造 |
6.4.1 用户参与的平台氛围营造 |
6.4.2 用户参与的互动氛围营造 |
6.4.3 用户参与的合作氛围营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书馆知识服务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判别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3)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科技成果聚合研究现状 |
1.2.2 BIBFRAME(书目框架)应用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科技成果聚合理论基础 |
2.1 科技成果组织与评价理论 |
2.1.1 科技成果内涵及外延 |
2.1.2 科技成果组织理论——方法、模型及工具 |
2.1.3 科技成果评价理论—方法、模型及工具 |
2.2 BIBFRAME相关理论 |
2.2.1 BIBFRAME衍生背景 |
2.2.2 BIBFRAME发展历程 |
2.2.3 BIBFRAME支撑技术 |
2.2.4 BIBFRAME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语义描述 |
3.1 传统资源描述方法 |
3.2 基于BIBFRAME的资源描述方法 |
3.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资源描述优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模型构建 |
4.1 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描述 |
4.2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模型构建 |
4.2.1 基于内容特征的科技成果关联 |
4.2.2 基于外部特征的科技成果关联 |
4.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数据的创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流程 |
5.1 科技成果资源聚合的必要性分析 |
5.2 聚合的目标与原则 |
5.2.1 聚合的目标 |
5.2.2 聚合的基本原则 |
5.2.3 聚合的作用 |
5.3 科技成果多维度语义聚合模式 |
5.3.1 基于内容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
5.3.2 基于结构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
5.3.3 基于使用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
5.4 BIBFRAME与传统数据格式的映射转换 |
5.5 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效果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实证分析 |
6.1 数据源获取 |
6.2 映射转换结果 |
6.2.1 直接聚合转换 |
6.2.2 间接聚合转换 |
6.3 UML转换法 |
6.3.1 工具概述 |
6.3.2 转化过程描述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参与的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相关术语界定 |
0.2.1 图书馆转型 |
0.2.2 不确定性和风险 |
0.2.3 风险治理 |
0.3 理论基础 |
0.3.1 组织发展理论 |
0.3.2 社会认同理论 |
0.3.3 图书馆发展理论 |
0.3.4 不确定性理论 |
0.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4.3 研究内容 |
0.5 研究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图书馆转型研究 |
1.1.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
1.1.2 图书馆转型具体策略 |
1.1.3 图书馆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
1.1.4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
1.2 国内图书馆转型研究 |
1.2.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
1.2.2 图书馆转型的具体策略 |
1.2.3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
1.3 研究评论 |
2 我国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 |
2.1 图书馆发展转型动力考察 |
2.1.1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常态 |
2.1.2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业态 |
2.2 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
2.2.1 图书馆服务经济增长 |
2.2.2 图书馆服务国民素质提升 |
2.2.3 图书馆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
2.2.4 图书馆服务社会建设 |
2.2.5 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
2.3 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
2.3.1 投资与预算 |
2.3.2 人口数量与结构 |
2.3.3 人力资源 |
2.3.4 信息技术 |
2.3.5 其他行业的竞争 |
2.3.6 图书馆内部治理 |
2.4 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 |
2.4.1 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 |
2.4.2 图书馆业务流程转型 |
2.4.3 图书馆组织结构转型 |
3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与来源 |
3.1 风险测度 |
3.1.1 转型效率 |
3.1.2 转型成本 |
3.1.3 转型效益 |
3.1.4 转型文化 |
3.2 风险来源 |
3.2.1 服务模式转型风险 |
3.2.2 业务流程转型风险 |
3.2.3 组织结构转型风险 |
4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筛选 |
4.1 识别原则 |
4.1.1 系统性 |
4.1.2 完整性 |
4.1.3 重要性 |
4.2 风险因素筛选过程 |
4.2.1 国际组织的调查 |
4.2.2 图书馆观察 |
4.2.3 意见征询 |
5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认知调查 |
5.1 总体认知 |
5.1.1 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 |
5.1.2 风险产生后果认知 |
5.1.3 风险因素测评 |
5.2 风险认知差异 |
5.2.1 图书馆性质 |
5.2.2 图书馆职业层级 |
5.2.3 图书馆职业背景 |
5.2.4 图书馆发展水平 |
5.3 多维分析 |
5.3.1 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 |
5.3.2 领导风险与管理风险 |
5.3.3 行业内风险与行业外风险 |
6 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 |
6.1 环境风险 |
6.1.1 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 |
6.1.2 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 |
6.2 运营风险 |
6.2.1 业务流程改变 |
6.2.2 领导力挑战 |
6.2.3 人力资源短缺 |
6.3 财务风险 |
6.3.1 投资保障不足 |
6.3.2 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 |
6.3.3 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 |
6.4 法律风险 |
6.4.1 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 |
6.4.2 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 |
6.4.3 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 |
6.5 技术风险 |
6.5.1 技术采纳迟缓 |
6.5.2 技术融合不佳 |
6.6 价值风险 |
6.6.1 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 |
6.6.2 传统服务弱化 |
7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 |
7.1 图书馆转型风险特征 |
7.1.1 普遍性 |
7.1.2 可预知性 |
7.1.3 可变性 |
7.2 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 |
7.2.1 演化路径 |
7.2.2 演化模型 |
7.2.3 转型风险函数 |
8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 |
8.1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原则 |
8.1.1 风险识别前瞻性 |
8.1.2 风险管理专业化 |
8.1.3 风险迁移合法性 |
8.1.4 风险治理社会化 |
8.2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 |
8.2.1 环境洞察把控风险 |
8.2.2 优化治理迁移风险 |
8.2.3 业务创新降低风险 |
8.2.4 制度建设规避风险 |
9 研究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5)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的理论概述 |
2.2 网络环境下国内医学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情况 |
2.3 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点 |
2.4 网络环境下国外医学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研究现状 |
2.5 网络环境下国内医学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研究现状 |
2.5.1 医学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概述 |
2.5.2 针对具体的服务项目的研究 |
3 网络环境下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和分析 |
3.1 对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服务现状的实证调查 |
3.1.1 医学高校图书馆常规服务情况调查 |
3.1.2 医学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情况调查 |
3.2 网络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的理论分析 |
3.2.1 读者的层次与信息需求 |
3.2.2 读者的专业与信息需求 |
4 网络环境下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问题探讨 |
4.1 服务对象只满足于以本校师生为主 |
4.2 信息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
4.3 宣传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及服务的力度有待提高 |
4.4 缺乏信息服务的主动意识 |
4.5 特色化信息服务中存在诸多不足 |
4.6 读者的信息素养不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
5 网络环境下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
5.1 网络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对策 |
5.1.1 拓宽服务范围,实现医学高校图书馆社会化 |
5.1.2 加强馆员素质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 |
5.1.3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 |
5.1.4 加强循证医学方面的信息服务 |
5.1.5 设置特色馆藏,开展特色服务 |
5.1.6 增强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读者信息素质 |
5.2 网络环境下开展医学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建议 |
5.2.1 创建新型信息共享空间 |
5.2.2 建立校外访问资源服务模式 |
5.2.3 共享馆藏资源以及网络资源 |
5.2.4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 |
5.2.5 加强馆间的资源合作,实现读者服务的社会化 |
5.2.6 强调主动服务的观念和意识 |
5.2.7 转变服务理念,创建新型服务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件 |
(6)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信息资源聚合研究 |
2.1.1 Web信息聚合研究 |
2.1.2 馆藏资源聚合研究 |
2.1.3 小结 |
2.2 关联数据技术研究现状 |
2.2.1 关联数据的一般性研究与实践 |
2.2.2 关联数据的图书馆领域应用 |
2.2.3 小结 |
第三章 关联数据的基本原理与聚合机制 |
3.1 关联数据的基本原理 |
3.1.1 关联数据的概念与原则 |
3.1.2 关联数据的技术基础 |
3.2 关联数据的聚合机制 |
3.2.1 LOD开放发布 |
3.2.2 RDF语义链接 |
3.3 关联数据的馆藏聚合应用价值 |
3.3.1 传统图书馆数据的缺陷分析 |
3.3.2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聚合意义 |
3.4 小结 |
第四章 馆藏资源聚合的关联数据基础 |
4.1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URI标识 |
4.1.1 馆藏URI标识的命名原则 |
4.1.2 馆藏URI标识的命名策略 |
4.1.3 馆藏URI标识的共指性分析 |
4.2 馆藏描述词汇集的复用与创建 |
4.2.1 词汇集的复用 |
4.2.2 词汇集的创建 |
4.3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馆藏聚合的关联数据发布 |
5.1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发布机制 |
5.1.1 关联数据发布的基本流程 |
5.1.2 关联数据发布的语义描述方式 |
5.1.3 关联数据发布的基础性资源 |
5.2 面向MARC书目数据的关联数据发布 |
5.2.1 MARC书目结构内容分析 |
5.2.2 MARC书目的RDF格式转换 |
5.2.3 资源对象的URI命名与复用 |
5.2.4 RDF文档的外部链接构建 |
5.2.5 书目数据的开放发布 |
5.3 面向馆藏数据库的D2R关联数据发布 |
5.3.1 关系型数据库与关联数据的映射关系 |
5.3.2 D2R关联数据转换工具 |
5.3.3 基于D2R方式的关联数据发布 |
5.4 面向虚拟馆藏的Drupal关联数据发布 |
5.4.1 Drupal的关联数据发布原理 |
5.4.2 基于Drupal的虚拟馆藏站点数据发布 |
5.5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元数据发布 |
5.5.1 关联数据的基本元数据发布 |
5.5.2 关联数据的来源元数据发布 |
5.5.3 关联数据的版权元数据发布 |
5.6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馆藏聚合的语义链接管理 |
6.1 语义链接管理的基础性问题 |
6.1.1 语义链接管理的价值意义 |
6.1.2 语义链接管理的基本原则 |
6.1.3 语义链接管理的类型机制 |
6.2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语义链接构建 |
6.2.1 语义关联发现方法 |
6.2.2 语义链接构建工具 |
6.3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语义链接维护 |
6.3.1 关联数据动态性与链接维护分析 |
6.3.2 基于WOD-LMP协议的语义链接维护 |
6.3.3 基于更新通知机制的语义链接维护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馆藏关联数据聚合的图书馆服务 |
7.1 关联数据的消费机制与应用程序 |
7.1.1 关联数据的消费机制 |
7.1.2 关联数据应用程序 |
7.2 基于馆藏聚合模式的图书馆云服务 |
7.2.1 馆藏聚合资源云服务的基本理念 |
7.2.2 馆藏聚合资源云的服务方式 |
7.3 小结 |
第八章 观点总结与前景展望 |
8.1 论文主要观点 |
8.2 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1 沈祖荣的论着 |
2.1.2 胡庆生的论着 |
2.1.3 刘国钧的论着 |
2.1.4 洪有丰的论着 |
2.1.5 戴志骞的论着 |
2.1.6 袁同礼的论着 |
2.1.7 李小缘的论着 |
2.1.8 杜定友的论着 |
2.1.9 杨昭惁的论着 |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2.1 桂质柏的论着 |
2.2.2 裘开明的论着 |
2.2.3 马宗荣的论着 |
2.2.4 查修的论着 |
2.2.5 皮高品的论着 |
2.2.6 周连宽的论着 |
2.2.7 吕绍虞的论着 |
2.2.8 张遵俭的论着 |
2.2.9 严文郁的论着 |
2.2.10 毛坤的论着 |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3.1 彭斐章的论着 |
2.3.2 佟曾功的论着 |
2.3.3 鲍振西的论着 |
2.3.4 赵世良的论着 |
2.3.5 郑莉莉的论着 |
2.3.6 赵琦的论着 |
2.3.7 孙云畴的论着 |
2.3.8 陈誉的论着 |
2.3.9 周文骏的论着 |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
2.3.16 倪波的论着 |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
2.3.21 杜克的论着 |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
2.3.29 左恭的论着 |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书目情报服务方面谈(论文提纲范文)
1. 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 |
1.1 书目控制与书目情报服务 |
1.2 网络环境下的书目情报服务 |
1.2.1 以书目情报为基础的现代目录学正酝酿着新的变革 |
1.2.2 书目情报服务实现的最直接方式:网络信息导航 |
2 书目情报服务功能性研究 |
2.1 书目情报服务于文献信息传播 |
2.2 书目情报服务与知识服务 |
3 存在的问题 |
3.1 书目情报服务的自身发展瓶颈 |
3.2 书目情报服务产业化的尴尬 |
3.3 书目情报服务与相关法律 |
(9)军队院校图书馆情报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军校图书馆的传统情报服务模式 |
1.1 参考咨询服务 |
1.2 书目情报服务 |
1.2.1 书目情报源的建设 |
1.2.2 书目导读服务 |
1.3 情报分析产品 |
2 网络环境下高层次情报服务模式 |
2.1 定题跟踪服务 |
2.1.1 网络环境下军校图书馆SDI服务发展现状 |
2.1.2 网络环境下军校图书馆SDI服务发展对策分析 |
2.2 代查代检服务 |
2.3 科技查新与查收查引服务 |
(10)基于OPAC的图书馆书目情报主动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面临的挑战 |
2.1 Google时代 |
2.2 海量数字信息的爆炸性增长 |
2.3 商业书目信息服务的发展 |
2.4 图书在版编目 |
3 图书馆OP AC存在的问题 |
3.1 OPAC局限于本馆信息 |
3.2 人性化功能不足 |
3.3 个性化欠缺 |
3.4 共享、开放性差 |
4 构建书目情报主动服务新模式 |
4.1 服务人员 |
4.2 服务技术 |
4.3 服务内容 |
四、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的书目情报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D]. 何志鹏. 南京大学, 2020(02)
- [2]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D]. 李永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D]. 段菲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4]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D]. 陈一. 武汉大学, 2017(06)
- [5]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研究[D]. 颜世霞. 山东大学, 2014(04)
- [6]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研究[D]. 游毅. 南京大学, 2013(01)
- [7]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8]书目情报服务方面谈[J]. 王淼. 黑龙江史志, 2012(03)
- [9]军队院校图书馆情报服务模式研究[J]. 刘旬玲,庞红. 情报探索, 2011(04)
- [10]基于OPAC的图书馆书目情报主动服务研究[J]. 雒虹,郭炜,葛郁葱. 图书与情报,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