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末的“挑战”——第6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梁卫国[1](2021)在《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宗教信息的功能研究是宗教社会学结构功能论的一个深化研究,也是宗教学与网络社会学、网络传播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交叉而进行的前沿研究。互联网宗教信息与学界常用的“网络宗教”这一概念有较多重合之处,在本文主要指作为信仰文化的宗教在互联网上活跃存在、规律运动的信息群(如宗教活动的网络直播等);这些信息群对于社会、组织、个人等发挥的各种作用,被称为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认识宗教在互联网上的快速传播,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对宗教的影响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但在对这些热点的活跃研究中,存在“宗教学学术背景的研究者较少”、“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负面评价过多”、“对互联网宗教信息’碎片化’研究较多而整体性研究缺乏”等问题。本文尝试解决此问题,并把研究重点放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社会功能上,希望通过研究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这个时代命题能够阐释、回应现实之需,将宗教功能论,宗教社会学,甚至将宗教的本质和历史、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等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向深入,同时也试图为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些许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论文通篇都在回答“在增加了互联网这个变量群后,宗教功能有何变化?”这一核心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在理论层面,一是创建了一个逻辑清晰的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理论框架,运用信息论、数学、词源学等理论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推演、哲学基础、发展阶段、技术属性等进行总体性、体系化、深入化研究;二是利用哈里约之窗、语言哲学、结构功能论(AGIL模型)等理论具体分析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参照拉斯韦尔信息传播的5W理论(who、what、which、whom等),从教职人员、宗教信众的宗教群体和宗教组织等主体为“人”的角度,从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内容的“语言形式和事件内容”等“事”的角度,从互联网宗教信息媒介工具“物”的角度,分别将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讨论推向深入。在实践层面,围绕互联网宗教功能这一核心问题设计了一套30多个子问题的问卷,在对回收到的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7129份样本的分析基础上,对有关可定量分析的理论和判断给予验证,并对网民在互联网宗教功能上的认知和行为等进行研究。论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定量、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总体来说,在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因人的生理属性、文化属性等基本属性没有被根本改变故宗教那种赋予人生意义、整合社会秩序等社会层面的基本功能没有被改变,但互联网的出现对宗教发挥作用具有突破性改变:一是因互联网宗教信息更易被人获取而造成宗教在更多人那里发挥作用;二是虚拟教堂等带给人们新的甚至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和宗教体验,从而创生出一些新的宗教功能;三是正如有了货币人们逐渐减少对金银的使用一样,人们会越来越多使用互联网宗教信息而减少非互联网宗教信息,而这使得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物质世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具体来说,就主体(人)角度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能够挖掘、诠释新自我,弱化“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更好满足人类情感和理智沟通,还会形成网络信仰共同体,造成陌生信众心灵交往悖论等;就内容(事)角度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开放性造就网络宗教市场,弥散性传统宗教可能会被互联网宗教信息瓦解,信众能够借助互联网可更全面、更有效地把握复杂世界;就媒介(物)角度来看,媒体私人化造成宗教信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宗教实现祛魅和复魅的神圣性流动,去中心化技术给信众更多自由空间,网络媒介虽然拉开了宗教神圣帷幕,但只是改变了传统宗教与现实不适应的外衣,而其核心功能仍然存在;就问卷结果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主体是20—40岁间、已经结婚、以企事业单位职员为主的男性公民,年龄、性别、学历等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认知具有一定相关性。从更深层次看,论文是在当代和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语景下宗教、科学、哲学三者间的对话。在面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互联网等新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挑战下,对于“如何发挥互联网宗教信息的正面功能、防范其负面功能、研究其暂时没能认清的功能”,“人工智能的哪些因素会导致人的属性改变,进而导致宗教功能的变化”等问题,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等先哲那里得到现成答案,而只能是汲取他们的理论营养并结合实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作出我们自己的回答。
刘洪翔[2](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张清艳[3](2019)在《基于创新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难点。浙江大学在近20年摸索中,结合校史校情和区域特点形成以创新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体系。对此,本研究从宏观视角阐述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理念孕育以及基本体系,并总结其经验做法;从微观视角调研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了解和体验情况。最终结合学生反馈和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以创新为导向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在组织管理上,强化“部门协同”与“院系主体”;在课程教育上,强调“分层分类”与“本硕贯通”;在实践实训上,强化“科创耦合”与“产学一体”;在资源保障上,注重“资源集聚”与“制度保障”。同时还注重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形成以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教育学院等师资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队伍。本研究通过对8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4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创业者访谈,获取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了解和体验情况。结合学生反馈与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本研究认为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在强调“专创融合”和“科创耦合”的理念践行上,院系主体作用的发挥还不够明显,学生的创业项目大多停留在浅层面的“专创融合”和“科创耦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教育上,课程内容的实操实践性不强,授课方式的有效性不明显,课程考核与创业实践脱节;在非课程的实践实训上,无论实践活动还是孵化平台数量虽多,但受众面具有较大局限性,同时在活动宣传、平台推广等方面效果不明显;在师资、政策等资源保障上,一方面校内外师资相对独立未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小,政策实施的效果缺乏追踪和反馈。基于以上体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分别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落实、课程教学“转向”、实践育人路径拓展以及组织保障完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韩晓晓[4](2019)在《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构建及细胞构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机器人是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和无线传感技术高度发展与相互融合的产物,是新兴交叉学科中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对脑运动神经核团与运动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小脑和延脑迷叶运动区域细胞构筑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鲤鱼机器人运动控制方面,本研究根据鲤鱼骨性特征建立了颅脑的三维坐标系;自主研制了一种适用于空间位置测量的组合式立体水迷宫与应用方法;对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刺激位点进行离水电刺激试验和水下控制试验,确定了控制鲤鱼左转向、右转向和前进运动的脑运动区三维坐标点。在脑组织切片的制备方面,应用基于心脏灌流技术的脑组织标本前固定法对鲤鱼脑组织进行固定;应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及染色技术对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组织进行水平面切片,获取了连续水平面显微图像。在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构建及运动行为对应关系方面,根据获得的组织切片显微图像,构建了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部分结构的水平面脑图谱;应用水下控制实验对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中部分核团与纤维束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左侧VI神经核控制鲤鱼机器人左转向运动,右侧VI神经核控制鲤鱼机器人右转向运动,VII神经核控制鲤鱼机器人前进运动,V神经核、VIII神经核与鲤鱼机器人的平衡有关,莫氏纤维与鲤鱼机器人的平衡和听觉有直接关系。在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细胞构筑方面,向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内注射0.01mol/L、0.1mol/L、0.5mol/L和1mol/L的谷氨酸钠溶液,确定了诱导鲤鱼运动的谷氨酸钠适宜浓度为0.01mol/L;向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注射谷氨酸钠和滂氨天蓝,再制备组织切片,通过形态学观察到诱导鲤鱼产生运动行为的刺激位点在小脑和延脑迷叶神经元胞体中,利用化学刺激的方法对诱导鲤鱼产生动作的小脑和延脑迷叶内的刺激位点进行了验证和评估。
王婷婷[5](2019)在《基于MRI增强造影的鲤鱼脑运动区定位与三维重建》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机器人是人类通过控制技术施加干预信号调控生物行为从而实现人类操控的生物。生物机器人能够按照人类的意愿或指令代替人类在恶劣以及危险的环境下完成相关工作。对脑运动区的研究是生物机器人控脑技术的核心科学问题,本研究以鲤鱼为研究对象,应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对鲤鱼颅脑进行增强造影扫描成像,并对鲤鱼脑运动区进行定位与三维重建。在鲤鱼脑组织增强造影方面,设置对照组与造影剂组,造影剂组注射0.5 ml的FeCl3、MnCl2、GdCl3造影剂,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造影剂浓度点为0.1 mol/L、0.2 mol/L、0.3 mol/L、0.4 mol/L。通过mimics软件测量脑脊液与脑组织信号,得到适用于鲤鱼磁共振显影的适宜造影剂种类及浓度。在鲤鱼脑立体定位辅助装置的设计与使用方面,因脑立体定位仪所用的坐标系与鲤鱼颅骨表面坐标系之间存在一定角度,直接用脑立体定位仪对鲤鱼进行脑电极植入时会存在空间定位误差以及准确度低等问题,现有的脑立体定位仪并不适用于鲤鱼这类水生生物的脑立体定位。基于此,本研究在现有脑立体定位仪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了一种能够配合现有脑立体定位仪使用的辅助装置,使鲤鱼颅骨表面保持水平,解决了脑立体定位坐标系与鲤鱼颅骨表面之间存在角度差异的问题,保障了电极植入鱼脑运动神经核团定位的准确性。并利用此辅助装置进行鲤鱼机器人离水与水下控制试验,对鲤鱼脑运动区进行定位。在鲤鱼脑组织磁共振图像的三维重建方面。运用3D-DOCTOR三维图像建模系统对鲤鱼脑组织结构、鲤鱼脑运动神经核团及植入刺激电极后的鲤鱼脑组织进行了三维重建,直观观察鲤鱼脑组织形态、鲤鱼脑运动神经核团以及刺激电极在鲤鱼脑组织与运动神经核团中的植入位置,为鲤鱼机器人生物控制脑运动区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侯叶[6](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安建强[7](2017)在《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创新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是信息时代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传统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是当前我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训练”)是当前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让大学生有机会进行发明创造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如何建立适合电子信息专业的“创新训练”体系,以提高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与重点所在。本研究以成果导向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了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该体系以“创新训练”目标为起点,结合创新人才素质的要素,从课程、教学、学习、评价四个维度建立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双循环动态系统。并进一步采用行动研究法,检验和修订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及其实践效果。第一轮实施中,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为培养对象,厘定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学习成果,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及“创新训练”体系的实施策略和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案例研究、师生访谈、学生竞赛等相关成果的内容分析等方法分析实践过程,发现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有较好成效,各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创新训练”的学习过程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师在“创新训练”过程的投入、有效指导及评价方式与学习成果的适切度上存在问题。在第二轮实施中,引入了教学学术理论对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进行修改,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加强各环节对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评价。两轮实践结束后,通过问卷方式对参与“创新训练”的学生与未参加的学生的调查与比较,发现参与“创新训练”学生的学习成果发展状况与未参与学生相比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经过两轮行动研究,结论如下:一、电了信息专业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不仅达成“创新训练”本身为目标,更可以将“创新训练”的学习成果与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正式课程教学体系互为支撑,成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乃至改革的突破点。二、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能帮助学生在本科阶段接受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对该专业本科生通过“创新训练”的学习探究获得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具有一定的成效,基本达到了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的目标。三、在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中,以信息技术促进“创新训练”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以教学学术促进教师教学指导与教学研究融合,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促进“创新训练”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了自主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高阶学习和高阶思维。基于虚拟仿真信息技术的“创新训练”网络平台,建立了接近真实的学习探究环境,将抽象的、深奥的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习共同体超时空的协作与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实施情境化教学策略,高效地把专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传授给学生。基于虚拟仿真信息技术的“创新训练”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以较低的成本,较好的成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创新训练”中强化教学学术,能促进教师教学指导与研究的融合,教师以学术研究的态度设计培训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融入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产生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平衡了教师在“创新训练”中的投入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师生双赢。
周婧[8](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王金娜[9](2017)在《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文中研究表明再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统治阶层与劳工阶层再生产,认为家庭阶层背景与学校教育能“自动符应”,强调阶层结构而非行动者的力量,没有考虑到阶层内部个体的差异性。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的教育政策,对中产阶层子女为主的白云小学和劳工阶层子女为主的蓝天小学进行田野调查,对20位母亲、4位父亲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场域、权力、符码理论探究中产阶层再生产如何在“国家支配教育实践”和中产阶层母亲“适应”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国家与中产阶层母亲同时发挥作用,兼具教育优势和教育风险,包含阶层惯习再生产和学业成就再生产的中国中产阶层再生产理论,即“新再生产”理论。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主要包括密集教育干预、教育选择、教育应对和教育参与。这四种教育卷入分别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家校合作政策的“家长责任”偏好相关。其中,前两种政策偏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层性,契合中产阶层母亲的阶层惯习,给其子女带来潜在教育优势;“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对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母亲均有利与弊,不具有中产阶层性;“家长责任”偏好反映某些中产阶层母亲的利益诉求,具有不完全的中产阶层性。田野调查发现,尽管两所个案小学的教育实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教育改革政策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具有弱国家、强市场、强家长的“家长主义”偏好。弱国家功能体现在两所小学的“教育功能”弱化、X市小学教育系统的“选拔功能”弱化;强市场功能体现在X市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制度、民办学校制度、课外补习场域的兴起与白云小学的“半精致型教育符码”;强家长责任体现在两所小学的家校合作制度。“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不仅要求家长“占有”资本,而且要求发挥个人能动性“有效激活”资本“适应”实践,才能实现阶层再生产。这使得教育获得主要依赖父母的资本和主体性,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努力,因而存在教育风险。面对“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大多数中产阶层母亲能“有效适应”。她们在情感资本的推动下,激活惯习、发挥主体性,采用各种策略激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情感资本包括教育责任感、高教育期望、教育焦虑和教育操心,由女性的性别结构、中间层的社会地位、教育场域共同作用而成,主要被中产阶层母亲所占有,是她们成为新再生产行动者的根本动因。除此之外,惯习、场域和主体性都是中产阶层母亲教育卷入的动力因素。我国中产阶层再生产有先后进行的两条路径。第一,小学中年级以前以阶层惯习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教育责任感”的推动下,激活中等趣味、个性化性情、科学育儿偏好,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实施密集教育干预,培养孩子具有主体性且知识素养、兴趣特长、文化品位等全面发展;再选择表意性秩序相对开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博放惯习”。劳工阶层母亲实施粗放教育干预,让孩子就读表意性秩序封闭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大众惯习”。第二,小学中、高年级以后以学业成就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较高“教育期望”的推动下,受被建构的中小学场域、母亲所在的“体制内工作”场域、“热知识”等影响,激活“苦行”性情、“非学校化”性情、风险意识,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选择优质而精致的补习班、“团课”等策略实施精约式教育应对;在“教育焦虑”的推动下,受地方性知识影响,激活“追求教育优势”性情、“阶层惯习排斥”性情,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以房择校、证书择班、考试择班进行教育选择;在“教育操心”的推动下,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以个人活动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并使用与教师保持平等的不平等关系的策略进行教育参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有利于孩子学业成就再生产,但也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劳动阶层母亲因资本、惯习的影响,给孩子报低质或不报课外补习班、无力教育选择、消极教育参与,不利于孩子学业成就的获得,但学习负担得以减轻。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阶层惯习与学业成就关联性不大,阶层惯习对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独立价值。然而,阶层内部存在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中产阶层母亲都能适应“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时间资本匮乏和居住位置偏远阻碍密集教育干预;“新型读书无用论”、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阻碍“精约式教育应对”;教师的专断权力,以家委会、信任为表现形式的集体社会资本的匮乏抑制参与学校教育;教育学类知识抑制参与家庭教育;孩子中等以下的学业资本量,母亲坚守师德惯习、重视知识惯习、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优越惯习阻碍与教师互动。其中,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使母亲成为反思性行动者、抵抗者。另外,激活资本未必产生教育利润,错过最佳时间、与教师保持绝对平等关系的激活资本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获得。这使得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多样性和风险性。因而,有必要增强学校教育功能、规范课外补习机构、弱化教育“分流”机制、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通过增加“国家责任”改变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以破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阶层间义务教育不公平日益凸显、中产阶层子女学业负担日益沉重的难题。
刘荣[10](2017)在《当代中国美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文中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双热点,被视为21世纪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缓解就业压力的客观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和工业4.0时代带来了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崇尚个性化、定制化、数字化、共享化的创新型社会形态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美术院校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的先天优势,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起密切联系。基于这样的背景,美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将与专业教育耦合联动,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论文肯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针对当代中国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通过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结合美术院校的实际,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优化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具有美术院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最后提出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方向。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哲学思辨为支撑,分析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容、目标和模式。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强调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核心内容要更加注重整体性,培养学生的理性行动力;教育目的要回归人本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其尊严和价值;教育方法要采用体验式、引导式、互动式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提出基于美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区分了美术院校与综合院校依托经管、商学专业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明确了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特点:创新求美,创业求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性。3、运用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美术院校中的科学定位、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孵化体系、重视对美术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引导、建立分层分类的指导模式、建立非线性的过程化评价体系。4、通过对八大美院的实证调研和学生访谈,发现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有所缺失、育人合力尚未形成、学科体系亟待建立、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机制仍需完善、生态系统尚未形成。5、从外部政策与社会舆论环境、内部体系、运行模式、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构建了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模型,探索符合美术院校特点的四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循环圈”模式、Q-P-M-O模式、混合型模式及“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6、明确在理念转变和战略视角转变下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趋势,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联动及其运行模式,并尝试进行了个案探索。本文的研究为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推广与实施奠定了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相关成果必须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美术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二、世纪末的“挑战”——第6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末的“挑战”——第6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术语辨析 |
(一) 互联网宗教信息 |
(二)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三)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
四、核心观点、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五、研究方法:定性、定量、质性相结合 |
第一章 框架与技术:理论层面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总探讨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框架 |
一、互联网成为宗教功能的革命性变量 |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推演 |
三、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一些基本判断 |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哲学辨析 |
一、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宗教学中的定位 |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内涵和外延 |
三、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分类 |
第三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技术属性 |
小结 |
第二章 群体与组织:从主体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中的主体 |
一、在线信仰者(群体)的概念 |
二、在线信仰者(群体)的主要特征 |
三、在线宗教组织的分类与结构 |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客体互动 |
一、用哈里约之窗对信众和教职人员互动的分析 |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中的群体与组织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 主体视角下,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
一、挖掘、表达、诠释新自我 |
二、弱化“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 |
三、更好满足人类的情感、理智沟通 |
四、形成多元化的网络信仰共同体 |
五、陌生信众造成心灵交往悖论 |
六、网络“牧养”信徒、培养义工 |
小结 |
第三章 语言与事件:从传播内容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的形式:新语言形塑新世界 |
一、作为“在”而在的互联网宗教语言 |
二、信息的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被改变 |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的特定“内容”:事件及其他 |
一、概念和分类:应然性悄然转向实然性 |
二、宗教复兴运动成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之源头活水 |
三、突发性事件和常规性事件造就宗教复杂功能 |
第三节 内容角度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
一、开放性造就网络宗教市场 |
二、一些弥散性传统宗教可能会被互联网宗教信息瓦解 |
三、帮助信众全面、有效地把握复杂世界 |
小结 |
附录 非理性破坏性膜拜团体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特征和原因 |
第四章 工具与模型:从媒介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媒介工具上的体现 |
一、宗教网络媒体的概念、分类、特征 |
二、宗教类网站:从快速发展到理性发展 |
三、宗教类博客:个性展示、互动交流的宗教信息平台 |
四、宗教类微博:即时信息的收发与碎片化 |
五、宗教类微信:整合效应和孤独并存 |
六、宗教类数据库:经典教义纸书被可扩张的数据所取代 |
第二节 结构功能论(模型)对网络宗教媒介的分析 |
一、结构功能论概述 |
二、AGIL模型对互联网宗教媒体的分析 |
第三节 媒介工具下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
一、自媒体时代宗教信息市场竞争更激烈 |
二、实现流动的神圣性:祛魅与再魅 |
三、去中心化技术给信众更多自由空间 |
四、媒介综合功能:拉开的帷幕与温暖的照耀 |
小结 |
第五章 问卷与认知:实践层面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探讨 |
第一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一、问卷在可信度上处于较高区间 |
二、在解释原变量信息方面效度较高 |
第二节 关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人员情况及其认知 |
一、关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人员情况 |
二、网民对互联网宗教信息的认知和态度 |
三、希望整治封建迷信、网络诈骗问题 |
四、互联网信息管理较好,养生保健等作用发挥较好 |
第三节 性别、年龄、学历与网民对宗教功能认知的相关性 |
结论: 宗教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关系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问卷调查结果 |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社会认知、原因探究及发展趋势 |
附录三 个案实例:北京市宗教类网站、微信情况统计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2)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创新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 |
1.2.2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内容研究 |
1.2.3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院校模式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创新教育 |
1.3.2 创业教育 |
1.3.3 创新创业教育 |
1.3.4 创业教育体系 |
1.4 理论基础 |
1.4.1 主体教育理论 |
1.4.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5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
2.1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
2.1.1 萌芽起步阶段(2003年前) |
2.1.2 逐步深化阶段(2004-2013年) |
2.1.3 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
2.2 “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理念孕育 |
2.2.1 理念内涵 |
2.2.2 孕育基础 |
2.3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体系与实施现状 |
2.3.1 组织管理体系 |
2.3.2 课程教育体系 |
2.3.3 实践实训体系 |
2.3.4 研究支持体系 |
2.3.5 资源保障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学生反馈调查 |
3.1 问卷调查与访谈的设计和实施 |
3.1.1 调查设计 |
3.1.2 问卷处理 |
3.1.3 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 |
3.2 学生对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情况 |
3.2.1 对创业的认知 |
3.2.2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认知 |
3.3 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了解情况 |
3.3.1 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了解情况 |
3.3.2 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了解情况 |
3.3.3 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了解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分析 |
4.1 理念落实方面 |
4.1.1 专创融合难 |
4.1.2 科创耦合难 |
4.1.3 师生共创难 |
4.2 课程教育方面 |
4.2.1 课程内容实操实践性不强 |
4.2.2 授课方式的有效性不明显 |
4.2.3 课程考核与创业实践脱节 |
4.3 实践实训方面 |
4.3.1 活动的受众面具有较大局限 |
4.3.2 活动类型多但宣传效果不佳 |
4.3.3 孵化平台向学生推广不到位 |
4.4 组织保障方面 |
4.4.1 双创教育推进中被动的院系主体 |
4.4.2 校内外师资相对独立未形成合力 |
4.4.3 创新创业政策宣传的覆盖面较小 |
4.4.4 政策实施的效果缺乏追踪和反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 |
5.1 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
5.1.1 “自下而上”探索专创融合点 |
5.1.2 多途径促进科创耦合 |
5.1.3 创建师生共创的平台 |
5.2 促进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转向” |
5.2.1 课程理念的转向 |
5.2.2 课程模式的转向 |
5.2.3 课程内容的转向 |
5.2.4 课程考核的转向 |
5.3 拓宽创新创业实践育人路径 |
5.3.1 分层分类设计 |
5.3.2 项目引导实践 |
5.3.3 强化体验学习 |
5.4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保障 |
5.4.1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
5.4.2 创业政策切忌“只管种,不管收” |
5.4.3 营造全校性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构建及细胞构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脑图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鲤鱼神经系统 |
2.2 鲤鱼运动系统 |
2.3 组织形态学研究方法 |
2.3.1 组织学技术 |
2.3.2 组织切片染色技术 |
2.4 电刺激在脑功能探索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的脑运动区研究 |
3.1 引言 |
3.2 颅脑三维坐标系的建立 |
3.3 离水状态下电刺激试验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 |
3.4 水下控制试验 |
3.4.1 空间位置测量的组合式立体水迷宫的研制 |
3.4.2 水下自由状态下电刺激试验 |
3.5 讨论与分析 |
3.5.1 离水状态下电刺激试验 |
3.5.2 水下自由状态下电刺激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脑图谱构建的脑组织切片制备 |
4.1 引言 |
4.2 鲤鱼脑组织标本的制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试验结果 |
4.3 鲤鱼脑组织连续切片的制备 |
4.3.1 试验材料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 |
4.4 讨论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构建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鲤鱼脑组织立体定位 |
5.3 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的构建 |
5.3.1 鲤鱼脑图谱立体定位坐标系 |
5.3.2 鲤鱼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缩略词标注 |
5.3.3 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的构建 |
5.4 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核团和纤维束与运动行为的对应关系 |
5.5 讨论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运动区细胞构筑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L-谷氨酸诱导鲤鱼运动的适宜浓度研究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试验结果 |
6.3 化学刺激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诱发运动的试验研究 |
6.3.1 试验材料 |
6.3.2 试验方法 |
6.3.3 试验结果 |
6.4 讨论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基于MRI增强造影的鲤鱼脑运动区定位与三维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陆地生物机器人 |
1.2.2 飞行生物机器人 |
1.2.3 水生生物机器人 |
1.3 磁共振成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磁共振成像技术 |
1.3.2 磁共振造影剂 |
1.4 脑运动区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磁共振成像 |
2.2 磁共振增强造影 |
2.2.1 造影剂原理 |
2.2.2 造影剂的分类与作用 |
2.3 脑立体定位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鲤鱼脑组织磁共振成像增强造影研究 |
3.1 引言 |
3.2 鲤鱼脑组织磁共振成像扫描方位及扫描参数 |
3.2.1 鲤鱼脑组织磁共振扫描平面与扫描方向的确定 |
3.2.2 鲤鱼脑组织磁共振扫描参数的设定 |
3.2.3 鲤鱼脑组织MRI图像的获取 |
3.3 造影剂的选取与注射剂量的确定 |
3.4 鲤鱼脑组织磁共振成像增强造影 |
3.4.1 试验材料 |
3.4.2 实验方法 |
3.4.3 实验结果 |
3.4.4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鲤鱼脑立体定位方法及辅助装置研究 |
4.1 引言 |
4.2 鲤鱼脑立体定位方法 |
4.2.1 脑立体定位仪 |
4.2.2 鲤鱼脑立体定位法 |
4.3 鲤鱼脑立体定位辅助装置的研制 |
4.3.1 设计思路 |
4.3.2 箱体、滑杆及固定台的研制 |
4.3.3 鱼鳃夹持器的研制 |
4.3.4 鱼体固定块的研制 |
4.4 鲤鱼脑立体定位辅助装置及应用 |
4.4.1 固定鲤鱼 |
4.4.2 定位原点与植入电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鲤鱼机器人脑运动区定位研究 |
5.1 引言 |
5.2 鲤鱼小脑组织结构与功能 |
5.3 鲤鱼小脑离水电刺激试验 |
5.3.1 试验材料 |
5.3.2 试验方法 |
5.3.3 试验结果 |
5.3.4 结果分析 |
5.4 鲤鱼机器人水下控制试验 |
5.4.1 试验材料 |
5.4.2 试验方法 |
5.4.3 试验结果 |
5.4.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鲤鱼脑组织、脑电极及脑运动神经核团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
6.1 引言 |
6.2 基于MRI的鲤鱼脑组织三维重建与识别 |
6.3 脑电极在鲤鱼脑组织中的三维重建 |
6.4 脑神经核团三维重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
一、关键概念界定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基于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框架构建 |
第一节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论概述 |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的实践案例概述 |
三、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构建 |
一、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理论框架 |
二、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框架构建 |
三、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实施策略与途径 |
第三章 基于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要素设计 |
第一节 学习成果的设计与厘定 |
一、专业课程的整体目标 |
二、“创新训练”的自身特点与要求 |
第二节 培训课程的设计 |
一、培训课程的模块设计 |
二、培训课程的设计原则 |
第三节 培训课程教学方式的设计 |
一、情境化教学策略 |
二、基于案例的教学策略 |
第四节 学习方式的设计 |
一、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学习方式的特点 |
二、“创新训练”中学习方式的选择框架 |
三、基于虚拟仿真平台“创新训练”的设计 |
第五节 评价方式的设计 |
一、现行大学生“创新训练”的评价方式 |
二、“创新训练”评价方式的转向与设计 |
第四章 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的第一轮实施 |
第一节 准备阶段:各要素具体内容的设计 |
一、厘定“创新训练”的学习成果 |
二、设计培训课程模块与内容 |
三、“创新训练”项目的评价方法 |
四、“创新训练”环境-创客空间的创建 |
第二节 实施阶段:教学和项目的实施过程 |
一、教学指导的组织与实施 |
二、“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学习展开 |
第三节 反思阶段:第一轮实施的评价与反思 |
一、第一轮实施的评价 |
二、第一轮实施的反思 |
第五章 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的第二轮实施 |
第一节 准备阶段:体系设计的调整 |
一、“创新训练”实施体系结构与内涵的调整 |
二、“创新训练”中教学学术的意蕴与发展路径 |
三、“创新训练”中评价体系的重构 |
第二节 实施阶段:教学学术发展与学习成果过程评价 |
一、“创新训练”中教学学术的实践 |
二、“创新训练”中学习成果过程性评价的实践 |
第三节 反思阶段:第二轮实施的评价与反思 |
一、第二轮实施的评价 |
二、第二轮实施的反思 |
第四节 “创新训练”体系两轮实施的成效 |
一、“创新训练”体系两轮实施的成果 |
二、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调查问卷分析 |
第五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计划概略 |
一、“创新训练”实施体系的再调整 |
二、第三轮行动研究注意点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机器人创客空间负责人李学骏访谈记录 |
附录B: “创新训练”项目立项和竞赛情况 |
附录C: 培训课程的考核试卷 |
附录D: 实验报告书 |
附录E: 2013、2014年度学生获奖情况 |
附录F: 大学生学习成果调查问卷 |
附录G: 大学生学习成果调查问卷统计及t检验结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 个人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三)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中产阶层的相关研究 |
(二) 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现场的选择 |
(二) 访谈对象的选择 |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
(四)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
五、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分析框架 |
第一章 阶层再生产的理论视野 |
一、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机制 |
(一) 首属效应:家庭资本与教育分层 |
(二) 次属效应:家庭选择与教育分层 |
二、学校的再生产机制 |
(一) 经济再生产机制 |
(二) 文化再生产机制 |
三、家长教育卷入的再生产机制 |
四、未来的路径:“国家支配-母亲教育适应”的再生产机制 |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干预 |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高资本化 |
一、精致型符码的概念 |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
三、新课程改革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
四、素质教育的“高资本化” |
第二节 个案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
一、白云小学表意性秩序的相对开放性 |
二、白云小学工具性秩序的封闭性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密集教育干预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密集教育干预的主导者与教育责任感 |
二、密集教育干预的符码类型与特征 |
三、密集教育干预的过程 |
四、密集教育干预的动因 |
五、密集教育干预的阻碍因素 |
六、密集教育干预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应对 |
第一节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
一、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
二、个案学校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小学教育选拔功能的弱化 |
第二节 课外补习场域的形成与阶层再生产 |
一、课外补习机构的崛起与监管缺失 |
二、课外补习机构作为阶层再生产的新工具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精约式教育应对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精约式教育应对的主体与高教育期望 |
二、精约式教育应对的过程 |
三、精约式教育应对的动因 |
四、精约式教育应对的阻碍因素 |
五、精约式教育应对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义务教育的“分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选择 |
第一节 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与教育不公平 |
一、重点学校政策与“就近入学”的教育不公平 |
二、民办教育政策与民办学校的阶层排斥 |
三、重点班制度的教育不公平 |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分流”偏好:X市重点学校场域与“王牌”资本 |
一、重点高中场域与高升学率 |
二、重点初中场域与特权、重点校制度 |
三、重点小学场域与中上阶层家长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选择的主体与教育焦虑 |
二、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标准 |
三、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动机 |
四、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过程 |
五、中产阶层母亲教育选择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参与 |
第一节 家校合作政策的教育责任转移:由“教师责任”到“家长责任” |
一、建国后到20世纪末之前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
二、21世纪初家长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
第二节 家校合作实践的“家长责任”偏好:个案学校的家校合作制度 |
一、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制度 |
二、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制度 |
三、两所个案学校家校合作制度的异同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参与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参与的主体 |
二、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学校教育与集体社会资本 |
三、半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家庭教育与个人社会资本 |
四、中产阶层母亲与教师的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再生产:国家支配与母亲的教育适应 |
第一节 国家支配下中产阶层再生产的教育优势与教育风险 |
一、教育优势:教育改革政策偏好的中产阶层性 |
二、教育风险: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 |
第二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适应:新再生产的行动者及两条路径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 |
二、阶层惯习再生产 |
三、学业成就再生产 |
第三节 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路径:从“家长主义”偏好到“国家责任” |
一、增强学校教育功能 |
二、弱化教育“分流”机制 |
三、规范课外补习机构 |
四、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当代中国美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的厘清 |
一、美术院校的内涵及渊源 |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
三、“三创”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理论渊源 |
二、哲学基础 |
三、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美术院校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 |
一、美术院校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
二、美术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
三、“创客”时代为美术院校创新创业助力 |
小结 |
第二章 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流变与反思 |
第一节 国内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
二、国内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
三、问题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外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
一、美英创新创业教育 |
二、其他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 |
三、启示及借鉴 |
第三节 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反思 |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
二、从“李约瑟悖论”到“钱学森之问” |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美术院校职能的重新审视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证分析 |
一、调研设计 |
二、访谈分析 |
三、问卷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现状分析 |
二、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美术院校创新创业个案分析 |
一、美术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个案 |
二、美术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个案启示 |
三、从个案反观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 |
小结 |
第四章 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探索 |
第一节 优化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一、体系设计理念 |
二、体系设计目标 |
三、体系设计原则及内容 |
第二节 构建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群 |
一、“循环圈”全过程模式 |
二、Q-P-M-O内容模式 |
三、“混合型”运行模式 |
四、“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 |
第三节 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
一、教育管理与服务机制 |
二、教育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教育评价机制 |
小结 |
第五章 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方向 |
第一节 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趋势 |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
二、教育视角的转变 |
第二节 创新创业教育与美术院校专业教育的耦合联动 |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美术院校专业教育的耦合 |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美术院校专业教育的联动 |
三、基于专业教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运作模式 |
第三节 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的个案探索 |
一、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美术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
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美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的试点探索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世纪末的“挑战”——第6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D]. 梁卫国.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3]基于创新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 张清艳. 浙江大学, 2019(05)
- [4]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构建及细胞构筑的研究[D]. 韩晓晓. 燕山大学, 2019(03)
- [5]基于MRI增强造影的鲤鱼脑运动区定位与三维重建[D]. 王婷婷. 燕山大学, 2019(03)
- [6]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D]. 安建强. 南京大学, 2017(03)
-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D]. 王金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当代中国美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D]. 刘荣. 西安美术学院,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