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源于自然——论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艺术

质朴源于自然——论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艺术

一、平淡出于自然——浅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曹舟[1](2021)在《抒情自我·玄思自我·诗性自我——以“淡思”爲主导的抒情模式在晋宋诗歌的发生与展开》文中认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魏晋政治斗争激烈,士人面对生存危机,开始反思与内省,个体生命意识觉醒。《古诗十九首》以来,个体经验的书写与情感的抒发,取代"诗言志"而成诗歌创作之核心,并直接影响了诗学观念。与此同时,"情"被抒发以後如何安顿成爲新的议题,於是一方面出现了观物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在魏晋玄学影响之下,老庄涤除玄鉴的人生态度及其背後的内省精神开始影响诗歌创作,"情"之消释成爲诗歌书写的内容。当内在哲思介入诗歌创作,是如何与抒情传统相融,又如何发展出中国诗歌之"淡"风?基於此,本文将从锺嵘"淡乎寡味"与刘勰"淡思浓采"辨析开始,确认"淡思"在诗歌研究中的位置;进而分析晋宋四种题材的诗歌,不同於传统阐释感物动情的做法,本文将反向研究"情"如何被消释的问题,爬梳"淡思"进入诗歌创作,形成特有的抒情模式,与山水自然相融,与诗歌语言相合的过程;探讨此间"抒情自我"(Lyrical self)与"玄思自我"(Metaphysics-probing self)磨合而成"诗性自我"(Poetic self)的书写进程。

王照[2](2021)在《方回酒诗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沃野,在千年的轮回中,诗与酒仿佛就已注定是不可分割的宿命。酒与诗也承载着我国古代文人的脱俗灵性与独特情感,从那时起,诗酒自结缘一家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诗经》滥觞,到魏晋时期的诗酒风流,再发展至唐宋已蔚为大观,诗酒文化在这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色彩的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好酒、因酒闻之人,也有不少的文人因酒而传下千古佳话、趣闻,宋末的方回也位列其中,在大环境所属风气的影响下,自觉地参与进这场饮酒的盛宴中来。方回作为宋元之际着名的诗人、诗论家,在晚年归乡后闲来无事,醉心于诗文创作,并自比陆放翁,现存诗歌两千余首,均收录于《桐江续集》中,而在方回的这些诗歌里,酒诗就有五百余首,占其诗歌总量的五分之一,本文以方回酒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五百余首酒诗进程整理研读,归纳并分析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思想情感、审美意蕴等,并以此探讨方回酒诗在宋代诗歌以及整个酒诗史中的独特地位。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进行概述。从宋朝社会经济、饮酒风气、饮酒的文化背景与方回的个人际遇等方面来分析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第二章主要对方回酒诗中所蕴含着的不同的思想情感进行鉴赏,同时探索诗歌中酒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主要论述方回酒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从酒诗中体现出的生活化的特点、酒诗的用典,以及组诗的表现形式来等方面来进行论述。第四章写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在于对以酒入诗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前朝酒诗创作内在结构和文化精神的总结,成为宋代诗酒传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也分析其酒诗中存在的不足。方回晚年对酒的吟咏从不曾停止,他的酒诗也是对其晚年心境的一个写照,是他在回顾成长经历、仕途经历时消忧解愁的良药,更是他坦然面对生活中一切不如意时的慰藉。美酒浇开诗之花,美诗溢出酒之香,方回的酒诗浸透着他热烈而真挚的情感,对方回酒诗的研究,可以使读者从另一方面认识方回其人及其诗歌特点,进而为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回诗歌以及文学贡献提供借鉴与依据。

王肖南[3](2021)在《“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远”并非指某种客观的空间距离,而是指向山水画的意境,是一种平淡、冲融、空灵的境界,代表了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远”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蕴含着中国哲学特有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意识。“远”的哲学渊源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在“远”的影响下,自然山水的有限形质被赋予了无限灵妙的意趣。中国古人对“远”的追求不仅源于对无尽时空的探索,更源于对自由逍遥境界的渴望。“远”在本质上是追求“道”的境界,是超越时空的。绘画之“远”表现为超越物象、超越时空、超越有限,追求空灵冲淡的神妙意境,追求意在言外的无穷韵味。“远”把人的视线、思想和心灵引向了景物背后的空灵静寂的境界,使被凡俗尘嚣污浊了的心灵得到净化。中国绘画中“远”的美学思想源自于中国哲学。“远”是以道家庄子哲学为根基,玄、禅、儒共同积淀而产生的美学结晶。庄子的“远游”思想拉开了绘画之“远”的序幕,庄子的“虚静之心”是审美产生的前提,“虚静之心”即是艺术之主体。只有这样的“虚静之心”才能达于“无待之游”,实现精神上的无上自由,进入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远”为“游”之空间,此空间是超越时空的心灵空间。魏晋时期,玄学是中国古代士人关于世界的本体性的追求与思考,“玄远”伴随着山水画的产生。从“言意之辩”到“言外之意”;从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到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达到了游心方外的精神境界;在人的觉醒与隐逸思想的影响下,玄学拉开了“玄对山水”的序幕,古人开始了山水怡情与山水审美,并开启了“山水以形媚道”的传统。中唐以来,绘画中的“心源”说,“妙悟”说,“境界”说都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禅宗即心即佛的心性观、顿悟思想以及色空观都为“远”注入了超拔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生命体悟。禅宗思想让“远”返归本心,迈向了“意中之远”;在妙悟中实现当下超越;禅宗即色是空的思想是绘画中空灵境界的根源,为“远”之意境的创造提供了哲学支撑。儒家对“远”的影响是“任重道远”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孔孟的山水比德的生命情怀、中庸“鸢飞鱼跃”的生命格调最后到宋代理学家浑然与物同体的大生命境界,都彰显着万物一体与世大同的思想。“远”的哲学思想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换言之,“远”是要在“天人合一”中落实。文人从世俗生活的沉沦中提升而来的自由的生命精神,以“文”区别于“画工”或单纯为官的“士夫”,体现为胸中之“意气”,“远意之思”即“远”在“意”方面的思想。“远”在宋代真正成为山水画的审美追求和价值旨趣,尤其以郭熙的“三远”和苏轼的“萧散简远”等思想为代表。“远”在“意”方面的思想是由文人倡导的。文人之“意气”融汇了庄子萧散逍遥之气,禅家空无不滞之气与儒家万物一体的浩然之气,体现了天地之意与超越世俗的情趣;文人阶层以“文”区别于画工,彰显着以文载道、博学多才的特性,进而融通了诗书画,表现为诗画一律与援书入画。正因为文人的这些特性,回归“天趣”的“远”是文人阶层的追求。当文人阶层“文以载道”的理想在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时候,便产生了文人之“隐”来保全自由精神之生命。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到白居易的“中隐”,再到郭熙的“林泉之心”,文人之“隐”由“身隐”落实到“心隐”,并催生了“逸气”,又由人之“逸气”转化为绘画中的“逸品”。文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下的大生命境界,以时统空,生生不已。“远”的艺术呈现源于文人的这些隐逸思想与宇宙意识,文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内化为文人之意趣。“远之意趣”在宋代表现为以苏轼为首的文人集团对绘画中“意外之意”的关注,“意外之意”才能形成“远”。在诗论中,司空图的“味外之旨”“咸酸之外”可以看作宋代画论“意外之意”的先导。绘画中经由张彦远的“自然”主张以来,苏轼、郭熙等在绘画中开始追求“意外之意”,旨在超越物象,回归天趣。欧阳修以“萧条淡泊”形容“趣远之心”是复归本心之后的宇宙之心、天地之意,是“远”之立意的根本;米芾拈出“平淡天真”形容董、巨绘画,彰显“远”之境界,更代表了对“远”之风格的某些期许;苏轼的“萧散简远”是用来形容书法的,但其思想同样适合绘画领域,散去一切束缚和秩序,表达了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心灵诉求。从宗炳与王微的“形与灵”与荆浩的“真景”论,到宋代郭熙提出“三远”思想,“远”的意义超越构图本身,代表的是山水画的意境。在文人画后期的发展中,“平远”以“平淡冲融”的特点胜出,成为文人山水画最为普遍的构图方式。韩拙“三远”、黄公望“三远”多从“平远”处论说。“远之意趣”是“远之为境”的根源,远之意境表现为虚实相生、冲淡空灵。“远”之“思”代表了画家与观者的想象空间。观者通过想象进入一个融宇宙、古今、人生于一体的诗意栖居地,让人返归本心,净化生命,体味超越自我的天地宇宙之大美,此即观者的想象空间。“远”之意境是在天人合一中即自身即宇宙,在复归本心中实现了对物象的超越,是个体生命会归宇宙生命时个体之意与天地之意的契合。“远”的图式及阐释立足作品本身,“远”的图式既是风格史又是类型史。本文选取“远”的四种典型图式,即“高远”“深远”“平远”“阔远”。本文将“高远”图式基本分为两种:“直立巨嶂式”“龙脉叠架式”;“深远”分为三种:“迂回穿插式”“倾斜散布式”“深远偏胜式”;“平远”分为两种:“平展开合式”“平远小景式”;“阔远”分为三种:“一角半边式”“一河两岸式”“千里江山式”。远之图式经历了“高远”向“平远”的转变,“阔远”亦是在“平远”的基础上论说。“平远”平视远望、虚白旷阔的视觉特征能更好地表现“远”之意境,画面留白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无画处皆妙境”之虚实相生。笔墨是“物象”的载体,尚意的书法线条促成可披麻皴的广泛运用与物象造型的概括性,能很好地表现创作者的意趣,淡墨的运用是“远”之造境的重要手段。“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的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画家的创作是“远”之意境的前提,观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是“远”之意境的深化。意境需要依靠画家与观者共同完成。“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等观照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山水画之远,借空间结构之一虚一实,一明一暗把意境表达出来,此意境是画家生命境界的呈现,画之物象不是象征,而是画家所造之境,表达了画家当下的生命体验。“心”与“物象”是浑融一体的。观的世界,是诗化的世界。“静观”是观赏山水画的前提,在审美观照中以宁静的心灵去映照活泼泼的生命情调,超越一切功利和欲念,虚廓心灵,空诸一切,涤荡情怀,心无挂碍;“游观”实现了空间之远向时间之远的转化,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观画家之“意趣”,体验无限之时空,从而思接千载,神与物游;最后,妙悟本心,当下顿悟,达到对时空的超越,内化为绝对的生命体验,由他之心归于吾之心。由幻境入门,最后达到本真之境。“远”之绘画思想的当代意义立足创作者与欣赏者两个维度去阐发。在当代,“远”之意境并不是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是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远”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当代画家依旧秉承着“三远”构图法,并以“远”造境,表达超越时空之意趣。对于欣赏者而言,“远”之哲思奠定了“淡远”的审美标准,“远”之精神开拓了“高远”的人生境界,“远”之审美意趣为当代欣赏山水画注入了“闲远”的审美理想。“远”体现了艺术的时空一体,这是一种生命时空观,人之性灵可安顿其中。不管时代怎么变,对“远”的追求是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

马金水[4](2020)在《宋代“崇陶抑谢”现象及其诗学分析》文中提出陶渊明、谢灵运之诗名,在中国诗歌史中熠熠相照、争辉千年。观其接受历程,颉颃当中还存易位,而宋代正是变之关捩。宋代“崇陶抑谢”现象缘起有二:一为宋前陶、谢接受范型未存轩轾之争,但张力运动中已蓄分庭之势。二为陶诗更宜宋型文化之孳茂,迫使谢灵运降至次要位置。其实,宋代“崇陶抑谢”现象亦可从两个维度进行批评解读:于诗风而言,谢灵运修睦“辞巧”与“才性”,而陶渊明融通“辞达”与“平淡”,互映“自然”而致谢落陶起。就品格来看,谢灵运调和“豪气”与“赏心”,陶渊明则统一“隐德”与“猛志”,各彰“自适”而使谢微陶尊。显然,陶渊明其人其诗更为适应宋代社会文化,体现了“世情变文”的诗学规律。另外,陶谢地位之骈移还昭示着诗学史上文质观念之同幅共振,又与中国文化讲求的两仪相利之哲学内在相通。当然,“张力骈移”是一个持久的争执运动,接受焦点会在并称对象之间来回移动。陶、谢诗歌接受历经宋代之衡短论长,将再度进入了一个赓续、回复、易位的骈移周期。

韩亚男[5](2020)在《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陶渊明在中国诗学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开创的诗文领域为后人所称道。钟嵘评价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也高度赞誉陶渊明其诗质朴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陶渊明的诗文平淡自然,情蕴深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他首创的田园诗简洁高妙,将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平淡恬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开创了一代诗风,他的咏怀诗寓意深沉,情旨高远,耐人寻味。他任真自得、耿介狷洁、平和实际的人格更是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备受世人的推崇。自唐宋以来,陶渊明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朽的意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当前多元文化共生存、互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正是中国软实力卓越提升的重要体现。优秀的文化如果只放在单一的文化领域传承发展,得到的仅仅是是一家之言,只有将其投诸于多元的文化环境,才能拨云见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因此,笔者将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在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研究我国三位翻译大家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许渊冲先生译注的《陶渊明集》,探寻三位翻译者的翻译理念,对比分析不同翻译者的翻译特色,以此来解析《陶渊明集》在外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从“5W”传播理论上分析文化作品的对外传播,辨析利弊,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进步。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龚斌先生的《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在我国历史上所占地位,分析诗人作诗的思想感情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特色,通过诗文作品来审视诗人。第二章以三位华语译作者的作品为分析对象,研究陶渊明诗文的对外翻译状况。详细分析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和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陶诗秉持的翻译理念以及表现出的翻译特色。第三章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改进策略分析。以“5W”传播理论为基础,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五个角度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第四章以《归园田居》其三为教学实例进行研究。以笔者任教的泰国学校为地点进行教学实践,根据教学状况分析学生对于诗词的接受程度,寻求更好的传播手段。最后为结语,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做出总结;通过教学实践分析最优的传播方式;通过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期冀对中国诗词的对外传播提供有利参考。

郭婧[6](2020)在《中国古典美学“逸”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逸”范畴以其独特的审美品格和宏丰的美学内涵在庞大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美学地位是其他范畴所无法撼动、无可取代的。本文坚持通过历史与逻辑、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研究思路分析和探究“逸”这一美学范畴:取材于词源、哲学、美学、文学以及艺术等领域,追溯和梳理“逸”范畴的生成及其流变过程;尽量充分地运用本国丰厚的古代美学资源去更好地把握“逸”范畴的审美意蕴与精神内核;通过论证“逸”范畴与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理论的相适性来连接中外哲学-美学的理论对话,以期“逸”之精神在现代社会能够被理解、继承和恰切绽放,建构并调和当代人的现实审美生活和处世心态。本文以“逸”的训诂学涵义为基点,辅之以字源探索,寻出“逸”字的渊源及其区别于其他词语的独特审美价值,并根据文化的历时角度对“逸”之审美范畴作一个简明扼要的纵向梳理。文章将“逸”范畴的流变过程归结为五个历史分期,以觅得“逸”范畴的发展脉络,观其在历史纷繁变幻中的百般姿态。“逸”酝酿于先秦两汉的隐逸思想,它最初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而存在的,还未转化为、或者说正在向审美范畴转变。到魏晋时,“逸”正式从人格精神转变为艺术精神,其在艺术品鉴和文学领域的自觉、广泛运用也昭示着“逸”已然演变成一种成熟的审美范畴,折射出其独特的美学意味。隋唐时,儒道释三教相融的哲学背景和一波三折的文化情状使得“逸”范畴的审美内涵得到丰富和深化,尤其是晚唐时“逸品”观念的提出为宋初“逸美”的高扬奠定了理论基础。宋元时期,“逸”演化为一种美学品格,“笔简形具”、“逸笔草草”等都为“逸”成为艺术品鉴的最高标准推波助澜,同时“逸”也内化为宋元士大夫高洁的人格追求和精神品质。明清时期,“逸”进一步发展,到达理论巅峰后逐渐下落,出现了品格泛化的弊病,最后消失在人们的审美视野当中。“逸”范畴是自然美学、生命美学和艺术美学的合一,其美学内涵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典范的审美形态彰显而出。一方面,“逸”范畴具有超脱逍遥、不拘常法、自然无琢和简约素朴的典型特征,集中投射出中国古人对宇宙、人生和美的探索。另一方面,由于各朝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各有所重,因此“逸”范畴在各历史发展阶段展露出了该时期所特有的、难被混淆的审美形态,具体表现为“超逸”“飘逸”、“清逸”和“放逸”这四个子范畴类型,鲜明地勾勒出“逸”在古代士大夫心目中的理想审美风格。对“逸”范畴的现代性解读迄今鲜有人涉及,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之理论与“逸”范畴相提并论,通过分析二者共通的思考及其逻辑复现,以进一步挖掘“逸”范畴在现代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亮点之处。此外,根据古今两位诗意栖居者——陶渊明和李子柒田园生活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高扬“逸”之精神对于个体的积极审美意义和社会价值。

孙玉霞[7](2020)在《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文中研究指明陶渊明的诗文及其生活态度一直受人们的崇尚和追求。人们欣赏他任真自然的处事方式,崇尚他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模拟他亲自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吟咏他自然平淡的田园诗歌,这一切源于他自身独具特色的思想观念。本文则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阐发基点,论述其具有“新自然”特征的人生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思想,通过陶渊明人生的生活实践与诗文的艺术实践,探析其美学思想的深层内涵与艺术表现,并着重挖掘其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文章整体从四大部分对其美学思想作论述。第一章阐释了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从中分析出其“新自然”的人生观念。该章首先将陶渊明置于魏晋南北朝的特殊时代背景中,阐释其时代特殊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理论基点,结合陶渊明对自身家族传统和儒道玄思想文化的汲取,论述其独具特色的“新自然”人生观念的形成。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背景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内涵。该章在第一章“新自然”的人生观理论基础上,从陶渊明诗文中所提到的三处“自然”入手,从中分析阐释其“自然”所蕴含的“真”、“自由”与“顺然运化”的独特美学思想内涵,以此论述其“自然”美学思想之“新”。其中对三者的内在意蕴作了细致的辨别,即以“本真”与“率真”、“贵身”与“超脱”和“顺其自然”来辨析三者内蕴的独特性,并且分别以“求而不贪”的仕隐观、“旷达淡泊”的名利观和“委运任化”的生命观为表现,对三者的内蕴作具体实践的阐释。第三章则是在第二章独特的“自然”美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文的艺术表现上探析其美学思想的独特外化表现。该章承接其“真”、“自由”、“顺然运化”的美学思想内涵,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和“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三部分阐释了其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对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的美学表现来说,主要从“示己志”的创作目的、“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和“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对其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进而通过对“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和“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来论述其“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最后通过对其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象从创设到表现的探析,阐释其诗文对其美学思想的具象表达与运用,该部分则主要从审美意象的过程创构之“真”、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以及“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来论述其“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特征。第四章则是针对陶渊明美学思想内涵和其艺术表现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评价。该章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后世历朝历代的评价来解读其历史演变及其意义,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阐释陶渊明美学思想历久弥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以批评的视角正视其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以便对其美学思想做客观辩证的分析。

胡艳菊[8](2019)在《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文中研究指明蒲寿宬,生卒年不详,字镜泉,号心泉,清源(今福建泉州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回族诗人。他的生平事蹟不着於正史,只能通过他文集中的诗篇以及友人的记载略知其事蹟。如卷一《梅州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可知他在度宗咸淳八年(1272)前後曾任梅州知府,同时《闽大记》也有记载:“蒲寿宬,咸淳七年知梅州,性俭约,於民一毫无所取。”《投後村先生刘尚书》可知他曾与刘克庄交往,并且希望通过他的引荐以达到晋升仕途的目的,从这些诗篇以及史书的记载中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同时在刘克庄的《後村先生大全集》中有两封回启是写给蒲寿宬的,分别为《乙丑生日回启蒲领卫寿宬》和《戊辰生日回启蒲领卫》,从蒲寿宬的《投後村先生刘尚书》以及刘克庄的两封回启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交往情况和他曾担任过领卫这一低级官职。《全宋诗》着录“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心泉学诗稿》六卷”以及顾炎武《日知录》中也明确记载“是时寿宬佯着黄冠野服,归隐山中,自称处士,以示不臣二姓,而密为寿庚作降表,令人自水门潜出,送款於唆都。”知其晚年生活以隐居为主。他的《心泉学诗稿》主要包括267首诗歌,18首词,4篇赋。作为一名回族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在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是相当丰富的,而且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伊斯兰教思想,这对於我们研究伊斯兰教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在宋末元初这个大背景下回族与汉族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蒲寿宬及其作品都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是概括蒲寿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从时局、士风以及诗坛取向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节是关於他的家世、生平。第三节主要是分析他的交游情况,这一节主要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他的交游情况。第二章是关於《心泉学诗稿》的成书及其版本源流,这一章主要侧重於《心泉学诗稿》着录与版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对《心泉学诗稿》流传情况进行一个梳理。第三章是关於蒲寿宬的儒、佛、道教与伊斯兰教思想对其作品创作的影响,这一章节主要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关於儒、佛、道三家思想对蒲寿宬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小节则是关於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在这一小节中主要从对其人生追求的塑造诗歌意象中蕴含着的伊斯兰教思想以及伊斯兰教其他义理在其诗歌中的阐发。第四章是关於蒲寿宬诗歌的内容。他的诗歌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政治民生的纪实关怀,交游酬唱的多维呈现以及闲适生活中的安贫乐道。第五章是关於蒲寿宬诗歌的艺术特色。他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沉郁悲慨、冲淡闲远、奇险瘦硬这三种艺术风格。本章除了概括他诗歌的艺术特色之外,主要分析这三种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三种艺术特色的具体体现。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文本研究部分进行一个梳理,总体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理,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第二部分是关於蒲寿宬《心泉学诗稿》的注释。蒲寿歳的诗以《全宋诗》为底本,同时参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以及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同时新辑集外诗《南村》附於其诗歌的末尾。他的赋和词分别以《全宋文》、《全宋词》为底本。在论文的注释部分,对蒲寿康《心泉学诗稿》中的通假字、典故、人名、地名等等进行详细的注释,同时在诗歌的标题下会附上自己的题解,题解主要是笔者对蒲寿歳作品的初步理解。希望能够通过对《心泉学诗稿》的文本研究及其注释能够引起学界对其作品的关注以促使学界更多的人对他的作品进行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研究,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作品中存在着的异域风情。

吕姝焱[9](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王倩[10](2019)在《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陶渊明经历代文人的阐释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而对于该符号意义的定型与扩充,元初南方士人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元初南方士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异族统治的耻辱、华夏文明的危机、社会地位的沦丧、生存处境的窘迫,于耻事二姓、严辨夷夏的儒家精神与忠义守节的遗民情怀的影响下交游互动,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大群体,而陶渊明也成为这一群体不约而同推崇与效法的对象。他们以前人、时人对《陶渊明集》的整理、抄写、校订、刊刻本,与陶诗选集、苏轼《和陶诗》以及前贤评陶文献为媒介,认识、理解陶渊明,从而对其人其诗进行评价与接受,这主要表现在:对《陶渊明集》的注释、文学创作上的接受(如拟陶诗、和陶诗、题陶画诗、同题集咏以及创作上的“偷语”“偷意”“偷势”)、理性的解读、人格与诗论上的借鉴。而和陶诗作为陶渊明接受的特殊方式,亦受元初南方士人追捧,以至于和陶文人层出不穷。元初南方学陶文人数量众多,和陶、学陶形式多样,全面深刻,掀起了陶渊明接受史的又一高潮,慕陶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元初南方普泛化的精神取向。元初南方士人从小受理学熏染,普遍重视主观修养的提升,因而强调学陶应先从其人品入手。文人们面临相同的社会背景与地域性、时代性精神,且陶渊明人格内涵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存在着,以至于对陶渊明人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很多共性之处,这主要集中在“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任真自得的闲适心境”“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上。这样一来对陶渊明其人的推崇便成为了元初南方士人的一种风气,因此陶渊明真正参与士人时代精神建构。然而,由于身份地位、经历遭际、文化思想等存在差异,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的解读与接受也有出入,因此个性特征不容忽视。如方回将渊明躬耕归隐、固穷守节品质同躲避朝廷内乱的意图相连,对前贤关于陶渊明忠义精神、桃源理想的讨论进行更正,此外在评价“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时提出“自形役自身”“心即境”的创见,并由此反思自身失节行径与宽慰沉重内心。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人品的目的在于欲借渊明品质正社会风气并构建时代精神标准与典范人格,欲借渊明忠义精神强化对故国社稷的忠诚、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对华夏文明与儒家文化的扞卫。可是,他们于动乱时局、思想渊源、社会风气、人生观等的影响下,形成了与陶渊明人格相左的现实人格,即“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谋身求名的重利思想”“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这制约他们真正获得渊明思想精髓。因此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程度并不高。元初南方士人因仰慕陶渊明人格,进而好其诗歌,自然接受其审美思想。因所面临的诗坛现状与文学使命趋同,加之往来酬唱互动,元初南方士人的美学趣味相契合,从而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共性之处,主要体现在“平淡自然”“风韵之美”两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从诗学思想与和陶诗等诗歌创作中加以吸收。他们对陶渊明诗品的普遍推崇,使得“平淡有味”诗品成为元初南方的审美风尚,这意味着陶渊明真正参与了南方士人诗学的建构。此外,个性解读亦不容忽视,如刘将孙从诗歌发展史与晋人风度的角度解读渊明自然诗品、将渊明冲寂诗风归结为“养气”、借《停云》诗阐发陶诗好比兴寄托而言近旨远的美学特征,并由此提出“天趣说”“清气说”。这对陶渊明接受史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价值。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诗品的直接意图在于个人诗歌审美理想与创作的更正与完善,但根本目的在于看清元初诗坛弊病后欲为其寻找突破口,即:起五言古诗之衰,纠律诗现时之弊。这使得陶渊明的文学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进一步证实与巩固了陶诗在诗歌史上的典范地位。然而,由于未学得陶渊明精神胸腑以及元初诗坛弊病的复杂性,元初南方士人非仅守陶诗一家而是转益多师,从而形成与陶渊明诗品相左的诗学思想,如诗史精神、崇尚雅正、讲求诗法,这必然对阻碍对陶诗的接受。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踵武前贤,承旧出新,继往开来,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首先,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总结性,即继承元前接受成果,从而贯通陶渊明接受史。其次,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具有突破性,从受众而言,慕陶、学陶已成为一种文学风气;从接受方式而言,除致力于和陶诗与田园诗的创作外,还开创了具有时代性的习陶方式,如同题集咏与题陶画诗;从接受内容而言,对于前代士人轻视或忽略的陶渊明人品与诗品亦作有充分阐释与效法,从而真正实现陶渊明接受的全面性;同时元初南方士人对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接受真正落实到心灵、行为与诗论、创作上,并形成一股时代潮流,从而从实践上真正发挥了陶渊明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真正证实与巩固了陶渊明的典型地位。此外,元初南方士人熔铸其特有的时代精神与文化人格对陶渊明进行重构,将其忠义气节延伸至对民族气节与华夏文明、儒家文化的坚守,从而进一步将陶诗的地位与价值推向更高境界。最后,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影响性,对于元中后期、明清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切入点、接受重点、观点形成、接受意图与人格精神与诗学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二、平淡出于自然——浅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淡出于自然——浅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抒情自我·玄思自我·诗性自我——以“淡思”爲主导的抒情模式在晋宋诗歌的发生与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一、“淡思”辨析
    (一)锺嵘“淡乎寡味”:“淡”於抒情理论的介入
    (二)刘勰“淡思浓采”:“淡思”乃抒情的方式
二、以“淡思”爲主导的抒情模式之演变:抒情自我、内省自我、诗性自我
    (一)郭璞五言游仙诗之“淡思”:寄兴游仙的传统结构
    (二)兰亭玄言诗之“淡思”:冥会自然的理想人格
    (三)谢灵韵山水诗之“淡思”:情景互应的创作机制
    (四)陶渊明田园诗之“淡思”:自足自适的精神世界
结论

(2)方回酒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酒诗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方回人生际遇及酒诗创作背景
    第一节 方回的人生际遇与酒
    第二节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饮酒之风
    第三节 酒与文人心理的契合
第二章 方回酒诗中的情感寄托
    第一节 闲适恬淡的心境
    第二节 嗟贫叹老的感伤
    第三节 感旧抒怀的慨叹
    第四节 家国情怀的书写
第三章 方回酒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题材、内容的生活化
    第二节 对组诗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典故的运用
第四章 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与局限
    第一节 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
    第二节 方回酒诗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绘画之“远”的研究综述
    3、本文的研究视角及主要内容
第1章 “远”的哲学思想溯源
    1.1 庄子之远游
        1.1.1 虚静之心
        1.1.2 无待之游
        1.1.3 “远”为“游”之空间
    1.2 玄远
        1.2.1 言外之意
        1.2.2 方外人生
        1.2.3 玄对山水
    1.3 禅宗的空无之境
        1.3.1 “心源”说
        1.3.2 禅之妙悟
        1.3.3 即色是空
    1.4 儒家之万物一体
        1.4.1 浑然与万物同体
        1.4.2 君子的理想人格
        1.4.3 “远”在“天人合一”中安顿生命
第2章 远“意”之思
    2.1 思之主体
        2.1.1 文人阶层
        2.1.2 文人之“隐”
        2.1.3 文人宇宙观
    2.2 远之意趣
        2.2.1 意外之意
        2.2.2 趣远之心
        2.2.3 平淡天真
        2.2.4 萧散简远
    2.3 远之为境
        2.3.1 形者融灵
        2.3.2 境生象外
        2.3.3 空灵冲淡
        2.3.4 思与境偕
第3章 “远”的图式及阐释
    3.1 高远
        3.1.1 直立巨嶂式
        3.1.2 龙脉叠架式
    3.2 深远
        3.2.1 迂回穿插式
        3.2.2 倾斜散布式
        3.2.3 深远偏胜式
    3.3 平远
        3.3.1 平展开合式
        3.3.2 平远小景式
    3.4 阔远
        3.4.1 一角半边式
        3.4.2 一河两岸式
        3.4.3 千里江山式
第4章 “远”的审美观照及妙悟
    4.1 静观
    4.2 游观
    4.3 妙悟
第5章 “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5.1 “远”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5.1.1 “三远”法构图
        5.1.2 以“远”造境
        5.1.3 “远”之超越时空
    5.2 “远”对当代山水画欣赏的影响
        5.2.1 “淡远”的审美标准
        5.2.2 “高远”的人生境界
        5.2.3 “闲远”的审美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宋代“崇陶抑谢”现象及其诗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一)关于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二)关于谢灵运的接受研究
        (三)关于陶、谢诗歌的比较研究与接受比较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崇陶抑谢”之发生缘起
    第一节 陶谢范型的宋前酝酿
    第二节 陶谢地位的宋代变迁
第二章 “崇陶抑谢”之批评解读
    第一节 陶谢诗歌的“自然”之辩
        一、谢诗“自然”之落
        二、陶诗“自然”之起
    第二节 陶谢人格的“自适”之争
        一、谢格“自适”之微
        二、陶格“自适”之尊
第三章 “崇陶抑谢”之诗学反思
    第一节 “世情变文”的外在之缘
    第二节 “张力骈移”的内生之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
    1.1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地位研究
    1.2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思想研究
    1.3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
第二章 对于翻译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华语译作者译作研究
    2.1 方重译陶研究
        2.1.1 方重的翻译理念研究
        2.1.2 方重的翻译特色研究
    2.2 汪榕培译陶研究
        2.2.1 汪榕培的翻译思想研究
        2.2.2 汪榕培的翻译特色研究
    2.3 许渊冲译陶研究
        2.3.1 许渊冲译陶思想研究
        2.3.2 许渊冲译陶艺术特色研究
第三章 对于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
    3.1 “传播学”理论概述
    3.2 从“5W”模式改进陶渊明诗文对外传播
        3.2.1 传播者
        3.2.2 传播内容
        3.2.3 传播媒介
        3.2.4 接受者
        3.2.5 传播效果
    3.3 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的意义研究
        3.3.1 文学价值
        3.3.2 实践价值
第四章 陶渊明诗文在泰国教学教案设计(以《归园田居》其三)为例
    4.1 中泰文化交流介绍
    4.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例
        4.2.1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介绍
        4.2.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归园田居》其三课程设计
        4.2.3 《归园田居》其三课程教学反思
        4.2.4 教学实践研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中国古典美学“逸”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前提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5 “逸”字考辨
2 “逸”的流变
    2.1 “逸”始酝酿
    2.2 “逸”之兴发
    2.3 “逸”渐蓬勃
    2.4 “逸”正高扬
    2.5 “逸”陷荒泛
3 “逸”范畴的美学内涵
    3.1 “逸”范畴的审美特征
    3.2 “逸”范畴的典型审美形态
4 “逸”范畴的现代性解读
    4.1 “逸”与“人,诗意地栖居”
    4.2 “逸”在当代的现实性意义
结语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7)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
    第一节 “动荡与自觉”的时代背景
        一、魏晋政局与士族群体
        二、“自觉”的审美文化与自然审美
    第二节 “多元与自由”并存的思想基础
        一、从经学到玄学与儒、道、佛融合的哲学基础
        二、从功利性到重个性、重性情的无功利性文学思想基础
    第三节 “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一、家族的人生观念之继承
        二、儒、道、玄思想的汲取
        三、“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第二章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内涵
    第一节 “质性自然”之“真”
        一、“真”的内蕴——“本真”与“率真”
        二、“真”的表现——“求而不贪”的仕隐观
    第二节 “复得返自然”之“自由”
        一、“自由”的内蕴——“贵身”与“超脱”
        二、“自由”的表现——“旷达淡泊”的名利观
    第三节 “神辨自然”之“顺然运化”
        一、“顺然运化”的内蕴——“顺其自然”
        二、“顺然运化”的表现——“委运任化”的生命观
第三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
    第一节 “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
        一、“示己志”的创作目的
        二、“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
        三、“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
    第二节 “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
        一、“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
        二、“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
        三、“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
    第三节 “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
        一、审美意象的创构之“真”
        二、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
        三、“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
第四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后世对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当代影响
        一、对当代理想人格建构的影响
        二、对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
        三、对当代人类生命境界追求的影响
    第三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
        一、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局限
        二、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局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陶渊明专着及研究陶渊明着作
    二、其他参考着作
    三、相关研究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8)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蒲寿康及其《心泉学诗稿》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蒲寿成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及其交游情况
    第一节 蒲寿宬所处的时代背景
        一、时局变化
        二、士风变化
        三、诗坛取向的变化
    第二节 蒲赛康的家世与生平
        一、蒲寿宬的家世
        二、蒲寿宬的生平
    第三节 蒲寿宬的交游
        一、蒲寿宬与刘克庄
        二、蒲寿宬与胡仲弓
        三、蒲寿宬与释圆悟
        四、蒲寿宬与赵委顺
第二章 《心泉学诗稿》的成书及其版本源流
    第一节 《心泉学诗稿》的成书情况
    第二节 《心泉学诗稿》的版本源流
        一、着录情况
        一、现存版本
第三章 蒲寿宬的儒、佛、道家与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儒、佛、道教三家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儒家与其文学创作
        二、佛教与其文学创作
        三、道家与其文学创作
    第二节 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伊斯兰教思想对其人生追求及其人格的塑造
        二、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伊斯兰教思想
        三、伊斯兰教其他义理在诗歌中的阐发
第四章 《心泉学诗稿》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政治民生的纪实关怀
    第二节 交流酬唱的多维呈现
    第三节 闲适生活的安贫乐道
第五章 蒲寿宬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沉郁悲慨
        一、生活体验上的丰富多彩
        二、内容上的博大精深
        三、感情上的饱满有力
    第二节 冲澹闲远
        一、内容上贴近生活
        二、生活意象的选取
        三、语言上的自然流畅
    第三节 奇险瘦硬
        一、构思巧妙
        二、意境营造
        三、炼字炼句
结话
凡例
    古赋两首
        其一
        其二
    瀑布泉赋
    和倪梅村梅花赋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
    咏史八首
    示儿
    明月篇
    拙妇吟
    和博古直五首
    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
    感兴
    送使君给事常东轩先生
    投後村先生刘尚书
    柬曾梅坡二首
    送淮东田制干回司
    寄窥堂庄使君
    送使君右司赵是斋
    赠无庵道人风监
    梅阳寄委顺赵君
    寄丘钓矶
    寄梅坡
    与石岩方常簿游白水塘观龙湫
    已卯六月十一日书石室壁
    舶使王会溪太寿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九日简留松涧
    心泉
    九日贵客入山地狭不足以容歌舞故作
    和漳浦余明府
    呈大帅侍郎阳岩洪先生
    上舶使监丞王会溪
    登师姑岩见城中大阅恍如阵蚁因思旧从戎吏亦其中之一蚁感而遂赋
    送郭济叔分教邵阳
    古意答胡苇航
    送远曲别苇航
    见山台
    泊舟兰溪
    登师姑岩怀古十韵
    仲冬下澣会同僚游东岩
    寄豫章李明府
    亦竹轩
    六和塔僧房
    送梅峰阮监镇东归
    喷玉布
    梅阳郡斋庵梅花五首
    寓壑清流
    白水岩
    戏效浪仙体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後三首
    草堂瀑布
    题瀑布图后
    中庭步月
    纯阳洞读书和中山陈礼郎韵
    又题纯阳洞
    枸杞井
    山中井
    菊花潭
    古意
    头陀成庵主刺血写法华经
    灯蛾
    蜜蜂
    蜘蛛
    促织
    蚁
    蠧鱼
    扪蝨
    蚊二首
    蚤
    神骏歌送赵委顺就漕
    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
    醉歌
    菊露谣
    送刘童子试艺天京
    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
    君不来词寄云帽上人梅坡翁
    送林城山归上饶
    送孙耕山
    赠日者冯鼎山
    濯足瀑下
    壮哉亭观龙湫作
    登北山真武观试泉
    游金山寺呈茂老
    游西岩
    书草屋壁
    愁剧忽失笑
    九日
    送庄纠之官莆阳
    岁暮度朋山岭登山庵追慕先人不胜悲怆因用杨敬夫韵
    友人若木余兄告归诗以送之
    寄径山书记悟上人
    寄思溪老藏叟珍上人
    寄老溪上人
    招枯崖悟上人住山
    和胡竹庄韵
    次清老弟韵
    赵委顺寄诗山中因次韵
    题梅窗啸月图
    赠隐者
    挽吕秘书
    悼亡
    小儿生日
    赠日者王谈天
    阿助寿岁诵杜工部四十明朝是之句请足成
    送枯崖悟上人省觐三山
    即事
    约赵委顺北山试泉
    春阴偶成柬枯崖
    友人余兄归小诗寄胡苇航
    寄胡苇航料院
    九月九日登山
    题江心寺
    七夕前二口与窥堂庄使君江横观水望霓怅然
    溪堂春日即事
    八月八日夜道士湖泛月
    寒山暮景
    三叠泉庐山简寂观十五里一名撷泉
    题纯阳洞
    重阳
    题海云楼下一碧万顷亭
    心泉
    石潭观鱼
    题金粟洞
    种麦
    委顺赵君见遗千里小景鸦鹊图有诗将之用韵为谢
    送清老弟归荆湖幕
    闻蟋蟀有感
    挽仁山杨先生
    用翁雪舟送春韵三首
    送择斋先生徐大监赴建仓
    用老竹与子晦韵
    和杨芸斋送枯崖住兴福韵
    寄石隐老屿上人
    和倪梅村
    再用韵和苇航
    与小儿助子游间横作
    江横暮景
    再题江横
    游鼓山题天风海涛亭
    送使君赵寺丞泰先生
    寄何我轩
    闲坐海观兴致悠然是时月白如画
    岭後山庄
    回谒蓝主簿道傍见梅偶成
    题深省庵
    依韵寄呈林城山
    即席用委顺听甘师琴韵
    与兴福老枯崖乘月观涛
    西岩
    赠洪都高士萧野鹤
    赠吴仰云
    岁旦勉田邻
    端午
    山园芍药有花喜而赋
    梦故人郭推官元用诗以奠之
    夜闻邻笛
    风雨终夜独坐不寐
    田园秋兴
    郊行有感
    返重阳作
    赋枸祀
    画船
    游武夷九曲
    寄石隐
    题叶寄杨芸夫
    心泉二首
    菊泉诗
    闻泉
    涧亭麈尾泉
    江横信笔
    书滴翠岩壁
    书香炉瀑布图後
    青霞西亭
    沧浪亭
    心泉
    读可翁闲坐偈
    白须
    题石
    怡云
    寒食有感
    郊意
    题画竹扇寄友
    春日闻禽戏题寓廨
    棹歌
    牧童歌十首
    山中秋晓
    书隐者壁
    飞泉
    题赠枯崖
    赠老溪孚上人
    石室闲坐忆东坡渔舟一叶江吞天句成一绝
    锡老弟山居
    闺意
    酒量减
    题武夷
    重游武夷偶成櫂歌一首
    月岩
    青霞
    玉女峰
    题西山灵峰感应寺
    题纯阳洞
    次枯崖上人催梅韵
    百花洲梅
    早梅
    瀑上见梅有怀老溪上人
    雨中见梅泫然而作
    次韵
    赠林愚庵墨梅
    题萧照画山水渔夫四轴
    又渔夫四首
    七夕
    江上闻笛
    春晓闻禽
    闻鸡
    闻蝉
    赋竹间禽
    饭牛歌
    水碓
    咏狸
    南村
    满江红 登楼偶作
    贺新郎 赠铁笛
    渔夫词十三首
    又渔夫词二首
        书玄真祠壁
        欵乃词 赠渔夫刘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二 蒲寿宬词的艺术特色
    附录三 蒲寿宬交游表
    附录四 吕廷焯《蒲氏初五世太祖刺史公(蒲寿宬)傅》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9)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概况
    第一节 接受环境与接受者
        一、接受环境
        二、接受者
    第二节 接受媒介与接受体现
        一、接受媒介
        二、接受体现
    第三节 接受的特殊形式:和陶文人与和陶诗
        一、和陶诗现仍存的文人
        二、和陶诗现已佚的文人
第二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解读与接受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一、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
        二、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
        三、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
        四、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
        五、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方回为例
        一、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二、踵武更须追渊明,心闲安乐志更坚
    第三节 接受的文化意图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一、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
        二、谋生求名的重利思想
        三、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
        四、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
第三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一、平淡自然
        二、风韵之美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刘将孙为例
        一、其言明且清,飘萧欲通灵
        二、渊明诗冲寂,养气超尘俗
        三、停云思亲友,志见于言外
    第三节 接受的诗学意图
        一、起五言古诗之衰
        二、纠律诗现时之弊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一、转益多师
        二、诗史精神
        三、崇尚雅正
        四、讲求诗法
第四章 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元前陶渊明接受概述
        一、酝酿期:东晋南北朝
        二、发展期:隋唐五代
        三、成熟期:宋代
    第二节 元初南方士人的总结、突破与重构
    第三节 对元中后期及明清陶渊明接受的影响
征引与参考文献
附录 元初南方士人和陶诗辑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平淡出于自然——浅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抒情自我·玄思自我·诗性自我——以“淡思”爲主导的抒情模式在晋宋诗歌的发生与展开[J]. 曹舟. 岭南学报, 2021(01)
  • [2]方回酒诗研究[D]. 王照.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王肖南. 河北大学, 2021(09)
  • [4]宋代“崇陶抑谢”现象及其诗学分析[D]. 马金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D]. 韩亚男. 山西大学, 2020(01)
  • [6]中国古典美学“逸”范畴研究[D]. 郭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D]. 孙玉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D]. 胡艳菊. 广西大学, 2019(01)
  • [9]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D]. 王倩. 西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质朴源于自然——论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